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0 16:26:5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水产类专业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以水产类专业大一阶段开设的两门课程为例,即计算机基础和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基础课程涵盖操作系统、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windows操作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旨在帮助不同的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基础课程在内容讲授上以C语言为主要载体,通过教授学生如何使用C语言编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经过近几年的教学过程发现,在我校水产类专业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的内容设置上仍存在问题,即内容设置与学生专业结合少。当今时代,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并广泛应用于各学科领域,为研究人员提供便利。但是,由于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因此,不同专业针对学生的培养要求和培养目标也必然不同,继而,对学生计算机基础理论和计算机应用技能方面的要求也就不同。显然,对所有学科专业使用完全相同的授课内容是不科学的。水产类专业有其自身的学科特殊性,针对水产类专业学生的培养,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应该有其针对性,避免泛泛而谈。然而,目前我校的实际情况是,水产类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仍然重点强调计算机基础理论的讲授,与学生自身专业的结合很少,这必然导致学生抱怨课程内容抽象,晦涩难懂,与专业和工作没有关联,因此学习积极性降低。
2.水产类专业学生的计算机能力
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发现,我校水产类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能力现状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我国计算机教育目前正在中学甚至小学阶段慢慢普及,但是由于各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同步,学生在中小学阶段接受的计算机教育水平也存在很大差异,因此,新入校的大一新生在计算机基础理论和实际操作方面表现出很大的不一致性。第二,学生普遍不重视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随着计算机教育在中学甚至小学阶段的慢慢普及,大学期间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的知识对于有些学生来说已经变得非常简单,甚至是重复内容,导致这部分学生不重视这些课程。另外,也有学生认为计算机相关的理论知识只有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才需要学习,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只需要使用计算机进行简单的基本操作即可。这些对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片面的认识使学生认为这些课程非常简单,甚至认为自己通过自学就可以完全掌握计算机操作,根本不需要花费时间上课。第三,学生学习主动性较低。大学阶段的计算机基础教育除了计算机基本操作以外,还包括计算机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这部分理论知识对于学生而言难度较大、抽象难懂,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普遍认为讲授的内容枯燥乏味、晦涩难懂,而且与实际生活和工作联系不紧密,学完了不知道怎么用,因此,学习主动性较低。第四,学生利用计算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较差。学生面对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的态度往往是混及格、混学分,平时不认真听讲,考试时死记硬背,不能积极跟随教师在课堂上设计的锻炼思维能力的教学步骤,因此,尽管考核及格了,也没有真正掌握利用计算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1.理论教学内容改革
在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理论教学内容设置上,大量采用面向水产类专业的案例,让学生意识到计算机的作用,使他们有意识地将本专业实际问题转化为计算机可以解决的形式,并学习使用计算机解决生产研究中出现的实际问题。通过结合水产类专业的案例教学,使学生在其专业课程中学到的专业知识和计算机基础知识能够融会贯通,从而实现专业化和信息化的有效融合。我们应对计算机基础教研室教师进行明确分工,分别负责收集、积累和不断更新水产类专业在实际生产研究中的典型应用案例,并定期研讨,整理、归纳形成相应的教学素材库,这样有利于各位教师熟悉所负责专业的计算机技能应用需求。例如,在课堂教学中,以藻类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为例进行Excel统计工具的讲解,以海水污染沉积环境的生物修复为例进行Word流程图的讲解,以鱼类幼苗自动计数系统为例进行数字图像处理基本算法的讲解,教学案例的设置应注重针对性和典型性。以大量结合水产类专业的教学案例和课后习题为载体,通过将专业知识和计算机知识有效融合的方法,使学生能够深切地感受到计算机基础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的有用性,继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实践教学内容改革
经过对以往教学过程的总结和分析,发现统一设置的实践教学内容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实践教学流于形式。针对水产类专业的学科特殊性及该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基础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基础训练部分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文化、计算机理论知识及计算机操作技能,让他们习惯于使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和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在学时安排上,注重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保持同步,使学生能够把刚刚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有利于加深掌握程度。综合训练部分旨在培养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在水产类相关学科领域内进行创新及科研工作。内容设置采用计算机知识与水产类知识相结合的综合训练题目。组织协调相关教师与水产类专业教师、工程师进行座谈研讨,深入实验室及生产一线,了解专业对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需求,并收集具有教学意义的实际生产案例,继而有针对性地设置实践教学内容。
三、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结合教学内容设置及水产类专业学生的现状,进行以下教学方法改革。第一,摒弃传统古板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打造轻松愉快的师生互动教学过程。课堂上,在讲解一个知识点时,教师不再像以往那样,从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再到解决问题,整个过程全权负责,而是结合知识点,给出一个水产类专业实际生产需求的应用背景,然后,把问题交给学生,由学生自由分组进行讨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适时加以引导,必要的时候,请学生走上讲台,由学生进行具体操作和分析,教师的职责转变为整体协调,适时提出问题,激发全班学生的积极参与。第二,借鉴微课教学方式,适当采用视频形式的教学素材。微课将信息量最丰富、最直观的视频教学素材与传统的课件和板书授课方式相结合,克服了传统ppt课件容量有限、形式单一的不足。第三,采用分层次教学的实践教学方法。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是操作性很强的课程,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上机实践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结合制定的基础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个体差异,在班级内部实行分层次教学的实践教学方式。这样既可以避免按摸底成绩分班给基础差的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又可以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根据自己的接受程度和学习能力学到最多的知识。
近年来,随着大学生毕业生数量激增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难、难就业的问题就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涉及到水产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非常不妙,2007年上海市教委在其网站上公布了“2003-2006年度普通高校本科就业率较低的专业科类一览表”,其中水产类排在第一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涉及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且关系到国家社会稳定问题。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度的增加,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社会整体就业环境的影响。如何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上找到一份合适且满意的工作,成为每一位大学毕业生及家长最为关注的焦点。而这恰恰说明,高校必须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加强对在校学生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认清就业形势,依据社会需求积极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树立自主择业意识,使每一位毕业生都能顺利地就业,愉快地走上工作岗位。
水产类毕业生,我国主要集中在中国海洋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海洋类、农业类高校,数量较少,全国累计举办水产类专业的高校不到40家。我校自1958年就招收水产类本科和专科专业,当时主要有海水养殖、淡水养殖和工业捕鱼三个本科专业,目前本科和研究生专业全部办在浙江海洋学院水产学院,高职专业办在浙江海洋学院萧山科技学院,主要有水产养殖学、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捕捞学等,近四年的毕业生数量分别为112人、105人、109人、148人,而这几年初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远远高于全国大学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也高出其它高校水产类毕业生的就业率。
一、我校水产类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现状
1、用人单位越来越看重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而学生的综合素质却处于下降趋势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用人单位的老总或决策者意识到,大学教育实际上只是获得基本素质的教育,而大学生毕业生进入单位后,一定得经过一段时间的再培训才能胜任特定岗位。由此可见,毕业生不再仅仅是专业素养上的竞争,从根本上说,已经是综合素质的竞争。这种趋势要求高校在就业指导和培养目标上要更加着眼于促进学生就业综合素质的提高。而目前,我校在高考招生时就面临水产类专业生源不足、专业一志愿偏低等问题,因此相比其它专业,水产类专业的生源质量就差一些,再说许多被调剂到水产类专业的学生对专业学习不感兴趣,专业思想不端正,又道听途说一些水产类专业就业面窄,工作环境艰苦,工资待遇低等一些负面信息,对学习丧失兴趣,成绩也处于下降趋势。
2、用人单位越来越希望学生能吃苦耐劳,但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还是偏高
水产类专业的用人单位(如养殖场等)一般都办在偏远、不发达的地方(海岛上、农村里),要求学生先下海从事捕捞生产几年(如海洋渔业公司或远洋渔业公司)等,到学校来招人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毕业生能吃苦耐劳,能忍受寂寞,但毕业生们根本没想过,他们觉得十几年的寒窗苦读和家长含辛茹苦的供养,今天还到农村去,还要去当个渔民,心理就有抵触情绪,幻想自己能考上公务员、能到大城市找到较好的企事业单位工作,因此,经常会出现一边用人单位急着要人,一边毕业生根本不肯去,或者毕业生想去的单位,但那些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学历要求等条件比较苛刻,动则要研究生学历等,毕业生根本连面试的资格都没有。虽然我校水产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仍然保持较高的稳定水平,但就业质量趋于下降趋势。
3、学生越来越希望校院能提供更多服务,但校院提供服务非常有限
考虑到就业的成本等问题,我校的水产类专业毕业生越来越希望学校或学院能提供足够的用人单位信息和高质量的就业岗位,供他们挑选,希望给他们上就业指导课的教师最好是教授或用人单位的领导、人事资源部经理等,希望校院就业工作人员在暑假期间也能随时为他们办妥报到证、户口迁移证的改派等事宜,但校院由于人员、财力、物力等有限,提供的服务质量往往上不去,无法满足学生的要求。
二、水产类毕业生就业工作模式的探讨
针对我校水产类专业就业工作的这种现状,笔者与其他一些从事就业工作的教师积极探索,在实践工作中积极做好五个转变,并取得良好成效:
1、就业工作模式应由就业管理向就业服务转变
由于就业市场快速变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要从以前的以管理为主的模式转变为以服务为主导的工作模式。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服务理念开展工作,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加大人力投入,建立学院就业辅导员、班级就业信息联络员制度,建立就业信息网,开通网上就业短信平台,提供就业短信服务,主动联系用人单位,让生产实习单位变成毕业生的用人单位,想方设法让水产类毕业生多接触用人单位,多参加用人单位的招聘会。同时,学院要和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校就业指导中心”)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桥梁,要进行合理的分工。校就业指导中心主要安排校级大型招聘会和面试,而小型招聘会或专场招聘会则由学院负责,要保证让毕业生有问题能够找到合适的机构及时解决。
