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0 16:29:0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经典教育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梁启超在被称为“中国近代史学理论宝典”的《中国历史研究法》中也说:“无论研究何种学问,都要有目的。什么是历史的目的,简单一句话,历史的目的是在将过去的真实事实予以新意义或新价值,以供现代人活动这资鉴。”现代古典文化研究,背离了学术研究的目的。古代经典不是离民众越来越近,而是离民众越来越远,没有予以新意义和新价值,仍是照搬古代的经解,还堂而皇之地斥责古代经典有糟粕。所谓的“糟粕”,不过是不同时代的学者予以的新意义和新价值,用以服务当时的社会。现代社会,应该有新认识和再发现,予以的新意义和新价值。著名学者顾颉刚说:“不同时代对孔子思想的阐述都不一样,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孔子。”
经典该不该读,问题不是经典本身,而是对经典的注解。学生阅读古代经典的关键,是要对古代经典再发现和新认识,以现念重新解经。教育部指定的中学生课外必读书中,唯一的先秦经典是《论语》,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推荐本是徐志刚教授的《论语通译》。我们不敢说此书有什么不对,但可以肯定地说,此书只是延续了封建文人为当时朝代服务的认识,而没有用现念去再发现和新认识。让中学生读这样的注解经典,自然是不读为好。
我们完全可以再发现和新认识这本中国人心目中的圣书——《论语》。书中有一句话使人对孔子颇有微词: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历来认为这表明孔子对少数民族的歧视,是典型的。现在,各民族和睦共处,这种歧视性的传统注解不利民族团结,只会助长。现在的读来自然不合时宜。
“诵读经典”活动正在全国风起云涌。诵读的主体是中华民族的经典文化,这就形成了“以诵读辅经典,以经典助诵读”的模式,将经典与诵读完美结合,即“经典诵读”:经典是内容,诵读是形式,将内容和形式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就能真正具有价值。
一.经典诵读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体现语文教育的工具性
经典诵读可以使学生的识字量大增,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记忆力大大加强,能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思维能力,情感兴趣。诵读一部经典,可以认识数千个汉字,并且能奠定学生良好的语文基础。背书,就如练字、练拳、练舞,熟能生巧,巧必由烂熟而出。好文章背诵的多,灵巧的修辞,畅达的语句,铿锵的声韵,周密的谋篇,口诵心维,不知不觉,变成自己能力的一部分,加上泛览博览,深思精研,将古人的感受,比照当今的情景,印证永恒的人性人情,于是自己的境界又可层楼而上。可以看出,经典诵读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语言积累且终身受益。
经典诵读能够增强学生的文学鉴赏力。“经典”都是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内容使得它的鉴赏价值经久不衰。经典作品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是低俗作品所无法比拟的,经典诵读在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力方面很有价值。
二.经典诵读提升学生人生品位,彰现语文教育的人文性
实际生活中,电视、网络等传播媒介的兴起,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书籍阅读量的减少,造成了文学语言的缺失和文学语言语感的陌生。网络带来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式——快捷式、浏览式,只需迅速抓住主要信息、无须逐字去看,更不要求准确,直接导致高中生在阅读时无法沉静、难以专注。
经典代表了我们民族文化的精髓,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精神健康的最佳食粮。诵读经典,不仅学到传统文化知识,受到传统文化的陶冶,更重要的是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中,我们学到了“仁爱”;从《鱼我所欲也》中,我们学到了“舍生取义”的献身精神;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情怀……民族文化的精髓滋养着学生的心田,奠定了学生的人生根基。诵读经典,让学生懂得了真、善、美。
三.经典诵读培养训练语感,呈现语文教育的民族性
中国古代语文教育高度重视经典诵读,学生语感能力普遍得到有效培养。白居易十五岁写出“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王勃弱冠之年写出“落霞与孤鹭起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无一不是通过吟诵经典的方法来学习练就。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家们:教材选择经典,教法倚重朗读、诵读。中国语文教育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重朗读、重积累、重语感。古人在儿童习得语言时并不强求理解文章,而是强调诵读达到记忆,这是非常科学的。经典诵读符合语感培养规律。在诵读过程中,经典的优势语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对经典中那抑扬顿挫的语音,错落有致的节奏与奇特严谨的结构拥有深切的体验,从而能够进入“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的美妙境界,形成语感。
我们在教学上向古人学习重经典,重诵读,重积累,重感悟。在教材方面,多收录经典。在教师方面,努力提高自己的经典积累。在教学方面,“经典”教学多采用诵读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己去朗读去感悟,教师有的放矢的加以指导,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学的感受。经典诵读在于“读”,我们开展了自由读、表演读、配乐读等不同形式的诵读。每年的校园艺术节、书香文化读书节,均安排了配乐经典诗文诵读表演节目,为全校师生提供了经典诗文诵读的视听盛宴。通过活动让学生获得独特的诵读体验,调动兴趣,提高诵读实效。
一、高等教育经济效益内涵与类型
1.高等教育经济效益内涵。高等教育经济效益,是一围或一地区高等教育或高等教育投资所引起的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与高等教育投资的比较,即高等教育间接产出与高等教育投入的关系。衡量高等教育经济效益,首先需要研究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即计算出间接产出,然后以此与高等教育成本相比较,来确定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
2.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类型。从国际上看,由于每个学者采用的划分方法不同,高等教育经济效益有如下类型:
(1)个人效益和社会效益。个人效益是指由受高等教育的个人所获得的经济收入;社会效益则还包括本人不能单独占有的,为社会其他成员共享的收益。一般认为,属于个人范围的收益,是从个人终身收入流量中扣除与高等教育收益相联系的税的支付,除此之外的高等教育收益则属社会效益。由于社会效益内容广泛,相比较而言,个人效益较之容易度量。
(2)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直接效益是指高等教育投资所获得的效益来自高等教育过程因素本身或归受教育者本人所享有,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高等教育生产因素所直接生产的利益,即受教育者在高等教育过程中所获得的消费利益及获得的知识、技术;二是受高等教育者就业后所获得的薪金。间接效益主要指高等教育对于社会整体的贡献及经济效益增长两方面的利益。对直接效益的统计分析为计量间接效益提供了第一手资料,研究间接效益需要度量高等教育投资所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增量以及外溢性带来的社会效益。
目前,学者根据各自的理论建立了多种不同的计量方法,如舒尔茨把教育资本的增加看作做是带来了国民经济的增长,丹尼森把教育水平的提高看作是促进劳动力质量提高,从而对经济产生影响,这都显示出由于计量理论方法不同而造成计量结果的差异。
(3)金钱效益与非金钱效益。不难理解,高等教育投资所获得的个人、社会效益中直接以金钱形式取得的,称为金钱效益,反之为非金钱效益。直接利用金钱收益的量化指标可以减少度量工作的困难但非金钱效益的客观存在,会给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度量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二、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特征
经济效益,又称经济效果,是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消耗与成果、费用与效用之间的对比关系,其实质是对各项合乎预期目的的经济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是一种最显露、最直接的效益,可以用明晰的财务指标来分析与计算,便于评价与考核。而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具有间接性、多重性与社会性,成本与效益在时间上具有迟滞性,在人群上具有不完全对称性。高等教育的产出是多元的、复杂的,有着不同于物质资料生产的特点。
1.长期性和间接性是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外在表征。物质生产领域的投资是定期投入、定期发挥作用、定期收回,可用一定时期内国民收入新增量的大小来判断投资经济效益的高低。而教育则是定期投入,劳动者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将在其整个劳动期间长期地发挥作用,因此,不可以把其经济效益简单、直接地用国民收入某一时间段内的增长量表示出来。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周期长是其特点,一个优秀高中毕业生一般要经过至少四年培养才能本科毕业(如果加上研究生教育还需三至五年),毕业后仍然须在实际工作中锻炼四五年,才能成为高级专门人才。这种人才培养时间上的长周期,决定了高等教育经济效益长期性的特点。同时,高等教育经济效益还表现在为社会进行多方面服务,具有间接性的特点。
2.高等教育的经济效果优于单纯的物质生产的经济效果。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舒尔茨认为:教育作为经济发展的源泉,其作用远远超过了被看做具有实用价值的建筑物、设备、库存物资等物质资本。因此他提出了“人力资本”的概念。他说:“尽管在某种程度上教育可以说是一种消费活动,它为受教育的人提供满足,但它主要是一种投资活动,其目的在于获取本领,以便将来进一步得到满足或增加此人作为一个生产者的未来收人。所以,我主张将教育看作一项投资将其结果看作资本的一种形式。由于教育成为其接受者的一部分,我把它称作人力资本。”他进一步认为:“美国国民收人增长中未经解释的某一部分甚或很大一部分可以归因于这种资本的形成。”舒尔茨1961年在研究美国1929~1957年经济增长时指出,美国整个国民收入增长额中的33%是通过教育投资获得的。
据此,我们可以看出,高等教育的生产力是提高了的生产力,这样的生产力更加有助于扩大再生产。也就是说,在费用相同的情况下,用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比单纯增加劳动力和机器设备的数量,更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一旦有了提高,就可以成倍甚至几倍地增加社会财富。二战以后,美、英等国都在逐年加大对高等院校的经费投入,使其成为国家培养科技人才、补充科研队伍的重要基地,对其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3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是实现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学校是科技大军的重要力量,他们承担着国家许多重大的科研任务,其理论创新、研究成果等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教育的任务,恰恰在于通过传授、继承和发展人类的生产技能和经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促使科学技术这一潜在的生产力转变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也就是说,人们通过接受教育,掌握科学技术,而科学技术又通过受教育者现实的生产活动得以转化。而高等教育作为培养高级科技及管理人才的专业性教育,在社会的整个教育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
由此可见,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是通过培养和输送具有高级文化科技水平的劳动力大军来实现的,即通过培养“人才”来实现的。这些高级专门人才在受教育期间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有别于物质资料,具有延时性的特点。
三、影响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因素
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因素很多,本文仅就影响较大的几个因素来进行分析比较。
1.对高校的教育投入。从投入与产出的角度来看,对高校的教育投入是对高等教育经济效益影响最大的因素。包括国家对高校的投入,地方政府对高等学校的投入,以及企业或个人对高校的捐赠投入等等。加大教育投入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物质保证。1980年6月,国家发出了《高等学校建立学校基金和奖励制度实行办法》的通知,批准高等学校建立基金制度。这一制度的施行能够使高等学校大力兴办校办产业、开展科技开发以及后勤服务;使高等学校对内、对外投资渠道更加丰富和畅通。在一定程度上,对学校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
2.高校的学生培养成本。高校的学生培养成本是研究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核心问题。有人要说,教育投入不就是学生培养成本吗?准确地说,不是。至少不完全是。例如:现行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中的设备购置费和修缮费,尤其是大型购置和维修所形成的固定资产,因为一次性投资可以多次参与教学业务活动,而且在若千年内被重复使用,并保持其原有的实物形态和使用价值不变。显然,把它一次性摊人当年的学生培养成本,就会造成教育成本的不均衡、不科学、不合理。应当提取折旧,逐年分摊成本。需要指出的是,这里讲的学生培养成本不能单纯的以支出大或支出小来评定其优劣。由于高等教育所提品的具有特殊性,所以高校学生的培养成本应以高校培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合格人才的合理耗费来计算。这样进行的学生培养成本测算才是科学合理的。
3.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情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社会上要求高等学校培养出越来越多的符合市场需要的相关专业的毕业生。而现有的某些专业社会不需要,社会需要的专业,高校反而没有设置。这对矛盾近年来显得尤为突出。如果从全国范围来看,已经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
4.高等学校的管理模式。目前,由于我国大部分高校进行了合并,没有进行合并的高校管理模式比较单一。所以,我国高校的管理模式一般分为集权模式、分权模式、混合模式三种。不同的管理模式对应着不一样的财务管理模式。所以,不管何种管理模式,由于学校合并的出发点是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就要求学校的领导层从实际出发来制定政策。
5.高等学校的财务管理。在目前的形势下,高校的财务管理决不单单是一个记账、报账的会计工作,也不仅仅是财务一个部门的工作。尤其是合并后变成超大规模的高校,其经济活动总量持续增长的趋势不断增强,经济活动内容所涉及的领域也更加广泛。校内的经济责任制、内部监督机制还不够健全和完善,实施和落实不彻底。对外投资、贷款风险管理机制尚未完全形成等等。这些因素无不影响着高校资金的使用效益,进而影响其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保永春.高等教育效益问题发凡.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5).
