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0 16:26:2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高校教学管理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当前,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大部分都是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缺乏创新和改革的精神,面对多元化的现代社会,无法很好的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教师没有机会进行教学改革,学生的主体性也的不到发挥,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效果。高校是培养现代化人才的地方,应顺应时展的脉络,不断创新管理制度,使教学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二)教学管理制度系统性不强
当前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系统性不强,管理工作大部分依靠以往的经验,为了完成管理任务而管理,管理工作缺乏目的性,这都是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对管理制度缺乏明确认识的表现,没有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体系,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应根据高校的发展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使管理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现代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优化
(一)创新教学管理理念
教学管理理念对改革教学管理制度是十分必要的,完善教学管理的理念,不断创新高校教学管理模式,努力提高高校管理水平,促进教职工共同发展。要做到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相结合,刚性管理是具有权威性的硬性制度,柔性管理是以情感和精神来感染人,这是实现高校教学民主管理的有效方法,也有利于教师、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要处理好竞争与合作之间关系,当前社会是人才竞争的社会,要实现良好的发展,不仅要具有一定的竞争意识,还应学会合作,在健全竞争机制的基础上不断加强高校各级人员之间的合作,从而做好管理工作。此外,教学管理制度应坚持民主管理,加强教师、学生等参与高校管理的权利,不断提高他们工作、学习的积极性。
(二)优化教学管理的制度环境建设
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完善离不开教学管理制度环境的建设,有了良好的制度环境,管理制度的实现也就变为可能。要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首先全社会都应积极树立教学管理的意识和观念,为高校制度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其次,高校本身也应积极不断改善校园的生态教育环境,为教学管理制度的实现提供有力的资源,高校应逐步提高自己的道德文化建设,树立良好的校园形象,管理工作应逐步向开放式转变。此外,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也离不开健全的法律制度作保障。因此应逐步健全法律法规,为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确立提供法律依据,使教学管理制度能够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三)提高教学管理制度中的服务意识
以往高校各项管理工作主要是为了控制、管理学生、教师等的行为、工作、学习,是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硬性管理。而当前,在现代社会的发展模式下,高校的教学管理制度就不仅仅是为了管理学生,控制学生的行为举止,也应把服务学生作为新的管理内容,为高校学生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在现代教育管理理念中,学生不是被管理的对象,而是被服务的对象,高校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育管理氛围,使学生能够积极、健康的成长。这种服务意识不仅仅是理念上的,要应用到教学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保证教学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建立完善的制度监管和评价体系
完善的监管和评价体系是高校教学管理制度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是为了找出影响高校教学质量的因素,从而更好地开展各项管理工作。监管和评价体系不仅能够显现出高校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的效果,而且也是教学管理制度的有效保障。建立制度监管和评价体系时,应遵循客观性的原则,对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做出真实、科学的反馈,保证教师、学生等管理效果的实现。此外,制度监管和评价体系也要满足高校发展以及学生自身发展的实际要求,以实现高校的教育目标为指导开展工作。与此同时,高校的教学制度监管和评价体系也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不仅强调学生文化知识的提高,也要注重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以便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推动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以及教学质量的实现。
这是众多高校教学管理中的一大缺失,有些学校为了“专心”培养学生学习,忽略了教职工的岗位业绩考核,有的甚至没有明确的规定考核事项和奖惩制度。有制订这些制度考核的也只是做做样子,没有落实。这样对教职工的忽略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他们的工作态度,经过长期的疏于管理使得这些非教学人员工作服务意识淡薄,导致有些教学工作无法正常开展。
2、教学计划管理的强制性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管理者制订的教学计划是执教人员开展工作的重要依据。教学管理模式较为死板,更多的是强调上、下级关系。管理者与实施者,教师和学生之间严重不平等,缺乏更多的交流与沟通。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只是计划的制定者,是各项教学工作的支配者和决策者,这样就导致这些管理者们缺乏对管理对象的了解,不能准确的把握和分析管理对象的特点,相反的,而处于一线的教师和学生只能被动的去接受、去执行这些看起来并不合理的教学任务。
3、有效教学理念的缺失
当然,随着科学以及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计划性的教学管理模式渐渐被新型的教学理念所取代。在众多新型的教学理念当中,有效教学却是鲜为人知,在很多大学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当中也很难见到有效教学。由于有效教学理念的不深入,直接导致教学管理目标的偏移,许多的教学管理者过分强调教学方法的创新对教学模式改变的重要性,过于强调教师单方面的责任而忽略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沟通,另外,目标偏移的另一弊端就是教师更多的是注重“教”的内容,忽略了学生“学”的内容。
