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毕业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0 16:27:2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系统毕业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系统毕业论文

篇1

审计系统是在一定的经济社会环境下产生,又在特定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和发展。它是环境的产物,必须和环境相适应。与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一样,审计系统的生存、生长受制于环境,但审计系统的存在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和改变环境。回顾审计系统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世纪中叶,在资本主义得到充分发展、取得工业革命成功的英国出现了现代意义的审计(称英国式审计或详细审计)。当时的审计对象是会计账簿,审计的目的是查错防弊,所使用的审计工具是详细检查,审计信息的使用人是股东。第二阶段是本世纪初,在资本主义发达的美国出现了以资产负债表为对象的资产负债表审计,其目的是判断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审计信息使用人从股东扩大到债权人(主要是银行)。第三阶段是本世纪20—30年代,由于资本市场证券化,在美国出现了以损益表为中心的财务会计报表审计,目的是提出客观公正的审计意见,审计信息使用人是所有的企业利害关系人,对上市公司而言就是社会公众。到了40年代以后,由于跨国公司的出现,国际间资本流动频繁,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国际化的会计公司。

从上述审计系统从一个阶段向高一阶段的进化过程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两点结论:一是审计系统每一次进化都是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和任何系统一样,只有适应环境的系统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19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得到充分发展,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就出现了英国式的详细审计。到了20世纪中叶,随着企业大型化和证券化,经济活动剧增,审计师不可能对每笔交易都进行检查,审计系统就由详细审计进化到抽样审计。有了跨国公司,就有了国际性的会计事务所。正是审计系统适应了所生存的环境,才使得本身得到充分的发展。同时,进化后的审计系统又反作用于环境,对社会经济起了积极推动作用,成为人类经济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子系统。二是审计系统的每一次进化都有赖于相应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支持。从英国式的详细审计进化到资产负债表审计,是因为有内部牵制理论和统计抽样技术的支持。同样,从资产负债表审计进化到财务会计报表审计,是因为有内部控制理论和审计风险测试评价技术的支持。这是审计系统一次具有非常意义的“进化”,正是由于审计系统普遍采用了统计抽样技术和内部控制测试技术,从而使审计系统的功能大大增强,在大大提高了审计效率的同时,又有效地控制了审计风险。

同理,在步入21世纪的今天,审计系统又面临着新环境的挑战。新经济和数字时代的到来,以及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等将对审计系统产生重大影响。面对新经济环境的挑战,审计系统必须适应这种环境的进化,而要进化就必须有相应的理论和技术方法即系统科学和信息技术的支持,笔者将由系统科学和计算机技术支持下进化了的审计称为系统审计,与之相对应的是传统的详细审计和内控审计。下图表达了审计系统的进化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系统审计”与“审计系统”是二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系统审计是指在系统科学和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审计理论方法,表明一种审计理念,是相对于其它审计方法而言的。审计系统则是泛指审计体系,详细审计、财务会计报表审计、系统审计都是审计系统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产物。

二、系统审计和传统审计的比较

传统审计的思维方式是:部分整体。传统审计总是先分析对象的各个部分,然后再综合为整体。这种思维方法的局限性在于把分析与综合、部分与整体、原因与结果机械地割裂开来,认为部分是原因,整体是结果,部分决定整体。传统审计方法着眼于一个个要素,进而得出整体的性能,其逻辑结论往往是组成整体的要素好,整体的性能也就好。不论是一百五十年前的详细审计,还是目前的财务会计报表审计,注册会计师的思想方法都是从部分去推测整体,而系统审计的思想方法则是从整体到部分。详细审计是从每一笔交易账户再到报表;财务会计报表审计是通过对内部控制和控制风险的研究抽取部分交易为样本账户最终证实报表信息的真实和公允性。详细审计和报表审计在研究审计对象经济活动时,只把各组成部分孤立地、简单地加起来,这并不能说明审计对象经济活动的整体性质和功能。因为各要素的简单相加,并不能构成一个系统。

篇2

我们将该系统的执行状态大致分为五个阶段:①自主课题的申报环节;②选题前期的准备工作;③正式选题,确定老师和学生;④学生毕业设计的完成和各阶段目标的评价;⑤论文完成以及后续的评分和成绩录入工作。其中第四个阶段是本系统需要着重研究的阶段。在第四个阶段中可增加阶段性测评(包括学生自评和老师的评价),通过综合的测评结果(学生自评和老师的评价部分比重不同,可以得到相对合理的评价),可以让学生对自己在完成过程中及时了解自己完成的质量、是否达到预期并做出相应的调节,也可以让老师发现学生的问题,提出意见。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性的同时也让老师了解到了学生完成的状态。也可以提醒学生及时跟进进度,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本系统是基于框架,用C#语言编写的毕业设计管理系统,采用B/S架构便于教师及学生远程操作,实现教师论文题目申报、学生网上选题、学生阶段性目标和计划设定、对毕业设计过程跟踪观察与测量并记录、在线留言辅导和反馈、阶段性成绩评定等在线支持功能,为快速响应教师和学生的需求提供一个高效、便捷、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做到有效性、高效性和实时性。在系统功能结构上则围绕三大角色进行,即管理员、教师和学生三大模块。

篇3

一、引言

毕业论文是考察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个综合性的作业。但是,随着毕业设计课题的数量和研究领域的增加,而且就业压力的影响导致学生无法保证正常的毕业设计时间,使得毕业设计的管理工作和信息收集工作变得复杂和困难。由于高校毕业论文综合评价的特殊性,目前许多高校对毕业生的毕业导师选择和论文选题流程没有一种快捷而高效的方法,因此,我们迫切需要研究和开发一个高效的基于Web毕业设计管理系统对毕业生毕业论文的选择和完成过程进行规范的管理。

目前国内的部分高校有了相似功能的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其模块的划分大同小异,都是为了保证信息的充分共享以及方便用户的操作。主要有南京农业大学的基于.NET的毕业设计管理系统,功能主要有学生平台、教师平台、教务管理平台、公共数据处理平台等模块;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设计管理系统,功能主要有教师出题、论文题目的审核、学生选择论文题目、开题报告审核入库、毕业论文审核入库、毕业论文查询等模块;中国矿业大学信息工程系毕业设计管理系统,功能主要有:个人查询、课题查询、网上指导、请假手续、重要通知、论文格式、论文上载等七个模块。所有各功能模块的划分体现了开发者对数据库建模的思路。而且在运行模式上,基本上采用的都是分而治之的设计思想,即数据库信息(如课题、老师、学生、论文等)在各院系中是单独进行的,在各院系之间及院系与教务部门之间却没有提供信息交互的手段。

二、系统概述

(一)总体规划

基于对目前其他院校的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比较分析,总结其长处,提出了一套高等院校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研究方案。该系统方案基于Web技术,不仅要面向学校不同部门的信息资源的共享,还要解决各部门已有的或将建立的信息系统的资源共享,提高信息资源共享的利用率,系统结构应具有跨平台访问不同数据源的机制。在教务信息标准化、规范化的基础上,对信息进行合理的布局,在提供优质、高效的业务管理和事务处理的同时,使全校师生可以在任一平台上对毕业论文的信息进行方便地沟通与交流。同时,系统要具有安全高效的通信机制,要有效预防由于Web技术的应用而引发的信息泄密和对保密信息的非法侵入等安全隐患。

(二)系统架构

系统采用三层B/S结构,其原理图如图1所示。在这种结构中,应用服务器接收到客户机的请求页面指令后,就向数据库服务器请求有关的数据,数据库服务器从数据库中取出相应的数据交给应用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将之整合成页面再返回给浏览器[2]。该结构主要特点是:客户端实现零维护,系统维护和升级方便。软件程序、数据库、的信息以及其他一些组件都集中在服务器,用户除了操作系统及浏览器外无需其他软件,即用户以Web页面的形式与系统进行交互。

该系统是通过DCOM或HTTP远程调用服务器端组件对数据库进行操作以完成特定的功能。在具体实现上,应用服务器使用通信线程来提供查询并从后端数据库服务器获得结果。应用服务器接收从客户机通过Web浏览器或其他界面软件发来的信息请求,并连接到服务器上。接着对请求进行处理并从服务器返回信息。然后,应用服务器与数据库服务器断开并把请求的信息返回客户机。使用这种方法时,客户机不与数据库保持连接,应用服务器只有在进行请求并接收请求的结果时才与数据库保持连接。空闲进程并不占用网络资源,网络流量显著减少,可以更快地进行查询处理并且响应时间得到了改善。如果许多客户机都在频繁请求,可以对这种配置进行更改,使应用服务器能预先与数据库连接,以降低每次处理客户机查询请求时建立连接所需的开销时间量。

该系统是一个基于Web平台、涉及毕业论文管理各环节、面向学校各部门以及各层次用户的多模块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完成毕业设计的申报、选题、论文上传、论文批阅、在线答疑等功能。其相关的系统功能模块如图2所示。

三、系统的相关设计

(一)数据库设计

由于系统内部数据流量大,数据检索要求高,用户通过浏览器从后台数据库获取数据信息的响应时间也要满足需求,在该系统中,表示层使用ASP用来开发网页,后台数据库使用ORACLE作为服务器端的数据库管理。ORACLE是以高级结构化查询语言(SQL)为基础的大型关系数据库,是目前最流行的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体系结构的数据库之一,ORACLE8.i以来引入了共享SQL和多线程服务器体系结构,提供了基于角色(ROLE)分工的安全保密管理,支持大量多媒体数据。因此从性能需求上分析,采用ORACLE来完成底层数据库的开发。

在具体实现上,系统整体ER图设计如图3示。

其中,教师数据表包括教师号、教师名、性别、职称、所属学院(系)、科研情况、电话、电子邮件、登录密码等教师基本信息情况;学生数据表包括学号、姓名、性别、年级、学院、专业、班级、电话、电子邮件、登录密码等学生基本信息情况;管理员信息表包括ID号、用户名、密码等;课题信息表包括课题号、课题名称、所属院系、申报教师、规定人数、实选人数等;论文信息表包括论文号、论文名称、学生姓名、所属院系、指导教师等信息。

(二)界面设计

系统界面的设计是创新性的使用了双树型结构实现的,即在前台的WEB系统界面中,针对不同用户具有不同的操作功能,采用ASP和先进的ORACLE数据库技术展现了“左-右”双树型菜单。其中,左边的菜单树上是学生姓名及其已选课题,右边的树则是其他已申报的备选课题,通过此双树型结构的界面设计,学生在方便的选择自己所倾向的毕业研究课题,而且还能很便捷地对其选报课题进行修改或调整。同时,由于该双树型界面本身所具有的美观性、友好性以及操作简便性,从而使得教师和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不需要查看帮助文档就可以轻松地实现各种相关的操作。

(三)安全设计

任何一个应用系统都对安全性有一定的要求,即数据的保密性和可靠性。而毕业设计管理信息系统涉及到学生档案等重要信息,其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该系统的安全性,从下面三个方面来实现。

1.分级授权安全管理。该系统采用分层授权安全管理,用户分五种权限:超级管理员、一般管理员、教师、学生、过客。用户登录系统时,让用户录入用户名(或者是帐号)和密码,不同的用户具有不同的权限。在安全性上采用多级认证体系对各级用户分级授权,同时各级用户的操作痕迹相互制约,并采用双密码保证超级管理员密码的内部安全。

2.数据库的安全性。数据库的安全性是由Oracle数据库系统本身的安全机制进行控制。Oracle数据库的安全性体现在它对用户、权限、角色和用户配置文件的管理上。用户是由管理员建立并授权的一个数据库帐户,每一个企图使用Oracle的用户都必须得到一个合法的用户帐户和口令,只有用合法的帐户和口令连接数据库成功才能操作数据库对象。每个Oracle数据库都有一个叫做DEFAULT的配置文件,它被赋予数据库中所有已经存在的用户和新创建的用户。在系统中通过修改该配置文件,对数据库所有用户都限制为使用特定资源。

3.Web服务器安全保障。Web服务器的安全依赖于校园网的安全,同时对web服务器特殊的安全措施。外网用户通过校园网的VPN技术与web服务器进行通信,在校园网出口处部署网络防火墙,同时在Web服务器上主机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对系统进一步防护和监测。另外,通过定时的安装补丁、及时升级、关闭不必要的服务进一步加强了Web Server层和操作系统的安全。

四、系统性能的优化

由于系统基于B/S三层架构,其性能具有很好地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为了提高程序的性能,应用服务器采用多线程通信技术,实现多线程服务器和连接管理器与数据库服务器的预先连接,及时、准确、可靠地采集和传输信息[5]。在该技术的具体实现上,采用的是抢先式多任务,使得系统能执行多个进程,而每个进程也可以同时执行多个线程,且进程中的线程是并行执行的。系统不停地在多个线程之间切换,由于时间很短,看上去多个线程是在同时运行。使用这种方法时,客户机不需要与数据库始终保持连接,应用服务器只有在进行请求并接收请求的结果时才与数据库保持连接。空闲进程并不占用网络资源,网络流量显著减少,可以更快地进行查询处理并且响应时间得到了改善。多线程服务器和连接管理器用于保持与服务器的固定预先连接,这样连接可以重复使用。同时可以在很大程序上提高系统的并发性。这就更加有效地保证了各级用户在不同地点可以同时访问系统中的数据,加强了系统数据共享能力,提高了系统的性能。

五、结论

本文所讨论研究的高等院校毕业论文管理系统采用了当前流行的B/S结构、Internet网络技术和网络安全技术等,突破了原先使用地域的局限性,使整个校园网甚至Internet上的用户都可访问系统。用户可在多地域、任意时间段以不同身份来访问系统中的数据,大大加强了系统数据共享的能力,有效地促进了学校毕业论文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系统的应用能够高等院校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使高等院校的毕业论文管理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同时在社会上也能够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刘必荣.本科毕业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文教资料,2007(8):54-56.