[2]垢宝印.高等教育的效益分析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3(3).
[3]孙中悦,李静冲国高等教育效益。现状分析长春工业大学报,2002(1).
二、酒店英语教学情景分类
(一)实物演示情境
为了学生了解和熟悉某些酒店英语表达,教师可以选取实物让学生观察即意识上创造实物印象,唤起其丰富联想,构建认知图式,完成之时积累。酒店英语很多菜谱需要学生记忆,这些对学生来说也许很枯燥,有些学生甚至没听过这些菜的名字,更不用说理解。在教学中发现这些菜的名字和特定实物关联。因此,教师可在教学中先请烹饪教师烹饪一些“夫妻肺片”、“糖醋排骨”、“潮州烧鹅”等菜,然后带入课堂,让学生辨别和品尝,带着英语问题激发学生构建这一特定场景,同时抓住机会让学生理解酒店英语词汇,便于回答问题,结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多媒体再现、渲染情境
在教中学中,将多媒体即声音、图片、动漫、音乐等融为一体,营造生动的场景和良好的学习氛围,弥补传统酒店英语教学中的枯燥,让学生沉浸于所学内容,因此在酒店英语教学中合适使用多媒体可以让教学生动有趣,而且学生更易接受理解。如在介绍中国菜系时,教师可下载菜系图片辅助以音乐为背景,当看到这些栩栩如生的照片,在场的学生似乎都想身临其境,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表演体会情境
让学生模仿教科书扮演不同角色,通过不同角色的动作,语言的使用,角色心理活动加深对课文内容理解。无论亲自扮演或欣赏别人表演,学生都在感知、思考。角色表演不仅提高学生想象力、创造力,也为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增强了他们求知的自信心,通过表演,学生还能领悟酒店服务如何进行英语表达的技巧。
(四)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是人们必须面对且暂时无法解决的情境,问题情境可分为:目前情境、已有情境、创造情景。问题情境设置能促进学生注意力,唤起学生认知心理,刺激学生求知动力,启迪学生进行思考。如在申请酒店岗位对话中(applyforhoteljob)可以设置如下问题:假如你进行面试,应该如何进行穿着及言谈举止注意什么?假如我是经理,你参加面试,如何回答问题?带着这些问题让学生通过编写对话的方式积极进行口语交流互动,活跃了班级气氛。
三、情景教学法在酒店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酒店英语情景教学法即教师通过模拟酒店内部场景的设定(hotelsetting),围绕一定的教学目的,师生间进行英语互动,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在实际操作中的运用能力,这一教学的特殊性要求整个教学须在真实的环境下进行,在酒店英语中引入情景教学法,以教师为主体,模拟真实的酒店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不仅营造出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而且逐步提高学生酒店英语交际水平,因此情景教学法在酒店英语口语教学中的作用无可代替。
(一)创设酒店情景,让学生切身体会教学内容,激发学习主动性,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国内英语学习者,由于缺乏语言环境的刺激,大多被动接受语言输入,传统教学也偏向于填鸭式教学,多年英语学习,会熟练进行书写,但大多数不会进行实际运用,成了哑巴英语,尤其听力水平普遍较差,更谈不上在真实酒店环境中与外宾进行英语交流。这也是学生英语学习的普遍困境。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生是教学实践的主体,学生运用已知的认知建构,借助一定的环境和场景积极建构新的认知,情景是建构新认知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在教学中能否创造适当的语言情景直接影响到学生新的认知的建构,因此教师运用情景教学,有助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充分理解新的知识。各门学科都有其科学性、规律性,因此,教师不但要理解学生,而且要吃透教材。酒店英语这门课有时很枯燥、乏味,但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方法,可能就会大大提高英语本身的趣味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可以模拟酒店客房、前厅、餐饮等多个场所进行角色对话、小组讨论、撰写心得报告等多种形式为学生营造特定的情景环境。
1.前厅部是酒店“橱窗”,代表酒店形象,主要业务范围有预订、接待、问询、货币兑换、离店结账、邮件服务、商务中心服务、留言服务、行李服务等多项服务。文中是指客人在酒店能够获得的服务。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指学生在酒店模拟实训室完成的内容。
2.酒店客房部是酒店支柱部门,也是衡量酒店经营成败的关键部门,主要业务有叫醒服务、客衣服务、加床服务、擦鞋服务、送餐服务、清扫服务等,在酒店实际工作中主要是指客人在房间内通过打电话到相应的部门能达成的服务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指学生能够在酒店客房实训室完成的学习模块。
3.酒店餐饮部的业务范围主要是订餐服务、接待客人服务、自助餐服务、餐厅结账服务、上菜服务、酒水服务等,在酒店实际工作中主要是指客人在餐厅用餐前后的相关服务,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指学生能够在餐厅实训室完成的学习模块。另外,在课内实践中可以制作一些彩色图片等辅助教学,目的增加课堂讲解的趣味性,如餐饮部menu(菜单),teasaucer(茶碟),seatingarrangement(座次安排),bar(酒吧),cafeteria(自助餐厅),desser(t甜点),napkin(餐巾)等;播放有关酒店题材电影,寓情于景,增加英语的趣味性,让学生从简单的模拟逐步建构起酒店英语学习新的认知和思维,最终推动学生在酒店英语的实际运用中交际能力的发展。
(二)以学生为中心,利用情景教学法,培养学习主观能动性,建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以美国教育家杜威为代表,杜威把学生的发展视为一种自然的过程,主宰这一过程,而教师只能作为“自然仆人”去引导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的需要而不能多加干涉。教师在教学中只应充任“引导者”(guider)和“帮手”(helper),不应站在学生面前的讲台上,而应站在学生背后。建构主义理论也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酒店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师生角色定位是情景教学法在酒店英语教学中的体现之一,教师在创造一定的情景之后,应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酒店英语学习中,扮演好助手的角色,让学生可以愉悦地自然学习,学习动机也就构建起来,从而变被动为主动,使学生在交流中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动机和想象力。酒店英语运用情景教学法的目的在于发挥教师组织、引导作用,使学生尽快融入语言学习状态,达到自主学习能力,因而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酒店英语情景教学法更有利于在实践中建构学生探索性学习的能力。
四、酒店英语情景教学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一)专业师资缺乏,应增加一线锻炼
目前大多数教师都是酒店管理专业或者是旅游管理专业毕业,专门研究酒店英语的教师极其缺乏,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语言习得知识背景略显不够,可能在学期初还是以学生为主,而渐渐地就变成了老师唱独角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鉴于此,开设相关专业的高校应该引进酒店英语或者旅游英语专业毕业生承担教学任务,已有授课教师可以多参加酒店企业挂职锻炼或参加酒店研讨研修班,不断积累经验,取长补短,通过亲自体验在一线为别人服务才能体会到酒店英语在特定情境下如何运用,这样可以更好地促进课堂教学。
(二)缺乏情景实训基地,应增加情境教学设施
实训基地是融合理论与实际、知识与能力的一个平台。目前大多数院校都配有模拟实训室,用来提供学生实验、实习需要,但就实训室的配置情况来看,远未达到仿真要求,校内实训存在着两大问题:一是相关实训室建设不能落实到位,只能为个别实训课程提供有限的实训,实践训练蜻蜓点水、浮于表面;二是设施设备简单、落后、缺乏环境氛围,只能进行简单的基本操作训练,难以进行综合性的情景训练。以酒店管理专业的英语教学为例,英语是一门语言课,通过对英语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读、听、写、说能力。在这个学习的过程当中,我们需要借助一系列高科技的学习设备。例如:语音课室、英语情景短片、录音设备等,借助这些设备,给学生提供英语环境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我们不单只要改进我们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设备的更新换代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部分学校一次性投入大量资金建设英语语音课室,购进教学器材等。但是这些学校没有对这些设备进行定期的升级和更新换代,导致它们与现代教学方法不能很好地衔接,从而最终导致这些教学设备的利用率极低,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果能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就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
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的号召下,各高校的办学条件设施也不断改善,很多高校都基本实现了现代化的教学条件;而现代化的教育单靠硬件的完善还不行,还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强化自己的现代化教育的能力与意识,把多媒体技术运用到教学中来。把多媒体技术运用到英美文学教学中,不仅极大地扩展了文学课的教学容量,而且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首先,可以改善英美文学课中“文学史”与“文学作品欣赏”的冲突。以往的文学课往往不能兼顾两面,要么偏重于“文学史”的介绍,要么完全忽略“文学史”,只对文学作品进行评论。而运用多媒体技术后,可以加大教学容量并提高教学质量,如把“文学史”的介绍,包括对作家所属年代、作家背景、主要作品部分制作成课件,配上图片、声音,甚至录像等图、文、音并茂的形式,把作家所属的历史年代背景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把长篇累牍的“史”压制成生动的录像形式,让学生感性地学习“史”,这就比简单枯燥地讲述“史”生动有趣得多,既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又能增加学生对英美国家社会历史文化的了解。学生清楚地认识了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后,就为接下来的“文学作品欣赏”打开了思路。
其次,可以改善“文学作品欣赏”与“文学理论介绍”的冲突。由于学时的限制及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影响,文学理论的学习往往是到了研究生阶段才开始,而本科阶段对文学作品的评论仅限于对作品的写作背景、主题、结构等基本的评论。教师对涉及有关文学作品的评论也只是宣读或讲述给学生听,而该评论所运用到的文学批评理论却丝毫不提或只是点到为止,导致学生不知何为文学批评理论,更不知如何运用文学批评理论对作品进行评论,这不利于培养新型的具有分析能力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的外语人才。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在有限的课时内条理性地将某文学作品所牵涉的批评理论介绍给学生。因此,在进行文学教学时,在引导学生赏析经典作品的同时,还要向学生传授一些批评方法和批评流派方面的知识,“授之以渔”,而不仅仅是“授之以鱼”。教师在指导学生赏析经典名著的过程中,通过典型的作品介绍具有普遍规律的鉴赏知识给学生。由于上课的时间一般为一年,学生没有时间读完教师要讲授的名著,通过放映文学名著和多媒体影碟,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故事的基本情节,然后教师可进行“启发式”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学能力”。
经典英语电影为英国文学选读课程提供了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资源。电影的表现手法直观、声情并茂,富于艺术感染力,能使学生在学习中保持持久的兴趣和注意力。电影中所创设的语言环境、所提供的多媒体素材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同时,经典电影能够反映时代的发展,能够体现后人对文学名著的重新诠释。电影工作者的再次创作赋予文学作品以新意,这有助于拓宽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笔者在近几年的英美文学教学中,利用PowerPoint将演示型课件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达到了较为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特别是在进行文选的分析讨论时,运用了大量的经典英美文学电影来开展教学。经典英语电影为文学作品选读课程提供了与作品大体一致的故事梗概、人物塑造、精彩片段等视频、音频资源。这些多媒体元素的加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学习热情。电影几乎集音乐、舞蹈、建筑、雕塑、绘画等所有艺术形式于一身,电影的表现手法直观、形声并茂,内容丰富,具有艺术感染力,能使学生在学习中保持高度的兴趣和注意力。电影中所创设的语言环境、所提供的多媒体素材有助于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提高。同时,经过电影工作者的再次创作,经典电影能够反映时代的发展,能够体现后人对文学名著的重新诠释,并赋予其以新意,这便有助于拓宽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培养。笔者结合课堂教学实践,就如何有效地利用经典英语电影资源来开展英美文学课堂教学,使之有效地为教学服务作如下几方面的论述。
