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0 16:29:1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化工创新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化工企业主要任务是有效组织生产进而创造利润,所以中心工作围绕生产和经营,而对技术创新人才的培养滞后于技术进步的需要。
2.技术创新激励机制不到位
大部分化工企业技术创新激励立足于实际创效,也就是在成果转化成效益后才有激励,激励方式单一,而对创新的过程激励微乎其微,尤其在鼓励试验性的创新和原创方面激励缺陷更为明显。3.缺乏足够的技术创新支撑体系技术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参与创新本身所需资源,还需要强有力的后台支撑体系,而化工企业目前普遍缺乏系统的人、财、物的支撑。
二、化工企业技术创新过程划分
技术创新过程根据创新的成果显现可以划分为技术创新准备期、投入期、产出期、后评价期。
1.技术创新准备期
技术创新准备期有两层意思,一是企业确定了明确的技术创新目标,并据此制定具有战略指导意义的技术创新规划,搭建了高效的组织机构。二是科研人员到位,岗位职责明确,科研目标定位准确,科研人员也做好献身科研的准备。
2.技术创新投入期
指技术创新定位,项目明确后,技术创新组织和技术创新人员按照既定方针、目标和要求,实施技术创新的过程。这一过程在技术创新中持续时间最长。创新组织为技术创新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平台和创新保障,并在方向和政策上予以指导。技术创新人员付出艰辛努力,在实验中不断总结,不断创新,不断突破自我思维模式,而行为上的付出、思想的创新、方向的多变性都会随时随地考验一个科研人员的意志。
3.技术创新产出期
是整个技术创新的落脚点,有了前期的准备、努力,就有了技术创新成果。技术创新产出期是对准备期和投入期的全面检验和总结。不管是新技术的应用,还是新产品的出世,都使企业和科研人员有了物质鼓励和精神满足,又会产生新的动力,继续推动技术创新。
4.技术创新后评价期
是在技术创新成果鉴定完成并在推广使用后,在追求创新成果转化后的利润过程中的评价过程。由于技术创新成果具有很强的外部性特征,创新利润容易溢出或不足,加强后评价工作,是对整个技术创新过程的总结。
三、化工企业技术创新过程激励及平衡控制
在技术创新中建立过程激励机制,注重从创意提出,到项目实施、成果转化、市场开拓的全过程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具有正面导向作用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企业使命在于追求效益最大化,将效益和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挂钩需要做好平衡控制。同时平衡控制好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可以解决好各层面和群体对技术创新的利益诉求。
1.准备期的激励机制
在准备期的激励实质上是对技术创新从源头实施激励,实质是对技术创新“概念”的奖励。主要包括科技创意、市场调研、合理化建议等。其中科技进步创意奖旨在开拓科技人员创新思路、寻求创新课题、保护创新成果、激发创新热情,鼓励原创性建议。市场调研奖作为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的专类子项,主要奖励对行业、产品、技术具有全局性趋势研究,对技术创新具有指导意义的重大市场调研课题。合理化建议激励目的是对职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进行奖励,推进群众性合理化建议的深入开展,因为合理化建议是实施技术创新的源泉和基础。
2.投入期的激励机制
投入期的激励重点在于对技术创新的过程激励。主要包括科技项目过程激励奖,其目的是针对部分持续时间长、实施难度大、参加人员变化多、影响深远的重大科技项目,对关键节点实施激励可以确保其能按照计划节点,稳步推进,并最终取得预期效果。
3.产出期的激励机制
产出期的激励分成果激励和成果转化激励两种。成果激励主要包括科技进步奖,目的是对具有自主创新,能形成知识产权,完成工业化应用,具有良好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科技成果给予的奖励,可以细化为包括科研开发、新产品市场开发、推广应用、论证及重大工程建设等类别。成果转化激励主要包括科技项目利润提成奖、专用产品激励奖,其中科技项目利润提成奖旨在对在开发新品,市场开拓,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物耗能耗,提高生产效率等工作中取得直接新增利润的科技成果。
4.后评价期的激励机制
在注重技术创新激励的同时,同样注意不断巩固技术创新所取得的成果,启动对科技进步获奖成果连续三年及以上后评价工作。企业科技主管部门要跟踪获奖成果,对获奖成果效益、效果进行连续三年评估,向上级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提出评估报告。构建技术创新的风险分担机制,对效益、效果不能巩固的成果,要采取负激励,通报批评或者必要的责任考核是可以采用的方法,尤其是对直接责任人的负激励,更会促进技术创新的实效。
四、化工企业技术创新支撑体系
在技术创新中,建立系统完善的配套支撑体系和公共服务平台,对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是必要和有益的。支撑体系也是技术创新的激励的补充和完善,以及为完成这种创新而建立起的保障措施。
1.组建技术智库
大型化工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要有自己的技术智库,有效指导技术创新。从创新方向、领导和组织、成果评审,智库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2.充足的资金支持
技术创新需要“下本钱”,要舍得投入。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紧跟市场需求,更要引领市场需求。在追踪和超越前沿技术时,前期的必要资金投入会很好地促进技术创新。足够的资金投入保证了装备的更新升级、科技实验的材料费用支撑。
3.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具体做法包括在人才的引进上注重针对性、适用性和计划性,注重考察引进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注重与大专院校合作培养模式。以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带动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加强内部经验交流、论文、对外技术交流,开扩技术人员视野。注重年轻科技人员在实践中锻炼成才。建设仿真培训系统、培训信息化平台,搭建科技人员专业知识培训信息化体系。
4.持续完善的硬件支持
企业在技术创新上要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急需优先的原则,加强科研硬件设施的建设,持续提升技术创新手段,为科研人员开展新工艺、新技术研究及新产品开发提供有效的硬件保证。同时编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
5.信息化的软件支持
适应全球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化工企业需要建成高效实用的企业信息化软件体系,为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提供查找资料、收集信息的方便、快捷通道。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可使技术人员方便、及时查询企业内部生产、技术、管理及相关信息,实现企业办公自动化、资源信息化和决策科学化。同时需要建设科技情报信息网络,方便查询相关技术领域的最新信息,收集资料,了解前沿技术的发展趋势,为研发工作提供信息资源。
当今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同时信息技术也在快速的发展,信息化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一大特征及趋势。证券行业是高度信息化行业,证券公司作为证券行业的主要参与者,其信息化发展亦是如此。中国证券行业发展的驱动力是证券信息技术的进步及其广泛应用。本文对证券公司信息化发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一、我国证券公司信息化发展与重点。
90年代初,以沪、深两个交易所成立作为标志,中国证券业开始了实质性的起步。目前中国证券市场的交易技术手段在国际上处于先进水平,成功建立了全国性的交易网络系统,1990年深交所证券市场完成了柜台交易向场内集中交易的转变,中国证券市场在短短十年时间经历了柜台交易所集中交易和无形化网上交易阶段。到2003年我国证券市场市价总值42457亿元,但是与国外相比较信息化发展相对滞后,管理与决策系统、风险监控系统、信息咨询服务系统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证券公司的信息化建设主要是围绕着公司所从事的业务进行的,目前国内证券行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总部管理,在中国,证券业内许多券商的总部是发展相对较弱,这种局面的形成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技术的局限。总部管理就是总部对各营业部进行有效经营监督,有效地避免风险。第二个重点是虚拟化,经营的虚拟化是指证券交易系列流程可通过信息终端远程进行。虚拟化的远程证券经营体系带来的更直接的一面是营运成本的大幅下降和现有的证券交易模式的改变。另外还有灵活多变的资产管理系统也是进行风险定量分析和控制的有效工具,日渐成为大资金投资管理的有效手段和发展趋势。风险控制系统也是未来证券公司生存的根本。
二、我国证券公司信息化发展中的问题。
就证券公司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来说,首先是信息化系统管理水平无法保障安全性、重复建设,资源和资金的严重浪费和系统效率低,业务创新能力差,信息比较分散,很难提高服务水平。传统交易系统的过度竞争和新业务系统的极度缺乏,中国的证券信息化发展中某些证券IT产品的功能和实用性存在缺陷,以目前数据仓库产品为例,目前的数据仓库仍然带有强烈的技术色彩,集中于现有状况的诊断,作为技术部门进行应用分析,无法与经营机构需求相适应,而在仅有技术特征情况下只能成为电子化的报表系统,所以该类信息产品的功能和性能需进一步加强。
其次是信息化发展对证券公司的业务优势没有足够的保护,证券公司作为证券市场交易的中介主体在面对客户时变得电子化,反而忽视自身业务优势的保留,陷入价格战。围绕客户端的创新使得证券公司与合作有关的关联方对客户的影响力增大,证券公司没有对单个券商的业务优势予以保护,客观上对任何有优势的创新起到了推动作用。这种状况下,对证券公司而言,技术创新的时间优势短暂,业务优势丧失;对客户而言参与意愿减弱。最终结果只能是证券公司削价,客户自然流动。同时证券信息化的发展对于客户服务所存在的业务上的需求被技术开发商遗忘。这就要求证券公司在进行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必须加强管理与技术的结合,增强总部的集中控制力,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三、证券公司信息化发展策略探讨。
在竞争环境日益激烈的证券业中寻找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己经成为证券业关注的焦点。就证券公司的发展中策略来说,首先要建立集中交易平台,以客户为中心的新一代信息系统,整合公司的资源,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下,证券公司信息化整合不可避免,证券公司集中交易即实现数据的集成和应用系统的整合。证券公司集中交易系统其组成主要是由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通讯平台和集中经纪业务系统客户端等四部分组成,有利于降低证券公司交易成本和总部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更有利于创建信息化的基础平台,另外证券公司应在业务数据集中的基础上,建设数据仓库,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也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其次是进一步发展网上证券,着眼于充分发挥网上交易的低成本优势,我国互联网发展迅速,要进一步完善网上证券,侧重于服务的深度,着眼挖掘现有服务手段、业务内容及信息系统的潜力,强调个性化服务,通过对客户个体数据分析,有针对性地提供有效信息指导业务,基于因特网的自动服务与人工服务相结合为客户提供更加友好及时的交易服务,进一步完善数据挖掘和商业智能等技术,网上证券要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战略目标,形成网上服务为中心的综合业务平台,对证券客户提供电话、互联网、移动设备等渠道享用证券交易,信息查询等服务。
二、公共行政管理的特点
(一)全面性
公共行政管理的全面性,体现在它对国家资源调配和事务处理,都有一定的主动权和掌控权。从提品的角度来看,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相对,主要是指社会公有事物的共享与传播,既包括了物质层面的具体资源,也包括了精神层面的人力及思维资源。一方面,政府部门作为主要的行政单位,对公共行政管理作出了巨大贡献,无论是市场物资的调配与控制,还是企业内部资源的统筹管理,行政机构都作出了合理化的产品提供和拓展;另一方面,政府部门作为主要的人才培养机构,仅通过与学校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互动,加强了对应用型人才的整体培养,还协调学校与企业单位之间的联系,促使,多元化的应用型人才得以开拓市场,真正作用于社会。由此看来,提品作为政府机构公共行政管理的重要内容,对社会资源的调配和管理起到了直接作用。
