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7 18:14:5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中西音乐差异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二、钢琴音乐艺术创作在我国的发展
通过以上差异的分析,我国钢琴音乐的创作和发展,在追求西方音乐复杂、精致的音乐情感的同时,也融入了我国音乐的民族风格。中国早期从事钢琴音乐创作的作曲家打破了以传统的线性思维单音体系为主的创作模式,转而较多地去尝试西方音乐作曲技法来进行创作,并开始对作品中的和声、旋律、调性布局和曲式结构安排等加以重视,这为当时我国的音乐创作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转变了音乐研究者的思想意识,用西方音乐的缜密思维丰富了我国民族音乐的形式和内容,使音乐呈现出了内涵含蓄深邃的音响效果以及游动的音乐线性轨迹。我国最早出版的钢琴音乐作品是作曲家赵元任先生的《和平进行曲》(1915年),该曲表达了热爱和平的心声,从这部作品的创作可以看出赵元任先生有意识地将功能和声与中国民族音调进行结合,为创作出更多的中国钢琴作品确定了方向、奠定了基础。20世纪30-40年代,中国处于和的特殊时期,反映时代精神成为当时音乐创作的主题,此时钢琴创作中的传统音调与民族和声被运用得愈加成熟,作曲家们也更加注重使用中国音乐思维和音律来创作钢琴作品,使之具有浓郁的民族韵味。作为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钢琴音乐作品,贺绿汀的《牧童短笛》正是通过简洁的创作手法使旋律及节奏变得更加紧密,所使用的民族化的和声与复调手法,使音乐织体与旋律互相衬托,另外,其所创作的富于歌唱性的旋律也使中国特有的含蓄优雅的艺术内涵得以充分的展现。而在民族音乐与钢琴艺术融合的过程中,桑桐所创作的《在那遥远的地方》更是将自由无调性的创作原则加入其中,为了拓宽调性布局与和声结构变化的可能性而将多声部的作曲技法与民族音调相结合来使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文化的频繁交流,更多的创作思维和技法传入到中国,这使得钢琴音乐的创作进入了多元化的时代,如储望华的《新疆随想曲》、朱践耳的《云南民族五首》、王建中的《樱花》和《彩云追月》等,这些钢琴作品或是以声乐曲的旋律、民族音乐的音调为基础而改变的钢琴曲,或是根据作曲家自创的作曲技法而写成的实验性钢琴曲,或是运用无调性、十二音技法等现代作曲技术而创作的钢琴曲,而不论是哪种钢琴曲,创作者均意识到了东西方音乐结构以及音乐文化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以中华民族音乐的神韵为基础进行着钢琴音乐创作。
三、我国钢琴艺术的发展必须立足于中国传统的音乐文化
从音乐技法来看,纵观中国钢琴艺术的发展历程,我国钢琴音乐作品均是围绕中西音乐形式的融合而进行创作的,其创作手法经历了从初期探索到成熟发展的一个过程。早期作品的曲式结构与和声构思一直有着欧洲古典乐派的烙印,而现如今的钢琴音乐不仅没有了欧洲古典乐派创作手法的印记,还融入了现代创作技法,注重中西方音乐结构的融合,用西方音响的立体化来体现中国音乐文化线性化的特点,使得音乐的形式更加立体、饱满,丰富了音乐的纵向结构,更好地体现了我们的民族韵味。从中西音乐形式的文化差异和审美共识的角度看,钢琴艺术的发展不能过分地强调音乐民族元素、强调差异,这样西方音乐有价值的东西极有可能被摈弃,不利于我国的钢琴艺术发展。但也不能一味地强调共性,没有创新,我们的民族音乐极有可能逐渐地萎缩。在机械论和唯理论文化背景下,西方的音乐文化呈现出了注重理性的分析与知识的精准,追求科学知识的内在结构以及人为改造世界的观念,而中国的自然观和无为的哲学观却使得音乐文化形式自由奔放。如果能够找到一个突破点使得二者进行融合,通过中西音乐形态的文化差异分析钢琴音乐,并立足于我们的民族文化,借鉴西方优秀的技法和文化价值为我们所用,就一定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弘扬民族音乐文化。从文化传承角度看,纵观整个钢琴音乐的发展史,优秀的钢琴作品的产生无一不是植根于自身的民族文化,钢琴艺术在我国的发展如果只是一味依赖于西方的音乐创作技法,那么钢琴的发展也就只是发展了他国的文化,而我国的音乐文化仍然处于被忽视的地位,难以得到良性的发展。因此,钢琴艺术从业者需要从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技法和文化入手,结合西方钢琴艺术发展的文脉,将西方钢琴艺术的大气磅礴之势巧妙地融入到我国的音乐艺术中,进行钢琴艺术的创作和表演。目前我们已经朝着这个方向发展钢琴音乐艺术,在钢琴音乐创作中已经不是简单地采用民歌旋律与和声织体的手法,而是深入到了民族精神和时代内涵,并在传承的基础上大胆革新了西方钢琴音乐创作技法,将其与中国民族五声音阶相结合来表现作品的意境和韵味,丰富了钢琴的民族语汇。由此可见,钢琴艺术的灵魂就是民族音乐文化,中国钢琴艺术必须植根于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之中,立足于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之中。否则,如果一味地采用欧洲的音乐体系进行创作和训练,那民族音乐文化以及传统的美学思维和民族思维则会在我们的心中不自觉地丧失。
中图分类号:J63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1-0200-02
一、《愁空山》现有研究成果分析
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中,有3篇与《愁空山》相关的硕士学位论文。首都师范大学的刘选在2009年撰写了《异曲同工,同中求异――竹笛协奏曲〈愁空山〉两个乐队配器比较研究》一文,从乐队编配的角度对比了两个版本(民族管弦乐版本和西洋管弦乐版本)的《愁空山》在配器手法方面的特征。在乐队编制方面,作者对比了两个版本乐队编制的异同,并指出作曲家对打击乐器的重视和灵活运用的创作特点。在演奏技法方面,颤音、滑音等技巧得到广泛运用,作曲家还使用了非常规研究技法,如用提琴弓演奏古筝、使用弱音器等,这些标新立异的演奏手法绝不仅仅是为了夺人眼球,而是在探索更新鲜、更独特的音色,为作品中情感的表达服务。随后作者对比了两个版本乐队音色的差异和特点,就各个声部乐器音色差异及演奏效果做了详尽分析。作者也紧抓住这一方面展开研究,做出了比较详实的分析,得到比较深入的结论。
2010年又有两篇硕士学位论文就此作品展开探讨,分别是河南大学的周鑫的《〈愁空山〉的竹笛艺术分析》和西南大学的易钢的《竹笛与管弦乐队协奏曲〈愁空山〉配器分析》。周鑫对《愁空山》这部作品在作品背景介绍、演奏技巧特点分析、竹笛在乐队中的使用方面做出了详尽的分析,这篇文章在作品演奏技巧特点分析的部分作出了比较专业的分析,对技法和音色的运用阐释了自己的见解。易钢从配器角度分析了《愁空山》的创作技巧。文章首先分析了音乐作品的主题动机元素和曲式结构,随后重点分析了作品的音色节奏、织体形态、音色融合及对比3个方面,其分析比较详细、深入,尤其在音色节奏方面,作者将音色转化的快慢看做音色节奏加以分析,从点、线、面3个方面的音乐转换入手,分析了现代作曲家在音色使用方面的特征,尤其在传统乐器与西洋乐器配合使用时,对音色的运用更显现出作曲家的匠心独运。这篇文章从配器角度对《愁空山》做了比较深入、准确的分析。
在期刊类文章中有2篇文章是对《愁空山》的音乐析评,这两篇文章质量都比较高,尤其是李吉提的《尔材必有用,飘然思不群――郭文景的竹笛协奏曲〈愁空山〉析评》,此文对作品的音乐分析非常深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展开论述,并从旋律、音色、配器手法多角度入手,肯定了作品中包含的戏剧性、交响性和悲剧性,予以作品高度评价。
纵观与《愁空山》相关的所有研究,在配器和演奏技法方面成果比较突出,可见这部作品最大特点也在于此。在民族管弦乐创作道路上,《愁空山》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在竹笛协奏曲创作方面获得巨大成功。同时,这部作品在彰显地域性音乐文化、探索民族音乐发展道路方面也很有值得研究的价值。
二、《愁空山》所引发出的问题
(一)审美取向问题
竹笛作为中华民族土生土长的器乐艺术,集中体现出了中国劳动人民特有的审美追求。换言之,就是其审美取向是大众化的。一些经典作品在民间的广为流传,也给了大众以这样的认识,即优秀的竹笛作品一定是好听易懂的,能够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和喜爱。然而从郭文景的这部作品来看,似乎与大众的审美取向发生了偏差,作品在得到专业人士好评的同时,却难以为普通大众所接受。专业化和大众化的两种审美取向的平衡,成为了一个新的问题。
(二)风格表现问题
近年来,在文化多元化发展趋势下,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一理念也得到了更多的认可。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作品民族风格的表现,一方面能够体现出一个创作者所具有民族责任感,一方面则能够使作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但是从这部作品来看,显然具有鲜明西方风格,作为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著名的才子,郭文景曾接受了系统和正规的西方作曲训练,对各种西方作曲技法的运用可谓是左右逢源,这一点也在作品中有着多方面的展现。所以由此便又引发出了一个问题,中国民族音乐作品究竟该以哪种表现风格为主,是否可以引入西方作曲技法,这些技法将会对作品的整体风格产生怎样的影响等,也都需要创作者、演奏者和欣赏者进行深入的思考。
