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7 18:14:3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传统文化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专栏配发的四篇文章,虽然有的取国学角度,有的以传统文化立论,但传递的信息都是将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语文教育。他们所谈的国学,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载体;他们所谈的传统文化,则是蕴含国学的中国传统文化。这四篇文章,对当下方兴未艾的蕴含国学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做了较为全面的观照。执笔者均为国内著名高校资深学者,论述各有侧重,既有正本清源的内功,又不乏客观冷静的理性分析,篇篇深中肯綮,富有见地,信可借鉴。张辛的《时代需要国学,民族需要国学》,以鲜活翔实的史料、缜密雄辩的思维向我们论证了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国学在当今时代于全人类的重大意义,指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乃是时代的必然选择。应当说,以孔子智慧为代表的中华民族的智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价值所在,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要义所在。为此,文章为我们指明了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两条路径:读国学经典和德性实践,即通过重新启蒙来传承并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这当是一种很有识见的呼吁。如果说张辛是从宏观上呈现以国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和践行方法,那么郭齐勇的《试谈中小学国学教育》则从微观上为我们解答了国学作为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提供了实施国学教育的具体策略。文章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剥茧抽丝,层层深入,条分缕析,观点明晰,使读者对国学、国学教育乃至传统文化教育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我们十分赞同文章的观点:“国民需要通过庄严的学习,理解自己的文化传统。中小学教育乃至高等学校的通识教育对一代代国民基本素养的形成与提高最为关键。”这无疑是一种精辟的见解。郭文还以教材为依托论述了我国国学教育的历史与现状,指出“教育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信念、价值观念与人格情操”,“四书”是首选载体。鉴于目前中小学包含国学在内的传统文化教育仍处于自发状态,现有教材良莠不齐,郭文还提出了教材选用建议。漆永祥的《中小学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几点建议》则进一步指出,百年来的西学东渐使我国传统文化教育日趋式微,由此导致的中小学生高智商低情怀现状令人担忧。相较前两篇文章,漆文更具体而微,从古代传统文化教育的典例中寻求解决当今中小学生“在心理健康、出入孝悌、基本礼仪、生活百科、知书达理、学会感恩等方面”严重“跛足”的对策:客观看待“死记硬背”、咬定一部经典读懂读透、增加日常礼仪与规范教育的内容、重视乡土意识与家国情怀的培植。国学热持续有年,教育方式五花八门,薰莸同器,一时莫辨真伪。谭汝为和奚咏梅的《中小学国学教育漫议》指出,传统文化教育须注意“去粗取精”,态度须审慎。文章还提出了中小学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相融合的具体建议,包括教育应着眼于整体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培养一批人文学科薪火相传的“读书种子”;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设置相应的课程,如小学可设经典诵读课,中学可将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中;教材的编写应遵循“取精用弘、古为今用、学以致用、循序渐进”的原则;教育中“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要使学生在传统文化精神家园里慢慢体味、逐渐成长。这些观点,对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警示作用,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将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育需要避免误区
受这些文章的启示,我们认为,任何一个民族的母语都是这一民族传统文化的产物,所谓真语文,一旦离开传统文化这一土壤,就将立即失真,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毫无疑问,传统文化本来就是语文应有之义。可见,真语文离不开传统文化,将中国的传统文化融入中国的语文教育乃是常识。因此,我们赞成“融入”,但应明了“融入”切忌浮躁,“融入”也绝非替代。
1.“融入”切忌浮躁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始,承载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国学已引起普遍重视,从民间机构的自发行为到政府的规范引领,从高校为国学“落户”到中小学兴起的经典诵读热潮,从学校国学课程的次第开设到社会上国学培训班的如潮涌现,国学热一时蔚为壮观。在如此热闹的场面中,有的确实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做了不少切实的工作,但有的只营造了一种表面的热闹,令我们欣喜的同时未免心怀隐忧。真语文虽然离不开传统文化,但融入传统文化切忌浮躁。将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育不能搞运动,一阵风。任何学习绝非一朝一夕可以速成,也不是心血来潮就能奏效,传统文化的学习更是如此。既然文明古国的深厚情结已经唤起国人对悠久历史文化的自信和自豪,那么,学习、传承和发扬这种宝贵的传统文化,就更需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讲求实效。将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育也不可赶时髦,当点缀。传统文化是真语文的题中应有之义,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在当前的传统文化教育中,现代传播手段如影视、网络、名家讲堂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当学校把这些现代传播方式引入课堂后,以画面、音响、服饰、故事为主要载体的传统文化教育以其喜闻乐见的形式为学生所欢迎,但这可能导致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停留在视听感官的享受上,大多无法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核。更何况,如果学生在时髦中跟风学样,传统文化教育就有可能沦为文化快餐,异化为一碗碗心灵鸡汤,若如此,承载传统文化的国学也遂成为一种时尚的佩饰,肤浅化、娱乐化、商业化、庸俗化的倾向也必然应运而生,乃至逐渐泛滥。将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育更不能舍本逐末,功利化。传统文化是国民的文化基石和精神支柱,将它融入语文教育的目的是引领学生通过学习经典,感受先哲的思想并完成品格塑造和精神构建。在具体操作时,如果指导思想不明,往往就会产生偏差。例如,当有些地方公布高考降低英语分数并调整给语文等科、高考语文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考查的改革方案后,在引发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和热议的同时,不少学生家长纷纷急切地将孩子送往各类国学培训机构学习,为未来的高考预热。这种试图让孩子通过短期突击提高学习成绩的功利化行为,一方面违背了教育的规律而使孩子产生抵触情绪,另一方面也忽视了传统文化的性质和意义,背离了教育的初衷。
2.“融入”绝非替代除非是正式开设的传统文化课,在学校语文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就绝对不是以传统文化替代语文教育,以致将语文课上成文化课。在语文课中,传统文化的融入和渗透不能喧宾夺主。真语文离不开传统文化,但理所当然地杜绝忽视语言文字的倾向。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更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学语文,语言文字最重要,其他相关的一切,包括传统文化,均蕴含其中。在语文课上,传统文化只能在语言文字中融入和渗透,而不能取而代之。即使语文课上教读的是传统文化经典名篇,也不能脱离语言文字,光从传统文化的视角引导感受和赏析,以致忽视了语言文字那令人怦然心动的妙用。若有意无意地将语文课文异化成敲门砖,引出传统文化内容就借题发挥,远离语文而过度延伸,海阔天空地大谈文化,语文就会随之失真。这种课由于本末倒置,缺乏对语言文字学习的点化,语文因素难免会被淡化、虚化,最终与真语文失之交臂。在语文中,语言文字作为工具和载体,表现为语文的形式;传统文化作为产物和载物,蕴涵为语文的内容。语言文字的形式和传统文化的内容就像一叶花瓣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因此,要在语文教育中正确地融入传统文化,就必须是语言文字和传统文化两者兼容,做到“兼之有度、容而无痕”[3]。就量而言要“兼之有度”。尽管语文离不开传统文化,但若脱离语言文字过度渲染传统文化内容,就会使语文课发生质的变化,渐渐远离真语文。过犹不及,万勿过度。那么何以为度?切合实际的“三维目标”便是参照系。凡是超越或影响整体目标、喧宾夺主的内容,就应忍痛割爱、断然芟除。就质而言要“容而无痕”。尽管把握了度,但若语言文字与传统文化机械相叠、生硬割裂,或牵强凑合、貌合神离,也仍是各自为政的两张皮,而不是容而无痕。所谓蕴藉不露、涵泳感悟、渗透熏染、潜移默化,才是容而无痕的真语文教学功夫和育人艺术。
