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0 16:29:1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语言经济学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二、临沂古地名词资源丰富
据统计,在《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中记载了临沂古地名词256条;《山东古地名辞典》(山东文艺出版社1993),记载临沂古地名词96条。地方史志《琅琊乡音:临沂地区地名故事集》(临沂地区地名办公室,1985)记载古地名传说151条;《山东省临沂市地名志》(魏兆营著,临沂市地名办公室,1986年)有文献清楚记载的临沂古地名词就有900多条。从以上数据可知,临沂古地名词数量庞大,可谓资源丰富。古地名词作为专有名词,它的主要价值在于独特的文化内涵。在临沂旅游业中古地名词运用可谓比较全面,从普通旅游到文化旅游都在借助于开发古地名词的文化义,词语自身的文化义成为是古地名词经济价值实现的主要通道。我们主要以临沂市古地名词旅游业中的应用为例,探讨古地名词资源价值应用及实现路径。
三、古地名词资源在临沂旅游业中应用
丰富的临沂古地名词资源为临沂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众多“卖点”,是基于古地名词蕴含的传统文化。
(一)古地名词“中间世界”的应用
德国语言学家魏斯盖贝尔认为人类不是直接面对外在世界,在人类和外在世界之间有语言这个中介。在人类认知外界事物时,存在着人类精神的“中间世界”,各种词汇发挥重要作用。人类对外在世界认知,不仅利用各种经验来对当前事物进行想象和观察,而且还追求全面性。旅游活动开始的关键是游客旅游兴趣的激发。旅游地的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对游客来说都是陌生的,旅游兴趣一般是从旅游宣传图册、景点介绍及导游词中获得。旅游业可利用依附于古地名词的史料、传说或者文学作品来提高游客对景观的认识,利用古地名词的文化义实现“中间世界”的作用。临沂古称“凤凰城”,临沂古城形似一只南翔的凤凰,且是东夷文化主要分布区域。东夷部落图腾为凤,故临沂有了“凤凰城、龟驮凤凰城”等美称。“凤凰文化”则是临沂旅游业开发成熟一个项目。临沂旅游网中详细介绍了临沂境内系列以“凤凰”命名的古山古水、古村落以及临沂新城滨河地带的凤凰雕塑和凤凰广场。“凤凰”成为临沂最美的标志,在各类宣传临沂的旅游图册、宣传广告中多以“凤凰”为标志,不仅展示了临沂现代文明,更展示了临沂悠久历史。外地游客对临沂是陌生的,但对历史上的东夷部落、凤凰图腾却是熟知的,利用古地名蕴含的文化义,让游客获得初步感知,建立起一个“凤凰文化”的中间世界。“孝文化”也是临沂旅游业开发比较成熟的项目。在儒家二十四孝中临沂就占七孝,境内直接以“孝”为词素的古地名词有很多,如“孝友村、孝感河”,间接和孝文化有关古地名词也很多,如“曾家寨、郯城”等。在旅游宣传图册和导游册以及各种宣传形式中,增加了很多关于孝文化典故、地名介绍:王祥在孝河上“卧冰求鲤”,郯子(郯城因人得名)的“鹿乳奉亲”等等。以“孝”为主体的地名出现频率非常高,临沂旅游宣传正是以古地名词为主线,利用古地名词激发游客审美兴趣,凸显了临沂以儒家孝文化为主的历史传统文化。旅游的本质是审美和愉悦,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就是要在旅游资源中发现美,并按照美学原理创造美,使易逝性的美经过创造和保护而美颜永驻、跨越时空、流传久远。临沂古地名词作为文化财富载体激发游客对事物美丑、善恶的审美情趣。临沂旅游业在宣传图册、宣传广告、景点介绍、导游词中充分利用古地名词,大力宣传临沂历史文化,激发游客已有知识经验、发挥想象力,建立起来临沂旅游兴趣。旅游业在宣传阶段利用古地名词文化义,让游客和客观地之间有初步认知联系,建立起一个“中间世界”。旅游者和旅游地一旦建立起中间世界,那么古地名词本身顺利成为旅游吸引物,丰富的文化内涵让古地名词本身就成为一种可资利用的旅游资源。
(二)古地名词“诱导效应”的应用
旅游者活动决策的核心部分是旅游线路选择,不同线路选择会直接影响游客的后续行为活动。理论上每个游客都具有选择最佳旅游线路的能力。事实上,游客往往是有限理性的,他们会受到自身认知能力局限性、信息不对称性以及信息复杂性等方面的影响。游客的旅游线路选择总体上会受到诱导效应的影响。诱导效应是指营销人员将一个精心设计的诱导项引入到消费选择系列中,吸引某细分市场的消费者改变最初的选择,而选择高价格的目标项。诱导游客线路选择实质就是通过诱导因素介入把游客置于有限性的情景下,让游客背离自己最初选择。诱导因素有很多,在其它客观条件基本相同的前提下,古地名词就成为有力的诱导因素。临沂有成熟的旅游线路,分别定位为“自然风光游、人文历史游、温泉游以及爱国主义教育”,这些旅游线路都分别用古地名词标示,利用古地名词资源的文化义的稀有性达到诱导效应,发挥它的诱导作用。自然风光游与古地名词密切相关。临沂重要的历史地位是和它优美的自然风光密切相关。临沂自然风光游的景点很多,如“蒙山、苍马山、茶山、沂山、孟良崮”这些地方自古就是旅游胜地,文人墨客也留下无数赞美诗篇。研究发现不同旅行社对同一条线路命名是不同的,但始终离不开古地名词,如“蒙山一日游、蒙山风光游、蒙山生态游”等。独特自然风光线路基本以一日游为主,往往直接以古地名词命名,如“茶山一日游、苍马山一日游”等。旅行社每个旅游线路会涉及到很多景点,但在线路命名中,还是以凸显古山古水古城为主,如“山东蒙山旅游线路:天马岛———临沂国际影视城———竹泉村二日游”,这个线路包含了四个景点,景点所在地均属蒙山山系,故以蒙山命名。人文历史游离不开古地名词。临沂是东夷文化的发源地,史前遗迹有很多处,临沂历史传统文化丰富,儒释道三家文化一样不缺。人文历史游景点特殊,常常串联几个相关类似人文景点,但旅游线路基本以古地名词来命名,如“兰陵历史文化游”,旅游景点包括荀子墓、高柴墓、兰陵酒厂、兰陵古城门等。兰陵古镇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公元前255年,著名思想家、教育家荀子任兰陵令,后居于兰陵著书立说。兰陵方圆20里之内,有城东南荀子墓、高柴墓;城北萧望之墓。史料记载兰陵美酒始酿于商代,古卜辞中的郁鬯酒,便是兰陵美酒的最早见证,迄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两汉时期,兰陵美酒已成贡品。最能概括的线路特色就是“兰陵”一词,故以此命名。旅游线路命名凸显了古地名词在文化发展史上闪光的印记,挖掘古地名词的历史文化价值,发挥了古地名词的诱导作用。温泉游和爱国主义游借助古地名词。临沂汤头温泉有2100多年的历史,临沂打造“地热城”开发了“智圣汤泉”等旅游点,温泉文化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考察发现新开发景点路线全部围绕“汤”来命名。临沂又是革命根据地,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主调的红色旅游,爱国主义基地及路线也常借以古地名词命名,如“莒南大店115师遗址”,说到“大店”自然会联想到“庄氏”的富甲一方以及其它人文历史景观等。线路命名充分抓住了古地名词的文化理据,实现它在旅游线路选择中的诱导作用。索绪尔认为语言是带声音的有组织的思想,语言是一个独立的要素系统,每个要素的价值都是因其它要素的同时存在而存在的结果。价值的概念意义、物质意义都是由于它和语言其它要素的联系和差别构成。临沂旅游业以古地名词命名旅游线路就是基于这个理论。语言资源具有稀缺性,古地名词在整个地名系统中因其文化特征而保存了稀缺的差异价值。旅游线路命名之初,利用古地名词文化义差异价值,利用诱导效应,从而影响游客的线路选择。旅游线路选择是旅游行为研究重要部分,据研究,海外旅游者多选择经济发达或资源丰富的旅游目的地。临沂不是经济发达地区,只能发挥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优点,以古地名词为诱导项来影响旅游线路选择。
(三)古地名词“导向消费”的应用
旅游业是综合性行业,旅游经济运行的核心是旅游消费。旅游消费是连接旅游需求与旅游供给的纽带。旅游者在目的地旅游供给信息的基础上做出旅游消费决策,然后通过一系列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行为,最终完成旅游活动并对旅游消费的效果做出评价。旅游目的地提供信息的最优化是旅游消费的重要环节,古地名词成为旅游信息最主要信息载体。按照旅游者购买旅游消费资料的不同功能和用途,可分为行、住、食、游、购、娱等几个方面。旅游消费这六大要素,完全可以通过古地名词的定位性质,实现让游客“按名寻地”消费。近些年临沂启用了大批古地名词,一些古地名词的起用,也是为了促进贸易和交流,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使人们一提起这个地名,就会想起开发,想起投资,想起发展,使古地名与经济紧紧联在一起。我们以沂水旅游开发为例。沂水大峡谷的喀斯特地貌是最吸引游客的项目,但命名时仍冠以“沂”这个古老词汇。这不仅是标识地貌的区域性,更能让游客在“浴乎沂”导向下去游览。临沂旅游业还把流传年代久远、范围深广古地名词用于旅游商品开发中,如把“蒙山”和旅游商品结合,产生了“蒙山煎饼”“蒙山全蝎”等特产名称;把“琅琊”与旅游纪念品结合,便有了“琅琊古砚”“琅琊毛笔”等纪念品名称;把“孝文化”与旅游经济联系,推出了“卧冰求鱼”“孝河莲藕”等旅游食品名称。另外,来临沂旅游者往往去了蒙山或者沂水,但城区旅游空白较多,为了改善临沂城区的旅游吸附能力和丰富夜间的旅游项目,临沂市在沂河上推出了演艺类旅游产品———“蒙山沂水”,表现了临沂数千年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旅游业利用古地名词文化效应和经济直接融合产生效益。这些足以证明古地名词的导向消费功能在旅游消费中的重要地位。索绪尔认为语言是表达观念符号系统,是能指和所指的结合,语言符号本质是社会的。古地名词在旅游消费中传达信息作用是基于此理论。旅游消费一方面使旅游产品价值得以实现,另一方面使旅游者的旅游需求得到满足。古地名词是语言符号,符号特征是属于全社会的,它通过社会成员的文化认同进入旅游信息载体行列;古地名词又具有地域的文化内涵意义,实现信息提供的最优化,即实现了旅游产品价值,又使旅游者的文化需求获得满足。
目前的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通常情况下教师都会直接运用教材上的案例进行讲授。案例主要涉及一元、多元线性回归及放宽古典假定的内容,一般都是经济问题分析,如居民消费问题、财政收入影响因素等。这些案例的突出特点是适用性广泛,只要学生有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的基础知识,都能很好地通过案例掌握相关数据分析的方法。在实际教学中,这些案例的不足之处在于没有和学生的专业基础密切结合,不能拓宽学生的视野,部分同学会误以为计量经济学只能应用于经济学,而对于以后如何在自己的专业中应用相关知识缺乏相应的了解和实践。
2.课程难度大,学生重视程度不一
