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疗法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0 16:26:3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音乐疗法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音乐疗法论文

篇1

1音乐治疗的历史背景和现状

3000年以前,我国的医师和精通乐理的文人已经知道音乐对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的作用,并有明确的记载。古代的音乐理论是我国音乐治疗工作者的宝贵财富。我们可以在《乐记》、《汉书·艺文志》和《琴赋》、《养生论》等著述中看到很多音乐与健康的内容,正是它们为历代音乐治疗奠定了音乐心理学和音乐生理学的基础。西方现代音乐治疗的历史是从50年前开始的,当时美国的医生研究音乐对人的健康究竟起着什么作用,就诞生了音乐治疗学这门新兴的学科。现在美国有80多所大学设有音乐治疗专业,培养学士、硕士和博士。全世界有200多个国家成立了音乐治疗协会,并且每两年召开一次世界音乐治疗大会。在中国,目前也已有很多的精神病院、康复医院和综合医院开展了音乐治疗[2]。

2音乐治疗的原理

主导音乐活动主要是大脑右半球的功能,许多情绪和行为都由大脑右半球控制。音乐的特点在于对大脑右半球有着直接而明显的影响。音乐的传递作用,能使情绪或行为得到调节,这是音乐治疗原理的重要依据[3]。音乐是由音调、节奏、和声、速率等要素组成。音调指音的高低,乐音力度的平稳增强会造成情绪反应的加强,乐音力度的减弱可产生愉快的、趋于平静的情绪反应。节奏是以有规律的强弱变化的律动形式表现出来,不同的节奏对人的心理产生不同的影响。柔和、缓慢的节奏,如华尔兹给人以平静的感觉,强烈的节奏如摇滚乐给人以烦躁的感觉。和声是音高之间纵向组织基础上形成更高等级的横向组织,是丰富旋律的一种手段,包括协和音程和不协和音程,可改变音乐的稳定程度和紧张度,使旋律具有色彩。速率是音乐进行的快慢,与人的生理感觉有密切联系。

如每分钟60~80拍的舒缓音乐,与人体心脏跳动的次数接近,使人感觉自然、舒适。旋律是由节奏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乐音,在高低方面呈现有秩序的起伏呼应[4]。

音乐治疗时,数个传入大脑的神经刺激彼此之间互相抗衡,在压力情况下同时接受音乐的听觉刺激,可以减轻疼痛或掩盖不愉快的感受。音乐能够潜意识转换自主神经在视丘的反应,使紧绷的肌肉放松,降低ACTH等化学物质释放,减少交感神经的活动。音乐也可以影响边缘系统,使脑下垂体释放脑啡肽,达到止痛、唤起愉悦感、改善心理感受、减轻焦虑的效果,有助于缓解心理压力。而持续倾听轻柔的音乐能够降低基础代谢率、每分钟耗氧量、血压、心率及减少止痛剂的使用量,达到肌肉松弛,减低焦虑反应[5]。

3音乐治疗方法

3.1主动性音乐治疗

又称参与式音乐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让患者直接参与演唱、演奏或跑步跳舞,借此改善患者注意力、引起兴趣、调节心境,并逐步建立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最大限度地调动身心各部分功能的发挥,最终达到康复目的。

3.2被动性音乐治疗

又称感受式音乐治疗。治疗时播放适宜患者的乐曲,通过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等因素调节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使之逐步协调平衡,以摆脱焦虑、紧张、恐惧状态,达到治疗作用。

3.3综合性音乐治疗

即将音乐与物理治疗及其他心理疗法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国内主要有音乐电疗、音乐引导气功疗法等,国外主要有音乐戏剧疗法及音乐游戏治疗等。其中音乐电疗是将音乐与电疗或中医针灸疗法相结合的一种新疗法,通过音乐电疗仪将音乐信号转化为与音乐同步的低中频电流导入人体穴位或病患部位治疗疾病的方法[6]。

