时间:2023-03-17 18:14:0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本科翻译教学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经济快速增长,对外开放不断加剧,社会对外语专业人才需求不断增大。但是在此种社会背景下,英语专业已经失去原有的社会尊位。此种社会形势受到教育专家的深思。在英语专业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始终秉承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教学宗旨,各高校与教育部也对此进行摸索,取得显著成果。但在此期间也存在着较多迷惑之处。为促进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促使英语专业人才符合社会需求,需对应用型本科英语翻译进行进行探讨。
一、应用型本科英语翻译教学现状
翻译是英语教学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期间,特色化进程较为缓慢。翻译课程改革更为急切。分析应用型本科英语翻译教学现状,其体现出这么几项特点。
首先,课程定位模糊。事实上,对许多院校来说,发展英语专业面临着较多的困难。立足于实际,外语院校、综合性大学以及师范院校的英语专业各方面相对较为良好。但理工院校与公共英语教学面临着较大的发展弊端。应用型本科院校通常是根据传统理工专业建立,理工性特点表现的非常突出。受到这一因素的影响,此类院校的英语专业边缘化显得非常明显,而英语翻译更是如此。并且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在发展期间,针对翻译课程存在着边缘化的现象。即便教学大纲规定翻译课程课时,但是大部分的应用型英语专业只开设一学年的翻译课。在有限的课时内,院校只能进行普通翻译课程教学,讲授英汉互译的基本理论和技巧。而具有时代性特点的应用翻译并没有开设。
其次,教W内容雷同。在高校扩招与升格期间,英语专业已经在各类院校中广泛普及,而地方应用型本科室升格与扩招的主要构成体。在英语课程设置与培养方面,应用型本科院校具有高度的相似性,由此造成人才培养同质化。受到英语教育部要求的影响,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不再局限校际的差别,英语人才培养均采用标准化。由此造成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毕业生很难在就业中体现显著的特点。教学内容的雷同性特点,导致人才培养难以达到特殊化的要求。
最后,软硬件投入不足。教学质量的提升,必须具备教学软硬件设施的支持。如果教学软硬件设施难以保证,那么教学质量就很难提升。从学校性质与人才培养模式来看,应用型本科英语翻译教学的发展受到师资力量与教学环境的影响。学科性质决定了英语在文学与语言上的优势,并对翻译课程的师资力量要求较高。而我国翻译师资力量较为薄弱,这一点并不仅仅体现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在英语翻译教学中,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软硬件设施不齐全,由此造成了教学质量不理想。
二、应用型本科英语翻译非文学性转向的思考
了解应用型本科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了解我国应用型本科英语翻译的基本情况,对此深思其非文学性转向。
1.课程模块。传统的英语专业培养模式对非文学翻译教学的展开并不能产生良好的效用。对此,就需要创新课程模块,将其分为通识类、翻译基础类与非文学翻译实践类。通过创新课程模块,才可促进应用型本科英语翻译非文学性转向。从课程目标上出发,通识类课程就是解决学生知识结构单一的现状。非文学性转向的难点就在于理工与经管类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学科词汇、术语与独特语言结构和使用惯例等。可通过与其他院系合作,在英语专业低年级阶段开设理工、经管等学科知识概述类课程,普及这些学科的基础理论和术语,为“多面手”人才培养打基础。一般情况下,大二下专业四级考试后才会开设翻译基础类课程。在整合传统英汉互译课程利用60学时左右的时间,讲授翻译基础理论与常用技巧,以此就能够解决学生翻译实践中需要应用到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而在高年级就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设非文学类翻译课程。此类非文学性课程应主要是通过特定文体与惯用语法进行实践性翻译,以此来强化学生的翻译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与市场适应能力。
2.教学模式。从教学模式的角度来理解,应用型本科院校就应根据办学的实际情况,灵活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模式。常见的就有任务型、情景式、批评性、探究式等,都能够适用于应用型本科英语翻译教学中。根据教师采取的教学模式将翻译教学内容展现于学生的学习中。教师采取任务型教学模式中,就在学生学习中强调英语翻译。通过翻译真实化、课堂社会化,促使学生能够在教师设计的教学任务中获取到相应的知识内容。而情景式教学就强调学生拥有的翻译能力能够在真是的或模拟的翻译情境中培养,并展现出市场化的需求,以此解决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翻译问题。在应用型本科英语翻译教学转向非文学性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和指导,能够在多媒体环境中加强翻译教学、虚拟团队翻译教学的研究,以此强化网络资源的应用,辅助应用型本科英语翻译教学非文学性的转向。
三、结语
建国以来,我国与德语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关系日益密切,德语翻译人才的需求也不断上升。因此,对于翻译教学的研究也就成为了德语人才培养中的重中之重。早在1965年,德语系前辈高年生老师就在其论文《改进翻译教学》中提出了他对于德语专业翻译教学的两点主张:即高年级必须加强翻译训练和翻译课应该以实践领先。[1]改革开放后,德语翻译教学研究越来越得到各个高校德语专业的重视。据笔者统计,从1985-2015年的三十年时间内,该领域共有64篇(论文来源:知网、万方、维普),根据年份划分如下:
一.我国德语专业翻译教学所走过的三个阶段:
1.1985-1995年德语翻译教学起步阶段:
这一时期,全国德语教学单位已经达到21所[2],主要分布在专业外国语学院和综合性大学。起步阶段的德语翻译教学研究尤为重视对德国高校翻译机构教学模式的参考和借鉴。《联邦德国如何培养翻译人才》一文[3]介绍了海德堡大学翻译教学的特点和模式,指出了我国翻译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缺乏、口笔译脱节等问题和我国与德国翻译教学的差距。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德语翻译教学研究从一开始就摒弃了“重笔译、轻口译”的观念,非常重视德汉口译人才的培养。贾一诚《高年级口译教学刍议》[4]一文以“口译三部曲”,即理解、分析与表达入手,探讨了口译教学材料的选择、口译员应有的素质以及三个阶段的实施步骤。此外,这一时期我国同德国展开了翻译教学方面的交流,如1992-1995年在歌德学院北京分院举办的高级口译培训班[5]。该口译班的口译教学模式对我国德语翻译教学的发展提供了借鉴意义。
2.1996-2005年德语翻译教学发展阶段:
九十年代末至二十一世纪初,越来越多的高校德语专业一线教师在翻译教学的实践基础上开始了翻译教学研究,尤其是外国语大学的德语专业相继提出了自己的高年级翻译教学大纲。《德汉语对口笔译专业_方向_建设构想》[6]一文介绍了天津外国语大学的高年级口笔译教学实践,勾勒了未来的口笔译教学设想,明确地确立了翻译教学在德语专业高年级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这一阶段我国学者的眼光不仅局限于德国翻译教学模式的借鉴,更多地将其投向翻译教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王京平《谈翻译教学的任务与目标》一文探讨了翻译教学中的几个重要因素,如教材、教师、教学法和教学目的性,厘清了教学翻译和翻译教学等概念,并将一些语言学理论以及德国功能翻译学理论的精髓和盘托出。口译教学仍旧是各个高校教师研究的重点领域。天外董文博老师在本校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口译教学中的若干原则:如译前的准备工作、抓住意群、口译的不同场合应采用不同的应对策略等等。[7]在口译教学蓬勃开展的同时,有关笔译教学的文章也相继发表。《德汉翻译中的词类转换和翻译技巧》[8]一文结合翻译教学实践,为笔译初学者提供了一些诸如词类转换法、语态转换法、长句分译等翻译方法和技巧。
3.2006-2015年德语翻译教学新时期
新世纪以来,我国德语教学单位如雨后春笋一般,2009年已经有73所高校参加德语专业四级考试[9]。上世纪七八十年源于德国的功能翻译学理论传入我国后也在这一时期获得普遍的认可。理论的提升带来的是高水平论文的不断涌现。《基于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笔译教学新思维》[10]一文探讨了该理论对于实践型翻译人才培养的意义,在“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思维的指引下,翻译教学的重点不再是字词层面的对等,而是追求翻译目的的实现,因而有益于译者的培养。2012年,北外、同济、天外等高校在全国招收首批德语翻译硕士,这也成为中国德语翻译教学新的里程碑。《德语翻译硕士培养模式》[11]一文中介绍了同济大学德语翻译硕士的课程设置、实施方案以及毕业生的反馈,提出翻译硕士培养目标应是“通才”教育,唯有这样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由王颖频撰写的《基于顺应理论的MTI学生翻译决策能力培养研究》[12]一文运用顺应论的四个维度探讨了顺应论对翻译实践活动以及翻译教学的作用,结论证明其对于MTI硕士生主观能动性、创造力的提升。此外,各个高校也结合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开展翻译教学,同济大学和东北大学结合理工科大学的特点在翻译教学中重视“术语教育”,以便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科技术语,以胜任日后的科技德语翻译工作。
二.从不同研究主题总结30年德语翻译教学的发展历程
根据上文所述,我国三十年的翻译教学研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笔者参考了同类文章13中对研究主题的划分方法将64篇论文按主题做出如下整理,如图:
从上图中我们不难看出,对于翻译教学模式、方法和技巧的探讨是我国德语翻译教学工作者最感兴趣的主题,无论论文总数还是在不同的时期的数量都能充分证明这一点。排在第二位的是翻译课程设计与研究,尤其在2005-2015这一时间段里相关论文的数量迅猛上升,这和同一时期德语教学单位数量的上升趋势呈正相关。前两位的比例加在一起几乎达到总数的一半,充分说明广大教师对于教学实践的关注。紧随其后的是第三位翻译教学理论和第四位借鉴德国翻译教学模式,很多高校借“他山之石”攻自身之“玉”,在翻译教学理念和翻译教学模式上多有建树。然而对于翻译教学改革和翻译教材研究却为数不多,这也是未来我国德语专业翻译研究所要努力的方向。
三.总结
三十年来,我国德语翻译教学取得了很多成就。我国高校德语翻译教师既注重借鉴德语国家的翻译教学模式和翻译教学理论的引进,同时也不忽视结合自身实际走出比较有特色的翻译教学之路。无论是口译教学方面还是笔译教学方面都有研究成果的产出。但不容忽视的是:德语翻译教学论文的研究规模远不及英语等主要语种。实证研究所占的比例也很小,很多论文没有数据和科学的研究方法作为支撑。该领域的绝大多数论文,尤其是高水平的论文基本都来自于北京、上海、西安和天津等地的高校,这点在核心期刊论文的来源可以得到充分体现,德语翻译教学研究在我国仍呈现集中程度高、科研水平参差不齐的特点。
参考文献
[1]高年生.改进翻译教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1965(4):36-39
[2]贾文键.中国德语专业本科专业调查报告【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7-10
[3]桂乾元.联邦德国如何培养翻译人才--海德堡大学翻译学院的启示【J】中国翻译,1990(2):48-51
[4]贾一诚.高年级口译课教学刍议【J】外语教学,1994(3):50-53
[5]吕国军.口译与口译教学研究【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246-259
[6]刘纯德.德汉语对口笔译专业方向建设构想_【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1997(3):10-13
[7]董文博.德汉口译技巧教学.【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7(1):25-29
[8]丁伟祥.德汉翻译中的词类转换和翻译技巧【J】同济大学学报.2003(4):110-115
[9]杨.基于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笔译教学新思维【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4(3):113-116
[10]黄克琴.德语翻译硕士培养模式探索【J】德语人文研究 2015(1):35-40
在教学研究与改革创新方面,杨建成协助建立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帮助学生在企业实现“零距离实践”。近几年,杨建成在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先后取得教改省部级成果 5 项,其中“以现代纺织机械设计工作室为平台校企合作培养创新型设计工程师”项目荣获2011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在实验室建设方面,2009年杨建成主要参与申报成功了“中央与地方共建纺织机械及自动化重点实验室”,由于表现突出,该实验室被评为天津市高校“十一五”综合投资学科建设实验室“新型纺织机械装备及机电一体化技术实验室”;2011年,杨建成参与申报成功了天津市2011“纺织工艺与装备”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纺织机械设计及自动化平台”。此外,他还于2011年作为主要参与者申报成功了首届机械工程学院卓越工程师班,并担任该班班主任,积极为行业发展培养卓越工程师。
在科研方面,杨建成同样硕果累累,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申报国家发明专利31项,其中已授权12项,并且主要参与了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碳纤维多层角联机织装备及技术研发”等重点项目。
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副教授杨昆目前主要从事纺织工程专业(针织与针织服装方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他同时也是中国纺织工程学会针织专业委员会经编分会委员。
