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教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0 16:27:3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导入教学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导入教学论文

篇1

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能在课堂教学的一开始就使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都得到较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参与水平达到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渠道保持畅通,从而形成课堂教学的“绿色生态环境”。教师要有与学生平等的角色意识,努力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一进入课堂,教师就要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消除学生的拘谨心态。同时,教师在设计导入新课的学习活动时,要照顾到班上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水平,尽量让大部分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不能一开始就把学生问倒了,一开始就把学生难住了。学生一开头就碰了壁,要让他再进入积极参与的状态往往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一位教师借班执教观摩课,上《鸬鹚》第二课时时是这样导入新课的:

师:同学们,今天有这么多老师听课,大家的心情有点紧张吧?老师带大家来做几次深呼吸,把这紧张的心情平静下来。(带学生做深呼吸)怎么样,心情平静下来了吧?(学生点头)我们四年级同学的心理素质真不错!下面哪位同学把刚才自己心理变化的过程简单地说给老师听听?

生:上课了,有很多老师坐在后面听课,我的心情很紧张。后来,老师带我们做了几次深呼吸,我的心情才慢慢地平静下来。

师:谁能在最后一句中用上《鸬鹚》这一课中的一个词语?

生:我的心情慢慢地恢复了平静。

师:(板书“恢复”)非常准确!你能说说“恢复”的意思吗?

生:就是回到原来的样子。

师:能不能根据“恢复”的意思,说说你的心情刚才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生:上课前,我的心情是平静的,上课后我的心情变得不平静了,现在又变得平静了。

生:现在又恢复了平静。

师:说得很好!《鸬鹚》这一课最后一句说“湖面恢复了平静”,从这句话中你能不能推想一下刚才湖面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上述片断中,教师把导入新课与“课前预热”有机地结合起来,针对有很多老师听课,学生心情有点紧张这一特定情境,找到话题,引导学生展开“言语交际训练”,并巧妙地抓住了“恢复”这一关键词,课始就营造了一个小小的教学,为课堂教学创设了轻松的氛围,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二、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程度

一位特级教师曾经这样说过: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不是演员与观众的关系,而是导游与游客的关系。教师只是引导,大好的风光还得由学生自己去看,自己去欣赏。因此,在导入新课这一环节,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环境,提供合适的参与机会,给予足够的参与时间,促使学生主体积极参与,使学生一开始就能进入一种状态,整堂课能始终保持一种亢奋。

一位教师教学《蝙蝠和雷达》一课,在导入新课时有这样一个片断: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做个游戏,好不好?

生:好!

(师用手帕蒙住两个学生的眼睛,分别让他们来“贴鼻子”。结果,一个学生把鼻子贴到了嘴巴上,另一个则贴到了眉梢上。同学们笑得前仰后合,课堂上乐成一团)

师:现在请大家想一想,为什么他俩都贴错了?

生:因为他们的眼睛被蒙住了,看不见!

师:对!他俩的眼前是一团漆黑,什么也看不见,当然贴错了。那么,蝙蝠在漆黑的夜里为什么能自由地飞行呢?飞机在漆黑的夜里为什么能安全地飞行呢?(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到教师的问题上,有部分学生已偷偷地打开课本)

师:这堂课我们学习《蝙蝠和雷达》,课文将会告诉我们答案。

这位教师的导入设计很有价值。首先是以学生的主体活动来唤起学生的注意,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游戏这一焦点上,有利于在短时间内提高全班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其次是借助游戏,巧设悬念,先声夺人,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学生进入“愤悱”状态,迫不及待地打开课本欲探寻究竟,教师揭题,水到渠成。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表面上只是字面上换了个位置,而其实际意义何止于此。

三、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力度

语文教学要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导入新课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落脚点也在这里。当前,有些教师的课堂教学存在着程式化的倾向,好像语言文字训练只是新授、巩固阶段的事,导入部分则不用担此责任而且也难担此责任。其实,只要把握教材特点,精心设计安排,导入新课阶段同样能把学生主体的语言文字训练落实到位。请看一位教师教学古诗《山行》的导入设计:

第一步:教师在黑板上出示了《宿新市徐公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梅花》这三首古诗的题目,要学生背诵这三首古诗。

第二步:在学生背诵古诗的基础上,教师要学生进一步思考回答:这三首古诗分别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你是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学生沉思片刻后纷纷举手回答。(生答略)

篇2

课堂实录一:正数与负数

授课时间:2002年9月16日

师:时间:2001年冬天的一个早晨

地点:哈尔滨的一个村落

事件:小张戴着帽子、围巾,穿着厚厚的羽绒服,正在雪地里艰难地行走,大片大片的雪花不时地落在他身上。

(停留数秒,让学生感受此时创设的情境)

师:如果你是天气预报员,请问,此时此刻的温度是多少?

生1:零度以下10摄氏度

生2:零下15摄氏度

……

虽然“天气预报员”的误差较大,但在同学的模仿中,用了“零度以下”或“零下”的字眼,这就比较自然地引出负数的概念。如此引入,给学生以新、奇之感,以“趣”引路,以“情”导航,把僵化的课堂教学变成充满活力的学习乐园,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吸引学生的参与,变“苦学”为“乐学”。

二、学生活动,建构新知

活动是个人体验的源泉,在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建构新的知识、新的信息,因势利导,帮助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堂实录二:初一代数同类项

授课时间:2002年10月22日

教师拿出一小袋硬币。

师:哪位同学能帮我数一下这一共有多少钱?

(学生争先恐后,非常积极)

(生1)把硬币一个一个从口袋拿出来,边拿边数。5角,1.5元,2元,……

三分钟后。

生1:一共8.3元

(还有学生在举手)

(生2)把1角的硬币10个10个地拿出来,把5角的硬币2个2个地拿出来。

二分钟后。

生2:一共8.3元

(生3)把桌上的硬币分堆。一堆全是1元的,一堆全是5角的,一堆全是1角的。然后分别数出每一堆的数量。

一分二十秒。

生3:8.3元。

师:请问,如果这满满的一罐,你会怎样数,选择哪位同学的数法?

下面很多声音在说会选择第三位同学的数法。

师:为什么?

又有声音在说是因为分类。

师:很好。在数学中,对整式也有一种类似的分类。这就是——同类项。

……

课后,有同学说:原来合并同类项和数钱是一个道理。

不错,数学就是从实际生活中来的,并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数学教育,源于现实,富于现实,应用于现实”。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我们理应让学生意识、体会到这一点,让学生对数学有“源头”意识。

三、联系实际,灵活运用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存在。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教会学生去观察生活,领悟生活中的数学因素,要注意课堂中实际生活的渗透,巧妙设置情境。

课堂实录三:初一代数有理数的加法

授课时间:2002年9月25日

出示投影:“(-3)+(+2)=?能否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探索结果?”

(学生讨论)

生1:(-3)+(+2)=-1。如:以正东为正。向西走3米,记作-3,再向东走2米,记作+2米。整个过程向西走了1米,记作-1。因此,(-3)+(+2)=-1。

生2:我欠小王3元钱,记作-3。第二天,小王向我借了2元钱,记作+2。结果我还欠小王1元钱,记作-1。因此,(-3)+(+2)=-1。

师:刚才两位同学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探索出(-3)+(+2)=-1。同理,我们也可以探索其它有理数的加法运算的结果。

由此枯燥的法则引出课题,一则学生有兴趣,二则让学生觉得数学公式也是有来历的,三则让学生自信,因为自己也可以推导法则,过一把探索、创新的瘾。

四、设障导入,引起重视

教师在导入教学过程中,还可以设置障碍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课堂实录四:初一代数代数初步知识的活动课

授课时间:2002年9月12日

师:我们初一(5)班一共有30位同学。请问,如果每两位同学均相互问候,握手致意,有多少同学知道你们一共要握多少次手?

