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分析范文

时间:2023-03-20 16:27:1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心理分析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心理分析

篇1

一般资料 本资料来自我院2001年12月25日~2004年12月25日来我院急诊科就诊登记记录的为15岁以上患者病例。

2 结果

患者359例,其中紧张恐惧125例,占34.8%;焦虑不安114例,占31.7%。情绪低落94例,占26.1%。抗治26例,占7.2%。

3 讨论

3.1 急诊患者就诊时心理特点。

3.1.1 紧张恐惧心理 由于忽然遭受意外、伤害或病情急剧恶化等原因而前来就诊,患者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表现为精神紧张、恐惧不安,甚至有濒死感。如失血性休克、心肌梗死、中毒、颅脑外伤等,此类病例约占就诊人数的34.8%。

3.1.2 焦虑不安心理 因为发病急骤,有的患者身边无亲属或同伴陪伴而备感不安,有的因在单位或家庭中担任重要角色,使其放心不下工作或家庭负担而显得顾虑重重,焦虑不安,此类患者约占就诊人数的31.7%。

3.1.3 情绪低落心理 因车祸、工伤等致残或突然失去亲友,受到过度的意外打击而处于不敢或不愿意接受现实,表现为表情淡漠、情绪极度低落、对周围的刺激无反应、不言语、无主诉、拒答等,此类患者约占就诊人数的26.1%。

3.1.4 抗治心理:多见于服毒自杀、伤残、久治效果不佳的患者,因为对生活治疗失去信心而抗拒各种治疗与护理,表现为不与医护人员合作,自行拔除各种导管,易激动等,此类患者约占就诊人数的7.2%。

3.2 急诊患者的心理需要。

3.2.1 希望尽快得到救治 如心绞痛、气管梗阻、哮喘、休克等患者,自觉症状重,难以忍受,希望能立即得到救治,解除症状。

3.2.2 安全需要 患者非常关心医院的先进医疗设备及技术条件,迫切需要得到安全、有效、快速、准确的诊断与治疗。

3.2.3 关怀和安慰需要 急诊患者由于病情重,加上当时的条件限制,不能或不便于行动,主动性减弱,适应能力低,感情脆弱,需要及时的安慰和关怀,给予心理支持。

3.2.4 依赖心理:表现在对疾病的认识不足和对陪护的依赖,希望身边有亲属陪伴来分担压力,如患者需要亲属或同伴不离身边,手握手或相拥等。

3.3 急诊患者心理护理。

3.3.1 抓主要矛盾快速救治 医护人员应具有高度同情心与责任心,通过观察,抓住威胁患者生命的主要病因进行救治。

3.3.2 创造安全的医疗环境 急诊患者常通过察言观色,从医护人员的表情,言行中判断自己的疾病及预后,因此医护人员应言语亲切,动作温柔,不慌不忙,不急不躁,有条不紊地进行急救,取得患者的信赖,增加安全感。

3.3.3 留适量亲属陪伴 既能协助照顾患者,又可减轻患者心理压力,使患者处于有利的治疗心理状态。

3.3.4 发挥语言效应,给予心理关怀 语言对人体的心理及生理活动均具有影响,良好的语言可减轻患者的心理压 力,使心情愉快,起到促进康复,保持身心健康的作用。

篇2

未摆脱弗洛伊德的模式:心理分析这门学科,自其鼻祖弗洛伊德创建后,到目前得到了迅速发展,再加上五花八门的治疗方法,使心理分析在美国蔚然成风。时至今日,美国心理学家论及治疗方法时,虽支派林立,各有侧重,有的甚至与弗洛伊德初创的心理分析学说观点大相径庭,但其基本理论和治疗原则,仍未摆脱弗洛伊德的模式。如在治疗方法上,大多是以诱导回忆法,找出客观与主观意识间的病理关系,虽然也治疗恐惧症、沮丧等,但均不投以药物。

篇3

中图分类号 DF79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4434(2013)01-0116-05

医疗卫生系统职务犯罪人多发生在30岁至60岁之间,按照心理学之原理,“这一时期多已成家立业,自我意识成熟,身心已趋稳定,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获得创造力,避免‘自我专注’的重要时期,所以一般较难形成犯罪心理,其犯罪行为也大大减少。”然而医疗系统职务犯罪案件近年来却有增无减,本文拟探讨医疗系统职务犯罪个体以及群体的心理生成机制。寻求医疗系统职务犯罪人的深层次的犯罪心理,从而为职务犯罪防控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医疗系统心理分析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医疗系统职务犯罪属于白领犯罪,犯罪行为人多是知识分子,从事社会体面行业,行为人实施犯罪,一经发现则会使其生存依据遭受严重之威胁,实属得不偿失,所以职务犯罪应该为有理智之人所不愿从事的行为。然而,近年来医疗系统职务犯罪却呈现出增长态势,笔者认为有必要探究其犯罪心理形成和发展轨迹,真正找寻到此类犯罪的心理防控策略。

(一)医疗系统职务犯罪心理分析的必要性

医疗系统职务犯罪作为社会现象之一种,其犯罪原因与犯罪之个人差异有关,所以,对医务人员个人心理差异之检讨,有助于犯罪原因之了解。

1 中国现状使得医疗系统职务犯罪心理分析成为必要。当代中国,医疗系统职务犯罪防治呈现出二律背反的现象,刑法规定及刑罚惩罚越来越严厉,但医疗系统职务犯罪整体趋势也越来越严重。我们已经知道,单纯依靠刑罚惩罚并不能完全减少乃至消灭医疗系统职务犯罪,只有从多方面查找犯罪原因,寻求各种犯罪防范对策,才有可能对职务犯罪做出积极的应对措施。

2 从犯罪学的角度讲,医疗系统职务犯罪就是医护人员在犯罪心理的支配下实施的行为,研究医疗系统职务犯罪,首先要研究犯罪人的心理,关注人格障碍引发的犯罪问题。了解医疗系统职务犯罪心理形成要素,有助于提供正确的职务犯罪预防和控制对策,使职务犯罪预防更有针对性和操作性。了解职务犯罪的心理要素。就可以针对每个心理要素,制定具体的措施,从社会,家庭等方面落实预防工作。而且。还可以通过对犯罪行为人心理要素的分析,警示其他医护人员,以免陷入心理的沼泽,失去自我控制能力而误入歧途。

3 功利主义观点决定了心理分析的重要性。按照英国学者边沁观点,快乐或痛苦是实践中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快乐是一切活动的最终目的:快乐的真正意义在于满足某种心理需要,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消灭某种心理痛苦。人的行为是在思考利弊得失的情况下做出选择的,犯罪人之所以选择犯罪行为,关键是对其心理来说,是有乐可图。当犯罪所受之苦大于犯罪带来的收益时,他心理上就会抑制犯罪的冲动。所以,我们有必要在医疗系统职务犯罪中进行心理分析。

(二)医疗系统职务犯罪心理分析的可能性

1 维护社会秩序,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惩罚和制裁,这当然是司法机关和有关国家机关的有关部分任务,但预防违法犯罪行为的领域,对罪犯的再教育领域等是心理学能够参与解决的问题。职务犯罪行为人实施犯罪是由于主体受到内外因素综合的影响,并在其意识(心理)支配下实施的,如果存在无心理支配下实施的行为,则该行为无异于自然界之物,不属于刑事法学考虑之范围。同时医疗系统职务犯罪多是直接故意犯罪,基本上不存在过失犯以及激情犯,所以有心理分析之可能。

2 医疗系统职务犯罪人的犯罪心理不是与生俱来的,我们都是可以找到犯罪人实施犯罪的心理原因,因为行为和心理是互为表里的,行为总是在一定的心理支配下发生的。而行为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又强化了违法犯罪的心理和动机,所以我们可以在犯罪行为人的行为过程中寻找到蛛丝马迹,从而探求行为人的犯罪心理成因。

黑格尔认为: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就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存在是确定之存在,飘忽即逝的(如医疗系统职务犯罪)是不合理性的,其最终是要的,但我们认为仍有分析之必要,它虽然不符合历史发展进程,最终走向衰亡,但自然过程会很漫长,我们就是在寻找心理原因同时积极寻找心理对策,从而为加速其灭亡——即减少和消灭职务犯罪作出贡献。

二、医疗系统职务犯罪的心理形成及原因分析

医疗系统职务犯罪心理分析主要是从心理角度审视犯罪人的心理成因,首先必须要研究犯罪人的人格,即罪犯人格,指已实施职务犯罪者的人格,其心理一般包括犯罪心理因素和和正常心理因素。在医疗系统职务犯罪中犯罪人的心理结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医务人员职务犯罪之个体心理形成过程

1 医务人员职务犯罪心理之形成是内外因相结合之产物。犯罪原因多种多样,但总体就医疗系统职务犯罪个体犯罪而言,主要是内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内因主要表现为医疗系统职务犯罪人个性心理倾向中具有的心理障碍因素。所谓心理障碍,主要是由于行为人心理的、社会的、生理的或药物的原因所造成的无法有效适应生活的失常现象。有的医疗系统职务犯罪人的子女在国外读名牌大学,仅生活费每月就需要一万多元,而凭其工资是远远不能满足的。这就使部分医护人员心理产生障碍,于是便将眼光盯上自己手中的职权。所以,错误的需要偏离是职务犯罪心理产生的源泉,而动机偏离则是职务犯罪的直接动力。医疗行业领域内存在一些制度漏洞,譬如某些医疗单位的招投标程序都是在负责人的领导下制定的。这就给予了犯罪人以犯罪机会,所以。医疗系统职务犯罪人在犯罪动机驱使下实施犯罪预备,进而实施犯罪行为。

2 医务人员的个人犯罪心理结构以需要为基础不断发生蜕变。人们奋斗的一切都和他的利益相关。申言之,人的需要是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需要是历史发展动力系统的最深层次,它是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个人的需要由多种,而且需要之间不仅是纵向的,也有横向的。即使在同样的横向里,对于不同的对象。对于不同地位之人其重要性也显不同,当然,人的某一种需要层次也可能会无限膨胀,如职务犯罪人从贫苦出生,不断努力,不断进取,然后又树立新的岗位奋斗目标,这些都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当低层需要获得一定程度满足后,寻求更高层次的需要,譬如地位、名誉、财产等,当得不到有效满足便会产生挫折感,感觉权势欲等无法得到实现,就会导致内在矛盾激化,部分职务犯罪行为人不是从自身方面寻找原因,如智力、能力不足,等等,反而认为是自己没有足够的关系,从而怨天忧人,自暴自弃,导致对周围环境的持敌视态度,最后就会贪图享乐私欲膨胀,导致医疗系统职务犯罪行为的发生。职务犯罪人的挫折感的形成有很多种原因,譬如医护人员是一个高劳动强度、高风险的职业,但医护人员的收入与其工作的强度和风险并不相称,于是部分医护人员心理失衡。医护人员总体上收入虽有所进步,但相对于其他行业和阶层感觉收入总体上在减少,购买力相对不高,导致医护人员相对剥夺感明显,便会寻求其他方式增加创收,从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3 医疗系统职务犯罪人的犯罪心理形成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渐进的、自觉的过程。当行为人的正常心理因素在心理结构中占据大部分时,此时行为人心理是健康心理;当犯罪心理结构中畸变因素大于正常心理因素,而行为人心理抵抗力又不足时,就有可能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当犯罪畸变因素和正常心理因素处于相等,即临界状态时,主要是行为人的心理与外因相抗争的结果。当行为人防御时,本能的克制(内在的原因)出于外在的强迫原因时只能是不快乐的。如果出于内部原因则服从于行为人的超我功能的发挥,因此,它具有不同的经济效果。医疗系统职务犯罪人在犯罪前也大多具有正常心理,但当其升任到领导阶层时,就产生相应的高层次需要,当其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形成一种不良甚至是消极心理,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一种经验如果在很短的时期内,使心灵受到一种高度刺激,以致不能用正常的方法去谋求适应,就会使心灵的有效能力的分配受到永久的扰乱,这种经验称为创伤,从而导致心理障碍。他们大多“执着于过去的某点,不知道自己如何去求得摆脱,以致与现在和将来都脱离了关系。”用过当的代偿行为来满足其权势欲,从而使自己不知不觉陷入犯罪。

