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诗歌范文

时间:2023-02-24 23:21:1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爱的诗歌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爱的诗歌

篇1

爱心能使沙漠变成绿洲,

篇2

美意的心坡遍地开花

当温柔的风轻抚你的心坎

生活的天空流欢溢乐

生命因你而精彩

世界因你而美丽

你知道吗

你是天之宠儿

没有什么能够伤害你

你知道吗

世界、时空不能阻挡爱的光

你的心自始被标注

生命的爱永远脉动

拥有爱

就好像小溪融入了大海

就好似白云依偎着蓝天

还有什么可以阻挡的呢

你不必忧伤

因为爱为你分担

你不必害怕

因为爱为你保护

敞开你的心

接受爱的洗礼

舒展你的心

让心一起走

与爱一起飞!

亲爱的 来吧

让我们用爱划出同心圆

亲爱的 去吧

让我们在爱的天空飞翔!

在爱的道路、真理、生命里头

随心儿乘起翅膀

篇3

美意的心坡遍地开花

当温柔的风轻抚你的心坎

生活的天空流欢溢乐

生命因你而精彩

世界因你而美丽

你知道吗

你是天之宠儿

没有什么能够伤害你

你知道吗

世界、时空不能阻挡爱的光

你的心自始被标注

生命的爱永远脉动

拥有爱

就好像小溪融入了大海

就好似白云依偎着蓝天

还有什么可以阻挡的呢

你不必忧伤

因为爱为你分担

你不必害怕

因为爱为你保护

敞开你的心

接受爱的洗礼

舒展你的心

让心一起走

与爱一起飞!

亲爱的 来吧

让我们用爱划出同心圆

亲爱的 去吧

让我们在爱的天空飞翔!

在爱的道路、真理、生命里头

随心儿乘起翅膀

篇4

关键词:艾青诗歌;真诚美;绘画美;朴素自然美;取材单纯美;象征美

现代著名诗人艾青,中国诗坛的“泰斗”。他以高度的艺术敏感、最诚挚的激情和朴素自然的风格,创作了辉煌的经典诗篇。对中国诗歌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并推向了新的高度。使中国的诗歌,真正成为了时代的强音。

读艾青的诗歌,百读不厌。诵读他的诗篇,一种真诚、一种激情、一种责任、一种美油然而生。且诗人激越的爱国之情激荡人心,常常催人泪下。

因此,我说,艾青的诗总是美的,不管何题何材,何情何景。结合其作品来品,本人认为他诗歌的美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真诚美

艾青在《诗与时代》中曾说“以自己诚挚的心沉浸在万人的悲欢、憎爱与愿望当中。”

诗人就是这样做的。他将自己充沛着诚挚的激情,献身民族解放斗争的爱国情感融入了自己的作品。他的每首诗歌都有着真情实感,感情是那样至真至纯。

例如:《大堰河――我的保姆》诗人把自己最真实的感情宣泄出来,抒写了自己大堰河的感情,醇厚而浓烈,催人泪下。你看这些朴实深情的句子:“你用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在你打好了灶火之后/在拍去了围裙上的炭灰之后,/你用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大堰河,/我是吃了你的奶而长大了的/你的儿子/我敬你/爱你!”对保姆多么鲜明的感激与爱呈现在眼前,是如此自然、真诚。

又如《我爱这土地》,你看:“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这诗句是如此平易,但有着惊天动地的憾人力量,这泪水里,含着多么丰富的情感啊。诗人真诚的深厚的感情是如此美丽!诗人更像那只痴情的鸟儿,声嘶力竭之后,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鸟儿对土地的痴情就是诗人愿为祖国母亲奉献一切的赤子之情。

再如《复活的土地》,诗人最真诚坚决的心,伴随激荡的情感倾泻于诗行之间,我们强烈的感受到他那震撼心魄的赤子之情。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如此真实,如此动人心弦。

二、绘画美

“一首诗里,没有新鲜,没有色调,没有光彩,没有形象――艺术的生命在哪里呢。”

这是艾青的话。

他不仅是个诗人,而且也是个画家。诗作中,他都很自然的将绘画中色彩的表现与意蕴引入诗歌,因此,他的诗,既有诗情,又有画意。

例如《当黎明穿上了白衣》,诗人点染了色彩鲜明的词“紫色的林子”、“青灰的山坡”、“绿的草原”,构成了美丽的图画,而且画面渐有层次的展开,使田野的美清晰的呈现在眼前。

又如《旷野》,诗人描绘了山坡、小路、池沼、小屋、农人……,这些景色在诗中用白描方法勾画了一幅生动凄苍的图画。

再如《沙》犹如一幅水墨画:“太阳照着一片白沙/沙印着我们的脚迹/我们走在江水的边沿/江水在风里激荡/我们呼叫着摆渡的过来/但呼声被风飘走了。”诗境即画境,有声有色,有层次,有意蕴,共鸣了读者的听觉、视觉。绘画的美使这首小诗有了更强的艺术感染力。

还有《献给乡村的诗》,诗人浓墨重彩、绘声绘形的描绘了自己美丽而穷苦的家乡。你看山岗上形形的树,乡村边上澄清的池沼,幽静的果树园,园里的种种果实、篱笆、纺车花、蜜蜂、蟋蟀,汲水的青石井,不停劳作的小溪,古老消瘦的木桥,平坦的旷场,穷苦勤劳的人们。一组鲜明的画境自然而然地呈现于眼前,诗的构思犹如画的布局,诗人绘画了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绘画了那里的父老乡亲。就这样,一幅庞大的乡村浓郁色彩的画卷,不经意间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语言朴素自然美

诗人的作品,口语化的语言,朴实中含有深情,自自然然地流露出来的,让我们感觉不到什么痕迹,给人亲切感,又能渗入人心。

例如《沙》,宁静的江边,宁静的渡口,宁静的人物。没有什么华丽的矫饰语言,而是朴素真诚生活化的诗句,描绘了清纯而有情趣的画面。让读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本色美。

又如《我爱这土地》诗中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多么朴实的句子,多么明朗,掀动着我们的感情,我们被诗人强烈的爱国热情所感动。你看,诗篇语言多么朴实平易,但诗情是如此动人。

再如《冬日的林子》,“我欢喜的走过冬日的林子―/没有阳光的冬日的林子/干燥的风吹着的干燥的冬日的林子/天要像下雪的冬日的林子//没有色泽的冬日是可爱的/没有鸟的聒噪的冬日是可爱的”这些句子朴素极了,没有雕琢,但它以自自然然的特色,使诗的感觉更加清澈明亮,让我们看到了干净明亮的可爱的冬日。

四、取材单纯明净美

诗人的灵感材料,多是单纯的意象,它们明朗又集中,无芜蔓之感,但它们又是丰富的、含蓄的,能诱发我们多方面的联想。

如《三株小杉树 》,是单纯的小树而已,可爱的小杉树,长满了嫩芽,充满了生机,如此简单,但让我们也闻到了芳香。

又如《灯》,灯是那样普通,但诗人就把这灯光写得可爱,把灯的形象绘得崇高。

再看《浪》,有海的地方便有浪,且浪无所不在,形象很单纯很熟悉。但我们一点也不觉的乏味,相反感到一种兴奋,感受到了海浪的力量与美,一并诱发了我们对海浪的遐想。

还有《小蓝花》,意象更单纯,就是小蓝花。但诗人展现的小蓝花是天然的美丽,蓝花清澈、晶莹,神态可爱。诗人笔下的小蓝花有形有色,有情有味。

你看,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点小事物,多么单纯,但在诗人的笔下,却很有诗味,如此生辉。真可谓是单纯明朗的美。

五、宽阔情怀的象征美

诗人在众多的作品中,都显示了艺术灵感的象征美。例如:《我爱这土地》中描绘了一组鲜明的诗歌意象,分别赋予了“土地”、“河流”、“风”、“黎明”不同的象征意义,使诗形象鲜明,感情深沉,引人深思。

篇5

关键词:艾米莉・狄金森 诗歌 白色意象

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

美国19世纪著名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 ,1830-1886)生前默默无闻,终老独身,死后被发现留下了近两千首诗歌和一千多封信件,后来陆续结集出版,倍受评论界好评。狄金森终身未婚,从30岁开始一直到她去世为止,她永远都身穿一袭白裙。女诗人对白色的情有独钟也反映在其诗歌创作中,白色的鲜花、白色的霜冻、白雪、一身洁白的新娘等白色意象,在其诗中比比皆是。许多评论家都注意到了这一现象,但是究竟是为什么,狄金森却从未向世人袒露心曲,评论家们为此各执一辞,但却未能达到共识。著名评论家查尔斯・安德森在他的专著《惊奇的台阶》一书中曾说:

“白色对狄金森的重要性是难以一言蔽之的,白色渗透在她所有的作品中,具有多层含义:有时她用白色喻指死神,‘白色的掠夺者’,有时喻指上帝,‘白色的造物主’,在她写了那首‘白色拣选’的诗歌后不久,她从此直到去世的最后二十年的日子里只穿白裙,这其中的含义是耐人寻味的。”

笔者认为,狄金森的诗歌中的白色意象,是与死亡,爱情,自然等主题紧紧相连的,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狄金森诗歌中的白色意象来解读她的诗歌主题。

一 白色的雏菊

狄金森喜欢鲜花,也经常在自家的花园里劳作。在她的诗歌中,提到的鲜花种类不下20种,但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花有5种,即玫瑰,雏菊,三叶草,水仙花,百合。而她本人又较为偏爱白色的花,如雏菊和百合。

在美国传统文化中,雏菊一直是纯洁无邪的象征。雏菊的白色花瓣使人联想到纯洁的少女。美国作家亨利・詹姆斯的小说《狄西・米勒》中的女主人公狄西与雏菊同名,她天真纯洁,不谙世事,最后成为上流社会尔虞我诈的牺牲品,长眠于开满了雏菊的墓地。在狄金森的诗歌中,雏菊也和墓地等死亡场景同时出现,因为雏菊是狄金森家园附近最常见的野花。而每年春天,教堂的墓地周围满眼都是白色的雏菊,所以,诗人总是有意无意地将雏菊和死亡联系在一起。

狄金森喜爱雏菊,在诗歌和书信中也经常提到这种花。在她1858年―1861年期间的三封写给一位她暗恋的“导师”的信中,她将自己称为“雏菊”:

“如果我一身洁白地向你走来,你该怎么对待我呢?雏菊会让你失望吗?不,不会!也许不该告诉你,你并没有来,也没有告诉我为什么不来。”

这些信似乎是失恋的诗人在诉说自己的心情。“我们可以在天堂里碰碰运气”,“请宽恕……在进入坟墓之前”这些字眼表明了诗人对尘世的爱情已经绝望,寄望在死后与心爱的人团聚。

在狄金森四首关于“雏菊与导师”的诗歌中,都隐含着她对爱情的渴望和死亡之意。在这些诗中,狄金森的心中情人“导师”经常以红日形象出现,灿烂夺目,富有男子气,而她的女性叙述者雏菊则静静地绽放洁白的花蕾,表现出谦卑柔弱的女性气质,翘首等待他的垂青。“太阳――雏菊”这个比喻源自于一个古老的神话传说故事。传说太阳神阿波罗的女仆克莱蒂出于对太阳的爱恋,变成一朵雏菊,或是一株向日葵,以便时时受到阳光的沐浴和。在第106首诗中,诗人说:

雏菊静静地追随太阳――

当他结束金色的旅程――

她羞怯地坐在他脚旁――

他――醒来――发现那朵花――

为什么――掠夺者――你在那里?