一、静态图片的采集与使用
经典英语电影为英国文学课程提供了大量的生动、形象、直观的多媒体素材,如图片资源。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将大量的从电影中捕捉的图片资源运用于多媒体教学课件之中,使课堂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在分析文学作品,特别是分析戏剧和小说时,首先要对其中的人物进行简单介绍,然后利用超级解霸捕捉图片的功能,从电影中捕捉一些人物图片,形象直观,使学生易于记忆和掌握。由于课时有限,有些作品只能作简单介绍,因此,教师可以选择使用静态的图片资料进行课件的制作,既形象直观又简便快捷。如《呼啸山庄》是艾米丽・勃朗特的唯一一部小说,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属非重点教学内容,只作简单介绍,因此笔者从电影《呼啸山庄》中采集好素材,然后设计整体布局,运用幻灯片覆盖、隐藏、层叠等技巧,将图片分别插入幻灯片,并加以精练的文字介绍,这样,两张幻灯片便制作完成,但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动态视频的采集与使用
1.观摩完整的原著影视片
应用影视辅助英美文学教学的具体方法因人而异。总的来讲,让学生观摩完整的原著影视所产生的教学效果最佳。但是,由于课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在课堂上完整地播放原著影视有时困难较大。我们能够变通的方法也很多,例如:把英美文学原著影视片压缩后放到校园网上,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观看,并布置几条相关的思考题,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我们也可以建议有条件的学生购置一些英美原著影视片,在学生之间实施原著影视片的交流,以利于相互帮助学习。另外,英美文学课的教师也可以有计划地开设一些专业选修课,如《英美名著影视欣赏》,以便实现不同课程之间的互补。
2.影视的剪辑与对比式教学
在英美文学教学中,我们常用的方法是结合课程的讲授,播放一些影视剪辑。影视剪辑应该是文学作品内涵丰富或教师难于口述的内容。我们也可以把影视剪辑插入到自己的多媒体课件之中。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一部原著影视不能剪辑太多、太零碎。
我们能够搜索到的影视资源越来越丰富。以英国文学为例,有关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萨克雷的《名利场》、汤姆斯・哈代的《苔丝》等原著影视,就存在几个不同的版本。我们可以利用这些不同的版本,实施对比式教学。另外,原著影视中的字幕(中文,英文)也是我们根据教学环境进行调节的有效手段。
三、音频资源的有效利用
经典英语电影中蕴含着丰富的音频资源,使用音频编辑工具从电影中采集音频片段,充实于多媒体课件中,不仅有助于文本的分析,还有助于训练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可谓一举两得。如分析《哈姆雷特》的“To be,or not to be,that is a question.”时,教师可以编辑这样一个流程:“劳伦斯・奥立弗的哈姆雷特内心独白(视频)、英文原文(纯文本)、朱生豪先生的译文(纯文本)、孙道临先生的配音片段(音频)。”该流程集视觉听觉资源于一身,劳伦斯・奥立弗栩栩如生的演绎,孙道临先生生动传神的刻画,一个鲜活的哈姆雷特便呈现在学生面前。
总之,经典英语电影这一超文本形式进入多媒体课堂,为教学活动提供了多姿多彩、声情并茂的教学元素,其内容和表现形式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所无法企及的。在实施影视辅助英美文学的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将是人们保守的教学观念。因为有人会觉得这种教学方法有“不务正业”、“浪费时间”之嫌。但是,现代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必然导致人们的教学观念的变化。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经典电影形象生动的画面、精彩动人的故事情节及电影独特的艺术魅力去感染学生,使经典电影与文学作品选读有效整合,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文化素养及其文学作品欣赏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杨南昌,钟志贤.电影资源的教育魅力及其教学应用的关键设计[J].中小学电教,2005,(1).
[2]杨丽丽,张耀龙.从传统教学走向网络化的尝试性实践[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6,(6).
20世纪70年代开始,以微电子技术为主导的现代科技蓬勃兴起,信息化浪潮不断涌动,世界电信产业的发展令人瞩目。在这一背景下,我国电信业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进入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时期,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为迅速的产业之一,同时也是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产业之一。我国电信业的快速发展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也引发了人们对电信业的关注和研究。
1区域:电信业发展的立足点
从目前的情况看,对电信业发展的研究主要是从两个角度上进行:一是技术的角度,二是经济的角度。如果撇开技术的角度而从经济的角度来研究电信业的话,当前的研究又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上:一是从宏观层面研究电信业的本质属性和一般意义上的规律性;二是从部门层面上的研究成果斐然。但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任何产业的发展都要立足于区域,产业的整体性是由普遍布于各个区域的内容构成的。中国电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异军突起得益于各区域电信业的快速发展,如果没有各区域电信业的普遍发展,很难想象中国电信业能有现在的发展成就,因此,探讨中国电信业的发展问题也应该从区域的角度着手。
对于一个大国来说,经济活动的区域化始终是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着要面对的问题之一。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国土面积的广大必然造成资源赋存条件、经济发展基础、历史沿革轨迹、人文背景以及政策操作等方面各区域间存在很大的不同,由此产生根植于本区域各种经济因素基础之上的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存在,本身就说明区域内经济活动的共性,区域之间经济活动的差异性。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主要是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距,这种差距是各区域各种经济活动差异性的综合表现。
“七五”以来,从我国电信业的快速发展,我们看到,一方面各区域电信业的发展显著,另一方面各区域电信业的发展不平衡,而这些都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及其差异有密切的联系。从区域的角度看,区域电信业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影响和带动区域电信业的发展,区域经济之间的差异也必然会反映到区域电信业之间的差异上来;反过来,区域电信业的快速发展必然会使其在区域经济中的作用日趋增强,区域电信业之间的差异也必然形成区域经济差异的内容进而促使差异的形成和强化。因此,从区域角度对电信业进行研究,至少会更加有利于以下的工作:
(1)全面了解各区域电信业发展的异同,掌握其规律性,为指导区域电信业的进一步发展乃至整个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
(2)充分认识电信业在各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为指导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提供帮助。
(3)正确把握区域电信业之间以及区域电信业和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从而进一步促进区域电信业之间、区域经济之间、区域电信业和区域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
2区域经济理论中电信业研究的痕迹
尽管在区域经济理论中并没有显著的对电信业的研究,但这并不妨碍区域经济理论为我们从区域角度对电信业进行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其一,区域经济理论中所涉及的产业研究已反映出各区域产业发展的一般性;其二,通过对区域经济理论的透视,已经显现出电信业发展的区域痕迹。
2.1产业区位理论与电信业区位因子定位
产业区位理论是研究产业活动区位选择的理论。德国经济学家杜能(JohanHeinrichvonThunen)首开了产业区位研究的先河。他在1826年撰写的《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一书中,阐述了农业生产的区位差异性,认为各个具体的农业生产类型应具有各自适宜的区位。此后,西欧资本主义生产的空前发展使基础工业(尤其是钢铁工业)的区位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德国经济学家韦伯(AlfredWeber)1909年出版了《工业区位论:区位的纯理论》[2]一书,创立了工业生产的区位理论,认为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运费、劳动费和聚集力,其中运费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继韦伯之后,瑞典经济学家帕兰德(TordPalander)认为产业活动的位置应该以生产的所有费用的总和最小为依据[3]。美国经济学家胡佛(HooverEM)则分析了产品中转对产业区位的影响,并对制造业生产地域界线的划分进行了详细研究[4]。德国经济学家廖什(ALosch)在1940年出版的《区位经济学》一书中提出了工业活动区位的最终目标是寻求最大利润地点的观点[5]。美国经济学家艾萨德(Isard)也详细讨论了运输量、运费率、劳动力等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影响,并通过对市场的分析提出了竞争布局的模式。另外,瑞典经济学家俄林(BOhlin)和美国学者弗农(RVenon)还分别对贸易区位和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产业区位进行了探讨。
上述这些理论所涉及的主要是工业企业、农业种植地带的区位选择[6],而没有涉及诸如交通、电信等第三产业。一般,我们将前者称为区位性产业,将后者称为非区位性产业[7],之所以这样划分,是因为前者具有比较强烈的区位指向性,聚集性明显,后者具有较强的非区位指向性,分散性明显。或者说,前者只布局于各种条件都适宜的区位,而后者则是在各个区位“遍在分布”。然而所谓非区位性、遍在分布的产业并非在各个区位的发展都是同等程度的。事实上,我们从上述理论所感知的是,产业布局于各个区位依赖于各种因素和条件,而产业在各个区位的发展也依赖于各种因素和条件,这既指区位性产业也指非区位性产业。
尽管上述理论所研究的对象没有涉及交通、电信等第三产业,但是逐步地已将它们作为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提炼出来。由于电信业的出现比交通运输业晚得多,因此,交通运输状况基本上成为工业区位论之后各个区位理论都重点考虑的布局因子,按照这一思路,在当前的经济活动中,随着通信作用的增强,通信因素也将会成为产业区位布局的重要因子。
2.2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与电信业区域传导效应
对于区域电信业的研究更具有指导意义的是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就空间范围来看,区域所反映的空间远大于区位所反映的空间,区位经济活动只是“点”状经济活动,而区域经济活动是“面”状经济活动,而且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着眼于区域内部产业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以及区域间经济发展的相关性研究。
