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技术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7 18:14:3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接地技术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接地技术论文

篇1

2防雷接地地网的检测方法

防雷接地地网的接地电阻的测量有多种方法,一般有电压、电流法、比率计法、电桥法等检测方法[3]。如图1所示,无论采用哪种检测方法,均需要采用二到三根辅助地极放至于合适的位置上,并采用相应算法的仪表—接地地阻测试仪进行测试。以接地电阻检测最常用的一种方法-电压、电流检测法为例进行探讨,在实际检测中,防雷接地电阻检测中要增加辅助地极及地极引线,每次的检测均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辅助地极的选点(辅助地极插入点)并安插到地面泥土层及引线接线,比较麻烦。当选点处后期被占用,如加上了水泥、沥青地面、其他装饰构件或建构物等,这样就对检测造成困难或无法检测。

3防雷接地地网的周期检测的实用性方案探讨

针对于检测的特性及每次检测时所花费的时间与精力,及由于加上了水泥、沥青地面、其他装饰构件或建构物等影响后期的检测问题,均有理由对检测方式方案进行进一步的改进。为解决以上所提出的问题,第一步可以在从开始地网建设时就设立好检测点,并在检测点上安装上检测辅助地极,并从辅助地极处敷设好导线,导线一端连接辅助地极,一端在接地电阻检测仪检测点处引出,每次检测时,只要将接地电阻测试仪和引出导线连接上即可检测。辅助地极导线的敷设可按现场情况敷设,建议采用管道保护,从而增加其耐用性。当辅助导线敷设好后,复检时就不再受检测点处的再建物的影响(当再建物在建设时,应当对所敷设的导线进行保护),且每次检测时花费时间更小,又因辅助地极选点无变化,得到的数据对比性更强。

4实现接地地网的实时监测方案探讨

如上述,接地地网解决了选点问题和再建物的影响问题,但仍然要操作人员选择时间并到现场进行检测,对地网的监测仍然达不到实时监测的要求。要做到接地地网接地电阻值的实时监测,则应进行进一步的改造。可以在辅助地极引出导线处加入智能检测仪表,或增加控制线路,控制线路可使仪表周期性动作,时间可内定,并可读取接地地阻测试仪所检测的数据。读取数据后再由一个如DTU(无线数据发送模块)的设备通过GPRS网络进行无线发送至服务器或其他方式的数据发送到服务器,通过服务器的数据处理后,再由服务器通过Inter⁃net网络传送到监测端如用户电脑,用户电脑并安装相应的软件平台,用户电脑接收数据后并分析,对防雷接地地网电阻值进行统计出表,对不合格的地网进行报警或告知管理人员,从而实现接地地网接地电阻的实时监测。

篇2

2冷量回收

传统的低温乙烯流程见流程图1,即系统产生的BOG通过BOG压缩机压缩,冷冻机冷凝后进行减压闪蒸,闪蒸气体回BOG压缩机二段,闪蒸液体回低温乙烯罐。当下游需要气相乙烯时,通过改变工艺流程来降低系统的能耗。下面以某项目为例,比较5种工艺流程下的能耗。

2.1乙烯直接蒸汽汽化

低温乙烯经输送泵加压后,进入汽化器加热至20℃后,送至下游装置。

2.2乙烯换热器交换(有闪蒸)

BOG压缩机加压后的BOG与泵出口的乙烯进乙烯冷凝器进行热交换,冷凝后的压缩液体进闪蒸罐闪蒸后气体回压缩机二段入口,液体回低温乙烯罐。换热后的低温乙烯再进入乙烯汽化器升温至20℃后送至下游装置。

2.3乙烯换热器交换(无闪蒸)

BOG压缩机加压后的BOG与泵出口的乙烯进乙烯冷凝器进行热交换,冷凝后的压缩液体直接回低温乙烯罐。换热后的低温乙烯再进入乙烯汽化器升温至20℃后送至下游装置。

2.4换热器、节能器交换

泵出口的低温乙烯分别经过乙烯节能器及乙烯冷凝器进行热交换后,再进入乙烯汽化器升温至20℃后送至下游装置。

2.5乙烯空温汽化器

低温乙烯在进入汽化器之前,先经过乙烯冷凝器和空温汽化器汽化后,直接进入乙烯过热器升温至20℃后送至下游装置。

篇3

我国西北地区包括新疆、青海、宁夏、甘肃、陕西五省(区)的全部和的西部等地区,面积360万km2,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37.5%。西北地区特定的自然环境和水资源条件,决定了水在其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极端重要性。发展节水农业是西北地区农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保证。

西北地区降水稀少,蒸发强烈,水土资源分布不平衡,水资源供需矛后突出;另一方面,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农业用水效率低,农田灌溉水利用率仅为0.3~0.4左右,浪费极其严重。在发展节水农业方面,问题表现在:节水认识上存在误区;节水灌溉技术水平低;灌区工程不配套,老化失修严重;节水资金投入不足;农业灌溉水价偏低,水费到位差;节水管理体制不健全;节水农业政策有待完善;农业生产结构不够合理;节水设备质量不高,产业化程度低。