[2]杨永,梁金钤.基于B/S模式的通用试题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9,31(4):143-145.

[3]马薇,娄雨.Oracle数据库容灾备份中的流复制技术研究[J].科技通报,2012,28(2):182-184.

[4]刘昌平,范明钰,王光卫.可信计算环境数据封装方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9,26(10):3891-3893.

[5]赵建伟.γ遥测数据远程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28(16):3849-3851.

篇4

需求分析是软件设计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主要解决“做什么”的问题,即全面了解用户的需求,把软件开发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重点和难点提出来,在整个软件设计过程中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通过分析确定了系统管理人员、教学管理人员、学科组组长、指导教师及学生等角色,下面就各角色的具体需求进行分析。

1.系统管理人员角色涵盖了用户角色添加,用户权限的设置等。

2.教学管理人员负责对所有学生进行选题和名单的汇总、开题报告的汇总、论文和论文成绩的汇总,论文进度的设置及教师角色设置等,不同的系别或专业可以设置教学管理人员一名,具体的系别分配及权限设置由系统管理人员设定。

3.各学科组组长负责审核指导教师的选题、审定学生论文终稿及确定论文成绩等,学科组组长同时可以是指导教师,其角色由教学管理人员进行设置。

4.指导教师角色包含毕业论文选题的上传、学生的选择、开题报告的审核、毕业论文的修改及论文成绩的评定等,其用户界面有选题上传、学生选择、开题报告审核、论文指导、论文成绩评定、个人信息管理等内容。

5.学生角色主要有选题查询、选题选定、开题报告材料提交、论文材料提交、论文成绩的查询等内容,其用户界面有选题、开题报告提交、论文提交、个人信息管理等内容。

二、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为了进一步完善该系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事务处理能力,需要进一步进行性能及功能的需求分析。

1.教学管理人员应及时提供教师及学生信息,师生互相选择的界面要具有交互性。教师可以在系统中查看选择自己课题的学生名单及学生的具体信息,学生可以在指导教师名单中进行选择,同时也能查询到其他选择该指导教师的同学名单,以加强师生间的相互沟通。

2.选题应由指导教师确定,教师可将选题上传到系统由学科组组长通过后再正式到网络上供学生选择,学生确定选题后就可以根据设置的论文进度开展论文写作。

3.在论文写作阶段,系统要提供一个交互平台供师生进行交流,并允许通过系统上传及下载文件。

4.在写作过程中要有开题报告及论文中期考核等环节,指导教师要对各环节进行评分,学生可以直接通过系统查看自己的分数。

5.教学管理人员可以在系统中公告,指导教师及学生可以查看公告。

6.当学生提交论文终稿后,指导教师要对论文进行评分并经学科组组长审核通过,如果毕业论文成绩达到合格及以上的学生成绩将及时的反馈出去供学生查看,不合格的学生则须继续撰写和修改论文直至合格。

7.教学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系统直接执行打印论文题目清单及学生成绩表等,同时还可以根据论文题目或指导教师相关信息或学生相关信息实现快速查询等。

8.不同的用户可以通过系统维护自己的账户,可以修改基本信息,但不能修改自己的帐号,其帐号具有唯一性。

三、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功能设计

1.系统开发工具

由于学生在撰写论文时很多都在外地实习,具有一定的地域分散性,因此本系统主要采用B/S架构,应用ASP.NET技术来实现在网络环境下的学生毕业论文管理,其使用的开发环境为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采用C#为开发语言及SQL Server 2005为后台数据库进行开发的。

图1 总体架构体

2.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根据系统需求分析,系统主要分为五个模块,总体架构体如图1所示。

3.系统的主要流程

(1)首先由系统管理人员登录系统,添加教学管理人员、指导教师、学科组组长及学生等角色并设置各用户角色的权限。

(2)然后教学管理人员可登录系统,添加教师名单及毕业学生名单,同时对教师角色及论文进度进行设置,教师角色分为指导教师和学科组组长,其二者是可以重复的,指导教师可以是学科组组长,此时指该指导教师页面中除了出现指导教师页面出现的内容外还会具备学科组组长的内容。

(3)接着指导教师、学科组组长及学生可根据各自角色登录系统,修改完善个人信息。指导教师可论文选题及论文撰写各种要求,上传系统供学科组组长审核。如果指导教师选题审核不过关则系统会要求该教师重新拟定选题然后继续进入学科组组长审核页面直至选题通过为止。

(4)指导教师论文选题通过后就公布在网络上,学生就可以通过系统查看和选择选题。指导教师也可以通过系统查看选择其选题的学生情况并进行选择,如果有学生不符合选题要求则退回,系统会提示学生重新进行选题,直至实现双向选择,学生选题确定后就可以开展论文写作。教学管理人员此时就可以就选题对学生名单进行汇总。

(5)在论文撰写初期学生要在系统上提交开题报告给指导教师审核,指导教师审批后评定分数,学生可以通过平台即时查到该分值。

(6)学生撰写论文过程中可以通过平台留言,咨询指导教师相关问题,指导教师也可通过平台及时回复学生问题,同时学生撰写的论文稿件可以通过上传到平台供指导教师查看,指导教师批改完后可以将修改稿上传到平台供学生下载并且通过留言告知学生修改意见。学生可依据指导教师点评进行论文修改,修改完成后可再次提交论文。系统会记录学生提交论文的次数及指导教师的点评次数。

(7)学生论文定稿后将论文上传到系统,指导教师可以对论文评分,并将论文正稿和成绩提交给学科组组长审核,学科组组长可以对论文成绩进行修改和确定并将修改结果反馈给指导教师,指导教师确认后学生成绩生效;如果指导教师有异议则可将意见提交给学科组组长进行复核直至通过为止。经指导教师和学科组组长双重确认后学生可以在系统上查询到自己的论文成绩及毕业论文综合成绩(开题报告成绩和论文成绩综合后的成绩)。如果有学生在论文进度设置时间内未完成毕业论文则系统自动判定不合格。

(8)最后,教学管理人员可以对论文定稿、论文成绩及毕业论文综合成绩进行查询、汇总及打印等操作。

四、系统部分模块关键代码实现

1.登录模块

用户根据自己的编号(学生为学号,系统管理员、教学管理人员及教师为教工号)、密码(身份证号)登陆系统。

HttpCookie cookie = Request.Cookies [“CheckCode”];

try { if (cookie.Value = = this.txtCode.Text.Trim())

{ using (var edm = new Manage Entities())

{

//查询输入的用户编号是否存在

var user = from u in edm.Users

where u. UserNo= = userId.Text

select u;

if (user.Count() = = 0)

//判断:用户表中不存在该用户记录时,提示用户名输入错误

{

Response.Write("”);

}

//判断,用户名对应的密码是否正确

foreach (var custObj in user)

{

if (custObj.PWD = =userPwd.Text)

{

Session["UserNo"] = userId.Text.Trim();

Session["UserName"] = custObj.User.Name.Trim();

Session[“Popedom”] = custObj.Pope dom.Trim();

Response.Write(“”);

}

else

{

Response.Write(“”);

}

}

}

}

else

{

Response.Write(“”);

}

}

catch (Exception error)

{

lError.Text = error.ToString();

}

2.学生选题模块

//判断CheckBox的选中状态,更新数据库相应字段。

CheckBox cbox= (CheckBox)gvTopic.Rows[e.Row.RowIndex].FindControl ("cbTopic");

if (cbox.Checked = = true)

{

//根据用户登录名查询该用户是否已经选择了论文选题。

using (var edm = new ManageEntities())

{

var topic = from u in edm.Graduation Project

where u. UserNo= =Session["UserNo"].ToString()

select u;

if (topic.Count() = = 0)

{

//当该学生没有选择过论文题目时,则将该学生新选择的题目名称更新到毕业设计

//表选题学生编号字段上。

string strTopicNo= Convert.ToString (gvTopic.DataKeys[e.Row.RowIndex].Values[“TopicNo”]);

var topic1 = from u in edm.Gradua tionProject

where u.TopicNo= = Convert.ToInt64 (strTopicNo)

select u;

foreach (var custObj in topic1)

{

if (custObj. TopicState = = true)

{

lResult.Text = “选题失败,已有人选!”;

}

if (custObj. TopicState = = false || custObj. TopicState = = null)

{

custObj. TopicState = true;

custObj.UserNo=Session["UserNo"].ToString(); custObj.UserName=Session ["UserName"].ToString();

lResult.Text = “选题成功!”;

}

}

edm.SaveChanges();

Bind();

}

else

{

lResult.Text = “选题失败,请先退选,再重新选择!”;

}

}

}

3.上传选题模块

在处理上传的毕业论文及各种留言内容时使用了CuteEditor―Html在线编辑器来实现。CuteEditor for ASP.NET是一款功能强大且简单实用的跨浏览器、跨平台的所见即所得的在线html编辑器,其用户界面简洁,加载速度快。通过该款编辑器可以方便Asp.net开发者对文本框的内容进行编辑。此外,CuteEditor还集成了对文档、图片等文件的上传模块及音频、视频等媒体文件进行直接插入的模块。下面以指导教师论文题目上传模块为例进行说明。

//新增一条指导教师论文题目上传记录

using (var edm = new ManageEntities())

{

GraduationProject gp = new Gradua tionProject();

gp.TopicName= txtTopic.Text.Trim().ToString();

gp.Professional=ddlProfessional.SelectedValue.Trim().ToString();

gp.Demand=txtDemand.Text.Trim().ToString();

gp.Year=ddlYear. SelectedValue.Trim().ToString();

gp.TopicState=false;

gp.TeacherNo= Session["TeacherNo"].ToString().Trim(),

gp.TeacherName= Session["Teach erName"].ToString().Trim(),

gp.Academy=txtAcademy.Text.Trim().ToString();

gp.Assignment= cuteEditor.Text;

edm.GraduationProjects.AddObject (gp);

edm.SaveChanges();

篇5

中图分类号:TP311.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25-1449-02

Design of Undergraduate Graduation Thesis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LAMP

WANG Zhi-ming1,2, WU Zhao-hua2, XU Chun-ying1

(1. Ori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128, China; 2. Science College,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128, China)

Abstract: The paper proposes the undergraduate graduation thesis management system's feasibility and function modules to solute the traditional method and troubles. Then the system is realized based on LAMP platform and a new solution method of paper management system is gotten.

Key words: graduation thesis management system; php; system design

1 引言

目前,随着国家教育部对高校的新一轮评估的到来,高校对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管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也带来了许多新的难度。从毕业论文的教师出题、学生选题、生成各种与论文有关的表格、毕业论文格式的统一、毕业论文指导过程的宏观调控、到毕业论文的长期保存等,期间涉及到的步骤之繁琐、工作量之大,有关领导和教师均深感头疼。因此,考虑高校的实际情况,为了充分利用高校的校园网优势,更好为学生服务,为教学服务;为了更好地提高管理水平,充分发挥网络管理的特点;更是为了提高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水平和学校评估的需要,有必要开发出一套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管理软件。

2 系统介绍

系统的构建平台采用Linux(红帽服务器5.0版本)操作系统、Apache作为Web服务器、Mysql数据库以及PHP脚本语言,也就是著名的LAMP组合。没有采用Windows下的IIS + SQL Server平台是因为:基于Windows平台的开发虽然容易,但系统不够稳定,学生如果上传毕业论文的时候带有病毒,则很可能给整个系统带来危险,而且安全性也不高,服务器容易出现问题,如果购买正版的软件,价格将会很昂贵,很多单位承受不起。而LAMP组合构建的系统功能强大、稳定、安全、不易感染病毒,更可贵的是软件全部免费,对硬件的要求也不是很高。系统运行后,整个校园网通过浏览器都可以进行访问,不受时间和位置的限制,非常方便。

2.1 需求分析

1) 满足指导教师出题,并且能控制和其他教师以及往年的题目不重复的需要;

2)满足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教师和自己喜欢的论文题目的需要,及时杜绝多人选同一题的现象;

3) 满足根据毕业论文(设计)规范化的要求生成各种表格的需要;

4) 满足主管领导和指导老师随时查阅论文(设计)进度,对整个论文(设计)进行管理的需要;

5) 满足对学生的论文进行评价,提供优秀论文给以后的毕业生查阅的需要;

6) 满足论文长期保存的需要;

7) 实现毕业论文各项数据的统计分析。

2.2 系统结构

根据系统需求分析,综合笔者单位有关教务处领导意见,大致系统结构如图1。

3 系统功能

本系统分可为四个子系统,即登录系统、学生子系统、教师子系统、专业负责人(领导)子系统、管理员子系统等。其功能主要是:

3.1 登录系统

本系统采取了用户登录模式,只有拥有账号和密码的人才可以登录此系统,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在开发的时候,我们让登录系统与学校的学籍和教师信息管理系统对接,这样学生和教师只要输入自己在学校信息管理系统的密码即可登录,并且教师登录后可以显示该教师的院系、教师号、职称、专业等信息,学生登录后可以显示学生学号、院系、年级、专业等信息。而且这样可以使得学生数据、教师数据、院系数据、专业数据等与学校的各种数据实时保持一致。

3.2 教师子系统

教师登录后对本专业的学生出好毕业(设计)题目,系统根据教师的职称限定各个教师所指导学生的数目,如高级职称可以指导10名学生,而中级职称只能指导6名学生,而初级职称不能指导学生等;可以在线填好选题审批表等表格和下达毕业论文任务指导书;可以在线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以便学生选题后联系自己;可以查看往年所出的题目,根据以往的指导经验拟出新的题目;可以查看是否有学生选择自己所出的题目,并且可以拒绝该学生的选取;根据学校和院系的需要,可以打印全校统一格式的选题审批表、任务指导书;可以查看学生是否根据要求上传了论文的最终稿件,可以给最终定稿的论文进行电子签名,签名后,此次论文指导过程即宣告结束,学生和教师再也不能对论文、审批表、指导书等各种表格进行任何修改,当然可以下载和打印这些文件。

3.3 学生子系统

学生登录后,系统根据学生的专业、年级等属性自动显示可以选择的论文题目;学生可以查看教师所出的论文(设计)题目、具体的论文(设计)内容和相应的要求,然后根据自己的研究特长,选择题目;可以根据教师留下的联系方式和老师联系;在选题子系统结束前可以更改自己的选题;选题确定后,可以在线下载打印自己的全校统一格式的论文封面、论文中期检查表、开题报告等;一旦选题确定,学生即进入到论文设计阶段,完成论文初稿后,可以上传到服务器,以便指导教师进行在线查阅,给出修改意见,然后根据修改意见,不断修改自己的论文,直到最终定稿为止,定稿后,教师进行电子签名,学生再也不能修改,但可以下载打印。

3.4 专业负责人(领导)子系统

各个院系的专业负责人或相关领导登录后,根据自己的权限进行操作,如专业负责人只能关闭、打开自己专业的各个子系统,教务处和学校领导可以关闭、打开全校的整个系统;可以根据选题情况产生如开题论文记录、答辩记录、供选题情况表、选题分类统计表、指导教师配备表、毕业论文(设计)情况统计表、输入(打印)论文成绩、毕业论文(设计)成绩统计表等各种表格,当然这些表格都是全校统一格式的,这就避免了各个院系的教务秘书(专业负责人)上交统计表格的不一致性,当然教务处领导生成的都是全校的表格;根据自己权限可以查阅自己专业、院系、全校的学生上传毕业论文的情况,指导整个毕业论文过程。

3.5 管理员模块

管理员可以备份数据库、安排各个专业负责人,这些专业负责人可以自主关闭或打开本专业的选题系统;可以根据学校文件规定修改各级职称能带学生的人数;可以控制整个系统和各个子模块的关闭与打开,以便整个学校的论文进度保持一致;对一些特殊的情况进行处理,如允许外聘教师也可以进入到系统内指导学生等;在系统的首页公布优秀毕业论文,以便全校学生学习;对最终全校上传的电子论文、各种电子表格进行刻录备份、归档等。

4 结束语

本文提出的毕业论文选题系统不仅能便捷地实现网上选题,而且还能够解决传统选题过程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学生在选题之前可以查看教师的信息,然后再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兴趣等来选题;教师可通过查看学生的相关信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的学生进行指导,这样能大大减少选题的盲目性,提高选题质量。该系统在校园局域网、Internet环境下均可运行,不受学生数量的影响,只要教师成功地提交了论文题目,学生就可以通过网络进行选题,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生成全校的统一的毕业论文格式;选题成功后,院系、教务处等各级管理人员根据需要可以生成各种全校统一的统计表格;各级领导可以不定时对论文指导进行宏观调控,做到心中有数。因此,能够大大提高选题效率,减轻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目前,该系统已经在湖南农业大学校园网、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校园网上运行,得到了2004届本科毕业生、指导教师以及学校领导的肯定。

参考文献:

[1] 段文敏,向长喜,孙洪淋. 基于Web Service的高校毕业设计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J]. 企业技术开发,2006,25(9):19-21,55.

[2] 孙翱,赵锋、马丽,等. C/S架构下普通高校毕业生论文答辩随机抽取系统[J]. 教育在线,2006,(1):89-90.

篇6

为保证小区的供水正常,利用PLC控制的变频调速恒压供水系统,按照用户的需求按需调节水泵流量,根据夜间用水少可以只开一个小流量泵,并满足用户的流量需求,使真个系统始终保持高效节能的最佳状态。

关键词: 变频器 可编程控制器 恒压供水

ABSTRACT

This design plan mainly use the variable pumps control system of a frequency conversion controls several water pumps. Designs a set of one kind of frequency this system may act according to pipe network instantaneous pressure variation, control add or decrease pump. Doing this can make output of pipe network constant pressure value and satisfy the need of user. Consequently the system can be maintained the state of high efficiency and energy saving. This system may revise the parameter instruction (for example pressure to suppose definite value, control order, control the quantity of electrical machine, pressure lower limit, the PID value, adds and subtracts fast time and so on); It has the consummation electrical safekeeping measure can judge oneself and alarm the over-current, over-pressure, less-pressure, the overload, the stop of water supply and so on.

In order to make sure regular water supply , the water supply system used PLC and frequency conversion, a low power pump can be used during night. The pump may satisfy needed water supply at that time. The system can be in state of high efficiency and energy saving.

Key words : Frequency conversion PLC constant pressure water supply

目 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3 PLC的发展概况…………………………………………………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水泵调控技术………………………………………………….

2.1 水泵调控技术……………………………………………………

2.1.1 水泵参数……………………………………………………. 2.2 常用的调速方式…………………………………………………

2.3 供水系统变频调速运行的工作原理……………………………

第3章 方案的基本的选择…………………………………………….

3.1 PLC的选择………………………………………………………

3.1.1 PLC的组成…………………………………………………. 3.1.3 PLC的主要功能……………………………………………

3.1.4 PLC的选择………………………………………………….

3.2 变频器的选择……………………………………………………

3.2.1 变频器的特点……………………………………………….

3.2.2 变频器的种类……………………………………………….

3.2.3 变频器的选择……………………………………………….

3.3 压力传感器的选择………………………………………………

第4章 变频调速恒压供水系统的设计………………………………

4.1 系统的方案设计及工作过程……………………………………

4.1.1 系统的方案设计……………………………………………. 4.2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4.2.1 主电路设计……………………………………………...

4.2.2 控制电路设计…………………………………………...

4.3 PLC程序设计………………………………………………..

4.3.1 控制系统主程序设计…………………………………..

4.3.2 控制系统子程序设计…………………………………...

4.4 显示…………………………………………………………..

第5章 PID算法在变频调速恒压供水系统中的应用……………….

5.1 PID控制及其调节规律……………………………………….

5.1.1 经典PID控制及调节…………………………………… 制……………………………………………

5.2 数字PID控制器的设计………………………………………

5.2.1 数字控制器的设计方法………………………………….

5.2.2 PLC的PID模块分析研究………………………………

结论……………………………………………………………………….

致谢……………………………………………………………………….

附录1……………………………………………………………………..

附录2……………………………………………………………………..

绪 论

1.1引言

随着城市高层建筑供水问题的日益突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涌进城市,因而对城市供水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保持供水压力的恒定,提高供水质量是相当重要的。同时要求保证供水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而用户用水的多少是经常变动的,因此,供水不足或供水过剩的情况时有发生。而用水和供水之间的不平衡集中的反映在供水的压力上,用水多而供水少,则压力低;用水少而供水多,则压力大。保持供水的压力恒定,可使供水和用水之间保持平衡,即用水多时供水也多,用水少时供水也少,从而提高了供水质量。以前大多采用传统的水塔、气压罐式的增压设备,或是通过在楼顶建蓄水池来实现的,蓄水池中的水是由一个或多个水泵提供,而且这些水泵电机有很大一部分是不能变速的拖动系统,不能变速电机的电能大多消耗在为了适应供水量的变化而不得不频繁的启、停水泵中。这样不但会使水泵电机工作在低效率区,缩短电机的使用寿命,而且电机的频繁启动和停止会产生很大的冲击,从而导致设备故障率很高,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使系统的维护、维修费用较多,工作量较大。并且这些水泵都是以高出实际用水高度的压力来提升水压,其结果增大了水泵的轴功率和能量损耗。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和人们住房条件的提高,高位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逐渐增多,传统的控制方法已经落后。以前采用人工进行控制蓄水池的水位,由于不可能每时每刻对水位进行准确的定位监测,并且带有很大的主观性,所以很难准确控制水泵电机的起停;使用浮子或其它机械水位控制装置使供水状况有了一些改善,但由于机械控制装置的故障率高,可靠性差,给日常维护和维修带来很大的麻烦。

针对以上所存在的问题,结合工控行业的发展,特别是PLC和变频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可以用它来解决水压控制系统存在的以上问题。并且变频技术在城市供水领域有节能、安全与恒压方面的优越性。

为了实现供水的自动控制,一般选用以单片机与变频器或PLC与变频器结合为核心,这样所构成的系统都能达到较为理想的控制效果。对PLC与单片机在供水系统中应用的一些主要方面做了简单的比较如表1所示:

表1 PLC与单片机在供水系统中应用的比较

硬件 软件 抗干扰能力 经济成本

单片机 电路相对复杂

需要有较多的外围元件 程序设计复杂

程序修改麻烦 较差 低

PLC 体积小、高集成

有多种扩展模块 编程简洁直观

程序修改简单 很强 高

通过上表的比较,从经济方面考虑,由于PLC工艺的日渐成熟,小型PLC的成本与单片机相差不大,为了实现通用性,要求能够根据现场的使用情况方便的修改、调整系统控制参数,对于供水系统来说,时间参数变化较多,与单片机相比PLC的软件中时间参数的调整更简单。

基于以上原因,选用了PLC与变频器结合来实现对高楼的恒压供水,再加上变频器内置的PID调节与DBS 316A型压力变送器,使软件程序的设计简单化,硬件接口简易可行、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特别是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很强,不仅改变传统用阀门控制水量的多少,也改善了传统控制方法的故障率较高的弱点,而且在节能、恒压控制等方面均有非常好的使用效果。

国外生产的变频器国威通用型且单机控制(即一台变频器拖动一台电机),功能主要是限定在频率控制、升降速控制、正反转控制、起制动控制及各种保护功能。应用在中、大容量的变频恒压供水系统中,为了满足供水量大小需求不同时,保证水管管网压力恒定,需在变频器外部提供压力闭环调节;多台水泵的循环控制需外部提供逻辑控制;在变频与工频电源的切换技术上,大多采用主电路串接软启动器降压启动的方法。八十年代中期进入中国市场的日本公司Samoc,近期推出了独有的恒压供水基板,备有“变频泵固定方式”、“变频泵循环方式”两种模式。它将PID调节器和PLC可编程控制器等硬件集成在变频器控制基板上,通过设备指令代码实现PLC和PID等电控系统的功能,只要搭载配套的恒压供水单元,便可直接控制多个内置的电磁接触器工作,可构成最多7台电机(泵)的供水系统。该设备简化了电路结构,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降低了设备成本,但其输出接口的扩展功能缺乏灵活性,并且限制了带负载的容量,因此使用范围受到限制。

目前国内有不少公司在做变频器恒压供水的工程,大多采用国外的变频器控制水泵的转速,水管管网压力的闭环调节及多台水泵的循环控制,有的采用可编程控制器(PLC)予以实现;有的采用单片机及相应的软件予以实现,本文组要采用的是PLC控制。这两种控制方案,从可靠性方面来讲,PLC优于单片机,从经济性方面来讲,单片机优于PLC。在变频与工频电源的切换技术上,多数采用前面提及的主电路串接软起动器的方法进行降压起动,也有采用切换时封锁变频器的控制脉冲,使变频器输出为零,切换到工频电源上。这两种方法,前者容易实现,软启动器一般为成品部件,但设备投资较大;后者设备投资少,但频率波动大,易引起水管管网压力不稳定。深圳华为电气公司看到了变频恒压供水的潜在市场,于近期推出了恒压供水专用变频器(5.5KW~45KW),无需外接PLC和PID调节器,可完成最多4台水泵的循环切换、定时起停和定时循环。该变频器将压力闭环调节与循环逻辑控制功能集成早变频器内部实现,其输出接口限制了带负载的容量,因此只适用于中小容量的系统。

可以看出,目前在国内外变频调速恒压供水控制系统的研究中,对于大中容量恒压供水系统存在的水压闭环控制和变频电源与工频电源的无扰动平稳切换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因此,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改善变频恒压供水系统的性能并且降低种大容量系统的投资成本。

1.3 PLC的发展概况

PLC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综合计算机、通信、联网以及自动控制技术而开发的新一代工业控制装置。它问世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的PLC功能都很简单,只有逻辑、定时、计数等功能;硬件方面用于PLC的集成电路还没有投入大规模工业生产,CPU以分立元件组成;存储器为磁心存储器,存储容量有限;用户指令一般只有二三条,还没有成型的编程语言;机型单一,没有形成系列。一台可 编程控制器最多只能替代200~300个继电器组成的控制系统,在体积方面,与现在的可编程控制器相比,可以说是庞然大物。

