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0 16:27:1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体育课程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体育课程论文

篇1

0引言

新的《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新纲要)))2002年8月12日由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从2003年新学年开始在全国普通高校中施行。毋庸置疑,新纲要的实施已成为全国普通高校体育面临的重要工作。但是,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在体育教学观念、教材内容、组织形式和课程设置等方面基本上还是没有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本文通过对我院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现状的总结,与《新纲要》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要求进行比较分析,提出改革的基本思路和建议,为我院公共体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提供参考。

1研究方法

对比法:对我院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现状与《新纲要》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要求进行比较分析,找出我院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存在的差距。

2结果与分析

2。1我院公共体育课程的现状

根据《新纲要》我院制定了新的课程指导纲要,从2003级开始全面采取学生选项上课,本科体育课程教学时间为两年,占4个学分,专科体育课程教学时间为一年半,占3个学分,每学期1个学分。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为:必修(基础课)与选项课,选项课项目又分为初级班项目(有篮球、排球、足球、武术、健美操、散打、体育舞蹈和网球)和提高班项目(有篮球、排球、足球、武术和健美操)。只有经过初级项目学习并合格后才能选修提高班相应项目。另外,为部分身体异常和病、残、弱及个别高龄等特殊群体开设以康复、保健为主要内容的保健班,每学期4学时体育理论课。体育课教材选用自编教材,执行自编教学大纲,对学生体育课成绩的评定是将其平时成绩和技能成绩折算成百分数来加以评定。

2。2对照《新纲要》我院公共体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在素质教育、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思想指导下,我院的公共体育课程改革,以培养学生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习惯和能力为目标,在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改革与探索,实施了体育选修课程模式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纵观我院公共体育课程现状,对照《新纲要》提出的要求,仍存在以下欠缺和不足:

在课程目标方面:《新纲要》根据体育教育的功能十分具体地提出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领域的目标,不仅为大多数学生确定了基本目标,也为部分学有所长和学有余力的学生确定了发展目标。目标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进一步明确了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性质以及在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目前我院制定的公共体育课程目标中明显缺少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性方面的内容。

在课程设置方面:《新纲要》明确要求,“普通高等学校一、二年级学生必须开设体育课程(四个学期应达到144学时)”,“三年级以上学生(包括研究生)开设选修课”。目前我院专科只开设三个学期的体育课,三年级以上学生也未开设规范的选修课。

在课程结构方面:因为我院只有课堂教学和运动队训练,现行的选修课教学模式没有达到“应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的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学校与社会紧密联系。要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校外(社会、野外)活动、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的要求。而且我院虽然“打破原有系别、班级建制,重新组合上课”,但是由于学生选项后都是只有经过初级班学习后,才能进入提高班,因此不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学生的需要。另外,由于我院场地、器材的原因,目前只开设了足球、篮球、排球、网球等八个选项课项目,学生选择的空间较小,因此在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以及“营造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氛围”等方面尚存不足。还有,我院体育理论课只是徒有虚名,基本没有落到实处。

在教学内容与方法方面:我们的教师尚未摆脱应试教育和竞技体育教育思想影响,以教师为中心,重教轻学,重技术传授轻能力培养、重身体素质和运动成绩提高、轻意识和习惯养成、重身体教育轻心理和文化教育的现象仍然十分普遍。因此,不仅在课程内容的健身性与文化性、选择性与实效性、科学性与接受性方面存在不足,而且在教学方法的个性化、多样化,师生之间多边互动,提高学生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等方面还有欠缺。

在课程建设与课程资源的开发方面:由于学校扩招,学生人数较大幅度的增加,我院场地严重不足,我院教师数量严重不足,课堂教学班人数在4O人左右,远远高于《新纲要》要求的“根据体育课程的实际情况,为确保教学质量,课堂教学班人数一般以30人左右为宜”;同时由于经费短缺,我院还没有“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管理系统和体育场馆设施、器材的管理系统”;

在课程评价方面:体育课程的评价应包括教与学两方面,而我院的公共体育课程缺少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

以上分析主要内容见下面简表

这些差距存在的原因主要是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观念没有更新;学校扩招,学生人数大幅增加,场地建设速度、教师扩充速度跟不上;学校领导不够重视等。

2。3深化改革的思路

为进一步深化我院体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公共体育课程教学质量。在总结我院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经验,找出不足的基础上,依据《新纲要》精神,从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基础工程和关键环节的单项课建设人手,对我院公共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目标、结构、内容、考评方法、课外锻炼,进行整体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在课程指导思想和目标上,突出“健康第一”和“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坚持学校体育面向全体学生的方向,重视体育课程功能的开发,将以往按照运动项目确立学习目标的做法,转变为以体育的功能确立课程目标,在坚持以培养学生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习惯和能力的课程目标的基础上,增加内容具体,便于操作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目标,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在课程设置及结构方面:保证专科生的二年体育课程学习时间,学分为四学分;实施“按系统、分层次、课内外一体化综合管理”的体育课程模式,增加俱乐部活动课,按基础课、选项课、俱乐部活动课、竞技训练课四个层次进行课程教学;在选项课教学中,先确定教学目标,让学生按层次选课(每个项目的教学目标均分为初、中、高三个层次,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现有水平按层次选课,并打破年级及班级的界限。);要求本科学生第五、第六学期必须选修俱乐部活动课,并需修满36学时获得2学分;制定体育理论教学计划,规定每学期必须进行4学时的理论教学,把具体的教学内容分配到具体的学期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掌握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置方法,能合理选择人体需要的健康营养食品。

在教学内容与方法方面:突出体育单项课建设的特色。对各选项课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以适应终身体育、素质教育的需要;坚持“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要;要求每位主讲教师都能依据学校教育的总目标,明确单项课在课程体系中的作用,提出该课的具体目标,紧紧围绕课的目标,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和层次,对教学环节结构进行总体设计,确定教学的策略与方法,提出导学方案,制定出与课程目标相适宜的课程标准,确定考评的内容与方法;搞好公共体育课部业务学习,进行教学方法的研究,推广新经验。:

在课程建设与课程资源的开发方面:学院应按照体育课程教学要求配备相应数量合格的体育教师;加快场地(特别是室内场馆)建设,同时根据现有场地、器材条件,进一步开发课程资源,课内系统可开设乒乓球选项课,素质提高选项课;课外系统将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场地设施和教师资源,在目前我院现有体育协会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体育舞蹈、网球、羽毛球、跆拳道、篮球、排球、足球、健美操、乒乓球等俱乐部,加大“终身体育”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测试的宣传力度,充分调动学生锻炼的主观能动性,推动课外活动的发展,以促进俱乐部的发展;进一步加强课内外的教学管理,坚持教学检查制度;制定教师教学效果评价标准和奖励制度,每年评价一次,评价结果记录教师业务档案,作为教师岗位聘任、职称晋升、奖励等的主要依据;开发网上选课平台、学生体育成绩管理系统和场馆、器材管理系统,力求使公共体育课部的管理工作系统化科学化、系统化和计算机网络化。

在课程评价方面:改革公共体育课程考评方法,依据课程目标,制定教与学两个评价标准。对教师教学的评价,采用教师自评、互评、学生评价、专家组评议的方法,将教师的教学素养、教学态度、教学科研能力、以及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的程度、课程目标贯彻得是否全面等纳入考核评价内容;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强化激励和发展功能,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定的方法,将学生的体能与运动技能、体育知识与运用能力、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以及进步幅度纳入考核评价内容。

3结论与建议

篇2

随着高校公共体育课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本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模式已经由原来的自然班学方式改革为依据个人兴趣分班教学的模式。教学模式的进一步人性化、自主化带来了良好的教学与健身效果,同时也为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兴趣班花名册的生成、自然班教学成绩的回归管理、考试成绩的登统与分析等工作都因为教学模式的变革而变得格外繁琐,为了更好地解决工作中实际困难和减少工作中的失误,有必要开发一套适合实际教学需求的选课与成绩管理的系统以之完成公共体育课教学管理工作。

一、系统分析

课程管理系统的基本业务逻辑是教务处下达教学任务,体育系根据师资力量安排课程和任课教师,并上报教务处。教务处根据课程和教学场地以及时间设定教学班并存人数据库,学生上网选择班级,在期末,体育教师上网提交成绩。

公共体育课程管理系统的用户可分为三个群体。一个是体育课教师,一个是学生,另一个是教务处工作人员。对立着三个角色,每个角色具有不同的权限,系统首先应该对吏用者进行身份验证,根据角色分配权限。

教务处工作人员相当于系统管理员,可以在学期开始开设教学班,设定系统用户,初始化用户口令,查询教学班名单,查询学生成绩,还可在教师输入有误的情况下修改学生成绩。

任课教师可以查询教学班名单,在期末提交成绩,提交有误时可以修改成绩,还可以查询全体学生的成绩但无法修改非己任教的教学班成绩,教师可以根据记忆习惯重新设置口令,可防止因口令丢失导致权限被滥用。

学生在成功登录后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选择课程,需要说明的是每个教学班的人数是一定的,如果选课人数达到上限,学生就只有选择其他的教学班。如果学生选择了错误的教学班,还可以删除误选课程。用户可以查询所选课程,还可以修改口令从而保证个人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二、系统实现

系统用户中的学生和教师分布在校园的不同地点,他们应当可以在校园网的任意终端上访问选课系统,因此本文使用B/S模式来设计网上选课系统。服务端采用SQLSERVER2000数据库管理系统和JSP组件来构成选课的应用服务系统,web服务器采用Apachetomcat,客户端采用浏览器来完成选课的全过程。系统结构图如图1所示。

考虑到用户较多,为提高安全性和访问效率,采用B/S模式的经典的三层式结构进行开发,即表示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层。从图1可以看出这种结构,表示层通过客户端的浏览器来表现,业务层主要处理表示层的请求,数据库访问以及其他的计算任务。数据层着重进行与数据库有关的操作,如增、删、改、查询操作。

在实际开发中采用模块化开发方式,根据用户角色对功能的需求把整个系统分成3个模块,分别是管理员模块,教师模块和学生模块,每个模块对应一种用户角色。在登录过程中,如果用户输入了正确的ID和口令,系统根据其角色进行授权,三种角色登录成功后将面对三种不同的web界面,每一个web界面对应着一个功能模块。系统结构如图2所示。:

课程管理系统在数据库端用三个数据表描述,分别是用户基本信息表,教学班信息表,学生成绩信息表。JSP语言功能强大,使用灵活,本文选用JSP开发Web应用,集成开发环境选用Dreamweaver。JSP需要通过JDBC访问SQLServer2000。以学生查询待选课程为例,JSP访问SQLServ-er的代码如下:

篇3

一、前言

国家课程(即课程标准)是一个国家“为了提高教育水平的政策的核心,”[1][3]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同时也决定着一定时期一个国家课程改革的基本方向。1988年,英格兰制定了全国统一的“体育教学大纲”。此后,为了改变体育课程全国高度统一的局面,从1992年到1999年,英格兰又先后三次编制与修订了国家体育课程(TheNationalCurriculuminEnglandforPhysicalEducation,以下简称NCPE)。1999年新的NCPE的颁布与实施,立即在英国国内外产生很大的反响,并随后成为许多国家制订新的体育课程标准的主要参考蓝本之一。我国虽然在相关的文献中对NCPE做出过研究,但还仅局限于对NCPE文本本身的介绍,对其深刻的理论基础以及实施状况则鲜有探索。通过对英格兰为期半年的访问考察,笔者深切地感受到,我国与英格兰在体育课程改革方面虽然由于国情不同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但总的改革目标和趋势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尤其是NCPE的内容、演变过程、课程理念以及在教学实践中的实施效果等,对于正确认识与完善我国的体育课程标准具有积极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二、英格兰国家体育课程的内容、理念及其对教学实践的影响

(一)英格兰国家体育课程的内容简介

1.体育课程的价值。NCPE全文并没有明确表达体育课程的目标,而是通过体育课程的价值描述,反映体育课程对学生发展的作用。NCPE指出,体育课程主要在诸如精神、道德、社会和文化发展等领域以及主要技能、思维能力等方面达到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体育应为学生提供机会,──是促进学生道德、精神、社会和文化发展;二是促进各种交流技能、数字应用技能、IT应用技能、与他人合作工作的能力、自我学习与改进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三是促进思维能力、与工作有关的学习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

NCPE在对这些课程价值的表述中,都能够明确说明实现这些价值的具体途径和手段,避免了一般课程目标描述中的抽象性,提高了实践指向性。

2.体育学纲。体育学纲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知识、技能理解方面的目标和要求,包括获得和改进技能、选择和应用技能、战术以及认识、评价和提高动作、健康和身体适应的知识与理解。二是学习范围,它主要表述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11学年四个学段(keystage)中每个学段的主要体育学习内容。这些技能并不涉及具体的动作内容和项目,而是以模块的形式呈现出来,并陈述各模块的内容在知识、技能、理解方面的一般学习要求。每个学段的学习内容和各模块的学习要求都有所不同(见表1)。

注:①游戏活动主要是指球类项目。②在keystage2,后三个模块中选择两个;在keystage3,游戏活动是必学内容,其他五个模块任选其三,其中舞蹈与体操活动至少选一项;在keystage4,学生可以在六个模块中任选其二。

3.体育实现目标实现目标是“不同能力与发育水平的学生在每个学段结束时期望获得的知识、技能与理解,”[1](42)包括七个逐步递增难度的水平目标,水平八则是发展性目标。水平目标的描述主要包括相关的知识、技能、理解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而不包括体能以及身体发育指标等“非课程因素”。利用“实现目标”,每个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基础和能力确定自己每个学段的学习目标,同时可以自我评价不同时期的学习水平,教师也可以依据“实现目标”对每个学段学生的体育学习成绩作出评判(见表2)。[1](42)

(二)英格兰体育课程的理念

1.游戏竞技观。英国是许多现代竞技运动项目的发源地。尤其是从20世纪50年代起,竞技运动在英国迅速普及,并在其体育学科的理论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运动不仅益发成为体育教学的核心,且在国家规定课程中成为最重要的一部分,在此过程中成为传统体育教学的象征。从教学内容上看,以游戏性为主要特征的球类竞技项目在各类学校的体育教学内容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从教学方法上看,广泛推崇的是以技能学习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法;学校对体育课程及其实施的管理也主要考察运动队的训练水平和竞赛成绩。20世纪80年代后,以竞技为中心的体育课程也受到许多学者尤其是教育专家的质疑,但对这种传统课程维护的呼声更高,认为以竞技为中心的体育课程仍然具有广泛的育人功能,体现了体育课程自身的特征。虽然就整体而言重心更为倾向于健康的理念及其全面教育人的功能,但以运动为中心的理念依然颇有影响力。进入90年代,尤其是1995年英国政府宣布“提高竞技水平”的政策以来,“传统的以运动为基础的理念得到巩固。”[2]世纪之交的这次课程改革和国家课程的修订,仍然强调“竞争性游戏活动在1-3学段都要进行”,[1](12)许多课程价值的提出也是建立在竞技活动基础上的,但总体上还是显然削弱了竞技教育观的地位。

2.健康适应观。尽管游戏竞技内容长期在体育课程中占据着主要位置,近年来注重身体适应与健康关怀的理念还是在体育理论与实践领域受到广泛的认同,并且体现在课程体系中,成为近两次英格兰国家体育课程变化最主要的特征。

事实上,体育课程的健康适应观在英国是有良好传统的。早在20世纪初,英国学校就试图通过开设体育课程以提高国民的健康素质,这一理念在随后的几十年中一直是在课程实践中有所体现的,只是由于竞技教育一度削弱了对健康目标的强调。直到80年代以后,由于现代课程思想的变化以及现代生活方式导致各种生活方式疾病的出现,健康问题再次成为课程领域,尤其是体育课程关注的焦点。一些研究指出,体现体育课程促进健康的主要途径,“一是直接通过系统的体育课程活动提高学生的身心适应能力;二是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健康相关的练习知识;三是通过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体育终身参与。”[3](9)新的NCPE中,每一个学段都把“身体适应与健康的知识与理解”作为学纲中的主要内容,就是这一理念的体现。

3.闲暇教育观。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面对社会经济活动方式产生的“工作—闲暇平衡”的需要和高失业率问题,课程专家和社会学家都呼吁,学校要通过课程教学为未来的社会成员的余暇时间做好准备。因此结合体育课程的特点,“闲暇准备”成为体育课程,尤其是中学体育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重点是为学生走向社会后余暇时间的身体活动在知识、技能等方面做好准备,使他们能够在任何时候都有能力参与他们喜爱的身体活动。

闲暇教育观的建立并没有对游戏竞技观和健康适应观在体育课程理念中的主置造成冲击,相反是对它们的有力维护。随着闲暇教育观的建立,英格兰学校的体育课程以小群体和结对活动的游戏性强的内容替代了原来的以运动队为主要活动方式存在的竞技活动内容,田径、竞技体操等内容逐渐退出主要课程内容行列,更加体现了活动内容的游戏性和娱乐性。而原来以关注学生时期健康促进为主的体育教学活动,转变为更具长远眼光的对所有体育活动参与者的健康关注,从而赋予健康适应观以更深刻的理论内涵。

4.终身体育观。终身体育理念对英格兰体育课程的影响早在20世纪的70年代就相当深刻。英国体育课程非常重视学校体育活动对学生终身体育参与的影响,提出“学校的体育课程活动要为学生走向社会后的身体活动做好准备,使他们成为有技能和有能力的终身体育学习者和参与者。”[4]学校体育课程关注的,不是掌握几项规范的体育活动技能,因为并没有什么技能能够为学生受用终身;也不仅仅是着眼于学生时期的健康发展,而应着眼于未来。一是要为学生储备更丰富的一般身体活动技能,使之到成年期的运动学习中具有更广泛的迁移价值;二是要为今后的进一步技能学习奠定良好的知识和学习能力基础,使他们知道在什么情景下该学什么和如何学;三是建立起正确的体育价值观,使他们成为自觉的身体活动学习者和参与者。

5.全面育人观。体育课程作为学校课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必须体现学校教育的普遍价值观,那就是培养和教育人,体现对人的生命关怀。NCPE指出,要“通过体育,促进学生的精神、道德、社会、文化的发展,”[1](8)同时要促进交往能力、数字运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合作能力、自主学习与表演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把对学生的可能生活的关注作为体育课程的主要目标。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既为所有学生的发展提出一般的素质要求,又同时为每个学生个体创造特殊发展的机会。这些都是全面育人观在NCPE中的体现,也是英格兰体育课程及其实践的又一个显著特征。

(三)NCPE对学校体育教学实践的影响

1999年颁布的NCPE实施以来,对体育课程教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的变化,由于新的NCPE较1995年修订的NCPE在内容上有了一定的调整,一般学校都依据新的NCPE修订了自己的体育“学校课程”计划,大多数体育教师也重新编写了新的教学工作计划。二是学习评价标准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更明确了,可操作性更强,评价体系为各学校普遍接受和应用。

但是,我们也了解到一些与NCPE不完全同步的现象,突出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各级学校“学校课程”在教学内容上的变化并不大,修订学校体育教学计划时主要依据的还是学校的传统、教学条件资源以及学生的需要。二是教学方法并没有在新的体育课程理念下出现明显的变化,一些研究成果反映出“体育教师的体育课程和教学的理念并没有完全跟上新课程的变化,”[5](2)体育教师对NCPE的理解具有一定的差异,还没有能够真正在观念与操作体系上与新的NCPE保持同步。

三、英格兰国家体育课程及其实践对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一)体育课程改革意味着课程理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优先次序的变化

体育课程理念是人们在对体育课程功能认识基础上形成的相对公共的观念,是公共理论的体现。二十多年来,英格兰虽然经历了多次体育课程的改革,但主要是几个体育课程理念的优先次序出现了变化,而非否定某些方面。事实上,由于体育课程本身的多功能性,决定了各体育课程理念之间本身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新的NCPE的编制,就是建立在这些体育课程理念相互联系基础上的。

回顾我国二十多年来的体育课程改革与变化,每一次改革都是在对前人思想观念的否定与再否定基础上进行的,从改革初期的“‘体质派’与‘三基派’之争”,[6]到本次体育新课程的改革为了突出“健康第一”而对技能教学的淡化和对竞技内容的否定,都是把各种课程理念放在对立面上来认识的,其实际的结果是改革理念的狭隘单一。改革总是在传统基础上的继承与发展,离开了传统,也就失去了认识事物的参照和基础。回顾我国传统的体育课程理念,每一个课程理念的提出,都在一定视角上反映了体育课程的功能特点,也体现了一定的理论背景,必然在体育课程领域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即使是竞技教育观,也从一定角度反映了竞技运动项目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特殊教育功能和文化传承的价值,任何新的体育教学观念的建立,都不应否认竞技教育观在体育课程理念中的存在价值。因此对于体育新课程的改革,我们需要的是更好地把握各个体育课程理念的理论实质、在课程中的作用机制及其相互关系,并研究它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及新的理论基础中的主次关系,这样,新的体育课程理念才能更全面有效地指导改革实践。