4音乐治疗在疗养学中的应用

4.1在疗养学常见病中的应用

1)给患有高血压的疗养员听平稳柔和的曲目,如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芭蕾舞曲,可使疗养员悠闲自得、心情舒畅,产生愉悦感,降低血压并起到镇静的作用[7]。一些疗养员经1~3个月的感受式治疗后,降压效果显著[8]。

2)冠心病与遗传、生理或社会心理等诸多因素有关。当患者处于不良环境时,精神紧张可导致血液中的脂质变化,由于高脂血症引发为冠状动脉疾患。针对上述特点可选择安静、轻快的乐曲,如小提琴协奏曲《江南好》,沉稳的琴曲《梅花三弄》,平和的琵琶曲《阳春白雪》等,这些乐曲古朴雅致,旋律流畅,气韵浑成,淡远脱俗。让患者感受这样的节律,进入安静的状态,全身肌肉得到放松,每次治疗后患者都有一种舒适愉快的感觉,并有手足微热,心情舒畅,心律恢复正常的效果。

3)音乐电疗仪对功能性头痛症有止痛的治疗效果,并具有促进脑部血流循环,特别是在改善脑组织微循环及调节脑神经内分泌功能等方面有良好的治疗效果。音乐电流使脑血管有节奏地收缩和扩张,这实际上是对脑血管起了一种物理按摩作用。

4.2音乐治疗对心理的作用

音乐对人的情绪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不同的音乐可以引起听者不同的情绪变化。音乐治疗师正是利用音乐对情绪的巨大影响力通过音乐来改变人的情绪,最终改变人的认知。音乐治疗师会大量使用抑郁、悲伤、痛苦、愤怒和充满矛盾情感的音乐来激发被治疗者的各种情绪体验,帮助他尽可能地把消极情绪发泄出来。当消极的情绪发泄到一定程度时,人内心深处积极的力量就会开始抬头。这时音乐治疗师就会逐渐地使用积极的音乐,以支持和强化被治疗者内心积极的情绪力量,最终帮助他摆脱痛苦和困境[9]。因此,经过音乐治疗的人通常会在性格上变得更加开朗和自信,在人格上更加成熟,并获得一种在精神上得到新生的体验。

4.3音乐治疗在特殊人群中的应用

地震灾害作为一种深重的苦难,不仅在于它那一瞬间的摧毁之力,更在于它以灾难记忆的方式留存心灵,使灾难在心里更长时间地延续。灾后破碎的家园需要重建,但是灾区人民更需要心灵重建。被动性音乐疗法里的音乐放松、音乐催眠、音乐的压力管理、音乐想象等技术都可以对灾后的群众和工作人员进行心理的减压和维护,而音乐想象这类比较深层次干预的音乐治疗方法非常适合应用于灾后精神创伤严重的心理疾病患者的心理康复和引导。在此类别中的音乐同步等方式可帮助失去亲人等悲伤过度者调节情绪、宣泄情感。在主动性音乐疗法里,我们常常用到乐器的即兴表演,比如鼓、散响乐器,这些乐器通常不需要任何音乐背景,我们却可以用音乐的方式帮助大家支持和宣泄情感,也非常适合在团体中使用,增加受众面积,这比传统的语言式的心理维护更容易深入人心,也有较强的可操作性[6]。而关于综合性音乐治疗,则可用于灾后致残患者的身心康复。汶川地震至少导致5万人残障,这些人在身体恢复能力之后更需要的是心灵维护以及长期的康复性治疗,在此期间可将音乐治疗贯穿于整个疗养过程中,使绝大多数人都能从最悲痛的创伤性事件中恢复过来,重新过上正常的生活。

音乐疗法主要是通过音乐艺术途径来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以达到治疗心身性疾病的一种康复保健方法。音乐疗法是音乐艺术与医学、心理学、物理学等多种学科交叉综合的应用。音乐疗法简便易行,无需特殊设备,在疗养院及社区医院中尤其适用,在医疗资源尚不充分的今天,对提高疗养员身心健康,辅助治疗各种疾病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史爱珍.音乐与护理[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2,21(3):130.

[2]沈靖.音乐治疗及其相关心理学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3,26(1):176-177.

