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7 18:14:3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茶文化艺术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所谓招贴,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海报或者类似的宣传画,属于户外广告,主要分布在城市街道、商业区、公园、车站等一系列公共场所,在国外被称为“瞬间”性街头艺术。招贴设计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第一种属于非营利性的社会公共招贴,一般由政府承接。第二种是以营利性目的的商业招贴,这类招贴较为常见,运用也相当广泛。还有一种属于艺术招贴,艺术招贴比较注重个人主观意识、风格特点和情感的表达,更具有创意,主要包括各类绘画设计展、摄影展等。
2.招贴设计的特点
招贴设计可以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冲击力,让我们在一种充满期待的情景下,切身体验招贴设计作品的视觉传达效果和独特魅力。它在人们获取有价值信息的同时,又有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与感受,越是独特的招贴设计作品越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打造出生动自然和一目了然的艺术氛围,从而逐渐接受招贴设计作品所传达的主题信息。招贴设计作品在准确地传达设计主题的基础上,如何以个性的、独创的视觉形象引起人们的注意,从而达到宣传的目的,这是设计师们不断追求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可以通过画面的主要构成元素之一——插画来实现。
二、插画艺术的特点
“插画”在拉丁文里解释为“照亮”的意思。顾名思义,它原本是用以提高各类读物里文字所赋予的趣味性,使文字部份更加生动、形象地呈现在读者的心中。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插画早已超过了“照亮文字”的辅助地位,它不仅能突出主题思想,更能提高艺术的感染力。而在今天的商业插画领域里,招贴设计中的插画作为商业插画的一个重要分支,其设计的基本理念是以满足和刺激人们需求为宗旨,招贴设计中的插画在实际应用中越广泛,也就能更好地商业市场服务,从而为商业经济的繁荣发展提供必要的养分。可以说,插画艺术已进入商业化时代,在当今商品经济时代,它对经济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
1.艺术审美的大众性
插画是用图画这种人类共通的表达方式来说明主题、概念或故事,传递信息,表达情感,所以更容易被不同年龄、不同文化、不同国家和不同语言的人所接受。尤其是随着“读图时代”的来临,具象特征的视觉符号给人们强烈感官的刺激,使人们乐于接受以图画的形式所传递的信息。
2.实用性
插画与纯艺术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插画的大众传播性,在插画中加入商业元素增强了插画的竞争力,依附于其他实物或商品展现出来,使艺术与经济完美结合,因此插画本身具有商业性和艺术性的双重价值。插画在广告招贴中将信息最直接、明确、清晰地传递给受众,引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信服接收到的信息,在审美过程中接受宣传的内容,从而诱导消费者采取最终行动,这是插画艺术最重要的功能。
三、插画在广告招贴中表现
插画是广告宣传的重要手段,因其强烈的趣味性以及形象塑造的自由性,给人以更强的视觉上的冲击力,形成强烈的视觉刺激,从而引起人们浓厚的观赏兴趣。广告插画与其他插画最大的区别在于,广告插画是以传递商品信息、促进销售为最终目的的。广告插画作为广告传播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其功能表现在以下几点。
1.直观生动地传递具体的产品和服务等信息
插画作为图形艺术的一种,其优势就在于它以艺术的形式将招贴主题形象化,能够使人们一目了然地知道所要传达的信息,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与摄影图片相比,插画的表现空间更为广泛,例如在广告创意需求下表现科学幻想世界、童话与神话故事等虚拟画面时,能够将这些画面描绘得逼真迷人。
2.强化商品感染力,激发消费者兴趣
插画作为绘画艺术,在宣传广告主题的基础上,也为其宣传的内容创造了附加的审美价值。插画艺术丰富的想象力与表现力往往能够使商品从同类中脱颖而出,尤其是插画与摄影艺术结合后效果更突出。插画的形象、色彩、线条充满了活力,能够强烈冲击人的视觉,吸引人们将目光停留在插画上,提高广告关注的程度,激发消费者兴趣,挖掘他们的购买潜力。
3.增强广告的说服力
插画能够将广告创意以艺术化的形式完美地展现出来,相对于毫无创意的直白的广告诉求显得更有说服力,也更容易被消费者所接收。
四、插画在招贴设计作品中运用的具体要求