二、高校实施有效教学的必然性
高校有效教学管理的实施是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的必要措施,为了适应教育形式的发展需要,各大高校应该加大教学管理模式创新的力度,在进行合理教学管理的同时,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有效教学起兴于20世纪,后来逐渐发展成一种新的教学理论,有效教学倡导的是一种平等的教学理念,在注重教师教学的同时也注重学生们的学习,这种教学理念主要以发展学生技能为主,关注课堂教学的同时也关注教师的备课和学生的知识吸收程度。这种教学理念正是现代高等学府所缺少的,大学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以及发现技能的能力,而有效教学正是一种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与国外大学相比,中国大学对有效教学的学习模式的认知远远不够。为了有效实施“有效教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专门为此而制订了指导手册,这本指导手册包括了一项好的教学模式应该达到的标准;学校内的所有员工包括院长、主任甚至是园丁都应该遵守的教师守则以及对员工工作质量进行的评价标准。除此之外,这本手册也针对学生学习制订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比如说,对各院各系的学生都设置了相应的教学服务信息,学生们能充分了解课程设计、课程的教学结构以及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这种实践方法告诉大家,要将有效教学完全融入日常教学管理当中需要有明确的质量标准和考核要求,注重各方面的细节,使之具有引导性和可操作性。
三、进行有效教学管理的措施研究
1、师生共同参与,建立合作机制
在中国众高校的教学管理当中,教学管理工作存在着明显的失衡,有效教学管理模式要求师生参与管理,要在适应性思维的引导下尊重被管理者的主体性,并且要求教师、学生、管理者形成一个目的共同、平等互助的三方权衡合作机制。这样,学生们能主动发挥自己的主动性,教师以及管理者多了更多的理解性和合作性。
2、建立严谨、科学的考核与评估系统
由上可知,现代高等学校的教学偏重于学生的学习情况,渐渐忽略了教师以及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认知水平。为了贯彻有效教学管理模式,要建立一系列的科学评估系统和考核标准。对日常教学工作的检查与监督,是实施有效管理的必备手段。只有做好教师的检查工作,教师们才能更好的开展学生工作,管理者们根据不同层次以及不同类型的人员要求,科学地制订评价指标,客观的检查工作情况。肯定好的工作成绩,可以有效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教学质量,从而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二)教学管理理念落后。从当前一些民办高校管理的实际情况看,现行的教学管理队伍的知识结构和管理理念并不能适应现代社会人才培养的要求。其一,教学理念和管理理念都严重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要求。教学管理理念落后,认为传授知识仍然是最主要的教学内容,实际上很多的高校都过分强调学生学习知识,而不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其二,教学管理中,学生的独立性主体性认识不足,而且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也不够,本身素质不高,缺乏先进的管理思想,或者是不能有效落实先进的管理思想,对于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才的认识不足,制约了新型人才的培养;其三,教学方面,教学计划单一专业面狭窄专业的课程设置僵化,这些都是教学理念陈旧落后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社会支持力度缺乏。对于民办高校教学管理而言,强化社会支持力度非常重要。首先,教育投入不均衡。教育投入不均衡是当前民办高校教学管理面临的重要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民办教育改革步伐的推进。由于受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或者国家相关政策的影响,国家对民办高校的投入力度远远要低于公办院校,进而也导致了教学管理的发展步伐;其次,社会参与性不够。长期以来,民办高校相关负责人没有考虑到教学管理中社会成员参与的重要性,只是要求学校老师和学生参与进来,而把学生家长社会工作者理论研究者等社会其他人士排斥在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管理工作的深入推进。
二、提升民办民办高校教学管理水平的策略
(一)健全民办高校教学管理体制。首先,实现教学管理的去行政化。在当前民办高校教学管理中,行政化阻碍了教学管理的进程,学校相关领导必须根据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充分考虑教师教学的具体安排,积极听取教师的相关意见,克服作风,形成一个民主的氛围,努力为教学提供良好环境;其次,健全教学质量监督体制。学校应该根据需要聘请校外的专家作为学校教学质量的监督人员,及时提出当前老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教学管理的科学性;再次,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教学管理者首先要明确教学的主客体是教师和学生,将其作为任何制度和管理的首位,制定能激发师生积极参与的教学管理制度。
二、二级学院存在的不足
高校二级学院的创建使学院有了相对独立的权利及职责,然而,学校在很多方面都未给予二级学院充分的权力;同时还对教师的积极性,学生个性及创造性的发挥进行了限制。这对于提高教学管理的效率及效能而言是特别不利的,最重要的是它根本就无法适应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需求。1.二级学院不具有充分的教学管理自。二级学院在教学管理过程中表现出了职责和权力不相符的现象,学院在教学管理上缺少应有的积极性及主动性。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掌控了教学管理的所有决策权,学院充其量只是一个配角,他们只能贯彻执行学校的决策,站在自己学院的立场上对学校的决策提出咨询建议及反馈意见,根本就不具备决策自。2.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制度缺少柔性。当下,教学管理制度刚性过足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专业及课程选择不自由、考试及学籍管理制度不合理、课堂管理制度缺乏活力等诸多方面。中国高校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籍管理、考试要求及教学计划等方面具有高度统一及高度认同的特点,根本就没有考虑到学生之间所存在的个体差异及多样化发展需求。这一点在教学管理上集中体现为对人才的培养过分注重统一,可是却没有对学生的个性发展给予应有的重视。
三、加强高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对策
为了将二级学院的主动性、创造性及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创建更加健全的学校管理制度及二级学院管理制度,我们理应认真分析现有二级学院教学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深入研究实践科学发展观,从诸多方面着手,逐步完善二级学院教学管理体系。
1.更新管理理念,明确管理职责。