进入70年代,随着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的工业化生产,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可编程控制器功能除逻辑运算外,增加了数值运算、计算机接口、模拟量控制等;软件开发有自诊断程序,程序存储开始使用EPROM;可靠性进一步提高,初步形成系列,结构上开始有模块式和整体式的区分,整机功能从专用向通用过渡。

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初期,微处理器技术日趋成熟,单片微处理器、半导体存储器进入工业化生产,大规模集成电路开始普遍应用。可编程控制器开始向多处理器发展,使可编程控制器的功能和处理速度大为增强,并具有通信和远程I/O能力,增加了多种特殊功能,如浮点运算、三角函数、查表、列表等,自诊断和容错技术也迅速发展。 进入21世纪,可编程控制器仍保持旺盛的发展势头,并不断扩大其应用领域,如为用户配置柔性制造系统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目前可编程控制器主要向两个方向扩展:一是综合化控制系统,它已经突破了原有的可编程控制器的概念,将工厂生产过程控制与信息管理系统密切结合起来,这种发展趋势带来工业控制的一场变革,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电子信息化工厂;二是微型化的可编程控制器使得控制系统可将触角延伸到工厂的各个角落。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在技术发展的同时,发达国家更加注重了对可编程控制器的知识产权的保护,国际大型可编程控制器制造商纷纷加入了可编程控制器的国际标准化组织,他们利用许多技术标准建立了符合他们经济的技术保护壁垒。

1.4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经过系统分析,并结合供水生产实际,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标是基于PLC的单台变频器拖动多台电机变频运行的恒压供水系统的研制,该系统利用变频器实现水泵电机的软起动和调速,同时把水泵电机控制纳入自动控制系统。整个系统的操作控制实现自动化管理,设备管理达到最优效果,运行调节达到最佳节能。具体而言,论文包括以下内容:

1.对水泵电机的调控技术进行分析。

2.介绍了基于PLC的变频调速恒压自动控制供水系统,该系统由一台变频器拖动多台水泵电机变频运行。压力传感器采样管网压力信号经PID处理传送给变频器,变频器根据压力大小调速电机转速,保证管网的压力恒定。重点对变频调速恒压供水系统的构成和工作过程,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和PLC程序设计进行研究。

3. 对PID控制器的基本原理的介绍。

第2章 水泵调控技术

2.1水泵调控技术

水泵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中,但在供水行业中,普遍采用的是离心式叶片泵,也称离心泵。离心泵是利用叶轮旋转时产生离心力的原理工作的。在启动前必须使泵和进水管充满液体,当叶轮在泵壳内高速旋转时,液体质点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向叶轮边缘,并汇集到泵壳内,使液体或的动能和压能,并沿着出水管道输送出去。

在供水企业中,水泵的电能消耗及设备维护管理费用,在生产成本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水泵电机作为一种高耗能通用机械,其耗电量占全国总耗电量的21%以上,具有很大的节能潜力。由于常规恒速供水系统是采用常规的阀门来控制供水量的,而轴功率与转速的三次方成正比,造成相当部分的电能消耗在阀门和额定转速运行下的电机。因此,这种调控方式虽然简单,但从节能的角度来看,很不经济。近年来,电机调速技术的应用,为水泵电机的节能开辟了一个新途径。

它可以通过调节电动机的转速来适应水量和水压的变化,使水泵始终在高效区工作,将大大降低水泵的能耗,合理地进行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对节约能源和提高供水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1.1水泵的工作参数

水泵的工作参数共有六个,即:流量、扬程、功率、效率、转速及允许吸上真空高度或气穴余量。

1.流量Q

水泵流量是指水泵在单位时间从水泵出水口排出的水量,可分为体积流量和质量流量两种。

2.扬程H 3.功率P

水泵的功率有有效功率和轴功率两种。有效功率为泵内液体实际所获得的净功率,可以根据流量和扬程来计算。轴功率是水泵在一定流量扬程下运行时所需的外来功率,即由动力机传给水泵轴上的功率。轴功率不可能全部传给液体,而要消耗一部分功率后,才成为有效功率。

4.效率

水泵效率标志着水泵传递能量的有效程度,亦即反映了泵内功率损失的大小,是一项重要的技术经济指标。它由泵内水力效率、机械效率和容积效率等三个局部效率组成。

5.转速n

转速是指叶轮每分钟的转数。水泵铭牌上所标明的额定转速是设计工况时的转速,当转速改变后,水泵的工作性能也随之改变。

6.允许吸上真空高度或临界气穴余量

二者是表征水泵吸水性能或气穴性能的参数,它们是确定水泵安装高度和评述水泵发生气穴与气蚀问题的主要参数。

(1)供水系统的基本特性和工作点 管阻特性是以水泵的转速不变为前提,表明阀门在某一开度下,扬程H与流量Q之间的关系曲线H=ƒ(Q),如图1-2所示。管阻特性描绘了水泵的能量用来克服泵系 统的水位及压力差、液位在管道中流动的阻力变化规律。由图可知,在同一阀门开度下,扬程H越大,流量Q也越大。由于阀门开度的改变,实际上是改变了在某一扬程下,供水系统向用户的供水能力。因此,管阻特性所反映的是扬程H与供水流量间的关系H=ƒ()。

扬程特性曲线和管阻特性曲线的交点,称为供水系统的工作点,如图2-1中的点。在这一点,供水系统既满足了扬程特性,也符合了管阻特性。即:用户的用水流量和供水系统的供水流量处于平衡状态,系统稳定运行。

图2-1 供水系统的基本特性与工作点

(2)水泵调速运行的节能原理

在供水系统中,通常是以流量为控制对象,常用的控制方式为阀门控制法和转速控制法。阀门控制法是通过调节阀门开度的大小来调节流量,而水泵电机转速保持不变,其实质是通过改变水路中的阻力大小来改变流量的,因此,管组特性将随阀门开度的改变而改变,但扬程特性不变。转速控制法是通过改变水泵电机的转速来调节流量,而阀门开度保持不变,其实质是通过改变水的势能来改变流量,因此,扬程特性将随水泵转速的改变而改变,但管阻特性不变。

采用变频调速的供水系统属于转速控制法,其工作原理是根据用户用水量的变化自动地调节水泵电机的转速,始终保持管网水压恒定,即:用水量增大,电机加速;用户水量减小,电机减速。图2-2为管网及水泵的特性曲线。

图2-2 管网及水泵运行的特性曲线

供水量高峰期水泵工作在A点,流量为,扬程为。当供水量要求从减小到时,若采用恒速泵供水,必须关小阀门,这时阀门的摩擦阻力变大,管阻特性曲线变为,扬程特性曲不变,而扬程则从上升到,运行工况从A点移到B点,此时水泵输出功率为(0,, B, )围成部分;若采用恒压()、变速泵()供水,管网特性曲线变为,扬程特性变为曲线,工作点从A点移到C点,此时水泵输出功率为(0,, C, )围成的部分。比较两者,其节能为(, , B, C)围成的阴影部分。而且根据水泵变速运行的相似定律,变速前后的流量、扬程、功率与转速之间的关系为:

式中: 、、为转速时的功率、扬程、流量

、、为转速时的功率、扬程、流量

由上式可以看出,水泵在转速控制时,电机转速变慢,轴功率就相应的减少,电机输入功率也随之减少,轴功率于电机转速成三次方的关系下降。

由此可见:在供水系统输送同样流量的情况下,转速控制时的扬程比阀门控制时小得多,所需要的供水功率也比阀门控制方式小得多,两者之差是转速控制方式节约的供水功率,它与图中的阴影部分成正比。当流量从0~之间不断变化时,节能为图中(, A 围成的面积,可见其节电效果显著。

2.2常用的调速方式

水泵多配用交流异步电动机拖动,当电机转速降低时,既可节约能量,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由异步电动机的转速公式:

= 式(2-1)

其中: 为异步电机的理想空载转速;

为异步电机转子转速;

为异步电机的定子电源频率;

为静差率,。

改变电动机极对数,改变静差率及改变电源频率都可以改变转速。常用的调速方式有变级对数调速,变频调速和可控硅串级调速三种方式。

1. 变级对数调整

在电源频率一定的情况下,电动机的同步转速与极对数成反比,改变电动机极对数,就可以改变转速。通过改变定子绕阻的接线方法来改变极对数。这种调控方式控制简单,投资省,节能效果显著,效率高,但需要专门的变极电机,是有极调速,而且级差比较大,只适用于特定转速的生产机器。对于我的设计不适用。

2. 变频调速

变频调速是将电网交流电经过变频器变为电压和频率均可调的交流电,然后供给电动机,使其可在变频的情况下运行。

改变电动机定子频率可以平滑地调节同步转速,相应的也就改变转子转速,而转差率可以保持不变或很小。但对电动机来说,定子频率改变后,其运行影响,如果电压不变,频率增加时,磁通减少,电动机转矩下降,严重时会使电动机堵转;频率减少,磁通增加,会使磁路饱和,励磁电流上升,导致铁心损失急剧增加而发热,使不允许。因此在实用上,要求调速的同时,高变定子电压,保持磁通基本不变,既不使铁芯发热,有保持转矩的不变。变频技术对水泵电动机进行调整,以获得优良的运行特性和明显的节能效果,是目前常用的技术。

3. 可控硅串级调速

它是把异步电动机转子电势经过整流――逆变后回馈给电网,回收功率就是转差功率,当改变逆变角时,逆变电势、转差功率、转差率都 将随之改变,从而达到调整的目的。

这种方法的最大优点是由于它可以回收转差功率,节能效果好,且调整性能也好,但由于线路过于复杂,还需一台与电动机相匹配的变压器增加了蹭环节的电能损耗,带来了成本高,占滴水泵房面积大等缺点而影响它的推广价值。因此,在本论文,我不采用。

2.3 供水系统变频调速运行的工作原理

变频恒压供水系统主要由水泵、电动机、管道和阀门等构成。通常由笼式异步电动机驱动水泵旋转来供水,并且把电机和水泵作成一体。变频供水系统是通过变频器调节异步电机的转速,从而改变水泵的出水流量而实现恒压供水的。因此,供水系统变频的实质是异步电动机的变频调速。

异步电动机的变频调速是通过改变定子供电频率来改变同步转速而实现调速的。

异步电机的转差率定义为:

式(2-2)

异步电机的同步速度为:

= 式(2-3)

异步电机的转速为:

式(2-4)

其中; 为异步电机的理想空载转速;

为异步电机转子转速;

为异步电机的定子电源频率;

为异步电机的极对数。

从上式可知,当极对数不变时,电机转子转速与定子电源频率成正比,因此连续调节异步电机供电电源频率,就可以连续平滑地调节电机的同步转速,从而调节其转子的转速。

变频调速时,从高速到低速都可以保持有限的转差率,因而变频调速具有高效率、高精度、调范围广平滑性较高、机械特性较硬的优点,调速性能可与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相媲美。因此,变频调速是交流异步电机一种比较合理和理想的调速方法,其频率调节时的机械特性曲线如图2-3所示。

图2-3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时机械特性曲线

第3章 方案的基本的选择

3.1 可编程控制器PLC的选择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简称PLC,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综合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和通讯技术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工业控制装置。它将传统的继电器控制技术和现代计算机信息处理两者的优点结合起来,成为工业自动化领域中最重要、应用最多的控制设备。

3.1.1 PLC的基本结构

PLC的类型繁多,功能和指令系统也不同,但是结构与工作原理则大同小异,通常由中央处理单元CPU、存储器、输入输出等部分组成。如图3-1所示:

图3-1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基本结构

1.主机

主机部分包括中央处理器、系统程序存储器、用户程序及数据存储器、输入输出扩展接口、外部设备接口和电源等部分组成。中央处理器是PLC的核心部分,它包括微处理器和控制接口电路,用于运行用户程序、监控输入/输出接口状态、作出逻辑判断和进行数据处理,将结果送到输出端,并响应外部设备的请求以及进行各种内部判断等。

2.输入/输出(I/O)接口 I/O接口是PLC与输入/输出设备连接的部件。输入接口接受输入设备的控制信号。输出接口是将主机经处理后的结果通过功放电路去驱动输出设备。

3.输入/输出扩展单元 I/O扩展接口用于将外部输入/输出端子数的扩展单元和基本单元连接在一起。输入输出扩展接口有并行接口、串行接口和双口存储器等多种形式。

4.外部设备接口

外部设备接口是PLC主机实现人--机对话、机--机对话的通道。通过它,PLC可以与编程器、打印机等外部设备相连。该接口的功能是串行/并行数据的转换、通信格式的识别、数据传输的出错检验、信号电平的转换等。

5.编程

编程是PLC利用外部设备,用户用来输入、检查、修改、调试程序或监视PLC的工作情况。通过专用的PC/PPI电缆线将PLC与电脑连接,并利用专用的软件进行电脑编程和监控。

6.电源单元 电源是供给PLC电源的器件,通常为输入设备提供直流电源。它的作用是把外部的供电电源变换成系统内部各电源所需的电源。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电源一般采用开关电源,特点是输入电压范围宽、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 PLC是一种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的专用计算机,实质上属于计算机控制方式。PLC以通用或专用CPU作为字处理器,实现通道(字)的运算和数据存储,另外还有位处理器(布尔处理器),进行点(位)运算与控制。PLC控制一般具有可靠性高、易操作、维修、编程简单、灵活性强等特点。

