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员职称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0 16:29:0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施工员职称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施工员职称论文

篇1

1.2流程控制管理做好流程的管理控制,上一道工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以此保证施工质量。为合理配置资源,要积极培训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提高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保证施工流程按照相关规定和规范进行。同时建立流程监控体系,加强对流程的管理控制,施工的全过程中要不断地进行对流程的监督、检查。

1.3材料控制管理高质量的原材料是高质量工程的保障,原材料不合格,景观效果也就不合格。针对细部质量要求高的精品工程,要选择高质量的工程原材料、半成品,以及严格控制质量的现场加工的原材料,这些高质量材料是建造精品工程的基础。对工程中使用的原材料、半成品材料、成品材料等,要严格对其规格、色差、等级、平整度、物理特性、质感等方面进行严格质量控制。

1.3.1材料样板控制管理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在施工图纸会审后,尽快协商并确定使用的各类细部材料,尽快取得材料样板,并将其制作成样板小样,经相关单位确认后进行封样存底,工程结束后按此标准进行材料验收,工程进行中要严格按照材料样板制度进行采购、加工和验收,加强对材料样板的控制管理。

1.3.2材料进场前控制管理采购部要认真选择材料供应商,以确保各种材料质量。同时做好材料应急预案,如果供应商的材料质量出现较大问题,可以使用备用的供货渠道进行供货,保证工程施工顺利进行。加强材料进场时的检查验收管理,做好对现场的管理,所有进入现场的材料,要按照施工设计的要求进行严格控制,不合格的材料决不能进入现场,施工中发现材料不符必须立即进行退场处理。

1.3.3材料选购加工控制管理以石材为例,因为天然石材易出现色差、杂质等问题,所以要从源头开始抓好采购、验收、拼样以及二次加工等环节的工作。首先,派专门的采购人员到石材生产现场了解石材的基本情况,确定使用此种材料后,严格监督石材的生产过程,及时剔除不合格的石料。其次,在石材加工完成后装车前,对石材进行认真的尺寸测量和观感检查,确保石材符合施工工艺要求和设计要求。最后,要通过对样品的反复比较来选择石材,对选出的几款样式比较美观合适的图形报建设单位进行审批,批准同意后方可实施。通过这样的方法,石材安装后的效果会比较理想,如图1。现场施工人员要重视现场的二次工艺处理,在石材安装完成后及时对施工现场进行二次切割、打磨、勾缝等工作,确保工程效果均衡一致。如果没有对二次现场进行切割、打磨、勾缝等工作,就会影响整体的施工效果,如图2。

1.4技术控制对在建的园林项目要进行全方位的工程质量控制,在技术控制过程中,要重点加强对定点放线的准确性、美观性以及预见性等方面进行管理。而在园林施工过程中,为保证园林工程的质量,要严格控制园林的材料加工、切割、焊接、打磨等技艺的操作过程。同时要严格控制材料的缝隙通直度、平整度、坡度、材料模数、材料衔接及收口细节,保证园林的整体美观度以及园林施工质量。

1.4.1观感及质量控制在进行陶土砖的铺设时,要注意铺设的质量,陶土砖的铺设质量主要通过铺设过程中的材料排版、材料铺设的平整度、铺设坡度、缝隙间的通直度,以及对材料的切割技艺等项目来评定。园林的外观观感是园林整体美观性的一项重要指标,但是在实际的园林建设施工中,井盖严重影响了园林的整体观感,这也是园林在设计及施工中面临的一项难题,也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因此在园林建设工程中既要保证井盖的正常使用,又要将其与园林景观很好地融合,做到整体观感的协调性,这是园林景观建设施工中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研究讨论最终确定了解决的方案,具体做法是:在施工时将井盖的任意两条边与铺设材料的缝线尽量放在同一条水平线上,或者可以将铺设材料平行于道路走向。

1.4.2放线控制在园林的施工中,重点是对道路的弧线、曲线的走势进行严格控制,使其达到自然流畅的效果如图3。

1.4.3过程质量控制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对蟠扎的整形绿篱的选择上,可以挑选直径规格在6~25mm的小叶女贞树,在使用前要先将女贞树太粗和太细的枝叶进行剔除,原因是太粗的部分不易弯曲,而太细的部分又容易枯萎。

1.4.4绿化配置及收口处理绿化配置是园林施工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所以在进行绿化配置工作时,认真设计方案仔细推敲每一个设计节点的效果,保证园林施工质量和整体美感。因为部分特殊部位会出现设计时难以预见的收口问题,所以在铺装收口的处理上,需要施工人员在现场具有应变能力,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篇2

1.1园林工程项目实体质量

一般工程项目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分项工程、分部工程以及单项工程,但是在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园林工程项目主要是依靠各个施工工序来完成的,因此园林工程施工不仅包括分项工程质量、分部工程质量以及单项工程质量,还包括工序质量,因此在园林工程施工中应把握每一道工序质量,从而保证园林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

1.2功能和使用价值

园林工程项目功能和使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五方面,即经济性、可靠性、适用性、外观质量以及环境协调,但是园林工程项目的功能和使用价值不是固定的,同时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园林的建设需要结合业主的要求,而不同的业主对园林工程项目的功能和使用价值的要求也就不同,因此在园林建设过程中,应采取合理措施,既能满足业主的要求,同时还符合园林植物的生活习性。

1.3工程质量

工程质量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为社会工程质量,如质量回访、市场预测以及社会调查等,另一方面为生产工作质量,如技术工程质量、管理工作质量以及政治工作质量等,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因素很多,如决策、勘察、施工等方面,因此在判断工程项目质量的好坏时,需要考虑多个方面,不能只依赖于质量检验,因此在园林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有关部门以及工作人员应加强各个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

1.4园林工程的综合质量

园林工程的综合质量主要包括项目可行性研究质量、项目决策质量、项目设计质量、项目施工质量以及项目竣工验收质量,其中可行性研究质量主要为项目质量目标和水平的确定提供依据;项目决策质量是结合相关依据,确定质量目标和水平;项目设计质量是实现质量目标和水平内容的具体化;项目施工质量形成实体质量;项目竣工验收质量是指质量目标和水平的实现程度。

2园林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措施

园林工程项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多而广,包括水文地质、气候温度、施工材料、建设程序、施工队伍等方面,同还具有结构复杂、施工周期短等特点,因此在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一旦某个施工工序监督的不到位,就会造成工程施工质量问题,下面本文从建立法人责任制、强化“质量第一”意识、做好施工准备工作、控制材料和设备的质量、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几方面入手,分析园林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措施。

2.1建立法人责任制

建立项目经理责任制是保证园林工程施工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首先企业应安排管理能力水平高、专业能力较强的人员担任园林工程项目经理,其次企业应与项目经理签订《项目质量管理目标责任书》,加强对园林工程质量的监督,一旦园林工程质量出现问题,应严惩责任人,避免同样的园林工程质量的问题再次发生,最后企业应安排专门的人员定期对项目经理进行检查,一方面检验项目经理的工作成果,另一方面检查项目经理是否有违规的行为,避免出现腐败的现象,保证园林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

2.2强化“质量第一”意识

在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一些企业为了实现投资目标,一味的追求工程进度,忽略了工程施工质量,因此降低了园林工程项目施工的质量,甚至造成工程质量事故,因此在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一定要认识工程质量的重要性,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强化“质量第一”的意识,并协调好工程投资、工程进度以及工程质量的关系,同时还应加强事故预防,保证工程质量。同时应该建立健全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应以质量控制目标为核心,制定工程质量管理与监督计划,实现对工程质量有效管理。

2.3做好施工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对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具有很大影响,做好施工准备工作,能够为园林工程施工提供有利条件,提高园林工程施工的质量,因此应结合具体情况,合理制定施工方案,保证施工组织设计的质量,同时还要做好图纸会审工作,及时解决图纸中出现的问题,另外在施工前,要仔细分析施工图纸、施工方案,明确施工活动需要多少人力、物力、财力,进而及时做好准备。

2.4控制材料和设备的质量

园林施工质量控制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质量检验标准,有效控制施工材料、设备以及施工工序的质量,从而实现质量管理目标,首先应该做好施工材料以及半成品的质量控制,要按照相关规范及标准,采购达标的施工材料,并在进场之前,对施工材料进行检查和验收,同时对于半成品,应合理进行存放,施工设备的质量控制,此外为了保证园林工程施工质量,还需要良好的施工设备,并保持施工设备的良好性能,当机械设备投入使用前,一定要仔细检查,存在问题的设备坚决不能投入施工,机械设备不使用时要严格做好维护及保养。

