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0 16:28:0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五官科护理学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1.2统计方法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干预前后患者心理状况比较(表1)干预前两组焦虑、抑郁程度接近,干预后观察组无焦虑和抑郁所占百分比均有明显升高,而对照组变化不明显。
2.2患者满意度比较(表2)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护士态度和病区环境等的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除病区环境外,余两项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护理岗位调查的内容与分析
为切实了解医疗卫生行业对中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情况,以便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提出中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笔者分别对医疗卫生用人单位(医院)及中职护理专业实习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一)对用人单位中职护理专业岗位需求的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表870份,实际回收852份,其中有效问卷738份,有效回收率为84.83%。调查问卷涉及安徽淮南市17所医院的院领导、护理部主任、部分科主任及护士长。
中职护理专业毕业生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及身心素质调查(1)政治素质方面。认为我校毕业生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工作态度、团结协作精神较好的各占97.28%、97.27%、89.29%、87.94%,认为我校毕业生法制观念一般或较差的占21.41%。(2)文化素质方面。认为我校毕业生基础文化知识与语言表达能力较好的各占94.17%、90.92%;对我校毕业生评价较差的方面依次为:计算机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应变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各占31.16%、15.31%、13.55%、6.23%,故应加强对学生人文知识、计算机应用能力、创新与应变能力的培养。(3)业务素质方面。对我校毕业生评价较好的方面依次为:基础护理操作能力、医学基础理论知识、专科护理能力,各占96.83%、95.39%、83.06%。评价较差的方面为:护理文书书写能力、心理护理能力、健康指导与宣教能力、急救护理能力、整体护理能力,各占20.73%、15.58%、13.00%、6.78%、3.93%。(4)身心素质方面。对我校毕业生的身心素质普遍反映良好
中职护理专业教学计划实施情况调查调查表明,认为需要增加理论教学课时的课程依次为:计算机基础、护理心理学、预防医学、医学伦理学,各占42.82%、18.70%、16.12%、15.58%;认为对护理工作有指导作用的传统专业课与医学基础课因理论教学课时比较合理而无需改变课时安排的课程依次为:外科护理学、内科护理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物学、妇产科护理学、五官科护理学;认为与护理职业关系不大、需要减少课时或删除的课程依次为:物理、数学、政治、化学,各占66.53%、56.91%、48.51%、40.24%。认为需要增加实践课时的课程依次为:计算机应用基础、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预防医学、护理心理学、外科护理学、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各占54.47%、40.38%、38.48%、36.99%、34.96%、33.47%、30.89%,因为这些学科的临床应用性与针对性较强,越来越受到临床一线护理人员的重视,而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五官科护理学等传统上比较注重实践的学科则无需改变实践课时。认为政治、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课程应适当减少课时或删除的,各占56.77%、49.42%、48.77%、42.22%,因为这些课程与本专业联系较少。从调查排序可以看出,认为需要增加课时的课程排在前六位的依次为:法律基础、社区护理学、老年护理学、人际沟通、表达能力训练,各占91.12%、84.14%、83.74%、78.18%、74.39%,这些课程多是适应现代护理专业的发展,能体现时代特征的课程。
(二)对中职护理专业实习生的问卷调查
中职护理专业的实习生经过两年的在校学习和近一年的护理临床实习,对护理专业均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和体会,并且非常关注自己未来的发展与就业前途,通过对其进行问卷调查,有助于了解学校教学的薄弱环节及需要加强与改进的地方。
本项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表218份,回收218份,回收率为100%。
调查表明,选择在毕业后到二级以下医院就业的占58.26%,选择到社区医院就业的占10.09%,选择到乡镇医院就业的占5.96%,还有选择到外省就业的,占19.72%,说明大多数毕业生能够面对现实,实现就业目的。
在对“中专毕业后的打算”的调查中,选择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占66.05%,选择通过考试升入高职院校继续学习的占25.22%,说明当前在中等卫校中“就业导向”仍是主流。
在对课程设置的调查中,认为护理专业实践教学需要加强的学生占46.79%,认为护理专业理论教学需要加强的学生占23.39%,认为医学基础理论教学需要加强的学生占17.43%。学生希望学校增加有助于提高人际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护理文件书写能力的课程,另外认为增加实习、见习时间,特别是社区见习的时间非常重要,这与对用人单位护理管理人员的调查基本一致。对于教学方法,所有学生均不喜欢传统的授课法,喜欢案例式教学法的学生占38.53%,喜欢角色扮演法的学生占31.65%,喜欢多媒体授课方式的学生占29.82%,说明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
在就业途径方面,选择由学校推荐的学生占48.16%,选择由家长找关系的学生占36.69%。在当初选择护理专业时,大多数学生家长也是看中护理专业能学到一技之长,便于就业,这说明学校应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加强职业指导,提高育人质量,提高就业率,为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
护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措施
课程体系直接反映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提高人才素质和教育质量的核心。随着医学教育模式由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医学模式转变,护理专业课程设置也要充分体现现代护理学科的发展与现代护理理念,应通过岗位需求调查,提出课程改革措施。
大三学生刚结束临床实习,面临就业,经过10个月的临床实践,他们能够从宏观上对理论学习以及临床实践的结合有更加深入的认识。调查结果显示,“集中式实习”模式认同度得分在调查模块中最低,88.6%的受试者赞同“交叉式实习”。“集中式”实习模式导致实践课时有限,轮转科室限制;安排集中,过于紧凑;理论与实践不同步,导致实践与理论脱节,不能将理论很好地应用到临床实践,不利于学生全方位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吻合了学生认为最后一学期理论课程安排过多,学生负担重,学生不得不更加倾向于理论的学习,削弱了实践学习效果的调查结果。实践课时比例分配认同度得分不高,放性题目调查结果显示应该增加实践课时比例至50%。国内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平均为1∶0.48,欧美国家基本达到1∶1。借鉴欧美国家的经验,增加实践课学时,调整实习模式,采用“交叉式”实习模式相比于“集中式”实习模式能更好地配合理论学习,更具有针对性。或者借鉴台湾模式,在实习最后采用“The last mile”(定岗实习,6周),即根据学生意愿选择医院与科室进行实习,能更有利于与学生与工作岗位的双向选择与匹配,有利于就业单位的选择,更快地进入护理者角色。
