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计算机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7 18:14:3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小学计算机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小学计算机论文

篇1

计算机教学要求教师要有一定的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而现在很多教师并不具备系统的信息技术知识,对信息技术教学的认识也不充分,没有树立正确的信息技术观念,因此,很难实现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有机结合,这样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随着教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很多新技术也逐渐涌入课堂,使得中小学教学逐渐出现了三种现象:一种是过分依赖教学技术,不管上什么课都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这样虽然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但过分依赖,甚至有的老师没有多媒体就不能上课。另一种是对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排斥,虽然多媒体教学在中小学教学中已经广泛使用了,但是有些教师就是坚持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它。再一个就是片面追求新技术,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之后,一部分教师坚持认为新技术就是最好的,不管教授什么都是用最新的技术,这样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很多教师由于对于信息技术不是太懂,因此往往为了一节课费了好大的力气,有时候还要信息技术老师的指导,但制作的课件却并非上乘,这样不但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往往还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反之,有的教师则认为自己不会,依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用一支粉笔一本书就进行课堂教学。

(二)教学的形式大于内容

很多教师在教学时间的限制下,为了提高教学速度,因此将整堂课的知识点都收集到自己的教学课件中,在一个课件中可能包含很多重要的内容,但由于多媒体教学花费的时间较传统课堂要多,因此老师为了完成当堂的教学任务就必须加快上课速度,省略了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的过程,学生直接可以看到答案,这样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对多媒体教学的兴趣,经常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一些图片、音乐、视频等,这一措施使课堂气氛活跃了很多,但仅仅只是停留在表面上,转移了学生的注意力而已,学生只是抱着玩玩的心态,而并没有让学生在快乐中收获知识。另外一点,教师只注重学生直观思维的发展,没有注意到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表面上看起来课上的很好,而实际上弱化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让多媒体直接代替了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变得更加懒惰。

(三)师生之间缺乏情感交流

将计算机技术运用于中小学教育中,教师开始用多媒体教学,这样不但可以增加教学的广度,还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初衷是好的,但是现在原本的师生之间的交流变成了人机之间的交流,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课件的演示上,教师为了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往往会采用一些图片、视频等,形式上看起来活泼,但师生之间的关系开始变得疏远,教师已经不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而成为了信息操作员,师生之间的关系已经被多媒体取代,教学活动的双边关系变成了单边关系,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二、应对措施

(一)培养教师的计算机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让教师充分认识到计算机技术对教育的作用,要站在信息技术和课堂整合的高度来看待信息技术的作用,要让计算机起到优化课堂,提高课堂效率的作用,而不是仅仅成为一个表演的工具,摒弃形式观念。在此基础上,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大对教师计算机技能的培训和提高,使教师能正确的使用这种多媒体教学手段,从而帮助他们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在各级各学校中,应采取培训和自学相结合的方法,主要学习课件的制作、课件的使用技巧等方面。对于一些条件相对艰苦一点的学校,可以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即先派本校一部分老师出去学习,回来后再培训学校其他老师,或者将计算机技术方面的专业人才请到学校,对老师进行相关知识培训,以此来提高教师对计算机的应用水平。

(二)优化课堂形式,使课堂形式内容相结合

计算机技术广泛的应用于中小学的课堂,通过图片展示、动态图展示以及音响等效果,让学生能够更直观的去理解所学知识,更愉快的去接受,但是这往往也伴随着一些问题出现,那就是教师注重于形式和忽略了内容,学生也将注意力集中到了图片画面上,因此,教师应该明白,多媒体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而具体的课堂的教学方法还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教师可以在课堂的讨论、推理中穿插一些多媒体手段,这样不但加深了学生的印象,还能让学生更直观的去认识所学知识。

(三)改变传统观念,加强计算机在教学中运用的理解

对于学生来说应该正确认识到多媒体教学的目的是什么?是通过图片、视频等手段来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一些知识,加强学生的理解,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桂林山水甲天下》这节课时,很多学生并没有去过桂林,因此也无法亲身去体会桂林山水的美,如果老师上课前给学生播放一段桂林山水的视频,学生就会对课文所讲内容有了更直观的了解,这样教师在讲课时学生就更容易理解课文了。学生可以在理解的基础上找出知识间的关联,以便更好的对所学内容进行理解和强化。而对于教师来说应该明白多媒体只是教学手段,不可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二者应有机结合,教师也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上课内容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而不是照搬别人或自己的传统模式。

篇2

2.采取理论与上机相结合的考试形式,推行灵活多样的考评方法

计算机教学非富多样,考核形式也应该富于变化,给学员一种继续学习的动力,所以考核尤为重要,考核是对一门课程学习结果的检验,因此对计算机教学效果进行考核也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学习并不是为了考试,但是考试可以有效地对一段时间的学习效果进行检验,但是,考试的形式也会增加学习者的学习压力,与此同时却也能够促进学员的学习热情,使学员取得更为优秀的学习成绩。计算机课程有异于其他课程,它有它自身的特点,笔者认为计算机考试应该采取理论与上机实践相结合的形式,从多角度对学员进行检验,这种方法也是在多年的经验中总结出来的,这种考试形式适合党校计算机教学。理论知识的检验主要考查的是学员队这一阶段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对概念的理解,对于难度高一些的问题不着重考察,上机操作考查的是学员能否更好的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理论融洽的应用于实际,上机实践可以减轻学习压力,并且可以使死记硬背的重点难点降低难度,激发学员的创新意识。因此,上机实践考试尤为重要。理论知识和上机实践缺一不可,两者相辅相成,这两者的结合能促使学员最大化的学习计算机知识、掌握计算机技术。

篇3

(一)固定资产确认、计量的差异分析

中小学校对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对固定资产的确认和计量产生较大影响,主要表现在:

1、账面价值与实物价值背离

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账面原值与净值差异明显,并随时间推移越来越大,以固定资产账面原值反映固定基金,即虚增净资产又背离了固定资产实际使用情况。

2、成本核算不完整

对跨期建造固定资产,其建设期间的资本化利息没纳入成本范围,仅以利息列入事业支出,导致资产成本不全面。固定资产损耗价值不在成本核算中体现,虚增了报废前的价值和净资产价值,同时不计提减值准备也掩盖了资产减值的事实,导致会计记录不真实,成本费用支出不完整。

3、弱化了日常管理

固定资产在报废、损毁、丢失时,按原值冲减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不能如实反映实际的损失和划清责任,加大了日常管理的难度。而权责发生制下,学校基建融资发生的利息支出可根据归属期加以确认。对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利息支出实质上构成固定资产价值的应予以资本化,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对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予以费用化,列入事业支出。

(二)存货资产按收付期确认造成管理滞后

学校存货是指在业务及其他活动过程中为耗用而储备的各种资产,包括材料、低值易耗品、器具、工具(达不到固定资产标准)。对存货采用收付实现制,由于学校多采用赊购方式取得存货,款项不及时支付,相关结算票据财务无从知晓,具体采购费用和使用量财务无法监督,造成材料使用人为浪费,浪费严重。实行权责发生制,按存货资产的购入归属期加以确认资产和相关负债,及时反映学校存货和负债的增加,将会计要素加以确认、计量,并账簿中进行登记,既加强存货的日常管理又完整反映了学校的债务负担。

(三)负债核算的不足及差异分析

学校对负债核算最主要的是负债的确认不及时、不完整。按支付期间确认相关的支出和负债,在资金严重紧张的情况下,容易对借入款项、赊购资产确认不及时。通常是多计资产少计负债,掩盖了真实的财务状况。中小学校实行收付实现制行,会计核算时对应由当期承担各种应付款项没有予以反映,不在财务账面体现,从而致使事实存在的债务当期没有进行确认和反映,使债务滞后顺延,成为隐性债务。而权责发生制下,只要当期承担的经济义务都必须加以确认,在账面上反映并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从而做到真正的账实相符。

(四)支出核算不足及差异分析

学校借入款项发生的利息支出,在收付实现制下,只有在相关款项支出时才加以确认,人为加重支付期的利息负担,违背了受益期和负担期相互配比的原则,难以真正反映学校的财务状况。同时学校除基建借款外,有大部分垫付未核销账目,这实际上已形成了事业支出。如购入的教学设备已投入使用,由于受收付实现制约束,款项尚未付清,不能列支事业支出。在权责发生制下,根据配比原则和成本核算的需要,把支出划为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并在各自的受益期在受益对象中进行分配,支出核算更为准确。

篇4

二、民办学校会计核算制度的发展

自我国出台了《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之前,民办学校的会计核算制度很随意,因没有具体的规章制度,导致民办学校的核算方法多种多样,杂乱无章。笔者曾参加过《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相关培训,从培训课程中可知,该制度规定,民办学校是否采取该制度,要根据其章程来确定,若学校为取得合理回报的,则使用企业会计制度,若不是取得合理回报的,则使用民间非营利会计制度。从民办学校的定义以及我国出台的《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可以看出,民办学校是在我国教育资源不足的社会背景下,为了解决入学困难,增加教育资源而举办的一种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社会组织,是属于国家的公益性教育事业,这一点没有任何异议,但是就“合理回报”这一问题,笔者认为,我们国家对于民办学校还没有做出具体的划分——营利民办学校还是非营利民办学校,因此民办学校的合理回报应当属于国家对于举办学校的出资人的一种奖励政策,它与企业的股东分红有着明显的区别,民办学校应该和公办学校一样,属于非营利机构。因此。民办学校的会计制度应该使用民间非营利会计制度。

三、民办学校执行民间非营利会计制度的优点

我国出台的《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解决了我国民办学校出现的会计核算方法不统一的问题,其现实意义还有很多,具体如下。

(一)有利于保护学校各出资人的合法权益

民办学校会计核算的目的就是明确学校的经营状况及学校各投资者的投资关系和权益。民办学校执行民间非营利会计制度下的核算,可以合理有效地分析出各投资者的权利和收益。会计人员根据各投资者的投资金额的差异,来单独核算出其出资情况,从而变相地保护了其合法权益。

(二)有利于提高学校的财务管理水平

财务管理的基础是会计核算,民间非营利会计制度的会计核算,是一项合理的科学的财务核算方法。该方法下的核算有利于提高学校的财务管理水平。因为会计核算可以对为举办学校的出资人和学校管理者提供学校经营状况的具体数据,例如学校的经营成本,根据具体数据,管理者可以清楚地看到学校在经营过程中需要节约的开支成本,提高办学的效益。另外,由于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的性质不一样,民办学校的出资者是多元的,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组织,并且民办学校的出资情况也是复杂多变的,有个人出资、单位出资,有收购,有转让等。民间非营利会计制度下的核算,因可对出资者进行单独核算,此方法适应了民办学校复杂多变的投资环境,,使得学校管理者更方便地对出资者进行财务的管理。

(三)有利于加强学校的规范化发展

民间非营利会计制度使得民办学校的会计核算方法发生了质的改变,它通过核算基础的变化,会计要素的整合以及计量标准的统一来对民办学校的会计核算制度做了一次合理的规范,不论与之前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还是企业会计制度相比,都有其可圈可点的地方。民间非营利会计制度下的会计核算,要求会计人员统一编制财务报表,这样不仅可以真实地反映学校的经营状况,而且使得学校的会计信息更加透明化,更有助于政府相关部门对学校出资者及管理者的监督,从而有利于加强学校的规范化发展。但是,由于民间非营利会计制度是一项新的会计核算制度,它在各方面还有待完善并且需要学校的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注意加强自身对该制度的学习和经验的积累,在遇到问题时要根据新的会计核算制度做到及时的调整,努力为学校的管理者提供准确的会计数据。学校也应加强对会计人员贯彻民间非营利会计制度的思想,实现办学利益的最大化。