二、讲解的精彩,能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有了好的开头,还要有切中要害的讲解,使学生真正学有所获。不容置疑,课文讲析在时间上所占比重较大,自然头绪繁多。首要问题是解决好“读”。现代文需要通过朗读来披文入情,文字艰深的古文更应讲究读的技巧与方法。要想弄懂文言文的大意,“读”是不可省略的一环;切不可把“读”视为填充课堂时间可有可无的步骤,至少要做到粗读——听读——精读——赏读。粗读应安排在接触课文之前,学生在自由朗读的过程中明确字词的读音,将有疑问的字音、句读做上标记。紧接着,进入听读阶段(可采用放录音或教师范读)。学生一边听,一边采用默读方式,在文中标注正确的字音、停顿。然后,结合课文的翻译,采用精读,令学生在诵读中体会行文的妙处。如在《寡人之于国也》的教学中,我先指派一名学生用声音来演绎梁惠王,再让他挑选自己中意的同学扮演能言善辩的孟子。这种情景式的阅读很受学生欢避,不仅很多人愿意重新演绎君臣间的智力对决,而且,让他们在多次诵读中明确了各组的优势,利于人物形象的分析。整篇课文串讲完后,一定要注意最后的赏读。所谓“赏读”是在学生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用心来品读,以便巩固对文章的印象1.逐段翻译法。先让学生参照课下注释,口头翻译,再指定若干名学生当堂串讲。好处是使篇幅长的课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不足则是学生“动”的面不广。2.故事演绎法。针对《鸿门宴》、《柳毅传》等情节性强的文章,不必搞句句直译,只要学生大致理解内容即可。相关的重点实词、虚词及重点句式可在“归纳总结”阶段进行。3逐句接龙法。这种方法类似于游戏中的“击鼓传花”,但我们传递的不是美丽的花儿,而是翻译一句文言的小任务。此类活动有利于课堂上学生集中注意力,活动面大:但比较耗时,适用于篇幅短小、内容深奥的文言文。
1中医药传统科学文化中蕴涵着大量现代科学思想
1.1系统论思想尽管近代的系统方法是从20世纪40年展起来的,但一些朴素的系统思想却早在二三千年前就在东方出现了。中国古代存在着典型的有机整体观念,早在公元前一千多年前就形成了朴素的整体系统观。如在我国最早的著作《易经》和“洪范”中就提出了“八卦”(天、地、雷、火、风、泽、水、山)、“五行”(金、木、水、火、土)说。八卦说把世界看作为一个由基本要素组成的系统整体,以代表天地的乾坤二卦作为起始形成八卦,八卦重叠形成六十四卦,从而形成了概括天地间万事万物的世界体系。而且《易经》还把世界看作由基本矛盾关系所规定的层次系统整体,是一个动态的循环演化的系统整体。同样五行说也是将世界看作是由五种基本要素金木水火土组成的系统整体,这五种要素彼此相生相克形成不同层次的系统结构,从而构成一个复杂的大系统。所以这些理论基本上都是将最基本的物质元素看作是组成世界万物的基本元素,而整个世界无非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整体系统,它们之间相生相克,使得整个世界不断循环演化,形成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系统整体。公元前五百多年,以老子为创始人的道家对系统提出了精辟的看法,在其经典著作《老子》、《荀子》等著作中提出的“有无”“阴阳”学说用一些更抽象的范畴,如有与无、一与二、始与终、阴与阳等对立统一的关系来表达自然界的统一性。它们认为“道”是事物之本源,又是事物的法则。天、地、人都是道的产物,它们具有统一性。道是天、地、人的主体,也是天地人运动必须遵守的规律和行动法则,认为世界的起源于“无生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
植根于中国古代文化土壤中的中国古代医学思想同样包含有丰富的系统观念。《黄帝内经》中人体被看作一个和谐的有机整体,并进一步被看作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因此人的养生规律是与外界自然环境密切相关的,故有“天人相应”的医疗原则,主张把生理现象与自然现象相联系,提倡整体辨证施治的观点。
中医药学的这种观点受到国际上系统科学家的高度重视。当代著名系统科学家,耗散结构理论的创始人普利高津(Prigaogine)曾说:“我们正是站在一个新的综合、新的自然观的起点上。也许我们最终有可能把强调定量描述的西方传统和着限于自发组织世界的中国传统结合起来”[1]。
中医的诊断方法中依然蕴涵着大量的系统论思想,中医的诊断包括四诊和辨证,四诊除通过望、闻、问、切外,还包括参考病人的社会心理状况、体质状况以及自然环境状况等信息,对病因、病位和病机做出明确判断。辨证是以一定的经验(包括理论)为基础的信息加工、分析和处理的过程,辨证既是对四诊资料的处理,又反作用于四诊技术的运用,同时还受治疗结果的反馈,并不断完善和更新。中医药学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种,药物治疗的方法是针对证候组方遣药,非药物治疗也同时针对证候或病因,选择针灸、推拿或心理、音乐等来治疗。其治疗思路整理如图1。
1.2演化论思想中国古代演化观主要表现在阴阳学说、五行说、太极图等学说之中。大多都是将万物的演化描述成为一个相生相克、连锁轮回的变化链条,其变化在一个闭合的回圈中进行,而始点最后又变成了终点。中医药学思维活动是动态的过程,通过人的机体在自然状态下的动态描述,去反映出症状或生理现象的表现,如临床中获得的脉象、病人的面色、舌体形状。中医药理论认为人的复杂性在于它自身和环境的相互联系及相互作用的动态变化,元气学说阐明了“形”与“气”相互转化的发展观,强调“从其气则和,违其气则病”,注重人的生命活动统一过程状态演化,如中医理论中健康概念实质上体现的是阴阳之间交互作用,形成自和的最佳状态,医疗的任务就是调整这种状态的非平衡或非最佳状态。中医学对生理过程的认识角度是从气化的结构和气化的活动这一“耗散”系统出发的。
2中医药学传统方法论对现代科学研究的启发
2.1中医药整体认知论的科学思想为现代科学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天人观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特征之一是注重天人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主张人与自然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相互影响,相至制约,因而人应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这种天人观在古代曾表现为“天命论”“天人感应论”的思想和“天人合一”的观念,其中有不少秘化、不科学的内容。但在西方工业化进程带来的诸如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资源和能源浪费等社会问题日益加重的今天,注重天人和谐的中国古老天人观有助于在现代科学基础上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保持与自然的和谐持续发展。
从实践角度看,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中国传统科学思想的影响。日本哲学家和农学家福冈正信先生依据老子的“道法自然”的思想,提出要以“自然农法”取代建立在工业文明基础上的“科学农法”,并亲身实践,取得了显著成功[2]。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赖特(F.L.Wright)受老子“崇尚自然”思想的影响,主张“有机建筑”的理论,充分注意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统一,体现了人与自然有机协调的特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还影响到现代技术的发展,这就是强调技术程序应有益于人的身心愉悦和健康,强调技术的功能是解放人,现代的人体工程学、人-机系统工程学和技术美学研究,正是适应这种需求的体现[3]。
2.2中医药直觉、体验的方法论为现代科学发展提供了创造性的思维模式日本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汤川秀树从小就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浓厚的兴趣。在他看来中国传统文化中某种不同于西方的艺术特性——既有原则,又能进行灵活调整;不仅有科学思想,而且有驾驭科学的智慧。他说:“中国人和日本人所擅长的并以他们的擅长而自豪的,就是直觉的领域——日语叫做‘勘’(がん),这就是一种敏感或机伶。”[4]老庄的思想在汤川秀树的物理学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受庄子的倏和忽为浑沌凿七窍的故事的启发,联想到万物中最基本的东西并没有固定的形式,而且和我们今天所知的任何基本粒子都不对应。它虽未分化,却有着分化为一切种类基本粒子的可能性,这就是“浑沌”。汤川秀树还受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中“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这句话的启发,提出了时空量子的空域概念。
中医药学思维中的直觉和理性总是互补存在,这种直觉赋予了科学家以新的顿悟使其有所创造。正如美国物理学家卡普拉所说:“量子力学迫使我们认识到,宇宙并不是物体的集合,而是统一体中各部分相互关系的复杂网络。但这正是东方神秘主义体验世界的方式。”[5]卡普拉相当重视“体验”的作用,他通过中医和《易经》来体验事物的对立统一和动态平衡,通过《华严经》来体验事物的相互依赖和时空的相互渗透,通过中国哲学中道与气的学说体验“空”与“形”的关系,并将这些体验同现代物理学研究紧密联系起来,从而获得了对基本粒子结构和关系、量子场论和宇宙自洽性的深刻理解。