(二)“目标统领内容”的课程标准研制思路不符合我国体育课程改革实际

课程内容是为了实现课程目标而选择的教学内容资源。作为国家教育的指导性文件,国家课程对课程目标的规定显然比规定课程内容更加重要,因为它直接地体现了改革的新理念和人才的培养规格。而相对课程内容,课程目标往往显得抽象而笼统,难以直接指导具体的学校教学,但统一的课程内容又不可能符合所有学校的实际。为了提高国家课程的可操作性,NCPE以课程价值取代了课程目标,在课程价值中就有足够的余地表述价值实现的途径,比起课程目标来实践指向性更强,然后通过“学纲”,对各学段的课程内容范围以模块的形式作出了规定。这样,教师既避免了在抽象的课程目标面前实施教学活动时无所适从,又可以根据学校的教学资源和学生的需要,有余地地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NCPE中学纲的编制对我国的课程标准的修订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启示。我国的体育课程标准在充分认识到过去的体育教学大纲存在的“对教学内容规定得过多过细,过于强调运动技能和知识的系统性”[7]等诸多问题的基础上,按照“目标统领内容”的思路,期望通过具体明确的水平目标,由教师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对广大的体育教师来说,体育新课程中课程内容的变化是最敏感的问题。通过对国内体育教学的观察和与体育教师的交流,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许多体育教师对体育新课程实施中教学内容的选择是迷茫的,他们并不能真正领会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之间的关系,有些甚至认为体育新课程已经不需要教技能。因此,众多的体育教师还没有能力运用现有的课程标准来选择教学内容和实施教学。

在规定的目标下选择教学内容,既体现了国家对人才的培养规格和要求,又给地方和学校教师以更大的选择权,应该说相对原来的体育教学大纲是一大进步。但是,课程目标是国家意志的反映,也是专家研究形成的“公众理念”的体现。国家课程的编制者必须建立这样一个认识:课程标准的受用者是广大的体育教师,而不是深通教学理念的专家。体育教师在长期的“体育教学大纲”指导下的教学实践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实践理念”和工作模式,要他们完全摆脱习惯了的工作方式无疑是困难的,“真正对教学实践产生影响的是教师头脑中固有的那种教育理论……这种教育理论是教师自己经过学习和亲身体验自发产生的,而不是专家直接讲授的”。[8]体育教师总是按照他头脑中固有的“个人理念”来理解新的课程标准的,他们不可能完全按照专家的理念和要求从事课程活动。课程标准的意义应该体现在教师能够在它的直接指导下选择教学内容和实施教学,在专家的“公众理念”和体育教师的“个人理念”之间架设起联系和沟通的桥梁。很显然,完全按照专家的理想化目标实施改革是不现实的,“目标统领内容”的思路不符合我国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实际。

(三)完善体育课程标准必须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

作为国家课程(标准),评价指标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没有评价指标的规定就不能算是完整的国家课程。”[9](3)NCPE把“实现目标”描述为评价系统的参照指标,“在这个参照指标中,学生的达成目标与成绩评价不再是对学生进行横向的比较,而是描述为每个学生本身经过学习实际所处的状态。”[9](9)1995年的英国国家课程就改原来对学习水平抽象的理论性陈述为具体的依次提高的水平描述。NCPE用简短的文字清晰地表述了每个水平在知识、技能、理解等领域的参考标准。通过“实现目标”,学生可以在任何时候有参照地评价自己的学习状态,也可以依此确立进一步学习的目标,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有效发挥了评价的矫正和促进功能,体现了发展性评价的理念。

我国的体育课程标准对课程目标的确定和表述应该说是具体的,但与学习评价缺乏直接的对应关系,也就失去了作为目标应该具有的评价功能。“体育课程标准”提出了对学生学习评价的建议与要求,实质上反映了“所制定的学习目标不具备评价功能”这一自身不足。

要完善我国的体育课程标准,制定一个完整的评价标准是必不可少的。评价标准的确定,一方面必须与课程目标相对接,确保评价标准的正确导向作用,体现国家对每个学生的体育学习要求;另一方面,评价标准应该反映某一学段学生经过主观努力而产生的进步情况,更有效发挥课程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

(四)小步子多次数的课程改革更能够实现体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课程改革,关键是课程观念的转变,但观念的转变显然是困难的,是需要过程的。英格兰一些学者的研究表明,体育教师对NCPE表现出保守型、变革型和折中型三种态度,而即使是后两种态度的教师,也不可能完全按照NCPE的理念和要求来从事课程活动,而是按照他自己的观念和理解对NCPE进行再创造。影响这种变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首要的因素是“NCPE本身体现出的理念的合理性和前后一致性”,也就是变化要把握合适的幅度,“颠覆性的变革往往更难以实现改革的目标。”[3](17)为此,英格兰近年来的课程改革采用了“小步子多次数”改革的策略。在1988年确立了统一的国家体育教学大纲后,1992年改制为NCPE,1995年又进行了修订,1999年的NCPE实际是对1992年版本二次修订的结果。

我国传统的体育课程与教学在目标、内容、方法以及评价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问题,这是公认的。而要真正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则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体育教师的“个人理念”是制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次体育新课程的实施,经过几年的实验和推广,虽然在局部出现了一些变化,但与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还是有相当距离的。我们认为主要是对本次改革的期望值过高,从“体育教学大纲”到“体育课程标准”缺乏必要的衔接和过渡。新课程改革最终要落实到教师的教学实施上,要体育教师完全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完全改变他们长期习惯了的工作方式,显然是困难的。期望按照理论上的构想把改革一步到位,那只能是课程专家的一厢情愿。

因此,我国的体育课程改革尽管落后于英美等西方国家,但我们也不要期望一步到位。从“体育教学大纲”到“体育课程标准”的“步幅”的把握,要趋向于理论目标,把握改革的主导方向,更要依据于课程实施者的实践水平。英格兰的体育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证明,体育课程改革应该是一个渐进的不断更新的过程,“小规模多次数的体育课程改革能够取得更理想的效果。”[5](11)

四、结语

综观英格兰体育课程改革,从国家的NCPE的编制和学术界对体育课程理念的研究,到学校与广大体育教师的体育课程的实施,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不断面临各种困难和问题。但无论是经验或问题,我们至少可以得到三点启发:一是体育课程改革观念的更新,意味着需要更好地把握各个体育课程理念的理论实质、在课程中的作用机制及其相互关系,并研究它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及新的理论基础中的主次关系,而不是为了突出某种理念而对传统观念一概否定;二是一个完整的体育课程标准,学生学习评价标准是必不可少的,完善我国的体育课程标准,必须制定一个体现发展性理念的评价体系;三是国家体育课程(标准)改革中必须正确认识作为课程实施者的体育教师的影响,他们有自己“个人理念”,并由此使他们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教学风格,要使体育课程“公众理念”融入到他们的教学实践中,就需要通过国家课程在“公众理念”和“人个理念”之间建立起联系的桥梁,要做到这一点,颠覆性的课程“革命”显然是不可取的。虽然我们可以利用我国的特殊体制,通过行政干预和教师培训推进新课程的实施步伐,但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按照教育原理解决教育本身的问题,通过一个相对完善的“体育课程标准”带来一个具有新面貌的体育新课程。

参考文献:

[1]QCA.TheNationalCurriculumforEnglandforPhysicalEducation[J].PublishedbyDepartmentforEducationandEmployment,1999..

[2]Kirk,David.PhysicalCulture,PhysicalEducationandRelationalAnalysis[J].Sport,Education&Society,March1,1999,Vo14.19.

[3]Green,Ken.Philosophies,Ideologises,andthePracticeofPhysicalEducation[J].Sport,Education&Society,October1,1998,Vo13.

[4]AngChen,Ennis,CatherineD.Goals,Interests,andLearninginPhysicalEducationSport,Education&Society,March1,1999,JournalofEducationalResearch,2004,Vo1.97.18.

[5]CurtnerSmith,MatthewD.TheMoreThingsChangetheMoreTheyStaytheSame:FactorsInfluencingTeachers’InterpretationsandDeliveryofNationalOurriculumPhysicalEducation[J],Sport,Education&Society,March1,1999,Vol.4.

[6]张洪潭.体育基本理论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70.

篇4

高中新大纲所规定的体育教学目的具体内容共三项。

1.全面锻炼学生身体,增进学生身心健康

在初中体育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和基本运动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2.掌握体育的基础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使学生进一步获得体育、保健的基础理论知识;

掌握从事体育锻炼、体育娱乐、卫生保健和其它社会体育活动的必要技术、技能与方法;

增强学生的体育、保健意识,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体育、保健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陶冶学生情操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教育,提高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

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创新、合作和应变能力,以及自立自强、坚毅勇敢、顽强拼搏和开拓进取的精神;

培养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和文明行为,使学生建立健康的审美观点,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

这三项内容是高中体育教学目的的整体,它们之间是互相联系和融合的。高中体育教学目的是整个高中各年级、各项教学内容和教学管理、评估的出发点和归宿。根据高中体育教学目的,确定编选教材内容的原则,构建了各年级体育教材内容的教学目标和年级的教学目标。各项教材内容,按其特点,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提出了纵向发展的系统性和层次性。年级目标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关文化科学知识基础、身体的发展状况和掌握技术动作的水平,按年级层次确定了年级的综合目标。各项教材纵向系统的年级划分,将同一年级的内容归纳在一起,确定为年级的综合目标,其目标体系如下。

二、高中学生体育教学目的具体内容

高中学生的体育是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主要组织形式,体育教学目的完成得好坏,直接影响着学校体育目的的完成和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也影响着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优秀的新生和为国家培养优秀的劳动后备力量。

体育课程作为一个学科,同各种教学以及学校的各项教育活动相配合,共同完成高中的教育目的。

现对高中体育教学目的的三个方面,就自己的学习体会概述如下。

(一)全面锻炼学生身体,增进学生身心健康

在初中体育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这条目的,强调了“在初中的基础上”,说明体育教学目的的连续性,身体的发展不是截然分开的。同时也强调了“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在体育课程中和体育教学中的反映,要求全面地锻炼学生的身体,增进学生身心健康。

身心健康是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意思。在有的人看来,往往把没有病视为健康的标志,这是传统的、很低的标准。没有病固然是健康身体的起码条件,但对一个身心健康的人来说,必须是健壮的同时还要具有健康心理。身体是否强壮,或体质的好坏,是由遗传和环境、营养、体育锻炼、劳动、生活与卫生习惯等所决定的。遗传是先天决定的,但不是固定不变的。营养、正常的生活制度、卫生保健措施,特别是科学的体育锻炼,会促进身体的健康成长。

高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后期,向青年的过渡期,正是从身体的正常发育期,向健壮型发展时期。改善健康状况,增强体质(身心发展),仍然是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