1.工程节水技术

工程节水主要从渠系输水到田间灌水过程来考虑节水。渠系输水过程的主要措施有节水渠道防渗和改渠道输水为管道输水节水等;田间灌水过程节水主要是改进地面灌水技术,如大畦改小畦、长畦改短畦、平整土地,在缺水地区推广膜上灌或膜下灌,有条件的地方推广喷灌、微灌等灌溉新技术。

2.修建水利工程,对现有灌区工程进行技术改造和配套建设

在西北内陆河源流区,兴建必要的山区水库,拦蓄调控水资源,因地制宜的合并、改造、废弃平原水库,可减少蒸发造成的水资源浪费。同时,在有条件的支流兴建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和局部调水工程,科学配置水资源,解决局部地区缺水问题。对现有的大、中、小型灌区工程进行以高效节水为中心的更新改造,这是压缩农业用水的重要措施。

3.加强渠道防渗衬砌

渠道防渗工程节水效益明显,成本低廉,是诸多农田灌溉节水措施中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主要节水措施之一,同时又是当前农田灌溉节水工程改造中的关键环节。渠道采用防渗技术,一是能加快输水速度,缩短灌溉时间,能充分利用渠水,扩大灌溉面积,减少地下深层淡水的开采;二是与土垄沟相比,渠道防渗可节水40%~45%;二是灌区大部分为自流灌溉,节能效益显著。四是省去土渠每年维修费用、缩短浇地时间,可省工30%~50%。陕西、甘肃等地试验资料表明:渠道防渗可使渠系水利用率提高20%~40%,减少渠道渗漏损失50%~90%,此外,渠道防渗还具有加大过水能力、减小过水断面、加快输配水的速度、节省土地等优点。

4.铺设低压管道输水

管道输水具有节水、输水迅速、省地、增产和有利于抢季节等优点,与土渠相比较,利用管道输水水的利用系数可提高到0.95,节电20%~30%,省地5%~增产幅度10%左右。管道输水灌溉技术被认为是投资最省、节水最有效、管理最方便的一种输水灌溉技术[1],目前管道输水技术主要在井灌区推广应用,自流灌区也开始采用管道输水技术。低压管道输水已有于几年的发展历史,适用于各种地块、作物及种植方式,为群众所熟悉和接受,工程使用率高,是目前非常成熟的工程节水技术。

5.平整土地,沟畦改造,改进地面灌水技术

地面灌溉方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最主要的灌水技术[2]。据有关研究结果表明,畦田、沟的规格适宜,操作合理得当,田间水利用系数可达到0.8以上,灌溉定额可大幅度下降。膜上灌较一般地面灌溉可节水30%以上,高者可达50%以上,波涌灌(包括畦灌、沟灌)可节水10%~30%灌水均匀度及储水效率均明显提高,分根交替灌溉可节水15%~30%,这足以表明地面灌水改进提高应用后的节水潜力[3]。

平整土地是提高地面灌水技术和灌水质量,缩短灌水时间,提高灌水劳动效率和节水增产的一项重要措施。一般而言,渠灌区若不采取任何节水措施,采用田间大块划小和土地平整工程,可是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0.05~0.10。畦灌是耕地经平整后,利用畦埂将田块划分成小块进行灌溉;沟灌是在作物行间开挖灌水沟,灌溉水从输水沟进入灌水沟后,在水流动的过程中由沟底和沟壁向周围入渗湿润土壤的方式进行灌溉。畦灌要求的地面坡度以0.001~0.003为宜,最大不要超过0.01;沟灌要求地面坡度以0.003~0008为宜,最大不要超过0.02。

结合土地平整,进行田间工程改造,划长畦(沟)为短畦(沟),改宽畦为窄畦,设计合理的畦沟尺寸和入畦(沟)流量,可大大提高灌水均匀度和灌水效率。陕西洛惠渠的研究表明,在入畦单宽流量为3~5L/s时,灌水定额随畦长而变,当畦长由100m改为30m时,灌水定额减少150~204m3/hm2;当畦长30~100m时,畦单宽流量从2L/s增加到5L/s灌水定额可降低150~225m3/hm2。6.推广应用喷灌、滴灌、微灌、膜上灌、膜下灌节水新技术

喷灌可将水均匀地喷洒在作物上,它可以根据作物的不同生育期、不同需水量科学控制灌水定额,平均灌水定额30m3。喷灌工程不需平整耕地、修建田间毛渠和打埂,一般可以节省土地10%~20%。喷灌灌水均匀,节约用水,对地形的适应性强,与地面灌溉相比,大田喷灌一般可省水30~50%,增产10~30%。喷灌的主要缺点是一次性投资较高,受风的影响大,在多风的季节,会出现喷洒不均匀,蒸发损失增大。

滴灌工程是目前科技含量最高、起点最高的节水形式,是高效农业的首选。滴灌与一般的畦灌相比有很多优点,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省水,滴灌属局部灌溉,仅湿润作物根区附近的土壤,避免了输水损失和深层渗漏损失,地表湿润,减少了地面蒸发,节水率可达80%,能最大限度利用水源。二是省肥,在滴灌过程中,用施肥罐将可溶性肥料随水滴入作物根部发育区,可有效地使肥料利用率由30%~40%提高到50%~60%。二是省工,无须平地、筑埂、打畦。滴灌土壤不板结,垄间于燥,可减少中耕和除草等投工,省工50%~80%。四是适应性强,它对地形适应能力强,在坡度为50°~60°的陡坡上,也可以采用滴灌系统,由于滴灌是小水勤滴,适时适量,土壤理化性能好,一般可增产20%~30%以上[3],并可有效地改善蔬菜的品质。不过,滴灌投资大,因此,更适于经济作物,是温室大棚中最理想的灌水技术,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人和高产值、高效农业的推广,滴灌将得到更多的应用。