西方思维模式的严密逻辑性决定了其强调“非此即彼”的刻板和局限性,这限制了创造力的有效发挥,而中国传统文化中体验的模式认识成果恰恰能够启发和激励科学家的创造和想象力的发挥。
3中医药学协调思想为现代科学关于有机事物的研究提供了有益启示
李约瑟将中国传统科学思想成为“有机自然主义”[6],因为中国传统科学思想主要是针对存在有机联系的事物加以整体的认识和体验,其典型的科学成果应该就是中医药学。这是传统科技体系中至今仍有现代价值的为数不多的成果之一。中医药学在不破坏生命有机体的内外联系的前提下,通过观察、体验和辨证施治,调节人体内在机能,达到内外平衡,抗病祛邪的治疗特点,以其举世公认的疗效说明了中国传统思想在认识生命有机体方面独有的方法论意义。
管理科学是现代科学体系中体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相互渗透的新兴学科,其研究对象是具备社会有机体特点的组织或群体。早期的管理科学理论重物不重人,西方的“泰罗制”实际上把工人看作从属于机器生产工具,用机械论观点看待生产活动中的人与人、人与机器的关系。现代管理科学中的Z型理论改变了这种倾向,开始强调以人为中心,注重人际的有机协调。提出Z型理论的美籍日本管理学家威廉。大内主张经济组织中每个人和每个团体正好象人体中的器官,管理的机能主要不是控制而是协调,这种观点显然带有东方文化的特征。日本管理学家伊藤肇进一步指出,日本企业家能够使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复兴,中国经典的影响应居首功[7]。
从分子到细胞再深入基因,希望能找到针对功能的遗传学早有定论:基因产物必须在细胞内环境中发挥功能,细胞必须与其他细胞相互作用,机体必须在多变化的环境中生存,因此基因表达及作为结果产生的表型常是通过个体基因型与内外环境相互作用而被修饰和改变[8]。最新文献也认为,很多人类常见病代表着我们的基因组与环境毕生相互作用的一种积累,预测基因在复杂疾病过程中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一种令人气馁的任务[9]。由上可见,基因型与表型不总是一一对应。因此单纯以基因表达谱作为“证”的实质或作为“证”“病”的连结点似欠全面。
正如李政道教授指出的,“仅是基因并不能解开生命之谜,生命是宏观的”[10]。美国《科学》杂志19990402出版复杂系统专刊,其编辑部导言“超越还原论(BeyondReductionism)”就直截了当指出现代基因组学还原论方法的不足,指出:“还原论的缺点越来越明显,主要是信息过载和过分简单化,从而可能需要把整合性提上议事日程(integrativeagenda)以补充占支配地位的还原论方法”[11]。
中医药学中蕴涵着现代系统科学的基因,复杂性科学的兴起和发展为中医药学特色和优势的深入挖掘和理解提供了可能。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科技发展呼唤中国传统科学观启迪的今天,中医药现代化步伐会进一步加快,其科学内涵将会得到充分揭示和发展,中医药学一定能全面走向世界,对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中医药学对生命活动的认识,提供了人类认识和把握人体复杂体系的有效途径;中医药学研究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认知方法及其个体化诊疗体系反映了整体医学的特征;中医药丰富的治疗手段和灵活的方法,符合人体生理病理多样性的特点;中医药浩瀚的古典医籍,是人类生物信息的巨大宝库;中医药学充分体现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有机结合,展示了现代科学一体化的新趋势。从以上的优势和特色可以看到中医药学不但具有极强的科学性,而且在许多方面提示和反映了现代人体科学、现代生物学、现代医学以至现代科学发展的方向和研究的前沿。科学进入后现代时代,正在从分析的科学嬗变为整合科学,中医药学中所蕴涵的文化优势、思维优势将对现代科学文化的发展发挥重要的启发作用。
【参考文献】
[1]伊·普利高津.从混沌到有序[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12.
[2]葛荣晋.道家文化与现代文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3]张相轮,凌继尧.科学技术之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4]汤川秀树.创造力和直觉——一个物理学家对于东西方的考察[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
[5]灌耕.现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
[6]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2卷)·科学思想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7]林德宏,张相轮.东方的智慧[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8]KlugWs,CummingsMR.ConceptsofGenetics,Columbus:CEMerrillpubl,1983:81.
二、蒙古族传统图形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人们通常将蒙古族传统图形狭义地理解为传统图案,其实不然,蒙古族传统图形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它除了包括蒙古族文化中的图案及纹样,还包括同蒙古族生产、生活相关的一切事物的图像,如传统器皿、蒙族刺绣、家具雕刻、生活用具等。下面笔者就从传统图案和传统图像两方面详细介绍蒙古族传统图形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一)传统图案的运用传统蒙古族图案种类丰富,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1.抽象几何形状及象征性花纹,如万岁花纹、八宝花纹、兰萨花纹等;2.抽象或具象动植物、自然景物图案,如花卉、马、鱼、水、山等。在进行蒙古族传统图案的创新时,首先,设计师要对各个分类下图案的组织结构、造型手法、共性个性、内涵意趣等有所了解,这样方能实现素材的创新应用,否则则是肤浅的照搬照抄。其次,设计师还要对图案素材进行合理选择与取舍,实现设计的化繁为简。蒙古族图案为了追求饱满和华丽,线条环绕较为繁絮,可能会产生较重的视觉负担,同现代平面设计理念也较为不适应。设计师要根据设计对象的主题适当地删减累赘结构,力争以最精髓的点、线来实现画面主体的解构与重构。最后,无论是抽象图案还是具象图案,设计师都要通过现代创新手法的运用赋予图案新的内涵,使之能够与现代文化相渗透。
(二)传统图像的运用传统图像是蒙古族日常生活的艺术升华,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凡是符合蒙古族典型特色的器物图像都可以纳入到这一分类。如家具器皿、房屋建筑、生活用具等等。我们平时常见的蒙古哈达、马头琴等就属于传统图像的原型素材。设计师在运用传统图像进行平面设计创作时,可从抽象和具象两个角度展开:具象表现较为简单,通常只需要将选取好的图像稍作改动进行概括再现即可;而抽象表现则较为复杂,需要设计师在保证图像涵义可识别性的基础上对素材采取符号化的加工,从主观角度赋予传统图像设计意图,实现从内到外的高度概括。如,鄂尔多斯集团的企业形象设计就选用了牧民生产生活中常见的物象——绵羊,通过柔软的羊绒和羊角抽象概括了原素材,很好地传达了企业的经营范围和产品理念。
三、蒙古族传统色彩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色彩作为现代平面设计最直观、最表象的元素,对作品视觉效果的展现起着重要作用。蒙古族传统色彩的优势首先表现在它具有质朴、鲜明、真挚的感官特点,能够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其次还表现在它能够传达一种隐藏在蒙古族文化内涵和观念形态下的象征意义,具有升华主题的功能。这些优势同现代平面设计的色彩要求不谋而合。针对蒙古族传统色彩的功能优势,设计师通常可采用以下两种方式展开色彩设计:
(一)直观表象应用方式蒙古族传统色彩的直观表象应用可从对比与调和两方面考虑:蒙古族传统色彩由于多色相、高纯度的特性,视觉效果往往非常鲜明亮丽,这样就有利于设计师开展高纯度对比和强明暗对比。例如,内蒙古青年联合会的会徽设计就采用了蒙古族传统竞技项目“博克”中选手佩戴的装饰物“章噶”的色彩,“章噶”的飘带色彩丰富、饱满,具有很强的对比效果,设计师将这些色彩进行并置排列更加强了色彩之间的对比,既彰显了民族文化特色,同时又最大程度地凸显了色彩的视觉冲击力。在调和运用方面,设计师可采用单色作为调和底色,通过多种色彩的相互穿插和重复实现色彩调和。如草原红太阳公司的企业形象设计就采用了红色和黄色的色彩调和,设计师通过色彩之间透叠、叠印的方式将两种色彩连结起来,朴素之中透着统一与和谐。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管理中的实践措施
教育部2015年工作要点有关切实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中提出:深入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活动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继续推进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可见,将中国传统纳入小学德育教学是时代赋予的要求,更是小学德育培养有素质人才的社会价值。因此,教育界要十分重视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发展学生德育这一载体的作用。
1.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让传统文化渗透于各科教学中