1.体育锻炼与高中学生的生长发育在高中体育教学目的中,为什么仍提出正常发育的内容?人体从胚胎到成年,不仅表现在人体重量和体积的增加(即生长),而且构造和机能同时发生从简单到复杂的变化(质的变化,表现为发育),这种正向的生长发育的变化,在高中阶段并未结束。经常地参加体育活动,不断地促进各器官系统的发育,并使其强壮,对高中学生具有现实的意义和长远的意义。高中《体育教学大纲》的教材内容,选编相当数量的基本体操和基本活动,就是为了达到促进身体正常的、更好的发育所安排的。

2.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和人体基本活动能力高中《体育教学大纲》的体育教学目的提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的要求,这里指的“进一步提高”是与初中相比较而言的。身体素质、基本的运动能力和生理机能之间的关系如何呢?身体的各种素质,其中包括速度、灵敏、力量、耐力和柔韧等主要素质(还应包括主要身体素质以外的一些素质)。身体素质是人体机能能力的表现形式,它是衡量一个人体质状况的重要标志之一。但是,这些素质又是在神经系统(大脑皮层)的指挥下,通过肌肉的活动表现出来的,也是内脏器官(特别是心脏、肺脏)功能的反映。其表现形式是人体的各种活动水平和能力(动作的质量),如跑得快、跳得高、投得远等能力的表现,虽然有技术、技能的问题,但其基础是身体素质水平的反映。

人体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人体内部各系统虽然都有各自的功能,担负着不同的任务。但是,它们之间并不是毫不相关的、孤立存在的,而是密切相关的。包括体育在内的一切生命活动,都是整个机体高度协调配合发展的结果。因此,从生理的角度来看,没有身体各器官和身体各系统的功能普遍提高,就不可能有某一系统的单独提高。只有在整体提高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提高身体的总体水平。当然这并不否认某一活动器官的发展,也会起促进身体整个水平相对发展的作用。

3.提高学生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人的机体的发展与周围的环境有密切关系。生物体与生物环境相适应,这是一切生物(包括人在内)生存发展的基本原理。机体与环境的统一的主要表现之一,是机体对环境的适应。适应并不是消极的“迁就”,而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进行日光浴、深呼吸、游泳的锻炼,对寒冷和酷暑的适应,都是高中学生体育教学所追求要达到的重要目标。

4.要重视培养健康的心理新的健康观包括心理健康。为了完成某一身体活动的目标,例如,跑完1500米的全程,除了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社会发展在各个领域人才的需求,对心理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例如:航天飞行,几个人甚至一个人在宇宙度过相当长的时间,要经受难耐的寂寞;到南极考察要经受寒冷和艰苦的磨炼;一次又一次的科学实验;等等。这一切都与顽强的意志这种健康的心理有关。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标准都包括哪些内容呢?这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而且难用定量的量表加以评价,一般认为应包括以下几项。

(1)智力发育正常。正常的智力是青少年能够正常生活和学习的基本心理条件之一。智力发育是否正常,也是衡量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

(2)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这里讲的人际关系,就是个人与家庭成员、教师、同学之间能否建立起良好的关系。

(3)心理特点与年龄相符合。所谓心理特点与年龄相符,即心理特征的表现与同龄人是一致还是超常?高中学生的心理受年龄、社会、教育和家庭的影响,尽管不可能完全相同,但他们的心理状况正向成熟发展。为了当前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顽强拼搏的精神,开拓进取的态度,同他们的思想有关,与心理发展也有密切关系。在教学活动中,从个体与群体的比较中,即可发现学生心理表现的异同,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4)行为协调,反应适度。青年的心理与其自身的行为表现应是和谐统一的。如果高中学生的行为表现仍十分幼稚或特殊的“老套”,都是心理不健康的反映。

(5)良好的情绪。青年正处于积极向上、朝气蓬勃、活泼愉快的时期,也正是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如果忧心忡忡、恐惧焦虑、心理压力很大,这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必然影响身心的发展。

通过体育教学,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活跃学生生活,培养他们生动活泼、顽强勇敢、坚韧不拔的精神是高中体育教学目的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掌握体育基础知识、技能,提高学生体育意识和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高中体育教学这一条目的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要使学生获得体育和保健的基础理论知识;第二,要使学生掌握体育和卫生保健的基本技术、技能,提高他们的学科能力;第三,对体育兴趣、爱好和体育意识的培养。从这条目的内涵来看,其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我们必须对其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它反映了结合高中学生的特点,体育课程的基础性和与初中相比的“高层次”性。

1.对高中学生体育基础知识的要求提高了

在本条内容中,理论知识用了“基础”,技术和技能用了“基本”,这两者是否有区别呢?这两个词在有的地方用法和意思是相同的,例如,作为一种事物的“根本”等。但严格的说又是有区别的,基础带有面的意思,如房基或打地基,只能说基础不能说基本。此外,基本又带有主要的意思,例如,“基本完成了……”,还含有没完成的地方。而基础是比较肯定的、必须具有的意思,一般与知识联系起来用,多用“基础”知识。

新大纲对学生体育基础理论知识的要求提高了,既考虑其基础性又提高了要求,主要围绕对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科学方法的运用,体育学科能力的形成与发展。理论知识不仅在课堂上集中讲授,而且在实践活动中,要结合操作方法、运动原理,向学生讲解。

体育基础理论知识,包括体育常识,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运动文化以及卫生保健知识。

2.重视体育基本技术、技能的培养和训练

学习和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技术和技能,是体育教学的目的之一,尤其是对高中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有人认为体育课不必学习运动技术,只要活动起来,身体受到锻炼,精神得到满足,就达到了“体育的目的”。表面看来,这并没有什么大错,但是这里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即活动或运动的合理性和规律性。我们都认为学校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不同,在体育教学中不一定学习过于繁杂的竞技技术和追求运动技术的细节,但是,只要参加体育运动,就有运动技术的问题。至于那种否定体育教学是一门学科的教学,把体育课降低为一般体育活动的思想,更没有正确认识体育作为一门必修课程的意义。

关于技术和技能的关系问题,这里需要进行一些解释,因为这两者是有一定区别的。

什么是技术(这里指运动技术),也可称为身体练习的技术、动作技术:是指在学习和练习动作时,所做的动作符合人体科学原理,能充分发挥人体的潜力,合理而有效地完成动作的方法。

什么是技能(这里指运动技能):是指学生按运动技术的要求,通过反复练习,较好地掌握了某种运动动作的方式,形成动作系统,并能充分运用自己的体力去完成,这即是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

按心理学的解释,技能即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智力动作方式和肢体动作方式的复杂系统。

这里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技能是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和技术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练习形成的。技能又分为较低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高级的技能亦称熟练技巧。

只有掌握了运动技术和技能,经过反复练习,才能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不学习技术动作怎么能运用技术进行反复的练习;不反复的练习怎么能形成技能,进而用以锻炼身体。参加体育锻炼促进身心发展的结构如下图式:

附图{图}

上图可以说明学习技术,经过不断的练习形成技能与促进身心发展的关系。对高中学生应在初中已学的基础上,对技术动作提高要求,并逐渐形成技能,提高锻炼身体的效益。

高中学生在强调对学生进行体育价值观的教育的同时,仍然要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并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这里提出的“提高学生的体育、保健能力”,笔者体会是指体育这一学科的综合学科能力,包括掌握技术动作、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自我设计、自我锻炼、自我调控、自我检查评价以及自我卫生保健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陶冶学生情操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中始终应十分重视的教育目的。其中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核心问题。这一教育目的的实现是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潜移默化地渗透和行为指导进行的。还应把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提高到国家、社会对青年一代的期望联系起来,进而进行体育的价值观、人生观的教育。

社会主义教育是由我国的教育总目标和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需要决定的。当前体育理论界研究讨论的运动项目的目的论与手段论之争,同样涉及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高中教育应通过各学科教学,进行基本观点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把学生和锻炼同自己的社会责任相联系。体育教材内容有理论有实践,包括体育的社会文化、生理和心理学知识、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相关的操作技术与行为,都应以完成教育和体育教学目的为准则,脱离教育、教学目标,单纯把参与田径、体操、球类、民族传统体育、韵律操和舞蹈的“活动”作为终极的个人兴趣和目的,不符合我们社会主义性质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

体育教学是组织起来的班级集体活动。教学中因材施教,加强对教材内容的选择性,是在群体教育活动中进行的。我们要反对“一刀切”或“齐步走”,但这不是反对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的依据。体育教学中的群体活动是本学科的特点,在体育活动中每时每刻都要发生人与人、即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联系;教学比赛中的个人与群体、这一小群体与另一小群体之间的较量;技术与战术的运用;等等。上述一切都是在充分发挥个人聪明才智和运动能力的同时与集体发生关系。发挥群体的作用,进行集体主义教育,不是限制学生个性的发展;同样,发挥个人的特长,重视个性发展,不是发展学生的个人主义。因此,对高中学生进行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等优良品德的教育更应加强。

新大纲明确地提出了“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及自立自强、坚毅勇敢、顽强拼搏和开拓进取的精神”。这反映了教育改革培养目标的时代特征,对高中学生提出的自立、自强、勇于开拓进取的创造精神。这里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关于“发展学生个性”问题。什么叫个性?通常是指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它是由人在适应或改变现实环境的活动中形成的各种意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但是,问题并不是这么简单,它是由多层次、多侧面结构复杂构成的整体。这些层次有:(1)能力——完成某种活动的潜在可能性特征;(2)气质——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3)性格——完成任务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特征;(4)活动的倾向特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对于体育教学来说,发展学生的特长,是发展个性的一个方面,但不是全部,而且更重要的不是简单的结果,而是一系列的心理过程的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的倾向和完成“任务”的态度与行为。只有把发展学生的个性作为教育、教学目的重要内涵之一,才能有效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就要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把学生视为主体,把教与学看成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不仅重视教师的教法,更要重视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学法。

怎样看待发展个性与群体教育活动的关系呢?有的人往往把发展学生个性与重视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对立起来,这是一个误区,这两者的关系是不矛盾的。社会观察和科学实验证明,离开社会群体,离开人际关系,个性是不可能形成的。个性属于社会范畴,它存在于通过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通过社会参与并与群体的人际关系表现出来的。“群体中的人际关系是以微观的形式而存在的,但它又受宏观的社会关系系统所制约的。”其基本图式是:

─────────

───────│在群体中通过交往而│──

│宏观的社会关系││││个性│

───────│形成的微观人际关系│──

─────────

参考文件:

1.《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

2.《九年义务教育初中体育教学大纲》

3.《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

4.《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供试验用)》

参考书:

1.《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学习指导》,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2.王焕勋主编:《实用教育大词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3.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词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4.潘菽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