由于计量经济学是数学、统计学和经济学三门学科的结合,在经典线性回归理论部分,需要用到矩阵、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的大量知识。对一般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而言,学习计量经济学课程并不轻松,文科背景的同学学习起来更加困难。调查问卷中关于计量经济学难度的问题中,有28%的同学选择了很困难,有43%的同学选择了比较困难,选择一般困难的有27%,只有2%的同学选择了不困难。从调查结果看,选择比较困难和很困难的学生高达71%的比例,充分说明对一般本科院校的学生而言,计量经济学课程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对计量经济学课程的重要性方面,有41%的同学认为计量经济学对以后的工作学习有用,高达54%的同学认为用处不大,5%的同学认为没有用。当今学生学习有一定的功利性,如果学生认为某门课程在目前对就业、考研没有直接作用,往往不太重视,也不会投入太多精力。在学生“学习计量经济学课程的目的”问题中,学生回答学生学习计量经济学的目的中,排在第一位的是通过考试,这是无可厚非的,但需要注意,选择通过考试的同学中,有10位同学除了通过考试外,其他的选项均没有选择,说明这部分同学学习计量经济学的目的就是为了通过考核,拿到学分;还有5位同学选择了所有的选项,说明这5位同学是希望通过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学习能掌握相关知识。排在第二位的是为以后学习数据分析方法打基础,当今是大数据时代,许多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数据分析,学习计量经济学能为数据分析打下基础,学生对此也有较清晰的认识。此外,掌握计量经济学基本理论和软件使用方法排名在第三和第四,而运用计量经济学理论进行实证分析排在最后,说明学生对如何运用计量经济学的理论信心不足。
3.先导课程基础差异大
为了探明学生畏难情绪的原因,在之后的调查中,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计量经济学课堂上,您能否跟得上授课老师的思路,教学内容能否及时消化?从学生调查的结果看,选择完全跟得上的只有9%,选择勉强跟得上的有58%,有33%的同学选择了跟不上。说明在课堂上计量经济学的授课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有三分之一的同学跟不上老师的思路。占比例最大的是每节课信息量太大,其次是没有及时预习和复习课堂内容,第三是先导课程没有学习,理科基础不好。由于计量经济学的课程特征,上课会用到线性代数、数理统计的知识,学生只有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才能有效地掌握相关知识。实际情况中,一般院校都将计量经济学安排在第5或者第6个学期,正是学生大量学习专业课的时间,课程压力较大,因此,学生没有充裕的时间进行预习和复习,导致学生对于每节课的信息不能充分接收。此外,目前本科院校中,各个专业的课程体系安排有一定的差异,大多数专业是在第3个学期学习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课程,但数理统计部分由于课时的限制,在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部分授课教师一般不作深入介绍,学生也很少去主动自学这部分内容,掌握程度不是很理想;更有个别院校,将计量经济学和数理统计学安排在同一学期学习。这样的教学安排,导致学生在学习计量经济学课程时,由于存在大量的数学符号,本来就心存畏惧,加上数理统计知识不够扎实,容易对计量经济学课程产生厌学情绪,影响教学效果;对教师而言,在上课过程中需要专门抽时间补充介绍数理统计基础知识,影响教学进程。
4.课时安排偏少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一般的本科院校的计量经济学课程设置为48个学时,其中包括40个学时的理论授课,8个学时的上机实验。一些重点院校的计量经济学课程学时安排多一些,如清华大学的计量经济学课程为54个学时。郑州航院计量经济学安排了48个学时,这样的学时安排,调查中有14%的同学认为课时够用,而有39%的同学认为理论课时不够,有47%的同学认为上机时间不够。计量经济学既需用到大量的矩阵和数理统计知识,又需要一定的经济学基础,同时又是一门操作性和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必须将理论知识讲授与软件使用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面对数理基础和经济学基础程度不一、接受能力有别的学生,教师在有限的学时内,将经典的回归理论能够全面、系统地给学生介绍清楚,已属不易。通过短短几个学时的上机实验,让学生能掌握相关的软件操作技能,也显得勉为其难。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缺乏充裕的时间进行案例分析和介绍前沿的研究成果,这种拓展既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又能增强学生学习计量经济学的兴趣,但因课时限制,一般得不到实施。
5.实验教学效果难
以保障现有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主要是验证性的,教师讲授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SAS等)操作方法,给定学生数据,学生验证经典回归模型的估计、检验方法。这样的教学过程对学生掌握具体的软件操作过程是十分必要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的主要目的也是使学生掌握相关软件操作方法,学会利用软件实现数据分析,但对学生而言,如何将这些理论知识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尤其是将计量经济学的知识应用于专业相关的数量分析,缺乏实践。
二、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建议
1.做好课程衔接和课时安排
从调查的结果看,许多学生觉得计量经济学课程困难的原因一方面是信息量太大,另一方面是先导课程没有学习,基础不好。因此,在前期的课程安排方面,一定要做好课程的衔接,学生后期要学习计量经济学,一定要在前期安排数理统计学的课程内容。可以采取增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时或者专门开一门数理统计学课程来解决。从课时安排看,条件允许的学校可以适当增加计量经济学的课时,尤其上机实验的课时。增加理论课时一方面可以讲授如时间序列的平稳性、协整、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非经典线性回归的内容;另一方面教师可以简要介绍计量经济学前沿知识,如向金融学专业学生介绍金融计量、向经济学专业的同学介绍空间计量经济学等,开阔学生的视野,走上工作岗位后学生可根据实际需要自学相关知识,有条件的院校可将计量经济学理论课时增加4~8个。从上机课时看,一般8个课时的上机基本能保证学生熟悉一个软件的基本操作,完成经典线性回归的相关验证性实验,如能增加2~4个学时,学生会对软件操作更加熟悉,对相关分析结果的分析更加深入,以后的应用较为得心应手。
2.改革教学目标
在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本科院校,学生毕业后一少部分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大多数学生都是直接走上工作岗位从事经济管理类的工作。根据调查结果,学生多数认为计量经济学课程难度较大,主要是课程信息量太大,难以取舍,因此在计量经济学的教学目标上,应当定位在使学生掌握计量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与相关的软件操作方面。教学过程中首先应当介绍计量经济学相关方法的基本背景,在授课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介绍基本思想、基本方法和应用范围,尤其是这些方法的经济背景。在介绍普通最小二乘估计和相关检验方法的时候,要把侧重点放在思路和结论方面,而尽量减少或者简化相关的推导过程,要求学生“知其然”即可,而对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通过课下自学的方法“知其所以然”。
3.改革教学方式
计量经济学的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是要教给学生学会利用相关知识进行数据分析,因此,要把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和实验教学等教学方式充分结合起来。理论教学部分,要更多地采用启发式教学、课堂讨论等方式。启发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课堂讨论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提前定下讨论内容,要求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前做好课下准备,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案例教学则需要任课教师提前做好准备,选择与学生专业相关的案例。案例分析过程要尽量让学生参与进来,教师提前选择好专业方面的问题。可以安排部分同学进行前期的理论分析,部分学生搜集相关数据,最后在教师的带动下完成案例分析的全过程。
4.改革实验教学
计量经济学应以学生掌握相关软件的操作为目标,对于基本的操作,可以通过教师演示,学生进行验证性实验加以学习。而学生若要真正掌握具体的应用,必须经过一个完整的搜集数据、建立模型、估计和检验、模型应用的一个过程,只有这样以后才能学以致用。因此,实验教学不能仅仅包含学生在实验室里完成验证性实验的过程,建议增加课程论文。在学期初就给学生布置好任务,要求就本专业的相关经济、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分成小组,依据经济理论,选择相关变量,搜集数据,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进行一个完整的数据分析过程,最后以课程论文的形式提交实验结果。这个过程中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指导和监督。自己动手进行实践的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由于整个过程是结合理论教学逐步进行的,也对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起到了有益的补充。