因为,先生,爱情是甜蜜的!

这首诗充分展示了女性温柔的品性和对于甜蜜爱情的渴盼。而在诗人另一首“雏菊与导师”的诗中,已经去世的“导师”被埋葬在墓地,当冬日的大雪覆盖了墓地,诗人希望春天快点到来,好让白色的雏菊来陪伴逝者。

在狄金森的诗歌中,雏菊静静绽放着白色的花蕾,它既是生者的好友,也是逝者的伴侣。它既象征了狄金森心中理想的爱情,也和死亡的脚步一起来到人间。白色的雏菊消减了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使人们能平静地接受死亡。

二 白色的霜冻

比起白色的雏菊,在自然界中,霜冻是最不受欢迎的。秋日里,每当霜冻来临,花草便枯萎凋零,失去了生机。在狄金森的诗歌中,霜冻就是死神的使者,它将冷漠,恐惧和灾难带给人间。在写于1884年的一首诗中,诗人将霜冻拟人化地形容为“白肤金发的美女杀手”。

显然毫不意外

对于任何无忧的花朵

正嬉戏时被霜冻砍了头

偶然的力量

白肤金发的美女杀手经过

太阳无动于衷地前行

又过了一天

上帝同意了

在这首诗中,“无忧的花朵”和“无动于衷的太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自然界中残酷的杀戮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发生,但是太阳却极其冷漠,颇具反讽意味的是,就连上帝都默许这样残忍的事件发生。

霜冻不仅给自然界中的花草带来了死亡,在狄金森的一些诗歌和书信中,霜冻也和人间的死亡息息相关。在第509首诗歌中,狄金森回忆一位去世的好朋友,她的音容笑貌宛然眼前,她清楚地记得朋友走路的姿势,周日去教堂做礼拜时她穿的衣服,她们一起说过的悄悄话。但是她伸出手时,摸到的却是朋友那冰冷的尸体,和被冰霜冻住的永恒的笑脸。无论亲人怎样呼唤,逝者却再也不会醒过来。

1861年底,狄金森的家乡阿默斯特镇上的许多年轻人都去了前线。1861年12月,狄金森听说邻居亚当夫人的两个儿子在安那波里战争中受伤相继死亡的消息,她非常震惊和难过。在写给表哥的信中,诗人流露出她的担忧,“仁慈的耶稣啊,请不要带回一具冰冷霜冻的尸体”,她担心哥哥的好友弗雷泽的安危。结果一语成谶。三个月后,在写给表哥的信中,诗人提到了弗雷泽的死讯。另一首写于南北战争期间的诗歌“胜利来的太晚”也提到了冰霜覆盖的嘴唇的意象,诗人对于那些在战争中牺牲的年轻的生命感到痛惜,他们未曾品尝过胜利的喜悦就阵亡了。

在狄金森的诗歌中,霜冻是死神的使者,是死亡的冰冷的外衣。白色的霜冻的意象出现,总会直接或间接和死亡有关。

三 白雪

冬日的白雪也是狄金森的家乡最寻常的风景之一。在她的笔下,白雪也和死亡紧紧相连。1882年,当狄金森的母亲去世,她写信给表姐:

“她从我的手指尖滑落,就像一片雪花被风带走了,她去了那个永恒的地方。”

在这封信里,狄金森用飘落的雪花形容母亲的离世,她的悲伤溢于言表。在她写于南北战争期间的诗中,她也用雪花形容那些在战场上牺牲的士兵们,“他们像雪片般纷纷飘落”。在狄金森的诗歌中,有时白雪只是像一块毯子,静静地覆盖在大地上;而有时,巨大的雪毯却带给人们一丝恐惧,因为它带给人的感觉是生死永隔。如第411首诗:

坟墓的颜色是白色――

我是说――外面的坟墓――

从飘扬的雪花中你无法知晓――

在冬日里――直到日出――

融化了狭长的墓穴――

高出地面――

每个突起的小房子里――

留下了一位朋友

坟墓里的颜色――

我想――完全一样

不是所有的雪都把它变成白色

不是所有的夏天――绿色

在这首诗中,白雪覆盖了墓地,乍看和落在每个地方的雪是一样的。但是,太阳很快会融化墓穴上的雪花,裸露的墓碑会提醒人们,墓穴里长眠着一位诗人深爱的朋友。死亡是无法更改的事实,无论是冬日的白雪还是夏季的绿茵都无法换回逝去的友人。在这些诗歌中,白雪的意象即象征着死亡。

四 一身洁白的新娘

说到白色意象,不能不提到狄金森诗歌中出现的身穿洁白婚纱的新娘。狄金森的诗歌中有12首直接出现了“新娘”的字眼。这些有关新娘的诗歌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三类:第一类是关于求婚,尘世的婚姻;第二类是关于死神在寻求自己的新娘;第三类是和宗教有关,神圣的婚姻,关于天堂里的结合。如在第1496首诗中,关于尘世的婚姻,新娘表现出了复杂的心态:

我所做的一切

是回顾

他迷人的心灵

我熟悉他的眼睛

我曾探索过的地方

已紧紧地推向身后

没有港湾

没有飞翔

而他主宰那里

无所不在,躺在那里等待,

她变成新娘

在这首诗的开头,叙事者以“我”的身份讲述她即将跨入婚姻殿堂时的心情,然而到了结尾部分,自信的“我”却变成了被动的“她”,人称代词的变化生动地体现了新娘的心理变化,最初的自信渐渐消失,因为她知道,在婚姻生活中,他将“主宰”一切,而她则将失去熟悉的“港湾”和“飞翔”的翅膀,除了无望的等待,她别无选择。这首诗也反映了狄金森对于爱情和婚姻的矛盾心理。一方面,她向往爱情,渴望有一天能身穿洁白的婚纱,成为新娘;另一方面,她对即将到来的婚姻又心生恐惧,生怕婚姻是一副枷锁,从此失去自由。在她另一首有宗教象征意义的诗歌中,新娘在等待新郎的同时,也在等待死神的降临。

黎明时分我将成为――妻子――

日出――你能否给我一面旗子?

午夜――我还是少女――

刹那间便成为新娘――

于是――午夜――我从你那里

走向东方,胜利――

午夜――晚安!我听见她们在呼喊,

天使们在大厅喧闹――

我的未来轻轻拾级而上

我搜索儿时的祈祷

转瞬已不再是孩童――

永恒,我来了――先生,

救世主――我见过那面容――以前!

在这首诗中,年轻的女孩在等待“未来”,她的内心既充满了担忧,又带着胜利的期待。诗歌表达出新娘渴望在午夜时分完成人生的神圣转折,经历从少女变为妻子的过程。但是和一般诗歌不同的是,新娘听到一群天使的呼唤。她们似乎在为新娘指引方向,护送她进入永恒的天堂。一身洁白的新娘不仅是普通意义上的新娘,而且是神圣的新娘,将和耶稣结合,是天国的新娘。这其中的宗教含义不言而喻。

五 结语

狄金森其人其诗都是一个谜,吸引了无数的评论家和读者从不同角度解读她的作品。她的诗歌中大量白色的意象出现,具有多层次的象征意义。当她失去了爱情并从此隐居后,她以只穿白色衣服隐含自己对爱情和婚姻的向往。但是白色也是死亡的颜色,无论是白色的雏菊,还是白雪和霜冻总是与死神一起来到人间。因此,在狄金森的诗歌中,白色既象征了爱情,也象征了死亡。

注:本文系宁夏大学2006年度社科基金资助项目(资助编号为SK068)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Anderson,Charles.Emily Dickinson’s poetry:Stairway of Surprise.Westport: Greenwood press,1982.

[2] Dickinson,Emily.Emily Dickinson Selected Letters.Ed.Thomas H.Johnson. Cambridge:Harvard UP,2002.

[3] Dickinson,Emily.The Complete Poems of Emily Dickinson. Ed.Thomas H.Johnson. Boston: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60.

[4] Wolosky,Shira.“Public and Private in Dickinson’s War Poetry.”A historical guide to Emily Dickinson.Ed.Vivian Polla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5] Dandrand, Karen,“New Dickinson Civil War Publications.”American Literature 56 (1984):18-27.

[6] Leyda,Jay.The Years and Hours of Emily Dickinson.United States:Archon Books, 1970.

