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28 04:54:2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终身教育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促使终身教育体系社会化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具有资源共享性,这使得不同年龄阶层的人们能根据不同的条件、不同的目的、不同的阶段,自主有效地选用适合不同个体的所需学习资源,为教育社会化、终身化提供了保障。
1.2 现代远程教育的自主性
有利于终身教育的贯彻执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自主学习是远程教育的新型模式。学习者在充分掌握远程教育 资源的前提下,享受远程教育共享资源,实现个别化学习和自主学习,最大限度地从现代远程教育中获益,贯彻与执行未来最大的终生教育体系 。
1.3 现代远程教育的开放性
有利于实现终身教育的目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弹性教育结构,是推行终身教育中的一个重大的实践。远程教育机构向社会敞开大门,广泛吸收成人进入教育机构学习。以社区为单位的社会学院蓬勃发展,对成人的开放性几乎没有什么限制。从而达到小到刚会走,大到九十九,都可以进行学习的终身教育的目的。
2、 现代远程教育融入终身教育体系的特点
2.1 远程教育实现终身教育的终身性
这是终身教育最大的特征,它把教育看成是一生中连续不断的学习过程,实现了从学前期到老年期的整个教育过程的统一。既包括正规教育,又包括非正规教育等各个阶段的各种形式。
2.2 远程教育实现终身教育的全民性
终身教育的全民性,是指接受终身教育的所有人,无论男女老幼、贫富差别、种族性别。当今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要学会生存,而要学会生存就离不开终身教育,所有的人只要掌握了远程教育的基本条件,就可以实现终身教育的全民性。
2.3 远程教育实现终身教育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远程教育使得需要学习的人,可以随时随地接受任何形式的终身教育。学习的时间、地点和内容均由个人决定。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自主学习方式。非常灵活和实用。
2.4 远程教育实现终身教育的个性化
个性化的因材施教是教育工作者终身奋斗的目标。远程教育可以极大的实现终身教育的个性化和特性化。个性化教育是学校教育个性化、家庭教育专业化和社会教育系统化的融合和统一,因此个性化教育将有利于改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自身缺陷和不足,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个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作为人的基本权利。从古到今,这些观念反映到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上是学习者学习的个别化和个性化。实现了学习的个别化和个性化才能真正体现终生学习的要义。远程教育将丰富的教育目的、手段、内容、方法进行多重组合,为学习者提供更多选择,积极的推进了学习的个别化和个性化。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各自的经验水平不同,知识基础不一致,生理差异以及思维方式的不同,但是在课堂授课中,对每个学生所使用的教材及采取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程序、步调基本相同,“因材施教”成为一句空话。现代远程教育通过对教学信息进行高效率和高质量的组织和管理,学习者可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学习需要去安排自己的学习,使接受终身教育的学生,虽然经验水平不同,知识基础不一致,生理差异以及思维方式不同,但是可以根据自己在掌握和理解教学内容上存在的差异的特点,各取所需,取长补短,对本人所使用的教材及采取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程序、步调各自选择、按需所学,实现了终身教育的个性化辅导。远程教育实现“因材施教”,真正体现了个性教育。
3、 现代远程教育融入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
在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中,将现代远程教育融入其中,必然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1 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在人的教育中占据着最宝贵的时间,也是非常重要的黄金教育期。常规的学校教育包括小学、初中、高中及大学教育。许多优秀的远程教育资源能在网络中找到。各种网校的资源,优秀的民间学习网站脱颖而出。比如中国的基础教育网主要面向中小学生、教师和家长,提供丰富的学校课堂教育的课件视频等资源共享的信息。中国中小学开设的信息技术课,把信息技术课作为基础必修课程,为远程信息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先期的基础条件。高等教育学府校的网络教育面向全日制大学生 ,在普通本科的选课学习上采取网上学习方法 ,提高教师工作效率,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使更多热爱学习人可以欣赏名师名家的授课。
3.2 成人教育
成人继续教育是现代远程教育的强项。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分校在祖国各地遍地开花。现代远程教育的在职成人学历教育、自学考试、证书考试、岗位培训等 ,面向社会各个阶层的成人提供学习服务 ,省掉了许多全日制学校教育条件的制约,提供开放、自主、高效的学习模式,成人通过个人的学习方式,学科成绩和在校期间表现达到所需的标准和要求的,可以获得国家承认的高等教育学历证书和学位,达到不用离家就可以获得权威、高水平的证书,用远程教育的方式实现终身教育的目标。
3.3 老年人教育
(一)终身体育的由来
终身体育这一概念最早是在20世纪60年代由法国的教育家保罗•郎格郎在其著作《终身教育引论》中提出的。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才产生终身体育这个概念。我国终身体育相对于国外来说起步比较晚,且经验还不够丰富。
(二)终身体育的概念
针对终身体育,国内外体育理论专家有着不同的定义。国外体育理论专家比较倾向于将终身体育定义为人的一生坚持接受体育教育,并进行体育锻炼。并把终身体育的含义分为两方面来阐述:一方面,终身体育作为一种行为模式,是指人的一生都接受体育教育,并坚持体育锻炼,在体育锻炼中提高身体素质和对于体育的热情,并能够依据自身的身体素质制定长期的、有效的、适合自己的练习计划;另一方面,终身体育作为一种思想,是指人们通过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信念来影响其一生的体育行为。国内体育理论专家将其定义为:终身体育是指人通过接受阶段性的体育教育之后,能够在之后的学习生活中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并长期进行体育锻炼,使体育伴随一生。终身体育教育是终身教育理论的创新和进步,它是将终身教育的理论应用于体育教育的创新成果。终身体育的目标是使得学生在接受小学、中学、大学不同阶段的体育教育过程中培养体育热情、增强身体素质、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使学生真正掌握体育锻炼的技能和方法,培养体育锻炼的习惯,在自己离开学校步入社会之后,能够应用在学校学到的体育锻炼的技能和方法坚持锻炼身体,进一步增强体质,并且针对社会体育活动要具备应有的组织和裁判能力,使体育伴随一生。
(三)终身体育与大学体育的关系
大学体育是学生在校期间接受体育教育的最高阶段也是最后阶段,它是体育教育从学校向社会的过渡阶段。因此,在这一阶段,做好大学体育与社会体育的衔接工作十分必要。大学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的最重要场所,大学的体育教育的设施、项目、课程设置是充分考虑到学生步出校门之后的社会体育而制定的,其一般都具有周密的时间计划和课程强度安排,这对于学生培养体育热情、掌握体育锻炼的技能和知识、树立终身体育观将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大学体育教育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也是社会体育教育的前一阶段,它衔接着学校体育教育与社会体育教育,其体育教育的成败将直接影响到学生之后的体育锻炼。因此,做好大学体育教育是终身体育的前提与保证。
二、大学体育教育中终身体育教育的现状
(一)取得的成绩
在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实践中,各项体育活动都取得了长足发展,体育教育中的终身体育教育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1.多样化的课程设置
终身体育教育开展以来,我国各大高校进一步丰富了体育课程中的体育项目,在传统的篮球、足球、排球等体育项目的基础上增设了健美、太极剑、中国武术、跆拳道、体操等体育项目,新增的体育项目进一步满足了学生的体育爱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热情和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
