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问题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7 18:14:5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素质教育问题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素质教育问题论文

篇1

名学生,因忍受不了学习成绩名次和家长的压力,用榔头打死其母亲

的事件。这件事,可以说是震动了全社会,上至总书记,下至黎民百

姓。一个原本被老师视为学习成绩还不错的学生,竟残忍地杀害了自

己的生身母亲,令人痛心,更令我们深思。

这样的事当然是个别现象,但深入分析发生的原因,偶然性中也

存在着必然性。这些年来,学生离家出走以至轻生,未成年人违法犯

罪,等等,时有发生,且有增加的势头。这充分暴露了我们在教育和

教学工作中存在着重大缺陷。缺陷之一,就是把握和处理教书与育人

关系不够好。教书与育人本是有机的整体,教书就是为了育人,教书

是手段,育人是目的。但在实际生活中,二者却常常被割裂开来,育

人被单纯的教书代替了,应付考试成了教育的主要内容。这样讲,并

不是说所有的学校和地方都没有处理好教书与育人的关系,有些学校

和地方处理得还是比较好的,但总体上看这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也不能说我们没有发现这一问题。近几年,从上到下都在强调要解决

应试教育的弊端,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强调的就是育人的问

题。可事实是素质教育喊得震天动地,应试教育却搞得扎扎实实。这

其中固然有教育结构、考试制度、用工与用人制度、分配制度等方面

的问题,但思想认识方面存在的问题不能低估,围绕分数、升学的竞

争愈演愈烈,素质教育远没有在大家的思想深处扎下根。血的教训该

让我们所有的人警醒了,为了我们的下一代,为了我们的未来,不能

再沉湎于应试教育之中了,必须痛下决心抓育人的问题,全面而又扎

实地推进素质教育。

教书必须着眼于育人,着眼于提高国民素质,使受教育者在德育、

智育、体育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

劳动者。育人,首先是要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思想道德是一个人

的立身之本。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学校教育尤其是中小学教育有

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成长阶段,可塑性极强,这

时期学校给予什么样的思想道德教育,对学生今后的成长进步关系极

大。我们许多同志可能都有这样的体验,学生时代有时老师所说的或

做的一件小事,竟会影响到一个人的一生。我们各级各类学校都应该

切实加强德育教育,对高中段以上学生还要进行政治理论教育,进行

法制教育,这应是学校工作必须牢牢把握的一个主题,任何时候都不

能忽视和放松。一个学校如果德育工作没有抓好,整个教育工作不可

能真正抓好。培养出来的学生考试成绩不错,但思想品德差,心理素

质差,对社会又有什么益处呢?加强学校德育教育和政治理论教育,

关键是要不断改进方式,完善内容。现在我们有些德育课、政治理论

课,从道理到道理,非常呆板,缺少针对性,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

趣,有的还适得其反,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这种状况一定要尽快改

变。要通过积极的探索,使我们的德育和政治理论课入情入理,生动

活泼,使学生喜欢听,容易接受,乐于接受。

强调德育,并不是说智育可以放松。智育,过去、现在和将来都

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一个学校不讲智育,还成什么学校。智育,

本身就是育人的重要方面。认真学习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知识,

学习历史、地理、文学,可以有效地帮助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

生观、价值观,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抓智力

教育,必须把重点放在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一所学校、

一位老师,重要的任务不仅要让学生记住知识,更重要的是应该不断

地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具备勇于接受新事物、创造新事物的精神,

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生活能力、工作能力,对于大学生来说,还应

具备一定的研究开发能力。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新知识、新技术

层出不穷的时代,几乎每天都有大量的新知识、新技术出现。一个人

仅靠学校学的那点知识,是远远不够的。知识需要不断更新,终身学

习已显得越来越重要。作为学校,作为老师,我们要为学生走向社会

作准备,着力于能力培养,使他们具备较强的生存能力、发展能力,

这将会使他们终身受益。一定要注意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

欲,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大力营造一种崇尚真知、追求

真理的氛围。现在,我们有些教育清规戒律太多,什么都搞标准答案,

把学生的思想束缚得紧紧的,只能死记硬背。标准答案真的就那么标

准吗?什么都必须按书中或老师规定的去回答,还会有什么创新?没

有创新又怎么可能有进步?中华民族是富有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伟

大民族,“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但自“四

大发明”以后,我们在科学技术上似乎拿不出什么可以与“四大发明”