二、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调查结果显示,考核方式问题主要体现在形式单一、题型缺乏灵活性与综合性、缺乏实践性与创新性。受调查者赞同的考核方式排于前四位的是试卷考核、实验室模拟操作、个案作业、论文。可见学生更加倾向于追求考核方式的多样化与灵活性,与国内很多研究结论一致多样化的考核模式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及综合能力。目前欧美国家,包括台湾地区还有国内的部分院校较多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 OSCE)模式,该考试方式不仅能检验学生的理论掌握程度以及临床运用技巧,更能反映出学生在面对临床实际情况的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突况应题。有超过50%的受调查者认为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更加注重临床护理实践者、社区及家庭护理提供者和健康咨询者角色的培养;在教师注重能力培养方面,超过60%的人赞同的项目只有批判性思维、护理照护者和治疗性护理干预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从中可以看出我们的教育理念在不断地完善,开始注重学生多方面能力与角色的培养,但在实践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护理教育应注重全方位能力的培养,护理教育的重点不仅是基础医学知识、护理技术的掌握以及护理病人能力的培养,应更加注重认知、情感、交流等层面的教育与引导,培养评判性思维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沟通交流以及持续发展与合作能力等。
三、课程设过多,缺乏人文课程
调查结果显示,课程设置模块认同度得分并不高,说明课程设置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在开放性题目调查中显示问题主要集中在课程数量太多,存在重复课程,应该将部分课程设为自学或者选修;课程设置过于死板,开课学期顺序需要调整,大三下学期课程开设过多,时间紧张,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不同层次的受调查者间进行对比,认同度得分并无差异,说明这是我国护理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目前护理教育的课程设置模式主要是医学模式,缺乏护理专业特色,从专业特色角度讲最突出的问题是跨文化护理教育欠缺,护理伦理、多元文化、跨文化护理、家庭护理以及各国法律等方面课程开设较少,欧美护理教育人文课程达到总学时的1/3以上,而我国基本在20%左右。受调查者认为应该增加的课程主要集中在人文素质课程、科研课程以及一些专科护理课程,主要包括《跨文化护理》、《循证护理》、《卫生法律》、《人际沟通》、《护患关系学》、《护理美学》、《护理伦理》、《大学语文》、《医院文化》、《医学英语》、《就业指导》、《护理科研》、《护理发展的前沿趋势》、《计算机》、《急救课程》、《老年护理学》、《中医护理学》等,而应该删除一些专科性强的临床课程,主要包括《耳鼻喉学》、《口腔科学》、《五官科学》、《传染病学》、《诊断学》、《影像学》、《细胞生物学》等。我们可以借鉴欧美本科护理课程设置的先进经验,立足于护理专业特色,优化整合课程,减少总学时数,调整选修课比重;适当加大人文课。
四、缺乏全方位的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决定着人才培养方向,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本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50%的受调查者认为我们的教育理念应定位于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为主,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促进其个性发展,而不应该是传统的教师单方面进行知识的灌输,这与国内很多研究者的研究结论一致。开放性调查题目结果显示,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学生主要体现在人文素养以及科研能力培养两方面的欠缺。在参加美国外国护理学校毕业生委员会(CGFNS)考试中,我国护士通过该考试的比例较低,失败原因主要是解决人文素养方面问题(包括法律、伦理方面)能力较差,这种缺陷恰好折射出我国护理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结果:对手术患者在手术室采用术前访视与术后回访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手术后的患者多项指标都处于正常,患者所出现的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也得到了有效的缓解,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较高。
结论:对手术患者在手术室采用术前访视与术后回访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痊愈速度,并且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都有十分显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护理方面进行推广。
关键词:术前访视手术室全程护理术后回访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336-02
术前访视以及术后回访都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现应激反应,从而提高患者对于医护人员在工作方面的满意程度。通过术前的访视以及术后的回访,除了对患者起到有效的护理作用,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同时还增进了护士之间和护患之间的沟通和信任[1]。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将本院于2012年10月~2012年12月之间收治的手术患者中选取500例病患者,其中男性300例,女性200例,年龄23~78岁,平均年龄47.11±3.1岁,500例手术病人中包括普外科162例、骨科53例、泌尿外科136例、五官科51例、妇产科98例。
1.2护理方法。
术前访视:①理论培训。对所有的护理人员进行交流技巧、人文关怀理论、术前护理访视的重要性以及专业理论内容进行培训。通过对专业性知识内容的学习,提高护理人员在手术室护理人员下科室进行访视的信心,让护理人员通过有效的交流技巧与人文关怀理论相结合,让护理人员做到面对患者时有和蔼可亲的态度,加强对第一印象的注意度,将护理人员和患者之间的感情距离进行缩短,充分获得患者的信任、主要强调在手术之前开展护理方式的意义以及必要性。②术前访视情况的交班。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让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访视的形式不受限制,将访视情况写在访视单上,当班的巡回可以看看访视单,护理人员也之间可进行讨论,从而达到共同提高、一起进步的最终目的。③以点带面。手术室需要面对诸多不同科室的患者,因此,需要对手术的难度、患者对手术的考虑程度以及护理后造成的社会影响等多个方面进行可行性的准确评估,对患者要遵循循序渐进原则,一个月之后,护理工作将取得的一定经验作为基础,在其他方面科室全面的铺开,让护理人员将护理工作做到熟练,从而确保护理访视工作具有有效性。
术后回访:①目的:通过对患者进行术后的回访,详细的了解患者在术后的整体恢复情况,并对患者提供相对应的护理指导,同时对患者以及患者的家属,对术前的护理访视工作以及术中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②安排:安排方面一般分为时间安排和护理工作人员安排,时间安排上,在本次的研究中,术后三天对患者进行回访。进行术后回访工作的护理人员需要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丰富的经验以及较强的工作沟通能力,结束后需对术后的回访记录单进行认真的填写[2]。回访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随访时患者的精神状态;伤口的引流状况;患者对于访视所持的态度以及向患者征询意见与建议。
2结果
