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工程论文范文

时间:2023-01-07 11:47:4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质量管理工程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质量管理工程论文

篇1

建筑工程施工贯穿于整个建筑过程,从建筑工程的设计到建筑投入使用,其中都要涉及到建筑施工,因此建筑施工的质量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如果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不能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则制度进行施工,那么建筑工程的质量就会受到影响。纵观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由于其涉及的环节比较多,因此对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难度也就比较大。

1.2影响建筑工程施工的影响因素

比较多由于建筑工程施工的周期比较长,涉及环节比较多,因此影响建筑施工的因素也比较多,首先,是地形地貌因素的影响,虽然在建筑设计前期阶段就充分考虑了建筑工程所处的地形地貌,但是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没有预想道德水文地质,比如在进行建筑物的地基施工时可能会遇到浅水层地质,影响施工的进度;其次,建筑材料、施工人工以及投资资金不到位等因素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建筑材料的短期、人工数量的不足以及投资资金不到位而无法开展工作而导致施工被迫停止;最后,一些不可抗力因素的出现。比如遇到恶劣天气、地震的不可抗力因素出现而导致施工受到影响。

1.3施工质量具有很大的波动性

一般来说施工质量管理具有严格规划的流程控制,因此施工质量具有很大的稳定性,但是毕竟施工质量管理不同与其它流水式的管理,其受到各种突发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施工的质量存在很大的波动,比如在施工过程中因为施工材料的轻微变化都会给建筑施工质量构成影响,而且建筑材料轻微的变化在具体的施工管理中又很难发现,因此需要施工管理人员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要严格规范施工质量,切实将各种质量变化控制在有效的范围内。

1.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具有隐蔽性

特征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每个施工环节都具有联系性,要想实施下一工序就必须要做好上一工序,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具有很明显的隐蔽性,如果没有及时地发现上一道工序的质量问题,那不可能在下面的工序中发现此问题进而会给建筑施工的质量构成威胁,产生安全隐患。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重点

基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涉及多个环节的因素,为强化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需要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进行有目的重点控制,从而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根据建筑工程施工环节,我们主要从建筑工程施工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以及事后控制着手。

2.1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事前质量控制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质量的事前控制主要是建筑工程还没有进行施工之前的控制措施。建筑工程在施工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因此准备工作是事前控制的关键,准备工作包括:对施工原料的质量控制、对机械设备的质量控制、对施工方案的审查以及对工程技术环节的检查等。同时也要严格规划设计建筑工程施工图纸。

2.2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事中质量控制

事中控制主要是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该环节的控制重点是对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该环节的施工控制包括: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中间产品质量控制、分布分项质量控制以及设计图纸的修改。可以说事中质量控制是整个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关键,施工过程的质量好坏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了建筑工程的质量。

2.3施工过程事后质量控制

事后质量控制主要是对建筑施工完工以后对其进行的质量控制。该环节主要包括:竣工质量检验、工程质量评定以及工程质量审查。事后质量控制是对建筑施工质量的总体检验,是发现问题并弥补质量缺陷的关键环节,也是对建筑工程质量进行总体评价的最后环节,如果事后质量控制不严格那么就会导致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没有办法得到保障。

3影响建筑施工过程质量的因素

如前所述影响建筑施工质量的因素比较多,具体而言主要包括:

3.1人的因素在建筑施工中,人是重要的因素

人的因素能够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构成很大的影响,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参与施工的人能够认真负责,并且具有过硬的技术技能,那么就会促进建筑工程的质量,相反则反之。在建筑施工中人的因素主要包括施工操作人员、管理人员、监理人员以及组织人员等等。

3.2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的因素

建筑工程具有施工周期长,施工要求高,涉及较大机械设备的生产过程,机械设备是建筑施工中最重要的因素,如果机械设备发生故障就会严重影响建筑工程的进度。

3.3建筑施工方法的因素

采取什么样的施工方法对施工质量也会构成很大的影响,比如采取科学的先进的施工方法就会大大提高施工的工作效率,而且有助于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

4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的具体措施

4.1建立健全质量管理责任制

强化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施工人员是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因素,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高低直接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因此强化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就要建立完善质量责任制:首先,实施项目经理质量责任制。在整个建筑工程施工中需要项目经理发挥其组织与协调的职能,只有项目经理切实履行其职责才能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得以保障。因此要建立项目经理质量责任制,明确项目经理的职责,规范他们的职权,从而提高他们履行其职责的积极性;其次,要强化施工人员的质量责任制。施工人员是具体施工者,他是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第一线,因此要规范他们的施工流程,保证他们要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进行操作,在发现问题后要及时向有关人员进行反映,以此将问题及时地解决;最后,加强监理人员的责任制。监理人员要发挥其监理职能首先就是要熟悉与掌握施工设计图纸,并且在监理过程中要切实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素质,严格监督建筑施工过程的质量。

4.2加强机械设备的使用与保养

机械设备是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保障,机械设备的好坏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为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因为机械设备发生故障而引发的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应该加强对机械设备使用的维护与保养工作。首先,要加强对机械设备采取的控制。在采购机械设备时一定要选择质量过硬的生产厂家,并且要经过招投标的方式选择机械设备生产商,并且要与其签订合同,保证采购的机械设备的质量;其次,机械设备的使用一定要符合具体的建筑施工要求。在选择机械设备时一定要保障机械设备能够满足建筑工程施工的要求,并且在机械设备进入施工现场前,要对机械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试运行,分析与掌握机械设备的工作性能;最后,在使用机械设备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对机械设备的合理使用,及时地进行维护与保养,以此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4.3提高建筑施工材料的质量管理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质量的生命,任何建筑工程的质量都是建立在质量过硬的建筑材料的基础上,而且由于建筑材料的应用范围非常广,任何环节的材料质量不合格都会对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构成致命的威胁。因此要加强对建筑材料质量的管理:一是严格规范材料的进场检查工作。建筑材料在进入施工现场前一定要对其进行全面的检查,查验建筑材料的生产合格证、质量合格证,并且对建筑材料进行抽样检查,在确保建筑材料符合建设要求的情况下,才能运行建筑材料进场;二是保护好现场建筑材料。许多建筑材料对存在的环境有着严格的要求,比如钢筋,钢筋要存储在干燥的地方,因为一旦钢筋被雨水淋湿之后就容易生锈,进而就会影响钢筋的性能;三是提高对建筑材料采购人员的管理。建筑材料采购人员有时为了获得某些利益,他们会采取以次充好的方式,将一些质量不合格的产品应用到建筑施工中,这样会给建筑工程的质量带来直接的安全问题。