2.5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是园林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的核心,因此首先应做好施工工艺的管理,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文件执行,满足园林施工要求,其次应加强对施工工序的控制,一旦一道工序的质量出现问题,就会影响整个园林工程项目的质量,因此在一道工序未达到施工要求时,一定不能进行下一道施工工序,最后要严格对施工材料、施工工艺进行检验,使其满足施工图纸以及设计要求,同时还要对园林工程的单个工程或者某一独立部分进行检查,严格控制其施工质量,一旦发现不合格的地方,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补修。

篇3

1.2管理对象具有生命性园林工程施工对象是有生命力的植物,包括树木、灌木、花草等。园林工程施工就是将这些绿色植物进行合理种植和配置,达到净化空气、吸尘、降噪功效。

1.3追求艺术性追求艺术美是园林工程建设一大特点,其充分利用自然植物特性营造景观,自然景观也不断受人工调整影响。比如,自然状态下水无色,但由于面积、深浅、洁净程度等因素,水呈现出不同效果。这就需要设计人员具备审美能力,设计出具有艺术美的园林作品。应综合考虑植物空间序列和个体形态,充分挖掘植物艺术性和文化性。

2当前园林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制度不健全容易导致施工问题频发。监理管理体制不完善也对施工质量有着重大影响。施工质量管理制度不完善还有一个明显弊端,一旦发生质量事故,因主体不明确,会造成施工追责困难,且影响事故处理进程。

2.2施工技术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施工技术人员技术达不到规定要求,会造成工程质量不达标。缺乏对技术人员培训也是导致其技术不过关的重要原因。因此,园林施工企业要致力于提高园林施工人员综合素质,才能有效保证园林施工质量。

2.3园林工程设计缺乏合理和科学性设计不合理常导致园林施工质量不达标。由于我国在园林工程设计方面没有相应规范要求,导致很多园林企业施工前期不注重对工程进行科学设计。如,施工单位若在城市中心商务区施工,出于降低成本考虑,只进行边角绿化,缺乏相应规划设计,导致施工质量难达标。

3园林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措施

3.1加强园林施工前准备工作

3.1.1严把园林施工材料质量关控制好园林施工材料质量,有助于从源头上控制施工质量。施工材料包括土方、苗木、管线、铺装材料、亮化设施和控制设备等,若是材料质量不合格,很难建设出合格的园林工程项目。这就要从材料采购、进场验收、取样试验进行全面控制,层层把关。

3.1.2严格审查施工方案施工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工程整体质量,对方案进行审查是保证施工质量重要方法。审查方案时,结合园林工程实际情况,依据经济性、合理性和可行性审查标准进行,注意不能违背园林工程施工意图。要达到施工技术合理和施工方法先进,就要对施工方案进行科学合理论证,这是保证施工质量重要手段。

3.1.3精心熟悉施工图纸施工前项目部负责人要组织施工人员熟悉施工图纸,发挥全体人员能动性,最大限度了解图纸意图。在此过程中,要树立“质量第一”观念,将工作状态调整到最优。

3.2加强园林施工中重点工序质量控制

3.2.1施工时间控制园林工程施工受气候条件影响大,控制施工时间对保证施工质量有重要意义。园林工程施工要充分利用对植物生长有利的气候条件,一般最佳时间是春季。若是夏季施工,高温天气会使植物蒸发量增大,苗木易缺水枯死。在冬季施工,气温低会使一些抗寒能力差苗木发生冻害,降低成活率。因此,施工时间选择上应尽量选择对苗木生长有利的时间。

3.2.2乔灌木栽植质量控制乔灌木栽植前要注意使用基肥,这道技术工序不可缺少。乔灌木栽植中应从以下几点进行质量控制:保证栽植平面位置和高度符合要求;保持树身上、下垂直状态。若有弯曲树干,弯曲方向应是当地主风向;控制栽植深度,一般做到根颈与地面齐平。对没有进行分层夯实的回填土,种植时根颈可略高于地面几厘米,防止土层下陷;在进行行列植树时,为保持行列整齐,应先栽“标杆树”,方法是每隔20株用皮尺量好位置栽植“标杆树”,以其为基准进行树木种植。要注意,行列栽植树木须保持横平竖直,相差不能超过1/2树干。

3.2.3种植土壤质量控制选择合适种植土壤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最佳种植土壤是中土壤,如土壤粘重,会降低土壤透水性和透气性,不利于生长。种植前,可聘请专业人员对土壤进行检测,以选出最适合生长的土壤类别。

篇4

二、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施工单位在工程合作达成后需要对施工合同进行强化管理,对于所签订的合同好需要谨慎审核。在所签订的双方约定的协议中首先需要规定的是所承包的内容、范围以及所要建设的标准。对工程的中所涉及的主体、装修、电气、给排水等需要予以明确细则。对于工程承包的细节以及承包中所涉及到的内容需要做到施工时资料完善,对合同内容要表述清楚,避免出现因理解误差导致纠纷发生,对工程造价能够进行合理管控。合同文件需要在施工合同签订完之后进行整理,对相关的资料进行相应的分类存档,保证合同文件的完整性对工程造价成本的控制起到有效的支持。合理的施工方案,对工程成本的节约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这需要从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方案,并通过对经验案例的分析对比,进行优选确定。实际工程方案中是通过实际工程的特点、规模、性质、工期、材料、机械设备、地址条件以及运输方案等方面的要素来进行制定的。在对实际工程的应用中,可通过对脚手架的选用上进行分析,不同形式的脚手架都具备各自不同的特点。我们在选用时应针对所施工的技术条件入手进行分析比较,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案,提高资源的高效利用,对相应的资源进行整合配置,加强对施工的安排,保证施工的质量和施工的安全。通过对施工的合理安排,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能够经济利益的提高,实现技术施工在实际中应用。通过对施工工期的安排能有效的降低施工的成本,工期的长短与成本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工期越长成本越高,工期越短成本越低,通过对工期的合理掌握能使工程成本保持在一个比较低的范围之内。在对工期的规划中要充分把握工期和造价之间的关系,对工程进度进行合理安排,避免因出现工程进度的不合理进行造成的对施工材料、机械设备、劳动力等方面的浪费。工程的施工需要本着降低成本,施工合理的原则进行,使工程在既定的工期内顺利完成。工程建设管理人员需要对签订的工程合同的内容进行深入理解,对针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相应的维权。正确合理地进行工程维权需要对多方面的内容进行理解,包括施工的图纸、施工的合同、技术型规定、协议内容等方面。充分地对合同进行理解能为合理维权提供有力的基础保障,为己方建立良好的信誉保障,对相关程序的执行能够做好相应的准备。维权是一个对证据的搜集整理的过程,原始资料的搜集在维权过程中能发挥重要的作用,对理赔工作的进行能起到支柱作用。实际工作中需要发挥各单位的关联作用,在对维权过程中证据的搜集提供配合,最终在工程造价成本上实现优化。

三、提高工程造价的费用优化

工程建设中占最大比重的是施工中的材料费用,占总造价的百分之六十以上。提高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需要首先加强材料费的控制,从材料的选购方向出发需要采购质优价廉的工程材料,并与供应商达成长期合作保证材料的质量。在对材料的运输中也要尽可能降低成本,实行合理的组织,减少中间环节的浪费。合理的进行材料的采购,减少资金的闲置,使材料的储备达到合理的状态也是有效控制成本的方式。对工程建设中的材料进行有效管控,避免因使用管理不当造成的材料的损失,这也是对材料成本控制的有效方式。在工程造价中,人工所占费用能占到20%,通过对人工的优化选择能够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不同的人工选择所产生的劳动力水平也会有所不同,施工的技术水平也会产生一定的差距。因此在对施工队伍的选择上要突出技术性强、经验丰富、有实力等特点,这对施工质量能够起到良好的保证,并且能够有效地降低工程造价。通过对施工队伍的技术管理、劳动力的合理分配能够有效地增强劳动的效率,降低工程造价费用。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还需使用现代化的机械设备,能否发挥机械设备的最大应用效率对施工成本也会产生较大影响。在施工建设中对机械设备的应用能够增强工程材料的调度水平,通过对机械的高效率运用能够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还需对设备进行良好的维护管理,减少设备的闲置时间。做好设备的检修工作,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通过对操作人员的合理安排使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发挥到最大程度。在建筑施工中对塔吊的使用要充分考虑到塔吊的运转,通过对塔吊覆盖范围以及运作时间和人员数量的合理安排能够充分发挥塔吊的最大使用效率,降低机械使用成本,减少工程造价。因此,通过对使用的机械设备的合理运用能够在不影响工程进度的情况下,提高工程的进度,减少机械使用费用,在一定程度上对工程造价实现优化,降低工程费用。

