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0 16:28:0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幸福心理学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二)体系化训练方法与原则:理论、研究、应用大学生心理训练应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指导、科学实验的证据及有效的训练方法,训练过程要坚持理论性、研究性和应用性原则。首先,大学生心理训练目标、内容、方法受到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指导,同时心理训练过程中也有必要进行理论传授、阐释,这不仅可以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这样训练,而且清楚怎样配合和自我练习才能导致更好的效果。忽视理论的关照,心理训练就会流于表面,甚至导致游戏化和娱乐化。其次,积极心理学以事实为依据,经过严谨的科学方法得出结论,具有科学性。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大学生心理训练也要坚持研究性原则,即一方面通过传达幸福科学增强训练的说服力,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大规模的人群调查、对照组实验设计、跟踪调查等,力求掌握我国大学生心理训练有效性的实证研究结论,以更好地实现训练目标。最后,应用性原则是指不能只停留在理论阐述与研究的结论解释上,而将它们进行必要的、合理的应用转化,转化成容易被理解和接受的各种训练方法的具体设计,使得理论、研究结论与应用紧密结合,如先测试、再干预、再测试的训练过程,融理论、研究和应用为一体,既避免枯燥,又增强趣味。同时,不仅是课堂上进行有效的研究和应用,整个训练环境也要嵌入积极观念,教授生活中便于应用的幸福心理技巧。
二、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对大学生心理训练过程的思考
(一)幸福感觉提升,积极情绪体验训练积极情绪的扩展-建构理论认为积极情绪让我们感觉良好,即它不仅反映成功和健康,还能够产生成功和健康;积极情绪改变我们的思维,即拓展常规之外更广泛的思想和行为意识;积极情绪改变我们的未来,使我们能够发现和建构新的技能、新的关系、新的知识和新的生存方式。帮助大学生识别、唤醒、体验积极情绪并成为习惯化技能,首先就要根据积极心理学关于情绪研究的分类,即有关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积极情绪三类,针对性地开展训练活动,帮助学生保持面对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积极情绪的连贯性,从而抵御消极情绪,提高生活满意度,获得主观幸福感。面对过去的积极情绪有满意、满足、成就感、骄傲、平静等,如何获得这些情绪?积极心理学从改变认知、学会感恩等角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大学生心理训练过程中,改变认知训练,就是要讲解情绪与认知的关系,即所有过去的情绪都是由思维和解释启动的,而不是事件本身引起的,尤其是要帮助学生纠正教条的决定论,即过去不幸影响未来的错误观念;其次,进行感恩训练,就是要通过课堂感恩记录、感恩沉思、感恩分享,课后记感恩日记、“感恩拜访”等的练习有效改变大学生对过去事件的情绪体验,获得内心的平静和满足。面对未来的积极情绪包括乐观、希望、信心和信任等,如何引发这些情绪?积极心理学认为可以通过改变对未来的希望而实现。在心理训练过程中就是要帮助大学生获得习得性乐观,从训练积极乐观的解释风格开始。首先,教授艾利克斯的情绪ABC模式,通过讲授理论及案例分析、完成句子等形式让大学生认识到对事件的看法和解释而不是事件本身决定了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其次,教授反驳悲观的技巧。如采用完成句子、续写故事等方式传授自我对话和自动思维反驳技能。具体可采取当悲观想法出现时,先进行举证、再扩展解释来发现自己对事件的曲解,从而打破破坏性习惯思维等。最后,教授减少悲观想法的技能。如通过三步走的方法,分别试想最坏、最好和最可能的情形,然后针对最可能的情形制定一个应对计划并实施。以上训练方法都可以根据大学生实际生活情境进行案例编排展开。面对现在的积极情绪体验主要包括“愉悦”和“满意”。积极心理学并不排斥合理的培养愉悦感以获得当下的幸福体验。当然,面对现在的积极情绪仅仅停留在愉悦感上是不够的,还要将其提升到更高层次的幸福体验,即面对当下的“满意感”。如获得当下的愉悦感可以通过训练大学生的正念,让他们学会在心灵安静中全心与当下同在,承认、接纳和审视正在发生的不幸、消极情绪等,从而激发直面它们的信心、勇气和能力。而满意感的获得,则需要大学生必须付出努力和意志力,因为它来自于自身优势和美德的展现。帮助大学生识别、展现和发挥自身的美德和优势的所有途径都有助于他们获得满意体验而感到幸福,如让他们去帮助别人、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发挥潜能进行作品创造等等。
辅导员的年龄优势使其容易和学生沟通。当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中绝大多数都是从高校毕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年龄、价值观、生活模式与在读大学生都很接近,属于同辈群体。师生之间基于成长背景的差别小,沟通的防御性低、有效性高、互动性强,所以辅导员对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包括心理素质的培养、塑造、提高和发展具有最直接、最持久的影响和作用,很多学生比较信赖辅导员,在学习、生活中出现问题时愿意主动与辅导员沟通,征求意见,寻求支持。
2.资源优势
就工作内容来看,辅导员负责学生学习、生活的管理工作。小到学生的生活起居,大到毕业生就业,对于学生适应环境能力、情感状况、人际关系和谐程度等情况都比较了解,加上学生干部团队的辅佐,使得辅导员与专业任课教师和行政工作人员相比,无论在与学生接触的时间还是工作内容的性质方面,都有十分独特的资源优势。同时,辅导员要伴随大学生走完大学求学的几年时间,相较于专业课教师,他们是“任课”时间最长的老师,也是“上课”门数最多的老师,和大学生接触最广泛、最具体、最有机会深入了解本班学生的思想动态、情绪、困惑、压力等,知道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心理需求,这有助于他们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自身优势
我国目前的高校辅导员队伍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师范院校毕业的,数年师范教育的熏陶,使得这部分辅导员对学生的心理变化、情绪反应较为敏感,而心理学、教育学的专业教育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辅导员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或有能力提供正确的实现成长的其他途径。非师范教育专业出身的高校辅导员,在正式参加工作前,也接受了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岗前培训,了解了大学生群体生理、心理的发展特点,结合自身经历,进入职业状态也比较容易。总之,高校辅导员已经基本具备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同伴功能、顾问功能和疏导功能。
二、辅导员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开展心理健康调查,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辅导员开展好学生工作的前提是了解掌握学生心理的状态,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工作措施与方案。而要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就要进行心理健康普查,主要采用“心理健康问卷”从中筛选出有异常心理症状的学生,主动与他们面谈、分析,区别不同的问题类型与程度,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做到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及时预防。上课学习阶段,任课老师也要观察学生情况,反映给班主任、辅导员,结合学生心理档案,记录学生心理变化,再及时反映到心理咨询机构,或者做统一的心理知识讲座预防、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或个别进行指导、帮助。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早发现,及早解决。增强工作的针对性,提高工作效率。
2.培养学生骨干,建设和谐班级
班风的好坏也是影响学生心理的重要因素之一。每一位在校大学生都组合在不同的某一个班级内,班内同学彼此熟悉,没有较大的距离感。而和谐的班集体能够促进学生们的心理健康发展,辅导员应引导大学生在班内建立一些爱心小组,同学间互帮互助,互敬互爱,这种对心理的关爱往往能落到心坎上,并能让人动情、感触深,甚至终生难忘。相反,若一个班级的风气是消极的、互不配合,像一盘散沙,那么班级的每个学生就会感到孤独无助、紧张压抑,班集体名存实亡,久而久之不仅影响每个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效率,而且也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辅导员在日常班级管理中要注重班级建设,要把班风建设作为班级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规范学生行为,培养和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抓好班风建设。辅导员可以在学生中建立起很好的信任感,做学生的知心人,以“情”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影响力。
3.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排除关键还要靠培养学生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而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辅导员要积极引导大学生走向社会,深入基层,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要创造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增长见识,调适心理,认识社会,把自己融入社会,从中接受锻炼、磨练意志,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4.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对孩子起着表率作用。父母应该而且必须配合学校,关心青年学生的成长,父母有责任了解与关心自己孩子的心理问题,尤其在一些年轻人情感纠葛问题上,家庭的处理往往比其他机构更有效。辅导员首先应使家长明确家庭对学生心理支持的作用,让家长认识到预防学生陷入心理危机的重要性。其次应定期与学生家长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在校外的表现;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内的思想状况和行为表现;最后对于发生心理危机的学生,辅导员应在第一时间通知其家长,使家长配合干预,对其实施监控。
5.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辅导员要学会倾听艺术。倾听艺术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有效途径。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情感复杂动荡,有些学生性格内向,遇到问题时不愿意将其真实感受表达出来,这给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辅导员在同学生的沟通与交流中,不仅仅是老师对学生说,认真地倾听学生诉说也很重要。如果辅导员能够以学生为中心,理解和体会学生的感情,认真地听取学生的陈述,并启发学生陈述,让其在述说中表明自己的观点,宣泄自己的情绪,才能真正地、客观地了解到学生的内心世界。