1.可靠性

对可维修的产品,可靠性包括产品的有效性和可维修性。PLC的可靠性高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1)与继电器逻辑控制系统比较,PLC不需要大量的活动元件和接线电子元件,它的接线大大减少,系统的维修简单,PLC还采用了一系列可靠性设计的方法进行设计,例如,冗余设计,断电保护,故障诊断和信息保护及恢复等,提高了MTBF,降低了MTTR,使可靠性提高。PLC还具有编程简单,操作方便等特点,因此对操作人员的技能要求降低,操作人员容易学习和掌握,一般不容易发生操作的错误,可靠性因此提高。

(2)与通用的计算机控制系统比较,PLC是为工业生产过程控制而专门设计的控制装置,它具有比通用计算机控制更简单的编程语言和更可靠的硬件。采用了精简化的编程语言,编程出错率大大降低,而为工业恶劣操作环境设计的硬件使可靠性大大提高;在硬件方面,采用了一系列提高可靠性的措施。例如,采用可靠性的元件、采用先进的工艺制造流水线制造、对干扰的屏蔽隔离和滤波等。在软件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提高系统可靠性的措施。例如,采用软件滤波、软件自诊断、简化编程语言等。

2.易操作性

PLC的易操作性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1)操作方便:PL C的操作包括程序输入和更改的操作。多数PLC采用编程器进行输入和更改的操作。编程器至少提供了输入信息显示,对大中型的PLC,编程器采用了CRT屏幕显示,因此,程序的输入直接可以显示。更改程序的操作可直接根据所需的地址编号进行搜索,然后进行更改。

(2)编程方便:采用布尔助记符编程时,有助于编程人员的编程。

(3) 维修方便:PLC具有的自诊断功能对维修人员维修技能的要求降低。当系统发生故障时,通过硬件和软件的自诊断,维修人员可以很快找到故障的部位,以便维修。

3.灵活性

PLC的灵活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编程的灵活性:PLC采用的编程语言有梯形图、功能模块和语句描述编程语言。编程方法的多样性使编程方便,应用面拓展。

(2)扩展的灵活性:PLC的扩展灵活性是它的一个重要特点。它根据应用的规模不同,即可进行容量的扩展、功能的扩展、应用和控制范围的扩展。

(3)操作的灵活性:操作十分灵活方便,监视和控制变得十分容易。

(4) 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

由于PLC是专为工业控制而设计的,其结紧密、坚固,体积小巧,易于装入机械设备内部要,是实现机电一体化的理想控制设备。

3.1.3 PLC的主要功能

随着PLC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已能实现以下功能。

⑴ 条件控制功能

条件控制(或称逻辑控制或顺序控制)功能是指用PLC的与、或、非指令取代断电器触点串联、并联及其他各种逻辑连接,进行开关控制。

⑵ 定时/计数控制功能

定时/计数控制功能就是用PLC提供的定时器、计数器指令实现对某种操作的定时或计数控制,以取代时间继电器和计数继电器。

⑶ 步进控制功能

步进控制功能就是有步进指令来实现在有多道加工工序的控制中,只有前一道工序完成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操作的控制,以取代由硬件构成的步进控制器。

⑷ 数据处理功能

数据处理功能是指PLC能进行数据传送、比较、移位、数制转换、算术运算与逻辑运算以及编码和译码等操作。

⑸ A/D与D/A转换功能

A/D与D/A转换功能就是通过A/D、D/A模块完成对模拟量和数字量之间的转换。

⑹ 运动控制功能

运动控制功能是指通过高速计数模块和位置控制模块等进行单轴或多轴控制。

⑺ 过程控制功能

过程控制功能是指PLC的PID控制指令实现对温度、压力、速度、流量等物理参数的闭环控制。

⑻ 扩展功能

扩展功能是指通过连接输入/输出扩展单元(即I/O扩展单元)模块来增加输入输出点数,也可通过附加各种智能单元及特殊功能单元提高PLC控制能力。

⑼ 远程I/O功能

远程I/O功能是指通过远程I/O单元将分散在远距离的各种输入、输出设备与PLC主机相连接,进行远程控制,接收输入信号,传出输出信号。

⑽ 通讯联网功能

通讯联网功能是指通过PLC之间的联网、PLC与上位计算机的连接等,实现远程I/O控制或数据交换,以完成系统规模较大的复杂控制。

⑾ 监控功能是指PLC能监视系统各部分运行状态和进程,对系统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报警和记录,甚至自动终止运行;也可在线调速、修改控制程序中的定时器、计数器等设定值或强制I/O状态。

3.1.4 PLC的选择 根据设计方案和PLC,变频器的内部电气接线图确定PLC的I/O点数,本设备输入点数:X为8点; 输出点数:Y为12点。

其I/O口分配表如图3-2所示:

3.2 变频器的选择

目前,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及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变频器已经成为电气调整的主流,成为现代工业控制的主要组成部分。

3.2.1变频器的特点

1.变频器的特点

大部分通用变频器都有以下特点: ②、稳定性好 由于变频器的控制信息为数字量,不会随时间漂移,不随温度等环境条件而变化。

③、可靠性高 控制电路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主电路采用智能化模块。系统中的硬件电路元件数量很少,相应故障率大大降低。

④、灵活性好 系统中硬件向标准化、集成化发展,可以在尽可能

少的硬件支持下,由软件去完成复杂的控制功能。适当的修改软件,就可以改变系统的功能或提高其性能。

⑤、存储能力强 存储容量大,存放时间几乎不受限制,变频器可在存储器中存放大量的数据和表格,利用查表法简化计算,提高运算精度。

⑥、逻辑运算能力强 容易实现自诊断、故障记录、故障寻找等功能,使变频器可靠性、可使用性、可维护性大大提高。

⑦、自动调压功能 是电动机参数自动调压,简化了使用操作,易于实现系统最佳运行。

⑧、具有模糊加减速功能 能根据电动机加速过程中的负载电流和制动过程中的变频器直流测的电压,自动计算最佳加/减速时间。

3.2.2 变频器的种类

变频器可分为两种:交-直-交变频器,交-交变频器。如下图:

交-直-交变频器是由三个环节组成:可控硅整流电路,其作用是将电压、定频率的交流电路变为电压可调的直流电;可控硅逆变电路,其作用是将整流电路输出的直流电变换为频率可调的交流电;滤波环节,它在整流电路和变电路之间,一般是利用无电源电容或电抗器对整流后的电压或电流进行滤波。它不仅可改变逆变器输出电压,而且具有抑制谐波功能,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式。

交-交变频器是由两组反并联的整流电路组成,直接将电网的交流榻通过变频电路同时调节电压和频率,变成电压和频率可调的交流的电输出。就是由于直接交换,减少换流电路,减少损耗,效率高,波型好,但调整范围小,控制线路复杂,功率因数低,目前较少采用。

3.2.3 变频器的选择

⑴ 型号的选择: 所有数据显示都采用6位数的LED形式,能正常运行时持续显示一项运行数据。能显示当前变频器的频率,可切换鍵选择显示内容,如电动机的电流、电压、功率等。作为该显示的补充,另外还有3个指示灯,用来指示主电源是否接通(ON)、 警告(WARNING)和报警(ALARM)。变频器的大部分参数设置可以直接通过控制面板来改变。

① QUICK/MENU(快速菜单)鍵可以查出用于快速菜单的参数。QUICK/MENU鍵还可用于取消参数值的改变。在断开主电源,同时按下QUICK/MENU、+、和CHANGE/DATA鍵并通主电源,然后松开这些鍵,变频器就被设置为出厂设定状态。

② CHANGE/DATA(改变数据)鍵用来改变设定值。CHANGE/DATA鍵还可以用来储存已改的参数设定值。

③ +/-鍵用来选择参数和改变参数值。同时按下QUICK/MENU、+鍵,能够调阅所有参数。

④ STOP/RESET(停止/复位)鍵用来使所连接的电机停止或在跳闸后使变频器复位。

⑤ START(启动)鍵用来启动变频器。

⑵ 变频器容量的选择:

一般来说,当一台变频器控制一台电动机时,只需使变频器的配用电动机容量与实际电动机容量相符即可。当一台变频器同时控制两台电动机时,原则上变频器的配用电动机容量应等于两台电动机的容量之和。本系统中每时均只有一台变频器控制一台变频器,因此,就只需与大电机容量的相符即可,即是220KW。

⑶ 变频器的端子操作:

变频器的端子包括电源接线端子和控制端子。

电源端子中有三相输入电源端子R、S、T,7逆变器三相输出端子U、V、W。

控制端子共有有近20个控制端子,分4类,即输入与监视信号端子、频率模拟设定输入端子、输出信号端子、报警输出端子。

控制端子 输出信号端子提供一对常闭触点和一对常开触点,共3个端子(端子01、02、03),可以直接驱动继电器。在故障时常闭触点断开,常开触点闭合。通过报警信号端子的继电器断开外部电路,避免了故障升级。输出信号(端子46)包括指示变频器正在运行信号、告警或报警以及运行状态。

⑷ VLT2800系列变频器所提供的保护功能包括过电流、过载、逆变器过载、电源缺相、过压、欠压、接地故障、开关模式故障、短路、内部出错、CPU故障保护、电源掉电重合闸保护等。

3.3 压力传感器的选择 由于一般的生活供水的压力为370KPa~430KPa,消防供水的压力为670 KPa~730KPa,所以压力传感器选0KPa~1000KPa。,我们选用的是YTT-150型差动远传压力表。它是二线制安全型防爆仪表。用于测量对铜和钢及合金不起腐蚀的液体、气体和蒸气的压力。仪表在进行压力指示外,还连续输出与被测压力成线性的4-20mA直流信号,该表用于水压恒定的PID检测环节。

其技术指标为:

1)测量范围:-0.1—0.3MPa

2)输出信号:mA DC,二线制

3)精度等级:1.5级

4)负载电阻:250 —350Ω

5)供电电源:直流(+10—-15)%

6)工作环境:温度:-10—55度

相对湿度:<=85%

工作振动:振动频率<=25HZ 外磁场<=400A/M

3.4 本章小结

根据设计的需要,在本章中对PLC的型号进行了选择。并针对考虑到了设计需要的容量和显示功能,选了丹佛斯公司生产的VLT2800 220KW。根据水压的实际情况,对压力传感器也进行了较合理的选择。

第4章 变频调速恒压供水系统设计

4.1系统的方案设计

变频调速恒压供水系统由可编程控制器、变频器、水泵电机组、压力传感器等构成。系统采用一台变频器拖动3台电动机的起动、运行与调速,当给生活供水时,分别采用循环使用的方式运行;当给消防供水时,就3台电机全投入,并采用“先启先停”的原则接入和退出。通过压力传感器采样管网压力信号,变频器输出电机频率信号,这两个信号反馈给PLC的PID模块,PLC根据这两个信号经PID运算,发出控制信号,控制水泵电机进行切换,以达到恒定水压的目的。图4-1所示为恒压供水系统结构框图

图4-1 恒压供水系统结构框图

篇7

面对Android手机如此迅速发展的今天,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等类似的软件出现在手机终端的机会将会越来越多,同时其发展的速度也会越来越快。毕业论文管理系统作为传统WEB应用,也必将在手机客户端上得到应用。

一、构建系统的整体框架

(一)采用的技术手段和方法

技术手段:系统采用C/S结构,MVC软件开发模式,前台使用Eclipse开发,后台服务器使用Servlet编写服务器,同时用Tomcat作为服务器,前台客户端环境使用的是Android控件[2]。通过JDBC来调用Mysql数据库,来实现手机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数据传输。数据传输的采取的技术是JSON技术,JSON(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 是一种轻量级的数据交换格式。JSON是完全独立的文本格式,而且还使用了一个语言习惯类似C家族(包括C,C+ +,C#,Java中的JavaScript,Perl,Python和等)。这些特性使JSON成为理想的数据交换语言。易于读取和写入,也易于机器解析和生成。

研究方法主要有如下三种:

1.问卷调查法。采取发放问卷的方式,了解系统应该实现哪些功能以及后续的系统的完善等。

2.资料和文献法。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解决系统设计过程中出现的关键问题。

3.科学实验法。用黑盒和白盒的方式对系统的整体性能进行测试。

(二)整体框架。

本系统采用MVC框架,该框架有良好的可扩展性,便于后续的扩展和修改,细化的结构分支为:

1.用户管理:添加用户,用户信息修改。

2.论题管理:上传题目,修改题目,审核题目,选择题目。

3.论文管理:论文上传,论文下载,论文审核。

系统框架图如下图所示:

二、数据库设计

系统运行的核心是一个稳定运行的数据库,数据库设计的优良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运行状况[3]。

(一)数据库需求分析

本系统的需求主要体现在用户管理、论题管理、论文管理上。因此,需要设计一个满足要求并且能对各种信息进行存储的数据库。总结得出基于Android的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要满足如下数据库需求:

该系统的用户有:管理员、学生、教师。其中教师和学生用户的编号都要能唯一标识出人物身份。管理员、教师和学生用户的姓名都应该是一个非空集合。论题和论文中必须还有教师的外键约束。