(二)公平性
当今社会,政府机构首推公平性和公正性原则,这就意味着公共行政管理的实施,进一步落实了公平性。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政府机构所推行的公平性,落实到社会层面的各个阶段中,对不同行业的不同人员都起到了重要影响。公平性原则往往受到两方势力的共同牵制,其一是政府机构为主的公共行政单位,其二是司法机构为主的相关法律条文。在公共行政单位方面,对于公平性原则,往往呈现在资源调配和人力资源管理中,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调配,往往考虑到公平公正原则,不会因为权势或能力,而产生一定的分歧和局限,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公平性的有效运行;而在政府依法行政方面,出于公平性的考虑,对于不同的社会阶级采取相同的法律制度,这就使得制度的实行和推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其公平性,而这自然也就成为了依法治国条件下,政府实施公共行政管理的重要特点。
(三)强制性
公共行政管理的强制性主要体现在政府部门的依法监管上,从政府机构政策的落实和实施角度来看,强制性作为依法行政的重要特点,对公共行政管理的进一步强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主导作用。从依法行政的对象来看,法律法规针对于每一位公民公平使用,不会因为公民的权和钱而受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普通公民的政治权利,使得公共行政管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这是公共行政管理强制性得以呈现的必要保障;从依法行政的制度来看,国家行政管理的制度完善进一步落实了强制性的基本原则,从现阶段的工作行政管理建设上来看,无论是公共行政管理的资源配置还是人员调控,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强化了法律性的保障,这也就意味着,社会工作行政管理不再局限于原有的管理模式,而是进一步强化了强制性原则对公共行政管理的力度和作用。
(四)宏观性
政府机构在处理公共行政管理事务过程中,往往会呈现出宏观性的特点。这也就意味着,政府这一公共行政管理的重要机构,对于市场资源的控制、调配和监督,通常会选择政策扶持和制度管理。区别于市场方面的微观调控,政府从宏观的角度着手,不仅大范围地参考和审读了过去的历史文献资料,对以往的实战经验作出了相应的分析和研讨,还针对现阶段公共行政管理事务处理的实际发展情况,寻求其中所存在的相应问题,立足宏观性的角度加以分析和理解。从目前的公共行政管理角度来看,政府部门的管理模式主要是精神领导和组织领导,这种以文化思想效益为主的建设,政府部门主要是起到了宏观调控的作用,而对市场的调节与处理,则予以了一定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三、公共行政管理的发展情况
(一)政企信息交互明显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行,社会各层面间的相互合作力度逐步加强,使得当今社会对于政企结合的现象,也逐渐趋于增多。这也就意味着,政府机构的发展情况,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后期发展,而企业的实际发展现状,同样会作用于政府后阶段的整体变化。政企信息交互明显,使得公共行政管理工作的落实受到了一定的波动。一方面,企业的资源配置和资金支持,对政府的宏观发展提供了契机和帮助;另一方面,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发展现状,会直接影响到市场秩序的稳定性,最终作用于政府部门的发展和规划。
(二)公共行政管理涉及面广
公共行政管理是国家行政部门处理国家事务的重要活动,因此,往往会涉及到多个领域的多个方面。在这样的基础下,公共行政管理并不只是单一的理论知识的运行,而是社会实践经验的汇总和革新。由于公共行政管理的涉及面较为广泛,这使得公共行政管理工作开展的难度进一步提高,与此同时,其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影响,也成为了社会市场秩序能否稳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对社会的平稳发展与否有着密切联系。
(三)物质和精神一同发展
众所周知,当今社会不再是单一的物质世界,社会各界人士对于精神世界的需求,远远高于对物质生活质量的追求,而公共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同样顺应这项基本原则。根据现阶段的社会发展情况,我国的公共行政管理工作并不仅仅局限于物质事物的处理和完善,更主要的是加强了精神内涵的培养和凝练。在这一社会基础上,物质和精神一同发展。其中,人文主义精神作为重要的精神内涵,已经得到了公共行政管理行业的普遍关注和重视。
四、现阶段公共行政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管理机制不透明
就目前的公共行政管理现状来看,对于内部管理机制的建设,仍然存在不透明、不规范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住了公共行政管理的落实,也妨碍了政府管理在后期建设中的真正应用。对于公共行政管理的落实和开展,通常会受到一定的局限性。管理机制的不透明,往往会带动相关负面现象的产生和出现,例如现象的加剧,则是其的重要呈现和证明。
(二)公共行政管理的人员职能尚不明确
人员调配过程中,往往会存在一些不适应时展需要的负面现象,而正是此类现象的推广,导致了公共行政管理未能完全适应社会进步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公共行政管理的力度欠缺。从人员职能角度看,原则上,不同员工应当持有不同的管理职能,然而,由于受到制度的局限性的限制,往往存在一部分人员的篡位现象。人员职能的尚不明确,使得公共行政管理内部的分工尚未细化,容易造成管理机构的秩序混乱和结构冲突,这是不利于社会的整体发展的。
(三)公共行政管理模式
陈旧对于公共行政管理的落实,我国相关机构主要是采取了传统的管理模式,由于陈旧的管理模式未能真正适应现阶段发展的实际需求,这就导致了,当今社会的公共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受到了一定的局限性和限制。从政策公开化角度来看,对于政府政策的公开,政府及其相关机构往往会采取纸质文案的方式,由于未能充分考虑到网络技术的应用,通常会造成政策公开的局限性。在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下,容易导致政策公开的广度和力度无法得到有力保障;而从监督管理角度看,政府的监督没有充分考虑到电视媒体的重要性,因此,对于等公共行政管理的负面现象,未能作出及时的批评和指正,这将会影响到政府机构的后期建设和未来行政管理建设的稳定性和长久性。由此看来,陈旧的公共行政管理模式对于社会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五、公共行政管理的创新化对策
(一)强化社会对政府机关的整体监管
众所周知,社会是一个高度统一和合作的整体,无论是日常工作的开展,是社会整体的进步,都呈现出合作共赢的发展趋势。这也就意味着,强化社会对政府机关的整体监管,是后期公共行政管理创新化的重要对策之一。在具体落实过程中,首先应该仔细分析社会与政府机关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根据两者的互动关系,正确拟定合理的解决方式。一方面,通过政府部门的核心监管力度,来加强其对社会市场秩序的稳定和协调;另一方面,也通过社会监督这一重要权利的实现,来强化社会各界人士对政府机构后期发展的监督和管理。通过社会层面的整体势力和政府部门的核心势力相互结合,最终作用于公共行政管理的创新性发展。
(二)充分应用电视媒体的监督作用
电视媒体作为新晋的监督机构,凭借其明显的透明性和广泛性,而对公共行政管理工作的落实,起到重要的监督和管理的直接作用。在后阶段的发展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充分完善电视媒体行业的发展机制,遏制住电视媒体的不透明现象,以强化电视媒体的实际监督力度。换句话说,在未来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政府部门应当充分认识到电视媒体对公共行政管理重要的监督作用,通过相关法律法规和行政政策的开展,从而奠定电视媒体生存和发展的理论基础。而电视媒体也应该完善自身内部机制,通过对不规范社会现象,尤其是对违规的公共行政管理工作,要进一步加强社会层面的整体监管力度。
(三)加强网络技术的合理应用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网络通讯技术已经普遍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需要,这也就是说,通过加强对网络技术的合理应用,可以作用于公共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和落实。网络技术的日益发达,为政府工作的监督和管理提供了契机。在后阶段的发展过程中,主要是应该通过网络技术的应用,促成线下和线上两种行政管理模式的有效合并和完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加强网络技术的应用,不仅是当今社会强化行政管理的重要举措,对于企业的私人管理以及人员调配等社会现实问题的处理和解决,同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和借鉴。由此可见,强化网络应用技术,是造福于社会整体发展的必备良药。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十七大再次强调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公共服务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是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要求生产发展,同时更应重视经济社会文化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和水平不仅关系到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而且也事关农民基本文化权利的实现,因此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新农村建设视野下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公共文化服务是由社会公共部门和准公共部门共同提供的,为满足社会公众基本文化需求,实现公民基本文化权利所必需的文化环境与条件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它具有公平性、公益性的特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受益对象是全体农民,服务内容主要包括农村娱乐、科技知识、文化信息。农民公共文化需求的满足程度,农民文化素质和文化水平的提高程度是衡量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效益的根本尺度。随着党和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视提高,及由经济发展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局面,但由于长期以来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农村文化建设投入不足造成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严重缺乏,农村公共服务效益低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先经济后文化,造成当今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边缘化
目前,经济发展是各级政府首先追求的工作目标,认为在农村发展资金有限的情况下,由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时间长且见效慢,理应优先发展经济。同时由于各级政府政绩考核也存在重视经济效益,轻视社会效益,重视GDP的增长,轻视文化成果建设的倾向,以至于公共文化建设缺乏动力、对思想文化发展缺少引导,造成农村公共文化投入严重不足,公共文化产品严重缺乏,直接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
(二)重“送文化”轻“种文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非所需
随着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视,各级政府纷纷开展了“文化进基层”、“文化下乡”等活动,建立了流动文化车、文化小分队,电影放映队,提供各种形式的文化服务。这些活动丰富了广大农民的文化生活,缓解了农村文化服务及产品不足的矛盾,但这种自上而下单向度灌输性的文化供给方式,缺少农民的参与,忽视农民的情感表达,往往表现为城市精英文化对乡村文化的改造,远离了农民的日常生活和乡风民俗,没有了纯朴的农村气息,导致适合农民欣赏风格和消费水平的文化服务和反映农民现实生活的文化产品寥寥无几,且缺乏多样性,难以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造成农村公共文化供给和农民文化需求的严重错位。
(三)农村文化生活匮乏,腐朽文化死灰复燃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闲暇时间逐渐多起来了,私性文化迅速发展,农民对文化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但目前农民的主要活动还是看电视、上网、打牌、打麻将、聊天,活动内容少,形式单调,一些偏远山区农民几乎没有文化生活。由于对农村文化缺乏积极引导和管理,一些腐朽没落文化出现畸形的发展,比如农民热衷于兴建庙宇,烧香拜佛,修建祖谱等活动,由于文化生活缺乏,一些人精神空虚、信仰迷茫、价值观缺位,造成赌博成风、封建迷信盛行、地下猖獗等不良现象出现,引起了农村社会治安的混乱,违法犯罪活动的增加,直接影响新农村和谐社会的实现。