学生思索,似乎摸不着门,有同学比划一阵后,微微摇头,用渴求知识的眼睛看着老师。(由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师:如果只有两位同学,握多少次手?

“1次。”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

师:如果增加1位同学,是3个同学呢?增加几次?

“增加2次。”

师:再增加1个,是4个呢?增加几次?

“增加3次。”

师:能找出规律吗?

几乎所有的同学同时开始在作业本上兴奋地比划着。

……

由同学们的书写速度可以知道,他们逐渐接受了将一道“难题”一点一点“啃”下来的思维方式,化难为易,效果很好。这样,不仅教给了学生数学知识,而且还揭示了整个思维过程。如果仅仅用由易到难的教学模式,学生当时掌握的程度可能没有区别。但下次遇上同类的问题,设置障碍再化难为易、深入浅出会让学生回忆此时的情景,这样解答自然不在话下,思维能力由此也逐步提高。

类似地,还可由天平的平衡问题导入等式性质的教学,由对温度计构造的观察导入数轴的教学,由银行存款、借贷问题导入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等等。总之,数学教学的开场白是为了整个数学课堂教学服务的,为整个课堂教学做铺垫,是为了让学生“收心”,为了解决问题而来的。因此,导入教学不是“孤立”的,整个课堂教学应该前后呼应。

在导入教学的设计中,还应注意:1.自然合理。导入既是前面知识的继续,又是后续知识的开端,以一定的积累为基础。2.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聚精会神地投入进来,在情感上与教师、教材贴得更近。3.使学生初步了解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无论在操作层面上,还是在思维层面上,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4.教师情感的投入。只有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才能带动学生,引起学生对整个课堂的关注。

参考文献

1.[美]梅里尔<I>&#</I>8226;哈明:《教学的革命》,宇航出版社。

2.鲁彬:《注重主体性教学的一个案例》,《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2年1、2期。

3.杨麦秀:《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中学数学教学》,2001年第4期。

篇3

在教学领域,多媒体、电子白板等现代教具不仅提升了教师的授课效率,而且为学生们带来了感官上的冲击,对成长中的小学生,更是充满了吸引力。因此,进行语文课堂情境的创设,教师可以充分发

挥这些现代教具的优势,将文本中的信息制作成授课课件或者利用Flas形式形象直观传达文本信息拓展实施范围,激发学生参与情境的兴趣,落实语文课的授课效果。

比方说,在讲授《小鹰学飞》的文章时,为了形象地将小鹰跟随鹰妈妈学习翱翔的故事展现给学生,教师就可以选取《动物世界》中雄鹰翱翔的图片,配以具有草原风情的音乐,将雏鹰一遍遍试飞的

flas展现给学生。学生在教师设置的情境中,在强烈的视觉冲击下,产生了情感的共鸣,将内心中永不舍弃、好学谦虚甚至对妈妈的感恩情感在课堂上传达出来,语文课堂笼罩在师生互动的和谐氛

围中,践行了新课改理念。

二、实施分组探究,挖掘语文内涵

新课改在课堂中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就是实现不同层次的学生间的有效分组,通过小组互助、分组讨论以及踊跃发言,创设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情境,从而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轻松感受文本的信

息。小学生活泼好动,语文课蕴含着众多趣味故事、人生真知,因此在语文课堂上实施分组探究,不失为一种有效引发语文教学活水的途径。四、结合文本,扮演故事角色小学阶段的学生,更乐于接受

色彩感比较强,能够让其参与其中的教学活动。苏教版的语文教材,大多数课文附以生动形象的图画,吻合了小学生的情感认知特点,因此,教师在进行文本讲解的时候,就可以充分利用文本,引领学

生直观感受故事情境,发挥学生好动、稚真的天性,扮演故事中的角色,水到渠成感受文本内涵。《狼和小羊》这篇寓言感很强的文章,就可以让学生参看文本图画聆听教师朗读,分组扮演故事中的角

色,从而体味狼的狡诈、小羊据理力争的寓意,增强学生们不畏恶势力的正能量,为语文教学引入源头活水。

篇4

1.创新导入指教师设计出具有创新思维价值的问题,能够使学生在快速阅读课文后积极思维,大胆创新,在创新中完成对新课的学习。例如《我的叔叔于勒》一课的导入:上课教师在黑板上写一个大的“家”字,请同学们速读课文后,大胆想象,发挥自己的创造性,结合家庭成员的性格特点和金钱关系的主题,把七个家庭成员巧妙地组合在这个“家”里。同学们根据这些人是亲密的血缘关系、是同处于一种亲情之下的一家子,他们顺理成章地盼着“亲弟”钱财的支持。有了于勒的钱财,这个家显得和睦、温馨和稳固。于勒是全家的希望,是全家的支柱。有了于勒的大力支撑,有女婿的紧紧依附,这是一个多么完整美满的大家庭啊!然而,事实上菲利普夫妇的行为告诉我们所谓的“亲情”只能是置于金钱之上的。没有钱,长脚的女婿自然更是随时可能迈出家门。充满创造力的学生,形象地设计出很有创意的表明社会中金钱关系主题的“家”字。

这个导语的设计始终让学生处于紧张而有兴趣的思维状态,既要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提炼的抽象思维,又要进行扩展的创造性的发散思维,进而将抽象的结果具体化为直观的实形。这是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较为完美的结合。此中新奇的联想与独特的比拟都是创造力的体现。这样“新”“巧”的导入设计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充分保持高频思维的吸引力。

2.悬念导入指教师有意识地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思维处于一种激活状态,产生一种非弄清不可的探究心理,而后自然导入新课学习的一种方式。例如《论求知》一课的导入:上课一开始,老师先把一只空口袋用手提起来,然后往讲桌上连放几次,口袋都摊倒在桌面上。后来,老师给口袋里装满书,再往桌子上一放,袋子便端端正正地立在大家面前。这时,老师问同学们看到这一过程后有何感想,请他们用最简洁的文字把自己的感想说出来。有的学生说:“空无一物的袋子是难以站得笔直的。”有的说:“一个人自强自立,必须有丰富的知识。”等等。在学生认为教师紧接着要向他们讲一番道理时,老师只是停留片刻,让他们自己去思考。然后,把话锋一转,提出了又一个问题:同学们想获得知识吗?获得知识都有哪些方法?请看《论求知》是怎么说的。这样就自然地导入了新课的学习。再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课的导语设计:“鲁提辖,男,39岁,膀大腰圆,满脸络腮胡子。因三拳打死镇关西,畏罪潜逃,若有人捕获前来开封府,或首告到官,可得赏钱一千贯。”这种悬赏缉拿的告示一出,下面的学生就炸开了锅,纷纷为鲁达鸣不平,要为他辩护:“鲁达无罪!镇关西罪有应得!”在辩护过程中,教师就水到渠成地导入了新课的学习。上述两例的共同特点是通过教师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认知发生冲突,进而导致期待状态和探究行为的产生。学生急于想寻求答案,读课文的积极性大为高涨,因而达到了设置悬念的效果。