(二)医疗系统职务犯罪团体之心理形成过程

1 团体内聚力的形成。我们一般把对个人、团体、社会问题或个人环境事件予以有组织与固定的反应,称为态度。个人所形成多数的态度,大多数来自其所属的团体。如果个人态度与其他成员不同,则团体其他成员便会通过有形和无形的影响劝告其放弃原来的态度,以便形成另一种态度。所以团体经验对于个人态度之形成很有影响。个人形成的多数团体也是具有感情基础的人际关系的一种系统。交往的需要是基于在恐惧和情况不明的情势中保卫自己的需要。如由于分赃和保护自己之需要。情感接触的发展,从而形成“价值——定向”的统一,这时,团体进一步团结,在共同过程中形成基本价值的吻合,最后,全体团员开始分担团体活动的共同目的以及与这一目的有关的价值。

2 既成团体形成后,会形成共同的团体规范,约束团体成员的行为,迫使个人顺从或服从团体的共同规范。团体规范就是绝大多数团体成员共同认为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种公认的社会力量,具有明显的团体压力特点。个体在面对团体压力时在意志因素中呈现出双趋冲突,即个别医护人员不想加入职务犯罪团体当中去,但又怕遭到团体领导以及成员的报复,甚至职位的丢失,从而选择参加职务犯罪团体。医疗系统职务犯罪之风日趋严重,不少医务工作者内心也曾多有担心害怕,并给予积极抵制,但在团体压力下。腐败有随波逐流到越陷越深,最终不能自拔。医疗系统职务犯罪人起初迫于压力,违心的去做自己所不愿意做的事情,但部分行为人感觉能够捞到一定好处,渐渐态度发生转变,由起初的违心从众演变成内心真正的从众,在自觉的基础上接受医疗团体等共有的价值观,并主动承担医疗团体所设定的违法犯罪义务。医疗系统职务犯罪团体心理之形成后,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其犯罪心理又不断得到强化。

三、医疗系统职务犯罪心理预防对策

医疗系统职务犯罪心理的防控对象不仅包括已经实施职务犯罪的医护人员,还包括产生腐败犯罪心理尚未付诸行动的潜在犯罪者。但是要想更好地防控医疗系统职务犯罪,关键还是对医务工作者的职务犯罪心理各种诱因从内外两方面进行干预,杜绝其职务犯罪心理的生成。

(一)注重制度建设,堵塞制度漏洞

在医务人员职务犯罪心理的形成中,外在环境诱因因素不容忽视。健全、合理的制度有助于抑制医疗行业职务犯罪的发生,因为在健全的制度下犯罪人很难寻找到实施犯罪的机会;在制度设计上有较多的缺陷就会为职务犯罪提供滋生蔓延的条件。“两高”《关于办理商业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中明确将“医疗机构中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在药品、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等医药产品采购活动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销售方财物,或者非法收受销售方财物,为销售方谋取利益”以及“医疗机构中的医务人员,利用开处方的职务便利,以各种名义非法收受药品、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等医药产品销售方财物,为医药产品销售方谋取利益”都可以以非国家工作人员定罪处罚。这一方面加大了医疗系统中职务犯罪行为上游犯罪的打击力度,而医药代表心理也面临权衡,当犯罪成本增大时,会选择不去犯罪,这样就使得医务人员心理再怎么不平衡,如果没有医药代表等的犯罪供给,就会大大减少职务犯罪的几率。同时,完善医院内部的采购、分配制度,提高医疗系统的自治能力,从而降低医疗系统的职务犯罪产生的漏洞。对于违反医疗规范的医务人员,单位可以制定一些严格的规章制度(如资格罚),对违纪违反人员进行惩戒,这样就可以建立医院内部的提前干预机制,真正对医务人员之心理形成威慑力。最后,为了从心理上威慑潜在的医疗系统职务犯罪人,我们要加大犯罪侦查力度,力争严惩职务犯罪,绝不手软。当然,严惩职务犯罪制裁的必然性不是指每一个职务犯罪行为都在事实上得到惩处,而是要在人们的观念中形成制裁的必然性。制裁的及时性是指对职务犯罪行为的发现和处理应当及时,及时地查处案件,其威慑效应会大大增强。因此,要及时采用轻重不同的处罚措施,增强法纪的现实适用性,努力使每一个职务犯罪行为都能得到应有惩罚,才能达到预防职务犯罪的目的。

(二)增加超我监控职能,提高廉洁自律能力

针对医务人员在受贿中普遍存在的侥幸心理、从众心理以及失衡心理等,加强对医务人员进行集体心理辅导,增强他们对心理的自我调节和控制。提高廉洁自律能力以及防腐拒变的能力。一方面,引导医务人员通过自我观察、评价,不断调控和强化自我控制,完善个人品格,形成正确、清晰、明智、成熟的自我意识。形成良好的内控机制,有效地对抗非法欲望的诱惑,抵御犯罪动机的生成。另一方面,针对医务人员家属在职务犯罪中的特殊作用,各医疗部门可通过适当方式,让医务人员家属了解行业道德和规范,建立经常联系制度,使他们成为医务工作者廉洁自律的一支重要外在力量。康德认为,人作为理性的自然,可以被看作当他在行使他的意志时,具有选择自由,这种选择也许是外加于他的。所以康德认为,人首先要为自己立法,成为自己的主人。当医务人员个体受到成功的挫折和失落感时。应该注意加强对个体的社会化过程的监督,培养自己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化素养,增强自身的心理“免疫力”,从而能有效的防御不良因素的侵蚀。

法国心理学家皮埃尔·让内认为个体适应的失败来自个体的基本有机构成。他把个人看成要么是结构很严密要么是结构很松散的,“生命就象一张资产负债表,患者应变的能力有时同施加于他的要求或压力相等,有时则不等。”所以从心里分析角度要采取有效的办法评估和利用每一位患者的弱点和力量。从根本上说,在医疗系统职务犯罪人心理中起制约因素的主要是良好的自我意识,它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和自我约束。所以要积极培养国家工作人员的良好的心理调节结构,更少地产生不正当的需要,或者可以及时地抑制不正当的需要。从职务犯罪的主体而言,要抑制犯罪需要和动机的产生,行为人就必须要有健全的自我调控机制和良好的自控能力,不断的调节与完善自我,才能更好的平衡心态,从而更加自觉有效地抵抗不法欲望的诱惑。医护人员要提高自我心理调节能力,要适当进行自我及借助外力进行心理疏导。

篇4

阅读心理的研究包括四个方面:第一、研究读者阅读前的基本条件,即读者的现有知识、经验、阅历、智力和接受水平;第二、研究读者借阅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个性心理特征,包括阅读动机、阅读态度、阅读倾向等;第三、研究阅读修养,提高读者阅读能力,进行阅读方法与经验的学习教育;第四、研究读者的阅读效果及图书馆的环境条件。

读者阅读心理研究的是读者在借阅活动中的心理,通过读者在图书馆借阅活动中的种种表现,着重研究读者的心理现象、心理特征,揭示读者在资料室这个特定环境中的各种心理活动与行为。

本文着重从如下几方面对读者阅读心理进行研究和探讨。

1阅读行为与方法

阅读行为是读者在阅读中生理和心理过程的表现形式,它是实现阅读目的、内容、效果的手段。阅读行为的实现过程,是人们利用各种感觉器官对文献载体信息符号的感知过程。读者获得更好的阅读效果,除了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等基础条件,还应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读书方法大体分为五种:第一,循序渐进法;第二,学以致用法;第三,温故知新法;第四,吟诵相问法;第五,交叉阅读法。根据不同读者的心理,及思维活动规律来选择相应的阅读方法,能获得最佳学习效果,提高学习效率。

2阅读动机

阅读动机一般指阅读的动力因素,又叫阅读动力。人的一切行动都是从一定动机出发的,阅读动机可以从两个角度去划分:(1)阅读动机有正确与错误、高与低之分。正确的阅读动机主要来自正确的人生观,崇高的生活和学习目的,只有自觉地把自己与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有一种时代的责任感和迫切感,学好自己的专业,完成个人的志愿,为祖国为人民服务,其动机才是正确的、高尚的。而一切仅仅从利己主义出发,追求个人名利,为个人狭隘的利益而阅读的动机则是错误的,不高尚的。 (2)阅读动机有直接、间接之分。直接阅读动机是由对阅读的直接兴趣,对阅读结果的追求所引起的。这类动机比较具体,具有实际效能。间接阅读动机与社会意义相联系,是社会要求的反映。大学生中多数是为了学习而阅读,有一个远景规划,这一动机一旦形成,有较大的稳定性和持久性,能在较长的时间内起作用。

3阅读兴趣

阅读兴趣受心理支配而各有所异,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作为读者阅读重要因素的阅读兴趣有两个含义:(1)对阅读的喜爱程度,即直接阅读兴趣,它是产生在学习过程中,受知识内容影响而直接引起的;(2)对某种典型或某种类别文章的选择,即间接阅读兴趣,它多数是为了取得良好成绩,而作为突击性阅读的一种兴趣。

阅读的过程也就是获得兴趣的过程,而兴趣又可以推动人们去接近图书,同阅读动机一样,任何读者的阅读都会受到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影响。不同时期他们的阅读兴趣是不一样的。我们只有掌握了读者阅读兴趣的异同,才能加强对他们阅读兴趣的培养,使直接阅读兴趣和间接阅读兴趣有机地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4阅读目的

实现阅读愿望,完成阅读行为,达到阅读效果的要求,称为阅读目的。阅读目的可分为四类:(1)学习型阅读目的,读者阅读文献是为了获得系统的知识;(2)研究型阅读目的,是为了探索未知,创造新的知识;(3)应用型阅读目的,读者阅读文献是为了解决工作中的具体疑难,有针对性地吸取知识;(4)享受型阅读目的,读者浏览书刊杂志,是为了获得美的享受和艺术熏陶,丰富业余文化生活。

篇5

一、探险旅游与探险旅游者

探险旅游活动(AdventureTourism)作为一种特殊的娱乐休闲方式,其开展在西方已有较长的历史。随着人们可支配收入的增多和旅游兴趣的多样化,探险旅游已不再是专业探险者的专利,而渐渐成为公众,特别是年富力强,富有冒险和探求精神的中青年旅游者的可能性选择之一。据有关统计,在美国有近1/2的公民在一生中至少参与过一次探险旅游。尼泊尔、布丹等国的探险旅游已成为其获取外汇收入的主要途径。在我国,探险旅游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在近十年内渐渐为公众了解和接受,沙漠无人区考察、登山、攀岩等旅游项目已吸引了一批高消费层次人士的参与,以探险旅游为主营业务的旅行社也相继出现。

