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史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0 16:27:0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区域经济史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区域经济史论文

篇1

二、关于促进国内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几点思考

这几年,我国实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已经取得一些成绩,国内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以相近速度朝协调化方向发展,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发展速度有显著提高,经济发展的亮点地区增加不少。根据统计可知,“十五”期间,西部地区的生产总值每年增长10.6%,财政收入每年增长15.7%,06年后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指标都达到两位数增长,比全国的平均水平还要高。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也存在显著优化趋势,经济运行效率显著提高。国家对中部和西部的固定投资规模显著加大,使这两个地区基础设施获得较快改善。00年到06年,政府对西部累计提供大约1万亿元的投资和1220多亿元环保与生态建设投资及310多亿元改善农村地区生产生活投资。国家较大程度的财力倾斜,给西部地区的社会快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但区域经济在发展中还存在许多需要注意问题;东南沿海和中西部差距日益明显,区域经济的巨大差异造成总体的改革目标出现进退两难;区域的产业结构有相同趋势,地区经济特色不显著;地方割据问题比较严重。在地区差距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受到利益驱使,许多地方政府公开或者隐蔽实施地方保护;欠发达地区造血能力不足;人才与科研经费缺少,使欠发达地区经济雪上加霜;“资源交换增长”普遍存在。所以,进一步落实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思想,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必须要走的一步。

1.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完善市场机制。

完善市场机制,打破区划局限,推动生产要素在不同区域的自由流动,引导产业有效转移。完善合作机制,鼓励与支持所有地区进行多种形式经济协作与技术及人才合作,使产生以东带西和东中西协调发展格局。完善互助机制,对于发达地区要选择对口支援或社会捐助等帮助不发达地区。完善扶持机制,根据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方针,增强国家对于不发达地区的倾斜。国家在经济政策、投资与产业发展等继续增强对中西部支持。增强财政转移力度与投资力度,帮扶革命老区与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发展。东部地区应该率先提升自主创新水平,率先达到经济结构升级与发展方式变更,率先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在率先发展与改革过程中帮扶中西部的发展。

2.统筹发展规划,促进产生主体功能区,优化不同区域发展方向。

①在空间上产生合理开发结构。要结合资源环境的承载水平、开发密度与发展潜力,统筹分析未来国内人口分布、经济布置、土地利用与城镇格局,把国土空间分成优先开发与重点开发及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四种主体功能区,按照功能定位完善地区政策与绩效评价,规范对空间的开发秩序,逐步产生合理的开发结构。特别是国土的开发密度较高和资源环境的承载水平减弱地区,要转变靠大量占地与消耗资源、排放污染来实现经济增长模式,把提升增长质量与效益置于首位,提高参加全球分工和竞争层次,继续充当带动经济发展龙头与参加经济全球化的区域。提升资源尤其是在土地和能源上利用率,增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水平。解决好生态建设、环保、资源节省和经济发展关系,推进生态功能区的产生。②优化不同区域发展方向。国内东部发达地区要以商业、金融业与高科技产业为重点;中部因为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相对较低,则以工业为主;西部受到城市分散与城市化不高的限制,则在重视产业结构上不断优化,提升农业现代化的同时,重视改进生态环境。

篇2

作者:陈金松 单位:南阳理工学院

南阳市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一)县域经济整体滞后,地区发展不平衡河南省统计局对108个县(市)经济综合实力发展评价结果显示,南阳市11个县(市)平均排名56位,没有一个进入全省前20位,排名最高的西峡县仅为第30位,大部分县(市)处于中间靠后的位置。以上数据表明,南阳市县域经济的发展整体上是比较落后的。同时,即使在全市范围内,各县域经济的发展也很不平衡:GDP最高的邓州市214.2亿元,相当于最低的社旗县2.8倍;人均GDP最高的西峡县30559元,是人均GDP最低的方城县10280元的3倍。工业在经济中所占比重是反映工业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2009年邓州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7.43亿元,是社旗县15.3亿元的3.8倍[3]。(二)县域经济的产业集聚区建设同质化严重,规模还有待进一步壮大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产业集群是工业化发展进程中重要的经济形态,建设产业集聚区是南阳市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的创新举措,各县域经济主体也都将产业集聚区作为促进县域经济腾飞的助推器。但在建设过程中,很多县域经济产业集聚区没有自己的主导产业,实际上只是普通的工业园区,相互之间没有关联,只是简单的“集”,而很难形成产业“聚”的竞争力。(三)产业结构调整较慢2009年的南阳市县域经济第一、二、三产业间的比例是21.4:51.1:27.5,第一产业比重分别高于全市、全省平均水平3.3个、10.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低于全市、全省平均水平4.4个、6个百分点,有7个县市产业结构还停留在“二一三”的较低层次。与相对发达的地区的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相比,更是存在着较大差距。据全国县域经济网的相关数字显示,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产业结构比例为:一产:二产:三产比例是11.8:55.3:32.9。一产比例最高的达31.2%,最低的是1.9%;二产比例最高的达77.7%,最低的是31.4%;三产比例最高的达43.7%,最低的是17.6%[4]。(四)县域经济的工业化程度较低根据发展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农业的工业化是实现经济腾飞的必由之路。作为以农业为主体的县域经济主体,工业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是富民强县的根本。统计数字显示,2007年度,南阳市县域经济体内工业国内生产总值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为48%,从业人员占总就业人数的23.0%,这两个数字均低于河南省平均水平;南阳市县域经济内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均值24.31亿元,工业发展水平明显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更远低于发达县市。