5.瞿葆奎主编:《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学文集之一),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6.陶景@①等主编:《学校体育大辞典》,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7.吕达著:《中国近代课程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8.[日]松田岩男著:《体育心理学》《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卷)编写组编译(内部参考)。

篇5

全国最后一次中师体育大纲研究会是1993年9月在天津市举行,时至今日已近十年。而中师结构逐步走向消亡,随之产生的是小教五年制大专班。但课程标准、人才培养目标等理论性文件滞后,大部分的学校还在沿用中师高等专科、高中或随意确立教学大纲。为此本文根据有关体育大纲的精神对小教五年制大专班体育课的必修与选修的教学内容、课时比例、内容比重、理论与术科的有关内容进行了设计。

一、体育理论课与术科的统筹安排

设计中必修课有50学时的理论课,而必选课中有匆学时的理论课,也就是所有学生必须完成80学时的理论课。在对全省部分学校的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校的学生必修课和选修课得不到保证,如课时的问题、教师问题、学校的随意性和5天的工作日等问题,使必修课的50节理论课得不到保障,而本来就安排较满的课表就更无法排上选修课了。另外50节选修课分布在5个学年中,每学期只有5节课时,无法安排到课表上。大家都知道必选课实际上就是必修课的内容,为了强化意识,本文制表一,其中将必选课和必修课统筹安排,这样“必修”的理论课就增加到80学时。必修课的内容就由340课时增加370课时,必修课的对象是全体学生。理论课的内容是各部分运动技术原理、体育知识、场地器材、裁判法等。必选内容对象是部分有志在未来从事体育教育教学工作的学生。

理论课与术科的统筹安排有利于学校制定教学计划及教师的教学。因为班级的必修课与选修课一般都由一名教师担任,此种排法就更加合理,可使理论课与实践课进行随机调换。根据全国部分省城的气候变化规律,哈市全年连续有5天以上雨、雪日,平均每年是4.9次(教学时间内)05日以上降雨会使一般学校的场地3—4天不能正常使用。而体育馆内上课弊端较多,特别是面对未来从事小学教学者,条件反差较大,不利于教学活动的进行。

理论课与术科的统筹安排有利于学校制定教学计划及教师的教学。因为班级的必修课与选修课一般都由一名教师担任,此种排法就更加合理,可使理论课与实践课进行随机调换。根据全国部分省城的气候变化规律,哈市全年连续有5天以上雨、雪日,平均每年是4.9次(教学时间内)05日以上降雨会使一般学校的场地3—4天不能正常使用。而体育馆内上课弊端较多,特别是面对未来从事小学教学者,条件反差较大,不利于教学活动的进行。

二、乡土教材的选定

必修课的30%是乡土体育活动,黑龙江省的乡土教学内容不外乎是冰雪运动。滑雪、溜冰需要场地与器材,有条件的学校应开展这两项运动。但据调查全省五年制大专学校有条件的不多,很难将冰、雪运动作为乡土教学内容。哈市11月份气温降到摄氏一5度以下,此时如果进行田径、体操的教学,效果不会太好。在此温度下,学生如果不跑动,肌肉的产热量只占全身产生热量的5%左右,这些热量满足不了体表蒸发的热量。为此学生必须积极的跑动,使肌肉的产热量达到50%以上。而足球运动既有竞争性又有运动量,场地简单、器材少,一般学校都具备开展足球运动的条件。特别是小学生比较喜欢足球运动。但是有些个别人对足球教学总有一些偏见,认为一个球两自由,好象上足球课,教学就不正规。所以有的教师宁可上自习(天冷时)或学生枯燥的跑几圈也不要这个“自由”。实际上是一个球两不“自由”,学生不停地奔跑,稍有缓慢球就跑到对方的脚下或破门而人。教者必须认真裁判指挥或亲自参战等,对教师的技术、战术水平要求都较高,一节课下来,各有收获。特别是学生体能、战术、智力等都得到了提高,是其它运动项目所不能代替的。本人认为在没有条件开展冰雪课运动的学校开展足球运动,特别是进行一些超规则的比赛,如:不设守门员、大足球门、可以用手拍击球等方式更加新颖和有创意。

三、选修课的确定

选修课项目共计146学时,设计中将不同的实践课安排在2-3年,集中在几个学期内完成,这样从知识的连贯性到教学管理都比较科学。:

设计中选修课的内容有四大项,其中民族体育一般可以确定为一个小选修。排球动作难度大,学生不易选修,如)L童在学习下手垫球时,习惯用单臂葬球,触球位置不对,方向不准,经常将球垫“跑”,学生捡邪次就不耐烦了;上手传球动作难度大,因手指无力,无法将球“弹”出。学生对足球较有兴趣,但乡土教材已占了一定的比例。体操项目除对儿童身体的发育及素质的提高有重要的作用外,还能发展他们的平衡能力、空间判断、时间概念能力等“弱”素质,但必修课中已有一定的比例,多数学生不愿选这个项目,最好利用课外活动去提高他们对体操的兴趣。大部分学生喜欢田径、篮球。另外田径项目多、内容复杂、技术难度大,特别是跳高和跨栏,用几学时难以掌握。只有通过严格的训练和长时间的练习,才能达到一定的水平。其次是篮球,小学开展比较普及。一般都有简单的篮球场和篮球架。农村、企业、机关都要搞不同级别的篮球比赛,对体育教师的期望值高,要求他们具有一定的技术、战术水平。

选这两项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有利于学校对选修课的安排、教学和评估,学校的检查,对教师来说跨度小,能集中精力通过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与技术能力。

各学校如能根据本校的传统,确定一、二项校级的选修课内容,并使之坚持下去,定会收到显著的效果。

四、结论与建议

篇6

【关键词】教学评价/学习评价/思想/观念

近几年,作为体育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学习评价的内容、方法以及标准的改革已迫在眉睫。长期以来,单纯以分数高低来评价学生学习的好坏,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这种偏重与终结性的评价方法,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自身的全面发展。对学生学习评价的目的在于改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与学习的效果和效率,以便最优化地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所以,本文试图通过教学评价发展历程的研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旨在探讨高校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生学习评价体系。不当之处,请同行们批评指正。

2教学评价的发展与原则

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是一个内容广泛,层面多级的系统,学习评价的科学与合理性主要取决于教学思想的发展。要构建全面的、恰切的学习评价内容、方法及其标准,就必须了解、研究教学评价的发展及原则。

2.1教学评价的发展

教学评价是学校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世界教育的发展与改革的历史上看,教学评价的发展与改革,是教育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由此可见,教学评价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辅助手段,它对学校教育目标的达成,具有重要作用。

近代的教育评价是在十八世纪前,从西方国家的改革考试方式开始的,从主观性很大的、单一的口试方式发展到笔试,这个发展过程提高了当时的教学评价效率,向考试的客观性迈进了一大步。但难以考察出学生的全部知识与能力水平。到了二十世纪初,随着教育测量运动的开展,各种评价标准被编制出来,使教学评价的客观性、科学性和量化程度得以提高。但是,这种教育测量方式,对学生的态度、兴趣、情感、价值观等都难以测定,仍存在着评价不全面性的问题。现代教育评价在前人的基础上又有了很大的发展。新的评价理论要求发展每个人的能力及能力倾向,以目标达成度为中心的教育评价。评价的范围也不断扩大,形成了教育的立体评价和全方位评价的发展趋势。通过对教育评价发展的回顾,不难看出,评价的指导思想、评价的内容选择与调试、评价指标的规范都无不镂刻着特定历史阶段的社会价值取向及其发展水平的烙印。同时,评价的原则也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丰富和健全,而且,其角色和作用对评价具有指导意义。

2.2教学评价的原则

教学评价原则是对评价者本身的基本要求。教育者要提高教学评价的科学水平,应遵循以下原则。

2.2.1科学性原则。

教学评价具有多种功能,是一种各不相同而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体评价方法的集合,所以,必须遵循以唯物辩证法作为方法论的原则。

(1)“两点论”原则。坚持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为指导,从评价对象内部与外部的联系中做出正确的评价、教育者应该看到被评价者自身的各种因素之间的联系,如:先天的与后天的,生理的与心理的,智力的与非智力的。然而,传统的评价方法,往往只注意考试的结果,而忽略了影响考试的各种因素的存在,以分数高低对学生分类排挡的做法,已成为判定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实践证明,传统的习惯方法,扼杀了学生的信心和积极性。因此,我们只有坚持‘两点论’的原则,才能做到对学生进行某一方面的单项评价时,注意到他的其他因素,并进行客观的、实事求是的、综合全面的评价。

(2)发展性原则。坚持事物是发展的观点为指导,适宜的教育,可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充分的发展。长期以来,我们对此缺乏足够的认识,例如,传统的‘常态曲线’观念,使我们人为地把学生分为几等份(天才和低能)。这种评价的结果,只能造成教师不能一视同仁地对待低分学生,他们也不能得到同样的重视与指导。这样的结果,只能增加学生的悲观情绪,使学生消极地对待学习。因此,传统的观念需要重新认识,需要选择与扬弃。

(3)评价要遵循对立统一的规律。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心理内部矛盾的运动,增强学生心理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在制定评价内容和标准时,应注意的问题。传统的教学评价过分地强调均衡的评价水准,这种倾向性,难以激发评价对象对更高层次目标追求的愿望。因此,我们应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水准的评价对象,进行恰切的指导与诊断性的评价,并引导评价对象认识自己的差距,从而激发他们积极进取的热情。

2.2.2全面性原则

对评价对象各个方面作全面的考查,抓住全面的信息,进行全面的分析,做出恰当的综合的判定。

2.2.3统一性原则

教学评价的统一性原则是有层次性的。学科、年级、年龄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标准,但在标准确定后,必须坚持统一性,特别在同一的评价对象群中,必须用统一的尺度来衡量评价对象的水平。随意降低和改变标准就失去了评价的意义。

2.3教学评价的特点

通过对教学评价的发展的回顾及其原则的了解不难发现,教学评价具有以下的特点。

2.3.1历史性

教学评价方法的研制,无论从近代教育中,简单的,片面的评价方法,还是到现代教育中,较全面的、客观的评价方式,都表现出强烈的社会历史制约性的特点,也反映出了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2.3.2动态性

教学评价的研制方法随着历史的进步,在不断发展变化和完善。任何追求一种固定不变的评价模式观念的行为,都会导致评价方法的僵化、片面。因而,在研制评价的问题上,必须坚持发展性的观点,明确其当代的依据、构建新的、恰切的内涵。

2.3.3复合性

教学评价的复合性特点,体现其目标的多级性。全方位的评价结构、方法和标准,目的在于构建一个适合时展的评价方案。学生的认知活动、情感活动和技能活动形成了多方位的、复合性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任何一项的遗漏、疏失都会造成评价功能的缺失。