3.故事导入指教师利用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先叙述一个与课文内容相联系的生活实例或故事(科学发现史的典故、轶事、寓言、笑话等),以诱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活动,使学生产生学习新课兴趣的一种导课方式。例如《词义所指的范围有大小》的导入:有个小孩喜欢随地吐痰,爸爸看见了对他说:“吐痰不卫生!”从此小孩有痰就不吐出来,憋着劲往肚里咽。有一天,父亲看他涨红了脸,拼命咽东西,问他咽什么,他说咽痰。爸爸说:“有了痰不吐出来不卫生!”孩子迷惑不解地问:“前几天,你不是说吐痰不卫生吗?今天怎么又说有痰不吐不卫生呢?到底你以前说的话对,还是今天说的话对呢?”请说一说,爸爸说的哪一句话对?这件事中是爸爸有过错还是儿子有过错?是爸爸有错。孩子幼稚天真,对他讲话不能省略,必须明确指出吐痰所指的范围是“随地吐痰”,孩子就不会误解了。运用故事导入,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把抽象的或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使学生接受起来更为容易。应该注意的是故事内容必须紧扣教材内容,宜短不宜长,能说明问题即可。及时引导学生分析,适时转入新知识的教学环节。

4.歌曲导入指教师选择与教材内容密切联系的歌曲作为开场导入新课内容的一种方法。例如:《愚公移山》时导入巧妙地融入流行歌曲《愚公移山》MTV片段,当教室里出现那优美、铿锵的旋律“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任凭那扁担把脊梁压弯……”,当屏幕上出现一位古代老人“望望头上天外天”“面对着王屋与太行,凭着是一身肝胆”那神情坚毅的特写画面时,学生们仿佛置身于远古时代,真切感受到愚公移山的坚定信心,课堂很快进入学习阶段。又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导入,放电影《水浒传》主题歌:“路见不平一声吼啊,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梁山好汉中,最能与歌词相符的人物莫过于鲁提辖了,他三拳打死镇关西,就显出这样的英雄本色。作品写得波澜起伏,摇曳多姿。请同学们在主题歌的感情酝酿中自读感知有关内容,领悟文章的精巧构思,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运用歌曲导入,所选歌曲必须与教材有密切关系,同时歌曲本身必须健康有益,有利于培养学生素质,不能纯粹地追求趣味性。

5.情境导入指教师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创设出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或引发学生相应情感体验的情境,使学生在欣赏或情绪感染中就势转入课文学习的一种导课方式。例如:教读《听潮》,一边在磅礴的音乐声中朗读课文,一边播放“海睡”“海醒”“海怒”幻灯片,并伴以海潮涌动、拍打岩石的音响。教《“友邦惊诧”论》放映帝国主义侵华的资料片,使学生认清“友邦”的丑恶嘴脸。教《沁园春·雪》放映诗朗诵电视片,欣赏这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去感受诗词豪放的风格、磅礴的气势。创设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具有认识功能和审美功能。当情感与知识的双向交流处于极致时,学生的认识功能也发展到极致,教师的教授能力也得到最佳状态的发挥,会产生忘我的精神状态。上述例子,即通过多媒体辅助手段,再现教材提供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使他们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之中,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深刻体验教材内涵之美。

6.温故导入指教师依据温故知新的教学原则由已知向未知引渡,架设攀登新知识高峰的梯子,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欲望的导入方式。例如《春》一课的导语:同学们在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就教会了你们许多古诗,其中有不少是描绘春天的诗句,同学们来一个比赛,看谁能说出得最多——“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今天就让我们学习朱自清的散文《春》,去领略春光明媚、鸟语花香、万象更新的春天吧!这个导语的设计,通过复习旧知识,拓宽旧知识,使学生联想到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因此,在具体导课时教师要善于联系和利用旧知识,把新旧知识加以比较,找出异同,以此作为导课的切入点,设计导语,引出新知。要注意不可颠倒主次、喧宾夺主,把温故课上成一种纯粹的复习课。

导课是一种富有魅力的教学艺术。不管运用什么方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注意遵循以下原则:

1.追求目的性和针对性。目的性就是说导课应有助于学生初步明确要学习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学?怎么样学?针对性是要针对教学内容,使设计的导语与教学内容构成有机的内在联系,不可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还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状况、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兴趣差异等实际情况设计导语。

2.重视关联性和递进性。运用导课的各种方法时,要注意各学科教材本身的系统性。要以旧知识为前提,以旧拓新,温故知新,使导语的内容与新课的重点紧密结合,揭示出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把旧知识通过新授加以扩展和深化。

篇5

所谓“图式”,是指每个人过去获得的知识在头脑中储存的方式,是大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或积极组织,是被学习者储存在记忆中的信息对新信息起作用的过程,也是怎样把这些新信息丰富到学习者知识库中的过程。图式是关于某个主题的一个知识单元,它包括与某主题相关的一套相互联系的基本概念,构成了感知、理解外界信息的框架结构。图式是对范畴规律性做出编码的一种形式。这些规律性既可以是知觉的,也可以是命题性的。一个图式中包括一些空位,也可以说是一些维度,每个空位的不同取值就说明了事物在这个维度上的不同特征,表明了它在这一维度上所述的类别。图式中这些空位构成了我们理解新信息的基础和参照框架,有助于形成对事件的预期,产生有关这一事件的疑问,从而引发对信息的探寻活动,使外在信息通过同化和顺应而达到知识建构成为可能。

图式理论的主要论点是;人们在认识和处理新事物时,总是以图式为认知基础,依据图式来预测、解释和吸收外界的信息,然后在头脑中构建新图式,并通过同化和顺应导致内部图式——认知结构的变化,到达功能性平衡。在知识建构过程中,学习者需要以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来同化新知识,对新知识的理解总是依赖于原有的知识经验,学习者在新信息与原有知识经验之间建立适当的联系,才能获得新信息的意义,这就是知识的同化。同时,随着知识的同化,原有知识经验会因为知识的纳入而发生一定的调整或改组,这就是知识的顺应。知识建构一方面表现为知识的进入,同时又表现为知识的调整改变,同化和顺应是知识的建构的基本机制。现代图式理论认为,学习者是于先前的知识和教育来加工和解释经验的。当外在环境的信息输入时,学习者总是尝试着把输入的外在信息(或刺激)和先前的经验、知识相比照,并伴随着相应的情感体验且产生某种意向性,由此创构一种内在的知识结构。根据现代图式理论对学习图式建构的基本认识,我们可以把图式的建构机制及过程图示如下:

二、基于图式理论的课堂导入

导入是教师在新的课题或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方式,包括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授课的内容上,复习旧课以导人新课,以及传授新知识各个步骤的过渡。导入是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高效的导入能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参与语言学习活动的热情,并能降低学习内容的难度,实现由旧内容向新内容的自然过渡,从而优化英语课堂学习的效果。由上图可见,课堂导入过程中图式建构的基本过程是:当作为导入内容的外在信息作为刺激输入后,学生在各种个体因素和非个体因素的影响下,在有意识与无意识的交互作用下,通过外显学习和内隐学习对输入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当外在信息显得熟悉或不要求额外加工时,原有的图式就会被自动激活,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如果输入信息与原有图式的构成要素相匹配,信息加工的同化机制便发挥作用,原有图式得到强化或巩固,使学生更好地复习旧课,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如果输入信息与原有图式的某些构成要素不相匹配(相异甚至相反),信息加工的顺应机制便发挥作用,原有图式就可能因整合输入信息或改变记忆目标而使自身获得改变乃至生成新图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达到课堂导入的目的。当外在信息显得不熟悉或要求额外加工时,信息加工的回避机制便发挥作用,原有图式对输入信息加以拒绝或排斥,造成课堂导入无效。

三、设计课堂导入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鉴于课堂导人过程中图式建构基本过程的复杂性,图式理论运用于课堂导入,要想发挥积极、主动作用,强化或巩固原有图式,或改变原有图式或生成新图式,实现有效导入,预防输入信息被拒绝或排斥,使课堂导人无效,需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

1.符合教学目的

教学目的是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做好课堂导人的主要依据。所以,教师在进行课堂导人时就要启发和引导学生去明确教学目的,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明确的目标,激发学习动机,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进入到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