近年来,高等教育呈现出持续快速发展的趋势。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高等学院的专业数量也在不断增多,其内部结构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了。随着越来越多的高校进行校、院二级管理,充分更新管理理念,明确二级学院在教学管理中的领导性地位就显得特别重要了。要想明确二级学院在教学管理中的领导地位,那就必须先明确二级学院的领导意识。学校理应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将管理重心下移、权力下放,教学管理工作理应完成由“过程管理”到“目标管理”的转变。进行二级学院管理不但可以起到将教务处从琐碎的日常事务中解放出来、由事务处理中心转变成监督中心的目的,同时还可以让学院掌握更多的自,激发学院的动力及活力。如此二级学院便可以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进一步执行创新办学的理念,推动二级学院管理水平及教学质量的提高。
2.创建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
高校二级学院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必须建立在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之下,与此同时,完善的教学基本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及建立个性教学管理体系的前提。因此,为了创建完备的运行机制,将二级学院的主观能动性完美地发挥出来,二级学院理应制定一系列与教学活动相符的教学管理制度。这些教学管理制度理应囊括教育的各个方面,如此才能够确保教学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
与专职管理人员相比,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掌握第一手的教学信息并把这些信息反馈给教师,以帮助教师及时了解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的真实想法与需求,及时调整授课内容与方法。
(2)有利于保障学生的权益
本科生参与教学管理工作,不仅可以反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能及时反映学生群体在教学工作中的表现。通过本科生管理者的及时反馈,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约束行为,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维护学生作为消费者的权益;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生锻炼自身在信息收集、反馈、交流沟通等方面的能力。
(3)有利于完善教学管理体系
教学管理工作者通过本科生及时反馈的教学信息,可以随时掌握第一手的教学动态资料,根据这些资料来调整教学安排、考核教师情况、摸清学生状态,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体系。
二、本科生参与教学管理的制度设计
1.参与的途径
学生参与教学管理工作,目前最主要的途径就是“教学信息员”制度。所谓教学信息员,就是由高校教务处聘用本科生作为教学信息员,工作内容是反馈教学活动中教师、学生等各方面的教学信息,从而推动教学管理工作的民主开展。目前这一方法已为国内多数高校所接受。
2.参与的方式
信息员是沟通教师、学生与教学管理部门三者的桥梁,一方面,他们可以在教学活动中及时收集、反馈本班级的教学活动情况,教师的方法、内容、效果与态度等情况,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纪律维持、考试秩序,学生对于教学活动、教学计划与教学管理工作的意见建议等;另一方面,他们可以协助教学管理部门开展学生评教、教学质量反馈等工作,从而使教学管理部门及时掌握教学活动的相关情况。
3.具体的运行机制。
(1)机构设置
本科教学信息员一般由教务处聘任,由参与教学管理工作的本科生担任,因此在机构上,一般由学校、院系、班级三级机构组成。其中,在学校一级设立教学信息中心,负责全校教学信息的收集与反馈工作,归属教务处管理;院系一级设立教学信息站,负责本院系教学信息员的管理与信息的收集反馈工作,并对校教学信息中心负责;各班则设立教学信息员,具体数量根据班级规模而定。教学信息员将收集的教学信息反馈给教学信息站,由教学信息站整理后再反馈给教学信息中心。
(2)教学信息的收集、反馈与督导
可以通过任务表格的方式来反馈教学信息,各班的教学信息员将收集到的教学信息按格式与要求填写在教学信息反馈表中,通过邮件、送达等方式定期汇总给教学信息站。教学信息站将相关信息一方面反馈给本院系的教学秘书,另一方面则反馈给教学信息中心。教学信息中心将信息整理后反馈给教务处,同时制作成教学信息简报,下发各院系及有关部门,督促其进行教学整改。教务处可抽调本校的资深教师组成督导组,定期参与教学活动、检查实验及作业情况,并与师生进行交流,以了解教学活动的情况和有关教学信息的反馈与整改情况,并将相关的整改情况形成反馈意见,通过教学信息员体系反馈给有关班级和学生,形成双向交流体系。
(3)任务安排与选聘程序
教学信息员的选聘采取自愿报名、院系信息站审查推荐与校信息中心考评等程序进行聘用。聘用的教学信息员要进行动态考核,原则上一年一聘,对表现突出者或表现较差者要实行动态的激励与淘汰管理。
三、本科生参与高校教学管理的实践思考
1.提高学生参与管理的认识
很多学生与教师对教学信息员的工作不理解、不尽责,教师认为学生监督教师有失“师仪”,有抵触情绪;而学生则担心给教师提意见会受到不公平待遇,从而隐瞒不报。因此,要加大宣传力度,完善多重监督机制,并通过客观制度的完善来规范师生双方的监督行为。
2.强化信息反馈与督导机制
由于制度方面尚未完善,教学信息员的信息反馈工作只能定期进行,而且由于信息反馈渠道单一、评教方式简单化,使得一线教学信息的数量与质量不够完整。另外,督导机制不健全,也使教学信息员工作不能受到有力的机制约束,对于教学工作的促进作用也十分有限,因此需要不断强化信息反馈与督导机制。
3.建设教学信息化管理系统
教学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设立,一方面使全员参与教学信息反馈成为可能,另一方面也使教学信息反馈工作的管理更为便捷。在信息系统设计方面,可以设立从信息员到信息站再到信息中心的反馈渠道,也可以单独设立学生、教师的实名制信息反馈版块。信息化系统也可以通过设立前置于成绩查询系统的教学评价系统来更好地实现全员参与教学评价。总之,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设立将使本科生参与教学管理更便捷、普及。
4.完善选拔与激励机制
一方面,要对教学信息员进行动态选拔和培训,提高其处理教学信息的专业能力;另一方面,要通过座谈、竞赛、评比等增强其工作的责任心。恰当的激励机制对于教学信息员开展工作也十分重要,可以通过物质奖励、精神奖励等方式对优秀的教学信息员进行激励。对称职的教学信息员,还可以提升其地位,使其享有与学生干部相同的各类待遇。
2注重师德师风活动的开展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是学校发展的关键,良好的师德师风是教职工队伍素质中至关重要的方面,是一个学校发展的重要思想动力。为了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教师的行为作风,应注重师德师风活动的开展与宣传,组织开展师德师风宣传活动。可以通过邀请校内及学院资深老教师作报告,广泛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典型和模范事迹,激发教师强烈的职业光荣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全面关心学生成长;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己良好的思想和道德风范去影响和培养学生。
3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