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最突出的内容是强调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以及相互间的影响。法国经济学家佩鲁(Franeoisperrour)和代维尔(JRBoudeville)的增长极理论认为,经济增长首先集中于增长极,增长极的内涵中既包括具有支配和推进作用的主导产业,又包括各方面条件优越的地区,通过增长极产生的扩散效应,带动临近地区或其它部门的共同发展[8]。梯度推移理论则强调推动经济发展的创新活动(包括新产品、新技术、新产业、新制度和管理方法等)主要发生在高梯度区域,高梯度区域向低梯度区域推移[9]。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GMydral)的循环积累因果理论提出,经济发展过程在空间上总是从一些条件较好的地区开始,然后通过累积因果过程进一步强化和加剧区域间的不平衡发展,导致增长区域和滞后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产生两种相反的效应:一是回流效应,即各种生产要素由向中心流动;二是扩散效应,即各种生产要素由中心向流动。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A.O.Hirshman)的产业关联效应理论明确指出,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之间存在着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极化效应将加剧两地区之间的差异,涓滴效应将缩小两地区之间的差异。而无论是极化效应还是涓滴效应,都是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相互关系的反映。美国学者威廉姆森基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认识,对区域间经济发展的长远趋势做了证实性研究,提出了著名的倒“U”型假说。他认为,在一国经济的早期阶段,区域间的不均衡增长是显著的,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区域间的不平衡程度将趋于稳定,当达到发展成熟阶段,区域间的增长差异会渐趋缩小,区域经济将越向均衡增长。这一假说承认区域经济差距由扩大到缩小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
以上这些理论尽管由于立论的基础不同而产生的政策启示有所差别(例如增长极理论、倒“U”型假说强调市场机制自动调节下的非均衡增长,循环积累因果理论强调市场调节与国家干预相结合的非均衡增长),有些理论本身甚至目前还存在很大争议(例如倒“U”型假说[10,11]),但这些理论对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共性认识无疑是正确的。另外,这些理论都承认区域间存在着相互的经济联系,并突出表现为区域间的“扩散效应”和“极化效应”,而我们从许多大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看,这些效应的产生实际上与担负区域间经济联系任务的交通运输业的区域间发展分不开,通信业的出现尽管晚于交通运输业,但就生产性质来看,与交通运输业是类似的。实际上,二十世纪中后期,在区域经济联系过程中,通信尤其是电信业担负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交通运输业一起,成为两条不可缺少的联系纽带。而区域经济和区域电信业发展的状况,则直接影响电信业这条纽带的带动强度。
2.3区域自身经济发理论与电信业自身的区域色彩
霍依特(H.Hoyt)等人的经济基地理论[12],将区域经济结构划分为基本部门和非基本部门,基本部门是为区外广阔市场提品、技术、劳务等为主要职能的经济部门;非基本部门是以为区内提品、技术为主要职能的经济部门。该理论认为,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首先是由基本部门带动的,基本部门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因,而非基本部门是为区内服务的,其构成在各区差别不大,它只能与区域经济同步协调发展。基本部门以一定的联系方式对其他非基本部门产生影响,并延伸到区外,形成区际生产联系与合作。因此,基本部门的增长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是一种乘数效应。然而,我们也看到,尽管区域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区域的基本经济部门,但区域非基本经济部门的作用不可抵估。一方面,非基本经济部门本身就构成区域经济的一部分,它对区域经济有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非基本经济部门为基本经济部门服务,因而间接对区域经济产生影响;第三,区域间基本经济部门的联系和合作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非基本经济部门。而依照这一理论的划分,区域通信业应该属于区域非基本经济部门的范畴,因此,我们对区域电信业在区域经济中的作用应给予重视。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一系列原来的不发达区域获得了迅速发展,而用过去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并不能圆满地解释这些区域的发展,因此,人们开始从新的角度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问题。主要的研究内容有:
2.3.1新产业区理论
该理论是基于对近20年来在许多国家的一定区域内,中小企业的集聚而成功地形成成熟型产业的事例研究而出现的[13-16]。普遍认为,本地网络和根植性(根植性是指经济活动和结果受到行为者相互关系和这种关系网络的结构的影响[17])是新产业区的主要识别标志,专业化生产所形成的成熟产业是新产业区出现和发展的基础。在新产业区中,企业的生产内容更多的是高新技术产品,企业间的联系和合作也更多地依赖现代联系方式,由此,我们已看到在新产业区研究中通信的痕迹。实际上,对新产业区域研究本身也现现代联系方式有关。曾有学者提出“光滑”的生产空间概念[18],其意是指随着运输方式的现代化和信息传输的飞速发展,距离在经济区位选择中的作用日益减弱,资本和工厂的运动变得更加容易,在这样“滑溜溜”的生产空间,有一个具有“粘性”的新产业区,便成为人们瞩目的焦点。
2.3.2跨国公司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发展
二次大战后,跨国公司及其科学研究动的迅速增加和各国贸易壁垒的显著降低,极大推动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进程。由于跨国公司具有自身的生产经营网络,跨国公司的全球化发展及其地理上分散活动的功能一体化,给区域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问题,即区域经济本地网络与跨国公司全球网络之间的联系和冲突问题[19]。因此,如何协同全球网络与本地网络的关系,调节全球化和地方化过程中不同行为主体的矛盾,增强区域竞争力,成为区域发展研究的新课题。而跨国公司全球化发展的明显促进因素是运输和通信技术的革命性发展,区域本地网络和跨国公司的全球网络的物质基础之一就是电信网,跨国公司在全球的活动是建立在各区域的电信网基础之上的。
2.3.3地方环境与学习创新
九十年代以来,在区域经济的研究中出现了一种学习创新——地方环境——区域增长的研究框架[20,21]。该研究认为,知识生产、分配和使用具有区域聚集特性,形成有利于创新的地方环境,学习过程在知识经济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因而学习过程对地方环境有着高度的依赖。在这种地方环境下,相互联结企业、客户、研究机构、大学和地方行政当局的网络关系能够增强不同行为主体之间的信任,提高各行为主体伴随竞争环境变化调整自身行为和发现新解决方法的能力。实际上我们看到,尽管该理论更多地是在探讨知识经济条件下区域聚集的原因,但其中也充分体现了对通信的关注,因为有利于创新的地方环境本身就包含着现代通信网络环境和发达的电信产业,同时,依赖于地方环境的学习过程也包含着对电信产品的充分消费。
3研究的必要性
在区域经济理论的研究中已经涉及到了电信业,并且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就我国当前来看,发展信息化、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是今后的重点工作之一,这其中就包含着通信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及其与区域经济的协调问题。而通信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区域,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也离不开通信产业,这些都集中于区域电信业的发展问题上,因此,无论是从当前还是从今后的发展来看,从区域角度研究电信业的发展问题都是不容忽视的。具体来说,有以下要求:
3.1国民经济信息化的要求
加速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提高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这是今后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而电信是信息化的基础,电信产业发展的程度直接影响信息化的发展程度,因此,对电信产业发展的关注是信息化建设所不可缺少的。另外应该看到,国民经济信息化离不开区域经济的信息化,电信产业在各区域发展的状况如何从某种程度上能够反映各区域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进一步发展的潜在基础。由此来看,国民经济信息化要求从电信产业和区域双向上加强建设,尤其要求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分析和研究电信产业在不同区域的发展问题及由此而产生的差异变化问题,以期找出不断发展的优势和政策制定的方向。
3.2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
我国当前最重要的是进行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是不断优化升级和不断现代化,加强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建设,大力发展服务业,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继续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而无论从哪个角度看,电信产业的建设都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目的是使区域经济不断具有活力,能够不断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最终要落实到一定区域上,而区域经济结构中最重要的是区域产业结构。因此,从经济结构调整的角度看,产业研究与区域研究的结合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我国电信业的飞速发展是超常规式的,这种发展对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结构都有重大影响,这就决定了更应该将电信业与区域结合起来。
3.3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
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要求各个区域在发展中合理配置资源,相互联系、密切配合、产生互动效应。电信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有明显的连带效应。电信业在各个区域发展的程度如何直接会影响到区域经济协调的程度。将电信业落实到区域的范围进行研究,找出电信业在各个区域发展的特点、差异变化的趋势和原因,能够使各个区域进一步明确电信业在其区域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其与社会经济的关联程度,从而为各区域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合理投资和布局,提高本区域的市场竞争力并保持区域间的合理分工和联系奠定基础。
3.4电信业自身发展的要求
电信业本身具有全程全网联合作业的性质,这就要求电信业的发展必须各个区域协调配合,以确保网络畅通。电信业的这一特性为电信业在各个区域的发展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而电信业的区域性发展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有密切的关联性,只有真正了解电信业在各个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及其原因和结果,才能正确选择电信业的发展战略模式,为制定电信业发展政策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Thunemn,J.H.Von(1826).吴衡康译.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Weber,A.(1909).李刚剑等译.工业区位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3]李小建.经济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张文忠.经济区位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5]杨公朴,夏大慰.产业经济学教程[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6]陆大道.区位论及区域研究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
[7]石磊.中国产业结构成因与转换[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8]黄以柱.区域开发与规划[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1.
[9]周起业,刘再兴,祝诚,张可云.区域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10]周振华.地区发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11]陈栋生.区域经济研究的新起点[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1.
[12]费洪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13]Park,S.O.,Markusen,A.Generalizingnewindustrialdistricts:atheoreticalagendaandanapplicationfromanon-Westerneconomy[J].EnvironmentandPlanningA,1995.
[14]Markusen,A.Stickyplacesinslippyspace:atypologyofindustrialdistricts[J].EconomicGeography,1996.
[15]Grabber,G.Theembeddedfirm-onthesocioeconmicsofindustrialnetworks[M].London:Routledge,1993.