篇5

二、技术培训学校中实验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传统的计算机专业实验课程是通过教师的引导教学,按照教师的教学设置安排合理的实验步骤,从而完成实验课程,这中实验课程方法在实效性上存在严重的缺陷,虽然可以保证实验课程结果的有效保证,但是却造成学生对于实验课程兴趣的降低,不能有效的改善学生的课程思路拓展认识,学生以被动接受的形式完成计算机专业教学课程实验的学习,从而降低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实验课程的整体发展,降低了学生的整体创新思维能力的拓展培养。因此,加深教学实验课程的改革是保证技术培训学校中计算机专业学习的有效方法,将被动的实验课程转变为主动的教学思路,以合理的计算机上机操作,合理的课程实验动手能力设置、良好的计算机应用处理问题的课程设置保证计算机专业课程水平的有效提高。通过课程实验设置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于计算机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合理的设置教学实验课程内容,加深学生实验教学的相关方式,拓展学生整体的知识内容程度,保证学生在实验课程中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程度,激发学生的课程积极性和自身的主管能动性,保证学生的自我创新意识的培养。计算机专业实验课程的改革是加深实验课程内容的整合,将实验课程的相关内容进行分配,建立技术理论学习实验、综合设计实验和研究技术类实验的三合一结合教学方法,通过加深计算机实验课程的学习,提高计算机实验教学过程,保证计算机相关课程的设置,保证计算机实验的有效性发展,从而提高计算机实验课程,完成实验教学的目标。

三、技术培训学校的教学课程改革方式

随着我国技术培训学校的教学特点,得到了技术人才市场的广泛欢迎,大力开展专业技术水平人才的培养,结合工作实际需要,完成计算机专业实验课程,从而保证计算机课程的实际效果。为计算机实验教学课程进行系统的课程改革,提高学生的实验学习能力,加深学生的实验课程接收水平,建立合理的计算机实验课程能力的培养,建立合理的创新思路,保证实验课程的有效改革。优化实验设备仪器,建立综合的教学课程设置,合理的安排实验内容、加深课程装置的设置,建立综合性的实验过程,对实验课程进行合理的认识。建立认知型、设计型和综合应用型三种实验教学平台,保证整体课程实验的过程的有效性。

四、技术培训学校的教学课程改革思考

开展合理的开放性教学改革实验方式,结合专业研究型教学课程内容分析,完成计算机课程理论联系实际的实验课程设置,系统化的完成实验课程模块设置,提高实验教学的总体课程比例,加大综合性实验设置,加深学生的技术能力培养,保证计算机实验平台的开放性,实现实验课程的合理认识,保证实验课程教学方法,全面的衡量学生的计算机专业创新能力,结合学生的发展,建立合理的课程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课程实验技能与创新思路,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水平,结合实验进行技术问题分析,从多个角度、全面化的考核学生的实验课程能力。加深计算机教学内容的实验课程学习,保证培训学校的自我内容培养,结合外部课程学习,完成计算机专业教学实验水平的提高,实现有合理性规划的实验课程教学内容的培养,建立实验教学课程管理平台队伍,加深课程管理的有效性和规范性。

篇6

三、技工学校《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基本任务分析

在技工学校,《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确切地说,本课程是针对信息技术专业的学生对英语的实际需求而开设的一门特殊用途英语(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课程,目前,这些专业大致包括网络、软件、电子商务以及多媒体制作等专业。本课程的目标是将信息技术专业知识、英语语言知识紧密结合,以培养学生综合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一般说来,技工学校的《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的基本任务包括以下内容:①专业词汇:掌握1000左右的专业词汇,100个左右首字母缩略语。②听说能力:能运用基础语法以及专业词汇进行基本的专业知识介绍及交流讨论。③阅读能力:能基本读懂有关计算机软、硬件原理,网络运作原理、外部设备的英语文章或说明书。④写作能力:能运用基本专业词汇以及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进行简单的写作计算机专业英语。⑤翻译能力:以岗位对计算机专业英语翻译能力的需求为目标,培养学生参与并完成与计算机专业知识运用相关的专业翻译项目。为了完成以上基本课程任务,笔者在《计算机英语》课程实施过程中,以任务教学法为主线进行教学设计,即在明确课程教学目标以及单元教学目标(包括主题目标、语言目标、专业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前提下,设计与计算机专业知识运用相关的专业项目,驱动学生“明确任务,参与完成”。具体而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综合项目设计”为主线,把任务(task)引入英语课堂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以听、说、读、写、译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单项技能的强化训练;而学生利用已有知识,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主动地用所学语言去做事情,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学习语言知识,发展语言能力,从而具备计算机专业所需的语言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使专业英语与基础英语教学融为一体,计算机专业知识与英语教学融为一体,有效完成课程目标以及课程基本任务。

四、《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中任务设计的基本原则

结合任务教学法的基本要求以及《计算机专业英语》的基本任务,笔者提出技工学校《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中任务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①真实教学环境设计原则。创建计算机专业英语使用的真实的教学环境,即结合《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基本任务进行真实项目设计。在《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任务型教学把语言教学真实化和项目化,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不仅在运用中学,而且为了运用而学,直接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去用英语完成各种情景中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任务型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是有效改变以往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现状的最佳途径之一。②学生为主体原则。以学生为主体进行项目与任务设计,把学生的学习活动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去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能动地引导和激励,使学生真正掌握所学内容,并通过任务举一反三。③课程目标及步骤性原则:为了完成课程的基本教学目标,课程的教学任务应以课程的基本任务为基础,无论是综合的任务设计还是单项任务设计都应遵循专业词汇目标、听说目标、读写目标以及翻译目标,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保障《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的有效实施。在此基础上,按照步骤完成任务组织及实施。

