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手工技艺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0 16:29:1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传统手工技艺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传统手工技艺论文

篇1

二、技术的运用应充分展现传统手工艺的人文内涵

传统手工技艺往往承载这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记忆,包含了当地人们生活方式、、审美习惯和文化内涵等诸多信息,手工艺并非独立存在的艺术形式,而是与音乐、舞蹈、宗教等其他民间艺术形式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这些都是手工艺品艺术感染力的来源,同样也是展示的重点内容。以湘西苗绣为例,苗族没有民族文字,其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主要靠口传文学、诗歌、舞蹈、刺绣、织锦等艺术方式留存下来。苗族服饰刺绣纹样中,就有一些形象固定、代代相传的纹样来表现苗族迁徙史,最典型的就是湘西苗族刺绣中最常见的“弥埋”纹和“浪务”纹,“弥埋”花边中间是抽象的骏马奔驰在一条大河中间的形象,两边则是层层叠叠的代表高山的纹样,代表了苗族祖先迁徙时骑马越过高山,跨过大河的历史。而“浪务”纹则表现苗族先祖居住的地方。可以说苗绣的每一种图案都有其特点的意义,有些象征了氏族符号,有些代表了图腾崇拜,有些记载了美好的民间传说,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因此,苗族服饰被称为“穿在身上的史诗”。同样,土家织锦“西兰卡普”也与土家族人的生活与信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例如土家织锦中的阳雀花就讲述着关于土家织锦女神西兰的美丽民间传说;还有一种专用于小孩摇窝盖裙上的纹样“台台花”,这种纹样呈三向围边的装饰样式,中心图案是一个抽象的虎头的二方连续,其来源是湘西土家族特有一种保护小孩,驱除白虎侵害的民间巫术活动——“赶白虎”。这些都说明手工艺能够反映出一个民族极为深层的民俗内涵。在展现手工艺的人文内涵时,为了不影响苗绣和织锦艺术品本体及其技艺的展示,可以充分利用那些具有流动性、开放性、过渡性的次要空间和虚空间,例如天花、地面、过道、拐角等范围相对不确定的空间。在较大面积的空间,可以采用投影设备播放与苗绣织锦艺术相关的民俗风情视频,使观众能够感受到当地少数民族的生活与文化气息。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展示在主体展品的附近,投影的视觉冲击力就不能太强,不可过度干扰观众对主体展品的注意力,要恰到好处地完内涵和民俗风情的渲染效果。在一些较小和隐秘的空间,例如两个展区相连接的通道或者是拐角处,可以开辟一块相对安静的空间,设置若干互动虚拟点播系统,将与展品人文内涵相关的影片、画面解说,或者民间故事动画片等内容分类存储在里面,观众可以自由选择所要观看的内容,并可以采用耳机来播放声音,使观众能更完整和不受干扰地观看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当然设计几个仅能容纳少数观众的小演播厅,也能起到相应的作用。总之,对手工艺人文内涵的展示要根据不同空间灵活利用数字媒体手段,做到既不喧宾夺主,又能提供相当的信息量,深化主题,烘托气氛的效果。