2.灵活的教学方式
大学体育教学避免了传统的强制性课程安排、不分学生身体素质差异,不考虑学生体育兴趣爱好的教学方式,采用的是学生自主选择体育课程的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极大地考虑到了学生身体素质的差异,满足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并且学生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也有利于提高其课堂积极性,也提高了教师的授课效率。学生通过自选体育课程的方式与和自己有相同体育爱好的同学聚在一起,会更容易、更高效地掌握体育技能和方法,在课下还可以与同学切磋技艺、交流经验,必定会进一步提高体育课程的教学效果。
3.丰富的社团活动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大学中的社团活动也越来越多,其中有关体育活动的社团也越来越多,社团活动越来越丰富,活动内容越来越新颖。这些社团,如滑板、街舞、轮滑、台球、拳击、健美操等,它们在丰富学生的体育生活的同时也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对于体育的兴趣和能力。学生们通过参加这些社团活动,在各种竞技比赛中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相关方面的体育技能,又能在组织这些社团活动中提高自己的组织和协调能力,这在自己步入社会之后的体育实践中都是十分有利的。另外,在社团之中,学生们又可以结识很多与自己有着相同体育爱好的同学,这对于提高自己的体育水平意义重大。
(二)有待解决的问题
1.对于终身体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我国大学体育教育中终身体育的意识普遍比较薄弱,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首先,体育教师作为体育教学的重要角色,在进行体育教学时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单一的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只注重教授体育项目的运动技巧,教学内容只针对考试范围,同时教学方法也比较单一,根本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另外,教师只注重体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部分,而忽视了终身体育的重要性,导致终身体育教育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其次,学生没有端正对体育教育的态度。有些学生认为进入大学学习好专业知识就足够了,对于体育教育根本不予重视,没有把体育课程当做正规课程来对待,参加体育教学完全出于一种随便、散漫的心态,有些男同学沉迷于网络、游戏,长期不进行体育锻炼;女同学则整天担心体重增加,又怕苦怕累,不愿参加体育锻炼,于是采用节食的方式来控制体重,导致营养不良,使身体素质越来越差。
2.基础设施不全
有些大学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高,或没有真正理解终身体育的理念和重要意义。在教学活动中削减或挤占体育教学经费,以节省办学资金,这使得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不全,甚至因基础设施配备不完整,或经费不足而无法开展部分体育课程。体育基础设施是开展体育课程的物质基础和保障,基础设施配备不全,必然会导致师生的部分体育教学要求无法得到满足。基本要求都无法满足,更无从谈起体育兴趣、爱好和终身体育教育。这将严重影响高校体育教学的教学质量,使得终身体育教育不能得到真正的贯彻和落实。
3.考评机制有待健全
目前,大部分高校在评价学生的体育水平时只注重学生在体育考试中,相关课程的运动技能是否达标,把体育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考核标准,而忽视了学生是否通过参与体育教学提高了体育热情,增强了身体素质,掌握了体育锻炼的技能和方法,树立了终身体育观,这是一种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表现,是不合理的、不科学的。由于学生的身体素质本身就存在差异,在参与体育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的身体素质本来就比较好,那么其掌握运动技能的速度就比较快,可能不需要付出多少努力就可以在体育考试中拿到优秀的成绩。相反,有些学生本身体制就比较弱,或体育水平比较低,可能其经过刻苦努力,体育考试成绩也不够理想。因此,如果只单一地将体育考试成绩作为考核和评价标准必然有失公平,也不利于教师实时了解学生对于体育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利于因材施教。
三、解决方法与对策
(一)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1.提高重视程度
教师作为体育教学的主导和终身体育教育的重要实践者,一定要从自身做起,提高对于终身体育的重视程度,树立终身体育观。并且要对学生做好正面教育与引导,采用多种形式使学生真正了解终身体育的内涵和重要意义,促进其增强体育锻炼,形成终身学习的观念。
2.改进教学方式,丰富教学方法
大学体育课程的设置要在符合学生自身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基础上,注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真正勤于锻炼、乐于锻炼。教师要改变单一死板的教学方式,可以通过组织游戏性、趣味性比较强的体育竞赛或体育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教师也要注意讲解知识时语言的生动性和动作示范时动作的优美性。另外,教师要多肯定和表扬学生的进步,增强其学习信心,对于学习速度比较慢的学生千万不可讽刺挖苦,要给予其更多的关注和帮助。
3.培养体育锻炼的习惯
大学体育教育不仅仅要对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育教育负责,更要传授给学生正确的锻炼方法和技能,培养其终身锻炼的习惯,这对于学生来说是受益终生的。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此期间,学校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教师要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学生要充分意识到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的重要意义,从日常生活做起,逐渐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二)提升基础设施建设
高校要提高对于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得随意削减、挤占体育教学经费。与教育主管部门做好交流,进行专项资金申请,来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最大程度地满足师生对于体育基础设施的需求,并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引进先进的体育教学仪器、设备等,为体育教学活动提供支持。
(三)建立健全考核机制
高校只有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才能真正掌握学生体育水平,并针对其程度完善下一步的教学方案。高校不能将成绩作为唯一的考核标准,而要注重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和变化,将学生体育兴趣的提高、身体素质的增强以及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等加入到考核机制之中,使考核机制能够反映学生在体育教学整个过程中的心理、身体、技术水平、体育意识等多方面的情况。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校可以考虑采用不同的考核标准。教师要因材施教,将学生作为个性化的主体进行个性化的体育辅导。
在当前新课改全面施行的大背景下,“审美教育”已成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课题。《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这也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性要求。良好人文修养的培养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长期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语文审美教学去加以影响和实现。笔者基于对语文教育性质、目标的认识,对“审美教学”这一课题做了一定的教学思考与探索,现略述如下。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现状