篇5

1工程质量管理概念综述

1.1工程质量管理概念

质量在工程中指产品或服务的总体特征和特性,是基于各项特征与特性而展现出的标准特性。在现代工程管理过程中,通过对于质量标准的评判可以直观的反映出工程中的诸多客观要素是否具备某种初期要求的能力,满足真实的使用需要和应用需求。而质量管理行为作为对于工程质量的多种控制、管理活动的集合,可以理解为在确定并建立质量标准、目标的前提下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的策划、控制行为来保障工程具体质量能够符合预期的目标,达到满足工程使用、需求的管理方式。

1.2工程质量管理原则

(1)工程质量管理需要以质量结果为导向。工程建设由于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复杂性,因此在开展过程中一定需要坚持以质量的最终标准为行为向导。工程只有拥有信得过的质量才能满足使用需求,保障国家的经济稳定运行和人民的经济财产安全。(2)工程质量管理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人这一要素不仅是构成工程施工的主体,同时也是工程完成后使用的主要对象。因此在开展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在设计、实施、发出相关管理手段时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与此同时,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可以高效保障工程开展过程中各个单位之间的合作关系,达到工程质量要求。(3)工程质量管理需要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预防为主作为工程在施工中安全生产、质量保障的重要前提,是工程项目开展前必须坚持的重点。在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

1.3工程质量管理特点

由于工程的种类和性质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因此工程质量管理具有自身的特性;工程项目在具体开展过程中也会体现出施工次序的流程性,由于各个阶段施工程序不可逆因此在具体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也体现出了独特的复杂性;由于质量呈现的方式各不相同因此在具体的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各种工程质量管理的手段也体现出一定的特殊性。

2变电站质量管理控制要素综述

2.1变电站工程特点综述

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中对电压与电流进行不同变换,接受电能并分配电能的设备,在电网中被广泛运用。变电站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在具备其他常规工程项目的施工特点基础上,同时也因为自身设备的精密性、高需求性、技术复杂性等展现出自身独特的施工特点。(1)资金需求与投入较大。变电站作为精密设备,设备在安装期间对于场地环境、技术要求都十分严格。因此在设备安装过程中人力资源技术水平、安装使用的技术技巧以及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都会使得整体施工项目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撑。(2)安装的地质因素。由于变电站作为供电系统中的关键技术节点,因此在其施工安装过程中的选址问题往往需要考虑到系统内部各技术节点的地理位置。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因为当地复杂的地形因素使得安装施工出现不同程度的困难。(3)工期、施工具体内容因素。由于变电站在自身组织构成中涉及到的建筑、构筑物种类丰富,各种输电设备、管线机构复杂,因此在具体施工中需要经历较长的工期。

2.2变电站工程质量构成初窥

基于前文中分析出有关变电站建设的多种问题和复杂情况,在对变电站的质量进行分析时,工程自身的质量是基于多项部分构成的,同时工程的流程对于质量的影响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分析变电站工程质量方面,管理人员需要通过全盘分析变电站施工的各个施工阶段和施工流程(如图1所示):从上图可以看出,在变电站施工过程中,需要经历五个阶段。在初期的策划阶段过程中,项目管理人员主要对变电站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并通过可行性报告对项目进行立项分析;在勘探设计阶段项目管理人员通过对场地环境选择、施工技术等细节进行分析和调查进而得出详细的地质报告;施工阶段主要需要项目管理人员针对图纸、测量数据、施工技术应用、检验方式、安全因素评估等进行实际监控;验收阶段中项目管理人员主要对项目的运行质量进行评测,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查防处理;在最后的运行阶段中,项目管理人员需要与施工单位对项目运行情况进行评估,同时对相关保修事项进行协商。

2.3变电站工程质量问题分析

为了更好地确保变电站工程的质量控制问题,管理人员需要事先根据其他项目施工经验、质量控制的基本流程来先行判断施工中可能出现的诸多问题。比如:施工前期图纸准备、技术问题。施工前期施工管理人员需要通过多种方式来制定施工方案。在施工方案的制定过程中,施工方与管理方需要就施工方案的设计需求、技术流程、质量标准等问题进行商议与规划。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人员需要对包括人员监管、施工能力、管理具体措施、监管资源调配、管理步骤工序等一系列易出现问题的方面进行监控和调整。

3变电站质量管理体系建立方法初窥

3.1变电站质量管理体系简介

(1)质量管理系统,质量管理系统主要面向质量指标、质量监管措施、质量涵盖项目等多种管理制度、流程、方法的制定。(2)物资调配供给系统,主要负责在进行物资质量管理过程中对于相应施工材料、机械设备的质量进行把关,同时在施工过程中确保物资的调配管理做得有序得当。(3)质检系统,质检系统作为整个变电站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系统,需要通过对施工的全过程进行充分的检验、试验等检测工作。(4)技术管理系统,技术管理系统主要面向施工过程中的一系列技术应用、技术工艺措施选择方案、技术应用的具体工作布置。(5)设备管理系统,设备管理系统主要负责施工相关的设备、技术材料的质量管理,对于设备的操作和使用以及故障分析等进行规定和评估的工作。

3.2变电站质量管理体系建立方法初探

(1)质量管理人员与施工单位进行联系,根据施工单位自身工程质量检查的结果作为主要依据,评定和商议相关施工初期立项、勘探的技术细节。在参考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资质时,项目管理人员首先需要参考iso9000体系标准中的生产与安装质量保障标准来对施工企业在施工细节上进行相关评判。(2)质量管理人员需要与监理单位确定具体的工程质量检查标准与方法。在与监理单位进行商讨过程中,质量管理人员需要按照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各个组成部分的明确要求与监理单位进行相关工作细节确定。具体来说质量管理人员需要根据变电站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具体要求与监理单位相关人员划分各自的权责和检定范围,对于施工方的技术细节也需要进行实际的沟通和交涉。

3.3变电站质量管理体系工作流程刍议

在进行质量管理工作期间,质量管理人员、施工方和监理单位需要围绕着变电站质量管理体系的具体组织架构和多种权责范围开展工作。工作开展过程中:(1)各组织需要明确共同的管理目标,并确定各自具体的管理职责。管理目标的设定需要按照变电站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构成的各个部分和阶段来进行全面的展开,权责限定的过程中各方需要在不同层级的工作细节中限定不同的责任,责任的限定需要按照各自实际利益分配的组成部分来具体限定。(2)将执行单位与监督单位进行划分,保证质量监督公正透明。在具体管理体系工作开展过程中,管理工作人员与各单位在实际组织架构的管理时需要保障执行权与监督权二者分离的原则,通过执行与监督的分离,来确保各种质量管理工作中的相应措施和手段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4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变电站这一特殊的工程项目中,通过对于变电站质量保障因素、问题因素、管理体系综述的分析,可以看出完善的变电站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可以帮助变电站建设工程达到一个理想的施工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篇6

目前风景园林建设在施工管理方面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工程的施工质量。风景园林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政府等相关部门没有意识到风景园林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管理力度不够。

2)风景园林工程施工单位及施工人员对于施工管理和控制没有做到位,造成工程中施工管理存在较大漏洞。

3)在风景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于工程的施工监督存在漏洞,很难完全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造成风景园林工程施工质量存在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现在的风景园林工程管理体制存在的不足,反映了我国目前风景园林工程的发展现状。因此,加强风景园林工程的施工管理力度,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可以提高风景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提高我国园林工程管理的水平。

1.2加强施工管理的措施

在风景园林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加强风景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风景园林工程的现场施工管理。在风景园林施工过程中,工程的前期准备阶段,比如资金的配置、材料的选择以及人力资源的配置等,在工程的整体施工中占有着重要的位置。目前,在风景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于现场施工管理比较欠缺,造成工程施工质量得不到保证,而且成本也较难以控制。加强工程的现场工程管理,需要从施工准备阶段、工程建设阶段以及工程的收尾、竣工和验收阶段入手进行施工管理。在施工前期,要对风景园林工程建设中涉及到的相关信息进行核对、管理和分析,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例如园林的布局和选址,施工前期的准备对于整个工程的进行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工程施工阶段,加强工程施工管理,确保施工质量,节约施工成本,对于工程的进度以及工程的成本消耗加强监管,在施工质量上保证工程的达标。工程进行收尾和验收时,要注意施工质量的验收,并对整个工程全过程加强现场监督和管理。

2)控制风景园林工程的成本管理。在风景园林工程的施工管理中,成本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加强园林工程的成本管理,需要设立合理的成本控制目标,建立健全成本管理体系,采取正确的成本管理体系。

3)加强后期养护管理。园林工程的施工前期和施工阶段对于整个工程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后期养护仍不容忽视,加强工程后期养护管理有效的保证了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

