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0 16:28:4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现代房屋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2绿色建筑设计
2.1绿色建筑概念绿色建筑设计是指建筑物的整个建筑到使用过程中对资源尽可能的节约,尽量的节约一切的资源,要尽量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房屋建筑既要满足人们生活的需求,也要注意人们提供健康高效的生活环境,这样才可以建造一个和谐绿色的居住环境。
2.2绿色建筑设计的特点绿色建筑的特点可以总结为尽可能的节约能源及资源,并尽量的体验回归自然。要做到节约能源,就要对自然绿色能源太阳能及风能进行充分的利用。在建筑中要通过利用太阳能可以减少空调及供暖设备的使用,利用自然通风来制造制定的系统,夏季充分利用主导风向,使空调设备等使用进行降低,建筑布局要充分适应本地的气候条件要求。
2.3绿色建筑理念的具体理念绿色建筑设计要对资源节约问题进行全面的考虑,尽量的提高能源的利用率。绿色建筑设计要对环境、地势及气候等条件进行充分的考虑,要使建筑物和似然环境能融合一体。绿色建筑设计就是保护自然和建筑物及人类进行和谐的统一。在建筑中要充分的利用自然能源,绿色建筑设计不只是可以体现整个建筑物的生命周期,还要向前向后延伸产生的意义,建筑过程的准备阶段及运输生产过程体现了绿色的设计理念,对环境造成较小的影响并且很多资源可以进行回收利用。
3节能建筑的设计
3.1节能建筑设计的概念节能建筑理念指遵循节能的基本方法,对建筑物进行一定的划分及建筑群体还有建筑物的朝向及间距等问题都要进行研究,髙建筑物受到当地风向的影响较大,一般地区的风向具有一定的规律,在设计中要对风向的问题进行考虑,尽量的设计出低能耗的建筑物。
3.2节能建筑设计的具体概念现代建筑设计中地源热泵是比较先进的清洁能源的技术,主要的核心功能是经济环保切节能可靠,这项技术响应了可持续发展的号召。节能设计中太阳能这种可再生能源被广泛的应用,现在我国的部分地区具有一定的应用,更广泛的应用还在不断的开发。建筑物的屋面是能耗的主要部位,房屋面的设计研究重点是采取节能保温的关键,墙体的隔热保温还有隔声等功能都有待提高,特别是要对外墙体的防水砌筑问题加以注意。
4智能安全建筑设计
4.1智能房屋建筑设计的概念现代社会是科技发展的社会,智能化应用在了很多方面,建筑行业也不例外,先帝啊建筑及计算机网络、监控还有通信方面都有的一定的关系,智能化建筑中具有信息管理科学、设备高度控制和使用安全方便等优势,这些都是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智能化房屋等会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4.2智能化建筑的具体理念通常会把智能化建筑分为楼宇自动化、办公的自动化及通信自动化三个系统,现代房地产公司为了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又提出了信息管理自动化和防火自动化,相信未来智能建筑方面发展会有一定的完善。
4.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火灾报警系统有触发器、报警装置及火灾警报装置等部分辅助的装置组成,这样的装置能在发生火灾时就将火灾的信号转换成为电信号,在把电信号传到火灾报警控制器,同时,火灾发生的地点等信息传输到报警控制器里,这样人们可以及时的发现信息而快速采取一定的措施。
5房屋建筑注重美学的规律
5.1建筑物设计的统一现代社会对房屋建筑的节能只能方面有很多的要求,对建筑物的美观要求从没降低,房屋建筑的整体形态、色彩都是人们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任何的艺术形态具有一定的统一性,建筑物的次要部位或是从属部位都要与建筑主体部位相协调统一,建筑物的色彩具有和谐统一的效果,禁止建筑物及材料之间的类型和色彩想矛盾。
5.2建筑物设计要求均衡性和比例问题建筑物设计的均衡性比较重要,具有一定的均衡性的建筑作品会给人们非常舒服的感觉,建筑物比例也要合理,不会给人偏离感。建筑物具有一定生命力的元素,韵律也有较为重要的属性,建筑物的韵律体现在比较立体设计上,在建筑设计中的细节部位加以重视,建筑物的每一个元素都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都会体现建筑物的精神。韵律是具有一定的弹性的,特别是在复杂的建筑中,大小宽窄等都需要相互协调交替,如果建筑物有规则过于死板,在建筑中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在设施中具有一定效果的变化,更好的体现出建筑物的艺术性及感染力。