[3]李萍,陈罡.浅谈音乐治疗[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4,9(21):70.

[4]徐玲.音乐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7,13(28):270.

[5]WhiteJM.Musicasintervention:anotableendeavourtoim-provepatientoutcomes[J].NursClinNorthAm,2001,36(1):83-92.

[6]黄晓莹,黄涛.音乐治疗在康复医学中应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4,8(22):4578-4579.

篇2

1 年轻脑出血患者的概述

1.1定义 年轻期脑出血(dementia in the elderly)是指发生在年轻期由于大脑退行性病变、脑血管性病变、脑外伤、脑肿瘤、颅脑感染、中毒或代谢障碍等各种病因所致的以脑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由于其起病隐匿,故早期症状易被忽略。脑出血患者的生活不能自理,时时需要家人照料。

1.2我国脑出血现状 我国脑出血发病率逐年上升,但其预防和治疗目前尚无根本性突破。所以,对脑出血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就成了提高年轻人生活质量的唯一途径。

2 音乐治疗的作用及意义

2.1音乐疗法的作用 音乐疗法是心理辅导的重要手段,对于治疗儿童和青少年的常见心理疾病,消除人际适应障碍,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对于开发创新思维和培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音乐疗法有助于调适不良情绪,培养健康情感。不同乐器作用于人的器官,所用乐曲的旋律、速度和音调不同,可分别使人产生镇静安定、轻松愉快、活跃兴奋等不同作用,从而调节情绪,稳定内环境,达到排忧、镇痛、降压、催眠等效果[2,3]。

2.2音乐疗法对患者作用的数据分析 我们在同一地区选择500名年龄差别不大的年轻病出血患者进行了调查,每位患者的护理情况和病的严重情况几乎相同,外部条件基本相似。

本组病例起病急,症状与首次出血相似,但病情更重,并发症多。伴有意识障碍者36例,其中深昏迷16例,浅昏迷9例,嗜睡11例,意识清楚16例。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其中偏瘫40例,双侧瘫痪12例。合并失语23例,肺部感染22例,上消化道出血13例,脑疝11例,褥疮3例,下肢深部静脉血栓形成2例。

其中选出250位患者除了每日的日常护理,还要每天听音乐;剩下的250为患者只进行每日的日常护理,时间为期2个月,见图1。

通过上图显示,音乐对患者的影响较为明显。其中听音乐的患者中218位有了明显好转现象,而不听音乐的250位患者中,只有176位患者出现了好转,还有74位患者没有明显变化。可见音乐疗法对年轻脑出血患者还是有积极的意义的。

2.3音乐疗法的具体措施

2.3.1欣赏式音乐治疗 让患者聆听或者观赏事先录制好的音乐、歌剧或现场演奏的音乐,通过聆听观赏音乐的方式引起患者在生理、心理、认知、精神、情绪等方面的改变,[4]使患病者的精神、神经系统得到调节,从而达到治疗和康复的目的。患者可根据治疗的需要和自己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对音乐的爱好程度,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边听边闭目养神,品味音乐与描绘的意境。

2.3.2参与式音乐疗法 患者通过参与音乐行为(如演奏、演唱等)来达到治疗与康复的目的。再创造式音乐疗法是指患者根据自己的能力参与音乐活动,包括歌唱和器乐演奏。学习如何用嗓音和乐器来演奏,演唱,模仿旋律,节奏,学习如何记忆旋律,根据乐谱演奏乐器,参与集体合唱,学习音乐课程,音乐表演,音乐戏剧等[5,6]。创作式音乐疗法是由患者创作音乐,例如歌曲的旋律,歌词,器乐音乐等。即兴式音乐疗法是由患者自发地演唱或演奏。演奏可以在治疗师设定的规则,形式,情绪等主题下进行。

3 结论

对年轻人来说,音乐会带来力量和生命。音乐感受能大大地激发一个人的活力,使人振奋。具有应激与音乐的抗焦虑作用。

复发性出血后于首次出血相比症状更重,体征更明显,合并症更多,致残率、病死率明显增高。本组病例3次或3次以上出血24例,死亡11例,病死率45.8%;2次出血病死率为21.4%。致残率67.3%,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