与“度假旅游”、“生态旅游”等概念相似,探险旅游作为一种来源于实践的称谓,一种与以行为方式特点划分的旅游活动类型至今还没有公认的准确定义或界定。加拿大的“TourismCanada”组织把探险旅游定义为“不寻常的、奇异的、在遥远的野外地区进行的户外休闲活动,往往采取不同寻常的交通方式,其艰难程度可分为从低到高的各个等级”。我们可以根据旅游者兴趣主要集中点的不同,把探险旅游分为以追求奇异环境和特殊事物为主要目的的环境中心型探险旅游(探奇旅游,如野生动物观察),和以追求一定环境背景中的活动为主要目的的活动中心型探险旅游(自然极限运动,如攀岩),以及居于此二者之间,并重对活动和对环境的体验的一些过渡类型(如探洞、海底潜水等)。

二、探险旅游者的需要及动机

旅游活动是人类超出生存需要的高级消费形式,是一种寻求享受和发展,以精神追求为主的高层次活动。探险旅游活动尤为如此。我们通常应用较为成熟的动机心理学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分析旅游者的动机问题。

马斯洛学说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些需要是由低级到高级按层次排列的,其特点有二:①低级需要未得到基本满足时难以产生高级需要,这类需要得到满足后便停止需要;②高级需要越满足,越产生更强的需要,而且并不存在严格的高低级关系。

(1)探险旅游动机与基本需要。探险旅游通常依托较艰险的自然环境进行,并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似乎与旅游者对生理及安全的基本需要有矛盾之处。但这时,这种矛盾并不居于主要地位,其理论依据在于:需要层次顺序的非固定性:需要层次反应了人类需要自低到高的一般规律。但这种层次并不是刻板、固定不变的。在探险旅游中,人们可以为探奇、审美、自我实现等高层次心理需求的满足而暂时放弃舒适的生活条件和安定的环境。

(2)需要满足的后果。需要层次颠倒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当一种需要长期得到满足时,其价值可能被低估。就如一个富足的人很容易将优越生活视为惯常而对之漠然。此时如人们为高级需要所控制,这个高级需要的重要性似乎可以压倒一切。

(3)体验和认知的需要。旅游者希望在探险旅游得到神秘感、新奇感、不确定性(冒险)和异域生活等体验;而认知的需要首先表现为较低层次的“好奇心”,即对特殊吸引物的好奇,其次表现为较高层次的求知欲,即对学习与探险旅游有关的特殊技巧和技能的兴趣和渴望。

(4)审美的需要。探险旅游活动是一种主体性和参与性很强的旅游活动,旅游者的审美也不仅限于对旅游资源、旅游环境的审美,而包括对人与自然合一之美,以及对活动主体人的行为中蕴含的意志之美、超越之美、情谊之美的欣赏和体验。

(5)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是需要层次中的最高层次,同时它也成为人们追求的一种终极目标。其中,探险旅游带给参与者的自我实现感可用马斯洛的“高峰体验”来概括。马斯洛认为,“高峰体验是人最美好和幸福的时刻,人有一种返归自然或与自然合一的欢乐情绪”。经历过高峰体验的人常有一种源承神恩、三生有幸的特殊感怀。

三、探险旅游者行为过程的主要心理特征

(1)更偏重对活动的关注。旅游者参与旅游活动时所寻求的新奇感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是旅游环境,二是以旅游环境为背景开展的活动。任何旅游活动都包含着对这两者的体验,而对其中某一方面的偏重程度决定了旅游活动参与性的强弱。观光旅游偏重于对旅游环境的关注,是典型的资源导向型旅游,而探险旅游则更偏重对活动的关注,且具有“需求偏好突出,兴奋点集中,参与性强”(魏小安:1987)的特点。一些研究者认为,“探险旅游中最富吸引力的因素不是环境,而是活动”(Hall:1992)。

(2)不确定性感知对旅游者体验有重要影响。不确定性(Uncertainty),或称风险(Risk),是对人类冒险心理的一种满足。Quinn(1990)认为,冒险倾向隐藏在人类精神、情感、智力和行为的深层,也是未知事物具有永恒吸引力的原因。“在脆弱的环境中,人们总是怀疑自己是否具有足够的能力,人越想超越其已有的能力就会越冒险”。同时,冒险也是对人类特殊审美需求及自我实现需求的满足。

Hall认为,风险在探险旅游决策中起主要作用。人们对风险的追求程度存在差别,于是旅游企业设计了众多风险性大小不同的探险旅游产品以供选择。

(3)反复消费性和追求成长性。从事过探险旅游的人往往有再次参加类似活动的愿望。这种类似活动可能是其它类型的探险旅游活动,可能是在其它地点开展的同类探险旅游活动,也可能是在同一地点开展的更高难度的探险旅游活动。马斯洛认为,心理需求是一种成长性的需求,越满足后,越会产生更强的需求。同时,探险旅游者往往会在系列活动中显现不同的兴趣和为自己设置逐步提高的目标,即具有追求成长性。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特点,高级需要越满足,越产生更强的需要,而且并不存在严格的高低级关系分析可的探险旅游者在前一个旅游活动目标实现后又产生新的、更富挑战的旅游活动期望的反复消费性和成长性心理特点。

参考文献:

篇6

心理状态是指人们在一段时间内体现的心理活动水平。这些心理活动是人对内外环境因素作用的反映。心理活动是以客观现实为基础,例如:触景生情就充分体现了心理活动的客观性。另外,心理活动还具有其主观的一面。人与人之间由于生长环境、社会阅历、受教育程度、性格特征的不同,对外界事物的感受和领悟存在一定的差距。对于演唱者来说,他们在演唱时除了要发挥出其科学美妙的声音,还必须通过他们的耳朵对自己的声音进行检验,再通过大脑来判断是否正确,以便及时进行调整。演唱时自身的反应和外界的反应是同时存在的。如果演唱者在演唱时没有外界的刺激,那么演唱者心理反应的强度就会明显减弱。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心理反应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常态反应、偏离常态反应和变态反应。常态反应就是指人们能够适应的环境,人们在这个环境中能够保持正常状态。在这个状态下,演唱者演唱时会发挥出正常的水平。所谓偏离常态反应是指能够完成相应的活动,对于演唱者而言,可能没有完全发挥出其正常的水平,会表现出紧张,在音准、音色等方面可能出现问题。当人们出现消极情绪时,首先会影响到人的心脏和血管,这对于人体高级神经控制的歌唱艺术来说是十分有害的。所谓变态反应就是指人们完全不能适应此环境,完全丧失了对外界反应的能力。

一、紧张心理

(一)在声乐演唱中引起紧张心理的因素

1.演唱者对演唱技巧掌握不好导致心理紧张。没有经过正规训练的演唱者演唱时靠的是激情和天赋,而经过正规训练的演唱者的演唱与前者是完全不同的,在歌唱心理方面有着微妙的变化。对初学者而言,登台演唱较为依赖演唱技巧的熟练程度,此时初学者的技巧往往不是很成熟,这样就给演唱者带来了一定的心理负担,随着演唱技巧的成熟,其紧张心理也会慢慢减少。

2.学习方法不当同样会导致心理紧张。学生在学习声乐演唱时,都比较重视发声练习,忽略了将演唱技巧与歌唱相结合,这种现象往往出现于初学阶段。学生对演唱技巧的练习往往将重点放在练声或者某些句子的练习上,没有完整地训练整首歌曲,导致心理较虚,因此,在演唱时表现得很紧张。

3.演唱并不仅仅是一项练声运动,它也是一项全身性的协调运动。唱歌技能、技巧的发挥和心理的变化往往受到身体健康状况的影响,例如,声带疲劳、感冒、嗓子发炎等都会导致演唱者的水平不能够正常发挥出来,从而引起演唱者的心理紧张。

综上所述,演唱者在演唱时出现紧张情绪,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要想克服这种过于紧张的心理,必须寻找相应的解决方法,对症下药。

(二)消除声乐演唱中紧张心理的相应措施

1.练就扎实的基本功。熟练的演唱技巧和轻松自如的演唱,是表现作品的基本要求,也是防止过分紧张心理的保证。实践证明,只有掌握了熟练的技巧,演唱者才能信心百倍、轻松自如地进行声情并茂的演唱。然而,这种熟练的技巧必须来自于长期的基本功练习,包括情、气、声、字、腔、润、味、形等,这是声乐演唱的要素,缺一不可。而其中任何一项技能的练习都需要长时间的磨练。只有日积月累练就扎实的基本功,才是获得成功演唱的根本途径。

2.做好充分的准备。演唱者在演唱前要对歌曲做一番认真细致的研究,全面理解和掌握歌曲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做到胸有成竹。(1)对歌曲要有足够的练习时间,要认真地、一丝不苟地对待每一个音符,熟悉旋律,注意音准、节奏、速度,并反复加以练习,以确保准确无误。(2)要背熟歌词,将它牢记在心,争取达到不假思索便能脱口而出的程度,再进一步理解歌词的内涵以及要表现的思想感情,以便对歌曲情绪进行准确的演绎。(3)要合好伴奏,伴奏不仅能丰富和声效果,烘托音乐气氛,而且能激发演唱者的演唱情绪。另外,在确定演唱曲目时,切不可一味地追求大曲目、高难度,而要根据自己的嗓音特点、演唱风格及演唱能力选择易于把握和演唱的歌曲。

3.丰富的演出经验。人们对于自己从未从事过的实践活动都会有一种本能的生疏感,容易产生紧张情绪,而对于自己熟知的活动则能轻松自如地对待和完成。舞台演唱同样如此。因而,演唱者要积极参与各种演出活动和比赛,认真对待。不管演唱成功与否,只要认真参与,都能从中获得一些经验或教训,给以后的演出带来帮助。另外,在练习过程中,演唱者也可以有针对性、有意识地为自己创造一些模拟环境。比如,在亲朋好友面前进行非正式的演唱、常去正规舞台走台等。通过这些经历,演唱者逐渐习惯舞台,习惯面对观众,慢慢积累演唱的经验,从而消除正式演出时的紧张心理。

二、情感心理

(一)情感心理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

1.情感心理对声乐演唱起着调节行动的作用。情感心理主要对音乐感觉、音色、视觉感觉进行调节。(1)对音乐感觉的调节。演唱者要演唱时,要用激动、兴奋的感觉,或者是用愉悦的、悲伤的感觉去演唱。在演唱中融入这些情感有助于打动听众,如果没有这些情感,那么此演唱是失败的。例如,《Tears For Children》这首歌曲,它是一首公益歌曲,这首歌曲象征着灾难过后,爱和温暖无处不在,演唱的目的就是要用歌曲来感动自己、感动他人。(2)对恰当音色的调节。无论是在演唱,还是在朗诵时,都会遇到音色控制问题。音色控制受情感的影响,音色是随着情感变化而变化的。例如,在演唱《黄河怨》中的“宝贝啊,你死得这样惨!”时,演唱者应用哭诉的、暗淡的音色表达特定的情感,而不能用明亮的音色来进行演唱。(3)对视觉感觉的调节。一般情况下,演唱者在表达感情之前,都是先进入想象界面,将情感转化为画面,这些画面应与所要表达的情感有密切关系。正因为如此,听众也能产生同样的情感。例如,要演唱《我的祖国》时,首先在头脑中绘制一幅画,将“一条大河”“两岸稻花”“家”等的具置定位好,然后再把“姑娘”“小伙”对祖国的情感描绘清楚,最后用歌声将此歌曲的意义表现出来。