患者在手术治疗之后,护理人员对患者的血压情况、心率变化情况、手术过程中出现错误的情况以及患者出现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时的缓解情况等,进行详细的观察和研究,并进行了详细记录,从记录数据来看可以发现,患者的负面情绪得到缓解的患者人数很多,占总人数的89.14%,而术中出现错误(异常大出血、术后并发症等)、血压值升高到20~30mmHg或者30mmHg以上、心率值加快到15~20次/分钟或者20次/分钟以上的患者人数很少,详细数据如表1所示。
护理工作结束之后,患者对手术护理的满意度中数据表明,采用术前访视与术后回访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患者的满意度较高,满意概率高达98.86%,详细数据情况如表2所示。
3讨论
不管是大手术还是小手术,对于患者而言都是具有较强紧张刺激的过程,加上诸多患者对于术前的知识缺乏相关的了解,往往担心手术最终的效果以及怕痛等,这些原因都会造成患者出现强烈的焦虑以及恐惧等负面的情绪反应。从而导致患者出现心率加快、血压升高以及情绪烦躁等情况,这些负性的情绪反应对于手术的进行以及手术中的麻醉效果都有着直接性的影响作用[3]。在开展术前访视时,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提供手术和麻醉以及护理方面等诸多方面的信息,将患者心理的多种负面情绪消除掉,让患者从心理方面先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以及舒适感。积极的调动起患者主观能动性,让患者的精神可以放轻松,情绪逐渐稳定。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855-01
随着现代医疗护理活动日趋复杂化,各种影响因素越来越多,患者在医院接受诊断、治疗、护理的同时也面临着一定的不安全因素。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医学知识的普及,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国民法制观念不断的增强,以及文明维权意识的进一步提高,医疗护理纠纷呈上升趋势。为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安全因素的影响,切实做到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本文就对我院外科护理不安全因素现状进行了分析。
1 外科常见的护理不安全因素
1.1医源性因素
医源性因素指医护人员的语言、行为不当或过失给患者造成不安全感或不安全结果。这些因素常常是造成医疗纠纷的重要因素。因此,医护人员的言语和行为也直接影响到护理安全。
1.2 技术因素
主要是指由于护理人员技术水平低、经验不足、协作能力不强等因素都可能对患者的安全构成威胁。特别是随着新技术、新项目大量引进与开发,护理工作中技术复杂程度高、技术要求高的内容越来越多,不仅对护理人员带来较大的工作压力,而且可能导致护理工作中技术方面的风险加大,从而影响护理安全。护士护理缺乏业务知识,工作经验不足,技术水平低或不熟练,与他人配合较差,不重视学习和业务技术培训,违反技术操作规程,将导致操作失误或操作错误从而发生事故。
1.3 责任性因素
责任性因素指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粗心大意,不按规章办事,甚至,对患者的安全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如:(1)医嘱转抄及核对不认真,注意力不集中,漏执行医嘱或错误执行医嘱。(2)口服药错误,如青霉素过敏患者,发口服药时不按要求问过敏史,造成青霉素过敏发生;临时口服药从药房取回后,发药时不交代服法,患者多服、少服或漏服;降压、降糖药、通便药、地高辛等特殊药未交代注意事项,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3)肌注错误:如将若干个患者的治疗单抄在一张纸上,上下二人的药看错;患者睡觉时注射,因突然叫醒而误听名字,核对出错。(4)运输过程中:患者外出检查,推车护栏不拉起,推患者上下坡时,动作粗暴可致患者摔下;使用约束带时神经受压,致肢体功能障碍等。
1.4 其他因素院内感染方面,如医护人员手的消毒不到位,常用的听诊器、血压计等受到血液、体液污染而未及时进行消毒处理,造成院内感染,也是护理不安全的因素;大理石地面光滑,患者易跌倒造成骨折。
2 加强护理不安全因素管理的措施与建议
2.1重视专业理论和技术操作培训,提高业务知识水平
护士不但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而且要有精湛的技术,娴熟的护理操作以及高质量的服务水准。随着护理学科的不断发展和医疗设备的更新、新技术的开展,护理人员必须不断的充实和更新知识,同时不断的增强自己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提高敏锐的观察力和应急处理能力。鼓励护士参加各种自考、函授,撰写论文、外出进修、参加学术会议,对新毕业护士定期进行基础理论、操作考试。请技术尖子来传授护理经验和技术。
2.2增强护理人员法律意识
组织全体护士认真学习与护士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如《护士管理办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医院的一些规章制度,来弥补目前护士法律知识的缺乏。使广大护理人员学会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同时也自觉为病人提供最佳的护理服务,保障病人的合法权益。
2.3构建良好护患关系
在护患沟通交流时,应了解患者的职业、社会地位及家庭背影及风俗习惯,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病而异地与患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要多为患者着想,采取各种形式与方法,消除患者的顾虑,降低护患间交流障碍的发生,增进彼此间的信任与理解。倾听患者心声,提升服务水平,患者住院渴望得到医护人员的关心、同情和照顾,因而应注重情感治疗,人性化护理,倡导心理护理模式,要对患者进行无微不至的关心和护理。还要开展相应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发放一些健康教育宣传资料,普及健康教育知识,提高患者的自防自护能力。
2.4加强监督检查
护理不安全因素的管理要特别注重抓好关键点,即那些有可能影响全面工作或容易出问题的环节,护理管理者要善于认识、处理这些关键性问题,并进行重点监督和管理。这些关键问题处理好了对护理质量的控制与评价非常重要,也是衡量医院整体水平的重要指标。
3小结
在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安全质量是患者选择就医最直接、最重要的标准之一。抓好全员安全质量教育是降低护理不全安因素的前提,它使医院整体水平得到提高。社会的进步和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对护理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事业的发展的技术进步应该为患者及其护理人员营造一个更安全、更能体现人为关怀的和谐社会环境。安全是人的基本需要,同时也是护理工作的基本要求,护理安全应该受到每个护理管理者的高度重视。我们要通过严于防范,消灭不安全的隐患在萌芽中,在护理实践中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同时必须担负起法律责任,有效地保护病人的生命健康和安全。
参考文献:
[1] 曾静 护理不安全因素及管理对策 内蒙古中医药 2011,(16)
[2] 侯玲玲 浅谈护理不安全因素及对策 中国医学创新 2010,(3)
1建设虚拟仿真实训中心
院校合作和工学结合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5],要体现高职教育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3个关键环节。院校合作、工学结合模式要求高职院校充分利用学校、企业的资源,在开发校外实训基地的同时,加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探索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同时,以临床实际工作过程为导向,提高学生动手能力,逐步做到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统一[6]。
1.1模拟医院工作环境,实现教学与临床无缝对接
