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建筑范文

时间:2023-03-20 16:27:2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近代建筑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近代建筑

篇1

一、中西传统建筑的比较

1.建筑材料的不同,体现了中西方物质文化、哲学理念的差异。从建筑材料来看,在现代建筑未产生之前,世界上所有已经发展成熟的建筑体系中,包括属于东方建筑的印度建筑在内,基本上,都是以砖石为主要建筑材料来营造的,属于砖石结构系统。唯有我国古典建筑(包括邻近的日本、朝鲜等地区)是以木材来做房屋的主要构架,属于木结构系统,因而被誉为“木头的史书”。中西方的建筑对于材料的选择,除由于自然因素不同外,更重要的是由不同文化,不同理念导致的结果,是不同心性在建筑中的普遍反映。西方人求智求真的理性精神,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强调人是世界的主人,人的力量和智慧能够战胜一切。中国所宣扬的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天人合一”的理念是对人与自然环境间相互关系的高度概括。老子曾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句话表明人与自然的融合是天道,是顺应天意的表现。中国人将木材选作基本建材,正是重视了它与生命之亲和关系,重视了它的性状与人生关系的结果。

2.建筑空间的布局不同,反映了中西方制度文化、性格特征的区别。

从建筑的空间布局来看,中国建筑是封闭的群体的空间格局,在地面平面铺开。中国无论何种建筑,从住宅到宫殿,几乎都是一个格局,类似于“四合院”模式。其价值是通过群体建筑的美体现出来的。而西方建筑则是开放的单体的空间格局,向高空发展。如果说中国建筑占据着地面,那么西方建筑就占领着空间。

3.在建筑造型方面,中国古建筑的屋面呈柔和的倒抛物曲线状,屋顶上部坡度较陡,下部较平缓,这样既便于雨水排泄,又有利于日照与通风。在歇山顶与庑殿顶的建筑中,屋檐都有意做成微微的向两侧升高,特别是屋角部分做成明显的起翘,形成翼角如飞的意境。对比西方古典建筑的典型实例帕特侬神庙,它的檐部则是做成中央微微凸起的曲线,正好与中国古典建筑屋檐曲线相反。西方这种凸曲线产生了一种挺拔平整的艺术效果。西方古典建筑柱式有明显的收分和卷杀,希腊古典建筑的柱子还有侧脚和角柱加粗的手法;对比中国古典建筑,尤其是唐宋时期的正统建筑柱子的卷杀与侧脚也极常见,这反映了对审美手法的共同性,只是柱子由于材料的不同而在比例上有所不同。

二、近代西方建筑文化对我国建筑形式的冲击

西方建筑在中国的明清时期就已经出现过,但那时基本上是局限于教堂式的少许建筑。中西建筑交流的最大成果应是圆明园的落成,从此西方建筑成为中国建筑一道奇异的风景。

1.清末民国的建筑

自1840年开始,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建筑转入近代时期,开始了近代化及现代化的进程。但在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过程中,在城市近代化的过程中,中国走过的道路是扭曲的。

闭锁的国门是被资本主义列强用炮舰和鸦片冲开的。中国的开放是被动的开放。外来的、诱发中国启动现代化的冲击要素是以侵略的方式撞击的。租界的设立、通商口岸的开辟、港湾租借地、铁路附属地的圈占,都是通过不平等条约来实施的。这些城市或地区,作为中国控化的前沿和聚点,引发其城市转型、建筑转型的外来因素,很大程度上都和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活动息息相关。在近代化过程中搅拌着殖民化。因此近代中国建筑的发展,自然深深受制于这种二元结构的影响,导致发展的不平衡型。主要体现在没有取得全方位的现代化转型,明显呈现出新旧两大建筑体系并存的局面。如民国时期的仿罗马建筑石鼓路天主堂,西方古典的原中央大学建筑群。

2.现代主义风格的诞生

1930年前后的中国建筑界有两点史实十分清楚。其一,在上海、天津、南京、武汉、青岛,以及在日本人侵占的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等地出现了现代建筑式样,或称“摩登式”、“现代风格”、“万国式”、“国际式”、艺术装饰风格、日本摩登等,其中包含有为数不多但较纯粹的现代主义风格的作品。其二,西方现代建筑文化及思想通过报纸杂志、建筑师的交流、建筑教育等方式在中国广为传播。这说明西方现代建筑运动的影响在其肇端初始就已波及到中国,并产生效应,中国近代建筑界与世界建筑发展保持着某种程度的联系。西方的建筑师以及西方培养的中国建筑师在上海开埠以后引进了欧洲建筑文化,在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初建造了一大批富有艺术性和功能性的建筑,完全打破了传统的建筑型制和建筑空间。从新古典主义、哥特复兴式、折中主义到盛行欧美的现代主义建筑、复兴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中国新古典建筑等,各种风格的建筑鳞次栉比,数量之多、种类之繁杂、规模之宏大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在这段时期内,我国的建筑文化受冲击是比较大的,我国近代建筑体系从整体上说是对西方建筑体系包括技术、制度和思想多个层面的模仿与移植,在本国特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的反对、制约和钳制下带有鲜明的特征,从而产生了所谓的中国近现代建筑思潮,近现代建筑在我国积极发展起来了。

三、近代中国建筑的发展及其多元化的趋势

中国近代建筑体系从整体上说是对西方建筑体系包括技术、制度和思想多个层面的模仿与移植,在本国特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的反对、制约和钳制下带有鲜明的特征,从而产生了所谓的中国近现代建筑思潮。近代史上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冲击是巨大的,很多建筑都是很忠实,也可以说是很生硬地模仿了西方的形式和比例,也有极少一部分可以看到两者风格的有机共存。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建筑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大规模、有计划的国民经济建设,推动了建筑业的蓬勃发展。中国现代建筑在数量上、规模上、类型上、地区分布上、现代化水平上都突破近代时期的局限,展现出崭新的姿态。进入80年代后,随着国民经济的调整,建筑事业逐渐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改革方针推进了建筑现代化的进程。引进外资、引进外来材料设备、引进国外设计、广泛介绍国外建筑理论等,进一步活跃了建筑学术思想和建筑创作活动。短短几年间,在建筑风格上涌现了不少新事物。标志着中国建筑思想开始摆脱狭隘的、封闭的单一模式,逐步趋向开放、兼容,中国现代建筑开始迈上多元风格的发展道路。可以预见,在不断繁荣的建筑创作活动中,必将写出中国的多元建筑风格的新篇章。

四、西方建筑文化对我国近代建筑形体冲击的思考与启示

篇2

1.1预应力加固法这个方法能够降低被加固构件的应力水平,不仅能提高加固效果,而且还能较大幅度地提高结构整体承载力,不过会对原结构外观造成一定影响;适用于大跨度、重型结构以及处于高应力、高应变状态下的混凝土构件的加固工程,但在没有防护的情况下,不能在温度高于600℃的环境中使用,也不适合用于收缩徐变大的结构的混凝土。

1.2增加支承加固法这个方法简单可靠,但容易损害建筑物的原貌和使用功能,并且可能减小使用空间;适合用于具体条件许可的混凝土结构加固工程。

2直接加固的方法

2.1加大截面加固法这个方法工艺简单、适应性强,并且具有成熟的设计方案和施工经验;适合用于梁、板、柱、墙和一般构造物的混凝土的加固工程;但现场施工的作业时间较长,对生产和生活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并且加固后的建筑物净空间会有一定的减小。

2.2置换混凝土加固法这个方法的优点与加大截面法相近,并且加固后不影响建筑物的净空间,但同样存在施工时间较长这一的缺点;适合用于受压区混凝土强度偏低或有严重缺陷的梁、柱等混凝土承重构件的加固工程。

2.3有粘结外包型钢加固法这个方法也称湿式外包钢加固法,受力可靠、施工简便、现场工作量较小,但钢材耗量较大,且不适宜在没有防护的情况下用于600℃以上的高温场所;适用于使用上不允许显著增大原构件截面尺寸,但又要求大幅度提高其承载能力的混凝土结构加固工程。

2.4粘贴钢板加固法这个方法施工快速,能做到现场无湿作业或仅有抹灰等少量湿作业,对生产和生活造成影响较小,并且对原结构外观和原有净空间没有显著影响,但胶粘工艺与操作水平很大程度决定着加固效果;适合用于承受静力作用且处于正常湿度环境中的受弯或受拉构件的加固工程。

2.5绕丝法这个方法的优缺点与加大截面法相近;适合用于混凝土结构构件斜截面承载力不足,或需对受压构件施加横向约束力的加固工程。

3改造配套技术

3.1托换技术是托梁、拆柱、托梁接柱和托梁换柱等技术其实属于一种综合性技术,由相关结构加固、上部结构顶升与复位以及废弃构件拆除等技术组成;适用于已有建筑物的加固改造;与传统做法相比,具有施工时间短、费用低、对生活和生产影响小等优点,但对技术要求较高,需由熟练工人来完成,才能确保安全。

3.2植筋技术是一项对混凝土结构较简捷、有效的连接与锚固技术;可植入普通钢筋,也可植入螺栓式锚筋;已广泛应用于已有建筑物的加固改造工程,如:施工中漏埋钢筋或钢筋偏离设计位置的补救,构件加大截面加固的补筋,上部结构扩跨、顶升对梁、柱的接长,房屋加层接柱和高层建筑增设剪力墙的植筋等。

3.3裂缝修补技术根据混凝土裂缝的起因、性状和大小,采用不同封护方法进行修补,使结构因开裂而降低的使用功能和耐久性得以恢复的一种专门技术;适用于已有建筑物中各类裂缝的处理,但对受力性裂缝,除修补外,尚应采用相应的加固措施。

3.4混凝土表面处理技术是指采用化学方法、机械方法、真空吸尘方法、喷砂方法、射水方法等清理混凝土表面污痕、油迹、残渣以及其它附着物的专门技术。

3.5混凝土袁层密封技术是指采用柔性密封剂充填、涂膜等方法对混凝土进行防水、聚合物灌浆、防潮和防裂处理的技术。

4其它技术

如结构、构件移位技术、调整结构自振频率技术等。

4.1砌体结构加固方法砌体结构的加固分为直接加固与间接加固两类,整合时,可根据实际条件和使用要求选择适宜的方法。

4.1.1直接加固方法:

①钢筋混凝土外加层加固法。该方法属于复合截面加固法的一种。其优点是施工工艺简单、适应性强,砌体加固后承载力有较大提高,并具有成熟的设计和施工经验;适用于柱、带壁墙的加固;其缺点是现场施工的湿作业时间长,对生产和生活有一定的影响,且加固后的建筑物净空有一定的减小。

②钢筋水泥砂浆外加层加固法。该方法属于复合截面加固法的一种。其优点与钢筋混凝土外加层加固法相近,但提高承载力不如前者;适用于砌体墙的加固,有时也用于钢筋混凝土外加层加固带壁柱墙时两侧穿墙箍筋的封闭。