二、实现个体与群体的经验共享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合作交流,但这种合作交流应基于学生的独立探究,这样的交流才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数学活动经验形成的角度来看,学生只有进行独立操作、思考,才能形成独立的数学活动经验,激发个体的学习智慧。教师在设计数学活动时,要让学生有独立操作、探究的机会。如教学《搭配的规律》时,创设情境:两顶帽子和三个木偶搭配,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学生独立操作,有的是无序的,有的是有序的。在集体交流时,学生的展示活动应从无序走向有序。而同样是有序的搭配,有的是从帽子开始想起的,有的是从木偶开始想起的。在学生独立操作探究的基础上,展示不同的操作和思考过程,学生的个体经验才可能实现和群体的共享,从而体会搭配时“序”的重要性———不遗漏,不重复,积累有序思考的数学活动经验。如果一开始就采用合作的方式,学生的不同想法就会在部分学生的“强势”中淹没,经验的个体化可能被淹没,经验生长和积累的过程也无法清晰地展开。
三、尊重学生经验积累的差异性
学生由于知识水平、思维方式等的不同,其经验积累也是有差异的。不同的学生在同一个阶段积累的经验的层次也不尽相同。教师在活动设计时既要考虑共性,即活动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设计的活动要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同时也要考虑学生的差异,设计的活动要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经验预期有一定的差异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例如,教学《一一列举的策略》时,对于问题:“18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一个长方形的羊圈,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最初的教学设计是先让所有学生都动手摆小棒,体会周长和长、宽之间的关系,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将结果一一列举出来。后来,我选择了思维水平不同的学生进行了学情调查,了解到有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强,能直接列式找到不同的围法;有的学生能主动借助小棒或画图来进行思考;还有的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才能想到用画图或摆小棒的方法找到结果。于是,我改变了原先的活动设计。出示问题后,让学生自己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将各种不同的围法表示出来,同时提示如果有困难可以借助老师给大家提供的学具。在交流环节,我选择了拥有不同思考方法的学生进行展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不同思维水平的学生所积累的数学活动经验的层次也是不同的:完全通过摆小棒方法得出不同围法的,积累的是动作性数学活动经验;摆了一两个长方形之后,体会到周长与长、宽之间的关系,再根据关系继续找到其他不同围法的学生,积累的是动作性活动经验加映像性数学活动经验;直接用列算式的方法找到结果的学生,积累的是抽象性数学活动经验。当然,对于思维处于第一个层次的学生,教师还要通过引导他们观察摆出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体会长和宽的和是不变的,使他们的思维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
研究型教学模式是以问题为导向,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获得丰富的研究体验和科学的文化知识,要求学生自己动手收集、分析、判断大量的信息材料,进行积极探索和体验。研究型教学的整个过程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探索实践。
1.2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性
放松、愉快的课堂环境是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引导学生善于思考问题,勇于探索是其主要目标所在。师生关系平等能让课堂气氛融洽,促进相互间的交流和思想观念的碰撞,使学生成为自我开发创造力的主体。
1.3创造性与潜在性的统一
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宗旨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它是一个能动、创造性地教学过程,需要综合运用各学科相关知识,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寻求“主观能动性”的解答。
2中国区域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区域经济学的教学地位和实践价值越来越被人们认识和分享,但其教学方式落后、教学效果差等问题也受到学界和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区域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分为以下几类:学科自身发展不足,教学方式不科学,教学效果不佳等。
2.1学科自身发展不足
近年来,区域经济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探索均得到了迅速发展,大部分高校开设区域经济学专业硕士、博士点,为我国培养高水平经济学人才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教师资源紧张、教材建设和课程大纲建设滞后、课程设置参差不齐、缺乏系统的教学内容框架等自身发展不足的问题。区域经济学是一门以问题为导向的科学,因此我国区域经济学研究大多是针对实际问题的应用研究,而其理论体系建设相对较落后。
2.2教学方式不科学
在教学方式和手段上,大多教师习惯于“灌输”式的课堂讲授,多年来一直沿用一种教案和教学模式,缺乏与时俱进的教学方式去创新和探索。老师把学生看成接纳知识的容器,要求全盘记录和死记硬背所教内容,缺乏课堂沟通与实践教学环节。
2.3教学效果不佳
教学效果不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学生真正学到的内容不多。课程学时普遍过短及课堂教学内容过多致使学生不能全部消化现象较为突出,还有些课程内容不能进行详细讲述等问题十分突出。其二,学生缺乏实际转化能力。以应试教育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过分强调知识的获取,而往往忽略实际转化应用能力的培养。现实当中大多学生无法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学习和应用脱钩现象十分突出。
3基于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区域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具体思路
3.1更新教学理念
区域经济学课程的实践性质和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必须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更新教学理念。由于长期以来过于强调理论而缺乏对区域经济学的应用实践应用,学生对区域经济理论没有深刻的理解,只停留在比较抽象的理论层面,例如,在介绍区域经济发展时,更多关注的是区域发展的基本理论,而忽略现实区域问题与区域经济理论相结合等问题。与区域经济学作为“致用之学”的目的完全背道而驰。研究型教学模式下的区域经济学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在学生知晓理论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不同理论产生的背景、发展脉络、适用条件、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在实际中应用,使学生能够理解整个理论体系的框架结构。通过定量化方法的传授,提高学生对实际经济问题的分析能力,通过调查研究、案例分析、课堂讨论、课程论文等方式,提升学生应用区域经济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要紧紧抓住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热点”与“难点”问题,把抽象化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加深对区域经济理论的理解,提高其应用理论知识分析区域经济问题的能力。
3.2改革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能力。
区域经济学作为偏重实践的一门课程,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方面具有更为显著的效果。
(2)培养学生正确科学的思维方法。
思维方法对于科学研究来说至关重要。同样的实验现象、实验结果,思维方法不同,得到的结论可能完全不同。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4)培养学生的素质。
素质是保证人们成功进行实践活动的稳固的心理特征的综合,严谨的作风、开拓进取的精神、辩证唯物的思想方法、实事求是、团结协作的品格、节约勤俭的品质都是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培养的。
3.3转换师生角色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跟着老师走,老师跟着考试走,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长此以往,教师和学生都失去了活力,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更是陷入了单一化。教师的角色是教材的执行者,任务是传授知识。在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指导下,教师将从传统的、一包到底的角色中解脱出来,尽快转换教师角色,树立新的教学观念,构建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关系。
3.4改变考核评价