审美教育又名美育,指教育者按照特定时代的审美意识,充分发掘审美因素,激发受教者的审美经验,进而培养、陶冶其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完成塑造“感性的人”的教育目标。审美教育的功能可分为四点:以美冶情,升华审美情趣;以美启真,启迪智慧;以美储善,感知并培养道德情操;以美健体,感悟生命价值的追求。随着审美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逐步深入,审美教育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作用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小学语文教学作为美育的重要阵地,在学生初步的审美情操的培养上具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课改与素质教育的深入,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存在的缺陷或问题也逐步凸现出来,这主要是表现为传统教育思维、教学模式以及教师素质等因素造成的美育“缺失”或“偏差”的问题。
首先,教学方法方面,由于没有客观标准的参照,部分教师对课改与审美教育内涵的理解有所偏差,教学课程有形式主义倾向,如有些课程多媒体技术使用过于频繁甚至滥用,干扰教学主题,教学目标主次混淆。其次,教学模式上,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发挥,审美教育往往变成教师的单人秀,教师的个人分析取代了学生的阅读实践。最后,教师自身审美素质的培养提高也是审美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
二、语文审美教学的具体措施
(一)引入美感情境的审美教学
生动、直观、感性的美感形象有助于激发小学生的感官体验,弥补其知识积累和阅历的不足。小学语文的基础性特征要求其审美教学须以美的外在形象为手段,具体表现为两点:客体文本所体现的音韵美、人物形象美、作品结构美等;主体教师所表现的语言美,情感美等。这些美感形象主要依托于两点进行营造和实践:
1.充分挖掘文本美感因素。文本的利用发掘就是要为学生找到并展示审美激发点,构建审美主体即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联系,进而激发学生的审美欲望和进一步探索。如诗词就具有极强的美的客观性和形式规律,韵律美、意境美、语言美等都有助于审美主体产生精神上的愉悦,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实现了审美意识的升华。以贺知章的《咏柳》为例,“碧玉”、“绿丝绦”“春风”等都充分勾勒出初春杨柳的形象美,“赋物入妙”,引人入胜。
2.创设引入美感情境。审美情感极易为美丽的情境所触动,文本阅读中,美感因素或为愉悦情绪、或为慷慨激昂的壮士情怀、亦或其它情绪所启发引起。《碧螺春》一文中所描绘的动人画面、流淌的音乐、整齐的朗读声都会引发学生对江南春色的美好向往。教师对音乐、多媒体课件的合理搭配运用,都可以将语文教变味轻松享受的欣赏过程,让学生在知识的消化吸收的同时陶冶情操、美化情怀。
(二)个性发展的审美教学
美在本质上是多元的,“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美的生命力源于审美活动的个性化。小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存在,其独特的思维方式、情感世界使其在文本阅读的过程中会产生与成人大相径庭的思想,而越是这种奇思妙想,越是创造性的思维和表达,越能体现出文章的美感所在。而小学语文中的审美教学就是要学生用个性体现和主观表达来完成其对文本的理解,如在《碧螺春》中采茶一节的阅读中,学生们评价江南春色之美也是从多种角度着眼的,有朝霞灿烂之美,有晨雾朦胧之美,也有晨光微熹的温柔之美,这种脱离了标准答案、固定思维的桎梏,个性、情感的展现流露都是文学生命的丰富性、多义性的理想体现,也是审美教学带给学生更多更大创造空间的目标所在。
(三)审美教学要注重整体建构
语文课本中的每篇课文都是完整不可分割的整体,在带给学生美感意境、个性发展的审美教学的同时,也要注意到学生知识、形象感知的不足,教师要考虑到保持对文章内容的整体理解、词语的整体把握,最终实现内容结构的整体回归。
三、结论
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作用的发挥,不仅要依靠美感营造、个性发展和最终的整体建构,同样需要师生间的交流和对学生自由感悟的宽容,深化
课程改革,推动素质教育,使语文审美教学真正成为精神享受的教学。
参考文献:
在当前新课改全面施行的大背景下,“审美教育”已成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课题。《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这也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性要求。良好人文修养的培养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长期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语文审美教学去加以影响和实现。笔者基于对语文教育性质、目标的认识,对“审美教学”这一课题做了一定的教学思考与探索,现略述如下。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现状
审美教育又名美育,指教育者按照特定时代的审美意识,充分发掘审美因素,激发受教者的审美经验,进而培养、陶冶其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完成塑造“感性的人”的教育目标。审美教育的功能可分为四点:以美冶情,升华审美情趣;以美启真,启迪智慧;以美储善,感知并培养道德情操;以美健体,感悟生命价值的追求。随着审美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逐步深入,审美教育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作用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小学语文教学作为美育的重要阵地,在学生初步的审美情操的培养上具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课改与素质教育的深入,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存在的缺陷或问题也逐步凸现出来,这主要是表现为传统教育思维、教学模式以及教师素质等因素造成的美育“缺失”或“偏差”的问题。
首先,教学方法方面,由于没有客观标准的参照,部分教师对课改与审美教育内涵的理解有所偏差,教学课程有形式主义倾向,如有些课程多媒体技术使用过于频繁甚至滥用,干扰教学主题,教学目标主次混淆。其次,教学模式上,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发挥,审美教育往往变成教师的单人秀,教师的个人分析取代了学生的阅读实践。最后,教师自身审美素质的培养提高也是审美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
二、语文审美教学的具体措施
(一)引入美感情境的审美教学
生动、直观、感性的美感形象有助于激发小学生的感官体验,弥补其知识积累和阅历的不足。小学语文的基础性特征要求其审美教学须以美的外在形象为手段,具体表现为两点:客体文本所体现的音韵美、人物形象美、作品结构美等;主体教师所表现的语言美,情感美等。这些美感形象主要依托于两点进行营造和实践:
1.充分挖掘文本美感因素。文本的利用发掘就是要为学生找到并展示审美激发点,构建审美主体即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联系,进而激发学生的审美欲望和进一步探索。如诗词就具有极强的美的客观性和形式规律,韵律美、意境美、语言美等都有助于审美主体产生精神上的愉悦,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实现了审美意识的升华。以贺知章的《咏柳》为例,“碧玉”、“绿丝绦”“春风”等都充分勾勒出初春杨柳的形象美,“赋物入妙”,引人入胜。
2.创设引入美感情境。审美情感极易为美丽的情境所触动,文本阅读中,美感因素或为愉悦情绪、或为慷慨激昂的壮士情怀、亦或其它情绪所启发引起。《碧螺春》一文中所描绘的动人画面、流淌的音乐、整齐的朗读声都会引发学生对江南春色的美好向往。教师对音乐、多媒体课件的合理搭配运用,都可以将语文教变味轻松享受的欣赏过程,让学生在知识的消化吸收的同时陶冶情操、美化情怀。
(二)个性发展的审美教学
美在本质上是多元的,“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美的生命力源于审美活动的个性化。小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存在,其独特的思维方式、情感世界使其在文本阅读的过程中会产生与成人大相径庭的思想,而越是这种奇思妙想,越是创造性的思维和表达,越能体现出文章的美感所在。而小学语文中的审美教学就是要学生用个性体现和主观表达来完成其对文本的理解,如在《碧螺春》中采茶一节的阅读中,学生们评价江南春色之美也是从多种角度着眼的,有朝霞灿烂之美,有晨雾朦胧之美,也有晨光微熹的温柔之美,这种脱离了标准答案、固定思维的桎梏,个性、情感的展现流露都是文学生命的丰富性、多义性的理想体现,也是审美教学带给学生更多更大创造空间的目标所在。
(三)审美教学要注重整体建构
语文课本中的每篇课文都是完整不可分割的整体,在带给学生美感意境、个性发展的审美教学的同时,也要注意到学生知识、形象感知的不足,教师要考虑到保持对文章内容的整体理解、词语的整体把握,最终实现内容结构的整体回归。
三、结论
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作用的发挥,不仅要依靠美感营造、个性发展和最终的整体建构,同样需要师生间的交流和对学生自由感悟的宽容,深化课程改革,推动素质教育,使语文审美教学真正成为精神享受的教学。