(三)形式和内容问题
艺术作品的形式和内容是一种对立而统一的关系,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具体到《愁空山》而言,其内容和形式特征都是十分明确的,内容是大诗人李白的长诗《蜀道难》,地域文化、传统文化等得到了深刻的表现。形式上则是运用了大量西方现代作曲技法。可以看出,内容和形式之间有着“东”和“西”的明显差异,如何消除这种差异,使之成为一个整体,成为了创作的一个关键点。一方面,内容决定形式,正如《文心雕龙》所言:“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盖沿隐以至显,因内而符外者也。”道出了形式由内容而决定这一本质艺术规律;另一方面,形式自身也是具有审美法则的,能够使内容更加完善,继而实现作品和接受者之间的沟通。从《愁空山》来看,作者对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有着充分的重视,在具体的处理中也做到了有机的统一,带给了我们以启示和借鉴。
三、对引发问题的思考
(一)认清雅与俗的辩证关系
《愁空山》这类现代风格作品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这是当代作曲家对民族音乐的解读方式,开拓了竹笛这类民族乐器新的发展方向。以《愁空山》为代表的现代风格民族器乐曲进入大众的视野,从审美层面上讲,这类作品的审美特征有别于传统民族器乐曲,其不以如歌的旋律为基础,音乐的主题动机是片段式的,不讲究精致的描绘,如同泼墨山水画,运用不同的音色组合渲染气氛和意境,以此表达作品含义。这种创作方式明显是受到西方现代音乐的影响,无论作曲理念还是创作技法,都有着与传统截然不同的方向。许多人对此类作品不以为然,他们从审美上不愿意接受这类作品,并认为大众喜爱的作品才是好作品,而且竹笛是民间乐器,其音乐本就应该通俗易读。诚然,音乐作品的通俗化、大众化对大多数听众而言有着更重要的意义,但是,当今的竹笛已经是承载多重音乐符号的艺术标志,不仅是普通大众喜闻乐见的民间乐器,也是音乐家展示高雅艺术之美的乐器。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竹笛是一门大众化的艺术,但是不代表着其仅能够表现“俗”的一面。《愁空山》恰恰是一个证明,在作者对雅与俗辩证关系的正确认识下,作品的重雅而轻俗,正是对传统竹笛审美观一定程度上的纠正,也是作者对这门艺术发展所寄予的新希望。
(二)坚持融合化的风格追求
后殖民主义时期,殖民地人民开始反思自己民族艺术的独特魅力,民族化艺术创作得到共识,但西方音乐文化既已植入,殖民地人民也普遍接受,因此,顺应这种趋势发展符合历史发展方向,于是结合了西方音乐创作技法,却透露着民族音乐风貌的作品出现了,作品中二元特征显而易见。这类作品正是当代作曲家对时代的回应,当代作曲家的共同特征是既有深厚的西方作曲技法功底,又有强烈的民族热情,因此其音乐作品也呈现出“中西兼顾”的特点,审美更加独立,音乐追求个性化表达,将民族传统与个人体验紧密结合,这些都成为这一时代音乐作品的标签。可以说,《愁空山》这类现代风格民族器乐作品既是时代需要,也是作曲家的主动选择,更是民族音乐走向世界的一条发展道路。其次,随着地域性多元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共识,音乐文化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得以彰显,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得到发展时机,越来越多传统的、原生态的音乐为人熟知,其中有许多还走向了世界舞台,这些积极因素都推动了音乐创作。然而,音乐艺术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仅仅守住流传下来的音乐财富不足以使中国民族音乐屹立于世界,在继承民族音乐文化精髓的同时增添相适宜的新时代音乐元素,才能使传统的精髓绵延至未来。《愁空山》便很好的把传统与现代结合,既保留了竹笛清脆、明亮的音色和巴蜀地区民间音乐的基本特征,又运用精深的作曲技巧和配器手法,赋予竹笛史诗性、交响性和悲剧色彩,将富有地域性特色的音乐作品拓展到新的领域。将两者真正融合在一起,使中西方的观众均对其喜闻乐见,才是当代创作者对这门艺术发展所作出的独到贡献。
(三)掌握内容和形式的平衡关系
《愁空山》在内容和形式关系的把握上,可谓是一个范例。首先,郭文景是有着浓郁的巴蜀情节的,其自由生活在四川,对于巴蜀之国的自然风貌和人文气息有着一种本能的热爱,也正是基于此,他才会选择李白的关于四川的诗歌而不是其它。换言之,就是《愁空山》是一部情动于衷的作品。其次,在具体的表现形式上,其大量融入了西方现代作曲技法,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甚至由此对作品的整体风格产生了质疑。但是在欣赏或演奏完作品之后,这种质疑便烟消云散,原因在于其各种西方作曲技法的运用,始终都是以情感为基础的,都是为了表现出他对巴蜀大地的热爱,对传统文化的肯定以及自身对人生、生命的独特思考,而且难能可贵的是,其利用灵活而独特的技巧,对有着明显的差异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了过渡和沟通,使其真正的融为一体。如对配器的大胆创新、对音色的独特追求等,都巧妙规避了内容和形式因为差异而产生的多种问题,最大化的发挥出了两者的积极作用,真正实现了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也自然使作品获得了质的飞跃。
总而言之,《愁空山》在配器方面中西结合的方式获得广泛认可,在审美方面也取得突破,将一个新的审美标准摆在民族音乐面前,并找到了传统与现代的平衡点,创作出既有现代感和时代特色,又有地域性民族特征的竹笛协奏曲。21世纪是一个追求多元音乐文化的时代,民族音乐文化的繁荣需要我们不断开拓、创新。
参考文献:
〔1〕童昕.苍山如海――竹笛协奏曲《愁空山》析评[J].人民音乐,1997,(10).
一、必要性和可行性
由于电影都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优美动听的主题音乐,因此合适的影片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因此,用原版电影安排教学活动是一种可以尝试的“愉快教学”的新模式。
我们的学生经过中学阶段的学习,已掌握了基本的英语语法知识。同时从电视、收音机等的诸如流行音乐排行榜等栏目中,从因特网的网页上,学生都已初步接触过真实的视听材料。
将听说课引进教学课堂是对教材教学的补充和扩展,由某一话题入手,对影片中出现的语言信息加工处理,用交际性任务来组织课堂教学,使电影、语言素材、教学活动以及涉及到的文化知识、情感态度等有机地融合于教学的整个过程。因此用交际法安排原版电影教学活动是可行的。
二、注意的问题
原版电影大都有复杂的情节,学生要听懂、看懂有相当大的难度。如果只是简单地介绍故事情节,将电影从头到尾放一遍,提几个理解的问题,往往带来的结果是课前学生热情高涨,课后却因为看得似懂非懂而心灰意冷。其中不仅有语言上的障碍,如学生自身的词汇量有限、语言能力不强,某些人物用了生僻词汇或俚语、俗语等;而且还存在中西之间的文化差异。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然而,过多地中断电影放映、某些细节的过分重复,不但打断了电影的自然节奏,而且往往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三、解决的途径
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途径是让学生“泛看”电影。在不打断影片节奏的前提下,将影片分成几个片段,同时根据交际法安排一些学习活动。学习活动每一片段进行一次,主要是解决电影中出现的语言信息,并使这些语言信息有效的运用,因此活动常常安排在看电影片段之前或之后;有些活动由学生独自完成,有些则以小组的形式完成,有些活动得集体完成。
1.选择合适的影片。影片中语言的难度不宜过大,情节不宜太复杂。笔者倾向于选用沃特·迪斯尼公司制作的动画片。迪斯尼的动画片一般不长,约80至90分钟,故事情节生动有趣。影片中的动画人物语音有鲜明特点,而且个性极强,影片中的对话充分体现了典型语言环境中人物的语气及用词特点,给教师留下了安排教学活动的巨大空间。
2.在放映影片之前一定要告诉学生:看懂原版电影并不意味着一点一滴完全看懂。只要理解了故事情节,领悟了其中的幽默之处,能完成教师安排的大部分学习活动,就很成功了。提醒学生注意影片中的典型人物如何使用语言,以及他们如何运用语言体现他们的个性特征。影片中的某些插曲和对话要能完全听懂,非一日之功,平时要多看、多听、多练、多积累。
3.一般每部动画片安排四个课时。以影片本身的节奏分段,每一片段之后安排恰当的学习活动,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整部影片,让他们“深入”影片,提高他们的欣赏能力。每个片段放映之前,给学生提一些他们能力范围之内的问题,给他们一些暗示,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这一阶段要处理影片中出现的语言信息,进一步落实学生语言的基础知识!