2、就业工作理念应从营销向行销转变
以前,我们开展就业工作往往将毕业生当作“产品”向用人单位进行营销,自2009年起,我校在就业方面开展的新的工作模式的尝试,主要就是改变以往的就业营销模式,实行毕业生就业行销模式,制定出《浙江海洋学院毕业生就业行销方案》,创造性将市场行销理论引用到学生的就业工作中来,对就业工作实行就业行销的思维、就业行销的策略、就业行销的层次。根据此方案,我们对水产类专业毕业生进行积极的实践和探索,强调学生的主体功能和学生、班主任、学院、学校四个层次各司其职,采用行销的4P理论,对毕业生采取了相应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通路策略和促销策略,并取得良好的实际效果。
3、就业工作机构应由事务型向研究型转变
目前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以低端的事务性工作为主,手续繁杂,重复性高,很容易导致就业工作人员的职业疲劳感,他们大多被繁琐的工作所束缚,被动地接受工作安排,无力关心统筹规划工作,通常上一学年的就业工作还未结束,本学年的就业工作就已经启动了,这就决定了就业工作始终处于低水平、低效率的重复劳动中。校就业指导中心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成立专门的研究部门,以指导学院开展具体的就业工作为主来开展全校性的就业工作。首先,规划一整套完善的适用于未来就业形势发展的具体工作方案,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指导事务性工作,整合流程,精简步骤,从而大大节约时间和人力成本。其次,利用信息化、网络化工具建立就业服务流程标准化模块,并站在宏观角度分析就业形势,量化各项就业指标,提前预判未来就业走势,与用人单位建立稳定的信息渠道和长期的招聘合作。最后,主动为毕业生谋求高端就业信息,提高就业的整体质量,为进一步开拓高端就业市场创造有利条件,从而快速提升学校的知名度。
4、就业指导应从学生毕业前指导向全过程全方位指导转变
以前我们开展就业指导,针对的对象主要是毕业生,目前我们明确提出要对所有的学生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指导。全过程就是把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学生大学四年或三年生活;全方位就是指多途径、多层面地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做好就业准备。为了保证能达到全过程全方位指导,我校的就业指导课实行了教学改革,目前将课程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部分,改变以前集中于毕业前夕授课的方式,分三个阶段实行分段教学(模块)教学。第一模块以职业规划内容为主,包括职业认知、职业意识、职业发展规划、大学生涯规划、能力素质培养等内容,在一年级下学期安排12学时;第二模块以社会实践为主,社会实践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第一学年暑假安排6学时,要求学生开展职业认知的社会活动,第二阶段在高职二年级、本科三年级寒假安排8学时,要求学生开展与专业相关的市场调研、就业信息采集等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到招聘现场感受就业氛围,并对职业规划进行审视、评估,必要时进行调整。第三模块以求职过程指导为主,包括就业政策、择业方法与技巧、职业适应与发展、创业教育等内容,在高职二年级、本科三年级下学期安排12学时,讲授就业政策、指导就业实务。校院每年都要指导每一位水产类专业学生填写《浙江海洋学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让他们对自身的择业观、价值观、成才观问题进行深思,还要涉及对自我、对职业的科学认识,加强自身求职的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以及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和能力的锻炼。同时积极开展职业规划计划竞赛、就业简历制作大赛,并邀请知名校友、用人单位领导或相关的专业学者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努力做到全过程全方位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
5、就业资源应从收集方式向挖掘提供方式转变
在就业资源方面,我校原先主要是靠就业工作人员去收集,这样就业信息量少,时效性差。目前我校已改变以往的做法,注重整合全校力量,千方百计拓展学生就业渠道,挖掘就业资源,特别是充分发挥校友及全校教职工在促进学生就业方面的能动作用,让他们主动给学生提供就业资源。一是积极发挥校友会这一巨大就业资源的重要作用。我校十分重视加强与历届毕业生的联系,利用校友会资源,经常邀请历届毕业生代表参加学校及学院举办的联谊活动,为历届毕业生与在校生的联系牵线搭桥。相应地,历届毕业生也为我校水产类专业毕业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信息,一些创业成功或任职领导职务的校友还直接到学院来招聘水产类专业毕业生。二是发挥广大教职工在推荐学生就业方面的作用。学生就业绝不是某个人或某个部门的事,为此,水产类专业毕业生所在学院在广大教职工中积极倡导“学生就业人人有责”的理念,动员全院教职工为学生就业积极献计出力,同时提出每一位教职工至少帮助推荐一名毕业生就业的口号。教职工利用自身广泛的社会资源,积极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帮助学生联系就业单位。目前,全院已形成了“上下一心关心学生就业”的良好局面和氛围,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周林.上海市教委高校38个最难就业专业[N].市场报,2007-07-23(22).
中图分类号 F32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4-0291-02霍邱县是安徽省第二水面大县,全县总水面达4.13万hm2,可养水面3.47万hm2,另有1.33万hm2滩涂地可发展水产养殖。全县水生鱼类43种,水生植物70余种,独有的沣虾、银鱼、芡实等资源享誉国内外。至2011年,全县建成70个标准化养殖小区,标准化养殖示范小区占养殖面积的50%以上。16家养殖单位被评为市级水产标准化养殖小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场2个,市级水产良种场1个,创建国家级水产良种场已通过部级专家评审,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2处。全县涌现各类水产大户561户,水产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达46个,社(会)员1 960人。2011年,全县水产品总产量达9万t,水产品总产值达10亿元,占全县大农业总产值的12.8%,跻身全省水产大县行列,连续2年获全省平安渔业示范县、全市水产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1 霍邱县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发展情况
1.1 机构建设情况
霍邱县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包括县级水产技术推广站1个,成立于1986年,隶属霍邱县水产局,公司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核定编制3人,在职人员5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2人,初级职称1人。主要职能是水产技术推广、职业技能鉴定、水产项目实施;新技术、品种材料引进与试验、示范、推广;水生动植物防疫、检疫、病害测报、防治;水产苗种、渔用饲料、药物的监督、检验、水产品质量检测、养殖水环境监测;水产经济、信息服务等;乡镇级水产站32个,有水产工作人员32人,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模式。
1.2 队伍建设情况
全县水产技术推广人员共37人,从学历构成来看,本科以上5人,占13.5%;大专19人,占51.4%;中专8人,占21.6%。从年龄结构看,50岁以上1人,占2.7%;40~50岁19人,占51.4%;30~40岁15人,占40.5%。从专业类别看,水产类专业24人,占64.9%;其他专业6人,占16.2%;转业军人及其他7人,占18.9%。从职称方面看,高级职称7人,占18.9%,中级职称16人,占43.2%;初级职称8人,占21.6%;其他人员6人,占16.2%。
1.3 经费保障情况
县级水产技术推广站没有独立账户或分立账户,由县水产局统一管理,人员工资由县财政全额拨付县水产局,再由县水产局打卡到人;财拨办公经费由县水产局统一安排使用;住房公积金和医疗保险享受全县财政统一标准,2012年住房公积金个人按工资总额的20%上缴;医疗保险财政上缴工资总额的8%,其中个人缴纳2%。乡镇级水产技术推广人员工资、住房公积金和医疗保险保障情况与县级相同。
1.4 条件能力建设情况
县级水产技术推广站有固定的办公场所,配备了电脑及电教设施,没有试验、示范基地。32个乡镇级水产技术推广人员原在乡镇畜牧水产综合服务站与畜牧人员共同办公。2009年以后,随着国家畜牧兽医制度改革,畜牧人员、财产收回县级管理,上级投入资金建设独立办公楼,而水产人员未作调整,办公场所由当地乡镇政府提供,水产人员根据乡镇情况安排开展工作。
1.5 推广工作开展情况
全县水产技术推广人员坚持依靠科技助推渔业健康安全发展,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以实现水产品安全有效供给和渔民持续稳定增收为目标,通过强化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技术培训,宣传党和国家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开展水产技术推广工作,提升水产科技含量,提高科技入户率和转化率,促进渔业科技创新以及渔业科技成果转化。全面提升渔业科技对现代渔业建设的支撑保障能力,使广大农民得到实惠,对全县水产事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全县水产技术推广人员近5年在《科学养鱼》《中国水产》《水产养殖》《安徽农学通报》等国内期刊上80多篇。其中,县水产技术推广站人员完成的《安徽霍邱城东湖太湖新银鱼生长的初步研究》等6篇论文获安徽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4次,获安徽省“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1次,论文入选《中国南方十六省(市)水产学会渔业学术论坛学术交流大会优秀论文集》2次。编著《观赏鱼养殖新技术》等著作7本。获得省、市、县科技进步奖10多项,其中霍邱县水产站《猪鱼莲种养结合生态养殖模式》《乌鳢人工繁育及配套养殖技术研究》《中华鳖(甲鱼)人工繁殖与健康养殖集成技术研究推广》获六安市科技进步三等奖;《银鱼移植增殖及持续发展利用研究》获六安市科技科技进步二等奖;《克氏螯虾人工繁育与高产养殖技术研究与示范》《提高泥鳅、黄鳝繁殖力及健康高效养殖关键技术研究》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2 霍丘县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
霍邱县乡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在公益性水产技术推广服务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广大水产养殖户对水产科技人员的满意度有所提高,但该县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存在体制不顺、力量不足、素质不高、保障不够、队伍不稳、配套不力、后继乏人等问题,值得引起高度重视。
2.1 管理体制不健全,导致推广效果、效率双低
霍邱县乡水产技术推广体系管理体制、技术推广的基本理念、运行机制、广大水产技术推广人员的思想陈旧,不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渔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水产科研成果与渔业生产实际脱节,不能充分发挥其工作职能。乡镇水产技术推广机构实行县乡双重领导的管理体制,但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反而造成“谁都管、谁都不管、谁都管不好”的不良后果。推广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未达到纵向成线、横向成网的要求,影响水产技术推广事业的发展[1-2]。
2.2 水产技术推广专业人员短缺
霍邱县总水面4.13万hm2,若按333.33 hm2配备1名水产专业人员计算,全县应配备124人。目前,全县有县乡水产技术人员37人,出县不在岗不在位7人,在县但不在岗不在位8人。在岗在位人员中还有部分人员从事兼职或第二职业,全职从事水产技术推广人员严重短缺,推广机构更缺乏高学历、高职称、高素质的复合型、创新型推广人才。
2.3 人员断层和素质不高问题严重
2000年后,随着大学生分配制度的改革和机关事业单位编制所限,县乡水产推广部门普遍存在年龄结构老化、专业技术不精等问题。部分在职人员不钻研业务,观念陈旧,知识结构和技术水平已经跟不上现代渔业的发展要求,很难适应现代渔业生产发展对新技术的要求。
2.4 推广条件无保障
当前县乡水产技术推广机构经费不足,只靠县财政拨的人头费开展工作,很难开展试验示范、科技攻关等项目,推广机构存在基础设施陈旧、办公条件简陋和资金缺乏等问题,离“五有”标准(有较好的场所、有齐全的办公设备、有先进的技术服务手段、有一处较好的培训场所、有一定规模的试验示范基地)相距甚远[3-4]。
2.5 激励机制不健全
对推广人员缺乏科学有效的考评激励机制,工作无动力、部门无活力的现象普遍存在。主要表现在人员工资、职称评聘、职务晋升、奖金福利上,与其他行业或行政人员相差很远,严重影响了水产技术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部分科技人员工作不安心,思想波动大,转行跳槽现象时有出现,极大制约了基层水产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健康发展。
3 建议
3.1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争取各级领导重视和关注
水产技术推广体系是国家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科技兴渔战略的重要载体,是推动渔业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促进渔民增产、实现增收的主要直接力量。特别是渔业进入新的阶段,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现代渔业,越来越依赖于科学技术进步和养殖者素质提高。各有关部门应切实贯彻执行《农业法》和《农业技术推广法》,充分认识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这项基础性、核心性工作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列入各级领导重要议事日程和工作安排,及时帮助解决水产技术推广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充分调动和发挥水产技术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建议政府及有关部门研究出台一系列进一步加强水产技术推广工作的意见等政策措施,确保将水产技术推广工作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3.2 改革完善基层水产技术推广机构管理体制