三、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应满足观众的体验需求

传统的展示方式认知模式十分单一,信息的传达方式是一个被动接收的过程,显然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人饱受信息刺激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现代人在获取信息的同时也追求“娱乐性”和“体验感”。同时,手工艺是一门依赖人的操作经验和技术才能实现的艺术,人在技艺中起主导作用,因此,观众的参与感与体验感在传统手工艺展示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有些展览馆会采用邀请观众参与到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中来进行操作体验,这样的做法当然有其积极的意义。然而实际中受到展厅空间、观众人数、观展时间和操作难度的限制,这种方式多数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以苗绣和织锦来说,二者都是极为耗时和对技艺熟练程度要求很高的手工技艺,在观展的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让多数观众进行体验。这个时候,利用互动多媒体来设计操作体验模式显然是更为恰当的方式。织锦的工艺特点主要包含两个核心部分,一是通过对纹样的理解来选择经线和纬线的色彩及穿插次序,二是在织机上地实际操作的身体动作。数字媒体技术需要解决的就是让观众对两个核心技术内容进行操作体验。因此可以将体验设计成两个主要模块,一是由观众在多媒体操作界面上根据指导图形选择不同的经线和纬线的颜色,并控制经纬线穿插的顺序,用电脑生成由观众主动选择所计算出的图形效果,这个模块的功能是让观众理解织锦纹样的设计原理;二是建立一个传统织机织造的三维虚拟现实系统,支持观众主动操作旋转及伸缩画面,以满足全方位深入观察织机构造及织造过程的需求,利用动作捕捉设备捕捉观众的织造动作,让观众在屏幕上观察自己的动作实时生成的模拟动画,并随着织造动作的重复在屏幕上快速显示出观众先前选择的色彩经纬线逐步形成的纹样。这个技术需要精度较高的捕捉系统及动作差异化矫正技术以实现较好的观众参入体验。苗绣的工艺技术强调的是手指的精细动作,要通过数字媒体系统来实现操作体验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可以考虑用具有娱乐性的体验方式来增加观众观展的愉悦感。由于苗绣多是装饰于苗族人民服装上,而观众对传统苗族服饰往往有较强的兴趣,因此可以利用类似虚拟试衣系统的装置让观众快速体验穿上苗族服饰的效果。这个系统需要设置一个摄像头支持实时拍摄观众2D全身照或者捕捉实时动态,观众可以随意选择预存在系统中的不同苗族服饰,选择完毕后系统通过计算将随试衣者身形自动适配虚拟服装的大小。观众将方便快速地体验到换上苗族服饰的新鲜感,并且可以选择打印照片或者直接分享照片至网络公众平台。显示屏在没有观众使用时还可以播放与苗绣织锦相关的影片、动画等内容。这个系统在保护了实体展品不会由于触摸和试穿受到损坏的同时,又可以让较多的观众人群在较短时间内进行体验,增加了展示的趣味性和娱乐性。

四、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要遵循合理、适度的原则

数字媒体展示技术的出现弥补了传统实物展示中的许多不足之处,能够将大容量信息以更高效、更有吸引力的方式进行展示。但是,传统手工艺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展示应该始终重视对艺术文化知识的传播,不能一味地追求用短暂“眼球效应”来吸引观众,应该注重展示内容的可持续发展性才能获得长久的生命力。因此,只有在确定数字媒体技术能够拓展展示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的情况下才应该使用。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一种新技术的出现并不意味着能够完全取代旧的技术模式,正如计算机的出现并没有取代纸笔,飞机的出现并没有替代轮船,技术并没有高低之分,而是适合于不同的对象和场合。同样,用传统展示方式能够达到展示效果,就没有必要非得用高新媒体技术来实现,毕竟传统展示方式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更低廉的价格和更便于维护。另外,在使用数字媒体展示技术时尤其要注意适度性。由于观众的注意力是有限的,而对动态对象的视觉加工尤其耗费人的精力。因此,数字媒体展示的设计应该尽量保持清晰、有序,引导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到有效的内容上,并限制恰当的时间长度,避免过度展示导致注意力的疲惫和混乱。

篇2

一、乌铜走银概述

乌铜走银作为一种濒临灭绝的云南独特的古老制铜手工工艺之一,始于清朝雍正年间,已延续近300年之久,是滇文化的代表之一。2011年6月,“乌铜走银”制作技艺被正式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此种工艺以铜为胎,在胎上雕刻各式花纹图案,之后把熔化的银(或金)水填入花纹图案中,冷却后打磨光滑处理,时间久了底铜自然变为乌黑,透出银(或金)纹图案,使其在庄重的黑底上衬托着银光闪闪的灿烂纹饰,呈现出黑白(或黑黄)分明的装饰效果,精雕工细,独具一格,器物尤显雅致。由于一般以镶嵌白银为主,故称之“乌铜走银”。传统的乌铜走银器物类型以文房清玩居多,伴随现代社会对该工艺认识的加深、市场需求的扩大,乌铜走银也渐渐走出之前的书斋阁楼,种类随之扩充,日益大众化、多样化。这些工艺品因材质贵重,身价不凡,深受文物界和收藏界的珍爱,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与审美意义。

二、造型审美分析

(一)器型

器型指的是器物的外在形体,即创造出的物体形象。乌铜走银目前多应用于手炉、文房四宝、花瓶、烟具、酒具、茶壶、首饰、如意、香炉等器物。这些器具随物赋形,大多呈圆形或“S”型曲线,圆润而饱满,结构均匀,比例和谐,具有原始形态之美。乌铜走银的器物审美就总体而言,有表层与里层之别,表层审美指的是器物的造型与外貌所蕴含的象征意义,里层审美则强调器物深层的文化精神内涵。