2.信号功能。情感的各种表现都有一定的信号意义,通过表情将其表现出来。声乐演唱不仅是听觉艺术,还是视觉艺术,要求演唱者通过肢体语言传情达意,将其身体曲线的艺术造型表现出来。本文主要从面部表情动作、体态动作、手势动作进行分析。(1)面部表情动作。面部表情主要通过眼、眉、面部肌肉、嘴的变化来反映。例如,《忐忑》这首歌曲,演唱者主要是运用了面部表情来充实歌曲,龚琳娜就是运用眼神、眉毛、脸部肌肉来将这首歌演唱出来,这也是这首歌曲很难翻唱的原因所在。(2)体态动作。演唱者在演唱时所表现的体态动作都是演唱者真实情感的再现。例如,骄傲、自豪等情感可以通过挺拔体态来表现。(3)手势动作。手势动作也是演唱时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其主要由双手的高低、对称与不对称、屈伸等各种形式来表现。一般情况下,在一首歌曲的最后,演唱者都会摆出一种动作来表现出其风度和气质。

(二)情感心理如何从声乐演唱中表现出来

1.充分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对作品的内容有深入的了解。每个音乐、每首歌曲都有其创作背景,都凝聚着创作者特殊的情感。影响演唱者表现作品情感的因素有很多,例如,生活阅历的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有些作品有着固定的艺术形式、能够预先提供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演唱者掌握了这种艺术形式的技巧,但是由于演唱者的生活阅历有限,也不能将作品原始的情感完全表现出来。

2.深入理解歌词,从而将作品的情感表现出来。歌词是歌曲中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歌词与旋律有机结合,能够体现出歌曲的情感。演唱者演唱时要深入理解歌词,领悟其中的内在情感,这样才能在演唱时将此情感表现出来。例如,《玫瑰三愿》的开头一段“玫瑰花,烂开在碧栏杆下”,歌词所塑造的形象是一丛开放在碧栏杆下的小小的玫瑰花,美丽、娇弱、纤柔,有美好的愿望,但又缺乏自我保护能力。演唱时的速度稍慢、力度中弱,要用比较缠绵、清晰的声音和同情的、怜惜的语调来表现它。一首独唱曲还经常在几个乐段中陆续表现出不同的意境,演唱者要抓住这些不同的环境特征来进行不同的情感处理,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表达出作品所想要塑造的人物形象及其内心的情感状态。

3.曲调。每个音符都是一个个体,发挥着其应有的作用。声乐演唱如果在多种模式的作用下达到结构一致――异质同构,就能够激发其作品的情感。例如,《我爱你,塞北的雪》,这首歌曲通过欣赏旋律,仿佛看到了洁白的雪花飘飘洒洒落到了北国大地,一片银装素裹。演唱时优美的歌声,饱含深情的发声,仿佛演唱者能把自己和听者置于白雪的世界中,这样的音乐作品,净化了彼此的心灵,培养了高尚的情操,产生了深刻的共鸣――异质同构。

在声乐演唱中,在注重演唱技巧的同时,也要注重情感的作用。也就是说,演唱者在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同时,投入真实情感,使听众产生共鸣,这样的演唱才能够打动人。

三、个性心理

(一)声乐演唱个性心理特征

1.声乐演唱个性的倾向性。个性倾向性是推动人们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它决定着人们对周围世界认识、态度的选择和趋向。对于演唱者而言,对音乐的理想和信念的选择,使得他对作品的理解有着自己的倾向性,这决定了演唱者的演唱追求。

2.演唱个性的稳定性。一位演唱者偶尔唱几首歌曲,并不能说明其演唱个性,只有经常对唱歌感兴趣,对此问题积极关注,才能说明其对此类作品的个性稳定性。演唱个性的稳定和演唱个性的可变性是对立统一的,因此,演唱个性的稳定性是相对而言的。

3.演唱个性的独特性。每一位演唱者的演唱心理状态总带有其个性的色彩。由于演唱者的阅历不同,其在拥有共同的特征的同时,还具有其个体不同的心理特征。演唱个性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在相同的情景状况下,不同个性的演唱者具有不同的心理状态,面对演唱时出现的问题会采取不同的行动。(2)同样的心理状态,在不同个性的演唱者身上会表现不同。

(二)演唱者自身因素促使演唱个性心理发展

演唱者自身因素主要指动机、兴趣和信念,这三个因素能够促使演唱个性心理的完美发展。

1.演唱动机。动机就是指为了实现某个目的而行动的原因。对于演唱者而言,演唱动机就是指在作品和听众的激励下,引发的一种心理活动倾向。人们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有效方式之一就是歌唱,用歌声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同时也激发听众的情感,带给人们一种美的享受。当然这是演唱者演唱的最终目的,并不是所有的演唱者演唱歌曲时都能够达到此目的,这需要演唱者对作品有深刻的理解和共鸣,需要他能够将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全部表达出来,而这与演唱者的动机有着密切关系。一名演唱者若想成为一名造诣很深的歌唱家,必须具有持之以恒的动机。动机是在需要的环境下产生的。对于演唱者而言,演唱动机是在演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另外,歌唱的刺激也是产生歌唱动机的另一因素。事实上,演唱者在培养良好的演唱动机之前,必须有良好的学习动机。

2.演唱兴趣。兴趣是做好一切的源泉。就演唱者而言,演唱兴趣就是演唱者在积极探究演唱时,对歌唱的认识倾向。这种认识倾向使人对演唱及与之相关的事物优先注意,并有了强烈、明显的指向性和探究性。演唱者对于声乐表演深入地了解,对此演唱对象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去研究它、领会它、掌握它,使歌唱兴趣这一心理因素对歌唱行为产生积极的能动作用。兴趣的持久性主要指兴趣的稳定程度。兴趣的稳定性,对一个演唱者的学习、实践都很重要,只有稳定的兴趣,才能促使演唱者长期、系统地学习声乐基础知识,坚持到底,并取得最后成功。兴趣的这些品质使得演唱者在演唱行为发生时反作用于其本身,对演唱者演唱个性的完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歌唱兴趣的存在与否、其强烈的程度直接影响着歌唱者的演唱状态、积极兴奋程度。这确实是值得演唱者重视的一个问题。

3.演唱信念。信念是人们生活的精神支柱,只有坚定信念的人,才能取得胜利。作为一个演唱者,演唱信念的存在对其一生的演唱起着无法估量的作用。在声乐的学习中有一项独特的学习内容――建造乐器,而这个建造乐器的过程对于绝大多数声乐学习者来说是枯燥的。有些人为了实现唱好歌的愿望奋斗一生,最终成为了一个具有坚定信念的演唱者。演唱信念促进了演唱个性朝着积极性、吃苦耐劳精神、创造性的方向发展。

结语

声乐演唱者的心理因素会随着阅历的不断增多而不断加强。声乐学习和演唱的全过程离不开心理各方面的控制。在声乐的演唱过程中,演唱者不应只注重技巧的练习,还要注重其演唱时出现的心理因素。演唱者在具有成熟的演唱技巧的同时,再加上拥有较强的心理素质,那么其演唱就会成功。

参考文献:

[1]廖乃雄.音乐教学法[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

[2]汪雁. 声乐教学及实践中的心理调适[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7(8) .

[3]王容. 声乐演唱中的心理障碍及其克服[J].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3) .

[4]于丽文. 心理因素对演唱的影响[J]. 音乐生活, 2009(6) .

[5]胡海. 声乐演唱中必须注重情感的表达[J]. 作家, 2009(4) .

[6]李源. 声乐演唱的心理素质及培养[J]. 宿州学院学报, 2005(3)

[7]殷占锋. 歌唱心理在演唱和教学中的作用[J]. 教育革新, 2009(6) .

篇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2409(2007)05―1018―02

笔者对32例癌症患者进行临床观察与研究,发现癌症患者一般有怀疑、恐惧、焦虑、彷徨、抑郁、求生等心理变化,只要针对各类心理变化,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做好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减轻痛苦、满足愿望,就能使患者的症状有所改善,提高生活质量。

1 临床资料

本组32例癌症患者,男18例,女14例;最小42岁,最大80岁,平均61岁。

2 心理分析

2.1 知识缺乏

过去。人们一直视癌症为“不治之症”,得了癌症就象被宣判死刑,对癌症产生恐惧心理,常表现出惊恐不安、焦虑、彷徨、消极和悲观情绪。入院后。看到或听到一部分癌症晚期患者不仅经历手术、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及癌痛等躯体痛苦,还使家庭承受巨大的经济负担,最终还是死亡,片面地认为这也是自己的下场,对治疗失去信心。

2.2 情感创伤及亲人背弃

本组的32例患者中有的曾有不幸婚姻史,有的夫妻感情不好,他们在患病前精神上已受到伤害,患了癌症无异于雪上加霜;有的患者因单位效益不好,又没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精神、物质方面的关爱。众所周知,人在遇到挫折时,往往感情上变得格外脆弱。对癌症患者,不仅需要家人的支持和关怀,而且需要亲友、同事及社会的鼓励和帮助,当这一切都得不到满足后,必然会产生一种失落感和孤独感。

2.3 难以沉重的经济负担

癌症需要长期治疗,随时都有复发的可能,因而癌症患者需要定期复查,巩固治疗。然而癌症患者如果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作保障,将难以长期坚持治疗。临床上有些长期坚持治疗的患者,明显地延长了生命,生存质量也明显提高,有些患者则因经费问题,不得不放弃治疗,但又担心疾病恶化发展,在痛苦、抑郁、恐惧和无奈中度日。

2.4 有缺陷的个性特征

一个人对待死亡的态度,一般取决于其人格特征以及处理挫折所惯用的方式,由于个体生理、心理特征不同,对心理刺激的易感性或抵抗力,表现了不同程度的差异。同样是患了癌症,甚至也是经济窘困或情感创伤,不同性格的人会产生不同的认识观念。性格开朗、意志坚强、热爱生活的患者,能以积极的应对方式排解心中的抑郁情绪。而性格比较内向、敏感的人,不愿以倾诉、转移等方式排解心中的抑郁情绪,而是以自责、自伤、甚至自杀的方式来逃避现实。可以说,患者的人格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疾病的转归和发展。

3 心理疏导

3.1 消除患者对癌症的恐惧

对癌症患者比较敏感的问题,医务人员须进行耐心细致的解释,提高他们对癌症的认识,讲述治愈癌症或生命得到延长的具体例子,使之在各项治疗中充分合作,减轻心理反应,鼓励患者树立坚强意志以及战胜疾病的信心。

3.2 新人及社会的支持

癌症患者治疗的成功与否,与亲友、同事、社会的鼓励和帮助是分不开的,特别是与家庭支持更密切相关,家属与患者接触最多,最能影响患者的心理,一声叹息、一个眼神都会使患者产生心理负担。所以,护士应多和患者家属沟通,在患者治疗或康复过程中。不仅给予精神鼓励和经济支持,还要给予精心而适度的生活照顾,使患者体验到亲人的关爱和温暖,利于患者康复,重返社会。

3.3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进行因人而异的心理干预

护士与患者通过特定的护理与被护理而形成的人际关系,称为护患关系,它是护理实践中众多人际关系的主要方面,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实施心理疏导的基础,它可以减轻患者的疾苦,缓和焦虑,激发患者的希望和信心。在护患关系满意的情况下,护士在患者的心目中具有一定的威信,护士的要求、承诺和解释易为患者所接受,从而保证了可靠的护理效果。通过与患者交流语言、观察行为等,及时捕捉信息,了解其心理状态,特别是那些性格孤僻内向、抑郁、个性有缺陷、情绪不稳定的患者,更需要密切关注,采取有效措施。如通过交谈,找出引起抑郁因素,给予适当开导,让他们倾诉内心的苦闷,发泄其负性情绪;安排他们与那些性格开朗乐观的患者同住一个病房,便于一起交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来影响其消极悲观的心态,从而带来正面效应,通过不同的心理干预措施,帮助他们战胜自身的心理弱点,以其积极的心理防卫机制面对癌症和自己的人生。