教师在进行课堂内容的教学备案时,要分配好课本内容和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比例,将传统文化的知识点自然地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如,学习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一诗时,老师除了指导学生理解“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诗句意思外,也要向学生讲解清明节的来历,甚至可以延伸至课外,让家长带领学生去了解中国几大传统节日的由来。这样一来,不仅学生一个人学到了,家长也巩固了这些知识,难得的是,你的一道家庭作业,无意间也指导了某些不懂如何教育孩子的家长们,学会了一种教育方式,真可谓一举三得。另外,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需要孩子主动学习,才能更广泛地、更深入地学习课程之外的知识,这就要求老师正确地指导,不断增强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激情,以达到培养爱国意识的目的。
2.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让传统文化在活动中开花
由于传统文化极具时代特色,在现代环境的背景下容易引起学生的迷惑心理,因此学习传统的历史文化要放在一定的环境渲染下进行,教师要不断变化教学方式,适应不同教学内容的需要。例如,我们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文化遗址以及探访革命前辈活动的场所,让学生亲身体会历史的变迁。学校专门组织了一支古筝队,使学生能在学习古典器乐中了解一些古代乐器知识;还常常组织绘画、歌唱、书法等比赛等活动,使学生一方面可以培养自己的特长才艺,一方面能增加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深入了解。除此之外,学校每周有一个师生共同期待的时刻,那就是在每周一升旗仪式上,除了常规庄严的升旗仪式外,学校专门设立了一个“悦读越美”的班级展示环节,其内容都是学生美言美行优良习惯的传播和中华诗词歌赋的展演,每周一个班,每班一个主题。长此以往,学生的个性特长有了一个充分展示的平台,班级的特色在这儿也得到大家的关注,每到这时候,连周围楼上的居民也在高高的露台上遥遥相望,侧耳倾听,那真是一幅美丽的景致。通过些活动,学生了解了传统节假日的来源和传统习俗以及相关活动的信息;学会了更多传统文化知识,学生的爱国意识也潜移默化地得以提升。
二、传统文化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具体运用
传统文化满足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需要,在设计中有着广泛的运用,渗透到设计工作的各个领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用形。传统文化对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图形有着重要影响。其中比较突出的表现是将传统图形直接运用到设计工作中。在设计过程中,通过将传统文化元素重新依附在一个新的载体上,为其重新设计视觉环境,发挥原图信息。通过这种直接使用,并结合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工作需要,对其进行设计创新,同时考虑周围环境、设计工艺、产品材质等内容。对这些因素进行合理组合,满足设计工作需要,展示其独特的设计韵味。例如,上海经贸大厦设计中,其结构独特,让人感到亲切,设计过程中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其造型受到唐代大雁塔的启发,因其独特的造型不仅使整座建筑显得美观,还为人们生活与工作设计出舒适的环境,得到人们的一致好评。(二)用意。在中国古代建筑设计和室内装潢中,人们习惯运用含蓄的手法传情表意,不仅注重外观设计工作,还注重通过外观设计来表达思想感情。因此,从建筑的外部形态设计到室内外空间布局,都注重考虑审美和功能要求,选择恰当的文化图案和陈设,注重引入传统文化元素,从而让这些环境承载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这种方法叫做隐喻。也就是在设计过程中,注重通过合理运用环境构成元素,来表达环境本体以外的内涵、意蕴和价值,从而体现设计者的设计思想。(三)形神并举。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运用现代审美观念去审视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合理融入设计过程中。同时还要在充分理解传统文化基础之上,感受其外形特征,并深刻领悟设计所表达的意蕴,让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并推动设计工作的创新发展。在中国传统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都十分注重对线条的运用,线条具有长度、宽度、方向、厚重感,还注重通过线条表现出速度和力量。其中最为恰当的描述是形神并举,使环境艺术设计不仅满足人们使用的需要,还能够体现出诗情画意,促进设计水平提高。例如,在苏州博物馆设计过程中,十分注重对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同时也在设计中注入现代设计理念和审美观念。从外形结构来看,苏州博物馆具有现代气息,而其内部组合包含传统文化元素,富有传统文化情调。例如,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结构设计是利用石板做成山水组合,不仅外形漂亮,还充满人文气息,赢得人们的一致好评,也为人们营造出舒适的环境。
三、促进传统文化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运用的策略
(一)环境艺术设计中注重吸收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对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具有重要影响,设计中不能忽视其重要作用,应该结合设计工作的需要,将传统文化元素恰当地融入设计工作中。我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集中了儒家、道家、佛家等内容,对环境艺术设计具有重要作用。因而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传统文化的内涵,结合人们的审美观念、审美特点,吸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将其合理有效地运用到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中,从而促进设计水平提高。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具有浓厚民族精神、深邃意境的作品,更好满足人们需要,提高人们审美情趣。(二)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并推动设计创新。注重环境艺术设计的创新,传统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设计中运用需要结合时代特征,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一方面要接受传统文化知识,另一方面要合理吸收和利用传统文化,促进设计工作不断优化与发展。环境艺术设计既要有传统文化特点,又要充满时代气息,在对传统文化进行继承的前提下,推动设计工作创新,促进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不断发展与进步。
1.通过多种渠道收集信息,提取学校课程文化资源。
收集信息的渠道可以利用电视、网络、广播等各种媒体、媒介获取各类课程素材资源;也可以通过举办和参与各项活动、参观工厂、深入百姓生活等各种方式直接获取民族文化资源,不断筛选和完善民族地区课程文化资源;还可以采取合适的方式及时总结、交流各个学校实践中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经验,充分获得新的知识信息和教学素材。
2.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开发民族文化课程,增加和开好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增加选修课程的比例。
针对目前学校课程限定过死、过于机械的局面,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开发民族文化课程,增加和开好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增加选修课程比例是很多人的普遍共识。在民族地区,有一个非常特殊的情况是汉族学校民族生插班的情况很普遍,因此,即使是民族地区的普通学校,从民族团结的角度讲,政府也应给予民族地区学校在课程设置与选择上更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适当增加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让学校有更多设置民族文化类选修课程的权利。少数民族可资利用的文化课程资源很丰富,包括语言、仪式、民间游戏、社会活动、民族文化传统等等,开发民族文化课程,有利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实施,有利于构建符合学生需要的更加完善的课程体系。民族地区各个相关教育管理机构、部门及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应坚持课程的统一性和多样化相结合的原则,根据民族地区文化多样化的特点和对学生身心健康的独特作用,借助环境优势和文化底蕴因地制宜地扩充一些统编教材中没有而又符合民族地区特色的课程文化资源,开发和形成全方位的地域性优势民族文化课程体系。
二、寻求民族地区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及其方法手段的现代性转型