一幅招贴设计作品中,插画的运用是否成功,直接关系到招贴设计作品的最终效应,具体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插画应具有醒目的远视效果
由于招贴设计主要运用户外的空间表现形式,所以如果在招贴设计中,插画的比重较大、字体也比较醒目的话,那么这幅招贴设计作品就一定更加具有吸引力。就其功能来说,作为户外广告的主要形式,视野广阔,如果以巨幅插画来表现,能够给移动的消费者们提供了更为优质的可视空间,因此就可以使招贴设计作品的远视效果更为清晰夺目。
2.插画应遵循设计原则进行创新
招贴设计中的插画艺术既要融合传统绘画,也要与现代设计精髓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在尊重招贴设计原则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创意新颖、风格独特的插画会使人产生耳目一新的视觉效果。因此,招贴设计的插画运用既自由宽松又具有挑战性。在一些公共场所,经常利用一些类似或者相同风格的插画,使招贴设计作品形成系列化,具有整体统一的视觉效果。
3.插画应具有较强的视觉吸引力
插画在招贴设计中的运用,目的是更好地向人们传递某种价值信息,从而直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让人们去感受、理解其所想表达的价值信息内容的一种有效传播方式,这样,招贴设计的作品才具有有很强的视觉感染力。插画的运用,构成了招贴设计作品鲜明独特的艺术特色。所以,在招贴设计作品中,不管是幽默风趣的,还是客观写实的,本质上都必须包含一种无法估量的、吸引眼球的内在元素。由于市场的导向作用,一般不能把潜在的客户群体排除在外。因此,越来越多的插画被应用到各种招贴广告领域里。设计作品体现了“销售即娱乐享受的过程”“让消费者满意,消费者就会选择你”等类似较受欢迎的商业营销理念,或者是在兜售一些华而不实的商品时,“向他们展现你的真诚”等营销手段。个性特征、技法表现、物质媒介——这些都是实际创作的辅助元素,而非创作时的关键因素。
中美消费行为的差异及其原因分析
封面是一本书给读者的第一印象,它的美观与否在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当中有着一定的影响。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图形知觉的组织性是脑本身具有机能的表现,因此,以插画形式出现的封面设计更具新奇感和情感吸引力,更能跃入人的视线。
1.1.1书籍封面插画的特点
封面插画设计是书籍封面设计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它位于书籍封面的位置,所以要求其具有直观、明确的特点,给读者带来能够产生共鸣的视觉效果。它在画面中占有很大位置,是视觉的中心,设计者在依靠书籍封面表达书籍内容时,可以运用比喻、象征这一类的手法来表达。封面插画可使用的内容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有人物、动植物以及自然风光等一切现实中的产物。
1.1.2插画设计在书籍封面中的运用要素
(1)在插图使用的数量上应该以少而精为好。对于大部分的书籍封面作品来说,图片数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传播的效果。使用一到两幅质量较高的插画,能够鲜明地突出主题,而插画的使用数量较多时,给人带来的视觉上冲击力则会变弱,达不到宣传主题的目的;(2)插画的面积因素取决于插画的重要性。大面积的插画往往用来渲染气氛,书籍的封面采用一整张大的插图,这样能够快速地吸引读者的视线,给读者带来了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并通过插图的内容将书籍信息迅速地传播出去,而小面积图片则可用于帮助读者加深印象;(3)读者的印象。读者对插画的感受直接影响插画所产生的效果。总之,封面插图的设计是为了使读者与作者之间能够快速进行交流,掌握住它的运用要素,会使设计出来的作品更具有效的功能。
1.2书籍内页及内容辅助插画设计
1.2.1插画在书籍内页中的表现手法
插画设计在书籍内页中的表现手法有以下几种形式:(1)绘画的方式。在最具有代表性的书籍插画的领域,绘画方式的书籍插画以其独有的艺术品位和充满人文情感的表现方式给读者带来丰富的想象力。几米漫画,这是当代十分流行的一种绘本式的插画风格,它的绘画的手法与色调逐渐告别了写实主义风格,更加注重意境的表达,因此掀起了一股新形式的绘本创作的潮流,逐渐成为了绘画类插画的时尚代言;(2)摄影写实方式。(3)电脑软件制作的方式。CG插画作品,它就是通过电脑软件技术来制作插画的一个例子。CG插画在制作过程中先要运用电脑计算出真实的光线,再将内部环境中物体进行渲染,从而营造出亦真亦幻的视觉感受。现在许多时尚的书籍当中的插画设计,都是采用写实的摄影作品为背景,然后用绘画的形式进行修饰,最后放在电脑软件里进行制作,非常有美感和创造性。
1.2.2插画对于书籍内容的辅助作用及相互间的关系