一是要明确职能。明确水产技术推广机构主要承担的是国家公益性职能,根据水产技术推广机构和岗位职责设置,建立、完善保障制度,改革完善水产技术推广机构管理体制。按照“强化公益性,放活经营性”的总体要求,加强队伍建设和人员管理,从制度上明确岗位职责,明确目标任务,确保推广机构独立、依法履行工作职能。二是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各级政府要为水产技术推广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提供工作和生活条件。三是整顿队伍。全面清理县乡水产技术推广服务机构人员的在编在岗情况。根据清理情况进行分类处理,对空岗严重的要及时补充,对不在岗的专业技术人员限期归位,不能归位的要及时转岗。四是完善多层次、多元化推广体系。调动养殖大户、合作社、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水产技术推广工作,逐步形成政府扶持和市场引导相结合,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相结合一主多元的新型水产技术推广体系。
3.3 创新机制,激发基层水产技术推广人员工作活力
一是创新用人机制。建立和完善以“竞争上岗、以岗定责、动态管理”为主要内容的规章制度,采取公开招聘、竞聘上岗等方式,充实基层水产技术推广队伍。二是建立首席水产技术推广专家制度,实行专业竞争上岗、定岗、定职、定薪,营造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以制度确定在岗科技人员应承担的最基本的职责和工作,加快水产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三是对在职专业技术人员,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建立一支能适应新时期渔业技术工作和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推广队伍。四是加强专业技术培训,建立基层公益性水产技术人员定期轮训制度,实施基层水产推广人员知识更新和学历提升计划,不断提高基层水产技术推广人员的业务技能和素质,增强基层推广队伍战斗力。五是开展职业技能监定、认证,实行资格证制度。持证竞争上岗,建立健全全员聘任、能进能出的机制,保证水产技术推广体系队伍人员素质不断提高。
3.4 强化保障,确保基层水产技术推广体系正常运转
一是强化经费保障。进一步加大财政对推广人员工资、社会福利等方面的保障,确保基层水产技术推广人员相关待遇及时落实到位,逐步提高技术人才待遇,保障留住人才,推出优惠政策吸引人才。二是设立专项基金。在原有基础上,财政或农村领导小组每年从财政预算安排一部分资金,用于水产科技成果转化、农民科技培训、高新水产技术推广、重点水产示范园区建设、重大水生动植物病虫害防治、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服务条件建设等工作,专项资金由财政监督,专款专用。三是强化物质保障。重点加强水产试验示范基地建设、技术服务场所建造和仪器设备、交通工具配备,实现县乡水产技术推广机构工作有场所、服务有手段、下乡有工具、推广有基地,确保服务及时、便捷、高效。
4 参考文献
[1] 唐德文.武汉市水产科技推广体系建设与科学发展的思考[J].渔业致富指南,2011(19):15-18.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1 教学背景及发展状况
教育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根本,教育领域是跨学科研究的基地,跨学科研究是现代科学发展的重要趋势。培养专门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已形成了高等教育的三项职能。外语跨学科研究是近年来外语教育领域里讨论的热点。首先我们要清楚跨学科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超越学科门类的研究方式,加强对问题的整合性探讨和研究。目前,先进国家一些有前景的新兴学科都基本具有跨学科的性质。就其深刻性和广阔性而言,跨学科研究本身充分体现了现代科学探索的一种新范式研究类型。英语+专业跨学科外语人才是一种新范式的研究人才,既精通外语又具备专业知识,证明了不同学科1+1>2的跨学科威力。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在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较多成功的研究和经验,特别是外语+其它专业的复合研究,出现了跨学科、跨专业和复合型等,比较注重外语能力训练和实践技能的培养。以英语+水产+贸易复合人才培养为例,国内水产品出口贸易人才一般来源于对外经济贸易类和和外语类专业人才,缺乏既熟悉水产贸易规则,又精通外语的复合性应用型人才。外语跨学科研究是针对跨学科外语人才培养的机构设置、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以及教育手段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和改革,形成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专业,进一步促进外语跨学科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2 构建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研究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外语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和培养效率与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设定以及它们之间的耦合关系至关重要。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学校为满足社会需求培养外语复合型人才而制定的,有什么样的培养目标就应有相对应的培养模式,也就是说培养模式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方法,因此培养目标的设定和修改是由社会需求与教育理念共同完成的。社会需求是直接的、朴素的目标型要求,人才培养质量是体现在其能力结构的合理性。教育理念是受教育条件和教育规律制约的。只有在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基础,结合先进的教育理念,我们才能科学地规划出知识结构合理、能力定位准确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互相有效性主要包含时间和程度的影响是同步的、是双向的。一方面,培养目标被确定以后,就有相应的培养模式被实施,这在相应时间上和程度上都是合理的、理想的。另一方面,培养模式实施后就会得到培养结果,再经过社会实践和检验反馈到培养基地——学校,从而影响并形成新一轮培养目标,这是目前人才培养的普遍做法。不断调整和完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之间的同步关系,对加速培养高级人才起重要作用。
水产贸易英语专业一直致力于专业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力图在实践教学、校企合作方面有所突破。通过结合商务英语人才需求状况和专业人才核心技能对本省、市区的辽阔海域资源的了解和企事业单位及外资企业的调研,形成了科学合理,符合社会要求,具有高校教育特色,充分反映我校水产贸易英语专业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模式,通过项目带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使水产贸易英语专业在实践教学、校企合作等方面走在改革的前列,为高校外语跨学科类专业开展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模式借鉴。
2.1 技术路线研究
为进一步提高外语跨学科建设,特别是加强水产贸易英语人才培养,我们与大连大、中型企业进行深入的沟通和协商,建立实习基地,签订双向培养协议,协议内容包括:明确学校和合作方共同开展合作教育和所负责任及义务;双方共同制定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共同开展产学合作教育研究,互派教师;合作方提供学校相应的实践教学条件和实习基地;学校优先推荐订单班学生到合作方单位就业。同时,我们还组建以合作方的性质和项目内容命名班级,成立有合作方代表和专业教师组成的项目组不断进行适时论证和研究,共同制定教学计划,编写教学大纲,确定课程模块。培养方案中要体现产业文化及企业文化培育、市场与营销、对外贸易与管理以及行业英语等。
2.2 创新思路,加强实践技能培养
从学生一入学起就对他们进行双重身份的意识灌输:既是学生(student),又是模拟企事业单位的员工(staff),教给学生岗位指向的知识和技能,实现角色转换,从而突出岗前培训、毕业即能就业的总目标。在实施过程中突出五个重点:教学目标(target)、教学任务(task)、示范教学(teaching)、实训实操(training)、技能测试达标(test)。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1-0193-03
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使国际合作越来越频繁,各行业亟需既精通英语又有较强的专业基础的人才,为了满足这一需求,国内各高校各专业均开设了专业英语课程。专业英语作为一种国际交流工具,其重要性日益凸显。水产养殖专业英语是为水产养殖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任选课,是基础英语和专业知识的结合与实践,其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种获取更多资料和信息的语言工具。然而,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英语词汇和文章资料几乎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普遍不高,缺乏自主学习、独立思维、团队协作等方面的锻炼和培养。因此,对该门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笔者借鉴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对其在水产养殖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PBL教学法,即以问题为基础,以学习者为中心,而教师则主要是指导和协助,最早于1969年由加拿大McMaster大学的神经病学教授Howard Barrows最先创立,早年主要在美国医学院校的课程教学中应用。随着PBL的飞速发展,该教学法逐渐形成了一套成熟、科学、完整的教学模式,由医学延伸到各个学科,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是目前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1]PBL教学法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倡导学生独立主动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批判性、发散性的思维能力。
一、水产养殖专业英语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复合人才培养模式下,英语作为重要的语言工具,在专业课程的应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然而,专业英语作为大学基础英语教育的延伸和深入的一门课程,目前在我国的教育处境却并不容乐观。笔者通过访谈,对水产养殖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进行归纳,有以下几点:
(一)学生英语基础不同
各高校本科招生的生源来自于全国各地,不同地区的英语重视程度及教学水平差异较大。虽然我国历来都十分重视英语,现如今大学生的英语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高校本科生,尤其是理工科一些本科生,外语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大多数学生的英语水平还是停留在应试教育阶段,对专业英语的学习存在很大的恐惧和排斥心理,专业词汇贫乏,很难做到熟练运用,也很难做到和本专业的结合。
(二)重视程度不够
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全社会越来越重视英语学习。各高校也意识到英语学习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性,要求新生在入学后的前两年必需修满至少12个学分的大学英语课程,且课程性质属于公共必修课。而相比之下,对专业英语教育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很多高校的专业英语开设只针对带有“国际”和“世界”的人文社科类专业,例如国际贸易、世界经济等。大多数学科,包括水产养殖等在内的涉农专业,专业英语都是作为专业选修课或院级限选课,一般在大三上学期或大四上学期开设。此时大多数学生都忙于做毕业论文、准备考研、找工作、实习等,能够静下心来认真学习专业英语的学生不多。专业英语与基础英语相互联系,又是英语教育中相对独立的一部分,它不但要求学生有深厚的专业功底,又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英语阅读、听说和写作能力,其难度比基础英语要大的多。而此时的学生显然对专业英语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三)师资匮乏
国内外针对语言习得的研究表明,理想状态下,一堂外语课的学生人数应限制在14人以内,才能保证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3]专业英语对授课老师的要求很高,不仅要具有较高的英文水平,还要具有良好的专业背景,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的老师一般须具有国外留学经验。而具有国外留学经验的老师大多作为科研骨干投身到紧张的科研工作中,很少有教师花费大量的心血在教学上。因此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师资力量有限,一个教师往往要教授几十甚至上百个学生,很难开展有效的互动式教学活动。
(四)无参考教材
由于开设《水产养殖专业英语》这门课程的高等院校较少,在该门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可供选择的水产养殖专业英语教材有限。[4]相关的教材仅有两本,都是由大连水产学院王吉桥教授编著的。一本是1999年出版的《水产养殖英语》,主要以专题形式归纳总结常见词法和专业英语翻译技巧,缺乏专业知识的系统介绍,内容也过于陈旧。另一本是2008年出版的《水产英语》,偏重于以海洋湖沼学、水产品检测方面的基本理论为主,篇幅过长,应用性欠佳,不适合作为一般高校的水产养殖专业英语教材。水产养殖专业英语涉及的学科范围较广,包括生态学、海洋生物学、微生物学等主要学科,同时还涉及海洋技术、生物化学等相关学科,在短期内形成一本系统、规范的教材有一定的难度。[5]因此,教师要自己查阅资料,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这对水产养殖专业英语老师来说,是一个挑战。
(五)教学方式单一