篇2

一、组建高效的项目经理部

目前许多水利施工单位实行的是以施工队为基础的项目管理模式,项目经理部由施工单位根据工程要求以及施工人员的情况,抽调部分技术干部和管理干部组成。项目经理部人员相对固定,一旦其他工程项目需要,项目经理部之间技术人员可相互调整甚至混用。由于项目部与企业之间没有合同约定的限制,造成双方责任不明、利益不清的弊病,导致项目管理难以实行。因此,只有组建一个高效、独立的项目经理部,才能有效地实现项目管理目标,完成施工任务。项目经理部应是一个具有弹性的一次性施工生产组织,机构可以随着水利工程施工任务的变化而作出相应调整;项目经理部内各职能部门的设置,既要尽量减少部门的规模,又要保证该部门能够高效率地运转;项目经理部的人员配备可根据水利工程的具体特点而定,除设项目经理、副经理以外,项目经理部还要配备总工程师、总经济师和总会计师以及按职能部门配置的其他专业人员。技术业务管理人员的数量可根据工程项目的规模大小而定,一般情况下不小于现场施工人员的5%。

二、项目经理的选派与管理

项目经理是施工企业法人代表在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全权委托人,是工程项目各要素合理投入和优化组合的主要决定者,同时也是工程的具体实施者,其素质和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决定着项目管理工作的好坏。因此,在选派项目经理时,一定要清楚细致地明确项目经理的职责、权利及利益分配,并与企业签订相关的承包责任书。另外,对项目经理要实行风险管理,一旦项目经理部组建完毕,项目经理必须按该项目合同总价的1%~2%缴纳风险基金,具体金额可根据施工项目的难易程度、工期长短、施工强度、工程质量要求、工程规模、施工技术风险等实际情况制定。通过缴纳项目风险基金,必然会调动项目经理的主动性,大大提高其责任心。当然在要求项目经理缴纳风险金时,必须充分尊重项目经理的意见并与之达成共识,切忌因设置风险基金而导致项目经理的抵触或不满情绪,不利于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三、严格进度管理

项目经理部在对施工项目实施进度控制时,需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按施工组织设计制定施工计划和施工进度时,必须依靠先进的计算机辅助项目管理技术(可以使用Microsoft.Project或P3等商业项目管理软件),制定最优的施工进度和资源调配方案;通过调整施工网络图来优化施工成本,以确保工程能够按期、高效、低耗、优质、安全地完成。

2.在实施施工计划的过程中,应根据当月(旬)施工进度计划和工程的实际进展情况,详尽编制下月(旬)的作业计划和施工任务书;施工中要做好现场记录并及时归档,尽可能详尽记录施工现场中所有的异常情况,从而为工程质量和进度计划的考核、分析、调整、总结提供最原始的现场资料;要及时、准确地做好各分部分项工程之间的调度工作,协调施工各方出现的矛盾,实现施工过程中的动态平衡,确保工程如期竣工。

3.要采用实际与计划对比的方法对施工进度进行检查,一旦发现偏差应立即分析其原因,并及时纠偏或对原计划进行修改或部分调整。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缩短那些有可能提前完工且费用最低的关键工作的工期。

四、加强成本控制

项目经理部必须采用成本管理责任制,结合预算分解制定相应的成本控制指标,并以此考核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质量。

1.制定成本控制目标完整的成本控制目标应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人工费成本控制目标:该目标主要由工程部和劳资部门完成;(2)材料费成本控制目标:主要由供应部和化验、检验室完成;(3)机械费成本控制目标:主要由工程部和机务室完成;(4)其他直接成本控制目标:由工程部、机务室和供应处共同完成;(5)现场经费:由财务处和后勤部完成;(6)间接费:由工程部、机务室和财务处完成。根据成本控制目标,项目经理将工程成本分解到相应的各职能部门中,再根据成本控制指标对各职能部门进行定期考核,及时找出引起成本变动的因素并及时采取补救办法,以保证成本控制目标的最终实现。

2.制定成本核算制度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必须要有一套严格的成本考核制度作为保障,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1)参与成本目标考核的部门和人员,要本着严肃认真的态度,禁止一切、弄虚作假的事件发生;(2)成本核算的统计数据必须及时、准确,填报的资料要尽快汇总;(3)工程核算员必须提供当日完成的工程量,数据必须真实可靠;(4)成本核算人员根据工程核算员提供的工程量,按照施工预算分解为人工、材料和机械三大成本,按实际金额和成本控制目标分配的计划详细对比并做好记录;(5)及时进行经济活动分析,消除导致成本差异的一切不利因素,以确保既定目标的实现。

五、确保工程质量

1.建立工程质量保障体系为了保证水利工程的质量,要建立切实可行的质量保障体系,编制施工质量手册并制定相应的质量监督方案和技术管理目标,使质量手册更具有指令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和可监督性。

2.施工人员、材料和机械的管理(1)对工程质量的控制应本着以人为核心的原则,将施工人员作为质量控制的源动力。项目经理部要充分调动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施工人员的工作责任感,提高他们对施工质量的重视程度,在施工人员的心中牢牢树立“质量是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的观念。(2)材料是水利工程的建筑主体,因此,在工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材料的控制也十分重要,要杜绝一切粗制滥造或未达标的施工材料应用于工程建设中。(3)施工机械是施工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它对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正确、合理、科学地使用机械设备,对实现工程的既定目标至关重要。

3.控制施工环境和施工工序影响水利工程质量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工程技术环境(如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质量管理环境(如施工企业制定的质量管理标准、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健全及落实情况等)、工作环境(如项目部的人员组合、作业地和工作面的实际情况等)。因此,在工程施工初期,应尽可能将影响施工质量的各种因素罗列出来并分类汇总,针对该工程的具体情况和特点,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控制或提前做好应对工作,尤其是要加大对施工现场的控制力度,为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施工创造良好的条件。施工工序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加强对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可以将工程的质量控制从事后

检查转变为事前预防,达到“预防为主”的目的。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一般步骤为:实测分析判断,通过对各工序的抽检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以判断整个施工工序是否平稳、正常。超级秘书网

六、结语

由于水利工程建设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水利施工企业必须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组建优质高效的项目经理部,选派合适的项目经理并对其进行管理。项目经理部必须以科学的方法严格进度管理、加强成本控制,确保工程质量,将项目管理落到实处,发挥出最高的生产力水平,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篇3

(1)通过培训,要求全体施工人员熟练掌握每一道施工工序工艺和其每一项的技术要求,保证各自心中有数,熟练了解每一个细节具体该怎么做,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

(2)通过新旧管理制度对比,使工程全体施工人员认识到旧制度的不足之处,从思想上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和管理模式,主动出击,采用预防为主与事前把关相结合的方法,把不合格的施工工序扼杀在萌芽状态,为保证本道工序的质量,采用中间不定期检查和工序验收,复查上道工序质量,为下道工序顺利进行做好准备。工程质量是设计和施工出来的而不是检查出来的。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各个分部分项工程都要接受操作手、施工机械、原材料、施工工艺、检测手段、施工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只要其中有一个环节因素发生变化,相应的过程质量就会随之改变,以至于出现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以预防为主的观念是整个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观点,必须运用科学手段对整个施工环节的每道工序进行预防性的质量控制。