从教多年来,杨昆教授坚持教学研究的改革与创新,主持和参加了多项各级教研教改项目,其中主持完成了市级教研项目(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 项,主持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教改项目 1 项、校级教改项目 1 项,参加校级教改项目 1 项。作为针织系主任,他积极组织参加了“卓越工程师”实验班的申报和建设,并做好2011级实验班的教学计划制定和教学组织工作。在教学方面,杨昆参加了“针织学”天津市级和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主讲了经编的部分课程并配合课程负责人承担了部分教学(网络)资源的制作和整理工作;此外,还积极参加“针织学(双语)课程”精品课程的申报工作。
基于多年的钻研,杨昆发表了多篇关于教研教改的论文,并在指导学生活动中取得了一些成果,其中与宋广礼老师等共同研制的专业教学课件 ——《针织学》课件获得了国家教育部主持的课件大赛的理工组三等奖。近年来,杨昆积极参加建材建设工作,参加编写了“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织物组织与产品设计》等专著。
作为系主任,杨昆积极带领全系教师做好教学管理工作,协助专业带头人做好“针织学”国家级教学团队的建设工作。认真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制定培养方案和计划,组织老教师对其进行“传帮带”,并在教学安排上制定相应的措施,以使他们尽早承担相应的工作。
周永凯教授,工学博士,现任北京服装学院纺织材料和纺织品设计学科带头人,教务处处长,长期从事纺织(服装)专业教学、科研及教育管理工作,尤其在纺织(服装)材料、服装工效学和轻化工程等领域的教学和科研方面,多次承担国家科委、原纺织部、北京市教委等科研和教研项目。
周永凯教授自2003年起开始从事教学管理工作,至今主持教务处工作已有 8 年。在此期间,周永凯带领教务处同仁大胆创新,深化改革,实现了教学管理的科学化与规范化,使教务处的管理和服务工作迈上了新台阶。虽然肩负着繁重的教务管理任务,但是在教书育人方面,周永凯教授从未给自己“减负”。他充分利用行政工作之外的时间,甚至牺牲周末时间,为学生授课。自2006年至今,已有 5 届近30名研究生师承他的门下。近几年,他还组织编写了《现代大学教学设计与案例》等教研成果专著和发表多篇教研论文。
科研方面,他带领本学科硕士点硕士生导师通过与行业联合开发项目,承接重大科研项目;与研究机构和企业联合,承担横向科研项目;充分利用本科生科学研究训练计划项目经费开展科研。作为纺织材料和纺织品设计学科带头人,他带领科研团队承担和参与包括省部级以上项目20多项,横向研究开发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 50多篇,其中有10余篇被SCI、EI、ISTP收录;编写(包括翻译)科技学术著作10余部。他本人在纺织材料的结构、加工与性能表征,服装舒适性与评价,汉麻植物的综合利用,高强阻燃抗熔融聚酰胺纤维及其开发与应用等学术领域也有诸多建树。
几分耕耘,几分收获。2008年,周永凯作为“汉麻秆芯粘胶纤维生产技术”项目主要参加人荣获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同年,荣获北京市教育教学研究成果二等奖;2009年,荣获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教育教学研究成果二等奖,被北京市教育工会评为首都教育先锋管理创新个人;2011年,荣获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教育教学研究成果二等奖。
李晓慧教授,1993年获得天津工业大学(天津纺织工学院)技术经济专业硕士学位,自此就开始了她在北京服装学院的教师职业生涯,目前担任北服商学院院长一职。任教以来,她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从事本科生、硕士生培养工作,并承担了一系列教改及科研项目,曾被评为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北京高校青年骨干教师等称号。
1 信息技术在培养学生语音分辨能力中的运用
语音是学生在听力过程中首要接受到的信息,掌握准确、有效的信息是辨别单词、理解听力内容的关键。不少学生在听力过程中陷于这样尴尬的境地:在听的过程中对于对话的内容一知半解,而将文字稿看一遍,其中大意基本都能理解。这主要是因为学生语音分辨能力差,特别是对连读、弱读等英语朗读特殊现象缺乏了解。因此,教师要针对学生这一弱项,利用信息技术来辅助听力教学,帮助学生矫正语音以及加强他们对单词的辨别能力。
语音语调的训练可以先由词组再到句子,逐一进行巩固。教师首先可以根据发音过程中的一些特殊现象进行分类,如常用的弱读、连读等,以及感叹句、疑问句等特殊句式的语调。然后在分门别类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进行个个击破,使学生熟悉英语发音,提高对英语的敏感度。
如在“连读”的训练过程中,教师首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搜集足够的(根据具体教学情况而定)存在连读现象的听力材料;然后将电影Big Fish中巨人Carl所说的“Go away”一句进行反复播放(由于巨人说话又慢又重,适合学生模仿),要求学生模仿发音,并谈一谈发音的特点。不难发现,在发音过程中,“Go away”实际上发为。
2 信息技术在培养学生对照注释能力中的运用
所谓对照注释就是将所接收到的声波信息与贮存在大脑的知识进行汉英语法对照、汉英词汇意义对照,然后经过翻译、润色等一系列步骤后,转化为学生已知的、熟悉的内容。在这一过程中,既有的词汇量和语法结构知识是确保学生对照注释能力的两个关键因素。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网络技术和多媒体的闪光点,以增强学生的词汇量以及语法结构知识的积累,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对照注释能力和英语理解能力。
如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教师可以将不常见或学生没有学习过的单词进行汉语意义的注释,当然注释内容需要在鼠标点击之后才能够看见。另外,教师可以让学生体验一下字幕人员的工作,如将一些比较经典的英美电影或电视剧去除字幕,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写台词以及翻译的任务。在这过程中,具有画面性的电影、连续剧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参与翻译活动的积极性,而且能够强化多媒体培养学生对照注释能力的运用。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播放器的一些特殊功能,调节听力材料的语速,从慢到快再到非常快,三个层次逐一推进,加快学生由英语信息到汉语信息的转换,提高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和反应能力[2]。
3 信息技术在培养学生领会记忆能力中的运用
领会记忆能力在听力过程中尤为关键,特别是在比较长的听力材料中,学生不仅要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而且要注意一些微小的细节,如常见的有数字、地点等。那么如何领会文章中的一些关键信息,并将其牢牢记住呢?笔者认为理解西方文化背景、生活习惯以及价值观念等对于领会语境、语意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声波的接受过程中,不排除存在听不懂的语音,那么有效信息便以跳跃性的一个一个单词的形式进行呈现。而包括文化背景等在内的经验知识可以将这些只言片语以联想的方式进行连贯、补充,另外其对于深化记忆也具有一定的作用[3]。
教师在平时的听力训练过程中,要注意渗透西方的历史、文化知识,帮助学生了解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如寻求妇女平等是西方一直所关注的话题,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搜寻一些“反对妇女歧视、寻求妇女平等”的图片、文字、影像资料,使学生大致了解妇女解放的历史历程。然后,搜集有关于这一类话题的听力材料以供学生训练,并要求学生摘录、记忆在这一话题中经常性出现的单词或词组。
4 信息技术在培养学生猜测推理能力中的运用
生词是学生在听力过程中最为头疼的问题,一旦陷入生词的困境中便束手无策。在这一种窘境中,大胆猜测词义是寻找突破口的唯一途径。另外,在听力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分心或没有听清个别的单词,通过联系上下文以及文章大意自动弥补句子的大致意义,不仅能够解决生词的难题,还有助于推测将要听到的文章内容,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听力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地设置一些生词,要求学生大胆地推测。如“The most popular tent sold in Britain is the frame tent with 2 bedrooms and sleeping accommodation for 4 people”一句中,大多数学生不知道单词“accommodation”的意思,但是根据“bedroom”“sleeping”两个单词的意义,也大致能猜测出其与“睡觉”“房间”等有关。另外,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意义相近但用途特别的词汇或句子,通过让学生分辨、推测,来提高他们的猜测推理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将听力材料中的一些关键词或关键成分省略掉,让学生根据猜测进行自动弥补。
5 结束语 [提供,第 一论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本科毕业 论文以及服 务,欢迎光临DYlw.nET]
显然,在信息技术高度渗透于现代生产与生活的现实环境下,多媒体以及网络技术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影响着英语教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人机互动的操作方式有利于学生主动进入学生和语言环境,参与语言活动,这对于培养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其能够针对学生在词汇量、语音语调、语法以及语速等方面的不同问题,有针对性地对症下药,及时解决难题,以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
参考文献
近年来大量优秀的英美影视作品通过各种途径传播人中国,并且受到了广大英语爱好者的欢迎和追捧。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奥斯卡最佳影片(例如近年来获奖的拆弹部队和国王的演讲等等)、好莱坞出品的动画片(海底总动员和玩具总动员等等)以及BBC出品的纪录片(地球的力量系列和美丽中国系列等等)。
2.英语杂志
专业的英语杂志内容包罗万象,涵盖经济、社会、历史、文学、艺术、体育与科技,不仅对提高英语有很大的帮助,还能扩大知识面,解放思想开拓眼界。比较优秀的英语杂志有《疯狂英语原声版》crazy English Echo、《空中英语教室》studio Class,room、《英语学习》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和《英语文摘》English Digest等等。
3.英文报纸
报纸有较强的时效性,阅读英文报纸能够更快更直接地掌握全球讯息。报刊亭上可以购买到的英文报纸主要有21世纪报21st Century,中国日报英文版ChinaDailv和环球时报英文版Global Times等等。至于外国报纸,则可以去图书馆借阅,比较好的城市图书馆一般都能提供2-3份的外文报纸,比如纽约时报The NewYork Times和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mal等等。
4.小说和散文
通过阅读文学名著学语言,是掌握英语的绝佳方法。随着阅读的展开,能发现自己的英语水平无形中有了大幅提高,并且对西方历史文化的了解也日益深入广阔。近年来在新华书店可以买到的原版英文图书日益增多,品质出色的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发行的《世界文学名著系列》、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心灵鸡汤》系列、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最美丽的英文》系列以及外研社出版的各种经典小说等等。
5.各类工具书
英语教师所需要的工具书主要有两类,一是字典,另一类是语法书。英语教师应该多翻阅英语字典,从中既能了解单词的意义,还可以掌握词汇的各种用法。比较常用的英语字典有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和朗文当代英语词典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等等。市面上比较流行的语法书有薄冰编著开明出版社出版的《英语语法》和郭凤高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英语语法实践指南》等等。
二、方法和原则
1.适当取舍,有的放矢
提高英语素养的途径很多,很容易让人眼花缭乱,不知从何入手,如果贪多求全,试图面面俱到,恐怕一时无法吸收和掌握,反而无法达到效果。就阅读英文报纸而言,可以挑选某一份报纸或几份报纸中的个别板块进行阅读,例如专门挑选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中有关中国的新闻进行阅读。能够以更全球化的视角来分析中国发生的改革与变化。
2.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英语知识浩瀚无涯,有些浅显易懂,有些高深莫测,因此切不可眼高手低,妄求一步登天,而应当遵循认知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比如权威英文杂志The E,conomist对阅读者的词汇要求极其高,没有一定的基础阅读起来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收效甚微。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先订阅中英文对照杂志《英语文摘》English Digest,其所选文章均来源于外国原版杂志和报纸,对照文章旁边的中文翻译和生词注释,阅读难度大大降低,同时可以掌握许多有关经济和政治的专业术语,为下一步直接阅读The Economist或The Times这样的权威杂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精读精听,突破瓶颈
泛读泛听是学习英语的一必要过程,但真要有实质性的提高还得通过精读和精听。而且青年英语教师在接受了四年的大学本科教育之后,有了相当高的英语基础,但同时也意味着英语水平到了一个平台,只有突破瓶颈方能让英语水平更上一层楼,这就得靠精读和精听。只有通过反复的听、读、模仿和背诵,才能把地道的英语完全地吃透和吸收。将这种方法运用到各种英语材料上,有针对性地进行积累,在英语水平上的突破就指日可待了。
4.学以致用,融会贯通
各层次的高等学校承担着不同规格的人才培养任务,它们培养的毕业生要为社会需要的各种岗位层次服务。因此,虽然英语本科专业要求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但对于不同的招生批次、不同地域的高校而言,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应该有所区别,并应当根据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和学生实际确定各自的培养规格,培养出既满足共同的基本要求,又各具特色的人才。从目前的招生机制和社会接受度来看,独立学院的生源质量不可能与母体学校相比,所以,独立学院培养学术型、研究型人才缺乏生源基础。