历史告诉我们:任何民族都不能、也不可能彻底抛弃传统文化,它根植于本民族成员的心灵深处,又展现在其日常生活之中;同样,任何国家也不可能墨守文化传统而能够进入现代国家的行列,发展起现代教育。学校课程文化亦如此。课程与教学是个有生命的有机体,它也有生长、发展、衰老、死亡等等多种存在形式。如果课程与教学中能够不断吸收新的文化养分,更新教育观念和方法,经常保持新陈代谢的作用,对于培养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主体,保持民族文化的鲜活生命力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为了保持课程与教学的新陈代谢能力,寻求民族地区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与方法的现代性转型,是必不可少的动力助推器。民族地区中小学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在某种意义上说首先就是观念、意识等文化内容与方法的变革。意识是行动的先导。没有先进前卫的思想意识作为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驱动力,既使将教育价值潜力无限的民族传统文化摆放在师生眼前,也有可能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用封闭狭隘的视野和陈旧落后的观念和方法去审视和实施民族传统文化,难免固步自封,徘徊不前,形成许多教育认识上的盲点。因此,要想发掘民族文化的潜在教育价值,促进民族地区中小学传统文化内容和方法的现代转型,首先应该树立传统文化内容与方法的现代竞争意识、与现代科技合作意识、传统文化内容与方法的理性化的扬弃意识、与外族文化教育的交流学习意识等等。其次,就要加强与外族、外校文化与教育的交流与学习,寻求民族地区传统文化与教育的理性化的、合理化的建构途径,并将其适恰地纳入到学校课程文化与教学活动中去。传统文化缺乏现代性的特质,这是传统文化之所以视为传统的原因之一,但这并不否认其存在的价值,只要对其进行理性化的和合理化的建构,传统文化依然存在走向现代性转型的思想资源,况且传统文化中存在很多经过理性化的或合理化的建构之后依然鲜活的事例,如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的传统技艺、“天人合一”思想、“孝悌”观念等等,这些观念通过合理的方式融入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同样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一种民族文化与教育要想延绵存续并保持活力,就要审时度势,立足于社会主义和本民族、本地区现代化建设,不断地同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频繁交换,科学合理地借鉴、学习和融汇各族、各校文化与教育中精髓的东西,在比较中确认差距并寻找有效的创新发展路径,并将其适恰地纳入到学校课程文化与教学活动中去,通过选取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文化背景相契合的民族传统文化内容,寻求传统教育方法的现代性转型,并结合网络、多媒体等先进的教育与教学手段,以及实践性教学等活动形式,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培育文化传承主体,才能最终实现民族传统文化的新陈代谢。
三、搭建民族地区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手段创新建设的平台
民族地区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与教育手段创新建设的平台,是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重要载体,也是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还是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创新的重要支撑平台。就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建设:
1.推进建立民族文化教育内容资源互动共享平台建设。
民族文化教育内容资源互动共享平台建设包括两个方面的建设:其一为文字、数字网络化的资源互动共享平台建设,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快推进民族文化数字图书馆进学校活动、鼓励和支持政府、教育机构或学校建设开放型民族文化资源信息库;其二为物化的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如加强校际、校企、学校与各类民族文化馆舍、学校与民间、社区等的联合,按照地域划分若干小组,协调利用周边环境,实现资源共享;其三为意识化的民族文化教育引领平台,如建立民族文化智囊团、讲师团,开设传播民族文化知识的各种文化讲坛等等。另外,民族地区学校还可以将校刊、校报、校园广播、校园网站等作为民族文化课程建设的重要平台,创新学习载体,扩大民族地区文化传播领域与对象范围,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提升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影响力和教育价值。总之,搭建民族地区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手段创新建设的平台,要调动各方力量,多方共建,并由专门机构调度管理,以资源共享为核心,打破课程资源分散、封闭和垄断的局面,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资源的潜能,实现民族地区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教学资源的开放共享,形成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局面。
2.研制开发多样的民族地区中小学教材资源和教育形式。
传统意义上的教材资源主要是指教科书,或是与教科书有关的文字材料,教育手段也因此受到诸多限制。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现在的教材,早已不限于文字教科书,还包括CD、DVD、影视片、MTV、文字图片、画册、电子立体声像教材等多种多样的视听音像和网络传媒等配套教材和教育方法手段。在内容和形式上融入声、光、电、多维立体等多种现代元素,实现民族地区中小学教材资源内容与形式的创新。
四、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实践教育策略,增加教师和学生接触民族现实生活的知识视野
众所周知,课程与教学是个蕴含着巨大创造性智慧的教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如果所采取的方法、策略得当,课程与教学就会焕发无限活力,整合多种教育资源,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反之,则会使课程与教学成为一种僵死的知识传递过程,为受教育者所忽视、甚至厌弃,从而失却了课程与教学存在的价值。现实的教育中,一些新生代忽视、甚至厌弃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教育中所采取的策略方法过于陈旧和僵化,缺少学生与现实生活和经验的契合。因此,在实施民族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实践教育策略,能够增加教师和学生接触民族现实生活的知识视野,实现课程、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和经验的深度接轨,从而发挥课程与教学在文化传承方面的应有作用,实现其存在的价值。所谓“走出去”,就是鼓励师生充分利用活动课、双休日、寒暑假等业余时间走出校园,走到其他学校中去,走到街道、社区中去,走到农村、牧区中去,走到少数民族家里去,走进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等各类文物馆舍、相关的民族文化企业、部门和机构、活动中去;加强校际、校企、学校与各类民族文化馆舍、学校与民间、社区等的联合,鼓励相关的民族文化企业、部门和机构等向中小学开放,充分发挥图书馆、文化馆、科技馆、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等公益性文化设施的作用;积极鼓励和组织学生或学生社团参与各种校内外民族文化活动,通过这种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让教师和学生加强对民族文化的理解与认知,体验民族文化,形成对民族文化认同和接纳的情感体验,增强民族认同感。所谓“请进来”,就是鼓励有条件的中小学将民族文化及其教育方面的专家、学者、名人、传统艺人等校外民族传统文化主体教育资源,请进学校,通过前来学校作讲座、执教开设课程、参与校本课程研究,或作兼职辅导员等形式,通过榜样的感召,加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培养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的兴趣,在潜移默化中加强学生的民族传统文化教育。
广告分为商业性和非商业性两种,无论哪种广告都需要创意,都展示着不同层面的物质文化元素。著名洗发水品牌海飞丝在为自己做广告宣传时,成功的利用了中国传统插画元素,使得广告的反映的主题更加清晰。保洁公司中国区在为自己做广告宣传时,通常为结合中国人的特点,在广告设计中,加入中国元素。在广告创意上,并不完全追求产品的精美宣传,而是将一些具有中国乡土气息的广告片插入其中,使得广告深入民众。另外,像中国传统物质文化灯笼、对联等物质文化元素在广告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百事可乐在广告拍摄上请了众多明星,而在形式上很好的利用了中国人对“家”这一特点的看重,勾起了不少观众的购买欲望。中国的传统文化代表人物也不时的出现在影视广告中,作为目的性更强的影视广告,是否具有创意决定了其收视率。中国传统物质文化的合理利用同时促进了我国电影行业和电视剧行业的发展,两者之间相互影响。
(二)精神文化元素的运用
精神文化元素在影视广告中的应用更加广泛。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博大精深。影响着人们是审美观念,价值观念甚至是生活方式,当然也影响着其对广告的审视。好的影视广告时刻体现着正能量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观众的认可。关于精神文化元素在影视广告中应用文章主要从几个方面进行例证。