微灌将水和肥料浇在作物的根部,它比喷灌更省水、省肥。当前推广的主要型式有微喷灌、滴灌、膜下滴灌和渗灌等。膜下滴灌具有增加地温、防止蒸发和滴灌节水的双重优点,节水效果最好,近几年,随着产品国产化和价格的降低,在我国西北地区得到迅速推广。

1996年新疆石河子垦区在大田(棉花)应用膜下滴灌技术取得成功,1999年开始大面积推广应用,力荐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据统计膜下滴灌单位面积平均用水量是传统灌溉方式的12.5%,是喷灌的50%,是普通滴灌方式的70%。采用膜下滴灌技术后,不需要修农渠,也不需要筑硬打畦。操作简便,节省机力费和人工作业费,并节省抽水电费和肥料费,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膜下滴灌

可使作物根系经常维持适宜{水分、通气和养分状态,因此,作物增产显著。

篇4

2软件设计

数据处理接口模块的软件主要由硬件初始化、自测试程序、周期数据收发和命令响应四大功能组成。其中周期数据的收发包含消息层和数据层两个层次。消息层负责命令的辨识和数据的组织搬运,数据层负责协议的执行和发送接收等底层任务。数据层基本数据帧的格式见图4所示。这里的同步字、数据长度、校验方式由主机在初始化时确定。其中校验方式可选择两种,若采用和校验,则检验位占用1字节;若使用CRC校验,校验位占2字节。在周期数据收发的数据层中,RS422链路分为测控链路和任务链路两部分。测控链路用于检测设备的连通性和硬件的正确性,任务链路用于任务系统之间的通信。因此,将用于测控通信的链路设计为无链接协议链路,将用于任务通信的链路设计为有链接协议链路。有链接协议的任务链路的状态转移图见图5所示。任务链路的工作原理是:上电后首先进行通信测试,主端首先发送LTST,若从端回复ALTST为正常,测试完成后,转入空闲工作状态;空闲状态时主从定期进行握手操作,当主机存在发送命令时,转入消息发送状态,当从端发来数据帧前导码LHDR时主端转入消息接收状态;消息发送完成后会进行发送检查,如果从接收无误会发来ACK握手信号,当出现超时或从发来NACK信号时进行重新发送状态,重试超过门限进入通信测试状态;消息接收状态时若消息正确则进入空闲状态,若接收超时或消息错误时发送NACK通知主端重新发送,当错误次数超门限时进入通信测试状态。

3低功耗设计

简易无人机携带燃料有限,而实际任务中往往又要求其尽可能长时间的滞空,这就要求各类设备尽可能地以较小的功耗完成较多的功能。因此本文从硬件软件等不同层面设计来降低模块的功耗。降低功耗总的来说有关闭无用功能、减少无用操作和合理器件选型三个方法。在不使用DSP内部的AD、eCAN、SCI等资源时,可将对应的资源的时钟HSPCLK和LSPCLK关闭,同时不使能这些资源,以达到降低功耗的目的。作为降压型线性电源,TPS74401芯片的耗散功率PD=(VIN-VOUT)×IOUT,即电源的转换效率取决于输入输出电压差的大小,因此在电源转换电路的设计上应在满足电源芯片的最小dropoutvoltage的情况下尽量减小LDO器件输入输出电压差,可提高转换效率减少发热功耗,本文中1.8V电源由最接近1.8V电压的3.3V电源转换而来。为保持较好的信号完整性,模块上的印制板走线阻抗均按照单端50Ω差分100Ω控制。在RS422的发送端和接收端进行阻抗匹配以优化信号质量。在发送端使用33Ω串联匹配方式,接收端采用120Ω并联匹配方式,由于正常工作时差分电平约±5V,为降低直流功耗在并联匹配电阻处串接一10pF电容,这样既满足瞬态的信号完整性要求,也可在稳态时达到隔离直流,减小匹配电阻上直流功耗的目的。详见图6所示。在软件设计方面,采用定时查询和中断接收相结合的方式,减少DSP对外设的多余操作,避免不必要的轮询操作所产生的功率消耗。本文介绍的串行数据接口板在今后的改进设计中,可以注意合理的器件选型,以达到降低功耗的目的。例如:现设计中1.8V电源转换效率为54%,今后可结合实际电流消耗状况选用合适的开关电源代替线性电源[4],并使开关电源工作在中等或较重负载状态,可提高电源效率至80%左右;现有设计中CPLD动态功耗约为0.7W,由于该模块中逻辑占用资源并不多,因此后期可考虑用更小功耗的中小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替换。目前现有设计中未考虑模块的睡眠唤醒功能,今后可结合主机实际的需求,添加相应功能的电路,以降低待机功耗。

篇5

论文征集内容:

1.国内外日用化工新技术发展趋势

2.化妆品、洗涤用品新技术

3.新原料(包括香精香料及防腐剂)在日化产品中的应用

4.生物、生化及天然活性物在日化产品中的应用

5.日化产品的安全与功效性评价

6.行业法规与现代科学管理

论文要求:1. 论文字数以3000字左右为宜;2. 提交“论文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作者职称及所从事专业”(论文摘要限定150字以内);3 .论文题目、摘要、关键词要中英文对照;4 .上交论文一律用word格式发到学会电子邮箱;5. 论文征集截至日期为2007年 7月 30日。

论文评选:经专家委员会评选,对优秀论文,给予表彰奖励、颁发证书;对青年优秀论文推荐上报北京市科协。参加评选;所有获奖论文作者的名单登载在《中国化妆品》和《北京日化》杂志上;对征集的论文编辑成册,出版论文集。

收费标准:参加讲座的外企及有关单位按30分钟/场,每场收费2000元。论文集广告费:彩页 2000元,黑白(文字) 1000元。

交费时间:2007年 8 月 15日前汇至北京日化学会。

研讨会期间设有新产品展示:内容:日化产品、原料、设备、包装、OEM、新技术成果转让业务洽谈。

规格:一张桌子、两把椅子。价格:1500元。报名截止时间2007年7月30日。

学会地址:北京市崇文区东四块玉南街32号

邮编100061

联 系 人:刘静安 胡翠兰

电话:010―67113081

传 真:010―67173252

篇6

1 焊前准备

1.1 罐体结构简介

储罐主要由内罐、外罐、保冷层、平台梯子等组成,结构形式为内罐吊顶、外罐拱顶的双壁单容罐,内罐存储LNG,外罐仅用来承装保冷材料和闪蒸气体。内罐罐体材料为06Ni9低碳调质钢,由底板及顶板及9带壁板组成,其中底板δ=5mm、δ=10mm,壁板δ=7、8、10mm,加强圈δ=5、6mm。

1.2 材料

(1)母材的要求:所采用的材料,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材料必须具有制造厂的质量证明书,其质量不得低于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材料使用前,应按相关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进行检查和验收。06Ni9板供货状态:淬火加回火,基体组织为回火马氏体加奥氏体组织。

(2)焊材的要求:焊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镍及镍合金焊条》GB/T 13814的规定。焊条应具备出厂合格证及材质证明书,无破损、发霉、油污、锈蚀、偏心现象。焊材的选用:06Ni9焊接焊条选用:E NiCrMo-6。

(3)焊材的管理:存放焊材库房规定:

①应干燥通风,库房内不得存放腐蚀性介质,焊材存放应距离地面和墙面至少300mm,库内温度应不低于5℃,湿度应不大于60%;

②焊接材料应做好标识,分区存放,分类管理;

③焊条使用前应按照焊条说明书的要求烘干,烘干后的焊条应保持在100-150℃的恒温箱中,随用随取。施工单位应设专人进行保管、烘干、发放与回收,并有详细的记录台帐。焊条烘干应做记录,记录上应有焊条牌号、批号、烘干温度和时间;焊条发放应做记录,记录中应有领用焊工姓名和使用部位。

④焊条领出后应在保温筒内存放,并在4h内用完。退库焊条应重新烘干,重复烘干次数见下表。当天未用完的焊条应回收存放,重新烘干后首先使用,焊条烘干参数见表1。

⑤施工现场的焊接材料贮存场所及烘干、去污设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焊接材料质量管理规程》JB3223的规定(如表1所示)。

1.3 焊接设备

焊接设备的选择交流焊机BX-500。

1.4 施焊环境规定

(1)焊接的环境温度应能保证焊件焊接所需的足够温度和焊工技能不受影响。要求不低于0℃

(2)焊接时的风速规定:手工电弧焊:8m/s;

(3)焊接电弧l m范围内的相对湿度应符合下列规定:不得大于90%。

(4)当焊件表面潮湿、覆盖有冰雪,或在下雨、下雪刮风期间,焊工及焊件无保护措施时,不应进行焊接。

2 焊接工艺

2.1 焊接方法

镍合金06Ni9采用焊条手工电弧焊.

2.2 坡口加工方法及要求

(1)06Ni9板到货钢板尺寸为双定尺板,坡口加工:切割用等离子切割后用刨床加工坡口。清理焊道采用不锈钢磨光片。

(2)坡口加工后应清理其加工表面。焊件组对前,应对坡口两侧各50 mm范围内进行清理。油污可用蒸汽脱脂,对不溶于脱脂剂的漆和其他杂物,可用氯甲烷、碱等清洗剂清洗,标记墨水可用甲醇清除,被压入焊件表面的杂物可用磨削、喷丸或10%盐酸溶液清洗。并用水冲净,干燥后方能焊接。

(3)坡口加工型式见焊接工艺卡(附后表)