(1)插画与书籍是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如果插画摆脱了书籍的主题与实质,只突出美感和画面带给人的视觉感受,那就不是书籍插画了,因为它失去了在书籍装帧中的基本意义;相反的,如果只是注重插画在书籍中的从属性,那它只会变成文字的说明图解,失去了本身的审美价值与艺术价值。(2)插画对于书籍内容的表达具有辅助的作用,文字对于插画有一定的约束性,要想使设计的插画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就必须将插画与文字所表达的内容相结合,因此我们在进行插画设计的初期,不能天马行空,要全方面的了解文学作品,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之后再进行创作,这样所产生的作品才有意义并且充满艺术表现力。书籍插画与文字内容上的相吻合是插画从属性的基本特征,它的从属性还包括与书籍文字风格和题材相协调。
1.2.3插画的版式
书籍的版式,也就是插画与文字在书籍中的色彩、位置、比例的关系,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各个版式相互间的关系,它们的排列在整本书当中要具有协调性、连贯性和节奏性。文字间的插画版式可分为以下几类:(1)半页插画,插画在版面的宽度与版面的版心是一致的,可以根据排版的需要把图片置于整个版面的上方、下方或者是中间的位置;(2)通栏,书籍版面可以分为双栏、三栏及多栏等,插画可以与双栏、三栏或多栏的宽度一致;(3)四角,即在版心的四角放置插画;(4)越空,是在安排插画时,把图片的一边或两边超出版心放置,形成越空的形式;(5)出血,是指把插图的一边、两边或三边扩大到书籍边缘;(6)双页插画,即插画占据版面的左右两页,这样增强了插画的视觉效果,并且使整个版面更加整体;(7)整页插画,即插画的大小与版面的版心大小相同,一般多运用于美术及摄影类的画册和杂志类的书籍。
1.3书籍包装及宣传的插画设计
书籍包装的插画设计由于画面简单、直观清晰,易于辨认,打破了国界间语言的限制,所以它已经成为书籍包装形象创作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它通过对产品内容、形象以及情感的处理,对产品的视觉形象进行了深层的加工。
1.3.1插画设计在书籍包装中的诉求功能
插画设计在书籍包装中最基本诉求功能就是将作为商品的书籍当中的信息简单明了地传递给读者,从而使他们产生兴趣,同时强化书籍的感染力,让消费者信服书籍所传达的信息并欣然接受这些信息,这样才能够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求,最后使消费者采取购买行为。
1.3.2插画在书籍包装中的应用原理
书籍包装中的插画设计,是用确切而生动的视觉形象将书籍所蕴含的主题表现出来,它所包含的元素都是以书籍为中心,因此作者在给书籍的包装进行插画创作时,需要对书籍本身有一个准确的市场定位。首先,要具有创造性,将书籍信息巧妙地表现出来;其次,一定要有好的表现形式和视觉效果;最后,就是寻找合适的介质,从而将设计出来的书籍插画及书籍本身推广出去。
1.3.3插画设计在书籍包装中的表现技巧及优势
(1)书籍插画的表现技巧可分为:第一,用“具象图案”来表现,它最大目的就是将商品内容推荐给消费者,主要是以写实表现手法为主。书籍包装上的插图使用十分具有代表性的龙门石窟佛像这一具象的图案,让读者能迅速了解书籍所要传达的内容,这样也能使消费者在挑选书籍的时候节省了时间;第二,用“抽象图案”来表现,作者能够将思想中模糊而又朦胧的概念或者是情绪通过抽象的图案来表达出来,对人们的思维没有局限,使其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样更容易达到预期的表达效果。抽象的图案具有强烈的视觉印象,能够在各种各样的的书籍作品中,展现所设计作品别具一格的特点,在表现图案的选择上需要考虑书籍本身的诉求与所面对的消费群体。一套诗集的包装,包装上面采用了较为抽象的图案,图案的造型和色彩的都能够传达出来一种古朴的感觉,与书籍主题与风格相吻合,能够吸引读者的视线。(2)书籍插画在书籍包装中的优势:第一,插画在书籍包装中表现的手法是多样化的,可以从更多角度对书籍进行展示;第二,表现风格是多变的,通过对书籍本身的定位的了解分析,创作出适合不同消费群体的包装设计作品。比如针对女性书籍包装上的插画设计,可以多采用浪漫唯美的元素,这样能够提高女性消费者对其的关注度,包装的整体风格清新、柔和,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符合大部分女性读者的审美;针对年轻人的书籍包装设计可以采取时尚的风格,一套涂鸦风格的包装,整体感觉时尚个性,独具特色,满足年轻消费者个性化的心理需求,更容易引起年轻人的认可;第三,具有丰富的装饰性,插画本身既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把它当做具有装饰效果的图形进行使用,书籍包装本身只使用了具有装饰性的图案,这些装饰图案作为书籍包装设计的主要图形语言,使整本书的感觉简洁明了,与书籍本身的风格相得益彰,并使书籍获得更加多样化的艺术美感。
2插画设计在书籍装帧中的视觉传达功能
书籍插画是与书籍并存的,它不能够独立存在,必须以文本为寄托,但它的功能却不是文字所能替代的,插画的插入可以在视觉与版面上与文字形成对比,使书籍更具美感。
2.1对书籍信息的传达