“外语是一种技能,一种载体:只有当外语与某一载体相结合,才能形成专业”。过去常见的是外语与文学、外语与语言学的结合。而我院地处现代服务业、现代制造业和国际贸易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量的外语与科技、经贸、管理等有关学科结合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因此,从学生的实际情况、本专业的发展状况、所在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以及就业市场的需求出发,我们确定了应用型外语人才的培养目标。我们所指的应用型是复合的应用型,外向的应用型,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因此是高素质的应用型英语人才。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如果完全按照母体学校的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进行,就形不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培养的毕业生很难有竞争力。因此,独立学院应该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断优化人才培养过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几年的实践,我们初步形成了“TPE”综合培养模式,即把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课外活动三者有机结合,分别设置相应的学分,突破专业培养方案和课外活动各自为战,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脱节的传统方式。在总体上达到“夯实基础,突出应用,适应市场,拓宽面向”的要求。
在制定专业培养方案时,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重组,课程设置突出应用能力的培养,引进模块课程体系、暑期短学期实践等教学形式,加强学生实习等教学环节。同时积极把第二课堂教学引进教学计划,为学生提供开展基本科学研究、参与学科竞赛和深入社会、接触社会实际的机会,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
课程体系我们采用了“平台+模块”的结构,使学生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有一定的跨学科的背景知识,同时又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为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我们广泛开辟学生实践场地和产学研基地,为学生创造社会实践、教育实习的条件,使他们在社会实践和教育实习的基础上完成毕业论文,达到就业“零培训”的目的。“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既体现了基础的宽口径,又强调了专业的实践和应用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和社会需求选择和组合模块,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三、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根据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我们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落实这一理念的关键是要破除以教师为中心,单向传授知识的教学观,真正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克服心理障碍,积极参与到各种教学活动中去;还要求教师善于点拨,利用以前学过的东西,帮助学生从各个不同的侧面去认识、思考问题,将书本上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另外,由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应高度重视学生的参与,给学生提供自学的机会,动手的机会,表达的机会,创新的机会。这种参与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参与,教师给学生创造一种环境,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大力提倡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教学,正确处理好传授知识与教给方法的关系,从“授之以鱼”向“授之以渔”转化。
为了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局面,我们一是采取“任务型”(task-based)教学方式,注意课内任务与课外任务的结合。因为“采用以完成任务的方式来学习能够同时激活有关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语言学习机制,而任务的设置可以创造语言习得所必要的环境和条件。学习者需要有机会投入有意义的交互活动,当他们被'强制性'地要求使用准确而得体的外语来完成某项任务时,就有可能获取那些能激活语言习得的语言输入信息。”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成就感,激发他们的学习欲。二是采取“认知法”教学,强调有意识的学习、操练、听说读写并进。因为语言是受规则支配的体系,人具有天生的语言习得机制和语言能力。人类使用语言不是靠机械模仿和记忆,而是不断理解、掌握语言规则、举一反三地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过程。通过使学生完成一系列学习和认知任务,学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调动自己所有认知策略,对语言输入进行分析处理,并从中悟出规则,加以吸收。
四、构建特色实践教学体系
独立学院英语专业以服务地方为宗旨,以高素质应用型英语人才为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其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而外语专业教学的特点是实践性强,因此,如何通过实践教学,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本专业的质量提升和培养特色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虽然英语课堂本身具备一定的实践性,但只有当语言的使用是以真实交流为目的,英语学习才会更有成效也更加有意义。因此,独立学院英语专业要进行实践教学改革,加强实践模块建设,构建课堂实践、课外实践、网络实践和社会实践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1.融合课程内容,强化综合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要从加强听说能力入手,全面盘活学生的英语知识,使之内化为英语综合运用的能力;把英语教学由单纯的语言技能教学向提高文化修养、拓展思维方式和培养综合能力的全面素质教育转变。增加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比例,充分利用校内的同声传译模拟实验室,网络教学实验室等。坚持综合性语言教学法,将听说读写等语言能力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开展教学。没有大量的听和读的语言素材的获取,就没有说和写的语言生成;反之,没有说和写的语言应用,也不能巩固通过听和读获取的语言知识。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兼顾听、说、读、写、译以及文化等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语言运用的各项技能得到均衡发展。
在模块课程中可以以内容为基础(content-based)、以任务为导向(task-based),将相关专业知识作为内容复合到课程中,开展“沉浸式(immersion)”语言教学法,将学生“沉浸(immerse)”到英语语言的环境中,使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适应能力全面提高。
2.重视利用第二课堂
英语专业的课程教学仅仅依靠课堂实践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把有限的第一课堂延伸到第二课堂。英语第二课堂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教师在课堂上只能进行有限的语言基本功训练,真正要将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实际语言能力,需要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个过程只有通过大量的以学生认知为基础的语言实践才能实现。
课外实践首先从校内广泛的实践基地开始,包括公共演讲中心、翻译中心、写作中心、国际贸易模拟实验室、同声传译模拟实验室,网络教学实验室等。它们既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资源,也是展开第二课堂的坚实依托。另外,充分利用外语学习灵活多样,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这一特点,把英语学习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休息和娱乐等各种场合,把学生组织起来进行各种课外活动,如外语文化艺术节、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辩论赛、英语沙龙等活动,让学生在这些较自然的课堂之外的语言环境中接触大量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逐步接近社会中的自然语境,靠近目的语系统。另外,我们充分利用短学期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短学期专业实践,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年级,安排了不同的内容,着力提高学生应用语言的能力。
3.网络自主学习
如上所述,英语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要想确保学生有足够的可理解输入量,必须利用课余时间。一条有效的途径是充分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网络这一丰富信息载体的迅速发展为优化英语自主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捷。据统计,互联网信息资源90%以上都是各种外文信息,其中英语占82.3%。互联网能为英语习得创造一个相对真实、自然的语言环境。网上有各种各样的信息,如文学和文化素材、新闻报刊和杂志、教学论文、教学杂志、教案和教参、辅导材料等等,并且绝大部分可以免费使用,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习得条件。冯奇等认为,计算机网络具有多渠高效、资源共享的优势,给师生提供丰富的可以自由选择的教学资源,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另外,多媒体技术为我们提供了集文字、数据、图形、音像等于一体的综合信息,能够为学习者营造一个多维的语言输入环境,从而更生动、更直观、更充分地调动学习者的听觉和视觉功能,激励学习者积极参与,有效提高综合能力。
4.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建立校外实践基地
校企合作是校企双向参与,产学紧密结合,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多渠道、多模式、多机制地开展产学合作办学,以解决地方高校资金短缺、实践环节薄弱和学生就业问题的一种办学模式。外语专业不可能直接参与和指导企业的生产过程,更难于把自己的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产品,但是,外语专业可以结合本地区的经济优势,探索适合外语专业特点的切实可行的产学研合作途径,紧密结合本地产业发展现状,根据经济、贸易、社会、新闻、旅游、会展等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实际需求开展实践教学,以实现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目的。如我们与企事业单位开展了广泛合作,并在以下几个方面为本地的相应产业提供服务:最新技术资料翻译,包括产品说明书、技术合同等;为企业培训人才;为出口企业进行外语包装,使企业介绍、产品说明、产品包装等符合目的语国家的文化特点;与企业开展横向项目合作,开展软科学研究。校企合作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也锻炼了队伍,提升了专业发展水平,为专业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
实践已经证明,培养出高素质应用型英语人才,校企合作是有效途径。应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依据“各用所长,各取所需,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相互嵌入、长期合作”的原则,针对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特点,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校企合作模式。一方面可以为企业提供指导,另一方面可以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使教学和科研更具针对性,促进校企之间的良性互动。
五、结语
独立学院英语专业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前景广阔,同时,也存在着严峻的挑战。独立学院的历史较短,对英语教育的许多新问题,缺乏现成的经验。因此,我们必须深入探讨高等教育大众化后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对独立学院英语专业的课程体系及培养模式等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以创新的态度来解决课程体系构建、培养过程和方式等问题。不断提高独立学院英语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 胡壮麟.语言学教程(修订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 国家教育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意见.国家教育部,1998.
