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0 16:27:2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循证护理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2.1循证护理在儿科护理技术中的应用:循证护理在儿科护理技术中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范围。在对儿科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由于儿童的血管一般都比较细,再加上儿童容易产生恐惧心理而不配合护士人员的操作,使得治疗的过程变得更加困难。进行循证护理后,通过了解儿童的心理和采取直刺法进针等有效的手段,同时加大进针的角度,减少进针给儿童带来的疼痛。还要保证一次性进针的成功率,护士人员应该掌握无痛进针的技术,了解进针所学的时间等,这些都是循证护理在儿科护理技术中有效体现。
2.2循证护理在儿科各系统疾病护理中的应用:循证护理在儿科各系统疾病护理中的应用也很广泛。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由于家长缺乏必要的医疗知识,表现出焦虑等不好的表情,进而影响到儿童的心理,从而影响了整个治疗的过程。使用循证护理治疗法,首先在对儿童治疗前就尽量减轻家长的焦虑心情。例如,对于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治疗,要及时地了解情况,并且做出有针对性的护理指导,不仅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出现,还能有助于儿童早日康复。而在对病毒性脑炎患儿进行循证护理的过程中,通过制定个体化的护理方法,以及将康复方案制定的明确到各个阶段,最后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2.3循证护理在儿科疾病预防与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循证护理在儿科疾病预防与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更加明显,现代的医学证明支气管哮喘完全是可以进行有效的预防,当然预防和健康教育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因而采用循证护理的方式对这类儿科疾病进行预防和健康教育很有效果,对于支气管哮喘疾病,可以每隔一段时间就查找一次有关哮喘的教育管理的循证证据,并及时调整教育的有关内容。最先进的技术是使用计算机对并且进行跟踪和管理,进而保证病人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出矫正,这种方法取得了很理想的效果。健康教育也是儿科疾病护理中一项重要的措施。现在,使用系统的方法将同类疾病的共性进行以总结,进而进行一定的教育活动,从而有助于制度标准的健康教育计划。同时,还应该结合患儿的具体情况对教育的内容进行有效的删减或者增加,还要注意对计划进行不断的反馈和调整。最后,根据家长对医学的认知能力,循证护理还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因此,通过循证健康教育,保证患者能够接受最有效的治疗和护理,从而缩短治疗的疗程,就能进一步减少患者的痛苦。
三、循证护理在儿科护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综合循证护理儿科护理实践中的应用可以看出,现在,我国儿科的护理人员对循证护理的掌握还不够完全。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在实际进行循证护理的过程中,严重缺少对病人的观察,因而对其可靠性值得怀疑。造成这一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我国的在职护理人员受的教育大多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专业素质还不够高。进一步导致他们理解和利用国内外优秀专业文献的能力不足,进而对科研成果进行评价等也非常困难。第二,循证护理的资源还比较贫乏。主要表现在循证护理方面的资金投入不够,进而造成科研型论文的数量较少,并且论文的质量也不高。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循证护理在我国的有效应用。
搜集本院新生儿科2013年2月~2015年2月诊治的46例患有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甲、乙组,甲组24例,孕周:35~41岁,平均孕周:(38.56±1.27)岁;女11例,男13例。乙组22例,孕周:35~42岁,平均孕周:(39.18±1.43)岁;女10例,男12例。两组患儿的基本临床资料对比分析,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乙组采用基础护理:(1)生命体征监测:密切关注患儿的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给与吸氧治疗,注意患儿的保暖;(2)给与必要的营养支持,检测脑颅压,给与规范治疗;甲组采用循证护理:(1)通过查阅相关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相关资料,对其全面了解;(2)积极与患儿家长进行沟通,了解患儿的病情发展情况;(3)在患儿的病房内播放优美的曲子,病房配以鲜艳的色彩搭配,刺激患儿的听觉和视觉;(4)每天为患儿进行全身按摩,刺激周围神经。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数据分析软件对本文所有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学检验,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所得计量、计数资料,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1.4评价标准
1.4.1护理评价标准
显效:患儿的脑水肿、意识障碍、肌张力异常等临床症状基本恢复正常;有效:患儿的脑水肿、意识障碍、肌张力异常等临床症状有所好转;无效:患儿的脑水肿、意识障碍、肌张力异常等临床症状未见好转,甚至出现严重并发症。
1.4.2满意度评价标准
采用我院自编的患儿家长满意度调查问卷,内容包含护理人员的仪容仪表、护理方法、态度等,满分为100分,非常满意≥85分,满意66~84分,不满意≤65分。
2结果
2.1两组患儿的护理有效性对比研究