人们对图形和文字的识别度比率分别为78%和22%,只有受过一定文化教育的才能够接收到文字信息想要传达的内容,而图像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受这一因素的影响较小,所以图形本身可以起到对文字解读和辅助的作用。图像是一种具有世界性、共同性的交流方式,它与文字既能够相互独立存在,又能够相互融合,它们之间相互诠释,相互补充。在文字中配上插画,可以使人们通过插画来了解文字,它在信息传达的过程中更加直观,它本身携带了文字说明的特点,尽可能地传播了它所能传播的信息,因此使大多数读者不需要太多的阅读能力就能够读懂书籍所要传达的主要意思。
2.2对艺术形象的传播
近些年来人们不仅对书籍的文字内容要求很高,作为书籍中重要的视觉传达因素,书籍装帧中插图的好坏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同时,作者所创作的插画也是传递其内心世界的一种方式,展现自己与众不同的一面。我国有许多多姿多彩的传统造型艺术形象,无论是在原始的彩陶上,还是留存下来的壁画等艺术形式上,都是人类原始心态与造型观念的消化与潜存,还有我们熟知的如莲生贵子,金玉满堂的吉祥寓意,也都象征着人们对生命的憧憬,对幸福的祈求,通过书籍插画的夸张和美化,使这些艺术形象能够更好地传播与传承。
[1]黄核成,余剑耀.农林院校艺术教育的现状及措施[J].浙江林学院学报,1997,14(3):311-314.
[2]高秦嫣.对加强农林类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3):233-234.
[3]苏畅.农林院校艺术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1(4):17-19.
[4]钱学敏.钱学森谈科学艺术与创新思维[J].华中建筑,2003,21(3):9-21.
[5]王莲英.成立中国插花花艺专业教育机构势在必行[J].中国花卉园艺,2012,(21):30-31.
[6]汪劲松.谈在大学生中开设《插花艺术》课程[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3(5):55-57.
参考文献
[1]王莲英.中国插花艺术发展简史[J].中国园林,2006(11):44-48.
[2]谢婕.浅谈在师范院校中开展《插花艺术》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3):208.
[3]汪劲松.谈在大学生中开设《插花艺术》课程[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3(5):55-57.
[4]姚霆.综合性大学开设艺术赏析公选课程的重要性[J].课程新思路,2013(12):35-36.
[5]张虎,孙莉,吴冬.《插花艺术》项目课程改革的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6):18301-18303,18318.
[6]袁菊红.多科性大学中插花艺术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39(20):12627-12628.
[7]胡军,张淑梅,张咏新.《插花艺术》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探讨[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报,2010,12(1):55-56.
[8]吴丽君.《插花艺术》课程教学和实践改革探讨[J].中国园艺文摘,2012(4):184-185.
[9]吴钟鸣.高校公选课程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高教高职研究,2011(30):202-203.
[10]罗凯华.确立公选课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科学地位[J].吉林教育学院学报,2010(11):13-14.
参考文献
[1]谢婕.浅谈在师范院校中开展《插花艺术》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3):208
[2]何黎明.“插花艺术”教学实践现状和发展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9):186~187
[3]钱锦、马玲.《插花与花艺技术》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完善[J].科技信息,2010(32):184
[4]胡军、张淑梅、张咏新.《插花艺术》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探讨[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
[5]岳敏、施芬.高等农业院校“插花艺术”课实践教学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12(1):73~76
[6]李福东.现代插花及其审美教育价值[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8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