加快南阳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围绕农业发展和农民增长,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物质闭环型经济形式,倡导以生态型资源循环利用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单纯依赖资源消耗和投入为代表的传统经济形式相比,循环经济更强调资源的节约利用和循环再生[5]。县域经济作为一个独立、综合的经济单元,兼有农村农业经济和城市工业经济两种形式,也是融合城乡经济的桥梁和纽带,是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保持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大力发展县域循环经济,以农产品的深加工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全面促进农业和现代化工业的融合,高效利用与循环利用资源,有效减少单位经济的资源投入,从而实现发展农业和工业化的完美结合。(二)扶植重点产业,不断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县域经济是功能相对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其活动涉及到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及三大产业。但是,县域经济又不同于全国的国民经济,不能追求“大而全”,而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旅)游”,结合本地的资源优势和历史传统,努力打造富有县域特色的经济品牌。著名的“中国玉雕之乡”镇平县正是发挥其历史文化传统和技术的优势,“无中生有”培育玉雕文化产业,如今,玉雕已经成为镇平县域经济中的特色支柱产业,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三)突出比较优势,做大做强县域产业集聚区按照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原理,缘于历史传统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区域和地区都具有其“比较优势”的产品。从南阳市县域经济的发展实践看,借助产业集群作为促进和带动县域经济腾飞的“增长极”,各县域经济单元逐步走出了具有自己特色、优势的集群化发展路子,如:南阳镇平县的玉雕产业、西峡县特色工业、特色农业和特色旅游业、桐柏的碱化工产业、社旗的白酒产业等,在全国都有相当的知名度。但在产业集聚区的发展中,各县域经济单元也存在着没有注重产业的关联度和适应性,产业集群存在同质化等问题。县域经济主体一定要避免建设中的同质化,突出比较优势,培育主导产业,打造富有县域特色的产业集聚区[6]。(四)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县域经济主体不仅是市场调控和资源配置的主体,更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在对县域经济发展指标的考量上,不能单纯把县域经济规模的壮大和发展速度作为指标,要把城乡经济的统筹协调发展和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增收、新农村建设等社会发展进行综合考评。要注重市、县两级管理机制的创新,不断强化县域经济主体的经济社会管理职能和社会服务职能,使之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发展单元。要不断解放思想,鼓励县域经济主体积极通过大力开发县域人力资源,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条件,吸引外来人才,取得市场竞争优势和技术优势,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篇3

安徽工业化发展现状

对于安徽省工业化发展状况,目前已有部分专家和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如:王秉建(2008)对安徽工业化水平进行了评价;胡亭亭(2007)对安徽工业化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余华银(2006)对安徽工业化的进程进行了评价等。通过对研究的梳理可知,安徽工业化的发展状况为:安徽省工业化进程慢于全国,安徽省工业化已处于工业化的实现和经济高速增长期的初期,但与全国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工业高度化水平低于全国,高度化进程也相对较弱,安徽省工业处于由重工业化阶段向高加工度化阶段转变时期,工业高度化水平不断提高,但工业高度化水平明显偏低:轻工业中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比重低;重工业中加工工业比重低;重加工工业内部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加工业的比重低。