(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基础条件差,不能满足文化发展的需要
由于资金投入不足,乡镇虽然建立了文化服务站,但有的连基本活动场所都没有,有的房屋破旧急需修建,且活动设施陈旧短缺。一些村建立了图书室,但提供的书籍少,且农民看得懂用得着对农民致富有所帮助的科技类图书少之又少。图书室开放时间短,有的甚至只是在应付检查时开放,图书室成了摆设。同时农村文化工作人员也面临短缺的局面,由于工资少待遇差难以吸引具有高素质的文化工作者到农村来,然而一些有专业水平、懂管理的乡镇骨干人才却纷纷跳槽,留下的专兼职人员年龄普遍偏大,知识老化,专业水平低,这些影响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乡村民间文化艺人是活跃于农村中的一支重要队伍,他们扎根农村,有着深刻的农村生活体验和浓厚的乡土气息,有些甚至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他们为农民所熟悉和喜爱,但由于缺乏专业艺术指导和资金支持,活动随意性大,缺乏文化艺术创新,没有充发挥地方文化生力军的作用。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理念创新
服务型政府的重要职责是提供公共服务,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要改变文化发展明显落后于经济发展,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不均衡的现状,必须首先树立与人为本科学发展、经济与文化统筹发展和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理念,用先进的理念指导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一) 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
以人为本是人本观在当今社会的继承和发展。以人为本就是党和政府要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立足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也就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要贴近农村、贴近生活、贴近农民,以服务广大农民为宗旨,以满足农民文化需求和精神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对文化的渴求越来越强烈,因此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中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理念首先必须明确以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也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的根本文化利益,切实解决农民文化需求中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这就要求政府应提供更多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切实保证让农民享受到文化发展的成果。
其次,要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根本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不仅要着眼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而且也要着眼于提高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技文化水平。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中通过文化宣传摆脱封建迷信思想和小农意识束缚,通过普法教育增强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通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提高农民农田科技水平,增强发家致富能力,从而实现文化服务的双重目标,不断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
最后,要坚持尊重农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农民的创造性。应鼓励农民积极投身于农村文化建设中,支持农民开展各种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引导农民在公共文化建设中自我创造、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同时虚心听取农民的意见建议,以农民满意不满意,喜欢不喜欢作为评判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坚持经济与文化统筹发展的理念
就是要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重视文化事业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需求,把加快经济发展与促进文化进步结合起来。在过去很长时间我国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目标,忽视文化事业的发展,造成文化事业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并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对经济建设的影响作用越来越显现出来,文化既是生产力,又是竞争力,现如今文化发展已深深融入经济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同时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而且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因而,政府应把发展文化事业纳入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统筹安排,大力推进经济文化互动融合,把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有机统一起来,走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由于文化事业发展具有周期长、见效慢,不能立竿见影的特点,因此在文化建设中不能急功近利,而需长抓不懈,不断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我国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
特别是在新农村建设中,一方面要通过发展经济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和资金支持,另一方面通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逐步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创造出更多面向农村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同时大力推进文化内容和服务的创新,增强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实现乡风文明,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因此应把经济和文化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统筹经济文化发展,努力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尊重农民的文化权利且坚持均等化理念
文化权利是民主社会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它包括选择和享受文化成果的权利,参与文化活动的权利,开展文化创造的权利以及文化成果应受保护的权利四个方面内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必须满足这些要求。尊重公民文化权利既是民主政治的根本要求,也是和谐社会的基本任务。公民文化权利的核心是公平性,因此在强调公民文化权利时应坚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原则。所谓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是指“全体公民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机会均等,结果大体相等,同时尊重社会成员的自由选择权”。目前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还处于初级阶段,强调的是“底线均等”,即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应当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定位在实现区域基本公共文化均等化上,同时加快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兼及居民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由于城乡二元结构长期以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存在严重的不均衡性,城乡差异大,因而在公共文化服务上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城乡一体的、统一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工作中应重点突出农村,国家政策资金应向农村倾斜,公共文化服务更多地面向农村、面向基层。同时充分利用有限的文化资源建立城乡文化互动机制,比如通过流动图书馆、流动文化小分队、流动放映队等形式,实现城乡资源的共享,确保广大农民群众享受和城市居民均等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除此之外,还要重视流走于城乡之间的广大农民工的文化权利,由于他们长期离乡背井来到城市,但又不能真正的融入城市生活,成为流走于城乡之间的边缘人,他们即不能享受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又不能和城里人享受同样的公共文化服务,造成农民工长期以来文化生活缺乏、枯燥、精神空虚,呈现“文化孤岛”现象。因此政府应尽快将农民工纳入公共文化管理范围,通过社区、工会等组织向农民工提供公共文化服务,让农民工和城市居民享受同等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长效机制的构建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加快发展农村公共文化事业,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不仅要求政府要创新服务理念,还要求政府多方入手全面规划,系统管理,不断创新,建立完善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长效机制,从而保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顺利开展。
(一) 加大农村公共文化投入并拓展投资渠道,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开展需要充足的资金投入,当前政府的财政投入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改革开放后,我国在公共文化服务上的投入逐年增加,但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实际需求相比还存在资金短缺结构不合理的现象,随着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乡财县管的分权财政体制是我国公共财政体制的一大进步,但财权与事权的不对等,造成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资金不足,因此应进一步扩大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增加文化建设资金,均衡农村公共服务能力,同时乡镇也应不断开拓地方特色文化项目,从而更多地获得中央及地方政府的专项资金投入和扶持。
政府的财政投入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资金来源,但不是唯一来源,因此,在发挥政府财政投入的主导力量的同时应根据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积极拓展资金渠道,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的资金投入机制,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群众受益”的发展格局。鼓励、支持、引导社会各界、民间团体、公民个人参与公共文化事业,实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市场化,为此应消除非政府组织投入的体制性障碍,放宽对农村文化市场投入的准入条件,完善文化市场法律制度,并在政策、税收、征地等方面给予优惠,吸引社会资本通过投资、集资、捐资、赞助等形式兴办农村公共文化事业。此外乡镇也应积极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地方特色文化产业,通过特色演出和特色文化旅游等项目增加财政收入,自行解决一部分公共文化服务所需的资金,缓解农村公共文化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