相媲美的成果。为什么?许多有识之士和专家认为,这与自宋代以来,

全面推行程朱理学有关,与科举考试的八股化有关,一切以古人是举,

后人似乎只能诠释古人的理论。进入现代以来,情况有了较大改变,

但问题依然存在。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我们应该从这样的高

度来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和教学,下决心从根本上改革教育制度,改

革考试制度,更新和完善教育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提倡开放式教学,

少一些“满堂灌”,多一些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敢于思考、善于思

考,勤于动手,善于动手,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前,我们应该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

担,使孩子们不再整天埋首于没完没了的题海之中,使他们的天性得

到充分的发挥,使他们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充满欢欣和乐趣。有些人担

心,减少了中小学生的作业,会影响学习成绩。解除这一担心的关键

是要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有一位中学校长说得好,能干的教师,教得

好的教师,书越教越薄,要学生做的题目越来越少。搞题海战术实际

上是一种抓不住要领的表现。当然,也要防止走向另一个极端。我们

所强调减轻的是过重、过多的课业负担,为教学所必需的功课还是需

要的,否则,也会影响教学,影响人才的培养。学习还是要有一点压

力,还是要讲究刻苦钻研。应掌握好度,过重不行,过轻也不行。

二、关于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的问题

当前,大家对发展高中段以上教育比较关注。可以说,这是现阶

段我国特别是我们浙江省教育发展实际情况的生动反映。从全国看,

这些年来,浙江省发展义务教育居于领先地位,可与义务教育相比,

我省发展非义务教育主要是高中段以上教育明显滞后。尽管近两年我

们下力气抓了高中段以上教育,1999年,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教育,

普通高中学生升入高等教育,都比上年有了大幅度的增长,但高中段

以上教育依然是我省整个教育中的薄弱环节。目前,我省高中段以上

教育发展水平,不仅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有很大差距,而且与国内

一些省市相比也有较大差距。去年我省普通高校录取率要比江苏、辽

宁分别低19和23个百分点,比上海和北京低30多个百分点。由于高中

段以上教育发展滞后,每年都有数万名参加高考的学生进不了高等学

府,数十万名初中毕业生得不到高中段教育,这给学生、给家长、给

学校无疑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这个问题不解决,围绕升学的各种形

式的竞争,很难真正缓解下来,素质教育很难深入推开。不仅如此,

还会严重地影响我省的现代化建设进程。现在看来,浙江提前基本实

现现代化,最大的难点不是经济指标实现方面的问题,而是教育等社

会指标实现方面的问题。根据教育部门提供的资料,1998年,我省每

万人口中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生人数为25.6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的27.6人,仅在全国各省市中居14位。