(3)使全体施工人员认识到质量必须建立在经济效益的基础之上,为客户服务好,尽最大可能满足客户的要求。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工程管理的核心是确保工程质量,提高经济效益,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最基本条件之一就是制定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项目部要制定和完善各部门岗位责任制。明确各部门人员的主要职责,明确分工,有分有合。编制并完善项目奖罚规定,一旦有工程质量事故发生,立即查明事发原因,谁的责任谁负责,严格按照奖罚规定进行处罚,决不枯息迁就。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把质量管理的每项工作具体落实到每一个班组、每一个人的身上,制定明确相应的责任制度,特别是一些直接控制工程质量的人员身上,各级各部门相关人员要明确分工,把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身上。如:对参与工程施工的人员实行“一定四包”责任制,“一定”就是定项目,“四包”就是包质量、包工期、包安全、包效益。此外还要抓住工程质量的几个关键工序,明确各自分工和职责,如制定“材料进场收验制度”,对外来的一切工程原材料及半成品进场时都要进行检查验收,从源头保证材料质量合格。分层压实是路基施工过程中控制的重点,避免了路基弯沉值不达标;沥青面层各项指标是工程检测的重中之重,各工序实行质量监督、检查、验收,按规范和验收要求制定相应的表格,专门设立人员检测,实行质量与经济效益挂钩的制度,充分发挥职工的自觉性,促生产,争效益,保质量。

3做好质量信息工作收集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能够反映出工程质量的环节就是工程质量信息,工程质量信息包括检查记录、基本数据、原始记录和其他相关资料,另外还包括国内外同行的有关质量信息。搞好质量管理必须及时掌握大量准确又齐全的资料,这些资料可以帮助公路施工单位和其他职能部门及时了解到自身的质量问题,及时有效的采取改进措施,处理及时系统全面的掌握质量信息外,还需要对各种信息进行科学管理,建立起质量卡片和档案,这样才能在公路工程全面质量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开展QC(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进行戴明环(PDCA)循环,截至到目前,我们先后进行了2个戴明环(PDCA)循环,已经成功解决了以下三方面的问题:1.沥青面层用料亏损;2.路基高填方弯沉值偏大;3.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灰剂量不稳定。项目部QC(质量管理)小组以“公路工程项目管理成本风险及其控制措施”为课题,通过分析对比、模拟计算,通过对路基、基层标高的严格控制,减少了沥青混凝土的消耗量,为工程节约了施工成本,大大提高了工程效益。

篇4

第一,技术人员缺乏专业技能和雄厚的专业知识,缺乏社会责任感,没有真正的技术,不按照技术规定和标准进行施工。第二,管理者缺乏足够高的质量意识,根本不重视质量问题。更不要说着手解决质量问题了,使得质量管理工作无序进行。

2.管理模式滞后,呈现高位脱节的状况。

建筑市场竞争极其激烈,在这种情况下,转包、分包工程的现象比比皆是,这就产生了问题,层层的转包和分包会导致施工人员受不到建筑单位的直接管辖和控制,而项目承建方对施工质量也不重视,他们只看重施工进度,最终导致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得不到控制和保证。

3.施工管理人员缺乏专业技能。

要想提高房屋建筑物的质量、加快施工进度,提升房屋建筑管理的效果,一支专业能力过硬、责任意识极强、个人素养很高的管理队伍极为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打造一支高能力、高水平、高素质的房屋建筑项目管理队伍是不可或缺的。数据表明有一部分管理人员都是农民工,然而,一般来说,农民工接受的知识教育较少,自身素质相对低下,专业水平也不够高,加大了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几率。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既对管理人员的数量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建筑市场上存在供不应求的问题,导致相关单位忽视了人员质量的高低,最终使得从业人员的个人素质极为低下。

4.质量监督与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建筑施工单位内部缺少一套具有系统性、完整的、全面的、专门的质量管理体系,既包括监管制度,也包括管理模式的现代化,致使施工质量得不到监管和保证。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体系和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健全。建筑施工安全机构和生产体系及其工作人员在其位不谋其职,并不发挥实效,不会切实有效的发挥其保证质量和安全的作用。

二、如何加强工程施工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1.要千方百计地调动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可以在物质或者施工条件上给予补助和支持,改善施工人员的食宿条件,或者在物质方面给予积极的奖励和支持,来调动他们努力工作的决心和愿望,施工项目管理人员要积极和施工人员进行有效沟通,对他们在生活上给予帮助和支持,让他们在人性化管理的制度下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心甘情愿为工作付出。

2.做好工程建设前的预测和治理工作。

建筑工程施工后的验收工作也必须得做到位。当工程竣工后,施工单位为了保险起见,自己应该对施工质量进行简要的评估与监测,在感觉没什么大的问题之后,交由专门的验收机构进行专业验收,在验收过程中,如果发现工程存在质量问题或安全隐患,就需要施工单位进行修复或改进甚至重建工作,这个过程中要尽力一次性满足质量标准,不要再有第二次返工。最终满足户主或开发商对质量的要求。

3.提高施工项目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水平。

人作为施工工程中的最为活跃的因素和成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对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必须从每一个与施工有关的人员身上着手,着力于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既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又包括科学文化素质,可以开设专门的培训的机构,聘请专业的人员对施工和管理人员进行一对一的培训,以达到提高专业水平,增强专业技能,丰富专业知识的目的,书本上得到的知识毕竟还是表象的东西,所以还有必要增强实践能力,获取更多的实践经验。除了提高相关人员的自身素质之外,还要提高从业人员的资格准入标准与门槛,保证引进的工作人员具有很高的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从以上两个方面下足功夫,我们相信一定可以提高工程施工的质量与安全。

4.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依靠制度体系加强质量监督与管理水平。

法律体系虽然没有人为监督的灵活性,但却有强制性,是做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基础,像一只无形的手敦促着相关施工单位和人员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管理,最后实现对建筑工程质量有效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相关的工程建设法律体系。建立健全比较完善的工程建设法律体系是国家对建筑业进行宏观管理的主要手段,也是建筑市场高效有序运作的根本保障。所以,要发挥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的重要作用,制定合适的法律条文。完善合同当中的内容,以合同规范相关方面的行为,以制度优势确保工程质量。

篇5

2施工技术管理

首先由项目部技术人员对图纸进行会审,发现不足和问题及时提出意见。同时根据本工程施工过程的特点并结合现场情况,编制科学合理的各工序施工方案和作业指导书,并制定完善的质量安全等相关控制措施。在各工序开工前,对所有参加施工的人员进行安全质量技术交底,使施工人员熟悉施工操作的内容、操作方法和安全规范、质量标准、工艺美观。为确保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基础、组立工程首基施工和首次导地线展放,相关技术、管理、施工人员均到现场按照预定方案进行试验性作业,以对原方案进行补充、完善,确保工程安全及质量标准。对本工程拟选用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必须在公司总工程师的领导下,完成规定的试验和验证,并符合预期的各项要求后,才可用于本工程。对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要先进行试验,确认符合规定后才可使用。对工程项目设计变更,均应由设计单位以正式设计变更通知及附件等文件提交监理审核签认,再组织实施。

3质量管理

现场施工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后期电力系统的运行稳定,也就是关系到每位用电用户的电能质量。因此在现场质量管理是第一位,施工质量并不单单是现场管理质量人员的责任,而是现场每个施工人员必须齐抓共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程质量符合规范要求;对于控制现场质量必须从以下几方面控制。