③增设扶壁柱加固法。该方法属于加大截面加固法的一种。其优点亦与钢筋混凝土外加层加固法相近,但承载力提高有限,且较难满足抗震要求,一般仅在非地震区应用。

4.1.2间接加固方法:

①无粘结外包型钢加固法。该方法属于传统加固方法,其优点是施工简便、现场工作量和湿作业少,受力较为可靠;适用于不允许增大原构件截面尺寸,却又要求大幅度提高截面承载力的砌体柱的加固;其缺点为加固费用较高,并需采用类似钢结构的防护措施。

②预应力撑杆加固法。该方法能较大幅度地提高砌体柱的承载能力,且加固效果可靠;适用于加固处理高应力、高应变状态的砌体结构的加固:其缺点是不能用于温度在600℃以上的环境中。

4.2钢结构加固方法钢结构加固的主要方法有:减轻荷载、改变结构计算图形、加大原结构构件截面和连接强度、阻止裂纹扩展等。当有成熟经验时,亦可采用其它加固方法。

4.3改变结构计算图形改变结构计算图形的加固方法是指采用改变荷载分布状况、传力途径、节点性质和边界条件,增设附加杆件和支撑、施加预应力、考虑空间协同工作等措施对结构进行加固的方法。

4.3.1对结构可采用下列增加结构或构件的刚度的方法进行加固:

①增加支撑形成空间结构并按空间结构验算;

②加设支撑增加结构刚度,或者调整结构的自振频率等以提高结构承载力和改善结构动力特性;

③增设支撑或辅助杆件使结构的长细比减少以提高其稳定性;

④在排架结构中重点加强某一列柱的刚度,使之承受大部分水平力,以减轻其它柱列负荷;

⑤在塔架等结构中设置拉杆或适度张紧的拉索以加强结构的刚度。

4.3.2对受弯杆件可采用下列改变其截面内力的方法进行加固:

①改变荷载的分布,例如将一个集中荷载转化为多个集中荷载;

②改变端部支承情况,例如变铰接为刚结;

③增加中间支座或将简支结构端部连接成为连续结构;

④调整连续结构的支座位置;

⑤将结构变为撑杆式结构;

⑥施加预应力。

4.3.3对桁架可采取下列改变其杆件内力的方法进行加固:

①增设撑杆变桁架为撑杆式结构;

篇3

河南大学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七朝古都开封。100年前,这里是河南贡院的所在地。1912年,河南大学的前身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成立。最初的校舍是在清代贡院旧址的基础上改建而成, 后经各个时期发展建设, 造就了一组规模庞大的近代建筑群。该建筑群见证了河南乃至我国近代高等教育事业的历史进程,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至今仍在发挥其使用价值。2006年6月,河南大学近代建筑群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巍巍壮观的群体造型

这组近代建筑群,沿校园南北长达500米的中轴线展开, 南面是浑朴的校大门, 北面是巍峨的大礼堂, 东内侧是瑰丽的六号楼, 西内侧是典雅的七号楼, 东外侧有十座分布整齐而精致的斋房即东十斋, 西外侧建有西二斋,。整组建筑遵循“主体建筑居中、前门后堂, 左右斋房”的规划思想,明显地是对传统建筑,特别是书院建筑布局的继承。,该建筑群布局规整、对称均衡、突出轴线和中心, 主次分明、错落有致、互相映衬,乍看跟中国传统建筑造型很相似, 但仔细看每一座建筑都融贯中西,奇巧俊秀。放眼望去,建筑群相连成线成片,以平面上的组合扩展弥补了建筑群高度上的不足,群体造型显得雄伟大气。建筑群规划者如此设计、组合,极大地增强了建筑群的艺术感染力,体现出科学殿堂的神圣与师道尊严。

二、单体建筑各具特色

1. 南校门浑朴之气

南校门于1936年建成。大门为四柱三开间牌楼式建筑,砖木及混凝土结构。下设三门,通高10.39米,东西宽13.4米,进深7.8米,占地面积114.5平方米。大门上有筒板瓦,花脊走兽,下有斗拱承檐,椽飞起翅,四角如翼。值得一提的是,设计者独具匠心地将大门设计成前后两组屋顶,克服了牌楼式大门显得笨重呆板的不足,在继承与创新之中增强了大门的应用功能,同时也使其更具美感。无论从正面还是背面,人们都会看到一个相同的、构图完美,彰显雄伟、古朴之气的大门形象。如果从侧面观察大门顶部,更能发觉它的错落有致,造型优美的轮廓线。

2.大礼堂恢宏之势

大礼堂于1931年动工,1934年落成。占地面积3932平方米,南北长73.75米,东西宽53.32米,高24.45米,总建筑面积4687平方米,位居校园南北中轴线和东西中轴线的交会点上。大礼堂分上下两层,设楼梯6座,现有观众席2816个。可作报告讲演,放映电影、演出戏剧及举行大型会议之用。

大礼堂是以青砖灰瓦、叠檐飞阁衬托出挺拔的柱式、左右的对称均衡、轮廓的起伏跌岩,为整个建筑群的扛鼎之作。在建造过程中采用了大量新技术、新材料,综合运用了钢、木、砖混建筑结构,采用了钢筋混凝土梁柱、钢屋架、水泥粉刷等现代建筑材料和大量传统的建筑材料及做法,其工程质量上乘,虽经近百年风雨侵蚀,历经5 次 5级以上地震的考验,但至今仍巍然屹立 。礼堂充分利用自然光线,采光系数为五分之一,当窗帘全部拉开时,室内采光十分充足。由于设计者将疏散走廊及辅助用房置于观众厅四周, 加之传统大屋顶及较厚的墙体, 使得大厅热工性能极佳, 在当时冷气设备尚未能设置的情况下, 每逢盛夏,置身其中,仍感身心凉爽,毫无暑意;寒冬季节,室外大雪纷飞 ,室内则暖意融融。大礼堂作为集会演出场所,要求具有良好的声音传导功能,由于室内声学功能设计合理,大厅内音响效果良好。据台湾出版的学府纪闻记载:“当时扩音设备尚不发达,可是讲台上任何人讲话,全场均能聆听清楚”。

3. 六、七号楼典雅厚重之韵

六号楼属砖木混合结构,位居校园南北中轴线东侧南部,是学校第一座中西风格的新式建筑。其建筑面积为2122.92平方米,中间部分四层,两翼为三层。设在中间的大门口有平台直抵二层,屋顶中部为悬山灰瓦坡顶,两翼为硬山四坡顶。

六号楼平面呈倒“T”字形,突破了中国传统建筑的体量权衡和整体轮廓样式,而其柱式、门窗楣饰、圆券柱廊、花瓶形栏杆及灰泥线饰、窗套均为西方建筑手法。在主体之外还附加了宽阔、有屋顶遮盖的外廊,使室内空间向外延伸,摆脱了房间的呆板与沉闷,融实用与美观于一体,满足了当年作为教学活动中心时师生休息与交流的需要。课间、休会时,或临窗、或凭栏,蜿蜒的惠济河,高大的东城墙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舒展一下筋骨,困顿疲劳一扫而光,待上课钟声再次敲响时,又精神抖擞的走进教室。

与六号楼遥相呼应的七号楼位居校园南北中轴线西侧的中部。该楼总建筑面积4350平方米,楼高三层,其中半地下室一层,平面呈“Ⅱ”字型,共有四个出入口,主出入口居楼中部东侧。七号楼建筑的体量超过了传统木构架建筑。最底层的半地下室外墙仿欧式石材造型,给人坚固异常的感觉;中间两层的砖混结构采用西方塔斯干柱式进行视觉上的串联,配上采光充分的推拉窗,使七号楼造型显得轻盈而坚固。七号楼歇山式大屋顶于继承中又有创新,东西南北四面共设置10个小巧别致的气楼,从而改变了因屋顶尺度过大容易造成的屋面平淡和单调,大大丰富了建筑的轮廓线,同时使室内外气流交换畅通。整座建筑不拘泥于传统建筑模式, 而又不照搬西洋形式, 创作者通过巧妙处理使中西建筑手法自然融为一体, 使得整座建筑显得磅礴大气而又精致靓丽,无论远观还是近瞧这座建筑都能使人赏心悦目。

4.斋房古朴俊秀之美

斋房1921年至1936年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建筑面积552.48平方米,12栋斋房共计6629.76平方米, 位于南大门至大礼堂轴线之两侧,东边从南至北为东一斋至东十斋, 一字排开; 西边为西一斋和西二斋, 共计12幢。斋房为三层楼房, 砖木结构, 平面采用了内廊式布局, 屋面设横三道屋脊,顶部覆以筒板瓦,四周以城垛式女儿墙相围。每个斋房入口设有仿古式垂花门罩,两个垂柱之间镶刻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30块木雕花板,内容不是梅兰竹菊,就是珍禽奇兽。这些耀眼的细部装饰,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屋面设横三道屋脊,顶部覆以筒板瓦,四周以城垛式女儿墙相围。每个斋房入口设有仿古式垂花门罩,两个垂柱之间镶刻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30块木雕花板,内容不是梅兰竹菊,就是珍禽奇兽。这些耀眼的细部装饰,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整座建筑既有中国传统建筑的装饰, 又有淡淡的西方建筑之韵味, 给人以古朴典雅, 亲切宜人之感。

参考文献

[1]陈宁宁.黉宫圣殿) 河南大学近代建筑群[ M] . 开封: 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

[2]学府纪闻[Z] . 台北. 民国70年.

