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管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0 16:27:4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整合管理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整合管理论文

篇1

多年来,我们进行了很多教学改革的探索,但大多是停留在内容、手段、方法上的改革,而没有真正进行教学结构的改革。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目前最有效的途径。

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多媒体教学在教学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多媒体教学在教学中只是一个辅助作用,它不能够完全代替教师的教学工作,准确、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应从实际出发,遵循教学原则,合理分配时间,提高教学效益和提高教学质量为原则,对教学环节做周密安排,精心设计。

信息技术是一种认知工具,信息技术课是一种工具课,其作用在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的整合呢?

运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为指导

在信息时代,有很多问题是传统理论所不能回答和解释的,需要我们具有探求新知识、新理论、敢于向传统教育思想观念挑战的勇气和精神。

在上初中《化学》第三章第五节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中,如果就凭教师按照书本内容直接讲解,学生很难想到氯化钠的结构情形,但做一个Nacl形成的课件,这样学生就可以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体化,这样就降低了学生学习知识的难度,提高了教学效果。

可见,从内容、手段、方法、教学结构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从而真正实现了教学系统中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媒体的有机组合。然而这四个要素不是孤立地、简单地组合在一起,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而教学系统四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就是教学结构。这样就避免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在传统教学系统中四个要素的关系是:教师是主动的施教者,甚至是教学过程的绝对权威,教师通过口授、板书把知识传递给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是用耳朵在听,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是外部刺激的接受器(相当于收音机或电视机)。而此地媒体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作为辅助教师教、即用于演示重点和难点的直观教具,在这种结构下,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老师讲这本教材,复习和考试都是依据这本教材。

紧紧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这一核心来进行整合。

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正是为了有效地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即彻底改变教学系统中四个要素的地位与作用。

多年来我们培养出的大多是知识应用型人才,而比较缺乏创新型人才。“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1999年第三次全教会上主席还进一步提出:“要把增强民族的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

在上初中《化学》绪言这节时,如果单凭教师用语言描述,无论你怎样绘声绘色地讲解,学生只能凭自己的生活实践来理解,很难起到好的效果,但我们制作一个课件,在轻松的音乐声中,形形、丰富多彩的各种物质,潺潺的流水能蒸发变成水蒸汽,水蒸汽可以变成天空的白云,白云可以变成雨滴或雪花重新降落在地面等有声有色的一段音乐片呈现给学生,这样学生在一种轻松的学习环境中进入开门教学的情境中,引人处胜,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认识到化学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相互联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来实现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和全新的、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学习方式,从而彻底改革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育本质,达到培养大批具有21世纪能力素质的人才(即创新人才)的目的。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这正是创新人才培养所需要的。由此可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改变传统教学结构、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一条有效途径。

要高度重视化学教学资源的建设,这是实现课程整合的必要前提。

化学概念、原理大多数较为抽象,物质的微观结构既看不见,又摸不着,且化学变化又是在原子的基础上重新组合的结果。因此,单靠语言和文字的描述,学生较难理解。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动画模拟,能形象生动地表现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的运动特征,变抽象为形象,让学生直观形象地认识微观世界,更容易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理解化学原理。例如:解释化学反应时,动画模似“白磷分子”和“氧分子”,再拆分为原子,最后,重新组合为“五氧化二磷分子”的过程。又如:在做“Cu——Zn原电池”的演示实验的同时,通过动画模拟,使学生地看到电子运动方向和两极电子得失的情况。这样,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这样利用信息技术创建理想的学习环境、全新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从而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与教育本质。实际上信息技术就不再仅仅是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达到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要求,即与素质教育的目标结合在一起。

如上所述,是要通过信息技术所创建的理想学习环境和全新的学习方式。

实现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的整合的原则

篇2

完全的市场整合不仅意味着货物、服务、人员和资本可以完全自由流动,而且意味着地方辖区内外这些要素或产品持有者享有平等的市场准入条件和机会。市场层面的整合必定意味着辖制市场竞争的制度层面的整合。这里所言制度层面的整合,是指建立和维持上述无特权的竞争秩序,包括规则体系的建立和规则的实施。