4.在学习活动中将学生分成对子或小组,完成教师留给的任务。这样每个人都必须参与,必须通过与同伴的交流寻找答案,解决问题,完成作业。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把握节奏,并适时给学生以帮助。
四、影视教学的优势
1.这样的教学安排,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其好处不仅是使学生由被动地看转化为主动地看,而且给教师和学生都提供了巨大的发挥空间,让师生讨论文化差异。可供使用的论题如:
Whichdifferencesdidyouseein...betweenourandwesternculture/life?
Howwouldpeoplefromourcountryreact/havereactedinthesituation?
Whatwouldwedonow?
Whatdoyouthinkthecharacterinthefilmwilldo?
2.学生接触的是真实语言环境中地地道道的英语。借助声音和图象,学生不仅易于理解真实的语言材料,而且能逐渐掌握英语为母语者说话的语言使用特点。日积月累,可帮助学生突破听力理解的大难关,同时对他们的口语也有促进作用。
3.从交际法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安排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看电影的过程中,而不是消极地看。欧美教育学家认为,学生积极投入教学过程时,学习效果是最佳的。因此,安排在影片片段前后的学习活动,既帮助学生理解原片,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部分练习给学生提供了交流运用语言的机会,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课后的写作练习对他们写作能力的培养也很有帮助。因此学生的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通常约75%的学生对影片的理解程度表示满意,能回答大部分理解问题、完成练习,而这些学习活动并不影响他们对影片的欣赏。超级秘书网
4.看完电影后,教师把影片中的一些语义学上与中文特别不对称的用法挑出来给学生讲解。学生平时不可能想到这样来表达。因此,很多学生课后反映这样看电影让他们学到地道的表达法,而且印象深刻,使他们受益匪浅。
五、具体操作
在语言、文化、跨文化交际三者的关系中,语言反映文化,文化影响语言的使用和发展。在以一种语言为媒介的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应遵守该语言的文化语用规则。但不难发现,当一种语言在各种困素的作用下被广泛传播到本土以外、为众多其他地域的人们使用时,语言与文化之间会呈现出一种颇为复杂的关系,而在以该语言为媒介所进行的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双方遵守的语言使用规则也可能会有所不同。在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都有一种强烈的愿望:希望交际成功。但愿望与现实往往存在距离。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参与跨文化交际的人越来越多,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交际受挫或失败,产生误解,甚至引起关系恶化的情况时有发生。很多人把这一点归结为语言不通。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语言不通,交际很容易产生障碍,但很多情况下,交际受阻或失败不是由语言引起。以英语学习为例,有不少英语学习者在具备相当的听、说、读、写技能后,却不能用英语有效地表达思想进行交际,对于这样的学习者,与其说他们的交际存在语言障碍,不如说是存在与交际对方的文化障碍。文化是语言所承载的内容,语言和文化互为作用,两者关系十分密切。语言和文化受到各国不同发展历史、地理环境影响。尽管由于全球化的加速,各国间的距离已经缩短,但各种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却依然存在。只有了解、理解和尊重这些差异,培养跨文化意识,我们才能跟世界其他地区的人们有效地进行交际。
一、文化差异和语言差异
语言的不同层次和相当层次的语言单位具有不同的文化蕴含内容。了解文化差异造成的英汉语言差异,是英语学习者有效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前提。词是语言中蕴含文化的核心。文化差异造成词汇语义理解障碍从而影响交际的例子非常常见,因此,英语学习者要了解文化差异造成的语言差异首先要了解文化差异对英汉词汇的影响。文化差异对英汉词汇的影响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1.英汉文化部分重合导致词汇语义部分重叠。英汉文化中都有的实体,汉语加以明确区分,英语中可能不加区分。这种情况首先体现在概念词上。论文大全,语言。论文大全,语言。英汉语言中的亲属称谓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以“uncle”为例,英语中父母双方的同辈男性亲戚均用“uncle”表示,但uncle在汉语中可细分为伯、叔、舅、姑父、姨父、表叔等,不了解中国文化的西方人对这些细致区分的亲属关系肯定束手无策。同样,汉语中不加区分的实体在英语中会明确区分的也比比皆是。论文大全,语言。如汉语中“骆驼”一个词,它相当于英语中的camel,可细分为dromedary(单峰骆驼)和Bactrian camel(双峰骆驼)。汉语中一般只用“公”和“母”(或“雌”和“雄”)二字来区分动物的性别,而英语中则往往各有单独名称,小动物也另有名称。如英语中公马、母马和幼马分别为stallion、mare和foal。
2.英汉文化空缺导致词汇空缺。以别的语言为参照,任何一种自然语言的词汇中都可能出现“词汇空缺”现象。所谓空缺 (文化上) ,是指有些表达方式为一国所独有而别国没有。如“冰糖葫芦”一词英语中没有对应的词汇,只能意译为candied haws on a stick;又如“Mr. Potato Head”中文中直译为“土豆头先生”,如果不知道它是美国的一种深入人心的流行玩具,跨文化交际者势必不能理解这一词的意思。这种词语使用上的空缺现象在英汉语言中非常普遍,而其在英语和汉语的谚语、成语中所呈现出来的文化差异尤为突出。如汉语中的谚语“夏练三伏,冬练三九”,激励人们坚持锻炼身体。英语中没有“三伏”和“三九”的对应词,如果你对外国人说 three fu 和 threenine,相信听的人会莫名其妙。此时译成英语要对其意义加以解释,例如In summer keep exercising during the hottestdays;In winter do the same thing during thecoldest weather。
3.英汉文化冲突造成词义冲突。所谓文化冲突,有两种情况:①有些表达方式,一种语言有另一语言也有,但涵义相反或意义相差甚远。如英汉语言中都有“个人主义”这一词,英语“individualism”在美国人眼里是个人的独立自主,它体现了美国强调的个人奋斗、努力进取的价值观,是褒义的。而中国人眼中,“个人主义”是“集体主义”的反义词,有自私自利、唯利是图的意思,是贬义的;同样词语貌合神离的例子枚不胜举, 如“pull one’ s leg”不是中文中的“拖后腿”而是指“开玩笑”;“drop a brick”不是指“抛砖引玉”而是指“说话闯祸”。②含义相同但在两种语言表达方式上不同甚至相反。论文大全,语言。如中文“红”与“绿”或“白”相对,而中文中表示嫉妒的“红眼病”英语中是“green-eyed”,如果用“red-eyed” 则是指把眼圈哭红的意思;“酒肉朋友”英文是“a fair-weather friend”,这跟中国人朋友见面少不了吃吃喝喝,英国人见面喜欢谈天气的文化差异不无关系;中国是农业国家,很多习语都与农相关,如“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瓜田李下”等,英国是岛国,所以很多习语与航海相关,如“put one’s oar in”、“walk the plank”等,“树倒猢狲散”英文中译为“ratsdesert a sinking”足见两国的文化特色。
二、培养跨文化意识
1.培养正确的文化态度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人民通过创造活动形成并随历史发展而变化的产物。中西方文化由于各自人类文明进程不同。论文大全,语言。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所持的哲学观不同。因而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众所周知,中国文化以人本为主体,崇尚勤劳、谦虚、谨慎的美德;西方文化则以物本为主体,崇尚个体性、开放性、创造性的文化传统。中西文化本质差异使中西方人们的生活大有不同,包括感情表达方式,解决问题的方法,行为方式等等。而这些无不对语言产生影响。因此。培养文化敏感性.即英语学习者在深刻理解本族文化的基础上具备对异国文化的观察、理解和反映能力应被视为实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第一步。学习者对本族文化和异国文化要有正确的认识,摈弃民族主义,消除文化偏见的文化相对主义态度——即文化只有差异,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基于正确的文化态度,学习者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察觉到与本族文化有明显差异并可能发生文化冲突的异国文化特征,才能理性地理解与本族文化有明显差异的异国文化特征,才能在交际中真正理解对方的所作所为,解决文化冲突,实现有效交际。
2.选择蕴涵丰富文化内容的学习材料