2.3 定位焊

(1)焊接定位焊缝长度宜为10~15mm,高度宜为2~4mm,且不应超过壁厚的2/3。

(2)定位焊缝应能保证焊透和融合良好,且不得有气孔夹杂缺陷。

2.4 施焊通用规定要求

(1)焊条电弧焊应采用后退起弧法,收弧时应将弧坑填满。多层焊的层间接头温度应错开30-50mm。

(2)焊件表面不得有电弧擦伤。不得在焊件表面引弧,熄弧。

(3)双面焊的对接接头在背面焊接前应清根,低温钢焊接接头宜采用机械打磨法。

(4)低温钢焊接过程应控制下线能量,并在施工技术文件规定的范围内选用较小的焊接线能量。焊条电弧焊时,可用每根焊条焊接的焊缝长度控制线能量,层间温度≯100℃。

(5)焊条直径不应大于工艺评定试件采用的焊条直径,焊接接头单层厚度应不大于工艺评定试件单层厚度。

2.5 焊接工艺措施

2.5.1 内罐06Ni9壁板的焊接:

(1)所有焊缝焊接过程中严格控制单根焊条焊道长度,控制单位焊缝长度焊条使用量,避免清渣过程对层间焊道的磨削量。

(2)焊接过程中严格控制层间温度不超过60℃。

(3)卡具焊接按3.4.1.7条执行,卡具的摘除宜使用角磨机磨除,使用氧乙炔火焰切割时不得贴主材板表面切割,应沿卡具侧切割,割后残留焊缝须使用磨光机磨平,严禁使用火焰切割。

①壁板焊接时应先焊完相邻两圈壁板的纵向焊接接头后,再焊该两圈壁板间的环向焊接缝。纵焊缝宜采用分段退焊法。

②采用间隙片控制焊缝间隙,焊缝间隙的大小按照设计规定。环焊缝装配完毕后,应由数名焊工均匀分布,向同一方向施焊,且采用分段退焊的方法进行焊接,以减少焊接变形。

2.5.2 内罐壁板焊接工艺参数具体见焊接工艺卡(见表2、表3)。

操作技术要求:

1、环境温度低于0℃,要求预热。雪天气应设有焊接遮挡措施;

2、坡口加工采用等离子切割,并用砂轮清理加工面。坡口加工后应进行外观检查,坡口表面不得有裂纹、分层等缺陷;

3、焊接前清理:先将焊件坡口、内外坡口面及两侧范围应不小于25mm的油污、锈清除干净,再用火焰烤除水份。

4、根焊必须一次焊完,中间不得停留,焊道层间温度小于600;

5、焊接收弧时应填满弧坑,避免弧坑裂纹的发生,收弧时将弧坑填满。不得有裂纹、缩孔等。

6、采用多层多道焊,线能量:小于13KJ/cm,短弧焊接。

操作技术要求:

1、环境温度低于0℃,要求预热。雪天气应设有焊接遮挡措施;

2、坡口加工采用等离子切割,并用砂轮清理加工面。坡口加工后应进行外观检查,坡口表面不得有裂纹、分层等缺陷;

3、焊接前清理:先将焊件坡口、内外坡口面及两侧范围应不小于25mm的油污、锈清除干净,再用火焰烤除水份。

4、根焊必须一次焊完,中间不得停留,焊道层间温度小于600;

5、焊接收弧时应填满弧坑,避免弧坑裂纹的发生,收弧时将弧坑填满。不得有裂纹、缩孔等。

6、采用多层多道焊,线能量:小于13KJ/cm,短弧焊接。

参考文献

[1] 立式圆筒型低温储罐施工技术规程.SH/ T3537-2009

篇7

一、论文主题

本次大会围绕通过嫁接实现蔬菜的环境友好型生产的主题,将在嫁接种苗生产、砧木育种及生物技术、嫁接和生物胁迫、嫁接和非生物胁迫、砧穗和土壤/生物互作关系、砧木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等专题进行深入研讨。

二、论文要求

1. 未曾公开发表;

2. 用MS Word 97及以上的版本输入;

3. 用英文撰写,摘要200~300单词左右;

4. 标明您的摘要属于哪一个专题(S1-S6)。

请登录会议网站下载摘要格式http:///message.aspx?parentid=0&typeid=295&act=all

三、论文评审过程及结果

将由研讨会科学委员会评审决定入选的口头报告和墙报,相关论文经审稿遴选后在Acta Horticulaturae上发表(ISTP收录)。

四、重要时间节点

2013年09月30日—论文摘要提交截止日期

2013年10月30日—论文摘要接受通知

2014年03月17日—论文全文提交

五、论文提交

1. 请通过电子邮件提交论文摘要,并在邮件主题栏注明“第一届国际园艺学会蔬菜嫁接研讨会投稿”字样。

2. 请在邮件中注明作者姓名、单位和联系方式(电话、Email、通信地址及邮编)。

3. 论文摘要请发至大会邮箱:

4. 联系人:黄远博士 汪清飘

5. 咨询电话:027-87280068

篇8

Italian Conference Sensors

and Microsystems

2008, 674pp.