[4] 曾平生,杨秀宁.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面临的挑战.职业时空,2007(20).
[5] 冯奇,郑晶.多媒体网络一体化外语教学实验报告.外语电化教学,2006(2).
[6] Ellis R.Learning a Second Language Through Interaction.Amsterdam:John Benjamins,1999.
[7] 范琳.Internet与英语教学.外语电化教学,2002(4).
[8] 吴金林.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研究.教育与职业,2005(2).
实施本科教学目标,就要突出人本教育,实施差异教育,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培养成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具有合作精神(即团队精神)、具有社会交际能力的创新型人才。为此,我们提出大学教师“一定要把教学研究当做科学研究那样去搞”,提倡“让教学和科研两只翅膀都硬起来”。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史启祯教授曾形象比喻说:“对一个教师而言,教学和科研就像两只翅膀,像鸟一样,一只翅膀是飞不起来的[1]。”我们不仅要为人师表,而且要提倡教学名师风范。忽视教学的教师不是一名好教师,不搞科研的教师,不会是一名优秀教师。如果没有较强的学术功底,就谈不上对教学的深层次认识,不会有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改变,不会有教学内容的更新,也就不能把课讲“活”。总之,教学和科研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突出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就是要完成从“知识继承为主”到“以创新为主”的转变。教师两手硬和教育理念的改变是做好这一转变的前提。为此,我们将每一项精品课程建设内容都当做科学研究那样去搞,申请立项了多个国家级、省级和校级教学项目,力求建立一个教学研究平台,扎扎实实做一些事情。迄今已在《中国大学教学》、《大学化学》、《高等理科教育》等教学研究期刊上发表了20多篇教学论文,从而提高了我们对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工程是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石的认识。
2创建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和专业发展需要的课程内容体系
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是我校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的核心课程。针对国内高校应用化学专业数量的迅速增长与其课程和教材建设相对滞后的矛盾,课题组强调应用化学专业人才既要具有基础化学人才的一般特点,又应具有鲜明的知识、技术创新特色。因此,如何凸显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和科学思维活跃就成为本课程创新改革的指导思想:(1)将基础无机化学和化学分析内容有机结合组成新的课程,既较好解决了原有课程知识点相互交叉、重复多的问题,又便于在无机元素教学中渗入定性分析,在实验中引入“量”的概念,扩展了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2)在个性化理念指导下,将教学内容划分为主篇和副篇。主篇包括以下3个知识模块:①基本化学原理部分,②化学分析部分,③元素化学部分。(3)副篇内容大量吸收了国外一流教材的精彩内容,写法上则顾及中国学生的阅读习惯,条目精短,文字活泼。大部分条目反映化学在现代科技和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应用实例,一部分则介绍化学发展中的标志性事件,以凸显化学新概念、新知识、新发现和新技术。(4)用英文编写词汇和习题,使之成为学生必读的英文阅读材料,以培养学生适应双语教学的能力。新的课程内容体系以及相应的正、副篇内容层次具有如下教学特点和人才培养特色:(1)正篇是基础,是纲,也是核心。原理部分要做到内容选择必要、能深度满足后续课程要求;讲授时要力求科学而简明,不越俎代庖,真正起到导论的作用。(2)正篇将无机化学原理和化学分析有机结合,强化了化学理论的统一性。同时将化学分析技术单列章节,合并但不弱化。(3)元素化学是无机化学的本体,既要重视周期律和反应规律,同时又要特别注意对新反应和新化合物的介绍。(4)副篇是国内同类课程的一项首创,目的是让学生洞察无机化学新发展,体会无机化学研究的兴趣,延伸正篇的深度和广度。
3致力于有特色的立体化教材体系建设
教材建设是提高教育质量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要求具有创新性、个性化,与国际接轨[3]。书不在厚而在精,在框架、内涵、内容上要给讲课教师留有余地。印永嘉教授等编写的《物理化学简明教程》[4]就由于简明扼要而精彩。史启祯教授主编的《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5]先后入选2001年国家“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2004年国家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建设计划”选题研究项目,2006年国家“十一五”教材规划项目,200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教材建设项目”;它是第一届化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于1991年为应化专业立项编写的第一本也是唯一的一本专业基础课教材,当年就被列入国家“八五”规划重点教材。近些年来,课程组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该书进行了几次修订,出版了3个新版本[6-8]。2005年出版的《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第2版)已经发展成为包括纸质辅助教材《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学习指导》[9]、工具书《化学元素周期表》[10]和电子辅助教材《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电子教案》[11]在内的立体化教材,完成了应用化学专业首个基础课课程建设的硬件工程,成为专业发展的支柱。上述的立体化教材现已成为国内应化专业的主流教材之一,受到郑兰荪院士的撰文好评[12]:“教材不仅给学生带来知识,而且带来科学的思维方式,使教师和学生双方受益,不愧为一部精品教材。”新编《化学元素周期表》被徐光宪院士认为“是我见到的最新、最好的周期表”。该立体化教材还曾被评为2007年陕西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并于2011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第3版;工具书《化学元素周期表》于2007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了第2版。
4努力改革教学方法教学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13],学生最初的创新意识应该从课堂开始[14]。由于教学计划中的大部分学分和学生的大部分学习任务都需要通过课堂教学去实现,因此,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在第一届大学化学化工课程报告论坛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教授说道:“如果教学方法不来一次大的改革,我觉得中国的高等教育想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创新思维的人才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我们将改革教学方法放在首位来抓。
4.1提倡大纲式教学方法我们认为,讲基础课的教师授课要有自己的观点、见解,并事先写成提纲发给学生,让学生课前预先了解讲授的内容,知道怎么预习,要听什么,要问什么,将来准备研究什么。这样学生就能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这是一种易于学生自学的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多读书、多思考、多提问,使学生获得较高的学习兴趣,营造出和谐宽松的教学气氛。同时,把大纲交给学生,也能督促教师从备课开始就不能敷衍,要以一种搞科研的态度去讲课,讲思路、讲方法、讲体会,介绍本学科的前沿趣闻。这种方法已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15]。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12-0117-01
国家教委于正式颁布的普通高等专科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基本要求是建国以来国家教育部在高等专科公共外语教学方面制订的第一个教学指导性文件,它的颁布标志着我国高等专科英语教学开始进入改革发展的新阶段。《基本要求》明确提出了“以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的教学目标,并规定高等专科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必需的、实用的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具有阅读和翻译与本专业有关的英文资的初步能力,并为进一步提高英语的应用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基本要求强调要突出实际应用,加强语言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1.教学模式陈旧单一。高职英语教学普遍存在教学模式和方法单一的问题,许多教师仍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形成一味地依赖于教材和老师,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忽视听说教学,使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
2.学生生源英语基础参差不齐,学校英语教学设施落后。不少学生入学时还远没达到此标准词汇量,影响了听说读写各项技能的提高,成为英语学习的瓶颈,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英语教学的基础设施相对落后高职院校普遍存在语音设备简陋落后的问题,现代化教学设备手段有待充实和提高,使其在提高整体英语教学水平中发挥重要作用。
3.严重不足的英语师资力量。近年以来,高等职业学校不断扩招,学生数急剧增加,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学任务繁重使得高等职业学校教师无法研究新的教学理念,学习新的教学模式所需的技能。
二、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探索
高职学生因学习专业不同而对英语的要求也有所不同,与本科教育有着不同的培养规格,必须服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在教学中必须强调以应用能力为主线的思想,在加强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要从教学大纲、测试体系、教学模式、教材以及教师队伍等方面进行改革。
1.建立新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改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模式,突出专科特色。处理好语言基础与学以致用的关系。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由于教学时数与学生入学水平的限制,以及学生毕业后参加第一线工作的需要,教学应紧紧围绕实用能力的培养。要加强“实用阅读”的训练与培养,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改进英语教学环境和教学手段。