蕴涵丰富文化内容的语言材料是进行文化渗透的重要途径。英语学习者在选教材时应有意识地多选取一些出自英美国家的原文材料,旨在使自己通过大量接触,潜移默化地培养跨文化意识。教材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代表性。通过对语言和文化的学习,学习者在理解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同时,发展了合作能力。因此,在选择教材时要注意选择那些有代表性的主流文化,触及西方文化本质,反映西方文化深层内涵的内容。例如西方的社会制度、哲学流派、经济理论、思想及价值观等等,这些内容有助于学习者自己去分析,去探讨,加深对西方社会的认识。得出自己的结论,最终达到跨文化能力的提高,自身素质的完善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的成熟。(2)多元性。语言材料从类型上应包括己方文化、异域文化和跨文化的范畴。一味强调语言学习中异域文化的导入和异性文化的差异、矛盾、和冲突,相对忽视中西不同文化间的相互渗透、影响、与融合,以及外语使用中本族文化的意义,也会使得跨文化交际陷入一定的局限性。为了加强学习者的主体文化意识,教材在选取上应当适当引入中国文化.语言材料应按不同角度来构建,对同一问题,可以用跨文化的角度来阐释。通过对己方、异域文化的认识,在中西方文化的冲突中,达到对己方文化的再认识,对异域文化的真正理解.从而实现跨文化交际。(3)趣味性。教材不仅要符合学习者的知识水平和认知水平,还要尽可能通过提供趣味性较强的内容和活动,激发学习者自我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3.充分运用各种媒介,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
音乐、电影、电视、多媒体课件等都是文化沟通的桥梁。一方面它们可以提供最新最生动的语言和文化信息;另一方面,有助于学习者对文化有直观的了解,留下深刻印象。学习者可以收集一些有关英语国家的资料和图片,了解外国艺术、历史政治、风土人情;运用英语电影、电视等学习资源给自己直观的感受,使自己对英语的实际使用耳濡目染,进一步增进文化知识的积累。电影、电视是了解西方社会的有效手段,反映不同历史时期的故事片可以提供丰富的材料,使学习者对不同时期的社会习俗、衣着、建筑有所了解。通过电影、电视,学习者还可以观察人们的举止、表情非语言交际手段。这对语言能力的培养也是很有裨益的。此外,互联网也是辅助英语学习的有效手段。现在越来越普及的网络给学习者了解和学习西方社会文化提供了非常便利的窗口。西方众多文化机构、语言机构、政府机构、科研机构以及大学等都建立了自己的网页。英语学习者可利用互联网与世界各国使用英语的人们进行交流,创造真实的跨文化交际氛围。总之,英语学习者应调动一切可用的资源体验、感受跨文化交际。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既反映文化,也受文化的影响。论文大全,语言。因此,学习语言不仅限于学习语言本身,在语言学习中,目标语的文化知识也应是学习的重要内容。文化因素始终存在于外语学习的背后,即使优秀的语言学习者其交际能力也会因文化原因受到限制。因此,英语学习者应培养自己对异国文化的敏锐感觉能力、对语言文化差异的正确理解能力,从而培养出真正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自己成为既有语言知识又有交际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2]谢金良.西方文学典故词典[M]. 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一、培养跨文化意识的必要性
1.新大纲要求所需
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元文化的时代,随着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日益全球化,跨文化交际日益增多,人们不得不提高自己的文化意识以便理解来自不同文化的知识,因此,文化积累比任何时代都丰富和深刻得多。教育部2009年1月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对原大纲内容做了修订,修订后的新大纲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文化素养;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可见,大纲要求我们有必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因此,中职英语教学必须重视跨文化教育,通过英语语言这个载体,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英语文化,体验中西方文化的异同,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2.现实交际所需
在英语学习中,学生经常会遇到由于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或中西文化的差异,而出现歧义、语用失误迭出的现象。大家对这两种现象并不陌生:一是苦读多年英语的学生碰见英美人士,根本没有勇气开口与之攀谈,只有“Yes”到底或“No”到底。二是一见老外便激动地说: How old are you? /Where are you going? /How much money do you earn a month? 他们可能只是想打破见面时的尴尬,殊不知这是一些冒犯的问话,侵犯了对方的隐私,会引起对方的反感。这种社交语用失误的主要原因在于学习者缺少目的语文化知识、缺乏跨文化差异意识。可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与能力是跨文化交际实践中所需。所以,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文化导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以帮助学生减少语用失误,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二、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与能力的途径
那么,如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渗透跨文化教育,建构中职生应知的跨文化交际的知识、技能,从而形成跨文化意识与能力,笔者就此问题,阐述了一些日常教学中的看法。
1.巧妙利用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文化传输的主渠道。下面简要介绍一下各种课型的文化导入:
(1)词汇教学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新大纲要求学生到毕业时应达到的词汇量:基础要求1700w,200phr;较高要求1900w,300phr;拓展2200w,400phr。英语词汇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因为“语言词汇是最明显的承载文化信息的工具”。在日常的词汇教学中,教师不应只是单纯地教给学生词汇的读音、本义,而应适时地介绍词汇的文化意义,重视其文化的影响,特别应重视词汇的文化差异,因为同一概念的词在不同的文化下会产生不同的意义。 如dragon在西方是罪恶的象征,在圣经故事中,与上帝作对的恶魔撒旦被称为the great dragon,如果把一个女人叫a dragon,则表示她很凶狠、令人讨厌;但在中国dragon是吉祥的图腾形象,在历史上,龙还是皇帝的象征,我们还以“龙的传人”自称。教学实践表明,在词汇教学中重视文化导入,能使学生不断地形成跨文化意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汇、准确使用词汇,从而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赏力。
(2)听说教学
中职英语教材中每单元的Listening & Speaking 模块,是基于语境的对话形式呈现。在情景对话中,英美人士的待人接物、言行举止、风俗民情自然显露出来。因此,在听说教学中,一方面,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和理解语言的社会语境:观察什么场合用什么语体;了解说话人的身份;说话者之间交际的深浅与语体的关系等。而学生通过了解对话中的文化语境,可以体验到不同的交际氛围和文化氛围,逐步形成跨文化意识,掌握正确的交际规则。另一方面,教师要多鼓励学生总结归纳出英美人士在口头交际中常涉及话题的语言规律,尤其是与母语观点相差较大的,如:说闲聊、说禁忌、论娱乐、说恭维、说谦辞、说请客、说致谢、说消费等,以便消除听说障碍,使语言更为地道、得体。如A:“You sing very well.”B:“Thank you.”这就是英美人士的恭维观,他们说话三句不离称赞语,听者无须自谦,只须道谢即可。又如见面时聊什么好呢?其实,讨论天气是与英美人交谈的一个合适的话题。学生有了这样的文化差异的认知,便不会出现上述的一些误会了。
(3)阅读教学
中职英语教材中各单元都编有Reading & Writing 以及Life & Culture 板块,旨在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同时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西方文化,开拓国际视野。这些阅读材料内容涉及到很多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充分体现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的这一重要理念。因此,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传输相关的文化知识,引导学生挖掘其中的文化信息,加深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如阅读中常出现类似Black Friday(耶稣受难日,复活节前的星期五)这样的专有名词或一些典故和习语,如果学生缺少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对语言材料的理解就会造成困难。又如:“Food and Drink”文中提到的black tea是中国人的“红茶”, 这是由于中国人和英国人着眼点不同,同是茶,我们中国人注意的是茶水的颜色, 故称“红茶”,而英国人注意到茶叶本身的颜色是黑的,故称“black tea”。了解这样的中西文化差异,学生就不至于把“红茶”说成red tea了。事实上,阅读教学坚持文化信息的导入,坚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不仅能较好地消除阅读理解上的障碍,而且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会肤浅地停留在课文所提供的那点信息,而是向他们开启了一扇了解异国文化的窗。
2.充分利用课外优秀英语教材和读物