随后进行的是两节针对性极强的现场课:整本书阅读指导课《追风筝的人》,授课教师101中学杨海威;专题教学探索课《唐诗中的传统意象“舟”》,授课教师清华附中赵岩。课堂上,老师和学生的精彩表现不时引发现场观摩的专家和老师们的阵阵掌声。
课后,首都师范大学王云峰教授评课并做主旨报告。他指出,这两节课对未来的语文教育也提出了一些新的挑战:首先是课程安排的时间问题,在阅读整本书的要求下,在以专题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时,应该如何排课。其次是课程资源的问题,没有一本教材可以同时满足如此多元的需求。最后,这样的课堂对教师的挑战也非常大,教师要做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对话者,要在碰撞中发展、引导学生的思维,教师自己的储备需要达到相当高的境界。
一个懂得礼仪、行为举止得体的人,在社会交往中更容易获得他人的尊重,在实现个人理想的过程中更容易取得成功。由此可见,礼仪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是一个人立足社会,谋求发展的基础。
一、职业院校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一)礼仪教育是践行与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形式
中国自古就以“礼仪之邦”闻名世界,礼仪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渗透在我们文化和社会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礼仪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文化沉淀,学习礼仪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践行和传承传统文化,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所在。因此,礼仪教育应当成为职业院校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礼仪应该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
(二)礼仪教育有助于提升职院学生的综合素质
孔子云:“不学礼,无以立”。礼仪是一个人走向社会必须具备的基本修养,学习礼仪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适应人际交往的规则,更好地融入社会交往的大环境中。在职院人才的教育培养过程中,除了注重职业技能“硬实力”方面的培养,也应重视学生的礼仪文化“软实力”方面的提升。克己复礼为刃,礼仪教育可以由内到外的改变学生的自我形象,提高学生的自我文化修养,通过礼仪的学习和自我的约束,不断提升自我的综合素质,增强自我的竞争力。
(三)礼仪教育有利于帮助职院学生更好地就业
在当前人才供需矛盾,就业市场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职业学院的学生就业面临重重困难,好的仪容仪表等礼仪方面表现便成为就业过程中相当重要的环节。职业院校开设礼仪课程,注重礼仪教育,可以潜移默化的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帮助学生更好地找到心仪的工作。
二、职业院校礼仪教育的现状和特点
(一)职业学院礼仪教育的现状
根据调查了解,职业学院的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大多数学生是在中学时学业不佳的情况下选择职院,大部分学生在学习上的兴趣不高,自律性较差,基本没有受过系统的礼仪教育。他们当中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是父母娇生惯养的一代,大多数以自我为中心,在家庭中缺少礼仪方面的规范。除此之外,职业学院的学生年龄处在青春期,大多数的学生较为叛逆,礼仪教育对于他们来说有助于规范个人行为,帮助他们更好的发展人际关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职业学院大多数的培养体系更注重于学生技能的培养,虽然也有开设过一些礼仪相关课程,但是并没有系统化、全程化的将礼仪教育纳入学生的教育教学考评体系中。
(二)职业学院礼仪教育的特点
礼仪教育工作应当包括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实践的体验,形成行之有效的制度规范,不仅仅局限于礼仪课程。学院通过学习与实训相结合的方法,推动全体师生掌握必备的礼仪知识与技能,强化礼仪意识,培养优秀的礼仪品质,促使全体师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过将礼仪教育纳入学校的德育范畴,让礼仪不仅在就业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竞争力,同时也能内化为学生自身的一种修养和与社会交往的能力。
三、职院礼仪教育全程化的路径
(一)礼仪教育纳入学校的培养模式
当前,大多数的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针对学生的培养模式大多围绕专业知识学习与实操技能的训练,在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道德礼仪文化的教育存在缺失,对于礼仪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在探寻职业学院礼仪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将礼仪教育纳入学校的培养模式中,让礼仪帮助更好的学生成长成才。在职业学院的礼仪教育培养模式中,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培养方式,分阶段进行有效培养。
(二)开设特色礼仪精品课程体系
礼仪知识的学习是礼仪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因此,立足于学院办学实际,开设符合学生实际需要的礼仪课程对职院礼仪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礼仪的学习不仅是学生的需要,更是教师队伍必须具备的素养。在礼仪教育过程中,应该打造一支礼仪知识丰富、礼仪素养高的教师队伍来教授礼仪知识,为学生树立良好礼仪的榜样。其次,分阶段开设礼仪学习的课程,课程体系贯穿大学生活的全过程,既应包含理论知识,也有实训课程,创办理论联系实际的精品课程。最后,课程体系应具有延续性和考核性,课程可以成为学生的必修课,以学分的形式纳入考试,同时是具有延续性和特色性的。
(三)注重礼仪教育的实践过程
为了检验学生在礼仪课程中学习成果,学院在教育过程中还应加入实践的部分,让礼仪教育不仅仅停留在课本中。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情景教学等方式模拟礼仪的运用过程,强化对学生的礼仪训练与培养。在课堂外,也可以将礼仪融入到学生的社团活动中去。例如创办礼仪知识竞答赛,礼仪系列讲座,趣味运动会以及礼仪相关的其他活动,让礼仪伴随学生的课外活动,营造出人人懂礼、人人学礼的校园氛围。同时,这些实践活动也可以纳入学校的德育考评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礼仪学习中来。
四、结论
综上所述,礼仪是社会文明发展下的产物,在世界文明交流日益频繁的当下,礼仪作为一种社会交往的规范和工具,应该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礼仪教育也应纳入职业学院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学院教育发展的实际,开展全程化的礼仪教育有着重要且积极的作用。探索职业学院礼仪教育的路径,从学校的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的设计和学习礼仪文化氛围的营造等多个方面入手,让我们的学生学礼、知礼、懂礼、用礼,共同构筑和谐文明的新校园。
参考文献:
[1]陈剑梅.高职院校推进素质教育应重视礼仪教育[J].学园,2015(17):135-136.
[2]杨沙陵.探寻职院全程化礼仪教育的特点与路径[J].中国培训,2013(08):44-4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世界的沟通融合,当代小学生大多生活在优越的家庭环境中,物质上享受着丰富的成果。但心灵世界是否也一样丰富而美好?2017年,《中国青年报》对北京12所小学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数据表明,普遍小学生思想活跃,自我意识强烈,然而集体观念与社会公德意识淡薄;他们的道德取向多元化,然而更看重功利,有的甚至把家庭经济条件、生活消费层作为个人价值的体现。这些思想表现,折射出来的正是小学生疏于心灵修养,缺失精神寄托的根源。基于此,成长于当代的小学生更应该到先贤处寻经问道,读文化经典著作,学先贤圣人的优秀思想,涵养心灵世界。
近年来,总书记倡导弘扬社会先进文化,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自此,经典文化走进了校园,走进了课堂,教授圣贤经典已成为学校教育教学一项重要工作。学生如何产生学习的愉悦感?如何能领会先贤经典著作中蕴含的思想精华?经典文化的魅力如何展现?而凝聚在传统文化经典之中的先贤思想脱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割离了当代社会,如何内化为学生的品德意识?如何外化为学生的规范言行?这些问题都是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否则就很难达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品德素养提升的目的。
那么,怎样开展传统经典的课堂教学,以其厚重深远的文化魅力,高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呢?这正是班主任工作值得深入思考的关键处。笔者认为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更能见成效。
一、挖掘经典内涵,立足于先贤思想的现代价值思考
经典文化的著作内容繁多,浩如烟海,我们不可能给学生推荐大量的阅读篇目。因此我们要精选学习内容,挖掘精选篇章的内涵,或延伸拓展,补充现实材料;或立足先贤思想的现代价值思考,进行现实意义的探究。
(一)选择能引起学生阅读兴趣的经典篇章
兴趣是最大的老师,没有兴趣的阅读,是没有实际效果的。因此,我们以兴趣之文入手,选择能引起学生阅读兴趣的传统文化经典篇章。例如《史记》中关于韩信的篇章,韩信年轻时受辱之事,拜将时卓越之论,战斗时灵活用兵之道,以及司马光对其“市井之志”“功利之徒”的评价,都很能引起学生们的阅读兴趣。紧扣韩信从无业游民到无双国士的传奇之路,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引导学生从人物的才能与气量、性格与人品、理想与前途等角度入手分析人的立世之本。这样,透过韩信的这个人物,也能得到为人处世的深远启示;从感兴趣的篇章入手,学生就不会觉得传统文化经典的学习是一种额外的负担。当然,学生的兴趣又是各异的,对于小学生来说,老师更要引导他们从传统文化经典中发掘兴趣点。
(二)选择能引起学生思考,给予学生启迪的篇章
当代小学生,很有自己的思维与看法,我们选择的经典篇章,要能体现中国传统的人生观、社会观、价值观等基本精神,能启迪他们思考并关注现代价值取向。这样,在学习的过程中,就既可训练与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更能让他们从经典篇章中获取思想进步的养分。如《礼记》:“儒有居处齐难,其坐起恭敬;言必先信,行必中正”,“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不祈土地,立义以为土地”,启示学生儒者“信用为先,忠信为宝”的精神操守。又如《礼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琢玉成器”的说法给予学生学习方能成才的启迪。还如《礼记》以“君子慎其独”,“过隐恶扬善,执两用中”,“中立而不倚”,“既明且哲,以保其身”等段章给予小学生修养性情的启迪;《礼记》以“柔色以温之”,“孝子之养老也”等给予小学生孝敬父母长辈的指示;《浮生六记》以生活逸趣的选录,告之小学生“情之所钟,虽丑不嫌”的至理之道……如此,精选学习内容,挖掘圣贤经典的内涵,探讨为人处世的准则,这样才能展示经典文化厚重深远的魅力,润泽小学生的心灵,使他们的内心世界更纯净,更成熟。
二、培養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让课堂“动”起来
选定了研读的经典文化篇章,就要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让他们在课堂上动起来,活跃起来,才能使经典文化的学习更有效果。
(一)指导学生从“经典文化内学习”向“经典文化外实践”过渡
经典文化,是先贤圣人的思想结晶,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只能被动地接受传统经典的观点。那样只是意味着我们仅仅是用作者的头脑去思考,不论读多少书,记住多少经典名句,都只是在自己的头脑中装进各种各样别人的思想,而不能形成自己的思想,更不能外化为与之相符的言行举止。阅读经典篇章,并善于独立思考,才能对先贤圣人的思想进行分析,从中汲取有益的东西,并把它变成自己思想体系的一部分,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外显。
因此,课堂上老师不能一味灌输自己的理解,而应建构一个学习的空间,在学生学习经典文本的过程中起引导、点拨、启发、示范、答疑的作用,把握学生自学、理解、分析、拓展、探究的学习进程。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开口质疑解疑,抒发独到见解;动手笔记,记录思考的轨迹和思想的成果;动脑思考,做到“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慢慢理解圣人思想的精妙之处。例如《寿康宝鉴》一书,劝人戒邪、节欲望、修养身心,我们可以由书中所述身体欲望拓展到物质与心理欲望,获得“清净为基,存诚为用,坚忍为守”的人性启示,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如何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克制欲望、守住本心。
(二)夯实养成教育,让“五常之道”浸润学生心田
经典文化是一种偏重于怎样做人的文化,对于小学生良好品格的培养,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把“五常之道”浸润在学生的心中,个人愚见,不妨从下列方法入手。
其一,营造气氛,润物细无声。对校园硬件进行文化布置和宣传,从显性文化上营造文化氛围。如我校在校园橱柜宣传栏张贴宣传中国经典文化和历史故事;校园内的装饰如台阶、教室走廊上张贴和悬挂国学经典,教室内悬挂国学经典片段,进校电子屏上不时滚动国学经典片段,《弟子规》遍布校园各个角落,甚至还有一面《弟子规》的文化墙,使学生时时刻刻受到优秀国学文化的熏陶。只有让学生在无形中接触了优秀的国学经典,才能进一步理解“仁义礼智信”的思想。
其二,用榜样去示范。在笔者所带的班级中,开展的“身边榜样”活动,让中华古圣先贤、当代道德模范指引,引领学生践行“仁义礼智信”的美德。采用演讲、写读后感、做手抄报等形式,鼓励班上的每一个学生培养良好的品格。
其三,用民族节日去润泽。巧用不同传统节日契机,对学生进行经典文化的润泽。抓住清明、端午、中秋、春节等中华传统节日契机,祭先人、吃粽子、赏明月、大拜年等传统习俗,以班会或活动的形式,在学生中开展讲故事、说习俗、论传统等活动,让学生归纳总结在节日中所体现出来的经典文化中的“五常之道”,培养学生浓郁的中华传统文化情节,培育具备良好品格的炎黄子孙。
开展经典文化课堂教学,旨在深入挖掘圣贤经典内涵,展示其厚重深远的文化魅力,涵养小学生的心灵世界,使先贤经典内化为道德素养,外化为规范言行。相信师生共同努力,定能在经典文化课堂教学的平台上,共同享受阅读传统文化经典的心灵愉悦,提升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的品德素养。
参考文献:
[1]王丽.关于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思考[J].吉林教育,2014(23).