2风景园林工程的成本控制

2.1体制成本控制

体制成本控制主要针对的情况是风景园林施工中由于项目管理体制的落后,而出现的成本浪费和成本不足等情况。体制成本与先进的市场竞争传统管理体制相比,稍有不足,存在着层次过多、机构重叠、队伍繁杂以及效率不高等弊病。建立健全的风景园林工程成本控制管理体系,加强体制成本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加强体制成本控制,首先需要将组织结构进行改革转变,将管理和控制方向向着公司管理与项目操作层次方向进行发展。同时,强调施工人员的岗位责任感,加强岗位责任管理,明确每个人的职责权限,建立健全监督体系。另一方面,在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时,不要进行过多的干预。建立健全成本管理系统,控制两个极端,防止出现越俎代庖和以包代管的现象。

2.2素质成本管理

对于风景园林工程项目管理来说,管理人员的素质对于整个工程的管理效果以及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园林风景工程的建设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同时园林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是日益加剧,而具备专业素质的优秀人才是企业竞争的主要核心。在进行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选择时,一方面必须具有专业的工程管理经验,另一方面还应具备其园林建造知识即技术素质和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防止因人员专业素质不足造成决策失误,在一定程度上把施工成本合理有效的控制。

2.3风景园林工程施工中成本控制注意事项

在风景园林工程施工中,成本控制贯穿整个工程的施工过程。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园林工程不仅注重于风景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和环保美观,还要积极进行成本管理,加强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的项目管理,以最小的付出获得最大的收益。成本控制是整个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是风景园林建设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风景园林工程的项目管理中,成本控制一般分为直接成本控制和间接成本控制。间接成本是指在工程施工准备前期和施工阶段的管理运营费用,而直接成本是指人力资源、物质资源等所要消耗的成本。直接成本控制和间接成本控制对于成本控制来说,由于是显性成本相对比较容易控制,而且可以通过数据或者报表等反映和记录。加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控制,可以通过加强对于人工费用、机械费用、材料费用以及其他费用的控制来达到成本控制的控制目标,这样可以更好的进行成本管理。人工费用的控制,需要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制定责任评价体系,合理安排工程进度,避免反复施工,确保人工费用没有发生浪费现象。机械费用的控制,在合理安排工程进度的同时,优化工程施工方案,采用先进的机械设备,提高机械的使用效率,合理进行机械费用的管理和控制。材料费用的控制,在选用工程材料时,在满足工程需求的前提下,尽量考虑价格和材质,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选择,选择出性价比合适的工程施工材料。园林工程的建设,在施工材料的选择上,在满足工程基本施工需求的同时,还要照顾到景观效果,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其他费用,比如固定资产使用和投资的管理,要严格进行管理和控制。

篇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高质量的生活环境成为了人们追求的目标,做好园林绿化工作是提升居民居住环境的有效措施,对于施工企业而言,在市场竞争的巨大压力下,提升施工质量,做好施工成本控制工作至关重要,它是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目前施工企业在园林绿化施工过程的投资成本控制上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不断加强成本优化控制,更好促进施工质量和施工企业经济效益提升。

1园林绿化施工过程投资成本控制概述

园林绿化是城市化建设中,针对城市进行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园林绿化美化城市环境,以提升城市环境为主,是现阶段城市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过程的投资成本控制主要是针对施工企业而言,施工企业根据园林绿化的计划方案,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施工流程,通过合理的成本控制,实现低成本高质量施工效果,这对施工企业而言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同时这也是施工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举措,应用合理成本控制法,对整个施工流程进行优化整合,深入分析施工的各个环节,降低不必要的资金浪费,合理控制施工过程中的资金投入,提升资金利用率,确保施工企业获得更多经济效益。

2施工过程成本控制的意义

施工成本控制主要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包括各种绿化设施、植被的采购,间接成本则主要是人工费用、机械费用、管理费用等,无论是直接成本还是间接成本都关系到整个施工过程的成本控制,加强施工成本控制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优化企业管理模式,是现代化施工单位必须具备的施工措施,同时这种施工成本控制理念同样也是现代社会对施工单位的要求,节能环保的理念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降低资源浪费,提升企业的资金利用率,从而不断促进整个社会向绿色环保低耗的形式转变。

3园林绿化施工投资成本控制问题

投资成本控制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从目前的投资成本控制现状分析来看,现状并不乐观,存在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3.1施工单位管理者缺乏成本控制意识

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对施工单位而言很重要,关系到施工单位的市场竞争力和今后的发展趋势,但是施工单位的管理者却并没有认识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在施工过程中,缺乏对整个施工过程的资金预算计划,大多施工企业遵循边做边算或先做后算的原则,不注重施工的资金控制,造成施工过程中出现资金滥用、资金供应不足等现象,这种现象会极大程度阻碍企业的资金利用率,出现工程资金浪费和资金使用不明确的现象。企业管理者成本控制意识较低,在工程的预算中,缺乏一个完善的资金成本预算体系,导致资金预算不合理,同时管理者对施工过程的资金利用情况不关注,无法保证企业资金的有效利用,同时企业不同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较少,致使施工过程中的资金情况无法做到实时安排,最终导致企业施工过程中出现资金问题。

3.2施工成本控制认识不到位

要想做好投资成本控制工作,施工企业就必须对成本控制有一个清楚的了解,能够准确把握成本控制的主体,大多数企业员工认为财务部门是成本控制的负责人,而技术部门则和成本控制无关,这表面上并没有问题,但是却忽视了成本控制同施工技术的联系,我们要明确成本控制关系到施工的各个阶段,没有资金任何部门也无法运转,做好成本控制工作就必须认识到整个施工过程都是控制的主体,需要从施工过程着手。例如,施工单位为了追求施工速度,就必须增加员工和设备,从而增加成本投入,在施工管理中的不合理安排也会导致资金的浪费。3.3施工成本预算管理有问题在工程前期对工程进行成本预算十分关键,这能够保证施工单位进行合理地安排,很好地把握资金使用情况,降低资金浪费现象出现,成本预算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方面,对于大部分企业而言在在资金预算中都不重视对施工现场的勘探以及市场波动对成本的影响,单纯依据目前的市场情况以及以前的工作经验进行资金预测,导致资金预算的准确性较低,在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成本投入同资金预算差距较大,使资金预算流于形式化,起不到成本控制的效果,同时在施工过程中缺乏实施的资金与使用汇总分析,资金预算不能根据具体施工情况进行合理调整,导致资金使用混乱现象时有发生。

4提升施工过程成本控制水平的措施

4.1提升管理者的成本控制意识

管理者的成本控制意识的提升很重要,这直接关系到整个施工单位对成本控制的重视力度,管理者要不断提升自身思想意识,认清目前市场情况和自身企业的发展状况,从大局角度出发,加深对成本控制的了解,学习国际先进的管理经验,关注施工过程中的资金使用情况,加强监督检查力度,确保整个施工过程的资金利用率,同时要督促相关部门进行施工优化改革,不断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降低施工能耗和资源浪费的现象,从质量和成本进行双重考虑,切实满足成本控制的要求,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发展。同时要加深企业对成本控制的认识,要有虚心学习的精神,把握施工成本控制的主体,从整个施工着手,深入分析施工流程,把握不同阶段的施工目标,做到资金利用上的合理掌控,合理把握质量、速度、成本等的关系,实现成本投资最优化。

4.2注重提升企业员工综合素质

企业员工是施工的主要参与者,其自身综合素质和成本投资密切相关,施工技术水平高就能降低成本投入和资源浪费,思想道德水平高在施工过程中就能积极主动配合上级领导的安排,在工作中认真负责,确保自身负责工作稳定。施工单位要定期对员工进行培养,委派专业人员为其进行技术指导,从根本上提升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同时还要注重进行思想文化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企业氛围,让企业员工感受到企业对他们的关爱,提升企业的凝聚力,从而不断提升其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意识。

4.3不断完善企业成本控制制度

一个完善的成本控制制度是成本控制的保障,企业在制定制度时可以参考其它优秀企业相关制度,再结合自身企业情况进行改革创新,严禁照抄照搬,确保制度的适用性,同时还要深入贯彻现代化理念,使制度保持时代特征,这样才能使成本控制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不断成长,对成本控制进行严格的制度上的约束,这样成本控制才能有所依据,不断提升成本控制水平。要制定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针对施工过程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确保整个过程的真实性,同时还能对资金实际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同资金预算进行及时比较分析,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资金预算水平。

4.4合理安排施工机械

施工质量、施工速度都和成本控制有着直接关系,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用到各种施工机械,施工机械的存在会大大增加施工成本,但是对施工质量和施工速度却有很大地提升,所以施工过程中要根据施工需要进行合理安排,在保证质量和速度的情况下降低成本,在施工机械安排前相关工作人员要进行实际考察,根据施工人员的施工能力进行妥善安排,进行合理的施工机械调配,避免出现施工机械调配过多造成资金浪费。

5结束语

园林绿化是人们和社会对城市的要求,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施工单位而言,施工过程的成本控制是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成本的合理调控,避免出现资金浪费的现象,能够大大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施工企业要充分认识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明确现阶段成本控制中的问题,不断采取优化措施,提升企业施工水平。

作者:闭秀丽 单位:广西恒铁房地产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庞忠云.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浅探[J].智能城市.2016,(1).