乌铜走银的象征性体现在器物的外观器型方面,工匠所择选的器物往往蕴意吉祥,如葫芦形的酒壶寓意多子多孙,其源于葫芦有很多供以繁衍的种子。精神文化内涵涉及器物的深层审美,乌铜走银肇始之初,多见于瓶炉砚壶等文房清供,与文人日常起居息息相关,实用色彩浓烈。后期,在乌铜走银的流传与播散过程中,由于器物以金银等贵金属为材质,制作耗时费力,价格高昂,久而久之,器物的装饰性压倒实用性,成为文人雅士案头把玩的器物。

(二)纹饰

纹饰图案是乌铜走银艺术审美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就表现内容来说,可分为三种:一为汉字书法,二为写意纹样,三为吉祥纹样,例如:万字纹、寿字纹、梅兰竹菊、花鸟虫鱼、飞禽走兽、龙凤鹿鹤、山水美景等。

随物赋形是乌铜走银纹饰的首要特征,功能不同,器具所绘图案亦有所不同,从而在保留器物基础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兼备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得器物造型与艺术审美相得益彰、互为生发,如在乌铜走银墨盒制品中,常用的图案是山水、书法、梅兰竹菊,而在祭祀的香炉中所用的图案是万字纹、蝙蝠纹、寿字纹和荷花纹等,茶壶、茶杯等茶具上除了有万字纹、寿字纹、云纹等图案之外,大面积的装饰是一些具有文化意蕴的人文典故画面、场景。

1.隐喻性

乌铜走银纹样并不只是一组元素符号,相反,它有很强的暗示性与隐喻性,是典型的东方文明的审美特征。以常见纹样“梅兰竹菊”为例,梅之欺霜傲雪、兰之王者之香、竹之虚心独立、菊之斗寒争妍,环肥燕瘦,各有千秋,均为传统士大夫独立人格的象征与表率。而其他的吉祥纹样“d”字纹象征富贵不断;盘长纹象征回环贯彻、一切通明;方胜纹象征双鱼相交、生命不息;双钱纹通过谐音为“双全”与蝙蝠、寿字纹组合在一起象征福寿双全。这些富有寓意的传统文化符号也体现了古人积极入世的幸福观和以艺术来记录生活、美化生活和寄寓信仰的艺术观,反映了一种市俗和浪漫的美学倾向。

2.东方审美意趣

中国古代山水画和花鸟画在乌铜走银的图案上得以高度概括和运用,例如:山水楼阁、丛林茅屋、寒江独钓、奇峰怪石、桥近山远、树影婆娑、雾凇雪梅等事物在乌铜走银不同器型上都有体现,这种把中国传统的绘画与乌铜走银特有的民间工艺合二为一的创造,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体现了东方审美意趣。从乌铜走银的佳作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绘画的气韵意境,以形传神,形神兼备。除此之外,乌铜走银上錾刻的图案纹饰以线刻为主要手段,这恰恰和中国画以线绘形的造型方式相吻合。在胎上以金或银填充图案,这些图案栩栩如生,经过着色胎变成黑色,黑白分明,阴阳相生,虚实相间,雅致意境油然而生,这也使中国传统绘画方式与乌铜走银工艺的结合成为必然。

同样,汉字书法也是乌铜走银中常见的纹样之一,这种中国由古至今的特色艺术与乌铜走银这一民间手工艺相结合,无疑是把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发挥到了极致。书法特有的形、神、意融合到器物中,民族艺术特色更鲜明,中华文化意味也更深厚。

三、意识审美分析

(一)历史因素

从整个“乌铜走银”手工技艺发展的脉络来看,它的兴衰与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由雍正到乾嘉,见证了乌铜走银艺术审美的变迁。

雍正审美品位相对较高,推崇简约纯朴之美,在位期间,社会崇尚天然意趣,使得刚刚萌芽的乌铜走银呈现出一种质朴明快的原生态美感,纹饰简单,实用性强。及至乾隆,一方面伴随乌铜走银技术的娴熟完备、可发挥余地变大;另一方面受帝王自身好尚的影响,这一时期的工艺品逐渐脱离雍正一朝的审美倾向,弃简从繁、弃实用转装饰,渐渐朝繁缛、装饰化演变。受这股思潮的影响,乾嘉之后的乌铜走银慢慢舍弃前期的实用性与朴素审美,走向一条繁缛华丽之路。纵观这一时期遗传下来的器物,器物线条稠密,有很强的装饰色彩。例如:清代所遗传下来的烟膏盒,不仅走银纹样丰富,且器物中雕刻有镂空人物图,单耳和顶部有狮像高浮雕,器型简单却装饰繁复符合这一时期的历史特征。