1建立放款中心的意义
放款中心的建立主要目的就是防范公司信贷业务中存在的操作风险,作为一个专职防范操作风险的部门,它能够更专业更有效的发现并排除潜在的操作风险,保障银行信贷资产的安全。
1.1有效地控制操作风险。该部门作为源头上控制风险的重要举措,可以堵截和避免担保等授信条件不落实、手续不规范、资料不全或不规范即放款的授信行为,有效防范了由此产生的操作风险和合规风险,并可以随时监察现行使用的各式资料文本、操作规程的有效性,并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修改业务操作规章制度,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公司授信业务的操作风险。
1.2充分实现审贷分离。放款中心的成立,是推进授信业务调查、审查、审批、放款“四分离”,实现贷审的充分分离,从而达到有效的相互制约效果。而审贷的分离能够更有效的进行权责的分离,更有利于责任的认定和划分。
1.3有利于落实贷前审批条件。审核信贷资料签署的有效性,审核支行自行审批的授信审批权限是否适当,确认总行及支行审批意见中的有关贷前要求是否落实,当所有贷前先决条件完全符合后,放款中心才发放贷款。由于此类工作有方框中心这一非审批单位负责监督,更突出制约效果,有利于贷前审批条件的落实。
1.4放款中心的建立可以有效的防范操作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风险。放款中心在审查相关资料过程中较一般人员更注重存在的法律风险,对担保条件、合同文本等的审核更专业更到位,能够有效的防范法律风险。在放款中心可设置法律审查人员,加强防范公司信贷操作过程中的潜在法律风险。
1.5可切实提高工作效率。贷款原始档案由中心统一管理,规范操作,对档案资料定期检查,及时更新,专人专库保管便于随时查阅,这些措施都切实提高了工作效率及准确性。
1.6放款中心的尽职履职能够减少银行不必要的授信损失。在授信业务的实际操作过程中,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变化往往不能够准确预期,但是只要放款过程中相应的担保手续、资料等能够得到有效的保证,可能并不会给银行造成实际损失。可见放款操作对公司信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放款中心防范的主要操作风险
放款中心作为防范公司信贷操作风险的重要部门主要从落实必要的担保授信条件,使用适合、正确的法律文本,保管重要的文件档案及防范内外部欺诈等方面出发,防范信贷操作风险。
2.1防范担保条件落实存在的操作风险目前商业银行授信过程中采用抵、质押或保证等担保方式为授信提供有效担保是非常普遍的。但是在办理担保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因未严格审查资料、办理相关手续等而使办理的担保无效,给银行造成损失的情况,放款中心则是防范此类风险的重要部门。
2.1.1保证人不具备主体资格,导致担保无效按照《担保法》的规定,国家机关、学校、医院等以公益事业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职能部门等不得作为保证人;另外,我国《公司法》第六十条规定,董事、经理不得以公司资产为本公司的股东或者其他个人债务提供担保。在银行信贷业务操作过程中,保证人的选择方面还是比较谨慎的,大多数情况下能确保保证担保的合法有效,但是仍有不少贷款的保证人是政府部门、医院、企业的分支机构,该类担保一旦被认定无效就可能会造成担保债权失去三分之二或一半的清偿保证。
2.1.2重复抵押致使抵押形同虚设根据《担保法》和《物权法》的规定,在办理抵押过程中允许对房地产等固定资产进行重复抵押。实践中,由于抵押前不对抵押物现有抵押情况进行调查,而实际该抵押物已抵押给多方致使抵押权利得不到真正落实。
2.1.3担保资料无效或不完善致使担保无效新的《公司法》出台后,公司章程的效力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担保过程中由于担保的范围、担保的内容或担保事项未按照公司要求经有效的审批机构审批而造成担保无效。如:出具的董事会/股东会决议是否有效,提供的担保是否在企业允许的范围内等等。