根据我校实训中心的占地面积,模拟医院楼层布局,建立内科(含传染病区、评估检查室等)、外科(含ICU、手术室)、妇产科(含产房)、儿科(含PICU)、急诊科、五官科等实训场所。按功能划分为教学做一体的训练区和情景模拟区,承担基础护理以及内、外、妇、儿、急救护理教学等。情景模拟区以情景模拟中心为主体,周边分布有模拟病房、模拟治疗室、模拟产房、模拟手术室、模拟重症监护室、模拟社区和模拟传染病区等,均按照医院及社区实际进行设计,具有通道,分为多区域。情景模拟区拥有高级无线护理专属综合智能人,全部场地均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和信息化互动教学系统,可进行临床各科疾病的模拟评估、急救、治疗及护理教学,再现临床真实情景,缩短教学与临床的距离,实现无缝对接。
1.2实用性与先进性相结合,配备硬件和软件设施
实训中心建设不仅要有实用性,还要体现先进性。目前,多数高职院校校内实训中心设施不完善,学生动手机会少,而患者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对医护人员的要求更高。因此,借助实训中心开展教学是现代医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方面,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硬件建设,扩大实训场地面积,建立可进行情景模拟教学的实训室;另一方面,积极引进信息技术,购置进口高级智能模拟人、虚拟静脉输液系统、虚拟急救系统、虚拟胎儿分娩系统等,并与信息技术公司联合开发仿真教学及管理软件,积极推广教学过程与临床护理过程实时互动的远程教学。目前,情景模拟中心的模拟病房中有高级智能模拟人及配套的吊塔、监护仪、除颤仪、输液泵、微量泵等,可设置不同病例进行情景模拟教学;模拟产房中可利用虚拟胎儿分娩系统模拟顺产或不同难产情景进行教学;模拟ICU中可利用模拟人及周边设备进行不同疾病重症监护教学。所有这些场地的教学过程均可通过网络在远端教室同步呈现,初步使虚拟仿真教学与临床实际接轨。同时,实训区建立了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的多功能教室,内部安装多媒体教学设施及实训设备,可拍摄教师讲授和示教操作的全过程并投放到大屏幕上。教师边讲课边示教,学生边学习边操作。实训中心实行开放制度,学生在实训教师指导下可以随时入基地练技能。
1.3营造人文环境与职业氛围
以护理专业文化为基础,在校内实训中心营造浓郁的护理文化氛围,让“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以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根据护理职业特点布置实训中心,从专业、美学、心理学角度来精心设计。如在模拟产房和待产室分别悬挂“生命使者”“产妇的守护神和合作伙伴”牌匾,在走廊和各实训室内张贴南丁格尔誓词、历届南丁格尔奖获得者照片、医学生誓词、名人名言以及漂亮孕妇和可爱宝宝的图片,营造温馨轻松的氛围,使学生一进入实训中心就能感受到巨大的精神力量与人文关怀,激励学生“笃志博学、医技精良”,在潜移默化中具备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另外,制定详细的规章制度,完善操作流程,师生严格遵守实训室的要求,统一着装,营造真实职业氛围。应用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及人文关怀能力。
2虚拟仿真护理实训中心的应用
2.1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针对基础护理、外科护理、儿科护理、妇科护理、体格检查等各项操作,教师在示教室讲解示教后学生分组进入实训室训练,每组由带教教师指导,并实施“导生制”带教模式。根据在校学生多、指导教师少的现状,选拔优秀学生作为“小导师”,每人带教10个学生,利用中午、晚上等课外时间,有计划、按顺序进入实训室训练。严格“小导师”的选拔和培训,采用末位淘汰制和量化评优制,激励其不断进取,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我校“导生制”的实施作为护理实训的一大亮点在全校推广,相关研究课题获河南省教育厅立项,多篇相关论文已发表并获全国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一、二等奖。实施情景模拟教学模式,依托情景模拟中心开展内、外、妇、儿科护理等临床专业课程教学。以案例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结合病例进行情景模拟,通过远程传输让更多学生观看,并通过回放进行针对性讨论,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多项情景模拟方面的研究获得了河南省“十二五”规划课题立项及市厅级奖项。实行竞赛选拔制,以赛促学、促教、促练。一年级学生通过层层选拔进入“小导师”队伍,二年级通过逐级竞赛选拔技能操作水平高的学生,作为参加国家和省市级比赛的培养对象,因材施教。课题“护理专科生综合实践技能竞赛的改革与创新”获河南省医学教育优秀成果一等奖。学校支持教师加入教育部新成立的“标准化病人(SP)实践教学指导委员会”,并出资培训了SP培训师,不久将实行SP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2.2优化护理专业实训课程体系,开发实训教材
课程是教学的载体,建设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实训课程体系,是实现高职护理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7]。课程体系应涵盖基础护理技能和专业相关技能,学校教师可与临床专家合作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护理专业实训教材。同时,构建多元化技能考核评价体系,包括以下3方面:(1)考核内容多元化,不仅考查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还考查其学习态度、人文素养、人际沟通能力、健康教育能力、人文关怀能力等[8];(2)考核方式多元化,根据教学内容不同,采用口试、笔试、现场操作、提交见习或实验报告等方式全面考核学生综合素质;(3)成绩评价多元化,不以一次考试确定学生成绩,采取平时测试、阶段性测试、期末测试相结合方式。对即将进入临床实习的学生,模拟临床工作过程,构建以综合性设计性实训为主的多站式技能训练与考核评价体系,将健康教育贯穿于各项技能训练中。如对助产专业学生采用多站式技能训练,分为产前检查站、产程观察站、接生技能站、新生儿复苏及护理技能站、产科护理技能站、母乳喂养技能站、计划生育指导站。对临床实习学生要做到自始至终全程监控、全方位评价,使学生顺利完成实习任务,切实提高操作水平。
2.3建设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发挥学院护理专业教师和行业兼职教师的优势,完善教学团队建设。聘请具备丰富临床经验、扎实基础理论知识、精湛操作技能的护理专家作为兼职教师,保证学生实训质量。加大教师培养力度,针对专职教师对临床新技术、新进展等不了解现状,通过派出学习、举办各种临床新技术新项目培训班等,提高其技能操作水平。同时,组织理论教学培训班,不断提高兼职教师教学能力,实现专兼职教师在知识结构、教学能力、临床实践能力等方面的有机融合。
2.4开放护理实训基地,实现资源共享
手术室是对病人实施手术治疗、检查和抢救工作的重要场所,历来都是各家医院重点管理的科室。由于它护理工作的业务面广,技术性高,无菌操作严格,同时病人病情复杂,意外情况发生多等特点,产生医疗纠纷甚至出现医疗事故的可能性大。特别是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引起了手术室护理管理者对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视[1]。“安全文化”的概念是由Singer等于2003年首先提出的,可以理解为将希波格拉底的格言“无损为病人为先”(first do on harm)整合到组织的每一个单元,注入到每一个操作规范中,就是将“安全”提升到最优先地位的一种行为[2]。安全文化就是将文化的所有内涵向以安全为目的的方向推进的一种统一的组织行为。为确保手术患者的安全,避免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我们将安全文化建设作为工作重点运用到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全面提高手术室护士的素质又是护理安全的保障[3],现将我们如何加强手术室护士职责以及手术室安全文化建设谈一些体会。手术室的工作涉及科室之多,工作范围之广,是其他科室护士无法相比的,尤其我科是一所综合性医院的手术室,面对全院各手术科室,每个科室都有十几种到几十种手术。因此,手术室的护士必须有博而专的丰富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才能完成手术室的各项工作。
手术室护士应具有丰富的知识结构