现阶段安徽工业化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分析

(一)外部环境

1.有利条件。新型工业化道路为安徽农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在新型工业化道路和新区域工业化模式下,人们开始重视农业地区和农业的发展。一方面,工业化的目标从单纯的经济增长转向人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大力发展农业和农业地区经济;另一方面,技术进步成为经济增长的最主要驱动力,使得农业的价值得到了重新认识。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工业化的内容不再是狭义的,而是通过包括农业在内的各个产业的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实现全面发展。因此,农业不仅是加速工业化的一种工具,而且本身也是工业化的目的;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和人们消费结构升级促生新机遇。虽然面临这一系列约束条件,但是,仍然存在有利于安徽省工业化的机遇: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一部分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逐步向内陆地区转移。安徽省可以选择适合本地比较优势的产业,通过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积累工业化的资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消费品的需求日益多样化,特别是对绿色生态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这就为安徽省发挥其优势,发展绿色生态产业提供了机遇。

2.不利外部条件。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蔓延。最近一个时期以来,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加深,对于安徽省来说尤其明显,主要表现为:一是农产品价格全面下行。二是农村就业和增长局面趋于严峻。三是质量安全事件对农民、农业产业的冲击不可低估。民以食为天,我国有13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2%,而耕地面积只占世界的10%,粮食安全现状面临严峻考验。安徽省作为粮食主产区,在粮食安全体系中承担了重要责任,2008年安徽省平均粮食产量为6047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5.78%。因此,安徽省在选择新型工业化道路时绝不能以损害农业、减少粮食产量为代价。

(二)内部条件

丰富的资源条件。安徽省处于我国腹地,蕴藏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炭、有色金属等。同时拥有大量的水资源。以中部五省为例,不仅拥有长江、淮河等水系,还拥有鄱阳湖、洞庭湖和巢湖等三大淡水湖。丰富的农业资源,有利于农、林、牧、渔的全面发展和形成较高的农业生产率,为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建设现代农业,提供了广阔的资源配置空间和环境。

优越的地理区位。从地域优势看,安徽位于长三角腹地,东临江苏、浙江等发达省份,西连广大中西部地区,承东启西,地跨江淮,交通发达,发展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区位优势明显。安徽可充分利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信息、资金,接受辐射,又可面向全国,推广自己的优势产品。特别是随着东部地区产业的升级换代,将逐步淘汰一部分落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安徽作为重要的劳务输出人口大省,积累了相当的技术和资金要素,安徽已完全有能力承接长三角产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的产业转移,这些都为安徽农业的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机遇。

较强的科研优势。从科研优势看,安徽的高校、科研单位众多,合肥是全国四所科技城之一。截至2007年底,全省共有各类研究与开发机构1057家,其中国有独立科研机构116家(包括20家中央在皖科研院所、96家省属及省以下科研机构)、高等学校科研机构154家。这些科研机构特别是一批中央在皖科研院所,是安徽省科技资源优势的集中体现,强大的科研优势为安徽省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研条件。

良好的生态环境。安徽省由于长期以农业为主,工业化进程相对缓慢,因此高污染、高能耗的传统工业较少,这使得安徽省的自然生态环境得到较好的保护。安徽省可以充分利用生态优势,跨越重化工业阶段,直接进入高起点发展对环境要求高的生态产业。

不利的因素。“三农”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安徽省面临严重的“三农”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村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生产、生活条件较为恶劣。农业比较效益低,市场化发育程度低,小农生产的特点导致农业省在农业中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无法发挥出来。农民收入水平不高,且商品意识、创新精神和经营能力不足,无法满足农业省工业化发展的需要。“三农”问题对安徽省工业化发展来说,依然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安徽省城市化发展水平相对滞后。

现代农业驱动型工业是安徽工业化的现实选择

综上,结合安徽省实际,笔者认为安徽省应选择现代农业驱动型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即依托区域比较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围绕现代农业这个核心,把农业资源深度开发产业确立为区域主导产业,并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以劳动力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进入市场的工业化道路。这一选择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现代农业驱动型工业化模式符合安徽省新型工业化的特点。由于符合本阶段安徽省的资源禀赋结构,可以充分发挥其比较优势,在此战略下建立的产业体系能够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不断发展壮大。通过产业的发展,利益的积累可以逐步改变安徽省的资源享赋结构,实现由农业省向工业省的转变。在资源禀赋结构变化后,现代农业有可能不再占主导地位,而是由更符合区域资源禀赋结构的产业取代,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安徽经济的发展。