篇6

一、悲剧精神来源的历史背景

在艾青的诗歌中最经常出现的基调就是悲剧色彩的,并且带有忧郁气质的。在他的诗歌中会经常看到这样的意向和句子:“中国的苦痛与灾难,像哲学也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啊”(《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薄雾在迷蒙着旷野啊……”,“你悲哀而旷达,辛苦而又贫瘠的旷野啊”(《旷野》),在这诗中浸透了诗人的灵魂中永远摆脱不掉的忧郁气质,同时这也是构成艾青诗歌艺术个性的基本要素之一,可称之为“艾青式”的悲剧精神。艾青在回忆自己的人生的时候,艾青说道,他是在一位乳母的怀中长大的,这位乳母甚至溺死了自己的女孩,来专门哺育艾青。因此,艾青一直觉得自己的生命是抢夺了另一个孩子的生命得到的。因此,这件事一直令艾青感觉到非常的愧疚和痛苦。正是由于这样一段的特殊的经历,所以在艾青很小的时候就感染了农民的忧郁和苦难的气质。

后来艾青经常徘徊在巴黎的街头,一直过着近似于流浪汉的生活,而与此同时他自己又置身于一个疯狂的、怪异的、陌生的资本主义的世界当中,内心中饱尝着异国游子的孤独寂寞的感情。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中,艾青难免会产生一些非常忧郁的情感以及不断涌来的失落感都将孤身一人在异国的艾青淹没。当他的这种情绪铺天盖地而来的时候,正好这种浓厚的情绪与西方文学思潮很好的融合在了一起,因此艾青就在这样的情绪之中找到了归属感,这也就能很合理的解释为什么艾青早期的作品之中充满着一种流浪汉式的“漂泊的情愫”。

后来在打响的时候,艾青又辗转的回到了祖国,当他真实的站到了祖国的土地上的时候,看到那被鲜血染红的大地,看到那被战争所折磨的人民,艾青从此时深刻的理解到了在那土地上痛苦的重压,这一切眼前所见到景象都与他忧国忧民的心灵产生了强烈的契合,因此,从小就在他的体内所孕育的那种农民的忧郁的苦难的气质得到了新的升华。而这种苦难的精神和忧郁的气质是渗透在作者的骨髓和心灵里面的,所以在他进行创作的时候,这样的气质就自然而然的表现在了他的诗歌中。在这苦难的精神中不仅包含着艾青自身忧国忧民的情绪,同时还有他对祖国无比深沉的爱和深刻的眷恋。更表现了是人对生活的忠实与思索。

二、在艾青的诗歌中经常出现的几个苦难的意象

(一)芦笛:被喻为一支忧郁的苦难之歌

艾青的一生为了祖国人民的苦难而感到忧心忡忡,他曾经为那些在土地上痛苦挣扎的人民呼唤呐喊过,同时写过那澎湃于心中的热气。他用自己的心声,用自己的诗句来表达对于人民悲苦不堪的日子的同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于太阳带以人民的温暖的感激,同时也渴求着黎明的到来。作为诗人,艾青绝不仅仅是冷眼旁观着这一切,他想要和广大的人民一起同呼吸、共命运,希望自己的诗歌能够成为人们最真实的呼声。因此,可以这么说,在艾青诗中所体现的苦难悲伤的情感,并不是为了自己感到悲伤,而是为了人民的痛苦生活而感到悲伤和苦痛。他的欢笑也不是因为自己的欢乐,而是因为人民迎来了幸福的生活。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前期的苦难精神风格的代表作。由于艾青在幼年时期缺乏来自家庭的关爱,少年时又饱尝了在异国他乡流浪漂泊之苦,并且还有三年的囚徒生涯让他感到悲愤万分,以及中国民族面临着巨大的苦难,人民每一天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这所有的一切,就成为了艾青心中苦难的基调。这些血泪以及控诉就自然而然的流露在他的诗歌当中。在这首诗中,艾青用了大量细腻的笔触,用了丰富的感情和口语化的语言将这些经历以及蕴藏在心中深深的情感娓娓道来。凄楚地叙写了自己的身世经历,并怀着虔诚而深切的情感,回忆了自己深爱的乳母大堰河生前的凄苦和死后的悲凉。表现了诗人“对于母性的不幸的人的爱”,对自己家庭所属地主阶级和整个不公道世界的强烈不满和诅咒。

(二)土地:深沉而又悲伤的苦难恋曲

艾青诗中最让人感到震撼人心的部分,并不仅仅是他对于自身命运和社会不公所表现出来的单纯的忧郁和伤感,而更多的这种为了国家民族深切的关怀,为了人民所遭受的苦难而感觉到万分痛苦的精神。与艾青之前的“土色的忧郁”与:农民式的忧郁“相对应的是对于时代的苦难和民族的苦难所表现出来的忧郁和伤感。

特别是在《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这首诗中,艾青多次吟诵,表达了对于国家民族命运的担忧,反复的倾诉着民族的苦难与不幸。

中国的路,

是如此的崎岖,

是如此的泥泞呀。

……

饥馑的大地,

朝向阴暗的天,

伸出乞授的

抖的两臂。

在这里,诗人用一种比拟的方式,表达出了一种对于现实深沉的哀思。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引导人民的思考,他用极富暗示以及象征的手法先是铺陈了一个极其悲伤的基调,然后再带给人悲伤和暗示。希望能用这种方式让那些还在沉睡的人民意识到现在生活的痛苦和苦难,让人民能够觉醒,来打破这样的局面。并且在艾青的诗歌中还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让人们在这样的苦难之下仍然能看见未来的美好。

艾青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观点是“苦难比幸福更美”。这种对苦难美的追求,正是一个伟大的人民诗人爱国深情、民族忧患意识的最终体现,同时这也是诗人面对苦难的时候的误会的选择。他说,“最伟大的诗人,永远是他所生活的时代的最忠实的代言人;最高的艺术品,永远是产生它的时代的情感、风尚、趣味等等之最真实的纪录。”

参考文献:

[1] 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第二十五章,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篇7

一、《雅歌》(Sir has-sirim)名称如何神圣化

这卷书一开头的一段话就是“所罗门的歌,是歌中的雅歌”(1:1)。换句话说,如果直接翻译成中文,那么就是“最美的诗歌”“最好的诗歌”的含义。犹太语言认为诗歌和音乐本身就具有美好和神圣二重属性,就像君王本身就是伟大的,所以用“万王之王”这一种方式。换句话说,“美好”是诗歌的固有属性,也是与神圣相关的属性。“你们要赞美耶和华,……,鼓瑟弹琴赞美他,击鼓跳舞赞美他……”(旧约・诗篇:150)。就像大卫用弹琴唱诗为扫罗驱魔一样,也像先知书中众多美好事物是上帝的创造和恩赐一样,诗歌必须是宗教化的,而最美的诗歌也就是最神圣的诗歌。而且其中有关自然的、田园的意象,与中国的《楚辞》“香草美人”类似。在中国,《诗经》《楚辞》并列,被认为是上古先秦时期最好的诗歌。可以说,三者时代、内容、思想非常接近。西方传教士们翻译时,用“雅”这个中国《诗经》里面的术语,表示这一作品的重要性。“雅”是宫廷的、庙堂之上的,是不可玷污的,而中国周代也是“君权神授”论的政治,周王自称天子,可以说,这也是神圣的、宗教的符号。与王权相关的是中国最好的,与上帝耶和华相关的,是犹太民族和基督教社会认为最好的。《雅歌》看似世俗,但到处都有美好事物,加上开头的那句话,其实已经使其变得神圣而不可侵犯了。至于诗歌中人物的“预表”意义,与新旧约的时代的对应,应当为后世解经家们的观点,这属于宗教,而非语言或文学。

二、田@和皇室

前面已经提到了,《雅歌》中间存在大量的景物描写,并且这种描写似乎存在“二元对立”的情况。而这种情况不仅出现在《雅歌》,更出现在其他书卷之中,并且也是“二元对立”的。例如:《创世记》的伊甸园和以诺城,分别用来描写无罪的人和既有原罪,又有本罪的人。前者是上帝的恩典,即使犯了死罪,也有“兽皮”,后者是为了生存和躲避惩罚,但后者很快迎来了拉麦的复仇。《出埃及记》到《约书亚记》的埃及和迦南,前者安逸,后者充满危险,但后者是应许之地,前者是为奴之地。《启示录》的巴比伦和耶路撒冷,一个近乎地狱,一个类似天堂……而值得注意的是:关于“世俗的”“有罪的”几乎都在城市,并且都是繁华的城市;关于“神圣的”“圣洁的”往往除了迦南、耶路撒冷等应许之地以外,均和旷野、田园、沙漠、草地、江河等自然景物有关。这似乎显示出一个奇怪的事情:上帝似乎不喜欢都市文化。西方十九世纪浪漫主义也有这种倾向,如华兹华斯等人就非常喜欢乡村,逃避都市,甚至于有些学者认为沈从文的作品受圣经,特别是《雅歌》影响很深。我们因此也就可以从这个角度反推回去,试图还原田园和皇室之间的对立的深层原因。王学富指出过,沈从文主题、社会批判和美与爱的文艺宗旨――都与基督教文化发生联系。而在沈从文作品中,城市和乡村也是有这样差异的。由此,我们可以得知雅歌中对于“伊甸园”的描写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对抗:看似女主角追求男主角,实则男主角就是所罗门自己思想的体现。所罗门自己处于宫廷之中,但也处于异教徒的包围和权力斗争之中。他的嫔妃多为政治联姻的外族人,而所罗门自身也经历过争权斗争。“书拉密”女子的身份刚好是平民的女儿,这样的爱情是超越政治的,某种意义上也更符合犹太教的传统。(所罗门虽然也随从过异教,但晚年回归犹太传统了)

那么,“书拉密”女子到底是谁?这个问题也就成了解释《雅歌》的“对话”的钥匙了。有人认为,“书拉密”就是“书念”,并认为这个女子就是雅比煞(大卫晚年身边的女子,亚多尼雅想要娶她,被认为篡权。)但笔者认为,这个纯属望文生义,因为《雅歌》用“书拉密”,而且只用一次(6:14),其他书卷根本不用这个词,而用“书念”。这也就说明一个问题,“书拉密女子”或许就像曹植《洛神赋》那样,拟构了一个女子,并通过写这个女子的爱情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更何况,除了“书拉密”,还有“巴力哈们”(8:11),也是不详。而且这两个词都是仅出现一次的。倒是“所罗门”这个名字作为唯一的男性人物曾经出现过名字。《圣经》中,作者自己作为人物之一,以第三人称写出来是常见的事,“摩西五经”和先知书都有过先例。《约伯记》也是如此,因为没有人平时说话也是诗歌形式的,而且作为写作最早的《约伯记》中的主要人名在后来也没有出现过,更重要的是《约伯记》是明显的戏剧形式,这和《雅歌》不一样,《雅歌》如果当做戏剧,连主角叫什么名字都没有体现,实在与戏剧没什么相似的地方,只能通过说话口吻判断人物,倒像戏剧旁白或内心独白。

参考文献:

[1][英]弗朗西斯・兰蒂.《雅歌》与伊甸园[G].孟令花译.见于梁工主编.圣经文学研究(第二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132-153.