在中职美术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艺术熏陶,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认识世界,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让学生在接受审美教育的过程中感受美、欣赏美、从而去创造美。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好的事物只有被发现才能体现出它的价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从后天的审美教育中通过不断学习不断积累而养成的良好习惯。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让学生通过美术课堂去学会发现美、欣赏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修养。
2.审美教育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
中职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还可以提高分辨好坏、黑白的能力,帮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通过接受审美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观念,坚决摒弃丑恶的事物,宣扬美好的事物,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对事物的分辨能力。
二、美术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方法
1.引导学生发现美
生活中的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独特的美,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高山具有自然之美,楼阁具有建筑之美,鸟儿具有动态之美,园林具有造型之美。审美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例如一副古画描绘了高山流水的自然景观,画中远处的大雁使的画更加生动具有灵性美;校园里的教学楼与湖边的凉亭可以形成鲜明对比,教学楼的色调较为单一严肃而凉亭则比较鲜艳,他们都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体现了融合之美;翡翠拥有质感之美;雕塑拥有形体之美……生活中任何事物都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美的存在,通过认真地观察生活,留心生活,能够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情。在美术课堂上,教师不能仅通过理论教学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审美教育是一种实践教学,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去实践发现生活中的美。例如美术教师在课堂上播放一些专题图片或影视作品,让学生进行鉴赏讨论,发表自己感悟到的美;还可以举办相关的展览,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认为美好的事物,与大家一起分享。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之美,并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亲近大自然,体验自然界中美好,进行户外写生等活动。与此同时,音乐、舞蹈、科技、文学等自身都具有美,只要学生认真去感受,都能体会到生活中的美带来的乐趣。
2.培养学生的美感
中职学生在平时的美术教学中对于一些著名的美术作品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教师在让学生鉴赏美术作品,不只是要让学生了解作品的作者、背景和年代,最重要的是学生在看到作品时的第一感受,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赏析,感受作者创作的意境,扩展学生的思维。美术作品的鉴赏是没有统一答案的,不同的人对作品的感受有所不同。因此,美术教师在学生进行作品鉴赏时仅仅起到一个引导作用,不能过度的向学生灌输自己对作品的主观意见,而是应该让学生独自欣赏,尝试对作品做出评价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这样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学会独立思考,这是对学生美感教育,让学生拥有健全的审美心理。实践表明,让学生学会独自进行作品鉴赏并给出自己的观点的培养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美感,让学生养成敏锐的审美直觉,而且提高了他们独立思考和自我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美术作品体现了我们的生活之美,它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有些美术作品描绘了我们真实生活中的美,还有些美术作品体现了作者精神世界中的美,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作品都能让我们感受到美,一些脱离生活、扭曲生活的作品并不具有美。所以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学生拥有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审美情趣就是观赏者对审美作品在鉴赏中所产生的兴趣和感情,而审美能力是对作品中包含的美的鉴赏态度。现代社会中存在着太多不健康的东西,它们逐渐进入校园侵蚀学生,毒害学生的心理,使得学生们的审美观点和审美情趣发生扭曲。因此,学校应该更加重视对学生的审美教育,从优秀的美术作品中让学生感受美好的意境,引导学生追求健康、向上、美好的事物,让学生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追求心灵之美,培养学生拥有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极向上的思想。
4.让学生感悟创造美
创造是一切美好事物的来源,是人类智慧和思维的体现。在中职美术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思想的引领者,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创造的开拓者。现代社会需要的有思想、有文化、能创新的全能型人才,传统的理论式授课培养出来的学生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要求。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的责任不是如何教,而是让学生如何学。美术教师应该与学生进行角色互换,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去积极的分析、主动的发现、激发审美意识、深入挖掘自身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在发现美、欣赏美、感受美的过程中学会融入自己的想法,努力的去创造表达美。例如,美术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赏析西方艺术家毕加索的《哭泣的女人》,让学生首先对作品的背景、作者的故事和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了解,再引导学生通过对自己生活的观察进行自主创作,当然表达的方式不仅限于绘画,还可以通过诗歌、音乐的方式抒发自己的感情。这样学生从美术作品中学到的不仅仅是理论知识,还拓展了他们的创作思维,通过自己的创作表达自己的生活和内心世界。
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旧的教育方法与教育内容逐渐被新的代替,中职语文教学改变原有教材施教的方式,更多关注审美教育。中等学校新课程改革标准也对审美教育进行倡导与规范:“审美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情、知、意的全面协调发展。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情感发展投入更多的关注,就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美的召唤与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审美情趣与审美意识。”中学新课改革标准立足于长远方面,体现了对学生道德与情感的规范与培养,对于中职教育来说,审美教育也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此,对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进行讨论的实际价值重大。
一、中职语文教学和审美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必然结合
对学生美的教育就是对学生的审美观进行积极健康的引导,在审美能力与创造美的能力上进行发展,自古的教学都离不开对学生道德素质与高尚情操的培养,著名思想家黑格尔曾经说过:“审美的感官需要文化修养……借助修养才能了解美,发现美。”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是及其重要的,美能感化生活,熏陶本心。