篇4

作者简介:李俍岑(1989.08-),男,汉族,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硕士,西南交通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洪智勇(1990.07-),男,汉族,四川省宜宾市江安县,硕士,西南交通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引言

日本与中国自古一衣带水,古时大唐时期,中国最盛期的建筑与城市思想传入日本,奠定的系日建筑与城市规划的发展基础。但是在中国百年的近代屈辱历史中,茫茫中华大地战火连绵,经济、文化以至城市的建设发展大大退化甚至被破坏。而日本因为明治维新大开国门,又因为大和民族特殊的民族自尊心,在大力学习西化的同时,完成了东方文化的西式转译,自1960年的10年经济奇迹一跃而入世界强国之列。虽然随后遭遇了泡沫经济,但其坚强的经济、文化基础还是非常厚实且底蕴深厚的。

1.主要内容

纵观日本的建筑与城市发展,除了极强的学习能力外,可以观察到极强的文化转译力。亦是说,总能将很好的别国的思想和技术,进行符合日本本国的文化表达,而最终成为自己的成果。这一点和近代的中国有天壤之别。梁思成先生在东北大学建系的宗旨里描述近代中国的建筑设计时说:“溯自欧化东渐,国人崇尚洋风。凡日用所需,无不以西洋为标准。自军舰枪炮,以至衣饰食品,靡不步人后尘。而我国营造之术亦惨于此时,堕入无知工匠手中。西式建筑因实用上之方便,极为国人所欢悦。然工匠之流,不知美丑,任意堆砌,将国人美之标准完全混乱。于是近数十年间,我国遂产生出一种所谓‘外国式’建筑。实则此种建筑作风,不惟在中国为外国式,恐在无论何国,皆为外国式也……”反观日本的文化学者们,往往会在深入了解此外国文化技术的背景后,做出与日本形态意识相符的作品来,几乎所有领域莫不如此。

在半年的研究生学习中,非常着迷于日本的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思想发展,非常关注于这近半个世纪来的近展,日本的建筑师和规划师,如何进行本国的设计营造的。抛开两国的恩怨与羁绊不谈,单从结果出发,且以为,日本文化的相当大程度来源于中华文明,当今的中国想要在这个生态时代之初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大可以去向这位过去的弟子学习,并用来改善我们本国的文化建构和文明思想。

在接触学习日本设计文化发展之后,发现近代日本飞黄腾达的1960至1970这10年期间,是被称作“黄金时代”的经济飞速发展时期,也是奠定日本位列当今世界强国之一的根本所在。并且就是在这十年间,日本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领域,出现了新老交替的传递工作,也完成了西式建筑设计与规划思想在日本的日系转译工作,而完成这关键性的一步,与一个人和一个组织相关。丹下健三,日本近代建筑之父,日本现代建筑的翘楚,第一位东方的普利兹克奖得主。丹下老师在上个世纪50年代左右,通过一系列竞赛,开始奠定自己在日本与国际当代设计平台上的地位。他与他的同辈板仓准三等日本第二代现代建筑设计师,深受柯布西耶.密斯等当时现代建筑掌旗者思想的影响,同时又收到本国老一辈建筑师如村野藤吾.白井晟一等的影响,带着强大的西方新建筑思想,与本国古老的东方营造之术,在黄金经济时期的背景下,完成了极高的设计思想与成果,为当今设计与规划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意义和极大的营养价值。

1960年,国际设计联盟(IDC)决定同年在东京举行大会,日本由建筑师学会挑起了这次盛会的大梁。丹下的同事浅田孝一,丹下的弟子黑川纪章,当时十分有影响力的评论家川添登,还有年轻建筑师菊竹清训.大高正人.槙文彦一起,以新陈代谢派设计小组在这个国平台上集体登场,并于之后的10年中,做出了一些列建筑设计与城市探索的概念狂飙式的方案,虽然他们理想的社会主义最终在1970年大阪世博会他们的全盛时期走向了乌托邦主义,但是这10年的种种思想鸣动以及一个又一个的理想方案设计,深深影响了日本甚至世界的城市规划走向。

1970至今日本涌现了一大批优秀建筑师,为世界建筑行业输出了大量人才,由此可见,日本近代建筑的发展至关重要,同比中国近代建筑的历程,似乎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日本建筑界的持续思考,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对西方建筑思想的深入研究、对东方文化的执着坚守都功不可没。在中国建筑行业飞速发展的今天,还是应该研究日本优秀的建筑思想与城市文化,通过学习不断加深对本土设计的深入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将本国的文化与建筑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丹下健三.区域规划理论.1950

[2]丹下健三.现代都市的区域结构与建筑形式.1959

[3]川添登,大高正人,菊竹清训,槙文彦,黑川纪章.新陈代谢1960:新都市主义的提案.1960

[4]槙文彦.集合形式的调查.1963

[5]矶崎新.过程规划理论.1966

篇5

中图分类号:TU-80 文献标识码:A

从十六世纪开始,西方建筑就开始传入岭南地区,这使得岭南建筑的西化比中国其他地区起步时间都要早。作为当时重要的对外开放地区,广东是近代中西方建筑文化碰撞与交流最早、最激烈的地区之一,并于20世纪20-30年代最终建立起职业建筑师以商业为纽带的近代建筑生产关系和富有地域性、时代性的近代建筑体系。纵观广东地区的近代岭南建筑,其发展过程呈现为两个层次和四类建筑风格的脉络特征。

1 两个层次

1.1 传统建筑工匠的建筑活动

从近代营建的骑楼到西关大屋,再到开平碉楼、梅州围垅屋、潮汕侨乡建筑,绝大部分都是传统建筑工匠的杰作,极少有职业建筑师的参与,这些建筑部分地融合外来建筑要素,呈现出富有地域特征的多样化建筑风格。但是整体上依然从属于岭南传统建筑体系,这是由传统建筑工匠的专业知识背景和建筑动机决定的,并不因外来建筑形式符号使用数量的多寡和规模的大小而改变。其中,外来建筑形式符号主要体现在建筑装饰上,丰富了岭南传统建筑的形式要素,却未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建筑文化结构。这反映出当时开放、灵活的社会心态,是岭南文化中最富有生命力的民间文化,同时也具有一定猎奇性和盲目性,传统建筑工匠对岭南传统建筑的继承和再发展与职业建筑师的深层次设计文化追求有着本质差异。另外,前,传统建筑工匠在西式建筑的建造中也充当了土木工程师的角色,从广州传统的十三行商馆区的“中构番楼”最先接触到西方建筑技术,到19世纪末的沙面建筑,第一代岭南土木工程师才从传统建筑工匠主导的传统建筑业中分离出来。

1.2 职业建筑师的建筑活动

在近代岭南建筑西化的过程中,西方的传教士和商人是第一批非职业的土木工程师和建筑师,建筑活动范围限于澳门和广州的外国人聚集区,建筑类型主要有教会、商行和洋人住宅建筑,例如圣保罗学院教堂前壁是澳门唯一残存至今的17世纪初期天主教教会建筑,其设计者是传教士卡鲁洛·斯皮诺拉神父。后,大批的西方职业土木工程师和建筑师进入岭南地区从事建筑活动,建筑活动范围扩大到香港、汕头、惠州、江门等地区,建筑类型涉及政府、学校和医疗等建筑,代表人物有丹备(William Danby)、帕内尔(Arthur William Purnell)、伯捷(Charles Souders Paget)、墨菲(Henry Killam Murphy)等。在20世纪初,美国职业建筑师墨菲对中国传统建筑进行了专业考察,并率先提出“中国古典复兴”式设计。岭南地区的华人土木工程师和职业建筑师相继出现后,全面进入各种城市建筑领域,逐渐成为近代岭南建筑的主导者,代表人物有林护、林秉伦、黎巨川、谭胜、杨锡宗、林克明、陈荣枝等。虽然这一群体的建筑活动时间较为短暂,只有十多年时间,对农村建筑涉猎较少,但是发展了以复兴传统建筑文化为主要诉求的主动式探索民族新建筑的社会思潮,这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更显得难能可贵,在岭南建筑的发展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

2 四类建筑风格

2.1 中国传统建筑

明清时期,岭南地区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传统岭南建筑风格,20世纪以前,中国传统建筑主导着岭南地区建筑的话语权,随着时间的推移,呈逐渐消失趋势。保存至今的典型中国传统建筑有广州的陈家祠(原称陈氏书院)、梅州的张弼士故居和潮州的己略黄公祠等。最具有代表性的岭南传统建筑是1894年竣工的广州陈家祠,该祠规模宏大,集岭南传统建筑艺术之大成。

2.2 中国传统复兴建筑

中国传统复兴建筑采用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为主要元素,力图在近代建筑中复兴传统建筑文化,探索新民族建筑设计风格,对近现代建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西方建筑师推动此建筑风格的形成,其中,美国建筑师墨菲起到了重要的先导作用。中国近代建筑先驱人物吕彦直在1918-1921年担任他的助手,其设计理念和手法深受墨菲影响,而林克明、杨锡宗等建筑师的作品也深受影响。这类建筑在广州有许多,建造的时间主要集中在20世纪最初的30余年间,例如吕彦直设计的中山纪念堂、林克明设计的市府合署、黄玉瑜设计的岭南大学女生宿舍等。

2.3 西方建筑

从第二次后,各种风格的正统西方建筑系统传入广东地区,加速了近代岭南建筑西化的进程,提升了岭南地区建筑工程技术水平,还影响了岭南建筑的审美取向。这类建筑可细分为哥特式、新古典式、新巴洛克式、新折衷主义式、券廊式和新装饰主义式等,其代表建筑分别有广州石室圣心教堂、粤海关大楼、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广东省财政厅大楼、沙面大街48号大楼和广东省银行汕头支行大楼。

2.4 中西合璧建筑

从早期十三行商馆区的中构番楼到岭南学堂部分建筑、广州骑楼和开平碉楼等侨乡建筑,中西合璧建筑将中国传统建筑形式和西方建筑形式相互融合,形成独特的建筑风貌,体现了近代岭南建筑西化的发展趋势。自16世纪到1945年以来,中西合璧建筑最为最丰富多样,是岭南民间建筑的重要建筑风格类型。其代表建筑有梅州的万秋楼、潮汕的陈慈黉旧居和开平立园等。

3 结语

随着西方建筑文化的输入,到20世纪30年代,广东地区的岭南建筑初步建立近代建筑生产关系,形成近代岭南建筑体系,突破了岭南传统建筑体系的局限性,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其发展具有两个特征:一是多层次,民间阶层和精英阶层对外来建筑文化的接受呈现明显的差异性;二是建筑风格多样,体现了岭南社会的开放兼容性文化特征。

参考文献

[1] 彭长歆著.岭南近代著名建筑师[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篇6

1 绪论

   开封地处我国内陆腹地中原,曾是河南省省会所在地,河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明代以后到1954年前曾一直在此地。本世纪初至30年代末是开封近代建筑发展的重要时期。帝国主义入侵传入的西方建筑文化同传统的中国古典形式建筑不停地撞击、交融、渗透下,整个开封近代时期的建筑在这样的环境下产生并且发展。

  开封市的老城区,地上地下保存着十分丰富的建筑资源。很多或使用或搁置的近代建筑都在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坏、老化,尽管这些建筑有着很高的价值,但是却一直没有将其作为保护的对象重视起来,反而还有在城市化进程中要被拆除废弃的命运。

  经过调查研究,开封现存的规模较大,有代表性的近代历史建筑十七、八处。类型有学校、教堂、金融、邮电、戏院建筑等。虽然已经列入文保护单位,但有些建筑保护情况还是令人担忧。

2 开封近代历史建筑修复手法

  对于开封历史建筑的肌体材料我们可以分为非永久性建筑材料和永久性建筑材料来处理。开封历史建筑的现状破损程度种类多而且程度不一,一些非永久性的建材,如果是没有特殊的价值,从纯粹的美学角度出发时可以“整旧如新”。像是河南大学的近代建筑群、包耀记南货店、晋阳豫南货店、万福楼金店等建筑的彩画所用涂料易损,本身就是预防破坏所采取的措施,很多破损脱落,需经常更新,这里如果不进行“整旧如新”,很难想象还有什么历史建筑的功能、历史与美学价值。不过,即使从单纯的美学角度考虑,对那些非永久建材的“整旧如新”处理也有很大的弹性。比如在开封近代的历史建筑都可以采用了表面凹凸不平的抹灰方式,比重新粉刷的“整旧如新”要好的多,再有,像原来的国民大戏院外立面一样色泽较深的抹灰墙面。因为这些体量相对高大的建筑外墙面因长久的风吹雨淋肯定会出现一些的残缺斑驳、色泽不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对其进行简单清理表面污垢,保留这样的墙体反而更有其合理性。一是可以展现历史文化独特韵味,二是在艺术审美的角度这种残缺美却是建筑生命的完美体现。