2.符合教学内容

熟悉教材,准确把握重难点。教师要精心设计,恰当运用图式,学习新的知识,应以学生熟悉的旧知识作为载体或铺垫,所举例子必须有启发作用。为此,教师要注意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连接点和转折点,能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自然的链接,强化或巩固原有图式,或改变原有图式或生成新图式。

3.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课堂导人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龄特征,选用学生最熟悉的生活实际来自然过渡,符合学生的原有图式。注重导人的趣味性和针对性,激发学生的原有图式,从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点燃学生的情绪,活跃课堂气氛,创造新的图式。

四、巧设课堂导入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导人没有固定的模式,不同的课型,不同的教学重难点,不同的教学目标,其导入策略都应有所侧重,最重要的是要能够激发学生原有图式,善于运用多种导人手段,以达到课堂导人的目的。下面就如何在课堂导入根据现代图式理论建立,扩展图式来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举几种方法。

1.直观导入法

直观教具通常包括实物、教学挂图、简笔画、卡片、幻灯片、投影片、教学录像、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直观导人法是在新课讲解之前把教学中所涉及的内容用图片、投影等呈现给学生,学生头脑中形成相关图式,然后提出一系列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行问答、讨论,引入新课。如Gofor如8AUnit10IaiTlgoingt0beabasketballplayer的导入,可以用学生感兴趣的明星图片形成相关图式,导入新课。学生在回答“Whatdoeshe/shedo?”时,兴趣盎然,学习效果很好,从而引出新句型:Whataleyougoingtobe?

2.视听导入法

为了激发学生对英语课堂内容的兴趣,教师可以播放一些学生熟悉的歌曲或影片,创设生动情境,激发学生原有图式,同时提出相关的思考问题,以生成新的图式,提高课堂导入效果。如Goforit7AUnit9Doyouwantt0g0toamovie的导人,可以选几部具有学生熟悉的电影片段来呈现comedy、actionmovie、documentary、thriller等新单词,学生一边欣赏电影,一边学单词,对电影分类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拓宽了知识面,达到巩固和扩展新图式的目的,也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3.随意交谈法

教师可以利用新课开始前几分钟和学生随意交谈,利用学生熟悉的原有图式,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导人新课。如Goforit9Unit7Wherewouldvouliketovisit的导入,教师可以采取自由交谈的方法,从天气谈到郊游,再问他们是否喜欢旅游,曾到过哪里旅游等。此时,教师因势利导,点明新课,导人新句型:Wherewouldyouliketovisit?自然地把学生从无意注意引向有意注意,加深对新课的印象,激活学生原有图式,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4.温故知新法

由复习旧课导人新课是最常用的方法,可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有利于新旧知识间的衔接,原有图式得到强化或巩固,使学生更好地复习旧课,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如Goforit7AUnit5Doyouhaveasoccerball?阅读部分的话题是体育用品的收藏。因为学生已经学过一些有关体育运动和提出建议的表达方法,所以在导入新课时可以从复习旧知识人手,在头脑中建立起体育运动的图式关联,然后提问学生分别有哪些体育用品,从而引出collection这一话题,前后过渡非常自然。

5.寓教于乐法

与学生实际生活贴近的、学生喜闻乐见的、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的各种图式都可以用于新课导人。可以利用学生已有图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引起他们的共鸣,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从而生成新图式。如Goforit9AUnit6IlikemusicthatIcandanceto的导人,可以先给学生们放一两首不同种类的音乐,并且询问:“Whatkindofmusicdoyoulike?”这样利用学生熟悉的原有图式,激发新图式的生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6.悬念导入法

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以设置悬念,改变图式呈现方式,有意使学生暂时处于困惑状态,学生积极投入到揭开“谜底”中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如Goforit9Unit2Iusedtobeafraidofthedark的导人,用学生喜爱的歌星小时候的照片,让学生猜猜他是谁?学生们的答案五花八门。接着呈现歌星现在的照片,学生一片哗然:“哇,原来是他!”并异口同声地说出歌星的名字,这样巧妙激发学生原有图式。这时用Heusedtobe…butnowheis,对这位歌星过去及现在的外貌、性格、身份进行描述。然后让学生对照自己的过去和现在用usedto进行描述,气氛非常热烈,改变原有图式,生成新图式。

7.讨论式导入法

教师设置谈话主题,帮助学生熟悉原有图式,通过谈话自然而然地引入到新的学习目标中来,形成新图式。如Goforit8AUnit10I''''mgoingtobeabasketballplayerSectionA3a的阅读主题是dreamjob。可以问题的方式切入主题问学生:

“What''''syourdreamjob?Whatareyougoingtobewhenyougrowup?”引起学生讨论,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新的图式,导入新课,引起了学生的强烈的阅读欲望。

8.背景知识导入法

篇6

一、外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之间的关系

跨文化交际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往,也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作用。外语教学不仅应向学习者传授目的语的民族文化,掌握其语言、风俗、社会、宗教、礼仪、价值观、生产方式等方面知识,同时也把本国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通过不同的交际形式输送出去,这样外语教学就自然涉及到跨文化知识,而且受到跨文化知识的制约。成功的外语教学是顺利实现跨文化交际的基本保障,跨文化交际是语言教学的最终目标。因此,外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我们在跨文化交往中常常发现,成功的交际不仅要靠较高的语言能力,更重要的还要有较强的交际能力。“交际能力”这一概念是由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针对乔姆斯基的“语言能力”提出的。他认为,一个人的语言能力不仅包括乔姆斯基提出的能否造出合乎语法的句子的语言能力,而且还包括他能否恰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也就是说,仅仅学会一门外语的语音、语法规则和掌握一定量的词汇并不意味着就学会了这门外语并能顺利地进行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的双方若不能进入同一文化背景之中,就容易产生不解或误解,从而使交际失败。因此,外语教学中跨文化知识的导入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进行跨文化知识的导入呢?

二、外语教学中跨文化知识导入的途径

我们知道,一种文化是一个民族通过个人和集体世代的努力和奋斗所拥有和积淀下来的知识、经验、信仰、价值、态度、社会遗产、宗教、时间观念、角色、空间关系、宇宙概念和物质观念的总合。因此,文化最重要的特性之一是具有后天习得性,它不是天生就有的。我们对文化的掌握和适应大部分是通过相互作用和影响来完成的,也就是通过跨文化交际中的互动而完成的。人在早期是接受父母和朋友对文化的“传递”,而后接受老师及更多“文化传授者”诸如新闻媒体等的文化“传播”。在外语教学中,我们可从文化的这一特性入手,除了传统的文化导入途径之外,还可从下列途径中汲取和了解跨文化知识。

1.从谚语、格言中获取

谚语和格言是文化的一种积淀和反射。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谚语和格言,这些语言都生动地刻画了某种人物和性格,使得文化的摄取变得简单而又难忘。我们可以从不同文化背景的谚语和格言中感受语言是如何与文化价值和影响相联系的。例如:Orderishalflife(秩序或规则如同半个生命),从这条德国谚语中我们得知,德国人非常重视条理,以及事物的顺序和结构,是一个认真而严谨的民族。Themouthmaintainssilenceinordertohearthehearttalk(闭上嘴巴方能听到心声),这条比利时谚语渗透了比利时人在交往时非常注重直觉和感受。又如,Asinglearrowiseasilybroken,butnotinabunch(集体的力量是无限的),这是在亚洲国家广为使用的一则谚语,它显示了亚洲人普遍注重整体和集体的思维定式。