中职语文教学是建立在工具的使用、审美的实施与思想的层面三个维度构建的学科。作为教学的实施者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理应从美学规律出发,教育学生从教材中感受美、从生活中创造美,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前提作为最终标准,不断引导学生提高鉴赏能力,探讨中职学生接受审美教育迫切性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中职学生在入学时门槛较低,入学分数不高、文化内涵与审美素养也不高;另一方面是因为中职学生年龄相对不大,心理与生理发展不成熟,对美的追求停留在表面,不能深入的从生活中发现美。如果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结合审美教育,用美的魅力与审美的乐趣来吸引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中职学生的审美内涵。
二、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法
(一)教师自身具备审美能力
21世纪以来,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学生要想从复杂多变的社会中生存发展,就需要有一双明辨是非的双眼,要想让学生拥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思想观,是他们从稚嫩走向成熟的关键,也是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因为学生审美素质的培养要靠教师,所以对中职语文教师审美能力的要求也就越高。教师的审美能力强,他们在教学中、在教材里、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就能挖掘出更多更美的东西,就能在平日的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的审美行为,就能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判断美和创造美,就能真正达到谛造美育教学、培养学生道德情操的目的。
(二)立足教学环境,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
在对中职语文教材进行仔细研读中,笔者发现很多美的因素包含在字里行间,在教材选文的形式上,诗歌具有韵律美,散文具有神态美,小说具有情节美、议论文具有理性美、说明文具有内容美。从内容上看,有山水景物之美,有人文物状之美、有科学文化之美……而想要让中职学生发现教材中的这些美,就需要教师为之创造有力的教学环境,反复熏陶。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加强文选品味。给学生选择审美感染力强的文选,实施板块教学;巧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引导学生感受美。美的事物需要发现,对于感受性不强的中职学生,教师在教学环境的布置中应多下功夫。教师应学会利用现在化设备制作精良的课件来辅助教学。例如在讲授《离骚》时,就应该在教案PPT中加入古琴奏乐来增强感染力。
(三)重视教材,挖掘学生对对美的鉴赏能力
语文教学中对美的发现是建立在文本的深入剖析之上的,想要发现美,必须植根教材文本,精研字句,选择切入点深入探讨美学价值。在教材的深入学习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的方式,例如小组研读,集体讨论的方式、学生自主研究,教师解答疑问的方式等。教师立足文本,带领学生深入剖析教材,理解了文字背后的内涵意蕴,就能够发现美的所在。
(四)多管齐下,培养学生对美的创造能力
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的本质就是帮助学生掌握审美,能够艺术的生活,所以,教师审美教育最终目标是帮助学生拥有创造美与表现美的能力。抽象的美如果想要灵活的表现出来,在语文教学中需要多写与多说。写作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感受美文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写作实训,对发现文章中的优美之处加以模仿。这种多写的方式既能够让学生对语文教材中的美有更深的了解,又能够对学习到的美加以运用与创新。多说与多写类似,在语文教学中给学生说的机会与权力,可以通过学生演讲的方式让学生说出学到的美,也可以通过课堂小品、相声或者广播情景剧的形式让学生展示美,这种互动形式的效果比教师一人课堂教学更为显著。还可以将课堂教学与艺术元素相互融合,帮助学生接受审美教育,提高创造美的能力。
三、结束语
语文是一门人文类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与思想道德上有重要作用,在社会意义上,语文教学更担负了学生审美教育的社会使命,根据语文教学的特点与学科性质,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融合审美教育, 在具体教育实施中,应结合中等职业类学生的特点,在教学要求中因材施教,依托不同的教学条件在教学环境、语文教材与教学方法等方面对学生实施审美教育,使学生都能够发展成才为具有审美能力、具有创造美的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7-0144-02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蕴涵着各式各样的美,这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最好素材。教师在分析教材时,要注重挖掘文中美的因素,并加以提炼与渲染,使得学生可以在教材中受到美的熏陶,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并提升审美能力。
《边城》是沈从文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多角度的向世人展示了湘西世界丰富的美的内涵,凝聚了作家的审美理想。
1.自然美
环境描写的基本功能是作为人物的活动背景和为事件提供发生、发展的物质条件,而《边城》中所展示的自然环境是以湘西地方的自然景物为主体构成的。湘西地处阮水流域,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使它的自然美具有十分鲜明的地域特色。在那座远离尘嚣的小城里,人们没有被畸形的都市文明所污染,一切似乎仍然保持着最原始而又真实的自然状态,处处散发着美的气息。而且,从文中描写湘西生活的篇章可以看出,边城人民与自然的相处是怡然自得的。而边城纯洁静美的自然风貌,和作者明净清澈的心灵构成对应关系。明澈的心性需要美好的自然山水的陶冶,而自然山水又需要作者这明净的灵魂赋予生命的朝气与灵性。
这便是作家所呈现出湘西的自然美景与明净和谐、古朴自由的氛围。这与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十分契合。对率真人性的自然促发,在自然环境中物化为了湘西风物的清秀明丽、宁静安逸的独特面貌。因此,作品的主题和自然环境和谐相融。
2.社会美
"美的社会存在,指的是存在于社会事物、现象和生活中的美,它来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是人类情感与理想最直接的体现。" 社会风俗"以其合乎规律的对于生活的展现形式,体现出人们的内在生命与情感需要",它"与人们的实际生活之间建立起了一种新型和谐的关系,具有较为现实的审美意义" 。
湘西是多民族融合的地区,有着极具边地特色的节日氛围。而其中最热闹的几个节日,是过年、中秋节和端午节。在《边城》中,沈从文较为详尽的叙述了边城人民怎样欢度端午节以及端午节在他们心中占据着怎样高的地位,人们怀着一种兴奋的、近乎虔诚的心态来感受这一天的欢快时光。相比城市空虚而颓废的纸醉金迷的生活,这种传统节日带给边城人民的单纯朴素的欢乐就显得格外的打动人心。这种远离金钱的世俗气氛,通过端午节这一载体,体现出了一种洋溢着健康、乐观情调的生活状态。人与社会环境实现了恰到好处的融合。
3.人性美
《边城》中的人物形象的塑造有着鲜明的审美倾向,使人物形象呈现出单纯而又强烈的人性美。小说中的人物,使得作者的思想感情、审美追求以及审会理想形象化、具体化,并且有着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翠翠,这个从未见过自己的亲生父母,被祖父一手抚养长大的女孩,在"茶峒"这个山水秀丽的地方长成了一个健康善良的少女。文中对少女翠翠的描写渗透着作者对人性美的推崇,而小说情节的展开推动,无不以此为动力和契因。当她的心中萌动了对爱情的一些朦胧的向往,比如无意中提到了什么的时候,她的脸会红。后来她也能够领悟到了茶峒人歌声中的一些缠绵之处了。翠翠继承了她母亲忠于爱情的性格,她爱上了二老摊送,于是在"梦中的灵魂为一种美妙的歌声浮起来","飞到了对溪悬崖的半腰,摘了一大把的虎耳草"。摊送也爱上了翠翠,不要"碾坊"而要"渡船"。翠翠与傩送的爱情是纯真而且热烈的,他们之间的爱情是不掺杂任何杂质的。当傩送因为天保的意外死亡而离开后,翠翠仍然一片痴心地等着傩送的归来。在翠翠身上显示出了边城少女纯洁无暇的美好心灵。
而翠翠的祖父、傩送、天保等人的勤劳、朴实的品质,也是边城人民品格的典型象征,代表着一种"健康、自然、优美,但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这些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体现出作者对于在现代文明冲击下日渐衰微的淳朴自然人性的执著地赞美与挽留。
4.艺术美