3.1物资控制

制订本工程物资质量管理工作细则和工作流程。配合监理或政府有关部门的质监工作,并做好规定的记录和检验状态标识。严把进厂关,参与工程项目的质量策划、质量分析和预测,参与对不合格品的评审,具体督促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并验证其有效性。对各类材料、设备的进货检验并在监理工程师见证下送检,负责设备的开箱检验或配合商检,并作好原始检验记录,收集产品合格证书、使用说明书及实验报告等相关资料,并分类归档移交给项目部质检工程师。在施工作业中组织落实自检工作,并做好规定记录。做好自检时不合格品的评审、处置工作。参与班组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分析和预测,积极参与推动QC小组活动。

3.2施工过程控制

3.2.1基础工程控制。建立健全原材料跟踪制度,记录每一批材料用到何部位,使每一批材料都有可追朔性。严格按照计量器具检测规定对在工程中使用的计量器具进行周期性检验,保证工程计量的准确性。隐蔽工程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的基础上,由监理组织检验,对桩基按规程要求进行大、小应变检测;隐蔽工程检验不合格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三级质量检验即施工班组自检、项目部复检、公司质量管理部专检。每级检验相互独立,做到层层检验层层把关。

3.2.2杆塔工程控制。塔材运输中加强管理,防止野蛮装、卸。运到现场的塔材,底部用木方垫起,防止泥水污染塔材。吊装时钢丝绳绑扎部位用麻布、方木等软物包扎;严禁在塔材上乱涂乱画。铁塔部件组装有困难时,查明原因,不强行组装。杆塔组立阶段必须严格控制吊重,防止主材受力点出现扭曲。

3.2.3架线工程控制。装卸和运输导线线轴时应使用与线轴配套的专用吊架吊装,轻装轻放,不得碰撞、损坏轴套、轴辐。线轴的护板应保持完整。导线展放应选用与导线规格相匹配的放线设备。同时要保证导线距跨越物安全距离的前提下尽量减小放线张力值。注意张力机的导线出口处与临塔导线悬挂点的高差不宜超过15°,必要时可适当降低放线滑车的悬挂高度。同时注意放线次序,宜采取先地线后导线的展放次序,在牵张场、交叉跨越处,应注意理顺线条,防止交叉磨损。合理选择牵张场位置,尽量减少导线落地距离和导线余线长度。紧线完毕后,应尽快进行附件安装,避免导线因在滑车中受振和在线档(档距)中的相互鞭击而损伤。为此,应按放线和紧线施工速度确定附件安装工序的施工组织,保证能及时完成附件安装工作。

4安全管理

依据有关规定和业主项目部的安全管理目标,制订施工项目部安全目标。按规定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安全管理台帐。编制输电线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及风险控制方案、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计划、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补助费使用计划等文件,开展风险识别、评价工作,制订预控措施,并在施工中贯彻落实。加强风险策划,针对现场实际,做到“建管区段、施工标段、作业班组、逐基逐档”风险点辨识,实现“单基预控”。高度重视施工准备、转序验收、交通运输、生活取暖、林区火灾、山洪、泥石流等地质性灾害等非主要施工环节的风险防控,杜绝风险防控盲区,覆盖全部作业点、全部作业人和作业全过程。加强安全责任细化分解,按作业项目、作业点、作业工序明确安全责任,落实到人。严格现场安全风险防控四级管控程序。施工单位完成编制,经技术、安全等职能部门审核,分管领导审批后,报监理项目部审查,完善后报业主项目部审定,业主项目部按规定审定后报建设管理单位备案。严格按照“单基防控”要求,落实施工项目部和施工班组三级以上现场管控,细化预控措施,明确三级以上管控要求和责任,杜绝管控盲区。落实工程单基风险辨识、评估、预控要求,对超深基础、组塔、大跨越工程、大截面导线架线、跨越电力线路、跨越高铁、电气化铁路、高速公路、通航河流及特殊临近带电体和高危作业等重要和四级以上风险“挂牌督查”。工程领导小组安质办应进行现场监督。杜绝策划和实施“两张皮”现场。树立“大安全”理念,依法合规建设工程,促进和谐稳定,不发生因工程款支付、地方关系处理等影响稳定的。各工序及工作事项要分级进行安全风险分析,查找危险源和风险因素,有针对性地制定防范措施,控制重大风险,实施各项作业措施时要同时实施安全风险和防范措施,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5环境管理

在施工前,严格按照地方环保部门和林业部门(植被、草场保护)的相关要求,针对性地对施工沿线的环境保护工作进行详细的安排,对地方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加大宣传。环保方案、保护措施严格按地方、业主、监理的相关要求进行制定,并经审核和批准后实施。对施工遗弃物、废弃土石、临时工程设置加强管理,对水土保持措施、现有植被保护等方案进行详细的规定。开工前,对所有的员工进行环保方案、保护措施交底,并严格执行强化全体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各施工场地周围将设置施工围栏进行隔离,界定了作业区和活动范围,防止施工人员和施工机械、车辆随意进入施工场地以外的区域;营地和施工便道尽量选取在无植被或植被较差的地方;在施工过程中,首先界定施工范围并对范围内的草场进行移植、养护;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确保地下水流向基础外。在对无人的堤防周围设置临时驻地时,生活垃圾要采用专用容器定期集中回收、分类处理,对含油废水要在不影响环境的地段深埋处理。坚持保护型施工、绿色施工的原则。土石方和进场道路施工时尽量减少对原状土层的破坏,合理堆放处理余土,恢复原来地貌,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现有植被(草场)的破坏,必须损坏时要按地方林业部门的要求,进行恢复种植处理。施工完工后要及时清理施工弃物,尽量恢复地面的天然状态,使沿线景观和植被保持原貌。

篇6

1.前言

建筑业是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支柱性基础产业。特别作为我国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全国上下都加大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加上建筑业作为拉动经济发展速度的重要力量,因此建筑业正处在大发展阶段。一方面我国的建筑市场正处在十分活跃的阶段,同时也是处在市场竞争极不规范,问题丛生:首先是导致压级压价、回扣、垫资“三把刀”盛行,地方保护、行业保护抬头;二是建筑领域管理体系缺乏科学性,法律性文件和管理性文件不配套,与国外先进模式相对差距较大;三是建筑队伍供需严重失衡,建筑队伍技术含量和人员素质普遍不高[1]。

随着我国加入WTO,对于整个建筑业的冲击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建筑事业是入世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涉及建筑业、勘察设计咨询业、房地产业、城市规划、城市市政公用事业以及与建筑领域相关的各项中介服务。在WTO协议中建设事业所属领域属于服务贸易协议的范畴。从服务贸易协议的内涵看,目前我国建设领域在当前国际贸易中基本处在劳动密集型的服务层次上,而发达国家则已经是技术、知识和资本密集型的服务层次上。从总体上讲,差距比较大。我国加入WTO,必须按照WTO有关协议中关于权利和义务平衡的原则,在享受一定权利的同时,还要履行相应的义务,承担开放市场所面临的风险和压力。