现在,发展高中段以上教育的时机非常好。第一,经过改革开放

20多年的努力,我省经济已经达到了工业化中期的水平,正在酝酿新

的发展和提高,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已经摆上了议事日程,经

济发展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已经

达到了小康,并正在向宽裕型迈进,富裕起来的群众,希望自己的孩

子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第三,中央高度重视,号召大家要以多种形

式,积极发展高中段以上教育。同时,发展高中段以上教育还可以推

迟就业、减缓就业压力、拉动消费,有助于我们克服当前通货紧缩趋

势的影响。有需求就会有发展,需求是事业发展的有效推动力。今天,

我们应该抓住有利时机,大力发展高中段以上教育,以适应经济和社

会发展上水平的需要,尽可能满足人民群众希望能够接受到较高水平

教育的要求。

发展高中段以上教育,有一个问题需要进一步强调,即要加快建

设人才成长的“立交桥”。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结构始终存在着一

个毛病,各类教育之间缺少必要的衔接与沟通。这在非义务教育阶段

表现得尤为突出。读职业技术学校的不能转入普高,读大学的学生只

能是来自于普通高中的学生,学生选读了职业技术学校,也就意味失

去了就读普通高校的机会。这很不合理,也非常残酷。一个十多岁的

孩子,思想、性格、爱好等都尚不定型,就那么早让他定下来今后走

什么路,这难道不残酷吗?人们常说高考一次定终身,事实上岂止是

高考,中考就要让学生把终身定下来了。学生们根本没有办法按照个

人的爱好和条件,自主地选择该学些什么,今后该向那一领域发展,

许多学生潜在的创造性才能就这样因没有选择的机会过早地夭折了。

必须加快建设人才成长的“立交桥”,打通普通高中、职业教育、高

等教育等各类教育沟通的渠道,给孩子们以更多的选择和继续学习深

造的机会,使各类教育互为关联,互相促进,协调发展。

在强调发展非义务教育的同时,对义务教育的工作仍然不能有丝

毫的放松。诚如总书记所说的,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满足基本

学习需要,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要作为教育工作的首要目标。这

些年来,我们浙江省发展义务教育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总体

水平并不高,对有些市县来说,只是低水平的基本普及了义务教育。

1999年,我省小学专任教师合格率为94.4%,其中,学历达到专科毕

业及以上的所占比例为12.4%,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5和3.8个

百分点,在全国各省市中分列第23位和第22位。到1999年底为止,我

省尚有1595所小学在校生规模不足20人,其中10人以下的小学还有

620所。对义务教育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要有清醒认识,要继续坚

持不懈地抓好义务教育。特别是县、乡两级政府要把教育工作的重点

始终放在义务教育上。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地区发展义务教育的帮扶力

度。尽快消灭薄弱学校,改善贫困山区孩子们的读书条件,实现高标

准普及义务教育。

三、关于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问题

这段时间,由于学生中接二连三地出了一些事,社会上的埋怨情

绪比较多,学校的压力普遍比较大。对此,应该说两句话。一句话,

现在社会上对学校教育议论比较多,这说明大家对教育比较关心,这

是好事。作为教书育人的主体,我们各个学校和广大教师应该看到自

身肩负责任的重大,看到教书育人中存在的某些问题的严重性,变压

力为动力,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学校教育工作。另一句话,要充分肯定

教育工作的成绩。这些年来,各级各类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在教育人、培养人上取得了突出成就,有力地促进了教育的改革和发

展,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此,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怀疑,广