2.3.4系统性

研究教学评价的方法具有各项程序设计、内容选择、方法运用间的相互关联的特点,并形成层次分明的结构。因此,教学评价的结构设计只有形成结构严密、方法得当、有序性的有机整体时,评价才能对教与学进行有效的指导。

从以上对教学评价的研究结果上看,体育课程学生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需要教育者树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和实现教育目标为目的的评价观念。

3学生学习评价与考核的改革思路

3.1“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时代赋予我们一种教育的全新思想

在体育教育中,它是一个核心问题并起着主导的作用。因此,在制定学生学习评价的内容、方法、标准时必须遵循“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出发,实现学生学习评价体系的科学化,使体育教学评价的改革更加完善。

3.2体育教材的改革是改进学生学习评价的基础

教材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时代需要有适应学生和社会发展的教材。因此,在整体教学改革中,加强教材改革的步伐,实现学生体育考核的科学性、合理性就显得格外重要了。所以,应把以运动素质和运动技术能力为主的思想观念,向健康素质为主转移。减少或取消与学生健康没有特殊关系的教材,增加与健康素质密切相关的教材,如促进心肺功能的健美操、定时跑、肌肉力量与耐力项目、柔韧性的项目等等,从教材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选修比重,扩展考核的内容,是应及时解决的问题。

3.3增加考核项目的选择性

体育的考核应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和选择的空间。一概而论的绝对评价标准,对待学生有失公正。因此,应尽量多地设置考核项目为学生选择,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传统的评价方式,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价值,必然造成评价结果的不准确性。造成部分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因为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是当运动员,而是以健身、娱乐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因此,提高学习过程评价的比重,进行对学习过程及综合表现的评价,是在评价工作中必须加强的。

3.4充分利用科学的、有效的方法进行评价

建立一套科学的学生体育课程学习评价体系,它的评价方法是至关重要的。实践证明,评价的方法是根据教学目标以及内容的不同而不同的。过去往往以单纯的体育测试成绩对学生进行终结性的评价,而对形成性评价(诊断性的评价)方式很少采用;绝对性评价方法贯穿学生考试的始终,而相对性评价几乎没人采用。因此,在评价方法上,应该做到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技能与情感能力评价相结合,课上与课下相结合。实践证明,体育课程实行综合的评定内容与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能反映出学生综合发展的水平,才能体现学生学习评价方法的科学性。

4结束语

高校学生体育课程学习评价与考核的研究是一场教育变革的工程。现代教育的发展,都依赖于科学方法的改革。我们应在不断的学习基础上总结经验,明确时代要求,坚持发展的观点,更新观念、创新评价新体系。

【参考文献】

篇7

体育社团是体育课堂教学在校园环境中的延伸,学生有参与此项运动的热情以及积极的态度。体育社团具有一定的组织架构和管理制度,能够有目的性地进行活动,并通过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

(二)体育教学内容与体育课外活动脱节,课外活动组织形式与运动内容比较随意

体育课外活动是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爱好,或者与一部分兴趣、爱好相同的同学,或以体育社团形式进行的自主的、独立的体育锻炼活动。它不是全体学生必须参加的活动,也不是体育课程教学规定的内容。体育教师认为课外活动属于“第二课堂”,不会主动地有意识地对体育课外活动加强管理和指导,学生对课外活动内容的选择,组织形式以及活动方式都比较随意。这样,体育课外活动无法与体育教学内容相互呼应,无法实现体育课堂教学到体育课外活动的延伸,更无法使学生通过自觉地参加体育运动而逐渐形成终身运动习惯。

二、构建高职院校多元化的“体育大课程”体系,拓展体育课程的时间和空间领域

(一)体育课堂教学的创新是课程体系改革的关键点

首先,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的时候,可以考虑一些简单实用的体育运动项目,这样,才不会导致学用脱节。其次,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分层式教学法。根据不同类型学生的身体素质、技术能力和学习能力分组,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进行不同层次的练习。在备课时,要注意使各教学环节协调连贯,有效控制运动负荷,将教学和锻炼有机融合。最后,体育考核不能以理论知识的掌握为考核标准,也不能单纯以技能掌握为考核标准。体育成绩评价应结合学生课堂表现、体能测试成绩以及学生参加各种体育课外活动、体育社团的表现,这样的考核方式才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和健身习惯的养成。

(二)打造体育社团是体育课程改革的重点

体育社团是高职院校中受学生喜欢,参加人数众多的学生社团之一。体育社团是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项目专项活动的重要平台,具有开放性、自主性、灵活性的特点。参加体育社团的学生大多热爱体育运动,希望能进一步提高自身专项运动的技术技能水平并发展自身的综合素质,自愿参与体育社团的教学训练活动。教师应该善于利用这部分学生对运动的热情,加强对体育社团的管理和指导,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教学与训练活动。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需求,提高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搭建大型学生课外活动平台是体育课程改革的落脚点

无论是体育课堂教学,还是体育社团,其目的都是通过教师的专业教学和指导,使学生能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积极参与体育课外活动,从而形成“健康第一、全民健身”的校园运动氛围。所有课外活动的开展,均可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交由各体育社团自行组织。应鼓励社团骨干举办各种相关体育运动项目的培训班或讲座,进行体育普及教育,在校园中鼓励学生参加课外运动。

篇8

二、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助于教学内容的拓展

多媒体教学的功能十分强大,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特别是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网络媒体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在利用计算机等多媒体开展辅助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对于体育比赛项目,体育精彩节目等进行学习和观看,这不仅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这对于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促进作用。比如在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中,老师要及时组织学生观看国内和国际的一些重大比赛,让学生及时了解目前体育发展的前沿状况,提升学生对于体育的认识,使得小学体育能够获得对学生实施全方位教育的目的。

三、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有利于突出教材的难点和重点

在以往的小学体育课程教学中,动作中的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都是由老师进行反复示范的,这往往会造成一堂体育课程中的重复知识非常多,影响到教学效率的提升,特别是在遇到一些比较复杂和快速的动作时,更是增加了学生掌握知识的难度。而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开展教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上述情况的存在,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影音将动作播放给学生观看,学会的同学可以自己进行练习,而不会的学生则可以通过反复观看来提升对于体育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可以全面、直观和立体的掌握各种动作要领,提升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实际效果。

四、计算机多媒体辅助体育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1.计算机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不能代替老师日常的教学活动。众所周知,计算机多媒体是一种辅助的教学工具,也就是说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并不能替代老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老师在教学中的讲解、示范、板书等活动目前仍旧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途径。教学活动中,老师应用多媒体课件开展教学,并不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全部,而是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一部分。

2.只有充分地发挥多媒体的优势,才能够正视传统教学手段的价值。在现代教育中,只有正视传统教学手段的应用,才可以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在教学中,体育老师要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要掌握多媒体教学手段,和传统的教学方式相结合,这样才能获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开发还有着比较大的潜力,在教学过程中只要不断地进行探索,认真地开展实践,就能够为小学体育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打下比较好的基础。

篇9

玩,是学生的天性,只有产生兴趣引发快乐,让学生去学,去体验,使他们充分体验到体育带来的成功、快乐。

一、更新观念

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现代教育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不仅要让学生的身体好,更重要的是把学习和锻炼方法传授给他们,面向全体学生,让他们掌握方法。传统教学片面强调了身体锻炼,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和教育;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了教师的创造性,使课堂形式单调、枯燥,同时也把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无情的限制住,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要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必须更新观念,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充分利用体育自身优势,转化限制条件,解放思想,拓宽思想、大胆突破,即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也创造适合本校的方法,使每个学生能心情愉快地去学习、去发现、去探索,从而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快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游戏化、趣味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他们想象力丰富,在教学中遵循儿童认知和情感变化的规律,进行生动活泼和富有教育意义的教学以迎合小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学习需要。

如在立定跳远的教学中,让学生模仿“兔跳”,“蛙跳”教师通过精心的组织与构思引导学生想像青蛙的跳跃动作,再以情景游戏“青蛙捉害虫”开拓运动技能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乐趣,自主积极地参与到有趣的练习中,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完成练习,在乐趣中掌握运动技能和锻炼身体。逐渐养成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志向和习惯,达到培养兴趣,培养能力和开拓创造力的目地。

在“障碍接力”中将游戏内容故事化使学生在练习中置身故事情境之中,身临其境的练习使他们兴致高涨,乐趣无穷,即学会了动作又培养了克服困难的精神,真正体现快乐体育的趣味性。

二、进行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面对优越条件下成长起来的“小太阳”,“小皇帝”,他们好奇心强,对新鲜事易产生兴趣,思想敏捷,活泼好动,爱上体育课,却不愿意参加剧烈或难度较大的活动,更不愿意在活动中受到太多的拘束,克服困难的意志弱,无形中影响了教师的创造性。使课堂的形式单调,影响学生个性的发展。

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在教学中我尝试了分层次教学的实践,更好地实施因材施教,按学生的差异分号层次,因人而异地制定学习目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和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和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质,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最优的发展,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更好地提高学习的效果。

如在“投垒球”教学中,将学生请按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高低分男女各四个小组,A组(上等生)、B组(中上等生)、C组(中等生)、D组(下等生)。练习中,上等生成绩优秀的严格要求,提出更高要求;中等生改进动作、争取优秀:中等生巩固动作;下等生降低要求,树立信心,达到基本掌握动作。这样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达到各自的要求,获得成功的喜悦最大限度的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对投掷能力和动作技术有提高的学生进行表扬,一定时间内适当调整层次,做到能者上,差者下,激励学生力争上游的精神面貌,有效的促进和调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思想品质。

三、运用多种手段快乐教学

要使学生快乐地学习必须使课堂中教与学的过程是快乐的过程,挖掘其快乐的潜力。通常学生对慢跑、徒手操产生厌烦,如果采用音乐下来完成动作,效果就不一样,学生的兴趣会增加,教师注意教材安排的新颖性,教学手段运用的多变性,充分体现体育课的活动性,游戏性和娱乐性,就能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和激发学生体育的快乐。

有意识引入或创设具有情绪色彩和形象生动的场面,以生活展现情境;以实物演示情境,以图画、录像、多媒体再现情境;以音乐渲染情境;以表演体会情境,激励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兴趣,在欢乐的气氛中完成练习,鼓励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培养学生的个性。对于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给予肯定与表扬,对个别有困难的同学进行启发和帮助,有效的发挥了学生自主练习的积极性。

改变单一的课间操,作为体育教师,与学生一起参加,让班主任也参与课间操,采用比赛的形式进行。这样学生兴趣很高,提高了课间的锻炼效果。开放课外体育活动,尊重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重视学生参与性,娱乐性、合作性,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自制体育器材,体育老师和班主任可指导和组织,让课外活动真正成为学生的乐园,学生不仅身心得到锻炼,个性也得到充分的发展。