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改变单一的考试方式,重点考察学生在平时研究学习活动中的具体表现及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分析应用能力,考核方法可以是调查报告、论文写作、科技制作,等等。
很多人认为,教育是教育,经济是经济,二者是完全不同的独立学科,其实不然。笔者认为,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经济活动,我们可以通过类比的方法找到教育的经济属性。教育需要一定的硬件和软件支撑,以高校为例,教育活动的展开至少需要教室、教师、教材、学生四个要素,这四个要素就是教育活动能够顺利展开的必备资源。这些要素均可以通过一定的标准进行经济学上的计量与评估,建设一间教室需要耗费一定的资源,招聘一名教师需要支付一定的薪酬,编写和印刷一本教材需要一定的费用,培养一名学生需要投入必要的人力和物力。建设教室、招聘教师、编写教材、培养学生与货币资金要素流入市场具有相似性,因此教育活动的展开就是各项要素流入教育领域的过程,概括来说,就是教育领域的“投资”。但是教育领域的产出并不直接以经济要素的形态呈现,它是一种知识形态或其他形式的隐性产出。
2案例的小组讨论
在结束相关基础理论知识的讲授后,应用多媒体教学的方法,演示案例中患者信息、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资料,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和制订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所需的实验室检测方案,阐述所选检测项目的依据和临床意义等。以腹胀、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患者为例,要求学生制订诊断和鉴别诊断所需的详细方案,并且说明方案制订的依据。
3案例的课堂讨论
各小组代表采用多媒体方式分别讲解本组对案例的分析和总结,阐述各自实验室检测方案的制订依据和临床意义。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讨论甚至提出异议,教师在讨论中适时地进行启发提示和讲解,鼓励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大胆质疑,激发学生思维和讨论的兴趣。教师在充分聆听学生的讨论后,以临床路径中的标准方案为依据进行案例总结,进一步系统的整理和讲解案例中的知识点和重点内容,并且有针对性地讲解学生讨论中出现的问题,纠正一些常见的模糊认识甚至是错误的观点,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运用基础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以腹水患者为例,首先要求学生判断腹水性质,设置提问:如何判断是漏出液或渗出液?然后进行病因诊断,设置提问:肝硬化、结核、肝癌等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检验指标都有哪些?学生通过对这个案例的学习,掌握了腹水检测流程和引起腹水疾病的诊疗方案,提高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强化了教学效果。
4案例教学的评价
教师与学生的评价是案例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案例教学活动完成后,教师要评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是否增长,思考方式、运用知识与技能方式是否标准,分析表达能力是否提升;同时,教师还要评价案例教学活动在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学术水准等方面的效果。
新经济时代,处处离不开经济问题,数学教育也不例外。在数学教育中渗透经济问题,是现代不同层次上数学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在教育走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历程中,教育家们提出了许多理论和实践方法。对于数学教育而言,目前在新经济时代下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数学教育只有采取积极的策略应对这些挑战,才能推动数学教育自身的发展。
一、新经济时展的数学观
数学的本质是什么?有人对百名中小学数学教师和大学数学系研究生进行过这样的调查,当你接触到数学这个概念时,你把数学想象成什么?通过调查,结果显示,76%的人想到的是计算、公式、法则、证明;20%的人想到的是烦、枯燥、没意思、成绩不及格;4%的人回答是使人聪明、有趣、有用。该调查虽涉及面不广,但很有代表性,数学教师如此认识数学,数学教育中正确的方向值得怀疑。
在新经济时代的数学教育中,我们首先应该明确发展的数学观。数学应该是自然科学的工具,任何一门自然科学,如物理、化学、天文等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数学,数学也是经济学,建筑学,会计学的工具等等。数学是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等科学的基础,在经济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发展中起越来越的作用。当今时代是以计算机为代表的新经济时代。数学对社会的贡献已从间接服务转变到直接干预,也就是说,数学的社会功能已从为其他学科提供工具,发展到直接创造价值的阶段。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数学的本质将必然会赋予更为完美的涵义。
二、新经济时代数学教育面临的挑战
1.在数学课程方面
数学基础教育课程从教学内容上,要逐步增加数学探究、数学建模、矩阵变换、数学文化、优选法与试验设计、风险与决策和视图与投影等内容;从教学方式方面,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这就要求改变那种把学生置于被动地位,以传授知识为唯一目标,以教师、教材为中心,以讲授、灌输为主要方法的教学模式,努力创设一种能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领域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创新意识,以期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益。
2.在时展方面
在进入21世纪之后,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教育全球化。就目前而言,教育全球化主要表现为“资源共享”,一国教育体系的预设功能已经可以部分借助于其他国家的相关资源来实现,包括资金、师资、教学仪器设备等等,共享全球教育资源已经从自发阶段进入自觉阶段,一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协调并且在高等教育中依赖性逐步增加的“全球教育体系”正在形成。
三、在数学教育中渗透经济问题的现实意义
1.激发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经济问题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将教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经济生活中,这样就可以为他们了解生活中简单的经济问题提供平台。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实践、探索中感受经济生活,学习数学知识。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感到数学是有趣的、有用的。唯其如此,学生才会更愿意接近数学,学习数学。才会有进一步学习的欲望。此所谓: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我们的数学教育才会更好、更快的向前发展。
2.学以致用
在日常经济活动中,数学知识应用于银行业务,如储蓄、贷款、货币兑换等,例如:比较一笔款每年转存一次比一次存五年所得利息相差多少,则更能从容对待住房贷款、助学贷款问题;会比较等额还贷,差额还贷,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还贷方式,进一步处理好银行业务。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保险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越来越密切。数学知识也正能涉及坐车、坐船、坐飞机的保险,财产保险、人寿保险问题等。此外,数学知识还可应用于广告、有奖销售、彩票、折旧和税利率等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小到水果买卖问题,大到大型企业运营。都需要考虑如何使成本最小、利润最大。还可以把数学知识作为预测的武器应用于市场经济中,分析商品在市场运行中的供求关系。避免盲目性。此外,在国民经济中的供求的计算,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积累、消费、产业结构及对外贸易等有许多问题都涉及到数学知识。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的问题还有证券市场中的股票、基金等。这就是我们在数学教育中渗透经济问题的意义所在。
四、新经济时代在数学教育中渗透经济问题的教学途径
1.数学建模理论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数学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迫切要求数学教育作出反映。如何把非数学问题抽取成数学问题,数学建模应运而生,数学建模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在教学中逐渐受到重视,通过“做数学”达到学数学的目的。此外,计算机迅速发展,为重视建模教学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可能性。
数学模型大多是以一些实际问题中归纳出来的模型。但是进行教材整理以后,用简洁地定义,定理的方式加以叙述,往往掩盖了这些模型的实际背景,就比较重要、数学中容易运用的经济问题模型作简单论述,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如移动公司有两种本地通话计费方式,第一种方式为无月租、本地通话费0.3元/分,第二种方式为月租费5元,本地通话费0.2元/分。问:对于本地通话,如何选择手机计费方式?这虽然是日常生活中的简单经济问题,但可以通过建立简单的数学模型加以解决。设通话时间为X分,所需费用为Y元,第一种通话方式可表示为:Y=0.3X.(X≥0);第二种通话方式可表示为:Y=5+0.2X(X≥0)。通过建立如上数学模型,把简单的经济问题渗透到数学课堂中,从而培养学生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