(二)地理因素

清朝乾嘉年间,国力鼎盛,是“乌铜走银”技艺得以发源的重要时期。国家的繁荣致使货币系统的需求大量增高,以精铜为主的铸币原料得以不断开采,由此一来的铜工业使得石屏这个小小的县城具有了浓厚的铜矿加工及铜工艺品打造的氛围,让这精湛的手工技艺制品得以诞生,清代云南为中央王朝提供重要铸币材料铜成为了此技艺形成的契机。此后,乌铜走银承载着丰富多样的滇文化,同时不断融合吸收着汉文化的精髓。

四、结语

在雍乾时期社会整体审美与云南多民族文化审美的共同作用下,乌铜走银这一独具特色的民族工艺应运诞生了。它在保留云南地区多民族杂居下的文化特色的同时,更体现了模仿、糅合汉文化,尤其是古典东方文明的显著痕迹,这在器物的器型与纹饰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乌铜走银拥有其独特精湛的工艺和东方审美内涵,对它的审美分析研究不仅是对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更是向世人展示了中国独具魅力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王东方,郑小强.虽方寸之间;却情理之中――略谈乌铜走银的装饰[J].现代装饰(理论), 2014(6).

篇3

随着作家本土文化意识的觉醒和作家创造力的多元发展,在现当代文学中涌现出了彰显本土地域文化的作品。文学作品因其创作背景、民俗文化、生根土壤的迥异而被烙上了地域的烙印。不同的地域文化孕育出了不同的文学作品,但同时也使进行彰显本土地域文化作品创作的作家们带上了地域的标签。以莫言为代表的山东作家群,以山东为创作的土壤,在文学作品中展现出了齐鲁文化的特征。以路遥、柳青、魏纲焰、实为代表的陕西作家群,在文学作品中表现出了鲜明的儒家文化色彩及顽强的生命力。他们立足于陕西农村,创作出了大批具有陕西乡土气息的小说,例如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实的《白鹿原》、贾平凹的《腊月・正月》等作品皆在文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藏族作家阿来、扎西达娃为代表的藏域作家群,因其对汉、藏文化的通透,为未曾涉足藏域的汉族读者诠释出了藏族的异域风光:森严的土司制度、呼风唤雨的喇嘛、顺从的奴隶、阴冷的官寨等,如阿来的《尘埃落定》。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作者增添了了较多的藏域民俗文化丰富了作品的文化底蕴,最终使其成为一部极富民俗风情的佳作。

一、《尘埃落定》中的藏域民俗

民俗文化早具有地域性的特征。谈及阿来及其作品《尘埃落定》时,笔者不禁联想到了神秘古朴的藏域文化、传统特殊的藏域民俗、富有异域特色的藏域风情。本论文将从小说《尘埃落定》中的民俗事象中来深刻体会小说中鲜明的民俗文化特征。

《尘埃落定》的故事背景为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的四川阿坝地区,当地实行土司制度,该种制度下,土地及当地人民由土司世袭。麦琪土司是其中之一。麦琪土司拥有广阔的土壤,宏大的官寨及众多的家奴。官寨属于土木石结构的建筑,一般修建五层,高达20米左右。在官寨生活的人,根据身份地位的不同,居住在不同的楼层,土司及其家眷住在第三层,每层都设有很多房间。同时,各楼层还设有木质的走廊,方便人们往来、通行。在走廊上还设便于通风、遮阳的木窗。麦琪土司有两个儿子,被视为土司继承人的大少爷及天生愚笨的二少爷。作为土司继承人在家族管理、领土斗争、战略方针等方面则有较大的发言权及决策权。在土司制度下,人一出生便分出了贵贱。土司对于当地生活的百姓具有绝对的支配权,甚至还可以买卖。在土司眼里,家奴即是牲口,根本不把他们当人看待,甚至还专门设立了行刑人,处罚触犯土司制度的百姓。