四、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篇10

2提高中职院校体育教师素质

体育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只有具备较高素质的老师才能从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享受“快乐”学习,而不是一味填鸭式学习。体育教师提高自身的素质首先应该从思想上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陈旧观念,积极思考如何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其次体育教师应该重视自身身体素质的提高,在进行动作讲解时如何能够做到准确示范和讲解会让学生更快领悟动作要领,同时教师身体力行地融入课堂也会让学生增进与体育教师的情感交流。此外,体育教师还应该在备课方面,仪表方面,语言表达方面认真思考并提高,从各个方面全面提高身体素质,真正为学生起到示范和榜样的作用。

3加强中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

进行素质教育的目的是要充分以学生“以学为主”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快乐”。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对学生放任不管,相反教师更要动脑花费心思去思考如何提高学生素质,从而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

3.1思想品德素质教育

一个人具备什么样的思想品德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决定着人的行为。通常的体育课程注重的是如何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运动技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应该把体育和德育两门学科结合起来。教师可以设计多种体育情景活动,将需要讲授的体育内容融入情境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不怕吃苦,敢于拼搏的优秀品质。在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过程中,体育教师要拥有一颗爱心并有耐心,让学生有亲近感,同时对学生多加鼓励,肯定他们的进步以保持学习的积极性。

3.2身体素质教育

身体是进行一切活动的基础,开设体育课的最初目的也是要使学生拥有强健的体魄。如何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培养学生科学健身的意识,增强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自主性。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教学目的。体育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置一些有趣的教学活动,对于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以加分奖励,也可以在课余时间组织一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体育活动,可以开展各类比赛,例如各种球类比赛、马拉松长跑等等,并设立一些奖项,让学生对体育活动产生乐趣,并能在乐趣当中同时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

3.3心理素质教育

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坚韧的意志品质,使学生不仅在学校表现优秀,而且收益终身。体育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可以给学生讲解一些优秀运动员的案例,让学生能够从真实的生活例子中感受到运动员刻苦锻炼、坚韧不拔的毅力。教师选取恰当的事例可以对学生起到鼓励的作用,并对体育课程和体育活动产生积极正面的认识。体育教师在组织课堂体育活动和平时的活动当中要注意给学生打造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竞争的平台,树立友谊第一的思想信念,重视集体利益,培养自身敢于拼搏、敢于创新的意志品质。学生通过进行的各种体育活动会形成自我的感受,对于平时生活当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都能够正确认识并且采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

3.4其他方面质教育

学生素质教育包含的方面很多,除了上面提到的思想、身体、心理素质之外,作为体育教师还应该注重其他品质的培养。比如在课堂上要适度渗透有关体育基础知识和理论常识,另外国家举办的大型体育赛事和体育活动也要向学生予以介绍,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在进行体育器材的搬运以及使用过程中,要注重锻炼学生的实践及动手操作能力。体育教师在进行课堂肢体活动教学的时候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协调能力,让学生通过体育课堂的学习和锻炼提高自身在生活当中的思维能力,懂得思考,从而学会主动地、创造性地工作。

篇11

2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指导新思想解读

培养兴趣、掌握技能、发展特长、终身锻炼是当今时代背景下对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指导思想的具象化诉求,它们从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不同层面出发,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培养兴趣是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前提,掌握技能是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基础,发展特长是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根本,终身锻炼是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目的,这4个层面共同构成了新时期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它们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互为基础,对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提出了一个十分具体化的要求,也是对“健康第一”生活理念的有力支撑,为当前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提出了一个努力的方向与目标,也使得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有了一个新的落脚点。

2.1培养兴趣: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一个个体只有使其对所接触的事物产生兴趣,才有可能使其对这一事物进行认真的研究。体育作为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只有使学生对其产生兴趣,才有可能使学生能够对体育课充满热情,从而使学生的身体素质通过体育锻炼得以增强,并直接推动学生整体学习成绩的提高。作为培养人才的高级阶段,普通高校本不应承担培养兴趣的基础任务,但由于中国教育的最大特色是“应试”,也就是说,教育的目的首先是为了应付考试,而不是为了“教育”,尤其是中小学教育,为了追求升学率的提高,不仅不能有效地在中小学积极开展体育活动和进行体育课程改革,而且直接影响了中小学体育教学,使体育课成为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牺牲品。从此层面而言,中小学教育不仅未能有效完成对中小学生体育技能的传授和增强体质的基本任务,而且使很多中小学生泯灭了对体育的热情和兴趣,这对于我国青少年身体素质的增强产生了巨大的反向作用,也是我国青少年身体素质连年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遗憾的是,普通高校的体育课教学也脱离不了这种大环境的束缚,这种现象突出地表现为大学教育阶段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首要目标是为了拿学分。这样的体育教学远离了体育教育的核心目标,也就无法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无疑是我们当前教育领域所存在的一个最大的痼疾。由上我们可以知道,在我国整体的教育体系中,对体育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依然存在很大不足。由于上述中小学教育开展的不足,导致在高等教育阶段必须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这就对当前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中小学体育教学欠账过多,使得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不但要承担技能的培养,而且要从基础做起,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因此,培养兴趣就成为当前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前提。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途径之一”。它能够使一个人不计名利、财富和荣誉地投入到某一领域的活动中。从生理层面来说,体育运动的过程是机体能量储备消耗的过程,根据人的生物性特点,机体为了保护内在的能量储备以保证最基本的热量供应,就会产生抗性,表现为懒惰。从心理层面来说,参与体育活动可以使人们得到愉悦的心情,培养人们应对困难的抗压能力、磨练意志等。一旦体育教学激起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就能够使“每一个学生在毕业时候,带走的不仅仅是一些知识和技能,最重要的是要带走渴求知识的火花,并使它终生不熄的燃烧下去”[1]。所以,我们必须立足于脚下,立足于兴趣的培养,才能使大学生们能够在有限的体育锻炼时间内产生对体育课乃至于体育锻炼的无限向往。而且,在具体的实践中实现由应付体育课向爱好体育课的转变也是从培养兴趣开始的。这就要求在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中要树立“激发兴趣”的教学要求,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核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引导学生体会参与体育的乐趣。我们不仅要将培养兴趣作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更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给予足够的重视和认真的实践。所以,我们不仅要在思想层面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更要在身体层面使学生享受体育锻炼的欢愉,这样才能使大学生能够在高等教育阶段既汲取文化知识的养分,也能够在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层面获得成功。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把规则规定的、模式化了的固定肢体运动转化为能够使学生乐于参与的“玩”的游戏,使学生在扮演各种社会角色的同时又能够掌握锻炼身体的运动技能;另一方面,还要把涣散的、组织性不强而学生乐于参与的身体游戏,通过创造性转化达到能够使学生掌握人体运动的基本技术和能力的效果。最终能够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实现由应付体育课向爱好体育课的转变。这样,才能使大学生在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中获得更多的体育技能与体育知识,才能使大学生能够在未来的工作过程中终身锻炼、终生受益,这无疑也是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因此,培养兴趣作为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前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突出培养兴趣这一基本的诉求,使大学生们能够从中获益,也使我们的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取得最大限度的成果。

2.2掌握技能: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基础

如前所述,通过兴趣的培养将学生引入到对身体健康的主观关注和对体育运动的自觉参与,无疑是对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巨大促进。但只有兴趣是不够的,如果不能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无论有多么浓厚的兴趣也会在运动场上被无情地挥霍和消耗掉。所以在培养兴趣的基础之上,我们要努力使学生在体育课的学习中掌握必要的技能,通过技能的掌握来增强兴趣培养的效果。恩格斯曾经说过:“自有人生,便有教育。”[2]基于人的自然本性,教育最早是通过肢体的运动来传授生活技能于后代的事实,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说自有人生,便有“体育”。无论学界当前对于体育概念的争议多么激烈纷乱,导致谈到体育往往莫衷一是,但是体育中必然要包含着人类的身体技术练习来改造自我身心以适应社会生存的目的。有学者提出体育指的是“人类游戏性的身体活动或身体活动性的人类游戏。”[3]从这一概念中,我们同样可以得出体育是有目的性的身体技巧训练的实质性内容界定。因此,在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中,传授技能是体育课的核心任务。否定和忽略体育技能的传授,必然动摇教师在体育课中的主导地位,必然会导致体育教学工作的缺失,就与体育的主旨产生了背离。毋庸置疑,这是导致当前学生整体身体素质下降的原因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体育教学中最能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学的本质属性正在于运动技能的学习与训练。在大学阶段,学生不仅要在体育课程的学习上继续强化个人基本的身体技能,还需要加强其他运动项目如球类、游戏等“游戏性的身体活动”技能的掌握。可惜的是,目前的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着错误解读课程理念、盲目追求课程创新、轻视体育技能教学的现象。在实际的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师应着眼于提升学生的体育技能,如果淡化体育技能,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将大打折扣。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若忽略体育技能的传授,不仅会将高校公共体育置身于混乱无序的尴尬境地,实际上这更是对现实环境下人的基本权利的漠视与无知。因为工业文明造就的信息社会让当今的人类逐渐脱离了繁重、持久的体力劳动,没有足够身体活动的生活让人类肌肉往往处于饥渴和松弛状态中。同时,高节奏、高强度的社会生活又让人们时常感到身心疲惫,人们亟需一定强度的身体活动来保证体能、平复精神。参加体育活动,成为挣脱人类失去生物适应自然选择而堕落为“人工自然”附庸这种异化的桎梏的最佳方式[4]。不要忘记,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所传授的体育技能将会是当前社会条件下大众参与体育锻炼和运动休闲的重要内容。如何使学生有效地掌握运动技能,采取具体的实施措施尤为重要。1)高校要有较好的硬件设施,能够开设较多体育项目的课程,使学生有选择不同项目的余地,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2)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在体育课的技能传授中,动作要让学生感到赏心悦目,使学生产生学习技能的欲望,增加学习技能的兴趣。3)教法要得当。体育技能的获取与其他技能有所不同,这与学生的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有非常大的关系,在传授体育技能同时,力求要做到方法得当。由此,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应该把基本运动技能、竞技体育技巧、体育活动技术等教学内容作为最基础的工作来实行。让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尽可能地掌握基础性的、竞技性的、游戏性的身体运动技能,保证学生个体的运动参与。让这些技能为他们的身心健康提供技术支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为他们的终身体育奠定技术基础,为他们的社会生活铺垫最重要的身体保障。