  在对开封近代历史建筑保护与修建方面,新与旧的融合可以体现在形体、色彩、材料、建筑构成方法等多个方面,新与旧的融合并不是不可协调,新材料完全可以通过特定的处理方法以达到融合协调的效果。 

举个例子,始建于上世纪初的开封国民大剧院,其内部空间己经不能满足当今文化市场日益发展的需要,在内部加入了多个满足不同放映需要的演播厅,如果还想在保留原来剧场建筑本体的同时又能满足现代化演播需要,势必要对其进行扩建。我们可以在扩建部分用钢结构和玻璃在构成、尺度、细部特征上以上世纪初开封国民大剧院的建筑及构建特征进行模拟,所使用材料特征虽然是全新的,现代材料的横梁构建和开封国民大剧院建筑的层高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使得新与旧之间既有协调,又有对比。再比如,可以在开封原伪市政公署的破旧的墙面上,加以素水泥抹灰墙面,不做任何粉饰,保留施工中留下的自然色差,使得改建墙体在色彩肌理上与已有的砖墙保持协调,既有统一又有对比,展现了各自的生命美学特征。

3 开封近代历史建筑的空间整改

  内部空间的整治调整是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的核心,这种情况一般会涉及到使用空间的扩展,由于使用空间的扩展必然会导致的内部空间的调整。对内部空间的调整主要有以下两类途径:

  中庭的利用:开封市东部的天主教河南总修院因为多年失修无人管理,现在已经岌岌可危,其平面布局采取环形单廊形式,中间围合了一个很大的院落,目前空间开发利用起来效率不高。采取将院落空间转换为中庭的方法,就能够极大地改善这种状况。我们可以在内院插入一个中庭,甚至是一个含夹层的中庭,使无用的内院变成了一个阳光明媚、舒适时尚的采光大厅,能够有效增加大片的使用面积,而且同时丰富了内部空间。在这里要注意的是由于将内院或通道转变为中庭可能减少自然采光,因此中庭的顶层建筑材料应尽量选用透光材料。

  夹层的增建:夹层也使增加使用空间的有效手段。开封近代的建筑,由于当时的科技条件所限,不具备像空调这样的现代化通风设施,为通风采光需要,往往建造得高大宽敞,加之当时人们受西风东渐的影响,建造高大宏伟的建筑成为人们普遍的心理追求,那时建筑层高往往比现在高得多,这样就对老建筑进行夹层改造利用提供了空间基础。局部夹层不仅能提供更多的使用空间,而且能造成空间对比,形成丰富、动人的层次。比如说开封的近代历史建筑像国民大剧院等具有前厅功能的公共建筑,改造利用时可以在入口处构造了一个夹层,能够使面积在现在看来可能不大的入口大厅有了高敞、丰富的空间感受。不含有前厅作用的像是商业建筑也可以在改建中通过夹层手法则是增加使用空间,具体做法有比如可以从二层楼板悬挂了一个钢结构夹层等。

4 结 语

  2011年2月28日开封被命名为宋都古城文化国家级产业示范园区,这样虽然对开封的宋都文化的弘扬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要注意开封的近代建筑资源也同样值得我们重视,在大力发展古文化的基础上是否能关注一下城区的近代建筑街区的状况。而想要真正扩大开封近代建筑的保护数量,使众多的历史建筑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成为不该消失的风景线,历史建筑的各种价值最终活跃在社会经济文化中。只有靠市场机制下的再利用开发才能完成,依靠市场机制筹措保护基金,建立保护为了利用、利用促进保护的新体制,是我们必须与必然的选择。

参考文献:

篇7

1 绪论

     开封地处我国内陆腹地中原,曾是河南省省会所在地,河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明代以后到1954年前曾一直在此地。本世纪初至30年代末是开封近代建筑发展的重要时期。帝国主义入侵传入的西方建筑文化同传统的中国古典形式建筑不停地撞击、交融、渗透下,整个开封近代时期的建筑在这样的环境下产生并且发展。

    开封市的老城区,地上地下保存着十分丰富的建筑资源。很多或使用或搁置的近代建筑都在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坏、老化,尽管这些建筑有着很高的价值,但是却一直没有将其作为保护的对象重视起来,反而还有在城市化进程中要被拆除废弃的命运。

    经过调查研究,开封现存的规模较大,有代表性的近代历史建筑十七、八处。类型有学校、教堂、金融、邮电、戏院建筑等。虽然已经列入文保护单位,但有些建筑保护情况还是令人担忧。

2 开封近代历史建筑修复手法

    对于开封历史建筑的肌体材料我们可以分为非永久性建筑材料和永久性建筑材料来处理。开封历史建筑的现状破损程度种类多而且程度不一,一些非永久性的建材,如果是没有特殊的价值,从纯粹的美学角度出发时可以“整旧如新”。像是河南大学的近代建筑群、包耀记南货店、晋阳豫南货店、万福楼金店等建筑的彩画所用涂料易损,本身就是预防破坏所采取的措施,很多破损脱落,需经常更新,这里如果不进行“整旧如新”,很难想象还有什么历史建筑的功能、历史与美学价值。不过,即使从单纯的美学角度考虑,对那些非永久建材的“整旧如新”处理也有很大的弹性。比如在开封近代的历史建筑都可以采用了表面凹凸不平的抹灰方式,比重新粉刷的“整旧如新”要好的多,再有,像原来的国民大戏院外立面一样色泽较深的抹灰墙面。因为这些体量相对高大的建筑外墙面因长久的风吹雨淋肯定会出现一些的残缺斑驳、色泽不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对其进行简单清理表面污垢,保留这样的墙体反而更有其合理性。一是可以展现历史文化独特韵味,二是在艺术审美的角度这种残缺美却是建筑生命的完美体现。

    在对开封近代历史建筑保护与修建方面,新与旧的融合可以体现在形体、色彩、材料、建筑构成方法等多个方面,新与旧的融合并不是不可协调,新材料完全可以通过特定的处理方法以达到融合协调的效果。 

举个例子,始建于上世纪初的开封国民大剧院,其内部空间己经不能满足当今文化市场日益发展的需要,在内部加入了多个满足不同放映需要的演播厅,如果还想在保留原来剧场建筑本体的同时又能满足现代化演播需要,势必要对其进行扩建。我们可以在扩建部分用钢结构和玻璃在构成、尺度、细部特征上以上世纪初开封国民大剧院的建筑及构建特征进行模拟,所使用材料特征虽然是全新的,现代材料的横梁构建和开封国民大剧院建筑的层高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使得新与旧之间既有协调,又有对比。再比如,可以在开封原伪市政公署的破旧的墙面上,加以素水泥抹灰墙面,不做任何粉饰,保留施工中留下的自然色差,使得改建墙体在色彩肌理上与已有的砖墙保持协调,既有统一又有对比,展现了各自的生命美学特征。

3 开封近代历史建筑的空间整改

    内部空间的整治调整是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的核心,这种情况一般会涉及到使用空间的扩展,由于使用空间的扩展必然会导致的内部空间的调整。对内部空间的调整主要有以下两类途径:

   中庭的利用:开封市东部的天主教河南总修院因为多年失修无人管理,现在已经岌岌可危,其平面布局采取环形单廊形式,中间围合了一个很大的院落,目前空间开发利用起来效率不高。采取将院落空间转换为中庭的方法,就能够极大地改善这种状况。我们可以在内院插入一个中庭,甚至是一个含夹层的中庭,使无用的内院变成了一个阳光明媚、舒适时尚的采光大厅,能够有效增加大片的使用面积,而且同时丰富了内部空间。在这里要注意的是由于将内院或通道转变为中庭可能减少自然采光,因此中庭的顶层建筑材料应尽量选用透光材料。

    夹层的增建:夹层也使增加使用空间的有效手段。开封近代的建筑,由于当时的科技条件所限,不具备像空调这样的现代化通风设施,为通风采光需要,往往建造得高大宽敞,加之当时人们受西风东渐的影响,建造高大宏伟的建筑成为人们普遍的心理追求,那时建筑层高往往比现在高得多,这样就对老建筑进行夹层改造利用提供了空间基础。局部夹层不仅能提供更多的使用空间,而且能造成空间对比,形成丰富、动人的层次。比如说开封的近代历史建筑像国民大剧院等具有前厅功能的公共建筑,改造利用时可以在入口处构造了一个夹层,能够使面积在现在看来可能不大的入口大厅有了高敞、丰富的空间感受。不含有前厅作用的像是商业建筑也可以在改建中通过夹层手法则是增加使用空间,具体做法有比如可以从二层楼板悬挂了一个钢结构夹层等。

4 结 语

    2011年2月28日开封被命名为宋都古城文化国家级产业示范园区,这样虽然对开封的宋都文化的弘扬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要注意开封的近代建筑资源也同样值得我们重视,在大力发展古文化的基础上是否能关注一下城区的近代建筑街区的状况。而想要真正扩大开封近代建筑的保护数量,使众多的历史建筑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成为不该消失的风景线,历史建筑的各种价值最终活跃在社会经济文化中。只有靠市场机制下的再利用开发才能完成,依靠市场机制筹措保护基金,建立保护为了利用、利用促进保护的新体制,是我们必须与必然的选择。

参考文献:

篇8

1、菲利普历史主义观的形成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建筑正处于“现代主义”的进程中,在这个历史时期中,出现了很多新的建筑理念、建筑形态和建筑风格。在这一时期众多的建筑风格运动中,密斯·凡·德·罗是现代建筑运动中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的改革先驱和国际主义风格的奠基人之一。而菲利普·约翰逊在20世纪40至50年代曾是密斯忠实的追随者,约翰逊在康涅狄克州纽坎南兴建的“玻璃住宅”,是使他声名大躁并极具典型的体现密斯精神——“少就是多”的成功案例。但当他与密斯合作设计1958年落成的西格拉姆大厦的时候,却开始走向另一种方向。