有利于形成现代农业区域聚集优势,获取重要资源。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不同,具有要素投入集约化、资源配置市场化、生产手段科技化、产业经营一体化的特征,产品附加值高,有很高的投资回报率,这样就可以吸引区域外资金、人才等要素的流入。通过产业聚集主动吸收资源的作法,改变了安徽省以往被动等待资金、技术支持(即简单的工业反哺农业)的引资方式;改变了安徽省因传统农业效益低下而出现资源净流出的局面。通过市场化竞争吸引要素的方式,可以实现安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找准定位,确立主导产业。首先,安徽省的比较优势在农业,安徽省新型工业化的重点应放在农产品加工业。其次,如果不发挥安徽省在农业生产方面的比较优势,提供更为丰富的农产品和深加工品,发达省份就会将需求转向国外寻求替代供应者,这样,安徽省就会失去发展的外部市场。区域工业化理论认为,有竞争力主导产业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关键。而现代农业正是安徽省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因仅使用传统生产要素的农业是无法对经常经济增长作出重大贡献的,但现代化的农业能够实现。

可以有效克服资金瓶颈的约束。一方面,农产品加工业所需资金少、投入门槛低,是一种适合安徽省的劳动力密集型工业。另一方面,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形成良性联动关系,可以通过加工增值农副产品,进而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户积累能力,为加工业的进一步发展积累资金。

能够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由于现代农业驱动型工业化模式强调工业与农业的联动关系,必然促进农业生产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在农业内部吸收大量劳动力,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带来的负面影响。传统工业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而新型工业化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保证。

参考文献:

篇4

2高等工程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高等工程教育是否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人才需求?当前地方高等工程教育面临哪些困境?怎样培养具有国际化标准的工程技术人才?下文以CDIO工程教育模式为主线,探讨区域经济视角下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之路。

2.1明晰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在产业升级和转型急速发展的今天,工程教育同时也面临着改革和调整,以适应全国经济浪潮带来的变化。教育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在探寻“卓越”之路上,不少工科院校纷纷借鉴美国工程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学习CDIO工程教育模式和理念。CDIO教育培养在企业研发或市场运作环境下,能够独立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运作(operate)的高级工程师。整个教育过程强调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它以工程项目(包括产品、生产流程和系统)从研发到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实践、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让学生充分把所“知”运用到社会的“行”中,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有天然的妙合。CDIO教育理念革新了中国工程教育对人才培养的传统观念,把研究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的轮廓描绘得更加清晰。传统的研究型人才专注对学术研究的追求,定位大多是研究型人才和学术型人才,毕业后困于“学以致用”,产生了一系列就业难问题。而CDIO教育理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针对企业与社会上的不同类型和层次人才的需要,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或方法。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以各类工程项目为中心,吸引学生,调动学生的兴趣。改变传统意义上的“填鸭式”教学,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积累高级工程师所具备的专业工程素养和职业能力,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除此之外,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还应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

2.2优化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工程类高校在明确办学定位的基础上,必须由内至外的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来自社会或企业等用人单位的需求和当地经济的发展情况。在经济国际化发展的进程上,现代工程类高校闭门办学状况已有好转,但与社会相脱离,人才培养模式滞后,毕业生就业问题依然普遍存在,并又是亟待解决的。我们不妨把大学看成是多个板块所组成的一个整体,其中占主要人数的板块是学校、教师、学生。本文拟从这三个层面来探讨工程教育的困境与展望。

2.2.1基于学校的角度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下,中国工程教育顺应历史发展,取得了跨越性的成绩。各级各类教育部门高度重视对人才培养的定位、方案、模式的摸索和锐意创新。2013年11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的通知,通用标准中明确了对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次的工程型人才的基本要求,为工程类高校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面向社会和企业敞开了大门。但从工程教育部门的层面上来讲,存在的困难依然很多。首先,工程类高校的办学模式与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相适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国的工程教育起步较晚,始发于19世纪60年代后期,以开设天文、算学、化学等科为开端。此后的一百多年时间里,中国的工程教育且行且停。受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影响,工程教育模式先是依照苏联的工业教育模式,尔后又学习或借鉴了美国、英国、欧州的大学制度,让中国的工程教育渐近世界。2013年6月,在国际工程联盟大会上,中国成为《华盛顿协议》的签约成员。这是对中国工程教育改革的充分肯定,迈出了培养具有国际化标准工程师的重要一步,也加强了工程类高校与产业界的密切联系。但工程教育会受到来自当地政策、经济水平和传统文化的制约,它们之间相互适应、持续发展需要社会和学校付出更多的努力。其次,工程类高校的具体操作细节包括教学大纲、课程设计、实践条件、教学方法和手段等等。教学大纲是学科的教学纲要,所有的教学活动和准备工作都围绕着教学大纲展开,是评定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基本依据。CDIO对教学大纲做了专门的阐释,即CDIO教学大纲建构了大学工程教育改革基础的现代工程知识、能力及态度等规范。CDIO教学大纲中,首先要求学生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推理能力,这是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在此基础之上,来锻炼学生职业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以完成产品从构思—设计—实施—运行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工作。在此教学大纲的框架之下,对照现代工程类高校的教学内容。现有的教学内容太过老套,一些教师数十年如一日地重复同样的教案,没有创新,远落后于工程技术的发展。相关产业需要什么,最新的专业技术是什么,学生们无从得知。所知所得仅源于教科书上的文字描述,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新奇感,缺乏主动的实践空间。同时,这些教学内容重专业知识轻素质教育,突出个人能力的表现,忽略团队协作和职业道德规范的教育。其忽略部分正是现代工程师所必须具备的,也是产业界强烈要求的。CDIO课程设置有效地弱化了上述问题,其主要措施在于:(1)学科间互相支持;(2)课程体系间互相支持;(3)知识与能力的统一。最后,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创作和团队学习的空间,高等工程教育需要积极搭建实践教学的平台。实践教学除了人力资源的投入外,还需要更多的经费投入和物质支持。这不仅依赖于高校自身的运作,还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大力支持。