篇8

教育公平动态地包括教育起点的公平、教育过程的公平和教育结果的公平。在教育初步普及之后,人们转向追求教育过程中的公正对待和更高的教育质量。教育过程的公平是教育起点公平的必然延续,也是实现教育结果公平的前提。因此,对教育过程的公平问题进行探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美国哈佛大学的霍华德·加德纳教授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使人耳目一新,其中所蕴涵的深刻的教育过程的公平理念对我们进一步地探讨教育过程的公平问题,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一、多元智能理论所蕴涵的教育过程的公平理念

1.积极、乐观、平等的学生观

传统智力观认为,人智力有高低之别,从而把人分为三六九等,造成教育中的精英主义价值取向,因此,学生不能得到公平的对待。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智能结构,教育应从每个学生不同的智能结构出发,选择相适应的教育内容、方式和方法。因此,多元智能理论提倡积极、乐观、平等的学生观,认为每个学生都有多种智能和自身的优势智能领域,学校里不存在所谓的“差生”,每个学生都是各具智能特点的人才。

2.主张差别性教育

传统智力观认为,可以使用相同的认知标准去衡量世界上所有的人。如果我们超越这种观点越远,就越能证明每个人的心理都与其他人不同。如果再加上以下两个认识:每个人的心理都与其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相联系,每个人的心理都是人类和社会活动的延伸,就更能证明每个人都有完全不同于他人的心理。我们每个人看起来都不相同,我们的性格不同,我们的心理毫无疑问也不一样。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一个体的智能都具有自己的特点和独特的表现方式,每一个体都具有自己的智能强项和弱项。个体之间的显著差异,使人有理由怀疑,是否应该让所有的人学习相同的课程?即使是同样的课程,是否应该用相同的方法教授所有的学生?如果我们忽略这些差异,坚持要所有的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相同的内容,就破坏了多元智能理论的全部基础。因此,教育方法的确立,就应该反映这个差异。我们不能假设每个人都拥有(或者应该拥有)相同的心理智能,而应该努力确保每个人所受的教育都有助于受教育者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智能潜力。

3.对学业面临失败儿童的特别关注

多元智能理论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对学业面临失败儿童的特别关注。加德纳教授认为,在一些个体的某种智能很突出的同时,另外一些个体却可能存在问题。如果不提供特殊的帮助,后者在需要运用这种智能解决问题的时候,就可能失败。相反,前者成功的机会极大。在儿童教育的早期运用特定的手段干预和强化,可以将大量的儿童提高到前者的水平。他主张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辨认并确定其智能强项的领域(如通过“多彩光谱”项目的评估方法),然后给予他们发挥各自长处的机会。当他们出色地完成一项任务后自然产生的自信心,将会鼓励儿童战胜过去感到恐惧的挑战。有时可以运用强项领域作为弱项领域的“入口”。例如,对于特别具有语言叙述天分的儿童,可以通过他们感到惬意的讲故事方法,将他们引入感到困难的数学、音乐或科学领域的概念。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肯定了个体之间智能的差异,但是他认为这种差异并不表现为好坏、高低、贵贱之间的差异,而是多样化的表现。它充分肯定了每一个人都有其自身独特的价值,并进而认为教育通过承认差异、适应差异、追求多样性能够让受教育者都有机会获得适合其特点的教育,这种理念正是真正的、理想的教育过程的公平理念。这为我们更好地探讨教育过程的公平问题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并能有效地指导我们教育的实践。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在教育过程中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要公平地分配教育资源,心目中再也不应有所谓的“差生”概念,而只应有各具智能特点的个体。即使那些在学业上表现困难的学生,我们也应善于发现其智能强项,给予他们发挥长处的机会,以培养其自信心,或利用其智能强项的迁移作用来有效地提高其学业水平。

二、学校教育中教育过程公平状况调查

依据多元智能理论,我走进了附近的一所较早进入新课改实验区的实验小学,调查了五、六年级的300名学生,并访谈了有关的教师和班主任。应该说,该校的教学质量较高,教师素质较好,教育过程公平状况还是比较好的。但是由于传统智力理论的影响,精英主义教育思想的作祟,多数老师对多元智能理论还很陌生或不甚了解,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育过程不公平的现象。

我在五、六年级各随机选择两个班级,下发问卷300份,实际收回287份,无效问卷3份。通过访谈及问卷统计结果表明,教育过程明显地存在不公平现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的学业成绩明显地与学生的智能类型相关

成绩居于班级前十名的学生(以下称为学业优秀生)与成绩居于班级后十名左右的学业面临困难的学生(以下称为学业困难生)在智能类型上存在显著差异。在被调查的50名学业优秀者中,语言智能和数学逻辑智能皆突出的有27名学生,占54%;其中一项突出的有20名学生,占40%。而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37名学业困难生中,语言智能和逻辑智能皆突出的学生一个没有,其中之一突出的也只有7人,占19%。但是在这些学业困难生中,都有各自的智能强项,如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空间智能、人际关系智能等。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我们的学校教育过分重视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而忽视了其他智能,从而考试测试的重点也是语言和数学逻辑智能。这不禁使人想起“龟兔赛跑”的童话,故事中由于兔子的懒惰,乌龟坚持不懈而取胜。童话本意在于赞扬坚持不懈的良好品质,这本无可非议;但从另一角度看,拿兔子的长处和乌龟的短处进行比赛,却实在是不公平的。假使龟兔比赛耐压或游泳,恐怕兔子就要甘拜下风而高傲不起来了。

2.在课堂提问方面的不公平

在50名学业优秀生中,语文课上每周被提问次数在六次以上者达37人,数学课上达35人。学业优秀生在课堂上经常被提问的人数占该群体的比例高达72%。而在37名学业困难生中,语文课上每周被提问次数在六次以上者仅6人,数学课上也只有9人,学业困难生在课堂上经常被提问的人数占所在群体的比例为20%。

不少教师为了保证教学效率,在课堂中普遍习惯于较多地安排成绩好的学生回答教师的提问,除了用于警告与惩罚的目的之外,很少让成绩差的学生回答问题。对此,人们一般都不以为然。但现在看来,教师的这种做法从轻处说是对学生的课堂参与机会分配不公;从重处看则是学生的两极分化得以不断产生与扩大的教育根源。

据研究,在课堂提问的内容方面,教师对不同的学生也给予不同的问题。教师较倾向于让学业失败者回答“判断性”、“描述性”等较为简单的问题,而倾向于让学业成功者回答具有“论证性”的较为复杂的问题。在提问的方式上,教师常常鼓励高期望学生积极地回答问题,对这些学生提问的次数也多,在提问较难的问题时,会给这些学生较多的时间,并且引导他们作出正确的回答;而对低期望学生,则常常表现出不耐烦。对学业成功者教师采用言语正反馈的方式显著高于学业困难生。

3.对学生的期望程度方面的不公平

在50名学业优秀生中,老师的期望很高的33人,期望高的11人,一般的6人,没有期望偏低的情况。可以看出,老师对这50名学业优秀生期望高或很高的达44人,占88%,一般的占12%。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37名学业困难生中,老师的期望很高的7人,期望高的11人,一般的16人,另外3人期望偏低。老师对这37名学业困难生期望高或很高的有18人,占48.6%,一般的占43.2%,期望低的占8.2%。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对知识进行分配,而且还对学习知识的人——学生进行标定。教师对自己所接任的班级的学生,通常会加以分类,然后贴上一定的标签,诸如讨喜欢的学生和不讨喜欢的学生,男生与女生,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学生与劳工阶层家庭出身的学生,聪明的学生与愚笨的学生,等等。在教师的心目中,哪些学生有能力掌握哪部分知识,哪些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哪些学生能够顺利毕业并考取大学,哪些学生只能勉强毕业,常常是早就标定好了的。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是如何实现其知识标定的呢?主要是通过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来实现的。关于教师期望的机理,最初是由罗森塔尔(Rosenthal.R.)和雅各布森(Jacobson.L.)的研究所证实的。他们用实证材料表明,学生在校的学习成就不仅受其自身能力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受教师期望的影响。换句话说,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成绩好坏,是教师贴标签的结果。

另外,在坐位安排方面,学业优秀生大多被安排在中间或靠前的坐位上,得到老师注意的机会自然就多;而学业困难生大多被安排在后面或两边,很少能得到老师的注意,实际上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在上讲台板演方面,学业优秀生获得的次数明显多于学业困难生。