2.加强师资建设。随着高职高专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高职高专学生在校时间的缩短,英语课时将大大压缩。在这种情况下要完成教学目标,公共英语教师需要拓宽知识结构,具备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对任课教师制定短期与长期的培训计划,一方面提高教师对新技术、特别是网络信息技术的了解和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增加教育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学习策略的职业教育培训。科研促进教学,使师资队伍由教学型向教学科研型过渡。鼓励教师参加教学改革、教学法研究等活动,结合英语教学撰写科研教学论文,不断探索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最佳模式。
3.完善教学评估手段。在《基本要求》的指导下,教学效果如何,教学质量是否在不断提高,只有通过相应的检测手段,也即考试来检验。如果片面追求应试技巧和英语各种等级的通过率, 而导致应试教育,自然事与愿违。教学评估是英语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应实行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并重的考核方式。从原来的以评价语法、阅读、理解为主转变到评价学生的听说能力及英语应用能力上来。充分建立了多样化的评价体系,给每个学生建立个人档案,公布评定细则,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并希望学生注重自身综合能力的培养。在评价中还改变了以往仅仅由教师考试分数来评定学生的作法,增加了学生自评和同学互评。终结性评价以能力考核为主,尤其是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
2001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生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高校,要力争在三年内开出5%至10%的双语课程。”从近几年各高校对双语教学学生调查问卷统计结果看,学生对双语教学的满意度不高。本文结合我国双语教学的理论研究成果,分析影响双语教学质量的因素,并提出以下几点保证双语教学质量的建议。
一、全面提高双语教师的教学水平
1.教师首先必须要正确认识双语教学的本质和目标
教师是双语教学的直接实施者,是开展双语教学和保证双语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由于存在对为何要开展双语教学以及双语教学要达到何种目的认识不清的问题,给如何开展双语教学工作带来盲目性。有人把提高学生专业英语水平作为双语教学的唯一目的;也有人认为,双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备两种语言能力。这些对双语教学的本质和目的的错误认识,导致对教学规划、课程安排、教材选择、教学方法、教学评估、学习目标、学习方法等一系列问题的错误定位和选择,最终使双语教学的目的无法实现。实际上,双语教学并不是必须要求用两种语言进行教学,全英模式也是双语教学的一种形式。虽然现在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语言和专业是双语教学的形式和内容,但是对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和专业知识进行跨文化交流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认识还不够,而这恰恰是双语教学的真正目的。所以正确认识双语教学的本质和目的,才能把握好课堂信息,保证教学质量。
2.教师要有过硬的英语运用能力
双语教学对教师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尤其是听、说和写作的能力要求很高。目前高校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很多,但具有一年以上的出国经历和外语专业学习经历的却很少,再加上外语水平较高的教师不具备专业知识等实际情况,致使双语教学师资严重不足。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双语教学师资队伍,是保证双语教学质量的首要选择。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以下方式:
一是聘请有厚实专业知识基础的外籍教师或有国外留学经历的硕士、博士生进行双语教学。这样可以快速满足对双语教师的需求,但目前这对普通高校还有一定的难度。
二是在专业知识扎实、英语水平较高的教师中选拔优秀人才作为双语教学的师资储备。通过聘请国外知名学者定期培训、选择青年教师到国内著名的大学接受专项培训、派送教师到国外进修学习或参加国内外双语教学研讨会等途径,一方面可以提高他们的学术水平,了解最新科研成果,掌握最新的学术动态,另一方面能快速、有效地提高外语水平,使其学习先进教学理念,探讨科学教学方法,为从事双语教学打下基础。这是目前较直接且有效的途径。
三是建立双语教学师资来源渠道。短期见效的在职培训固然能解决燃眉之急,但从长远来看,没有稳定的双语师资来源必然导致师资队伍的青黄不接。为此,有必要在师资的源头上下功夫。如:采用“双学位”的方式,培养“外语+专业”的复合型人才;也可以对师范院校和外语院校就读的学生在高年级分流,使那些有志于双语教学的学生辅修外语或专业知识;还可以从跨科(原专业是外语)报考的研究生中选拔双语教师等。这样就能源源不断地为高校输送双语教师[1]。
3.教师要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采用双语教学无疑给学生增加了学习难度。为了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影响学科教学效果,教学中讲究教学方法、合理设计教学方案、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显得尤为重要。
(1)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双语教学对教师的教法提出了新的挑战。教法必须灵活多样,切实有效。譬如提问,讨论,举办学生主题讲座、辩论赛等;借助实物、图片、视频、案例等辅助手段创设情境而进行的教学和活动教学,可以缓解学习者的语言思维压力;通过让学生用外语撰写课程论文、案例分析等来强化外语能力和对学科知识的理解;通过网络课程,提前公布下一次课的生词的发音、意义、用法等,帮助学生在课前熟悉生词,以提高他们的课堂效率。
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Stephen.D.Krashen(1985)认为,“人类语言的习得只能通过理解语言信息或获得可理解性输入(comprehensibleinput)来获得。以理解为基础的教学法,如全身反应法(TotalPhysicalResponse),要比传统的听说教学法(AudioLingualMethods)有更明显的效果”[2]。双语教学即是如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赋予教学以积极的情感特征,让每一个细小的动作和微妙的暗示都能起到调控学生情趣变化的作用,实现师生心灵与情感的沟通,保持和谐合作的师生关系,不断激起学生旺盛的求知欲望和愉悦的情绪体验,产生深厚的学习兴趣,达到“乐不思蜀”的学习境界[3],进而提高双语教学的效益。
(2)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发挥多媒体技术优势,制做CAI课件,弥补双语课堂教学中诸如教师英语口语和学生专业术语、专业语言特点薄弱等不足,在课件中插入英文声像图片资料和设计练习,突出重点,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培养学生听、说、写的能力。
网络化的教学环境是以往的任何一种教学手段都无法比拟的,它的出现使教学手段多维化、立体化。建立双语教学网络课程网站,呈现课程教学信息,设置相关知识、教学资源库链接,丰富学习资源,拓展知识领域,营造双语氛围,创造协作式、探索式学习方式,可以有效降低双语教学的难度。
二、合理选择教材和教学资源
双语教学必须使用外文原版教材,否则将是无源之水。国外优秀原版教材有许多优点:(1)英文规范,内容新颖,注重纳入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和最新研究成果;(2)实用性、针对性强,出版周期短,知识更新快;(3)采用优秀原版教材可以借鉴国外现代的教学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4]。
但是原版教材的缺点也很明显:(1)国外原版教材实践性强,但由于国情、政策的差异,这些教材的内容不能直接引用或操作,只能作为借鉴和参考;(2)由于中西方教材编写思维方式的差异,国外原版教材思维活跃,知识面广,与国内教材相比,教材内容发散性强,条理不够清晰,知识不够系统,不符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3)在引进原版教材时往往只选择某一门课程教材,容易忽视该课程与先修、后续课教学内容的衔接问题,不利于学生系统知识结构的形成;(4)采用原版教材在国内市场很难找到配套的外文参考资料。
由于国外原版教材优点缺点都很明显,所以在原版教材选择上应非常慎重。呼吁国内各学科专家对原版教材进行研究并作出推荐,通过有效途径教材推荐和评价信息,帮助高校提高原版教材选用质量。
双语教学虽然以引进原版教材为主,但考虑到国内双语教学的长远发展,所以在引进原版教材的同时,应抓紧建立和完善国内双语教材的编写和更新机制,充实双语教学资源。一是组织学科专家改编国外原版教材,使一些优秀原版教材本土化;二是自编适合国内双语教学需要的教材,即篇幅、结构合理,难度适中,教学内容体现中西文化融合,保证是地道的原汁原味的英文教材[5];三是翻译国内优秀的专业教学资源。
三、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双语教学在我国正处于探索阶段,完善教学管理机制,是规范双语教学、推动教学改革顺利进行的保障。
1.建立双语教学激励机制
不仅教育部[2001]4号文件对双语教学提出要求,而且正在实施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也将双语教学列为评价学校教学建设与改革的一项重要指标。为推动双语教学的开展,建立双语教学专项经费已提上日程。除此之外,学校还应该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和激励机制。
2.确定双语教学标准
各校对双语教学的认识不同,所采取的措施和对双语教学的要求也存在差异。因此,亟需对双语教材、大纲、作业、考试等内容和要求提出明确要求,避免双语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3.认定双语教学师资
学校主管部门应该组织开展双语教学师资资格认定工作,这很关键,是保证双语教学质量的前提。
双语教学师资认定可以通过外语口试(兼听力)、笔试、能力测试等方式进行。只有通过双语教学能力测试并被授予双语教师资格的教师,才允许走上双语教学的讲台。
4.监控和评价双语教学效果
学院成立双语教学质量考核小组,定期听课,发放学生调查问卷,定期召开双语教学师生座谈会,了解双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双语课程教学质量评估。对教学效果较差的课程要及时提出整改意见或中断双语教学,以保证专业教学的质量。学校应充分运用校内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以激励为主,科学评价,推动双语教学工作的开展。
5.合理设置双语教学课程体系
针对目前大学生英语应用水平普遍不高的现状,合理进行双语课程体系的设置很有必要。
首先,双语教学课程不允许任意开设,应选择学科发展迅速、具有国际通用性的学科的相关课程进行开设,例如金融、医学、信息、法学、生物技术等。其次,注意双语教学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衔接性和连贯性。在双语教学开展之前,除了加强大学英语教学之外,还应开设专业英语、专业外文资料选读等课程,介绍专业领域中的通用英语知识等[6]。第三,选择理想的双语教学课程开设时间。双语课程最理想的开课时间是三年级,大学一、二年级主要开设大学英语,第四学期开设专业英语,这样可为正式的双语教学做好前期铺垫,大大缩短专业英语的讲解时间,增加课堂教学容量。2005年教育部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进行了改革,双语教学的开展正好适应从应试型外语教学到应用型外语教学的转变。因而,对课程体系进行调整,适当减少外语课学时,相应增加双语专业课程的学时也是提升双语教学质量的保障之一。
提高双语教学质量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应该承认,当前我们距离高层次的双语教学要求和目标还有相当的差距,因此,对开展双语教学的高校来说,保证双语教学质量是值得长期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张衡,杜侦.浅谈高校双语师资培养培训[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1,2).
[2]Stephen.D.KrashenTheInputHypothesis:IssuesandImplications[M].Londom:Longman.1985a.2.