篇8

贾宝玉的女性化大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爱红的癖好

《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向贾雨村介绍贾宝玉的奇异之处时,特意介绍宝玉满周岁抓周“伸手只把些脂粉钗环抓来玩弄”,这颇具预示性的细节揭示出人物的爱红习性。在第十九回里,当袭人以不离开贾府为条件要求宝玉“再不许弄花儿、弄粉儿、偷着吃人嘴上擦的胭脂,和那爱红的毛病儿”,他虽口头马上答应,但第二天却又“替他们淘澄脂胭膏子”,致使左边腮上都溅上了红;第二十一回,贾宝玉于不觉中欲吃黛玉房中的脂胭,被湘云从身后伸手打落,第四十四回,他又十分在行地向平儿介绍胭脂的调配方法和使用方法,如此种种艺术描写,无不昭示着一个基本事实,作为男性的贾玉玉爱红确已成癖。他不顾父亲和旁人的鄙视指责,硬要分享女儿们的专利,这“不长进的毛病儿”,显然是“偏离常态”的变态行为。

第二、生活女性化

在中国封建社会,男女两性的社会角色各各不相同,生活范围及内容也迥然有别。“正位乎内”的女性以闺房庭院为自己的生活范围,以学习女红、操持家务、生儿育女为自己的人生职责。“正位乎外”的男性则以社会为人生舞台,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之责,因此,“士”阶层中的大多数男性自觉地选择了读书—进仕做官这一人生道路。贾宝玉则与众不同,他自幼喜欢在闺帷中厮混,自从住进大观园后,更是“心满意足,再无别项可生贪求之心,每日只和姊妹丫环们一处,或读书,或写字,或弹琴下棋,作画吟诗,以至描鸾刺凤,斗草簪花,低吟悄唱,拆字猜枚,无所不至,倒也十分快意”(《红楼梦》第二十三回,以下引此书只注回目),以女性化的闺房生活为乐,从不考虑自己斥为一个男儿于家于国应尽的责任,诚如作者在第二十回中所言:“并不想自己是男子,须要为子弟之表率。”更有甚者,他“不肯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将八股文斥为“后人饵名的钓禄之所”,从不“潜心玩索。”他曾当面顶撞史湘云的规劝(第三十二回),并以受惊吓为借口,逃避贾政对自己读书情况的检查(第七十三回)。这一切均表明贾宝玉在有意识的拒绝走传统读书做官、耀祖光宗的人生道路,拒绝进入男性的社会角色定位,完全放弃对功名利禄的追求,悖离“社会期待”。从《红楼梦》前八十回的艺术描写看来,他已经十分习惯并非常喜欢那种“无明无夜和姐妹们鬼混”(第二十一回)的女性化生活,并似乎打算在内帷中长期厮混下去。毫无疑问,这又是一种“偏离规范”的异常表现。

第三、性格女性化

从总体上看,贾宝玉的性格缺少男性应有的阳刚之气,更多地呈现出女性的阴柔特征。他“天生成惯能作小服低,赔身下气,性情体贴,话语缠绵”(第九回),对黛玉是如此,对袭人、秦钟等也是如此;他胆小,怕见父亲,怕见生人,怕晚上一人睡觉;他遇事无主见,既缺乏基本的应变能力,又缺乏承担责任的勇气,金钏儿被打被撵、晴雯被冤,尽管他心里颇觉不公,但却无胆量挺身而出为她们辩解,当然更无能力去保护她们,除此之外,贾宝玉的多愁善感也相当突出。他常常发呆、掉泪,常常触景生情,感伤不已。听到黛玉的《葬花词》,“不觉恸倒山坡上”,联想不断,以致于“心碎肠断”(第二十八回);看见祝妈创土种竹,打扫竹叶,“顿觉一时魂魄失守,随便坐在一块山石上出神,不觉滴下泪来”(第五十七回);见杏花落听雀儿啼,又伤心感叹,发了呆性(第下十八回)。贾宝玉这种敏锐的感受力、细致的观察力以及丰富的联想、脆弱的感情,无不反映出女性心态与性格特征,对此,可借心理学术语称之为“性倒错”,因为“性倒错在第三性征上更象异性”[4],。

第四、奇特的两性观

在对男女两性的总体看法上,贾宝玉是贬男尊女的。他有一句惊世骇俗的名言:“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第二回),“他料定天地间灵淑之气,只钟于女子,男儿们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因此把一切男子都看成浊物,可有可无”(第二十回)。这种男浊女清、尊女抑男的两性观在封建社会的父系文化系统中确属罕见,尤其出自男儿之口,则更可谓空前,它是贾宝玉“偏离规范”、人格变态的重要标志之一。

此外,贾宝玉“面若中利、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面如傅粉,唇若施脂”(第三回),如花似玉的容貌更为他增添了几分女性的柔美。

现代心理学家认为,用来定义“变态”的词语包括以下这些:越轨—指明显不同于社会公认的行为标准的行为;异常—指与公认的规范很不同的行动;失调—缺乏行为的整合;稀奇古怪—指与社会公认规范不相同的行为。“决定是否任何一个具体的个体是变态的最一致的标准是:①行为偏离、或不同于)那个社会的规范;②失调行为总是继续和/持续存在;③人们内部和/或人们之间活动的最终破坏程度”[5]。由此,我们可以判定贾宝玉的女性化实属变态,不仅今日的读者能够明显地感觉到他心理和行为的异常、越轨和稀奇古怪,就是《红楼梦》本身也多次指出这一点:小说第三回写黛玉初见宝玉,作者引出所谓“后人”所作的《西江月》词二首,以正话反说的形式表达了自己对这一形象的总体评价,其一曰: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庶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作者说此词批得“极确”,它道出了贾宝玉性格行为与众不同、偏僻(即不合正道)乖张(即怪僻不通情理)的特征。在小说中,最疼爱宝玉的贾母也说他就是与众不同,最接近他的袭人说他:“性格异常”、“更有几件千奇百怪口不能言的毛病儿。”除此之外。书中还不时直接以“痴”、“呆”“傻”、“疯”、“怪”、“狂”等字眼来形容他的变态行为。值得注意的是,贾宝玉的女性化不仅引起了他人的非议,破坏了他与本阶级多数成员的和谐关系,而且导致了他与以贾政为代表的封建家族、封建贵族阶级的尖锐对立,导致了他与整个男权社会的严重脱节,从而也最终导致了他自身的生存危机,这实质上从另一侧面证实了贾宝玉的女性化确为一种偏离规范的人格变态。

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一个人人格的形成及其存在状态,必定要受其自身先天和后天诸如生理、社会等内外因素的影响,贾宝玉也不例外,《红楼梦》对其变态人格形成的原因作了一定程度的揭示。

1、先天因素影响贾宝玉人格的先天因素既不是现代心理学家们所学的“遗传基因”,也并非美学家们所谓“历史积淀”,而是贾宝玉的前身—被女娲遗弃在青埂峰的石头。秉自然灵秀之气的仙石决定了贾宝玉的聪明灵秀,无补天之才的顽石则决定了他的“于国于家无望”,石头的前身赋予了宝玉正邪两极之性,使“其聪明灵秀之气,则在千万人之上;其乖僻邪谬不近人情之态,又在千万人之下”(第二回)。如此天赋,必然铸就贾宝玉具有偏离、异常因素的人格形态。

2、后天因素这里主要指宝玉的生活和成长环境。由于贾母的溺爱,他一直例外地以男性的身分在闺帷内厮混,成天跟姐姐妹妹、小姐丫环们呆在一起,极易染上较多的女儿脂粉气。住进大观园,更是进入了女儿世界,完全生活在女性的庇护、偏爱、温情之中,自己的生活也完全女性化,正如兴儿所说:“他长了这么大,独他没有上过正经学堂,我们家从祖宗直到二爷,谁不是寒窗十载,偏他不喜读书。老太太的宝贝,老爷先还管,如今也不敢管了。……每日也不习文也不学武,又怕见人,只爱在丫头群里闹”(第六十六回),在如此生活环璄中长大的贾宝玉,人格的女性化在所难免。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意识,一个人后天的生活环境尤其是教育条件在其心理发展上起着重要甚至是主导作用。正是基于这种认识,现代红学家们更多地强调了后天的因素,认为在大观园这个女儿国内,生活风气比较干净,封建礼教的统治相对薄弱,贾宝玉较少地受到外界污浊风气的影响,可以比较自由的生活,大胆阅读一些具有市民意识和民主要求的杂学野史,有较多的机会了解青年女奴们的美好心灵和不幸遭遇以及贵族少女们的内心苦闷,这一切均有助于他叛逆思想的形成。上述认识本是相当正确、无可非议的,但问题在于叛逆并不意味着要以女性化变态形式表现出来,何况《红楼梦》所提供的生活环境既不能完全说明贾宝玉异端思想形成的原因,正如某些学者所论,贾宝玉那种“已经带有初步民主主义色彩的先进思想,当然不是任何一个生活在十八世纪中叶的少年所能具备的”[6],更不能充分解释他人格变态这一异常现象。

笔者认为,在《红楼梦》中,曹雪芹更为强调的乃是贾宝玉人格形成的先天素质——与生俱有的顽性劣根,这一点可以从全书石头下凡的基本构思中看出,可以从宝玉一出生就与众不同、自幼便口出怪言中看出,可以从贾府上下之人难以理解宝玉的痴狂中看出。第五回,作者借警幻仙子之口指出“如尔则天分中生成一段痴情”,第十九回又借袭人的心理活动强调了宝玉变态人格的先天属性,“袭人自幼儿见宝玉性格异常,其淘气憨顽出于众小儿之外,更有几件千奇百怪口不能言的毛病儿。近来仗着祖母溺爱,父母亦不能十分严紧拘管,更觉放纵驰荡,任情恣性,最不喜务正。”十分明显,贾宝玉性格和行为的异常与生俱有,祖母的溺爱、他人的影响以及父母拘管的不严等后天因素仅仅起着“放纵”作用,而非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曹雪芹通过大量的艺术描写所要突出的,正是贾宝玉那天生俱有并且后天不能更改的顽愚劣根、痴狂本性,从这一意义上来讲,宝玉人格的女性化最终也是由先天决定的。

当然,石头前身决定贾宝玉的本性和他后天人格的形态,这种构思无疑是非科学的,曹雪芹作如此艺术处理,目的并非要给世人讲一个优美的神话故事,而是巧妙的利用大众审美心理对神话故事所具神奇性的认同与欣赏来实现自己的创作意图。幼年、少年贾宝玉的思想性格显示的乃是成年曹雪芹的思想与人生观,曹雪芹强调宝玉人格形成的先天因素,有利于自己一开篇便集中笔力塑造一位崭新而又奇特的叛逆者形象,有利于从其奇异之处来突出强调这位叛臣逆子的无可救药及其与本阶级的势不两立,从而更为鲜明地表现出自己独到而又深刻的现实人生感受。

作为《红楼梦》的第一主人公,贾宝玉是曹雪芹呕心沥血十数载而创造出的不朽艺术典范,透过这一人物的变态人格,我们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到曹雪芹的的创作情感基因和内在心理动因,更为准确地把握其人生观的复杂内涵。

首先,它表现了曹雪芹心灵深处或潜意识中对于女性的依赖和眷恋。

我们并不将《红楼梦》视为曹雪芹的自传,也未曾将贾宝玉等同于曹雪芹,但是不容否认,在贾宝玉这一形象身上明显带有作者个人身世和经历的许多痕迹。因此,研究贾宝玉就必须了解曹雪芹的人生经历,必须探索曹雪芹的心路历程,只有深入到曹雪芹的心灵世界之中,才可能洞悉贾宝玉这一形象的全部艺术内涵。