(二) 数据库的概念结构设计

根据上述数据库需求分析,可知本系统的实体有管理员实体、普通用户实体、论文实体。

E-R模型的组成包含三个元素:实体、属性、联系。E-R模型用E-R图表示。实体是用户工作环境中所涉及的事务,属性是对实体特征的描述。

从数据需求分析中得出系统的实体属性图,遵循三范式原则,对实体之间的依赖关系进行了整合,得出E-R图。

(三)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数据库结构设计之后,就要将上面的数据库概念模型转化成数据库系统所支持的实际数据模型,也就是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本系统采用的是MySQL数据库,定义管理员表、普通用户表、论文表、题目表和选择表,具体表的设计这里不再详述。

三、各模块的设计

(一)用户管理模块的设计

用户管理模块:该模块主要包含了用户的添加及删除、基本资料修改和个人信息主页,也是对本系统用户的信息的统一管理,实现登录等操作的必备模块。

系统将根据登录用户角色的不同为用户分配相应的功能。本系统的所有角色都是采用的登录名+密码的方式进行登录。管理员,学生,老师都通过用户名+密码的方式验证登陆。

Android登录界面采用的是线性布局LinearLayout,需要设计本界面按取登陆按键需要跳转到论题信息模块,本系统编程时是用setContentView的方法实现的页面跳转。

(二)论题管理模块的设计

论题信息管理模块:该模块主要包含有论文题目的申报、论文题目修改、论文题目审核、学生选题。是毕业论文管理系统中,选题环节的关键。当老师通过该系统发表课题,课题通过审核后,学生用户可以选择课题

选题界面的布局采用的是LinearLayout中包含RelativeLayout布局文件本界面需注意选择论文后跳转到申请提交界面页面跳转同样采用setContentView方法[4]。

(三)论文管理模块的设计

论文管理模块:主要包含有:论文上传、论文下载和论文审核。是实现师生间相互传送文件的基础。该模块布局文件同样是采用的LinearLayout

以上三个模块设计好后,接下来需要实现数据库的连接,这里主要用到数据库连接类DBConnection.java 来实现,其中主要是字符串url、user、password作为参数,然后再去调用DriverManager类的getConnection方法[5]。最终返回一个数据库连接对象,实现数据库的连接。使用工具类DAO来实现对数据库数据进行增删查。

四、系统测试

这个系统的测试使用了白盒测试,黑盒测试两种测试方法,主要采用的是黑盒测试方法。这样才能更好的达到下列试验的目的:

(1)系统整体功能测试:检查各个功能模块是有遗漏的功能。

(2)接口检查:检查输入输出的信息是否符合规范。

(3)数据检查:检查数据结构是否正确并且对外部信息的访问进行验证。

(4)性能检查:检查性能要求可不可以得到满足。

五、结束语

智能手机的各种app已经开始改变人们的生活,更多的各类管理系统都已经从WEB端拓展到了移动设备终端上了。相信在今后,基于Android的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将在高校中有其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 卢海东编著.Android应用开发从入门到精通[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

[2] Paul Deitel著 Android应用开发案例精解[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3

篇8

一、开发的目的与意义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电子商务领域的发展也非常迅速;因此,各校电子商务专业的招生规模也在不断扩大。面对日趋增多的毕业生,学校的毕业设计管理和毕业论文的管理任务非常繁重。由于以往的单机毕业设计管理系统无法良好地解决导师和毕业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这个问题,导师无法掌握到毕业生做毕业设计的过程,学生呈现给导师的只有最后的结果。学生也无法及时针对自己需要和导师沟通的方面及时地请教老师,因此基于Internet网络开发的毕业设计管理系统应运而生。然而,大部分学校的毕业生在完成毕业论文的同时,还在进行毕业实习阶段,导师和学生往往在时间和空间上无法同步,从而也大大影响了毕业论文的指导和文章质量。为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调动积极性,最终让学生在毕业论文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自己。

这样一个基于Internet网络的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可以大大地提高整个管理效率,异地实习的毕业生可以直接通过网络了解导师和论文题目,也可以自主选题;而指导老师也可以清楚并快捷地得知学生信息和选题进行的情况,更方便快捷地实现了双向选题过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时间,也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在整个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学生明确自己在各个阶段的目标和进展,并能够及时准确获得导师的指导信息,从而更好地把握了论文的查找和写作方向。导师也能准确及时了解学生的论文进展情况,以便更好地进行下一步的指导。这项研究还顺应了“以学生的学为主,以教师的教为辅”的教学改革理念,有效推进了高校的教学改革步伐。

二、系统设计

我们将该系统的执行状态大致分为五个阶段:①自主课题的申报环节;②选题前期的准备工作;③正式选题,确定老师和学生;④学生毕业设计的完成和各阶段目标的评价;⑤论文完成以及后续的评分和成绩录入工作。其中第四个阶段是本系统需要着重研究的阶段。在第四个阶段中可增加阶段性测评(包括学生自评和老师的评价),通过综合的测评结果(学生自评和老师的评价部分比重不同,可以得到相对合理的评价),可以让学生对自己在完成过程中及时了解自己完成的质量、是否达到预期并做出相应的调节,也可以让老师发现学生的问题,提出意见。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性的同时也让老师了解到了学生完成的状态。也可以提醒学生及时跟进进度,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本系统是基于框架,用C#语言编写的毕业设计管理系统,采用B/S架构便于教师及学生远程操作,实现教师论文题目申报、学生网上选题、学生阶段性目标和计划设定、对毕业设计过程跟踪观察与测量并记录、在线留言辅导和反馈、阶段性成绩评定等在线支持功能,为快速响应教师和学生的需求提供一个高效、便捷、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做到有效性、高效性和实时性。在系统功能结构上则围绕三大角色进行,即管理员、教师和学生三大模块。

三、功能模块划分

1.教师模块

教师用户是毕业设计管理系统的执行者,同时又兼有指导、监督、管理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工作。

(1)新闻公告:查看毕业设计任务、毕业设计各环节时间以及答辩安排,查看各消息

(2)工作规定:下载关于毕业设计的规章制度等资料

(3)历届课题:查看以往几届的课题信息,作为申请课题的参考

(4)课题申请:确定毕业设计题目,填写各毕业设计题目的要求,提交等待审核。

(5)确定毕业设计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根据各课题学生申请情况选择指导学生名单

(6)论文下载及评价:根据毕业设计时间安排要求,完成学生提交的开题报告、中期检查报告、毕业论文等资料的查阅、批改工作并给予评价及修改建议。

(7)成绩评定:将学生的成绩登记入数据库方便学生查询

2.学生模块

学生用户是毕业设计管理系统的执行者,按照教务管理人员与指导教师规定的毕业设计标准与要求完成毕业设计各环节的工作。

(1)修改密码:修改原始密码为自己认为熟悉安全的密码。

(2)课题选择:在规定选题时间内选择自己感兴趣有能力完成的课题分别定为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

(3)文档提交:上传开题报告、中期检查报告以及毕业论文等资料,经指导教师批阅后再按要求修改。

(4)成绩查询:查看指导教师评定的毕业设计各环节的成绩

(5)查看留言:可以根据不同需要,与指导教师交流。

3.管理员模块

管理与控制毕业设计各环节工作的时间、任务、指标。

(1)公告:及时更新毕业设计的动态,新闻,方便师生查阅。

(2)上传工作规定:上传关于毕业设计的规章制度等资料。

(3)学生名单导入:将应届毕业生的名单信息批量导入至数据库。

(4)课题审批:审核教师申报的课题和学生申报毕业设计题目。

(5)添加老师及课题:将学生申请的由校外导师指导的课题添加入库,并将校外导师信息添加至导师表中。

(6)历届课题导入:将以往几届的课题分组批量导入数据库。

(7)时间设置:设定申报毕业设计题目时间、审核选题时间、师生双向选题时间

(8)选题结果,学生成绩:检查学生选题结果和学生的成绩,在适当的时候将其结果到出至excel表格,供师生查看。

参考文献:

篇9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09-0079-04

毕业论文是高等院校学生为完成学业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所学知识,就所学专业某一现象或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后对成果加以系统表述形成的具备一定理论和实践价值的学术文本。它是我国高等院校教学计划中重要的实践环节,是培养大学生基本科研和实践工作能力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毕业论文评价工作越来越受各院校和教育界学者重视。笔者对国内研究的检索表明:1998年至2014年,研究论文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1]然而,与外语专业毕业论文评价有关的论文仅有两篇,简要谈及了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及评价原则。加强毕业论文评价工作的科学化是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也是国际高教质量保障体系的发展趋势。鉴于此,笔者拟从该项工作的现状出发,基于其特征设计一套科学的综合评价体系,希望推动该项工作的科学性、标准化和公正性。

一、我国高等院校外语专业毕业论文评价工作的现状与不足

1.调查发现

笔者对国内30所各层次外语专业院系[2]的毕业论文评价工作进行调查后发现:

(1)大多数院系都采用了科学的工作流程:指导教师评阅―交叉审阅―答辩评审―综合评分。

(2)大多数院系都采用百分制量化评价方式。

(3)总体上,学校层次越高,工作过程也越科学越严谨。

此外,现代信息技术在该项工作中得到了良好应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顺应了当代社会对低碳环保的追求。

2.缺陷和不足

(1)忽视评价工作的模糊性

标准的笼统性和评价的主观模糊性导致作为主观决策过程的毕业论文评价本质上不能做到精确量化,但绝大多数高校均要求参评教师给出精确分数,这与评价工作的模糊性相背。

(2)评价维度不全面、指标不完善、权重分配过于主观

虽然多数院系采用了多元评价,涉及语言表达、论证过程、格式规范、答辩表现等,但诸如选题价值、外文资料翻译、开题答辩、工作态度等与论文质量密切相关的指标都未涵盖。评价成绩主要由指导教师、交叉审阅教师和答辩小组评分等三或两部分成绩按主观比例如4:3:3构成,甚至仅由指导教师或答辩小组判定论文成绩。

(3)缺乏过度主观评价防控设计

评价工作固有的主观性加上师生之间因种种原因产生的人情关系容易导致教师对评价对象作出过度评价,导致评价结果失去公正性。遗憾的是没有院系在评价步骤中加入针对此缺陷的防控设计。

二、外语专业毕业论文评价工作的基本特点、原则与方法选择

1.基本特点

(1)主观模糊性

毕业论文评价工作本质上属于主观决策过程,它要求评价主体对评价对象作出尽量客观公正的评价,但评价标准及过程固有的模糊性导致评价主体无法作出精确的量化评价。此外,作为群组决策,不同评价主体的心理标准难免存在差异,加重了评价的主观模糊性。

(2)系统综合性、指标及权重差异性

评价工作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必须尽可能涵盖各相关评价维度。就某一维度来讲,指标设计也必须具备科学性、差异性和明确性,方可让评价主体有章可循。此外,各指标贡献率并不相同,必须尽可能赋予合理权重。

(3)评价结果量化要求

尽管评价工作具有不可避免的模糊性,但为了确定毕业论文的优秀率和合格率,绝大多数院系均要求为评价对象打出百分制分数。因此,在进行系统设计时必须将模糊定性操作转化为精确的定量操作。

(4)严肃性和公正性

毕业论文评价是对学生四年学业能力的终极评定,不仅关乎学生能否获得毕业证和学位证等切身利益,而且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监控与发展也有重要影响,必须确保严肃性和公正性。

2.基本原则

(1)专业性原则

外语专业毕业论文不同于理工科论文,如表达符号为外语、更注重逻辑推理与系统建构等。其评价体系构建必须考虑专业特殊性来设计评价指标并为其分配合理权重。

(2)静态与动态评价相结合

毕业论文写作是一个阶段性动态过程,评价体系既要涉及对论文的静态评价还应包括对工作过程的动态监控性评价,即做到静态与动态评价相结合。

(3)公平公正原则

鉴于评价工作的主观模糊性及评价主体可能作出的过度主观性评价。评价步骤设计必须想方设法减少种种主观随意性,尽最大努力保证评价结果严肃公正。

(4)可操作性原则

指标设计必须具备可测性、精细性和完整性,避免不必要的要素交叉。同时,具备经济可操作性和信息化优势,以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效率优势和绿色环保等特性。

3.方法选择

据此,笔者整合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来设计外语专业毕业论文评价体系,并加入了过度主观评价防控设计。层次分析法(AHP)是美国著名运筹学家塞蒂于上世纪70年代创立的一种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决策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专家级决策人员的丰富经验和精准判断力根据问题性质和决策目标将问题分解为不同的结构要素,并按照要素间隶属关系和相互作用将因素按不同层次聚合为一个递阶模型,从而将决策问题归结为指标层对目标层的相对权重值定量化。模糊综合评价法(FCE)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根据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整合主观逻辑分析与客观精确运算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从而对受多种因素制约的现象做出评价。前者能有效避免毕业论文评价体系设计不够全面、指标权重分配过于主观的缺陷;后者可以将主观模糊评价转化为量化评价。整合两种方法系统性强和结果明晰等特点可有效解决外语专业毕业论文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三、外语专业毕业论文评价系统的步骤设计

1.建立评价递阶模型

该模型由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组成。目标层是对评价对象题的概述,准则层是隶属于目标层的具体描述,指标层则是各准则层下属的细化评价内容。

2.建立专家判断矩阵并检验其随机一致性

(1)根据递阶模型相邻层次间的隶属关系,请K位行业专家依据两两比较法对各层指标的重要性比较标度进行打分,构造出判断矩阵。设矩阵有i个元素,则判断矩阵为Pk(1)。