作为建筑行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工程质量检测随着全民质量意识的提高而不断被人重视。检测行业从开始出现发展到今天,都是作为建筑行业的附属部分出现:一种是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试验室;一种是科研院校内部的教学科研性质的试验室;一种是各级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设立的带有政府色彩的监督检测室。三种形式的检测单位一直以来按照各自的工作领域开展检测工作,并且一直按照附属于母体的部门形式进行运作,还没有形成独立企业运作的理念。但是随着入世的冲击,检测机构根据国际通用要求必须成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机构,应该是第三方独立的服务中介机构,由于定位的逐步明确,各类检测单位都开始着手进行转变。在转变的阶段,应该认真从行业发展角度研究如何能够在逐渐规范化、正规化的市场经济中成功转变成适应市场变化、快速成长发展。

行业概述

2.1行业背景

2.1.1检测行业现状

检测行业从形成到今天大约经历了十五年---二十年的历史,十几年时间已经使检测行业规模由小变大,工作类型由单一到综合,检测市场化概念从无到有,从暗到明,如今全国各种建筑工程检测机构近5000家,其中企业试验室数量大约占40%,监督检测机构占30%,科研院校检测力量占30%。

数量众多的企业试验室属于第一方试验室,即企业为了保证自身产品质量而设立的试验室,由于其自身性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们走向检测市场的步伐,作为企业内部附属机构的地位使其在经济实力、检测能力、规模和技术力量等个环节处于劣势,在检测市场所占市场分额约20%。

各级监督机构设立的检测室由于有了政策上的绝对优势,由于其政府背景,使其克服成立时间短的劣势,通过垄断检测任务的形式很快在规模和检测能力上占据优势,成为目前检测市场中主流检测力量。但是垄断行为的副作用是其长期处在政策保护状态,相比其他机构效率低下,技术水平不高,服务意识差,自身竞争能力差。

科研院校随着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不断加大检测业务投入,使其变成主业发展,并相继将其转型为第三方独立法人检测企业。它们依靠原来国家科研投入的优势,在技术力量、硬件设备和办公场地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由于他们最早走向市场,在市场竞争中已经总结了许多经验。

2.12.1.3检测行业特点

检测行业是政策性较强的行业

检测机构由于建设工程质量的相关管理规定应运而生,检测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受政策导向直接影响。检测机构的资格认可和行业资质管理本身就是政府政策调节的手段,检测市场的大小同样也是政府质量管理政策直接决定,因此,检测市场是不完全开放的市场,检测行业是一个政策导向性很强的行业。

检测行业是带有很强的地域性

由于检测行业是政策性很强的行业,因此各级地方行政主管部门都会根据自己地方实际制订有地方特色的管理要求,特别是行业主管部门设立的资质审查注册制度直接决定了检测机构的服务范围以所在地为主,外地机构打入本地市场受到严格限制。另外工程质量检测本身需要大型的检测设备,并且样品的检测具有明确的实效性,因此从交通、成本、运作方便性考虑,检测工作跨地区开展具有难度,从而决定了各行政区域内市场的独立性。

检测行业目前技术门槛不高

因为检测行业长期处于政府垄断经营之下,检测市场化程度较差。长期处于保护之下的检测机构往往以附属部门或科室形式运作,没有形成一套独立运作发展的管理模式,特别是与国外先进的检测同行相比,在检测工作管理方面缺少科学的系统的内部管理体系和经验。由于以上原因,通常的检测单位对设备场地等硬件和技术培养等硬件的投入较少,以至于长期停滞在低水平重复发展的态势,因此造成目前虽然政策垄断成分高,但技术门槛低的现状。

检测行业体制单一

检测行业由于强烈的政府色彩,使其体制往往锁定在国有事业或企业单位,民营资本和外资一直注视着这一领域,但是由于政策所限一直无法进入。因此目前的检测行业体制单一。但是随着国有事业机构改革,使检测机构股份制改造成为可能,伴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深入,开放建筑市场成为必然,可见目前的格局十分不稳,政策的变化立即打破现有的平衡。

第二章行业困境

3.1行业面临困难和挑战

作为建筑行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工程质量检测随着全民质量意识的提高而不断被人重视。检测行业从开始出现发展到今天,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来自各方面。

3.1.1政策风险

检测行业是受政策影响程度很高的行业。它的产生和发展都是政策导向的结果。而首先面对的问题就是政策风险问题。我国的检测类的标准、规范的制定和执行与国际接轨程度不高。我国目前使用的检测标准均为几十年前老标准,这些标准与国际标准相差很远,随着我国入世,各种标准都面临更新和接轨问题。在这种标准的演变中,原有的设备、技术力量、运作方法都会进行较大的变动。检测行业必须面对来自以上政策的变动带来的风险。

3.1.2入世的挑战

从行业形成到发展到今天,检测机构中都是作为建筑行业的附属部分出现,还没有形成独立运作的管理体系。但是随着入世的冲击,检测机构根据国际通用要求—导则25来管理实验室[2],而对于国内的检测机构来讲导则25的管理要求不仅仅是陌生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对于其中的管理思想是完全全新的体系,我国的检测机构在这种管理模式的经验十分缺乏。因此整个行业正面临着行业升级转型的阶段。

3.2行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检测行业面临的不仅仅是各种风险和挑战,应该认清行业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才可能作到有的放矢。

3.2.1目前的检测市场十分混乱,由于部分施工单位对质量意识的认识停留在资料过关的阶段,并且检测单位目前是被动的接受施工单位的委托,因此在检测和被检测之间的关系不仅是委托被委托同时又是检测和被检测,在经济关系和公正性的看似矛盾的两者,许多检测单位很难把好关。导致检测市场上评价一个检测单位工作质量的标准不是严谨而是能否在必要时的灵活和方便。在这样的环境中,不可能培养出依靠信誉品牌立足的检测单位。

3.2.2目前的检测单位大部分面临如何从母体脱离,是否脱离、脱离以后如何生存的困扰。部分已经脱离的单位实质上在名义上的脱离,从行政管理和经济来往上仍然不是独立的。因此,作为真正意义上的独立运作的检测机构如何管理、如何生存发展还没有太多可借鉴的经验。

3.2.3检测单位由于长期处于附属地位,因此在技术、人力、资金的投入不足,因此与其他行业相比或与其他领域的检测机构相比,技术含量不高,并且技术发展速度很慢。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蓬勃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对尽快提高检测单位的技术能力和技术水平要求迫切。

第三章行业对策

建筑业在我国正处在高速发展阶段,随着全国质量意识提高,检测行业充满发展的潜力和希望。

社会一方面对检测的要求会更迫切。同时会更高要求。因此作为检测行业的出路必须将检测变成产业化,最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方公正性的中介机构。作为检测机构为了适应将来的发展必须作到:

提高检测质量意识

全面引入导则25国际通用的实验室的管理要求成为大势所趋。我国检测行业最缺乏的是通过质量体系的运作来保证检测公正性和权威性。国内的检测机构要与国际接轨必须坚定不移地执行导则25的各项要求,而导则25的核心就是全面的质量管理。我国检测行业普遍的检测质量意识不高,在内部质量管理方面的经验不多,但是不能因为目前执行困难而放弃,而是应该一方面努力向国外同行学习实验室管理方面先进的经验,一方面因地制宜的逐步摸索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质量管理模式。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摸索尽快缩短我们与国外同行之间的差距。