具备一定的社会科学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手术室护士是社会的职业工作者,应了解并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上的责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灵魂。应有医学史、社会科学、哲学、自然科学与医学的关系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学习医学、护理学;还应学习一些医学伦理学,从而模范地遵守社会主义的医德规范[4]。手术室护士主要的服务对象是手术医生和需要手术治疗的病人,应该了解手术医生和手术病人的心理状态,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做好思想工作。每位手术医生由于受到不同外界因素的影响,心理活动也是不同的。手术室护士应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做到主动配合,对年轻医生热情帮助、指导,以解除其紧张的心理状态。病人进入手术室都有怕痛、怕手术不成功的紧张心理,护士应针对病人的心理特点,耐心劝导,做好心理护理,鼓励病人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手术室护士还应有一定文学知识[3]。无论工作还是社会交往,都要用语言和文字表达思想,以便能更好与病人沟通和交流,撰写论文。了解国际护理学的发展,开阔眼界,增长新的知识,提高手术室护士的护理水平。
具备一定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基础医学与手术室护士工作关系极为密切。解剖学是学习各科手术的基础,药理学是为临床合理用药的理论依据。麻醉用药、抢救药品、化学消毒药只有知道其药理作用、用药方法和副作用、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合理用药,保证病人顺利完成手术。在临床医学方面,除了掌握手术室科室的临床知识外,还应了解专科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化验报告、物理检查知识及治疗、诊断原则。特别是病人在发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及电解质紊乱时的特殊表现,以正确估计病人的状态,做好充分的应急准备。手术室护士应了解手术的全过程,掌握各科手术的局部解剖特点,特别是自己未见过或不熟悉的手术,应先看书,再看手术过程。并要熟悉各科手术医生做手术的方法和所用器械的习惯,这样才能做到术前做好充分用药准备,手术中默契的配合。手术室护士还应了解的知识,掌握常用的麻醉方法、步骤及发生意外的急救处理,以免发生意外时惊慌失措,不能主动配合,延误了抢救时机。配合麻醉师抢救麻醉意外是每位手术室护士义不容辞的责任。
具备一定的物理学知识:手术室的医疗器械最多,除了简单手术器械外,还有很多的现代医疗器械,如超声刀、各种机型的电刀等,还有配套腔镜手术所用监视系统。因此手术室护士应掌握这些仪器的使用和保养,并能做些简单的维修。这就要求手术室护士懂得一定的电学、光学、电子学及物理学等基础知识。
掌握手术室的常规知识:应了解手术室的布局,建筑结构特点、要求,熟悉各手术间的设置和装备。了解手术科室床位与手术台的比例关系,以及手术台与手术室护士的比例。掌握手术室的各种规章制度,各班职责并严格遵守。
手术室护士应具备的基本技能
无菌观念:手术室护士应掌握各种物理、化学消毒、灭菌技术,及各化学消毒剂的配制和使用。掌握戊二醛消毒柜消毒液的配制和灭菌时间,以及快速消毒锅和卡式消毒锅的使用和保养及注意事项。掌握无菌器械的保管和使用时间。掌握无菌操作技术和特殊感染的消毒隔离技术。
配合熟练:应掌握各种手术的手术方法和操作步骤,熟练的准备各种手术前所用器械和用物,熟悉手术医生的手术习惯,以便在手术中能迅速准确地传递所用的器械及各种用物,协助手术医生顺利完成手术的全过程。
善于管理:应掌握手术室各种器械的名称、用途、使用方法、维修和保管,掌握所有设备的名称、用途、使用方法和保养方法,并能维修部分的设备,以便使用起来得心应手。掌握各种小物品如引流片、橡皮圈、五官科用的纱球、鼻用纱条、耳用纱条、上颌窦纱条、棉球、各手术用针等的制作,使用和消毒方法以及一次性用物的保存期。
手术室护士应有的素质
敏锐的眼睛,深刻的洞察力:手术室护士既是无菌技术的模范执行者,又是严格的监督者,巡回护士应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对手术者、助手及参观人员的一举一动及时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尤其是教学医院,实习生无菌观念特别差,无菌技术没有掌握,经常违反规定,因此巡回护士要严格把关。还应随时观察手术的进程,主动供应手术台上所需要的一切物品,保持手术间的清洁整齐。
雷厉风行,动作敏捷的作风:手术时间的长短,与护士的用物准备是否齐全和配合有直接关系,而手术时间的缩短又直接关系到病人术后的康复。手术室护士必须具有分秒必争、迅速准确、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消毒、灭菌、无菌技术是手术的关键,护士应有高度的责任心,每项操作都要严格无菌。在工作中要实事求是,严格把关,就是工作再忙再麻烦或者是手术者催得再紧,甚至被指责被挨骂,也要一丝不苟,坚持原则。消毒时间要严格保证,用物一旦被污染必须立即更换或重新消毒灭菌。
健康的体魄:手术室工作的特点是紧张而有秩序,还需要有连续作战的精神,如洗手护士需要站手术台4~5小时甚至更长时间,不能正常吃饭和休息,因此没有健康的体魄,饱满的精神状态,是不能完成主动配合任务的。
善于分工协作,助人为乐的美德:手术室的护士职责是协助手术医生成功的完成手术,所以病人往往感谢手术医生,很少想到手术室护士,手术室护士应有甘当配角的无名英雄精神。术中应密切配合,如有器械不合适应及时更换,手术医生如操作不便就及时调整和灯光,手术医生头面部有汗水应及时为其擦拭。
良好的组织能力和应激能力:手术室的工作繁忙,常因各种急诊手术而打乱了手术室的工作秩序。送来的急诊手术病人病情经常千变万化,所以手术室护士必须有充分的组织能力和应激能力。要头脑清醒,沉着冷静,忙而不乱。良好的应激能力取决于勤观察、勤思考,并具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和丰富的实际经验,才能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准确的科学判断。
明确服务对象,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
科室护士长定期组织全科人员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及医院制定的制度与职责,并对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定期进行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培训,把“安全第一”作为护理活动的首要目标,通过教育培训,将安全理念渗透到每一个工作人员的心中,督导全科人员树立安全护理意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识别手术护理风险,倡导预防为主、安全超前的观点
护士长和科室质控小组成员一起对照《手术室护理管理学》,查找安全隐患,并按PDCA循环方式,利用晨会、周会及月质量分析会及时分析和整改,识别并确认目前可能存在的主要护理风险和常见原因。如:接送患者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患者病床及摆放手术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器械清点核对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消毒隔离措施落实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制定手术室质量目标,提出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
根据《手术室护理管理学》及患者安全管理目标制定科室服务质量目标,要求手术室护理人员及所有手术人员严格遵守各项医疗护理制度,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并对每个风险提出相应防范措施。
⑴防止发生错误病人及错误部位手术的防范措施:落实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做好标识――手术病人均要戴腕带作为身份识别标识;手术部位作体表标识,患者及家人共同确认手术部位;麻醉、手术开始前及患者离开手术室之前,实施“暂停”,由麻醉医生、手术医生、手术室巡回护士与洗手护士四方核查无误后方可进行操作,以确保准确无误地实施手术。
⑵防止发生切口感染:健全手术室管理制度,保证无菌物品的灭菌质量,选择合适有效的切口部位的消毒剂,做好腔道部分手术的保护性隔离,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及时执行手术期的抗生素[5]。
⑶异物残留:手术台上原则上只使用带显影条的纱垫,不使用纱布;手术前、缝合体腔切口前及缝合皮下组织前,巡回护士与洗手护士及主刀医生认真核对器械、敷料、缝针数量并登记,检查手术器械的完整性。
加强风险监察,制定征求意见和手术访视制度