(2)检验各矩阵的随机一致性。由于判断矩阵易受个体认知模糊性及评价系统复杂性的影响,必须对各矩阵的随机一致性进行检验。计算过程如下:首先计算各矩阵的最大特征值λmax。鉴于该计算过程比较繁琐,此处建议直接在Matlab7.1中输入各矩阵Pk后,调用最大特征值计算函数max(eig(Pk))即可获得各矩阵的最大特征值;计算各矩阵的一致性指标CI=(λmax-n)/(n-1);查询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对应的RI值,计算各矩阵的随机一致性指标CR=CI/RI。当n=1或2时,判断矩阵具有完全一致性;当n>2时,若CR

(3)计算各指标权重。计算指标权重的方法有和积法、最小对数二乘法等方法。合积法计算过程如下:归一化各矩阵[1],将归化矩阵按行相加[2]后再次进行归一化处理[3],计算各个专家的权重[4],组成专家权重矩阵后将之归一化[5],然后计算各指标的最终权重[6]。

3.设定模糊评语集及对应评语分值向量集

设评语等级集E={e1, e2, …, eh}, h为评语等级子集的个数。与E相对应,令评语分值向量集F=[f1, f2, …, fh]。

4.构造模糊评价矩阵并检验其离散程度

请R位评价主体按递阶模型为评价对象打分构造出各指标的模糊评价矩阵Ri(2),由于评价结果可能受评价主体特定情感因素的影响,因此必须检验Ri的离散程度。令E={5, 4, 3, 2, 1}。依次计算R位评价主体对各指标评价结果的离散系数CVi(i=1, 2, …, n)[7]及其平均值AVG(CVi)。经过计算,在评价主体少于10人时,若AVG(CVi)>0.15,则说明各评价主体对该指标层的评价存在不公正极值。计算各分值与均值之间的标准差,标准差最大者即为极值,更换该评价主体重新评价,直至评价结果满足要求。

5.计算各准则层的评价结果向量

若模糊评价矩阵Ri通过离散程度检验则将之归一化后计算评价对象在各准则层的评价结果向量Ai[8]。

6.计算评价对象的最终模糊评价结果

综合各准则层的评价结果向量Ai,建立针对目标层的模糊评价矩阵A(3),然后利用准则层的权重矩阵计算评价对象的最终模糊评价结果G[9]。结合不同评语分值向量集F计算评价对象的最终精确得分S[10]。本段提到的矩阵和计算公式如表1所示。

四、应用实例

1.构建评价递阶模型

根据层次分析法原理,笔者整合了国内已有毕业论文评价体系研究成果和校内外专家和专任教师的意见,构建出如下外语专业毕业论文综合评价递阶模型,如表2所示。

2.建立专家判断矩阵并检验其随机一致性

请校内外8位专家和教师对各层指标打分构造出判断矩阵,因篇幅所限,笔者仅对准则层U5对应的矩阵Pk=8为例演示计算过程,如表3所示。

运用Matlab7.1计算各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依次为{3.0092, 3, 3, 3.0092, 3.0092, 3, 3.0037, 3}。计算P1的一致性指标CI=(3.009200-3)/2=0.0046,各专家矩阵的λmax依次为{0.0046, 0, 0, 0.0046, 0.0046, 0, 0.0019, 0};据公式CR=CI/RI,各专家判断矩阵的随机一致性指标值依次为{0.0079, 0, 0, 0.0079, 0.0079, 0, 0.0032, 0},均小于0.1,通过检验。

3.计算各指标的最终权重

本节以第一位专家的判断矩阵为例演示计算过程。首先归一化P1;按行相加得M1=[0.2678 1.7608 0.9713]T;再次归一化得1=[0.0893 0.5869 0.3238]T。其他各专家的打分归化矩阵依次为:2=[0.1111 0.2222 0.6667]T、3=[0.1667 0.1667 0.6667]T、4=[0.1638 0.2973 0.5390]T、5=[0.1066 0.1935 0.6999]T、6=[0.1000 0.3000 0.6000]T、7=[0.1299 0.1381 0.732]T、8=[0.1429 0.1429 0.7143]T。计算第一位专家最终权重W1=1/(1+10×CR1)=1/(1+10×0.007931)=0.9265;其他专家的最终权重依次为{1, 1, 0.9265, 0.9265, 1, 0.9691};归一化各专家权重组成矩阵k=[0.1196 0.1291 0.1291 0.1196 0.1196 0.1291 0.1251 0.1291]T;计算U5各指标的权重值为:W1=k*k=[0.126441, 0.253472, 0.620088]。其他指标的计算结果请见表2。

4.模糊评价过程示例

下面说明运用该递阶模型对某位英语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进行模糊评价的过程。因篇幅所限,此处以准则层U1为例演示计算过程。

(1)设定模糊评语集和对应评语向量集为:V={e1, e2, e3, e4, e5}={优,良,中,合格,差},F=[f1, f2, f3, f4, f5]=[5, 4, 3, 2, 1](五分制)或[100, 85, 70, 60, 40](百分制)。

(2)由3位老师对U1各指标按V打分,构造出隶属度矩阵R1;计算该矩阵离散程度AVG(CVi)=0.0787

[11]

(3)归一化矩阵R1,计算该论文在准则层U1下的评价结果为:

A1=WT

1×R1=[0.3223, 0.2239, 0.2749, 0.0977, 0.0308, 0.0505]T×R1=[0.2858, 0.4563, 0.2579, 0, 0]

A1可解读为:所有评价主体认为准则层U1为优的概率为28.58%、良为45.63%、中为25.79%、及格和差的概率为0%。其他各层评价结果依次为:A2=[0, 0.6667, 0.3333, 0, 0]; A3=[0.1751, 0.4075, 0.4174, 0, 0]; A4=[0.0327, 0.2925, 0.6748, 0, 0]; A5=[0.0845, 0.5822, 0, 0, 0]。

(4)构造总目标下模糊关系矩阵A,利用准则层权重计算最终模糊评价结果G。

[12]

结合不同评语分值向量集F计算评价对象的等级分或百分制分数:

S=GT×FT=[0.1336, 0.4144, 0.4373, 0, 0]T×[5, 4, 3, 2, 1]T=3.637133≈3.64;S∈[3.5, 4.5)。

S=GT×FT=[0.1336, 0.4144, 0.4373, 0, 0]T×[100, 85, 70, 60, 40]T=79.187≈79.2。

必须指出,运用本法求得的论文最低分为1或40,即本法对质量更差的论文不具备区分度,但这并不影响其适用性,不达标的论文必须退回修改,对学位证发放不会产生决定性影响。

五、结束语

本文从我国高等院校外语专业毕业论文评价工作的现状出发,讨论了该项工作的基本特征和工作原则,在整合AHP和FCE优势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具备良好操作性的评价体系。该体系能有效地解决该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调动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该项工作的科学性、标准化和公正性。此外,鉴于本系统计算过程的数学规律性极强,可以设计基于大型数据库的网络系统,实现全部计算过程的自动化,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为创建节约型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编.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篇10

在商业活动实现网络化之前,采购是面对面或通过纸质文件进行的,有迹可查,即使是电子交易,其设备结构是专用的,一般只限于已知用户使用,任何外部用户必须是已知的、身份明确的、可追踪的;系统通常是主机结构方式,相对易于监督、控制和审计。与传统商业相比,万维网客户/服务器系统的特点是高度分散,资源共享、服务分散、顾客透明度高等,而电子商务的运作速度更快、业务循环周期更短、风险更大、更高程度地依赖于技术。电子商务系统的技术基础和市场的快速变化意味着传统的衡量方法已不再适用于企业的某些资产,财务报告不能充分提供企业的状况和价值方面的信息,特别是网络企业的无形资产,如商誉、客户忠诚度和满意程度等这些产生长期价值的关键资产。核实确认这类资产价值的困难在于缺乏足够的历史数据、合适的参照标准、先进的实践经验以及对网络的各种威胁和概率的准确估算。企业管理层以及公众都需要寻找能够用以表述网络企业的可信度、安全性及其他资产价值的方法,需要一些新的核查和审计方法,更有效地评价无形资产,如知识、品牌等。因此,电子商务系统审计就成为历史的必然。由于,电子商务的可靠性、适用性、安全性和性能等方面受到的威胁或存在的风险,都可能会影响其生存和发展。风险因素包括:商业信息的泄露、智能财产的不当使用、对版权的侵犯、对商标的侵犯、网络谣言和对信誉的损害等。因此,进行必要和客观的审计,才会使董事会、审计委员会、高级管理层对电子商务系统的安全运作和效益满意和放心。

二、网络风险和风险管理

网络风险如同自然灾害一样不可预见。风险管理的关键在于风险评估,风险评估就是要分析和衡量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及后果,引起风险的因素及其关联因素,出现风险的关键点采取什么方法能够减缓风险,风险出现造成后果如何,以及评价管理层是否履行了应有的职业审慎进行防范和控制。同时在评估中还要为各项因素设计评价比率,计算各种风险的影响后果,根据影响和后果排序,对高风险因素作进一步的分析。

通过风险评估,可以认识到潜在风险(威胁)及其影响,以便对高风险领域作一些防范、检测、控制、减缓和恢复的工作计划和安排。这些计划和安排应涵盖对各项控制成本,主要是指接受、避免、转移、监测成本的分析以及各项工作的先后次序。

三、电子商务系统审计中网站的合法性证明

网络终端用户都会关注网站是否来自一个真实的、可靠的机构,提供的信息是否准确真实,机构背景是否正当合法,个人信息的隐私权是否得到保护等。所谓隐私权是指对个人的数据/信息的搜集必须合法、公平,必须用于某一特定、公开的目的,必须取得该个人的同意并受到保护,本人必须有权进入系统进行修改或删除,信息的越域流动和将来的使用、披露必须予以安全保证和限制等。

解决这些网站合法性问题的途径之一就是由一公证机构提供可靠的证明,以使网络终端用户能对网站提供的电子商务放心。如Verisign,TRUSTe,BBBOnline,WebTrust,SysTurst等都是具有良好的信誉并且提供证明-查证服务的专业组织机构。网络终端用户可以通过查询这些公证机构的记录,获得确认被访问网站的名称、有效状态、服务器标识等信息。

四、内部审计和电子商务系统审计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对“核实查证”的定义是“提高决策者所需要信息的质量或内容的独立性专业服务。”其审计原则是保证系统的可用性、安全性、真实完整性和持续性,建议对系统安全性和真实完整性方面存在的控制点进行检查、评价和测试。并尽量在今后采用合适的审计标准对信息技术进行审计。不同于以年度为基础的传统外部审计,电子商务的实时性要求审计人员应对其进行连续不断的评估,按特定的审核标准对已发生的交易进行追踪,而系统内设置的自动登录记录可作为相应的审计轨迹,在系统内部实施对事件监督和控制。

尽管当前许多人认为核实查证通常与外部审计人员相关,内部审计人员则在公司内部出具审计报告。然而,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对电子商务系统审计的要求则是:审计控制目标主要是审计财务报告制度、经营的效益和效率、合规性和保护财产安全等方面。审计模式应该建立在系统的可用性、容量、功能、保护和可靠性的基础上。例如,内部审计对网络企业控制水平的独立评价,使得客户了解到企业提供的数据将不会被有意或无意地滥用。再如,企业目标是建立电子商务以降低成本、提高市场占有率,那么电子商务风险是随着网络交易的增加而增加,以至于不能确保交易的安全性或分辨用户的可靠性,因此,所需要的控制就是对用户的真实性进行确认以及对通讯信息进行加密。

篇11

 

上个世纪中叶发明的计算机技术给制造业带来巨大的冲击。一方面计算机辅助技术极大地提高产品设计与制造的技术,使得劳动生产率持续地成倍增长。另一方面计算机智能技术广泛融入到产品结构之中,使得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得到空前的提升。在此基础上,人们有可能为了获得更高质量的生活,大幅度地增加各式各样的产品需求,于是造就工业化以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负面的影响。《易经》中“泽中有火”记载了中国发现石油的时间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美国托莱多大学地质学教授克雷格?哈特菲尔德在1998年指出:“自1979年以来,全世界已烧掉的石油比到那一年为止人类整个烧油史中烧掉的石油还多。”按照近20年相当历史上3000年的消耗速度来看,有人估计地球上的全部石油大约在今后几十年至一百多年内就会消耗光。其它地球资源同样也会面临枯竭的危险。因此,信息化需要为工业化持续发展提供节约资源的制造模式。

1 信息化有责任为工业化持续发展提供新型的维修管理体系

现代化产品一方面给人类带来高效、便捷、友好的服务,同时也给产品的维修服务带来新的挑战。像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飞机、高速客车等大型复杂产品一旦发生故障通常就会造成重大损失。现有的定期检查有可能维护过度,精密的零部件拆装次数太多引起额外的质量下降,也可能由于产品运行环境的不同造成维护不足工商管理毕业论文,引发重大事故。因此,信息化应该为工业化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合理维修的技术支持。

产品的智能化大大降低使用人员的操作难度,改善用户的工作条件,同时对维修人员却提出苛刻的要求。通常智能化产品包含大量的知识专利技术,尤其是嵌入式软件已经成为智能产品的核心部件,占据产品价值的主体部分。传统的师傅带徒弟培养的维修人员不可能胜任智能化产品的维修服务期刊网。因此,信息化有责任为工业化持续发展提供新型的维修管理体系。