篇8

        艾米莉·勃朗特(emily bronte,1818—1848),是夏洛帝·勃朗特之妹,安妮·勃朗特之姐,从少年时代起就开始写诗,姐妹三人于1846年自费出版了一本诗集,以艾米莉为主。她的诗在内容题旨和 艺术 手法上都有着创新和超前,但她的小说《呼啸山庄》掩盖了她诗歌的光芒。这些诗歌集中体现了艾米莉对压迫和禁锢的叛逆精神,反映了她渴望自由、平等和爱情的理想。这些诗歌语言精练简洁,节奏韵律 自然 明快,堪称为“诗作的精英”。下面就从她诗歌主要的四个主题:荒原、自由、爱情和死亡来赏析这位杰出女诗人的杰出诗才。

        一、自由的向往

        与其说艾米莉挚爱、迷恋荒原,还不如说她是迷恋和向往那种无拘无束与自由自在。“她在荒凉寂寥的处所找到了许多开怀的乐趣,而她胜过一切,最最热爱的是——自由。自由是艾米莉鼻息;没有自由,她就毁灭”,“当她从她自己那寂静无声、与世隔绝,然而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换到一种纪律严格、循规蹈矩的生活方式,是她无法忍受的……”就连喜欢那些小动物,也是冲着它们那种自由自在的精神和从不拘束,活得自然,甚至狂野的本性来的。在她的好些诗歌里都充满了这种对自由的渴望和追求,她说:“我们并没有别的要求,我们只要自己的心和自由。”

        这些诗都是她痛苦心迹的真切流露,是她深感生活重压而不自由时灵魂的和呐喊。在她与姐姐外出求学和做家庭教师的时间里,经历了受人役使、压迫和偏见的种种磨难,她强烈地感受到了心灵自由的丧失,甚至感觉到整个秩序化的社会都是充满压迫与偏见的束缚她心灵自由的“敌人”,这一切几乎已成为她的精神牢狱和枷锁,在她幻想的贡达尔王国里,她要“砸碎痛苦的锁链/使他的臣民重获自由解放”。

        二、爱情的迷惘

        艾米莉是一个出世者,一个超凡脱俗的奇女子。在她短短的一生中没有尝试过爱情的滋味,然而对于这样一个没有任何恋爱经历的少女来说,能在她唯一的一部旷世之作《呼啸山庄》里,把一个看似平常的爱情写得如此刻骨铭心,惊心动魄,成为“人间最宏伟的史诗”,真可谓是 现代 文学史上的“斯芬克斯”之谜。怪不得英国当代著名小说家及创作家毛姆在介绍《呼啸山庄》时曾这样感叹道:“我不知道还有哪部小说,其中爱情的痛苦、迷恋、残酷、执著,曾经如此令人吃惊地描述出来”。虽然她没有经历过爱情,但我们却不能否认她的内心曾有过对爱情的炽热向往和想象。其实,在她的脑海中构筑的爱情比任何世俗的爱来得更精彩,在她的爱情诗中她的爱亦然真挚、炽烈、深沉。在创作《呼啸山庄》之前,艾米莉已在她想象的贡达尔王国里描写了许多关于男女主人公至情至真并具有震撼人心的爱情故事,《呼啸山庄》只是她的诗化了的小说,是她爱情诗的继续和 发展 。在这些爱情诗里,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一种“精神不灭”的力量,虽然这诗里多了一份伤感、凄婉和幽怨。

        在艾米莉三岁时便失去了母亲,在她成长的沉闷岁月里可以说是没有一丝快乐,也没有一丝温暖。从诗中可以看出,在这人海茫茫的大千世界,她尝到了人世间的冷漠无情,母亲和两个姐姐的去世,留给她的只是孤苦凄凉,虽然在她的内心世界里,她也“渴望着有人能来爱”,然而这念头“烟消云散”了,像雨后彩虹般瞬间便消失了。她的爱情诗由于感情真挚、凄苦,常常撼动人心、催人泪下。

篇9

abstract: in the history of human beings, love is an unchanged theme of literature, music and art. people have never stopped the step to pursue love and beauty. the poets express love in deep heart and the enthusiasm to beauty in their romantic way. william shakespeare, who is one of the greatest dramatists and poets, has created thirty-seven dramas, two long poems and one hundred and fifty-four sonnets, including a lot of poems about love and beauty.

在十四行诗中,诗人抒发了爱情给人带来的欢乐,欣喜,痴狂和忧伤,无助与悲痛,表达了诗人对爱情忠贞不渝,海枯石烂誓死不变的信念,歌颂心灵美与外在美的统一,爱情可以给出身卑微的人的带来幸福,自信和勇气,给意志消沉,郁郁不闷的人带来希望和快乐的。即使是爱情悲剧,诗人也把自己的血化为红宝石,将自己的泪凝成亮珍珠,闪烁着崇高的、美的光彩。

莎士比亚处于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贯穿于莎士比亚作品中的人文主义思想,其基本出发点是资产阶级“人性论”。“个人奋斗”、“恋爱至上”、“及时行乐”、“人生无常”等消极观念也流露于字里行间。但除去这些消极的观念,诗人对爱情和美的向往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在莎士比亚的爱情诗中,作了很多关于爱人的美的描述,也用了一些“意象”的手法。他把他所爱的人比作太阳,比作夏天等自然界中的美好事物,但作者认为它们都有自己的缺点,都不能跟他完美无缺的爱人相比,.这一切对于形容她的美和表达他对她的爱都显得微不足道。

我怎么能够把你比作夏天?

你不独比他可爱也比他温婉;

狂风把五月宠爱的嫩蕊作践,

夏天出赁的期限又未免太短;

他那炳耀的金颜又常遭掩蔽;

天上的眼睛有时照得太酷烈,

给机缘或无常的天道所摧折,

没有芳艳不终于凋残或销毁。

在英国的夏天,温暖而不炎热,是最宜人,美丽的季节,诗人把他的情人比作夏天这个美丽的季节,还认为不够,因为夏天仍有它的缺点,远不如他的情人美丽,温柔,可爱。在夏天有时狂风会作践可爱的嫩蕊,它残酷无情,远没有他的爱人可爱,温婉。有时炎炎烈日当空时酷热难忍;乌云又常会遮蔽太阳,而且夏天的时间太短。夏天虽美但仍有如此多的缺点。而他的情人比夏天更温柔多情,夏天很快会过去,但她的美丽永存。

但你的长夏将永远不凋落,

也不会损失你这皎洁的红芳;

或死神夸口你在他影里漂泊,

当你在不朽的诗里与时同长。

只要一天有人类,或人有眼睛,

这诗将长在,并且赐给你生命。

人生无常,命运不济,厄运或许会随时降临。人的生命是多么的脆弱,所以死神夸口说,人的生死命运都随时操纵在他手里,即使是那样,你也不用害怕,只要我把你的美丽写进了不朽的诗篇,你就可以随同我的作品流传人间与“时间”共存不灭,永不凋落,你的青春与美丽将会随着诗篇永传人世,被人们所赏识。青春和美丽都是短暂的,诗人想用这种方式留住对情人的爱和情人的美,表现了他对爱和美的追求、向往和珍惜。《你的长夏永不凋落》是首富有哲理性的抒情诗。通篇以夏天为喻,说明美借诗而永存的道理。诗人认为自然界的夏天尽管美好,仍有许多缺陷,难于长久。“没有芳艳不终于凋残或销毁”,那么,人的美好的青春自然也将逝去。但他坚信:人类是不朽的,人类所创造的文学是不朽的,因而美好的事物(包括诗人情人的美,可以借助于文学而永远流传下去。它是当时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的一种表现,即充分肯定人的价值,赞扬人的尊严,高贵,歌颂人的巨大创造力和对美的追求。

诗以言志,诗人可以借助诗来表达爱情,含蓄而真挚,爱情就像严寒中的一把火,干渴时的一滴甘露,能带给身处困境或自暴自弃的人以信心和光明。.例如下面一首《你的甜爱就是珍宝》。

我一旦失去了幸福,又遭人白眼,

就独自哭泣,怨人家把我抛弃,

白白地用哭喊来麻烦聋耳的苍天,

又看看自己,只痛恨时运不济,

愿自己像人家那样:或前程远大,

或一表人才,或胜友如云广交谊,

想有这人的权威,那人的才华,

于自己平等最得意的,倒最不满意;

这是一首对爱的热情颂歌。诗人充分发挥了十四行诗的长处,采用了“先抑后扬”的手法,层层推进,波澜起伏,写出了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过程。开头四句,现描写了自己被人所抛弃,可怜可悲的处境,徒劳的用震耳欲聋,悲痛欲绝的哭喊来宣泄心中的不满,但是苍天对于他的困境像聋子一样充耳不闻,感叹别人的好运,前程无量,一表人才,从而叹息自己的时运不济,一无所有和无一是处,表现自暴自弃的这种人身悲观主义态度。但是有了她——他的爱人,诗人的心境一下子由阴转晴,阳光普照。正所谓我们古诗里的“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但在这几乎是看轻自己的思想里,

我偶尔想到了你呵,——我的心怀,

顿时像破晓的云雀从阴郁的大地,

冲上了天门,歌唱起赞美诗来;

诗人原来的精神低沉,沮丧甚至绝望,一下子变得精神振奋,神采飞扬,突然唱出喜悦,明亮的欢歌:“顿时像破晓的云誉从阴郁的大地,冲上了天门,歌唱起赞美诗来。”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因为“想到了你”。爱可以催人奋进,给热力量,爱人的爱情扫尽了作者心中的灰尘,带来了快乐和希望。于是诗人激情地唱道:

我记着你的甜爱,就是珍宝,

教我不屑把处境跟帝王对调。

“你”对“我”的爱就是我的珍宝,俗世间的虚无缥缈的功名利禄都不重要,只有你才能给我以快乐和幸福。诗人从消沉到振奋,从忧郁到欣喜,从自卑到自豪,这一系列变化,全都说明了纯真的爱能产生强大的鼓舞力量,给人带来勇气,信心和希望。下面这首诗《天上的太阳有瑕疵,何况人间》通篇运用了比喻、“意象”来表达自己真挚的爱情:

多少次我曾看见灿烂的朝阳,

用他那至尊的眼媚悦着山顶,

金色的脸庞吻着青碧的草场,

把黯淡的溪水镀成一片黄金;

然后蓦地任那最卑贱的云彩,

带着黑影驰过他神圣的雯颜,

把他从这凄凉的世界藏起来,

偷移向西方去掩埋他的污点;

诗人描写自然界的太阳,描绘出一幅优美的风景画。前四句一片温馨的景色,把他的爱友比作“灿烂的朝阳”,虽然把山顶,溪水和草场照得金碧辉煌(喻指曾给诗人带来过光明和欢乐);可是瞬息之间就被乌云掩没,诗人用这种方法表明他的爱人曾给他带来温暖和快乐,但好景不长,它又移情别恋了,使“我”又陷入了黑暗和寒冷之中:

同样,我的太阳曾在一个清早,

带着辉煌的光华临照我前额;

但是唉!他只一刻是我的荣耀,

下界的乌云已把他和我遮隔。

在这里作者用了“意象”的手法,把他的爱人比作太阳,曾给“我”带来过温暖和光明,但射好景不长,突然翻脸,移情别恋。但是作者以宽容的态度对待了她的不忠,因为天上的太阳还有瑕疵何况人间的凡人呢?作者深爱着他的爱人,以至于面对她的不忠,由于害怕失去而只能无可奈何的原谅。正是这种态度更表达了作者对爱人的深爱之情,和对她的珍惜。

《爱是亘古长明的灯塔》大约是诗人同他的爱人经历了一番情感波折重归于好后的感想来表达什麽才是真正的爱情,爱情不是人云亦云,而是坚定不移。爱情不仅要同甘,还要共苦:

我绝不承认两颗真心的结合,

会有任何障碍;爱算不得真爱,

若是一看见人家改变便转舵,

或者一看见人家转变便离开。

诗人认为,爱应当是“亘古长明的塔灯”,“指引迷舟的恒星”,真正的爱情应该能经受时间和磨难的考验,挫折,苦难中携手走过才是真正的爱情。“若是一看见人家的改变便转舵,或者一看见人家转弯便离开。”这就算不上真正的爱。是对爱的玷污。这才是诗人理想中的爱情。

哦!决不!爱是亘古长明的塔灯,

它定睛望着风暴却兀不为动;

爱又是指引迷舟的一颗恒星,

你可量它多高,它所值却无穷。

爱不受时光的播弄,尽管红颜,

和皓齿难免遭受时光的毒手;

爱并不因瞬息的改变而改变,

它巍然矗立直到末日的尽头。

我这话若说错,并被证实不确,

就算我没写诗,也没人真爱过。

爱是要风雨同舟,同甘共苦,随着时光流逝,红颜不在,但是爱情不因为青春失去而改变,不会因为困难险阻而退缩。善变的爱情,靠不住的爱情不是真爱,只有像亘古长明的塔灯一样永恒不变的爱才是真正的爱情。

爱往往是和美相连的。因为人天性对美的追求和向往,美包括心灵美和外在美,正所谓情人眼中出西施,恋爱中的人看自己的爱人美若天仙,无与伦比。下面是莎翁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一段诗对罗密欧眼中的朱丽叶的描写。

轻声,那边窗子里亮起来的是什么?

那就是东方,朱丽叶就是太阳!

起来吧,美丽的太阳!赶走那妒忌的月亮;

她因为她的女弟子比她美得多,

已经气得面色惨白了。

罗密欧因为得不到罗瑟琳的爱而沮表沉闷,忧郁万分,但当他第一眼看到朱丽叶时那种忧郁的心情一扫而光,突然变得明朗了起来——朱丽叶就是太阳,朱丽叶就是他心中的太阳!她可以给他带来光明和希望。在他心中,朱丽叶的美象太阳,朱丽叶对他的恩慧象太阳普照大地一样,扫尽了他心头的阳郁。在他心中,朱丽叶的美胜过月亮,就像诗中所说:“赶走那妒忌的月亮;她因为她的女弟子比她美得多,已经气得面色惨白了。”

她脸上的光辉会掩盖了星星的明亮,

正像灯光在朝阳下黯然失色一样;

在天上的她的眼睛,会在太空中大放光明,

使鸟儿误认为黑夜已经过去

而展开它们的歌声,

瞧!她用纤手托住了脸,

那姿态是多么美妙!

啊,但愿我是那一只手上的手套,

好让我亲一亲她脸上的香泽!

罗密欧认为,把它比作太阳都不够,都不能说明他对她的爱和表达她的美丽,进而,罗密欧把她的眼睛又比作了天上两颗最灿烂的星。她的眼睛的光辉会使星星的明亮黯然失色。这就是情人中的朱丽叶,美丽得连大自然中的太阳、月亮、星星都比不过,这就是罗密欧对朱丽叶的真挚的爱,在他心中,星星、月亮、太阳所有的这一切都不能取代朱丽叶。

参考书目:

篇10

Abstract: In the history of human beings, love is an unchanged theme of literature, music and art. People have never stopped the step to pursue love and beauty. The poets express love in deep heart and the enthusiasm to beauty in their romantic way. William Shakespeare, who is one of the greatest dramatists and poets, has created thirty-seven dramas, two long poems and one hundred and fifty-four sonnets, including a lot of poems about love and beauty.

在十四行诗中,诗人抒发了爱情给人带来的欢乐,欣喜,痴狂和忧伤,无助与悲痛,表达了诗人对爱情忠贞不渝,海枯石烂誓死不变的信念,歌 颂心灵美与外在美的统一,爱情可以给出身卑微的人的带来幸福,自信和勇气,给意志消沉,郁郁不闷的人带来希望和快乐的。即使是爱情悲剧,诗人也把自己的血 化为红宝石,将自己的泪凝成亮珍珠,闪烁着崇高的、美的光彩。

莎士比亚处于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贯穿于莎士比亚作品中的人文主义思想,其基本出发点是资产阶级“人性论”。“个人奋斗”、“恋爱至上”、“及时行乐”、“人生无常”等消极观念也流露于字里行间。但除去这些消极的观念,诗人对爱情和美的向往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在莎士比亚的爱情诗中,作了很多关于爱人的美的描述,也用了一些“意象”的手法。他把他所爱的人比作太阳,比作夏天等自然界中的美好事物,但作者认为它们都有自己的缺点,都不能跟他完美无缺的爱人相比,.这一切对于形容她的美和表达他对她的爱都显得微不足道。

我怎么能够把你比作夏天?

你不独比他可爱也比他温婉;

狂风把五月宠爱的嫩蕊作践,

夏天出赁的期限又未免太短;

他那炳耀的金颜又常遭掩蔽;

天上的眼睛有时照得太酷烈,

给机缘或无常的天道所摧折,

没有芳艳不终于凋残或销毁。

在英国的夏天,温暖而不炎热,是最宜人,美丽的季节,诗人把他的情人比作夏天这个美丽的季节,还认为不够,因为夏天仍有它的缺点,远不如他的情 人美丽,温柔,可爱。在夏天有时狂风会作践可爱的嫩蕊,它残酷无情,远没有他的爱人可爱,温婉。有时炎炎烈日当空时酷热难忍;乌云又常会遮蔽太阳,而且夏 天的时间太短。夏天虽美但仍有如此多的缺点。而他的情人比夏天更温柔多情,夏天很快会过去,但她的美丽永存。

但你的长夏将永远不凋落,

也不会损失你这皎洁的红芳;

或死神夸口你在他影里漂泊,

当你在不朽的诗里与时同长。

只要一天有人类,或人有眼睛,

这诗将长在,并且赐给你生命。

人生无常,命运不济,厄运或许会随时降临。人的生命是多么的脆弱,所以死神夸口说,人的生死命运都随时操纵在他手里,即使是那样,你也不用害 怕,只要我把你的美丽写进了不朽的诗篇,你就可以随同我的作品流传人间与“时间”共存不灭,永不凋落,你的青春与美丽将会随着诗篇永传人世,被人们所赏 识。青春和美丽都是短暂的,诗人想用这种方式留住对情人的爱和情人的美,表现了他对爱和美的追求、向往和珍惜。《你的长夏永不凋落》是首富有哲理性的抒情 诗。通篇以夏天为喻,说明美借诗而永存的道理。诗人认为自然界的夏天尽管美好,仍有许多缺陷,难于长久。“没有芳艳不终于凋残或销毁”,那么,人的美好的 青春自然也将逝去。但他坚信:人类是不朽的,人类所创造的文学是不朽的,因而美好的事物(包括诗人情人的美,可以借助于文学而永远流传下去。它是当时资产 阶级人文主义思想的一种表现,即充分肯定人的价值,赞扬人的尊严,高贵,歌颂人的巨大创造力和对美的追求。

诗以言志,诗人可以借助诗来表达爱情,含蓄而真挚,爱情就像严寒中的一把火,干渴时的一滴甘露,能带给身处困境或自暴自弃的人以信心和光明。.例如下面一首《你的甜爱就是珍宝》。

我一旦失去了幸福,又遭人白眼,

就独自哭泣,怨人家把我抛弃,

白白地用哭喊来麻烦聋耳的苍天,

又看看自己,只痛恨时运不济,

愿自己像人家那样:或前程远大,

或一表人才,或胜友如云广交谊,

想有这人的权威,那人的才华,

于自己平等最得意的,倒最不满意;

这是一首对爱的热情颂歌。诗人充分发挥了十四行诗的长处,采用了“先抑后扬”的手法,层层推进,波澜起伏,写出了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过程。开头 四句,现描写了自己被人所抛弃,可怜可悲的处境,徒劳的用震耳欲聋,悲痛欲绝的哭喊来宣泄心中的不满,但是苍天对于他的困境像聋子一样充耳不闻,感叹别人 的好运,前程无量,一表人才,从而叹息自己的时运不济,一无所有和无一是处,表现自暴自弃的这种人身悲观主义态度。但是有了她——他的爱人,诗人的心境一 下子由阴转晴,阳光普照。正所谓我们古诗里的“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但在这几乎是看轻自己的思想里,

我偶尔想到了你呵,——我的心怀,

顿时像破晓的云雀从阴郁的大地,

冲上了天门,歌唱起赞美诗来;

诗人原来的精神低沉,沮丧甚至绝望,一下子变得精神振奋,神采飞扬,突然唱出喜悦,明亮的欢歌:“顿时像破晓的云誉从阴郁的大地,冲上了天门, 歌唱起赞美诗来。”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因为“想到了你”。爱可以催人奋进,给热力量,爱人的爱情扫尽了作者心中的灰尘,带来了快乐和希望。于是 诗人激情地唱道:

我记着你的甜爱,就是珍宝,

教我不屑把处境跟帝王对调。

“你”对“我”的爱就是我的珍宝,俗世间的虚无缥缈的功名利禄都不重要,只有你才能给我以快乐和幸福。诗人从消沉到振奋,从忧郁到欣喜,从自卑 到自豪,这一系列变化,全都说明了纯真的爱能产生强大的鼓舞力量,给人带来勇气,信心和希望。下面这首诗《天上的太阳有瑕疵,何况人间》通篇运用了比喻、 “意象”来表达自己真挚的爱情:

多少次我曾看见灿烂的朝阳,

用他那至尊的眼媚悦着山顶,

金色的脸庞吻着青碧的草场,

把黯淡的溪水镀成一片黄金;