Hardcover

ISBN 9789812833525

A G Mignani等著

本书精心收集了2006年2月15-17日在意大利Firenze市举行的第10届传感器与微系统会议上的论文。这次会议由意大利传感器与微系统协会(AISEM)和费拉拉大学应用物理系组织,整个会议由9个口头宣读分组会和2个书面张贴分组会组成,它在意大利为物理、化学、生物、工程、材料科学等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跨学科的交流平台。传感器与微系统会议论文集自第一版出版以来,为传感器与执行器、材料与工艺技术、信号的监控、获取和控制、数据处理、图像识别技术、微系统、微机械等与传感器相关学科的关键研究领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传感器与微系统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它涉及到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本书收录的109篇论文被分成10个部分介绍,1.应邀演讲报告,包括计算机屏幕上的图像辅助技术:原理和应用等4篇文章;2.生物传感器,包括基于纳米材料的GOD生物传感器的制备与表征等7篇文章;3.生命功能监测,包含了导管..导管内的伽玛射线探测仪、用于移动医疗的基于红外线的心率监测10篇文章;4.气体传感器,包含了气敏氧化锡纳米带的发光特性、纳米结构的三氧化钨(WO3)气敏材料的高温沉积等30篇文章;5.液相化学传感器,包含了基于二氧化锡光学传感器的水中氨的检测、用光纤探针和低成本分光度计对水中Cr(VI)含量的在线全自动测量等6篇文章;6.化学传感器阵列,包含了用于酒质量监测的具有线性温度特性的气体传感器阵列的发展等8篇文章;7.微制造与微系统,包含了温度对MEMS振荡器影响的仿真与建模等13篇文章;8.光学传感器,包含了带有微加热器和热电堆的CH4红外传感系统等10篇文章;9.物理传感器,包含了一种基于有机场效应晶体管的应力计量传感器等15篇文章;10.系统、网络和电子接口,包括一种集成的带有分离振荡器的宽范围的阻抗/时间转换器等6篇文章。

本书内容丰富新颖,几乎涵盖了传感器的各个领域,介绍了传感器在各个领域的新发展、新成果和新应用,适合于从事不同传感器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工程师们参考阅读。

孙方敏,

博士生

篇9

Italian Conference Sensors

and Microsystems

2008, 563pp.

Hardcover

ISBN 9789812833587

G Di Francia等著

本书为第12届意大利传感器与微系统会议论文集。这次会议由意大利传感器与微系统协会于2007年2月12-14日在Napoli城镇举行。本书收录了本次会议上的近80篇论文,为传感器与微系统及其相关技术领域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传感器与微系统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它涉及材料科学、化学、应用物理、电子工程、生物技术等许多领域。本书将收录的79篇论文依据其所属的不同领域共分为9个部分:1.生物传感器,包含用于血糖生物传感器的敏感元件的制备与特性等10篇文章;2.生理参数监测,包含了对一种用于糖尿病人呼吸标志物检测的氧化铟传感器的研究等4篇文章;3.气体传感器,包含用多孔硅推动硅技术的极限:一种CMOS气体敏感芯片、用基于碳纳米管的纳米复合层涂覆的薄膜体声波谐振器制成的蒸汽传感器、饮水机中水和酒精蒸发速率的检测等15篇文章;4.液相传感器,包括用于水和空气环境化学检测的基于二氧化锡颗粒层的光纤传感器等4篇文章;5.化学传感器阵列和网络,包含了一个用于易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分析的多通道的石英晶体微天平、一种用于酒质量分析的新型便携式微系统的发展等9篇文章;6.微制造与微系统,包括通过实验研究湿多孔硅的拉曼散射现象、多孔硅上高流速渗透膜在氢过滤装置中的应用等13篇文章;7.光学传感器与微系统,包括金属包层的漏波导化学和生化传感应用、结构光纤布拉格栅传感器:前景与挑战等14篇文章;8.物理传感器,包括通过多像素的光子计数快速闪烁读出等6篇文章;9.系统和电子接口,包括能够估计并联电容值的非校准的高动态范围电阻传感器前端等4篇文章。

本书介绍了传感器与微系统在意大利的发展状况与趋势,对于从事传感器与微系统方面的研究人员及工程师们,它是一本十分有价值的参考读物。

孙方敏,

博士生

篇10

本次会议主要包括四大议题:

一、大学外语课程及教学改革

1.大学外语课程设置研究

2.大学外语教学模式研究

3.大学外语教材研发与网络平台资源建设

4.大学外语教学与测试

二、外语资源建设与教师发展研究

1.“三多”语境下外语学习资源建设

2.“三多”语境下外语教师发展研究

3.“三多”语境下学术信息技术素养和多元识读能力研究

4.外语教育技术研发与应用

三、电子语境下的语言学研究

1.网络语言学研究

2.语料库语言学研究

四、外语教育技术学的学科建设

1.外语教育技术学科理论探索——理论基础、方法论、研究内容等

2.外语教育技术学的学科实践——学科定位、课程定位、人才培养等

会议将特别邀请中国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及外语教育技术领域主要专家莅临大会做主题报告。

会议特别征求相关主题研究的参会宣读论文,优秀文论将设立特别奖项并择优推荐发表。

论文提交日期截止到2013年11月11日。论文提交邮箱:

会务信息:

1.时间:2013年11月16~20(周三-周日)

2.地点:电子科技大学,成都

3,会务费:1000元/人(包含餐饮、资料、专家费用以及部分考察费用)

4.承办单位: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成都)

5.主办单位: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

上海外国语大学《外语电化教学》编辑部

上海外语音像出版社

(详情请发邮件至或参阅http:///news.php“学术会议”栏目会议具体通知)

篇11

 

一、电气火灾的原因和危害性

我国的电气火灾大部分都是因漏电和短路而引发的,在低压配电系统中,电气线路的漏电和短路是导致电气火灾发生的根源和重要原因之一,并对国家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应引起大家高度的警惕和重视。