艺术美"是以较为感性的形式体现出人的生命意义,抒发人的生命情感的艺术形象及其活动的特性","集中体现出了人的生命追求以及价值理想与审美观念"。《边城》在创作中也有其独特的艺术美。
刘西渭在评论《边城》时说"这是一部田园诗杰作"。 沈从文自己也说是在"用抒情诗的笔调写创作 "。首先,在沈从文的作品中,对湘西山水、风俗的描写占据了小说的主体地位。《边城》的诗意大部分来自其浓厚的湘西乡土气息。沈从文通过对翠翠和摊送、天保间的爱情故事,把茶峒清新的自然风景和朴实的生活风俗,将对人性、文明的思索,都融入了平和淡泊的田园诗意中。其次,沈从文认为,小说中必须要含有故事才可称之为小说。因此在他的小说中,既有田园诗的生活境界,又有富有情调的故事。不过《边城》中的故事,并没有十分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其节奏较为平静舒缓,自然、流畅,看重的是情绪体验的生动与独特。"作者用像水一般细细流动的笔触,制造出了一种梦幻与现实交融的意境,使其作品显得格外雅丽动人。这种'用故事抒情做诗',且带有诗的气质的小说,可以称之为'诗小说'或者'抒情小说'。" 正是这种独特的创作笔法,使《边城》具有一种自然清丽的意境,使其的艺术美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沈从文还善于运用艺术空白,使小说呈现出含蓄隽永的美学风貌。所谓艺术空白,指的是艺术表现在时空范围中有意造成的空白,用以酝酿思想感情,达到言外之意的效果。这一手法在小说的结尾最为明显,翠翠守在渡口,等待"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就会回来"的傩送。这个引人遐想、勾人情思的艺术空白运用得十分妥帖,使人感到言有尽而意无穷。
5.结语
"美的形象化"在《边城》中得以成功实现。形成这种浑融的美学风格,是因为作家不仅遵循艺术的规律,更是遵循美的规律去建造。教师在分析课文的过程中,要注重分析其美学内涵,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审美体验,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注释:
[1]司有伦:《新编美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41页。
[2]付媛媛:《试论审美意蕴的呈现与产生》,《名作欣赏》,2013年9月。
[3]付媛媛:《试论审美意蕴的呈现与产生》,《名作欣赏》,2013年9月。
[4]陈俊平:《洗尽铅华见真纯--品沈从文《边城》之美》,《文学与人生》,2013年第6期。
[5]凌宇:《沈从文谈自己的创作》,《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0年第3期。
[6]石国庆:《美学意蕴新论》,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6月。
参考文献:
[1]司有伦.新编美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141.
[2]付媛媛.试论《边城》审美意蕴的呈现与产生[J].山西:名作欣赏,2013(9).
[3]陈俊平.洗尽铅华见真纯--品沈从文《边城》之美[J].南京:文学与人生,2013(6).
[4]凌宇.沈从文谈自己的创作[J].北京: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0(3).
西方思想家卢梭认为,教育是要培养“既能行动又能思想的人”。教育就是关注生命,敬畏生命,呵护生命,努力创造并积极实现生命的最大价值。但就目前中职学生的生命现状调查来看,情况不容乐观:79.63%的学生或存有生命焦虑,亲子沟通不畅产生生命无依感,师生对话缺失产生孤独感;36.84%的学生曾产生过自杀念头或行为,认为“死了也许比活着更快乐”。这是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生命教育学教授袁卫星认为,“加强对青少年的道德理想教育十分必要,但任何德育教育都不能取代生命教育,没有了生命哪还有什么道德和理想,生命教育最初始的任务就是让孩子珍惜自己与他人的生命”。因而,职业教育不仅是成材、成器的教育,更应该是生命教育。生命教育就是使学生在个体生命的基础上,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对个体生命进行完整性、人文性的生命意识的培养,引导他们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爱惜生命,建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二、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可能性
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的可能性。在教育部新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课程教学目标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这就要求语文教学中必须渗透生命教育。
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要求在语文教学中关注人,以人为本,一切以人为出发点。要实现育人功能则必须关注人的生命,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可见,生命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目标,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是生命教育得以实现的重要方式和手段,两者紧密联系,不可缺失。
三、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生命教育
“突遇一点挫折、打击,青少年就选择终结生命作为一种解决方式,除了青少年心理的脆弱外,还跟社会、学校以及家庭对青少年缺乏生命教育有关。”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研究中心郑宁老师说。当出现危机的时候再来处理为时已晚。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平时通过对学生进行生命的孕育、生命发展知识的教授,让他们对自己有一定的认识,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抱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并让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对社会及他人的爱心,使他们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
1.唤醒生命意识,感悟生命价值
新的高教版中职语文教材选入了许多名家名篇,其中许多篇目不仅是文化的荟萃,也是人生体验的沉淀。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内容,随时捕捉时机,在课堂上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感悟生命的价值所在。教材中有很多作者尽管曾饱受各种挫折打击,或者还身患残疾,但都能勇敢地面对现实,面对人生,豁达、超脱、乐观、勇敢地生活,让自己的生命放射出夺目的光彩,如苏轼、史铁生、海伦?凯勒等。这些作者及其经历的介绍,可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向这些作者学习的热情,进而更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2.探求生命意义,构建人生信仰
珍爱生命,就是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创造出最大的价值。中职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有烦恼,在学习和社会生活中,他们会有困惑、迷惘,甚至会迷失人生的方向。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生命观,构建坚定的人生信仰。如在讲《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时,我们要深入挖掘父亲之所以成功的内涵:忠于职守、认真负责。在讲《绝品》时让学生明白在普通人身上表现出来的令人仰止的民族大义、职业理想与操守。这样,教师利用尽可能多的教学资源,借助一些生命的参照,引导学生积极探求生命的意义,树立积极的人生观,提升生命存在的价值,拥有一个充实、丰富、坚强、凝重的生命。
3.打破常规教学模式,开展多主题实践活动,强化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是一种情感和信念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思考、体验,能够使得生命教育的理念真正内化到学生的思想观念中去。如在讲授李白的《将进酒》“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理解时,引入学生对“人才”“人财”的讨论;在讲授史铁生的《合欢树》和《我与地坛》时引入了项目“感恩”课题,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感受父母在最细微的地方流露出来的一片深笃之情,进而在一片爱的纯情体悟中,很好地理解生命成长过程的艰辛和不易,从而培养学生对亲人的感恩情怀,在亲情的感悟中体会生命的厚重。