树立服务观念,找到自己真正的定位

我国的检测业由于长期以往将检测工作的公正性和严肃性与检测的服务性对立起来,检测人员也习惯于“检查团”的角色定位,但是随着检测行业与国际接轨,检测市场化的推进,以前做惯了“检查团”角色的检测人员必须改变观念。因为检测将来的定位就是服务,一项特殊的技术服务,既然是服务就必须讲究信用、态度和服务质量,这种服务不是指牺牲检测公正性去迎合某些客户的需要,而是在确保检测公正性的前提下提高检测服务的满意度。只有提供满意服务的检测单位才能在公平的检测市场环境下生存发展。

树立现代企业管理观念

检测从事业单位属性向企业属性的转变,以及检测机构从以往附属地位向独立法人单位的转变决定了检测机构的定位就是技术服务性企业,因此作为检测机构来讲必须建立起现代企业管理观念,借鉴和利用一切企业管理的先进手段和方法来帮助检测机构健康发展。比如引进ERP来控制和降低检测成本、提高检测工作的效率、利用CRM软件来提高客户服务质量,利用“5S”的管理方法来加强检测现场的有序性,借助品牌推广手段来提高检测机构的信誉度等等。一旦检测行业真正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先进经验,检测行业才可能真正的“做强做大”。

树立人才观

今后的检测单位之间的竞争其实是人才的竞争,而国外同行一旦进入我国首先展开的就是人才争夺战。作为我国的检测行业来讲最缺乏的也是专业的人才,目前我国的建设工程检测行业的从业人员普遍素质偏低,并且我国大专院校也没有开设专门的专业,检测人才的培养成为整个检测行业发展中的重点,因此必须一方面提高检测行业从业人员的门槛,一方面建立检测人员内部培训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提前做好人才的储备工作,以迎接今后更严峻的挑战。

小结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应该作为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正面临着重大转变前和转变中的探索中,作为整个行业来讲面对的不仅仅是也业内日益激烈的竞争,更应清醒的认识到来自国外同行的竞争。在入世后的转变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更大,但是检测行业应该积极应对,树立起全面质量意识、借鉴现代企业管理经验、强化服务和人才意识,我国的检测行业才能适应将来的国际竞争,才能保证行业的健康发展。

篇7

在工程开始施工前,施工单位在进行原材料的选购过程中必须要严把质量关,严格遵守施工设计人员的要求,同时面对市场上参差不齐的产品要进行对比分析,选择相对规模较大,有产品质量保证的单位进行合作,同时必须要索要产品的合格证明。当材料进场后,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必须要对其进行抽样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对质量不过关的产品严禁投入到下一环节,从源头上控制好工程的质量,做好管理工作。

2提高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为实现收益奠定基础

一项道桥工程从构思到使用经历了一系列复杂的过程,这一过程凝聚了设计者的理念与心血,唯有科学合理的设计方可实现最终为市民服务的目的。因此,在质量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增强设计的合理性,方案的可行性,提高工程的效率与进度,降低工程施工的成本,进而实现工程的收益,实现多赢的局面。

3建立并完善市政道桥工程的质量管理体系

无规矩不成方圆,任何管理工作都必须有自己的管理体系,市政道桥工程亦如此,施工单位必须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制定严格、详细且明确的质量标准与目标,并强化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加强检测,减少不必要的问题,避免不合格产品进入到施工阶段。除此之外,还必须要严格执行目标责任制,明确多方责任,具体落实到人。同时,要建立明确的赏罚分明制度,增强员工的积极性,进而保障工程的质量,增加工程的收益。

4强化市政道桥工程的现场质量管理工作

现场的质量管理工作是市政道桥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管理人员必须要加强对这一环节的控制,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减少对质量的影响。同时要强化施工现场的秩序,严防脏乱差、私拉乱接的问题,保证整个工程施工阶段的安全性。除此之外,在施工的过程中,要严把质量关,加强对施工环节的检查,唯有上一环节达到质量要求方可进入到下一施工环节,对于重点环节更要加强管理,确保其质量。以市政道桥施工的跳车现象为例,这是一个十分常见的质量问题,其主要是由于在桥涵台背部进行填土施工过程中,使用后会发生沉降,但桥台的刚度较大,就会出现不均匀的沉降,进而导致跳车。针对这一问题,作为市政道桥工程的施工管理质量,必须要查找原因,做好现场技术指导工作,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减少道桥的不均匀沉降,最终减少跳车问题。市政道桥工程的重点部位管理与监督对于整个工程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更好的保证工程的质量,不仅要确保外观的美观性,同时更要加强隐蔽工程的管理,保证期质量过关。除此之外,更要注重发挥监理制度与监理的作用,确保市政道桥工程的质量。

5增强对市政道桥工程的施工安全与进度管理

安全是工程的生命,高于一切,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对安全的管理,根据具体的施工情况及施工环境采取有效对策,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具体来说,可以成立安全施工组织领导机构,委派专人负责日常的巡查工作,建立突发应急预案,减少突发事故造成的损失,对一些常常会发生问题的重点部位进行重点管理,并设置相应的警示标志,完善现有的安全保险制度,提高工作的安全性,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同时定期对一线的施工工人进行施工培训,强化其安全意识,从根本上保障施工的安全性。

6强化监理单位的责任意识,保证监理工作落到实处

监理单位是工程施工的重点单位,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也是代表国家对工程质量监管的有效部门,作用无可替代。所以,在市政道桥施工管理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监理单位及监理人员的作用,强化监理作用。同时,监理人员也要根据具体的需求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强化责任意识,树立监理人员的权威性。监理工作是由多个环节组成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忽视,要保证监理人员全程参与施工,发挥监理作用,做好监理记录,明确分工,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

篇8

2管理思路

根据项目中分包质量管理中易出现的问题以及结合在本人参与过的多个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的经验,对分承包方的质量管理过程总结出以下管理思路:

2.1要强化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意识

正确看待传统管理和新管理体系的差异,从工作上正确处理习惯做法和新体系要求之间的矛盾,不能把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作为负担,而要把质量管理体系融入日常工作中。

2.2充分发挥基层领导的作用

项目组从项目发展要求出发,高度重视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质量管理制度的制定与完善,但体系的建立和制度的执行需要基层领导(尤其是施工现场的直接管理人员)带领作业人员来实施。

2.3加强信息的沟通

公司要提供在册分包队伍施工能力的信息平台,强调对经验的总结和交流,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及时掌握分包队伍的施工情况。

2.4培训工作应贯穿于对分包队伍管理的全过程

培训不拘形式可以集中培训,也可以现场演练,培训内容可以根据施工内容具体而定,不论采取何种形式,任何内容的培训,都要讲究实效,注重工作能力的考核与评价。不能只重视管理层的培训,不重视一线操作工人的培训;只重视对标准的学习,忽视对岗位技能的培训。