(二)创新服务主体和服务方式,形成“一主多元”的供给新模式
公共服务是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责,政府是公共服务的核心主体,是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者和管理者。目前,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主要由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负责,企业和民间力量较少参与,因此必须突破这种政府包办文化的模式,创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主体,转变服务方式,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农民参与公共文化,通过多方合作相互影响相互配合,形成互动机制,进行优势互补。政府主导下,政府、市场、社会、个人相结合的“一主多元”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要求一方面继续发挥政府的核心主导地位,在资金投入,配置农村公共文化资源,确立农村文化服务的内容,制定文化服务法律政策、确保农村文化服务均衡性、安排重大活动等方面加强监督管理,积极组织实施。
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入企业和民间资本办文化。企业是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积极参与主体,企业除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承担经济责任外还承担着社会公共责任,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福利事业和公共文化事业,因此,应鼓励企业通过捐资、捐助、扶持等形式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的生产。对由于政府文化服务缺位,市场调控失灵,造成政府干不好或市场不愿干的文化服务,可引入非营利性质的社会组织,它们是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重要主体,由于这些社团、基金组织具有志愿性、公益性、非营利性,对于一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真空地带,如在教育科技、信息传播、文化娱乐、法律援助等方面能为农村居民提供大量公共文化服务,有效弥补政府供给和农村社区内生性供给的不足。再者,大力支持、鼓励农民自办文化,农民既是文化服务的受益者,同时又是文化活动的主体,要鼓励农民创建各种文化组织,比如“农家书屋”、“农民文化大院”、“业余表演队”、“业余剧团”等,支持农民自办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农民自己参与组织的文化活动能贴近农村的生活,反映农民的心声,获得农民欢迎,同时农民自编自演、自娱自乐、自我教育,一方面能吸引广大农民积极参与,同时还能挖掘优秀地方文化,形成当地特色精品文化,也有利于形成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促进新农村建设。
(三)重视培育人才,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建设
素质好、专业技术水平高、管理能力强的文化人才队伍是农村文化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条件,但长期以来由于部门重视不够,农村公共文化管理和服务人才紧缺,且整体素质不高。同时基层文化服务站工资少、待遇低,难以吸引高素质人才,这些直接影响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效益和水平。
为此,必须强化几方面的工作,首先建立一套能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的良好制度。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解决工资待遇低等问题,通过人事制度改革打破身份、资历限制,激励文化人才脱颖而出,给予发展平台,充分发挥他们在农村基层文化服务中的组织协调管理能力。同时,积极创新基层文化人才的引进模式,制定人才引进计划,鼓励有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的人才担任专兼职工作,发挥农村文艺骨干和离退休文化工作者的作用。其次,重视人才培养,加大农村基层文化服务人员的培训、教育。政府应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定期组织基层人员到艺术院校、文化团体系统学习,或邀请文艺工作者,专家学者深入农村,举办短期培训或现场指导,通过这些措施提高基础文化服务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再次,高度重视民间艺人的发现和培养工作。农村民间艺人扎根农村,能农能艺,他们的演出源于生活,贴近实际,为农民群众喜闻乐见,因此农村民间艺人是农村文化事业的一支重要队伍,他们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宣传社会新风尚和党的方针政策及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但长期以来他们被排除在公共文化政策以外,成为边缘文化群体,因此政府应对民间艺人给予一定的物质保障,解决他们基本生活问题,让他们有更多精力用于文化创作上,同时为他们提供更多演出机会,鼓励、帮助民间艺人组织开展文化活动,引导他们互相学习,加强交流,促进乡村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并为他们提供一定的学习深造机会,为民间艺人搭建发展平台。
一?中国工业设计现状
当我们说到日本电器是我们就会想到它所蕴含的日本人的精神,当我们一提到英国的家具就会想到英国皇家的气派,当我们提到德国的产品的时候,也许你会马上想到某件产品的加工精细和产品本身的稳重感,但是当我们提到中国的产品,你又会联想到什么?你会用什么样的语言来描述。
我国正处于工业设计的起步阶段,在日新月异的现代化时代,国内各类家电、家具等企业不断涌现及国外设计的产品不断入驻中国,各个行业产品竞争日益激烈。在这种形势下,很多企业为了笼络客源,开拓市场开始走“文化产业”道路,利用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来不断进行创新,在公司设计生产的产品中,融入一些中国的传统文化,使产品更具有自己的特色,从而希望赢得更广阔的市场。
二?传统文化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
那么我们该如何来将中国传统的文化融入到工业设计中?如何能将这两者完美的结合,如何创造出我们中国新的设计文化?
中国的传统文化所包含的是及其丰富的,中国建筑,衣冠服饰,古玩器物,传说神话,琴棋书画,诸子百家等等。中国传统文化世世代代传承,无论是物质形态还是思想文化,无论是材料还是颜色,无论是建筑还是服饰,都给后人留下了丰富宝贵的、可供借鉴的设计资源。
1. 以中国哲学思想为基础的创作理念
在思想方面,我们就有诸子百家的思想,比如庄子的“天人合一”,就是教育人们应该与自然和睦相处,不能破坏自然,在现在人们关注自身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而可利用资源的日趋枯竭,严重阻碍经济的发展的时候,提出的现代工业设计要讲求绿色设计是十分一致的,就比如塑料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难以收拾的后患,塑料给环境带来了 “白色污染”。韩非子的“物以致用”,强调了产品的功能发挥到极致,等等。所有这些先民的造物思想虽然在当时没有针对产品的设计提出,但对现在的工业产品设计的影响却非常深远。我们在设计产品的同时要运用到这些先人的思想,比如我们的奥运场馆“鸟巢”、“水立方”就很好的运用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天圆地方”思想。
2. 古韵外观加以运用设计
在形态造型设计上来说,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一些器皿的设计形态是千姿百态的,从自然的到刻意的,从写实的到抽象的,无奇不有,我们所知道的就是祥云火炬,祥云在中国具有上千年的时间跨度,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其造型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 纸卷轴和中国特有符号相结合加上现代设计进行的整合,就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奥运火炬。比如说我们要对酒瓶的进行设计,那么就可以参考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得一些青铜,彩陶器皿。
3. 各种材料运用
中国传统文化中很多东西的制造都是随地取材,可是说是手边有什么就可以是做什么,早期用泥做成器物,在演变中,泥在慢慢发展中参入新的成分成为不可思议的材料。像木材、丝线、竹子、牛皮、砖头、金属这些都是很一般的材料,可是我们的先人却可以运用这些平凡的东西创造了不平凡的东西,比如我们的彩陶、竹简、织绣、漆器、还有著名的景泰蓝。在我们现代工业设计中就应该要运用各种材料,不要拘泥于同一种材料。我们可以运用不同的材料来表现不同的设计风格,更好地展示我们所设计的产品的韵意美。
4. 合理借鉴民间工艺
中国独有的民间工艺是中国的文化瑰宝,工业设计也可在此吸取养分。剪纸就是其中一样,剪纸工艺史很宝贵的传统财富,很多丰富的图案造型都是在剪纸中体现出来。在一些工业设计的过程中就可以将剪纸融入进去,那是别有一番风味的。比如说上图中采用剪纸的方式做成的灯具,别具一格。还有剪纸技术融入到家居灯上就给吊灯赋予了新的含义,形成一种特殊的产品文化。还有传统的中国结,就是利用了编织技术将绳子变得如此浓墨重彩。北奥运会徽就运用了印章的方式,很具有中国特色,在产品的设计中也可以将这些编织的技术融入进去。还有一些什么风筝,泥塑等等工艺都可以运用。
四?传统文化应用于工业设计的思考
中国传统文化应用于工业设计中不能仅仅是简单的复制,我们应该从深层次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结合所设计产品本身的特点和功能,提炼出某种文化的精髓和核心内容,从而进行创新与创作。
在现代工业设计中,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不是全盘否定,当然也不可能是全部吸收。当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好的,但是我们不能一味地去索取,一味地加于现代工业设计上,我们应该要做到创新。我们国家现在提倡“创新型”国家,就是要以创新为核心。与我国毗邻的日本就是一个好的典例,日本在二战后是处于战败国,国内更是萧条一片,但是日本积极走创新之路,不断突破,短短数十年间已成为世界不可忽视的国家。日本的设计很有特色,就是小巧精致,就如日本的本土文化。日本所设计的一些东特之处在于它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工业设计都创造性的相结合的,两者密不可分。我们就是要学习这样的创造能力。
中国的工业设计是还不成熟的,但是我们要从“中国制造”跨越到“中国创造”就是要在工业设计上寻求突破,在工业设计上进行超越。我们有着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本身我们的传统文化就是十分的吸引人,加上我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加创新,将现代工业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相结合,融入新技术,新理念,新思维,那么我想我们就会拥有一种独一无二的中国现代工业设计之美。
参考文献:
[1] 祝帅. 中国文化与中国设计十讲.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8
1.1大学体育的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大学体育文化的核心文化,是高校依据办学理念、培养目标、教学特色制定的体育文化精髓,是物质文明基础上形成的精神文明。精神文化是高校体育教学的核心和灵魂,也是高校师生共同坚守的价值观念和精神信仰,体现高校文化的历史发展、师生愿景及办学宗旨,同时也是衡量高校体育文化的形成与否的标准。因此,高校应当大力倡导体育精神文化的思想,加强体育文化教育,提高师生的集体荣誉感。
1.2大学体育的制度文化。制度文化包括高校体育制度、教学规程、体育规则、体育评价制度以及相关规章等,属于制约性的文化,使得体育教育中的教与学有章可循。比如体育教学制度对教师实施教学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进行明确的规定,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体育竞技规则是人类长期进行体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项目规则,对提高学生体育能力和规范体育行为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总之,制度文化是大学体育文化的中层文化,可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行为和习惯,树立学生坚定的体育信念和价值追求。