2.从价值观对语言的影响中获得

价值观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人们很难得把握住它,但是通过语言的或非语言的行为模式,往往可以窥视出某种文化的价值观。在政治领域和文化价值观念里,英美人与我们的认识差异很多。我们重集体主义,强调合作,故有“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集体的力量是无限的”、“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等之说。我们重大家,轻小家,所以我们在写信封时,地点是由国家到自家的(由大到小)。我们的姓名也是先写姓,再写名。而西方国家正好相反,他们崇尚个人主义,讲究个人奋斗,注重竞争,故个人的东西一律在前。如个人的名字在先,家庭的姓氏在后;信封的地址也是先写门牌号,再写所在街道,地区,最后轮到国家(由小到大)等。

3.从思维方式对语言的影响中获得

思维决定语言。汉、英民族分属东西两大不同的文化体系,各自所处的地域环境、历史条件、社会背景、生活方式都有很大差异,因而各自的思维方式、审美习惯在很多方面都大相径庭。从地理环境和生活方式来看,汉民族发祥于土地肥沃、气候适中的黄河中下游流域,人与自然的关系紧密而融洽,故有“山川毓秀”、“人杰地灵”之说。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便形成了中国古达的农业经济,使中华民族自古就生活在一种稳定安闲、风调雨顺的农耕生活之中。此特征又影响习惯及思想,故“同在一国,同在一时而文化之度相去悬绝,或其度不甚相远,而其质及其类不相蒙,则环境之分限使然也”(梁启超语)。所以,这种有别于西方民族的适宜的自然条件便萌生了中国古代哲学特有的“天人合一”观和重整合的系统思维方式以及求和谐、求同一的审美习性,形成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汉文化根基。而英语民族大多生活在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的海洋环境和草原地带,生活动荡不定;加上古代落后的经济模式,使他们更多地领略了大自然暴戾无常的一面。这样在与自然抗争求生存的过程中,他们学会了冷静地看待大自然,并由此产生了“天人各异”的元初心态,思维的目标往往指向自然界,重视自然课题的研究,形成了以自然空间为焦点的思维方式。具体表现在语言和言语交际中,中国人历来重写轻说,主张寡言、慎言和戒言,而西方人历来重说,自柏拉图以来,雄辩术一直广受重视;中国人重中庸,不喜欢与人争论,而西方人却喜欢把问题争个水落石出,善于发表个人看法;中国人对某个问题总喜欢找到一个统一的答案,容易认可权威人士的看法和意见,而西方人则主张个性和不同,注重个人体验和探索;中国人说话委婉含蓄,而西方人却直截了当;中国人思维成螺旋形,重形象思维,而西方人思维呈直线性,重抽象思维;中国人喜欢归纳法,而西方人重演绎法。如西方人对下面的对话会感到不知所措:“你能来参加周末的晚会吗?”“不一定,看情况再说吧。”这里充分表现了中国人中庸、含蓄、螺旋形的既是又不是的价值观,倾向否定,但又留有余地的特有的思维方式,而西方人对此问题的回答却只有“是”或者“不是”。

4.从本土文化知识中获取

提起跨文化知识,人们较少会想到本土文化知识,可见在外语教学中本土文化知识的导入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外语教学内容应丰富、多彩、多元和深厚,它不仅要完成外语自身知识的传授,还应托起文化传授之责任,从而赋予外语教学新的时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在跨文化交际中,影响成功交际的因素有时不是因为缺少外语或目标语的文化知识,而恰恰是由于缺乏本族文化知识而产生的障碍。目前我国外语教学中存在着一个误区,即在中小学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学生接触的大多是以西方文化为背景的文本。我们很容易看到大量而丰富的中文版外国名著和文学作品,较少看到外文版的本土作品以及以本族文化为背景的英语文本。学生们从小学到中学乃至到大学,虽然无时无刻不在感受本土文化,接受着本族文化的熏陶,但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并未得到本土文化知识及语言的系统性灌输和传授,国文和本土文化没有被提升到同外语或西方文化知识的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和程度,所以许多大学生、研究生乃至博士生的本族语水平和文化知识都十分有限。他们往往只接触西方意识,只学会了如何表达西方的文化内涵,在跨文化交往中只有输入和吸收,没有输出和传递,忽略了“双语双文化”能力的培养。这严重地影响了他们跨文化交往中的双向交流,大大削减和降低了跨文化交流的意义和价值,也使学生丧失了立足本土文化的不断自我发展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可以这样说:没有自身的人文内涵的发展,发展中国家的紧急起飞就是畸形而不健康的,它必然导致自己的文化身份和传统的丧失。因此,中国要走向世界,不仅要理解西方文化,更重要的是让西方更多地了解中国;外语教学要变得有效且符合实际,要避免成为某种优势文化统治的工具,就应当遵从“双向文化知识”导入的原则,使外语学习者在自由运用目标语的同时获得一种升华,即同时超越本土和目标语文化的狭隘界限,既了解和尊重学习新语言时形成的多文化现象,又对外来的思想准则和价值观念做必要的审视,使自己成为思想开放的双语文化的新时代人才,避免本民族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陷入被淹没的境地。

三、结束语

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如果在外语教学中能注重跨文化知识的导入,进一步提高外语教师和语言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意识,那么定会有助于提高外语学习者的交际能力,从而更好地实现外语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出版公司,2003.

[2]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编[M].北京:中国对外出版公司,2004.

[3]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篇7

二、“协商”、“推敲”过程,需要教师的介入指导

在“协商”、“推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作为协商活动的主持人,有些问题让学生独自协商对他们来说太难了。这时,教师可以边整理学生的观点边引入心得,但要特别注意的是以学生的讨论协商作为前提,协商活动就是孩子们的那些特异的想法在互相争论中又产生新的观点及想法的过程,为了协助这一活动的进行,就需要教师的介入指导。例如:在教学分数除法“把一张纸的4/7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时,学生进行了个别学习———尝试解决问题,分组学习———每个人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结果及困难。学生在个别学习中出现了困难,这时教师恰当地介入指导协助学生解决困难。

三、学生的学习活动无法取得进展的时候,迫切需要教师介入指导

学生的学习过程有时是非常复杂的,孩子们的认知水平毕竟是有限的,只等着学生“孵出”自己的想法,学习活动无法开展的场面会出现,这时必须需要教师的介入指导。如果可能的话,那么最理想的情况是孩子们自己请教教师的想法,只要充分发挥孩子们的问题意识,教师的讲解就会变得异彩纷呈。同时,在孩子们的自我发现过程中,教师常常是最得力的顾问。

四、制定单元课题、理解单元目标时,需要教师的集体指导

在设定单元课题及理解单元目标时可以以集体指导的方式进行。教师结合某一单元教学内容,提供学习资源,如:学习的方法,学习素材的利用方法,学习资源的放置位置,等等。这些学习资源需要让每个学生都了解,教师的一齐指导是非常有必要的。

五、激发学习兴趣、引发学习动机时,教师的集体指导是恰当有效的

教师要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引发学习动机,组织学生针对学习内容进行头脑风暴,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梳理。在这个学习活动中需要让学生明确为什么要学习、学习后会明白什么、学习的大体方向是什么,等等,这些活动中教师的一齐指导是非常恰当有效的。当然,接下来的学习活动中,都应由学生自己独立思考、探索问题、解决问题,教师的指导只限定于协助。例如:在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从“一汽看世界”的主题学习中,教师组织学生提出与“一汽”有关的问题,然后将问题进行梳理,归纳出汽车生产、汽车品牌、汽车销售、汽车构造等一系列问题,学生从中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深入探究。

篇8

导入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教师可以成功掌握这种导入艺术,就能有效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精妙的导入可以能把学生分散的思想一下子聚拢起来,振奋学生的心理,激发学生整个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尤其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思想很难集中起来,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更应该重视导入艺术,通过导入使学生积极的进入学习状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潜在能力,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1由学生身边的实例导入