青年教师是学院发展的骨干力量,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关系着学院的发展前途。因此,应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制定并实施详细的青年教师培养计划,每位青年教师在上课前必须经历“课前准备-培训-试讲-验收”的成长过程。为加快师资队伍建设,安排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高的老教师进行“传帮带”,如指导教案的书写、备课的方法、讲授技巧以及如何充实授课内容等。通过老教师对年轻教师业务上的指导,使一批年轻的教师健康成长。努力为青年教师成长创造机会,多途径、多方式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有计划地选派青年教师参加国内外各地及院内组织的师资技能等培训或进修学习,为授课奠定坚实的基础。注重培养青年教师独立从事科研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科研意识和科研技能,有意识地吸收青年教师参与教材编写、教学科研,促进青年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4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
为了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积极参加国家、省及学校组织的各种教学项目、本科教学工程及教学奖励的申报工作。依据学校的相关规定,积极动员,鼓励教师参加教学研究工作,并把经验公之于众,带动大多数教师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循序渐进的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注意加强已立项教学项目的建设,出台多项政策鼓励学院老师积极参与,确保立项项目的顺利完成。
5推进毕业设计采取“双向选择”新模式
毕业设计既是大学生综合基础、专业知识应用的载体,又是对工程实践能力进行强化的最佳平台,既要考虑毕业设计题目、内容的性质与特点,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和兴趣,既要强调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又要体现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近年来机械学院毕业设计采取“双向选择”新模式。即毕业设计题目通过教师申报、论证确定后,向学生公布,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知识积累情况、个人兴趣、就业方向按第一、第二志愿自由选择毕业设计课题和指导教师,然后再由指导教师在学生选择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学习积分分布情况,本着学生可以互帮互助的愿望,确定所要指导的学生。过程督导和事后监控相结合。为了确保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通过毕业设计环节,使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真正得到提高,避免在学生中形成抄袭的不良习惯,加强对毕业设计(论文)的雷同情况检查力度。比如,答辩前随机抽出3-5个设计组的学生成果检查同组、上下级学生雷同情况,一旦发现问题对指导教师提出警示,并要求整改;用论文学术不端检测软件对所有参加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评审的成果复率,重复率超过20%,取消评优资格,并要求整改;用论文学术不端检测软件对申报参加校级优秀毕业设计组评审的设计小组成果随机抽复率,重复率超过20%,取消竞争资格,并要求整改等。
6强化协调机制,实现管理联动
为了适应新时期高校管理工作发展的客观需要,根据学校《关于构建新型和谐师生关系的指导意见》精神要求,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实现联动,教学管理人员与教师参与学生管理。通过定期召开教学—学工联席会议,落实辅导员、班导师联谊制度、任课教师联系备案制度等促进教学与学生管理工作相互渗透、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将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要求学生管理工作者从培养目标出发、站在全局高度、树立整体观念,积极配合教学工作,有计划的开展学生工作;另一方面引导任课教师充分发挥教学育人功能,使专业教学活动、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相互交叉融合,使思想教育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由粗放式的管理变为细致的引导,全面建设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联动机制。
7创新管理模式,促进学生学业全面发展
为了迎接新的时代要求与挑战,我院将组织模块化理论运用于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实践中,将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系统复杂问题分解与整合,形成以学风学业、就业创业、安全稳定、科技创新、党务团学、奖贷资助为内容的六大管理模块。建立了由教学管理部门、学生管理部门、班导师、年级委员会、学生干部组成的联动工作管理体系。以年级为单位,横向突出工作重心;以学院为单位,纵向统筹规划安排,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自我管理中来。学生管理工作以学生为本、以平台为基、以教师为主,相互配合、共同进步,严格按照部署保质保量完成任务。通过这种模块化管理模式和联动式管理体系,实现我院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系统性、针对性、时效性、创新性,促进了学生学业水平的全面发展。
1.1系统功能单一,缺乏灵活性
随着高校扩招,高校教育规模随之不断扩大,从而导致教育教学管理难度的加大.目前我国高校的教务管理系统难以满足这种发展趋势的要求,许多教育教学管理系统模块单一,灵活性差.多数高校的教育教学管理系统不具有扩充性,难以根据高校教育现实需要而做出相应的调整.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专业进一步细分,培养方案的调整,教学资源的丰富以及多校区的产生,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系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要求教育教学管理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灵活性.例如要求系统具备强大的查询功能和统计功能,能够随时添加各种新的管理部门和机构,能够方便地进行自定义,可以根据业务需求随时添加相关的业务代码[1].
1.2教务管理整合性差
目前,我国的教育教学管理系统有一个通病,即管理平台分散,功能单一.教务管理系统的平台很多,如教务管理系统、成绩登记查询系统、学生选课系统、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等等,这些系统开发的应用软件类型多种多样,水平参差不齐.但太多功能单一,例如,成绩登记查询系统只能对学生成绩进行管理;教务管理系统也只能对教务进行管理,网上选课系统只能实现网上选课.这种功能单一、平台分散的情形导致各个管理系统各自为战,彼此之间缺少配合,增加的管理的难度,影响了管理的效率.
1.3操作过于复杂
还有一种情况,一些专业软件公司开发的教育教学管理系统专业性很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教学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提高了管理的效率.但是这种系统往往脱离了高校实际情况,过于追求严格的管理模式,操作起来十分繁琐,给使用者带来不便.
2系统需求分析
随着高校音乐专业的不断扩招,音乐教师和学生的人数不断增加,增加了教育教学管理的难度,经常导致教育资源、时间的浪费.为了改善这种情况,通过设计高效快捷的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管理系统,以促进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十分必要.