从调查和访谈的情况看,学业优秀生所获得的课堂资源显著高于那些学业困难生。可以预言的是,那些学业优秀生很有可能在以后的学业中获得成功,而那些学业困难生,如果不能运用特定的手段进行干预的话,将极有可能在学业上面临失败。

三、教育过程公平的建构

如何来构建教育过程中的公平呢?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课程观、教学观、评价观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启示。

1.多样化的课程是实现教育过程公平的保障

每一个体的智能都具有自己的特点和独特的表现方式,每一个体都具有自己的智能强项和弱项。个体之间智能的多样性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多样化的课程,而不应再让所有的学生学习同样的课程,每个学生学习的课程应该根据各自的智能差异而有所不同,使课程尽可能地呈现出多样性。我们未来的学校可以设置“学生课程人”(student-curriculum

broker)这一角色。他们和学生、家长、教师、评估专家一起参与智能的发现和推荐。课程人根据最近评估而得到的智能分析结果,向学生提出选修什么课程的建议。在统一安排课程的情况下,则向学生提出怎样才能学好有关内容的建议。

2.“通过多元智能而教”是实现教育过程公平的核心

既然每一个体的智能状况各不相同,就没有理由坚持让所有的学生以相同的方法来学习同样的内容。“通过多元智能而教”要求我们的教师通过调动不同智能活动在教学中的各自作用,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进行差异教学,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其智能特点的教育。教育方法的确立,就应该反映学生个体的差异。我们应该努力确保每个人所受的教育,都有助于受教育者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智能潜力。在课程的教学中,有关内容可用多种方式展现,都有多个“切入点”。如历史课可用语言、逻辑、空间或个人理解的模式来教学,几何课也可用空间、逻辑、语言或数学等方面的能力来实施教学。有了多种多样的切入点,至少可以找到一个适合某一个学生。

3.情景化的评价观是实现教育过程公平的关键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评价观与传统的评价观有显著的不同,在评价的手段上,摒弃了传统的纸笔测验的方法,而采取“智能展示”的评估手段。如可让一个个体展示体育动作来评估其身体运动智能,可通过观察个体如何处理与售货员的争执来评估其人际关系智能等。在评价的目的上,传统的智力测验严重地偏向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而且把测得的结果作为鉴别儿童的唯一指数。智商高于140的称为天才,而低于70的则定为弱智儿。在学校中,这些弱智儿总是被标上“差生”的标签,甚至被弃入“冷宫”。这些学生享受不到本应享有的教育资源,从而失去了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而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评价是面向学生的所有智能,评价的结果只被看作学生智能的部分表现,不把它作为其智能的唯一指数,也不与其他学生相比较并排序。只将学生自己的强项和弱项加以比较,并向其提出未来学习方向的建议。对于智能缺陷的评估,可以预测学习者将要面临的困难,并提出通过另外的途径达到教育目标的建议。如通过空间关系学习数学,通过语言技能学习音乐等。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评价通过“智能展示”的方法,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进行,这种情景化的评价使教学和评价有机地统一起来,使评价更有效地融入日常教学之中。正如加德纳所言,评价原本就是教学里的一环,评价应该成为自然学习情景的一部分,而不是在额外的时间里外加进来的。我们应该让评价在自然参与的学习情景中发生,这样的教学和评价必然是学生乐于参与并受到欢迎的。

参考文献:

篇9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我国建筑施工水平的不断提高,房屋建筑的质量得到了一定提高,但是,随着发展步伐的加快,建筑项目的增多,一些施工漏洞在不断变得增多,这为建筑安全和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很多麻烦。其中,渗漏现象是比较常见的。本文通过对建筑工程厨房、卫生间渗漏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措施,以表现做好建筑物防渗工作的重要性。

在许多的建筑住宅中,会时常发生房屋的渗漏现象,尤其是厨房和卫生间的渗漏问题非常严重,主要发生渗漏的部位集中表现在厨房、卫生间的墙体根部,烟气道根部,楼板的排水管道周围、地漏的边缘缝隙处,以及门口处返潮等。

一、建筑物工程厨房、卫生间出现渗漏现象的表现和特征:

在很多的高层住宅户内还时常出现卫生间门口返潮的现象,往往很多人不在意,其实这种现象为渗漏的出现带来了隐患。但经过实地的对厨房和卫生间的现场勘察表现出了以下特征:发生渗漏最多的位置集中在有淋浴的卫生间里,在卫生间门口,如果是混凝土毛地面,还会出现扇形扩散的渗水痕迹;如果是装修之后的房屋,多为瓷砖或木地板地面,会发现瓷砖缝有水的痕迹,木地板会翘曲变形;卫生间门套下部会发生潮湿变形,严重的墙根部位墙面也发生潮湿、墙皮脱落的现象。

通过对该处大量漏水部位进行的查看,在对建筑内整户内的给水管、暖气管打压试水以后,发现建筑的给水管、暖气管没有出现渗漏的现象。经房屋住户反映,卫生间在淋浴以后,出现渗漏的现象明显,但是如果长时间不淋浴,卫生间地面就没有明显的水渍。

淋浴水经卫生间瓷砖缝渗漏到防水层,防水层完好,但由于防水层找坡不合适,坡向门口或找坡不明显,水会沿着防水层上面、瓷砖下面粘接层的缝隙逐渐向低处蔓延,到门口,由于防水层没有上翻,或上翻不彻底,或门口处未在防水基层上留设防水阻水台,而面层上的瓷砖止水台或过门石(或过门砖)无法阻挡水蔓延,水会从卫生间门口继续渗出,造成扇形扩散面,相邻木地板、木门套受潮变形。更甚者管道集中自门口进入卫生间,多数情况需剔凿,找平及防水施工难度较大,防水的质量难以保证。

二、建筑工程厨房、卫生间出现渗漏现象的主要原因

(一)管道的预留洞位置不易保证封堵和防水施工质量

在建筑物中管道的预留洞一般都设在厨房或是卫生间的边角处,在建筑主体进行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往往由于疏忽和遗忘,出现了很多的施工错误,对建筑各个部位的检查不够到位,尤其是不在意管道的预留洞口的位置的合理安排,致使管道的预留孔洞的位置不准确,还存在很多的遗漏现象,在对管道进行安装时出现大面积的剔槽,使楼板混凝土的整体性遭到破坏,同时管道封堵质量较差,由于在边角处,防水施工不便,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致使渗漏现象的产生。

(二)管道封堵的不规范操作

一般的,建筑物给、排水管道及预留洞混凝土都比较光滑,在管道安装完成以后,由于工人对预留孔洞的封堵质量缺乏认识,重视程度不够,人为认为封堵是件很简单的事情,未对孔洞进行充分的凿毛、甩浆并提前湿润,兼之在对洞孔进行封堵时混凝土振捣不足,致使混凝土密实度不够或混凝土自身质量不过关,造成混凝土或砂浆和管壁及预留洞间结合不够严密,出现裂缝,致使上下层间顺管道出现渗漏的现象。

(三)烟气道封堵不规范操作

一般厨、卫间烟气道在层间对拼连接时都会有缝隙,兼之封堵时同预留管洞封堵一样未予高度重视,同时烟气道一般紧靠墙边,由于烟气道与墙体缝隙的封堵不到位,兼之此处防水施工质量很难保证,造成根部渗漏也非常多。

(四)防水工程施工不完善

在施工过程中,找平层施工会时常出现忽略地面找坡的现象,在建筑物阴角接茬的地方,尤其是阴角的圆弧方面做得不够好,一些管根、烟道根部施工方法不规范,由于忽视找平层施工质量,找平层出现粗糙、裂缝、起皮、空鼓等,兼之防水施工时找平层过于潮湿,杂物清理不彻底,造成防水不能有效成膜,影响防水质量和寿命。施工人员质量意识薄弱,常常不按规范进行施工,防水层的厚度和高度达不到标准,严重影响了施工质量。还有一方面,成品的保护不得当,由于厨、卫间施工的工序比较多,持续时间也比较长,各工序操作人员保护意识较差,使防水层极易遭受破坏,兼之未及时修复,造成防水破坏渗漏。

二、对于建筑工程厨房、卫生间渗漏问题的解决措施

虽然建筑工程厨、卫生间渗漏问题被视为建筑工程常见的问题,但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新型建筑材料的不断出现。为厨、卫间渗漏问题的预防及根治提供了安全可靠的方法。首先要对设计源头加以重视:在建筑设计中要对各楼面间的标高的关系有一定的了解,卫生间的地面通常比室内地面低2到3厘米。在对卫生间现浇板施工时,应采用基层防水措施,在卫生间墙板底部做一道上返高150毫米的混凝土止水台,施工时要与现浇板的一起浇筑。对各种管洞提前做好排版,做到预留位置合理化,要尽量减少在板上凿洞口,留下渗水隐患。