6.心理学在辅导员思想教育工作中的运用
二、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导意义
1.以积极心理学理论明确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目标
积极心理学和传统主流心理学相比:传统主流心理学是如何帮助大学生解决现有的心理疾病或心理问题,只关注到一部分人群,无法广泛性地服务于普通的大众学生[5]。其实心理健康教育是为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对心理健康概论、交往心理和调适、情绪纷扰与控制、恋爱心理与调适、学习心理与调适等多方面内容的课程[6]。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内容是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幸福感主要是体现于生活质量和积极品质感受,这种幸福感的主要是个体的自我实现体现如何与生活质量的一种协调。对事件的解释和看法是否个体感到幸福,有没有幸福感[7]。这也是对自己已有的生活状态和理想的生活状态的一种肯定的感受[7]。目前,积极心理学主要是探讨人类的幸福感、积极品德、愉悦感,研究积极品质和积极情感体验[8]。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可能会导致资源不足、出现就业难,理想生活和现实生活巨大差距会导致大学生的没有幸福感。从而导致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所以培养大学生的幸福感,提升大学生的积极品质是现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务。
2.以积极心理学视角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影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以前主要关注的是消极心理学的方面,主要内容是对个体现存的心理问题的诊断与治疗,解析心理异常现象,侧重于心理问题的解决[9]。积极心理学是以注重大学生个体内心潜能的激发,培养积极的品质,如个体积极的情感、积极的思维、积极的品质等;现阶段将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积极心理教育有机结合,不断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是积极心理学的重要目标[10]。笔者认为现代教育应该把目光聚集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增强幸福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当代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理性的对待理想和现实生活的不同,以积极向上的品质来自我调整,以坚忍不拔的意志来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使大学生在面对未来生活和危机时,能够积极面对,自我调整心理问题。这是积极心理学在当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
3.以积极心理学理论转变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模式
在现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很多学生意识不到自己的心理问题,就算意识到了心理障碍也不愿意主动咨询并寻求帮助,而学校对这些现象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只能通过在一定区域开展心理学讲座、建立咨询室、情绪发泄屋等。这些工作却没有带给学生多少效益,甚至使学生接受了负面的影响。所以,要以积极心理学改变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首先,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建立积极向上的品质与态度,注重个体的生活态度与幸福感,帮助学生以积极向上态度的面对外在环境和挫折,以完善个体的人格,提高心理素质,提升品德境界。
本文认为在教学内容增加趣味性,以鲜明的个性色彩和心理特点来使大学生参加各种心理剧演出;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与他人分享的愉悦,使大学生的有一个良好的的情感体验,挖掘大学生的内在潜能,培养大学生的积极、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从而达到预防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出现,促进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健康发展。结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我国现代高等教育中显示重要地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个人成长与未来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培养全方面综合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启到了重要作业。现阶段是利用对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建立学生自信与自尊,对社会现状与生活质量保持一个积极向上的态度,从而促进个体更快地成长和发展。
作者:刘宗利 刘宗顺 孙佳慧 曹华 单位:长春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SHELDONM,KINGL.WhyPositivePsychologyisNecessary[J].AmericanPsy-chologist,2001,56(3):216-217.
[2]李金珍,王文忠,施建农.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J].心理科学进展,2003,(3).
[3]刘剑.积极心理学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的作用[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12).
[4]Schultz,DuaneP.Ahistoryofmodernpsychology[M].NewYork:Thom-sonPress,2004:152.
[5]叶昇尧.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帮助,第五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2016:161
[6]裴利华.模糊数学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测评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09(12):115-118.
[7]Dinner,E.SubjectWell-Being:TheScienceofHappinessandaProposalforaNationalIndex[J].AmericanPsychologist,2000,55(1).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0)08-0037-03
记者:王总您好,很荣幸您能接受《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的采访。众所周知,安人测评自2003年成立以来,在心理测评领域已经有了非常好的口碑和品牌积累,但是今天我看到您的身份是来自“安人心理”(),能否请您介绍一下其中的缘由?
王薇:首先感谢《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对安人公司的关注,也注意到了安人测评与安人心理的细微差异。成立于2003年5月15号的安人测评是安人品牌[1]下最早成立的公司。在教育系统中,得到史家小学、北京市十五中学、北京市教育系统人才交流中心等数千所学校及百家机构的青睐。
虽然心理测评受到很多学校及各种人力资源机构的青睐,但我们深刻意识到,安人需要从单纯的“心理测评软件供应商”转变为一个“系统的心理健康产品供应商”。心理测评协助人们理解潜能,而之后如何提升人们的潜能,安人在思考。
请看这样一组数字:全球4亿人患有精神或神经疾患;中国重性精神病人约1600万,占国家医疗支出20%;在中国3.4亿17岁以下的人群中,约3000万人有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在中国60岁以上老人中,AD、VD等患者总数在300万以上。[2]
更重要的是,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收入越来越高,一片阴云却在人们心中越来越挥之不去――钱多了,我们真的就更幸福了吗?为什么某些待遇不错的公司却出现员工不断跳楼的尴尬?根据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费立鹏教授推算,在中国,每两分钟就有1人自杀身亡,有8人自杀未遂。我国每年有28.省略)首页上这样介绍安人心理:“以积极心理学为核心,结合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提升人类幸福感。”可否解释一下这句话的含义?
王薇:这句话听起来很简单,但是要真正做到科学、专业,实际上有很多扎实工作要做。
第一,要以“积极心理学”为核心。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在国内已经开始流行,安人在公司成立八周年之际,即将推出一套“安人应用心理学实务手册”,包括安人公司原创的《积极心理学测量手册》、《积极心理学实践入门手册》、安人公司翻译的积极心理学发起人之一塞里格曼的代表作《习得无助》,以及被塞里格曼称为“积极心理学的天才”的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的代表作《积极性如何改变你的生活》等。我们要加强对有实证科学基础的积极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学习、研究与传播。
第二,以心理测量为基础。如何准确评估人的个人优势、人的积极情绪?如何评估学校的心理资本?诸多课题都在探索研究中。安人公司基于在心理测量领域的传统优势,目前,我们正在组织十余位心理学专家共同研究这些课题,期望为产品研发和效果评估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以科技手段为引领。重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5]与物联网[6]在心理学领域的应用。上述三网的发展将大大降低心理学研究中数据采集、传输及处理等技术上的困难,从而使心理学研究以更有趣的方式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举个简单的例子。林伟被同学冤枉,憋了一肚子火,他需要填写一份冗长的问卷以分析出此时他的心理状态吗?不,我想,大家的答案都会是:不需要。林伟可以找一个充气人发泄一下,消消火气,然后坐在一把宽松而舒适的放松椅上,听着动听的音乐,让那个积极、平和的自我被悄然唤醒。此时,他的行为、多项生理指标已经被设备中的传感器记录下来,用以选择最能帮助他放松的音乐,并同时将这些物联网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服务器上。更有趣的是,林伟还可以借助移动互联网与互联网,与其他有类似问题的同辈进行群体分享,交流心得。希望这样的心理健康服务平台能够融入到中小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对改善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所助益。
记者:从您的介绍中,我们看到了安人对研发的重视。下一步在研发心理健康科技新产品上有什么规划和设想?