2.1系统的目标
本系统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考虑,设计了一个综合的教育教学管理系统,旨在提高高校音乐教学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本系统的目标是尽量减少人工操作,具有良好的安全保密功能,具有对授权用户提供信息检索、信息录入等功能,具有简单的操作界面,实现数据的高效率处理等.
2.2本系统的技术架构
高校音乐教学管理对象比较单一,主要是教师和学生.针对系统用户的特点,本系统的采用了基于J2EE技术体系的B/S结构,B/S和C/S结合的架构开发模式、Struts技术实现等[2].J2EE多层应用如图所示:C/S架构,该部分主要是把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管理系统分成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两部分,其架构如图所示:
3系统功能设计
本系统有教学信息、系统管理、教师信息、学生信息和考试信息五大模块.各个模块具有不同的功能,既相互独立,又彼此配合.
3.1教学信息模块
教学信息模块是教育教学管理系统中最基本组成部分之一,是供教务工作人员使用的.主要包括:公告和教学内容两个功能模块.实现学校信息的快速流通,减少时间的浪费,提高信息效率,同时可以减少工作量.
3.2系统管理模块
系统管理模块是针对系统本身的一个模块,主要用于工作人员对系统进行维护管理,是整个系统正常安全运行的必要保障,包括学生信息、教师信息的维护,以及课程信息考试信息的及时更新,同时这部分增加了数据备份功能增加数据的安全性.
3.3教师信息模块
教师信息模块是与学生信息模块对应存在的,是对教师信息进行管理的模块.是整个教学管理系统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功能是管理全体任课教师的相关信息,由于学生和教师需要彼此了解相关信息,因此教师信息中有一部分是公开的,供学生查询.这部分主要功能是便于教师上传学习资源和考试题目、在线阅卷评分以及答疑等.
3.4学生信息模块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因此,学生信息模块是整个系统中最主要的模块,该模块主要用来管理学生的个人信息.主要包括两部分:第一,学生个人基本信息.例如学生的籍贯、年龄、所在院系班级等情况,这部分基础信息是学生管理的基础.第二,课程管理模块.本教学管理系统中要完成学生选课功能,因此设置了课程管理模块,这一部分要与教师信息模块中的课程信息对应.
3.5考试信息模块
音乐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是考试,考试成绩管理是一项繁重的工作,有调查表明:高校学生成绩管理占了教务工作人员近70%的工作量,因此,本系统设计考试成绩管理数据量大,涉及所有院系的学生,因此这部分是考试信息模块.实现对学生成绩的高效管理.其功能有试卷的上传、考试的安排、考试、阅卷、评分、成绩查询等.
4教育教学管理系统的实现
4.1教学信息模块的实现
教学信息模块通过四个窗体实现教务工作人员的四大操作,即学校政策窗体、考试安排窗体、教学信息窗体、通知文件窗体,主要操作界面有教务公告界面、公文起草界面.实现学校新闻、公告、招生信息等的.
4.2系统管理模块的实现
该模块主要进行系统数据的维护及后台管理,包括学生、教师的相关信息以及试题部分的数据库.教务管理工作人员登陆之后,选择相应的窗体进行有关操作.主要窗体有学生信息管理维护窗体、教师信息管理维护窗体、课程信息的更新管理窗体、考试信息的更新管理窗体、教务信息管理窗体、学校通告信息管理窗体、学校学院相关政策管理窗体.主要操作界面包括用户密码修改界面、用户权限分配界面、具体权限分配界面.
4.3教师信息模块的实现
教师模块使教师登陆后通过单击不同按钮实现各种操作,主要包括资源上传窗体、信息窗体、答疑窗体、上传试题窗体、阅卷评分窗体.通过这些窗体,教师可以实现教育资源的上传、信息、解答学生疑问、阅卷评分等工作.主要操作界面有教师个人课表查询界面、成绩录入界面、教师个人信息维护界面等.
4.4学生信息模块的实现
这一模块包括学生信息模块主窗体、学生基本信息输入窗体、选课窗体、资源下载窗体、答疑窗体、参加考试窗体、成绩查询窗体.通过这些窗体可以实现学生信息的输入、选课、下载学习资源、答疑、参加考试以及成绩查询等功能.该系统操作界面主要包括学生成绩查询界面、学生选课界面、学生课表查询界面.
4.5考试信息模块的实现
考试信息模块主要操作窗体有登录窗体、上传试题窗体、考试窗体、阅卷评分窗体、审核成绩窗体、成绩查询窗体.主要操作界面有添加题型信息界面、设置智能组卷策略界面.