1.3大学体育的行为文化。文化行为包括体育宣传、竞技比赛、群体活动等,高校可以通过创办运动会、专项体育竞赛等方式,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丰富校园体育文化,营造一个活跃、生动、健康的体育文化氛围。比如通过宣传横幅、宣传活动、宣传单等方式扩大体育文化的影响力度,使体育文化观念深入学生的心间,促使学生自觉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提高体育的教学质量。
1.4大学体育的环境文化。大学体育的环境文化是高校实施体育教学的基础条件,包括学校的体育器械、体育场馆、体育教材等,是大学体育文化实施的物质基础。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依赖于环境文化的发展和完善。因此,高校应当加大投资力度,增设充足的体育设施,建设完善的体育场馆,提高环境文化的价值,促进高校的体育文化的和谐发展。
二、大学体育文化的功能及拓展
如前文所述,大学体育文化结构内容丰富,是一个开放性、可创造性的结构体系,通过有机整合创新,可以充分拓展其相配套的功能,提高大学体育文化的影响力度,促进大学体育文化事业和谐稳定发展。
2.1大学体育文化的教育功能。大学体育文化功能不仅局限健身的功能,其包含丰富的学科知识、竞技规则、民族精神等方面的文化内涵具有教育功能。通过学习体育文化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民族荣誉感和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并指导师生正确的进行体育锻炼,规范的参与体育活动。因此,大学体育文化教育功能可以陪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2大学体育文化的体验功能。大学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不同,其教学过程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通过丰富的实践体验对理论知识进行巩固和学习,属于体验式的教学模式。教师或学生在参与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中,通过身体和心理对活动进行深刻的体验,感受其中的文化和乐趣,在获得肢体锻炼的同时享受到体育活动带来的情感刺激。因此,大学体育文化具有情感体验功能,使得师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活动情感的愉悦和满足,进而产生个性化的精神、文化、价值取向,对于发展师生的体育特长和个性意义重大。
2.3大学体育文化的生成功能。高校是传承文化、构建文化、创造文化的特殊社会组织,而大学本身是文化发源和创新的源泉,而丰富的体育文化同时也是文化创新的动力所在。因此,大学体育文化具有生成功能,是对体育价值观、精神主旨、活动方式、体育竞技规则等进行改革和创新的能力。大学体育文化的生成功能是高校适应社会文化发展而自觉形成的驱动能力,促使高校体育文化不断的随社会文化发展的需求进行更新,达到与社会精神文化高度吻合的最佳状态。当前,国民体育健身意识不断提高,时代赋予大学体育的使命不仅局限于对高校师生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更应该衍生成社会全民健身锻炼的局面,达到提高我国国民身体素质的目的。
[中图分类号]G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2-0062-01
要想创新乡镇群众文化工作,必须认识到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性,不断丰富群众文化工作的内容和形式。要想实现乡镇群众文化工作的创新目标,就必须加强对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文化工作者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只有群众文化工作者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提高了,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人民。
一、乡镇群众文化的特点
(一)地域性
我国群众文化具有很强的地域性。比如,高甲戏在我省闽南地区是比较受欢迎的,无论男女老少都比较喜欢,但是北方地区就不太喜欢这种文化形式。不同地区的群众对群众文化的需求不同,这也是不同地区拥有不同群众文化形式的原因之一。
(二)多元化
乡镇群众文化工作的目标是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由此可以看出,群众文化工作和群众是有紧密联系的,如果群众不积极参与到群众文化工作创新中,群众文化工作就失去了创新的源泉。不同层次的群众对群众文化的需求不同也决定了群众文化工作的内容和形式必须实现多元化,才能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群众的需求。只要是群众需求的,群众文化工作都必须涉及,群众文化工作必须进行不断创新,不断丰富工作内容。
(三)功能多样性
群众文化来源于民间,群众文化并没有经过系统的分化。人们在创新群众文化工作的同时,也享受到了群众文化工作的成果。在乡镇地区,群众文化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群众文化把多种功能集于一身,让人们得到多重满足。也正是因为群众文化具有多重功能,才能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群众的需求。
二、创新乡镇群众文化工作的途径
(一)丰富群众文化工作内容和形式
要想更好地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乡镇群众文化工作就要不断创新工作内容和工作形式。如果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一成不变,群众就失去了参与群众活动的积极性,文化活动的开展也就失去了意义。群众文化是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文化的体现。因此,乡镇群众文化工作的创新必须以国家先进文化为基础,不断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很多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都和国家法定假日有很大的联系,群众文化工作就可以以法定假日为突破口,开展不同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比如,植树节可以组织群众去义务植树,美化环境。这样就可以把群众文化活动和群众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
(二)加强群众文化工作的商业运作
如今,我国乡镇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主要依靠政府的资金扶持。但是,政府的资金扶持根本满足不了群众文化工作开展的资金需求。要想实现乡镇群众文化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创新,就需要把商业化运作方式引入到群众文化工作中。群众文化工作的商业化可以更好地为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奠定物质基础。群众文化工作必须不断创新工作模式,才能更好地实现群众文化工作的创新目标,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群众文化活动商业化也是群众文化活动发展的必然趋势。
案例:高甲戏是福建五大地方剧种之一,也是闽南诸剧种中传播区域最广、观众面最大的一个地方戏曲剧种,它的足迹曾遍布于晋江、泉州、厦门、龙溪、台湾等闽南语系地区,还流传到华侨居住的南洋一带。2006年,它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高甲戏的音乐唱腔兼用“南曲”“傀儡调”和民间小调,以南曲为主,兼收木偶调和民间小调,并在旋律节奏上进行了必要的改革,使之适合舞台上表演各种人物性格的需要,具有浓郁的地方韵味。唱工用本嗓,唱字行腔雄浑高昂,也有清婉细腻的音韵。
2000年以前,某乡镇认为高甲戏就是一种群众文化活动,是供人们茶余饭后休闲娱乐的。2000年以后,该乡镇群众文化工作经过不断创新,改变了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模式,逐渐将商业化运作模式加入到群众文化工作中。当地政府和企业合作,群众文化活动加强了企业的广告宣传,群众文化工作者也可以从演出中获取效益,为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和创新奠定物质基础。
(三)提高群众文化工作者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乡镇群众文化工作是为群众服务的。要想创新群众文化工作,就要加强群众文化工作者的培训,不断提高群众文化工作者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为实现群众文化工作的创新目标,也可以外聘一些专业人员,提高群众文化工作的创新水平。群众文化工作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这也就要求群众文化工作者必须掌握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为群众文化工作的创新做贡献。乡镇群众文化工作者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对工作创新的成效有很大影响。
总之,群众文化工作的目标是服务群众,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提升人们生活品质。不同层次的群众对群众文化的需求就会有所不同,因此,只有不断创新工作模式,提高创新水平,丰富群众文化工作内容和形式,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对群众文化工作者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我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留下众多的优秀文化,一代一代传承至今,虽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弘扬光大,但是文化工作仍然需要创新和发展,只有不断的创新和发展才能为文化工作带来活力。尤其是在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当中,文化工作者要体现出自身价值,把握方向,加强文化传承及创新,义不容辞的承担文化创新工作的责任和义务,为文化的创新发展提供有力的鲜血。
一、群众文化工作创新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充足,于是开始追求丰富的精神世界。因此,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变得至关重要,其中群众文化在文化工作中体现出较为独特的作用,群众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主体,是我国文化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群众文化工作的顺利进行,能够有效提高群众的自身素养,从而提高社会的文明水平。群众文化作为基础文化工作的重点,创造性地参与和开展社会性文化活动在社会的和谐发展中具有重大意义,是丰富人们精神世界的有效途径。
二、文化创新是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需要
许多历史悠久,深为广大群众喜爱的群众文化活动,所以能形成传统,相沿成习,世代相传,就是靠着群众文化活动的继承和弘扬。群众文化活动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总是不断地衍生和发展新的活动形式。长山子镇素有“花儿之乡”的美称,顾名思义长山子镇具有“花儿”的文化传统,在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长山子镇不忘推进文化创新,加快以“新疆花儿”为代表的文化事业和产业的发展,努力创造出更多的讴歌时代、反映现实生活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推出更具有地方特色的“新疆花儿”精品,不断开创“新疆花儿”创造活力持续进发,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的新局面。
弘扬传统文化的过程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近年来,长山子镇在弘扬传统文化,发展“新疆花儿”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长山子镇推陈出新,以个体为单位,在长山子镇马场湖村村民王秀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疆花儿”自治区级传承人)家中开办“花儿小院”,将“新疆花儿”传承下去,在弘扬民族文化,挖掘和继承民间文化遗产方面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2016年长山子镇将金穗苑小区绿地广场打造成“花儿大院”,以及长山子镇“丝路花儿苑”的建成,通过这些平台,搭建百姓舞台,为各族群众提供了学唱、传唱“花儿”的平台,更为东西南北疆、区内外“花儿”文化的学习交流提供了平台。长山子镇在充分吸收和继承传统文化一切积极成果的基础上,力争实现真正的文化创新。将旅游与文化有机结合,把“新疆花儿”文化元素融入到旅游产业当中,发掘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位,做大做强旅游品牌,打造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区域观赏旅游胜地,将“新疆花儿”这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的发展传承、继续弘扬光大,从而发挥“新疆花儿”在旅游产业中的主导作用,以此带动长山子镇各项事业的发展。