王薇:安人一直以来非常重视研发。2003年,安人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了题为《中学生心理档案系统的构建及其应用》的心理档案方面的论文[7]。 2004年,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测试了10万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安人为该项测试提供了“心理健康与人格”等测评指标[8] ;2005年,安人研发了一套完整的心理健康服务系统。2006年,安人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与《中国教育报》举办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评选活动中荣获第一届十佳企业称号。2007年,安人举办了第一届心理商业机构年会,来自全国各地四十来位心理学商业机构负责人参加了此次年会。2008年,安人发起了5・12地震之后的灾后心理支持项目――华老师,并及时开发了在线心理咨询机器人。2009年,安人研发了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心理行为训练体系――幸福课。2010年,安人出版了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的团体活动课手册《积极心理学团体活动课操作指南》。
作为研发主导的高科技企业,安人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离不开以下两点:
(1)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例如,中国社会心理学副会长、中科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副院长时勘教授与中国心理学会学校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系教育心理学雷雳教授都一直非常关注并积极支持我们的工作;此外,全国各地的心理学界众多同仁都非常关注和热情帮助安人的成长,安人目前拥有专兼职心理学博士五人,心理学讲师数十人,承担国家教育部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多项,保障了安人心理的研发工作。
(2)安人内部对研发的重视。安人公司坚信,改变世界,从改变自己(大脑能力与主观幸福感)开始。安人内部每年都有超过10%的硬性经费投入在研发上。发展至今,安人已经拥有上百项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比如软件著作权、专利、在国际一流期刊与学术会议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原创的图书,等等。2010年6月1日~4日,由美国预防科学学会(The Society for Prevention Research)在科罗拉多州丹佛市举办的第18届年会上,安人公司的专家(王等)发表了题为《Online Intervention for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China: the Use of a“Happiness Ledger”》的论文。传统的在线治疗抑郁症的方法多是消极心理学导向,同时难以做到朋友之间的相互鼓励。而安人公司基于积极心理学原理开发的幸福账本[9],则充分结合了积极心理学与SNS社区[10]的优势,在会上受到众多专家关注。
记者:感谢您的精彩介绍,也感谢安人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事业作出的努力。最后,请您谈谈您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展望。
王薇:我们认为,积极心理学理念将影响新一代心理学家和心理教师,使他们对心理学的关注从“心理问题咨询”中解放出来,从而投入“让每个孩子生活得更幸福”这样更伟大的目标中去。而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的发展,将使得心理学研究更加便捷、无缝地融入校园生活、家庭生活,改变孩子们的生活质量。
安人出版的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支撑的团体活动课指南――《积极心理学团体活动课操作手册》,包含75个团体活动课程,是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提供的非常实用的操作手册,为教师更好地开展团体辅导与团体咨询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为了帮助一线教师学习和掌握这些理论和方法,安人组织了积极心理学巡讲活动,目前已经进行到第九期,来自全国各地的逾千名中小学骨干心理教师从中受益。安人真心希望能与各界开展更深度的合作。
非常感谢《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为我们提供这个交流平台。在展望未来之际,我希望,为了促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强有权之士、有识之士和有志之士的联合,把学校、科研机构、媒体、企业与社会有机整合,共同为提升人类幸福感作出贡献!
(稿件编号:100722010)
注释及参考文献:
[1]安人,始于2003年,专注于脑科学与心理学的商业应用。以实证研究为依据,依托专业社群,结合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开发并推广新一代脑与心理科技产品。目前,安人正在逐步以创新的方式,推动脑科学与心理学从学术殿堂步入现实生活。在这个过程中,安人公司也逐步从一家公司发展为三家行业领先的专业公司:安人心理、安人脑训练、与安人测评。详细内容见: 省略/
[2]数据参考中科院心理所心理健康实验室成立时的网站与宣传资料:labmh.psych.省略/problems.htm.
[3]数据参考:news.省略/c/2006-09-11/
170410980432.shtml.
[4]文字引自:《论语・宪问第十四》.
[5]移动互联网:是指通信技术与互联网相互融合的产物,详细介绍可以参考:baike.省略/view/1168245.htm.
[4][美]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侯玉波,乐国安,张智勇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年,第7页。
[5]时蓉华:《社会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7-18页。
[6]罗小平,黄虹:《音乐心理学》,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年。
[7]罗小平,黄虹:《音乐心理学》,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年,第431-432页。
[8]张璇:《潮州大锣鼓的观众态度研究》,广州:星海音乐学院,2008年第4期。
[9]樊星:《老年人参与学习活动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第120页。
[10]任杰,金志成,杨秋娟:《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元分析》,《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年第1期。
[11]温亮宇:《老年音乐教育调查研究》,未刊稿,2011年。
[12]http:///index.htm。
[13]罗小平,余瑾等:《老年・精神・音乐――老年人精神音乐学在中国的应用与发展》,广州:花城出版社,2011年。
[14]刘沛:《世纪末的美国音乐教育动态述评》,《音乐世界》,1996年第1期。
[15]刘沛:《音乐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第200页。
[16]沈政:《脑科学与素质教育》,《教育研究》,1999年第8期。
[17]注:详见刘沛译:《音乐行为研究的新方向》,《乐府新声》,1993年第3期。
[18]吴姝:《音乐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初步研究》,《大众文艺》,2009年第7期。
[19]黄虹:《愉悦、满足、轻松之源》,《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20]罗小平:《老年精神音乐学刍议》,《黄钟》,2006年第2期。
[21]罗小平,任杰:《钢琴学习在认知老化过程中的作用研究》,《人民音乐》,2009年第8期。
二、分析影响研究生幸福观的特殊因素。人人都向往和追求幸福,但并非人人都能获得幸福。研究生与普通人一样都在追求着幸福,研究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属于大学生中的佼佼者,但在年龄、学习和生活方式上较之大学生又有着一定的差异,可能在幸福观的形式上与大学生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但是随着环境和经历等等因素的变化,影响研究生的幸福观的因素又不同于大学生。
(一)环境因素。进入研究生阶段,研究生的数量相对本科较少,对于研究生的培养大多是采取在各自导师指导下个别培养办法,研究生的公共课程以及集体活动比较少,他们可以在课余的时间自由的活动,这也就导致了研究生的学习相对分散,生活相对封闭,加上研究生的人员结构相对复杂,有已婚和未婚的,有在职和不在职的,这就使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困难,而且研究生往往也被人们看成是成熟阶段的象征,从而往往就忽视了对研究生思想和心理的调试。
(二)经济因素。研究生的学费一般都高于本科阶段,一部分贫困的学生不愿意再花父母的钱,认为自己本应该是赚钱的人却还要父母养活着,为了减少家里的负担,他们会把大部分课余时间花在兼职上面,一个学生要做几个兼职来赚得高额的学费和生活费用,对于已婚的研究生来说,上有老下有小,他们承担的更多的经济压力,这样在他们的心里会产生金钱至上的幸福观,认为如果自己有很多钱就不会这么辛苦和烦恼,这使他们产生自卑,感到不幸福。
(三)学习因素。很多人都认为研究生比本科轻松,其实不然,研究生阶段学习的任务逐渐转化,培养目标要求也较高,要求去研究出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而不是人云亦云,因此在这阶段要看大量的书籍去扩充自己的知识,同时还要应对有些学校规定的毕业之前必须发表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论文,这比起本科时考完试就了之要难得多。同时学习成绩、论文数量都是和奖学金挂钩,这也使得学习的压力更大。
(四)就业因素。研究生们一方面是面对着逐年的研究生扩招,研究生的队伍越来越大,另一方面他们则要面对的是工作岗位和社会人才需求的紧缺,就业困难的问题,就目前的状况,岗位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我刚上大学时,招聘大学的辅导员的要求是研究生,但当刚上研究生时,这一要求又提升到了博士,似乎我们努力的速度永远赶不上岗位要求变化的速度。这也无疑不使研究生的幸福观更多的转移到找一份理想的工作上来。
(五)情感因素。对于部分未婚的研究生来说,恋爱甚至婚姻似乎都迫在眉睫,他们把找恋爱对象作为研究生阶段的任务之一,但是现实中,由于研究生的社交活动范围很窄,加上可选对象的范围狭小,(一般研究生都不愿找本科生),这使得任务很难以完成,看着周围恋爱的同学,在他们的内心中会产生一些孤独感和压抑感。
三、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来培养研究生正确的幸福观。中西方古代和近代有不少的思想家仅是从人生哲学和伦理学的角度对幸福进行研究的,缺乏从心理学的角度。自20世纪50至60年代,出现了从心理学出发,以心理学科的研究方法对幸福进行研究的幸福心理学。因此说心理健康教育与幸福观的联系是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的。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育工作者通过多种途径和运用多种手段,从学生心理实际出发,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心理的各个方面进行积极地教育和辅导,调节学生的心理功能,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而和谐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系统工程。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教育面向现代化的必然趋势,高校要高度重视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把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真正的纳入研究生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整个体系和整个过程中来。
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对学生正确幸福观的培养。通过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我们了解到,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把系统的理论生搬硬套的灌输给学生,而是在分析的基础上,剖析学生形成如此观念的深层心理问题,针对具体的问题采取具体的解决方法,因此可以总结出对大学生幸福观的心理健康教育一般步骤:首先可以通过沟通交流或者通过对学生的幸福感采用自陈量表的形式进行评估,分析出学生本身对幸福的认识,总结出学生出现错误幸福观的结点,针对这一结点进行心理辅导,而一般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通过培养学生的认知来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幸福观。具体来说,例如,培养研究生正确认识挫折和压力的认知能力: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帮助研究生们给自己确立一个准确的定位,内心形成一个辨证的挫折、压力观。使他们在面对挫折和压力时学会一定的心理暗示,要不断想“这些不算什么,一切都会过去的”,明白负面事件后的正面意义,“有意义、有经验的失败”要比“简单的成功”获益更大,这些都有利于研究生们在面对压力及挫折时取得优势心理,提高感受幸福的能力,从而获取信心,获得幸福感。
一切事物的产生,都是对某种时代诉求的呼应。正如我们在绪论中己经提及传统心理学是以“治病”为其天职。这就决定了,它所探索的对象,乃是种种病态的、消极的心理。然而,作为一种意义的动物,人不可能只满足于病理性的矫正。尤其是今天,摆脱了战争的威胁,不受饥饿的困扰,人们对精神上的追求日益强烈,“积极心理学”之父塞里格曼认识到,“由于科技的进步,人们第一次有了选择权,可以对自己的生活有所控制,人们开始改变环境而不再受制于环境。我们的社会正给予它的成员前所未有的权利,并把它的成员的痛苦和幸福当作一件严肃的事,把个人的自我实现当成一个正当合理的目标,甚至认为是神圣的权利。”但显然,在伸张这一神圣的权利方面,沉溺于消极心理的传统心理学几乎束手无策。
作为一个出色的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教授早期关注于消极心理学地研究,致力于探索基本心理疾病、讨论诸多病态行为。在纽约州伊萨卡的康奈尔大学任助教时他与同事通过反复试验,惊奇地发现一种奇特的现象一一狗的“习得性无助”。在试验中他们对狗进行痛苦的电击,狗无论做出何种反应都不会取消或减轻电击的频率或强度,结果发现,无能为力的狗逐渐放弃躲避电击,选择被动接受,尽管可以轻易避开也不会尝试任何改变。不特如此,他们进一步将试验拓展于人的身上,出现的结果竟然惊人的一致:人们也会因环境的影响表现出“习得性无助”redlw.com。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悲观者往往具有普遍的悲观态度及行为表现模式,他们经常以自己的方式建构自身的挫折,认为某个失败或打击是永久性、不可改变的。悲观者永久悲观,以此往复、周而复始,最终陷入痛苦的泥潭无法自拔,甚至出现暴力自杀等倾向。对于某些心理疾病者通过以往治愈型的模式,效果甚微。“习得性无助”使得心理学家十分无奈。
然而,在经过多年“习得性无助”的研究过程中,塞利格曼发现:“并不是所有老鼠和狗在遭受不可逃脱的电击后都会变得无助,也不是所有的人在遭遇解不开的难题或逃不掉的噪音时都会产生无助。在试验中,有1/3的被试永不放弃躲避,不论我们做了什么,做了多少次试验。那么,为何有些人会“习得性无助”,有些人会永不放弃?