通过调查发现,高校经管类学生普遍认为管理心理学课程的理论性较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感到困难,而且很多教师又在案例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例多用”的不良现象,即一个案例被使用在2—3个章节的理论教学之中,影响了案例教学的针对性,导致出现了学生学习疲劳,新鲜感缺乏,互动参与率下降,知识重视程度开始降低的情境。
2.教学案例内容脱离学生实际,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代大学生具有好奇心强、个性鲜明、喜欢探求身边事物的特点。社会的大环境和当代大学生的时代特征造就了其在大学的学习中,不仅注重理论知识学习,更注重社会实践的良好习惯。高校经管类学生迫切希望早日接触与自己工作相关联的案例教学内容。调查显示,占调查总人数85%以上经管类学生普遍反映管理心理学的教学案例与自己的企业社会实习,平日的自我管理、自我成长方面相脱离,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了企业实习的效果与自我管理的有效性。
二、高校管理心理学课程案例教学改进的建议
1.结合课程知识体系,有效进行教学案例内容选择,体现案例教学的有效性
在教学案例内容的选择过程中,不论是组织中个体、群体的心理认识与行为管理,还是学生的自我管理与心理调节,都需要高校教师选择与教学内容相一致的经典的、有意义的案例进行教学,不能脱离课程的知识体系结构,应熟练地运用有效案例对管理心理学的知识进行正确的解释和引导。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自己在企业中开展横向科研项目的宝贵经历对同学们进行管理心理学相关知识的传授和解读,这样就可以极大地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提高案例教学的有效性。
2.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编写相应案例进行教学,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案例教学法是现代教学方法中的一种,它必须随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同而有所侧重,只有这样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调研结果发现,高校经管类学生在企业实习及自我管理过程中经常遇到一些相关的问题迫切需要解决,比如学生就业困难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缺乏动手实践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接受调查的经管类学生表示,自己遇到的实习问题、就业困难,以及自己身边发生的自我认识与管理问题才应该是最适合教学的真正案例。上述情况要求高校教师在案例编制与使用过程中,需要把理论与学生实际相结合,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拓展学生能够主动学习、积极接受新知识的新式课堂,引导他们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这才是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的最终目标。
2处理好严格与宽松之间的关系、真正实现管理模式的革新
高校管理者应该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只有如此,学生的个性才能够得到充分的张扬,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从而开辟有序竞争地氛围,进而为其成长成才提供有利的环境。高校学校的教学管理,尤其是原则性事情上的管理,就需要管理者严格、规范按照管理条例去执行,公事公办,没有任何的理由可讲,但是如果要想真正的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又不能过于死板,因此需要适度宽松,采取弹性管理模式,这样学生的潜力以及个性才能够张扬出来,最终脱颖而出。很长一段时间内,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处于工业社会,工业社会的高校教育强调的是采用刚性手段来进行管理,而现代世界各国已经处于知识经济时代,该时代注重的是人才的创新能力,因此需要管理者进行柔性管理。而此种管理方式正是对现如今高校教学管理的一种挑战,也可以说是一种革新。教师作为学校管理模式变革的推动者,有义务和责任投入到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中来,不要对教学管理模式的革新持有轻视和抵触心理,只有教学管理模式更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助于社会所需人才的培养,就跟教师的本职工作有着相同本质的出发点,教师作为接触学生的第一线人员,对于管理模式的合理性有着最敏锐的判断,所以,如果我们积极地进行教学管理改革,那么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常情况下,鼓励广大教职员工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学校在政策、奖励机制方面缺乏必要的支撑,目前部分现行管理制度一定程度上已成为推进变革的障碍因素。目前个高校比较普遍的做法是对教师实行了教学工作量达标这一制度,通常是以某教师必须承担具体的课时来计算工作量,这与教师的切身经济利益划上等号。现在,不少高校出台了奖励性文件鼓励广大教师从事科研,但在教学改革方面的激励性政策和措施却出现了空白,很难提高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如果教师没有工作的热情,并不喜欢与学生交流,同时与管理革新并不感兴趣,高校教学管理革新难以实现。大部分高校加大选修课的开设力度、弹性学分制等措施,为复合型和专业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进一步提升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由于种种原因所限,使得许很多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选修自己所感兴趣的课程;为此,学分制的实施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带来更多有利的学习条件和环境。因此,正确处理好教学管理与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我们今后深化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首要任务。破除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陈旧教学管理思路、,通过进一步改革,逐渐形成完整的能够为培养创造性人才服务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方法,形成一种有别于过去的教学管理模式,这正是教学管理改革的核心问题所在,也是广大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者面前无法逾越的一个重要任务。
3规范与创新并行、加速管理系统更新
当前,社会快速发展,日新月异,加之我国高校扩招所带来的压力和挑战,社会选人、用人的标准不断提高、教育作为一种消费资源,学生和家长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培养方式呈现出多元化的局面、如教育收费标准的调整、弹性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的推广等等,这些都有力地推动着教育教学不断地的改革和发展,使得高校教师、学生以及教育教学管理者处在社会改革的需求之中。我们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运用到人才培养模式中去,离不开教学管理部门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实施和控制。科学合理地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和方法是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的重要任务,这一原则的制定是否符合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需求,是否正确处理和协调了师生的关系,是否有利于深化教育和教学的改革,这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要弄清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的支撑点以及如何做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的统一。如何将这一思想切实运用到到人才培养方案当中去,是值得我们每一个教育教学参与人员认真思考和探索的课题。我们应该同步推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改革,并将教学方式改革放在首位。从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来看,往往要求教师把内容观点是否讲解清楚的同时能够重点突出、课堂上能否解决实际问题等作为授课好坏的基本标准,其本质是以传统的教学方法给学生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模式。但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角度出发,上述要求显然是不科学的,甚至是应该抛弃的。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同时还有具备较强实践能力的学生。因此,我们,应该更多地运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互动,多给学生动脑、动手的机会,将传授知识的过程当成为师生共同学习交流以及不断探索和提升的途径。