1.中国传统道德的体现
影视广告中反映了传统的中国式道德观念。这样体现了广告的特有色彩。如著名的广告“孔府家酒,让人想家”。这句广告词充分利用了外乡人对祖国和家乡的思念,勾起了很多在异国他乡的人的情感,成功的使广告跻身商业领域。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是中国文化最大的特点,精神文明的体现将使人们对广告的认同感超地域、超国界。另外,这种道德的渗透还体现在一些广告简单深刻的体现了中国文化,体现了民族精神。如中国知名企业在为自己宣传时的广告词为:“海尔,中国造!”。当然,这与其创始人的思想高度有关。
2.广告中的直接抒情与含蓄美
影视广告的感情表达方式中也体现着传统的中国文化。一些广告直接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等情感,另外一些则表现的比较含蓄。如娃哈哈当年的非常可乐品牌广告就直接说明了自己的来源和定位,激发了国人的购买欲望。而“百年润发”的电视广告,则通过一个爱情短片含蓄的说明了广告的含义,起到了产品宣传的目的。可见并不是一些阐述产品的广告才能得到认可。在进行广告宣传时,无论是哪种方式,其最终目的是得到观众的认可。而精神文化元素的应用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途径。
二、传统文化对影视广告创意的影响与其创新
(一)传统文化如何影响影视广告创意
中国具有五千年的悠远历史,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文化心理是影响观众购买欲望的关键,因此其对广告的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适应观众心理的广告才能得到观众的认可。这一点主要体现在文化决定了人的审美倾向、价值观,因此也影响着广告的创意和创新。随着历史的发展,文化大部分沉淀下来,这些精神文化使人们形成了许多共通的审美情趣。使人们养成特定的思维习惯与价值观念以及行为。同时,中国传统文化深刻体现了天时地利人和等观念,对于广告来说,也应与此相对应才能获得观众的认可。
(二)基于品牌的影像风格创新
基于传统文化对影视广告的影响,我们提出了广告的创新途径。构建品牌的广告并实现风格的创新,在广告创意上做到充分了解和把握文化的作用,重视品牌的力量。对于一个优秀的广告来说,其涉及到的每个元素都要与品牌力量、与广告创意挂钩,创意决定了产品的形象。品牌在进行广告宣传时应坚持与文化挂钩,但又要注重品牌建立的目的,坚持自己的个性特点,找到自身的品牌定位是广告作用的体现,也是产品长期发展的根本途径。著名饼干品牌奥利奥正利用了这一点才获得了长久的发展。
(三)如何将传统的中国元素应用于广告创意
关于如何将中国元素应用于广告设计,文章已经做了部分讨论。当然,中国文化悠久,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源远流长,要将其应用于广告创意,首先要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了解精神文明沉淀下的民族行为,树立正确的广告价值观,使广告创意正确。巧妙真实的反映产品,使广告为观众服务。其次,充分利用广告的视觉元素,合理选择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象。重视传统的中国元素对广告传播的影响。利用传统的文化提升广告的文化底蕴,丰富广告的内涵。从而实现品牌与文化的紧密结合。最后,最为一名优秀的广告人,应认真仔细的观察生活,在生活中注重两者的结合。使得广告不再只是单纯几个元素的并列,而是有层次。有水平的体现广告的底蕴,提高其创作水平。
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现实意义
将传统文化与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对于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意义重大。首先,它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比如说从屈原、岳飞、文天祥、戚继光、郑成功、冯子材等历史英雄人物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爱国主义情操能够深深地鼓舞学生,激发高职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培养他们热爱祖国、忠于祖国、奉献祖国的思想品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思想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次,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意志品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的自强精神;“头悬梁、锥刺骨”、“梅花香自苦寒来”、“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刻苦钻研精神;“慎独”、“见贤思齐,见不贤自省”的自律精神;等等都是大多数高职学生身上缺少的意志品质。再则,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传统文化中强调的“术业有专攻”、“业精于勤荒于嬉”可引导高职学生专注于学业,热爱自己的专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岗敬业精神。传统文化中“和为贵”、“将相和”、“和气生财”的主张对于培养高职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识大体顾大局意识、协调好人际关系、达到利益双赢不无裨益。传统文化遗产中的众多文化遗址、发明创造、长城、故宫、兵马俑等物质和精神文化遗产时刻提醒着子孙后代要继往开来,刻苦钻研,不断创新,把中国文化发扬光大。
二、传统文化教育在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渗透方法
在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是我们要讨论的重点。首先,我们要将传统文化教学融入到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去。在平时的教学中将历史故事穿插在教学内容中,既可以提高思想政治课的趣味性,又可以用实例增强教学的效果,避免干巴巴的说教。比如在教育学生要刻苦学习、爱岗敬业时,我们给学生讲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精神风貌,让学生讨论颜回所乐为何事,引导他们专心投入学习,体会忘我的境界。也可以讲匡衡“凿壁偷光”;车胤、孙康“囊萤映雪”;杨时“程门立雪”;孙敬“头悬梁”;苏秦“锥刺股”;孔子“韦编三绝”;祖逖“闻鸡起舞”;等等故事。并以一些当代的励志人物做典范,让学生看到从古到今成大事者都能克服惰性,战胜自我,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明白“功夫不负有心人”的道理。在讲到人生态度、人生目标等问题上,我们可以给学生讲诸子百家的学说,对比他们的思想和观点,让学生体会传统思想文化的奥妙。结合当前青少年中的非主流思想,给学生讲“竹林七贤”的故事、讲王充和范缜的故事,使他们了解到历史上的非主流思想和人物,让他们比较古今非主流的相同与不同,鼓励他们的想法向更深的层次迈进。其次,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也很重要。我们向学院相关部门积极申请举办传统文化讲座、聘请传统文化方面的专家定期登上学院的职大讲坛,为学生呈现一场场精美的文化大餐,让学生真正领略到传统文化的魅力;编排、表演优秀传统文化节目,以话剧、戏剧、电影、讲故事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想。比如说庄子“鼓盆而歌”的话剧、三十六孝故事等;组织阅读传统文化书籍等活动,读后组织学生开讨论会,谈阅读心得。向学生大力推荐国学网站,鼓励学生业余阅读,力求使得传统优秀文化深入学生心中,让高职学生从思想观念上能得到触动,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以期从思想到行动上能对学生产生较大的改观,同时能营造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再次,开展践行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活动。在给学生灌输“百善孝为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传统美德之后,以“我做孝子30天”的活动作为学生的课后作业,让他们坚持在30天内,每天为父母或其他长辈做一件尽孝的事情,从而体验古人的孝道思想和守孝三年的不易。再比如对于孔子“吾日三省吾身”的体验,以作业的形式让学生每天休息前做自我反省,将反省的结果记录下来,作为下次课堂讨论的内容。对于日常的行为规范,教育学生做到“礼”(现实中的礼仪规范)与“仁”(内心的自觉维护)的统一,同时让学生讨论实践心得,互相学习,在生活中将好的做法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在这些活动中,我们细致观察学生的进步和每一项活动所产生的效果,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将好的做法予以推广,收到了极好的成效。
作者:徐盛雷张宏单位:宝鸡职业技术学院
二、现代平面设计对中国画构图布局的借鉴
构图布局在绘画作品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早在一千多年前,南齐谢赫在著作《画品》中提出“六法”的绘画理论体系框架,其中“经营位置”对构图布局进行了详细论述;宋代著名画家马远与夏圭是在构图布局上独树一帜,故有“马一角,夏半边”之称;清代绘画理论著作《画筌》中提出:“无画处皆成妙境”,呈现出一种淡然、飘逸而又圣洁的艺术境界。这说明了中国画与西方绘画在构图布局上的差异性,西方绘画采用焦点透视,相对较为理性,符合人的视觉真实,讲究科学性;而中国画采用的是散点透视,画家打破了空间的局限,从多个角度对客观景物进行描绘,在构图布局上追求与营造画面的形式美感,表现一种以神逸、气韵、意境为美学原则的意象世界。因此,中国画构图灵活,可以充分表现空间跨度比较大的景物,追求画面上点、线、面所形成的节奏与韵律感。现代平面设计对中国画构图布局的借鉴表现出了极强的继承、发展与创新的趋势,二者本质都是充分调动画面中各种元素对画面进行整体美的构造,进而产生自然美、形式美、精神美与功能美融为一体的审美形态。这种对构图布局的借鉴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疏密关系在中国画的构图布局中