密斯的建筑哲学中,他强调的“少就是多”及继承的“建筑的统一性”、“结构的诚实性”的设计原则,这在当时主流的设计思想中是较为推崇的。而当约翰逊与密斯合作设计位于纽约总部加拿大酿酒企业西格拉姆大楼时,约翰逊开始对密斯过于统一、刻板的设计风格产生怀疑,厌恶过去高层办公楼这一“乏味的建筑类型”,他希望突破这个局限,发展建筑的丰富面貌。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他的活动中心已转移到对现代主义的怀疑和否定,并确立自己称之为“历史主义”的原则。这一时期的中期他的作品风格多变,是一条自己也在寻找和探索的道路,并希望在广博精深的历史中,吸取养分,来滋润现代主义建筑。在他提倡的“新古典主义”便反映了继承传统的态度,他认为古典的形式基本仅作为一种设计概念和气氛而加以撷取运用,而不是图式和构件的照搬。他还曾多次表示“我们不能不懂历史” 并强调指出:“历史是一种广阔的、有用的教养”,“要是我手边没有历史,我就不能进行设计。”[1]这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后的近十余年里,约翰逊建造的摩天大楼中无一不能找出这种受历史先例影响的痕迹。建筑师迈耶曾对约翰逊做出这样的评价:“对建筑艺术的鉴赏力和历史观,以及敢于接受和彻底摒弃各种影响的勇气。”这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约翰逊的本质。

2、近代民国建筑历史沿革与形成原因

1842年,中英《》签订以来,中国通商口岸的开放,大量土地的割让,使西方国家迅速在中国生根,在租界相继建立了欧式风格的使馆、洋行、银行和工厂以及教堂、学堂、医院。荟萃了古典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洛可可式等主要建筑风格。民国时期(1911年-1949年)尤其是1937年爆发前,租界区建立了大批住宅、私人洋房和别墅。自此,西方建筑大量传入中国,在中国近代城市建设史上出现了空前的营造高峰,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国建筑。

2.1 近代民国建筑形成的原因

历史上中国建筑是其他国家欣赏和效仿的典范,但到了近代民国时期兴起的建筑无论是在形式或风格上几乎于大气候上移植外国建筑。究其原因,这主要由两大因素组成:

(1)外部因素——外来帝国主义的羞辱性掠夺。国外建筑风格登入中国正是西方列强入侵,企图将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属一种文化侵略是西方侵略行径的一部分。但从历史发展的宏观方面,也就是生产方式、政治体制和社会意识形态等方面看,中国应该说是处于长期相对停滞的状态,变化非常缓慢,外国一些学者都对此大感惊异不解。例如:雨果曾感叹“中国真是保存胎儿的酒精瓶”;而大名鼎鼎的黑格尔也评价:“中国历史本身没有什么发展,因此我们不必再议论该历史的各个细节方面。”从这些外国学者的言论中,我们不难看出西方列强入侵中国时所持的态度。即认为西方的历史文化经历过巨大变革的优越性。

(2)内部因素——中国内部的腐败。内部因素则为中国自己的建筑体系没有在近代自主提升。这也与中国建筑历史的特殊性有关。因为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我们的建筑有小的变化,没有大的更新。如林徽因先生在《清式营造则例》“绪论”中所作的精辟总结:“中国建筑为东方独立系统,数千年来,继承演变,流布极广大的区域。虽然在思想及生活上,中国曾多次受外来异族的影响,发生多少变异,而中国建筑直至成熟繁衍的后代,竟仍然保存着它固有的结构方法及布置规模,始终没有失掉它的原始面目,形成一个极特殊、极长寿、极体面的建筑系统。”虽然中国传统建筑是古代能工巧匠对木结构的极致发挥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但因其始终没有大的演变,在近代建筑中便显现其负面效果。

3、历史主义观对民国建筑的影响:现代与传统的结合

在中国港口开埠以来,外国殖民者纷纷在中国的大陆上划定本国的租界势力范围。尔后由租界国内的建筑设计师或其它国家的西方建筑师承接修建早期的新建筑。这些建筑风格类型各异具有浓烈的其租界国特色,但又是西方现代建筑的集体表征。因租界所具有的特殊政治原因使临近租界范围的土地极为抢手,地价也水涨船高起来。在尔后修建其它的商业银行大厦、民居住宅等新建筑几乎皆由大富商,大官僚或海外华侨集资修建。在此之前外国建筑师已开始逐步转变,更加关注我国的建筑环境文化特色,“开始以中国建筑之部分应用于近代建筑”。

中国人很快吸收了西方新的建筑施工技术,接着又生产出许多自行研究的新型建筑材料。20世纪20年代,一批到国外学习建筑设计和建筑工程技术的年青学子已陆续归国。到民国时期,新建筑已经能由中国自己的建筑设计师承接兴建与外国在华建筑师分庭抗礼。早期,这批建筑师可能还只是停留在移植西方的建筑风格,但这批建筑师同时也通晓本国的传统文化及建筑特色,因此很快便能很好的融入了一些中国本土化的传统建筑特征,形成一些中西合璧的经典建筑。如范文照、赵深设计的铁道部等均以欧式建筑为体干,但在建筑上缀以中国特色构件。

因此历史的东西不完全只是腐朽与过时的沉积,它也包含了传统文化的继承及古代能工巧匠的经验、摸索和智慧的总结。在纵观近代民国建筑的兴起与转变中,可以看出它透露着一种无形的“历史主义观”。诚如梁思成先生所说“艺术创造不能完全脱离以往的传统基础而独立。……艺术的进境是基于丰富的遗产上,今后的中国建筑自亦不能例外。”

4、尊重历史建筑未来

无论从西方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到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的迭起云涌或是中国近代民国建筑的发展来看,根植于各自本土的建筑都经历了一个相同的过程亦或是阶段,得出了一个相同的结论:即对新风格前的传统建筑风格的完全否定,再而怀疑反思,最终提倡尊重历史来建筑我们的未来。西方后现代主义大师菲利普·约翰逊从事建筑事业的亲身经历中便反映着历史主义观对他的影响。同样,在中国的近代民国建筑亦是如此,从移植国外纯西式的建筑风格,进而内部吸收与再创造,发展中西合璧、具有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特色的建筑,使中国建筑再次融入到世界建筑的发展潮流,也让国际的建筑风格符合中国的水土,使之本土化。他们都透露着建筑的创新与发展必须根植于历史,历史是文化延续下来的结合点,是总结了许多代匠人的经验与智慧的精华,、抹杀、毁灭历史沉淀的东西便是割断了传统的文脉。

我们新时代的建筑必须要懂得如何尊重我们的历史,在开发与保护,历史与现代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使之相协调。陈丹青曾在访谈中也说过他在看哲学家萨伊德写的书中“innovate”是创新的拉丁文的原意,而它的原意并不是指创新,而是指返回和利用过去的资源,找到一个新的可能性。回到过去的某一历史时期的氛围,在这种返回的过程,你运用自己的想象力,你的智慧,你的表现力,这个叫做创新。现代建筑显示了设计意识的大胆性和突破性,在认真研究古代人类居住环境的基础上,已创造了一组梦幻般的空间构图组合的形式,为建筑形式的更加多样化提供了新的启发。

返回现今建筑遗产上的复兴,有些老建筑本身就带有特定的人文背景如工厂的厂房、烟囱,古门楼,牌坊,胡同,民居等,当这些建筑遗迹及所处土地被收购时,更应该把握“尊重历史,建筑未来”的原则去建构新的环境,因此开发不是一定要建立在对传统和历史的破坏上,历史与现代的矛盾性仅仅只是我们的认识问题。

结语

对历史的完全摒弃,是对文脉的一种毁灭。许多房屋不是单纯的物质用器,它们还负载着精神功能和文化意义。建筑学不是纯粹的科学技术,它包含着人文内容和艺术创造的成分。中国现代建筑先天带有国际性,而缺乏中国文化的根基,需要使之适合中国的国情和民情,努力把中国的文化精神灌注其中,使之本土化。[4]中国和西方虽是两个不同而又完整的系统,可无论是在西方或是中国的绘画史和建筑历程中,我们都能强烈的感受到艺术家对根植于传统文化的重视。西方古典绘画大师安格尔曾画《路易十三的宣誓》便是模仿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可见东西方的艺术大师都坚信:从传统资源中可以生长出自己新的艺术风格,很多被人称道的大师都是在古代经典作品中,寻找一种自我发展的道路。

在建筑中亦是如此,菲利普·约翰逊的历史主义观及其建筑历程,中国近代民国建筑的发展。普桑、大卫、安格尔效法古代,赵孟頫、董其昌临仿古代经典,他们都只是整个人类学习的传统,从传统中创新,这样的文化策略中的一个缩影。但背后却向我们显示着历史主义观的重大作用,告诫我们重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 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12月

[2] 张钦哲,朱纯华.菲利浦·约翰逊[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年12月

[3] 吴焕加.外国现代建筑二十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1月

篇9

1 绪论

开封地处我国内陆腹地中原,曾是河南省省会所在地,河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明代以后到1954年前曾一直在此地。本世纪初至30年代末是开封近代建筑发展的重要时期。帝国主义入侵传入的西方建筑文化同传统的中国古典形式建筑不停地撞击、交融、渗透下,整个开封近代时期的建筑在这样的环境下产生并且发展。

开封市的老城区,地上地下保存着十分丰富的建筑资源。很多或使用或搁置的近代建筑都在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坏、老化,尽管这些建筑有着很高的价值,但是却一直没有将其作为保护的对象重视起来,反而还有在城市化进程中要被拆除废弃的命运。

经过调查研究,开封现存的规模较大,有代表性的近代历史建筑十七、八处。类型有学校、教堂、金融、邮电、戏院建筑等。虽然已经列入文保护单位,但有些建筑保护情况还是令人担忧。

2 开封近代历史建筑修复手法

对于开封历史建筑的肌体材料我们可以分为非永久性建筑材料和永久性建筑材料来处理。开封历史建筑的现状破损程度种类多而且程度不一,一些非永久性的建材,如果是没有特殊的价值,从纯粹的美学角度出发时可以“整旧如新”。像是河南大学的近代建筑群、包耀记南货店、晋阳豫南货店、万福楼金店等建筑的彩画所用涂料易损,本身就是预防破坏所采取的措施,很多破损脱落,需经常更新,这里如果不进行“整旧如新”,很难想象还有什么历史建筑的功能、历史与美学价值。不过,即使从单纯的美学角度考虑,对那些非永久建材的“整旧如新”处理也有很大的弹性。比如在开封近代的历史建筑都可以采用了表面凹凸不平的抹灰方式,比重新粉刷的“整旧如新”要好的多,再有,像原来的国民大戏院外立面一样色泽较深的抹灰墙面。因为这些体量相对高大的建筑外墙面因长久的风吹雨淋肯定会出现一些的残缺斑驳、色泽不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对其进行简单清理表面污垢,保留这样的墙体反而更有其合理性。一是可以展现历史文化独特韵味,二是在艺术审美的角度这种残缺美却是建筑生命的完美体现。

在对开封近代历史建筑保护与修建方面,新与旧的融合可以体现在形体、色彩、材料、建筑构成方法等多个方面,新与旧的融合并不是不可协调,新材料完全可以通过特定的处理方法以达到融合协调的效果。