五、任务教学法在《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中的设计和应用

建立在对任务教学法、《计算机专业英语课》课程任务分析科学认知的基础上,笔者遵循任务设计的基本原则,尝试在《计算机专业英语》的实践教学中使用任务教学法。以下是《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实施过程中任务教学法设计和应用的具体阐述:

1.教师明确课程及单元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项目(课程目标)以及单项技能训练项目(单元目标)的任务设计,创建“真实教学环境设计”。例如,在进行“Basiccomponentsofacomputer”单元的讲授时,教师首先设计“真实教学环境设计”以及综合目标任务:“美国人Peter要买一台电脑,学生作为电脑供货商向Peter推荐一款最新生产的V1678的电脑,设法向Peter介绍电脑基本构件的内容,并最终成功说服Peter购买V1678的电脑。”其次,教师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单项任务目标设计:①掌握10个左右计算机常见专业词汇。②掌握6个谈论电脑部件的基本句型。③能运用基础语法、词汇以及专业词汇向客人介绍电脑的各种产品和价格。④能顺利地用英文比较各种产品的优势及劣势并推销自己的产品,说服顾客买自己的产品。这样,教师和学生都围绕如何完成具体的任务进行,教师思路清晰,学生学习目的明确,通过小任务的解决来完成大任务。

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任务分析。这是一个在明确的教学任务指引下,学生主动探究摸索,独立自主寻求问题、发现问题、逐渐尝试完成任务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按照小组讨论——各组汇报——教师总结的模式,分两个层次进行。比如在进行“DescribingtheProcessorandItsPerformance”单元的学习时,项目设定“Peter发现电脑的运行速度越来越慢,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想请你帮他改进或升级他的电脑”。首先,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积累,以组为单位围绕第一个小任务——认识电脑内部构件,包括微处理器、内存、扩展槽等并组成部分开展“为什么电脑速度会变慢?”的讨论,并把讨论结果向全班汇报,教师把各组汇报结果写在黑板上。从讨论的结果看,学生会讨论出电脑内部构件,包括微处理器、内存、扩展槽以及造成电脑速度慢的可能原因,结果可能不完整,不过教师应以鼓励为主,不要急于补充内容。此后,进入第二层次的分析,发给学生认识电脑内部构件图以及有关影响电脑速度的文章介绍,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阅读并分析文字材料,以组为单位讨论任务并把讨论结果向全班汇报;教师把各组汇报结果再次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比较看材料前后自己总结的结果,体会差别。这样,学生就会明白自己一开始没有想到的地方,加深印象。但这并不等于说,学生对电脑内部构件以及电脑故障原因就已经很清楚了,可能会有不少疏漏的细节问题。教师因势利导,把学生疏漏的地方指点出来,等于是新知识的讲解。最后,由教师学生共同进行正确知识的归纳总结。3.教学目标达成,完成教学任务。再以“DescribingtheProcessorandItsPerformance”单元的学习为例,通过以上对任务的分析,学生已对电脑内部构件以及电脑故障原因有了清楚的了解,为了结束任务,教师应引导学生转向本单元教学目标:①是否能在“电脑内部构件图”中标出掌握15个与部件相关的专业词汇?②能否应用已学专业词汇向Peter清晰说明电脑速度变慢的原因?③能否用100个单词书面向Peter清晰说明电脑速度变慢的原因?④能否阅读并翻译与本单元内容相关的应用软件光盘的说明书?

此时,教师应鼓励他们尝试着去写,可以通过各种手段、途径完成,可以互相讨论,可以查阅资料,可以随时提出问题。对于提出来的问题,尽量让有能力的学生来解决,形成相互学习、相互鼓励的良好氛围;对于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逐渐引导、指点,形成互动的解决问题方式,共同完成任务。

4.以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以及教师评价等方式进行任务评价和任务提升。以“教学目标达成”完成教学任务后,教师组织灵活多样的任务评价。首先学生要对所完成任务的质量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全班学生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成果,达到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完善提高的目的。最后,教师对学生完成任务的质量进行全面评价,以正面引导为主,多表扬,多鼓励,并适时指出存在的问题。

六、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任务教学法概念的阐述,《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目标的分析,《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中的任务设计原则限定,清晰描述了任务教学法在《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中的设计和应用。在技工学校,《计算机专业英语》具有自身的课程目标: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能力,并通过任务细分,组织单项实训和综合实训,使学生具备计算机专业岗位能力所需的语言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笔者将结合《计算机专业英语》的基本任务以及学生的实际需求,以更进一步提高技工学校《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质量为目标,对任务教学法在《计算机专业英语》的设计与应用进行不懈的研究和探讨。

【摘要】本文在对任务教学法以及技工学校《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基本任务分析的前提下,具体阐明《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中的任务设计原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说明任务教学法在《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实践中的有效应用,以期建立任务教学法在技工学校《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实践中的基本应用模式,最终为培养学生具备计算机专业岗位能力所需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英语技工学校建构主义理论任务教学法

参考文献:

[1]Richards,J.C.,Platt,J.&Platt.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国家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篇7

根据全球步入信息化时代,计算机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工业、工程、农业和文化教育的各个方面。并且伴随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这对大学生的计算机学习能力和高校计算机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临对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提升的要求,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需要完成以下任务:首先,应保证大学生能够掌握计算机的软、硬件的基本知识,熟悉利用计算机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方法。此外,大学生还应掌握应用计算机技术来查询信息、获取信息和整合信息的技能。大学生通过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应在计算机文化素质和信息素养方面得到有效的提高,为成为既懂得自己的专业知识,又熟悉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打下基础。