疏密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画面一定“密”不透风,“疏”能跑马,注意“凝聚”与“疏旷”的对立与统一关系。现代平面设计必须要在构图布局时处理好元素之间的关系,在物象的表现方面有很大的空间自由和组合范围,事物之间疏密相宜,做到既有视觉上的审美感受,又能使画面生动形象,富有节奏和韵律感,丰富了画面的内容和表现力。香港著名设计师陈幼坚先生的海报设计《设计与生活》,作品中只有一双筷子与一只手,主题突出,构图简单,体现了构图布局中“疏”的一面。除此之外,画面中筷子的元素是由密密麻麻排列在一起的一本本书堆积而成的,寓意着设计工作是一个不断学习与知识积累的过程,使画面得到了“密”的布局效果,整幅作品密中有疏、疏中有密,两者结合十分完美。
(二)虚实关系中国画注重“意象外之意”的意境营造
首先强调的就是画面的虚实关系。中国画的虚实关系以“留白”、“计白当墨”、“以实观虚”的理念来表现画面,给人以更多的想象空间,正如清代画论家笪重光所言“虚实相生,无画之处皆成妙境”。因此,中国画是一种“意象”艺术,“意”起着支配作用,“象”从属于“意”,以“意”造象,一切以“意”为之。如中国道家太极图,一阴一阳、一实一虚,正向我们揭示着中国传统美学和哲学思想中的精髓。现代平面设计与中国画一样注重画面的虚实关系,实物虚化,虚物实化,通过空间上的合理安排,起到似实而虚、活跃画面与烘托气氛的作用。中国当代著名设计大师靳棣强先生的海报设计《勇破成规》,虽然作品中有大量的留白,但却丝毫不觉空洞,画面虚中有实,静中有动,无为而无不为。这种处理画面留白的布局方式及其所产生的独特视觉效果,逐渐受到现代平面设计师的青睐与重视。
三、中国画色彩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中国画色彩主要是受儒道思想的影响,依托文化下的主观色彩,更多的意味为人格物象特征的表现。由于中国道家主张无为逍遥的思想,提出“无色而五色成焉”的“素色”色彩观,并且在传统绘画中被赋予更多的人文性,这种观念也是对道家老庄“纯素之道,惟神是守”思想的顺应。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与影响下,中国画强调主观的色彩描摹,讲究理性化和情感化,常常根据画面与描绘对象的内容需要,自由灵活地发挥色彩的作用,概括提炼对象的固有色。中国画色彩既有鲜艳矿物质颜料,又有透明质细的植物色,具有独特的表现形式与强烈鲜明的色彩艺术风格,在世界绘画艺术宝库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因此,在现代平面设计中运用中国画的色彩表现手法,不仅是融合并发展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精神与表现特点,其简洁鲜明的颜色识别度高,也更易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使观者产生深刻的视觉印象。例如,香港著名设计师韩秉华先生将传统墨色与现代时尚色彩相结合,创作出城市文化系列招贴设计《苏州印象》。整个系列作品沉默幽静、清新儒雅,前两幅作品通过对中国传统墨色元素的使用让人感受到中国水墨画与苏州这座城市完美结合的意境,宛如一个温柔秀丽的江南女子在水墨的黑白浓淡之间款款而来,让人迷醉。系列作品的第三幅则是采用一种绚丽混沌的色彩组合元素,把江南水乡的温润与明丽表现得淋漓尽致。再如,在靳埭强先生的海报作品《九九归一•》中可以看到,画面语言对中国画形式的借鉴较多,包括对笔墨的灵活掌握以及颜色搭配等。这幅海报设计作品没有使用中国传统的喜庆之色去渲染整个画面,而是使用澳门市花的一片莲瓣,落在“99”二字组成的涟漪,并将中国画的墨色与粉色的莲瓣相结合,既体现了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精神,又表达了澳门与祖国百年分离之后,即将回到祖国母亲怀抱的激动心情。
在各种媒介中,电视的作用最为突出,已深深植入村民的日常生活中。电视成为最受村民欢迎的媒介,在调查问卷中,82.3%的村民把“看电视”当作休闲活动的首选。在我们调查和访谈的这些村民家中,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电视机,电视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茶余饭后,人们会聚集在电视机前边聊天边看电视。通过电视,村民们知道国内外发生的大事,收看最近最火爆的电视剧和娱乐节目。而报纸这一传统媒体则成为村民们接触最少的媒介,只有13.4%的村民选择报纸作为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这一方面是因为在少数民族村落购买报纸的渠道并不多;另一方面因为村民整体的受教育水平较低,阅读报纸较为吃力。而听广播的村民则更少,只有5.3%的村民会收听广播,且大多数是老年人群体。
(二)互联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在畲民特别是青少年群体中盛行
互联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介在中国的发展速度十分迅速。在中国农村,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的网络普及率越来越高。在调查的成人中,手机的拥有率为71%,网络的拥有率为24%,虽然手机的拥有率较高,但在成人中,人们更多用手机来打电话。手机作为一种新兴媒体的功能在闽东畲民中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用手机上网的成年人较少,占调查的总成人数的11.5%,年龄在25岁至35岁之间。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畲族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比较落后,他们手中的手机的价格相对比较低廉,手机的功能也相对简单。智能手机的拥有量并不多,另一方面是由于用手机上网,产生的流量还要另外计费,这就给畲民造成一定的经济负担。而且操作智能手机还需要一定的知识水平和技能,而畲族的成年中受教育水平普遍不高,操作智能手机对他们来说还具有一定的难度。这些都是手机在闽东畲村还更多是一种通讯工具的原因。调查中我们还发现一个现象,虽然智能手机、互联网络在畲民中的普及率还不高,但是在青少年群体中却广受欢迎。在我们调查的青少年中,初中生48名,高中生20名,总共68名中学生。在这些人中,拥有手机的占58%,拥有电脑的占51%,用手机上网的人占31%,73%的人上网是为了获取信息,60%的人上网是为了娱乐需求。智能手机、互联网络在青少年群体中盛行一方面是因为青少年群体热衷于追求新生事物;另一方面是因为畲村的家长重视下一代的培养,只要是孩子学习和生活的必需品都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
二、现代传媒与闽东畲族乡村传统文化的变革
(一)思想价值观念的变化
畲族自称“山哈”,“山哈”是指山里客人的意思,这说明畲族居住的地方大都为山区。山区交通落后,信息闭塞,正因如此畲家村寨大都比较落后,包括经济上和思想观念方面的落后。随着大众传播媒介的兴起,它们成了畲族人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大众传媒所传递的信息大都包含着它所处的那个社会最先进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当这些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向落后地区传播时,必会对这一地区产生重大的影响。几十年以来,在大众传媒的影响下,闽东畲族人民的思想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次的闽东畲族媒介调查中,51%的被调查者认为,现代传媒对畲族的“民族文化、道德观念”产生的影响最大,52.3%的村民选择因为“接触媒介而改变思想价值观念”。“尊重科学、反对愚昧”、“帮助他人、快乐自己”等当今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念,88.7%的村民表示赞同。畲民中的那种“自给自足、以农为本”的传统的小农经济思想观念已经产生了巨大的转变,取而代之的是商品观念和致富观念等新的价值观念。一个现代化的国家不仅需要现代化的经济结构,还需要现代化的价值观念,而在推动人们的价值观念的转变方面,现代传媒具有重要的作用。在闽东畲族村民思想观念的变化过程中,大众传媒所传递的现代化的信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媒体所提供的信息环境是一种“拟态环境”,而村民在接触媒介时是身心放松的状态,这时对媒介符号的解读就会缺乏理性,而把“拟态环境”当成了真实的环境,把媒介当成了权威的意识形态工具,所以在他们接触媒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接受了媒介的意识形态灌输计划,从而改变自身的价值观念。“以电视为代表的现代传媒正以这样一种非强制性的方式改变着村民尤其是年轻人的价值观念、生存方式和人生关怀,不断地为村落中的‘越轨’行为构建话语优势和新的合法性。
(二)民族艺术与民族习俗的变化