仅靠一套中职英语教材来进行跨文化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程度的差异,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教材以备选用,如《新概念英语》《环球英语教程》《走遍美国》《初级英语听力教程》等,通过对这些原汁原味的教材的学习,学生对英美国家的文化才有更深的了解,无形中也加强和培养了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同时,鼓励学生阅读一些简易的文学作品,如《书虫》。英语专家胡文仲说:文学作品能够提供最生动、具体、深入、全面的材料,使读者从中得到对于西方文化有血有肉的了解。读者的感情与书中的人物融合在一起,亲身体会人物的喜、怒、哀、乐,完全进入作者所创造的情境,在不自觉中汲取了文化营养。可见,阅读优秀英语教材和读物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3.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网络技术的发展突破各种资源的时空限制,使得课程资源的广泛交流与共享成为可能,给英语学习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网络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学生则可以合理选择和有效利用网络资源,更直观地感受并比较中西方文化异同,增强跨文化意识与能力,同时使得英语学习更有趣。如涉及到Holidays话题时,学生通过上网查询可以快捷了解中西方不同的节日及节日来历、主要活动等,感受浓浓的节日气氛;又如谈到学生喜爱的Music这个话题时,学生可上网下载了解各地著名的音乐,如美国摇滚乐、乡村音乐、非洲音乐、印度音乐等,使自己置身于愉悦的异国文化中。另外,优秀的英文影片同样为学生提供了异国风土人情、地理环境、历史人文等丰富翔实的文化信息。
4.积极开办第二课堂
中职院校完全有条件开办英语第二课堂,如组织英语角、开设语言与文化讲座、举办圣诞夜晚会等,让学生在参与各种活动过程中,真实体验异国文化氛围,从而有效地促进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总之,跨文化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复杂的过程,只要我们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坚持不懈地努力,多渠道、高密度地渗透跨文化教育,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文化积累,就能为今后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
2.中等职业学校英语编写组.中等职业学校英语\.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胡文仲.英美文化辞典\.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西方文化的吸收从来都没有停止,无论是教育理论还是技术知识,都在不断吸收西方理论。由于西方音乐教育理论界不断出现广为人知的人物,深受人们的喜爱,致使我国众多音乐学习者对他们尊奉,国内似乎认为如果不对这些理论进行一定的借鉴就不能展开相应的话题,在对学术论文进行研究时,如果没有这些西方人的名字似乎就不是学术论文,即使人们所看到的只是一种相对无效的理论,但还是无法阻止人们的对这些西方音乐家的尊奉。
当然,面对这种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社会,如果还是停留在原来的地方,将会被世界所淘汰,因此,对西方先进教育理论进行借鉴已经成了不争的事实。但是,人们在将目光投向这些国家的同时,唯独对自己的本土化音乐教育进行忽视,缺失着自己的研究规范,更缺失着一定的学术信念。在对学术进行研究时,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化根基作为基础,也就会没有文化的语境,没有历史的质感,一旦根基被抽空,就仿佛釜底抽薪,剩下的也只能是一副较好的皮囊,没有任何知识可言。从另一方面来说,虽然绝大多数人都在追求西方音乐教育理论,但还是有人一直坚持对本土教育的研究,例如:王耀华教授曾提出的“音乐创造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本土音乐教育的发展。但是,或许是由于这种西方教育太过强劲,这些对本土进行研究的相关成果还无法对西方理论进行抵抗。
我国音乐教育作为一门相对边缘的学科,在还没有成形时,又被世界一体化推向了多元化的时代,导致出现一定的失落和无助是在所难免的,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关键主要在于研究学者能够对理论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在对西方教育理论进行借鉴和研究的同时,能够不忽视本国特征。对此,国人应该知道:在西方文化强势的影响下,中国的教育研究者应该在一定程度上为人们树立属于自己的大旗,立足于自己的国家,将自己的理论知识进行夯实,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有效的促进本国音乐教育的发展。
二、当前音乐教育中本土化理论的对策研究
一个国家要想在不断发展的经济社会中促进本国文化理论的进步发展,就应该根植于特定的民族背景中,这可以说是综合性的产物,它拥有相对明确的表述方式,中国教育研究只有在自己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进行知识的积累,才能发挥出真正的作用。下面,将从以下几点对本土化理论的对策进行简要研究。
(一)在思想上达成共识
要想在思想上达成共识,就应该正确区分中国和西方音乐教育具有的本质特征,这种特征主要表现在时、空方面。
1.时。所谓的时也就是音乐教育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当前音乐处于何种阶段的一个问题。中国的音乐教育和西方的音乐教育主要为前现代和后现代,客观地说,我国的音乐教育目前还处在萌芽阶段,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使其停留在前现代阶段,在这种状况下,要想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培训,还是应该先完成启蒙任务,当这一任务完成后,才能进行基础教育,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具有一定音乐基础的同时对音乐进行学习,从而促进他们对音乐知识的积累。
2.空。所谓的空也就是指音乐教育在空间状态中所具有的现实意义,音乐教育在空间状态中分为中西方之分,主要表现为:众所周知,西方音乐比较发达,国外的许多经验都值得国内借鉴,尽管对它们进行借鉴具有一定的意义,但是,这也只能是差异而不是最终的范型。因为,中国要想进行发展,就必须站在自己的国本上,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发展,同理,西方国家也是一样的道理。因此,要有针对性地对西方文化进行学习。
(二)对行为进行指示
在思想上达成共识可以说是行为的先导,对国外的先进教育进行借鉴时,还应该在之前明确一个点,这个点就是本国,具体措施将从以下几点进行介绍。
1.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音乐教育进行理论总结。中国音乐教育自发展以来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因此,这近百年来有着相当丰富的知识理论体系。基于这种情况,要想对本土理论进行研究,就应该有针对性地对历史文化进行整合,只有这样才能借助更加有利的知识进行音乐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比如:对中国特有的美育教育进行研究,这种研究可以充分体现出中西方之间所具有的不同特征,以便更好地对本土理论进行阐述。
幼儿师范专业学生音乐文化底蕴薄弱,知识面窄,应多开设相关音乐理论学科,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其艺术修养。总而言之,幼儿师范音乐理论课程缺乏学科特色,其教材的“照搬”导致上述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幼儿师范学生专业能力、综合素质的发展。要解决幼儿师范音乐理论课程内容的各种问题,给学生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应对幼儿师范音乐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加以修改,加强音乐理论与实际运用的联系,增加音乐理论课的趣味性,并建立一套适合幼儿师范特点音乐理论教学体系。
二、改革教学模式
技能课多层次教学,理论课程研讨式教学。由于幼儿师范学生入校前大多数未接受系统的艺术培训,音乐技能与综合知识薄弱,学生在校学习只有短短两年半时间,要在有限的学习期限内提高他们的艺术专业技能素质,必需要改革教学模式,改善教学方法。首先应采用合理的教学模式:由于学生受音乐教育程度不同以及个体音乐素养的差异,教师必须在兼顾“普遍性”的基础上,做到“因人施教,有的放矢”。对于技能课,从入校至毕业,许多幼儿师范学校声乐、钢琴课都是采用的“大班”教学,一个班上四五十人,无法做到“因人施教”。笔者建议:第一学年,采用大班教学,教师初步了解学生综合素质及个体差异,侧重基本技能的练习。第二学年,通过考核,按照学生的声乐基础以及弹奏能力分小班(20人)教学,第三学年,分专业教学,学生根据自身的条件及能力选择主修及副修专业(声乐或钢琴),主专业每组5-8人,副专业每班20人。
采用分组教学后,则按期分层选拔,每期考试以汇报演出形式进行,统一测试,专业教师集体打分,优胜劣汰,确定小组小班人员。成绩优秀的学生进入小组上课,教学效果好的教师上小组课。教师与学生都有“压力”,才有教和学的动力。其次,采用讲座的形式开设理论课(如音乐欣赏、中外作品赏析等),既系统地传授了知识,又节约了教学资源。教师采用研讨式教学,使每个学生都有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处于主动地位,激发学生主动探究问题,提出见解。采用参与式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加强课堂活动设计,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促进教学相长。考查方式可采取论文的形式,也可以由学生选择教学内容,以上课的形式展示。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7)04-0103-03