曹雪芹的外貌并非女儿相,“其人身胖头广而色黑”[7],其性格狂放,风姿傲岸,从未以女儿态为美,那么他将贾宝玉女性化的现实依据究竟何在呢?这里。我们不能忽略其少年时代生活经历对他一生的重要影响,因为“个体的童年经验常常为他的整个人生定下基调,规范了他以后的发展方向和程度”,“一个人的一生都要受童年的‘基本选择’的影响”[8]。从康熙五十四年到雍正六年初曹家被抄,曹雪芹在江南地区度过了十三年的富贵温柔生活,其间,身边除了有宠爱他的母亲之外,还有几位“好姊妹”以及一大群气质不俗聪明美丽的女仆。朝夕相处之间,她们使曹雪芹既充分感受到女性的温情爱意,也清楚地看到女儿的聪明才智,这一切均汇入了他的童年经验之中。尽管随着家道的中落衰败,被女性之爱所包围的生活一去不复返,然而昔日所体验过的女性温情却沉潜为珍藏在心底的美好回忆。这种刻骨铭心的记忆使女性在他心目中成为纯洁美好的象征,而抄家时所看到的残酷凶恶,成年后于困顿中所感受的世态炎凉,又作为一种心理酵素,极大地扩张了童年经验所形成的心理宿因,强化了记忆中的女性美。虽然现实中的曹雪芹在亲友面前或狂歌豪饮,或纵情放言,可其心灵深处或潜意识中却保留着对女性深深的眷恋和依赖之情,这一点已在贾宝玉形象的塑造中得到充分的表现。

贾宝玉从小到大不仅在日常的衣食住行方面完全离不开女性的照料,而且在感情上有着一种强烈的依附女性的趋向,女性之情爱成为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为此,他希望与姐妹丫环们长相厮守,永不分离,生愿有她们的身影相伴,死盼有她们的眼泪相随,这显然已经大大超出了一般男性对女性应有的依恋程度。为了实现自己的意愿,贾宝玉不仅放弃男子应负的家庭与社会责任,钻进女儿国之中充当一位特殊臣民,而且尽可能地去掉身上的男性气度,与女儿们心心相印,息息相通,拥有共同的喜怒哀乐,不但情感上亲密无间,即便在心理感受上也最大限度的消除了两性的差别。经过如此的艺术处理,曹雪芹让身为男儿身的贾宝玉达到了与女性的高度融合,让自己所留恋与向往的美好人生境界在贾宝玉的女性化表现过程展示出来,并由此获得一定程度的心理补偿。从这一意义上讲,贾宝玉的女性化既是曹雪芹的心理情感上眷恋女性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他传达这种依恋之情的必要手段。

不唯如此,曹雪芹还将自己对女性的钟情依恋,转化为笔下贾宝玉对女性的关怀体贴以作为回报。小说第十九回写东府里演戏放花灯,宝玉想到这里素日有一小书房,内曾挂着一幅美人图,于是“想那美人也自然是寂寞的,须得我去望慰他一回。”对此,脂砚斋评道:“极不通极胡说中,写出绝代情痴,宜乎众人谓之疯傻。”斯言极是!望慰图上一美人,确为“疯傻”之变态行为,但人们却由此看到了贾宝玉对女性的关心体贴,感受到了作者对女性的一往情深,贾宝玉的变态的确传达出曹雪芹独特的人生体验。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曹雪芹让贾宝玉对女孩子的出嫁尤其在意:一想到邢岫烟已择了夫婿,便感伤“又少了一个好女儿”(第五十八回);一听说迎春将带着四个丫头出嫁,便跌足道:“从今后这世上又少了五个清净人了”(第七十九回)。贾宝玉的这种异常心态,或者说作者的如此描写,当与曹雪芹童年时代所接触的女性多属未婚有着直接联系。

其次,贾宝玉的女性观艺术地折射出曹雪芹对女性的崇拜和赞美,反映了他崭新的女性观。

在《红楼梦》第一回中,曹雪芹谈了自己的创作动机:“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着重号为笔者所加,下同)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我之上,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我实愧则有余”,“闺阁中历历有人,乃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己短,一并使其泯灭也”,“我虽不学文,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来,亦可闺阁昭传。”由此不难看出,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动机之一乃是使闺阁昭传,为女性唱赞歌,而这种动机的产生则是建立在男女比较,男不如女的思想基础之上的。为了实现自己的创作意图,曹雪芹必须在作品中通过艺术形象将男女两性加以比较,并以具体的结果来证实自己观点的正确。以贾宝玉与大观园中的女性相比,并通过贾宝玉的亲身感受来体现男女之差异,这是曹雪芹进行男女总体比较中的重要一环,而将宝玉女性化实质上更便于比较的进行。

中国封建社会中的男尊女卑不是自然性别差异的体现,它所内涵的乃是一种社会性的伦理差别,其具体表现之一便是男外女内的社会分工。在一般的女性无法走出家门而一般的男性又不屑于留在家内的历史条件下,女性化的贾宝玉“独为闺阁增光而见弃于世道”(第五回),自动放弃男权社会赋予自己的特权,不愿走出家门离开闺阁,长期厮混于女儿之中,这就具备了男女比较的条件。《红楼梦》的艺术描写告诉人们,生活在大观园内的贾宝玉的确在诸多方面不如身边的女性:论作诗赋词之才气他不及黛玉、宝钗,论治家理财之能力他不及凤姐、探春,论坚决反抗不妥协之精神他又不及黛玉、晴雯,至于其生活自理能力更是等于零,时时事事离不开袭人等女仆的侍候照料。如此比来,贾宝玉即使生活上仍然可以养尊处优,但是心理上却无法“自尊自大”起来,性别的尊和少爷身份的贵均难以消除心灵深处的“卑”,相形见拙的闷随时困挠和折磨着他。比较的结果只能导致贾宝玉对女性的进一步依恋和崇拜,并因他的心理、人格永远难以“阳刚”起来而进一步加速女性化的进程。

一位男性如果拒绝承担社会所分派的角色,放弃社会赋于的性别尊严,其结果不仅仅是“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而且行为,性格诸方而表现出向女性认同的趋势。不容否认,此种艺术处理内涵着曹雪芹对女性的崇拜与赞美,在这一问题上,曹雪芹不仅仅单纯具有感性体验,而且已经将其上升为理性认识,并以贾宝玉“男浊女清”两性观的理论形态表现出来。

本来,清初不少小说家都接受了中国传统的“人秉气而生”[9]的哲学观点,即所谓“丈夫禀阴阳之气而有身,赋万物之灵而成性”,并有人借此来表达自己进步的男女观。例如震泽九容楼主人松云氏撰写的《英云梦》第一回写道:“盖闻天、地,人称为三才,轻清上浮者为天。则为风、云、雷、日、月、星辰;重浊者下凝为地,则载山川、社稷。惟人生于中央,且种种不一。若得山川之秀,社稷之灵,或生天才或生神童,此非凡人可比。若非文星下降,岂能有锦心绣口,下笔千言立就,可称为才子。又有香闺女子,无师无文,亦能韵古传今,才华竟胜过男子者,此乃得天地之气,钟山川之秀而成,此则淑美,可为佳人。”这里已经明显地表现出对女性才华的高度肯定和热情赞美,但此处的女性仅指“佳人”,而且对男性中的“才子”也同样作了充分肯定。曹雪芹不但接受了前人进步思想的影响,并且走得更远。第一、他让笔下的贾宝玉将女性作为一个整体加以崇拜、赞扬:“女儿是水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贾宝玉“见了姐姐便忘了妹妹”,对不少女孩子都流露出爱慕之情,这固然可视为贵族公子轻浮品性的表现而加以指责,但如果作更深入全面的发掘,便不难发现宝玉绝非贾琏之类的好色之徒,应当承认其“”实质上正是他对女性“泛爱”的具体体现。第二、尊女贬男。他“料定天地灵淑之气,只钟于女子,”“因此把一切男子都看成浊物”,这种异于常人悖于传统的两性观正是曹雪芹塑造红楼男女两大形象系列的根本出发点,贾府中那“一代不如一代”的男性形象与一大群美丽聪明的女性形象正分别成为“男浊女清”的艺术写照,贾宝玉的女性化则更是对“男浊”最直接最有力的否定和批判。对“女清”极大的张扬和赞美,它向上千年来男性至尊的社会地位发起了强有力的挑战,显示出对整个男权社会、父系文化的大胆反叛。

复次,贾宝玉的女性化实为反社会化之结果,他对由自身性别所决定的社会责任的彻底放弃,表现了作者对所属阶级的彻底失望及其对整个男权社会的彻底否定。

每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人,要想适应社会,成为社会所需要的角色,都必须经过社会化的过程。这一过程从人的童年时期就已开始,家庭则成为对孩子进行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儿童一方面通过模仿成人的言行,一方面通过父母等人的赞许和责备,逐渐学会识别社会行为,学会适应和掌握社会标准,学会与他人的合作与竞争,从而逐渐被培养成为一个社会所期望的人。贾宝玉身上则明显地具有一种反社会化倾向,他既具有“无才”之天性,后天又拒绝封建家长的正统教育,与父亲贾政的对抗实质就是与整个社会的对抗,因为在父系文化社会中父亲“代表人类生存的另一支住,代表思想的世界,人化自然的世界,法律和秩序的世界,原则的世界,游历和冒险的世界。父亲是教育孩子并指引他步入世界之路的人”。[10]抓周时的表现已使贾政对他“不喜欢”、“不甚爱惜”,成长过程中的所作所为更让贾政产生“将来之患”(第三十三回)的忧虑。贾宝玉的女性化使他从根本上不可能成为父亲、家族乃至社会所需要的人。由此便注定他将与以贾政为代表的封建家长、封建贵族阶级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从而完全成为本阶级的叛逆者。

曹雪芹所处的时代正值封建社会走向末路,然而所谓的康乾盛世却使行将就木的腐朽社会表面上呈现着繁荣升平景象,曹雪芹由于自身特殊的遭际和处境,敏锐地感受到遍布生活中的悲剧予盾和悲剧氛围,正如鲁迅先生《中国小说史略》所说,“颓运方至,变故渐多,宝玉在繁华丰厚中,且亦屡与‘无常’觌面。……悲剧之雾,遍被华林;然呼吸而领会之者,独宝玉而已。”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人生态使曹雪芹比同时代的许多人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封建末世社会中的种种卑劣、腐朽和糜烂,并预感到自己所属的阶级运终数尽,衰颓没落之势已不可挽回。对此,他既缺“补天”之才,无力改变社会发成的总趋势,成为本阶级的擎天柱,又不愿与黑暗同流合污,不甘成为本阶级的殉葬品,内心充满梦醒了无路可以走”的痛苦、矛盾与悲伤。从这一角度看来,贾宝玉的女性化及其由自身性别所一生的自卑感、罪恶感,已不仅仅出于曹雪芹对女性的依恋与崇拜,更是他对延续了上千年的封建父系社会、男权政治彻底绝望之后的彻底否定。通过贾宝玉的女性化,曹雪芹向所属阶级和全社会表明了自己不予合作且不愿合作的政治态度,公开了自己“于家于国无望”的逆子叛臣身分,而正是这一点,使贾宝玉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人物形象画廓中前所未有的最具反叛精神的艺术形象。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贾宝玉的女性化固然体现了曹雪芹大胆的叛逆精神,但同时也内涵着他“世人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的万般皆空的悲剧性人生感受和认识,因此,贾宝玉式的反抗最终只能是消极的。贾宝玉躲进女儿世界中去寻求那有限的真善美,这是反叛,也是逃避,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成了男性世界里的多余人,既不愿充当旧世界所需要的“补天”派,也不可能扮演新世纪所需要的“拆天”人,诚如贾雨村所言“上则不能为仁人为君子,下亦不能为大凶大恶”(第二回)。女性化的贾宝玉在拒绝承担传统的人生职责的同时,也放弃了对旧社会的改造,放弃了对新生活的主动追求,因此他尽管的确不会成为封建贵族阶级所希望的接班人,同样,也根本不会充当本阶级的掘墓人,这一点反映了曹雪芹的时代与阶级的局限性。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女性化的贾宝玉正是一个寓辛酸于荒唐之中的不朽形象,透过其变态的心理、人格,我们完全能够更多的体会到作者痴情之中的真味与深意。