在安装水暖的施工设计中,卫生间管道可以设计成下沉式的、垫层式的和管道墙样式的3 种给水和排水管线暗装的布管方式,在施工时根据设计选用合理的管道安装和防水方式。下沉式布管方式是使卫生间的局部结构出现下沉,可以在下沉的楼板面上进行防水工作,要按照建筑设计标高和坡度对给水、排水管道的安装进行设计,并将混凝土预制板进行架空设置,找平后再做一层防水和面层的处理工序。根据工程实际的实施情况,可以采用轻质材料进行防水层和面层的填实,这种材料可以代替架空的混凝土板。垫层式布管方式则是将给水、排水管道设计在轻质材料的垫层中,垫层的高度要控制在15到20厘米之间。因为房屋中居室地坪与卫生间地坪存在高差,所以应选用性能优越的多通道地漏。这两种防渗漏的方法能够达到水平给水,并能使排水管的敷设控制在本户房间内,有效的避免了检修时影响到邻居的状况。管道路墙式布管方式是在卫生间的洁具区域曾设一堵面墙。间隔 20厘米左右,形成布置管道的专用空间,户内排水干管的标高要比本户的楼板高,卫生间内给水和排水干管、水平管以及竖向管都敷设在建筑的夹墙内。这种方法大多试用于面积较大的扇形卫生间。

厨卫间在瓷砖镶贴时,一定要将瓷砖贴牢固,严禁干铺,因干铺易造成大量水积存于瓷砖下的基层内,长期积存,得不到有效排放,极易造成向防水薄弱环节渗透,并通过毛细现象出现毛细水的上窜,兼之门口处防水阻水台施工不当,进而造成门口处或墙体的渗漏,墙面起皮、脱落等。卫生间门口务必要做好防水层上翻,并在门口处形成防水基层的阻水台,使门口处防水形成一定的有效高差,进而阻断厨卫间的水向门口外侧蔓延。对于卫生间门口处防水封闭推荐的节点设计如下图所示:

防水层下的找平层施工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找平层的过程中同时要进行找坡层的操作,一定控制好坡度,找平要以出口或门口为水线分别向地漏找坡,坡度一般控制在1~2%最合适,要严格的按照设计为准,并在卫生间阴阳角的位置做好圆弧。如果施工材料采用聚氨酯等防水涂膜材料,管根周围的找平层就应该做成倒圆弧的形状,这样在防水施工时,可以将涂料灌人倒圆弧中,增加了防水层的厚度,为水的通行设置了一道屏障。防水层施工时要对过程加强控制,涂料的次数、厚度和高度都要达到设计规范才行,各个环节都能达到规定的标准。同时要加强厨卫间防水施工成品保护工作,在各工序交叉施工时,严禁随意剔凿、破坏,一旦破坏后要及时修复,以减少施工漏洞的出现,从根本上杜绝渗漏现象的产生。

结语:

本文对建筑厨房、卫生间出现渗漏现象的原因以及解决措施进行了分析,表现了加强施工中的质量监控,做好厨房、卫生间渗水点的检查和防护,以及加强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才能从根本上避免建筑厨房、卫生间出现渗水现象。希望这些建议对建筑单位有所帮助。

参考资料:

篇10

本故事绝非虚构

记者:请问彭三源老师,如何找到写作灵感,是必须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吗?

彭三源:做贼一定不是我的生活阅历,但是我可以去了解贼。任何一个题捌的选择肯定跟生活都是有关系的。写这两个贼,包括写派出所的所长,都经过,假深入的、很长时间的采访。《无贼》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有一个人物原型是陕西一个看守所的所长,他曾经抓了两个毒贩子,并替他们养大了孩子。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做了改编,这个事情已经是十年前的事情了。

丁黑:对我来说,导演的职业中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对剧本进行诠释。我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像《无贼》这样一类影像形态跟今天整个电视剧的创作可能不太一样,它确实是还原真实生活当中的人,所以它务求以真实来作为切入点,和今天那种强调时尚、强调浮华、强调这个物质的风格,可能都不太一样。

彭三源:因为这是一个有人物原型的戏,那个看守所所长提供了一个生动而且可信的人物原型,我觉得在任何社会和时代,这样好心的人和善良的人还是存在的,而且我觉得这些人的存在才是这个社会真正的基础。近几年的中国电视剧题材很狭窄,有很多的人把家庭关系都已经写得――就是揉了又揉、搓了又搓,我很希望通过《无贼》这部戏打开中国电视剧的叙事空间。

记者:如果遇到很有个性、很大牌的明星去大幅改动剧本,或者对故事情节擅自修改,二位老师怎么看?

彭三源:演员修改剧本这种情况,在我这边,通常不大可能出现。因为他们如果不喜欢那个角色就不会接,既然接了他们就不会有太大的改动。有很多的演员曾经在我的戏中做过这种尝试,但是后来他们都放弃了,因为发现改了以后会有很多的地方接不上来,因为我们剧本的逻辑是非常严密的。

丁黑:我特别简单,我现在跟任何资方合作,包括跟三源的合作,我都会提出一个要求,就是所定的演员必须是在通读全剧,并且自己认可的前提下。在没有开拍之前,大家可以就剧本进行讨论,一旦开拍,现场不允许跟我讨论剧本,现场唯一对于剧本进行解释的就是导演,听咱的就往下干,不听,那你就直接去找资方谈合同的问题,不要跟我在现场扯这个剧本。

收视率是一把双刃剑

记者:两位老师怎么看待收视率对于影视创作的影响?

丁黑:在现在这样一个创作环境下,说有谁不把收视率当回事,这完全是假话,我肯定也会觉得收视率很重要,因为大家都拿这个作为一个衡量的标准。但如果把收视率变成唯一的标准,而且以此来判断所有的东西,确实很悲哀。

篇11

Abstract: China every year about 1 billion m3 concrete consumption, scale, the cost of giant, highest in the world, visible, concrete is the main material of modern engineering structure. The concrete quality stand or fall, both to the safety of structures, and also to the structures of the cost has a great influence, so in construction, we must to the concrete construction quality have enough attention.

Keywords: large area concrete ground, cracks, seamless construction, control

中图分类号:TU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们在工程施工实践中,利用UEA混凝土补偿收缩的原理,采用膨胀加强带替代后浇带,实现了超长钢筋混凝土的无逢施工,为同类的工程施工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职称论文。

1 混凝土无缝施工设计

1.1 设计思路

大面积混凝土路面结构无缝施工设计,关键是对裂缝控制的设计。根据温度应力与结构长度呈非线性关系,且混凝土早期(7~10d)温差及收缩变形较大的特点,把大面积混凝土地面结构按垂直方向设置施工缝,分为若干小块,每一块为一仓,施工期间实行分块跳仓浇筑。这种跳仓浇筑采用了短距离释放应力的办法应对混凝土早期较大的收缩,待混凝土经过早期较大的温差和收缩后,各仓浇筑连接成整体,应对以后较小的收缩,即“先放后抗,抗防兼施,以抗为主”的辩证设计原则。

1.2 跳仓间距的确定

根据地基上混凝土板的平均伸缩缝间距计算公式以及施工现场的情况,跳仓间距决定取17米。整个展览馆的平面尺寸为100米×98米,按垂直施工缝分仓,整个区域分成30个网格。

2 混凝土施工工艺

施工时按网格的编号顺序进行跳仓浇筑。在每一网格内,混凝土必须一次性浇筑完毕,不允许出现冷接缝,相邻两块混凝土浇筑间隔时间不得少于7d。

2.1 混凝土工程

控制混凝土的用水量及水泥用量,水泥用量越大,含水量越高,则收缩变形越大,且延续的时间越长。在地面施工中,经过试配、选择了配合比为1:1.82:4.07,水灰比0.43,水泥用量328kg/m。由于抗折混凝土的石子级配要求用石量较大,所以掺入了0.75%水泥用量的FDN减水剂,掺入减水剂不仅使混凝土的和易性有明显的改善,同时又减少了10%左右的拌合水,减水后使混凝土回缩量减小。混凝土骨料中的砂子采用中、粗砂,根据有关试验资料表明,当采用细度模数为2.79,平均粒径为0.381的中、粗砂,比采用细度模数为2.12、平均粒径为0.336的细砂,每1m3混凝土可减少用水量20~25kg水泥用量可相应减少28~35kg。如用细度较低的砂子,可以加大高效减水剂的剂量,以减小混凝土的收缩。

如工期允许,也可以考虑掺加适量的粉煤灰(因掺入粉煤灰后早期强度较低),因为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的自生收缩是正的(缩小变形),而粉煤灰的自生收缩是膨胀变形,这对混凝土的抗裂性是有益的,另外也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以达到减少水和水泥用量的目的。

2.2 主要技术措施

2.2.1 混凝土的搅拌

搅拌在现场进行,为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现场砂石采取遮阳降温(因为是夏季),必要时洒水降温,袋装水泥仓库保持空气流通,搅拌时搅拌机每2h浇水一次,混凝土输送管上覆盖麻袋,并洒水保湿。

2.2.2 坍落度严格控制

坍落度控制在(12.2)cm,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水灰比、坍落度和入模温度进行测定,初始施工时坍落度应每1h检查一次,质量稳定后,2~4h检查一次。混凝土入模温度测试每工作班不应少于两次。

2.3 混凝土振捣必须充分

混凝土入模后先用插人式振动棒振密振实,然后用振捣粱振至表面平整,后用Φ180的钢管(内装砂子),制成的提浆滚在混凝土表面来回滚压提浆,用人工抹平。

混凝土浇筑振捣完毕,立即采用塑料薄膜覆盖,进行保水养护7d以上。注意混凝土所处的大气环境,在干燥季节或风口处应加强保水措施,防止混凝土水分蒸发速度过快,以控制其出现早期表面裂缝.