在土司制度的统治中,在一般情况下,婚嫁习俗遵循“门当户对”的准则、遵循妻凭夫贵的原则。傻子二少爷十三岁便有了内侍桑吉卓玛,而当内侍桑吉卓玛爱上了银匠曲扎时,她为了获得婚姻的自,不惜以自身的身份地位为代价,由以前地位较高的内侍沦为地位低下的厨娘。而麦琪土司的二太太,是出生于汉族的,而其婚姻是起始于她被商人作为礼物送给麦琪土司,这是多么的富有悲剧色彩!就连贵为茸贡土司女儿的塔娜也成为了婚姻的牺牲品,为了母亲权力的延续,为了为母亲换取可以度过难关的粮食,嫁给了天生愚笨的傻子二少爷。

在《尘埃落定》中所描述的康巴地区,手工技艺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小银匠曲扎就凭借着其精妙的手工技艺博得了土司的厚爱,及少女的芳心。傻子二少爷的内侍桑吉卓玛被曲扎精妙的手工技艺所吸引,并最终心生爱慕之情。为了组建为人们所认同的婚姻,不惜放弃了地位较高的内侍的身份,屈身为满脸锅灰的厨娘。足以见得,土司制度下,手工艺发展已到了较高的水平。因此,体悟那一时期的民俗文化方能领会故事中的人情美。

二、《尘埃落定》中的民俗文化特征

1、官寨象征着符合礼数要求的意象

官寨是四十年代康巴地区的民居最有特色的建筑。它采用封闭的构造,将自己的居所、院落一层层的包围起来,从这一点就体现出了农耕时代的特征。官寨属于土木石结构的建筑,一般修建五层,高达20米左右。各楼层还设有木质的方便人们往来、交流的走廊和遮阳、通风的木窗。在官寨中生活的人,也依据尊卑之序,根据身份地位的不同而居住在不同的楼层。土司及其家眷住在第三层,家奴则住在底层。在《尘埃落定》中,麦琪土司及其家眷一同居住,二少爷的内侍桑吉卓玛在与银匠曲扎成婚后也同其一起居住了。这种以家为单位进行居住的生活方式,体现了儒家文化中对于血缘关系的注重。而按照尊卑之序来居住在不同的楼层则体现出了土司制度下,人们对于礼数的重视。因此,在《尘埃落定》中,民居不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社会生活的需要,同时,也成了展现人们身份尊卑、表达人们思想的事物。

2、妻凭夫贵的婚嫁观念

婚礼在土司制度的统治中,在一般情况下,婚嫁习俗遵循“门当户对”的准则、遵循妻凭夫贵的原则。傻子二少爷的内侍桑吉卓玛为了获得婚姻的自,不惜以自身的身份地位为代价,由以前地位较高的内侍沦为地位低下的厨娘。而身份的麦琪土司的二太太,也因被商人作为礼物送给麦琪土司,摇身一变成为土司太太,其身份地位也发生了质的变化,成为了身份尊贵的“上等人”。由妻凭夫贵的婚嫁观念可以体现出土司制度下,男人是至高无上的地位,女人就如同男人的附属物一样,不能自我主宰命运,充满着悲剧色彩。

3、手工技艺是社会生活水平发展程度的象征

手工技艺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尘埃落定》中所描述的康巴地区,各个土司都得以繁荣发展,土司们生活的奢靡而又富足。在这样的社会现实下唤醒了人们更广泛的追求,追求更加有品质的生活。因此,手工技艺在此刻得以空前发展。

而具有手工技艺的人也广受欢迎。小说中小银匠曲扎就凭借着其精妙的手工技艺不仅博得了土司的厚爱,还得到了少女的芳心。傻子二少爷的内侍桑吉卓玛被曲扎精妙的手工技艺所吸引,并最终心生爱慕之情。并不惜放弃了地位较高的内侍的身份,屈身为满脸锅灰的厨娘。而由银匠手工技艺得以发展的现象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生活水平较高,人们有发现美、创造美的欲望。

三、《尘埃落定》中民俗文化的价值

文学创作来源于生活实践,而民俗文化普遍存在于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中。作家本土文化意识的觉醒和创造力的多元发展使其民俗化创作倾向也愈发明显。而在感悟民俗文化的基础上去解读小说内容,具有深远的历史文化价值与艺术审美价值。