地方政府竞争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但并不是说它就是一种好现象或者是坏现象。是好是坏,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可以根据政府之间的纵向和横向关系把地方政府竞争分为两种情况:纵向的地方政府竞争和横向的地方政府竞争。在计划经济时代,甚至也有地方政府竞争现象:比如地方对中央的事实上消极遵从,尽管其表面上遵从中央的指示。这就是计划经济时代的纵向竞争的特点之一,也是为什么中央在1978年前不断尝试分权、试图打破“治乱循环”的原因之一。来自各地的政府或部门负责人到中央各部委去要项目要工程要资金,这就是计划经济时代地方政府之间横向竞争现象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上述两种现象继续存在,这证明了地方政府竞争仍然存在。而且大量地方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事例证明,我国的地方政府竞争大量存在。

本课题报告将重点分析我国与地方政府竞争有关的市场整合问题,并且只限定在产品和服务流通领域,不涉及资本流动和人员流动两大领域。由于与此相关的市场整合的对极是地方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我们将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分析地方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的形式、剖析其成因、尤其是其深层制度原因,并从规范意义上指出统一大市场要求的重要性,归纳迄今为止的政府对策措施及其弊端,最后就建立一种与之有关的市场竞争和政府竞争秩序提出一些操作性构想,因为要消除地方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之弊端,既涉及到提出建立市场竞争秩序,也涉及建立一种政府竞争秩序。

二、调研设计与实施说明

目前我国地方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仍然较为严重。本课题的最终目的是提出一些解决地方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的操作方法和思路。为此,本课题设计了调研方案,采取了结合现场摸底调研、文献收集分析的分析办法。调查点为江苏省苏南地区、浙江省嘉兴市、安徽省宿州市以及北京市。上述四个地区的摸底调研由来自相应地区的课题组成员负责实施,在2001年内完成。调查内容限于过去和当前产品与服务市场中的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本地针对外地的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问题,也可以是外地对本地的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问题,这样实际所涉及地区不仅限于所调查的四个城市。课题组成员此外还与四地政府部门和不同行业的企业进行了访谈,以求了解这些部门对市场整合和地方保护问题的掌握情况及其对解决问题的看法。调查难度较大,因为地方政府官员一般不愿“家丑外扬”,倒是通过调查了解到外地针对这些省市的地方保护情况更多。

从摸底调查结果看,这四地均有一些零星的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问题,但与我们此前所间接了解的情况比,这些调查结果不能全面反映我国的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问题。因此,本课题在汇总分析四个调查市的摸底调查情况之后,又收集了遍布全国各地的各种书面案例,以求全面反映我国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的现状和问题。书面案例中有大量案例来自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2001年8月以来“整顿市场经济秩序—我们在行动”系列报道内容。本课题一共分析了经济半小时节目中的73个有关整顿市场经济秩序的案例,其中43%涉及到地方政府竞争背景下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问题。

三、地方市场分割与地方保护的概念界定和形式

市场分割的一个操作性定义可以是:市场分割是指分割市场的行为,或指市场的非整合状态。前者强调过程与行为,后者强调状态。市场分割既可以是中央政府或者地方政府所为,也可以是行业主管部门所为,甚至可以是私人权力集团(如私人垄断集团、寡头、卡特尔)所为。地方市场分割似乎特指地方政府或地方行业主管部门或者地方私人权利集团的分割市场行为。但是,这种理解是有失偏颇的[②].中央政府也能造成地方市场分割。例证之一是我国建国初期中央政府推行的户籍制造成全国各地城乡分割。

地方保护则特指地方政府维护其辖区内经济主体利益(包括其自身利益)的各种保护行为。这里的地方政府包括地方行政、司法和立法当局,在我国甚至地方党委。在市场经济里,地方政府作为其职能的一部分保护辖区内经济主体的合法利益是天经地义的,但是无权保护经济主体的非法利益。因此,应该相应地把地方保护分为两类,一类是合法保护,一类是非法保护。此外,应该看到,在非法治国家,保护的“合法性”本身不等同于这种保护就符合法治国家标准,因为法律法规本身是否公正也有待论证。

当前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的形式很多。2001年4月21日《国务院关于禁止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实行地区封锁的规定》列举了七种地区封锁行为,也不能概括全面内容,其余行为只能作为“实行地区封锁的其他行为”列作第八种。这些地区封锁行为均属于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所谓地区封锁,是指“地方政府或其职能部门通过行政权力建立市场壁垒的行为”[③],也称为“地方行政垄断”[④].