举个例子,始建于上世纪初的开封国民大剧院,其内部空间己经不能满足当今文化市场日益发展的需要,在内部加入了多个满足不同放映需要的演播厅,如果还想在保留原来剧场建筑本体的同时又能满足现代化演播需要,势必要对其进行扩建。我们可以在扩建部分用钢结构和玻璃在构成、尺度、细部特征上以上世纪初开封国民大剧院的建筑及构建特征进行模拟,所使用材料特征虽然是全新的,现代材料的横梁构建和开封国民大剧院建筑的层高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使得新与旧之间既有协调,又有对比。再比如,可以在开封原伪市政公署的破旧的墙面上,加以素水泥抹灰墙面,不做任何粉饰,保留施工中留下的自然色差,使得改建墙体在色彩肌理上与已有的砖墙保持协调,既有统一又有对比,展现了各自的生命美学特征。

3 开封近代历史建筑的空间整改

内部空间的整治调整是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的核心,这种情况一般会涉及到使用空间的扩展,由于使用空间的扩展必然会导致的内部空间的调整。对内部空间的调整主要有以下两类途径: 中庭的利用:开封市东部的天主教河南总修院因为多年失修无人管理,现在已经岌岌可危,其平面布局采取环形单廊形式,中间围合了一个很大的院落,目前空间开发利用起来效率不高。采取将院落空间转换为中庭的方法,就能够极大地改善这种状况。我们可以在内院插入一个中庭,甚至是一个含夹层的中庭,使无用的内院变成了一个阳光明媚、舒适时尚的采光大厅,能够有效增加大片的使用面积,而且同时丰富了内部空间。在这里要注意的是由于将内院或通道转变为中庭可能减少自然采光,因此中庭的顶层建筑材料应尽量选用透光材料。

夹层的增建:夹层也使增加使用空间的有效手段。开封近代的建筑,由于当时的科技条件所限,不具备像空调这样的现代化通风设施,为通风采光需要,往往建造得高大宽敞,加之当时人们受西风东渐的影响,建造高大宏伟的建筑成为人们普遍的心理追求,那时建筑层高往往比现在高得多,这样就对老建筑进行夹层改造利用提供了空间基础。局部夹层不仅能提供更多的使用空间,而且能造成空间对比,形成丰富、动人的层次。比如说开封的近代历史建筑像国民大剧院等具有前厅功能的公共建筑,改造利用时可以在入口处构造了一个夹层,能够使面积在现在看来可能不大的入口大厅有了高敞、丰富的空间感受。不含有前厅作用的像是商业建筑也可以在改建中通过夹层手法则是增加使用空间,具体做法有比如可以从二层楼板悬挂了一个钢结构夹层等。

4 结 语

2011年2月28日开封被命名为宋都古城文化国家级产业示范园区,这样虽然对开封的宋都文化的弘扬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要注意开封的近代建筑资源也同样值得我们重视,在大力发展古文化的基础上是否能关注一下城区的近代建筑街区的状况。而想要真正扩大开封近代建筑的保护数量,使众多的历史建筑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成为不该消失的风景线,历史建筑的各种价值最终活跃在社会经济文化中。只有靠市场机制下的再利用开发才能完成,依靠市场机制筹措保护基金,建立保护为了利用、利用促进保护的新体制,是我们必须与必然的选择。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图分类号:TU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4)05-0061-04

1 前言

厦门近代嘉庚建筑,是一种带有文化交融意义的建筑类型。在近代特殊的历史时期,其建筑砖石立面,以立面材质的特异性,砖石技艺的传承性,立面风格的延续性,在近代中西文化融合发展的趋势下,基于自身地域特点,不断进行建筑探索与创新,最终形成特有的嘉庚建筑风格,为闽南地域建筑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根据现存嘉庚建筑建造时间,将其分为前期探索(1913-1927年)、后期发展(1950-1962年)两个时期,从建筑主体墙身、洞口形式以及壁柱栏杆等部位,分析嘉庚建筑立面砖石组合特征。

2 闽南传统砖石技艺特色

砌筑是砖石在建筑建造过程最为重要的逻辑,砖石材料必须由不同砌筑方式砌筑在一起,而这一过程就是建筑师设计建筑,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核心。闽南的砖石砌筑技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时间的积淀造就了驰名中外的洛阳石桥、崇武石城墙以及众多红砖厝、砖石结构建筑和雕刻技艺,形成了闽南文化的一块块活化石。闽南特异的地理条件、精湛的砌筑技艺以及传统技艺的传承方式共同影响了我国传统建筑中独具特色的闽南建筑技艺。

2.1 建筑材料的地域性。建筑材料的选择与地理、气候、环境等的诸多因素的联系密不可分。它是人类与自然环境互动的结果,同时,亦受社会文化、经济条件和营造技术的制约。传统建筑建造时,尤为注重节约建造成本,使用建筑材料常常会考虑就地取材。

闽南地区土壤类型多样,分布广泛,由黄壤、红壤、砖红壤构成的系列土壤是烧制红砖的优质原材料;同时闽南地区花岗岩蕴藏量也是极其丰富,位居全国前列。在木料资源缺乏的条件下,就地可取的砖石材料自然成为了闽南地区建造的优先选择的建筑材料。其地域性的自然选择使得胭脂红砖与白色花岗岩砌筑的墙体逐渐成为传统建筑的外墙形式,并在闽南地区形成了特殊的建筑风貌(图1、图2)。

2.2 砖石材料的砌筑工艺。

墙面绚丽的效果,离不开闽南传统的砖石技艺。传统建筑石材,常常是根据建筑不同的部位而采用不同的加工工艺,通常石材的加工需经过“打荒、四线直、凿、崩、磨、雕”等多道工序,才能够使得建筑石材表现得独具特色,不拘一格;同样,传统建筑红砖则以,“实砌、空砌、砖雕、出砖入石”等多样的砌筑形式装点得红色墙面繁华细腻。

砖材、石材技艺的共同发展、相互促进,最终使得闽南传统建筑外墙面采用红砖与花岗岩搭配砌筑使用。砌筑效果具有整体形式美感和丰富的变化,使得原本单调的石墙面或砖墙面变得丰富多彩。其中,砖石墙面影响最为广泛的,当为闽南传统建筑中“下落壁”的墙面做法,即墙身自下而上采用花岗岩墙裙、红砖砌筑墙身,泥塑装饰檐口的做法。此种砌筑形成的立面,可以说在闽南地区得到民众的广泛认可,并影响了后期嘉庚建筑立面。

红色胭脂砖与灰白色花岗岩的质地加上檐口泥塑多变的色彩,呈现出墙面不同材料间的和谐对比效果,加上规则的砖缝与石头问的“点、线、面”的对比以及镂花窗的点缀配合,使墙面恰似一副动人、古雅的雕塑作品。另外,在墙身以红砖拼砌的花样墙面也极大的丰富了单调的墙面。如梅花封墙砖、万字花砖墙、龟背砖花墙、古钱花砖墙、葫芦花砖墙、拼花砖墙等(图3)。

2.3 砖石技艺特殊的传承性。

早在宋元时期,砖石建筑就在闽南地区显现出其材料的优势,造就了大量砖石砌筑建筑,并对砖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漫长的时间里,逐渐形成了通过家族同宗同业组织的承袭发展模式,晚辈在长期的熏陶感染下,技艺不断的精进;或经过专门的拜师学艺,师傅的口传心授,并经过多年的实践积累方能有做工精湛、意味深长的作品传世。这种“子承父业”、“师徒传承”的传统谋生方式,汇集了一批,培养了又一批的能工巧匠,并长久持续的影响着闽南传统砖石技艺。

3 嘉庚建筑砖石组合前期探索(1913-1927年)

前期探索阶段的嘉庚建筑,许多建筑材料均从国外进口,如当时称为的“洋灰”、“补强钢筋”、以及相应的建筑五金等。这个时期的建筑整体看多为直接模仿或者照搬南洋殖民地风格。在建筑风格探索的过程中,采用的西式墙身,闽南传统“三川脊”等屋顶相结合的建筑形式。立面墙身为实墙式或实墙与外廊结合,立面整体效果较单调,略显生硬。

其中,集美学村中嘉庚建筑立面以西式实墙墙身为主,墙身材料单一,砌筑形式简单。采用本地传统的胭脂红砖或白色花岗岩,清水砌筑,或是红砖砌筑搭配浅色涂料。墙身立面追求材料的统一,胭脂红砖全顺式清水砌筑或许白色花岗岩顺丁相间式清水砌筑。壁柱与洞口廊柱与墙身同一材料,一致立面色调;简单的西式柱,以红砖或白石砌筑,或者采用浅色涂料饰面或者以石膏塑出线脚。洞口拱券多位于建筑顶层外廊,为丰富装饰效果,砖砌拱券在原来花岗岩心石的外观基础上,采用红砖、白石交错砌筑,丰富拱券外观。如,尚忠楼,芙蓉楼群各楼顶层外廊拱券以此法砌筑(图4、图5)。

相比较稍晚几年筹建的厦门大学建筑,集美学村嘉庚建筑的石材用料大多从外地运未,费用较高。此时期厦门大学嘉庚建筑则是遵循传统建造理念,就地开采厦门大学周边的五老峰、蜂巢上等处盛产的石材,建筑所需建筑。其间建造建筑墙身,多为实墙与外廊结合,均以石材顺丁相间式清水砌筑。而石材表面加工工艺多样,有自然面、粗凿面、荔枝面等运用于建筑立面的不同部位。石材砌筑上下皮顺丁对位工整,砌筑形式统一;建筑屋体基本不做线脚,仅在重要建筑的特殊部位,做出线脚突出装饰性及彰显某建筑在建筑群中的特殊地位。

以群贤楼群为例(图6、图7),楼群坐北朝南五栋建筑呈“一”字形排开的砖、石、木混合结构。墙身立面材料均为采自本地的白色花岗岩。立面整体简洁,没有太多变化。建筑群依据“一主四从”,再因建筑立面构图的需要,以群贤楼为中心向两侧墙身立面工艺略有不同。囊莹楼、映雪楼位于群贤楼两侧末端,墙身立面为一整体的实墙式,见不到墙身转角壁柱,也看不到墙身分层线脚,洞口也不砌筑拱券。到靠近中心主楼的集美楼与同安楼,墙身为实墙与外廊结合,以石材密缝砌筑台基,并有突出墙身转角壁柱,局部墙身出现檐口线脚。所处的楼群中心位置的群贤楼,石材规格略大于两侧从属建筑,在立面构图上明显的墙身分段,添加了转角壁柱及檐口线脚(表1)。中间门楼立面,采用表面经过精致打磨的石材,以密缝砌筑西式墙身,外廊砌筑半圆式拱券,更有辉绿岩点缀砌筑门洞、窗洞口,建筑整体更显端庄大气。

4 嘉庚建筑砖石组合后期发展(1950-1962年)

解放以后,陈嘉庚变卖在新加坡余产未继续维持两校的建设,在有限的经济能力情况下,建筑材料都尽可能就地取材以节约成本。与早期嘉庚建筑相比,本地建筑材料,石材与红砖被广泛应用到两校建筑中,此时期两种建筑材料相互组合砌筑成为外墙饰面的主角,并运用传统砖石技艺,丰富立面效果。这种沿用闽南传统砖石砌筑技艺的嘉庚建筑也就成为其成熟的标志之一。