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千万不要自我菲薄。事实上,这些年来广大教师

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大为提高,受到了全社会的尊敬。这是社会进步

的表现。

勿庸讳言,现在学校教育工作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像前面所说

到的教书育人等方面的问题。有些事学校既是受害者,同时也负有一

定的责任。现在有些重点高中,学生进去以后,先分快班、慢班,还

实行淘汰制。几个月后,根据考试成绩对快班、慢班同学进行重新调

整,搞得学生高度紧张,被淘汰的学生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有的老

师把主要心思放在对少数尖子学生的培养上,而对其他学生缺少具体

的关心和帮助,少数学生成绩上去了,大部分学生被“放羊”了。有

的老师对个别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缺少严格的管理,有的甚至视而不

见,放任自流。学校是整个学生教育的基本单位,教师是教育的主体。

作为学校,我们应该主动地分析自身存在的问题,从加强教师队伍建

设入手,采取切实措施,解决各类问题,使学校和教师在教育和培养

人中的作用得到更好更充分的发挥。

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学校教育非常重要,社会教育也很重

要。这里所指的社会教育也包括了家庭教育。当前,经济和社会生活

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经济结构和经济成分、社会生活方式、社

会组织形式、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呈现多样化,社会教育就显得更为

重要了。现实生活中,学校和老师常常很无奈。有许多时候,学校在

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而我们一些家长却千方百计地给孩子开“小

灶”,有的家长甚至学校开几门课就给孩子请几个方面的家教。有的

家长把分数、名次看得很重,“望子成龙”心切,孩子的分数和名次

只能往上移,不能往下降,稍有下降,就训斥,就加压。这样下去,

怎么会不出事?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也在时时影响着学生。一些小

报小刊、非法出版物传播着一些不健康的东西,一些游戏机房就开在

中小学校旁边,时时诱惑着自身抵抗力不强的学生。一些学生家庭夫

妻长期不和,离婚率上升,也给一些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伤害。而我

们有的政府以及教育部门对学校教育的不适当的检查、评比,社会用

工制度和分配制度方面存在的不合理问题,也增加了学校和老师在升

学率上的压力。

必须把加强社会教育尖锐地提出来。在这个问题上,各级政府以

及教育部门首先应该带头。要下决心切实减少对老师、学校的不适当

的、过多过滥的检查、评比,尽快建立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对学校、

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机制。积极推进用工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引导企

业等单位根据工作和岗位需要,招收相应文化程度的人员,扭转不顾

实际需要、片面追求高学历、造成人才资源浪费的现象。要通过广泛

的宣传,推动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正确地看待分数和升学,把对子女

的期望和爱由分数转到品德和才能等培养上来,使广大家长树立和具

备“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思想观念,不把孩子当作自己的私

有财产,而是当作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来悉心照顾和培养。要采取坚

决措施“扫黄打非”,整治学校周围的环境。坚决制止各类摧残学生

身心健康的行为,对其中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要依法严厉惩处。加强

篇2

合理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改善大脑的机能状态,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能有效地促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等智力因素的发展,为正确认识客观事物打下良好的基础。

2.体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

体育运动中优美的动作、高难度的技巧、多变的队形等,在一定时间、空间上使健、力、美和谐统一,产生一种赏心悦目的运动之美,陶冶人们的高尚情操。科学的体育锻炼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身体姿势,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爱好,可以使大学生活更加多姿多彩。一名优秀的大学体育教师,应该认清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把公共体育课教学作为对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充分利用特有的方式,把素质教育直接融入体育教学之中,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二、当前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中学生的现状分析

1.重学分、轻实践。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往往是只注重体育课考试内容的学习,为了挣学分,“只要不挂科就好了”,而忽视体育课内容的锻炼、实践和应用。表现在一些学生为了拿到“高绩点”,在练习时只强调考试内容,对老师教授的介绍内容和普及内容置之不理;另外一些学生提前“考察”到哪些项目容易及格、不会太累,在选课的时候就报哪个项目。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的兴趣,对体育的重要性及体育锻炼的目的、方法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理解,使得自我锻炼能力低下,导致他们轻视体育课,漠视体育锻炼。

2.意志品质薄弱。

当代大学生在体育课教学中经常出现以下现象:第一,怕苦怕累。在测试身体素质练习前,总会讲“保存实力”,不认真做准备活动,稍加剧烈运动就能躲就躲,或者应付了事,只有在老师的“逼迫”之下才会勉强跟着做。一些量大的复习内容,也是能偷懒就偷懒,找不同借口休息。第二,团结协作意识较差,集体观念淡薄。在体育课上,即使老师让同学们分组练习,经常也可以看见有些同学独自一人练习,不愿意和其他同学一起合作练习;在集体项目活动中,一些学生更多的重视个人技术的“展示”,缺乏协作配合的战术;在比赛中一旦本队其他同学失误,便大加指责,怨声载道,缺乏鼓励的言语和激励的肢体语言。第三,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技术水平比较低的学生不敢跟水平高的人一齐练习、比赛;学习新动作的时候一些学生明明没有学会也不敢向老师请教,怕老师说他“笨”,其他同学取笑自己;对待比赛的输赢认识不足,常有“输不起”的现象,不是在技术上找原因,总会找各种各样的其他理由掩盖自己做得不足,很少能冷静地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

三、在体育课教学中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1.利用体育课的理论教学,将素质教育渗透到体育之中。

体育课的理论教学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不同的方法和途径既要讲大纲规定的内容,又要有针对性地选好有关素质教育的专题进行讲授。第一,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通过体育运动员们成功的事例,以及奥林匹克运动精神的典型事例激发学生树立勇敢顽强、热爱祖国的精神以及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战胜自我的能力。第二,通过体育生理、心理的理论分析,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体育课和体育运动中的酸甜苦辣,让学生明白不亲身体验体育运动中的“苦”,自己不付出,是永远无法体验到运动所带给自己的“甜”,强调在体育运动中不仅能够培养出不畏艰险的思想品质和坚强毅力,更能提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和满足社会的适应能力。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经过自己的刻苦锻炼,掌握一到两项运动技能和方法,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并长此坚持下去将会终身受益。