2.通过课题解决经济问题
“课题学习”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以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内容的理解,体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课题学习”的设置,不是增加新的知识,而是强调数学知识的整体性、现实性和应用性,注意数学的现实背景以及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通过“课题学习”促使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并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课题学习”体现为:第一阶段以“实践活动”为主题,强调数学与生活经验的联系;第二阶段以“综合运用”为主题,在继续强调实践与经验的基础上,增加了“综合运用”的要求;第三阶段则以“课题学习”为主题,强调了以“课题”为标志的研究性学习方式。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财经类实验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目前,我国大多数财经类实验室以计算机作为教学硬件,以专业应用程序和操作软件以及实验数据库作为教学软件,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具体情况设计教学流程,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课堂中的应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型媒体技术的应用
财经类实验教学中的基本操作实验包括原理类、流程类和验证类,通常教师利用动画、视频、PPT、教学软件和计算机流媒体等进行演示和模拟,例如对企业的实际制造生产、运营管理过程或银行业务进行再现,从而增强学生的感性认知。传统多媒体,例如视频和课件,具备实用性和直观性,而现代教育技术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多样化的媒体技术,例如模拟软件、实验软件及其集成软件,进一步提高了教学流程的连贯性和整体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传统多媒体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讲解层面,而现代教育技术则集中与演示层面,两种方式的有机结合,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财经类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
2、构建教学情境
现代教育技术中的虚拟技术对现实的仿真效果良好,教师在财经类实验教学中利用虚拟技术能够进行仿真实验,创建形象的实验情境,让学生在虚拟现实中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会计实验中,教学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模拟井下集团企业的会计业务,并模拟不同角色分工进行会计分析、决策及预测、审计等实训教学,利用会计仿真软件,构建问题情境,并对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能够使学生认识实际会计业务,并调动他们的知识储备进行思考和分析,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了教学目的。
3、互联网资源的应用
网络教学是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形成的新型教学模式。该模式将学生视为教学主体,利用开放的网络环境进行开发、研究和综合实验,将教学和科研联系起来,是培养学生能动性的有效措施。例如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以项目群为核心,让学生自主选择实验项目,明确实验目的,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实现文献阅读和专题检索,完成选修课程并充分掌握该领域的技术手段和问题解决方法。此外,学生还可以选择符合自己水平的实验项目,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通过在线课堂进行自主学习,教师通过在线辅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循环经济”是最近几年国内学术和政策研究领域频繁出现的一个学术词语。国内学者对循环经济的理论进行了大量探讨,国家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循环经济的实践。但是,国内生态经济学界、环境经济学界以及主流经济学界对循环经济实质的认识至今仍存在较大差异[1]。为深入揭示循环经济理论内涵,部分学者从哲学的角度进行了探讨。如,董艾辉在分析循环经济与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观一致性的基础上,指出循环经济是对近代西方哲学思维方式的扬弃,也符合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2]。张连国等认为,循环经济的哲学基础有二,即知识论基础与存在论基础[3]。崔胜辉等则从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在内涵和目标上一致性的角度,分析循环经济的哲学内涵和经济伦理观[4]。
应该说,从哲学角度探讨循环经济,既是对循环经济理论研究的丰富,也为哲学研究领域引入了新的研究课题。但从已有研究来看,循环经济的哲学研究在哲学分析与梳理上还不够全面和系统。本文试图从哲学的角度,比较系统地分析循环经济的哲学内涵、本质属性与内在要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展望循环经济的未来发展。
1.循环经济的哲学涵义
1.1循环经济的产生、发展和目标具有鲜明的实践性
循环经济思想起源于人们对自身生活环境和质量的忧虑,也是对上世纪五六十年达国家工业化带来的环境后果的直接反思,主要针对日益恶化的自然环境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这种对环境的忧虑逐渐变成一种全球性的反思,环境问题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关注。我国从参加1972年斯德哥尔摩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开始加入这个行列。循环经济不仅反思工业化带来的环境破坏和资源耗竭,也积极探寻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方法。循环经济的目标就是提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或者说新的技术经济范式[5]。这种发展模式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强调通过生产技术与资源节约技术体系的融合,减少单位产出资源的消耗,节约使用资源;通过生产技术与环境保护技术和清洁生产相结合,减少生产过程中污染排放甚至“零”排放;通过废弃物综合回收利用和再生利用,实现物质资源的循环使用;通过垃圾无害化处理,实现生态环境的永久平衡等。在经济层面上,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制度安排和经济运行方式,旨在实现经济增长、资源供给与生态环境的均衡,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和社会公平。它把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看成社会大众共有的、稀缺的自然资本,因而要求将生态环境纳入经济循环过程中参与定价和分配。它既要求改变生产的社会成本与私人获利的不对称性,使外部成本内部化;也要求改变环保企业治理生态环境的内部成本与外部获利的不对称性,使外部效益内部化。
哲学是实践的哲学,实践性是哲学的基础。从这个角度来看,循环经济的实践性符合的实践观点。无论是其思想来源和目标指向都是实践,循环经济的理论发展更是离不开实践,需要在实践中反复检验和总结。因此,循环经济具有鲜明的实践性,或者实践是循环经济的基础或唯一尺度。
1.2循环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符合马列主义的认识论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并对认识起决定作用;人的认识的发展总是从感性到理性;认识总要有一个过程,充满着复杂性和曲折性。循环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正完整体现了上述观点。首先,循环经济在特定时代产生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在工业化以前和工业化的低级阶段,人类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和资源的消耗较少,还不足以使人类对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消耗产生像今天这样的深刻后果。只有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对环境和资源的产生足够大的冲击和影响时才可能产生循环经济思想。其次,对循环经济的认识是循序渐进的。人类不可能一下子就认识到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内涵或全部规律,而且,认识的深化不可能脱离经济和历史发展阶段。最后,对循环经济的认识是能动的认识。这不仅仅停留于理论层面,也不是对实践的简单反映和被动认识,而是为了应用于实践,改造经济发展的模式。通过循环经济的这些特点,可以较好地理解当前在我国开展循环经济所遇到的种种思想障碍。比如,有人抱怨目前我国生产方式仍较粗放、环境破坏和资源消耗较大等。这是事实,但也要注意到,我们不可能脱离我国的历史前提来谈论这些问题。者从来就不是先知先觉的智者,而是实事求是的实践者。在实践的过程中可能会犯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但错误本身并不可怕,关键要遵循规律,对自身发展方式进行反思和扬弃,最终解决问题。毕竟,在一穷二白的薄弱基础上搞史无前例的社会主义建设,没有现成的道路和方法可以照搬。尤其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决定了首先需要解决的是经济起步、经济总量和人民温饱问题,难以为了保护环境从一开始就放弃经济和工业发展。