二、经常性思想工作的功能
1.政治上的导向功能。
经常性思想工作通过大量的、具体的思想教育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政治觉悟,发挥着教育人、培养人、朔造人的导向,这既是经常性思想工作根本目的的内在要求,也是经常性思想工作鲜明的政治性特点的集中体现。党的重大政策出台,社会上发生重大事件或者变动,学生的思想都会或多或少的产生波动。每当这种情况发生,经常性思想工作就要主动发挥作用,引导学生与党和政府保持一致,防止学生的政治热情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
2.系统政治思想理论教育的补充和深化功能。
政治思想理论教育主要是通过自身的功能,把基本原理和思想道德修养理论化、系统化,从打好思想基础入手,为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提供理论知识、思想材料和认识方法。政治理论教育是解决学生带普遍性、倾向性思想认识问题的主要手段。然而,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是复杂的、多变的、具体的,仅仅靠政治思想理论教育不可能有效解决所有学生在各种情况下出现的各种具体问题。而经常性思想工作主要用小型、分散、个别的教育方式说服教育学生,因而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它既可以巩固政治思想理论教育的效果,又可以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
3.精神上的激励功能。
实践证明,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解决得越及时、越彻底,就能使学生体会到学校的关怀,集体的温暖,自身的价值,从而越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经常性思想工作的激励功能正是与学生学习、生活、评优、奖惩、贫困资助等结合渗透的过程中,在具体解决学生的各种现实思想问题和具体问题中实现的。
4.内部关系上的调节功能。
学生在校期间,要处理好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男女关系、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等,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到学校、班级、同学之间内部正常的关系,甚至会导致矛盾激化,引发事故和案件。而这些矛盾的解决,大量的要通过经常性思想工作去帮助学生正确处理,进而达到调节内部关系的作用。5.思想上的转化功能。这是经常性思想工作极为重要的功能。经常性思想工作是以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具有较强的原则性和思想性,这是经常性思想工作有效转化学生思想的基础。因此,它的一切活动的基本着眼点,都是围绕着教育转化学生的思想,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抵制和反对各种错误思想的侵袭,进而使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
三、影响经常性思想工作发挥作用的几个认识问题
1.克服经常性思想工作无关大局、可有可无的“无用论”。
解决学生思想认识上的问题,不仅要靠政治思想理论课的系统理论灌输,而且要靠经常性思想工作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潜移默化的疏导和巩固。经常性思想工作通过大量的、一人一事的、具体实际的工作,帮助学生懂得怎样学习、怎样生活、怎样做人的道理,帮助学生分忧解愁、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经常性思想工作大量的是解决个别的、具体的思想问题,但这决不是无关大局、可有可无的事情。学生思想上反映出来的问题,往往涉及到个人的成长进步、利益得失、人际关系等方面,如果引导不好,处理不当,性质也会发生转化,造成严重后果。学校中发生的许多恶性案件,往往都是由于在一些具体问题上想不通而造成的。所以说经常性思想工作不仅有用,而且大有用武之地。
2.克服经常性思想工作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包揽论”。
学生思想认识问题的产生是多种因素促成的,因此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也需要多种因素的配合,不可能通过经常性思想工作就可以治愈百病。一个人思想问题的产生,往往既有思想认识方面的原因,也有实际生活方面的原因,还有政策制度方面的因素。若要求经常性思想工作“药到病除”,解决一切问题,是不客观的。“摸准脉搏,对症下药”,是经常性思想工作的必要的基本功,同时还要争取经常性思想工作以外的多种条件的配合,如关心学生的疾苦,力所能及的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为学生创造良好地学习、生活环境,以及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严格纪律约束的配合等等,都是做好经常性思想工作所必不可少的。
1.1传统的量化管理方法过于封闭
传统的二级学院教学管理方法的基本程序是,每学期末由学院教务科向本学期有教学任务的教师(包括实验室教师),发放工作量统计表,由授课教师按照学校实施的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来统计、填写自己的工作量统计表,然后以纸制文件的形式报送到教务科,由教务工作人员进行审核统计并进行个别的反馈意见。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老师们大都以个人对工作量计算办法的理解为标准计算和填写报表,彼此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长时间以来已经习惯于这种“背靠背”的工作方式,结果造成部分教师对工作量计算办法理解有错误或偏差,所填写报表的准确性难以保证;在这种相对封闭的办公环境下,教务工作人员只能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来反馈某一位教师所填报表的问题,而工作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教师的上岗晋级,教师之间也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教师们往往会坚持自己的想法,这种问题在实验教学工作量的统计中显得更加突出。
1.2传统的量化管理方法办公效率低而办公成本高
随着各高校办学规模的逐渐扩大,教师数量也随之增大,整个教学工作量统计的周期增长,大大增加了学院教务工作人员的管理工作量。在原有的工作条件下,工作强度的加大势必会造成工作效率的降低。学院采取增加工作人员编制的方法固然能解决一时的问题,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这种解决方法增加了学校的办学成本,治标不治本,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矛盾。另外,教学管理工作量的增大,办公用品的消耗也会同步的增加,相关的投入也会增加,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校的办学成本。
2系统应用的实际意义
2.1系统增强了教学量化管理工作的透明化