[3]任长虹.高等学校实施双语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04(4).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12-0048-06 [DOI]10.3969/j.issn.1009-8097.2013.12.009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当中,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对高校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对长期以来积累形成的重学术、轻教学的观念产生了冲击,要求高等学校强化其教育教学职能,高校教师必须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改进教学的研究中。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资源的设计、开发、管理、利用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是教学研究和实践的重要领域。由于教育技术突出强调教学设计,不断努力将新型信息技术引入教学过程,因而成为当代高校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特征。但对很多高校教师来说,究竟应当如何开展教学研究、什么样的成果更有助于改善教学、如何将教育技术应用到教学当中等问题仍不够明确。因而有必要对教学研究范式做更进一步的概括研究,寻找开展高等学校教学研究的有效途径。
一、教学研究范式问题研究简述
库恩最早使用“范式”概念来说明科学研究的发展并引起学界广泛关注,在库恩的思想中,范式是指科学共同体对研究特定领域或学科内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理论的本质所持的共同信念、看法或观点。也就是说,一个范式总是包含了研究者群体在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等多个方面的基本承诺,是由研究者群体共同接受的一组假说、理论、准则和方法总和起来构成的共同信念。
由此可以推论,教学研究的范式包含着对教学研究领域特定的共同体、对教学研究的特定认识、特定的研究方法和过程乃至特定类型的研究成果形态等多方面的内涵。从范式的概念来看,从范式的角度描述教学研究,可以更加完整的说明教学研究的不同层面,便于比较不同研究者对教学研究的理解。
教育学科的学者从60年代开始使用这个概念来总结和描述教学研究的不同形态。盖奇(Gege)、多以利(Doyle)、舒尔曼(Shulman)、胡森(Husen)、波普克威兹(T.S.Popkewitz)、特因曼(A.Tuiirlman)等西方学者先后对教育学科的研究范式进行概括。
1988年,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教育研究方法》,翻译收录了胡森的《教育研究的范式》一文,开始了我国对西方教育研究范式概念和类别的介绍和阐释。笔者通过CNKI检索看到,1990年以来,题名中包含“范式”一词并同时包含“教育研究”或“教学研究”的文章有205篇,2005年以后一直保持在每年20篇左右的数量上。这些文献当中固然有些并未在教学研究范式的意义上使用“范式”一词,但从文献总量上仍可以看出相关研究的发展趋势。
从表1关于教学研究范式的归纳概括中可以看出以下特点:(1)主要依靠研究者个人经验积累的材料、采用归纳概括的途径来形成结论,并未通过内容分析等方法去收集相对更为客观的资料而寻求更为可靠的结论,使得范式归纳的过程和结果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研究者个人经验的局限。对大家已经熟知的范式,这种途径或许显得便捷:但对研究者个人经验所未及的研究领域,这种研究途径则往往难于发现新的研究范式。(2)多数范式分类的依据实际上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研究方法的差别和解释观察数据的理论视角,且研究方法又更显突出。尽管以上学者并不一定明确说明其范式归类的主要依据是研究方法,但他们概括归类结果却都表现出对研究方法的较多倚重。众所周知,在范式的构成中,研究方法乃至解释数据的理论思想都分别是一个重要的成分,却不是唯一的成分。现当代教学研究往往可能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甚至这些方法可能基于不同的研究理念,也就是说,研究过程越来越向着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只有将研究取得的产品、成果也考虑进来,才能对一项乃至一类研究背后的理念、追求形成完整的认识,从而对形成对范式的分类、概括。(3)进而,以上概括提出的各种范式,无论是在哪一个分类体系之下,几乎全部都是以探索或解释教学现象或规律、深入认识教学过程为目标,属于以获取认识为目标、以论文或著作等文本为成果形态的研究范式。但要想改善教学实践,仅仅认识教学过程规律并不足够。这其实是一个古老的“知行关系”问题,显然,知道该如何完成教学同时能够有效地完成教学之间有着很大的距离。现实中,几乎随便什么人都能够就如何教学夸夸其谈,但真正能让学生轻松愉快完成有效学习的教师却凤毛麟角,因而,解决如何用认识指导实践、如何将认识转化为实践的问题是教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领域。以上总结提出的各种研究范式在这个方面的作用都还十分有限。(4)教育技术是教学研究的一个特殊领域,其研究范式应包含于以上观点当中,但更多的研究者并未在范式层面给予必要的概括描述。这主要是由于教育技术形成时间较为晚近,特别是在很多欧美国家中并未明确区分教育技术与教学论,而国内范式研究主要来自教育理论学科,似乎更倾向于将教育技术视为技术人员的常规工作,未能对教育技术研究给予必要的关注。只有盖奇的教学研究范式思想中以机器范式和互动教育技术范式、教学设计范式有所涉及,但也并未得到其他范式研究的响应。
那么,教育技术研究是否具有独特的范式?教学研究的教育技术范式在哪些方面与其他范式相区别?
二、关注教学资源研发——精品课程建设中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特征
教育部于2003年4月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以下简称“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以带动全国高校的教学改革工作,提高高校教学质量。2011年7月,《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出台,在对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做出调整的同时,坚持开展这项工作。同年11月,又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1]8号)》,进一步明确精品课程建设思路,将精品课程工作具体调整为精品视频公开课和精品资源共享课。
在政策引领下,2003年以来,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成为众多高校教务部门、教师团队的重点工作,发表了大量的论文或研究报告,说明课程建设在组织实施、教学与教学管理方面的探索与收获。因而,尽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或获评的课程曾受到一些批评,但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仍不失为2003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平台,对精品课程建设相关的教学研究论文进行分析。是掌握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教学研究情况的一个有效途径。为此,笔者对CNKI文献数据库收录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检索和文献计量分析,以下概要说明检索过程和获得的数据结果。
笔者将“精品课程相关文献”界定为题目中包含“精品课程”的文献,于2011年2月对CNKI中2003年-2010年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检索,剔除数据库错误文献后得到3324篇精品课程相关文献(相应检索结果会因CNKI更新而变化)。其中期刊文献和硕士学位论文分别为2999篇和58篇,其篇均被引用频数分别为1.8690和0.9655,表明精品课程研究具有较高的专业相关性,且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进一步掌握精品课程相关文献发展情况,笔者于2013年7月6日再次进行文献检索,两次检索获得的期刊文献和优秀硕士论文两类文献合计数量如图1所示,显示出2003-2010年期间精品课程相关文献数量逐年上升的情况,表明精品课程研究曾一度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投入。但2011、2012年相关文献数量较2010年有所下降。
筛选2011年检索获得的文献,剔除宣传性文献后得到2735篇研究性文献,占期刊文献和硕士学位论文总量的89.47%。经逐一浏览主要内容将文献归并为10个类型,课程案例报告类文献数量最大,达到期刊文献和硕士学位论文总量的36.67%,分别概要介绍某门课程的建设过程,主要论说课程教学思想和实践效果,大多综合总结课程经验,面面俱到而有欠深入,虽然数量最多,但就本文关注的问题而言则有效信息较少。
教学方法和手段建设类、精品课程建设的模式理念或支持研究类文献分别达到19.59%和17.30%,在研究性价值较高的相关文献中成为主体。教学内容和教材建设研究类和教学管理类文献分别仅有2.91%和0.49%的比例,精品课程应用研究类文献也仅占1.41%。以上5个类型的文献以教学为主要研究对象,合计占期刊文献和硕士学位论文总量的61.07%。
教学方法和手段建设研究类文献是精品课程相关文献中教学研究的主要类型之一,可进一步分为4个子类,各子类文献的分类计量见表2。
不难看出,教学手段相关的两类文献的数量明显高于教学理念方法相关的文献数量。出于我国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领域的表达习惯,教学手段是一个更加广为接受的术语,很多人将其视为教育技术的同义语。仔细推敲教学手段的含义可以看出,这个术语主要对应于教育技术学领域“媒体”和“资源”的概念:当某种学习资源通过特定的媒体得到传播,其整体正构成了一种完整的教学手段。
根据以上文献数量情况可以看出,在2003-2010年期间的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当中,教学资源建设成为尤其受到关注的一个问题,成为精品课程建设中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特征。
事实上,精品课程建设对教学资源的关注不仅在文献数量方面显现出来。就人们对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问题的讨论和建议来看,教学资源也受到更为普遍而急切的关注。无论是将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同源自麻省理工的开放教育资源运动(OCW)进行比较,对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可及性”的研究,还是从不同角度对精品课程资源所做的计量分析与评价,乃至在精品课程资源共享背景下对精品课程资源知识产权问题的研究,其核心问题都是教学资源。这已经说明教学资源对教学实践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教育部对精品课程工作调整当中,一方面将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名称细化调整为精品视频公开课和精品资源共享课,同时也将负责执行这项工作的机构由高教司理工处调整为条件处,也显现出对作为教学条件的“资源”的进一步关注。