《规定》中合计八种地区封锁行为是:

1.以任何方式限定、变相限定单位或者个人只能经营、购买、使用本地生产的产品或者只能接受本地企业、指定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提供的服务;

2.在道路、车站、港口、航空港或者本行政区域边界设置关卡,阻碍外地产品进入或者本地产品运出;

3.对外地产品或者服务设定歧视性收费项目、规定歧视性价格,或者实行歧视性收费标准;

4.对外地产品或者服务采取与本地同类产品或者服务不同的技术要求、检验标准,或者对外地产品或者服务采取重复检验、重复认证等歧视性技术措施,限制外地产品或者服务进入本地市场;

论文中国的市场整合与地方政府竞争来自免费

5.采取专门针对外地产品或者服务的专营、专卖、审批、许可等手段,实行歧视性待遇,限制外地产品或者服务进入本地市场;

6.通过设定歧视性资质要求、评审标准或者不依法信息等方式限制或者排斥外地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参加本地的招投标活动;

7.以采取同本地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不平等的待遇等方式,限制或者排斥外地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在本地投资或者设立分支机构,或者对外地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在本地的投资或者设立的分支机构实行歧视性待遇,侵害其合法权益;

8.实行地区封锁的其他行为。

上述行为在我国普遍存在。在产品市场上,从行业分布看,白酒、啤酒、水泥、化肥、药品等行业的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现象较多。

其他地方封锁形式应该还有。有些案例尚算不上是市场分割案例,却属于地方保护范畴,尤其是部门保护范畴,但是涉及到市场整合问题。比如安徽亳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对40多家产品质量不合格的本地小化肥厂发放“临时生产许可证”,从每个小化肥厂收取检测费可达数千元。正是这些小化肥厂的存在,严重扰乱当地化肥市场,损害了农民的利益[⑤].

与产品和服务贸易有关的司法领域地方保护问题同样非常严重。案例之一是:1994年宿州市物资机电公司(申请人)在一次欠款纠纷中胜诉后申请原宿州市人民法院(现为宿州土甬桥区人民法院)执行,被申请人为山东省泗水县全林镇镇政府(承担连带责任,因其所属企业欠宿州市物资机电公司款,其后破产倒闭)。原宿州市人民法院先后20余次去山东泗水县全林镇,均未果。标的额为20余万元。延迟履行金达50余万元。法院执行人员要求泗水县委、县政府、县法院,济宁市委、济宁市中院协助此案中,均未形成结果,此案件已达8年,至今未执行分文。

大量事实表明,行政审批和政府令已经是影响市场整合的重灾区。目前许多地方都在清理地方性的行政审批制度,好些地方还开设了行政审批中心。行政审批中心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它只关系到投资审批程序的简化。虽然行政审批数目减少了,仍然没有约束其反弹的机制。充其量,由于中国加入了WTO,涉及外贸和外资领域的行政审批估计会透明化和规范化。但这仍然保证不了满足其他领域减少行政审批手续的要求。1986-1998年上海、湖北和吉林“汽车大战”案例中,存在着大量的外地汽车销售禁令,保护与反保护博弈就演化为恶性竞争,消费者原则受到藐视,因为消费者的选择权受到了剥夺。

四、地方市场分割与地方保护的成因

根据对所收集案例的研究分析,地方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的动因主要有:

1.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最大化;

2.地方政府保护本地企业,促进本地经济增长,维持和扩大就业,减少失业;

3.地方辖区存在保障产品质量安全的需要,并以此为名目,推行地方保护;

4.地方政府官员创造政绩的需要;

5.由于地方政府官员与地方企业负责人往往同属一个社会网络,人情关系和企业寻租往往驱使地方政府官员保护此类企业;