三、文化创新在群众文化工作中的作用
目前,我们国家在文化工作实施过程中,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受到广泛关注,尤其是群众文化工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要想群众文化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唯有在鞒写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因此,文化创新在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中的作用是提高文化经济效益、引领文化发展方向、促进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丰富人们生活乐趣等。
文化创新是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灵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群众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形式、手段和机制也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这就要求在乡镇要下大力气协调整合现有文化资源和工作机构,培养一支专兼职结合的文化工作队伍,使之成为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的主力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效益在群众文化工作过程中应当受到重视,而群众文化的建设和开展是文化工作的基础,群众文化的创新和多样化才能够正确的引导文化工作的具体方向,确定更为广泛的发展道路,促进基层群众文化的发展。
文化创新能够更好地带动群众文化的传承。随着我国文化建设的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升,群众文化工作的内容更加多样化,群众文化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传承方式的创新越来越多,不同的创新为群众文化的传承带来更多的机会,增加了文化的传播途径。在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文化在不断的创新,所以文化工作也要进行创新,才能够有机的结合文化的特征进行传承和发扬。
四、文化创新促进乡镇的发展
综合长山子镇的文化底蕴以及文化建设实际情况,长山子镇的文化传播既发扬了传统文化,又进行了文化传播的创新。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充分利用“花儿之乡”的优势,在传统文化传播的基础上,创新出“新疆花儿”等精品活动,大大吸引了广大游客的兴趣,丰富了人们业余生活的乐趣,带动了群众文化的传播,促进了乡镇的发展。
公安部孟建柱部长指出:“加强公安信息化是提高公安机关整体战斗力的重要途径,是提升基层基础工作水平的重要载体,是牵动警务机制改革的重要纽带。”近几年公安机关运用DNA比对、指纹鉴定、信息检索等现代化的手段去侦破案件、预防犯罪,特别是对一些重大案件和高科技犯罪,效果已经在公安工作手段中得到充分体现。实践证明,加强信息化建设已显著提高了我们的打击和预防能力,也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公安民警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公安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
一、公安信息化建设是知识经济时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人口、资金、物资的大流动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光靠过去的人海战术、手工劳动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当前打击犯罪、预防犯罪和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需要。当前急需用科技手段来提高我们的打击和防范能力。现在高科技犯罪和智能型犯罪比较突出,受影、视传媒中警匪片的影响,许多新的作案手段不断翻新,严峻的形势发展使公安工作对科技的需求也将越来越高。从某种意义上讲,公安机关破案率的高低,最终取决于我们的科技水平。近几年公安机关运用DNA比对、指纹鉴定、信息检索等现代化的手段去侦破案件、预防犯罪,特别是对一些重大案件和高科技犯罪,效果已经在公安工作手段中得到充分体现。实践证明,加强信息化建设已显著提高了我们的打击和预防能力,也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公安民警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公安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
二、当前公安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长期系统的信息化建设规划
信息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积累循序渐进、逐步完善的过程,想把信息化建设搞好就要树立长期作战持之以恒的思想。公安机关的领导几年一调换,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尽相同,如果没有一个长期的信息化建设规划来保证各任领导的接力运作的连续性,就难以保证信息化建设的持久发展。
(二)机构设置不规范
目前部分公安机关还没有信息化管理的专门机构,尤其县级公安机关,以武汉市为例,大多数县级公安机关没有科通部门,科通部门设置在指挥中心等部门之下,县级公安机关科通部门有待“正名”,建议市局出台相关文件,整合县级公安机关的科通和网监的力量,成立专门机构对全局信息化建设进行指导。
(三)缺乏应有的专业技术人才
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涉及面广、科学技术含量高、技术更新快、经费投入大的系统工程,如果没有一支专业技术过硬的人才队伍,就很难担当起信息化建设和运用的重任。常言说:干好干不好,关键在领导。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如果没有一支懂技术、善管理、具有高度责任心和事业心的领导队伍,就会形成一种说了算的不懂、懂的说了不算的局面,专业技术人员和领导的交流就会出现障碍,专业技术人员的建议就会被束之高阁,难以被采纳,信息化建设的阻力就会人为增加。在信息化建设中我认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外行领导内行的局面必须改变。
(四)重复建设的问题
现在各个地方各自为战,所建的警务系统在衔接上、共享上有很多问题,能否是公安部牵头建设,然后分发到各地使用。比如:基础警务平台,办公系统,执法办案系统,人口系统等等,而且又可以减少重复投资。
(五)基层领导干部和广大民警缺乏对信息化建设的足够重视
目前公安机关信息化建设还停留在上面抓一抓下面动一动的被动发展形式。这和各级领导和民警缺乏对信息化建设的足够重视和兴趣有很大关系。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也会触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对长期养成传统的工作习惯和模式是一场改革也是一个冲击,当他触及部门和部门、单位和单位甚至一些人的利益时,推行过程中就会产生阻力,如何对待这些阻力和困难,如何解决信息化建设和应用中的问题也是摆在各级领导和民警中的现实问题,我市公安机关提出“不懂计算机的领导将会失去指挥权,不会计算机的民警将会失去工作岗位”的口号,这无疑给那些在信息化推进中的保守顽固派敲响了警钟,只有当广大的基层领导和民警真正从思想上和行动上引起高度的重视,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应用。
三、加强公安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一)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科技队伍建设
基层公安机关领导要从“科技就是战斗力”的高度出发,制定和实施激励机制,对信息化管理和计算机安全工作做得较好的部门或个人予以奖励和提拔,鼓励进行技术创新,进一步激发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以全面促进公安信息化工作的协调发展。正确处理好公安信息化工作与当前公安职能转换的关系,开展分类指导,真正做到公安信息化建设常抓不懈,明确工作职责,强化服务意识,加强工作部署和检查,使公安信息化工作成为履行好公安职能的有力保障。
(二)完善制度建设,消除业务风险隐患
建立健全并切实执行公安信息化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民警的行为和内部制约机制;同时,对每一项新系统的开发、应用均要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出台,做到技术开发和制度建设并举,技术应用和制度保障同步。在工作中,要从小处着眼,发现问题要小题大做,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小的问题和环节,进行督察和改进,逐步建立起“查找漏洞,完善制度,堵塞漏洞,边整边改”的制度保障体系。
(三)注重信息安全,加强信息保密工作
首先,要树立警钟长鸣的安全保密意识,成立相应的信息安全领导小组,把信息化建设纳入单位领导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自上而下层层签订责任状,责任落实到人。计算机安全领导小组要坚持定期检查计算机安全工作,定期召开信息化建设和计算机安全形势分析会,加强对民警的计算机安全教育,研究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分析计算机安全状况,开展分类指导;其次,要坚决实行内外网的物理隔离,禁止任何人非法外联。
(四)加快库区公安情报系统建设
为实施“主动进攻”战略,真正做到精确打击、超前预防,营造和谐、稳定、安全的经济发展环境,公安部门要不断探索研究,逐步建立并完善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情报信息系统,为巫山县库区维稳服务。
(五)开展调查研究,探索信息化建设规律
基层公安机关要结合本职工作实际,研究适应公安信息化建设的科技知识和安全技防新技术,结合现状,加强计算机专业知识全员培训,提高广大民警适应公安信息化建设的能力,在学习中思考,在工作中解惑。通过调查研究,找准公安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各业务岗位结合自身特点,群策群力,在不同视角提出合理化建议,探索公安信息化建设的规律,逐步完善公安信息化体系。
(六)深入开展培训,提高科技应用水平
首先要加强对公安技术人员技术培训,特别是与重要业务系统相关的数据库管理、网络安全和病毒防治等知识的培训,提高维护水平和业务技能,使其能够为基层单位的技术应用提供多层次、全方位、高质量的科技服务。其次要针对目前公安信息化建设应用实际情况,开展全员培训,全面提高巫山县民警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安全意识,以适应基层民警公安信息化发展需要为目标,加大新知识新技能培训。
0 引言
所谓企业文化就是企业信奉并付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也就是说,企业信奉和倡导并在实践中真正实现的价值理念。企业文化建设是以价值观念为核心的思维、心理和行为的方式,是企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及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反映了企业的精神面貌,而且有利于振奋斗志、提高劳动生产力和群众素质,具有导向、凝聚、协调、规范、鼓励功能,对发展企业、造福职工有重大作用。近几年来,为了规范、促进学校办学,建立一套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体制,教育部组织对各高校进行评估。在评估指标中,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是衡量一个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志。高职院校毕业生经过几年系统化的专业学习,基本上能够胜任即将从事的职业,但这并不能保证他们可以如愿以偿地走上自己能够从事的职业岗位。从“胜任”到“到任”再到“留任”,中间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其中任何一项都可能将毕业生们挡在职场之外。而进行有效的就业指导,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一个重要途径。有效地把企业文化与就业指导有机结合起来,可使就业指导的方式方法得到新的改进,工作效果得到进一步加强。
1 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企业是社会生产的基本单位,是企业家调配机制对市场价格机制替代的“小岛”。人的因素是企业生产中最关键的要素。由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相对于对其他资源的利用,企业家对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变数最大,也决定了企业发展的兴衰成败。对人的因素的重视可以说是对“企业文化”这一课题进行研究的成果与核心目的。企业文化自产生之日起,就受到理论界和商界的高度重视,甚至被誉为21世纪决定企业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企业文化重要性体现在:(1)统一员工的目标,凝聚员工的力量;(2)作为硬性制度的补充,约束员工行动,提高企业效率。当这种理念渗入员工的大脑,这种约束就变成了主动的自律;(3)激发每一位员工的最大潜力,为企业所用;(4)打造企业形象,为公众和顾客所接受;(5)能够主动适应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不因故步自封而被淘汰。