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制造业除了要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污染以外,最大限度减少浪费、节省资源是保护环境最有效的手段。为此,制造业通常采取以下手段来保护环境:

⑴面向节约型的设计

产品设计时采用一切可以节约能源、材料的技术,使得产品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有效地减少资源消耗和碳排放。

⑵面向精益化的运维

节约型产品在使用过程中还要讲究精益化。一方面要保证产品发挥正常的功能,同时要把产品可能发生的意外和故障降到最低限度。

⑶面向再制造的回收

一旦产品常规维修成本超过使用价值时,将报废产品中还有利用价值的零部件通过再制造的方法重复使用,从而最大限度地节约地球上有限的资源。

⑷面向全生命周期成本的控制

面对节约型设计、精益化运维和再制造回收等三方面需求,传统的产品开发和使用模式遇到新的挑战。

从大型复杂产品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LCC, Lifecycle Cost Control)的角度分析,LCC总成本的60~70%是产品运行维修费用,超过产品采购费用。随着产品的复杂程度不断提高,产品知识资产受到制造商的保护,用户自己的维修人员不可能完全掌握核心的维修技术。特别是大量的维修采用替换的方法,产品用户要储备足够的备件越来越困难,换下来的零部件又无法修复重用,导致产品自行维修的难度和成本不断增加。为了破解产品维修难题,用户对使用产品的维修策略必须从自行维修为主转变为委外专业维修为主的模式。

产品制造商为了面对市场快速变化和需求多样化的特点必须不断改进产品,使得产品的复杂程度、可靠性和易用性成倍增加,开发成本居高不下。与此同时各种CAx辅助手段不断增强产品仿制能力,产品开发商新研制的产品不久就会遇到山寨版的挑战工商管理毕业论文,不得不陷入价格战的泥潭。为了突破成本恶性竞争的魔咒,制造业必须从单纯的生产型制造转移到价值链高端的服务型制造。

产品全生命周期分为前期(BOL, Beginning of Lifecycle)、中期(MOL,Meddle of Lifecycle)和末期(EOL, End ofLifecycle)等三个阶段。图1描述传统制造的产品价值主要体现在初期和中期交接时,把产品交付给用户而获得的销售收入,在中期和后期该产品几乎没有带来明显的收益。为了赢得市场,在价格战中制造商不得不压缩销售利润。这种传统制造模式的价值链曲线好比苦笑曲线。长此以往,制造业无法保持持续发展的能力。如果在前期通过咨询设计、分析仿真等技术服务,提高产品的知识含量,大幅度提升产品的核心价值,加大仿制的技术难度。在中期通过跟踪产品运行的状态,及时给用户提供使用支持、维修保养、备品备件,提高产品运行的完好率,降低用户的维修成本,从而获得产品运行周期内稳定长期的维修服务价值。在末期制造商利用所掌握的产品实际运行知识,提醒用户继续通过维修保养的成本将会超出产品的剩余价值。产品停止使用后按照实际情况合理地进行大修翻新或整体拆解,留下可以重复利用的零部件投入再制造,用比较低廉的成本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据统计资料分析,前期知识服务的利润率可以达到30%左右,单纯生产制造的利润率通常不超过7%,中期和后期的成本远低于生产制造阶段,知识含量不超过前期管理的范围,但利润率却超过20%以上。由此可见,产品价值主要体现在前期的知识资产和中后期的服务,这种以服务为主要获利模式的制造称之为服务型制造,它的价值链曲线称之为微笑曲线。

2 MROⅡ有责任为工业化持续发展提供新型的信息化管理手段

从传统制造业向现代制造业转变的过程中工商管理毕业论文,现代信息化技术为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的二大转型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⑴计算机仿真技术

数字化方法可以将产品的设计、制造、运行、维修、拆卸等过程在虚拟环境中进行仿真。通过调整各种参数模拟不同的设计方案、制造工艺、运行环境、维修策略、拆卸流程等过程,不断优化产品的设计和制造水平,实现节约型产品的开发。

⑵数字化制造技术

经过数字化仿真验证的工艺可以大幅度提高产品的制造质量,数字化制造还详细记录每一台或批次产品的实际质量和装配过程,为产品投入使用提供准确的原始信息和相关的设计标准。

⑶智能传感技术

信息化技术使得大量智能的硬件和软件嵌入到产品的各个角落。它们承担检测和控制产品各个部位的健康状态和完成各自功能的责任,完成人工无法执行的各项复杂任务。

⑷网络传输技术

在全球网络环境中,产品的设计、制造、运行、维修等信息传递都变得如此便捷,以至于空间和距离的差别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尤其是嵌入式系统通过网络可以实时传递产品运行的各种参数。这样信息对于设计制造人员及时了解产品的真实性能,对于运行人员准确调度产品运行计划,对于维修人员及时发现产品状态的变化和采取合理的应对策略,对于回收利用人员掌握报废产品各部件真实状态等方面都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期刊网。

⑸人工智能技术

计算机能够把设计、制造、运行、维修、回收等阶段各式各样的知识相互关联起来,并且按照一定检索的规律保存起来。通过各种数据挖掘的方法,从大量的数据中找出规律性的知识,从而帮助人类不断积累和使用前人留下的大量宝贵经验,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加速工业化的进程。

上述计算机仿真、数字化制造、智能传感、网络传输和人工智能等五项技术为制造业持续发展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局面。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LM)技术就是利用上述五项技术建立如图2以BOM为核心的产品数据结构:

图 2 PLM系统各阶段的数据结构

在前期设计制造阶段,产品的功能说明,使用操作流程等概念性设计数据分别关联到功能BOM中对应的节点对象上。产品的结构模型和图纸、电气/电子的原理图和仿真结果、软件的设计流程和源代码等分别关联到设计BOM的对应节点上。在重要的节点上还关联各种故障判别标准和相应的处理方法。产品制造的工艺关联到制造BOM上。针对每一个或每一批次的产品实际制造BOM关联上实际制造的质量数据。

在中期首先根据实际制造BOM构建统一批次产品的中性BOM,每个需要进行维修管理的对象上关联各类故障相关的预测、预防和排除的知识,建立和功能BOM、设计BOM、制造BOM等前期所有BOM的关联关系。然后依据每一个产品的实际配置情况,从中性BOM上派生出实例BOM。每一个产品的运行数据、故障记录、维修过程和变更历史均关联到实例BOM对应的节点对象上,形成单个零部件或整个产品的全寿命履历表。在对运行数据和故障处理进行分析时,通过中性BOM的关联关系,迅速找到前期相关设计、制造的有关资料,保证数据的一致性。中性BOM通过与全部实例BOM的关联关系,随时可以统计同一型号、同一批次每一个零部件或整个产品的运行状态和质量工商管理毕业论文,发现规律性的事故和维修经验,反馈到前期改进产品设计或制造,或总结成新的维修知识固化到中性BOM的对应节点上。

产品生命周期中期的中性BOM和实例BOM是由MROII(维护、维修、大修和运行管理)系统进行管理。该系统承接产品中期设计与制造的信息;利用智能传感和网络传输技术采集和管理产品运行过程中的实时信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结合计算机仿真和数字化制造技术,按照设计和制造时指定的标准,分析产品各部分实际运行的状况,开展精益化的维护和维修,保证产品以最低的故障代价达到最高的使用价值,同时大幅度提高备品备件的利用率和总体维修成本。更重要的是通过PLM系统将MROII子系统中产品实际运行和维修的信息反馈到前期,加速产品的更新换代。MROII子系统在末期根据产品各个零部件实际履历表来衡量可回收再利用的可能性,通过拆解和翻新,制造出性能不亚于全新零部件组成的产品,实现有限资源重复利用的绿色制造。

篇12

本系统旨在使毕业论文信息管理网络化,可以直接在网络对学生论文进行管理。首先,学生通过网络选择论文题目,待教师审核通过后,完成论文并提交;其次,教师(包括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答辩教师)通过网络对论文进行评分;最后,由系统计算出学生的综合成绩,供学生在网上查阅。

2需求分析

2.1功能需求

该毕业论文评分系统需要满足来自三方面的需求,分别是学生、教师和管理员。

学生对该系统的需求主要是查询学生个人基本信息、查询可选课题情况并进行选择、提交选题申请、查询已选课题、下载论文所需的相关文件、上传论文、查看毕业论文成绩、修改密码等功能。

教师的需求是查询教师个人基本信息、课题、课题审核、上传文件、下载文件、对学生的论文、答辩情况等进行评分,修改密码等功能。

管理员的功能包括对公告、文件、学生、教师、论文、分组、成绩、用户等8个模块进行管理和维护,包括添加新教师、添加新生、添加公告、上传文件、进行学生和老师的分组、审核成绩、修改管理员密码等,并对模块的信息进行查询、修改、删除等操作。

2.2性能需求

根据用户对本系统的要求,确定系统在界面、响应时间、可靠性、安全等方面有较高的性能要求。

2.2.1界面需求

(1)页面内容:主题突出,站点定义、术语和行文格式统一、规范、明确,栏目、菜单设置和布局合理,传递的信息准确、及时。内容丰富,文字准确,语句通顺;专用术语规范,行文格式统一规范。

(2)导航结构:页面具有明确的导航指示,且便于理解,方便用户使用。

(3)技术环境:页面大小适当,能用各种常用浏览器以不同分辨率浏览;无错误链接和空链接;采用CSS处理,控制字体大小和版面布局。

(4)艺术风格:界面、版面形象清新悦目、布局合理,字号大小适宜、字体选择合理,前后一致,美观大方;动与静搭配恰当,动静效果好;色彩和谐自然,与主题内容相协调。

2.2.2响应时间需求

无论是客户端和管理端,当用户登录,进行任何操作的时候,系统应该及时的进行反应,反应的时间在5秒以内。系统应能监测出各种非正常情况,如与设备的通信中断,无法连接数据库服务器等,避免出现长时间等待甚至无响应。

2.2.3安全性需求

系统有严格的权限管理功能,各功能模块需有相应的权限方能进入。系统需能够防止各类误操作可能造成的数据丢失,破坏。防止用户非法获取网页以及内容。

2.2.4开放性需求

系统应具有十分的灵活性,以适应将来功能扩展的需求。

3系统设计

3.1系统功能设计

本系统依据用户角色划分主要由三大模块组成:管理员功能模块、教师功能模块和学生功能模块。其中管理员模块又包括公告管理、文件管理、学生管理、教师管理、论文管理、分组管理、成绩管理、用户管理以及退出系统等子模块。

3.2数据库设计

3.2.1 数据库结构设计

E-R图是一种用于描述静态数据结构的概念模式,它直接使用信息世界中的术语来表示现实世界中的联系。E-R模型的基本元素包括:

实体:它是客观存在可以相互区别的事物

属性:指实体的某一特征。

联系:表示一个或多个实体之间的关联关系。

3.2.2 系统E-R图

4模块设计与实现

在整个开发过程中,采取的方法是:分工精细、紧密合作,系统主要分为以下模块:公告管理、文件管理、学生管理、教师管理、论文管理、分组管理、成绩管理、用户管理、退出系统等子模块,在这些子模块下包括对公告信息、文件信息、学生信息、教师信息、论文信息、分组信息、成绩信息以及用户信息的添加、查询、修改、删除等操作。

以下仅以论文管理页面为例进行简单描述。

当用户名和密码都正确时,管理员进入界面默认是论文管理页面,如图2所示。管理员可以根据论文编号、题目和指导老师查询相关的论文信息,并适时对论文信息进行更新和删除操作。另外,页面左边导航栏论文管理下面还提供了一个“添加论文”链接,单击此链接,页面将跳转到添加论文信息页面,管理员可以在添加论文信息页面上添加新增的论文信息。

5系统测试

系统的各功能模块需要进行测试,对于模块化应用程序,软件开发的最后一部分就是不断的测试程序,该阶段主要对系统的正确性及完整性等方面进行测试。主要进行:功能确认测试、运行测试、健壮性测试、安全性测试以及查错方面的测试等,系统测试由测试组成员(或质量保证人员)或测试组成员与用户共同测试,在整个系统开发完成,即将交付用户使用前进行。测试阶段的信息流如图3:

在这一阶段,为使系统最终能够顺利运行,对整个系统进行了全面的测试。严格按照软件测试步骤从管理员模块测试开始到系统集成测试止,所有测试都追溯到学生、教师以及管理人员的要求,这种测试符合现代软件测试准则从“小规模”测试开始逐步进行“大规模”测试。并严格按照程序内部的逻辑测试程序,检查程序中的主要执行通路是否能按照预定要求正确工作。

在测试过程中,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检验数据显示区域的GridView控件是否能够按要求格式正确显示输入数据。

(2)检验数据显示区域的GridView控件的相关列是否能够实现数据的删除及更新操作。

(3)检验能否对输入数据进行适时查询并作相应更新操作。

(4)检验功能模块中所涉及的所有功能的实现及健壮性。

在整个系统调试程序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由于某些内在的错误影响程序的运行,在采用上述调试方法对程序进行反复修改调试后,程序运行情况良好,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标,基本上可以满足用户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程不功,龙跃进,卓林. 2.0动态网站开发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4(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