2.5强调对分包队伍记录的管理

项目组应及时的把握分包队伍对记录的收集和整理。“写我所做,做我所写”,是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它是对分包队伍进行了质量管理活动的重要佐证。同时,应要求分包单位建立过程三检制度,实行并坚持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关键工程以及有较大的质量风险的作业在开展前,要组织项目技术负责人、质量检查员、班组长作质量风险分析并在工程中进行跟踪检查,并做出较详细的文字记录。

2.6强调施工过程中的监督考核力度

监督考核制度不单是质量管理体系上的自我完善体制,更重要的是一种强制管理措施,这是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必要手段。要做好考核工作,首先要指定切实可行的考核标准,考核标准要细化,使考核工作做到有理、有据。考核要坚持公正、客观的原则,根据考核结果进行相应的奖罚,鼓励先进,处罚违规,也是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力保证。另外对考核结果的兑现是下一次考核的起点,在下一阶段的质量管理工作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海洋工程项目中对分包商进行监督评估表如表2所示。

2.7建立质量否决制度

对不合格品必须进行返工。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要追究基层管理人员的责任,情节严重或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分承包方项目经理的责任;有关责任人员要针对出现不合格品的原因采取必要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在纠正和预防措施没有落实的情况下,不应对不合格品放行[3]。

篇9

2软件工程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

(1)不断强化软件工程质量。软件工程质量保证工作所指的就是开发出现的新软件进行检验,来确保这些软件达到有关规定的标准。该项工作的主要内容有对软件产品进行审查、对一些工具、设备进行审查,以及对软件开发技术的审查评审,最后根据审查所得出的数据做成报告。具本人多年的研究经验,软件工程质量保证工作的开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流程:

①成立软件工程质量审查小组;

②合理规划小组审查活动;

③不断优化小组工作内容,避免小组在审查过程中出现漏洞。

(2)不断强化软件工程质量的管理程序工作的开展。我们知道,通过有效的软件管理,可以有效的实现软件工程的工业化、软件开发、生产的规模化,所以可以说科学、完善软件工程质量管理程序是软件工程发展的强有力后盾。本文经过研究,其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①对软件工程产品的质量需求加以构建。其中产品的质量需求应当满足全部客户的不同要求与条件,且将这些要求与条件转变成实际的标准,并加以介绍;与此同时,还必须对客户的要求进行密切的观察,一旦这些要求发生改变,那么就必须在第一时间内对软件工程加以补充,进而使软件设计更加的完善。

②制定一套软件产品开发与维护的有效方式。

(3)不断加强对软件开发队伍的建设与管理。人是软件工程开发、管理等一系列活动开展的主体,所以不断加强软件开发队伍、软件工程质量管理队伍建设对于提高软件工程质量标准至关重要。其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聘请优秀的软件工程质量管理方面的人才,积极学习国内外高效的管理经验,降低甚至是避免软件管理问题的发生。第二,定期组织有关软件开发知识与技术方面的培训,并积极号召广大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参与其中,以便使其能够掌握最先进、最前沿的软件工程开发技术与管理知识,且进行考核,以保证培训的效果与质量,进而真正实现提升员工素质与技能的目的。

篇10

1.1工程施工前质量控制

(1)熟悉地质设计,尤其要详细了解质量技术要求;

(2)审核施工技术方案、施工组织设计;

(3)查看现场施工环境及施工条件;

(4)检查施工设备及保质工具等。

1.2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钻探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就是对施工质量的薄弱环节进行预先控制,使每钻进一米都能达到质量要求,以防“亡羊补牢”。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包括计划(Plan)-(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即简称PDCA循环管理方法。针对施工特点、难题设置质量控制点开展QC小组活动以达到质量控制目的。

1.2.1PDCA循环质量管理PDCA循环程序针对工程质量目标计划分4个阶段8个步骤进行闭合式循环。下面以钻孔质量六项指标中的孔斜超差为例进行说明。P区(即计划中)

(1)分析现状:钻孔孔斜超差。

(2)分析原因:产生超差的原因很多,如设备安装不平,机上钻杆弯曲,立轴旷动,轴压过大、转速快,钻具短而弯,换径时未带导向,因扫脱落岩心,遇到空洞和严重造斜地层等。

(3)找主要原因:假设是在松散地层扫脱落岩心而出现孔斜。

(4)制定计划:针对主要原因拟定措施,如加长粗径钻具导正,在导正过程中,钻进技术参数控制在什么范围,由谁去操作等。D区(即执行中)

(5)实施措施和执行计划:在纠斜的过程中应准备好粗径钻具并检查测量其是否达到要求的长度和同轴度,操作者是否选派得当等,接着就是执行计划。C区(即检查与调查效果中)

(6)调查效果:调查(5)中的实施措施执行情况,验证其可行性。A区(即处理中)

(7)标准化和巩固成绩:一般有了上述6项后应能取得防斜成绩。这时应使这些采取的措施标准化,当然也会有失败的时候。

(8)遗留问题转入下期:遗留问题转入第二个PDC区域,找出问题,总结经验,肯定成绩,以利再战。

1.2.2施工质量控制点设置钻探工程施工关键的质量控制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设备安装与开孔:设备安装周正与稳固,孔口管的垂直度与坚固性;

(2)钻进工艺:保直机具、钻进方法、钻进参数、钻进钻头类型、套管下入工序方法,事故防治等;

(3)护壁与堵漏:泥浆类型及性能、钻孔堵漏材料及堵漏方法等;

(4)钻孔岩矿心采取:采心机具的质量、适应性、岩矿心采取质量等;

(5)钻孔弯曲测量:测斜仪类型,测量精度校验,测斜间距,钻孔轨迹中靶预测及纠偏等;

(6)丈量、测试器具:直尺、卷尺,泥浆性能测试仪的精度校正等。

1.2.3开展QC质量小组活动群众性的QC质量小组活动在机台或班组质量管理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1)组织形成:QC小组通常有三种形式:一是以生产小组为单位;二是有关联工序的人员组成;三是根据特定专题组成。QC小组由职工自愿组合并经上一级质量管理部门批准。机台以班组QC小组比较合适。

(2)主要任务:QC小组以统计方法为基本手段,抓住本班的质量问题,结合质量攻关、技术改造、降低成本等问题加强质量管理并努力取得效果。

(3)活动方式:QC小组应严格按照“PDCA”循环进行工作,做到目标明确,现状清楚,对策具体,措施落实。

(4)总结成果:及时总结成果并争取发表,交流经验,这是QC小组活动的重要环节。反映成果的材料要文字精练,条理清楚,强调效果、用数据说话。上级有关部门应对成绩突出的QC小组及成果及时给予表彰和物质奖励。

1.3施工结束质量控制

钻孔结束后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有:全孔测量(孔深、顶角、方位角);钻杆孔深误差校正;封孔、透孔验证;现场岩矿心整理入库;原始记录资料的完整性检查等。上述检查若出现质量问题可在施工钻机拆离现场之前进行补救。

2工程施工质量验收与评定

钻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与评定主要按钻探工程有关质量规范进行。地质岩心钻探以《地质岩心钻探规程》六项质量指标为标准,特殊矿种、特殊钻探工程项目以国家及行业质量指标和建设方工程设计质量要求为依据。矿区勘探质量验收分为大队(企业)、工程处(分队)、机台三级;科研项目或市场项目分为投资建设单位、项目承担单位(企业)、项目经理部(或课题组)和生产机台四级。