科学证实,人类的大脑细胞的衰亡是不可逆转的。但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同时也证实,掌握必要的知识,采取积极预防措施,能使年轻脑出血的发病率降低,能使年轻脑出血的临床症状改善和缓解[7,8]。音乐疗法是治疗和延缓衰老的一种很有益的形式。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音乐治疗年轻脑出血的发展前途是远大的。

参考文献:

[1]金学菊,汪梅,黄月梅,等.50例脑卒中早期康复训练治疗的效果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2,13:1755-1756.

[2]李贞顺.50例脑出血急性期的观察及护理[J].中文健康文摘,2011,8(39):344-345.

[3]侯付梅.脑出血患者的康复护理体会[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2,04.

[4]李春阳.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康复治疗[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03.

[5]曾桂林,闫柏灵.康复护理对脑出血偏瘫患者的作用[J].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2011,04.

篇3

1.引言

考试焦虑是教育心理学、情绪心理学和学校心理咨询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也是学生常见的一种心理障碍。鉴于考试焦虑对学生考试成绩和身心发展的消极影响,如何对学生的考试焦虑进行心理干预、寻找缓解考试焦虑有效的手段成为心理理论研究者和心理卫生工作者关注的热点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价值。关于音乐的功能,一般认为有陶冶情操、开发智力、感性解放、促进个性发展等。事实上,音乐具有独特的心理治疗功能。在当今社会中,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竞争日趋激烈,超负荷的精神压力导致了许多心理疾病。前美国音乐治疗协会主席、Temple大学教授K.Bruscia在他的《音乐治疗定义》一书中对音乐治疗做了一个界定:“音乐治疗是一个系统的干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治疗师利用音乐体验的各种形式,以及在治疗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作为治疗动力的治疗关系来帮助被帮助者达到健康的目的。”我把音乐的这种功能运用到课堂上,缓解了学生的焦虑,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2.考试焦虑的定义

在对考试焦虑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界定考试焦虑。Carver等(1983)认为考试焦虑是更广泛的“评价性焦虑”的特殊形式,考试焦虑者把更广泛的情境解释为评价性的,他们通常将自己的注意聚焦于考试情境中的社会评价上。Spiel Berger等(1976,1995)认为考试焦虑是指评价情境中个体对广泛的担忧、心理无序、紧张、心理唤醒的反应,考试焦虑是与具体情境相联系的焦虑。Sara son等(1990)从考试焦虑发生的角度,提出考试焦虑是学生在评价情境中,易产生威胁性的知觉、低的自我效能感、自我贬低的认知预期的失败归因及更强烈的情绪反应和唤醒,也就是说,当个人的智力、动机、社会能力和学习能力不符合考试情境的要求时,就会诱发考试焦虑行为。田宝(2001)认为:考试焦虑是由考试所引起的焦虑,是学生面对考试情境所产生的担忧、自我占据、自我集中等认知反应和相应的生理唤醒、典型行为交织而成的复杂情绪反应。

虽然这些学者对考试焦虑的定义不尽相同,但至少有两点是相同的:首先,他们都注意到考试焦虑对人类个体的活动和心理具有抑制和破坏的作用,正如Lovington(1992)所言:“虽然考试焦虑也可能有更多的促进效果,但是考试焦虑干扰正常的认知操作这一假设已经成为后继研究考试焦虑机制的基石。”第二个共同点是,他们都试图通过囊括考试焦虑的要素定义考试焦虑,人们对于考试焦虑下定义多是根据其对考试焦虑构成要素的理解。在众多对考试焦虑的定义中,我较为认可田宝对考试焦虑的界定,认为考试焦虑既包括认知成分,又包括情绪反应和一定的行为方式,是一种由认知、情绪、行为三种基本成分交织构成的复杂的心理状态。