一、引言
旅游文本英译原则是以实现译文预期功能为重点,以传播中国文化为取向。因此,译者需要选择恰当的翻译方法,进行恰当的文化信息处理,体现不同的语言文化差异。针对目前的旅游翻译发展现状,本文尝试从功能翻译理论为指导,从文化差异着手,研究西湖景点汉英旅游翻译。
二、旅游景点翻译的研究现状及功能翻译理论
(一)旅游景点翻译与文化
旅游翻译是连接两种语言、两种文化的纽带。目前由于中西方文化、历史背景、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国内外旅游资料的翻译效果不尽如人意。只有既考虑到外国文化又不失中国文化特色的合理翻译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二)功能翻译理论
诺德认为:“功能主义,指的是功能或者是文本和翻译的功能的研究。”它涵盖了多种理论方法,主要以德国功能翻译学派为主,此外还有纽马克的文本功能类型和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
1.德国功能学派及目的论
德国功能翻译学派是当今世界译坛上的重要学派之一。代表人物有凯瑟琳娜·赖斯(Reiss)、费米尔(Vermeer),以及曼塔利(Manttari)和诺德(Christiane Nord)。其中费米尔提出的翻译目的论(Skopos-theory)是功能翻译学派的核心。目的论认为翻译有明确的目的和意图,在译者的作用下,以原文文本为基础的跨文化的人类交际活动是有意识的互动活动。
2.文本功能分类说
纽马克将文本分为“表达型文本”“信息型文本”和“呼唤型文本”,并指出“信息型文本”的核心是信息的真实性,“呼唤型文本”的核心是读者层。在翻译后两类文本时,译者应注重读者的理解和反应,注重信息的传递效果。为使读者易于理解和接受译文,译者可以改进原文,重组原文的语言结构,不必拘泥于原文的语言形式。
3.功能对等理论
尤金·奈达是功能对等理论的创始人。奈达认为“翻译是在目的语中,首先从意义上、其次从风格上复制出与原语信息最切近的自然等值体,再现原语的信息(Nida& Taber,2004:12)。”奈达认为在翻译中存在着两种类型的对等: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所谓动态对等翻译是指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等值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他的翻译理论“以目的语和目的文化为归依,以译文和译文读者为中心。”(郭建中,2000)
三、从英汉文化差异着手分析西湖景点的英译
(一)旅游翻译中的汉英文化差异
语言的翻译不仅是语符表层指称意义的转换,更是两种不同文化的互相沟通。译文在译入语语境中能够实现交际功能是翻译的关键之所在。但是,目前汉英旅游翻译中仍然存在大量问题。译者的语言功底在翻译过程中尤为重要——这是不置可否的。然而,造成旅游翻译中错译、误译的不断出现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即汉英文化差异。
(二)汉英文化差异的具体体现
景点名称是一类特殊的地名,它们往往蕴含着丰富的自然和文化信息。汉英旅游翻译中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文化典故方面
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多数景点都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无论是神话传说还是文化典故都蕴涵丰富的内涵,这无疑给景点翻译造成了障碍。
2.习俗文化方面
习俗文化是指贯穿于日常社会和交际活动中由民族的风俗习惯形成的文化。习俗必然给与人们密切相关的旅游景点打上深深烙印。汉英习俗文化的差异也必然给景点翻译造成一定的障碍。
3.审美文化方面
审美文化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地创造美和享受美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中西方审美文化的差异本质原因在于中西方哲学思想的不同。西方注重逻辑、条理,这体现在文字上便是结构严谨、思维缜密;而汉民族则强调通盘考虑,在文字上的体现则为注重诗情画意、主观色彩浓厚。两者在行文方面大相径庭,这就要求译者在旅游景点翻译中兼顾两者,切不可顾此失彼。
(三)功能翻译理论在西湖景点翻译中的应用
本文主要通过功能翻译理论对有代表性的西湖景点翻译进行分析,并希望通过分析提出西湖景点翻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案。本文主要依据的是目的论,辅之以文本功能分类说和功能对等论。
目的论主要有三原则:即目的原则、连贯性原则与忠诚原则。从纽马克的文本功能分类说得知旅游文本属于信息型文本和呼唤型文本,翻译时要考虑译文的效果,译者必须尽量用译文读者熟悉的语言形式去获取译文预期的效果。而奈达的对等功能理论则要求注重原文的意义和精神,译者可以不必拘泥于原文的形式,可以对原文进行适当调整,增强译文的可读性与可接受性。
本族语与目的语在语言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上存在着天壤之别,在做旅游翻译的过程中译者不能忽略两种语言在旅游文本中的特点。以下仅举有代表性的西湖景点英译,从功能翻译的视角对其进行分析。
1.直译——“龙井问茶”
所谓直译就是以字译字。如果在英语中能找到相应的词而不影响目标语的读者理解,可以采用直译。
“龙井问茶”是新西湖十景中的一景,现在比较一致的译法为“Enjoy Tea at the Dragon Well”。倘若将译文再译为中文则变成了“龙井品茶”,这与“龙井问茶”所表达的效果相差甚远。“龙井问茶”的翻译中“问”字是关键。中国有着源远流长的茶文化,那“问”字的深远意义就可想而知,它不单单指“品茶”或“赏茶”,此处的“问茶”还暗含着“了解中国的茶文化”。根据目的论以及功能对等理论的相关原则,对于“龙井问茶”采取直译的翻译策略,即将其翻译为“Experiencing Tea Culture at Dragon Well”。根据文本类型分类说,旅游翻译属于“呼唤型文本”,它对游客有引导作用。因此将其翻译为“Experiencing Tea Culture at Dragon Well”将会激起游客的好奇心理,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及茶文化的传播。
2.直译+增补——“柳浪闻莺”
增补是翻译时在译文中多增加一些不直接出现在原文本的内容,使译文形象生动,更容易被读者所接受,并更有效地传达原文所表达的思想。
“柳浪闻莺”是西湖旧十景中一景,此处有两个鲜明特色:一是以西湖为景,层次分明;二是自然景色以柳树为主。每当阳春三月,万条柳丝迎风飞扬,犹如碧翠翻腾;烟柳层层,传来莺啼声声。试着想象这样的画面,画面中的杨柳必然是随风而动,并伴有鸣声阵阵。但是现在市面上的英译版本是“Orioles singing in the willows”,虽然译文中提及莺啼声声,也有提及杨柳,但是透过这个译文我们看到的是相对静态的画面,而杨柳随风婆娑、层层叠叠的动感却毫无踪影。笔者认为应将杨柳拟人化才能更好地表达这生动的画面,故可将其改为“Orioles singing in the Waving Willows”。
3.直译+注解——“虎跑梦泉”
“虎跑梦泉”来源于“虎跑泉”,而对其中的“跑”字很多人都会念为上声,与英文中的“Running”相呼应,于是便有了“Tiger Running Spring”之说。殊不知,此处“跑”字为阳平,有“兽用爪刨土”之义。虎跑之名,因梦泉而来。相传唐代高僧性空住在大慈山定慧禅寺内,后因缺水准备迁走。忽然夜里神仙相告:“南岳衡山有童子泉,当遣二虎移来。”日间果见两虎跑翠岩做穴,壁涌出泉水,虎跑梦泉由此得名。现有的译文是“Dreaming of Tiger Spring at Hupao Valley”。笔者认为,将“虎跑”直接音译对外国游客而言是毫无意义的,它仅仅是一些符号的堆积。故通过注解来解决这个问题,可将其翻译为:“Dreaming of Tiger Spring(The spring was clawed by two tigers)”,这样在中英文的意义传达及读者反应方面都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也正符合了功能翻译理论的相关原理。
4.音译+注解——“雷峰夕照”
音译是地名翻译中常用的一种策略,主要原因在于语际翻译中存在着一定的文化差异,在目标语中很难找到与源语所表达的意境完全相同的词汇。
其实在西湖景区有很多的景点都采用了这种“音译+注解”的方法。一些蕴涵文化背景的词汇无法通过直译或者别的方法得到传达,译者只能通过音译并对其进行解释的方法来翻译。“雷峰夕照”便是其中一个例子,它的主要景点是雷峰塔。雷峰塔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相传它是五代十国时吴越王因黄妃得子而建的。而在我国存在与“雷峰”同音的人民公仆——雷锋。或许外国游客对这位伟大同志的了解会多于对“雷峰塔”的了解。因此译者在翻译时不仅要采取音译的翻译策略,更要对其做一定的解释,否则会引起文化传播的偏差。故笔者在“雷峰夕照”现有翻译的基础做了一些整改,“Leifeng Pagoda in Evening Glow(Leifeng Pagoda is not built because of Comrade Leifeng)”。
5.音译+增补+注解——“苏堤春晓”
“苏堤春晓”是旧西湖十景之一,此景在历史上多被排在西湖十景之首,可见其翻译意义之重大。“苏堤”得名于中国古代的著名诗人——坡。坡到杭州任知州时,见西湖草长水涸,便上书皇帝要求疏浚,集民工开挖被淤之西湖,并将挖出的淤泥用于造堤,也就是现在的苏堤。倘若我们仅将其译为“Su Causeway”,或许外国游客会有所迷惘,“Su”的意义何在?“苏堤春晓”现有的翻译是“Spring Dawn at Su Causeway”。笔者认为应在“Su”前增加“Scholar”,一则明确了此处的“Su”是一个形式,二则明确了此人是一位学者。而除此之外,笔者认为还应该对“Scholar Su”进行相应的解释,这样才能在文化传达与读者反应方面都得到较好的效果。故将翻译改为:“Spring Dawn at Scholar Su’s Causeway(Scholar Su is a famous poet whose name is Su Dongpo)”。
6.意译+改译——“断桥残雪”
改译是指由于文化差异,将可能引起错误引导的词汇换成其他词汇。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上存在的差异,倘若将中文直接翻译成对应的英文,很有可能会引起偏差,甚至会导致意境的完全偏失。
“断桥残雪”现有的翻译有“Snow on the Broken Bridge”“Melting Snow on the Broken Bridge”或“Lingering Snow on the Broken Bridge”等等。虽然这些翻译有细微的差别,但都使用了“Broken”一词。而“Broken”一词本身含有残、破之意。而“断桥”虽名为“断桥”却是完整的,并非一座残破之桥。这样的翻译自然会令外国游客心生疑虑,“Broken”的桥为何又是完整无缺的?而对于中国人或了解中国文化的人而言,对“断桥”却有另外一番见解。以人蛇至死不渝的爱情为题材的《白蛇传》可谓是家喻户晓,“断桥相会”又是其精彩的一幕。这又给“断桥”增添了一份文化之美。由于“断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英语文化中找一个能与汉语中“断桥”相近似的词确实很难。故笔者认为可对其进行改译,由于断桥上发生了一段至死不渝的爱情故事,因此将“断桥”译为“Loving Bridge”也未尝不可。