2 可改变与不可改变
行为主义者认为,世间万物都可改变,无论智慧、性情、心境;心理分析学家认为倘若方法得当,人格特点也是可以更新的。绘制基因图谱的医学家认为我们先天的受制于基因的约束,改变无从而谈。
塞利格曼教授在探索“习得性无助”的实验中经过大量的实验与历史性分析得出,人的确拥有先天无法改变的部分但并非全部受制于先天因素。那么哪些行为可以改变,哪些无法改变。
心理学中认为无法改变的部分:
(1)孩子改变性别及性别认同是很难达到的事。
(2)同性恋的人无法变成异性恋者。
(3)对于童年时所受的创伤,再次经历不会对成年人的人格有什么帮助。
(4)酗酒是无可救药的事。
(5)从长期性来看,节食无法达到减肥的目标。
心理学中认为可以改变的部分:
(1)对于惊恐症,改变观念可以达到有效的治疗但药物不行。
(2)认知性疗法可以治疗性功能障碍,例如:性冷淡、阳矮、等。
(3)有害的情绪是可以被控制的。
(4)有意识地改变思考方式可以有效地治疗抑郁症,但使用心理分析方法挖掘儿时创伤是无益的。
(5)乐观是可以习得的。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4-0149-03
20世纪末开始,西方学者积极推动积极品质的研究,希尔森和玛丽(1999)首次提出“Positive personality”的概念,西里格曼(2000)在《真实的幸福》中用“Positive character”取而代之。其后,经过狄、米哈伊、贾米森、西里斯曼等人的努力,积极品质理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成为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拟从以下三方面对国内外学术界近20年的主要积极品质理论进行回顾与评析:第一,对积极品质研究的产生进行梳理与分析;第二,对积极品质研究的角度进行区分与分析;第三,对积极品质培养的可能性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分析现行积极品质研究的缺陷以及可思考的范围。
一、态度的界限——积极与消极
在传统主流心理学研究中,心理学家的主要注意力集中在消极层面,更多地关注人类心理问题、心理疾病诊断与治疗方面,认为积极情绪是消极情绪的衍生物,消极情绪对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价值和意义远大于积极情绪。“积极(Positive)”一词在英文中是“正面、肯定”的意思,它来源于拉丁语(Positum),原意是“实际的”或“潜在的”。弗莱德里克森(1998)提出拓延—构建理论假设,将人的情绪初步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两部分,积极情绪有愉快、兴趣、满意和爱等,消极情绪有悲伤、焦虑、抑郁、愤怒等。他认为积极情绪的体验能拓展个人的瞬间思维——行动能力,这可以构建和增强人的生理、智力和社会资源,而消极的情绪体验则限制这种能力的发展;积极情绪的体验能建立心理弹性和产生向上精神,增进心理健康。自此,西里格曼等人开始倡导积极心理学这一全新的心理学理念,其目的是研究人类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关注人类生存与发展,开发人的潜力,激发人的活力,培养人的创造力,以此获得美好的生活。西里格曼更是明确指出“积极心理学的目标就是促使人们把关注的焦点从修复生活中最坏的东西转移到建立正面的、积极的品质”。希尔森和玛丽认为人格特征可分为积极和消极两种,“Positive Personality”存在两个独立的维度,一是正性的利己特征,二是与他人的积极关系;并认为积极的人格有助于个体采取更为有效的应对策略,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压力。西里格曼在《积极心理学导论》中认为“Positive personal trait”由主观幸福感、乐观和自决等构成。两年后他起用“Positive character”(积极品质)一词,并认为美德和力量是个体积极品质的核心,具有缓冲器的作用,能成为战胜心理疾病的有利武器。在某种意义上,西里格曼是将美德和力量与积极品质等同看待的,对美德和力量的考察也成为积极心理学兴起后研究的重点。由此可见,积极心理学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和动机,强调从正面研究与界定心理健康,认为心理学的注意力应该放在研究和培养人类自身存在的诸多正向积极心理品质。积极心理学的作用是帮助人们发掘并利用自己的内在资源,进而提升个人的素质和生活的品质。积极心理学对消极心理学的回应,使“积极”能够打断“消极”的垄断地位,成为当代主流心理学关注的价值核心之一,而这一辩证的过程也使心理学对“积极”内涵的理解较以前深刻得多。
二、意志的体验——感受与特质
在关于积极品质的讨论中,有学者认为积极品质应该是主观层面上的积极体验,狄认为积极品质为积极的情绪体验,重点是对人的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强调人要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和乐观地面对未来;支持这一观点的国内学者不乏其人,蔡华俭(2008)认为幸福感是积极的情感体验,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主观感受,并且幸福感具有稳定性、主观性、整体性三个基本特征。另外也有学者关注幸福感这一积极品质的获得途径。严标宾与郑雪认为社会支持与幸福感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但是,不同的社会支持对幸福感的获取呈现不同的能力,家庭、恋人、室友、朋友之间关系对幸福感影响程度依次减弱(郑雪、严标宾,2006)。另外,社会关系网络也会影响主观的幸福感(郑雪,丘碧群,2006);而李静(2007)则认为异性朋友支持对幸福感的获取影响最大,其次为母亲和老师。郑宏志(2005)认为对于老年人,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各维度的相关性都达显著水平,即任何的社会支持都显著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生活事件因素对幸福感获取的影响也广受关注。韩永红(2007)的调查显示,生活事件与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呈现显著相关,并且生活事件对主观幸福感具有明显的解释力。王极盛等(2003)的实证调查却发现,初中生主观幸福感与生活事件总体上表现出显著负相关,与学习负担重、不喜欢上学、遭父母打骂、与老师关系紧张这四项生活事件明显呈现负相关。王平,王晖等(2008)对高中生的幸福感调查与王极盛的研究表现出一定的一致性,学习压力致使高中生的幸福感降低。与这些学者关注积极体验不一样,一部分学者认为积极品质既不是归一的变量,也不是离散的变量,它应该由一系列积极特征组成的,是固有的、实际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是优点和美德。这部分学者又分别关注不同层面的特质表现。一是个体层面,主要研究个体的人格特质,包括乐观、交往技巧、美德、感受力、创造力、天赋、宽容、勇气、智慧等;积极心理学发展了西里格曼早期提出的“人格理论——乐观型解释风格”理论,并把这一理论和六七十年代的“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等概念结合起来,提出了24种积极人格品质,这些研究正方兴未艾。二是群体层面,主要研究宏观、中观、微观意义上的积极组织系统特质。宏观意义上如国家的方针政策、政治制度等;中观意义上主要涉及个体的交际圈与生活圈;微观意义上则主要研究个人的核心生活圈,即家庭组织系统特质。瓦兰特(2000)等人的研究显示,生活环境系统对个体心理防御机制具有较强的解释力,积极的生活环境系统促使个体形成与之对应的积极心理防御机制,而防御机制的成熟程度却与个体智商、教育程度和社会地位没有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另外,赖安德和德慈(2001)提出的自我决定理论探讨了人类的三种基本需要:归属需要、胜任需要和自主需要,而这三种需要的满足取决于个体所处的环境系统,后者提供了特质标准与满足的方式等。但由于群体积极特质的研究涉及多个学科的多个领域,故在这方面的研究还相对薄弱,没有形成有效的系统理论。双虎(2009)根据2001-2008年在全国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据(关于积极品质的研究论文共203篇)统计也显示,积极社会环境的研究较少(共16篇),只占总体研究的7.88%。不过,在积极品质的研究中,主观感受与特质并不是“老死不相往来”的。邱林,郑雪(2006)认为人格能够有效稳定地预测主观幸福感,他们发现外向性格是预测积极情感的主要指标,而神经质是预测消极情感的重要指标,情感平衡是外向性格和神经质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中介变量。而另一个特质,自尊,也被广泛地用于预测幸福感,两者关系的研究结果显示外显自尊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吴明证、徐维东,2005;谢威士、张雯,2007)。与外显自尊相对的则是内隐自尊,当个体的外显自尊显著时,内隐自尊与幸福感之间存在着显著正相关;而外显自尊水平处于低水准时,内隐自尊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并不显著。