2.1.4对抵押物状况审查不到位造成脱保在实际放款前未对抵质押物状况进行核实,而抵押物已出现查封、冻结等状况,致使在之后发生的借贷行为失去有效担保,而造成脱保。
2.1.5对重组授信或借新还旧授信过程中担保条件的落实对重组授信或借新还旧授信是否符合担保的条件,保证人前后是否一致等情况进行审核。
2.2防范由于合同文本错误出现的风险
2.2.1合同文本使用错误或使用的合同文本中存在对银行不利的条款在实际贷款发放过程中,由于使用的合同文本不正确或没有对文本的内容进行有效审查,合同文本中存在不利于银行提条款致使银行遭受授信损失。
2.2.2合同内容填写错误或随意涂改合同内容填写错误或对要素进行涂改,尤其是诸如利率、金额、期限、借款人、担保人等主要要素,致使在诉诸法律过程中不能提供有效的资料致使银行权利得不到落实。
2.2.3保证合同与借款合同无编号、不衔接保证类贷款的主从合同必须一一对应,合同编号衔接。现实贷款档案中有大量的保证合同没有编号,有的保证合同保证金额与借款合同不一致(不含最高额担保),更有甚者,用已经还清的保证合同继续为新的借款合同担保。
2.3防范授信档案资料不完善或遗失导致的风险在贷款发放过程中由于企业提供的贷款资料不完善或授信档案遗失,造成贷款出现问题时,无法提供有效的法律证明文件而使得银行权利无法落实。
2.4防范骗贷、骗保等情况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骗贷、骗保的案件时有发生,放款中心在放款前对客户及资料的审核过程中,对印章、有权人等的资料审核;前往担保人、借款人实际办公地点的实地核保;前往抵质押登记部门实地办理相关抵质押手续等,能够有效防范骗贷、骗保情况的发生。
2.5其他放款中心还通过对整个授信资料的审核,审核该笔公司授信业务期限、利率、金额、IT系统等是否符合信贷管理要求。
3放款中心的基本职能和岗位设置
3.1放款中心的基本职能放款中心的基本职能是主要负责对审批机构授信条件落实情况以及授信材料完整性、一致性的审核,档案管理,法律审查,利用审核岗的独特地位,充分发挥复核和监督作用,以进一步防范授信业务操作风险。
3.2放款中心基本岗位设置及职责放款中心下设:①放款审核岗;②放款复核岗;③核保岗;④法律审查;⑤档案管理岗;⑥负责人。
3.2.1负责人职责。负责放款中心的全面工作。放款中心负责人负责本部门的全面工作,负责审批权限内的放款审批工作;定期检查放款中心各岗位的履职情况,督促指导各岗位工作,并对各岗位履职情况做出评价;努力提升信贷业务规范化操作水平,防范和控制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
3.2.2放款审核岗。审核授信条件的落实情况,审核上报材料的齐备性、一致性和合规性;对授信额度和授信期限进行控制和管理;审验业务相关合同填制的要素是否正确完备,是否符合授信要求;完成审核、实施放款操作并归档;对一级档案的验收、封存、入库手续;审核担保的解除和释放手续等工作。
3.2.3复审岗审查职责。负责对放款审核岗的工作进行复核。重点对每笔业务的金额、期限、利率、担保落实情况进行复核;对借款合同、担保合同及相关协议的衔接情况进行复核。对合同的其他特殊约定进行重点复核;对每笔业务的其它资料进行复核;明确签属意见并提交到放款中心负责人等工作。
3.2.4法律审查岗。法律审查岗人员一般为具有一定法律知识的人员。负责对在落实授信条件过程中出现的法律问题进行审查把关;负责对合同文本的法律效力进行审查,制定符合条件的法律文本;其他的一些法律咨询等工作。该岗位可由法律部门的人员兼任。
3.2.5档案管理岗职责。负责职责内档案交接工作;对档案进行统一编号、装订和入库;定期整理并核对授信档案;负责档案的调、借阅手续,严防信贷资料遗失等工作。
3.2.6核保岗职责。参与核保任务,负责授信业务担保条件落实真实性、有效性的核实工作;负责收集、核实核保过程中担保人同意担保的法律文件,包括但不限于股东会/董事会决议,授权书、签字样本等等工作。
4加强对放款中心的内控管理
4.1建立和完善放款操作管理制度放款中心要有一套完善的放款操作管理制度,明确的放款操作流程,对不同类型的公司业务品种有针对性的进行操作风险防范。
4.2加强信息与沟通,真正发挥放款中心的风险防范作用建立持续有效的操作风险报告程序,从制度上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从而实现信息及时有效地传递并进行信息分类。此外,还要建立案件查处和相应的信息披露制度,改变瞒报或不愿暴露的思想,通过对案件查处的信息披露达到良好的监督、警示作用,有效地避免同类风险事件的发生。