3.相关实证研究

3.1焦虑对不同外语技能学习的影响

国外的相关研究虽起步较早,但主要集中在对外语口语课堂教学的研究上。Kleinmann早在1977年就研究了以母语为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的英语学习者在外语口语课堂上的焦虑现象,发现焦虑症状与学生口头表达复杂的语言结构(如被动句)的难易程度有关[1]。Young则以法语、德语和西班牙语学习者为对象进行了调查研究,试图证明口头表达的熟练程度是否会受到焦虑的负面影响,结果发现,学生的口语考试成绩与一定的焦虑测量手段有关。但当将语言学习产生影响的变量从焦虑和口语水平的关系中排除之后,采用听写测量手段检查语言能力在统计上得到控制时,焦虑测量与口语考试成绩之间的关系就不那么显著了。国内的相关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主要集中在探讨学生在外语口语和听力学习过程中产生焦虑的原因,以及对焦虑控制的建议上,所以,国内的相关研究多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例如陈静和邓晓芳就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了教师课堂行为对学生外语学习的影响,结果发现,教师的课堂语言、纠错和提问方式策略是学生产生外语学习焦虑的重要原因[2]。许晴晴和吴树敬以问卷的形式调查了224位2003级北京理工大学的公外学生,结果发现,口语学习中学生的焦虑程度比听力、阅读、写作和翻译技巧训练中表现出的焦虑都高[8]。袁燕和吕芳也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证明了语言焦虑与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中的交际输出有负相关关系[9]。

3.2对焦虑测量量表的研究

Horwitz设计了外语焦虑量表(FLCAS),用以测量学习者焦虑的深度和广度。FLCAS由33个问题组成,从不同角度测量学习者的交际恐惧、考试恐惧和对负面评价的恐惧[2]。国内外的一些相关研究已经证明了FLCAS的有效性。Horwitz在研究中对上述三要素给外语学习产生的负面影响作了系统分析,其提供的实验报告证明,FLCAS与交际畏惧、考试焦虑和最终成绩都具有相关性:在两个西班牙语初学者班级中,r=-.49(p

3.3音乐疗法的有关研究

音乐治疗是一个新兴学科,从美国1950年建立音乐治疗学会至今仅半个多世纪,该学科却获得了比较快速的发展,从北美、欧洲到南美、澳大利亚及近年的亚洲,近50个国家开展了各种形式的音乐治疗,许多国家成立了音乐治疗学会、协会,仅日本就有10个以上的音乐治疗组织。有权威的音乐治疗机构还可以审定音乐治疗师资格,成为政府认可的职业。美国就有由音乐治疗学会注册的3000多名音乐治疗师在各种医疗部门工作。在欧美国家,音乐治疗已初步形成了一个社会职业。中国自改革开放以后,建立了自己的音乐治疗体系。音乐疗法最早运用于医学领域,治疗精神病患者。随着社会的发展音乐疗法逐渐运用到其他领域。(在心理学方面的运用等)

经过多年的研究,音乐疗法在各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并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方法,下面就是音乐疗法的一些主要的方法。

3.3.1聆听法,又称“接受式音乐治疗(Receptive Music Therapy)”,通过聆听特定的音乐调整人们的身心,达到祛病健身的目的。这是一种运用非常普遍的方法。

3.3.1.1聆听讨论法

这是在美国最常用的方法之一。由每个人选择自己人生的各个阶段别有意义的歌曲或乐曲,聆听这些音乐同时回忆当时的情景,回忆常引起强烈的情绪反应。聆听、回忆与讨论能促成心理变化。

3.3.1.2音乐想象法

这也是在美国得到较大发展的一种疗法。实施时由治疗师诱导病人进入放松状态,在特别编制的音乐背景下产生想象,想象中要出现视觉图像,这些图像具有象征意义,常与病人潜意识中的矛盾有关。在听音乐过程中,治疗师引导病人诉说产生的想象,音乐结束后与病人讨论想象内容的意义。