在学生的生活世界中,充满着许多学生熟悉的自然事物、社会事物。教师要联系学生实际善于挖掘生活中的素材,把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当作新课导入,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有利于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方式。例如,在学习《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教师在上课前准备好几只壁虎让学生观察,然后把已经断了尾巴的小壁虎进行比较。学生惊奇地说:“一只壁虎的尾巴断了……”教师马上因势利导:“这只小壁虎的尾巴断了以后,它怎么办呢?”由此引入课文,成功地激发了学生急切的求知欲望。

2直观导入法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结构特点,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还在发展中,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由表象开始,大脑思维还离不开事物的具体形象,也就是说,他们还要借助具体事物的去感知,因此,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需要充分地运用实物、图画、模型等直观教具,从视觉上刺激学生感官,再加上启发式的语言引入,使学生通过直观感受而进一步理解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容,并激发他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分散的精力集中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为教师引导进入下一步的学习作好充分的准备。这种导入法是小学低年级语文常见的导入方法,直接将学生带入情境,引入下一步的学习。

3问题导入,引发悬念

小学生特别具有好奇心,他们阅读课文,往往会对故事发展或人物命运产生一种十分关注的心情,根据学生这种心理去设置一些悬念性的问题,往往能引起学生学习新课的浓厚兴趣。如:我教《海上日出》一课先问学生:“谁看过日出是在什么地方看的?”学生纷纷回答在门口、在阳台上、在楼顶上。我又问:“在这些地方看日出,你们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吗?”学生回答有树挡住,有房子挡住,不能看清太阳刚从地平线跃起那一瞬间的情景。这时我故意叹了一口气说:“多遗憾!大家都没有看过日出全景,但老师知道有个地方看日出可以一览无余,那就是大海上。大家想知道那是怎样的奇景吗?”由于悬念的诱惑,学生立即对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种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他们主动认真地读书、思考。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制造悬念要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如果故弄玄虚,那就失去了悬念的意义,有时甚至会把学生弄糊涂。

4介绍课文背景导入

有些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相去甚远,学生难于理解这样的内容,通过教师对课文背景的介绍直接来导入新课。如: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中,因为课文的主人公的生平事迹距离我们的小学生较为久远,直接引题很难引起学生心灵上的共鸣。一位老师在授课时,直接采用背景导入的方法,效果比较好。他先简单介绍了一生的丰功伟绩,然后边播放大屏幕(当时送别时的情景)边深情地说:“1976年1月8日,一颗巨星在祖国的上空陨落了,一颗伟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我们敬爱的与世长辞了……整个中国在哭泣,全世界在哭泣……,元月11日,总理的遗体被送往八宝山火花,首都人民自发地从四面八方云集到北京长安街两旁……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片课文,记叙的就是当时那令人撕心裂肺的送别情景。”教师的一段话直接介绍了文章的主人公和事件发生的背景,把整个课堂气氛渲染得庄严肃穆。老师的语调、语速和语气,使学生的心一下子与作者靠近了。

5用音乐、歌曲导入

借助于与课文内容联系紧密的歌曲作为导入的途径。这种方法灵活多变,利于调动学生情绪,并能克服紧张心理,活跃课堂气氛。播放与本课有关的音乐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伯牙绝弦》这篇课文,我就先播放《高山流水》这首曲子,让学生沉浸在优美的旋律中,继而介绍作者,再由学生介绍作者相关背景资料,最后再深入学习课文,以自己的感受和课文作者的感受做对比,真正体会伯牙绝弦的含义。再比如,教《王二小》时,播放一首脍炙人口的《歌唱二小放牛郎》,更使学生对文章感到亲切。学习《十里长街送总理》之前,播放音乐,那催人泪下的哀乐,立刻把师生的心揪紧了,充分让学生体会到了人们心情的悲伤、沉痛。教《草原》一文,上课铃一响,一首悠扬的《牧羊曲》立即将学生带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茫茫草原。

篇9

2.直接导入法

授课开始就接触教学内容的主题,点明本课所论问题的重点及中心,尽可能使学生心中有数、一目了然的一种常见方法。例如在教学“一元二次程的解法”(第一课时)时,可以在复习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一般式等基本知识后,直接提出问题:“对于形如的方程,如何求解?”引出一元二次方程的特殊情形“Ax2=B的解法”,然后导出新课题:“直接开平方法”。

3.温故引新法

讲授新课时,首先复习以前所学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这样既可以使旧知识得以巩固,又能调动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

4.实例探求法

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分析和揭示事物的一般规律,是探求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引入课题的一种方法。例如,在讲解“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时,可先引入以下实例:为了测量一个池塘的宽度AB,有人在池外取一点C,连结AC、BC,及其中点D、E,量得DE的长度,便得到这个池塘的宽度。这个问题的提出,自然会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探求知识的欲望。

5.实物直观法

教学中可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一些实物,激发其直观思维,引出新课题。例如,在讲授“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时,可让学生在长度不等的若干根小棍中任意取出三根,看能否组成三角形。通过实际操作,学生会发现,任取三根木棍,有时能组成三角形,有时却不能,揭示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这个新课题自然而出。

6.精心设疑法

讲授新课时,先提出一些能使学生产生疑问的问题,引导他们消除疑问,从而调动积极性。

7.新旧类比较

引入课题时,采用新旧知识类比的方法,既可以使学生在进一步理解旧知识的基础上理解新知识,也可以在掌握理论的逻辑关系上产生深刻的印象。例如,在讲“对数的概念”时,可这样引入:在等式ab=c中,如果已知a和b,求c,这是乘方运算;如果已知b和c,求a,这是开方运算;如果已知a和c,求b,如何计算,这就是新课题要解决的问题。

8.归纳导入法

一般是通过总结、归纳学生的课堂练习、回答问题等步骤中所发现的规律,导入新课。例如上“交集”一节课时,请学生在黑板上写出集合{3,5,8}和{3,7,8}的所有子集,并回答问题:①它们的非空真子集有哪几个?②在这些集合中,哪些是原来两个集合的公共子集?③试就它们的元素,比较这几个公共子集({3}、{8}、{3、8})的异同。④根据以上所述,叙述{3,8}是怎样一个集合。教者在启发学生归纳出“{3,8}是由{3,5,8}和{3,7,8}这两个集合的所有公共元素组成的集合”的结论后,马上得出:“集合{3,8}在数学上被称之为集合{3,5,8}和{3,7,8}的交集”,随即进入新课题“交集”的讲授。

9.演示导入法

教师借助教具的直观演示导入新课。例如,在进行“椭圆”一课的教学时,课前准备一根线绳,上课后先让学生用该线绳设法试画一个圆,然后教师在地根线绳的两端各系一根铁钉,再把铁钉设法固定在黑板上(两铁钉间距小于该线的定长),用粉笔将线绳绷紧绕两定点作圆周曲线运动,此时粉笔在黑板上画出一条封闭曲线(椭圆)。通过比较两种图形的异同,并对后一种作图过程加以分析,便引出新课“椭圆的定义”。这种导课方法直观形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10.综合导入法

为了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在教学中一般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基础知识结合成为新授知识。例如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教学时,首先给出课堂练习题:“已知方程,①求其二根、;②求+与的值;③试比较+、与已知方程的系数之间的关系。”这样,学生通过练习、比较分析,再加上教者的启发诱导,便自然地引入了新课。

11.转换导入法

把课堂复习或提问中的题设或结论加以改变,或颠倒位置,导入新课。例如,初中“因式分解”教学的新课导入也可以这样设计:先给出一个“多项式乘法”的板演练习题,由学生板演得到:

教者简析;等式左端是两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右端得到的结果是一个多项式;反过来,如果我们知道了多项式,如何将它化为两个(或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研究的问题:“多项式的因式分解”。

