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7 18:14:5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工科硕士毕业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教育部批准了北京大学等64所高校,在法律硕士等15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开展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共资助改革试点2360万元。武汉大学的法律硕士、工程硕士(测绘工程)、工商管理硕士以及湖北大学的工商管理硕士参加了试点。
[作者简介]唐银,广西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2009级研究生,广西南宁530004
[中图分类号]G64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12-0189-04
自1999年高校扩招至今,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截至2009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297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4.2%,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同样的,研究生教育也迅猛发展,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逐年攀升,但在数量和规模高速发展的同时,研究生教育质量是否得到保障,毕业生就业前景是否乐观等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究竟研究生扩招的益处何在,又存在哪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又需要如何解决,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一、背景概述
自1981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以来,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呈现出了明显的波动性。在1985年曾有过高速增长,增长率达95.0%,此后10年中,招生规模持续下降,1985年至1996年招生人数分别为3.74万人、3.48万人、3.31万人、3.08万人、2.51万人、2.63万人、2.55万人、2.81万人、3.54万人、4.12万人、3.94万人、4.58万人,均维持较低水平。1996年之后,硕士研究生招生数开始呈逐年增长之势,1999年起进入快速发展阶段。1999年至2008年,硕士生招生数年均增长率为21.59%,在校生数年均增长21.53%(具体数据见表1)。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逾140万人,计划招生4702万人,是1996年的10倍有余,录取比例达到将近3:1,比1997年的4.7:1、1999年的4.9:1有了大幅度提高。至2008年,全国研究生培养机构共796个,其中普通高校479个,科研机构317个,同时众多大学均在不断新增硕士点。
研究生扩招有其有利之处,首先,可以增加人们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学识水平和素质,为社会培养更多高层次人才。按照人力资本理论的观点,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主要的资源,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人力资本投资与国民收入成正比。我们不应当把人力资本的再生产仅仅视为一种消费,而应视同为一种投资,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主要部分,是提高人力资本最基本手段,因而增加培养研究生的力度,既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继而又可推动经济发展。其次,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于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研究生的扩招,有利于满足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最后,由于金融风暴等的影响,近几年高校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问题,据统计,2008年未就业的大学生近100万人,扩大研究生招生数,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内可以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有利于社会稳定。
二、扩招背后存在的问题
在研究生扩招的强劲势头之下,我国的硕士研究生规模迅速跨入世界大国行列,其带来一定益处的同时,也在教育质量、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等方面存在着极大问题。
(一)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隐患
1 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发达国家教育经费支出通常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以上,发展中国家则为4%左右,而我国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长期偏低,1992年至2000年,这一比例在2.42%-2.87%之间,2001、2002年突破3%,分别达到3.14%和3.32%,但此后几年又下降到3%之下。近几年的连续扩招,平均教育经费更是在不断下降,严重地制约着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2 教育资源不足或配置不均