旅游翻译一般应遵照“音译为主,适当意译,照顾通译”的地名翻译原则。如果采用普通地名单一的音译方法,必然不能达到传递等值信息的翻译目的。如果只用音译,对国外读者来说只能是一堆符号,此时可以采用注解的方式来达到较好的翻译效果;而意译则描绘了景点的自然景观和地貌特征,向国外友人传递了近似于源文传递给中国游客的文化信息。
四、结语
本文以汉英文化差异为依托,试图通过功能翻译理论对汉英景点翻译进行分析,并指出西湖景点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案。旅游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活动,景点翻译势必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如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所言:翻译绝不是字符之间的简单替换,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更是一种文化交流。中文旅游景点英译要实现原文的特定功能,需考虑旅游文本中汉英文化的差异,照顾读者的接受能力;从文本特点、读者接受和文化背景三个方面考虑,应采取灵活的翻译策略。根据功能翻译理论,译者在做旅游景点翻译时应以中国文化为取向,以译文读者接受为重点。所谓以中国文化为取向就是要尽量保留中国文化信息,激发人们的旅游兴趣;所谓以译文读者接受为重点,就是要充分考虑西方游客不同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从译文的可读性和读者的接受效果出发,对某些信息进行调整,而不必拘泥于原文。
参考文献:
[1]Nida,Eugene A.and Charles R,Taber: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2]Nida,Eugene A.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ng[M].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3]陈定安.英汉比较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
[4]陈刚.旅游翻译与涉外导游[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
[5]陈刚.导游翻译中的文化背景和心理因素[J].中国翻译,1987,
(3).
[6]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7]杰里米·芒迪.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实践[M].北京:商务印书
馆,2010.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要“吸取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因此在今天的学习中,语文教育应担负起提高中学生伦理道德的使命,帮助中学生更好地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好地彰显语文教育的人文关怀。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儒家经典亦灿烂辉煌。儒家经典中的“四书”含有有益于中学生素质养成的教育思想,是当前语文教育中丰富的课程资源,但是对“四书”的学习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中学生中的教育和学习程度、学习方式、学习效果等,还未见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关注。如何在语文教育中更好地体现“四书”为代表的儒家经典的教育价值,使其有利于中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当前语文教育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四书”中有益于中学生素质养成的教育思想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不仅对当时的社会有着重要影响,对今天的教育也有诸多启示。“四书”蕴含的有益于中小学生素质养成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重视伦理观念的养成
“至圣先师”孔子,作为中华承前启后的伟大师者,特别强调教育的伦理意义。这个“伦理”它包含丰富的理念。在此,仅列述一条:
《论语·子路》记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孔子认为,一个国家在人口富庶之后,还必须“教之”,而使百姓有良好的文化素质修养和高尚的品格。“教之”是“庶富”之后,必须首先进行的大事。如何去教呢?有一条纲目性的文字出现在《论语》中: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清代秀才李毓秀按次第先后把这几条编成家教经典《弟子规》。分别按照“入则孝”、“出则悌”等写成六章,推演为1000多字,讲的全是孔子这句话。这句话涵盖了一个人为人的基本伦理要求。今天,《弟子规》风行于世,伴随着国学热得兴起,《弟子规》在青岛的民间、企业、学校、幼儿园全面开花。事实上,这是对孔子伦理教育思想的很好阐释与实践。在2500年后的今天,中国人仿佛又重新发现了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伦理价值。以此看出,孔子伦理教育思想的深刻性和适用价值。只有发挥教育的伦理教育功用,使每个人成为合格的公民,才有家庭和谐,才会有一个安定和谐的社会。
《孟子》进一步发展孔子的思想,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要人们遵守和维护封建伦理道德。尽人皆知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孟子在《齐桓晋文之事》章中提出的。由自己一颗爱人的心延伸开来,而去关心更多的人。并且,孟子认为这样甚至可以达到治理天下的目的,即所谓的“天下可运用于掌”。而这种想法的实现,须有赖于教育使人们达到“明人伦”的目的。这种教育目的形成了中国人传统的价值观念,也使得中国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
《大学》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育目标。《中庸》进一步提出由“诚”至“道”的教育目的,也是由伦理而教育的主张。可见,以“四书”为代表的儒家教育思想始终是和人的发展完善、和社会的安宁和谐联系起来的。
(二)重视音乐的教育意义
以“四书”为代表的儒家经典认为:要达到明人伦的目标,就要礼乐相成,即思想认识的提高与艺术熏陶相结合,认知和情感教育相辅相成。《论语》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里,“道、德、仁”与“艺”构成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而“六艺”中的“乐”与“礼”构成了极其重要的两个方面,古人特别重视音乐教化的价值。《论语》说:君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只有在音乐方面有极高造诣,才能算是“成人”。孔子曾经“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韶”乐代表的是古代音乐中的雅乐,是雅正严肃的高雅乐曲。这种思想与今天所谓的“寓教于乐”是一致的。今天的学校音乐教育非常薄弱,基本上已经放弃了用音乐来教化学生的古老原则,因为音乐课不被认为是核心课程。
无论古今,教育的最终目的都应该是培育人发展人,皆宜提倡礼乐结合的教育理念。当前中小学生喜欢追逐流行音乐,对于不利身心健康的内容缺乏分辨能力,难以形成高雅的音乐素养,从而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礼乐相成的教育思想更有利于其思想情感和价值观的熏陶,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回归到传统经典文化上来。
(三)推行“知行教育论”
陶行知的名字很有意思,代表了中国人对儒家“知行”理念的深沉思考。《尚书》说:“非知之艰,行之惟艰”,意思是:不是认识艰难,付诸行动才是艰难。《周易》有:“精义入神,以致用也”意思是:深刻领会,才能学以致用。《中庸》强调:“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而《大学》则提倡以“修身”为本,所有这些,对今天的教育学习依然有着深远的影响。
综上,以“四书”为代表的儒家经典包含深厚的人生哲理,对中学生的素质成长将会起到巨大影响。研究和推广“四书”中的教育思想,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学习“四书”,让中小学生直接接触儒家经典,耳濡目染,能够给当前的素质教育和中学的语文教育提供新的思路。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四书”教育学习现状
(一)台湾中学开设“四书”课程情况
目前,国内外热衷于国学教育者组成了全国性的经典教育合作组织,如“冯燊均国学基金会”,下设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指导委员会,致力于推广国学,“四书”是一大重点。台湾一直在高中开设国学基本课程《四书》,任继愈先生在台湾版《国学基本教材·序》中力推“四书”,认为对中学生素质成长有莫大意义。《国学基本教材》是一套在台湾历经了40年教学实践与检验的国学教材,它汲取了台湾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经验,影响过一代又一代台湾人的价值观与世界观。评论者认为:这套教材完整解读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所蕴含的儒家思想,可以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基本价值与中心观念所作的最具普及性、也最具现代性的一次阐释。近年,此书已在内地出版,它的出版,表明内地“国学热”正悄然回归到一个理性建设的阶段。
(二)国内中学语文教学中“四书”学习的基本情况
1.师生对“四书”学习的认识
在百家讲坛中于丹老师讲的“论语”,受到了全国观众的喜爱,其中也不乏大量的中学生,从中可以看出,中学生有兴趣和能力学习中国古典文化,在实际的学校教学中,学生对“四书”的了解和学习又是怎样的呢?