经过护理后,24例甲组的护理有效率为91.7%(22/24),其中无效2例(8.3%),有效6例(25.0%),显效17例(70.8%);22例乙组的护理有效率为77.3%(17/22),其中无效5例(22.7%),有效7例(31.8%),显效10例(45.5%);甲组的护理有效率高于乙组,P<0.05。
2.2两组患儿家长的满意度分析
两组患儿家长的满意度分析,24例甲组的满意度为95.8%,非常满意18例(75.0%),满意5例(20.8%),不满意1例(4.2%);22例乙组的满意度为86.4%,非常满意12例(54.5%),满意7例(31.8%),不满意3例(13.6%);甲组患者的满意度95.8%高于乙组86.4%,差异显著,P<0.05。
2方法
2.1成立循证护理小组
循证护理组由护士长1人、责任护士1人(收集病人资料)、质控成员5人(负责循证资料的收集)组成,在护士长主持下制订护理计划。所有成员均经循证护理知识培训学习,具有一定的循证护理能力;6名护理人员具有文献检索能力。
2.2确定乳腺癌患者术后功能锻炼存在的护理问题
循证护理小组成员根据所收集病人的基本情况找出乳腺癌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亟待解决的护理问题:实行切除的患者,术后看到自己的形体改变,可能会有震惊、恐惧、焦虑、绝望与沮丧等;术后1天,患者意识刚恢复,极度疲倦、乏力,不能完成责任护士宣教的指、腕关节主动锻炼;在术后7天,计划肩关节活动时遇到医生的反对,因为有些患者此期锻炼后可能出现皮下积液和意外出血;患者出院前责任护士统一作出院宣教,嘱咐患者回家后继续做患肢外展、上举、后背拉绳锻炼,而许多患者在此期间切口裂开,露出皮下组织,又不能重新缝合;因胸壁血供营养差,经久不愈。
2.3根据问题进行文献查询,寻找实证
以此为依据,并通过中国期刊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ochrane协作网等检索系统,查阅国内外相关护理文献50余篇,查出针对该问题的各级证据15项,对此15项证据的真实性、有效性、可靠性、临床适用性、广泛性等作系统评价,挑选出其中的最佳证据3项如下:①术前、术后进行心理护理可有效防止术后心理障碍的出现;②术后第1天取消上臂主动功能锻炼,改由责任护士进行被动运动;术后一周严格评估患者个体情况,对比锻炼前后各方面情况,并详细记录;③出院前宣教制定个体化方案,并做好回访及电话指导。
2.4实施护理
2.4.1心理护理
乳腺癌患者一经诊断为乳腺癌就会产生极大的恐惧心理。另外由于害怕手术后效果不好,形象改变等原因,往往造成情绪紧张、心神不安,以致夜不能寐,心理压力过大,形成恐惧和抑郁状态[3]。这很大程度上对术后功能锻炼造成影响。故此据患者文化程度、理解能力,深入浅出地讲解有关的常识以及以往治疗成功的病例,使患者对手术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帮助患者消除恐惧和焦虑,使其面对现实,正确对待疾病。同时让患者知道癌症并非不治之症,尤其是乳腺癌,如能早期发现,积极合理治疗,多可获得良好效果,少数能治愈。同时,对于女性等部位应注意遮挡,并主动热心帮助患者,多让亲人探视与陪护等。术后经常巡视病房,耐心听取患者倾述,多对患者进行安慰和鼓励。
2.4.2术后功能锻炼
①针对术后当天几乎所有的患者都不能接受责任护士的宣教,宣教内容更不能实施;提出术后第1天取消上臂主动功能锻炼,改由责任护士进行被动运动。②术后第7天的功能锻炼严格评估患者,锻炼前测量患者肩关节活动时皮肤牵拉程度,切口是否存在积液,积液的部位,仔细记录,并与手术医生讨论,医生、护士和患者共同制定锻炼计划。每次锻炼结束后评价患者的主观感受,观察胸部切口皮瓣情况并作详细记录,积累护理经验。
2.4.3出院指导
出院时责任护士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恢复情况,制定详细的个体化方案,并让家属共同参与,使之成为患者功能锻炼的支持者和监督者。责任护士及时评估功能锻炼的进度及效果。对出院者电话随访每周1次,并予以指导。
2.5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切口积液、出血、裂开的发生率及患肢功能完全恢复的情况即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2.6统计方法
两组比较采用χ2检验、秩和检验及t检验。
3结果
3.1两组护理效果比较
两组病人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切口积液、切口出血及裂开,大部分患者经精心护理后均明显好转,实验组经循证护理后切口积液、切口出血及裂开的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为低,两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3.2两组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
两组病人均通过自身体会,对术后并发症出现的多少及伤口愈合时间快慢的满意度分为满意、一般、差三个等级;对护理工作进行评比,综合分析所得结果,我们发现:经循证护理的实验组病人满意度(82.6%)明显高于对照组(32.6%),有显著性差异(P<0.05)。
4讨论
4.1循证护理
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nursing,EBN)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受循证医学思想影响而产生的护理观念,其核心思想是运用现有最新最好的科学证据为护理对象提供服务,探讨和实践循证护理发展的新动向。其基本实践步骤分为5步。①寻找护理实践中的问题,将其特定化、结构化;②根据所提出的问题进行系统的文献检索,找出护理研究领域的实证;③对科研实证的有效性及实用性进行审慎、系统评审;④将获得的实证与护理知识和经验、患者的需求相结合,做出护理计划;⑤实施护理计划,并通过动态评审监测效果[4]。循证护理实践是依据科学证据为基础的临床实践,是指针对病人主、客观资料与科学证据的最佳状态。它既是服务对象的需求,又是护理顺应时势发展的必然产物。解决病人健康问题的最好方式是医疗、护理问题和循证实践的结合。本文即是采取循证护理的方法指导实际中乳腺癌术后功能锻炼,更好的处理了功能锻炼中的一些问题,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4.2术后功能锻炼