2.改革公共体育课中的准备活动,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和创造意识。

体育教学中的准备活动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堂体育课的开始,是上好体育课的关键。通过准备活动的教学组织,一方面可充分热身,避免受伤;另一方面也可为学生适应课程基本部分作好生理、心理的准备,使学生尽快投入到体育课教学中。一般的准备活动是由体育教师或体育委员带做,这样的教学活动比较容易统一,动作也规范、到位,但每节课都如此进行,学生会日渐乏味,对体育课提不起兴趣。为此,可在每学期2~3节课之后将准备活动全部交给学生来做,具体是这样,每个班约42人分成7组,老师提前将基本要求(如时间、运动量、参与度等)交代给小组长,各小组长根据要求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在规定的时间里带领全班做准备活动,规定时间一到,教师便点评(以表扬优点、鼓励创新为主,出现的问题共同学习),在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这样,既丰富了准备活动的形式,避免枯燥无味的常规热身,又给了学生展示个人才能的机会,同时,也为他们敢于竞争、勇于创新提供了条件,为他们今后适应社会打下基础。

3.发挥体育课教学的特点,强化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协作意识。

高校体育教学班一般是由同年级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的一个新集体,如何在这个新集体中组织好教学,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协作意识,这就需要通过体育课教学的特点实施。体育课比起其他课程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让学生们面对面、最直接地交流,在学期开始上课之初,组织学生彼此介绍、相互认识、明确纪律、提出要求,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良好风尚。体育课的内容丰富多彩,运动项目繁多,且具有群众性、集体性和竞争性,老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对教学活动中的练习部分,进行灵活多样的安排,多组织学生们集体练习,如在学习羽毛球高远球练习时,可以以组为单位每人接一次球的接力赛;在健美操复习动作的时候可以以组为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创编队形,再进行表演,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参与体育课教学,每位同学的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得到了提升。与此同时,学生在完成教学活动的学习任务时,也使同学之间的关系更近一些,这样也有利于增强学生们的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们明白只有一个团结合作的集体,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应该注重实施教学相长的原则,提倡能者为师,让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都可以相互交流,互相切磋,从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改正。老师也应该及时表扬鼓励表现优秀的学生,注意发现进步学生,及时给予肯定的评价。通过实践证明,在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所有任课班级,都已经初步形成一种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们明白只有在好的合作的集体中,才能创造出更好的学习成绩。

篇3

素质教育的首要目标就是要教会学生做人,而且强调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在培养学生思想品质和道德观念方面具有特殊的功能。体育教学是在体育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下。采取符合体育教学任务的方法,指导、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体育和卫生保健知识,掌握运动技术、技能和锻炼方法,增强学生体质,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的一个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过程。体育教学自身所具有的特点使得在其教学过程中推进素质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大学体育教学的特点及其在素质教育中所起的作用

体育教学与一般课程的教学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其共同点表现在两者都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都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自觉积极地学习,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培养学生的道德意志品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始终密切地结合在一起。体育教学与一般课程的教学不同之处在于一般课程的教学主要是通过思维活动,使学生掌握有关的科学知识与技能,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而体育教学不但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科学知识和体育锻炼的技术、技能,主要还要通过各种身体练习,使其熟练掌握各种体育技能,锻炼其身体,增强其体质。由此可见,体育教学的主要特点是:

(一)体育教学以传授体育技术、技能为主要内容,其根本目的在于增强学生体质

学生学习体育这门课程。最终目的是为了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建设祖国。达到这一目的的主要手段是各种各样的运动项目以及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这就决定了体育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将体育的技术经过反复实践而转化为技能。同时促使学生掌握锻炼方法。当然,还要学习体育科学知识,以指导身体锻炼。