当电气线路和电气设备的绝缘受到损伤而导致接地故障,主要是指相线对地或与地有联系的导电体之间的短路,包括相线与大地、PE线、PEN线、配电和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敷线钢管、桥架线槽、建筑物金属构件、上下水和采暖、通风等管道以及金属屋面、水面等之间的短路。科技论文,火宅。当发生接地短路时在接地故障持续的时间内,与它有关联的电气设备和管道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对地和装置外的可导电部分间存在故障电压。此电压可使人身遭受电击,也可因对地的电弧或火花引起火灾或爆炸,造成严重的经济和生命财产损失。

电气短路主要包括金属性短路和接地电弧性短路两种:金属性短路是由导体间直接接触,如相与相之间、相与N线之间短路,其短路电流大,短路点往往被高温熔焊,金属线芯产生高温以至炽热,绝缘被剧烈氧化而自燃,火灾危险甚大,但金属性短路产生的大短路电流能使断路器瞬时动作切断电源,火灾往往得以避免;接地电弧性短路是因短路电流受阻抗影响,电弧长时间延续,而电弧引起的局部温度可高达2000℃以上,足以引燃附近可燃物质引起火灾,但由于接地故障引起的短路电流较小,不足以使一般断路器动作跳闸切断电源,可见接地电弧性短路引起的火灾危险远远大于金属性短路。科技论文,火宅。电气短路以单相接地故障居多,电气火灾的危险则以接地电弧性短路为最严重。另外不论是TN系统还是TT系统,接地故障回路的阻抗都大于带电导体短路回路的阻抗,这也是形成接地电弧性短路的一个重要原因。

通过分析电气火灾的原因,在低压电气线路上加装防火漏电报警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通过防火漏电报警系统,能够准确地监控电气线路的故障和异常状态,提早预警发现电气火灾的隐患,及时报警提醒人员去消除这些隐患,避免火灾给国家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把电气引发火灾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防火漏电报警的内容组成及功能特点

防火漏电报警以带激励脱扣器的塑壳式断路器为主开关,另外配备各种采集、记忆、通讯等元器件,集漏电、短路、过载、过压、欠压、防雷、防误合闸、故障类型识别、强制断电等各种保护功能于一体,并具有来电显示、声光报警和本机自检功能。防火漏电报警主要作为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使用,并通过防火漏电报警系统。对电气线路的故障和异常状态进行实时监控,使被动防火变为主动防火,实现集中监控和管理的目标。其主动性功能特点如下:

1)系统启动后首先对电气线路进行全面运行检测,以便及时发现和消除电气火灾隐患。当不存在电气火灾隐患时才允许开关合闸接通,若存在电气故障时提前预警并可以断开回路,未排除电气故障前拒绝合闸接通,确保低压配电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2)在低压配电系统中,对电气线路的运行状况实行全天候在线自动安全监控,自动跟踪诊断电气故障,分析和识别故障类型,并发出声光和语音报警,通知电气维护人员及时排除故障,把电气火灾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真正做到“智能监控,防患于未然”。科技论文,火宅。

3)防火漏电报警采用了微电脑(PIC单片机)自动控制技术,取代了传统被动式机械热效应控制技术,全面实现升级换代,分断速度更快,实测数据只有0.04秒,比传统开关动作速度缩短了数倍,分断速度越快,所产生的电气火花就越小,一旦发生故障能快速切断,增强了安全可靠性。

4)系统具备“黑匣子”记忆功能。通过一台电脑在5km范围之内,可对多台防火漏电报警实现远程监控。随时可关断或接通用户供电线路,随时可查询用户供电线路安全用电情况,随时调阅每台防火漏电报警当前或历史运行情况,一旦发生漏电、过载、短路等故障时能准确在电脑界面上显示出发生故障的供电线路具置和发生故障的时间。使故障发生的原因一目了然,便于维护和管理。

5)系统采用智能化网络管理。采用RS485/RS422四线制全双工通讯模式,传输距离在5km以内。科技论文,火宅。同时可与烟感、温感或可燃气体探测器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心实行联动控制,把配电与消防系统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双重报警和控制功能,大大提高了对漏电火灾监控的可靠性和保护性,从根本上解决了电气火灾误报和漏报现象,全面主动防御电气火灾事故的发生。科技论文,火宅。

6)系统实行多功能全面保护,除传统的漏电、过载、短路保护外,又增加了防止过压、欠压、雷电感应和误操作等防护措施,以避免对电气设备的损坏,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三、防火漏电报警系统的实际应用

防火漏电报警系统由防火漏电报警、集线器、中继器、转换器、台式监控主机或电脑等设备组成。系统以防火漏电报警作为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使用,集各种保护功能为―体,担负起各种电气故障的实时检测、采集和发送任务,并具有来电显示、声光报警和本机自检功能,对过电流、剩余动作电流、动作与延时时间等各种参数值进行现场或实测后设定。采用先进的动态阈值检测和自动判断技术、高灵敏度剩余电流探测、新型故障数学模拟算法和现场总线技术,为智能远程监控的实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系统对电气线路的运行状况实行全天候在线自动安全监控,随时检查各用户安全用电情况,可接通或分断用户电源,并具备“黑匣子”记忆功能。准确报出故障线路地址,监视故障点的变化,满足了《新高规》中,“储存各种故障和操作试验信号,信息存储时间不应少于12个月;切断漏电线路上的电源,并显示其状态;显示系统电源状态”等要求。