科室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对需要及时提醒大家注意的问题,每日晨会做简单的讲话提醒大家,下午检查手术间物品、仪器是否规范放置,急救物品是否处于备用状态。利用周一晨会进行周工作小结,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患者安全和手术室工作质量。周二晨会进行安全知识提问,护士长和质量控制组成员加强术中巡查,掌握护士对安全知识的理解及掌握程度与运用情况。周四晨会进行专科知识培训,模拟进行手术的摆放,特别是对新开展的手术,新购进的仪器、设备在实施前都要请相关专家讲课。周六检查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抢救制度是否落实,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每月召开科室月质量分析会,分析本月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对易出现安全隐患的人员、项目进行重点谈话与教育培训,护士长和高年资护士对手术巡回护士与洗手护士的工作进行质量评分,及时纠正不足之处,提高低年资护士的手术配合能力。由专职手术访视护士进行术前和术后访视,了解患者的状况与需求及切口情况,并对患者的需求及时予以解决。护士长每周征求病房护士、手术医生及患者的意见,并将征求到的意见反馈给相关的护士,帮助分析意见产生的原因,提出改进建议,以督促工作质量的提高。
效果及体会
增强了手术室护士的护理安全意识和主动服务意识:通过营造护理安全文化,把“安全第一”作为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首要目标,形成了浓厚的安全氛围,树立了安全护理思想,增强了手术室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
提高了手术室护士对护理风险的识别能力和防范能力:护理风险的识别就是对潜在的和客观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系统的连续识别和归类,并分析护理风险发生的常见原因,通过查找安全隐患,提出可行的防范措施,并在工作中认真落实,从而提高了手术室护士对护理风险的识别能力和防范能力,减少了护理风险的发生[6]。
提高了手术室工作质量,减少了差错事故的发生:通过营造护理安全文化,使手术室护士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及对护理风险的防范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更加明白了安全是护理质量的直接反映。2年来完成手术7559台,抢救危重病人达128例,手术医生、患者及家属对手术室的满意率达99.3%,护理缺陷由2006年的1%下降到2008年的0.14%。
护理安全观念是指从事护理活动的人所持的安全观念,是对安全行为、安全环境、安全原则、安全活动、安全事物、安全现实条件的基本态度和观念的总和[7]。在手术室的护理管理中,通过加强护理安全文化建设,可增强手术室护士的护理安全意识和主动服务意识,提高对护理风险的识别能力和防范能力,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降低手术室护理缺陷,提升手术室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 蒋冬梅,王建荣.手术室护理管理[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3.
2 杨正丽.对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新认识[J].中国护理管理杂志,2008,8(10):77-78.
3 张小平.手术室护理专业队伍的培养[J].实用护理杂志,1996,(06).
4 王振香,常海玲,郑光凤.手术室护理管理[J].护理学杂志,1995,(04).
【中图分类号】R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529-03
The Investigation Of Self Efficacy And Life Quality Of Primary Glaucoma Patients
Xiehua Hubing Sunzhiyi Liucuihong Luqi Xuyanjiao Maxiaohua
【Abstract】Purpose:The study aims to analyze and summarize the Self Efficacy and Life Quality Of the Primary Glaucoma Patients , and make further efforts to help them with their psychological nursing and health guidance . Methods:Random sampling questionnaire method was used to collect 50 samples from the Primary Glaucoma patients diagnosed by the professional ophthalmology department of three level and first-class hospital from 1996 to 2012 . The questionnaire , including the IOP , age , gender , daily sleep quality , hobbies and interests , emotional state , the quality of life , coping style and social support status of the Primary Glaucoma Patients etc , consists of demographic data, the 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disease ,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 , self-efficacy scale , WHO-QOL-BREF questionnaire , social support scale an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 . The database was collated by using Excel and analyzed by statistics.Results:98% IOP of Primary Glaucoma Patients could be controlled normal and stable through the clinical drug , ocular operation or drug plus operation treatment . At the same time , 2% unstable , even had ever been controlled normal , due to the frequent volatility of the mood .The key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Self Efficacy and Life Quality Of the Primary Glaucoma Patients were the family atmosphere whether warm , and the family members whether mutual understanding , supporting , guiding and facing the difficulties jointly .The coping style of the Primary Glaucoma patients should can be generally improved .Conclusions:The psychological nursing and health guidance for the Primary Glaucoma Patients could be focused on the communication and the guidance about their copying ways .the Self Efficacy and Life Quality Of the Primary Glaucoma Patients should can be generally improved with the gradual perfect of their copying style.The factors that could not be ignored for the Primary Glaucoma Patients maintaining the intraocular pressure normal and stable were the good personality and the peace of the mind .