此阶段,建造嘉庚建筑墙身主要为实墙与外廊结合,以花岗岩砌筑的墙身石材沿用前期工艺做法,且更为讲究。石材顺丁相间式砌筑,在建筑中立面墙身各部位使用石材的规格得到统一。建筑侧立面及背立面等非直接观赏面使用的石材表面以简易加工为主,可能考虑节省施工工期与建造成本,石材表面加工呈粗凿面,砌筑上下对位不再整齐。

花岗岩石材除了作为墙身,还运用于廊柱、横梁等建筑主体部分,采用闽南传统民居中自石青石搭配的方法,点缀墙面,形成嘉庚建筑白色墙身的主色调。或是以红砖为墙身主要砌筑材料,运用传统的墙身砌筑做法,加入马赛克等现代建筑材料的使用与红砖拼砌出各式精美图案。而少量青石单独作为建筑立面点缀、衬色,往往被加工成窗套、线脚等与白石墙身相结合。

嘉庚建筑发展后期,红砖与石材使用的比例发生变化,而趋于相当。并逐渐形成以白石与红砖(或白石、青石与红砖结合)交错密缝砌筑的方法,常用在建筑的转角壁柱部位,被称为“彩角”,廊柱等也采用这种装饰做法,比早期用纯白石、红砖嘉庚建筑更显得绚丽多彩。不同的是,此时期本土工匠们结合传统工艺创造出多种石材、砖材砌筑方法,根据不同建筑类型和装饰部位,采用青白石红砖相间、方包石与规整石并用,或是红砖组砌,丰富了石砌立面形式。

红砖在嘉庚建筑除了以传统“胭脂砖”密缝砌筑墙身、与白石组合成“彩角”外,还在外廊后墙面上延续了和传统民宅中“红砖封壁”的做法,用釉面红砖组砌或砖片镶嵌成海棠花堵、万字堵等,还有人字体、工字体等各种拼砖装饰图案,组砌成窗套用于墙面的情况更为常用。例如,芙蓉第一至第三和道南楼、延平楼等都采用传统的红砖砌筑方式(图8、图9、图10)。

5 嘉庚建筑立面砖石组合特征

嘉庚建筑立面砖石组合作为中西文化与技艺相互交融、碰撞的产物,其丰富的砖石表面加IT艺,精湛的砌筑形式,多样的砌筑组合所反映多样的特点。

5.1 墙身在前期的嘉庚建筑中,采用的材料比较单一,主要以石材为主或以红砖为主或是红砖搭配浅色涂料使用。建筑正立面清水外墙,石材以顺丁相间式宽灰缝砌筑;以胭脂红砖全顺式密缝砌筑,做工细致考究,灰缝线条疏密有序。后期的嘉庚建筑,墙身使用砖石的比例相当,墙身材料由单一转变为红砖、白石等多种建筑材料配合使用,但红砖在此阶段,为表现地域特色在建筑中的砌筑形式就更为突出。典型的传统运用为,闽南民居中镜面墙等墙身做法得到融合运用。

5.2 墙身壁柱在前期的嘉庚建筑中,无论是厦大嘉庚建筑还是集美学村嘉庚建筑,均是以与墙身一致的砌筑材料为衡量,壁柱形式或平素或是凸出墙身,形成统一立面的色调;或是模仿、照搬外来西式建筑壁柱。后期嘉庚建筑壁柱,白色花岗岩与红色胭脂砖犬牙交错砌筑得到充分使用,壁柱中出现了红砖拼砌,屋体立面壁柱的装饰性也进一步丰富,传统元素大量运用于其中。甚至转角壁柱处开始用绿色青石、白色花岗岩和胭脂红砖拼砌成平面图案感极强、色彩鲜艳的装饰(表2)。

5.3 洞口砌筑形式在嘉庚建筑的建造前期没有强调其装饰性,而是运用与墙身一致砖、石材料砌筑,或者以红砖混水砌筑或者加以浅色涂料,粉饰立面,使得洞口看去,显得硬朗而挺拔。建筑外廊以石材密缝砌筑,同时外廊洞口以石材砌筑半圆拱券,窗洞口不做窗套。后期嘉庚建筑洞口中青石的使用得到普遍的应用。同时为突出建筑立面的窗洞口效果,嘉庚建筑立面或者不做窗套,使建筑立面统一。或者采用与墙身不同的材料砌筑窗套,一是,以青石砌筑做出西式样式的窗套;二是,以胭脂红砖清水砌筑窗套,并运用红砖组砌拼搭出传统万字锦、寿字锦等吉祥图案窗楣。整个建筑外观朴素大方、粗中有细、风格独特(图11、图12)。

此阶段,嘉庚建筑中白色花岗岩与红色胭脂砖犬牙交错砌筑廊柱的组合形式得到充分的发展。方包石、规整石等的组合砌筑更为娴熟,更有绿色青石、白色花岗岩和胭脂红砖等多种材料拼砌成平面图案感极强、色彩鲜艳的装饰性廊柱。其中廊柱中的柱头、柱础开始采用青石砌筑点缀,柱头呈覆莲状,柱身呈几何图案的排列,柱身整体由白石、红砖及青石多种材料组合而成,装饰效果极好。

6 结语

从厦门嘉庚建筑对保存和发展建筑地域性探索与发展,可以清晰看到近代嘉庚建筑砖石组合在当前仍然具有借鉴与挖掘价值。保留砖石建筑特色、体现地域文化内涵,结合时代要求,使地域建筑即能吸收世界多元文化的营养,又能大力恢复、发展、创造并保护本土文化的活力与特色。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地域性建筑的探索必须超越建筑形式层面的传统符号的运用,在群体布局、空间氛围和整体风格上达到对传统文化气质的体现。

参考文献:

[1]陈志宏.闽南近代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234.

[2]赖世贤,郑志.闽南红砖传统砌筑工艺及其启示[J].华中建筑,2007(2):154-157.

[3]余阳.厦门近代建筑之“嘉庚风格”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华侨大学,2002.

篇11

一、中国近代折衷主义建筑的产生与特点

中国的近代史一直与西方列强相互抵触又相互联系,无论是在经济、政治、科技方面还是哲学、艺术等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融合发展。随着20世纪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特别在沿海地区,汇集了大量的西式建筑体系及装饰纹样,并在数十年的发展中独具一格。受19世纪折衷主义影响的中西融合式建筑在近代建筑中占据很大的比重,折衷主义起源于希腊语,意为“有选择的”,折衷主义的建筑就是自由组合各种建筑的风格特征,不以固定法式限制建筑形态与装饰的搭配方式,将不同历史和文化渊源的建筑装饰符号杂糅在一起,中国折衷主义建筑表面的中西装饰纹样的组合和铺排是中国近代建筑的独特所在。

二、天津易兆云故居建筑装饰纹样特色

作为19—20世纪中国最大的租界城市之一的天津,建筑界的封锁已被逐渐冲破,涌现了一批具有中国语言和西方风情的近现代建筑,是中国建筑史上有浓重时代感的重要一笔。其中,位于天津市河北区民族路92号的易兆云旧居,以其对平衡美学的追求和匠心独具的装饰,较完整地体现了20世纪初建筑设计师们对中国“新式建筑”中装饰纹样的诠释和感情。

旧居建于民国初年,整体为意大利风格。建筑使用了西方绘画中的构图手段,打破了中国传统建筑对于中轴线对称的热衷,建筑师在采用西方建筑格调的同时,对中国传统装饰纹样也做了重新定义。

(一)易兆云旧居的柱式装饰

作为意式风格建筑,立柱控制了室内空间的分隔和外部视觉空间的连续,立柱上的装饰也是旧居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易兆云旧居中的柱式取形于优雅的爱奥尼柱式,柱头有一对向下的涡卷纹,但在柱头中部雕有一个科林斯柱式中的对称毛茛叶纹样。柱头顶端连接一个须弥座似的装饰,有多层凹凸线脚做纹饰,承接处流畅自如,这种纹饰通常用于尊贵的建筑物上,在浪漫之余,将居住者处于社会高层的庄重严肃赋予这片土地(图1)。

厚重的墙壁、窄小的窗口、半圆的拱券、逐层挑出的门框和高大的塔楼,以及大量砖石材料构成意大利式建筑的主要特征,相比于同时期天津意租界的其他建筑,例如汤玉麟故居中宾客楼多使用曲线和弧线作为建筑的整体语言,宾客楼外表面使用两组古希腊的科林斯柱式作为柱结构的外部装饰,以一层向外凸出的古罗马式穹顶拱券为轴心对称分布,穹顶四周为四个拱形开窗,形似拜占庭时期的教堂构造。易兆云旧居简化了西方古典建筑中繁复的柱式装饰,将中式木柱柱础的基本形态组合在立柱底部,使得意式的优雅柔美与中式的大气中正相互穿插,完美结合。

(二)易兆云旧居的“福、禄、寿”纹样装饰

团寿纹样作为中国传统纹样中举足轻重的部分,在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应用颇为广泛,多用装饰织物和瓷器,并常与福、禄装饰纹样组合。“人寿长,物久存,道恒在”是中华民族传统寿文化的独特追求,例如盛行于清代的吉祥纹样“五福捧寿”寓意多福多寿。但由于基督教义中认为“蝙蝠是邪恶之物”,所以在近代中国建筑装饰中,谐音“福”字的蝙蝠纹应用较少。在天津同时期的意租界建筑群中,只有极少数的建筑将蝙蝠纹样用于建筑装饰中,如始建于1920年的曹锟旧居,门楼正上方雕刻有代表“福、禄、寿”的蝙蝠纹和寿桃纹等。易兆云旧居中将团寿纹用于屋檐下缘处的装饰,以示招福纳新,祈盼长寿健康。墙面顶端檐口下饰有二方连续葫芦和蔓带纹石雕,葫芦在传统艺术中因其茁壮的生命力,故寄托出对家族文化的传承祈望。纹样中间穿插欧洲古典花毛茛叶纹,将“福禄万代”与受人敬仰的寓意赋予整栋建筑,二者组合方式自然,装饰效果更具中心感,这一纹样装饰表现出居住者对健康长寿以及身份地位的盼望。

(三)易兆云旧居的其他建筑细节装饰纹样

一层窗户上方以二方连续梅花浮雕为主要装饰,与线性纹样曲直相映,多处窗楣为洛可可式C形造型,内嵌梅花卷草浮雕纹饰,窗户下方为西方古典宝瓶石栏杆。二层窗楣采用了欧洲传统建筑装饰,有着雍容的身份象征和大气奢华之意,窗户下方为叠层回纹石栏杆。一二层窗户间采用多条凹凸线脚作过渡连接,并在脚线下端做仰覆莲花瓣浮雕,将佛教信仰中的装饰与其他中西纹样用平行脚线贯穿。

窗户窄而高,玻璃上的木质装饰采用了中式传统菱形、方形窗格纹样,是中国传统窗棂的缩影。在一部分窗户两侧的柱式装饰呈方形,改变了以往圆形柱形结构,融入了中式方正对称的元素,方柱上雕刻了以S形曲线竖直排列、以窗户中轴呈对称分布的传统唐草纹。

结语

易兆云旧居的建筑装饰产生于一次融合的时代,以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中庸”为主导观念,追寻一种来自不同文化传承和人居环境的融合点。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现代世界逐步成为融合的统一体,对于现代设计而言,突破传统界限的铺排,是对一成不变的设计的反抗,这是易兆云旧居的装饰纹样带给中国建筑装饰纹样的启发,是创造性的建筑语言和思想的传承。

建筑装饰的融合是创新,更是一种发展趋势,相比较现代主义带给楼房的机械化和后现代主义带给城市的整体形态变化,建筑装饰纹样的再突破也是对后现代主义中“通过非传统的方法组合传统部件”倡导的一种应和。数千年来装饰艺术的发展历经了无数代人的探索和文化的积淀,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与创新是相辅相成的,天津折衷主义建筑的装饰已经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结合密切。目前意式风情区的建筑由于建筑本身历史价值和建筑装饰的独特艺术价值,已成为城市中心的旅游景区,意租界的建筑也大多用于商业发展,未来这样的中西融合的折衷主义建筑装饰,将会以其不拘一格的设计思想和语言在装饰设计界中独树一帜。

参考文献:

[1]高阳.中国传统装饰与现代设计[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

[2]吴良忠.中国纹样[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9.