一直以来,翻译都是一项类似文学的活动,在翻译中会有创作和译者的思想在其中,而翻译比喻的使用,正体现了翻译具有创造性的特点。长久以来,翻译活动的参与者常常会运用各式各样的比喻来描述翻译,使得众多枯燥难懂的翻译理论能以生动活泼的形象示人。虽然我们对翻译比喻已经较为熟悉,也常常在论文以及各类讲座中地谈论以及使用它,然而,却鲜有人研究中西方翻译比喻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以及有些翻译比喻中所隐藏的翻译活动中各参与者之间的关系,人们对于翻译比喻的认识,常常只是停留在表层上,未能系统深层的挖掘其背后的知识。19世纪70年代后,传统的翻译研究出现了诸如结构主义、解构主义以及女权主义等理论分支,而美国学者劳瑞?张伯伦就是女权主义翻译理论这一分支的代表人物。她早1988年的《性别与翻译的隐喻含义》一文,就从女权主义的角度分析了翻译理论中一些涉及女性的翻译比喻以及隐喻。在中国,站在翻译比喻研究最前沿的是香港浸会大学的谭载喜教授,其着眼点在于梳理发掘各种翻译比喻,进一步发掘和领悟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的质意义之所在。本文通过分析中西方翻译比喻的实例,运用分析比较的方法对中西方翻译研究中出现过的典型、为人熟知的翻译比喻进行全面扫描,进而分析出中西方翻译比喻所隐含的不同文化内涵差异,以及所体现的翻译活动中各参与者之间的关系。
一、翻译比喻的定义
所谓“翻译比喻”就是关于翻译的比喻,是指翻译或者把翻译比作另外一类事物(谭载喜,2006)。如较为有名的法国学者梅内将译文比喻为“不忠实的美人”,德莱顿将译者比作“原文的奴隶”,等等。翻译比喻以类比和形象的手段来界定翻译活动中的各种理论意义,其功能以及效果往往要好于平铺直叙的枯燥乏味的解释,可使理论更为形象、更易理解。
二、中西方翻译比喻的文化内涵及差异
各式各样的翻译比喻,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也反映着创造者与应用者的聪慧以及母语文化的诗学体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不仅有异彩纷呈的文学想象力,也有文学背后所体现的独特的人文社会情怀。不同时期的翻译比喻体现了不同时期的社会背景以及中国特有的文化特点。
公元5世纪的鸠摩罗什,是佛经翻译的大家之一,他就提出“有似嚼饭与人,非徒失味,乃令呕秽也”,认为翻译工作恰如嚼饭喂人(冯友兰,2013),道安则在《比丘大戒序》中将翻译喻为“葡萄酒之被水”,钱钟书认为“翻译犹如沸水煮过的杨梅”(钱钟书,1984)。这几处翻译比喻表明“民以食为天”的思想在中华文化中根深蒂固,诸如鸠摩罗什、道安以及钱钟书等翻译家们也不免用最为熟知的东西来比喻翻译。
中国自古就是以农业为本的国家,古代的经济也是农业经济,千百年来形成了“上农”的思想。我国著名的文学翻译家王科一先生就有:“拿种子的譬喻来说,虽然‘桔逾淮北而为枳’,但毕竟不会变为苹果、柿、梨,要紧的是不能蕃殖谬种,易言之,译诗的起码的,但也是首要额要求,是传达原作的境界,要入神,这也可以说是译诗的‘极致’。”(王科一,1962)
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艺术领域的绘画等都也渐入翻译家们的知识体系中。而中国水墨丹青又与西方写实的素描油画大不相同,它更多的是讲求神似写意,让人们更多地领会画面中所蕴含的的委婉意义;西方的绘画则是强调写实,更注重光线与角度,让人一目了然。我国的翻译理论研究起步较晚,除了借鉴西方的翻译理论外,中国的翻译家们也会结合自己的翻译实践以及自身文化,提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翻译理论。如傅雷先生在翻译《高老头》时就曾总结出:“以效果而论,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认为翻译如画中国国画,译作应是写意,力求能传达所画事物的意境,不必一一“临摹”。傅雷的艺术造诣极为深厚,对古今中外的文学、绘画、音乐各个领域都有涉猎,同时他还是出色的艺术评论家。他从自己所熟识的艺术领域的专业出发,结合中国绘画与西方写实绘画的不同之处,完善“写意”之说,形成“神似”之理论。我国大文学家钱钟书则认为:“翻译正如用琵琶,古筝,方响奏雅乐,节拍虽同,而音韵乖矣。”翻译如奏乐,不同的乐器奏同一乐曲,听者所听到的感觉不同。翻译也如此,不同的译者翻译同一译作,定然不同,译作也会带有译者的风格。以翻译中国古典诗词见长的许渊冲先生则提出“三美”理论,即“意美”、“音美”以及“形美”,他结合古典诗词的音律、写意等特点创造了译作应超越原作的理论。
西方文明虽不及中华文明年代久远,但文化特点独特,如独特的天主教及基督教宗教文化、与中国不同的图腾文化等。同时,西方文明到近代开始飞速发展,逐渐形成以西方为中心的世界文明格局。这其中翻译理论也产生了很多学派与分支,推动了翻译理论的发展。英国19世纪杰出的翻译家菲茨杰拉德在翻译《鲁拜集》时总结:“活犬胜死狮。”认为译作虽然不能面面俱到地将原作呈现出来,但是译作注入了译者较为新鲜的思想,是鲜活的。
19世纪70年代后,翻译理论蓬勃发展,兴起了许多分支,研究也更加深入,女权主义翻译理论就是其中之一。而该学派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张伯伦,在其《性别与翻译的隐喻含义》一文中,对翻译理论中最为有名的隐喻“不忠的美人”进行了分析。梅纳日认为,翻译的忠实与婚姻的忠实有着很大的相似点:译文像婚姻中的女方,而原文则是婚姻中的男方,婚姻中女人应对男人忠实。翻译也如此,译作应忠实于原文。张伯伦认为该理论是在贬低女性的社会地位,认为译作不必完全忠实于原作,因为还要考虑到译作和原作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的差异。
此外,西方的奴隶社会历史比较漫长,所以奴隶社会在西方的文学艺术等领域都留下了很深的烙印。例如17世o英国的翻译家德莱顿说:“(译者)都是奴隶,都在为别人干苦力,辛勤地打理着葡萄园,但是最后酿出的美酒却是归主人(原作者)所有。如果翻译得不尽如人意,我们便成了众矢之的;如果翻译成功了,这却是我们应尽职责,没人称赞半句。”这说明在当时社会,译者远不及作者的作用大,这段话多少有为译者“喊冤”的意味。同时可以窥到,奴隶社会对德莱顿等翻译家们的影响。
三、翻译比喻中的各要素关系
在很多翻译比喻中,有些是探讨翻译活动中涉及的各要素的关系的,即原作和译作的关系、作者和译者的关系等。此外,还有许多学者将研究的重点放在翻译的过程中,所以也会有很多有关翻译过程的翻译比喻。现对这几种关系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翻译与译作的关系
德国翻译家施奈特格尔认为:“艺术翻译是一种拼死拼活的决斗。”这表明翻译是一场很艰苦的斗争,需要译者与原文进行斗争。法国的德里达认为:“翻译的过程是处女膜破裂的过程,是对原作的粗暴进入。”他认为翻译的过程就是将原作进行解构,融入译者自己的文化背景及知识体系,因而,译作不完全等同于原作。此外英国的苏珊・巴斯奈特认为,翻译过程像婚姻一般,“理想的翻译可以看做是两种不同文本间的美满婚姻,它将两者领到一起,和谐共处,同甘共苦”。认为翻译过程是将原作和译作想结合,以达到一个圆满和谐的效果。此外,巴西的一些翻译家对翻译有一个奇特的比喻,他们将翻译者描绘成一个“同类相食者”(cannibal)的形象:翻译者将原文“吞下去”,然后“吐出来”(创造出一个全新的东西来),这个比喻展示了一种对翻译本质认识的观念性变化,即吸收、内化、再创造的过程。
(二)原作与译作的关系
法国17世纪的翻译家梅纳日就曾经针对原作与译作的关系提出了著名的翻译比喻:“美而不忠实的女人。”(Les belles infidèles)认为无论译文译得如何成功,也不可能盖过原文的“风头”。他认为要注重研究原作与译作的关系。德国学者本雅明认为“译文是原文的来生”,即在经译者加入了自己的思想以及对原文的感悟后,译文会比原文更为丰满。此外,美国学者让・帕里斯则认为:“成功的译作不是原作的儿子,而是原作的兄弟,因为译作和原作都始自先验的思想,这种先验的思想就是作品无形的父亲。”他认为原作与译作“出自同宗”,是“兄弟关系”,他们同出于“先验主义”,是凭译者和作者以直觉感觉而行文的“父亲”。译作与原作的关系一直是翻译领域较为有争议的话题。传统的翻译理论中,译作是原作的重生,应在思想内容、文章风格等方面接近并忠实于原作。但在实际翻译的过程中,译文无法在思想与风格方面与原文完全保持一致。所以,就译作与原作的关系来讲,它们之间应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三)作者与译者的关系
古希腊学者菲洛认为“译者是作者的代言人”,译者就是作者委托的“”,就是作者第二,菲洛用生动的语言指出了译者和原语作者的关系。另外,加拿大的女权主义者谢丽・西蒙认为:“译者和女人在它们各自的阶层上都是弱者,译者是作者侍女,女人则比男人低下。”她从女权主义的观点出发,认为译者在整个翻译活动中的地位远比不上作者。除此之外,翻译理论中还有一个更为著名的翻译比喻,即17世纪英国的翻译家德莱顿所提出来的“(译者)都是奴隶,都在为别人干苦力,辛勤地打理着葡萄园,但是最后酿出的美酒却是归主人(原作者)所有。如果有时翻译得不尽如人意,我们便成了众矢之的;但如果翻译得成功了,这却是我们应尽职责,没人称赞半句。”这是“译者地位不如作者地位高”的观点支持者。当然,无论翻译理论家们对于作者和译者的地位孰高孰低持何种观点,译者和作者作为翻译活动中最为重要的两个因素,也一直是翻译理论家们的主要研究点。
翻译比喻是描述翻译活动的一个独特手段,也是翻译文化中一个生动有趣的研究点,同时也是更好更全面的认识翻译活动的一个很好的渠道。通过翻译比喻,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翻译在本质上是一种涉及多种学科――文学、社会学以及伦理学等领域的活动,关于翻译比喻的系统、全面的研究可以成为跨学科研究翻译学的一个新颖的研究视角。研究翻译比喻不仅有助于业界增进对翻译本质的认识,同时也对翻译学学科领域的扩大和充实具有独特意义。
参考文献:
〔1〕Lori Chamberlain, Gender and the Metaphorics of Translation. [A]. In Lawrence Venuti (C).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s[C]. L ond 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0:37.
〔2〕Sherry Simon, Gender in Translation: Cultural Identity and the Politics of Transmission [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 ledge,1996.59.
〔3〕傅雷.《高老头》重译本序[A].1951翻译研究论文集(1949C1983)[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80-81.
〔4〕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14.
〔5〕钱钟书.林纾的翻译[A].1979翻译研究论文集(1949-1983)[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267-295.