2 企业文化与就业指导的融合点
企业文化与就业指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项不同的工作,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许多方面都是相同、相通和相融的。
2.1 两者的对象相同
企业文化与就业指导工作都强调“以人为本”,重视人的因素,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重视培养人的集体意识和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企业文化从研究人的共同的价值取向出发,注重焕发人的精神,塑造人的灵魂,倡导群众的优良作风和好的传统,强调自我激励的作用,在企业现代化管理中实行人性化管理。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在功能定位上,是以人的发展为中心,其首要的任务就是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企业文化与就业指导在培养人的良好品质、塑造人的美好灵魂、激励员工或毕业生更好地服务企业与社会等方面是一致的。
2.2 两者的目的相近
建设企业文化的目的,就是通过强化软管理,激发人的工作热情,从而提高经济效益,进而发展社会生产力。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是在国家就业政策指导下,学校帮助毕业生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职业需求选择最能发挥自己才能的职业,使毕业生全面、迅速、有效与工作岗位结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贡献。因此,企业文化与就业指导工作的共同终极目的都是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发展企业生产力,为经济建设服务。
2.3 两者的社会价值相同
企业文化建设讲究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其本质是挖掘企业员工的内在潜力,使他们按照企业整体需要发展,从而推动企业进步。传统的就业指导作为学生培养的一个环节,往往从属于教学活动,而在大力强化素质教育和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气候下,就业指导是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部分,作为学生的人生指导,贯穿于高职高专教育的始终,是阶段性的连续。通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正确处理国家需要和社会责任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把自己的专业、兴趣和特长与社会的需求结合起来,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
3 运用企业文化创新就业指导工作
我国从1989年开始正式提出并推广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作为正规教育程序的补充和支持机制,帮助学生顺利就业。就业指导工作的推行,有力地支持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对于提高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保障毕业生就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企业文化与就业指导工作的融合点,确立了企业文化与就业指导工作在大前提条件下的相容性,有着相互渗透、共同发展的必然性。将企业文化与就业指导工作有机结合可推动就业指导工作的改革和创新。
3.1 以企业文化为载体,丰富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
美国的沃尔玛公司能成为世界500强之首,与沃尔玛公司的创始人山姆·沃尔顿倡导的超凡脱俗的企业文化是分不开的。比较典型的案例如“趣味购物、星期六会议、兜售亲切、追求变化”等。企业以开展各种活动为载体,把无形的精神、观念、道德寓于各种有形载体之中,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这些良好的企业文化环境,培育了企业群体意识,倡导了企业道德,规范了员工行为,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借鉴。
高校毕业生从走出校门到进入工作单位,中间要经历一段过渡期,以完成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换,这个过渡期就是职业适应期。大部分大学生是在父母和老师关注与呵护中长大的,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提供给他们的一直是简单、宽松的生活环境和单纯的人际环境。当这种在长期教育过程中养成的简单、理想的观念同社会环境中复杂、多样的现实产生碰撞时,这些学生就会产生不适应感。初次进入用人单位环境的高校毕业生,面临着人生中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这期间他们需要适应的远不止技术、方法、操作过程等专业性技能,更重要的是心理的调适,修正、调整、重塑自己的价值观、认知模式和行为方式,学会服从与责任,融入组织文化和工作团队。企业的规章制度、人文环境与学校有很大的差别,为了帮助学生树立质量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等,培养敬业精神,为胜任用人单位的岗位要求做好准备,可以通过举办专场讲座、拍摄企业专题片或请毕业生回校座谈等形式向学生介绍企业文化和要求,也可以将企业文化的介绍纳入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激励学生尽快适应企业,缩短学生的职业适应期。
3.2 同企业文化相结合是就业指导工作的创新
企业文化所倡导的企业精神,包括竞争精神、创新精神、科学精神、群众精神、奉献精神、民主精神、服务精神、诚信精神等,不仅丰富了就业指导工作的内涵和外延,而且给就业指导工作增添了新的活力。
将企业文化融入就业指导,有利于激励学生的专业思想。通过企业文化的熏陶,使学生一入学就能明确自己所学专业的前景和自己将来要从事工作的方向,明确社会对本专业毕业生的基本需求和专业要求,使学生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促使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提前适应社会,把自己培养为基础扎实、知识面较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专门人才。
将企业文化融入就业指导,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针对用人单位的要求,着重加强对团队精神、敬业精神、创新精神、遵章守纪、合作意识、法制观念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端正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品质、永不言弃的人生理念和文明守法的生活准则,这对提升就业质量、加深就业影响具有深远的意义。
将企业文化融入就业指导,有利于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在现代企业中树立诚信理念至关重要,社会信用是现代企业发展经济的基石,也是企业生存之本。国内名牌企业海尔集团信奉顾客就是上帝的原则,坚持诚信理念,当企业生产出质量上无把握的产品后,就自动毁掉这些产品,使企业及员工都在利益上遭受到相当的损失,从而强制性地使所有员工都必须有诚信理念。将企业文化同就业指导有机结合,可以教育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实事求是,培养学生养成诚信的良好习惯。教育学生要信守承诺,认真履行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克服这山望着那山高的趋利心理,踏踏实实做好第一个岗位的工作,降低学生就业中的违约现象,在社会上树立学校的外在形象。
党的十报告把文化强国列入党的行动纲领,而企业工会是党的意志的贯彻者、执行者,全力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是工会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任务。面对长客总公司思想政治工作实际,在新常态下,工会组织大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创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和内容,成为我们企业工会必须认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借助企业文化建设促进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目的和意义
在新常态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职责,就是以先进文化为引导,结合企业实际,营造一种共同的文化氛围,使广大员工形成有利于企业改革发展的舆论力量和共同的价值观念,为企业的改革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创造稳定的内部环境。
1、借助企业文化,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的融合。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企业的发展,这就决定了企业文化建设要更接近企业生产经营中心工作。这种价值取向的一致性,依靠企业文化建设,可以将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落实到企业的具体工作中去。
2、借助企业文化,增强思想政治工作与时俱进的时代感。企业文化建设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3、借助企业文化,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和外延。企业的发展不仅要为职工提供工作和劳动环境,还要为职工提供实现个人价值的平台。
4、借助企业文化,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性和群众性。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是一个对全体职工宣传教育、广泛发动的过程,当职工感悟到企业所倡导的价值观和目标正确可行时,就会自觉地团结在企业周围,为企业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工作。
二、如何将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切入企业文化建设中
企业文化可以划分为四个不同的层次: “物质文化”、 “行为文化”、 “制度文化”、 “精神文化”,这是企业文化的精髓部分。思想政治工作要选择好有效的切入点,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1、在“物质文化”层面的切入点是“塑造品牌”。
2、在“行为文化”层面的切入点是“强化观念”。
3、在“制度文化”层面的切入点是“优化规则”。
4、在“精神文化”层面的切入点是“企业精神”。
三、工会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中要发挥关键作用
1、拓展作用。工会组织要围绕企业高管层或企业经营者的思路、理念和设想,不断延伸和扩展。制定实施方案,细化工作目标,提出工作要求。
2、组织作用。有了企业文化建设的规划、方案之后,工会组织就要把责任担当起来,把员工群众组织起来,要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大力开展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
3、指导作用。要把握方向、指导全盘、大力推动。对企业文化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要及时总结推广,典型引路。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甚至是失误,要及时纠正。
四、长客总公司工会大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促进新常态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
1、要以市场拓展、诚信品牌、文明建设为突破口,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将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企业的生命力,使长途客运的品牌文化得到更广泛的认知。
2、要特别着重适应经济新常态下企业转型升级的发展道路,着重构建以责任与价值为本质特征的文化理念体系,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对工作的现实指导力、推动力。
3、要依托集团组织开展主题演讲比赛、业务技能竞赛、书画摄影征文比赛等特色文化活动,关心员工的精神家园,提升员工的个人品位,增员工的职业荣誉感和使命感,树立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队伍形象。