“教育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唤醒人的生命意识,启迪人的精神世界,建构人的生活方式,以实现人的价值生命的活动”。职业教育在让学生学好技能的同时,更应该重视育人教育。作为担负生命教育使者的语文教师,在教授语言文字的同时,更要为学生传生命之道,增加语文教学的内涵。
通过对歌唱曲目在审美活动中反复琢磨、识记、理解,愉悦的情绪就自然会调动学生认知的欲望,产生对演唱技能技巧的追求。所谓从易到难,就是从简单的音阶练习开始一步步进入带词练习,最后到声乐作品完整练习。针对学生音乐综合素质差的现状,先解决音准、节奏这些最基本的问题,再从呼吸、共鸣、发声、咬字吐字等一系列技术问题上去要求,最后达到准确流畅地演唱。声乐教学的下一步任务就是认真关注和引导学生对歌曲艺术形象的总体把握和塑造,启发学生深入领会作品的内涵,感悟歌曲的风格,同时启发学生能够在忠实原作的基础上,创造性把歌曲内容和审美意境抒发出来。要鼓励学生大胆演唱创新,不要一味地模仿,找到自我感受美的境界。
审美教育就是情感教育,声乐课应该充分利用歌曲这种饱含艺术美的情感载体,激活学生的学唱心理,使他们通过歌唱陶冶情操、净化心灵。首先,教师要运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情感,如范唱、教唱、艺术处理、伴奏等,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扉,使他们自然投入情感、进入角色。其次,在教唱过程中,要充满热情,通过歌声这一审美媒体,传递和交流情感,使声乐教学能够融入于生动活泼的审美氛围之中。实践证明,凡是成功的歌唱都是饱含深情的内心表达。“声情并茂”是衡量声乐艺术水平的基本标准。通过声乐教师教学投入的情感引导学生进入情感世界,平等互动。寻求声乐美的开发,感受艺术美的表现,得到应有的审美教育。
以培养合格中小学音乐教师为主要目标的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声乐课,一般要求学好专业理论课和专业技能课,还必须具备到中小学从事音乐教学和指导课外活动的能力,并按照中小学音乐课的基本性质,“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教会学生掌握从事普通中小学音乐审美教育的能力。中小学音乐审美教育涉及到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四大领域,知识技能面广,综合性强。音乐课必须以科学合理地进行歌曲演唱教学来培养学生审美教育能力。
1.学习掌握歌唱教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教学方法。爱好唱歌是少年儿童的天性,歌唱自然成为进行审美教育最好的方式。所谓科学方法,就是根据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在不同年龄阶段,根据音乐审美的规律进行歌唱教学。少年儿童的嗓音音域、变声期嗓音保健、各种音乐教学法的常识及音乐欣赏的内容等等都是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说”是用语言来表情达意的,因而也是充满美感的。语文教师上课除了讲究有声语言的艺术以外,还要运用好自己的无声语言。通过手势、表情、姿态、动作来帮助传授知识,增强感情。蔺相如的怒发冲冠,樊哙的目眦尽裂,祥林嫂的麻木呆板……教师讲授的时候,如能恰到好处的用眼神、手势、动作、姿态来辅助,来渲染,这堂课一定会上得虎虎有生气。
二、学生充满诗意的阅读形式能激发对美的渴望
(一)积极有效地朗读能唤起学生对美的思考
读是调动多种感官感知作品的活动,是唤起联想与想象的有力手段。 “因读悟美”,叶圣陶先生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务求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
(二)充满诗意地阅读能陶冶学生的情趣与人格
注重阅读教学中的读的功效还能有效地陶冶学生的情趣与人格。教师如果能引导学生深入去阅读去理解语文教材,就能发现人类精神的闪光点,找到典型人物身上所蕴含的人性美。
好诗不厌百回读,课堂上有品读、赏读、范读、引读、赛读、小组读等多形式、多层次、多梯度的读,学生读得充分,读得多样,读得入情,读出了古诗的韵味。教师的指导也非常到位,如引导学生读正确、读通顺、读出节奏、读出画面、读出标点、读出理解,加上表情和动作读,看着老师的手势读,平声应读得长一些,仄声应读得短一点,当学生读快了,老师让他们舒缓一点,再舒缓一点儿,读出古味。上课时教师的引读也是一大亮点,他们诗一样的语言一引,学生自然读得入情入境。
三、教会学生用饱含美意的眼睛观察周围的世界
“世界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眼睛是思维、情感和体验的最复杂的世界,学生认识事物、获取知识的活动围绕着这个世界进行。
学习欣赏,拥有“绘画的眼睛”、“音乐的耳朵”和“丰富的心灵”。观察,不只是用眼睛看,还要用耳朵,用鼻子,不仅用感觉器官,更重要的是用“心”,用“心”去看,去听,去想,去感受。教学中要启发学生见到别人之所未见,自觉地去探求和发现事物的因果关系。唐书法家张旭自称观看了公孙大娘的剑器舞,草书书法受到启发,从此境界大开。这个事例说明,只要深入观察,积极思考,见人之所未见,就能深受益处。
四、教会学生用自己的耳朵去聆听生活中所蕴涵的美
“听”是学生应当具备的一项重要语文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应该专心致志地听,不能随意插嘴喧哗,左顾右盼,漫不经心,否则“听”就失去了“美”的存在。通常是指学生上课时注意听教师讲,是一种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听”。但我认为“听”的教学不仅仅是这些。语文教学上的“听”应该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培养学生“听”的兴趣。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生动、有趣方式的灵活运用,使学生化被动为主动,发挥听的主观能动性。如学习《琵琶行》,先欣赏一曲琵琶独奏《琵琶行》,配合音乐结合诗人自己在宦途所受到的打击,唱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心声。
第二,培养学生“听”的态度和习惯。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时,要了解学生,根据不同的个性选择不同的方式来加以引导,使学生学会在听的过程中,用点头、微笑、赞许、关注的眼神来注视对方;用表情及简短的语言来启发对方;不轻易打断对方的话;允许对方发表和保留不同的意见,不对别人进行讥笑或人身攻击。
第三,要培养学生“听”的科学方法。要求学生集中精力,面对说话的人和所表述的话题,注重唤起相关的知识、资料、概念和想象,形成与这个话题相关的互动。
五、通过合理的写作活动来表达对美的感受和思考
(一)教会学生学会感受生活、表达生活
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须得亲口去品尝,才知其真味。所以,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热忱地投入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亲身体验个中滋味。相传春秋著名琴师俞伯牙苦苦学艺三年,手指开裂,鲜血迸流,而技艺却不见长进。他的恩师苦心孤诣,带领他奔向波涛汹涌的大海,整日整夜在沙滩上踯躅,任狂风暴雨吹打。那恕吼的波涛,那茫茫的天涯,那哀号的鸥鸟,霍地开启了他的心窍,琴声忽然变得悠扬而壮烈,清洌而浩瀚,刚劲而缠绵,悲切而欢快。亲身体验会给你丰富的情感积淀,给你高超的艺术造诣。
(二)积淀情感,要引导学生学会感动
哲人说:感动是一种养分――一种心灵的养分。有了“感动”这种营养,心灵会变得滋润、丰富、敏锐而灵动。一位特级教师的一次作文专题训练课很有说明力。课题是“怎样推出特写镜头”,意在运用特写方式刻画细节,描绘丰满形象。教师在编辑教材时有意选用父母亲情的资料,让学生感动。课前播放演唱的《白发亲娘》,并定格在歌词“你的那一双老花眼”上,镜头特写是白发亲娘在灯下举起小针穿针引线。他引导学生背诵“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引发多少母爱的联想。名篇指路的例文是《芳草斜阳》,写一个五岁还不会说话的孩子,在一次寻找母亲的奇遇中终于喊出了第一声“妈妈”,那一个特写镜头实在是催人泪下。作为教学,当使学生多情善感,那么“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三)培养学生规范写字的习惯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8-0168-5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18.035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教学过程之中。”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把德育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去,在潜移默化中完成这一宏伟计划。为把德育教育更好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去,本文就此浅谈几点做法。
一、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一)分析人物形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人物传记类作品中,塑造了众多的优秀人物。这些人物具有崇高的品质,有更高的心灵追求和思想境界。深刻透彻地剖析人物的内心世界,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可以调动起学生对善恶美丑的评价,在情感上达到共鸣。例如,《在爱中行走》中的德兰姆姆用行动践行着对穷人的爱。阅读这些作品时,要从心灵上引导学生,使其身受陶冶。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可以让学生在人物崇高的理想和精神品质的感召下,自觉地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在对人物事件的概括中进行德育的渗透