1.3循环经济的模式特征符合哲学的普遍联系规律
哲学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正是将社会看成一个整体,而不是孤立地探讨经济问题,或单纯采用经济手段分析解决问题。它要求综合考虑制度层面和技术层面,制定相应政策措施来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公平与进步。循环经济深刻分析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对人与自然和谐模式进行大量有益的探讨。同时,将生产和生活各个领域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作为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加以考虑,既注重分析经济生产领域各个部门、行业及其相互联系,又注重生产流程的各个阶段及其相互联系,还注重生产与生活两大部类在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中的具体情况与相互联系,统筹考虑城市与农村、地区之间、工业与农业、国内经济与对外经济等在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方面的关系。循环经济在分析问题和提出对策时,也认识到单纯经济知识和经济手段的局限性,强调学科间的联合,强调经济社科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学科领域的统筹并重。
1.4循环经济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统一
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为理解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和认识论基础。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范式,强调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代际公平以及国际视野,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些思想体现了哲学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的统一,既包含科学的逻辑推论,也汲取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正反经验;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态度,也体现了向历史、向子孙的负责态度。循环经济是在环境已遭受重大破坏、资源过度消耗的情况下产生的。根据环境破坏和资源过度消耗的历史教训、现代科学和经济学的推断,如果这种趋势不加以阻止和逆转,造成的后果将不堪想象。但环境破坏和资源过度消耗的趋势并非不可逆转,通过循环经济的途径,人类完全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这种分析和对比揭示了人类对自身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体现了哲学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统一。
2.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要求
循环经济的定义是目前国内学者争论的焦点,根本分歧主要在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问题。笔者认为,只有解决本质属性问题,学科的理论基础才能更加扎实,学科才能逐步走向成熟。本质属性问题解决了,相应的内在要求就容易了。前面分析的循环经济哲学内涵已为探讨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要求作了铺垫。
2.1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
笔者赞同齐建国教授关于循环经济的描述,即循环经济是一种技术范式的革命,是中国新兴工业化的最高形式,是通过制度创新建立一种新的经济形态[6]。齐教授认为,从技术经济学角度看,循环经济实际上是一种技术范式的革命。微观上,按照著名经济学家乔瓦尼·多西的定义,所谓技术范式可定义为解决所选择的技术经济问题的一种“模式”。宏观上,技术范式可定义为社会生产主导技术体系的基本特征和程序模式。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社会形态对应不同的技术范式。在技术层次上,与传统经济活动的“资源消费产品废物排放”开放(或称为单程)型物质流动模式相对应,循环经济是“资源消费产品再生资源”闭环型物质流动模式。其技术特征表现为资源消耗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再生化,核心是提高生态环境的利用效率,本质是生态经济。
笔者认为,在齐教授定义的基础上,还可从哲学高度对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作进一步的归纳和总结。根据的基本原理,人类社会总是不断由低级向高级演变,每个社会历史阶段都有与其相应的社会形态。因此,循环经济应是人类社会在特定历史阶段选择的经济发展模式或者技术范式。循环经济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产生和发展,承载着特定的历史使命。可以预见,循环经济将对世界的可持续发展进程起重大的历史作用;同样可以预见,循环经济绝不是万能的,不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技术范式的最高形态或终极形式。
2.2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
2.2.1特定的时空观念。在我国开展循环经济的理论和政策研究,需要明确特定的时空观念。我国是一个具有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的21世纪开展循环经济,离不开立足自身现实发展循环经济。要花大力气研究我国的实际,既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问题,只有实事求是才能胜利。同时,要对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的复杂性和曲折性有着足够的心里准备。
2.2.2统筹观点。发展循环经济需要统筹的观点和系统的观点。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面临很多问题,但由于资源有限,只能统筹加以考虑。要把握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确定重点领域和优先发展领域,循序渐进,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
2.2.3理论联系实践。发展循环经济要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以此指导实践,然后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理论。如此反复,推动经济与社会向良性方向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是实践的学科,循环经济理论和政策如果只停留在书本中、文件中、口头上,不能在实践中得以贯彻落实,循环经济的目标就会是水中月、镜中花。因此,必须贯彻实事求是的观点,尊重客观规律,努力推进循环经济建设,同时反对把循环经济夸大化、万能化的倾向。
2.2.4公众参与。循环经济涉及全社会的各领域,离开公众参与的循环经济将难以成功。目前,我国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尚有待提高,特别需要在社会上进行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启蒙,通过政府政策宣传,引导社会生产和消费观念。公众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觉醒将是循环经济得以贯彻落实并取得成功的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
3.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建议
3.1系统的工作思想
发展循环经济特别要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要立足现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五个统筹,制定系统的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综合协调区域、行业和部门利益,以长远发展和大局为重,抓住主要问题,确定重点领域、优先领域和战略步骤。
3.2制度和技术并重
要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统一,既注重制度层面的政策设计,也注重技术层面的政策设计。加强对现有经济模式、生产技术与过程、管理方法的改进和创新;加强对项目立项进行充分论证以及项目中、后期的评估;加强对节能减排领域重大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同时,开展大量调查,掌握循环经济的动态发展,及时研究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3.3建立长效机制
根据循环经济的不同参与主体,包括政府、企业、大学、公众等,制定相应的政策,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同时,探讨建立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有效联系机制,完善政府考核机制和人才激励机制。
3.4自主创新与学习借鉴
既要立足自身国情积极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理论和政策,又要学习借鉴一切有益的国外经济、管理和政策实践的成果;既要发扬自主创新的精神,建立基本技术支撑体系,又要进行必要的技术引进和模仿消化。