篇3

城市化既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同时又是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而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带有浓重的转轨经济色彩,改革开放以来城市人口增加基于以下三个主要因素: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经济发展引致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以及随着计划经济时期被人为控制在各行政区划的人口的解禁而增加的流动人口。

城市化速度的加快使本来隐性的城市公共资源短缺很快显现出来,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城市公共资源短缺的集中爆发从大城市逐渐蔓延到中小城市,并且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如水务问题、公共交通、垃圾处理、供暖问题、城市管网建设等。各城市在极度被动的状态下开始了“兵来将挡、水来土堰”的城市公共资源供给的攻坚战,但政府很快就发现这是个无底洞,政府的投入永远无法满足城市化带来的公共资源需求膨胀,政府开始寻求其他的途径提供公共资源。在这方面实践走在了理论的前面,如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公私合作体制)模式。在国外比较着名的是英国撒切尔时期进行的私有化改革,在国内较早对这一领域进行探索的是天则经济研究所的公用事业研究。由于转轨经济的特殊性,在我国可参照的经验不多,更无可直接引用的案例,天则的公用事业研究也是边理论边实践,至今已有一些正待检验的案例。因此,可以说在我国城市公共资源的供给从理论到实践尚无比较成熟理论体系和可操作性规范。本文尝试从公共财政的视角分析城市公共资源整合的目标与原则,而这恰恰是进行城市公共资源整合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包括如下三部分内容:城市公共资源内涵(本文所讨论概念的界定);城市公共资源管理研究的范围界定;城市公共资源整合的目标与原则。

一、城市公共资源的内涵

(一)城市公共资源的界定

城市公共资源是指自然生成或自然存在的资源以及由政府作为供给主体,被全体人民共享并具有一般公共物品特征的、城市生存和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物品。它能为人类提供生存、发展、享受的物质与条件,这些资源的所有权由全体社会成员共同享有,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共同所有的基础条件。

(二)公共资源的特点

城市公共资源属全体人员共同享有,一个物品是公共资源,必须有以下特点:

1.公共资源具有公共物品的特性。公共物品是相对于私人物品而言的。与私人物品相比,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所有权不属于某个人,而是属于部分成员和全体成员所有。它同时存在多个使用者,每一个使用者不存在竞争性,具有公共性质。

(1)公共资源的非排他性。一个使用者使用公共资源不会引起另一个使用者的效用减少。公共资源是一定区域内全体人员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2)公共资源的外部性。一旦公共资源遭到破坏时,对其他使用者来说会产生一种额外支出,例如,同使用一条河流的上下游两用户,上游企业排放污水必然会影响到下游居民正常生活。

2.公共资源具有稀缺性。在工业化社会以前,各种资源丰富,人们认为公共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然而随着工业化带来的经济飞速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以及人口的剧增,人们才认识到了公共资源的稀缺也在日益增加。

3.公共资源具有整体性。这就决定了一旦某项公共资源受到破坏,将影响到公共资源的整体价值。如城市的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等会降低城市的整体价值。

4.公共资源价值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评价公共资源价值不仅偏重于其经济价值的评价,更重要的是偏重于对其公共资源的社会价值的评价,即公益性的评价。

城市公共资源具体包括:

1.城市中的自然资源。如空气、水、土地、森林、草地、湿地、矿产、海洋等资源。

2.城市中的社会资源。主要包括:一是有形资产。可经营资源、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生态环境、文物古迹和旅游资源等;二是无形资产。依附于有形资产的名称、形象、知名度和城市特色文化等无形资产的使用权、经营权、冠名权等相关权益。本文所讨论的公共资源问题主要集中在城市中的社会资源。

二、城市公共资源管理研究范围界定

通过上述公共资源的内涵分析,以及考察现代市场经济国家对城市公共资源管理的沿革,我们将城市公共资源管理的研究对象作如下界定:

(一)城市公共资源的提供

城市公共资源的提供主要针对上述分类中的公用事业部分而言。和其他转轨国家一样,我国公用事业也带有较为明显的计划经济的痕迹,因此我们在理论上首先应根据公共财政理论明确哪些是纯公共品,是由政府必须无偿提供的;哪些是准公共品必须由政府有偿提供的;哪些应该由市场提供的;哪些是暂时无法分清的。