2.1工程质量验收层次的划分

2.1.1生产机台验收由上一级质量主管部门(或项目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及工程监理对机台所承担的单孔施工质量进行野外现场验收。

2.1.2工程处(分队)或项目部验收由该层次质量主管部门组织项目管理、施工机台、工程监理等专业技术人员对所承担的竣工部分或全孔施工质量进行初步验收。

2.1.3大队(企业)或建设方验收项目建设方(投资方)组织由项目承担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等参加的验收组,对已竣工的钻探工程施工质量进行全面验收和评价。

2.1.4科研项目主管部门验收省部级以上的钻探工程科研项目除接受上述三级验收外,最终还需由科研项目主管部门主持验收方可结题。特殊钻探工程只是单孔施工,一般验收层次可以简化,组织钻探现场验收和建设方验收两个层次即可。

2.2工程质量验收内容与步骤

2.2.1实物资料检查检查验证与质量相关的钻探施工实物资料。如钻孔的岩矿心,封孔取出的水泥样、所用测斜仪(用氢氟酸测斜的刻痕玻璃管)、现场孔口标志桩及坐标等。

2.2.2原始记录文字资料查阅查阅验证钻探施工中形成的与质量相关的原始记录资料。如原始班报表、测斜记录、孔深校正记录、岩矿心登记表、简易水文观测记录、钻孔封孔、透孔检查记录及特殊质量要求的文字记录等。

2.2.3工程质量指标完成情况综合验收在上述检查基础上即对工程质量报告各项质量指标完成情况进行综合验收。

篇11

--------------------------------------------------------------------------------

一、人的因素

人的因素主要指领导者的素质,操作人员的理论、技术水平,生理缺陷,粗心大意,违纪违章等。施工时首先要考虑到对人的因素的控制,因为人是施工过程的主体,工程质量的形成受到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工程技术干部、操作人员、服务人员共同作用,他们是形成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首先,应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施工人员应当树中五大观念即质量第一的观念、预控为主的观念、为用户服务的观念、用数据说话的观念以及社会效益、企业效益(质量、成本、工期相结合)综合效益观念。其次,是人的素质。领导层、技术人员素质高。决策能力就强,就有较强的质量规划、目标管理、施工组织和技术指导、质量检查的能力;管理制度完善,技术措施得力,工程质量就高。操作人员应有精湛的技术技能、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的法制观念;服务人员应做好技术和生活服务,以出色的工作质量,间接地保征工程质量。提高人的素质,可以依靠质量教育、精神和物质激励的有机结合,也可以靠培训和优选,进行岗位技术练兵。

二、材料因素

材料(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工程质量也就不可能符合标准。所以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影响材料质量的因素主要是材料的成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等、材料控制的要点有:1)优选采购人员,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质量鉴定水平、挑选那些有一定专业知识。忠于事业的人担任该项工作。2)掌握材料信息,优选供货厂家。3)合理组织材料供应,确保止常施工。4)加强材料的检查验收,严把质量关。5)抓好材料的现场管理,并做好合理使用。6)搞好材料的试验、检验工作。据统计资料,建筑工程中材料费用占总投资的70%或更多,正因为这样,一些承包商在拿到工程后。为谋取更多利益,不按工程技术规范要求的品种、规格、技术参数等采购相关的成品或半成品,或因采购人员素质低下,对其原材料的质量不进行有效控制,放任自流,从中收取回扣和好处费。还有的企业没有完善的管理机制和约束机制,无法杜绝不合格的假冒、伪劣产品及原材料进入工程施工中,给工程留下质量隐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为材料的检验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国家在有关施工技术规范中对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实际施工中只要我们严格执行,就能确保施工所用材料的质量。

三、方法因素

施工过程中的方法包含整个建设周期内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测手段、施工组织设计等。施工方案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工程质量控制能引顺利实现。往往由于施工方案考虑不周而拖延进度,影响质量,增加投资。为此,制定和审核施工方案时,必须结合工程实际,从技术、管理、工艺、组织、操作、经济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考虑,力求方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工艺先进、措施得力、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质量、加快进度、降低成本。

四、机械设备

施工阶段必须综合考虑施工现场条件、建筑结构形式、施工工艺和方法、建筑技术经济等合理选择机械的类型和件能参数,合理使用机械设备,正确地操作。操作人员必须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加强对施工机械的维修、保养、管理。

五、环境因素

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较多,有工程地质、水文、气象、噪音、通风、振动、照明、污染等。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而多变的特点,如气象条件就变化万千,温度、湿度、大风、暴雨、酷暑、严寒都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往往前一工序就是后一工序的环境,前一分项、分部工程也就是后一分项、分部工程的环境。因此,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应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严加控制。

篇12

随着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不断深入实施,我国水运工程质量监督法律体系不断加强,特别是《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水运工程质量监督规定》的颁布实施,为我国水运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但由于《水运工程质量监督规定》法律位阶较低,因而其法律规制作用有限,直接导致我国水运工程质量监督不够到位,缺乏有效性和执行力,因而必须对我国水运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法律法规进行进一步的完善。

(二)水运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有待健全

要想抓好水运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就必须有健全和完善的水运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作保障,但目前我国水运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特别是由于很多水运工程施工企业为了盲目追求经济利益,因而自身对水运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不够重视;个别建设单位为了节约建设费用,水运工程项目监督管理机构力量十分薄弱,同时也没有配强、配足、配齐监督管理人员,特别是很多监督管理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因而无法对水运工程质量进行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监督管理。

(三)水运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机制有待加强

水运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必须建立政府、监督管理机构、企业“三位一体”的监督管理机制,否则无法更好的开展监督管理工作。尽管我国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水运工程监督管理工作,特别是监督管理机构能够更好的发挥水运工程监督管理的重要作用,但目前我国很多水运工程都没有建立政府、监督管理机构、企业“联席会议制度”,而且监督管理手段还比较落后,信息化管理水平相对较低,无法保证水运工程监督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水运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优化对策

(一)完善水运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法律

水运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对于提升水运工程质量至关重视,我国应当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高度,将水运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纳入到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当中,在《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水运工程质量监督规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水运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法律法规,国家尽快研究制定《水运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条例》,提高水运工程质量监督的法律位阶。在此基础上,要从我国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研究制定水运工程质量建设的规范化标准,特别是要对旧规范、旧标准、旧流程以及旧行业规章进行清理、整顿、修改和完善,使我国水运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跟上形势发展的需要。

(二)优化水运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

水运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和水运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重要作用,不断健全和完善水运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形成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管理的良好运行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水运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取得良好的成效。水运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要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和质量意识,进一步加大水运工程监督管理的执法力度,按照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对于水运工程监督管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必须及时进行处理,给予经济、行政乃至法律制裁。进一步明确监督机制与施工企业之间的“责、权、利”关系,大力推行水运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竣工备案制度”,通过划清施工企业和监督管理机构之间的“责、权、利”关系,能够使施工企业更加重视水运工程施工质量。

(三)健全水运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机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