1.2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计算机技术应用到高校的教学过程中,现在高校计算机教学多使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教师能够将所要讲授的内容通过演示文本的形式或者视频的形式展示出来,并且因为在计算机教学中涉及到较多的操作讲解,教师能够通过投影的形式将操作的步骤展示出来。这样的教学方法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便利并且增加的知识点讲解的清晰程度。但是,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也存在很多的问题。首先,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大部分都是由高中刚刚入学的大学生,计算机基础相对薄弱,而且对于这种教学方式缺乏相应的学习经验,可能会导致教学效果的下降。此外,采用计算机教学的方式,会加大教师教学的信息量,在大量信息量的情况下,教师的授课速度加快,学生无法一边做笔记一边听课,这样使学生对课堂的内容印象不深,容易遗忘。最后,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方式尽管为教学带来了便利,但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仍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没有被充分的调动起来,课堂质量得不到提升。

2构建主义的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应用教学中的应用

2.1构建主义与计算机应用的关系

企业对大学生计算机能力的考察过程中,更加看重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而不是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加强学生在计算机方面的应用能力就必须促进学生自主地加强对计算机知识理论的构建而不是将知识被动地教授给学生。构建主义是一种以学生为核心的教育思想,并通过设置问题的情景,学生自主的进行探索,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有效的评价等一系列的步骤进行的。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能够增加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这种设置问题的方式能够加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要比传统的授课方式具有更好的效果。

2.2设置问题的情境

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根据一个单元或者一个章节的内容来设定学习目标,并建立知识体系框架,之后逐渐搭建完成学习目标中所涉及的学习体系。学生在研究学习目标的过程中,如果发现自己所学习的知识能够完全理解学习目标所涉及的内容,说明学生已经具备了完成学习目标的基本条件;如果发现自己所建立的概念框架不能够完全理解学习目标中所涉及的内容,那么说明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还有一些知识没有得到充分的掌握,需要对所掌握的知识点进行扩充,从而能够自主学习。由于不同学生的不同知识水平和对知识不同的掌握程度,所以学生最终形成的概念框架也许是不同的,但是这不会影响学生的后续学习。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建立的问题情境和知识框架,帮助学生达到学习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应使学生明白自身的现有知识有哪些,为了达到学习目标还需要哪些知识,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将学生引入学习的情境。

2.3独立探索与协作学习

在学生了解自身应补充哪些知识之后,应先让学生自己去独立地探索。探索开始时,教师应给予一定的指导,帮助学生去分析问题,理清思路;在学生对问题具有一定的掌握之后,让学生自己独立分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适当地给予一定的提示,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疑问。利用构建理论进行学习时,应充分发挥小组协商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清楚的问题将在小组的讨论中暴露和解决。通过小组的讨论,学生的知识体系的建立将会更加清晰和明确,这有利于学生学习知识的巩固和提升。

2.4学习效果评价

在构建主义下模型下的教学效果的评价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效果的评价。在构建主义教学方式下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不仅包括学生的个人成绩,还包括学生团队能力的考察,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考察等多个方面,这样能够在多个方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篇8

伴随着教育的发展,学生知识面的不断扩大,教材的不断更新,许多新事物、新知识的不断涌现,作为面对着心灵幼稚、思维能力低下、抽象认识发展缓慢这一特殊群体的小学教师来说,已很难通过简单的介绍、片面的几句话来让学生在内心世界形成完整的认识,即使是教师自己,也很难仅仅凭借自己的所知来弄清楚问题的关键,很难在很短的时间、较小的校园范围内找到合适的答案。而能让学生比较形象了解的实物模型、鲜明的彩图,完整的文字介绍,即使在城市学校也很难比较完整、全面的找到,因此,在传达知识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因教学资料、知识资料不能满足需要所造成知识盲点,造成教师与学生在知识传递上的阻塞。而计算机能够全面满足教学需要,解决这一问题,它通过网上传输获取教学中的所需资料,有力的弥补了教学器材数量与质量的不足,提供了丰富的教辅工具,并且运用各种动画、图解、音乐等先进的教学手段,系统全面的传输知识信息。更重要的是,小学生这一不成熟的群体,获取知识的绝对途径则完全依赖于教师课堂的传播,他们心理和思维的发展所要求的形象性资料,是任何教师都无法估计和全部满足的,而计算机教学则具有很强的形象性、灵活性、多样性,它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层次有针对性的选择,能把书本上简单或是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深刻、形象,很好的针对小学生形象思维发展快而抽象思维发展缓慢的心理特点进行信息的多元化处理,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计算机教学可以加大课堂教学容量。克服传统教育教学过程的弊端。创造最佳知识传输效果

计算机教学引入课堂,其高效、快速的信息传递功效,与传统教学相比大大节约了教学时间,在相同的课堂45分钟,采用计算机教学能够加大课堂教学容量、扩大学生的知识广度和深度。这在小学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小学生幼稚的思维对事物的认识需要寻求丰富的感官刺激,计算机教学可传递他们对知识需求,满足其求知欲。另外,计算机教学还能够简化教学步骤,克服传统教育教学过程的弊端:①可以简化教师繁琐的书写过程,以演示稿、幻灯片代替黑板板书内容,大大节约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②克服了教学空间的限制,完成了以前在教室不能完成的教学内容,使教学从教室走向了校外,从有限空间走向无限空间,拓展了教学范围。③克服了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计算机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始终围绕学生这一活动主体,采用师生交互式的对话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值得我们认识的是,计算机教学有着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动画式的三维效果,能够完成教师光靠双手所不能完成的动作演示效果,特别在小学社会课的教学中,其优势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学生心理对动的事物的认识远远比对静的事物的认识深刻,对多颜色事物的认识比单一颜色的事物认识深刻,对图像事物的认识比文字知识的认识深刻,对具体事物的认识比抽象事物的认识深刻。而计算机教学的三维效果正是起到了将抽象的事物形象化,静态的事物动态化,文字性的知识图像化,单一的事物多彩化的作用,适合小学生心理的发展,增强了小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深刻性和长久性,因此,计算机教学在小学教学中的作用与中学或其它阶段的教学表现得更明显、更直接。