系统可实现独立监控,监控主机单独设置在值班室或消防控制室内。也可采用通讯接口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网运行,实现双重报警和控制功能,监控主机可与消防系统设备共用,设置在消防控制室内,达到集中监控和管理的目的。

四、总结

篇12

 

1前言

我公司变电站10kV系统采用不接地运行方式。随着公司不断发展,供电半径的增大,电缆线路的急剧增加,系统电容电流急剧增大,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接地相电压降低,非接地相电压可升至相电压,造成设备绝缘损坏,引发相间短路而事故跳闸,又由于单相接地时电容电流过大,弧光不能自熄,电气设备绝缘击穿后导致相间短路甚至发生火灾的现象经常发生,严重的危胁了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因此公司决定对10kV系统进行改造,以解决所存在的问题。

2解决措施

2.1采用消弧线圈接地

消弧线圈的作用是当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提供一电感电流,补偿接地电容电流,使接地电流减小,也使得故障相接地电弧两端的恢复电压速度降低,达到熄灭电弧的目的。当消弧线圈正确调谐时,不仅可以有效的减少产生弧光接地过电压的机率,还可以有效的抑制过电压的辐值,同时也最大限度的减小了故障点热破坏作用及接地网的电压。

2.2安装接地选线装置

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为了能够迅速、准确判断发生的故障线路,本变电站安装接地选线装置。

2.2.1对接地选线装置的要求

虽然选线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在我国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但小电流接地系统自动选线技术是一个难题,它的难点主要表现在: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信号小,不象其它故障如两相短路、两相接地短路等故障类型故障信号那么大;单相接地故障的类型复杂而不确定,有全接地故障、有间隙性弧光接地、有经不稳定电阻接地、经树枝接地(高阻接地)等等;中性点接地方式不确定,有不接地、有经消弧线圈接地等。以至于发生在运行过程中发现选线正确率很低的情况。为了避免我们又回到了人工拉路确定单相接地故障的老路上,根据前面总结的选线不准的原因和我公司实际情况,我们对选用的接地选线装置提出以下要求:

1、装置能准确识别直接接地、经电阻接地、经弧光接地、间歇性弧光接地等复杂的故障类型和不同线路两点同相接地故障类型下的故障线路。

2、装置适用于中性点不接地、经固定消弧线圈接地、经自动调谐式消弧线圈接地接地方式。

3、装置具有跳闸功能,可与断路器跳闸回路相连,实现选线后的故障切除。

4、装置具有远程维护功能,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同主站通信,及时了解设备的运行情况,对设备进行远程维护。

5、装置可自动跟踪系统零序电流的变化,适用于现场二次侧零序电流2mA至3A,保证系统电容电流较小时,装置无死区,电容电流较大时,无饱和。

6、装置具有故障录波功能,可以提供故障前后六个周期的波形,并能监视接地故障情况下各线路出口处一次接地电容电流和系统零序电压。

7、装置具有与远动装置的接口功能。可以提供遥信无源节点、标准485或RS232接口。免费论文。

2.2.1 接地选线装置的选择

根据前面所提出的要求我们选用了LH-02FZ分散式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此装置有如下特点:

1、国内率先推出基于多CPU构架,有效提高采样点数,所有线路在同一时刻采样,排除了接地过程中系统波动对判线的影响,解决了国内同类装置中对5次谐波及暂态高频分量采样点数少、精度低的难题。

2、采用分散式结构,零序电流采集单元就地安装在开关柜上,有效降低干扰,减小CT不平衡。免费论文。

3、随着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的推广,以暂态原理做为判线依据,判线原理不受消弧线圈的影响 ,确保判线的准确性。免费论文。

4、暂态信号幅度强,分辨率高

接地故障初始阶段产生暂态高频振荡电流,其幅度可达工频稳态电流的十几倍甚至几十倍,频率在300Hz-3000 Hz之间,幅度强,信号丰富。

5、对瞬间接地及间歇性接地效果好

随着微电子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基于暂态原理的选线装置应用故障录波技术,准确捕捉接地暂态过程,记录暂态波形完全可以捕捉到时间很短的接地故障,对于在恶劣天气或系统故障隐患所带来的持续瞬时间歇性接地更具有突出的优势。

6、对弧光接地工况的选线效果好

现场单相接地故障中,过渡过程产生高幅值的高频振荡电流,使故障点产生电弧游离,产生持续性电弧或间歇电弧接地,在弧光接地工况下,基于稳态的选线原理失灵,而基于暂态的选线原理,选线是不受影响的。

7、国内唯一采用故障录波技术,完整记录接地暂态过程,解决瞬间接地及间歇性接地的选线难题。

3改造后的效果

我变电站10kV系统改造后,有效防止了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弧光不能自熄、弧光接地过电压、铁磁谐振及事故扩大等现象并可根据接地选线装置迅速、准确判断故障线路,确保了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和供电可靠性

4参考文献

[1]肖白,束洪春,高峰.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方法综述[J].继电器,2001,(04)

[2]许赫男, 许吉红.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分析及保护方法[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