专业英语是一门实用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课程,其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无参考教材,教师一般以自身较擅长的专业技术概论为教学内容,又加上课时较少,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一般都不够丰富、比较枯燥而抽象。教学方式也很固化单一,采取“一刀切”的做法,一般都是以教师讲解为主,而较少采用基于问题式的学习、案例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等方法,很容易会将专业英语课上成翻译课。此外,由于师资匮乏,专业英语课程一般采用大班教学,学生人数较多,老师和学生之间不能进行有效的、互动式的沟通和交流,教师只能采用讲句子、读生词、讲解翻译等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情况下,课堂气氛沉闷单调,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PBL教学法在水产养殖专业英语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鉴于如上所述的水产养殖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尝试提出在该门课程的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法,并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如生源质量、师资力量等进行合理的规划,确保PBL教学法的有效实施,以期提高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为培养符合当前该行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创造条件,也为学生今后从事相关行业的工作提供切实有益的帮助。
PBL教学法从以往的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被动学习方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教师引导学生的主动学习模式,它强调的是以问题为基础的讨论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其核心内容在于减少死记硬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水产养殖专业英语教学中创新性地引入PBL教学法,具有以下优势:
(一)以学生为主体,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再加上该门课程课时较少、无参考书等因素,水产养殖专业英语教师从查阅资料到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的过程中,都付出了诸多努力,但是收效甚微,学生甚至出现了厌课、厌学、厌师等消极情绪。PBL教学法最大的优势就是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将被动的“灌输式”学习转变为主动的“索取式”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外语是一门工具性很强、最能体现“学以致用”理念的一门学科,[6]这是PBL教学法引入的有利条件。在该阶段,学生有了一定的英语基础,也掌握了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PBL教学法可以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打破了教师对教堂的垄断,将本该属于学生的舞台还给学生,让学生有机会进行实践演练,使以往的英语知识和专业知识都得以应用,从而提高了专业英语学习趣味性和主动性,使课堂变得有活力有生机,真正让学生体会到“学而时习之”的乐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三)促进教学相长,提升教学质量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角色是教材的讲授者和知识的传播者,教师可以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而在PBL教学法中,教师的作用不再是课堂上机械的讲授和向学生提供答案,而是通过提升自己对各种信息的掌握和整合能力去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团队协作的能力,引导学生去寻求答案,并给予学生及时有效的帮助,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这对教师自身的素质和教学技巧都有很高的要求,不但要求教师能够对本专业领域的相关课程熟练掌握,还应了解相关学科的知识,并具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灵活的应变能力等。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种学习和能力提升的过程。因此,PBL教学法能够促进教学相长、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够从中受益良多。
(四)有利于知识的再现与应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如前所述,水产养殖专业英语涉及的学科范围较广,该专业的学生在大一大二阶段开设了许多与本专业相关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如有机化学、无机和分析化学、水环境化学、贝类增养殖、鱼类增养殖、虾蟹类增养殖等。在这些课程的学习中,很多学生都是为了考试而学习,只记下一些所谓的“重点内容”以应付考试,考完试就将知识抛诸脑后。再者,由于知识更新较快,一旦学生毕业离开学校和老师,会发现有限的知识跟不上该行业的迅速发展,需要重新学习掌握新知识。PBL教学法让学生亲历探索与研究的全过程,促进学生不断思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在此过程中,有利于知识的记忆、再现和应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索精神、横向思维和发散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学会探索、总结和概括,能够利用现代的信息服务资源进行自主学习,从授之以“鱼”转变为授之以“渔”。
三、结语
目前,由于各高校对水产养殖专业英语的重视度不足,对该门课程教学改革的课题也鲜有研究。水产养殖专业英语虽是一门专业选修课(或院级限选课),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例如第一时间了解国外水产养殖的行业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先进的养殖技术和设备,国内新型水产养殖技术的对外推介等,都需要该专业的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英语应用技能。
笔者通过分析目前水产养殖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PBL教学法引入到水产养殖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水产养殖专业英语的学习,不再是知识的叠加,而是培养和强化学生综合应用专业知识和英语的实践技能。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法,PBL教学法从实际出发,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具有诸多的优势,更能够达到该门课程的教学目的,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登滨,李丽,王正,等.以问题为导向教学模式在装备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6,(26).
[2]张丽敏.复合人才培养背景下高校的英语专业课程改革研究[J].学理论,2009,(29).
[3]魏颖,医学博士生英语教学引入PBL模式的探讨[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
[4]王迎宾,王征.水产学科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0,(18).
[5]郝彦菊.《水产养殖专业英语》课程教学与考试实践探索[J].安徽农学通报,2014,20(6).
[6]张中载.外语教育中的功用主义和人文主义[J].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2003,35(6).
Discuss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Model in English for Aquaculture Teaching Process
GUO Hui,CAO Yu-tao,TANG Bao-gui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5-0020-02
发育生物学(developmental biology)是应用现代生物学的技术研究生物发育本质的科学,其相关知识涉及胚胎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及生物化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作为生命相关本科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发育生物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专业素质教育及技能的提升。为了提高我校的本科教学质量,深化内涵建设,2011年发育生物学课程成为上海海洋大学全面实施的海洋“085工程”建设项目之一,2012年又建设成为校级精品课程。结合我校发育生物学课程建设的实际情况,本文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大纲和内容体系优化、教学过程和考核方式多样化以及课程资源网络化等方面总结了我校“海洋085课程建设”中发育生物学教学改革的一些具体措施和效果,以希抛砖引玉,达到相互交流与借鉴的目的,共同促进发育生物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组建稳定的、学历层次与学术水平高的课程师资队伍
建设前的发育生物学课程组只有2名教师,却承担着水产与生命学院生物技术、生物科学、海洋生物学、动物科学、水产养殖、水族科学与技术等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任务。通过一年多的建设,现在的发育生物学课程组已有高级职称3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新进博士后1人、博士1人,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在专业结构上,发育生物学背景的有4人,组织胚胎学背景的有1人。在师资来源上,外校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2人,有3位教师具有国外学习或工作的经历。本课程负责人为博士生导师,工作以来长期从事发育生物学与水产动物遗传育种领域的教学与科学研究,2名主讲教师有多年从事本课程及相关课程的教学经历,2名主讲教师为新引进的年轻教师,形成了一支稳定的、年龄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高的教学队伍。
同时,知识结构、学术科研等素质水准是教学方法形成的基础性要素,因此需要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为此建立了青年教师导师制和跟班听课制度,进行院教学督导听课、系教学督导组听课,督促青年教师认真备课与上课,并针对青年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提出建议,鼓励青年教师参加校院课堂教学艺术竞赛及精品课程建设和教育教学方法的培训,激励青年教师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二、根据不同专业和培养目标,优化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体系
根据我校的办学定位与特色、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对象由开设之初仅面向生物技术一个专业拓展到生物技术、生物科学、海洋生物学、动物科学、水产养殖和水族科学与技术多个专业,课程类别由原来单一的专业基础必修课转变为针对不同专业的必修和选修相结合的模式,且必修和选修的学分、学时和培养目标及要求也不同。课程组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生学习兴趣特征,适当调整教学观念,收集整理大量分散在不同学科与课程有关的文献,参考国内外最新出版的相关教材,补充完善了本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逐渐形成了本课程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与以前的大纲和教学体系相比,新大纲和教学体系更加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内容更有新意,基本反映了发育生物学课程的新动态和新发展。
三、加强教学过程管理、优化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采取以语言传递为主的传统讲授法如启发式和提问式等教学方法外,还灵活运用讨论式、发现式、范例式等教学方法以改善和活跃课堂气氛,注重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每学期组织学生分组课外准备个别章节,学生自己上讲台讲课并互相提问、进行讨论。这不仅使学生将所学基础知识与学科发展前沿相结合,而且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创造了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的机会,做到了教学相长。
同时,进一步改革考核方式,使之灵活多样化。如采用考试、论文、PPT报告、课堂讨论相结合的多样化考核方式,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四、运用新多媒体手段完善教学课件、编制习题库和试题库并使课程网络化
运用PowerPoint、Flash等多媒体技术,建立了一套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适应的教学PPT,通过课堂上大量播放图片、图像、动画等,不仅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而且给学生提供了感性材料、加深了他们的感知度,使教学过程形象、生动,避免了枯燥和乏味,使学生接受的教学信息更加一致,教学信息传递更加标准化,也使教学活动更加有趣,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还通过广泛收集试卷和试题,精心设计,初步编制了一套与教学内容相配合的习题库和试题库,以帮助和引导学生掌握所讲授的重点和难点。
利用校园网络教学平台,目前已将包括主讲教师信息、教学队伍组成、课程描述、教学课件、习题库、网络资源链接和教学录像等课程资源上网,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的BBS、E-mail交互功能实现网上交互式教学,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总之,通过以上对发育生物学课程建设的不断摸索改革与积累,以我校海洋“085工程”课程建设为契机,使发育生物学课程成为深受学生喜爱的课程之一,较以往收到了明显的教学效果,并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探索不同的教学模式,通过师生坚持不懈的努力能使发育生物学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红卫.发育生物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509.
[2]戴忠民.浅谈提高发育生物学教学效果的途径[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20):139-140.