然后蓦地任那最卑贱的云彩,

带着黑影驰过他神圣的雯颜,

把他从这凄凉的世界藏起来,

偷移向西方去掩埋他的污点;

诗人描写自然界的太阳,描绘出一幅优美的风景画。前四句一片温馨的景色,把他的爱友比作“灿烂的朝阳”,虽然把山顶,溪水和草场照得金碧辉煌 (喻指曾给诗人带来过光明和欢乐);可是瞬息之间就被乌云掩没,诗人用这种方法表明他的爱人曾给他带来温暖和快乐,但好景不长,它又移情别恋了,使“我” 又陷入了黑暗和寒冷之中:

同样,我的太阳曾在一个清早,

带着辉煌的光华临照我前额;

但是唉!他只一刻是我的荣耀,

下界的乌云已把他和我遮隔。

在这里作者用了“意象”的手法,把他的爱人比作太阳,曾给“我”带来过温暖和光明,但射好景不长,突然翻脸,移情别恋。但是作者以宽容的态度对 待了她的不忠,因为天上的太阳还有瑕疵何况人间的凡人呢?作者深爱着他的爱人,以至于面对她的不忠,由于害怕失去而只能无可奈何的原谅。正是这种态度更表 达了作者对爱人的深爱之情,和对她的珍惜。

《爱是亘古长明的灯塔》大约是诗人同他的爱人经历了一番情感波折重归于好后的感想来表达什麽才是真正的爱情,爱情不是人云亦云,而是坚定不移。爱情不仅要同甘,还要共苦:

我绝不承认两颗真心的结合,

会有任何障碍;爱算不得真爱,

若是一看见人家改变便转舵,

或者一看见人家转变便离开。

诗人认为,爱应当是“亘古长明的塔灯”,“指引迷舟的恒星”,真正的爱情应该能经受时间和磨难的考验,挫折,苦难中携手走过才是真正的爱情。“若是一看见人家的改变便转舵,或者一看见人家转弯便离开。”这就算不上真正的爱。是对爱的玷污。这才是诗人理想中的爱情。

哦!决不!爱是亘古长明的塔灯,

它定睛望着风暴却兀不为动;

爱又是指引迷舟的一颗恒星,

你可量它多高,它所值却无穷。

爱不受时光的播弄,尽管红颜,

和皓齿难免遭受时光的毒手;

爱并不因瞬息的改变而改变,

它巍然矗立直到末日的尽头。

我这话若说错,并被证实不确,

就算我没写诗,也没人真爱过。

爱是要风雨同舟,同甘共苦,随着时光流逝,红颜不在,但是爱情不因为青春失去而改变,不会因为困难险阻而退缩。善变的爱情,靠不住的爱情不是真爱,只有像亘古长明的塔灯一样永恒不变的爱才是真正的爱情。

爱往往是和美相连的。因为人天性对美的追求和向往,美包括心灵美和外在美,正所谓情人眼中出西施,恋爱中的人看自己的爱人美若天仙,无与伦比。下面是莎翁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一段诗对罗密欧眼中的朱丽叶的描写。

轻声,那边窗子里亮起来的是什么?

那就是东方,朱丽叶就是太阳!

起来吧,美丽的太阳!赶走那妒忌的月亮;

她因为她的女弟子比她美得多,

已经气得面色惨白了。

罗密欧因为得不到罗瑟琳的爱而沮表沉闷,忧郁万分,但当他第一眼看到朱丽叶时那种忧郁的心情一扫而光,突然变得明朗了起来——朱丽叶就是太阳, 朱丽叶就是他心中的太阳!她可以给他带来光明和希望。在他心中,朱丽叶的美象太阳,朱丽叶对他的恩慧象太阳普照大地一样,扫尽了他心头的阳郁。在他心中, 朱丽叶的美胜过月亮,就像诗中所说:“赶走那妒忌的月亮;她因为她的女弟子比她美得多,已经气得面色惨白了。”

她脸上的光辉会掩盖了星星的明亮,

正像灯光在朝阳下黯然失色一样;

在天上的她的眼睛,会在太空中大放光明,

使鸟儿误认为黑夜已经过去

而展开它们的歌声,

瞧!她用纤手托住了脸,

那姿态是多么美妙!

啊,但愿我是那一只手上的手套,

好让我亲一亲她脸上的香泽!

罗密欧认为,把它比作太阳都不够,都不能说明他对她的爱和表达她的美丽,进而,罗密欧把她的眼睛又比作了天上两颗最灿烂的星。她的眼睛的光辉会 使星星的明亮黯然失色。这就是情人中的朱丽叶,美丽得连大自然中的太阳、月亮、星星都比不过,这就是罗密欧对朱丽叶的真挚的爱,在他心中,星星、月亮、太 阳所有的这一切都不能取代朱丽叶。

参考书目:

篇11

摘 要:从古到今,东西方的很多学者都曾经热烈讨论过罗伯特・彭斯的诗歌《一朵红红的玫瑰》中那魅力无穷而又感人至深的爱情观,但没有多少学者使用哲学的方法去分析和阐释其爱情观,更没有人爱情的意图、爱情的本质以及爱情的价值等三个方面在哲学的视野下去探讨和研究苏格兰人的爱情观。其实,从哲学的角度去阐释苏格兰人的爱情观会让诗歌的爱情主题得到一个更高的升华。

关键词:《一朵红红的玫瑰》;罗伯特・彭斯;苏格兰爱情观哲学阐释

一、引言

在西方,古希腊和德国的哲学以及文学很早就开始了对爱情的思考。爱情似乎成了哲学、文学永恒关注的主题。然而,诗歌则以一种更为深刻的方式关注和书写着爱情,用一种独特的方式诠释着人类的爱情观,《一朵红红的玫瑰》就是其中一例,它是罗伯特・彭斯这位“自学成才的诗人”[2] 用苏格兰民谣的形式创作出来的歌颂爱情的诗篇,它不仅有着以往的学者们所一直在修辞学、语用学、语言学、文化学、翻译学、接受美学等领域用传记批评法、比较法等多种方法从其诗歌的诗节、主题和措辞等诸多方面去寻找学术探索和研究的灵感或依据,也有着他们尚未在哲学视角下挖掘出来的关于诗歌对当时的苏格兰人的爱情观进行的独特的哲学阐释。从表面上看,好象是诗人通过本诗热情地表示自己对心中的她那种质朴而又深情的爱慕。若认真思考,诗人的创作意图还真不是这么简单。这是因为诗人几乎所有文学创作的源泉都来自苏格兰的民间文学,因为诗人生在民间,长在民间,生活在民间,创作在民间,过着民间的生活,汲取着民间的营养,很多作品都来自于诗人在田间劳动之余对生活的仔细观察和理性的思考,代表着苏格兰人的质朴、真诚和睿智,体现着“诗歌和世界”[3],尤其是爱情之间的联系。《一朵红红的玫瑰》就是这类取材于民间的上好的作品,因为诗人在诗中对爱情的真实表达,处处透露出苏格兰人对他们自身的爱情观的哲学思考。诗歌对苏格兰人的爱情观的哲学阐释既丰富多样而又层次分明。具体来说,诗歌对苏格兰男性的爱情观的哲学观察和反思包含爱情的意图、爱情的本质以及爱情的价值等三个层次的思考。

二、爱情的意图

从爱的意图上来说,苏格兰人追求爱情的目的和动机都是单纯的,因为在他们心中爱情是如此的美好,而又充满生机。诗人一开篇就用“六月的玫瑰”和“甜美的旋律”来精心刻画苏格兰心中爱情的形象以及对爱情的追寻和向往。诗歌第一节这样写到:

O,my Luves like a red,red rose,

That newly sprung in June.

O,my Luves like the melodie,

Thats sweetly playd in tune.[1]

这节诗歌所使用的两个比喻,其实是当时的苏格兰人对爱情的认识最初表达,当然也更是对他们寻找和追求爱情的动机的表达。他们追求爱情是因为他们认为爱情像六月的玫瑰一样楚楚动人。第一个比喻选择“六月”是因为六月是一年中最为旺盛的时节,这一点在莎士比亚的Sonnet 18里面也能找到印证。莎士比亚的Sonnet 18一开始就说“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虽然莎士比亚没有直接言明“六月”是一年中最为旺盛的时节,但读者也可以感觉到“六月”在他心目中的美好,因为六月是夏季中最美的时节,六月里草木葱茏,山青水秀,香飘万里。除了使用“六月”之外诗中还分别用了 “newly”和“sprung”两个词。前者暗示了爱的珍贵,后者暗示了爱的活力。

其实,自古以来人们在选择爱情的时候都很慎重,都很注重心仪对象的贞洁和健康。这里的“newly”、 “red”和“sprung”其实是委婉的表明苏格兰人在选择爱情的时候所遵循的两个潜在的标准:其一是女性的;其二是女性的健康。“newly”和“red”暗示了心仪对象的处子之身和古代人对女性节操的一种古老的判断方法。且不说这种判断方法的客观性、公正性和有效性,既然是花季少女,既然那么魅力四射,既然那么健康有力,苏格兰人没有理由不谨慎对待。至于“rose”这一比喻,可以说是读者司空见惯的了,不同的是在其前面不止用了个“red”加以修饰,而切还重复“red” 加以强调。这一强调就说明了在当时的苏格兰人心里,女人的贞洁是多么重要。由此可见,女性的贞洁和健康早已成为当时的苏格兰人选择爱情的两大标准。正是有了这两大标准的约束,当时的女性才把自己的贞洁保存的这么完好无损。

有了前面这个比喻作为前提,诗歌的第二个比喻才有存在的意义:甜美的旋律。乍一看,这个比喻依然是在刻画心仪对象的外在美以及内在的美,因为玫瑰侧重的是对心仪对象身体特征以及生理特征的刻画,而旋律则使对其内在气质和品位的刻画。音乐是一门高雅的艺术,只有有着一定高雅素养和品位的人才会欣赏。正因如此,作品中才“playd”的前面有加上一个此表明苏格兰人对爱情真诚的用心,去消解该词的复义,以免让读者产生对该词产生误读。因此,这个比喻除了刻画人物之外,还表达了当时的苏格兰人对待爱情的态度:谨慎、认真、负责。正是这种态度,让当时的苏格兰人在“方言的复兴”[1] 的过程中做出爱情的抉择。