语文阅读教学离不开清晰的结构脉络,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中引导学生把握传主,概括与传主有关的重要事件。从概括的事件中去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挖掘人物内在的精神品质,有效地体会其隐含的内在品格,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情操得到陶冶,并使他们能更好地鉴赏作品中的动人细节,领略人物的崇高品质,领会文章的主旨,提升学生自身的道德修养。
(三)在提问启发上进行德育的渗透
从提问启发的角度,使学生认识文章中的作者对传主的评价及观点态度。同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比如,《安安静静做大事》中,胡大白最终的成功是“性格”使然,还是“机遇”使然?这样提问就可以把学生带到精神层面上来,学生在对其性格的思考的过程中,也会将自己置身于其中,从而引发自问:自己是不是也要成为像胡大白这样性格坚强的人?非常自然地就带动起学生对美好精神的追求,实现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更好渗透。
二、在情感教育中进行德育的渗透
情感是语文教学中具有鲜明特色的个性目标、培养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感情,让学生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喜同悲,教会学生敢爱敢恨,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任务。情感教育让语文教学充满活力,它是语文教学的生命。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入真善美的文学艺术境界,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让学生感受古今中外仁人志士的人格魅力,了解他们坚忍不拔的意志和顽强进取的精神,使学生立志追随前贤为国效力、为理想奋斗、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做出贡献。只有通过情感教育,才能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深厚兴趣,鼓励学生透过文学作品审视自己、看待社会,在审美、创新、品格诸方面迈向全新的美好境界。
三、在实践中渗透德育教育
(一)引导学生把道德与写作结合起来
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每天都写日记。我便引导学生多练笔,多观察,多思考,把道德与写作结合起来,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
日常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学生写作,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观察生活、捕捉形象,习作指导的过程就是指导学习运用马列主义基本观点的过程;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人生的过程。
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各种考验,其中有些是非常具有危险性的。老师在课堂上要对这些给予重视和足够的认识,虽然有时不是太明显。有时规范和细则太多容易让生活变得无趣,人变得没有活力。要适时引导学生学会自我保护,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同时应健康地生活;在生活中要教导学生尊重客观规律,自由、快乐的生活;教育过程中要实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独立、积极地去生活;随时帮助学生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让学生有尊严的、有节奏地生活;深入挖掘青少年的内在潜能,让学生学会在发展中生活,有创意的生活。
我们的教育由于过于注重学习成绩,而忽视了以人为主体的方面。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全面、高素质的人。生命教育是以人的生命为主体的一种教育,其前提条件是重视人生命的尊严和价值,其目的是促成完整的、全面的以人的发展为目标的一种教育。语文学科的特点是人文性,这就决定了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本。其实质就是以语言文字作为媒介,充分的去展示人的生命的价值和地位,让人的内在潜能充分的发挥出来。语文学科由于它尤其独特的特点,这就为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提供了可能性和可行性。
长久以来,语文教学为了体现语文的工具性作用,十分专注于对语文的概括能力、知识储备的强调,这让语文课程成为了训练课程,让语文的教学成为了类似于技术的培训课程。学生学习语文时,其语文能力会得到不断向前的发展,它能陶冶人的情操、丰富人的内涵、使生命变得更加完美。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之中,要将语言与精神统一起来,让学生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不仅获得知识和能力,其情感和对社会的认知也能得到很好的发展,这是比较重要的。从生命教育的框架下去探索和思考语文教育能强化语文的内涵,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也是很好的一次尝试。再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基础上,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采取如下方法来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充分的体现生命教育的意义。
一、认识生命,尊重生命
生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但同时也是脆弱的。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们对生命就要倍加的重视和眷恋。有篇课文叫做《生命 生命》,它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八册当中的一片文章,是台湾女作家杏林子所作(杏林子的这篇文章曾经打动和鼓舞了很多的人,这篇文章是她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所写,她在十二岁的时候不幸患上了类风湿性关节炎,这个疾病所带来的疼痛一直持续到她61岁,也是她去世的那一年),这篇文章对生命有着独特的感悟,是对生命的颂扬之歌。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即将进入青少年时期,其会慢慢思考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怎么去很好的修饰自己以及自身的发展问题,然而他们中的很多人对生命的认识比较狭隘,大多数觉得生命只是日常生活中所熟知的一些司空见惯的生命现象以及一些很空洞的生命道理这一角度,所以,学生是很希望去了解有关生命的话题及其内涵的,进行生命的思考是学生心灵成长的需要。通过了解作者文章中讲述的以及作者自身的故事,去很好的体验自我生命的存在。
二、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生命的内涵不仅体现在对生命的认知和重视,也表现在对于生命的尊重上,既要重视和尊重自身的生命,也要敬畏和尊重别人的生命。
《跨跃海峡的生命桥》这篇文章中本文讲述了如下的一个感人的故事: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最终保住了小钱的生命,构建起了一座生命桥,这个生命桥是连接海峡两岸的,这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文章通过相当的笔墨描写了海峡两岸在同一时间的两个相异的场面:第一个是在杭州的某个医院的病床上,小钱躺在那,生命岌岌可危,他只能在病床上静静地等待来自台湾的救命骨髓;第二个场景是李博士在台湾花莲的慈济医院正在寻找和抽取相应的骨髓。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做出了不断的努力,最终找到了适合的骨髓。所做的这些,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挽救处于生命危险阶段的一个只有18岁的大陆同胞的生命。海峡两岸距离虽相隔较远,但却心心相息。
选择这篇课文的目的有三个:一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深切感受人们的真善美以及相互之间的美好情感;二是体会台湾同胞和大陆人民是一脉相承、血浓于水的,当一方有难,另一方必鼎力相助。第三,让每个人都能重视生命,热爱生命并且珍惜生命。
三、欣赏生命,体验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