1、现代文明的引入以及旧文明的衰落传递着土司制度瓦解的信息

《尘埃落定》中,作者以上世纪四十年代的四川西北部阿坝地区为叙述背景,通过麦琪土司由盛转衰的家族史,揭示出了土司制度下人们的真实生活图景,展现了阿坝地区富有民族特色的民俗文化。小说中介绍了土司规模宏大、戒备森严的官寨及在官寨中,人们根据自己的身份高低如何来居住,而这一现象在中国的发展史中是普遍存在的。手工技艺、、婚丧嫁娶、家庭文化等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再现出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然而,在《尘埃落定》中,我们目睹了土司制度下,繁荣昌盛、生机勃勃、手工艺技术高超、开采挖掘技术纯熟的景况。但我们同时也看到了传播梅毒的唱戏班、种植鸦片等现象。而梅毒的传播及鸦片的种植预示了汉文化的入侵。这一方面突出了藏文化的衰落,另一方面预示着现代文明的来临,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时代在不断发展,旧事物即将被新的事物所取代。作者把《尘埃落定》中土司制度的残酷、腐朽、落后展现的淋漓尽致,预示着土司王朝即将覆灭。《尘埃落定》犹如一部史册,向我们讲述了土司制度发展与衰落。因此,细读《尘埃落定》的民俗文化具有深远的历史文化价值。

2、民俗文化事象融入小说中,增强了可读性及趣味性,彰显地域特色、人物个性

《尘埃落定》是一部描述上世纪四十年代康巴地区土司制度发展史的小说,作者阿来把这大变革浓缩展现在麦琪土司家族中。《尘埃落定》的民俗描写,使得小说事件得以自然发展,还有助于引导读者理解故事情节,通透故事内涵。在《尘埃落定》中,作者引入了一系列民俗事象:官寨、婚俗、手工技艺、诅咒、等,这使得小说的可读性与趣味性增强。同时,作者还善于捕捉典型事件以及典型人物的描写。《尘埃落定》中,作者通过典型事件来推进故事发展,如内侍桑吉卓玛爱上曲扎、汪波土司的诅咒、翁波意西的预言等。同时,作者还善于通过典型人物来增强小说的艺术感染力。在《尘埃落定》中作者基于对于人物语言、言行、心理深刻的领悟,及对生活中的民俗事象的把握,使得人物大多刻画的有血有肉、逼真形象。作者阿来在突出人物性格时,融入了民俗材料,使人物刻画的生动饱满、鲜活有力。傻子二少爷是作者阿来在小说中着力刻画的人物。麦其土司二少爷与生俱来在语言、行为上表现出的“与众不同”,让所有人都把他当作傻子对待,把他当成同情的对象。傻子二少爷便生在一个未受土司制度约束、规范、调教的环境中,让他的心智得以自由、无忧无虑的成长。也许正因为二少爷从小生长在了一片未受土司制度调教的净土才造就了他日后的大智慧。在大少爷用武器扩充领土,在边界建立战争的堡垒时,傻子二少爷却选择建立开放的商贸市场,用智慧赚取了金钱和拥戴。在各位土司还在畅享奢靡、堕落的土司生活时,傻子二少爷却预感到了土司王朝的覆灭,请来了唱戏班,为各位土司筹划了“土司们最后的节日”的聚会。

(作者单位:湖北民族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参考文献:

[1]廖全京.存在之镜与幻想之镜(读阿来长篇小说《尘埃落定》)

篇4

【中图分类号】C9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7-0510-01

【基金顶目】 本文系“景德镇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法规与保障体系研究”课题的研究论文之一。

景德镇市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二十四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沧海桑田,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保护方式的不当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因此,探究适当且有效的保护方式成为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首要解决的问题。

一、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

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的选择必须建立在对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深刻理解基础之上。只有适合景德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的保护方式才是我们应当采用的保护方式。

(一)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特征

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极其丰富,且形式多样,数量繁多。探究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有利于全面把握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提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水平。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1、口语遗产。景德镇市有着丰富的口语遗产。浮梁县地方方言极多,可谓村村皆不同。这些方言是研究浮梁县历史变迁的活化石,非常珍贵。景德镇市还保留有大量的民间谚语、歌谣、传说等。这些民间谚语、歌谣、传说等多与吴越文明、陶瓷文化相关,是研究吴越文明对景德镇地区影响力和研究景德镇陶瓷我们的重要资料。