[作者简介]沈瑛(1974-),女,浙江湖州人,浙江工业大学外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和外国语言学。(浙江杭州310013)
[中图分类号]G64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8-0167-02
在研究生教育中,创新教育是核心;如何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研究生教育的关键。长期以来,传统教学模式往往束缚和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在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重点的教学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限制了学生个性化发展,具体表现为:目前我国研究生科研实践参与度低,原创能力不足,创新能力有限。这种高等科研院校研究生创新能力滞后的现象与现今科技、经济发展极不协调,无法满足当前社会的需求。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专家Howard Gardner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为培养研究生实践和创新能力提供了课堂教学和评估测试的新思路。多元智能理论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从注重内容本身过渡到所承载的思想和思维模式上,使学生在实践以及创造力方面获得发展。
一、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
创新能力主要是指善于发现问题,富有创新意识、创造思维和探索精神,并能综合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综合能力。研究生创新能力主要包括知识结构、创新思维和创新品格三个方面。目前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尚有不足,具体表现为:一是缺乏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二是参与创新活动的程度低;三是高水平的创新成果缺乏,其中高水平创新性成果的缺乏是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的最主要表现:我国研究生在国际顶尖学术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的数量还极少。有调查显示,近几年研究生学位论文当中,虽然不乏优秀论文,但总体而言,我国研究生在国际顶尖学术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的数量还极少。有学者将我国研究生的研究与探索缺乏原创性的现实概括为“四个简单”:简单移植,只是对他人方法的应用和重复;简单揭示表面现象,没有深入研究事物发生、发展的内在联系;简单延伸,只是进一步证实他人的工作;简单推理,只是采用一定的实验证实已知的结论。
二、用多元智力理论指导教学
1.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最初是在哈佛大学Gard ner教授1983年出版的专著《智能的结构》中首次被提出,Gard ner归纳总结,人至少有七种与生俱来的智能:文字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自省智能、人际交往智能。此后,Gardner又补充了三种智能:自然学家智能、生存智能和道德智能。没有哪种智能比哪种智能更优越,只是个体差异以及社会需求不同而已。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进行研究生教学改革已在国内教育界广为关注、大力研究并逐步推行。许多高校、科学研究系统的教师、学者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测试评估体系等多方位研究和分析多元智能理论与研究生综合能力提高的关系,通过一系列教学改革,最终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激发创新活力。
2.营造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利用多元智能理论的目的旨在营造课堂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和拓展研究生创新潜能,使其转化为显在能力,发挥并应用到实践生活和工作中去。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以下是行之有效、应用多元智能理论进行指导研究生教学的要点。
首先,了解多元智能理论中个体差异性的特点,尊重学生的多元性和个体差异,了解学生学习需求,展开多元化教学。在研究生课堂教学中,主张首先理解研究生有着各自专业差别、不同背景、智能差异、各自的强项,了解学生个体智能差异性,使教育适应学生,实现个体化教学,从而使学生的强项得以加强,而弱项得以弥补,获得最优化的发展空间。多元化教学的益处就在于使每个学生的潜能有充分发展的空间,并且互相借鉴、取长补短。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开设《西方音乐史》课程的历史由来已久,主要遵循专业音乐院校的传统模式。音乐史论、音乐专业技能、音乐技术理论课程共同构成了专业课程中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较之后两者,史论课程由于种种原因在师范院校得不到学生的重视。随着200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的实施,课程改革的春风扑面而来,一些院校还根据教育部新的课程指导方案将该课程更名为《外国音乐史及音乐赏析》。面对西方音乐史不被学生重视、传统史论课开设的模式及新指导方案中对课程开设目标、意义的反思等,有必要重新审视该课程更名的深刻内涵,以便更好地理解高等师范院校西方音乐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论文欲在结合本人多年从事师范专业教学的基础上,从“多元化”“师范性”等角度出发谈谈对该课程改革的一些思考。
一、课程的重新定位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中对《西方音乐史》课程的更名引发了我们对课程的重新定位和思考。《西方音乐史》作为音乐学和人文学科中的一员,从范畴来看,它是个交叉性、多元化的学科。较之技术性课程,史论课程可以弥补审美体验、人文关怀的缺乏和不足,而音乐审美体验正是音乐教育的核心问题所在,新的指导方案非常明确地体现了这一点。因此,《西方音乐史》同《音乐欣赏》重新整合,更名为《外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这一结合正体现了审美体验在史论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它具备了多元化、人文性、实践性、审美性等特点。
二、以音乐作品为链接的循环教学模式
美国音乐教育家雷默曾说:音乐教育工作者应该重音乐的审美体验,而不要沦为非音乐式的教育,使它阻碍音乐教育的发展。在西方音乐史的教学中,毋庸置疑,音乐作品正是这种审美体验的客体对象。因此,音乐作品的理解必然成为音乐史课程的中心环节。
但是,仅仅聆听和讲解音乐作品绝对不是一堂理想的西方音乐史课程。作品作为中心环节、作为纽带,它究竟怎样在完整的教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作品审美体验的准备和目的是什么?这个循环模式中应包含哪些综合性课程呢?这些多元化信息的链接正是西方音乐史课程教学中应该思考的问题。
音乐赏析并不是一个简单、容易的过程。欣赏一首西方音乐作品却缺乏对音乐风格、语言特征和文化的理解,这种欣赏可谓是举步维艰,尚且做不到“赏”何来“析”而言呢。那么在这个链条中应该包涵哪些学科知识、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解读作品显得尤为重要。
三、学科综合理念
学科综合是针对传统的分科式课程设置提出的,后者的优势表现为学科体系的建设发展和技能的传授,而综合课程则更加关注多门艺术学科的整合,它更加体现了师范教育的特点,强调创造性、综合性、全面性、实践性音乐人才的培养。师范院校和专业音乐院校的培养目标有明显差异,一个是“全”,一个是“专”,西方音乐史教学中的学科综合正体现了师范专业对“全”的培养,更名后的课程直接体现了这种学科综合的教学理念。享誉世界的师范教育和教育科学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就将原本25个系的设置压缩成9个,这种学科综合成为了现代教育发展的新方向。同时,学科综合在高师音乐教学中更彰显了它的积极作用,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挖掘培养,有利于思维的拓展和知识面的拓宽与综合分析,美国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综合音乐教育的研究和实践,音乐教学内容强调各组成部分间的联系。
《外国音乐史及名作赏析》中则应包含不同学科的综合,形成一个多元化链接的循环教学模式,这一模式以作品为中心,以史论为两翼,采用音乐学分析,避免枯燥的纯技术理论分析,使它既不同于传统的史论课又别于作品分析课,力求它们的重新整合。
四、中西文化体验下的“多重文化”西方音乐史教学
蔡良玉先生曾在“对西方音乐史教学中中西音乐比较视野的思考”(《人民音乐》2006年第1期)一文中提倡在西方音乐史的教学中运用中西比较的方法,开阔中西比较的思维和理念,同时采用了五个比较以实例来阐明观点。这一观点非常新颖且具有实用性价值,强调学科内部专业间的联系,着实体现了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
近年来,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研讨可谓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但多数较泛没有落实到教学的细处。音乐表演、理论研究和创作的专才培养并不是师范专业的特点和优势,创新型人才培养是音乐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西方音乐史的教学中,不仅应传授相应的专业知识,更应引导学生以一种“正”的思维来拓宽、融汇贯通专业间的联系,树立“多重文化”的教学理念,这对培养开放型、全面综合型的高素质音乐教育工作者意义深远。
五、突出“师范性”特点,实践性、发展性教学探索
教与学是互动的,西方音乐史课程的改革同样应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着手,如何将二者优化是改革的关键,对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积极参与教学实践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西方音乐史及音乐欣赏》课程在师范院校的开设不同与音乐学院,它的内容涵盖面广、课时相对较少。作品的赏析和音乐史的论述不可能面面俱到,这就留出了大量的空间给学生予以实践性学习。
同时,教学中还应该注意到音乐史发展的审美现时性,效果历史(续后历史)等问题,引导学生对西方音乐历史的发展性思维探索。如对作曲家、作品的不同评述。教学中要以开放性的取代封闭性的思维。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历史性的概念,它们指的往往是可变性因素,发展性地、批判地认识历史,即现状有可能被改变或甚被抛弃――所有的现状均源自具体的历史条件,并不是一层不变。
【中图分类号】G632
一、引言
热爱音乐是人类的天性,音乐也是调剂生活的一种有效方式,目前,音乐课程已在我国的中学教学中得到了普及,但是,由于传统应试观念的影响,大多数学校都将音乐教学作为一门“副科”看待,音乐课程在我国的中学教学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此外,由于教学课程设计的问题,很多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并不高,在上课的过程中也不会积极主动的学习,应付了事,这就导致很多中小学连最基本的音乐知识也难以把握,甚至连简单的发音都认不准。中学音乐教学改革的理念已经宣传多年,新的教学理念认为中学音乐教学的目的应该是培养学生的音乐创新能力和运用能力,但是目前中学音乐的音乐教材、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都难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中学音乐教学的教学效果。
二、新课改形势下中学音乐教学的问题
(一)教材的针对性和衔接性差
与我国中学音乐教学模式不同,在国外的中学教育中,通常都会将音乐教学放在重要的位置,因此,也有很多专业的音乐专家和教师根据教学的大纲,编制出了不同的音乐教材,我国在音乐教材的编制上也借鉴了国外中学音乐教材,引入了一些内容,学校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具体选择,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中学的音乐教材模仿痕迹严重,并没有因地制宜的考虑到中学阶段学生的音乐基础,缺乏针对性;此外,我国大部分中学对音乐教材的更换较为频繁。因此,虽然新课改对音乐教学内容的改革有着明确的规定,但是由于教材的针对性和衔接性较差,教师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难度颇大。