3.3.2主动法,又称“参与式音乐治疗(Recreative MusicTherapy)”,即引导病人直接参加到音乐活动中,得到行为的改善。

3.3.2.1工娱疗法

运用音乐的娱乐功能,引导病人在参加演唱、演奏中得到愉悦的情感表达,促进交流和改善人际关系。

3.3.2.2参与性音乐疗法

将音乐的一些特定技法编制成具体训练项目,引导病人参与,针对性地改善病人的某些行为。

4.音乐疗法在治疗焦虑中的功效

音乐疗法缓解中学生考试焦虑的作用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解释。

4.1心理作用方面

音乐让学生感受到积极的情绪体验。无论是考试焦虑还是一般性的焦虑,都是一种负性情绪,表现出恐慌、终日心烦意乱、忧心忡忡、坐卧不宁,而音乐让学生感受到的是愉快的情绪体验,这种积极的情绪体验能够帮助学生对抗考试焦虑,从而缓解考试焦虑。首先,从这些研究中学生对接受式音乐疗法曲目的反馈中可以看出,不管聆听的是松弛型乐曲还是刺激型乐曲,学生在欣赏过程中的种种令人愉悦的联想,以及欣赏完之后体验到的放松、愉悦、心平气和或者欢快、兴奋、充满力量,都是与考试焦虑这种令其紧张的消极情绪相对立的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这说明了接受式音乐疗法帮助其建立了积极的情绪。其次,已有的同类研究(张曼琰,2005)表明,音乐治疗前学生感觉很压抑、自我感觉差、压力很大;经过干预后,很多同学很期待接受音乐治疗,认为音乐治疗是一种最好的休息,能使他们从高强度中解放出来,在治疗过程中感觉很舒服,结束后感到既轻松又解乏,这也说明音乐治疗具有改善注意力、提高兴趣、调整心境、产生镇静、释放能量等作用,从而帮助学生对抗焦虑情绪,摆脱各种身心症状,建立起一种积极的情绪。最后,根据音乐治疗作用机理的审美移情说,音乐具有审美的价值,人们的情绪在音乐情绪的诱发中,获得释放与宣泄,使积极的情绪强化,消极的情绪排除,甚至可以使原来的消极状态转化为积极状态,缓解躯体的应激状态,解除心理扭曲和紧张,这也说明了音乐疗法能够帮助学生摆脱考试焦虑情绪的消极影响,建立起一种积极的情绪。

从上面可以看出,已有的研究结果和音乐疗法的作用机理都说明音乐疗法能够帮助学生感受到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达到缓解考试焦虑的目的。

4.2生理作用方面

有关音乐生理反应的研究显示,人们在听音乐时常常出现血压、呼吸、心率、皮电、肌电的变化,这些生理变化都是由自主神经系统控制的。考试焦虑的生理反应正是自主神经的一系列活动,在考试焦虑情境下,自主神经系统中的交感神经系统的唤醒会立刻引起身体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瞳孔扩大,心脏收缩性增强。另外,音乐治疗的作用机理表明音乐能作用于人的大脑边缘系统及下丘脑,音响振动与人体能和谐振,这也是音乐生理作用的表现。因此,音乐对考试焦虑的生理反应具有作用就是自然的了。由此,音乐疗法能缓解考试焦虑也就不难理解了。

实际上,有研究者很早就注意到了音乐疗法对焦虑的缓解作用,也进行了不少这方面的研究(陈向一,1989;胡淑霞,1994;杨婵娟,2001;徐伟,2004;韩英,2005)。尽管考试焦虑与一般性焦虑具有显著区别,如一般性焦虑比考试焦虑所含成分更为复杂,持续时间更长久,以及一般性焦虑反映了个体人格上一种稳定倾向而考试焦虑只是一种状态反应,但二者在基本成分上有不少相似之处,实际工作中也很难把二者完全分离(郑日昌,1990)。所以,这些对于一般性焦虑的研究实际上提供了音乐疗法能缓解考试焦虑的间接证据。

5.结语

综上所述,考试焦虑在外语学习中试普遍存在的,完全忽视它是不可取的。国内外的研究者在考试焦虑对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领域中均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研究出许多可行的方法缓解考试焦虑。音乐疗法就是其中之一,但音乐疗法在教学中的运用还很少,这当然也有客观原因的影响使之难以在课堂上运用,但我们应该创造条件,使音乐疗法在课堂上得到广泛的运用,从而使我国的教育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Kleimann.H..Avoidance behavior in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J].Language Learning,1977,(27):93-107.