(二)体育教学以机体参与活动为特征

和文化课程的教学一样。体育课教学也要通过思维活动,但同时学生还要进行懈动。在机体活动过程中,通过肌肉感觉,把信息传递到中枢,经过分析、综合,去达到对体育技术、技能的认识。没有机体的参与,是不可能掌握体育技术教学内容的。机体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经过反复的条件刺激,建立起条件反射。掌握体育技术。这个过程既是学习体育技术的过程。同时又是增强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过程。

(三)体育教学组织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体育教学是在活动过程中进行的,青少年的身心都处在发育成长的过程中,精力充沛,求知欲强。活泼好动。而且一个由几十人组成的班集体,男女生性格各异,素质水平、活动能力各有差异,还有环境的干扰和场地、设施条件等的制约,这许多因素就决定了体育教学组织的复杂性和组织形式的多样性。

(四)体育教学以对学生品德、心理品质培养的特殊作用,显示其鲜明的教育功能

体育运动有它自身的特点,体育的竞赛性可以培养学生具备当代社会的竞争精神。体育的规则,可以培养学生诚实、守纪律的品质。运动要克服自身生理负荷和器械、环境、自然条件的困难,可以培养学生刻苦耐劳、勇于拼搏的意志。体育活动具有群体特征,可以加强人际交往,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和团结,培养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当代社会需要年青一代具备的品质,是许多学科所难以做到的,体育运动自身的特点。对学生品德和意志品质的培养具有特殊的作用。在跨世纪的人才培养中,体育教学显示了其鲜明的教育功能。

二、在大学体育教育中渗透素质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念

所谓终身体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体育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要使学生终身受益,促进其身心两方面的健康发展。进而提高整个民族的健康水平。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树立终身体育教育为目标的教学指导思想。通过“教”与“学”的互动。使体育教学充分体现现代体育发展特色。同时,体育教师要注重加强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体育实践,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在活动中产生兴趣,达到体育教育的真正目的。特别要注意的是。体育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要把学生课余自我锻炼的习惯当作一个重要课题来开展。

(二)培养和发展学生个性

为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体育教学中还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而教师只是作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这样就有利于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和主动。体育教学要改革那些压抑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思想、内容和方法。因材施教,借助体育运动的形式和内容,置学生于情感交流的情境之中,反复感受成功与愉悦,在不断完善自我和鉴赏他人效能的过程中,使个人的气质、智能、能力、需求和自我意识等具有社会意义的个性特征得到充分发展。

(三)重视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

道德指的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可以具体化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主和法律意识等。在大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例如,结合目前我国承办的奥运会的准备工作,通过介绍奥运知识、特别是中国、台湾与国际奥委会的关系,中国健儿为国争光的典型事例来阐明综合国力的强盛与竞技体育的关系。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又如集体主义教育。教师可通过一些集体项目,如拔河、接力等。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让他们亲身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充分证明自己的力量。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再如民主和法律意识。体育教学中,教师可采用比赛法,并结合学生的体育课成绩考核以及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等,进行民主评议、机会均等、公平竞争教育。同时进行自觉遵守体育运动和体育比赛中的法律,即比赛规则教育,从而为学生将来走上社会、适应社会要求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重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深化学校体育改革的必然。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求有健壮的体魄,而且要有健康的心理。因此,要充分利用体育这一独特的教育形式。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体育项目比赛等形式,培养学生顽强向上的精神,良好的心理品质及坚强的意志,发展他们的想象思维和创造能力;指导帮助学生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培养他们自尊、自爱、自信的品质,克服胆怯心理、自卑意识、保守观念、封闭思想、社交恐怖症等不健康心理。

篇4

例1:熊倩同学在第一次体能立定跳远测验为零分时,还是无所谓的态度,班上许多同学都关注着她的情况,面对典型的文弱书生,教师耐心的指导训练,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转变她的体育意识,强化和布置她在课外要自觉加强锻炼,告诉她要逼出自己的潜能,在平时遇有楼梯不要走上去,而要跳上去,并号召全体同学监督她,几个月后,她的立定跳远素质就达到满分,还带动了其他同学。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