一、前言
根据地方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渔业强国”战略对人才的需求,教育部以教高函[2004]3号文批准设立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下简称水族专业),专业代码090703S,隶属农学学科(09)水产类(0907),属目录外专业,最先在上海海洋大学和华中农业大学开设。该专业是在传统水产养殖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观赏水生动植物养殖与鉴赏、繁殖与育种、营养与饲料、病害防治、水质调控、水族工程设计、水族经营管理等方面知识与能力,能在水族生产、休闲渔业、水族管理等领域从事观赏水生动植物的养殖开发、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的应用性、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
二、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背景
系统的“产学研结合教育模式”最早可追溯至1906年,美国辛辛那提大学首次提出,要求一部分专业和一些教育项目的学生一年中必须有1/4的时间到自己专业对口的公司或企业等单位去实习,以获得必要的知识。20世纪30年代,以安提亚克大学为代表的一些美国大学形成了另外一种合作教育模式――全人教育模式(安提亚克模式):要求学习与社会生产实践定期转化,在校生必须采取“学习――工作――学习”的方式完成学业,要求每个毕业生都应具有在多个社会生产领域和部门工作的经验。1951年,以斯坦福大学创建的大学科学园为标志,产学研合作又开始了一种新的方式――科技园与创新中心模式;而企业大学则是美国近期兴起的一种产学研合作教育新模式。
除了大型水族馆或展览中心外,观赏水族业总体上是一个门槛比较低的行业,目前市场上有着众多家庭作坊式的小型观赏鱼养殖企业,如何在一个“全民可入行”的行业中凸显该专业的优势和特色,是摆在众人面前的一个高高的门槛。开展“产学研合作”,可有效利用企业资源,从企业生产中发现他们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科学研究与实践,为企业切实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显现出高校与普通从业者之间最大的差别,即“登高则望远”。同时,既然水族业是一个门槛相对比较低的产业。如何推动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开展创新科学研究,也成为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必须思考的问题之一。
因此,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是上海海洋大学水族专业创建伊始即明确的主导方向,是培养该专业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必经之路。通过产学研的结合,学生可在生产一线了解企业的运作惯例模式、生产流程;可在教师的科研中了解行业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大的问题、最热的热点;而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研究中碰到的瓶颈,则进一步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各种知识。对提高学生的市场认知度、对专业的全局认识、实践操作技能等方面具有不可忽略的重要性。
三、“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实践
在几年的探索与实践中,上海海洋大学创建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使该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教育教学手段、实验实践教育、科研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适应社会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水族专业在国内尚处起步阶段,而在国际上的同类专业也并不多,包括美国洪堡州立大学的水族科学专业、新英格兰大学的水产养殖与水族科学专业、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动物园与水族科学专业等,很多大学通常是把水族作为生物科学或者水产养殖学专业的一个分支,有时仅仅是几门选修课,这远远不能满足市场对水族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可借鉴处并不多。
我们在比较分析国内外本科院校同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之上,自2006年起,连续召开了五届“水族科学与产业发展研讨会”,会议邀请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企业家,包括政界人士,探讨我国水族产业的发展以及水族专业的发展情况,指明社会所需的该专业学生的基本能力和素养、就业去向等,从而建立了一套知识结构、能力衔接较为合理的水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开设了一批特色课程,如“观赏水族养殖学”、“观赏水族疾病防治学”、“水族工程学”、“水族馆创意与设计”、“游钓渔业学”、“水族经营与管理”、“水草栽培学”等,使该专业学生更多地侧重于观赏水族的教学实践和研究领域,形成以鉴赏、保护和开发水生观赏动植物为中心的专业风格。
加大实验实践环节所占比例。以实践教学为例,该专业学生共有3项实习,包括“水生生物认识实习”、“水族生物调查实习”、以及“生产实习”。这些实习分别在基础实践训练、走出校门的调查实践、以及直接进入企业的生产实践3个递进的环节中给予学生充分的锻炼。同时,在一年级开设“名师导航”,在四年级开设“水族高级研讨课”,均邀请产业界人士授课,自始自终把握社会需求。
2.注重培养、柔性引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由于国内的水族专业多从水产养殖学“母体”中脱胎而出,所以很多教师也由传统意义上的水产养殖学转行而来。这两个专业在学科属性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在专业服务对象、市场定位上有着显著差异。因此,学校鼓励对水族产业有兴趣的老师转行,加强对他们的培养。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组织教师前往新加坡、日本、印度等国家和广东、深圳等地区开展调查和业务交流;对这些教师申请水族产业方面的科研课题给予资助,为他们水族实验室的建设提供帮助;创造条件,让教师参与进政府和企业举办的各类产业活动,开拓视野,增加与业界的联系。同时,通过柔性引智,聘请业界专家作为客座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和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实践。
3.教育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观赏水族的根本特性之一在于其“观赏性”,该专业的很多课程也就因此而更具趣味性,教育教学手段也就呈现多样化的特点。
教师们多采用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形式,以生动的画面、动态效果介绍世界各国水族产业的发展情况、不同种类的观赏水族、它们的生理生态习性、增养殖技术、病害的防治技术、高品质观赏水族的鉴赏等。来自业界的各种视频、照片成为课程讲授重要的素材。
同时,自主学习成为该专业学生的一个亮点。学校成立了观赏鱼爱好者协会、水族科学商店、水族诊所,以该专业同学为主体,从事种类鉴别、养殖护理、水质监控、病害防治等常规工作,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例如,学校所有公共场所的观赏水族箱均由该专业学生建设与维护。
4.强化实验实践教学
水族专业是一个应用型非常强的专业,因此,学校邀请水族产业的业界人士、高校相关专业教授,共同商讨水族专业实验平台的建设,目前已建成基础实验室、观赏水族养殖实验室、水族工程实验室、饵料生物实验室、观赏水草栽培实验室、游钓实验室、景观与会展设计室。购置了42套水族养殖系统,可进行平行试验的水族缸、紫外线消毒仪、加热设备和自动温控系统等。这些实验室的建设满足了企业对学生观赏水族“水、种、饵、病、赏”等方面能力的培养。
在实习基地建设方面,与8家水族企业建立了长期实习合作关系,这些企业每年均可接受水族专业学生6周的生产实习。通过实习,学生们巩固了课堂教学内容,基本做到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更重要的是增进了对社会的了解,明晰了产业发展的需求,为自身进一步学习指明了方向。同时,学生还根据实习单位生产中出现的问题,结合所学基础知识,开展一些小型试验。例如,当观赏鱼生病需要投放渔药时,企业通常会根据经验行事,而学生们则通过开展急性毒性试验研究,给出施药的合理剂量,既有防病治病效果,又不会污染水环境。学生们的青春也为企业注入了活力,而且他们也成为这些企业潜在的员工、水族市场发展的引导员和未来的客户。
5.拓展创新研究
鼓励和支持学生将创新性意识和想法付诸实践,进行创新性研究,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
学校设立了针对本科生的不同层面的大学生创新活动项目,具体包括:与国内外相关企业合作,设立了创新项目研究基金,学生根据企业设计的问题导向,设计研究项目,旨在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水族科学商店科研项目,学生根据社区居民继续解决的技术难点着手,设计研究项目,旨在解决居家水族的问题;市、校级大学生创新项目,学生以“兴趣驱动、自主实践、重在过程”为原则,自主选题。近年来,水族专业学生积极申请各类创新研究项目,例如“水族箱粪便残饵自动清除系统的设计研究”、“斗鱼低温本土越冬品种的驯化与培育”、“‘一眉道人’繁殖的研究”、“海月水母盐度适应性研究”、“水族缸基肥添加器的设计”等由大学生主持的项目均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6.走出象牙塔,服务社会
“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实践让我们深知,大学最终是要培养一批能服务于社会的人,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让水族专业的学生走出象牙塔,服务社会成为专业建设非常重要的一环。
学校设立了水族科学商店项目,以学生为主,教师进行指导,直接面向社会、面向社区,向市民提供观赏鱼器材配置、水族箱布景与维护、水族疾病防治以及水族知识普及等服务。同时,针对居民日益突出的水族饲养问题,如家庭更换观赏鱼品种和水族箱无人值守等情况,提供水族收容、寄养、认养和代养等研究与项目服务。
建立水族诊所,所长由教师担任,而医生和护士均是我们的本科生。他们面对的是水生动植物病患,他们为每位病患建立了病历卡,设有专门的床位,实行复诊制度。而这些病患则成为实践教学最好的活体标本。诊所一经建立即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既解决了市民饲养水生宠物的难题,也有助于观赏鱼产业的蓬勃发展。有些市民由于要出差或出国,他们还会把水族宠物带到诊所代为照料。对学生而言,看病的实践既是教学学习,又是科学研究,还要有一种人文关怀。
在上海市科技馆、自然博物馆、水族馆等处都能看到水族专业教师和学生的身影。上海国际休闲水族展览会上,水族专业教师成为重要的会展组织者,而学生们则是重要的参与者和志愿者。
中图分类号G64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2-0326-01
人才培养一直是高等学校的核心任务,而培养创新型人才更是高等学校当下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那么,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培养符合新时期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显然成为了目前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生物科学专业是水产与生命学院新办的人专业,于2008年开始招生,每届招收1个班级。该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具有辩证唯物主义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具备生物科学特别是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生物监测、水生生物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创业魄力和综合素质的高级专门人才[1-4]。但是,由于该专业是学院新设的专业,并且没有在社会上形成一定的知名度,所以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生对该专业的认识比较模糊,不能对自己的未来形成一个良好的定位,加之部分学生的报考志愿并不是生物科学专业,当进入大学后,理想与现实的错位,使他们没有脚踏实地地去专攻此专业,反而产生一种孤独、犹豫、彷徨的感觉,找不到自我,不清楚毕业了自己能干什么、该干什么。作为一个新办专业,要想在高等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培养创新型人才,否则将面临淘汰。
1优化培养方案,突出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
构建特点鲜明的理论和实验教学体系,培养“厚基础、强专业、重创新、促应用”的复合性应用型生物科学类人才。面对当今众多的大学,如果一所大学没有几门或多门特色化的专业,就很难在时代的发展中赢得一席之地。因此,走专业特色化已成为学院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高校的立身之本。努力构建有利于高等院校可持续发展的专业特色化建设机制,即:准确定位现实基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结合水产与生命学院的一支专业化的教学团队、精细化的教学管理以及浓厚的学习氛围,努力打造学院的生物科学专业,为培养一批优秀的创新型人才而努力。作为海洋大学的生物科学专业,本专业的主干学科是生物学、化学、水产学,具有一定的海洋和水产特色。主要课程有普通动物学、植物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育种学、发育生物学、水生生物学、鱼类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水域生态学等。通过前期详细的调查和讨论,以及召开师生座谈会等诸多形式,发现该专业目前开设的课程较多,授课形式单一,多数理论课都是一言堂的形式。相对来说实验课较少,创新性实验课和研究型实验更是少。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严重脱节,没有系统的实习实训活动。针对目前的这些情况,务必通过建设特色化专业,采取渐进式改革的方式,一一解决相应的矛盾。培养学生通过学习生物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接受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使学生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一定的教学、科研能力,具有一定的试验设计、创造试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试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最终能够让广大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用,把该专业打造成大连海洋大学的重点特色专业,不断提升该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为国家、社会输送专业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扩大和提高学院及学校在我国高校中的知名度。
1.1优化教学培养方案,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根据学校的统一部署,2012年学院组织相关教师进行了培养方案的修订。通过充分的调研和广泛地征求意见,尤其是主动征求社会中生物类知名企业对于人才需求的标准,以及对高校培养生物科学类人才的建议和意见,同时通过参考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培养方案,最终形成了针对生物科学专业培养方案的意见和建议,并提请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充分考虑,最终在2012级培养方案中深化了生物科学作为生物基础类专业的深度,同时又突出了作为海洋大学生物科学专业的特色。如:专业必修课中加入了贝类学,在专业集中实践教学中增设了鱼类生物学实习,同时将水域生态学实习和植物学实习各增加了1周等一系列改革措施。
1.2修订教学大纲,提高综合性实验比例,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重新修订教学大纲,要求在大纲修订的过程中,充分考虑设置研究创新型实验,提高综合性实验的比例。特别是对一些专业课和特色课,凡是独立设课的均要求拿出总学时的1/10开设研究创新型实验。旨在增强学生理论学习的同时,让学生把相关的理论知识付诸于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去丰富、完善、加深学生对生物科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和领会,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培养方案的修订中,分层次设置实验内容,即按基本型实验―综合设计型(下转第330页)
(上接第326页)
实验―研究创新型实验3个层次设置实验项目。由浅入深,由简单到综合,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2增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加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投入
通过多年的建设,獐子岛大学生实践基地日趋完善,且2012年成功成为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同时,学院于2013年又与大连海洋岛水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圣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并先后挂牌成为了水产与生命学院教学科研基地。基地的增设,不但可以满足学生的实践要求,还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学校积极进行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于2011年启动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平均每个学院5~6项,并有一定的经费给予资助。并从众多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筛选出20项,申请了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该项目主要是由学生亲自设计实验方案,制定技术路线,通过实验最终拿出总结报告。该项目的实施真正起到了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同时,学院还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中心,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3增强理论课程的生动性,提高学生对生物科学专业的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是老师对学生知识传播最基本的形式,学校通过制度和会议宣传等多种形式,大力提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如开展听课月活动、领导班子成员每学期有最低听课次数、开展青年教师讲课比赛等。“上好每一堂课”已经成为了广大教师最基本的职业操守。为了进一步提高生物科学专业理论课程的授课质量,近期组织制作了动物生理学、水化学等9门多媒体课件,并在课堂上予以应用。生动的多媒体课件,辅之以教师形象生动地讲解,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了课堂的授课效果。
4参考文献
[1] 杨维霞.高等农林院校生物科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0):15055-15056,15085.