在这一点上,西方的哲人早有论述。柏拉图从人性的理性角度出发提出过爱情是一种精神的“迷恋”的看法。其后的斯多噶学派也指出爱情的目的在于友谊。亚里士多德虽然从生理的角度去解读爱情,但分析到灵魂对爱情产生的影响时,他去又回到了柏拉图的身边。相反的例子则是在古罗马哲学家卢克莱修的鼓吹爱情源于的主张之下,古罗马现实社会中两性关系的一度混乱和放纵。这就是后来基督教神学禁欲的原因了。还好,经过启蒙思想家的努力,爱情有从基督教神学的天堂回到了人间。而本诗以苏格兰民谣的形式反映出来的爱情观,既不同于学术界的理性观,也不同于宗教界的禁欲观,更不是世俗的观。它是几种观点观点的和谐统一,既注重爱情中生理要素的重要性,也注重爱情中心理的要素,是感性和理性有机的统一,因为当时的苏格兰人在选择爱情的时候,除了考察其心仪对象和谐统一的外形之外,还要考察其精神素养。因此,当时的苏格兰人的爱情意图不是单纯的基于精神需要或者友谊需要的理性意图,也不是完全基于或者的感性意图,是而者基于责任和真诚的有机统一。

三、爱情的本质

除了想向读者阐明当时苏格兰人的爱情意图之外,诗歌还向读者展示了当时的苏格兰人对爱情本质的反思和探寻。而诗歌的第二节和第三节就将当时的苏格兰人对爱情的本质的认识依次展现出来。在第二节中,诗歌用了“大海”这个意象来表现当时的苏格兰对爱情的本质的初步认识:

As fair art thou,my bonie lass,

So deep in luve am I,

And I will luve thee still,my dear,

Till a the seas gang dry.[4]

其实,用“大海”来表征爱情也不是罗伯特・彭斯在写作风格上特有的成就,他“真正的成就”[1]是是他用夸张手法营造了一个永恒的意象,再通过“大海”这一广阔而又深邃的意象暗示出当时的苏格兰人对爱的坚守和捍卫。其实,追求爱情很艰难,坚守和捍卫爱情更艰难,因为在这个意象里,这份坚守和捍卫没有期限。很多人都会在开始爱情的征程时信誓旦旦告诉对方:“我爱你一生一世” 或者“我永远爱你”,可谁又会想到有的人爱到中途就因抵挡不住身边无限的诱惑而宣告结束了。由此看来,在当时的苏格兰心里,爱的本质在于永恒的坚守和捍卫。他们觉得光有坚守和捍卫都还不够,所以又在诗歌的第三节提出了对爱情的本质更深的认识。

Till athe seas gang dry,my dear,

And the rocks melt wi the sun,

O,I will luve thee still ,my dear,

While the sands o life shall run.[6]

在这一节中,诗歌通过“Till athe seas gang dry”和 “the rocks melt wi the sun”传递给读者的是他们看到了爱情的本质不仅在于持久的坚守和捍卫,还在于两个相爱的人在长期的相守和磨合中在生理和心理上走向完美的融合。正如“the sands o life shall run”暗示的一样,只有在生理上和心理上融为一体的两个人,才会明白彼此对于对方的重要意义,才会在长久的坚守和捍卫中更加珍惜彼此,从而向更深更远的地方延续那份来之不易的爱情。其实,在这一节里诗歌通过 “岩石被太阳融化” 这一诗歌的意象将诗歌的爱情本质主题深化到一个更高、更远、更加深沉的高度,让读者对当时的苏格兰人质朴的爱情本质观的了解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事实上,当时的苏格兰人对爱情的这一看法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对话录》里提到的阿里斯托芬所论述的爱情本质观是极为相似的。不过是,很多人将其“爱情整合观” 这样的爱情本质观视为神话传说罢了。还好,德国的哲学家黑格尔将他的这一观点继承和发展下来,提出了从身心方面整合爱情的想法。话虽如此,当时的苏格兰人并没有主张想黑格尔将一个人的整个肉体和灵魂,个性与意识都完全盲目的融入到所爱的人那里,供其追求和占有。因此,当时的苏格兰人在认识爱情本质的时候,最可贵的地方在于他们敢于对之前的爱情本质观进行批判的继承。

四、爱情的价值

诗歌除了凸显当时的苏格兰人的爱情本质观外,还在最后一节突出他们的爱情价值观。这刚健的一笔让读者在探寻诗歌价值的同时从中领悟到爱情的价值,开始从以下的这些诗句中反思爱情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And fare thee weel,my only Luve,

And fare thee weel a while!

A I will come again ,my Luve,

Tho it were ten thousand mile![6]

诗歌使用的“only”和“ten thousand mile!”都分别从两个相爱的人的角度表达了彼此的存在与否对于对方的重要意义,从而凸现了在坚贞的爱情之旅中相爱的两个人在为了彼此永恒的相守这一艰难的守侯中感悟出的归属和依恋。如果要用言语来说明他们心中爱情的价值,那可能就是彼此都值得对方牵挂和眷恋,彼此都把对方看作自己唯一的归属。这样的爱情既融合了柏拉图所极力主张的所谓“心灵之爱”的高尚爱情,也融合了他所极力批判的低劣的下等人才选择世俗的爱情。当然,“only”和“ten thousand mile!”的使用还表明当时的苏格兰人已经看到了爱情的价值不在于爱情本身或者爱情的主体是高尚还是低劣,而是在于相爱的两个人能否给彼此带来快乐和幸福,是否竭尽所能的去关心、重视、尊重和珍惜彼此,是否是彼此唯一的依靠以及彼此生理和心理上的满足感的唯一来源。

其实,细细想来,柏拉图的爱情价值观刚好走向了两个极端,是不可取的。这是因为相爱的主体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高低贵贱只是世间俗人妄加在爱情主体心灵上的枷锁,束缚着爱情主体追求幸福的权利和自由。因为任何爱情的主体都是以同样的方式来到这个世界,同时也以同样的方式离开这个世界的,他们来的时候都赤身,走的时候也一样。依照启蒙思想家卢梭的观点来说,人类在自然状态下生活,任何一个男人都配得上任何一个女人,反之亦然。所谓的高低贵贱只不过是强者欺负和压迫弱者时为自己的野蛮行为找到的一个看似冠冕堂皇实则卑鄙的借口和谎言,以便用人性与兽性的标准来压制性的本能和冲动。因此,当时的苏格兰人通过这节诗歌告诉世人精神上的需要和“肉体上”[2]的需要都是爱情主体为了维系彼此永恒的爱情所不可缺少的要素,二者有机而又和谐的统一于爱情主体在彼此相爱过程中获得的生理和心理的满足和快乐。这就是当时的苏格兰人从哲学上用辨证唯物主义的眼光对爱情存在的价值的理性阐释。在他们看来,爱情主体在彼此相爱的过程中的爱情价值是否实现,实现的大小,与爱情主体的出生和地位无关,而是与构成永久爱情的两大要素的融合和融合程度有关。

五、小结

归结起来,罗伯特・彭斯的这首诗歌《一朵红红的玫瑰》不能简单的理解为他抒发自己的心上人的刻骨铭心的爱的一个载体,而是要看成是他从爱情的意图、爱情的本质以及爱情的价值等三个方面使用哲学的思维来主张积极的爱情观的创作尝试。

罗伯特・彭斯创作的诗歌是民谣体裁,代表的是来自民间的苏格兰人智慧。由此可见,从他创作的爱情所挖掘出来不是他这位布衣才子的爱情哲学,而是当时的苏格兰民间爱情哲学,他的诗歌应该是他用来阐释当时苏格兰人爱情哲学的一个文本载体。

虽然罗伯特・彭斯没有以哲学家的口吻去系统而又全面地阐述当时的苏格兰人对爱情的全部观点,但是他却以哲人的思维和智慧深化了当时的苏格兰人在爱情的意图、爱情的本质以及爱情的价值等三个方面进行的反思和探索。(作者单位:1.昭通学院外语系;2.昭通市委党校科研处)

参考文献

[1] Gerard Carruthers,Robert Burns,Tavistock:Northcote,2006,p:13.

[2] Julie D.Prandi:Sextual Imagery in the Verse of Burns and Anna Louisa Karsch,Comparative Literature Studies,Vol.43,No.1-2,2006,p:154.

篇12

果然!

当皇家队伍出现在温泉公园时,正遇上贝多芬!天气那么好,贝多芬也想散散步,去哪儿散?温泉公园,那儿美。和谁一块儿散步?和歌德。偏偏和歌德。皇家队伍从后面开来,歌德立刻松开贝多芬的手臂退到路边,脱帽躬身,尊严不足,谦卑有余。比他小一辈的贝多芬,还没明白过来咋回事,难怪,他不是耳背嘛。往后一瞧,嘿,反而将双臂放到背后,大摇大摆地慢慢前行。结果还是人家皇后先和他打招呼:“hi, nice to meet you.”这个故事流传广泛,童叟皆知,可惜没有考证,唯一找得到的记载是一位女作家的信,其真实性十分可疑。作家,想象力丰富,出版社愿意为杜撰付稿酬。要知道,贝多芬能与歌德见面,恰恰是这位女作家牵的线搭的桥。

有一点是肯定的:贝多芬喜欢泡温泉。两百年前的一个七月,贝多芬下榻特普利茨橡树旅馆,每日泡温泉,饮酒食鱼,散步作曲。他7月5日入住,有旅馆登记簿签名为证。7月15日,歌德的名字出现在金舫大饭店的116房间。也就是说,贝多芬已经在此恭候十天,他盼望着与这位“诗王”见面,他心怀敬畏,忐忑不安。

激动人心的这一天终于来到,7月19日,波希米亚的温泉小镇,歌德在金舫大饭店接见了比自己小二十一岁的贝多芬。第二天本文由收集整理,歌德又主动约贝多芬一起去邻镇毕林(bilin)散步。如果傲慢的歌德让贝多芬来弹他的作品只是出于礼貌,那么他大可不必再花时间与他周旋,而且偏偏是去毕林。贝多芬可是毕林的常客,是罗布科维茨大公(franz joseph maximilian lobkowitz)那座巴洛克风格宫殿的座上宾。贝多芬还在劳德尼兹宫、特普利茨与毕林两地之间的属于罗大家族的另一座府邸彩排了他的《英雄交响曲》,而且连演三次——为啥?据说这是贝多芬的粉丝、普鲁士王子费迪南(louis ferdinand)的愿望。因此小贝走在老歌身旁,踏着熟悉的土地,动作潇洒、神情自若,除了听不清周围的声音之外,没什么可抱怨的。两位天才肩并肩地默默散步,此时无声胜有声。