4.未来展望
发展循环经济是历史的必然。这个必然既凝聚着人类对自身处境的深深忧虑,也包含了对更高级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美好愿望。认为,尽管过程往往充满曲折,世界一直是向前发展的。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形态和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有着自身发展规律,虽然当前还有很多争论,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学术氛围,将促使循环经济研究更快走向成熟。循环经济在中国已经启航,并将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进程长期相伴。尽管道路充满艰辛,但前途是光明的。
参考文献:
[1]李兆前,齐建国.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综述,《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年第9期.
[2]董艾辉.循环经济的哲学思考,《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3月第20卷第1期.
[3]张连国.循环经济的哲学基础,《东岳论丛》,2005年3月第26卷第2期.
一区域经济学的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
区域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的观点,研究国内不同区域经济的发展变化、空间组织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性应用科学。不同于其他课程,区域经济学的特殊性在于该课程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综合性。其应用性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在参与政策讨论与实践评估,并在学科发展过程中日益扩展政策参与的领域;另一方面,表现在不断拓展的国际化视野,即从全球化的角度审视中国的区域发展以及各种区域经济问题,从全球竞争的角度提出区域经济的发展道路和政策。就其综合性而言,则主要表现在区域经济学不同于其他以单一经济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科,而是以特定的空间为研究对象,并且所有的经济现象都会在这一空间发挥作用,必须研究在各种经济现象的交互作用下,区域经济作为一个相对独立整体的一般发展规律。
区域经济学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深入理解区域经济发展演变的规律以及区域经济政策理论与实践,具有对区域经济发展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的能力,制订和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方针政策的能力,从事区域经济管理工作的能力,为学生今后更好地从事相关科研及管理工作奠定理论基础,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区域经济理论研究和经济建设做更大的贡献。因此,如何在教学中改革和创新本课程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将是从事本课程教学的教师必须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二域经济学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内容滞后化。
根据我们对全国15所重点大学区域经济学专业研究生授课情况的网络调查,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学教学内容严重滞后于现实发展需要,具体表现在:一是习惯采用相对稳定不变、具有统一标准的教材。在所调查的15所高校中,有11所高校7年内没有更换过新教材,至今所使用的教材还是20世纪90年代末在国内流行的那些版本。二是缺乏系统的教学内容框架。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学大多是围绕实际问题与任务进行对策性研究,缺乏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因此造成该课程教学长期以来停留在“浅显易懂”的水平上。三是教学内容界定不清。对于不同教学对象的教学内容安排过于笼统,造成授课重点不明确,教学内容选择存在较大的随意性。
2.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化。
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大多数教师习惯于“满堂灌”甚至“填鸭式”的课堂讲授,多年来一直沿续着“一本教案、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而学生则全盘接受甚至死记硬背,其结果是“学生上课记笔记、考试记笔记、下课全忘记”。导致上述情形的原因固然有学生的主观因素,但更多地出自教师教学中的“僵化、“零散”、“固守”:所谓僵化,即将教学内容当作僵化的教条和现成的结论进行灌输,缺乏具体化、直观性;所谓零散,即只重视对每一章、每一节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和传授,缺乏将不同章节的内容融合贯通,导致学生对知识点理解的片面和孤立;所谓“固守”,即只重视对课本规定内容的分析,较少关注经济现象的变化及学生关心的实际问题,教学的实用性不强。
3.教学考核方式片面化。
尽管建立教学考核制度已得到普遍共识,但是现有考核方式却存在许多问题:一是教学考核目标错位。对教师往往简单采用一系列量化指标给教师“打分”、“排序”,很少关心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优势与潜能等方面;对学生则只是关注学习成绩的高低,功利性倾向比较明显。二是教学考核主体单一。对教师的教学考核只看学生的意见,对学生的学习考核则是教师一个人说了算,双方博弈的结果往往是在基于共同利益下达成互利串谋,从而使教学考核结果失真。三是教学考核过程简单化。考核方式基本上是通过期末考试形式进行的,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投入状态和平时学习成绩的考评。
三区域经济学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的具体途径
1.优化教学内容,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精心设计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根本保证。根据区域经济学的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区域经济学的教学内容至少应包括以下三大部分。
(1)理论基础。综合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现代区域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主要包括:规模收益递增与不完全竞争;非均衡力及循环累积因果律;市场开放度强化要素流动性;经济增长方式选择和结构优化的内生化理论;产业份额决定国民收入地区分配;二元结构与城乡联系理论等。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应特别关注博弈论、内生的增长理论、后福利经济学、交易费用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不断充实和建构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引领学科发展的前沿,以深化课堂教学的理论价值。
(2)应用。区域经济学本身是为了解决实际中区域问题而产生的。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区域经济所面临的深层次问题逐步凸显出来,区域经济学的应用领域得到进一步扩展。宏观、中观领域里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包括区域发展模式、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城乡统筹、地方产业集群、区域创新体系、城市竞争力、地区之间收入差距、区域分工与合作以及区域协调发展等诸多方面;微观领域研究则涉及企业区位选择、企业迁移、企业组织以及跨地区跨行业的联合与合作等经济活动,使区域经济学需要回答和解决的问题更加广泛和深入。另外,近几年来中央政府陆续制定的西部大开发、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崛起、改革试验区建设等一系列区域性政策措施,也使区域经济学需要回答和解决的问题更加广泛和深入。
(3)方法。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官方统计数据的大量公布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区域经济学研究逐步走向计量化,强调运用数理模型方法对区域活动进行定量分析,特别是随着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大发展,近年来区域经济学中空间计量分析的应用越发增多。同时,决策科学、复杂系统理论、计算机信息处理和智能化技术等最前沿的科技成果也不断地被引入到区域经济分析之中。
2.强化实践型教学,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类课程,成功的区域经济学教学应强调实践型教学,注重互动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实现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