系统开发基于B/S模式,具有高可维护性和跨平台性,对于具有一定权限的用户来说可以通过WEB浏览器轻而易举地浏览到相关信息,因此系统又具有公开性和灵活性,系统的开发应用增强了学院教学量化管理的透明化。透明化的管理方式可以实现学院或学校内部零距离、实时、交互的信息沟通,教师经过授予权限可以网上浏览其他教师报送的工作量记录,并可以详细地查看记录中的各个项目和参数,教师之间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相互探讨和借鉴,这样这个工作量的统计过程更加公开化。教学管理的透明化渗透着“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教师通过浏览某一条工作量记录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并有权利对系统或教务工作人员提出质疑,客观上促进了教学管理工作的趋于完善,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院或学校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2系统提高了教学量化管理工作方法的先进性
教学是高校的中心任务,是高校生存的生命线,教学工作的重要性是勿庸置疑的。先进的教学管理方法既是高校教学管理研究的主要方向,也是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基于B/S模式的教学量化管理系统作为一种新颖的管理手段,它的先进性体现在系统的工作方法和应用效果上。系统利用WEB程序的运行取代了原有的比较繁琐的办公程序,减轻了教师和教务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精简了整个学院或学校的管理工作环节,使管理工作朝着扁平化方向发展。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网的现有资源来构建系统运行所需的硬件环境,同时系统的应用也能减少办公用品的大量消耗。可以肯定的是,基于B/S模式的教学量化管理系统提高了教学管理工作的办公效率,降低的办公成本,充分体现了它作为一种管理方法的先进性。它的应用对高校的可持续性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等方面都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3系统结构及模块简介
3.1系统总体结构
教学工作量管理统计系统采用B/S网络模式,采用ASP开发平台,数据库为SQLServer2000。系统分为两层用户模式:
3.1.1基本用户层:学院的一般任课教师
用户权限:可以浏览自己的教学记录,添加新的教学记录,修改和删除未经过审核的教学记录,对经过审核的教学记录只有只读权限,可以生成自己的学年或学期教学工作量统计表,只读权限;通过授予权限可以浏览其他教师的记录。
3.1.2管理员用户层:学院教学管理部门
管理权限:可以浏览所有教师的教学记录,对所有教师的教学记录有审核权限,同时拥有修改和删除所有教师的教学记录的永久权限;可以查询教师教学工作量信息并进行统计计算;可以生成每一位教师各学期或学年的统计报表。
3.2数据库设计
由于教学工作量管理是学院办公管理的一个模块,所以在数据库结构设计的时候充分考虑到与其它模块的接口问题,在一些数据字段上尽量做到统一标准,在这里根据系统需要用到管理用户(admin)、教师信息(teachers)、教学工作量(workquality)三个数据表。教学工作量表(workquality)是本系统数据库的核心,考虑到本科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一般教学和二级学院教学等等,这些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教学活动在量化计算上都有区别;另外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各自内容里面还包括像选修、重修、辅导、考核、实习等若干个项目,如果各种类型分别设计表格显然会增加系统负荷,是系统维护变得繁琐。因此,把所有的教学活动项目以及各自的计算参数作为字段放到了一个表里面,共有71个字段。虽然字段数量多,但是在记录添加的时候我们设计的类型和性质的校验,根据得到的参数添加不同字段的数据,其他的数据全部为空;而在读取的时候,首先读取校验的参数值,然后再到对应的字段读取数据。
3.3教师用户模块简介
教师用户通过密码验证会进入操作界面,添加过程都是通过WEB表单实现的,同时提交页面还有数据验证函数,对所填写的数据类型、范围、格式等进行初步审核。由于本科教学分为两大主要类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为了教师使用方便,特别分两种类型进行信息的添加,点击不同的链接将进入不同的添加页面。理论教学的添加表单,包括一般的理论性授课(选修、必修、重修)及制图类课程;实践教学添加表单类似,包括课程辅导、指导实习、课程考核、指导课程或毕业设计、编写教材、讲座、指导生产实习或金工实习等等。在教师用户提交合法数据后系统将会严格依据学校本科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进行计算,并将结果存储到数据库中。本系统的管理层对所有教师的每条教学工作量记录有审核权限,经过审核的记录,教师将没有权限修改。教师对自己的未经过审核的教学工作量记录有修改和删除的权限。这样就使教师之间相互独立,加上管理人员的审核过程,保证了教学工作量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为了便于存档,一般学院要求每位教师以报表的形式,以学期或学年为单位存档,因此系统设计了报表功能模块,可以生成普教学年报表、普教学期报表、二级学院学年报表和二级学院学期报表四种报表。
3.4管理用户模块简介
管理用户一般是学院的教务工作人员,主要是完成对教师用户添加的教学工作量记录的审核工作,另外还有记录查询检索、生成工作量报表等权限。其中核心的功能就是记录审核,因为只有通过审核的教学工作量才有效,才能生成报表,就好比“盖上了单位公章”。管理员除了可以审核通过某条记录外,还可以修改和删除这条记录,这是为了解决一些特殊情况,一般情况下不会用到。管理员还可以查询数据库中的教学工作量记录,并可以按照多种参数进行检索。
2提升教育心理学在教学管理中水平的措施
教育心理学本身就是教育学和心理学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融合,不断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改进和提升。教育心理学既注重理论知识也注重实践运用,教师在讲授课程的过程中,要无形地将教育心理学贯穿其中。教师教学质量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与教育心理学息息相关,因此,如何提升其水平至关重要。第一,要着眼于理论指导实践,提升高职教学水平。教育心理学是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也是源于教学实践的。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当今教育模式,不仅要求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最主要的是要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来。而教育心理学正是一门实训课,它更强调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以理论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这样才能培养更多品学兼优、专业性突出的学生,真正才能提高高职教学的水平。第二,将教育心理学融入到课堂中,提升教学质量。现在很多的院校都积极开展实践课程,因为它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动手水平,更重要的是提升了教育心理学在大家心理的认知程度。课堂仍旧是广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最好方式。当代教育心理学普遍认为,学生的认知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与自我认知的积极性有关,因此,越积极自我认知的人,其专业水平就越高,而教师仅仅只是给予指导作用。将教育心理学融入到课堂中就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性。通过此种方式,能够真正提高教学水平。第三,将教育心理学融入到教师队伍建设中来。教师队伍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校的发展水平。教师是教学的中心,在教学中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一举一动都与教学有着很大的关系。教师是道德的楷模,是专业技能的传授者。如何将教育心理学融入到教师队伍中变得更加有意义,它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很大的提升,真正提升教学队伍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