三、学习的可能——先天与后天
19世纪末,关于人格的系统理论——精神分析理论才开始出现。弗洛伊德通过深入探索人格结构、人格的形成与发展、人格类型与人格障碍等形成了完整的人格理论系统。他强调遗传与本能对人格的决定性作用,人的心理发展进程是关于性的发展进程。同时,他也强调人需要将不愉快的能量释放从而获得快乐,当能量无法释放时,就会移置于其他领域或其他对象,导致新行为的产生;许多社会心理现象都以此形成,甚至一些艺术、宗教、科学成就等也被解释为满足特殊的和一般生理需求的产物。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系统中,社会文化是本能宣泄的结果,而不是人格发展的影响因子。许多学者表示认同,斯通(1995)认为人格是由基因决定,人的一系列人格特征已经在基因中形成。雷德利(1996)发现遗传对人的性格有影响,人类的第11号染色体中存在着D4DR基因与人类性格有关,它决定了一种喜好追求新奇的性格。D4DR基因较长的人在敢于冒险、追求新奇方面的得分较高,这些人容易兴奋,善变,激动,性情急躁,喜欢冒险,比较大方。D4DR基因较短的人,与之相反。随后大量学者(K.Guthrie,1997;M.Abner、W.Adolph,1998;L.Alan,2007;陈晓娟,2009;任俊,2009;马甜语,2010)指出,随着人类基因的进一步解读,将有更多的人格基因被发现,个体是否拥有积极品质在出生一刻已经被决定。20世纪以后,随着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为代表的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人格天生”就一直被质疑,品质决定论也销声匿迹。费罗姆(1995)反对精神分析理论中的能量移置理论,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对个体心理的决定与制约作用。霍妮(1996)认为人的发展受环境所制约。沙利文(1997)的“人际关系”学说认为,人格是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中不断形成。卡丁纳(1998)主张文化观点,他认为不同的文化会产生不同的人格,对人格的评价也会因由文化而不同。福利特(2000)认为积极心理品质可以通过后天培养,并在临床心理学领域提出了设计环境因素以唤起积极行为等方法,以帮助人们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总之,他们强调外部环境对人格产生决定性作用,反对把人格单纯地看作是遗传与生物本能所衍生与驱动的生物人;强调社会角色、家庭环境、人际关系、亲子关系、文化模式与社会制度都对人格的形成与发展产生重要作用,而积极品格更是源于社会文化因素,因为积极一词本身就是与社会互动才有意义的词语。
21世纪后,人格的研究开始综合先天与后天的作用,并且这一特点也逐步表现在“积极品质”的研究上。谢尔曼(2003)重新使用“品质”一词作为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概念,认为积极是一个过程体验的行为。积极与个人处境有关,是指一个人选择一个最能适应的环境和发挥了最高潜能的行为,是一个人把所有力量都运用到了极限而问心无愧的人生态度。积极心理学对“积极”的关注和追求,促使心理学家多方寻找促进个体积极状态产生的各种内在因素和心理机制。
四、结语
综上所述,积极品质研究最早源自于心理学对“消极—积极”的心理状态的研究,在不断的探讨中,积极品质的概念得到极大扩展,产生众多概念,而所有的概念都存在着以下共同点:(1)积极品质强调对品质的开发,而不是对问题疾病的治愈;(2)积极品质相信人类具有对美好的向往以及走向美好的能力;(3)积极品质的品质定义是多元的;(4)积极品质是基于人性本善的假设。在积极品质概念扩展的基础上,心理学开辟了三个主要研究领域,即积极体验、积极人格和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三大领域就感受与特质、个体与群体之间进行划分,但又相互联系。通过增进积极体验,个体才能够形成积极人格并得到良好发展,而积极人格的形成也会促使个体得到更多的积极体验。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一方面决定其自身环境的形成,另一方面为积极体验的获取与积极人格的培养提供外部环境的保护。积极品质一开始被认为是由基因决定。而后,行为心理学兴起,环境因素得到极大的提倡。现在,积极心理学更多地认为,积极品质的形成一部分由一定的基因条件决定,也有一部分由后天的社会文化环境影响。事实上,由于遗传基因的无法改变,积极心理学更提倡通过后天的积极干预来形成积极品质。尽管积极品质的研究已经得到很大发展,但依然存在以下问题。
1.国内外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具有非常鲜明的“问题视角”,其主张从个体生活的实际问题出发来进行研究,其研究主要集中在积极品质概念的拓展与测量以及对积极品质的培养。但,对积极品质的研究并没有对其自身的哲学假设进行讨论,即对人性本善这一命题是否成立几乎没有做出探究。
2.积极品质的研究来源于国外,因此国内的研究也继承国外之理论与经验,大多是一些介绍性的文章,主要针对积极心理学思想。也有一些探索方法的文章,但以宏观探讨居多。国内对于中国人积极品质的研究也多参考国外,但“积极”这一概念的内涵外延会因文化而发生很大变化。比如,说话委婉对于中国文化而言是一种积极优秀的品质,但在西方文化的话语系统当中却不是。因此,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研究总结中国人的积极品质特点与成长规律等是中国积极品质研究的重要主题与方向。
3.积极心理学已取得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有待进一步归纳、整理。虽然积极心理学只诞生了短短十余年时间,却已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但没有很好的总结,没有形成合理的理论体系,使得人们无法系统地了解积极心理学的全貌。关于积极品质培养路径也没有一套全面的体系。
4.尽管国内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的来说,这些研究还缺乏纵向深入,有些甚至还只是停留在经验层面的总结,一些结论常常只能在一种假设或在有限的横向比较基础上得出,积极心理学在个体实践中的运用不足。而纵向研究所获得的资料更丰富、更全面,得出的结论自然更经得起时间的检验。但积极心理学几乎还没有经历过有重大影响的纵向研究,这就影响了这些结论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Diener E,Suh E M,Lucas R E,et al.Subjective well-being:Three decades of progres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 1999.
[2]SeligmanMEP,CsiksizentmihalyM.PositivePsycholo-gy:Anintroduction. American Psychologist . 2000.
[3]张倩,郑涌.美国积极心理学介评[J].心理学探新,2003,(03).
[4]彭美春.积极心理学中积极情绪及体验的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07).