注释

[1]邓明显、郭翕峰主编《咨询心理学》第203页 中国科技出版社1992年9月出版

[2][5][美〕罗伯特、保罗·萨门《变态心理学》 辽宁大学出版社

[3]刘力、谭力海主编《剖析人生—心理类型学》第369页 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出版

[4]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词曲》第797页 北师大出版社1989年出版

[6]朱淡文《红楼梦论源》第172页 江苏古藉出版社出版

[7]裕瑞《枣窗闲笔·后红楼梦书后》

篇9

重症监护的患者病情均非常严重,需要进行及时抢救治疗,患者需要面对一个全新的环境和一整套详细的检查和治疗程序,患者很容易产生紧张和不适应的心理状态,从而影响治疗效果[1]。传统的护理模式中,ICU护理人员将大部分精力放在观察患者各种监护指标及抢救上,忽略了对患者情绪及心理的护理,不利于患者康复,更不利于提升护理质量[2]。2013开始我们提出并开展ICU患者心理关爱护理,减轻其紧张恐惧心理,提高他们心理应激的技巧和心理承受能力,促进身心恢复,使其更好的融入社会,关爱自己。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病例全部来自2014年1月~5月在我科患者58例,平均年龄43岁,患者的性别、文化程度、临床表现等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分组 将58例住院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

1.3方法

1.3.1分析心理特点

1.3.1.1焦虑、恐惧 这类患者因为环境的改变、知识的缺乏往往顾虑重重,精神高度紧张,情绪不安,有的表现为急躁易怒、心慌、难以入睡,有的表现为沉默、拒绝交流。

1.3.1.2孤独无助感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他们内心渴望亲人和医护人员的帮助,但又顾虑别人的想法,这种内心的冲突在加上入院后,接触的都是陌生人,而产生孤独无助感。

1.3.1.3猜疑心加重 活动受限带来的烦躁,特殊治疗带来的痛苦,联想到自身疾病的状况,对检查、治疗均要追根问底,害怕被抛弃。

1.3.2心理护理措施

1.3.2.1营造温馨舒适呢人文环境 病房尽可能保持安静、温湿度适宜、光线合适。优美的环境会产生良好的影响,使患者心情舒畅。同时促进患者间良好的情感交流也是增强患者信心的途径。患者之间的情绪可以相互影响,能带来正负两方面的作用。患者对跟自己有相似处境,却处理得比自己好的人的故事尤其感兴趣.。我们对良好的情绪交流加以鼓励,使患者的心理问题从同病房的病友处得到帮助和关心。

1.3.2.2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首先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护士主动向患者介绍自己的姓名、职务,并记住患者的名字,选择适当的称呼,介绍病区的环境、设施、制度、饮食安排等,因患者比较敏感,故护士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其次,护士经常巡视,主动了解患者的思想动态,及时开导患者,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做好各项治疗,协助生活护理,使患者有安全感。

1.3.2.3心理疏导与劝慰 护士先耐心倾听患者自己谈对目前处境想法,鼓励患者诉说内心的感受,让患者有机会将内心压抑的感受发泄出来,自由畅谈,然后用通俗易懂地语言对其躯体症状进行清晰和令人信服地解释,纠正患者错误地认识,鼓励患者勇敢地面对现实,采取积极地生活态度。同时设身处地地帮助患者解决实际困难,比如饮食安排、家属陪护安排等。

1.3.2.4争取社会偶联系统的配合 良好的家庭,亲友关系能给患者以安慰和支持。在护理过程中,也应以其家庭和亲友进行教育,使之懂得自己的情绪可以影响患者的情绪。懂得自己在解决患者心理问题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温柔的关怀,深切的爱护能给患者提供良好的精神支持,使患者感到轻松和宽慰,同时嘱家属不要在患者面前流露愤怒、悲伤的情绪,给患者以绝望的暗示。对患者来说,对生活充满希望是增强其身心健康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社会支持是促进希望的一个重要因素[3]。

1.3.2.5 做好知识宣教工作 向患者讲解有关疾病的知识,手术的方法、用药、目的,告诉患者如何配合以及自我护理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健教工作不是填鸭式,也不是一次式,应根据不同患者、不同时期、因人而行、满足患者的需要,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

1.3.2.6严密细心观察病情的进展 在进行检查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态度认真,手法准确、轻柔、熟练,观察细致,记录及时,必要时将检查结果主动告诉患者,使他们感到自己受尊重,受重视,以增加他们的信心,把顾虑、恐惧的心情转移到积极的行动中,以最佳的心理配合。

1.4评价指标 采用焦虑自评表(SAS)测量患者的焦虑值,SAS是一个含有20个项目,分为4级评分的自评量表,用于评出焦虑患者的主观感受。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的焦虑程度越高。于患者入院24h内及出院前各评1次进行比较。

1.5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运用 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上表说明:两组患者入院后24hSA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提示两组患者焦虑患者水平有可比性。两组出院前SAS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3 讨论

本研究采用SAS表测量患者的焦虑值进行评定,具有客观、量化、全面和简便的优点,能为临床正确的护理干预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由于这类患者的特殊性,调查人员先于患者及监护人个别交谈,交代调查目的和方法,以自愿为原则,取得有效沟通和配合。由管床护士发放问卷,由患者自己或监护人填写。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要求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疾病护理的同时,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确保患者有良好的心理、社会状态[4]。疾病给患者的正常生活带来一定的威胁,患者因心理应激产生一定的压力,同时手术本身也成为一个压力源,被视为重大生活事件,这种反应的主要表现形式为紧张、焦虑、恐惧,处理不当,会影响患者的康复,甚至会造成身心健康。

针对这些不良心理问题,护理工作者应运用心理护理手段,对护理对象的精神方面给与调试,并结合具体情况给与指导,激发患者正视现实,配合治疗。从调查结果来看,患者将亲属的关爱放在第1位,将医生护士的关爱放在第2位,仅次于亲属,患者的这种强烈的心理需求必须引起护理工作者的重视,并全力以赴。

参考文献:

[1]邝焕明.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护理质量的作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2):409-410.

篇10

想知道这群“差生”到底在想什么吗?下面这段文字来自于一个背负着“差生”标记的中学生的日记――

差生是老师最讨厌的,作业本上布满大红错号,考试时一张张刺眼白卷……我渐渐地觉得我被别人遗忘了,就像是空气,别人看不到,只有我自己可以感觉到。当我意识到这一点时,我就开始变坏。我希望引起别人的注意,于是我开始捣乱课堂纪律:我拽女生辫子、我恶作剧、我骂人……可是每当这时,依旧没人理我,只是用那种我受不了的眼神望着我,是可怜吗?不,谁要他们的可怜!我努力让别人记住我,终于有一天,有人对我说:“你真可恶,我永远恨你!”听了这句话,我竟放声大笑起来,我知道我“成功”了,尽管是恨我。我转过身去,一颗晶莹透亮的液体从我的脸颊上滑落下来,是泪水吗?不,我是差生,差生没有眼泪。

我继续做着坏事,目的是要每个人都忘不了我。每当成功一次后,我都为自己感到骄傲,为自己喝彩。然而,当我快要成功时,我忽然觉得有一种失落感涌上心头,晶莹透亮的液体不断流着,是一种涩涩的感觉。其实我并不坏,我只是不想让别人把我遗忘,我不愿孤独,我希望拥有友谊,我喜欢老师的表扬。

我只有选择这种方式来赢得“重视”,因为从来没有人理解我、帮助我,我所拥有的只是享用不尽的冷漠。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我是差生。

我是差生,我只渴望理解。

看着这篇文笔流畅,感情丰富的短文,你还认为笔者是个“差生”吗?尽管我们天天都在喊:“天生没有差生,只有有差异的学生”。可是,一旦涉及“升学率”这个魔咒时,口号就会立刻变为“分分分,学生的命根。”

近来,有一则不知出自谁之口的校园“民谣”正悄悄地在学生中传播着:

“清清的河水不复存在,是因为污染的灌溉。学校的光芒不再夺目,是因为差生的存在。”

短短两句却道出了“差生”们的尴尬处境。“每个差生心里,都一定有很多故事,因为差生被人关心得最少、误解得最多。”这是“差生”王新伟得出的结论。

万般皆“不是”

王新伟被定为“差生”已有一年了。在进初中之前,他的成绩一直不错,而且当过两年大队长,能弹一手好琴,小学老师个个夸他“脑子灵活”。但是进入初中以后,他的学习成绩开始下滑。初中第一次期终考试以后,他成了班上典型的“差生”。

“我真的很惨,”王新伟眼中噙着泪水说道,“早知道这样,我死也不进这中学!”王新伟是他们小学唯一被推荐到这个重点中学的,当时父母和老师非常高兴,可是刚进中学,老师按考试成绩编学号,全班48人中,他摸底考试成绩最差,所以排在了48号。王新伟所在的这所重点中学,竞争压力非常大,他感到不能适应,学习非常吃力。新伟是个体格健壮的男孩,可是就因为学习成绩差,他这个高大的体型也成了罪过。王新伟说,“老师私下里把我定为了班中的‘黑势力’老大,我开始听说的时候很生气,以后也就破罐子破摔了。”

“有一回,我和一个同学打架,我只是下意识地挺了一下身子。可那小子快速上前抱我,不料竟不慎滑倒,敲坏了门牙。他对老师说,是我用脚踢倒了他。我受了处分,还连累家里赔了不少钱。”说起这件事,王新伟不禁伤心地哭了起来。

“我说的话没人听”

东方鹏被判定为“差生”的原因是经常不交作业。

“不会做作业为什么不问呢?”前来搞教育调研的小李问道。“我问了,可老师要我多动脑筋,不要一有问题就问别人。邻座的‘好生’更是没有耐心教我,把他的作业本一丢,让我自己‘研究’。倒霉的是,我还没有看懂他的作业,已被班干部告到老师那里,说有人抄作业。”东方鹏一脸委屈地答道。

“现在我甚至连走路都在担心是否会飞来横祸!有一次,我丢了回家的车钱,只得向同学借,不料,恰巧被数学老师在三楼的窗口看见,竟怀疑我在敲诈同学的钱,大声叫我上去,还被拉到教导处写检查。虽然那位同学向老师说明了事情的原委,但班主任却始终认为数学老师不会看错的,是同学怕我报复,才为我作了伪证。”

“每次老师怀疑我做错了什么,对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不用解释,你这种人不会进步!”东方鹏对小李说,“差生不但没有犯错误的机会,更没有为自己辩护的权利。”

以上这些都是“差生”的心里话,他们给你的印象还是“差”吗?很显然,他们之所以“差”,只是因为我们的教育有意忽略了他们。

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经常听到这种传言:一些学校为了追求高升学率,想办法逼迫成绩不好的学生转学或休学。也就是说,让没有升学希望的“差生”在考试前夕退出竞争,以维护学校的虚假声誉,而虚假声誉必将在来年的生源和借读费方面赢得一个好收成。那些落魄的被淘汰者的前途,又有谁去关心呢?