[2] 王天仕,宋纯鹏,尚富德,等.创建生物科学国家级特色专业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9(3):33-35.
[3] 吉爱国,王伟莉,梁浩.在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强化海洋生物特色的探讨[J].高等理科教育,2007(5):65-67.
[4] 施传信,张春梅,李淑萍.生物科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探讨[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1,27(12):135-136.
目前,宁波市众多高等院校根据自身所处的地域特征,开设了一系列与海洋相关的专业,培养了一大批涉海人才。如,宁波大学的海运学院、浙江万里学院的现代物流学院、宁波工程学院的交通与物流学院以及部分高职院校已经充分运用各自在学科上的优势,培养了一大批海运物流类人才。另外,除了海洋贸易物流类人才的建设,宁波市海洋生物与生命的人才培养体系也已经比较完善。但是,目前宁波市各类高校设置的涉海类专业结构还不尽合理,且专业分布狭窄,主要还是集中在传统的水产养殖业及物流专业等,过多开设了基础学科专业和传统专业,造成某些专业设置重复,甚至在海洋类人才总量严重不足的情况下,部分专业人才显现出相对过剩的趋势,而与海洋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涉海外语人才则相对缺乏。大批具备涉海类专业知识的人才,由于外语水平的欠缺,无法到新兴的涉海类企事业单位就业,同时,一些外语人才因为缺乏涉海类专业知识,也不具备服务于海洋事业的能力。目前,除了以上传统涉海专业以外,海洋服务业、海岛资源开发,海洋文化交流,以及海洋环境保护等一系列新兴产业中涉海外语人才更是缺乏,根本无法满足海洋经济发展的需求。
(二)宁波涉海外语人才培养板块严重缺失
近几年来,在宁波海洋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涉海外语人才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追根朔源,高校涉海人才培养中涉海外语人才培养板块严重缺失是主要原因。基于对区域地理优势的分析,宁波市早已实施了“以港兴市、以市促港”战略,引进和培养了大量各类涉海人才,有力地促进了海洋经济的发展。从宁波本地培养的海洋人才来看,目前在宁波市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的共同努力下,已形成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培养高层海洋人才,以高职院校、中职学校培养海洋技能人才的基本格局。[2]但是,针对宁波市现有的涉海人才培养格局进行分析后不难发现,涉海人才培养主要还是着眼于具备涉海专业知识的高层海洋人才和具备涉海业务操作技能的初级人才,没有整体规划设计过如何培养涉海外语人才,各高校都没有构建起基于专门选拨和专业化培养基础上的针对外语感兴趣的涉海类专业学生外语人才培养板块。目前,除了宁波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等开设了部分涉海类双语教学和全英文教学课程之外,宁波市各高校涉海类专业的外语教学中,仍然是普遍的大班化教学和通识教育,无法体现专业特性,涉海外语人才培养板块的严重缺失导致出现涉海人才培养格局的“短板效应”,这些都将影响涉海外语人才的培养和输送。因此,构建涉海外语人才培养板块,进一步完善宁波市高校涉海人才培养格局对于促进宁波海洋经济对外交流和合作具有深远的意义。
(三)宁波涉海外语人才培养的基本保障不到位
人才培养离不开基本的保障,如教学设备投入、基本经费安排、配套课程教材编排、专业教师队伍培养等。由于涉海专业实践性很强,除了这些方面的基本投入以外,还要求有良好的海上实习条件和稳定的教学实习基地,这就比其他一般专业需要更大投入。尽管目前宁波市各类高校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投入大量资金来保证基本的教学经费,并建成一批涉海类的实验室和实习基地,明显改善了涉海人才培养的办学条件,但总体来说,建设经费依旧相对紧张,部分院校的海上实习条件没有得到切实落实,这些直接影响了专业实践的教学质量,从而制约了涉海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此外,作为高等教育实力的主要指标,宁波市高校中还没有涉海类的国家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3]由于基本保障不到位,教学计划制定、教材编写等方面明显滞后,更谈不上进一步探讨明确涉海外语人才应具备何种知识结构,如何合理安排涉海专业知识与外语知识的比重,也就无法明确外语教师队伍的规模和结构组成。专业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也是一大问题,宁波市高校中缺乏高层次、高水平的涉海外语学科领军人物,缺乏在国内外同行中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具有很高学术造诣和综合素质的学科带头人和专业负责人。
二、宁波市涉海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宁波市涉海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应该依托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依靠发达的海洋经济,保留现有海洋人才培养模式中专业性强、覆盖面广以及学科建设相对完善的特点。同时,汲取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成果,在现有的基础上突破制约其发展的瓶颈,确定培养目标,建立特有的培养体系以及推广经济适用的培养形式。
(一)确定创新型涉海外语人才为培养目标
外语人才培养历经变革与完善,从应用型外语人才、复合型外语人才到创新型外语人才,外语人才培养一直随着时代的发展在转向。[4]培养新世纪复合型外语人才,一直是我国外语教育界人士所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进入 21 世纪后,需要有一批更为尖端的外语人才,创造性地处理对外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中的重大问题。因此,外语人才的培养模式发展为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也调整为“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5]并且,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强调学科之间的复合、交融和渗透。因此,在关注涉海外语人才的培养问题上,应特别重视创新能力的提高。可以说,创新型涉海外语人才是在海洋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是指具有创新意识、扎实的海洋相关专业知识和熟练的外语实际运用能力,能独立从事与海洋相关的涉外经济交流、技术输入输出、文化交融影响以及条约规则制定等工作的涉海涉外语特殊人才。从培养目标上看,旨在海洋经济的大背景下,培养能够适应时代要求、体现海洋经济和涉外工作的人才,具有丰富的海洋知识与较高的英语水平,能够有效完成海洋经济产业中的相关工作任务,并能在工作中体现开拓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值得注意的是,涉海外语人才的培养,更加关注人才培养理念的创新,更加关注学生在工作中的实际能力,而不只是形式上的变化。
(二)建立高校院系联合式培养体系
根据对宁波市现有海洋人才培养格局的分析,宁波海洋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是宁波市高等院校。因此,建立宁波市高校院系联合的培养体系能够更好地整合资源,优化涉海外语人才的培养层次和结构。从具体战略上看,整个体系建设关键在于海洋类学院(系)、经贸类学院(系)与外语学院(系)的协同联合培养。建议以宁波大学海洋学院和海运学院、宁波工程学院交通与物流学院,浙江万里学院现代物流学院等院校的海洋与物流学院为涉海外语人才培养中心,培养高层次和基础技术型的涉海人才,并以各个学校下属的外语学院为协作单位,加强各院校与各院系之间的信息联动,利用优势资源,重点培养,在某一领域内实现涉海人才向涉海外语人才的过渡。宁波海洋经济的发展,将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港航服务业、临港大工业、海洋新兴产业和海岛资源开发为重点。因此,港航服务业、临港大工业、海洋新兴产业和海岛资源开发领域也是今后涉海外语人才培养的重点。以宁波大学为例,海洋学院、海运学院、商学院以及机械与工程学院等均可以与外语学院展开校内合作,重点培养一批能适应在以上四个重点建设领域工作的涉海外语人才。比如,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以宁波市两大高教园区为中心,根据一定的选拨机制,开设水产养殖学(英语特色班)和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英语特色班)等以海洋类学科为主修课程,全英文教学为特色的涉海外语类专业,相关专业的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特色班。
(三)推广校企合作式培养形式
宁波市涉海外语人才培养的目标群体并不是所有海洋相关类专业学生,而是面向与海洋专业相关的学生设立涉海外语人才试点班,以个体优势(海洋类知识技能和外语类知识技能)为基础实行专门培养。为优化教学过程,解决办学经费紧张等问题,建议推广校企合作式培养形式。学校通过与海洋经济发展部门和企业合作,实行定向或订单培养,也可让优秀的涉海人才到高校深造,有针对性地培养社会紧缺型人才。此举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教学资源,还可以通过一线的教学,向涉海人才汲取更加符合实际的教学经验,从而完善课程体系,实施科学的教学评估,优化人才培养形式。
1. 完善海洋知识为主外语知识为辅的课程体系
在完善课程体系方面要注意如下二点:首先,需要明确三大类课程内容。一是涉海外语类基础课程:比如开设海洋类外文通识材料阅读、涉海交流口语和听力培训及涉海应用文写作等课程,强化外语基本功训练;二是海洋文化普及类课程:比如开设海洋文化概况、英美海洋文学经典作品选读等课程,提高海洋意识,强化学生对海洋的关注;三是海洋专业类课程:比如海洋工程、海洋环境、海洋生物、海洋医学、海洋商贸、海洋法规等,由海洋相关各专业所在学院负责实施,以保证其专业水准。其次,要重视涉海外语类实践环节。这一环节包括专业知识交流、论文写作与社会实践等环节。专业知识交流活动可以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促进学生主动关心和了解本学科或相关学科前沿的进展;论文写作可以体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术能力;社会实践是指融入到企业中去,理论联系实际、开展产学研结合的教育活动,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最后,可以考虑建立零课时课程。由于学科的交叉性和有限的课时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利用网络课程、网络链接设计一定量的零课时课程是解决课时量不够的有效手段。[6]根据相关课程的教学要求,将该课程分为数个教学关键阶段,找出各个阶段的教学核心,之后围绕核心选择教学材料,列出思考题和阅读材料以供学生在课后开展自主学习。零课时课程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传授知识,还可以培养和强化学生自学的能力,并且在自学的过程中,发现并解决问题,此举对创新型人才素质的培养意义深远。
2. 实施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教学评估
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求学生参与大量涉海主题活动和模拟工作流程,并且以船舶修造、海上运输、石油化工、滨海开发公司等企业为实训基地,做到“知行合一”,逐步缩小学生现有水平和实际用人单位要求之间的差距。因而针对涉海外语人才培养的评估也是立体的,要以多渠道多形式的方式展开。整个评估自上而下,包括企业和学校不同层面的评估;由个体到整体,包括对学生、教师和相关学科建设的评估。涉及到人才个体,不同的管理层面针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开展全方位的评估。专业知识包括海洋专业知识和相关英语知识技能。海洋知识占 40%,突出海洋知识的主体地位,英语相关知识占30%,能够让学生给予英语学习足够的重视。实践能力的评估结果占 30%。涉海外语人才是否符合达到培养目标将由企业和学校共同评估的结果决定。
范性建设 思考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8C-0079-03
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是农业大省,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畜牧业历来是农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体产业,发展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目前,广西畜牧业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如畜牧业经济科技含量低,疫病防控、畜产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素质不能很好适应行业发展等,已严重制约着广西畜牧业的发展。解决这些问题主要依靠畜牧兽医科技进步,因此除加大力度对在职的畜牧兽医专业从业人员进行专业素质创新培训提高外,还要对现在校就读的本科教育、高职教育、中职教育的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加强其畜牧兽医专业的建设力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确保毕业生能适应行业发展要求。据初步统计,中职在校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占大中专畜牧兽医专业在校生70%。因此,加强对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建设的研究尤其显得突出和必要。本文以广西水产畜牧学校为例对中职畜牧兽医专业示范性建设进行探讨。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正确定位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中职专业建设的基础性工作。2004年6月,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对中职教育提出了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教育部在2010-2012年《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明确指出中职教育培养目标就是:不断增强中职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快培养数以亿计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必要文化知识、熟练职业技能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那么作为中职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又如何定位?以广西水产畜牧学校畜牧兽医专业6年多来建设实践的经验总结,就是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畜牧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以适应广西畜牧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二、人才培养模式
广西水产畜牧学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确立“面向企业,立足岗位,注重素质,强化应用,突出能力”的育人理念,大力推行工学结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真正做到了能力培养专业化、教学环境企业化、教学内容职业化,逐渐实现专业与职业岗位的无缝对接。几年来,广西水产畜牧学校在畜牧兽医专业建设中根据社会、行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形成了如下人才培养模式:
(一)“2+1”人才培养模式。学校根据人才市场和学生就业需要,积极实施“2+1”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在校学习2年,然后1年到企业带薪顶岗实习。这种模式是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指导完成,充分发挥了学校和企业两个育人环境的优势。学生第三年通过到企业以职业人身份顶岗工作,边工作边学习,在真实工作环境中训练,直接体验到职业岗位的内涵,潜移默化地接受企业文化和职业规范的熏陶,学生职业素养、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明显提高,为就业打下良好基础。这种培养模式能充分发挥校外实习基地(企业)的作用,密切了校企关系,强化了就业基地的培育,强化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增强了学生就业竞争力,真正实现了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实施“校中厂”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校内实训基地是开展专业实践教学、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技能鉴定的主要场所,实训基地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几年来,学校通过“政府支持、学校自筹、企业参股”等形式筹集资金,在校内建设了畜禽养殖场、动物医院等生产性“校中厂”教学实训基地,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下学习专业岗位技能,真正做到了把学生的学习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有机融合,逐步实现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学校选择了一些区内外优秀企业,如扬翔集团、春茂集团等,校企共同育人,订单企业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生数量,学校与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校企双方共同商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实施人才培养计划,企业技术骨干全过程参与人才培养。目前广西水产畜牧学校畜牧兽医专业这种订单式的学生占专业学生15%左右,“订单式”培养模式的试行,为解决学生顶岗实习、零距离就业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四)“双证制”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畜牧兽医专业积极开展动物疫病防治员、动物检疫检验员、家畜饲养工等职业技能鉴定,实施“职业技能证+中职学历证”“双证制”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完成学历教育获取毕业证书的同时,也应取得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学生持多证毕业,在企业各工作岗位的应聘时增加了竞争筹码。将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与鉴定有机结合起来,使专业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相衔接,促进课证融合,学校充分利用校内实验实训室、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训练,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目前广西水产畜牧学校“双证制”学生占专业学生95%,毕业时取得双证,成为学校对学生的基本要求。
三、课程体系的构建和教学改革
根据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培养目标,从职业能力标准出发,广泛开展专业调研,本着“突出基本素质、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专业基本技能培养”的原则,构建以就业岗位为依据,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生产工作流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具体课程改革上应重点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改进,在具体的教学内容改革上遵循文化基础课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基础课以实用为原则,专业技术课突出专业能力培养,教学方法上融教、学、做为一体,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全程化,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的目标。
(一)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根据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充分听取专业指导委员会及校内外专业人士的意见,调查畜牧兽医专业各种职业岗位对知识结构的实际要求,明确各方面知识所占的比例,形成能反映专业特色并符合实际要求的课程,在具体课程改革过程中要对行业工作过程化探究,筛选典型工作任务,经过典型工作任务整合,根据职业成长与认知规律将整合的典型工作任务构建课程体系,突出实践技能培养,将原来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进行重新构建,按岗位要求选择教学内容,按工作过程项目化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和岗位需求相适应”等方面作为衡量新课程体系建立的标准,形成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如动物疾病防治岗位设计出动物微生物及检验、兽医临床诊疗技术、动物(猪、牛、羊、禽)疾病防治、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四个模块课程。每个模块课程分解成若干个工作任务,以项目教学、场景教学和任务驱动等教学模式完成教学任务,逐步实现了教学内容与岗位知识相对接,实践技能与岗位技能相对接,学生素质与职业素养相对接。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能同时满足学校育人、企业用人和学生就业的需要,实现了学校、学生和企业共赢的目的。
(二)重视德育课教学,创新文化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德育课、文化基础课是为培养畜牧兽医专业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社交、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团结协作与环境适应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而开设的。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将法律基础知识、哲学基础知识、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三门德育课放在首位,充分体现德育这一主线,将德育贯穿在各课程教学中。以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为载体,做好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强化学生就业创业意识,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设计。对语文、化学、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等文化基础课的教学内容应根据学生掌握文化基础知识程度、行业需要进行改革、调整,并与时俱进确定教学内容和标准,促进文化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相互渗透,使文化基础课更好地为专业课服务,如语文应加重应用文写作的比例等,以调动学生学习文化基础课积极性。
(三)探索教学方法的改革,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中职畜牧兽医专业教育除进行教学内容精选组装外,还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探索适合中职畜牧兽医专业特点的教学新法,其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是要突出一个动学,要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动眼,凸现一种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让学生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训练技能、修炼身心、磨炼意志、锻炼体能”,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目前畜牧兽医专业教学常见的教学方法有启发式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目标教学、角色扮演教学、现场教学、体验式教学、模拟教学等。每种教学方法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有其独特的优缺点,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特点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要求进行最优化组合,以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四)重视专业教材、多媒体课件的建设,突出专业特色。学校根据专业建设的需要,组织专业教师主编、副主编、参编《猪生产》、《动物微生物及检验》、《兽医临床诊疗技术》等6部国家和农业部规划教材,编写校本教材1部,在专业教材编写过程中,教师们针对专业培养目标,以职业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以基础理论适度,满足行业、企业发展要求,来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编写的教材得到了全国同行的认定和推广,教师在编写教材过程中业务水平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此外,依据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岗位能力和素质要求,以工作过程导向编写了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实训指导书、习题集,开发和制作了猪病防治、禽病防治、兽医临床诊疗技术等6门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和多媒体课件,利用教学软件把图像、文字、声音、动画组合成一体,优化整合了教学内容,压缩了课堂教学时间,增加了教学信息量,营造了师生互动交流教学氛围,初步实现了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实现了学中做,做中学,突出了专业特色。
四、师资队伍建设
专业师资队伍是提高专业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专业教师既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专业人才培养教学方案的实施者。多年来,学校重视专业教师的培养和提高,有计划、有措施、有经费保证教师终身学习的需要,出台了相关奖励政策,加强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第一,开展了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为重点的教师培养计划,如通过“请进来、送出去、传帮带”等多种途径开展教师岗位培训,其中参加国家级畜牧兽医专业教师培训4人;第二,强化教师实践技能训练,每年都组织专业教师到企业参加1个月以上的生产实践,使其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使教学更贴近企业生产实际;第三,鼓励教师开展科学研究、编写教材著作和,仅2008年以来,畜牧兽医专业教师就承担了教育厅、水产畜牧兽医局教改、科研项目7项,发表教育教学和专业论文20余篇;第四,聘请相关企业、行业技术专家5人,作为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充实专业师资队伍;第五,学校重视教师的政治理论学习和道德修养,教师普遍树立了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观、质量观、教育观和发展观,教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初步形成了一支高学历、高职称、高枝能、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目前,学校有畜牧兽医专业教师14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6人,初级职称3人;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7人,“双师型”教师11人;有两名教师被评为全国农业职业教育名师,1人被广西教育厅批准为自治区名师培养工程人选,专业教师数量和质量要求上都远远超过了示范专业要求,教师整体素质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五、实践性教学基地建设
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性教基地是畜牧兽医专业开展专业实践性教学的主要场所,是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按照示范专业的建设要求,对校内实验实习场所进行整体规划,建设集教学、实训、培训、技能鉴定等功能于一体的教学实训环境,确保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完成本专业生产性、技术性的各种规范性实训。目前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性教学基地由畜牧兽医专业实训大楼、校内畜禽养殖场、动物医院和校外实习基地组成。
其一,新建设的畜牧兽医专业实训大楼设置了16个实训室,基本满足了畜牧兽医专业校内各课程实验实习的需要。
其二,按生产企业标准和学生就业岗位要求在校内建设了畜禽标准化养殖场等生产性实训基地,将实践教学融入到真实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使学生在真实情景中培养职业素质,锻炼能力,提高技能,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其三,完善动物医院的建设,在满足相关课程实验实训的基础上,专业课教师能积极对外开展畜禽常见病和疑难杂症的诊断、治疗,还结合教学带领学生为附近养殖场、专业户提供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解决养殖户在防治疾病中碰到的问题,为畜牧业生产、农民增收做了大量有益工作。
其四,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满足学生顶岗实习的需求。学校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开展“工学结合”的一系列政策等有关规定,制订一套完善的学生“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组织管理方案,做到规范管理,确保安全,互利共赢。积极选好了一批生产技术先进、管理严格规范、育人环境好的企业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学校先后与广东温氏集团等20个著名畜牧兽医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协议,保证了常年可容纳500名学生顶岗实习,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由企业和学校共同管理,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由企业技术人员具体指导学生的学习与技能训练,学校教师则担负起学生的具体管理工作,并为企业提供一定的技术指导与服务。学生通过在企业的顶岗实习,将理论知识及时转化为技能,在服务于社会的同时,专业素质得到迅速提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目前学校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性教学基地建设已初具规模,为专业师生提供了完善的教学、科研、实训的条件,在行业内有显著的引领与示范作用,对全区同类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等方面发挥其指导和示范作用。
六、学生素质的现状及素质教育的方法
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而作为中职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可概括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创新能力素质、身心健康素质、专业技能素质和就业技能素质等6个方面。据对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素质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热爱本专业,诚实守信,学习态度端正,能吃苦耐劳,实际动手能力强,能正确对待就业等。但部分学生文明素养和法律意识较差,文化素质偏低,专业技能薄弱,厌学、自卑、失落等现象令人忧虑,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的实际素质水平与社会所期望的素质要求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这种差距致使中职学生的素质教育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为此,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应采取以下方法提高学生的素质。第一,更新教育观念,牢固树立素质教育的意识,将素质教育的思想渗透到专业教育中,贯穿于整个理论教学体系及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第二,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开设人文课程,并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专业课教学中,要在每一门课程中贯彻人文素质教育的精神,这就要求每位教师提高自身修养和素质,通过言传身教对学生起引导和感染作用。第三,在教学方法改革上要重点突出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动性,广泛运用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学方法。第四,在实践性教学过程中,改革实验、实训的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注重学生的爱岗敬业、团队精神、吃苦耐劳等素质的培养,使学生把学做人和学习专业知识、培养专业能力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第五,通过学生社团、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在实践中达到教、学、做合一,增强对未来工作的适应能力,提高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六,通过校园的各种文化活动、学术讲座、专业教育等途径加强校园文化、专业文化建设,打造学生科学和人文品位的专业精神,逐步建立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