2、传统表演艺术。景德镇市民间至今仍流传着一些传统表演艺术。

3、民俗活动、礼仪及节庆。景德镇地区的民俗因为历史、地理的原因,具有形式多样、内容繁杂的特点。

4、传统手工业技艺和民间美术。景德镇市是千年瓷都,陶瓷手工技艺享誉世界。

(二)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

1、非物质性特征。非物质文化主要通过口语和形体语言来表现,它既然不需要以物质形式为载体来体现和传承,非物质性就是其最重要的属性。景德镇市是以陶瓷文明著称于世的千年古都,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刻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性”特征有助于采取适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

2、环境性特征。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和存在依附于特定的环境,具有历史文化属性和区域性。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基于自然经济状态下农耕文化环境(农村)和发达的手工业经济(城镇)环境下产生的。如在世界上都极具代表性的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与景德镇古达的陶瓷手工业和陶瓷商业密切相关。

3、人身依赖性特征。非物质文化既然是通过口语和形体语言来体现,那就不开人这个主体,具有极强的人身依赖性。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否得到有效传承与传承人的个人技能水平和兴趣密切相关。如景德镇陶瓷制作传统手工技艺逐渐消失就与其学习难度高,民众不愿学习有关。正是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人身依赖性特征,许多独特的工艺技能,如再无人传承,就会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三)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陶瓷文化特色

景德镇市作为千年瓷都,其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陶瓷文化特色。陶瓷文学、陶瓷技艺、陶瓷风俗遗留极其丰富。如景德镇传统珐琅彩瓷制作技艺;景德镇传统玲珑瓷制作技艺;景德镇传统雕塑瓷制作技艺;景德镇传统特殊工艺瓷制作技艺;景德镇传统制瓷柴窑烧成技艺;景德镇传统制瓷工具制作技艺;景德镇瓷用毛笔制作技艺;景德镇瓷业祭拜习俗;景德镇中秋烧太平窑节俗;竟成镇风火仙师祭祀等。

二、适应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的保护方式

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等特点,在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中,各级政府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构应当秉持正确的保护理念,勇于探索适合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的保护方式。既要全面保护,又要突出重点。以传承式保护方式为核心,并辅以开发式保护方式;以文字和影像为载体的存档方式;以博物馆为载体的存储、展示的方式等保护方式。

1、传承式保护

景德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以陶瓷生产技艺为代表,这些陶瓷生产技艺很难用现代科技加以固化,而是以师传徒方式代代相袭。这种具有极强人身依赖性的传承方式极易因传承人死亡或传承人学艺不精而消亡。政府应采取有力措施加强传承式保护。一是对积极授徒的传承人予以奖励;二是提高传承人的待遇,鼓励民众学习技艺。目前,景德镇市政府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如给予少数著名艺人政府特殊津贴。但这远远不够,还需要政府采取更多更有效的措施来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如可建立景德镇陶瓷文化生态保护区,将与陶瓷文化相关的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到保护区内保护。

2、开发式保护

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相结合,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造福当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对有开发价值的传统手工技艺和民间艺术,可以合理开发利用,在开发中保护。开发式保护能赋予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时代生命力,有利于更好地传承与发展。

在开发式保护的实践中,有些地方通过开展各种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利用活动,如民间文化艺术节、旅游节、民间歌舞比赛等,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既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又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景德镇市政府应积极探索将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开发与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的方式方法,在发展旅游经济与文化创意产业过程中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3、存档式保护

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时代变迁,失去了生命力,成为化石般的存在,继续传承困难很大。为了不使其消亡,就需要进行存档式保护。所谓存档式保护,就是指通过录音、录像、文字记录等方式将频临消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固化成资料,然后整理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档案,永久保存。景德镇市许多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频临消亡,急需进行存档式保护。市、县(市、区)两级政府应当组织人力物力,深入调查、深入挖掘,及时完成对频临消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档式保护工作。

4、博物馆存储、展示式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丰富民众文化生活,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功能。博物馆是存储、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直观展示给民众欣赏、利用的最适当的场所。景德镇市市、县(市、区)政府应当尽快筹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为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存储、展示场所。

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先人们留给瓷都人的宝贵财富,保护好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景德镇市政府和景德镇人的历史责任。只有寻求到做好的保护方式,才能承担起保护责任。

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遇到的最大困难是观念问题,一些与现代人生活方式、生活观念、生活环境不协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只能任其自然消失。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应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不同和价值大小采取不同的保护方式。对还有生命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采取传承式保护;对有生命力又有开发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采取开发式保护;对已没有了生命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则采取存档式保护,并通过博物馆存储与展示。

参考文献

[1] 曹新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研究》[J].《法商研究》2009年第2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