篇9

高职院校所使用的教材比较陈旧,所传授的知识严重落后于现代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当前社会的信息增长速度飞快,计算机知识的更新及变革更是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虽然高职院校已经认识到传授的计算机知识时效性不强的问题,但是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教材的使用上,由于更换教材需要产生一定的成本,并且需要教师耗费比较多的经历去备课,甚至重新修改教学进度。这些原因都导致了高职院校所传授的计算机知识时效性不强,与计算机的实际应用所脱节,也就造成了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欠缺的现状。

1.2计算机教学实践性不强

计算机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学生的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不强。计算机专业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对实践能力有较高的要求。但在很多高职院校教学实际中却存在偏重理论灌输教育,学生被动接受,缺乏实践环节的重视的问题。首先学校在实践课时的安排上较少,学生动手实际操作机会偏少。其次,学校对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比赛活动及实习活动较少,学生缺乏实践能力锻炼的机会和途径。1.3学生对学习计算机相关知识的兴趣严重匮乏,影响教学效果计算机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较为枯燥,复杂,需要有持之以恒的坚持和努力,才能有所收获,这就需要强烈的兴趣支持。这样就不会在遇到困难问题时,出现退缩躲避,缺乏继续探索和研究的勇气和毅力。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因为学生对学习计算机相关知识的兴趣不仅严重影响着教学效果,而且也同样影响着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效果。因此如何培养学生对学习计算机相关知识的兴趣是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1.4教师的专业素质影响教学效果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因此教师的专业素质对高职计算机教学效果中有决定性的作用。一方面,教师作为传授知识的学者,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有榜样作用。如果教师的专业素养不强,就会被学生发现,并对老师产生不信任,对教学效果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另一方面,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需要为学生在学习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答疑解惑,这就要求教师对专业领域有深入的研究,才能旁征博引,用最简单易懂的方式解答复杂的专业知识。但在高职院校中的大部分计算机教师都是从其他专业调过来的,对计算机领域研究不深。

1.5计算机的考核方式和标准单一

学生自入学长期以来一直都是应试教育,考试和升学的压力使得学生无法系统的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之中。考核方法的单一固然能起到保证正常教学秩序的效果,但是不足之处也很明显,那就是以应付考试的死记硬背,无法在实际中应用。此外学校和教师缺乏对考核题目的变化,使学生不会全面复习,并产生侥幸心理,不利于以后计算机知识的学习。

2高职计算机教学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2.1注重计算机教学知识的时效性和课外知识的扩充

高职院校应对计算机教学知识的时效性引起足够的重视,首先在教材的选用上,应注重及时更新教材,与时代的发展所接轨。教师应及时根据教材的更换做好备课工作,做到以促进学生计算机能力发展与提高为出发点。与此同时,教师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了解计算机领域的发展趋势,并及时为学生介绍补充课外知识,培养实用型人才,使学生毕业后能够更好的与社会接轨。注重计算机教学知识的时效性,保证学生的知识体系能够与时俱进,并能够在以后学习和工作中快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高职院校当前计算机教学的重要任务。

2.2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高职院校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学校应将增强实践教学作为改革的首要目标,加强实验教学。第一,可以举办更多的与计算机应用相关的比赛,积极鼓励学生参加,达到以赛带练的效果。帮助学生更好的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第二,可以多联系实习单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与途径。积极建设实践基地,严格实习管理。第三学校应该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更好的物质保障,比如加强对教学设施的完善,为学生的实践提供保障。

2.3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首先,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做到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兴趣、理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可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其次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变被动式教育为互动式教学,使得教学方式得以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互动式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并有利于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在这样的互动体验式教学里,教师与学生都各自相互促进,并拉近了师生关系,使得教学目标圆满完成。

2.4加强计算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其专业素养

高职院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对师资力量进行建设和完善,因为师资力量是改善教学效果的有力保障。为了更好的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可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培训,使其不断更新计算机相关知识,跟随时展的潮流,更好的为学生补充课外知识。

2.5转变计算机考核方式

改变应试教育的考试内容,使学生不再单纯为了考试而考试。在考试方法方面,丰富评测方法。在传统考核方式的基础上,注重平时表现及作业。可以利用灵活的竞赛模式例如网页制作评比、文字录入速度评比等方式的结合进行学习效果的检验。

篇10

2.学生对教学内容缺乏兴趣缺乏学习兴趣是影响计算机教学的重要原因之一。从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的课程来说,学校主要开设计算机软硬件课程,这些知识以理论为主,比较枯燥,让原本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更加失去学习兴趣,计算机课程就变成一个难度较高的课程。这些枯燥的理论课程和网络游戏相比必然逊色很多,因此很多学生对计算机教学产生了厌学情绪,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实际操作能力都没有提高。

3.教学方法存在问题很多学校的计算机教学都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此外,有些学校的计算机教学内容有些陈腐,课堂教学内容没有针对性等等,都是当前计算机教学存在的主要内容。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原因就是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外加近几年院校扩招,知识计算机教师无法依照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因材施教,导致教师要花费大量精神为计算机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恶补”,学生没有充分时间进行上机操作。

4.师资力量薄弱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师队伍逐渐成年轻化趋势发展。很多计算机教师都是刚刚毕业的学生,尽管这些学生具备丰富的计算机知识,但是这些教师没有教学经验,又过于年轻的教师组成的教学队伍是不合理的。年轻教师虽然可以为计算机教学注入新鲜血液,但是这样的年轻队伍没有成熟的教学经验,教学方式过于理论化,将自己在校园中学习的理论知识带入教学当中。因此,教师忽略了高职院校的学生个性差异,降低教学效率。