其实,真正需要反省的不是这些“差生”们,恐怕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每一位家长都应该反省一下自己,我们的未来难道只包括或只依靠那些看似“优等”的好学生吗?

可是,当我们拿着分数表左一个“差生”,右一个“差生”称呼不止时,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正悄然传来。这种理念一举颠覆了“学习不好的孩子统统是脑子笨”的观念,因为这是极为不科学的一种论断。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勒等人提出了一种新的教育理论――多元智能理论。此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且最初加德纳认为每个人有7种不同类型的智能:

1 言语――语言智能。

2 逻辑――数理智能。

3 视觉空间智能。

4 身体――动觉智能。

5 音乐智能。

6 人际交往智能。

7 自知自省智能。

随后,加德纳又设想了三种潜在的新智能,即存在智能、道德智能和精神智能。

篇11

冠心病属于心身疾病,据现代大量研究证明,心理、社会因素可诱发或加重冠心病,行为应激可触发各种心律失常,甚至猝死。患者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病情发展。因此,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治疗非常重要。现随机抽查我科近1年收治100例冠心病患者,分析其心理情况并进行心理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随机抽查我科2008年1月一12月住院治疗100例冠心病患者,其中男58例,女42例,平均年龄55岁。在疾病不同过程中,因患者年龄、职业和个性、家庭环境不同,患者有着不同的心理特征。其中:紧张焦虑者24例,抑郁消极者18例,安定积极者10例,敏感多疑者8例,盲目乐观者2例。

2 心理护理

2.1焦虑、恐惧: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肌梗死时由于发病突然,胸痛剧烈及濒死感会使患者紧张、恐惧,加之冠心病监护病房(CCU)仪器多,危重患者多,更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使患者对死亡充满恐惧。因此护理人员应耐心安慰患者,及时给予心理疏导,适时地给患者及家属介绍先进的医疗技术及治疗本病的新方法,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治疗后,当患者自觉症状减轻,虽然内心渴望尽早自我进行日常护理,但担心活动加重病情,对活动心怀恐惧,因此护理人员应向患者介绍活动的重要性,适时、适度的活动有利疾病的恢复,可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避免坠积性肺炎和便秘。活动时要注意呼吸、心率情况,根据患者心率情况决定活动强度。

2.2悲观、抑郁:冠心病病情较长,常伴有高血压,易反复,疗效慢,长期服药;反复出现头晕、乏力、胸部不适,影响工作;经济负担增加导致患者产生悲观、抑郁情绪。护理中应予生活上的关心和帮助,让患者感受到无微不致关怀,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宣教,使其掌握饮食和活动的注意事项,学会急救常识。及时与患者进行心理沟通,采用解释、鼓励相结合的方法,使患者认识到只要遵医嘱,坚持治疗,冠心病可达到临床症状消失,可以正常工作和生活。患者家属作为患者的主要支持系统,对其心理和身体康复起重要作用,因此要通过鼓励家属给予患者的支持与力量,增加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的积极性,增强自信心和勇气。

2.3敏感多疑:这类患者对冠心病惧怕,坚信自己有病而且很严重,有时甚至把听、看到别人症状想象成得此病,稍有不适就认为是病情加重,把头痛、颈痛、胃肠病、肩背痛等看成是心绞痛发作,并十分注意观察家属和医护人员语言行为,怀疑其隐瞒了疾病的严重程度,或者是担心医护人员能否给予精心治疗和护理等,因此整日卧床不起,依赖性强,导致不必要的心理负担。护理上应采取支持性心理治疗,耐心解释和安慰,特别注意说话的语气,解释病情谨慎,有问必答,使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了解,消除顾虑,配合治疗。必要时给予综合性暗示疗法,包括心理支持、言语诱导,配合药物,强化暗示,使患者达到自我暗示,改善心理状态,消除敏感多疑心理。

2.4依赖心理:部份患者认为自己从死亡边沿挽回生命,做事特别谨慎,病人角色过重,对自己的活动能力和日常生活护理能力信心不足,不愿意锻炼,稍有不适心情就紧张,出现心率加快而加重心脏的负担。护理中护士多介绍周围成功的病例,讲解如何配合,让患者共同参加护理计划制订,燃起其对疾病的渴望,同时与家属沟通协作,鼓励其独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唤起其对自主能力的渴望。必要时请其他患者现身说法。

2.5心理护理个性化护理:一向自以为健康的人突然患了心肌梗塞,也会因过分恐惧而失去心理平衡。还有那些病情突然恶化的患者,易于产生濒死感,恐怖、悲哀、失助、绝望等消极情绪,往往可以加速患者的死亡。病情不同、年龄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经济条件不同也对患者的心理活动有影响。因此,医护人员要善于具体分析每个患者的心理状态,以便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根据不同文化背景的患者,对疾病的理解产生不同的心理,因此护理要因人而异,了解不同患者病史和过程,生活经历、生活习惯和心理特点,对心理素质较好和文化水平较高患者解释疾病的原因、病情、治疗等有关知识。增强其对疾病的认识,努力调动其配合治疗和护理的积极性。对心理较差的患者应采用关怀、劝导、启发、解释、支持等方法,帮助患者消除顾虑、提高治病信心。

篇12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263-01

慢性病是临床十分常见的疾病,其病程较长,病情反复,临床治疗较为困难,患者往往需要长期的治疗,并且疗效并不显著。老年人由于机体的各系统功能均下降,容易出现各种慢性疾病,例如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等,患者经过了长期的治疗,被病情纠缠,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例如焦虑、抑郁等情况。我院为分析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心理问题,现对50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了心理问题的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00例患者为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的老年慢性病患者,其中男性280例,女性220例,患者年龄在63~92岁之间,平均(76.72±4.22)岁,其中63~70岁之间89例,71~80岁之间238例,80~90岁之间140例,90岁以上33例。患者的慢性疾病包括:冠心病10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1例,糖尿病73例,哮喘41例,脑血栓68例,高血压106例,肺心病58例。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医生采用热情的态度接待患者,使患者与医护人员建立良好的关系。医生要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其心理表现,从患者的表情、言谈、对医护人员的治疗态度等,判断患者的心理情况,并详细地进行记录。

同时,与患者和患者家属多交流,多沟通,了解其心理活动,分析患者的各种需求,注意分析患者的性格、家庭条件、爱好等,做好记录。

2 结果

500例患者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包括:焦虑、抑郁、恐惧、烦躁、悲观。以患者最突出的心理问题为主要心理问题,计算得出各心理问题的比例,得出:焦虑心理154例,占30.8%;抑郁113例,占22.6%;恐惧107例,占21.4%;躁狂86例,占17.2%;悲观40例,占8.00%

3 心理分析

由于患者长期被疾病困扰,多数患者已经接受了长期治疗,患者疾病反复发作,浪费了较多的金钱,却没能得到较好的疗效,因此,一旦疾病复发入院治疗,则会产生较严重的焦虑心理。导致患者不能安心进行治疗。这些心理往往与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患者的家庭环境、生活兴趣等有关[1]。尤其是患者在进入医院后,由于对周围的医院环境不够了解,无法对角色进行转换,对病房感到陌生,出现食欲下降,精神状态不佳等情况,加重了其焦虑和抑郁的情绪。此外,还有患者由于疾病的影响,会出现对医护人员的过度依赖,对周围的其他患者则过于排斥。部分患者对疾病不够信任,会出现多疑等情况。

4 临床心理干预

4.1 尊重患者

医生在工作中,不论对何种患者,都要给予足够的尊重。由于老年人反应较慢,很多患者文化程度低,对各种治疗均不了解,且由于机体的各系统功能均下降,患者会有视力下降、听力减退等情况。医生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不能歧视患者,要对患者有足够的尊重,需要检查时,提前告知患者,取得患者的配合,要向患者充分地讲解,保持足够的耐心和细心,使老年人能够足够地了解检查的必要性。同时,还要向患者讲解有关疾病的知识,消除患者内心的恐惧心理。

由于老年患者往往会伴有脾气暴躁、固执等情况,且由于长期的疾病困扰,因此会对医护人员产生一定的怀疑猜忌,甚至脾气暴躁[2],此时,医生应该运用耐心细心的态度,尊重患者的想法,并结合科学的实例,消除患者的疑惑和不满。避免使用生硬的语言,一味地反驳患者[3]。

4.2 促进患者早日完成角色转换

老年患者由于多有较强的恋家情绪,对死亡十分畏惧,因此不愿意在医院中治疗。还有患者由于以往住院治疗效果差,因此对住院有抵触情绪。此外,经济消耗也让很多老年人认为住院是一种“浪费”[4]。综上,医生在工作中,要从患者入院开始,热情地接待患者,向其讲解科室的环境,使其能够尽快适应环境。让患者感到医护人员对其的重视,进而增加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

4.3 为患者树立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慢性病是临床难治的疾病,甚至有些疾病需要终身治疗。因此,医生要树立患者的乐观向上的积极生活态度,使其自强不息,逐渐从疾病的不良影响中走出,使自己的注意力和生活重点转移到其他方面。医护人员可将一些有相同兴趣的老年患者组织到一起,使其能够彼此交流沟通【5】。此外,还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选择适合的活动和乐趣,使其从悲悯的生活中逐渐走出,重新树立其生活的乐趣,建立乐观向上的自信心。也可在病房中提供老年患者书籍、报刊、象棋等娱乐的工具,为其选择有益健康的节目。

4.4 教会患者自我调节方法

由于老年慢性病患者多体质较弱,情绪浮动较大,其悲观焦虑的心情,往往会加重疾病的危害。医生可教会患者进行情绪的自我调节,在生活中多与医护人员沟通,从多角度了解疾病的知识,积极参与社会的各种活动,保持开朗和乐观的心态。心情烦闷的时候,可外出旅游,到环境幽静的地方散心。或者进行一次家庭聚会,让子女多陪伴在老年人的身边。此外,医护人员还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选择合适的运动,通过适当的运动形式,增加其机体的体抗力,例如太极拳等。有组织的活动,不但能提高人体免疫力,还能在活动中结交到其他老年人,使生活更有乐趣[6]。

4.5 治疗期间的心理干预

对慢性病的患者,由于需要长期的服药,其用药时间较长,老年人往往出现抵触情绪。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要加强对患者治疗期的心理干预措施。避免老年人的悲观抵触情绪、防止其急于治愈疾病而大量用药。医生要详细地向患者讲解用药的注意事项和用药方法,为其建立良好的服药依从性。同时,还要向患者家属讲解药物服用期间的相关注意事项,为患者建立病情档案,随身携带,以防止意外。

5 小结

老年慢性病患者,占据我国疾病患者的很大一部分,其年龄的特殊,疾病的长期折磨,会引发患者出现一系列的心理变化。因此,医护人员要加强各种心理干预措施,以树立患者的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参考文献

[1] 王登秀,王秀兰. 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体会 [J]. 山东医药, 2009, 49 (5):1139-1140.

[2] 姜静. 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状态探讨及护理对策 [J]. 中国当代医药, 2010, 17 (10):531-532.

[3] 王传霞,常仁翠,刘维等. 保健门诊老年慢性病就诊患者心理状况分析及干预措施 [J]. 中国康复, 2010, 25 (5):491-49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