12.趣味导入法

通过一些简单的小实验、小故事、小游戏或者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数学悖论、逻辑趣题导入新课,努力使学生在欢乐、愉快、乐学的气氛中学习,这对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会收到较好的效果。例如教师在上“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时,在课前用纸印好几个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三角形。课堂上让学生首先量出每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由学生报出任意一个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度数,老师迅速、准确无误地猜出第三个内角的度数,引起学生极大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在激发出他们强烈地求知欲后,借以引出“三角形的内角和”的问题。

13.逆向导入法

首先揭示问题的结论,概括或点明解决问题的重点、难点及方法,然后讲授新课。例如,在学习了“指数方程及其基本解法”知识后,在进行“对数方程及其基本解法”一节课的教学时,导言可以设计成:“指数里可能含未知数,同样,对数符号后也可能含有未知数。我们把在对数符号后面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对数方程。这类方程也有三种基本解法,关键是如何将对数方程化为代数方程。现在我们就来讨论它的求解问题。”

14.讲评导入法

一般是通过对学生练习以及作业中出现的问题或者是教师有意出示一种错误的解题过程,进行分析讲评时,借端生议,导入新课。例如,在“不等式的性质”教学时,先给出若a是实数,试比较a和-a的大小的解题过程为:因为a是一个正数,-a是一个负数,所以有a>-a。

教师分析:由于a是实数,比较a和-a的大小时,要作全面考虑。例如:a=3时,-a=-3;a=-1/2时,-a=1/2;a=0,-a=0。由此可见,-a可能是正数、零或负数,并不总是负数,故正确的解法是:因a-(-a)=2a,则当a>0时,a>-a;当a=0时,a=-a;当a<0时,a<-a。

在这里,我们用到了A-B>0A>B的知识。特别是A-B>0A>B,可以把比较A和B的大小的问题转化为A-B的符号正负的问题,这在实用上是很方便的。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研究“不等式的性质”。

15.情境创设法

有些概念、性质等基础知识比较抽象,不易理解。通过教师创设的情境,可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感情认识。如教学有关“行程问题”时,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首先,我问学生,你们喜欢看节目表演吗?然后,将课前已排练好“双簧”节目表演给学生看。由两名学生面对面地站在讲台前(表示一段路程的两端)相对而行,老师旁白。此时,我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他们所走的方向。相遇后提问:“现在出现了什么情况?”“他们走的路程是多少?”通过具体形象的观察,学生自然对“同时”、“相向”、“相遇”等几个概念有了感性认识。这样导入新课,不仅为学生学习新知扫清了障碍,而且激起了学生探求新知的热情。

16.一题多变法

应用题教学常常可通过一题多变导入新课。如教学“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时,我先出示准备题:(1)光明玻璃厂九月份生产玻璃15000箱,十月份生产的玻璃相当于九月份的倍。十月份生产玻璃多少箱?

学生列式计算后,我要求学生把这道题变成分数除法应用题,即:(2)光明玻璃厂十月份生产玻璃20000箱,相当于九月份生产的倍,九月份生产玻璃多少箱?

学生口算算式后,我又要求学生把这道题的分率变成间接条件:比九月份多生产了。告诉学生: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同时板书课题)。

这样导入新课,把具有内在联系的新旧知识紧密联系起来,便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

17.动作操作法

实践活动是兴趣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因素。有关几何知识的教材,采用动手操作导入新课的方法效果良好。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时,我让学生把预先做好的8个一立方厘米的正方体积木拿出来,让他们用这些小积木各自摆长方体和正方体。然后,我提出如下问题:

①你摆成的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怎样知道的?②你摆成的长方体或正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怎样知道的?③体积的长、宽、高有什么联系?

篇10

二、温故知新,复习导入

当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具有承接性的知识时,可以先带领学生们进行一个简单的知识复习,通过温故知新来引出本次课程的教学内容。采用这样的课程导入方式,一方面,可以通过复习过往的知识让学生们巩固记忆,为本次学习做好铺垫;另一方面,也能够借助所复习知识的内容特点,凭借其与本次教学内容之间的连带关系为学生们提前做好心理准备。例如,在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3《Howmany》单元中,出现了从thirteen、fourteen、fifteen一直到nineteen的重点词汇。为了便于学生们顺利融入课堂,我在课程导入阶段没有直接提出本次知识内容,而是先带领学生们复习了之前学习过的从one、two、three到ten的数字表达。复习完成后,我便很自然地引出了将数字继续数下去的内容,本次课程内容也就随之出现了。这样温故知新的课程导入方式,使得本次课程开始得十分自然。通过之前的复习,学生们已经对即将学习的新知产生了兴趣。复习之后顺其自然地开始新内容的教学,很好地消除了学生们对于英语学习的陌生感与抗拒感。

篇11

一、利用情境的设置,高效率地导入新课

环境能够影响学生的心情,支配学生的主观意识和行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文章的教学内容和意境来创设出更加舒适的学习情境,争取在学生学习和探索语文知识之前就让学生被教师创设的情境所打动,生成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且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想象与联想能力来体验文章中的美好情感。简单的说就是教师在进行新知识导入的过程中要把学生带进作品描述的情境之中。这样就是就能够凭借自己创设的意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优化语文教学课堂,使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得到明显的提高。

1.情境导入法――创设良好的意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众所周知,感人心者必须先在情感上打动对方。教师在教学中想要让学生通过对文章的学习来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内涵,就必须先让学生在情感上受到感染。这样教师在新课导入中的任务就是要挖掘文章中的情感因素,用情来引导学生走进文章,感受文章中的情感所在,并且产生心理上的共鸣。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往往会为学生营造一种贴近文章内容,情感与文章类似的氛围,或是为学生创建一个场面把文章中的意境呈现出来。这样学生潜在的学习意识就会被激发出来,同时被作者的情感所打动,在内心深处产生共鸣,于是便顺利地跟随着教师进入到下一个环节的学习。

2.看图导入法――利用优美艳丽的情境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九年义务教育中,语文课本中的每一课都为教师和学生精心准备了意境优美、符合文章情感且色彩鲜艳的情境图片,并且还配有一些教学的挂图,这些教学资源都是教师有利的教学“工具”。而且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查阅更多与文章相关的资料和图片。教师利用这些更加直观和形象的图片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会比教师单纯的语言更加具有说服力和真切感。这样也会让学生获取较深的印象,并且把抽象化的知识变得更加具体,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在导入环节中,教师利用图片或是挂图也会更加鲜明地揭示出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学习和理解文章。而且教师在导入环节充分发挥图片的作用,还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习效果得到迅猛的提升。

3.多媒体导入法――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激发学生进行丰富的联想

多媒体教学技术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产生和推广的。现在社会经济和科技的日益进步,也使得多媒体教学正日益趋于完善。素质教育要求语文教学的课堂也要彻底摆脱以前教师枯燥的讲解过程,要逐步走向声情并茂的、活泼有趣的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掌握语文知识,理解语文传递给大家的情感因素。

多媒体教学拥有其他教学形式所没有的教学优点,他不仅有声音、有色彩、有动画等,还可以将这些因素都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来为学生呈现一段影视片段,从而更好地辅助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增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直观性和可感性,确保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这样教师便通过为学生创设一个积极思考的学习氛围,来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求职欲望,从而达到语言所难以企及的效果。

二、通过质疑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求职欲望,顺利导入新课内容

问题往往最容易激发学生求职的欲望和探索的动力。在新知识的导入环节,教师应当重视质疑的方法和效果。通过对学生发出质疑来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探索,达到以兴趣来促进学生思考的教学目的。教师导入环节中一个恰到好处的问题往往会促成一个完美的开端,能够激发学生发散性的学习思维,带动学生共同营造起活跃的课堂氛围。因此教师在语文课堂的导入环节中要善于利用“问号”来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