4、在确定文化理念时,可适当聘请专家进行企业文化咨询与讲座,使员工对企业文化有全面深刻的了解,通过开座谈会、个别谈心、不记名测试等方式,了解员工对长客总公司企业文化的真实想法,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加以改进。
5、要确立“顾客至上,诚信为本,敬业奉献,开拓创新”为市场理念;确立“安全、正点、方便、及时、舒适、实现顾客零投诉”为服务理念。
6、要始终将管理制度的修订和完善与企业文化的管理思想相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制度文化体系。加强制度文化层面的切入,使员工了解企业的特点、追求、管理理念等,营造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五、长客总公司工会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中要注意的问题
1、正确认识职工群众与企业管理者在推进企业文化的作用。企业文化是一个由企业的核心层精心设计、包括工会在内的管理层积极推进、企业内部全体员工共同遵守和贯彻执行的过程。形成共同的信念,近而形成共同的企业文化。
2、工会要成为职工信赖的组织,才能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要始终把竭诚服务企业职工作为工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5-0181-02
党的十以来,同志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而且多次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化学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化学工业包括炼油、冶金、能源、石化、医药、塑料、化纤、橡胶、涂料等众多工业,其发展速度和规模对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化学工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特别是具有很强科研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因此培养大量化工类科技创新人才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中的重要任务。
一、化工类研究生的培养目标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是研究化学工业及其他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物质转化、物质组成和物质性状变化的一般规律,以及相关工艺与装备设计、操作及其优化等关键技术的一门工程技术学科。它以化学、物理、数学、传递过程原理、化学反应工程等基础理论为基本知识体系,以实验研究、理论研究和计算机模拟等为研究方法,通过工程应用服务于经济与社会的各领域,尤其是资源加工、原材料制造、专用化学品生产等。化学工程与技术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现代化学工程与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具有较强科研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二、提高化工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一)加强化工类研究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创新意识是人类进行创新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产生创新思维和创造力的前提。要想提高化工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做的就是增强其创新意识。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研究生教育一定要加强研究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以尊重科W、大胆创新的思想影响学生,并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大胆地异想天开。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
(二)改革化工类研究生课程教学方式
化学工业是属于知识密集型的行业,涉及化学、物理、数学、机械、电子等多门学科。化工类研究生要掌握如此庞大的知识体系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就对研究生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教师不断更新教学方法。比如过去一般采用的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教学模式,学生学习被动。改革后的研究生教学,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先对书本知识进行自主学习,再由学生讲述、教师听讲并提问,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也可以采用研究性的教学方法,将书本里的主要理论观点、疑难问题、有争议的学术问题、学术前沿提出来,让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基础上查阅其他文献资料,独立钻研或和同学进行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欲望。
教师在实践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组织研究生到生产现场,利用工厂的机器设备进行实践教学,以研究生的独立操作和学习为主,教师的指导为辅,结合工厂生产中的实际案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化工产品品种繁多,原料来源多种多样,工艺流程也各不相同,而且每种产品的生产都有可能涉及不同的技术。为了克服现场生产条件的局限性,教师还可将现场教学与计算机模拟仿真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将模拟结果与生产实际进行比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注重化工类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化工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创新思想也只有通过实践才会具有实际意义,因此必须注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实验室设备进行现场指导,运用科学的方法引导研究生主动观察,通过提问引导研究生积极思考,开展互动式的教学实践。[1]教师要让研究生在实践活动中灵活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有意识地培养研究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为研究生提升创新能力打好基础。
在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导师应让研究生积极参与到科研项目中来,开展科研实践。为了激发研究生的研究热情,导师可以让研究生独立负责部分课题研究内容的设计与实验,并且注意关注学生的研究进展与及时加以点拨。在科研实践中,导师要充分挖掘研究生的想象力,鼓励研究生提出新的理论观点,肯定研究生的创新思维,从而提升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要为研究生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首先应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创新意味着标新立异,需要个性的充分发展与张扬。导师要充分尊重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思想,让学生大胆地设想、实践, 并在实际科研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通过实验和实践来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导师要给学生多一些肯定,鼓励他们敢于挑战,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创新。导师只有充分尊重研究生的创新精神,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其创新能力。
其次要为研究生创造合适的交流平台。给研究生创造学术交流的条件,鼓励他们多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多听学术讲座,使他们了解本学科的前沿动态,提高其专业水平和表达能力。通过与不同领域的研究人员进行交流,研究生可以接触到更多更新的科研领域,这不仅能开阔研究生的视野,活跃其思维,激发其求知和创新欲望,还能培养其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从而对其创新能力的提高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2]
再次要尽早让研究生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调动研究生从事科研工作的主动性,使其不被动学习,不过分依赖老师,并通过对实验设备的自由操作、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及时地发现并解决问题,培养自己的科研创新能力。在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上,导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度。导师要以论文是否有创新作为评价选题价值的基本出发点,结合社会实际的需要,让研究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论文题目,并给他们充足的时间进行创造性思考,从而让学生通过自由、创新的选题,将创新思维贯穿于课题研究的始终。[3]
(五)提高化工类研究生导师的业务素质和创新能力
导师的业务素质和创新能力,对研究生培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需要导师具有渊博的知识、精湛的专业技术和强烈的创新意R。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导师要加大知识的储备量,加快知识的更新,了解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掌握学科最新的技术、方法和工艺,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学术水平。[4]名师出高徒,导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才有可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当然,导师在授之以鱼的同时更要注重授之以渔,让学生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
在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导师自身要敢于创新。一方面,导师强烈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可以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导师应对学生研究方案的创新性提出较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导师掌握本课题最新的研究动态,也要求导师自身有很强的创新能力。有很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导师,肯定会鼓励学生敢于提问、敢于创新,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也会认真对待或给予解答或引导学生去寻找答案,对于学生提出的新观点也会尊重,还有可能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进行验证,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三、结束语
化学工业将随着分子设计、催化、激光和化学仿生等方面的重大技术突破而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这既是化工类研究生的重要机遇,也使他们面临严峻的挑战。高校作为研究生教育的主要基地,任重而道远。化工类院校只有增强研究生的创新意识,改革研究生课程教学方式,提高研究生的实践能力,为研究生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并不断提高研究生导师的业务素质和创新能力,才有可能有效提高化工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高层次化工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张晓桂,高波.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与策略[J]. 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2010(4):7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