(二)城市公共资源建设的融资模式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全部由财政投资的公共资源;财政与市场共同出资的公共资源;由市场融资建设的公共资源。具体融资形式体现在:财政融资,包括财政预算、国债、政策收费等;银行贷款;企业和项目直接融资等。其中近年来表现尤其活跃的是企业和项目直接融资,涌现出很多重要的做法,包括:企业发行“准市政债券”;以信托为工具的“准市政债券”(如国内第一个成功的案例是上海外环隧道项目);保险资金的进入。2003年底,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投资体制改革方案》,提出鼓励和促进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这些投融资模式应进行操作程序的规范、操作方法的完善,并逐渐将其一般化。

(三)城市公共资源的经营模式研究

在城市公共资源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有偿提供的,这是一笔只要城市存在就永远不会枯竭的收入,现在由于经营城市公共资源的大都是国有企业,国有经济效率低是经济学人所共知的,因此现在经营城市公共资源的国有企业大都亏损。而私营经济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在公众利益与其经济目标发生冲突的时候,难免会发生损害公共利益的事情,伦敦机场由于私有化而一度出现滞留旅客无法登机的混乱局面就是先例。城市公共资源经营模式研究从理论到操作细节的设计,以及适用的条件都应有事先的充分准备,而且需要通过区域试验不断积累经验,最终形成法律规范。

(四)城市公共资源的监管、评价体系研究

城市公共资源的监管、评价体系是城市公共资源正常有序运营的保障,监管、评价体系的不健全是转轨经济的又一特点,因此监管、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城市公共资源运营模式研究同等重要。

三、城市公共资源整合的目标与原则

(一)城市公共资源整合的目标

通过城市公共资源的理论研究,以及对具体城市公共资源提供与管理的现状和背景分析,在借鉴国外和国内先进经验基础上,提出具体城市公共资源整合目标:理顺政府对城市公共资源管理的责任、地位和作用;规范市场进入公共资源领域的规制及程序;完善城市公共资源监管体系;建立城市公共资源管理评价体系。

(二)城市公共资源整合的原则

1.以公共财政的理念为城市公共资源整合的基本理论指导

城市公共资源主要解决城市公共品的提供以及外部性的纠正,因此对现有城市公共资源进行整合的理论基础应是公共财政理论,以公共财政理论为基础,对具体城市的公共资源供给现状进行分析,确立政府对城市公共资源管理的责任、地位和作用,确定市场进入城市公共资源领域范围。

2.以经济环境、人文环境和制度环境的区域性特征为城市公共资源整合的基本出发点

篇4

两年前,我曾自制一个《质数与合数》的课件用于辅助教学。在这个课件中,我将所有要写的板书、要提的问题、要操作的过程甚至要思考的关键细节都一五一十地设计进入课件。上课时,我“熟练”地操作课件,满怀期待地组织学生参与学习。教学中学生也认真地观看我演示的课件。但在做课堂练习,对教学情况进行反馈时,发现不少学生对知识要点仍有不理解的地方。为此,我深感不解,课后找了几位学生收集反馈信息,查找原因。学生甲说:“课件是好,只是课件中的知识太多,我好像有些湖涂了,这节课的重点知识也弄不清楚”。学生乙说:“跟看电影似的,不用我们动手、动脑。问题有了,答案也有了,我们轻松得很,只是我还没有完全弄懂这节课的知识”。两位同学的回答一语惊醒了我。于是仔细回忆了这节数学课的教学过程。原来,在这一节课中,我没说上几句过渡语,也没口头提出几个问题,甚至连板书也没写几个字。难怪学生说是看了一次电影。最后检讨分析原因: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我赋予课件太多的功能,将自己的主导作用让给了课件,在上课时我只是成为一个播放电影的播影员。从这一个课例可以得出:在设计与应用课件时,无论课件是多么充实,多么完美,多么细致,课件在教学中都只能是起辅助作用,决不能替代教师的主导作用。

反思二:数学课件能替代学生的主体作用吗?