教育部2010年10月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其教育指导思想是把育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拔尖的创新人才;其工作方针是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政策行文首次提出,高等学校要加强实验室基本建设,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高等学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阵地,高校教师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导力量,教育政策为高校教师提出了两方面的要求:一是教师要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实现途径,二是大学生成为创新教育的主体后教师要起到引导作用。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如何达到这两个要求,我们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以培养生物科学专业的本科生课外科研创新为契机,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具体如下:
一、本科生课外科研创新的平台建设
良好的环境被喻为创新人才的摇篮,生物科学的研究更应当具备良好的环境,尤其是物质条件,例如实验分析仪器、实验材料、药品和耗材等。我校创设于1952年的水生生物学专业,为国内最早设立的同类专业,目前,已在水生生物多样性与保护、水生动物繁殖与发育、水域环境生态等学科研究方向上独具特色和优势。在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第三期)建设的资助下,配齐了60余间实验室的常规生物学教学实验仪器,购置了数百台用于教学的显微镜、解剖镜和转基因显微注射器,建立了细胞培养和鱼类繁殖平台,完善了水生生物多样性教学实验室和水生生物标本保藏与数字化标本馆建设。我校的生物科学专业的本科生教育,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可以利用已建立的良好实验条件,按照个人的意愿,独立开展一些感兴趣的科研实验。通过积极自主的探索研究,充分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二、本科生课外科研创新的制度化
本科生课外科研创新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必须有经费和制度作为保障。为此,我们主要依靠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建设经费特别设立了本科生创新基金,成立了基金管理委员会,制定了基金申请、使用、管理和监督等各项章程,做到有章可。学生自行组成研究团队,查阅文献,设计实验方案,然后递交申请,通过答辩和老师评审,每期资助6~8个项目,资助额度为0.5~1.0万元/项。获得基金资助的研究团队或个人,其项目管理实行导师制。具体做法是,通过项目申请的团队或个人,必须联系相关领域的一名教授作为项目督导员,由该教授参与项目监督,提供技术帮助,督导员如同导师,须为研究团队负责,监督项目执行情况。自本科生创新基金设立以来,已在多方面取得较好的效果。团队成员为第一作者的研究论文已有多篇在《动物分类学报》和《湖南林业》等刊物上发表,2007级林昱同学成功地实现了日本青的人工繁殖,成果获得中国鱼类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2006级胡舒婷同学发明的“新型多功能害虫诱捕器”,获得了2009年全国大学生创新项目一等奖,2010年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提名奖。
三、课外创新与教学实习相结合
学生通过教学实习可以找到自己的研究兴趣点,教学实习无疑是一种提供科研创新思想的源泉,是一种培养学生实际研究能力的最好途径。我们在创新本科生课外科研能力的培养方法上,采取课外创新搭乘教学实习的方式,在最新一轮的教学改革计划中,我们独立开设了一门27学时的海洋生物多样性调查教学实习课程,一般选择位于浙江、江苏或青岛的我校科教实习基地进行为期7天的野外教学实习。1名老师指导1个约5~6人的小组,以小组作为基本教学单位开展相关实习,通过海水鱼塘和滩涂等水体类型的生物调查、采集和分析,查明代表性水体的海洋生物多样性特点,使学生掌握相关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这样既达到了教学实习目的,学生验证和深化了理论知识,这种教学方式更是作为一种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和研究方法的有效途径,学生在实际中发现了科研问题,认识到了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提高了他们独立开展课外科研的能力。
四、关于课外创新的几点思考
如何培养和提高本科生课外科研创新能力,是一个全社会高度关注的课题,制约学生发展科研创新能力的因素有多方面,既有教育体制方面,也有学校科研平台建设程度,还有学生自身科研创新的潜质等。在生物科学专业的本科生课外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我们已开展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性工作,同时也思考如何进一步深入地推进这方面的改革,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创新效率,我们认为需要加强两方面的制度建设:①进行课外科技创新的本科生都是利用课余时间从事相关的科学研究,一个课题从开题到结束往往需要花费很多时间,由此产生了课外科研与课堂争时间的现象。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我们建议在今后的实践中,给予参与课外科研创新的学生的学分待遇,实行“学分制”,做到科研创新有足够的时间保障。②北京大学王义遒教授曾说过:“教学改革也好,培养创新人才也好,最后都要落实在教师头”。作为项目督导员的指导老师,以一种自愿行为参与我校的大学生课外科研创新项目,他们都有自己从事的科研和教学任务,难免在时间和精力上做到公平对待大学生课外科研创新项目。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倡议权利和义务的均等性原则,指导老师有权利享有大学生科研创新的成果。依靠老师的正确引导,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逐步完善大学生课外科研创新的培养制度。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7-0031-02
湖南省食品科学技术实验教学中心注重实验教师队伍基础专业技能、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有计划地为中青年教师提供培养进修的机会,鼓励优秀中青年教师的成长与进步,培养出新一批的实验科研骨干和学术带头人;以人为本,在提供专业发展空间的同时,提高实验教学人员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更出色地承担起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任。
湖南省食品科学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坚持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创新精神为目标,以实验教学改革为手段,通过引进、稳定和培养高素质实验教学队伍,配置先进完备的实验教学条件,不断创新管理机制,共享实验教学资源,达到全面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和质量,在区域起到示范和辐射作用作为实验中心建设指导思想。
湖南省食品科学技术实验教学中心依托于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学院拥有食品科学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分别为湖南省“十五”、“十一五”、“十二五”重点学科和重点专业;拥有1个园艺产品采后科学与技术学科博士学位点;食品科学与工程、预防医学与卫生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2个,拥有食品科学、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质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营养与食品卫生学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和食品工程、食品加工与安全2个专业硕士学位点;中心拥有1个有国家蔬菜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1个食品科学与生物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1个湖南省肉类加工技术研究工程中心、1个湖南省发酵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实验教学中心是湖南农业大学乃至湖南省相关高校的食品类专业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平台。中心实验用房使用面积4624m2,仪器设备1571台(件),仪器设备总值1123万元。
中心现有教师52名,其中教授11名,副教授18名,博士生导师8名,硕士生导师23名,博士17名,硕士9名,国家农业部高级专家2名,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名,湖南省优秀教师1名,学校优秀教师1名,学校教学名师1名;专职实验教学人员22名,正高级职称教师3名,副高级职称教师5名,博士4名,硕士11名。
近5年来,本实验教学中心教师共获各类教学成果奖22项,其中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国家级优秀教材奖2项,省级8项,校级11项;发表教学改革论文13篇,湖南省优秀教师1人,学校教学名师1人,学校优秀教师1人;农业部部高级专家2人,湖南农业大学优秀教学团队3个。近年来,中心人员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和研究,获得教学成果奖8项:其中省级三等奖1项,校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主持教改项目15项:国家级2项,省级5项,校级8项;发表教改论文28篇,出版教材与专著18部,建设省级精品课程4门,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
一、实验教学中心队伍培养培训制度
湖南农业大学以《教师法》和《高等教育法》为依据,全面贯彻“质量立校、学术兴校、人才强校的办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培养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制定了师资选拔、引进、培养与使用办法,出台了一系列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包括《湖南农业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湖南农业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湖南农业大学师资培训工作暂行规定》、《湖南农业大学“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办法》、《湖南农业大学稳定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暂行办法》、《湖南农业大学本科专业带头人及首席主讲教师遴选考核办法》、《湖南农业大学青年教师配备导师暂行规定》、《湖南农业大学聘请客座、兼职教授的暂行规定》等文件,形成了一套实验队伍建设的基本思路:吸纳高素质人才,优化实验教师队伍结构,不断提高队伍专业素质,提供人才发展机会,加强工作质量考核,完善管理监督机制,形成一支专职与兼职教师结合,固定与流动岗位结合,专业背景结构合理、、业务能力强、思想素质高、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人员互通的实验教学队伍,为实验教学中心的不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实验教学中心队伍建设具体措施
1.科学设岗、定编,择优选拔人才。通过“三定一聘”对实验技术人员进行聘任(定岗、定编、定员、竞聘上岗),建立开放的人才选拔机制、灵活的人才流动机制。用人模式采取固定与流动编制、专职与兼职教师相结合。要求教授及其他高级职称人员必须承担本科生实验教学任务,在实验教学中实行主讲教师责任制,并由主讲教师负责实验课程安排与实施,保证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辅相成。
2.以政策为导向,完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完善实验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岗位津贴、补贴等方面制度,调动实验技术人员工作积极性,稳定实验技术专职人员队伍。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教授及其他高级职称人员参与指导学生实验和实习,鼓励教师将科研方法、内容及成果引入实验教学过程,促进教研相长,以食品科学学科特色与优势带动和保证本中心实验教学特色及优势。鼓励实验技术人员积极承担和参与实验教学改革和研究,对实验教学成果与理论教学成果等同对待。
3.加大投入,加强培训,采取“外引内培”的方式,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打造实验中心三支队伍。设置实验技术队伍培养专项经费,根据岗位特点,鼓励实验技术人员进行专业技术的学习、培训和进修,不断提高实验技术队伍综合素质,达到一专多能。
中心将依据学校人才引进、培养的相关政策,外引内培,加大实验技术人员的引进力度,继续从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引进高素质博士和专家充实到实验教师队伍;为实验教师创造和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鼓励人员在职进修提高业务水平,鼓励在职攻读学位改善队伍结构,加速知识更新提高学术水平。探索专职管理人员的聘任方式、职称、待遇的自主运行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有利于促进实验课程改革与建设的管理和保障机制,以激励更多、更优秀的教师参与实验教学工作。
4.不断完善学、研、产相结合机制,不断提高实验教师的技能和创新能力。本中心是湖南省培养高层次食品科技人才的重要基地,具有明显的学科、人才和技术优势。本中心以实验教学工作为核心,同时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发展校企合作,为食品企业提供技术支撑,形成产业和科研支持教学,教学为科研和产业服务的办学特色,提高实验教师的技能、创新能力。①中心和企业联合申报国家和省部科研平台和各级科研项目,或者企业在中心成立研究机构、委托中心技术攻关,促进了实验室建设,如与湖南长沙坛坛香调料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成功申报湖南省发酵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蔬菜加工技术研发专业分中心、湖南省肉类加工技术研究工程中心、食品科学与生物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②老师带领学生为食品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促进了食品工业的发展,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技术支持。中心20余人次先后被湖南省政府、长沙市政府聘为科技特派人员,建立了一大批校外教学科研基地,其中长沙坛坛香调料食品有限公司、湖南益阳益华水产有限公司、湖南光明派派乳品有限公司3个基地评为湖南省高校优秀实习教学基地。中心与浏阳市、新田县、隆回县、衡南县、望城县、祁阳县等农产品资源丰富的县市进行了县校挂钩,为他们规划食品工业发展方案、确定食品开发项目、提供技术服务、培训和输送食品科技人才,促进了当地食品工业和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当地农业结构的调整,也为本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和毕业生就业开辟了新的渠道。
参考文献:
[1]易有金,邓放明.食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索[J].实验室科学,2010,1(36):1-2.
[2]朱键平.实验室建设的关键是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2(10):81-83.
[3]夏兴有,潘信吉.优化高校实验技术队伍结构[J].实验室科学,2004,(1):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