三、来自教育技术学科的教学资源研发范式
1.教学资源研发已经成为教学研究的教育技术范式
在精品课程相关文献分析中看到,教学资源研发类研究与其他研究明显不同。这些不同体现在研究理念与成果追求、研究过程与方法、研究群体等多个方面,对应库恩关于范式的描述可以看出:教学资源研发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研究范式。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提出教学资源研发这种新型教学研究范式,是基于精品课程相关文献的实证分析,如果需要,更大范围上的实证依据也不难获得。
(1)在研究理念与成果追求上,教学资源研发范式确信,创新开发的教学资源能够结合教学问题实际情况而直接应用于教学实践,从而有助于教学问题的解决,因而教学资源研发范式更多的致力于追求教学资源形态的研究成果,关注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而其他教学研究则主要追求研究报告、论文和著作等形态成果,更关注对教学规律取得理性认识。
(2)在过程与方法上,执行产品研发的思路、创造出新颖有效的教学资源是教学资源研发活动的鲜明特征,常见的调研访谈、教学实验或逻辑思辨、人文诠释等则作为产品需求分析和有效性评价的研究方法。
(3)在研究群体方面,精品课程相关文献中的资源研发类文献的作者群是教学资源研究范式的研究群体的组成部分之一。在更大的范围上看,教育技术学领域一直关注课件、教学平台等的研发,实际上已经将教学资源研发作为主要研究范式;课程与教学论领域的立体教材开发等研究也可视为教学资源研发范式的案例。
(4)从学科归属的角度上看,教学资源研发是教育技术学科的研究范式。这不仅体现在从事教学资源研发的主要人群、研究理念与研发过程等方面,而且通过文献分析可以看到,我国教学研究对教学资源问题的关注主要来自教育技术领域的引进和推动。我国最早在题名中使用“学习资源”的文献是张祖忻、施行1980年发表在《外语电化教学》上的《学习资源》一文;而最早在题名中使用“教学资源”的文献则是赵志明1997年发表在《电化教育研究》上的《电子教学资源的成本收益分析》:迄今为止,题名中包含“教学资源”或“学习资源”的文献中有超过四分之一的文献来自教育技术学科。
2.教学资源研发范式的价值和意义
研究成果的价值是判定一种研究范式是否具有价值的关键。长期以来,在以往的教学研究范式下,教学研究一直强调对教学过程、教学活动规律的探索,强调研究的认识属性和价值,形成了大量的论文和著作。这样的努力虽然对教师的教学活动有一定的指导或参考借鉴价值,却并不能够对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提供直接的支持,而广大师生最为需要的帮助却恰恰是这种支持。教学资源研发范式以教学资源为主要研究成果,这种范式的价值首先表现为教学资源的价值,也就是说,教学资源研发范式的价值主要通过教学资源对师生的支持作用体现出来。
(1)教学资源对教师工作的支持作用
教学资源对高校教师的支持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对教学实践的直接支持和对教师教学发展的引导。对高校教师来说,其教学的改善和发展主要依靠教学资源的创新和推广。一本内容和形式都编排恰当的教材或教学指导书,一个形象直观的交互动画、一道引起学生思考的习题甚至一个贴切的隐喻等等,这些资源能够为教学带来的帮助远远比论文和著作更为直接而实效。这一方面是因为更多的教师并不能够充分研读浩如烟海的论文和著作,另一方面,思想和理念只有转化为教学计划或方案、教师演示的条件或教师讲解时使用的材料,才能在教师工作中实现。即使高校教师能够抽出时间来研读教学论文和著作,如果没有相应资源的支持,也不开发相应的资源,他们也就很难将思想、理念转变成为教学实践活动。因而这些教学计划或方案,包括经过有效性检验的习题、隐喻等等敦学资源能够更为直接的支持教学。
不仅如此,高校教师的教学发展也同样需要教学资源的支持。教学发展是一个实践的概念,仅仅通过研读几篇丈章、儿本著作,教师的教学思想和能力能够得到的发展大多处于“纸上谈兵”的状态,教学发展的关键在于实践的改进。教师只有通过对特定教学方案的执行和体验或对其他教学资源的利朋而切实改善了教学,才能真正对教学资源中包含的思想和理念形成体验和理解,并形成和发展相应的能力。因而教学资源对高校教师的教学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引导作用。
(2)教学资源研发对学生学习的支持
人们习惯于将教学内容和教材做近似理解。但实质上教材是资源的一种形态,而教学内容则是以观念形态存在的知识和态度,技能类的教学内容则实质上是行为习惯或动力定型。教学内容通过一定的形式呈现出来就表现为资源形态,包括教材或其他形态。但只有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的资源才能引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感知,从而启动学习过程,因而,获取并使用适当的资源是学习的起点和基础。
进而,教学内容可以理解为对学生“未知”领域的局部说明。理解教学内容的过程实质上是学生用已有的经验、学过的知识等去解释新的教学内容的过程,是学生借助自己的“已知”去解读“未知”的过程。有效的教学资源能够帮助学生唤醒、补充、直观化相关的经验,从而为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提供方面,成为学生从“已知”走向“未知”的桥梁。此外,教学资源还影响着学生的能力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就同一教学内容而言,不同的学生对资源的需求与期望并不相同,某些资源会更适合于特定学生群体的学习。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设计研发丰富的资源,才能确保教学资源建设的实效。
(3)教学资源研发范式的意义
教学资源研发范式并不直接追求教学的知识本身,而是追求教学知识的技术转化和教学资源与过程的技术创新,是教育技术基本理念的鲜明显现,同时也代表着教学研究从科学研究走向技术研究的一个发展走向。很多学科领域都早已完成从科学走向技术、科学研究和技术研究并存的转变。教育教学领域的知识探索虽然关注实践,但一直未能走上明确的技术化的道路,这恐怕是教学研究未能为教学实践提供充分支持的一个重要原因。教学资源研发范式的出现和发展同时也代表着教学研究同教学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新的途径。
3.教学资源研发范式的特征
追求资源形态的研究成果是教学资源研发范式最关键的特征,在这一前提下,教学资源研发同以往研究相比,还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兼顾学生学习资源和教师工作资源
“教学资源是指能够支持教与学活动的各种人力和物质条件”。从使用教学资源的主体来看,教学资源可分为教师工作资源和学生学习资源两类。对学生学习来说,教师的讲授、演示乃至对各种学习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是学生学习资源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改善教师的教学工作是改善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条件,因而教学资源研发的理念不仅关注学生学习资源,同时重视教师教学工作资源的研发。
(2)强调“设计的资源”
从教学资源的来源上看,教学资源可分为设计的资源和利用的资源两类。在以往的教学资源建设当中,“利用的资源”占有很大比例,但由于可利用资源并不能够准确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因而对学习的支持作用有限。教学资源研发的理念强调基于学习需求而设计和开发专门用于学习的资源。
(3)关注微观层面的资源创新
从教学资源的形态上看,教学资源可分为教学材料、支持系统和学习环境。由于支持系统的设计和开发主要依赖于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而教学材料和学习环境则同具体的教学情境联系更为密切,因而,在追求教学支持系统的创新的同时,教学资源研发范式更强调教学材料和学习环境的设计和开发,强调在微观层面上针对特定学习者、特定教学内容和目标的具有实际效果的资源创新。
(4)强调教学需求分析和产品教学测评在研发过程中的重要性
教学资源研发的基本过程主要包括三个环节:需求分析、资源设计与开发、资源应用与评价。需求分析环节要完成学习需求分析的工作,即针对学习者在学习特定教学内容、完成特定教学目标时事实存在的困难和障碍进行分析和描述,从而明确资源研发的目标,对拟研发的资源做出足够清晰的描述。资源的应用和评价与常见的教学实验研究相近,通过教学过程和结果的观测来评定资源的效能。
四、教学资源研发范式的发展
本文基于对国家精品课程相关文献的分析认为,教学资源研发已发展成为我国高校教学研究的一种新型范式,这种范式与其他范式无论在研究理念与成果追求、研究过程与方法和研究群体方面都有明显的不同。
根本上看,一种范式是否能够存在和发展,关键还是在于是否创造出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现实当中,教学资源研发范式下的研究成果还远远不够丰富,为教学提供的支持和帮助也仍然有待加强和改善。不断研究开发、从而创造更多有效而新颖的教学资源是教学资源研发范式发展的关键。
但就目前而言,教学资源研发在教学研究中还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更多的研究者将资源研发视为技术人员的工作,对其研究属性未能给予充分的认可。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对资源研发的认识存在偏差。很多教学资源可能是微小的,并因其“小”而为人们忽视,但这些微小的资源却往往是教学中非常需要的支持条件:对一个深奥抽象的理论原理的教学来说,一个准确解释理论内涵而又便于被学生接受的比喻可能非常微小,但能够给学习提供的帮助却无法估量,可能延续很长的时间、扩散到很大的地域范围,并最终影响一代又一代众多的学生。很多教师甚至专家可能终其一生也未能找到或创造出某些自己需要的资源。另一方面,相应知识产权的认定和保护机制不够完善,不利于激发资源研发的积极性。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进程中,知识产权问题一度引发争议、有关部门专门就此立项研究充分说明产权机制的重要性。缺乏必要的产权认定,教学资源研发成果的地位也就很难确立,这个问题在人们习惯于文本形态的研究成果的背景下显得尤为突出。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35-0042-04
一、英语师资发展研究的现状
师资发展是近现代教育社会化的产物。①随着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社会对具有专门技术人才的需求不增大。在欧美一些工业化国家里,学校教育开始迅速普及。由此,社会对师资出现巨大的需求,以师资发展为目的的师范教育也开始形成并迅速发展。[1,9]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师范教育,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当今人类文明的繁荣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当人类进入21世纪,面对着种种新的挑战,人们仍深感教育存在着系列的问题,教师素质还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5]因此,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仍是目前教育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8]
系统的师资发展研究开始于上世纪60年代,[11]主要围绕两个方面展开: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其焦点是教师发展的一般性特点和规律。[10]然而,教师发展有没有一个普遍适用的模式呢?教师发展如何与当前的教育需求相结合?