二、加强计算机教学改革

1.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学生才是教学主体,只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整体实现计算机教学改革。首先,要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计算机的理论知识非常抽象,如果无法让学生对理论知识产生兴趣,就无法提高教学质量,所以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切实提高计算机的教学质量。

2.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师资力量始终是教学的薄弱环节,这要求高职院校应当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水平。培养“双师型”师资团队成为高校培养教师的首要目标。目前学校教师招聘情况来看,非常注重招聘高学历人才,但是,他们忽略了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本质,应该培养具有高水平实践能力的学生。因此,高职院校在招聘和培养教师的时候,应该注重选择“双师型”人才,确保这些新鲜的血液能够驾驭高职院校学生的课堂,同时具有高水准的“实战能力”,做好教师技能培训工作,从而更好的摆脱“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从而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

篇11

在我国小学计算机教学中,必须要有与教学配套的教学设备,如果不能保证硬件设备,也无法顺利开展计算机教学。购买和更换计算机硬件设备需要资金量很大,但是,学校对这一方面的教育投入却比较少。因为学校不能及时更换计算机设备,设备越来越陈旧,很多学校的计算机设备的配置甚至比不上学生自己家的计算机,这就从本质上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降低,阻碍小学计算机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1.2授课标准不统一

由于计算机技术更新和发展非常快,因此,并没有统一的小学计算机教材,虽然小学计算机教材的版本比较多,但是这些教材的内容比较陈旧,对于小学计算机教学来说,这已经成为阻碍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因为没有统一的教材和标准,教师只能参照课程大纲来选择教学的内容,这对计算机教师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

1.3积极性有待提升

除了日常教育教学任务,教师还承担很多和计算机相关的工作,比如计算机日常维护和修理等。这些与教育教学不相关的任务使得教师不能专心进行知识讲解。再加上计算机教师在自身专业素养比较低,有些教师是非专业的教师,这些教师进行计算机教学活动已经比较困难,更何况还要顾及其他工作,这从本质上降低了计算机教师的积极性。

2提升我国小学计算机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2.1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与其他学科既相同又不同,相同之处在于,计算机教学同样需要教师进行备课,不同之处在于,备课不仅要准备讲授的知识、准备整个教材的内容,清楚教材特点、重点难点、难易程度,明确哪些知识适合哪些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还要备学生,充分掌握和了解小学生的特征,对同一年级不同班级、不同年级、同一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了解,这对于提升教学效果、控制计算机课堂纪律十分有帮助。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备硬件,计算机正常工作意味着学生可以正常接受知识,想要提升有效的课堂效率,就需要备好计算机,保证计算机能够正常工作,教师还要备多媒体课件,以保证课堂能够顺利进行,完成教学目标。

2.2创新课堂导入

良好的开端就等于成功的一半,计算机教师要抓住课堂开端,先声夺人,组织好课堂秩序。很多教师喜欢在课堂开始时用“昨天我们学习了……,今天我们开始学习下一节课”这样的导入语,这一类导入语对于学生来说没有任何吸引力,想要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就要利用新颖的导语,例如,在开展第一节课“认识计算机”教学的时候,课堂开始便让学生阐述人体组成,学生很好奇地讨论着,接着用计算机的各个部分来比喻人体的各个器官,学生表示出很高的积极性。这样不仅很好地控制了课堂秩序,更使计算机知识更加形象和生动,学生更容易接受。再如,在教授学生插入声音和影片的时候,课堂刚开始我便用计算机为学生演奏学生们喜欢的歌曲,紧接着向学生提问“为何教室里面没有乐器、没有VCD、没有录音机,同学们却可以听到音乐呢?”学生异口同声回答“计算机在歌唱”,接着便说“为什么计算机可以演奏出你们喜欢的歌曲呢?”通过这样的课堂导入,学生们注意力更加集中,兴趣也很浓厚。

2.3教学方法要多变

提升计算机课堂教学有效性并不是让学生纯粹地跟着老师走,很多时候需要小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操作实践中,因此,传统的演示法、讲授法和谈话法已经不能满足计算机教学的要求,这便要求计算机教师要转变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采用合作学习法、小组讨论法等方法来进行教学,教师将整个班级分为几个小组,每一组都选出一名“小老师”,“小老师”不仅要维持小组秩序,同时引导小组的其他同学开展学习,充分发挥自身的骨干作用,使计算机教师能够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课堂中。有些时候,我会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自由讨论,积极思考,发挥小组整体的智慧来完成布置的题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协调、提高、启发和讨论。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采用自学法,自学法的效果也很好,教师不仅要带着教材走向小学生,还要带着小学生走向教材。

2.4开展课后延伸

教师不仅要对课堂工作负责,还要实施课后延伸,教师和学生都要开展课后延伸。首先,教师在上完课以后会发现还有一些问题,为了避免下一次授课再出现这个问题,要求计算机教师要在课后进行及时的改进和反思,不断完善教案,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计算机教学效果。其次,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会在布置一些课后作业,学生会在课堂上操作,因此,课后作业通常具有实践性。比如,教师布置学生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到互联网上找资料,这个作业为开展下一节课做准备工作。再比如,在教授完演示文稿的知识后,教师布置学生观看海报和校刊,观察校刊和海报上所使用的艺术字和字体,区别字体和艺术字的概念,同时,学生在无意间又接受了审美教育。这样的作业不需要学生太努力,但需要学生用心。