一方面,研究生数量的激增使得原本就稀缺的教育资源更显不足。2008年全国共有171796名硕士生导师,生师比为6.09:1,而在1997年这一比例为2.28:1。据悉,在一些高校,一位教授往往带着多名学生,根本就是“分身乏术”,随着扩招,如此紧缺的教师资源将继续被稀释。师生间面对面、一对一的教学指导机会少之又少,学生基本只能上大课,与本科教育并无两样,教育质量显然大打折扣。此外,学校的硬件资源,包括宿舍、教室、图书馆、食堂、运动场等在扩招背景下显得格外拥挤,学校的建设速度远跟不上学生规模的增长,也为研究生教育的开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另一方面,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现象严重。不少院校应用性学科扩展过快,优秀教师资源远远跟不上需求,但一些师资条件较好的基础性学科却因各种原因招生名额较少,甚至某些理工科硕士生因名额太少出现导师比学生多的现象。
3 研究生教育发展过于重规模而轻内涵
目前研究生教育过多的是强调规模和数量的增长,对于培养模式、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等方面采取的举措则相对较少。首先,研究生招生使用的“一考定终身”的方式死板而片面,虽然在招考程序上采取的是全国统一考试加上复试的模式,但录取时关键考虑的还是考生的应试成绩尤其是统考分数,对于其研究能力和发展潜力的考察严重不足。其次,扩招后不少硕士专业由小班培养转入大班教学,教学方式较单一,大多是集体讲授,考核方式通常为写论文加上平时课堂表现,学生几乎沦为了流水线作业的统一规格产品。再次,研究生实行的严进宽出制,对于学生的入门要求严,过程要求松,结果要求更松,淘汰率极低,不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危机和竞争意识。此外,在专业课程之外,学校对学生的个性培养、思想引导、心理教育等都较少关注,不少学生在应付专业课程、实验或调研、毕业论文之余,大部分时间都在上网、无所事事和迷茫中度过,不少学生认为读研究生除了一纸文凭,并不能真正学到什么。
4 生源质量参差不齐,硕士生教育本科化
硕士生大量扩招,入学门槛的降低,导致了生源的良莠不齐。2009年12月举行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高端论坛上,由武汉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共同完成的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课题调查报告显示,在接受调查的研究生中,62.7%的人认为硕士生的生源质量降低,60.5%的人认为高校应压缩招生规模。中国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侯建国指出,目前国内高等教育出现了本科高中化、硕士本科化的趋势,相当一部分硕士研究生在本科期间将大部分时间用来应付课程考试和考研复习上,并不具备硕士生应有的研究能力,甚至还不及一名优秀本科生的水平。在进入研究生阶段之后,他们必须先补充基础知识,学习如何研究,或直接补上本科程,如此花费的时间已占据整个研究生学习阶段的三分之一甚至一半,剩余的大部分时间又都用于应付课程论文和毕业论文,以至事实上他们并未对其专
业进行深入研究,更无法成为专业领域的高端人才,这显然是达不到研究生教育目的的。
(二)研究生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矛盾
1 硕士研究生培养结构失衡
目前,国内大学、学者通常将研究生视为从事专业学术研究的人才,教育目的也定位于培养某一专业领域的高端研究人才,相应忽略了对高级工程技术人员、高级管理人员等应用型人才的定位。而欧美研究生教育通常用“postgraduate”来表述,从字面来理解,指的是在本科后进行专业学习,而非单纯过分的强调学术研究。相比我们可以发现,我国在研究生培养上存在较严重的“重学术学位,轻专业学位”的观念,据调查,美国学术性学位硕士生和专业学位硕士生的比例为3:7,我国这一比例为7.8:2.2,上海为6.9:3.1,一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也未摆脱“学术化”模式。但现在市场需求量大的却正是应用能力强的专用型人才,因而现有的研究生培养理念直接造成了目前学术型研究生培养过剩,继而造成了研究生的结构性就业问题。
2 硕士生就业形势不佳
从目前社会上的反馈信息来看,研究生就业形势并不比大中专生乐观,甚至存在就业率学历倒挂现象。广东省2006年毕业研究生的就业率为94.37%,本专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6.16%(其中本科97.25%,专科95.57%);吉林省2008届研究生就业率为78%,本科生为83%;江苏省研究生就业率从2004年的97.98%降至2007年的94.84%。而本专科生就业率却呈上升趋势;山东2010届毕业生的总体就业率为79.3%,其中研究生就业率只有62%,比本科生就业率的82.7%低20多个百分点,甚至远低于专科生的78%。这些都是研究生就业形势不佳的有力证据,虽然其中有众多因素,如研究生就业要求和期望值高、结构性就业问题等,但研究生的大范围扩招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扩招政策的导向使更多学生将读研作为暂避就业压力的一条道路,很多学生趁着扩招之际,抱着“以后更好的就业”或者“暂时不想工作”的心态而读研,但几年之后,学生仍然需要面对就业的压力,并且是更多硕士毕业生的残酷竞争,更严峻的就业形势。读研并不是一种就业方式,而是更高的学习阶段,是为走上工作岗位而做的准备阶段,如果用延长准备的时间来缓解就业压力,无疑有些自欺欺人。目前我国最需要的是培养高能力、高水平的“杰出人才”,而不是培养更多拿着高学历证书的“普通人才”,因此,将研究生扩招作为“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途径,几年过后,硕士文凭将面临贬值危机,社会难免出现“文凭高消费”现象,研究生会遭遇更大的就业压力。
(三)教育投资收益率下降