为探究这些问题,本研究拟对近现代师资发展的历程和变化进行考察,探究其背后的动因,以期对当前英语师资发展有更深刻的认识。
二、师资发展研究范式的变迁
尽管人类教育的历史已有几千年,但是专门性的师资发展活动和机构却是近代历史的产物。在古代中国,教师的标准是“学高为师”,即那些精通诗书五经的人通常被尊为师。然而,自19世纪中后期开始,随着教育的重要性日益突显,全民性的义务教育开始出现,社会对教师的需求猛增,于是专门以培养教师为目的师范院校开始出现。到今天,几乎所有的教师都经过某种形式的专门教育。纵观师资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到师资发展的内容和方式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的,先后出现了三个主要的范式转变。
1.科学性模式
在工业革命早期,社会需要学校培养具有基本科技知识,能适应机械化大生产的产业工人。因此,学校教育需要那些能传授基本生产技能和知识的教师。于是当时的政府和教育机构就把学生组织起来,由一些专家或学者向他们系统地讲授基本学科知识。后来,随着教育学、心理学、认知科学的发展,一些相关的教育教学知识也被增加到师资发展的课程中来。当时的师资发展具有三个特点:首先,在组织上,实行严格的机构化管理,形式单一;其次,在内容上,以权威的学科知识和教育教学知识为主,具有强制性;最后,在评价上,采取标准化形式,具有统一性。
这种模式是基于工业生产中投入――产出的理念和当时自然科学领域实践的经验。首先根据需求制定出具体的教学大纲、教学目标和教材;然后严格按照计划进行教学。通过这种方式,成批的学生被训练成具有某一方面知识的教师。这一模式影响深远,不仅在当时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的教师,解决了当时师资紧缺的问题,而且这种机构化管理方式仍为当今各国师资教育的主要形式。然而,它的局限性随着社会变化和教育发展也日益显现。人们注意到,教育不同于工业生产。比如,接受相同的教育,不同的人学习效果往往不同。相同的教师在不同的时候、面对不同的对象,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显然,师资发展若只关注课程结构和知识内容是远远不够的。科学范式的最大问题是忽略了教师的主体性。
2.策略性模式
到了20世纪中期,随着教育学、心理学、认知科学等的发展,人们开始注意到教师个体的差异。比如,不同人对同一内容掌握的程度会有不同。教师在处理教学活动时,其方式和方法也需要因人而易。因此,教师的专业成长不仅在于专业知识的习得,更重要的是如何进行有效教学。实践表明,教学理论文献中的宏大叙事根本无法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教师更需要的是一种实践性知识或称为“应用理论”(theory-in-use)。[6]这种知识具有内隐的特点(implicit),一般无法直接言传。它来源于教师对自身生活世界的理解。因此,教师个人生活背景和实践活动被认为是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因素。
基于这种新的理解,师资发展的实践模式开始产生了变化。其中最明显的一个特点是,一些教育机构在师资培训中除了讲授传统的知识性课程外,开始加入实践环节。其形式包括教育实习(teaching practice),师徒帮学(apprenticeship),见习(internship)和观摩课堂(classroom observation)等。[7]有的教师教育机构还专门进行教育心理和教学策略的训练。
但很多研究又表明,尽管后来大部分师资发展项目都要求学生参加实践环节,然而实际上却往往流于形式,特别是那些在职教师发展项目。比如,很多学校都要求每个教师每年要观摩多少课时,但实际上很多教师只是敷衍一下或根本就是一纸空文,没有执行。[8]如何使每位教师能在实践中进行探究性学习,成了教师教育研究的新课题。
3.解放性模式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知识更新日益加快,给当今教育带来了一系列严峻的挑战。为此,教育创新成了教育改革的目标。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在实践中创新。否则,教育创新无从谈起。然而,在传统的机构化教师培训中,教师所接受的培训往往都是滞后的旧知识和现行的教学模式。那么,如何去激发教师的创新动力呢?为此,教育研究者和管理者开始重新思考教师教育,提出教师的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提倡校本培训、行动研究、反思性教学。其理论假设是,反思性探究实践是教师主体促进自我转变和发展的根本动力。但是,目前由于受种种社会和教育管理机制及教育实践模式的制约,反思性、探究性、创新性等教学实践还未出现今人满意的结果。[4]然而,探索教师的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则已经成为大家公认的师资发展目标。
三、三种范式的理据
师资发展范式的演变不仅源于教育教学理论的改变,也与社会历史变迁息息相关。影响师资发展范式的因素主要有三个:
1.师资发展的目的。
任何师资发展模式都是促进教师学习。教师学习的内容是师资发展首先需要思考的问题。在科学性范式下,要求教师要掌握其专业领域内的权威性学科知识。这种知识来源于科学的实证。这种实证主义认为存在着一个客观的“实在的现实”(real reality),它具有永衡性和规定性。对于教师来说,就是要掌握一般性的学科知识和教学知识。然而,这种“硬性的”知识却在20世纪受到了挑战。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动摇了牛顿三大定律的绝对真理性,后来的量子力学又改变了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人们发现知识成了一种相对的历史性的东西,它不是纯粹的客观实体,而是包含着人类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伦理、性别等方面的价值。人类对知识的绝对信仰被打破了。这一本体论的变化意味着,需要重新思考学习的内容。在教师教育领域,人们开始转向思考教师在现实实践中的策略性知识,因为教师不能单纯依赖绝对的真理和知识,而应具有驾驭社会情景变化的能力(或称为“软性知识”)。这种知识和能力通常是隐性地存在于教师的“存在方式”(being)中。[4]由此,教师的人生经历和自己作为学生时的学习经历,都是构成其教育思想的主要来源。
进入后现代信息化的社会,信息时化和多元化趋势加快,情景化的地方性知识日益重要。学习的核心是适应变化的新环境,发展创新的能力。那么,教师发展的根本就是要使教师具有一种持续的创造能力。具体讲就是教师要懂得“如何理解课程”。[12]“所谓理解也就是批判性地解读课程符号的教育和社会含义。教师发展就是培养这样一种解读能力,并能与学生一起构建符合人的发展所需要的活动课程‘文本’”。
2.师资发展的方式
教师发展除了考虑教师学习内容外,还须回答教师主体如何和知识客体确立关系,即教师是怎么获得知识的。在科学性模式里教师和知识是一分二的,它们是相互独立的主客体关系。教师作为主体能感知和发现客观知识,而知识客体以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方式客观地存在着,但可以被科学研究者所明示和掌握。因此,教师只需去摄取。然而在策略性模式里,教师和被感知的东西是一种交互的关系,世界总是带着主体的价值烙印被映射到主体的脑海里,因此教师发展需要教师在教育的真实情景中和各种因素互动才能获得知识。同样,在解放性模式里,知识也是教师在自身生活世界里交互活动的产物,不同的是在这里教师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受到更多的重视,更强调知识主体的自我意识。也就是说,教师发展的能量来源于他们在自身实践中的批判反思。
3.师资发展的条件
不同的师资发展方式必须与特定的教育现实条件相结合。科学性模式以机构管理和培训为主,教师通过参加统一的培训课程,使用统一的课程计划、教学大纲、教材教法,接受统一的考评。在策略模式里,教师发展侧重于教师与社会历史语境的互动和对话,通常以教育实习、师徒帮学等形式。而在解放性模式里,教师发展主要是通过教师个体或学习型团体的行动研究和反思性教学,让教师在自己的教学生活中不断进行自我探索、自我提高。
上述比较分析指出了三种范式的哲学基础。每一种范式在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上都具有一定的特点,见表1。这三个维度是师资发展实践的根本依据。
四、英语师资发展研究的新趋势
通过对师资发展模式嬗变的过程和内涵进行探讨,不难看到师资发展的范式是源于人们对教育学科知识的本体承诺及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预设。从当前的中国英语教育形势可以看出,教师发展正呈现出两个主要发展趋势:一是关注焦点从机构的管理转移到教师生活的状态;二是核心内容从知识的积累转变到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
这些趋势是当今中国社会发展和外语教学实践的本质要求。随着中国科技经济实力和社会文化的发展,中国英语教育不再是培养那些只具备翻译和引进外国文化能力的中介者。在全球化趋势下,英语教育已经成为国民人文素养教育的一个方面。正确的目标应该是培养独立的、自信的和有创新性的高素质现代公民。显然,只有英语教师具备这些品质,学生才可能不断提高素养,社会才能焕发出创新精神。
然而,现实中还有许多不利因素,阻碍英语师资的职业成长。比如,在当今机构化和商业横行的时代,一切教育教学活动还是受技术理性和实践理性的主导,教育仍是社会控制和谋取商业利益的工具;主导当前学校教育的仍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为了竞争职位和社会资源,教师各自为政,甚至互相猜疑,互相排挤,理论上的学习型团体只是海市蜃楼。行动研究和教学论文成了获取晋升的手段。尽管如此,在知识经济的时代里,人类面临着资源短缺、世界范围内竞争加剧,为了生存必须不断地提高自已的竞争能力。目前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才能实现教育创新?如何才能加快这种趋势的进程?外语教育不能背离教育的基本价值目标。因此,面向自我解放的职业发展模式是今天英语教师的共同职业需求。
英语教师的自我创新和自我解放,需要他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自我反思和探究。那么,英语教师怎样才能真正实现反思性探索和实践呢?事实上,现在各种教育研究和管理机构及社会各界都在提倡教育创新、教师创新,但实践表明创新不可能通过这种宏大叙事来实现,它需要一定的条件和气候。根据的社会理论,人的行为受三种知识兴趣所控制,它们分别称为技术理性,实践理性和解放理性,唯有解放理性才能使教师真正解放自我、发展自我,[3]因为它是“纯粹为了理解,为了达到对周围事物具有一种深刻的洞察力,一种带有批判意义的独立见解”。[12]Habermas在其社会交往理论中还指出这种解放性知识兴趣只有在一种主体平等的“理想化交际空间”(ideal speech space)中才能存在。然而,通常的教学活动都受前两者所控制,都是为实现某种功利目的或某项教学任务。很多时候,人们的确也在反思,但不是以真正的理解和创新为目的,而是面对权威在内心进行的一种“自白”(confession),②其结果是,我们变得更为屈服和被动,丧失自己的灵魂,这样,教师在自己的职业实践中就却失去了自,这是当前很多教育问题的症结所在。因此,目前要做的就是为英语教师创造一个自己的“理想交际空间”。
对于这个问题,国内研究刚起步,吴宗杰教授通过对教育机构话语的批判性分析,指出问题在于当前教育体制下教师没的话语权,体现在教师与机构对话的不平等性。[12]笔者也曾对一个中学机构话语进行分析,发现教师的机构话语实践中商业话语、官僚话语、科学话语等语类占主导,而教师的教育话语确被抑制和肢解。[13]在现实中,我们很难有理想化的交际空间。这是否就意味着解放性理性不存在呢?笔者的研究发现进行那种以解放理性为主导的教学实践不是不可能的,因为实践过程中权势、话语和意识形态的控制并不是处处都一样强烈,可以找到其相对薄弱的边缘地带,进行“边缘实践”(marginal practice)或“合法的边缘介入”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pation.。当然,他需要教师具有一种批判的话语意识,才能把握住这种机会。
笔者在这里探讨的只是英语教师实现自我解放的一个外内的社会条件,事实上还有一系列的决定因素,比如教师的职业的自我认同(identity)、课程观、知识观,等等。总之,英语师资发展研究仍是一个艰巨而紧迫的任务,应该开阔视野,对其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探讨。
参考文献:
[1]Dufour, R. & R. Eaker. 1998.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at Work: Best Practices for Enhancing Student Achievement [R].Bloomington,IN:National Educational Service.
[2]Foucault,M.The Order of Things[M].London:Tavistock.1972
[3]Habermas,J.,Knowledge and Human Interests[M].Cambridge:Polity Press.
[4]Halliday,John. Technicism,Reflective Practice and Authenticity in Teacher Education.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1998,14(6).
[5]Li,Defeng.Modernization and Teacher Education in China.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J],1999,(15).
[6]Osterman,K.F.& R. B.Kottkamp Reflective Practice for Educators:Improving Schooling Through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alifornia:Crowin Press lnc,1993.
[7]Richards,Jack C.Beyond Training.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8]Zhong,Caishun & WU Zongjie.Understanding Teachers’ Development in China:An Illustrative‘Snap-shot’of Three Teachers’Professional Lives.Hong Kong Teachers’Centre Journal,2004,(3).
[9]季学军.发达国家中小学师资培养体系与借鉴演变[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12(5).
[10]唐玉光.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J].外国教育资料,1999,(6).
[11]杨秀玉.教师发展阶段论综述[J].外国教育研究,1999,(6).
[12]吴宗杰.抑制课程自主性的控制符号:教师发展的话语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186(6).
[13]钟彩顺.Discourse,Power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A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of Teachers’Institutional Practice[D].浙江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