引言
“所有能使孩子得到美的享受美的快乐和美的满足的东西,都具有一种奇特的教育力量。”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这句话深刻的诠释了教育的作用与意义。如何借助各种手段完善呵护初高中学生敏感而脆弱的心里,是时代为我们每个教育者提出的问题。鉴于此,本文以“浅谈心理学对于初高中教育教学的指导意义”为研究课题,结合当前教育现状,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理学对于初高中教育教学的指导意义做到客观公正的分析。
一、 心理学概括
(一)、心理学概括
心理学,顾名恩义,它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基础科学。由于它的研究领域、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因此心理学的分支学科也非常多,和教育工作联系密切的就有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
(二)、初高中学生心理状况
初、高中学生,犹如含苞待放的花朵,承载着建设祖国,回报社会的重任,也是我们延续五千年文明辉煌史的希望。因此加大教育资源的投入,通过一切可利用的手段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格、优雅的情操,都是至关重要地。目前,中学生年龄段普遍在12岁——14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嘘声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度过时期,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与幼稚型交织在一起。而高中生年龄段一般在14岁——18岁之间,这个时期的学生思维活跃,已经有了自己的价值观,但是相对比较敏感,处于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相互冲突的阶段,如果不能进行正确的心里引导,会易形成孤独、自卑等心里障碍。
二、心理学对于初高中教育教学的指导意义
(一)、帮助教师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认知的课堂活动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作为教师,通过心理学可以更好的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程度开展或者改善课堂活动。因为每个年龄段的学生不一样,对事物的兴趣与理解有着大相径庭的区别。因此教师应该合理根据年龄,根据个体实际情况,选择学生喜欢的课堂活动,从而提高教育的质量。
随着意志力的发展,中学生控制自己注意的能力显著增强,注意的稳定性得到了迅速提高。“研究表明,7—10岁儿童每次注意稳定约20分钟;10—12岁是25分钟,而12岁以后则是30分钟左右。”因此,在课堂上,可以将重点内容放在这些时间段里面进行传授,而其余时间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互动等,既避开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时间段,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二)、帮助教师重组教材
教师在教学中会发现,同一年级学生之间的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对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的差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寻求适宜于任教班学生真实水平的有效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更好地发展综合能力。其实广东省乃至全国各地,学生学习水平都参差不齐。导致材学不但给老师有效教学提出了难题,还给学生造成了学习甚至是心理上的障碍,如何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删减,使之达到更符合学生心理认知过程从而更有效的吸收知识,是除了新课程理念的指导外,毫无疑问需要教育心理学的辅助的。
例如在教授12 个表示月份的单词时。这些单词不仅发音长而且难于拼写,要求学生在一个教学单元完全记住或背出这些月份更是难上加难。针对这一现状,教师从上学期布置家庭作业时,就要求学生在作业本上用英语写下日期、星期和天气,并在每次布置作业时都会有意识地问学生:what's the date today? what day is it today?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由此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记忆并掌握有关日期、星期和天气的词汇。教师还可结合人的学习记忆曲线走势,科学合理的制定合理的学习时间表和复习时间计划表,指导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帮助教师科学对待学生的心理和学习障碍
兵法有云:知己知己,百战不殆。对于学生不懂的地方,要耐心讲解、细致辅导,降低学生在知识吸纳过程中产生的焦虑与担忧情绪。教师只有了解孩子的心理,才能有针对性改进课堂教育,提高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曾经就读于本校的一个学生,性格比较孤僻,平时不喜欢与同学交流。遇到问题也不愿与同学进行交流,甚至不愿意求助老师。通过我私下了解与耐心沟通,发现这个学生性格孤僻的原因很大部分原因是对自己不够自信。而我又了解到这个学生喜欢足球,而且足球踢得很好,因此我推荐他做了班级的足球队长。通过组织球赛,让这个本来性格孤僻的孩子找到了信心,也通过比赛慢慢和曾经生疏的同学建立了友谊。
总之,科学的对待学生的学习障碍,我们需要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个性的发展才有实现的希望。
结语
综上所述,心理学与初、高中学生的教育密不可分。它有利于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加速学生心理成熟,使其早日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人民教师应充分的理解尊重学生,了解学生,让心理学伴随着我们教师与我们的学生,一起快乐幸福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引言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及研究已取得大量的成果,但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及方法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1】。已有研究主要存在如下几个问题: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健康人格教育的比重极小,很少从人格教育的角度入手进行心理健康教育【2-3】;同时,少量相关的实证研究仅探讨了人格教育对心理健康的有效性,而没有提出有效的人格教育方法【4】;心理健康教育多从问题矫正或行为调适而非发展入手,积极干预措施不多【5-6】。本文作者在人格心理学教学和人格教育的实践中发现仅仅通过简单的知识讲授,人格教育的有效性非常有限,必须采用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才能使人格教育发挥出更大的功效。笔者曾使用两种不同的人格心理学教学方法,并且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教学效果。基于此素质教育论文,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检验两种不同人格教育方法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有什么样的不同影响,从而从人格教育的角度提出一种较为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本次实验采用整群随机取样的方法,选取了河南某高校07级和08级应用心理学专业两个心理学班级87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07级43人作为对照班级,08级44人作为实验班,共进行为期两个学期的实验研究。
2.2 研究工具
(1)大五人格量表采用周晖、邹泓根据“大五”人格结构编制的 “青少年人格五因素问卷”。包含五个维度,分别为外倾性、神经质、宜人性、责任心和开放
性。各维度和总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介于0.73-0.85之间。
(2)症状自评量表(SCL-90)包括90个项目,共9个因素,包含比较广泛的精神病症状学内容,能够较为准确地测查出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2.3 研究程序
2.3.1前测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分别采用大五人格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进行前测。
2.3.2 干预程序
针对对照班,采用传统的人格心理学教学模式,即根据教学大纲按部就班的讲授教材(人格心理学郑雪编),以教师讲授,学生听记为主。
针对实验班,采用杨眉教授的健康人格心理学教学模型和教学方法。该模型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健康人格模型介绍+核心人格特质训练+调动学生的自我教育和体验论文开题报告。
健康人格模型介绍:向学生介绍西方人格心理学家的心理健康观,这些心理学家包括: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弗洛姆、艾里克森等。教学中,把这些人格心理学家的健康人格观提炼并介绍给学生,向学生提供一个视野非常宽泛的对比参照。 核心人格特质训练:在理论讲授之外,对学生的责任感、共情能力、自信心、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做专门的训练,以促进学生的知行统一。 调动学生的自我教育与体验:教学中遵循罗杰斯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和非指导式教学方法。尊重并信赖学生的自主性,相信学生具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性。教学中,把团体咨询的技术用到课堂上,充分利用团体动力,如通过课前短讲、课堂讨论、提问、作业分享、小组活动以及注重此时此地的鼓励、支持与提倡情感表达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自己指导自己、自己教育自己的积极性。为提高学生知行统一的能力素质教育论文,课堂上安排了约2/5的操作训练内容,包括各种技能训练,训练中我们还常常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
2.3.3 后测
当学生学习完课程后,再使用大五人格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进行后测,作为干预后的数据。前后两次测量均采用统一的指导语,要求独立完成,问卷不记名。
2.4 分析方法
用SPSS13.0进行数据处理。
3 结果
3.1干预前后对照班和实验班大五人格各因子比较
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大五人格问卷上前测和后测上的得分情况及协方差分析结果见表1。和传统教法相比,健康人格心理学教学模型和教学方法对学习者的人格特征是否有较大影响?我们以是不同的教学方法为分类变量,以前测大五人格问卷得分为协变量,以大五人格后测问卷得分为因变量,进行单变量单因素的协方差分析,考察不同教学模式和方法对学习者人格特征的影响。如表1所示,在干预进行之前,两班学习者在大五人格各因子上没有显著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对实验班和对照班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在外倾性和开放性因子上,对照班和实验班的前后测均没有显著差异,两班的后测也无显著差异。在神经质、责任心、宜人性因子上,对照班前后测存在显著差异(p < 0.05),实验班前后测存在极其显著差异(p < 0.01),两班的后测也存在极其显著差异(p < 0.01)。以上结果表明,和传统教法相比,健康人格心理学教学模型和教学方法对学习者的人格特征在一些方面有较大影响。