2.3发展特长: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根本

当前,社会节奏的加快和未来竞争的需要使得“具备一项特长”已然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指征,没有特长的人甚至于无法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足。具体到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层面,特长也是大学生们在体育认识和实践层面的重要表征。我们这里所指的“特长”是指个体在各项体育运动基础上的一种深化的、精化的结果,是突出“以人为本”,从每个人不同的个体身体出发,通过对自我的运动潜能的开发,实现自己在特定项目的运动技能的提高,达到“终身锻炼,健康第一”的目标。值得注意的是,在具体的发展特长的过程中,我们并不是将特长放在一个确定的高度,而是试图突出个体在社会中的差异性,从而展现不同个体在不同运动技能层面所展示出的优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发展特长作为大学生个体在身体锻炼层面的重要手段,从而展现大学生个体不同的运动专长,使发展特长成为“终身锻炼”的保障,进而使终身锻炼成为可能。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普通高校如何发展学生的运动特长是一个十分重要且难以解决的课题。个体在接触体育项目并对其产生兴趣的同时,要求其掌握运动技能,运动技能的掌握是每个学生个体尽量发挥其个性的前提。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与中小学体育教学不同,中小学体育教学阶段是学生长身体的重要阶段,需要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各方面的全面可持续发展,过早地开展专项、或者说特长项目的体育锻炼容易导致学生身体各方面的畸形发展,这注定中小学的体育教育具有计划性、针对性和强制性。目前,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采用的是向学生广泛传授各种身体技能,使学生能够在博学的同时又能够使身体各方面得到平衡发展。大学体育教育阶段学生的身体发展基本已经完成,同时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中也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和爱好。所以,大学体育教育应当改变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模式,体育教育的目的也由为了学生身体的全面发展,向发掘学生的运动天赋、培养学生体育特长的方向转变,“打破原有的系别、班级建制,重新组合上课,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实现由中小学体育教育的广教博学向具有共同爱好、运动水平相当的体育教学的转变。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在此方面已经做出了一些探索。《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指出,“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应具有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自由度”,这就意味着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喜好的学习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运动水平进行分层式的教学。但是,这些指导思想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还没有得到十分充分的贯彻执行,以至于在面对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路径限制、学校作息安排、学生体育基础差异、其他学科教学时间安排影响等各方面因素时,依然不能够使学生按照自己的天赋发展体育特长。这些问题的解决还要求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管理者,一方面要协调各方面的负责人,使其能够为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让路;另一方面,还要加大“培养学生特长”理念的宣传与执行力度,使每一个学生在临近毕业时都能够达到“熟练掌握2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掌握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置方法”的基本目标。发展特长要建立在激发兴趣的基础上,通过对技能的学习,让个体对某项运动产生长期坚持、参与的热情,普通高校中的学生发展特长并不意味着专项能力特长培养,更多的是为学生个体从兴趣初始到坚持锻炼提供保障,而不是陷入盲目追求体育运动技能的怪圈。这里我们所说的特长,指的是大学生个体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形成的相较于其他运动项目的特长,而非从运动角度所谓的技术专长,当然,如果能让学生通过体育技能学习形成一定的专长也是我们所乐见的。学生对某一运动项目产生兴趣以后,高校教师应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向学生全面传授这项运动技能,通过运动技能的学习使学生个体对该项运动产生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一学习过程也就是对技能的掌握过程,当学生个体学习更深的运动技能时,就必然会对学习到的技能在实践中充分检验,也就使得学生个体可以更多的参与体育活动中去,从而逐步地形成某种运动技能的“特长”。如此兴趣、技能、特长三者就形成为有机的整体,它们互相影响、相互联系,共同推动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具体实施,最终使得学生个体能够通过高校公共体育课而终生受益。

2.4终身锻炼: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目的

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角度而言,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运动技能,基本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在走向社会以后能够坚持锻炼,使体育成为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即所谓的终身体育。事实上,一些学生在大学体育课程结束之后,也就告别了体育运动,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3点。1)没有形成正确的体育意识。体育作为一种身体文化,自古以来不为中国社会所重视。从“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论述中,我们可以管窥到古人对体育的基本看法。尽管,进入现代社会以来,体育的功能逐渐被人们所了解和重视,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仍有一些大学生对体育持有偏见,上体育课的目的是为了拿学分,以一种被动的态度参加体育活动,而没有认识到体育锻炼关系着个人的身体健康与未来发展。由于没有形成正确的体育意识,自然不会自觉地参与体育锻炼,更谈不上终身锻炼。2)缺乏运动的乐趣。参加体育锻炼不仅能增强体质,还能愉悦身心,增进友谊,在运动中体验到快乐,这正是体育锻炼的魅力所在。但是,一些大学生由于缺乏体育锻炼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视体育运动为吃苦受累的差事,没有真正融入到体育运动之中,体验不到运动的乐趣,也就失去了主动地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3)没有养成运动的习惯。终身体育要求将体育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成为一种习惯。这种习惯的养成不能靠一时的冲动,而是长期坚持的结果。只有在学校阶段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才有可能毕业后坚持参加体育锻炼。如何培养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树立“终身锻炼”的观念,是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对此问题,可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考虑。1)要加强理论课教学。目前,高校体育课教学中存在着重技能轻理论的倾向。毋庸置疑,技能教学是体育课的核心内容,但理论知识的作用也不容忽视。通过理论引导,使学生明确体育锻炼作用与意义,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在思想上认识到体育锻炼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由“让我练”转变为“我要练”,实现由被动锻炼向主动锻炼的转变。同时,学习理论知识还有利于更好地理解与掌握运动技能。2)要让学生喜欢体育。虽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要使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并坚持不懈地参加体育锻炼,不能仅靠兴趣,还要让学生体验到运动的乐趣,从而喜欢体育,积极加入到体育锻炼的行列中来。3)要将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锻炼融为一体。必须引导学生加强课外体育锻炼,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在此方面,很多高校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如清华大学要求学生每学期在校园跑步20圈,每圈3000m,达到要求后将在该学期的体育课总成绩中获得10分。这一做法将课外体育锻炼纳入体育课教学评价之中,通过强迫学生在课余时间参加体育锻炼,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效果。只有将课堂教学与与课外体育锻炼融为一体,才能达到既掌握了运动技能,又培养了锻炼习惯的效果。总之,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意识,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使体育逐步成为其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终身锻炼奠定基础。此外,体育不仅是关乎身心健康的肢体活动,而且是塑造精神与完善人格的有效手段。体育教育的宗旨是为了培养人,培养有思想、有境界、有素质、有人格、有拼搏精神的人。由此可见,学生在校期间所养成的终身锻炼习惯对增强国民素质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3实现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指导新思想的策略与方法

通过上述的论述,我们对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指导思想有了一个基本的建构,但所有的教学问题都是通过具体实践来解决的。所以,在这样的教学理念指导之下,我们还必须通过课程改革来实现这一教学思想。在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要实现增强大学生体质的目的,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就必须通过教学杠杆来进行,这就需要从学生的个体出发,重点解决2个“量”的问题,即运动量和技术含量。从运动量的角度来考虑,大学体育课程应通过增加学分这一教学杠杆手段来实现。目前,大学体育的4个学分、144个学时主要用在运动技术的学习上,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缺乏时间保障。对此可采用“4+4模式”,将体育必修课由4个学分增加为8个学分,其中技术与理论知识学习、课外体育锻炼各为4个学分。每学期的课外体育锻炼均为1学分,按照每天锻炼1h的标准来计算,除去体育课之外,还需锻炼100h左右。课外体育锻炼时间的统计可依据学生参加体育俱乐部、体育社团、早操、校园长跑等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来确定。不具备实施体育必修课8个学分的学校,可采取以下2项措施:1)在大学一、二年级,将学生参加体育俱乐部、体育社团、早操、校园长跑等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以适当的比例纳入体育课成绩,以此来调动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积极性;2)在大学三、四年级设置4个体育锻炼选修学分,同样要求每学期锻炼100h,达到要求者可获得1个体育选修课学分。从技术含量的角度来考虑,可采用“1+1模式”,学生在大学一、二年级分别选择2个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通过2个学期的学习基本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提高运动技术含量,形成运动特长,进而以此来进行终身体育锻炼。实施“1+1模式”对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体育场馆设施、体育管理制度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要求:1)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以人为本原则,要求体育教师应尽可能多地开设学生所喜欢的运动项目,而不是根据教师的专长而对学生进行指令性教学。2)学校的体育场馆建设要能满足所开设项目的需要。体育对现代大学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很多学校领导对体育的重视多停留在理论层面,有限的资金更多地投入学科建设,造成高校的体育场馆建设普遍滞后,这也是多年来“三自主”难以充分实施的瓶颈之一。3)要严格执行有关体育课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的管理规定。为提高学生对体育课与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重视程度,很多省市区的教育主管部门制订了体育成绩不及格不得毕业,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达到良好者方能参加评优评先,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肄业处理等若干规定。但在具体工作实践中,很多高校没有严格执行以上规定,造成一些大学生不重视体育课学习和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这也是导致大学生体质持续下滑的重要原因。只有解决了运动量和技术含量的问题,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也就能达到增强大学生体质的目的。

篇12

2高职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如何渗透行动导向法

前文论述中,我们已经对高职体育教学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基于上文论述结果,就行动导向法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和渗透来说,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确立,明确教学基本目标行动导向法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首先应注意教学模式的建立及教学目标的明确。不管是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还是高职体育教学,最为基本的教学目标都是提高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通过合理安排课程,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体育教学在教学体系中的基础保障作用。鉴于此,就行动导向法在高职体育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来说,首先应从体育课程教学的现状入手,结合具体教学目标及任务,根据高职学生的学习特性及状态,对导向式教学模式进行确立和构建;结合不同专业、职业的需求,对教学目标及过程中进行合理设计,为行动导向法作用的充分发挥奠定基础。

2.2规范内容,合理选择教学项目从高职体育课程教学现阶段的基本内容来看,依然以竞技项目为主要教学内容,较为注重学生体能及体育技能的硬性机械提升。这样的教学内容虽然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相应的技能操作,但是对于高职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及教学质量的提升来说,积极作用并不明显。针对这一现状,就行动导向法功能的有效发挥来说,除了教学体系及教学目标的合理确立外,还应合理选择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提升学生体能素质同时,能够有效辅助学生职业生涯及工作岗位的教学内容及项目(不同专业应有不同的项目选择)。

2.3评价体系的推进和更新评价体系是教学改革顺利实施的基本保障,行动导向法在高职体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实际上就是一次基于原有教学改革成果之上的另外一次革新,因此,相应评价体系也应进行合理的更新和改变。行动导向法中,不管是教学设计还是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都处于中心地位,其能动性及积极性会直接影响到课程体育教学的效果,将学生参与程度与主动程度纳入到考核评价体系中势在必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