千百年来,畲族人民在辛苦的生产实践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艺术,畲歌、畲服、畲拳、畲族工艺美术等组成了畲族特有的文化。畲族的生产习俗、节日庆典、婚恋习俗等都组成了畲族特有的民族习俗。这些民族习俗发挥着规范社会、维护民族传统道德的作用。然而随着现代传播媒介无孔不入的渗透,畲族的民间艺术和民族习俗也在逐步发生变化。在此次的闽东畲族媒介调查中,55.6%的村民认为“本民族的民间艺术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而对于变化的原因,46.5%的村民认为是由于“受到大众传媒中现代流行艺术的影响”。以畲族民歌为例,畲族民歌产生于集体劳动的传统的乡土社会,在生产力比较落后的时代,唱畲歌成为山哈人民娱乐休闲活动的重要方式。而如今,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会唱畲歌的畲民已经是少之又少了。在笔者与村民的交流中得知,很多村民认为“畲歌太难听,太难学了”。村里大多数人都要忙于生计,也没有太多时间来学习畲歌。所以,在一个村子里会唱畲歌的人数很少,且大都以年纪较大者为主。各种媒体,如广播、电视、电脑、手机等随处可见的流行音乐,已深深影响了畲族的年轻一代。虽然他们中的大多数对于本民族歌而言知之甚少,可是对于流行音乐则是信手拈来,边干活边哼着流行音乐的情况随处可见。采访中年轻人认为“流行音乐好听、时尚,容易唱”,而且获取这些音乐的渠道也很多,“想唱什么歌,只要在手机中下载,即可搞定。”在现代传媒的影响之下,传统的民族习俗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75.4%的民众认为“节日习俗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变化的主要体现是“节日习俗的程序简化了、内容减少了、时间短了、内涵发生了变化”。79.6%的民众认为“婚恋习俗发生了较多的变化”,主要体现是“婚恋自由”,“内婚制被打破,畲汉通婚更加频繁”,“畲族传统的婚嫁礼仪形式逐渐简化”。
(三)民族服饰与民族语言的变迁
服饰,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符号。传统的民族服装、传统民族服饰是区分汉族与少数民族外观上的标志。畲族的服装也颇具特色,沈作乾在其调查中这样描述“:男子布衣短揭……色尚蓝……妇女的衣服多系青色也有少数用蓝色的。”可见,畲族在服饰上以黑、蓝为主调,显得凝重深沉、庄严朴实。畲族服饰特色主要体现在妇女装扮上,被称为“凤凰装”。然而,随着社会发展与民族进步,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饰也在逐渐发生变化,甚至消失不见。如今,除了在隆重的节日和庆典,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已很少能够看到畲民们穿着本民族的服装。在被调查的畲民中,有52%的村民认为受到大众传媒中流行服饰文化的影响,本民族的服饰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笔者走访的畲族村庄来看,除了一些年纪较长者平时会穿畲族服装外,年轻一代大多不愿穿着本民族服饰,认为民族服饰“不流行”、“不方便穿着”。很多年轻人会模仿电视里人物的打扮,一身时尚的行头,丝毫不亚于城市里年轻人的装扮。与传统的民族服装逐渐消失相对应的是民族语言也面临着消失的危机。语言是区分“我族”与“他族”的文化特质之一。畲语是畲族特有的语言,是畲族母语逐渐融入了新居地的汉语方言而形成的。随着现代传媒的渗透、外出打工和求学人数的增多,畲语的消失就更加自然。在此次被调查的畲民中,在畲族人口分布相对集中的闽东,使用畲语的人数约为29%,71%的被调查者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汉语。这反映了在畲族人口分布相对集中的闽东,畲语的使用情况不容乐观。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除了外出打工、外出求学、畲汉通婚等原因之外,现代传媒的影响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由于畲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所以就没有专门用畲语写作的报纸。就电视频道来看没有专门用畲语的频道,畲族人民只能收看用普通话的电视节目。畲族人民使用的手机上的文字也都是汉字。可以说,闽东畲族每日接收到大量的信息都是用汉字或普通话传递的。再加上外出打工、求学等因素的影响,畲民们弃畲语而用汉语的情况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三、现代传媒对闽东畲族乡村传统文化的重建
现代传媒所传递的信息都是当今社会最新的变动情况,包含着当代社会最新的物质成果、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在现代传媒的包围下,处于弱势地位的少数民族文化,不断地受到现代文化的冲击和侵蚀,少数民族文化发展面临一定的危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少数民族文化土崩瓦解。“我们现在生活在现代社会制度扩张的‘后传统社会’中,传统和现代将同时存在于这个社会,而现代性在消解传统的同时又在不断重构传统”。现代性在冲击传统的同时也为传统的保留提供了一定的机遇。传统民族文化在遭遇现代传媒带来冲击的同时,也迎来了发展的新的空间、新的机遇。在调查中笔者发现,闽东畲族的传统文化正依托现代传媒获得发展和延续。
(一)畲族歌舞的发展
畲族人民能歌善舞,畲族歌舞曾是畲族人民重要的休闲娱乐方式。以交友、祭祀、节庆等为内容的畲族歌舞在大众传媒发达之前,它的流行范围只是在畲族内部,知晓它的人群也大都是畲族群众。如今,通过现代媒体的传播,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畲族歌舞的繁荣。成立于1988年的宁德市畲族歌舞团是专业的文艺表演团体。宁德市畲族歌舞团成立之后,参加了各种市、省乃至全国的各种赛事,并获得众多奖项,大大提高了畲族歌舞的知名度。同时,宁德市畲族歌舞团还创办了自己的网站,在这个网站上,有畲族歌舞团演出的照片和视频。而在由政府或个人创办的有关闽东畲族的网站上也有众多的关于畲族歌舞的文字介绍、图片、视频。现代的传播技术为传统的少数民族乡土文化提供了新的传播和继承形式。通过报纸、电视、互联网络等媒体图文并茂的信息传播,越来越多的人了解畲族歌舞、了解闽东畲族文化。现代传媒使闽东畲族歌舞由面对面的人际传播转变为受众面广大的大众传播,扩大了文化的传播范围。
(二)民俗节日的复兴
闽东畲家具有丰富的节日文化传统,如会亲节、牛歇节、祭祖节、乌饭节等。传统的民俗节日,具有绚丽的文化特色。通过现代传媒的传播,畲族的节俗文化传播范围更加广泛,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大大促进了闽东畲族旅游业的发展。例如,从2012年开始的“三月三”畲族文化节以其独特的民族文化魅力,吸引了海内外众多嘉宾游客到此参与。在“三月三”畲族文化节上还有畲族歌舞、畲族历史、畲族小吃、畲族银器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多个项目的展示,可以说是热闹非凡。每次盛大的节日活动都伴随着大量的媒介报道,宁德当地的报纸、电视、网络媒体都对此做大量的报道。而这些报道内容又会被外地的媒体转载,进一步扩大它的传播范围。通过现代传媒的报道,提高了闽东畲族传统民俗节日的名气和扩大了它的影响力,增加了人们对闽东畲族文化的了解。
(三)民间工艺繁荣
闽东畲族民间工艺不仅丰富,而且历史悠久。畲族刺绣、编织、剪纸、银饰等都是具有畲族特色的民间传统工艺。畲族民间工艺美术源于畲族人民的物质生活需要和精神需要,具有自作、自用、自娱的性质。通过民间工艺可以很好地了解闽东畲族的社会发展历史和传统文化。而在文化被机械化复制的现代社会必然对传统的民间工艺造成巨大的冲击。传统在遭遇现代性冲击的同时也迎来了发展的机遇。伴随着现代传媒的发达和少数民族旅游的开展,闽东畲族的民间工艺正迎来新的繁荣时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畲族的银器制作,2011年,福安畲族银器制作工艺的代表——“珍华堂”,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4年,福安“珍华堂”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是宁德市首个畲族文化产业的驰名商标。畲族服饰、刺绣、编织、银饰等民间工艺品成为游客争相购买的工艺品,成为闽东畲族的标志性物品。现代传媒的宣传报道,加强了外界对闽东畲族的熟悉和了解程度,促进了当地民族旅游业的发展。民间工艺借助这一契机,也获得了较大程度的发展。
符号消费中,广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广告通过符号建构和符号传播,满足特定消费群的意义追求,创造消费时尚,引导和刺激消费。英国学者费瑟斯通(MikeFeatherstone)指出:广告“把罗曼蒂克、奇珍异宝、欲望、美、成功、共同体、科学进步与舒适生活等等各种意向附着于肥皂、洗衣机、摩托车及酒精饮品等平庸的消费品之上。”[2](P21)在费瑟斯通看来,为了满足人们的意义追求,实现销售目的,就连最普通的生活用品,也被广告赋予了意义。看看现实中无孔不入的广告,我们完全可以理解这种说法。符号消费中包含着广告的创意活动,即所谓符号建构。广告是如何进行符号建构的?美国传播学者苏特•杰哈里早就指出:广告从各种文化素材中提取符号编码的素材,并借取了观念、视觉和语言的表现手法来呈现新的符号意义,围绕消费主题巧妙地将商品编织进了社会生活和文化意义的领域。广告通过对意义的重组,使得商品原有的“自然”使用价值消失了,消费者得到的是被赋予新的符号意义的商品信息。商品经过广告的意义建构,体现的已经不再是实用性,而是某种生活方式、生活格调甚至社会身份的象征。[3]美国传播学者马克•波斯特也肯定了广告的的符号建构作用,他说:“广告构建了一个新的语言及传播现实。在广告中,这些流动能指的语境被重建,而他们的作用正是源自这种重建。”[4](P154)广告所创造的商品符号通过不断的广告传播,把消费者的注意力引导到特定的商品上,使消费者在潜意识中对商品符号产生条件反射,并通过对商品符号的解码,诠释符号意义,确定自我形象与产品形象的一致性①,对号入座,于是广告的符号建构成为消费者的“消费指南”。当然这一系列连锁反应建立在对社会洞悉和对消费者洞察的基础上,美国著名大众文化理论家费斯克揭示了符号价值的生产逻辑,他说“:厂商们试图识别出社会差异,然后在其产品中构造出相同的差异,于是社会差别和产品差别便相互测绘。广告便被用来赋予这些产品差异以意义,使得那些生活在广告所瞄准的社会结构中的人,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告知’,甚至在该产品中辨别出自己的社会身份认同与价值观念。”[5](P11)可以说,符号体系越来越成为影响社会消费趣味和消费时尚的重要因素。
二、传统文化:广告符号建构中的资源挖掘与创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