(二)教学方式滞后
在中学课堂的教学中,往往是教师占据着主体的地位,教师带领学生唱歌、教师讲授乐理知识,学生记录,实际上,音乐教学与其他教学有着根本的不同,音乐是一种审美能力的提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音乐综合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将学生放置在主体地位。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不仅难以提高到达教学目的,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导致音乐教学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之中。
(三)对音乐教学重视度不足
虽然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已深入各个中学中,但是传统应试思想还是占据着主导地位,这就导致学校、教师、家长并不太注重音乐教学的作用。这就直接导致对音乐教学的资金和设备的投入不足,音乐课时安排少,所谓的“主科”肆意的霸占音乐课时间,甚至有少数的中学还取消了音乐课,音乐教学的作用难以得到凸显。
三、解决中学音乐教学问题的方法探析
(一)改善教学设备,选择合适的教材
俗语有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好的音乐教师如果没有必备的教学设备和教材,也难以对音乐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涉及,为此,教育部门和学校应该认识到中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性,增加对音乐课堂的资金投入,增设必备的音响设施、小提琴、手风琴等音乐教学设施;此外,在教材的选择上,要从学生的实际基础和需求出发,选择适宜学生现现阶段学习的音乐教材,同时,为了提高音乐教学的针对性,广大音乐教师可以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规定,根据本地区的民族特色、学校特色、学生特色开发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音乐教学内容,将民族音乐、流行音乐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转变传统观念“教学引导者”的角色,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此,教师需要深入到学生中去,跟学生成为朋友,了解学生对音乐教学的实际需求以及排斥音乐教学的原因,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及时的调整教学思路。在课堂上,多设计一些音乐游戏,例如,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音乐接龙的游戏,第一位学生随意唱一句,第二位学生则要根据前一位学生歌词中的最后一个字来接龙,这样依次的进行,对于歌词,教学不应该有所限制,流行音乐、民族音乐都可以,采用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还可以了解学生喜欢的音乐内容,达到两全其美的教学效果。
(三)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注意因材施教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等科技化的教学方式已经在其他的学科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在音乐教学领域的运用较少,运用信息化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极大的丰富音乐教学的教学内容,扩展教学手段,也可以提高音乐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应该积极的掌握新型教学方式的动向,充分的利用好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为音乐教学服务,加强对学生在网络、广播以及影视上学习音乐的指导。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有意识到学生学习音乐知识以及音乐领悟能力的差异,对学生以关怀和鼓励为主,对基础能力强的学生予以正确的指导,对基础知识较为薄弱的学生则多鼓励,让他们可以充满自信的参加各种音乐活动。
四、结语
音乐教学是中学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音乐教学一直未得到学校、家长和教师的重视,近些年来,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深入人心,新课程改革要求,音乐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审美能力为主,但是,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式下,音乐教学也没有得到根本的改革,在目前的音乐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相信通过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音乐教学的效果定可以得到全面的提高。
参考文献
《英语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要逐步渗透“ 文化意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美国语言学家萨皮 尔在他的《语言》一书中指出:“语言不能 离开文化而存在”。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 依靠语言,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 开文化教育,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 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学习语言,只有了解了有关的文化知识,才能达到正确理解和表情达意。
以往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往往容易意识到母语对英语学习的干扰,但忽视社会文化因素的干扰。长期以来,我们的英语课只注重学生的语言形式是否正确,读得是否流畅,培养的只是纯语言能力,较少注意结合语言使用的场合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对文化意识没有给予足够重视。由于文化差异的影响,学生不能正确理解所听、所读的材料,导致他们所说所写的内容和方式也因此而不够得体、恰当。甚至出现不顾交际场合、对象以及英语国家风俗,并由此引起以上提到过的误解或落下笑柄的现象。本文选取了江苏牛津6A第6单元的A部分为课例,以此反思新课程背景下“文化意识渗透”的多元化操作以及教师自身创新意识的提高,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兴趣为主线、以活动为中心,使课堂达到最优化。
本单元的功能性、交际性、文化意识性都很强。本单元的主要话题以“Holidays"贯穿全文,重点罗列出了同学们颇感兴趣的 "Spring Festival、New Year’ s Day,Mid-Autumn Festival, Halloween",描述了节日的时间、活动、习俗和中西文化的不同,并拓展了“Easter, May Day,Children’ s Day, National Day, DragonBoat Festival”等节假日词汇。并以“过去时”的一般疑问句“Did you……?”及回答作为教学难点,突出了六年级语法综合运用的目的。
今天我设计Part A的第一课时,带领学生们进入exciting节日之旅。
Step l:生生互动,你说我猜,激发兴趣。
设计意图:隔夜我布置给学生的话题是《My favorite festival》,用一段话描述一个我最喜爱的节日,但不能在言语中提及这个节日,让听者来猜一猜入手,进行生生互动。这个Daily Report环节既锻炼了学生的说,又培养了学生认真听的习惯,而且是对本单元第一课时的引领,学生们自己猜、自己描述节日,自己进入课文,老师作相关拓展是相当有效的教学策略。而且这个活动具有积极性,激发了学生乐于参与的积极性。
实录:
Monitot:Todayfavorite festival”OUF topiC iS“Myare you ready?
Student 1:Yes.I’m ready.
S 1:My fayorite feStiVa1 iS acolorful day.Children get togetherhappily.We play games,Sing songs andeat lotS of SWeets.It is the firstday of June.Do you kno~v my favoritefestival?
S 2:It’S Children’S Day.
T:Did you Sing songs with yOUFfriends at Chi1dren’S Day?
S 1:Yes,Idid.(加入适当的过去式的练习,在对话中自然渗透教学难点)
T:Were you very happy?
S 1:Yes,1 was.
T:We were happy at Children’SDay.So let’S Sing a song“Children’S Day”(用歌曲完美结束第一位同学的Topic表演)
Step 2:继续猜,猜出节日,猜出活动猜出知识点。
设计意图:从自己自主讨论“holidays”并猜一猜入手,整堂课显得轻松交流,自然而有趣。又能猜谜、又能唱歌、还能看精美的课件,使得难点、重点既经营活动得“重”了,也学的不“难”了。
实录:
T:JL1St nOW we ta1ked ab0utholidays.Please look at the screen.
What’S the festival?
When’S…?
What do people USUa~ly do at…?
Did you….Last…?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的某个提示,激发同学们踊跃举手猜节日、说节口的兴趣。一个日期、一段话也许是一个图片、一首歌,都是这个节日的代表。放手大胆地让学生用Part c的句型来问与答,无所谓错误,重在参与,重在吸收,重在呈现。
Step 3:总结“Holidays”,开放又归纳,导入课文,遥相呼应。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两个环节的预设,同学们对“ho1idayS”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通过课件上的方格框的归纳提示,小组成员进行讨论各自最喜欢的节日,并填写表格,这也是自学策略的一一部分。
进行归纳讨论后,再总结一一下中西方文化的不同,讲述哪些是中国特有的文化传统,宣传一些有关中国传统节日的知识,激发下同学们的爱国热情。
教学反思:
本案例围绕学生喜爱的“节日”这一话 题展开教学,无论是生动的课件,还是大胆 的提问和自如的表演,都以“猜”节日为主 线,从始自终在课堂中渗透了浓浓的中西方文化氛围,让学生学得轻松,学的快乐。针对文化意识“润物细无声”的原则,老师做 到了以下几点:
1.结合教材,认真渗透,事半功倍。
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是经过长期积淀而成的,"Holiday”就是中西方文化的最佳碰撞。本课例“holidays"就是小学六年来所有学过的节日的汇总,教师认真挖掘教材的文化内容,在备课中认真进行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比较,及时添加背景知识,比如学生喜爱的节日时必备的音乐、中外影视名人或者体育明星过某个节日时的图片,为节日特制的西方文学艺术和幽默故事……在反映世界各国节日文化的同时,还注重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充满了跨文化交际的信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本着以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为目的,在交换信息的同时,让学生充分参与,大胆实践,以体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2.创设氛围,激活兴趣,促进思维。
中国人学英语不可能具有学习母语那样的环境,而情景是学习英语所不可缺少的条件,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营造一个浓郁的具有西方文化氛围的环境。因此,教师在课前播放一些耳熟能详的英文节日歌曲;英语角上可以粘贴学生在课前搜集到的关于各国 "Holidays”的介绍等。又如本课例中贯穿整堂课的“猜一猜”,既有效地完成了学习任务,还积极地把主动权还给了学生,把兴趣还给了学生,把成功还给了学生。总之教师应创设有利条件,让学生在校内课外拓宽学习视野,多渠道获取知识,扩大知识面,主动构建知识,获得成就感,提高学习英语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