2.2.2基于教师的角度

教师是知识和经验的传授者,在几千年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发扬中,教师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中国历来有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但在物质文化高速发展的今天,这种传统逐渐被淡化。归根结底是学校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教师无法树立在学生心目中的楷模。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教师考核的标准。现在高校的考核或职称的评定多以教师的科研项目、论文、出版书籍等可量化指标为考核的标准,所以众高校教师纷纷以申请科研项目为奋斗目标,而疲于教学,对教学水平的要求较低。除此之外,社会服务工作也在考核之列。二、教师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大学对教师的学历或学位极为倚重,引进的教师大都直接来源于高校,使得学历不足但有丰富工程经验的人很难进入大学课堂。但来自产业一线的工程经验是培养工程师的可贵“教材”,于是学校一方面引进多素质型教师,另一方面又鼓励教师外出进修,并加强校企合作与培训。但同样面临很多问题:首先,引进教师在学术领域的权威性,对学科建设和工程师培养的贡献率。学校对引进教师考核制度的适用性和可执行性,以及重视程度。其次,教师进修或培训大多选择在国内外高校,而少有去工厂、企业或行业相关单位进行实践学习。近年来,来自高校与企业合作的呼声日益高涨,产学研合作已较多地提到日程上来讨论。这对教师的实践能力有不小的促进作用,与此相关的教师考核标准仍相对滞后,重形式轻质量的现象依然存在。改善这些问题,建议有三:首先,考虑各行业精英或专家加入考核的队伍中。只有他们了解当前国际社会本专业的前沿,能够把握专业的最新动态和未来方向的需要,同时也了解教师们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意义。其次,加大对“创新性”、“应用性”研究成果的支持和评价。第三,注重教师队伍的多元化和考核标准的多样化,充分发挥教师个体的优势,使其在科研、教学、成果转化、实践经验等各个方面扬其所长,不被既定的、一统的考核制度所累。

2.2.3基于学生的角度

传统的工程教育模式多观注对教师的评估和考核,而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多见于考试后的分数中。学生“分数至上”的价值观,使得学习脱离了生活,也远离了社会。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约翰•杜威(JohnDewey)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在学生从业前占据生活的大部分时间,它是学生的成长和生活过程。教育的目的与生活的目的一致,“生活也即是教育”。教育的本质是人的生活和发展,工程教育的本质是为工程师的生活奠定基础。因此,应把实践能力作为学习效果评价的重要因素。当代中国工程教育的模式下,高校学生应从学校学到哪些知识和能力?如何检验大学生已获得的能力?问题的核心在于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水平的评估。评估的标准是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的细化反映,因此,它必须在社会人才需求的框架下,符合工程教育中各专业利益相关者的切实要求。这些专业利益相关者不仅包括来自产业界的精英,也包括在校的和已毕业的学生,以及大学教师和管理人员。我们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渠道来收集业界利益相关者的建设性意见与形势分析,并与教师和已毕业的学生讨论教学内容、课程设计中需优化的部分,通过对归纳总结各利益方的意见,评判学生在解决工程问题的时候,所反映出来的技术基础知识、操作能力、推理能力、社会人际关系,职业态度和职业道德。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和隐性因素的不可量化性,评估标准在制定时,应加强专业技术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权重。评估的方法或形式亦可以是多样化的,诸如:笔试、口试、目标问题的解决、学期中的独到意见和创新发明。学生学习效果评估旨于对教学的适应性进行改进,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和社会认可度,以满足社会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加速中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步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