教育收益率即教育收益的折现值与教育成本之比。学生本科毕业后放弃就业选择读研,估算其投入成本,包括教育过程中产生的学费、杂费以及失掉3年工作机会可能得到的收入、晋升机会等机会成本,通常需要将近10万元甚至更多。但在研究生毕业之后,他们并不一定能获得比本科生优越很多的待遇,扩招显然更加剧了这一现象。近几年来随着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研究生们不得不与本科生、专科生一同竞争,月薪期望值一再滑落。2009年,智联招聘网对1.5万名大学生进行了就业期望薪酬的调查,结果显示本科毕业生的期望薪酬集中在2001―3000元,比例为45.4%;研究生的期望薪酬集中在3000―4000元,比例为34.3%,其次为2000―3000元,比例达到26.4%。事实上,不少研究生就业后的收入与本科生并没有多少区别,甚至远不如几年前放弃考研而就业所能得到的待遇和发展机会。因而,用3年的时间和数万元的成本去换取一纸研究生文凭是否值得,被许多人所质疑。《中国青年报》与某网站联合开展的一项调查表明,52.9%的人认为读硕士研究生不值;而读过研的受访者中,35.6%的人表示后悔。
三、建议
(一)优化研究生培养结构,理性扩招
一味的追求规模的扩张和高速发展在缓解一时就业压力、拉动内需的同时,会带来更深远的危机,因而研究生招生的时候应当认真考虑社会需求,分析产业结构变化趋势,将研究生的培养与市场结合起来,真正培养社会所稀缺的人才。一方面,稳定招生规模,防止盲目扩招,将研究生的培养重点从学术型向应用型适当转移,缩小学生型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协调二者的招生比例;另一方面,社会需求量大、发展潜力广的专业可以适度增加招生名额,而需求量小的专业不因为了扩招而扩招,设置不够合理的专业则应果断的取消或是进行专业的合并调整。
(二)提高教育质量
社会需要更多的优秀人才而不是高学历的平庸者,因而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至关重要。这需要从多方面人手进行革新,包括招生录取、培养模式、教学方式、考核方法等。
1 调整招生方式
在招生环节中,可以采取更灵活、更合理的方式,减少过分单调的“一考定终身”模式带来的负面影响。一是加大优秀本科生推荐免试读研的比例,这一“优秀”的标准不仅仅局限于本科学业成绩突出,而是综合考察学生的创造能力、研究能力等,对某方面有特别突出能力的学生可以优先考虑。二是可以扩大跨学科招生以及按一级学科招生的比例。不少学生因为兴趣特长等原因读研时希望选择与本科专业不同的领域,也有不少学生入学前对于硕士的研究方向并不能很准确的把握,所以扩大跨学科招生、按一级学科招生,入学后再选择具体的研究科目,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大的自主空间。三是加大复试成绩在研究生选拔中的比例,全国统考或是自主招生学校的笔试都只能反映考生的部分能力,在复试中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对考生进行更全面的考察,以确定考生是否符合招考标准,并加大对考生创新成果、研究潜质的考核比重,对有特殊才能的考生给予一定优待。
2 完善研究生培养模式
可以根据专业的特点,实行弹性学制,完善提前攻博、硕博连读等方式,更好的衔接本科、硕士、博士各个阶段的培养行为。培养过程中可以适当采用研究生导师团队培养方式,将不同学科背景、不同专长的导师进行组合,再对学生进行联合指导,可以拓展研究生的学科视野,丰富学术体验。另外,高校间、高校与科研单位、企业及与国外高校间可以加强合作,联合对研究生进行培养,实现资源共享、互通有无。
3 把好教学质量
在课程方面,各高校可根据自身培养目标、各专业特色,建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本专业课程与跨学科课程、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的方式建设课程体系,培养研究生的广阔视野和多角度思维方式。在教学方式上,将讲授法、讲座式、研讨式、启发式、实践法等体现研究生教学特点方式结合进行教学,促进学生研究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在教学内容上,应走在学术前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引入相关学科知识,丰富专业内容。
4 改革考核评价方式
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对学生的专业知识、研究
水平、创新能力、思想道德素质等进行全面的考察和综合的评定,而不是过于关注学生的课程成绩,单一的使用课程论文进行考察。同时严格进行中期考核和毕业答辩,不能将其流于形式,使学生陷入得过且过的学习生活中。
5 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建设
在选拔、聘任、考评、晋升等各个环节中严格进行把关,提高导师的师德水平、专业素养、教学能力、学术研究能力,明确导师责任,规范导师在研究生培养各个环节的指导行为,以更好得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6 加强高校硬件设备建设
在校生的增加,对高校的生活资源和后勤管理水平带来巨大挑战,如果不加快学生宿舍、教室、实验设备、图书馆等资源的建设,加强管理,必然会对学生学习生活质量造成负面影响。
7 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高校应提供平台,鼓励和引导学生开展文体活动,加强学术交流,通过举办学术报告会、学术沙龙、艺术节、科技节等方式,并对活动质量进行评估,对学生参与活动情况进行考核,丰富研究生的生活、提高能力素质,有利于营造自由平等、积极乐观、浓郁健康的校园氛围。
(三)正确对待读研。慎重人生选择
从学生个人的角度来看,如果在不了解自我,没有进行未来规划的情况下,将读研当作逃避就业、逃避现实的途径,或是盲目的迷信高学历,追求文凭上的“社会认同感”,都是一种对自我不负责任的行为,很容易造成得不偿失的后果。因为尽管文凭是就业的一块敲门砖,学术研究能力也是工作过程中所需的一项能力,但许多企业、单位并不是以此作为择人用人的最高标准,而是更注重经验和应用能力。因而人们应当端正心态,及早做好生涯规划,寻找人生目标,确定未来方向,继而在了解读研与工作可能的发展道路,正确分析读研的利与弊,权衡得与失、是否符合自身规划等的情况下进行理性的选择。
[参考文献]
[1]乔东,王孙禺,我国研究生教育层次结构现状及问题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