4.3建立长期的、常态的风险排查机制建立长期的、常态的风险排查机制,确保检查的制度性和独立性的实现,提高放款中心的职能执行力度。
4.3.1建立定期的排查机制,要定期对以往的工作进行排查。
4.3.2建立应急排查机制。对于在日常工作中发现的新的、突发性、特殊的问题立即进行登记备案,可根据事件的性质对以往的工作进行必要的检查,并通过信息沟通机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4.3.3建立完善的排查登记制度。做到排查过的内容要求保留工作底稿,排查发现的问题要逐一登记备案。
4.3.4建立较为完善的整改检查制度。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通知有关部门进行整改,并定期进行复查。
4.4加强合规审计对放款操作管理执行力度加强合规审计对放款中心的审计力度,使审计工作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明确合规审计的目的。合规审计应做到并不是只是停留在发现问题的简单环节,还要对操作风险管理的执行起到引导作用,并通过审计工作,对现行制度进行不断的完善,提高制度的可操作性,从而使制度得到更好的执行。
4.5加强放款中心人员管理,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通过对公司薪酬制度的完善,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制定放款中心工作考评办法,将操作风险管理纳入员工绩效管理中,提高风险操作管理的自发性。
4.6建立健全操作风险后续处理机制
4.6.1建立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对可能造成损失的操作风险种类建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便能够及时有效的减少或补偿因此带来的实际损失。应急预案库的更新应考虑业务发展重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尽在()
及市场环境导向等诸多因素。
4.6.2切实强化风险责任追究机制一是通过补充、修改完善有关问责制度,加大对管理层人员管理责任的追究力度,特别是加大对由于失职造成风险损失的管理层人员的责任追究力度。二是通过强化内控、规范管理以及细化规章制度,明确责任追究的重点和要求。三是加大对责任认定人员的行为约束和责任追究,确保责任认定工作得到落实;四是通过对处理程序的调整、完善,明确处理程序中应贯彻的原则、责任认定部门、责任认定的监察部门、责任认定程序与处理程序的对接等。
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建筑行业的施工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应用的技术越来越先进,这有效提高了建筑施工的效率以及质量。地基工程是建筑工程的重要项目,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合理优化施工流程,要针对地基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找到应对的措施。建筑房屋有着多种类型,在当前建筑环境下,现代房屋建筑的结构与样式呈现出了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为了保证建筑房屋的安全性,施工单位需要提高地基工程的质量,这样可以保证建筑房屋在地震力的作用下,不会出现地基沉陷等严重的质量问题。
1 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工程施工的特点
1.1 复杂性
建筑工程会占用较多的土地资源,我国虽然国土面积比较大,但是随着资源的不断开发,可用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少,这影响了建筑行业的发展。我国地域辽阔,不同的地区地质条件有着较大的差异,在一些沿海地区,地质条件比较差,软土地基比较多,这给建筑工程带来了较大的施工难度。在地基工程中,如果出现软土地基,则需要花较长的时间对其进改造。有的土质属于盐碱地,地基很容易出现塌陷问题,为了保证建筑房屋居住的安全性,必须做好地质改造工作。近年来,我国地质灾害频频发生,很多地区都发生了泥石流以及山体滑坡问题,施工条件的复杂性,给建筑地基工程带来了较大的施工难度。