[2]Young,D..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nxiety and foreign language oral proficiency ratings[J].Foreign Language Annals,1986,(19):39-45.

[3]陈静,邓晓芳.外语教师课堂行为对学生学习焦虑的影响[J].成都大学学报,2003,(3):84-86.

[4]高天.音乐治疗导论[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6:19-26.

[5]韩文莉.英语学习焦虑: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策论使用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6]孟昭兰.情绪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7]王琦.外语学习课堂焦虑与课堂气氛的相关研究及其教学意义[J].西北师大学报,2003,(6):27-31.

篇4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27.141

音乐是人类精神生活中的一个最重要的和最具魅力的领域,它伴随着人类的整个历史进程,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并且还在继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巨大作用。音乐是人心理活动的产物,音乐实现自己多方面社会功能的方式和途径主要是音响体验、情感感受、想象引导直觉等心理活动;音乐作为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之一,对健康能够发挥不可忽视作用,具有治疗效果。音乐疗法是集心理学、医学、生理学、哲学、音乐、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的新兴学科,作为一门应用科学,逐渐被社会所接受,并日趋成熟[1]。音乐治疗是以音乐活动为主体的有计划、有目的的治疗过程[2]。音乐治疗是通过音乐手段来治疗心因性疾病及某些心身疾病的方法。2011年1~6月采用个性化音乐治疗的方法来观察对住院抑郁症患者的康复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1年1~2011年6月收治抑郁症患者57例,符合CCMD-Ⅲ抑郁症诊断标准,并愿意参加音乐治疗者。随机分成两组。偶数进入治疗组,奇数进入对照组。两组所有的抗抑郁药物不变。其中男28例,女29例;年龄21~68岁,平均38.39±11.03岁。

方法:对照组只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除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外,接受每周2次的个性化音乐治疗,每次40分钟,1个疗程16次,为期8周。音乐治疗即通过聆听特殊的音乐以调整人们的身心,达到去病健身的目的[3]。治疗组采用音乐聆听和歌曲讨论,由治疗师选择歌曲,在聆听后按治疗师的指导进行讨论。具体方法有:音乐放松训练、音乐赏析,以被动参与式音乐治疗为主。

评定:采用汉密顿抑郁和汉密顿焦虑表进行测评。评时间安排在第1周、第2周、第4周和第8周末各进行1次,并以量表的减分率来评估。同时,还以临床症状的改变来进行评估。

结果

从治疗组与对照组在HAMD抑郁量表、HAMD焦虑量表减分率的比较看,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在临床症状方面,治疗组的患者在治疗1周末,即显示症状有进步。见表1和表2。

被动式音乐治疗与临床疗效的比较:治疗组的缓解人数26例,而对照组的缓解人数18例(P<0.01),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进步及无改变在治疗组2例,对照组11例,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见表3。

在治疗组中,汉密顿量表测查的抑郁平均减分率与焦虑平均减分率的对比可见,被动式音乐治疗对抑郁的平均减分率与焦虑的平均减分率,在统计学处理上无明显差异,即对抑郁的疗效与对焦虑的疗效相似。此外,在治疗组中,患者白天经常卧床28例中仅有1例,而对照组中则较多。见表4。

讨论

接受式音乐治疗的抑郁症患者的病情缓解较未用此治疗组快,且药物的不良反应减少。治疗组的患者,治疗1周后即见症状好转,汉密顿测查的平均减分率40.35%,而在对照组患者中,用一般治疗1周后,症状未见改变,减分率6.03%。在治疗过程中,治疗组的患者很少卧床,减轻了患者对住院的焦虑、恐惧,积极与医护人员合作,有利于病房的管理。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发展,音乐治疗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手段具有实施方便、疗效确定、无不良反应等特点,在临床辅助治疗中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高天.音乐治疗学基础理论[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