篇12

与一些历史悠久的古城不同,长春市是一座仅有200多年历史的年轻城市。在过去殖民与侵略的历史背景下,它的近代城市风貌和建筑样式在国内近代城市中有着极其特殊的地位和意义。南广场历史文化街区(图1)作为长春历史上第一块运用现代规划理念和手法进行规划和建设的现代城区,是长春历史上商贸、居住的繁盛之地,也是“满铁附属地”长春段保存最完整的区域。在该历史街区中有大量丰富的历史建筑,是展现长春城市历史风貌的代表地段。

2010年,长春市确立了包括南广场历史街区在内的六条历史文化街区。同时,结合重要历史建筑的保护出台了一系列的管理条例,以加大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的维护和保护力度。但是,笔者在走访调研中发现,当下历史街区的保护中存在着保护表象化,忽视立面材质保护的问题。因此,笔者以南广场历史街区为例,指出色彩乱用、廉价涂料或人造材料覆盖原建筑立面等使得不少具有年代特征的优质近代历史建筑的原真性与历史场所感遭到严重破坏的现象,分析在当前的历史街区保护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建议,希望可以完善今后的历史街区保护。

1 历史街区中建筑立面材质的保护价值

因为地理与自然环境的不同,每个地区会形成与环境相适应的独特社会风俗、生产生活方式,这些生产生活方式长期积累就成就了特有的地域文化。地域文化与历史的大背景相结合便形成了每个城市都自己独特的发展过程,而过程中留下的记忆都会通过城市的建造生动的反映出来。建筑的平面指向空间,具有很强的内向性,只有身在其中的使用者能够感受,但立面是外向的,它是大部分人感受建筑的第一步,也是大多数人对建筑最直观的印象,更是其所在空间环境的重要视觉表现。

历史文化街区建筑立面材质是一本记忆的日记,体现着历史特定的历史时期建筑建造中材料使用、色彩、样式选择和搭配等特性,随着时间的流逝,留下了丰富的历史形态和美的沉淀。对于历史街区来讲,保护的误区和漏洞,也往往最先从建筑立面材质上反应。因此,在历史街区中作为最基础和质朴的历史文化载体建筑立面材质具有历史价值、地域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美学价值等重要保护价值。

2 长春近代历史建筑立面材质的主要特征

2.1 用料特征

南广场历史文化街区涵盖了“满铁附属地”与商埠地建设时期及洲国建设时期的建筑,是长春城市近代化高速发展时期的产物。在规划与建筑设计理念的多元,建筑材料和施工技术的发展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下,建筑的形式、色彩和材质极为多样。建筑材质方面,青砖、红砖、石材、木材、铁质、钢混等相互结合,构成了形态丰富的建筑。按照其外立面处理方式的不同,可以将它们大致分成四类:直接露出建筑材料,即红砖或青砖类建筑、贴面砖类建筑、抹灰类建筑、涂料类建筑。

2.2 肌理特征

长春近代历史建筑所使用的建造砖和饰面砖尺寸通常较小,质感粗糙。饰面砖常见为窄条形,表面在烧制过程中自然或人为加工产生粗糙质感或特殊纹理,有非常好的肌理感。肌理大致可分为光滑纹理面、竖向凹痕纹理面、不规则纹理几种形式。在施工中,面砖贴在墙上后会再用水冲洗,使砖缝中的水泥凹入,形成丰富的阴影变化,小面砖因工艺水平产生的尺差过大问题也同时得到了解决。此外,转角处的砖直接加工成转角形式也使得转角处肌理更为细腻(图2)。最终建筑整体形成丰富有层次的外立面肌理。因此,长春近代建筑历史建筑无论近距离感受材质自身质感,还是远距离欣赏建筑整体肌理都可以让观者感觉到亲切与原始的美,渗透出较为浓郁的历史底蕴,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2.3 色彩特征

就自身固有色彩来讲,无论清水砖墙、自然石墙、砂浆抹面或饰面砖墙,材质整体感觉一般都较为朴素,色彩都淡雅真实,体现了原真、自然、淳朴的特征。并且,因为制造工艺不高,建筑外饰面材料在烧制过程中会产生一定范围的色差。当这种色差体现在建筑上,会使立面颜色丰富而有变化,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此外,近代建筑立面质感总体较为粗糙,基于材料肌理对色彩的影响,这种富有层次的质感可以增强人们对建筑色彩的感知。

3 当前保护存在的问题

随着保护工作的进行,不少重要历史建筑得到了整体保护性的修葺与更新。但我们也不难发现这一进程中因为各方面原因存在一定急功近利,求速度不求质量等现象,导致作为建筑所需保护面积最大的立面材质似乎处于弱势的位置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

3.1 建筑自然老化修护不及时

建筑如同有机生命体一般,具有不同的阶段,会经历出生、发育、发展、衰落的自然老化过程。经过漫长时间的洗礼,近代历史建筑都进入了衰落的过程。在调研中可以看到许多建筑外饰砖产生脱落(图3),而没有得到及时的修复。历史的痕迹是不可模仿与复制,历史街区中斑驳朴素的建筑立面具有浓郁的历史特征,有很明显的历史价值。在建筑老化之前或是老化初期进行合理的预防维护和保护,会自然延缓建筑老化的速度与破坏程度。

3.2 材质色彩的随意更改

涂料类装修是最常见的墙面维护方式,主要是在历史建筑表面上抹灰后再喷、刷涂料层。当下大部分建筑涂料的选择明显是没有考虑之前建筑的色彩情况而随意进行的,更有些极为媚俗鲜艳,与历史建筑柔和淡雅的色彩形成强烈对比,使建筑原有的整体风貌严重失真,甚至有些卡通化了。并且,当前使用的涂料多廉价性能低,一般两三年就出现老化现象,还因尘土堆积而显得脏旧不堪,进一步影响历史文化街区的风貌。

3.3 单纯的色彩模仿

不同的材料和工艺使建筑表皮具有不同的肌理效果。与当代建筑所大量充斥着鲜艳涂料的墙面和表面光滑如新的饰面砖、板材墙面或玻璃幕墙相比,长春近代建筑立面材质的质感较为粗糙,色彩具有细腻丰富多层次的特点,体现了原真自然淳朴的效果,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绝非现在饰面砖贴面和涂料勾画的仿清水砖做法所能比拟的(图4)。当下这种浮于形式上的保护使整个街区的空间质感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3.4 整体性保护的意识不强

随着对历史建筑与历史街区保护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提升,各地政府都积极出台保护方案并采取行动开展保护活动。但似乎保护工作往往只着力用在重要的历史建筑上而非区域环境整体。建筑自身保护的同时还要注意与周围新建筑的关系,尽量使旧建筑保持其空间环境的完整性才能达到保护的效果。否则修复一新的重要历史建筑在陈旧、杂乱的环境之中展现不出应有的感染力,保护工作达不到预期效果。

4 保护措施建议

4.1 全面系6统的普查、建立专门档案

对于长春近代历史建筑立面材质现状特征的研究,目前仅停留在对某些有特色单体建筑的简单记录和描述上,并不系统全面。保护实施前期的重要工作,应首先对历史文化街区中的建筑进行科学、详细的调研,梳理其现况,并结合史料建立专门的名录档案,使保护工作做到有理有据可依。

4.2 采用科学的修复体系

不同的建筑立面材质的各方面属性是不同的,所以对不同历史材质的外墙的保护,以及对已被破坏表皮建筑的恢复往往不应使用单一方法,而应根据具体需求采用综合的手段科学、系统的进行保护与修复。

4.3 树立整体保护理念

单独的历史建筑是只能代表自己的“点”,只有当建筑聚集在一起,“点”连成“片”才能谈“风貌”一词。历史街区中的非重点历史保护建筑也是历史建筑,也拥有历史风貌的感召力。因此,历史街区的保护应该是整体的保护而不是只关注单独突出建筑的保护与修复工作。

4.4 对施工人员进行意识与技术培养

施工人员的意识与技术水平不高也是导致现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出现工程质量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历史建筑立面材质的修复是一份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应该由接受过专门训练的专业团队来进行,才能达到好的预期效果。

4.5 制度上不断给予保护和约束

将对建筑立面材质的保护纳入各种保护的规章和条款中,给予保护工作的开展以坚强后盾,是有效而直接的可操作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规章制度不可以一成不变,应该在研究论证和长期实践过程中不断吸取经验对规章制度进行完善,才能对建筑立面材质保护做出具体和有效的引导。

4.6 在新材料中寻求材质延续方案

旧的原始建筑材料是建筑原真性最直观的载体,但其可能已经不再生产、性能也已不适合当下的建造与保护条件。此时,就应该与时俱进与新材料以及先进的生产工艺相结合,以建筑独特的历史特色为依据,寻求物理属性更好且外在色彩与肌理特征合理的材料延续方案。

5 结语

今日城市从历史中生长、发展而来,未来的城市特色又要由今天来延伸。历史建筑立面材质作为传达历史信息的重要组成,是产生地域性场所感的源头之一。我们应该正视其重要的保护的意义并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结合地域自然条件和当地建筑文化总结得出具有较强的可靠性和可操作性的建筑材质保护修复的理论和方法,使其不断完善,实施更合理的保护以便更好地传承城市文脉。

参考文献:

[1] 于维联,李之吉.长春近代建筑[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1.

[2] 金春燕,赵要伟,翟剑辉.历史文化街区之“街道美学”初探――以长春市南广场历史文化街区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 文集[C] . 2011: 7966-797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