【Keywords】Primary Glaucoma ; Self Efficacy ; Life Quality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随着祖国经济腾飞及国民健康意识的提升,大家对眼睛和视觉质量的关注也日益密切。青光眼是当今世界范围内不可逆盲的主要病因,同时也是导致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青光眼的症状、视功能的损害以及各种对症的治疗方式、不良反应使患者的日常生活、社会活动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限制,使患者的心理、社会及经济等各方面受到影响,极大地影响患者的健康【1】 。
青光眼是一种公认的最重要的眼科心身疾病【2】。
原发性青光眼是指主要由风、火、痰、郁、虚及肝之阴阳失调,引起气血失常,经脉不利,目中玄府闭塞,珠内气血津液不行而致【3】,一组以特征性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疾病,致盲率已排列为第二位,其致盲过程具有隐蔽性和不可逆性的特点。有相当一部分患者虽然眼压得到了有效控制,视功能的损害仍然不断进展,发展为视神经萎缩。另有一部分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患者的眼压虽然在正常范围,却发生了青光眼典型的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这表明了眼压升高并不是青光眼发病的唯一致病因素。缺血学说越来越受到关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眼部存在不同程度的血液循环障碍,其血粘度水平升高可能是原发性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的潜在性危险因素【4】。原发性青光眼与“血瘀”关系密切,“血瘀”症候出现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球结膜血管扩张,视网膜静脉迂曲及动脉变细,视盘苍白,脉弦涩或结代、舌质紫暗或舌体有瘀斑、球结膜下出血, 伴高血压、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动脉阻塞、糖尿病者【5】。动、静脉小血管功能障碍,特别是静脉血管功能障碍,导致微循环功能受损,是各型原发性青光眼病发病的共同基础【6】。血流变学与原发性青光眼的联系日渐明确 ,它在原发性青光眼的病因学、治疗学中有重要的意义【7】。
社会心理因素与原发性青光眼有明确的联系,青光眼患者主要表现为A型性格,患者的精神性和神经质倾向人格特征与闭角型青光眼发病密切相关【8】。
1.2 研究意义
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眼科心身疾病,因患者发病前经历的负性生活事件产生情绪应激是导致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发病重要原因之一,青光眼的发病及复发与精神、情绪等有关,反过来心理因素的变化又影响了青光眼的治疗【9】。原发性青光眼是指与可以认识的眼病、先天及遗传疾病没有确切联系的一类青光眼。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相对于此类患者的意义不言而喻。
1.3 综述
自1857年至今,世界各国学者已有多种不同的青光眼分类方法,1952年Sugar将青光眼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大类,青光眼的分类过程也正是人们对青光眼认识不断加深的过程【10】。原发性非先天性青光眼患者在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生活质量、自我效能等各方面可干预性较强、预后可改善空间较大。
1.4 研究目的
1.4.1 分析总结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在接受临床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或药物加手术同时治疗的基础上眼压控制方面的大体预后。
1.4.2 观察影响原发性青光眼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焦点因素。
1.4.3 探索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群体在应对方式方面是否普遍存在较大的可提升空间。
1.4.4 分析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应着重侧重的焦点问题。
1.4.5 总结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在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方面是否会随应对方式的改善而有所提高。
1.4.6 6. 观察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维持眼压稳定所不容忽视的关键因素。
2 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课题以三级甲等医院专业眼科在1996年至2012年期间确诊的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群体中随机抽取的50位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
2.2 抽样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
2.3 研究工具
主要应用电话回访问卷调查法对研究对象的情绪状态、眼压状况、生活质量、事件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状态等各方面进行深层次的汇总及探讨。
2.3.1 人口学资料
包括年龄、性别、婚姻状况、职业、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医保类型、性格类型、情绪稳定性、睡眠质量、日常生活能力。
2.3.2 疾病基本信息
包括眼压测量值、远视力检测结果、眼压是否稳定、原发性青光眼发生部位、病史、治疗方式、既往病史等。
2.3.3 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由进食、洗澡、修饰、穿衣、控制大小便、使用厕所、床椅转移、平地行走、上下楼梯十个项目组成。每项均设完全独立、需要部分帮助、需要极大帮助、完全依赖四个选项。
2.3.4 自我效能量表
本量表共分6个方面,采用1~10级评分法。
2.3.5 WHO-QOL-BREF问卷
由27个问答项目组成,用以简要了解研究对象的生活质量。
2.3.6 社会支持量表
共9项,用以了解研究对象来自家人、亲朋、单位等的支持情况。
2.3.7 应对方式问卷
由20个项目组成,每项分别有不采取、偶尔采取、有时采取、经常采取4个选项。
2.4 资料收集
2012年12月,与三级甲等医院专业眼科病案室微机中心工作人员联系,调取自1996年至2012年确诊为原发性青光眼的全部患者信息简表,从中随机抽取50名,进行电话回访问卷调查,向回访对象说明研究目的及其匿名性,取得受访者的同意,沟通过程中及时准确记录,随后及时总结汇总。
2.5 统计分析
将所有问卷调查结果输入计算机建立Excel表格,采用均数、百分比、相关性分析等探索影响原发性青光眼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焦点因素等。
3 结果
3.1 基本资料
三级甲等医院专业眼科确诊为原发性青光眼的患者群体中随机抽样电话回访问卷调查,共50人,年龄10岁至85岁;性别构成为男士23名,女士27名;已婚人员46名,未婚人员4名;高中及中专学历者30人,大专及本科学历者2人,初中及以下学历者18人;日常生活能力完全自理者42人,基本能自理者8人;眼压稳定且正常者49人,波动不稳定者1人。
3.2 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4 讨论
4.1 随机抽样的50位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的生活现状大致可分以下三类:
4.1.1 在家人的相互理解、帮助和引导下,自身的应对方式、心理及性格正在悄然完善,家庭氛围更加和睦温馨,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也在不断提高;
4.1.2 家人能够互相理解,但不能够做到相互引导、相互帮助,或许是由于沟通能力有限,或许是源于自身太过强势,总之,自我效能、生活质量及家庭氛围一如既往,没有改变;
4.1.3 家人不能互相理解,甚至相互诋毁,更无法做到相互帮助与引导,以致互相埋怨、敌对、冷战,最终导致家庭关系淡漠,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持续低下。
4.2 随机抽样中的50位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眼压控制现状,大体可分为以下两类:
4.2.1 在接受临床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或药物加手术同时治疗的基础上,眼压能够保持稳定且正常的随机抽样中的样本量为49例;
4.2.2 在接受临床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或药物加手术同时治疗的基础上,眼压即使曾经保持稳定且正常,但随脾气性格的剧烈波动而不稳定的随机抽样中的样本量为1例。
4.3 发性青光眼患者在应对方式方面存在较大的可提升空间:
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对生活事件多采取消极应对方式【11】 ,人格特征异于正常人群【12】, 患者在心理评定量表中的多项因子与正常人有显著差异【13】,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公认青光眼是眼科的心身疾病,与青光眼有关的心理社会因素也日益引起国内外研究者们的注意【14】 。中年青光眼患者群在心理评定量表中的多项因子与正常人有明显差异,其特征性心理因素包括焦虑、想法固执,易激惹等【15】。青光眼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核心主题可概括为生活调适、加强养生保健和疾病之医疗管理,青光眼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有其特殊之处,眼科医护人员应当开展针对该人群自我管理行为的护理干预,未来的研究应着重于如何将自我管理整合至青光眼患者常规护理模式之中【16】。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青光眼患者的负性情绪,并能改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7】。原发性青光眼患者能获得相应的社会支持,有利于患者获得健全的人格,提高他们的应对能力【18】。 社会高支持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社会低支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总之,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在应对方式方面普遍存在较大的可提升空间。
5 结论
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5.1 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可着重侧重其应对方式方面的沟通及引导。
5.2 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会随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应对方式的改善而有所提高。
5.3 良好的性格与平和的心态是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维持眼压稳定所不容忽视的焦点因素。
附录 原发性青光眼相关调查问卷
一、基本情况
(一)疾病基本信息
1. 眼压测量值: OD OS
2. 远视力检查结果: OD OS
3. 眼压是否稳定:①稳定 ②不稳定 ③不确定
4. 原发性青光眼发生部位: ①左眼 ②右眼 ③双眼
5. 病史 年
6. 治疗方式: ①手术为主 ②药物为主 ③未处理
7. 有无其他疾病: ①无 ②有
(二)人口学资料
1. 年龄:________ 岁
2. 性别:①男; ②女
3. 婚姻状况:①已婚; ②未婚; ③离婚; ④丧偶;
4. 职业:___ _____
5. 文化程度:①初中及以下;②高中及中专;③大专及本科;④研究生及以上
6. 家庭经济状况:①收支平衡; ②收支节余; ③入不敷出;
7. 医保类型: ①公费医疗; ②城市医疗保险; ③新农合; ④自费;
8. 性格类型:①偏外向; ②偏内向;
9. 情绪稳定性:①稳定; ②一般; ③不稳定;
10. 睡眠质量:①好; ②一般; ③不好;
11. 日常生活能力:①完全自理; ②基本能自理; ③完全不能自理;
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得分情况
三、自我效能量表:请选择对应的数字以显示你有多大的信心去完成以下事情
四、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请您根据近两周来的经历和感觉填写
五、社会支持量表
下面的问题用于反映您在社会中所获得的支持,请按各个问题的具体要求,根据您的实际情况填写,感谢您的合作!
六、应对方式问卷:请您在每项最符合自己情况的数字上打勾
参考文献:
[1] Liang Juan,Liu Wei,Ji Jian. Current progress in life quality study on glaucoma patients. Chinese Ophthalmic Research, 2009 -10. http://
[2] 杜明艳,刘福源. 青光眼与心理社会因素的关系及相关研究.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 2000年05期. http://
[3] 彭清华,谭乐娟,谭涵宇. 原发性青光眼古今中医文献整理研究.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01期. http://
[4] 李艳丽,李静敏. 原发性青光眼血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相关性分 析. 大连医科大学眼科学2009年硕士毕业论文,2009-10-19,2010年 02期.http://
[5] 黄江丽,李翔. 原发性青光眼与“血瘀”的关系及“血瘀”症候特征的探讨.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五官科2011年硕士毕业论文, 2011年 10期.http://
[6] 胡蕊茹. 原发性青光眼中药复方疗效观察及发病机制初步探讨. 辽宁医学杂志 , 1999年03期 .http://
[7] 边广庆. 原发性青光眼血流变学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 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学报 , 2003年04期. http://
[8] 陈莉,杨新光,陈蕊.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心理和行为特征调查. 国际眼科杂志 , 2009年11期. http://
[9] 李娟,马晓华,毕宏生. 青光眼患者心理因素的探讨. 国际眼科杂 志 , 2009年09期 .http://
[10] 李美玉 青光眼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11] 张绍蓉,周金梅,张银芹,邓雪莲. 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应对方式与心理问题的研究. 护理杂志, 2003年12期. http://
[12] 马淙,刘俊,徐晨,李海灵,严浩. 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的人格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当代护士, 2009年07期. http://
[13] 阎曼妮,孙兴怀. 原发性青光眼患者情绪状态及社会心理因素研究. 复旦大学2009年眼科学硕士毕业论文, 2009-09-27, 2009年 11期. http://
[14] 孙蔚,郭恩元,王思慧,蔡鸿英,孟宪锐.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个性特征研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 1997年03期. http://
[15] 唐桂兰,张淑英,段蔚,朱晓弘,刘刚,曲建梅,刘晋林,刘少君,杨彩珍,屈宏波,张纯,安翠霞. 中年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心理因素分析.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 2011年05期. http://
[16] 吴沛霞,席淑新,郭文毅,夏海鸥,卢惠娟. 青光眼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质性研究. 护理杂志, 2012年18期. http://
[17] 宋爱东. 护理干预对青光眼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中国医药导报, 2011年11期. http://
[18] 徐晨,陈志群,严浩,马淙,刘俊. 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社会支持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现代临床护理, 2009年01期. http://
[19] 刘俊,李海灵,马淙,徐晨. 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相关性.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年05期. http://
[20] 巩新红,李滨. 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齐鲁护理杂志 , 2011年34期.http://
作者信息:
谢 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1980年6月生人,女,本科,门诊部护士长,主管护师,护理学。
胡兵,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副主任护师。
孙志毅,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主管护师。
刘翠红,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