1.2 潜在性
建筑行业在不断的发展,建筑工程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建筑企业的竞争比较激烈,在施工的过程中,建筑企业如果一味的追赶进度,会出现建筑施工质量比较差的问题,这增加了建筑房屋出现质量问题的概率。近年来建筑房屋坍塌事件发生的概率在不断增加,具调查这些事故的发生与施工不当有着较大的关系,不但造成了经济损失,还威胁着业主的生命财产安全。建筑工程的安全隐患具有潜在性,施工单位必须做好质量控制工作,这样才能降低质量问题出现的概率。
1.3 严重性
地基工程是建筑工程的基础,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施工单位必须打好地基,要保证地基的稳固性,还要避免建筑结构在受到外力影响后出现变形现象。地基工程完工后,很难对其进行改造,如果在质检的过程中发现质量问题,会给后期处理带来较大的难度,不但增加了施工的成本,还会影响地基的整体性,会出现局部地基强度不足的问题。
2 地基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地基工程是建筑施工的基础工作,只有保证地基的质量,才能避免建筑工程出现地基沉降或者裂缝等质量问题。我国建筑行业发展很快,但是在地基工程中,却存在着较多的质量问题,这使得现代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影响了房屋建筑使用的安全性。下面笔者对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介绍,以供参考。
2.1 塌方问题
在工程项目的地基施工中,地基塌方是一个不可以忽视的难题。一旦出现塌方,地基土会受到扰动,进而影响地基的整体承载力,不但会对自身的工程造成危害,并且还会严重影响周围建筑物,甚至会造成安全事故。
2.2 地基保护不周
如果在施工时对地基的基础保护不周,比如在多雨的南方地区,地基容易进水,从而影响整个地基的质量。因此要在施工时针对当地的地质情况对地基进行充分的保护。
2.3 施工不合理
一些施工方对施工过程缺乏管理,导致实际挖的基坑与设计的有偏差,这样会导致整个地基的荷载力下降,影响工程质量。因此,施工方要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加强管理,对实际出现的问题进行科学地分析,采取有效的措施,从而才能保障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
3 提高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工程施工质量的措施
3.1 重视工程勘查
对于建筑物地基的隐患是可以提前预知和发现的,这样就相对地减少了事故带来的损失。若想做到事前预测,就需要根据建筑物的使用范围和途径,确立不同的全方位的实地勘察工作,全面、准确的进行勘察,并详细记录具体的数据。对于勘察的结果尤其要加大重视,按照实际进行数据记录,发现问题及时上报,不得隐瞒不报,不得忽视不报。此外,在勘查时要重视对钻孔深度的选择。深度必须符合事前的评估深度,不符合标准的深度由于不能进行数据的准确分析,而必须放弃使用,这是对施工建设的负责。
3.2 提高结构设计的合理性
地基的建设必须经专业人员设计。设计时要结合建筑物的用途,建筑物周边的气候和环境,建筑物具体的图形结构,建筑物地基的地质状况等,充分进行实地勘探之后,在经济与适用中找到最合理的均衡点,保证建筑物在最节省资金的前提下,提供足够的使用功能。设计人员应慎重对待工程勘查报告所提供的地基承载力建议值,计算要科学准确,对于数值不明确的必须进行重新的勘察或者计算,保证数据的精准。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沉降或倾斜现象,就应立即停止作业,找出原因,只有在问题解决后才能继续施工。
3.3 优化地基基础施工技术与措施
以淤泥为主的地基,表面土层没有达到一定的厚度,可以在其上部填充合适的材料进行改良,填充时必须运用技术手段尽量减少对其的的扰动。当然填充材料也可能是均匀性等都较之淤泥好很多的建筑垃圾,相对来说比较适合用作持力层。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填充材料必须经过人工处理,达到标准数值后才能使用。具体的每一种地基的处理措施和手段的选择,应该考虑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施工单位的实力和技术条件等等,经过比选,最终确定合理的方案。