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本院手术室行择期手术患者150例,按随机数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男41例,女34例;年龄19~76岁,平均年龄42.5岁;普外科手术30例,骨科手术18例,泌尿外科手术15例,妇产科手术12例;文化程度:小学及文盲16例,初中及高中39例,大专以上20例;麻醉方式:复合麻醉12例,全身麻醉47例,局部麻醉16例。对照组男40例,女35例;年龄18~75岁,平均年龄41.5岁;普外科手术33例,骨科手术17例,泌尿外科手术12例,妇产科手术13例;文化程度:小学及文盲13例,初中及高中36例,大专以上26例;麻醉方式:复合麻醉10例,全身麻醉46例,局部麻醉1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根据医嘱在术前对该组患者进行全面常规检查,并对其的皮肤进行清洁使其达到手术要求。核对患者的诊断资料以及病历,并将手术所需的用品提前准备好,并核对手术名称和个人信息。进入手术室后协助麻醉师摆好麻醉,麻醉前密切观察患者的体征变化,术中配合医师进行相关操作,术后注意患者保暖、清洁皮肤,并将患者送回病房,协助摆放麻醉后等。观察组则采用循证护理方法进行每例手术护理,具体方法:①术前对患者的手术预定程序及细节和患者的基本情况分别进行评估,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精神状态等情况,提出护理问题,获得最佳循证支持后,结合护理人员的临床护理经验和患者的护理需求制定出护理干预具体方案,力求以最佳的护理细节和衔接处理方式进行护理。同时对患者的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估和疏导,以利患者能较好地配合治疗。②术中护理则重点了解患者是否感觉舒适以及患者心理焦虑情况,及时予以护理干预,尤其是麻醉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了解患者的应激反应。同时应保持手术室的温度及湿度,术中应避免身体过度暴露,防止体温过度降低和寒颤等并发症的发生。患者清醒后应及时与其沟通,告知手术效果,并根据患者的不良感受予以护理干预处理。③术后护理宜了解患者的心理、饮食、大小便和伤口疼痛及感染的情况,并予以处理。同时进行健康教育指导,促进患者康复。
1.3观察项目及评分方法
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自评量表评分(SCL-90)、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使用SCL-90量表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恐惧、焦虑和抑郁3种不良情绪的严重程度进行单独评估,以2分为是否有在此项不良情绪的分解分值,<2分说明患者无此不良情绪,>2分提示存在此不良情绪。护理质量的评估主要由参与手术的人员进行综合评估,其评估指标包括手术是否顺利、配合程度、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效果,评估结果以优秀、一般及较差进行统计。患者满意度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进行调查,满分100分,80分以上表示满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包括感染、出血及其他等。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前后SCL-90量表评分比较
显示两组患者术前恐惧、焦虑、抑郁SCL-90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SCL-90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则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手术室是治疗外科疾病和抢救危重患者的主要场所,而现代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不仅是简单地配合手术医师,还应以患者为中心,关注患者心理、生理的舒适度,减少心理刺激对患者的神经和内分泌等系统产生直接的影响。由于手术作为一种强应激源,极易导致患者产生影响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应激反应,其中以焦虑情绪为主要代表的心理应激反应,不利于手术及麻醉的正常进行及患者的康复。同时由于患者对自身病情和手术治疗缺乏认识,在这种情况下更容易产生程度不同的恐惧、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从而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和增加术后感染的风险。针对这些反应,人们试图从加强手术室护理来缓解这些不良状态,但不同的护理模式的效果却不尽相同。传统的护理方法多来自临床护理经验和逻辑推理,缺乏科学的随机对照研究支持。而循证护理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应运而生,由于它作为一种新的护理模式,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室且已取得良好效果。已有诸多报道循证护理运用于手术室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护理质量。认为循证护理应用于手术患者可有效缓解其不良情绪、提高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工作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本组将循证护理融合到手术室护理中,重点抓好术前、术中、术后各环节的护理,并与常规护理进行对照,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SCL-90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的优秀率达88.0%,患者满意度达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3%。提示循证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与上述文献报道相一致。通过本组病例的循证护理实践,认为以下几方面有利于提高循证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效果:①加强护理人员循证护理知识和业务素质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循证护理意识;②循证问题的提出要以现有最新、最可靠的医学理论为基础,并结合患者基本情况,提出护理决策和措施;③实施循证护理过程中应结合临床护理经验和手术患者个体情况,提出最佳护理方法,制订护理计划,并应用于循证护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