表1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大五人格问卷上前测和后测上的得分情况及协方差分析结果
对照班实验班
(N=43) t(N=44)t t
外倾性 前测 33.52±4.1334.13±6.34 4.23
后测34.22±5.24 4.17 33.27±4.55 5.643.25
神经质 前测 34.42±4.25 33.43±5.16 5.26
后测29.52±3.24 5.24* 23.19±4.25 4.58**6.47**
责任心 前测 36.71±6.2435.23±4.34 5.47
后测42.35±2.27 5.68* 48.53±6.26 6.27**4.35**
宜人性 前测 35.42±6.14 34.25±5.14 6.57
后测41.15±3.26 6.37* 47.33±4.24 5.46**4.39**
开放性 前测 41.42±4.3542.33±5.14 3.25
后测42.12±3.25 3.14 41.16±4.17 3.576.58
注:*:p<0.05素质教育论文,**:p<0.01;下同
3.2干预前后对照班和实验班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比较
表2实验班和对照班在症状自评量表上前测和后测上的得分情况及协方差分析结果
对照班实验班
(N=43) t(N=44)t t
躯 体 化 前测 1.51±0.231.54±0.34 4.21
后测 1.47±0.34 3.251.42±0.43 4.243.57
强迫前测 1.62±0.331.59±0.26 3.43
后测 1.54±0.35 3.651.47±0.35 6.244.65
人际敏感前测 1.72±0.131.64±0.33 5.13
后测 1.52±0.23 5.27*1.31±0.25 4.34**4.32**
抑郁 前测 1.63±0.271.67±0.25 5.13
后测 1.47±0.24 3.27*1.26±0.35 3.55**2.15**
焦虑 前测 1.59±0.331.62±0.233.13
后测 1.41±0.24 4.38*1.17±0.35 5.44**2.35**
敌对 前测 1.62±0.231.73±0.34 3.53
后测 1.49±0.24 3.15*1.27±0.35 4.24**2.65
恐怖 前测 1.52±0.131.55±0.31 2.27
后测 1.42±0.27 4.621.39±0.55 4.243.65
偏执 前测 1.54±0.331.51±0.24 5.21
后测 1.46±0.21 3.171.44±0.25 6.245.16
精神病性前测 1.55±0.131.57±0.27 5.24
后测 1.46±0.34 4.511.47±0.56 4.244.55
SCL-90总分 前测 37.52±11.1738.23±12.14 6.23
后测 28.22±8.44 4.17*23.227±9.65 5.64**5.26**
由表2可知,在干预进行之前,两班学习者在SCL—90的各因子上没有显著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则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在躯体化、强迫、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上,对照班和实验班的前后测均没有显著差异,两班的后测也无显著差异。在其他因子及SCL-90总分上,对照班前后测存在显著差异(p < 0.05),实验班前后测存在极其显著差异(p < 0.01),两班的后测也存在极其显著差异(p < 0.01)。以上研究结果表明,两种不同的授课方式的干预对于提高和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都有一定效果。但是,和传统教法相比,健康人格心理学教学模型和教学方法对学习者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更大。
4 讨论
4.1 两种人格教育方式都有助于健康人格的培养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学习了人格心理学课程后,在大五人格量表、SCL-90症状自评量表上的得分都发生了变化,心理健康水平较之学习之前都有了明显的改善与提高。由此可以看出,人格学课程的学习确实能改变学生人格特征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说明从人格教育入手,通过开设人格心理学课程是完善学生人格和解除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建议各高校应重视人格心理学课程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中的作用,并将其纳入课程体系,向学生系统进行人格教育。
4.2两种人格教育模式的教育成效存在很大差异。
尽管两种不同的干预方式都有一定成效,但是,和传统教法相比素质教育论文,健康人格心理学教学模型和教学方法对学习者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更大,这说明新的教学模式更加科学、合理论文开题报告。即讲课、讨论、训练与作业分享合一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锻炼了他们的自主与开放精神,使他们降低了防御心理并学会了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同时,这种模式可以激发学生对健康人格的欣赏与向往,使他们产生追求心理健康的需要和动机,也向学生提供了可供操作的培养健康人格特质的知识和方法,从而满足了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接纳、建立同一性的成长需要,这些需要的满足有助于学生产生幸福感,从而促进其心理健康。
4.3 人格教育对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只能产生部分影响,而非全部。
研究结果表明,在大五人格方面,对照班和实验班的前后测在外倾性和开放性因子上均没有显著差异,在神经质、责任心、宜人性因子两班前后测存在显著差异。这一结果说明外倾性和开放性受先天因素的影响比较大,是人格中较稳定的成分,很难通过课程的干预有所改变,神经质虽然也有其生理基础的制约,但通过学习正确的情绪管理方法,依然会有显著改变。而责任心、宜人性因子主要是个体为人处事的特质,这两个方面通过后天环境的影响改变较为容易,因此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这两个方面也发生了显著改变。
在心理健康水平方面,对照班和实验班在躯体化、强迫、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上的前后测均没有显著差异,而两班在人际敏感性、敌对、焦虑、抑郁因子上前后测存在显著差异。躯体化属于生理方面的改变,强迫、恐怖、偏执则属于神经症性问题素质教育论文,精神病性则属于最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大学生很少出现这三种心理问题,因此也就不存在改变的问题。而人际敏感性和敌对则属于应对人际关系时出现的问题,通过训练可以有所改变。焦虑、抑郁则属于不良情绪问题,通过训练掌握一定的情绪管理技巧,也会有所改变。
5 结论
5.1 人格教育有助于大学生人格健康人格的培养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但是,和传统教法相比,健康人格心理学教学模型和教学方法对学习者的人格和心理健康的影响更大
5.2 人格教育对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只能产生部分影响,而非全部。大五人格方面,对照班和实验班的前后测在外倾性和开放性因子上均没有显著差异,在神经质、责任心、宜人性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心理健康水平方面,对照班和实验班在躯体化、强迫、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上的前后测均没有显著差异,而在人际敏感性、敌对、焦虑、抑郁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
参考文献
[1]姚本先.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现状和展望.心理科学.2007年第2期.
[2]王秋英.心理教育课程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7第5期.
[3]付建中.心理学课程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中的作用研究.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年第9卷第5期.348-349.
[4]林澍峻.大学生健康人格模式的构建[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3,24(8):23-25.
[5]杨眉,等主编.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一种促进心理健康的模式.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9-0038-02
一、引 言
近年来,有关“幸福”的话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与“幸福”相关的名词开始进入公众的视线,而相应的学术研究则集中于心理学领域。20世纪中期兴起的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主要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与美德,逐渐形成了心理学界新的研究气象。
目前,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社交网络日渐成为重要的工具,然而大学生能否真正利用好网络媒介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在国外,有研究认为社交网络的使用对大学生的积极心态有一定的影响,如有学者认为在Facebook的使用和学生的适应性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1]。然而,有关社交网络的使用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目前没有统一的结论。总体上说,有两种假设,一种是置换假设,另一种是增益假设[2]。置换假设认为网络交往降低了幸福感,用户将本应用于人际交流的时间花在了网络交往上,产生了交流上的置换,从而降低了幸福感[3][4]。另一方面,增益假设则支持网络的交流有益于促进现实的交流,弥补了现实面对面交流的障碍[5],此假设尤其适用于外向型的人群,这类人尤其容易通过使用网络交流工具来提高自身幸福感[6]。
在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却很缺乏,而且由于文化环境的差异性,国外相关的研究结论不可能完全适应我国。因而,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究我国大学生幸福感的现状以及社交网络使用对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
二、方 法
(一)被试
本研究采用整体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安徽省高校学生中抽取一定样本。被试的年龄和年级不限。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有效问卷315份,回收率90%。
(二)测量工具
1.主观幸福感量表
采用Diener(1985)的主观幸福感量表,包括三个分量表,分别为生活满意度量表(5个题项)、积极情绪量表(6个题项)和消极情绪量表(8个题项)。此量表在不同国家被试中有过很广泛的使用,经Diener等人的研究表明,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与效度[7]。
2.校园SNS使用行为量表
参考学位论文《透析人人网_大学生使用SNS的传播学意义分析》[8]和期刊论文《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cebook and the Well-Being of Undergraduate College Students》[9]中的问卷修改编制,内容涉及用户校园SNS的使用强度、使用效果、网络人际圈、网络自我暴露等。
(三)研究步骤
以网络问卷的发放为主,同时使用纸质问卷补充样本量的空缺,保证男女比例和学生年级比例的平衡。
(四)数据分析