制作与应用数学课件时,许多老师往往会引发的另一个问题是:将不少的需要学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的重点与难点,用电脑演示,替代学生去想去做,从而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今年11月,我就进行了一次对比教学实验。那是在教学《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一课时,在1班我利用闪现课件演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每排摆5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3排共摆了15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以此来验证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课后,仍发现有近二成的学生对面积公式推导的认知存在疑难。在我代课的另一个班同样教学这一课时,我没有使用数学课件,而是用学具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用足够的边长是1厘米,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来填补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面积,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来完成面积推导过程。课后进行检查反馈。发现效果比用课件演示要好得多,学生对推导过程、公式内含都说得有条有理。事后我与同行教师对这个比教学实验进行研讨认为:用数学课件演示长方形面积推导公式过程,虽然有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可以省去学具准备,组织学生实践等麻烦,但学生没有动脑更没有动手,学生没有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而是成为课件演示的附和者。其对面积公式的理解远远没有学生亲自动手实践,细致动脑思维产生深刻效果来得快。因此,在制作与应用数学课件时,要注意尽量不要让课件替代学生,剥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其教学效果肯定是达不到理想状态的。

反思三:数学课件能应用于所有知识课的传授吗?

数学课件有利于知识的传授,也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是不是所有的数学知识都可以用课件辅助教学呢?其实不然,我在观摩一位教师用课件教学《面积单位及进率》时,就遇到过这么一个事例:在教学面积单位时,老师为了让学生感知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等面积单位,花时间让学生看实际面积,用手摸实际面积。可是在讲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时,老师在课件中绘制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图形经投影放大后,与学生刚刚建立的面积表象产生了冲突,当时就有学生对两个不同的面积图形提出异议。尽管老师对图形作了解释说明,事实上还是产生了不良的负面影响。这样的例子在几何图形的教学中最为常见。由此也可以看出:在制作与应用数学课件时,要先认真审慎所授知识是否适合使用课件来表述。从而避免多媒体课件表述的意义与客观标准产生不相符的负面影响。

反思四:数学课件能成为练习题库吗?

在我观摩的课件辅助教学的50余节课中,没有把数学练习题目列入的只有几节,绝大多数课件都把练习题目作为重要的一部分纳入其中,纯粹将课件用于展示练习题的课却不少,比例远远高于将课件用于辅助新知新授的课。让我印象最深一节课是:课件中练习题多达到口算题12道,应用题8道,做完一题又一题,让学生忙得团团转。在听课时,我们不得不为这位老师在处理教材上的功夫。知识系统面面具到,练习题目层次分明,知识拓展颇有深度。课后,我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时,大多数教师都认为练习容量太大,学生对知识不一定都掌握了,教学效果不一定好。但我认为这节课不仅是练习过多的问题,而是歪曲了多媒体课体辅助教学的功能。因些,数学课件制作与应用时又一个值得的反思是:数学课件不是练习题库,不要走进数学教学用“电灌”的误区。

反思五:数学课件有必要制作得尽善尽美吗?

许多老师在制作与应用课件时,大都会把课件的美观放在取舍的比较重要位置。殊不知,课件美到了极至时也是一种错误。在一次数学优质竞赛中,就出现过这样的一幕,当授课老师刚展示课件,在场的所有师生都被吸引住了:淡淡的蓝天白云,淡绿与淡黄的渐变背景,五颜六色的鲜艳花朵排在一条浅灰色的公路两边,还有青绿的树,漂亮的小汽车。整个画面是那么的鲜艳、那么的和谐、那么的精致。在这美景的陶醉中,授课老师开始了《相遇的行程问题》的讲解。课件演示得那么准确、学生听得那么认真、观摩者也是那么专注。可是在巩固与扩展练习时,学生却遇到了多重困难。究其原因是:学生的注意力虽然高度集中,但是许多的注意力不是在观看课件演示相遇的情形上,而是在欣赏课件的美丽景色。造成注意力错位,课件的美干扰了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能力。因而,在制作与应用数学课件时,不要刻意地去过份美化课件,以免产生意外的干扰因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