结束语
地基工程是建筑工程的基础,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单位要制定合理的施工流程,还要采用性能优良的材料,要对施工技术进行改进与优化,这样才能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与安全。地基工程影响着建筑房屋使用的安全性,施工单位要避免地基工程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一定要做好监理工作,在发现质量问题后,要及时的改正与修复,还要保证施工人员操作的规范性,要做好施工项目的验收工作,只有保证施工项目质量达标,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总之,只有重视地基工程的质量控制,才能保证建筑地基工程的施工质量合格。
参考文献
[1]贾清霞,李竟飞.桩基础设计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
SigmaPlot软件界面及功能介绍
SigmaPlot是一款功能强大的数据分析软件,也是最早出现的科学绘图软件。当用户要处理复杂的数据时,SigmaPlot的巨集指令可以将数据管理自动化,省掉不少当“苦力”的时间,并即时地将资料画成图形。将实验的数据绘制成直白的图形来展现,是从事科研统计绘图的一大利器,由于其绘制的图形可进行各种灵活修改,故可更好地呈现数据性的事实结论。Sigmaplot 11.0版本从软件的设计伊始就明确定位为专门从事研究及文献上结果的图解式表达(目前已有Sigmaplot 12.0)。软件采用视窗交流平台,创建和编辑曲线图很简单,在输入或者导入数据后,仅需要点击想要的曲线类型控件,即可很快创造出一幅曲线图。当然,之后还可以按照软件提供的模板修改或者编辑其它曲线图类型,以便找到视觉效果最好的图表来表现数据。而且SigmaPlot提供从基本的统计到高等的数学计算的分析工具,内建100组方程程序让使用者在做回归分析时比较得心应手。
Sigmaplot 11.0的操作界面(如图1)在“图形类型”中可“菜单式”选择需要绘制的图形,有散点图、直方图、折线图、圆饼图等2D、3D图形。点击后还可见亚分类的图形,可谓花样繁多。而文档管理是所操作的数据来源,一个Notebook下级可有几个Section,其下又含有Data及Graph Page,即数据表格及所产生的统计图形。最难理解的便是数据区域(Data),因为对于初用者来说,最需搞清楚的就是数据区域(Data)的信息如何排列及最终如何对应出现在图形中。
用Sigmaplot绘制带误差的群组直方图
下面就举例介绍利用Sigmaplot 11.0绘制医学统计中最常见的带标准差的直方图。假设目前我们需要分别比较三个测试组(Group A、B、C)中某一阳性成分比例在培养了28天及56天后的变化情况。
Step 1
首先需要在数据区域(Data)输入数据,可以手工输入也可从“FileImport”把已有的Excel 文件直接导入(Sigmaplot可与Excel完美互导)。数据区域输入完成后(如图2),第1列我们输入的是X轴上的信息,即组别,我们输入的是“Day28和Day56”;第2列就是Group A分别在28天及56天的均数,紧接着的第3列就应是Group A相应的标准差,此后依次类推。
Step 2
明白了这些对应关系后就是绘图的重头戏了。在“图形类型”框中选取直方图。因为我们是群组比较的实验(Grouped),且需要展现误差线(Error Bar),所以我们需要选取“Grouped Vertical Bar - Error Bar” 这种类型。
Step 3
点击确认后,在Symbol Values下拉中选中“Worksheet Colums”(此项为默认),表明接下来的图形绘制将是调用数据区域各列的信息完成。点击“下一步”,选择“X Many Y”,此意为一列X轴的数据及至少有一列Y轴的数据。如选择了“Many Y”,X轴的信息即为序号。
Step 4
指定数列(如图3),软件要求输入“data for X”,选中下拉菜单中的“Column 1”,即X轴的数据来源于第1列。“Set 1”即为Group A分别在28天及56天的均数,“Error 1”为其相应标准差,此后依次指定。需要说明的是,指定数列的步骤可以自动添加完成,笔者通过一步步手动完成是为了说明其对应关系。
Step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