1.提问导入――利用问题激发学生求知的动力

通过问题来引入新的语文知识是需要前提的,这个问题并不是随意的问题都能够达到导入的效果。导入环节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必须是教师经过精心设计才可以的,它的难度必须适中,而且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这样才能够确保教师提出问题之后,学生能够具有好奇的反应和表现,才能够推动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探索和创新。教师可以根据即将讲述的文章内容进行提问,为学生设立一个值得思考和探索的疑点促进学生进行不断的思考和探索。教师也可以单刀直入,在导入环节中直接提出问题让学生在积极的思考中迅速地进入新课的学习环节中来。

例如,在学习古诗《春望》时,教师可以低沉、伤感地问学生:“你们知道杜甫这位伟大的诗人吗?”由于学生之前学过他的诗词,于是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学过。”然后教师在追问“那你们又是否知道杜甫的心理历程呢?”这时学生左顾右盼鸦雀无声了。这时我便诱导学生说:“不如我们今天带着这个疑问一起来研究《春望》这首古诗吧,也许我们能够在其中找到答案。”这样学生的目光就全部集中到了即将学习的古诗中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求知欲望也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正如亚里士多德说的“思维是从质疑和惊奇中开始的”,在教师的导入环节,可以通过常有的问题来推动学生思考和创新。

篇12

一、诗情画意,创设情境

古代诗词名句是古典文化的精华,其语言简洁,意境优美,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因此,在导入环节,教师可通过古代诗词名句,渲染诗情画意的典雅气氛,创设润物无声的审美情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语文学习,更有利于学生的性情陶冶,正所谓“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

例如在教学余光中的名篇《乡愁》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

每个日落的黄昏,每个月圆的夜晚,一颗露珠,一阵清风,都会牵动游子的离情别绪,都会勾起游子对故乡的眷恋。王建说,“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杜甫说,“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之问说,“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李白说,“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那么,思乡之情在余光中笔下又是怎样的情深意长、绵绵不绝呢?就让我们一起赏析他的作品《乡愁》吧!

又如,在教学的《沁园春・雪》时,我和学生一起完成了这样的导入。

师:大家能说出哪些有关“雪”的诗句?

生1: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生2: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生3:高适的“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师:“岑参描写的雪世界灿烂至极、瑰丽奇幻,柳宗元描写的雪世界凄凉孤寂、毫无生机,高适描写的雪世界豪放激昂、慷慨悲壮。那么,笔下的雪世界是怎样的?今天,我们一同欣赏的《沁园春・雪》。”

的确,在古代诗词名句的感染下,学生能更迅速地进入课堂教学要求的学习状态。

二、借助插图,再现情境

借助插图,再现情境,可使课文具体化、形象化,可谓“一图胜千言”。在中学语文课本中,有的课文配有与其内容相符的插图,有的课文附有作者或小说人物的肖像画,等等。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了这些插图的存在,错过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媒介。其实,每当打开课本、学习课文时,首先映入学生眼帘的便是课文中的插图。这时,教师就要在新课的导入环节加以引导,让学生通过插图展开联想,引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探究。

用语言描绘课文中的插图:有风烟俱净、天山一色的长江三峡,有蜿蜒游动、连绵不绝的万里长城,有孑然于世、悠然采菊的陶渊明,还有充满生机、妙趣横生的世界――百草园。这些插图尽管只是从某个角度捕捉的印象,概括反映的思想情感并不完整、充实,但其或巧妙揭示了课文的主题,或形象描绘了课文的精彩之处,或将课文中的典型人物具体化。如果教师能充分利用这些插图,便能让学生在具体的感受中理解课文,进入情境。

除了课文插图,教师还可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呈现更为丰富的图片以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情感。

例如在教学《苏州园林》一文时,在导入环节,我让学生欣赏苏州园林的图片。从留园到狮子林,从拙政园到沧浪亭,每看一幅图片,学生都兴趣十足。我还把自己在苏州园林拍摄的照片拿给学生看,他们陶醉于苏州园林典雅别致的景色中,在暗自感叹之外还希望将来有机会去苏州看看。就这样,学生们一边观看有关苏州园林的图片,一边概述苏州园林的特征:水色山光美丽怡人,园林中不讲求对称的建筑,亭台轩榭的布局很合理,自然环境赏心悦目……由此,我自然而然地导入新课,巧妙地令学生直观欣赏美,理性鉴赏美,自主创造美。

三、乐曲开篇,引入情境

挑选旋律迷人的音乐、歌词精当的歌曲在新课的导入环节播放,将出现别有洞天的美妙意境。

例如在教学周敦颐的《爱莲说》时,在导入环节,我为学生播放古筝名曲《渔舟唱晚》,那舒缓婉转的古韵,令学生如痴如醉,渐入古文之情境。接下来,我设计了这样的开场白。

乐声飘飘,我们的眼前似有朵朵莲花绽放,它盈盈水间,卓然而立,圣洁不俗,出淤泥而不染,它是文人周敦颐笔下寄予了高洁品质的莲花,让我们在这《渔舟唱晚》的飘飘仙乐中倾听《爱莲说》吧。

又如在教学《杨修之死》一课时,我为学生播放了一首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其雄浑、豪迈的歌词,为学生们翻开了三国的历史画卷:金戈铁马的古战场,足智多谋的诸葛亮,谦逊亲民的刘备,英姿飒爽的周瑜,情深义重的关羽,忠勇仗义的张飞……歌曲放完,我适时引入新课。

相信大家已经沉醉其中,今天就让我们再来结识两位《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杨修和曹操,并一睹他们的风采。

乐曲开篇,导入在后,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体验美的情感,使学生充满激情地主动投入到语文学习中。

四、故事导入,引人入境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不在于教给学生多么深奥的知识,而在于唤醒学生沉睡的激情,令学生体验丰富的情感。其实,学生的创新想法和创造活动往往来自对某个问题的兴趣和好奇,而兴趣和好奇又常常来自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如果教师能把握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课堂情境的创设中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导入,便能吸引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对语文产生亲切感。

例如在教学《竞选州长》一课时,我采用这样一则故事作为导入。

一次,作家马克・吐温与当时的纽约州州长不期而遇。这位州长早就对马克・吐温怀恨在心,因此见到马克・吐温劈头就问:“马克・吐温,你的小说很成功吗?你知道世界上什么最厚实、最坚固,什么最锐利吗?告诉你――我的防弹车最坚固,我手枪里的子弹最锐利。”马克・吐温微微一笑,说:“尊贵的先生,我了解的和你不一样,我认为世界上最厚实、最坚固的是你的脸皮,而最锐利的是你的胡须。瞧,你的脸皮那么厚,而你的胡须竟能刺破它钻出来,能不锐利吗?

这个故事引来学生阵阵笑声,而我顺势板书课题,学生便顺理成章地投入到《竞选州长》一课的学习中。

又如在教学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一文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

在她一岁半时,突发猩红热,连日的高烧使她昏迷不醒,当她苏醒过来时,重病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从此,她坠入了一个黑暗且孤寂的世界,陷进了痛苦的深渊,成为一个不健全的人。但她却以惊人的毅力学完了从小学到大学的全部课程,并通晓英语、法语、德语、拉丁语、希腊语,成为美国著名女作家、教育家,被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评为“19世纪两个最了不起的人物”之一。这一奇迹的创造,当然与她自身的努力分不开,但在那些艰辛的岁月里,她能走出心灵的障碍,重新塑造自我的生命,也不得不归功于一位伟大的女性――她的启蒙老师安妮・莎莉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