加强混凝土的养护,目的是要使混凝土保持或可能接近于饱和状态,使水化作用达到最大的速度,以得到更高强度的混凝土。在养护温度相同的情况下,连续湿养护(即盖草袋子、洒水养护)时混凝土强度在各龄期均为最高。特别是混凝土在浇筑后内部处于升温阶段时要适时进行湿养护,以加强混凝土的水化反应。这样一方面可以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峰值,又可以防止后期的强度损失。尤其掺加减水剂后更需要保证养护时间。

3 施工控制措施

3.1 要求搅拌站严格执行配合比,施工配合比可根据现场材料情况在允许范围内进行调整,以保证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3.2 混凝土出站前,要求测试坍落度,同时观察和易性,不得出现离析、分层等现象,不符合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出厂。

3.3 浇筑混凝土时,对到施工现场的每车混凝土都要求测坍落度,控制在160~180mm,并观察其和易性,不得存在离析、泌水现象。表观检查不符合要求的混凝土坚决退场。

3.4 混凝土振捣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不能漏振、欠振和过振,更不得用振捣器拖赶混凝土,振捣时间掌握在以混凝土表面出现浮浆和不再下沉为准。

3.5 混凝土表面经耐磨处理并压光后立即覆盖塑料布进行保水养护,使混凝土表面一直处于潮湿状态。

3.6 表面防裂施工技术要点

3.6.1 泵送混凝土经振捣后表面水泥浆较厚,容易引起表面裂缝,首先,要求在振捣最上一层混凝土时,控制振捣时间,注意避免表层产生太厚浮浆层。

3.6.2 除了水泥水化作用影响,外界气温也会导致混凝土表面与内部产生温差,气温的骤降也会增加混凝土表层与内部温度差的梯度。在浇捣后,必须及时用2m长括尺,将多余浮浆层刮除,按施工员测设的标高控制点,将混凝土表面括拍平整。有凹坑的部位必须用混凝土填平,在混凝土收浆接近初凝时,混凝土面进行二次抹光,在混凝土收浆凝固施工期间,除了具体施工人员外,不得在未干硬的混凝土面上随意行走,收浆工作完成的面必须同步及时覆盖表面养护保护层。

4 现场监测与分析

为进一步了解大面积混凝土水化热大小及施工过程中早、中、后期温度升降和应力发展规律,根据本工程地面结构平面尺寸、形状以及厚度,在不同位置设置了温度监测器,在测点被覆盖、振捣、抹平后记录入模温度。依据大面积混凝土早期升温快,后期降温也较快的特点,在温度收缩应力计算的基础上,确定测温时间为30d:1~3d每4h测读一次,3~14d每6h测读一次,以后每12h测读一次,若遇温度突变或温度过高应记录一次。

篇12

我们在工程施工实践中,利用UEA混凝土补偿收缩的原理,采用膨胀加强带替代后浇带,实现了超长钢筋混凝土的无逢施工,为同类的工程施工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职称论文。

1 混凝土无缝施工设计

1.1 设计思路

大面积混凝土路面结构无缝施工设计,关键是对裂缝控制的设计。根据温度应力与结构长度呈非线性关系,且混凝土早期(7~10d)温差及收缩变形较大的特点,把大面积混凝土地面结构按垂直方向设置施工缝,分为若干小块,每一块为一仓,施工期间实行分块跳仓浇筑。这种跳仓浇筑采用了短距离释放应力的办法应对混凝土早期较大的收缩,待混凝土经过早期较大的温差和收缩后,各仓浇筑连接成整体,应对以后较小的收缩,即“先放后抗,抗防兼施,以抗为主”的辩证设计原则。

1.2 跳仓间距的确定

根据地基上混凝土板的平均伸缩缝间距计算公式以及施工现场的情况,跳仓间距决定取17米。整个展览馆的平面尺寸为100米×98米,按垂直施工缝分仓,整个区域分成30个网格。

2 混凝土施工工艺

施工时按网格的编号顺序进行跳仓浇筑。在每一网格内,混凝土必须一次性浇筑完毕,不允许出现冷接缝,相邻两块混凝土浇筑间隔时间不得少于7d。

2.1 混凝土工程

控制混凝土的用水量及水泥用量,水泥用量越大,含水量越高,则收缩变形越大,且延续的时间越长。在地面施工中,经过试配、选择了配合比为1:1.82:4.07,水灰比0.43,水泥用量328kg/m。由于抗折混凝土的石子级配要求用石量较大,所以掺入了0.75%水泥用量的FDN减水剂,掺入减水剂不仅使混凝土的和易性有明显的改善,同时又减少了10%左右的拌合水,减水后使混凝土回缩量减小。混凝土骨料中的砂子采用中、粗砂,根据有关试验资料表明,当采用细度模数为2.79,平均粒径为0.381的中、粗砂,比采用细度模数为2.12、平均粒径为0.336的细砂,每1m3混凝土可减少用水量20~25kg水泥用量可相应减少28~35kg。如用细度较低的砂子,可以加大高效减水剂的剂量,以减小混凝土的收缩。

如工期允许,也可以考虑掺加适量的粉煤灰(因掺入粉煤灰后早期强度较低),因为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的自生收缩是正的(缩小变形),而粉煤灰的自生收缩是膨胀变形,这对混凝土的抗裂性是有益的,另外也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以达到减少水和水泥用量的目的。

2.2 主要技术措施

2.2.1 混凝土的搅拌

搅拌在现场进行,为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现场砂石采取遮阳降温(因为是夏季),必要时洒水降温,袋装水泥仓库保持空气流通,搅拌时搅拌机每2h浇水一次,混凝土输送管上覆盖麻袋,并洒水保湿。

2.2.2 坍落度严格控制

坍落度控制在(12.2)cm,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水灰比、坍落度和入模温度进行测定,初始施工时坍落度应每1h检查一次,质量稳定后,2~4h检查一次。混凝土入模温度测试每工作班不应少于两次。

2.3 混凝土振捣必须充分

混凝土入模后先用插人式振动棒振密振实,然后用振捣粱振至表面平整,后用Φ180的钢管(内装砂子),制成的提浆滚在混凝土表面来回滚压提浆,用人工抹平。

混凝土浇筑振捣完毕,立即采用塑料薄膜覆盖,进行保水养护7d以上。注意混凝土所处的大气环境,在干燥季节或风口处应加强保水措施,防止混凝土水分蒸发速度过快,以控制其出现早期表面裂缝。

加强混凝土的养护,目的是要使混凝土保持或可能接近于饱和状态,使水化作用达到最大的速度,以得到更高强度的混凝土。在养护温度相同的情况下,连续湿养护(即盖草袋子、洒水养护)时混凝土强度在各龄期均为最高。特别是混凝土在浇筑后内部处于升温阶段时要适时进行湿养护,以加强混凝土的水化反应。这样一方面可以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峰值,又可以防止后期的强度损失。尤其掺加减水剂后更需要保证养护时间。

3 施工控制措施

3.1 要求搅拌站严格执行配合比,施工配合比可根据现场材料情况在允许范围内进行调整,以保证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3.2 混凝土出站前,要求测试坍落度,同时观察和易性,不得出现离析、分层等现象,不符合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出厂。

3.3 浇筑混凝土时,对到施工现场的每车混凝土都要求测坍落度,控制在160~180mm,并观察其和易性,不得存在离析、泌水现象。表观检查不符合要求的混凝土坚决退场。

3.4 混凝土振捣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不能漏振、欠振和过振,更不得用振捣器拖赶混凝土,振捣时间掌握在以混凝土表面出现浮浆和不再下沉为准。

3.5 混凝土表面经耐磨处理并压光后立即覆盖塑料布进行保水养护,使混凝土表面一直处于潮湿状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