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s)20.0进行数据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样本基本信息及统计量描述分析
样本个人信息包括性别、年级和生源地等;其中男生156人,占49.5%;在年级分布方面,大一或大二学生有178人,大三或大四学生有47人,研究生72人,博士生18人;从生源地来看,156人来自城市地区,159人来自农村地区。
总体上,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呈正态分布(M=64.47,SD=9.596),比主观幸福感量表的平均值(M=66.5)略低。积极情绪较量表平均水平高(M=25.39,SD=6.307),而消极情绪较量表平均水平低(M=22.88,SD=7.205),生活满意度水平(M=16.20,SD=4.364)与量表均值基本持平。
在总体样本中,有275名被试是“人人网”的注册用户,占总体的87.3%。在使用强度方面,大多数被试注册时间较长(超过两年),但使用频率较短;在网络交际圈方面,154人的好友人数在100人以下,172人的主页被访问次数小于500次;在使用效果方面,145人表示“人人网”的使用并没有给他们的现实人际关系带来变化,只有8人认为“人人网”能帮助他们认识很多的新朋友;在自我信息暴露程度方面,209名被试人人网上的日志数小于10篇,而195人公开的有自己的照片数小于20张。
(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差异性分析
对主观幸福感及其各变量做单因素方差分析,分别以性别、年级和生源地为因子。结果如表1所示,当以被试的性别为因子时,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这两个维度有明显差别;当年级为因子时,只有在消极情绪上有明显区别;而当生源地为因子时,被试者生活满意度、积极情绪以及主观幸福感均有显著差别,并且p值都接近于0;即来自城市的学生与来自农村地区的学生幸福感水平有非常明显的差异。
表1 主观幸福感及各变量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因子
变量 性别 年级 生源地
1心理学史课程结构及教学体系的问题
心理学史包含了古今中外心理学方方面面的内容,理论庞杂,流派繁多。既有科学心理学建立之前的心理学思想,也有现代心理学的最新发展,既有中国心理学史的内容,也有西方心理学的理论和流派。传统的做法是把心理学史分成两大块,即西方心理学史、中国心理学史,但这种划分给教学造成极大的困难,因为有关心理学史的课程只有五十多个课时,这样一来,心理学史的教师不得不有所取舍。通常,中国心理学史就成了这种教学体系安排的牺牲品,心理学史课程实际上变成了西方心理学史的独角戏,致使很多学生对中国心理学史的了解较肤浅,并存在一定的偏见,提到心理学及心理学家,学生言出必称“西方”,很少有人想起中国心理学,这对于继承和弘扬我国的心理学思想、心理学的本土化,推动我国心理学的发展是不利的。
2教学方式与评价的问题
心理学史教学方面,长期以来采取的都是教师课堂讲授的方式,虽然心理学史的内容方面也有人本主义的学生中心、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但实际的课堂上往往采取的仍然是“教师认真讲、学生拼命记”的思路,学生戏称教师是“用行为主义或认知主义的方式教授人本主义的内容”,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所记住的也就是这样一些事实性知识,并没有真正在思维能力上有所提高,这也是造成部分学生对心理学史不感兴趣、不愿意学习心理学史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因为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缺少对话,缺少互动与沟通,这样心理学知识对学生而言只是纸上谈兵的理论,学生在教师主导的课堂上缺少话语权,丧失了思考的空间,弱化了创新的可能性。与此相适应,考试的内容也以概念理解和理论比较为主。在这样的教学下,学生大多习惯了上课记笔记,考前背笔记,考试回忆笔记的学习方式,并没有真正从心灵深处去感知、去理解、去领悟心理学知识并发展自己的能力。
二心理学史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的调整
尽管心理学在西方获得了更多、更快的发展,但心理学史应该是世界的心理学史和一般性的心理学史,而不是西方心理学史。因此,我们在心理学史教学中,应以整体的观点看待世界心理学的历史发展,把心理学史讲授成“通史”。
在结构安排上可以分为心理学思想史、心理学学派和心理学发展新趋势三大部分。而在介绍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史的内容中,可以抛弃那种以历史时期划分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史的传统做法,改重要人物、重要著作作为描述的对象,以对心理学思想的贡献作为标准,符合这一标准的人物和著作就加以阐述,这样的处理方式既提升了我国心理学史的地位和影响,又有效节约了课时,提高了心理学史课程的教学效率。
心理学流派作为心理学史的重要一部分内容,在教学中应增加对各理论、学派之间关系的比较,特别是对心理学历史中反复出现的问题如身心关系问题、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学科性质等问题,它们是贯穿各个理论、学派的核心问题,用这些核心问题可以联结各理论,同时对个理论流派的论述又能加深学生对这些核心问题的认识。
最后是增加对心理学最新发展趋势的介绍。心理学历史都是一脉相承的,它总是沿着某种特定的历史线索从过去延伸到现在,并会向未来不断延伸,相比之下,大部分心理学史教材讲授的基本是20世纪60年代之前的发展,事实上,20世纪80年代以后,许多心理学的新兴取向已经极大影响了现代心理学研究。比如文化心理学关于不同文化下认知、情绪、动机差异的研究,积极心理学关于积极情绪、主观幸福感的研究,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和重塑了现代心理学的形象,应该在心理学史教学中给予适当的介绍,本部分内容我们是通过专题讲座的形式,既弥补了课时少的不足,再加上专题讲座贴近学生的实际需要,因而学生的参与意识特别强,学习的积极性特别高,效果良好。
三教学方式与评价手段的改革
1课堂讲授与师生讨论相结合
对于心理学史的基本理论观点,主要采取课堂讲授的方式,并在教师讲授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有关理论进行讨论、质疑。这种讨论有时候是由教师组织,但更多的时候则是由学生自己组织、自己点评,这样的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效果也很好。除此之外,师生还可通过电子邮件、天空教室等形式交流、讨论,其频度远比普通答疑要高,并且不受时间或其它非常因素的影响。
2探究学习与小组合作相结合
心理学史课程是一个包含着许多问题的课程,有些问题直到现在还没有定论,我们在教学中选择一些经典的研究主题,让学生先动手查找相关资料,在个体独立探究的基础上再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既促进了学生对所选择主题的知识的深层理解和灵活运用,又培养了学生合作精神和人际沟通的能力。
3原著阅读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
心理学史是与许多伟大的著作密切联系的,它们构成心理学发展的基石。现有心理学史教材,虽然罗列著名心理学著作,但是教材中对于原著内容的忠实引述并不多,大部分内容都属于转述性的,这种转述虽然具有省时、明晰等优点,但同时可能具有曲解原意的缺陷。因此,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原著、自主积累资料,并要求学生提交两篇读书笔记,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研讨,寻找新的研究课题,并指导有共同兴趣的学生,沿着所选定的课题进行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能力。目前,已有不少同学通过教师的指导,找到了研究的主题,有的同学还通过后续的不断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通过研究性学习的尝试,学生的研究热情得到了调动,研究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4自学与主讲相结合
心理学史课程是一个浩瀚的知识海洋,学生只有具备了较强的自学能力,才能真正适应心理学史课程的学习,我们在教学中对心理学家的生平和他们的主要心理学观点,让学生先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心理学大师生平的重大生活事件、独特的个人经历及与其思想倾向性之间的关系,鼓励他们自己动手制作,让学生走上讲台来讲解介绍,这样做,不仅加深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掌握,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而且它还能培养学生对心理学史课程的情感。
“好的理论最实用”,通过对心理学史教学方法的改革,既使学生“知晓”了心理学史的核心问题,又让学生“理解”了心理学的演变历程,把握心理学的历史图景,同时,又能“运用”掌握的概念和理论去分析历史、重塑历史,做出自己的评价和判断。
5运用多种评价手段全面考察学习效果
心理学史课程的评价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兼顾课堂
表现、学期考试、论文撰写等形式,满分100分。记录课堂表现的目的重在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学习和参与热情,激发学习兴趣,学期考试在于了解学生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掌握以及简单运用的情况,撰写论文则在于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分值为:课堂表现20分,学期考试50分,论文撰写30分。
课堂表现不仅包含学生出勤情况等量的考核,更重要的是评估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出创造性见解的质的情况。学期考试不仅考察学生的知识面,也注重考察学生心理学史问题的理解、分析、综合、评价等。论文包括小组合作学习、学习主题报告、读书笔记等,有力促进学以致用,这样,心理学史在学生头脑中变得鲜活了,不再是单用来考试的学科了。
四改革的效果与建议
1改革的效果
通过几年的心理学史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尝试,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特别是通过教学方式和评价手段的改革,基本上形成了研究型教学为特色的课程。学生是教学的根本,本课程教学在学校进行的学生多次测试中,均获得一致好评。学生反映心理学课程内容实在、形式活泼,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他们不只是学到了知识,还在能力、方法、科研等方面得到了增长。
2建议
教学改革往往需要教师和学生投入更多精力和时间,但是,学生的学习时间是个常数,如果各门课程同时都开展教学改革,都要求要学生付出额外的时间来完成,无疑大大加重了学生负担,并给学生带来一定的焦虑和紧张,尤其是二、三年级的每学期同时开设6~7门专业课程,这种时间资源的冲突现象更为明显,因此,整个课程设置需要优化重组。
心理学史课程已经被公认属于为数不多的心理学核心课程之一,而为了发挥它的核心课程的作用,心理学史课程的课时需要增加。目前多数学校普通心理学都设置了两个学期共120个学时左右的课程,而心理学史只有一个学期50个左右的课程,没有给课堂讨论、实践教学留有足够的空间。
最后,心理学史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教师应转变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角色,要从一个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探索知识和发现知识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教学应建立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教师要对所授课程及其相关领域有深入的研究,并且能够及时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吸收到教学中,把学生当作科研成果的第一读者,做到科研反哺教学,教学与科研相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