1812年,欧洲大陆动荡不安,徘徊不前,拿破仑在俄罗斯几乎全军覆没,欧洲人迷茫低落,是继续革命还是保守复辟?这给艺术家们提供了创作的沃土。哪里有苦闷,哪里有彷徨,哪里就有艺术。人们对艺术家的尊敬和崇拜前所未有,尤其对作曲家,他们不再是为宗教服务或供人消遣逗乐的谱曲手,对他们的称呼也从“排音师”上升到“音符艺人”或“音符诗人”。(德语中有一个词“tonsetzer”也可译为作曲家,seztzer 其实是用于排字工人,也是写曲子“音符安排”的意思,中文译成作曲。但没有与komponist [作曲家] 区分开)早期浪漫派作曲家视音乐为纯粹艺术,不再是其他艺术形式的附属,贝多芬更是一生致力于“唯音乐”事业,是第一位“唯我作曲家”。再看歌德:这位诗赋天才擅长用眼睛感受世界,而他的听觉很不发达,他的听觉审美也相对落后。他抵触复杂的和声,拒绝浑厚的音响,在他的描绘中,浪漫派音乐像一道烧砸了的菜,煎的蒸的乌糟糟一团,吃在嘴里是折磨不是享受。因此,他坚持称作曲家为“排音师”,不愿赋予他们和诗人同等的地位。“艺术家?音符诗人?音乐是不能与诗歌相提并论的”,他说。然而,一见到贝多芬,歌德立刻被他深深地吸引,那晚贝多芬一离开,歌德就给在卡尔斯温泉疗养的妻子克丽丝蒂娜写信汇报:“晚上与贝多芬在一起……狂暴又节制、外在力量与内心温柔,我还从未遇见过这样一位艺术家。不难想象,他在与整个世俗世界抗衡……”在歌德的日记中还有这么一行:“七月二十一日:……听贝多芬演奏,太迷人了。”

贝多芬久仰歌德,有曲为证:钢琴变奏曲《我思念你》,而后又为它谱曲,分别收录于《歌曲集》作品52号、75号和作品83号。1809年他作《艾格蒙特序曲》,说它是从诗人那里获取了灵感而作也好,说它是表达作曲家对诗人的崇敬也好,说两者皆有也没错,总之,这位音乐家一直追随和关注着诗人,这一点毫无疑问。贝多芬喜欢喝酒,容易坠入爱河,他也是个非常勤奋好学的人,他读古希腊哲学,读康德,读席勒,读歌德。因此,当他获知歌德有意见他一面时激动万分,三个月前就写信给歌德,署名“阁下忠诚的崇拜者贝多芬”,他告诉诗人:“您笔下的英雄艾格蒙特,我在阅读时被他感动,被您感动,您的诗句激发起我的音乐冲动……”信发出后不久他就请好友奥利瓦(franz oliva)亲自将出版了的总谱送到歌德手中。歌大师虽然擅长摆弄字母,对音符可没多大造诣,不过家中钢琴倒是有一台,让奥利瓦当场弹给他听。诗人礼貌地听,认真地看——这位奥利瓦是个瘦小的矮个子,穿一身黑——歌德目光犀利,可惜耳朵却不怎么敏锐,他听着钢琴发出的音乐声,心想,啧啧啧,这用音乐表达思想就是比诗歌差一截,现今居然有人将音乐与诗歌提到同一个高度来谈论,说音乐是创造性艺术,啧啧啧。这些全是后人的揣测、推断,谁也没有亲耳听见他说过这样的话。四年之后,在他收到舒伯特寄来的《魔王》乐谱后,仍然保持着这种思维定势,认为音乐只能当配角,充其量是诗歌的背景,歌老前辈对自

己的《魔王》被小舒强加上钢琴音符甚是不以为然,他装聋作哑,连“收到了,谢谢”这几个字都认为没必要劳动自己去写,就让那个十九岁的大男孩继续摆弄音符去吧。1823年,当年轻的李斯特拿着自己的谱子上门请教贝多芬时,贝老师以同样的态度对待他,说自己正为弟弟的事情烦着呢,没空。

言归正传。

贝多芬为了7月的接见作了一本文由收集整理番准备。他先请自己的挚友、作家兼外交官范哈根(karl august varnhagen von ense)告诉歌德自己的听力不好,好让歌德有个思想准备。范哈根,同是他们两人的粉丝,自然很愿意办这件事。他于是坐上四匹马拉的“大奔”去拜访歌德,说贝多芬要去温泉疗养,主要寄希望于地热和水暖的效力来减缓耳疾,这个人天性狂野,火一般的热情,雷也似的动静,愤世嫉俗,这类人医学上认为最容易变聋……鼓膜是不灵了,不过再轻微的音乐声响都逃不过他的耳朵,他的创造力依然旺盛……贝多芬听人说话字句分辨不清,只能感受语调旋律高低…… 范哈根当完说客刚回到自己家,又接到贝多芬的急件,请他把歌德《威廉·迈斯特的学徒生涯》第三部分快递给他。

歌德与比自己小二十一岁的贝多芬在特普利茨见过三次面,要不是歌德第三次邀请贝多芬去温泉公园去散步,恐怕后人就没有“贝多芬藐视皇权、歌德卑躬屈膝”的谈料了。这个“流言”是蓓蒂娜·冯·阿尔尼姆(bettina von arnim)散布的,这位“沙龙女狮”、才华横溢的女作家、歌德的(柏拉图)情人在给匹克勒-穆思高(pückler-muskau)大公的一封信中写道:“……本来他俩手勾着手,歌德立刻松开手脱帽欠身站到了路边,这个举动让贝多芬好一顿讥讽,贝多芬说他大没必要为他们让道,还说很失望,自己那么崇敬歌德,没想到歌德对权贵那么谦卑,太缺乏诗人的傲骨了……对了,他俩在散步时,不断有人脱帽鞠躬,歌德嫌这些人讨厌,贝多芬则说,您不用烦恼,他们是向我致敬……”写得有鼻子有眼,十分可信。我们都知道,贝多芬早已是上流社会争相结识的音乐家,请贝多芬到家里来是件时髦事儿,就像今天谁都想与章子怡共进晚餐一样。而贝多芬可不是谁请都去,谁给的钱多就上谁那儿去,尽管他手头拮据,生活艰难。不,他非常自爱,他对听众的挑选是很严格的,他自己虽然不属于贵族阶级,但他坚持每个人的精神是平等的。因此,温泉公园发生的事听上去似乎很合乎逻辑。但是,除了阿尔尼姆的信以外,其他任何记载全无。

谣言重复一百遍就变成了事实。阿尔尼姆在这件事上的贡献是巨大的,以至她的芳容与克拉拉·舒曼一起,被印上了西德马克纸币,贝多芬与歌德都没有这份荣誉。

歌德与贝多芬遇见皇帝时她又不在场,这个场景很有点臆造的味道。

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位比歌德小三十六岁的女作家蓓蒂娜(1807年时未婚,姓布列塔诺,bettina bretano,海德堡浪漫派诗人、作家克莱门兹·布列塔诺的妹妹)。她是歌德狂热的崇拜者,曾给诗人写过无数热情洋溢的信(注意:这位女子爱写信!),歌德从信中感受到年轻女孩的痴迷追求,不便理会。既然无法直中取,就尝试曲中求——蓓蒂娜便去花老歌德夫人,这一老一少都住法兰克福,串门并不费事,把老太太哄好了,想见她儿子不就凭老太太一句话吗?终于,一年后,歌德正式邀请蓓蒂娜去自己魏玛的寓所作客。从此,一场轰轰烈烈的(柏拉图)恋爱开始了,一老一少,她攻他守,半推半就。蓓蒂娜与歌德的通信集在诗人辞世后出版,名为《歌德与小女孩》(注意:其中有两封署名歌德的信,经纸张专家和笔记学家的分析化验,证明它们不是出自诗人之手笔,不得不承认小女孩的模仿能力惊人)。可惜,诗人与小女孩的忘年交并不长久,1811年,在参观歌德好友迈耶(johann heinrich meyer)画展时,歌德夫人克丽丝蒂娜听到身后蓓蒂娜用轻蔑的口气评论画家,不尊重丈夫的朋友就等于不尊重丈夫,她气不打一处来(也许还夹杂着另一股气),转过身一把揪掉蓓蒂娜鼻子上的眼镜。蓓蒂娜也不示弱,面带微笑地称歌夫人为“神经质的猪血香肠”。好,一句话毁掉了小女孩与大诗人的友情,从此,歌德禁止她再上他家来玩,中断了与她的通信。1812年,在特普利茨温泉小镇,歌德与她狭路相逢,他对她视而不见,并马上写信向老太太汇报:“我真高兴,总算甩掉了这个小疯子。”据说,

后来蓓蒂娜多次写信给歌德,绝望地试图挽回两人关系,都未得到回复。不难猜想,蓓蒂娜编故事的动机不是不存在的。

我们不妨再来看一看她与贝多芬的关系。有一段时期老贝与小蓓走得很近,1810年5月,蓓蒂娜在维也纳听到贝多芬的演奏,立刻迷上了这位衣冠不整、其貌不扬的艺术家。她在给嫂子(克莱门兹·布列塔诺的太太)的一封信中写道:“……我完完全全被一股强大的力量征服了,这个人太吸引我了……”将思想付诸行动,蓓蒂娜设法接近并结识贝多芬。这位女孩子是大胆的,不愧为“女狮”,她毅然敲开了贝多芬住所的大门。贝多芬很高兴她的来访(对聪明美丽、爱好音乐的年轻女孩贝老师永远有空),请她进来让到沙发上,弹琴给她听,“好像我们已经认识很久”(蓓蒂娜信)。第二天晚上蓓蒂娜又来找贝多芬,听他演奏自己的作品;第三天晚上贝多芬拿着自己为歌德诗《再爱,再生》创作的音乐去了蓓蒂娜那里,希望她有机会把它转交给诗人。就这样,他俩在维也纳度过了三个晚上,蓓蒂娜在一封给好友的信中写道:“你相信吗?他简直穿得破烂不堪……我已经无可救药地爱上他了。”1810年5月,蓓蒂娜有四个候选情人:海德堡浪漫派作家冯·阿尔尼姆、法律系大学生冯 ·弗雷伯格男爵、歌德和贝多芬。前两位追着她不放,后两位让她发狂。一年后,“猪血香肠”一词断送了她自己与大诗人的感情前程,蓓蒂娜嫁给了冯·阿尔尼姆,成了冯·阿尔尼姆夫人。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