在初中学校中,学生大多能够了解“四书”的一些基本常识,例如“四书”是哪四本书,其中的一些经典语句等。但也存在着不少农村中学生根本不了解“四书”的情况,反映出教育在这个环节上的薄弱。从学生了解“四书”的途径来看,只有很少同学读过“四书”的一部分原著,并且学生了解靠的依然是课堂上老师的介绍和讲解。在调查中,大多数同学表示渴望对“四书”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接触,认为以此可以促使他们“道德素质的养成”、“古文鉴赏能力的提高”,同时在其他方面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但据同学们反映,目前“四书”学习存在的困难,主要是学生的古文知识储备不够,课堂上老师讲解枯燥乏味,另外功课紧,没有过多的时间阅读。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中学里没有形成传统文化学习的大环境。部分学校对传统文化教育认识不到位,组织不到位,没有制定或者没有认真落实这方面的教学计划。小学比中学状况乐观一些,以青岛市为例,在教育部2010年开始组织的“中华诵”工程中,青岛市被作为试点城市,于是几乎青岛市区的所有小学都制定了详细的儒家经典诵读计划,上级教育领导部门还要对每所小学进行抽查。学生背诵了四书中的大量格言条目,得到了经典的最初浸润和陶冶。但是如果真正重视传统文化经典,就必须给经典课程一个相当的地位,以设课来保证其修习,这是台湾《国学基本教材》对我们的重要启示。
2.教材选编情况
在语文课程中,以人教版和鲁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涉及到“四书”在语文教材中的选编情况如下:
人教版3篇:①《论语》十则;②《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③《孟子》(鱼我所欲也)
鲁教版2篇:活动性学习专题——《走进孔子》、《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从结果来看,在整个初中语文教材中,“四书”选编的篇数极为有限,并且篇数多集中在《论语》、《孟子》,而《大学》和《中庸》的内容没有涉及。在选择的篇目中,内容主要涉及名言警句,论说哲理类,带有哲理教育的意味。
与初中语文教材相比,高中语文教材中对“四书”的学习情况要更好一些。尤其是各种版本的高中选修课程教材大量增加了“四书”的内容。如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之《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论语》选读”包括:“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当仁,不让于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有教无类”、“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共七章。涉及到了《论语》中的几条有名的人生格言。第二单元《孟子》选读包括:“王好战,请以战喻”、“王何必曰利”、“民为贵”、“乐民之乐,忧民之忧”、“人和”、“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仁义礼智,我固有之”,共七章。
山东版高中语文选修课本也包括《论语孟子选读》,选择篇目较多,扩充了必修课教材中的“《论语》十则”及《孟子》选文,并搭配以译注资料,以供学习。
通过分析不同版本的语文教材,我们可以看出,“四书”在其中所占的比重是很少的,这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减学生的阅读量,换言之,学校没有相关的“四书”教材,无论是统编还是自选教材,都比较缺乏,是造成中学生对“四书”、对我国传统文化经典了解不够的重要原因。由于设课的问题,中学生的课业比较多,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没有多余的时间来进行国学经典的学习。
三、学习“四书”为代表的儒家经典的建议
(一)各省市教育主管部门要成立专门国学研究小组
教育部门要成立国学研究小组,依托丰富的课程资源,如当地大学的中文系教师、地方图书馆的古典文献资料,如山东省的齐鲁文化研究中心等,审慎选择经典素材,正确选择、编制材。选教材要选择对学生人格培养和素质教育有作用的优秀篇目。根据中学生的水平,“四书”众多经典篇目完全可以选入教材。例如像青岛出版社曾经专门为小学生编选的注音版《国学启蒙经典》读物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会很好地引领中学生学习“四书”等儒家经典的正确方向。
(二)加强“四书”学习师资力量的建设
按照教育部试点工作的要求,经典诵读工作包括诵读、书写、讲解三个方面。对此,要针对各年级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给予正确的引导,引导学生正确诵读。这就需要教师具有专业国学教育技能。“四书”的学习师资的建设尤为重要,当前可以在有条件的学校引进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和博士生的教师,选择部分中学作为示范学校,“以点带面”,定期举行“四书”的相关学习。同时为解决师资问题,应邀请专家对经典诵读指导教师和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例如举办“四书”兴趣班;开展“四书”诵读活动;“四书”心得感悟征文活动;请“四书”专家讲解授课内容;以专家和骨干教师为专业引领者,带领学校开展以“四书”为校本课程特色建设,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三)制定相应的教学评价
在通过教学实践而摸索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学体制后,根据实际情况,教育部门可以在中学中全面推广“四书”等国学课程。学校要合理调整其教学计划,给“四书”的学习留下足够的时间,必要时可以对“四书”进行学业考核。借鉴台湾中学开展“四书”相应的教学评价体系,制定相应的教学评价。
教师在讲解“四书”以及其他国学经典的时候,要多注重一些教学方法,不能采用一味课堂灌输或者让学生死记硬背的方式,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探求新途径。在课程改革背景下,结合新时期的内在要求,以中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为基础,进行学习和研讨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总之,儒家经典的精髓就在于教人如何做人。因此,中学语文教育应该明确以“四书”为代表的经典国学内容,并将诵读和学习发展成习惯,从而潜移默化地来规正自身的行为和思维习惯,通过国学经典来促使青少年高雅素质的养成。
参考文献
[1]陈杰思.中华十大义理[M].北京:中华书局,2008.
[2]李鎏.国学基本教材[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8.
一切教育的执行切入点都在于“攻心为上”。给予孩子一个健康的身心比任何成绩和成功都更重要,这也是给孩子生命成长最优质礼物。是师者“得生心者,得师道也”。
一、鼓励孩子相信自己
1、赏识优点,唤醒孩子潜意识的自信
知识型的家长,很有先见之明,给予孩子赏识教育和建设性的建议。乡村家庭教育意识薄弱,一些家长忙于工作。许多孩子的心理是否处于健康是不被关注的,更不用说被生活所累的家长会注意到要去赏识孩子了。许多孩子在潜意识里变得自卑,容易自我否定,心理脆弱。所以,在校教师应该关注这方面的孩子,给予更多肯定的力量。
教师必先做到,读懂孩子性格、读懂孩子的需求、读懂孩子的优势和劣势、脆弱的根源、读懂孩子的理想。从目光里投射给孩子欣赏,因为眼神的交流远远胜过一切语言。孩子在你的眼神里读懂了你对他的信任和欣赏后幼儿教育论文,内心那份充实的力量是会永远铭记于心的。语言上有意识地、主动地与孩子谈心,在沟通时有意识地告诉孩子如何发挥优势,告诉孩子如何挖掘自己的潜力。被受肯定了的孩子,在心理会渐渐地与理想中的自己走得更近。
当孩子知道被受关注,被受欣赏,而且在他的身边有这么一个可亲可沟通的人在欣赏着他、关怀着他、支持着他。孩子会相信,有人相信他时,他也会相信自己的。而日积月累的这种赏识,将会给孩子带来源源不断的自信心。
2、给予平台,营造孩子潜意识的自信
许多孩子很活泼,从来都是表现中的主角,而更值得我们教育者留心注意的是那些默默在观望的孩子。在他们的心理,他们也期望能活跃地去展示自己,可是平台的局限、能力的玄殊,他们只能是被忽略了,而成为了观望者。一大部份人不敢挑战自己、怕出糗而关闭了自己的活跃的心智。我们时不时制造机会,创造表现的平台,让孩子通过展示自己获得更多的锻炼,通过各种表现发现自己的能力,从而创造一个自信的自我。
3、创造氛围,提升孩子潜意识的自信
来自长者的欣赏会给孩子很大的鼓舞和暗示,让孩子充满信心;同样创造一个懂得互相赏识的群体氛围,更能让孩子潜意识的自信持续一生。
在群体中,让孩子通过互相欣赏,来赞美别人给同伴以鼓励;同样别人也会通过赏识给予他鼓励。这样的群体里流动着人性温暖的一面,孩子懂得给予赏识并同时被赏识着,我想健康自信的种子会深深地埋在他灵动的灵魂里一辈子的。
二、化解孩子情绪的包袱
现代社会浮澡、人性腐化、不良的风气还没全部清除。在乡村,一些文化氛围不够浓厚的地区幼儿教育论文,人文素养较差的地区,许多孩子由于从小的耳濡目染,早就不知不觉地养成了许多自己全然不知的坏习惯和坏情绪。如果不及时有效地帮助他们认识并消除,那么这些坏习惯和坏情绪将会导致孩子演化出许多不良的问题,严重地影响其心智的健康成长论文范文。
1、透视孩子内在的不良情绪
许多孩子因为其父母的不良情绪而受其感染;有些孩子则因为与父母沟通不来,而内心受到许多的疮伤;还有些孩子因为家庭内部关系的种种矛盾,而造成内心的许多消极情绪……孩子正在成长的路上,他们缺乏对外在环境的理性的辨别能力、分析能力,也缺乏相应的内在抗体去面对出现在他们周遭的种种不良氛围。
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健康,让我们带上一双透视眼多关怀一下孩子的表现情况,是哪些内心障碍、心理疾病和困惑的情绪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心智成长?当我们为孩子们找到这些病源的时候,那么孩子就多了一米阳光的健康力量。
2、排解孩子内在的不良情绪
聪明、阳光型的孩子在内心有问题,会懂得及时寻书问师找人排解。若遇到孩子是封闭型、忧郁型、浮燥型、粗鲁型的,那么这类型的孩子的排解能力,就得多多关注了。这群孩子更多的缺乏正确的观念,和理智的心态,所以他们几乎是排解不了自己出现的不良情绪问题。有时甚至还会因为性格因素让不良情绪加速恶性循环。为此,帮助他们排解不良情绪就得多下点心力了。
平时,我就积累了这些好方法:和孩子一起玩他喜欢玩的游戏、活动、运动;与孩子共谈心,尊重他们的感受,倾听他们的需求,给予他们面对问题的正念;和孩子一起出谋划策改变自己的心态;约其他孩子出谋划策从侧面帮助他排解情绪和心理问题。
3、酝酿孩子内在自我调节的能力
师者最好授之以渔。在成长路上的孩子,给他们最好的礼物就是面对问题时的那份强大的内在心态。我们帮助他们有意识地懂得自我调节,让他们自己懂得去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发展。
除了许多心灵书籍、和经典的故事、影片有助于孩子的自我调节能力的发展。我想更多的还是在面对真时情境时的那份心态磨练,更能让孩子获得成熟的内在心智和自我调节能力。所以,校内应该定时开设些心态课程,让孩子学会面对,学会调节心态,并形成积极向上的成长心态。
三、激励孩子发挥内在活力
每个孩子都是一股新生幼儿教育论文,只是潜能是否有在成长的关键期被其充分发挥否。我想我们都应该给孩子更多开拓未来的力量。
1、引领孩子认识自己的未来
孩子是有梦、有信力、有冲劲、有灵气的,他们需要我们给予他们更多的暗示和肯定。让孩子认识自己的未来有无限的开拓力,有美好的前途、一切梦想皆有可能实现,并且一定实现,以激荡起孩子内心那股火热的追求之心。给孩子这般的信力,孩子也会发挥其内在的心力开拓他梦想的领域的。
2、提升孩子内在的竞争意识
只有在对比中,才能彰显能力的水平;只有在竞争中,才能磨练内在的成熟心智。而给孩子正确的竞争意识,等于给予了孩子最丰硕的勇气。让他们在竞争中学会快乐面对,学会成长,学会如何竞技,学会如何去创造……一步步地走向那个成熟的自己.教育的真谛全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