篇12

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多种教学媒体中无可代替的作用。

1、它有利于个别化教学,有利于因材施教。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软件具有的强大人机对话功能,根据自己的水平,按照自己的速度进行学习。现代教学方法的研究表明,对于特定的个体在特定的条件下需采用与之相适应的特定方法,才能取得最佳教学效果,计算机可以准确地完成个别化程序方面所需要的大量基础性工作,以最优的步骤和顺序,提供与个别学生相适应的教学材料,圆满完成个别化教学的任务。

2、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计算机可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地接受知识。计算机同时具有图像和音响的刺激,又带有趣味性,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更快更好地学到知识。

3、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可以在教学中花费较少的时间而获得较大的成果。计算机作为教学媒体,它具有表现力强,能用生动的画面、优美的音乐刺激学生的感官,引起学生的情绪反应,诱发学生在情感上参与的作用;同时它重现力强,易控制,可以根据教师、学生的要求重复显示所需要的画面或所做的练习,并能及时反映出所做的练习是否正确,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减少教师的工作量。

二、如何运用计算机,辅助优化写字教学

1、利用电脑直观优势,培养正确的姿势和执笔方法。

卫夫人在《笔阵图》中说:“凡学写字,必学执笔”,正确的执笔,是写好字的前提。而正确的姿势能使学生平心静气,沉浸于写好字的氛围中,培养沉稳,认真的个性。但现在大部分学生已在没有严格的要求下,形成了一些写字的不良习惯,如写字时歪着头,下巴抵在手背上,身子紧贴桌沿,手指紧握笔尖等等。因此,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纠正学生不良的姿势和方法至关重要,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先示范一遍,然后让学生模仿。但由于儿童感知觉不全面,抓不住特征,注意和兴趣短时性,因此学生往往不得要领。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模糊,费时,费力。如果设计一个软件,利用电脑直观演示,有针对性地演示,进行规范训练,再个别纠正,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执笔方法”为例,鼠标先按全程图,就出现放大的正确“执笔图”,让学生整体感知怎样执笔,然后再在子目录下,分步讲清执笔要领(图和解说结合):一捏,拇指、食指的第一节相对捏住笔杆;二托,中指第一节由下向上托住笔杆;三垫,无名指和小指垫在中指下,增加中指的托力;四靠,笔杆斜向右后方靠在虎口上约45度。指关节均向外凸出,手掌成中空,握笔杆处约距笔尖一寸左右即可。教学时,学生可以利用计算机强大的交互功能操作鼠标,分步学习执笔步骤要领,仔细模仿,规范训练。

2、利用课件辅助的写字课教学模式,优化掌握笔法技巧。

写字课教学模式一般为:

检查准备---示范讲解---指导练习---布置作业---整理文具

由于有多媒体计算机作为教学媒体,可以编制大量课件,如八种基本笔画的写法,结构要领五十法等,扩大学生的求知量。可利用多媒体网络的学生终端,让学生进行人机交互学习,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用适合自己需要的写字材料进行看、摹、学、比照。学生在学习中,通过热键查询对各种笔法运用,(包括轻重提按,运笔方法转换,行笔长短,各部分比例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书写步骤的解剖等),这种自主的教学方式,可以按照个别化方式进行,也可以将课堂教学中的集体授课和个别学习两种形式有机结合起来,讲清本课内容的重点,突出重点、难点,逐个步骤地解剖,让学生仔细观察,反复体味,切实掌握指导自己的练习,充分调动和发挥每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以竖的运笔法教学为例,设计这样一组软件,先设计各种竖画,让学生仔细看屏幕,认清竖画的种类和形态,随着鼠标移动,讲解竖画的形态特点,指出何以称为垂露竖,悬针竖,它们区别在收笔形态的不同,再按鼠标,进行具体剖析垂露竖,悬针竖的运笔方法。A、电脑出示垂露的运笔路线图,根据此图,剖析笔法动作(提笔向左上起笔;转锋向右按笔;转锋向下按笔铺毫力行(保持中锋行笔);驻笔作轻顿,提笔回锋向上收笔),然后按线路图分解动作,慢速示范,可以让学生根据需要反复观察、体味,然后书空练飞和复述,再在作业纸上进行实际操作,(摹、临)操作过程中,若需要,可按鼠标再回到上一步进行观察、体味和自己的操作进行对比,教师巡回指导,根据学生书写情况,以具体指导,及时纠正。(悬针竖教法略)。这种教学模式,关键是要有优秀的辅助教学课件的支持。教学优点是比传统教学清晰,易于理解、掌握,学生眼、耳、手、脑并用,思维始终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认知主体作用充分体现,学习效果好。

3、电脑在作业批改、讲评和课外教学中的动用

作业批改,一要及时,二要注重质量,三要符号规范统一,要改中有批,批中有改,改正错处,通俗扼要,指出存在问题的原因。作业讲评,一般在写字课的前几分钟进行,可以利用扫描仪,把有典型性的作业扫描进课件,进行讲评,对予优秀作业,进行观摩表扬,树立榜样,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予以纠正,以往搞一次作业展览就要准备好几天,现在利用电脑,不仅反馈及时,而且省时、省力、面广、量大。

写字是一项长期的功力训练,只有坚持每天练习,才会保持进步,所以,小学写字课教学除课堂教学外,还应注意课外教学这一块,教师应充分运用多媒体优势采取各种学生感兴趣的形式,广泛开展课外书写活动,如:开办电脑书法讲座,摄集公园及名胜古迹的书法名作等在电脑中播放,激发学生对书写的热爱和求知的欲望等。

三、运用电脑进行写字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1、循序渐进性原则。教学时要由浅入深,先基础后变化地进行教法,要让学生一点一点地感知,一点一点地理解掌握,不能一股脑儿地倾倒出来,使学生不知如何是好,而且教学效果适得其反。

2、示范直观性原则。即要使学生获得清晰的表象,又认识事物的本质,为学生感知,理解和记忆创造条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