互动教学的实质就是由传统单向被动的灌输型教学转变为师生间互动交流与研讨,从而引导学生运用课堂所授知识去解释现实经济问题和验证理论模型的合理性。开展互动式教学,不仅可以督促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学会从多角度看待问题的辩证思维,培育批判、研究、质疑的能力,而且也可以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把握程度,适时解决学生在学习中的疑问,启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案例教学是区域经济学教学中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具体运用中,一方面,要注意教学案例选择的现实性、典型性、综合性和动态性,其案例应该是对现实热点问题和学生们普遍关心问题的提炼和总结;另一方面,案例教学互动的组织形式可多样化。既有安排学生独立完成的个人案例,也有学生之间合作的小组案例;既有书面的案例分析报告,也有口头的案例讨论等。
模拟教学近年来在区域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开始得到关注。通过模拟教学使学生学会如何确立区域发展目标,如何捕捉区域发展非均衡状态下可能产生的有利或获利机会,如何有效率、低成本地去广泛组织实现既定目标所需要的资源,以便最终实现既定目标,让学生如同身临其境地体验区域发展变化规律,进而灵活地做出区域决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判断决策能力和合作协调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其他方法的局限性。
3.实施教学手段多媒体化,着力提升教学效果。
开展多媒体教学对提高区域经济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即可以运用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文字、图形、影像、语音等方式来演示教学内容,代替传统的单纯依靠老师讲授和板书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使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创造空间;可以通过多媒体图形、动画的屏幕演示,将区域经济学中许多抽象的概念、枯燥的理论、复杂的逻辑关系直观、清晰地表达出来,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可以将大量原来需要在课堂内进行的板书工作通过课前制作的教学软件演示出来,课堂的课余时间增加,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讲授和组织教学活动。
但是,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并不等于完全否定传统教学手段,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将两者有机结合,发挥各自所长,弥补各自之短。具体来说,一要遵循目的性、最优化原则。即多媒体手段和内容的选择,必须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学教材,针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进行选定,当用则用,不适则弃,讲究实效,切不可为追求时尚,不顾教学的实际需要而盲目使用,否则适得其反,弄巧成拙。二要注意多媒体技术选择与组合的最优化。即根据区域经济学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去选用合适的多媒体技术,既要注意选择效果最好的来运用,也要考虑它们能否优化组合的效果,充分发挥各种多媒体技术的最大效能,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三要注意多媒体教学的反馈。即教师必须控制多媒体教学过程的各种因素,及时准确地接受学生的反馈信息,适时调整教学内容、方法和进度,优化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
4.完善教学考核方式,保障教学效果。
教学考核应涵盖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两个方面,二者都不可偏废。在对学生学习的考核方法上,应建立以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基础,以综合运用能力为重点,以学习态度为参照的综合评价体系。具体可采取笔试、口试、作业、讨论、考勤等多种形式,其中笔试、口试主要考核学生对教学基本内容的掌握程度,讨论和作业主要考核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记录提问、发言、出勤等情况主要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另外,根据区域经济学的学科性质,考核方式中应特别加入社会实践的环节,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承担校内外的科研、设计、调研、咨询和服务活动,培养学生利用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在对教师教学的考核方法上,则要着力改变目前简单地由学生给教师教学打分的做法,注意结合其他一些方式如教师互评、教研室集体听课、督导组听课等,广泛参考多方面主体的意见,增加考核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同时,在考核过程中,应注重营造公开、透明、民主的氛围,各方共同参与、民主协商,通过充分的交流与沟通,共同找出教学中存在问题以及未来改进措施。
参考文献
1.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1)
2.罗静曾菊新:中国区域经济学的几个新特点刍议[EB/OL]./,2006-10-08
所谓双语教学是指将母语以外的另外一种语言直接应用于语言学科以外的其他学科的教学,使第二语言的学习与各学科知识的获取同步。双语教学实现了专业知识和外语学习的有效结合,以专业知识为主、外语水平提高为辅,满足了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1]。在我国改革开放深入发展,尤其是加入WTO 的新形势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模式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革,对学生外语能力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提高独立学院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与外语能力,是摆在应用型技能型本科院校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经济学课程作为起源于国外的专业基础课程在进行双语教学改革中有着独特的优势。
一、独立学院经济学双语教学实践的必要性
(一)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必然选择
20世纪 90年代以来,国际化成为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化,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教育部高教司在相关文件中提出教育教学论文,今后本科教育20%以上的课程必须进行双语教学小论文。双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因而在双语教学课程的选择上应更多的体现课程的广泛应用性。经济学作为经济管理类课程的基础课,为学生学习和应用经管类专业知识做了良好的铺垫。因而经济学的双语教学实践是一种与国际经济接轨的开放式教育理念,在教学内容上强调多元、开放、融合,在教学方式上强调灵活,对教师的专业水平、外语水平和教学艺术要求较高,在教学目标上注重培养学生用不同语言进行思维和创新的能力。同时,通过使用学界较为认可的经济学外文教材、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双语教学会有力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向规范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二)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独立学院是高等教育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社会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和教育自身发展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过渡的产物,承担着为地方经济建设与发展培养大批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历史重任。伴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独立学院能否在激烈的高校竞争中站稳脚跟,关键也在于能否培养出有别于研究型院校的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演进,应聘者在工作中既精通专业知识又能够熟练掌握外语的技能越来越受到青睐。因而在对本科生的培养中运用双语教学可提高应用型人才的综合素质,并使其更符合国际化人才的标准。
(三)经济学课程本身的需要
经济学本身源于国外成功的基础课程,该课程的原理和框架均源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而国内高校本科教学中讲授的经济学原理几乎都是从国外著作中翻译修订而来的。由于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等不同,有些翻译与原文表达的意思不完全一致,这对学生掌握和应用经济学原理产生不利影响。此外,由于经济学本身是一门发展较快的学科教育教学论文,使用翻译修改而来的教材大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其教学内容无法体现经济学发展的最新动态。借助经济学双语教学,一方面可使学生站在英语思维的角度,用英语去理解原著和思考各种经济学原理,从而更好地把握经济学的精髓所在;另一方面,通过采用国外经济学教材,可以增加学生的专业见识,使学生能够在第一时间吸收到经济学最前沿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增强教学的时效性。[2]
二、独立学院经济学双语教学实践改革模式
(一) 教学模式的选择
根据授课时外语使用程度的不同,双语教学可分三种不同模式:1、沉浸式双语教学(Immersion bilingual education)要求用学生所学第二语言/外语进行教学,本族语/母语不用于教学之中,乃至校内也不使用本族语/母语,以便让学生沉浸于弱势语言之中。[3]2、过渡性双语教学(Transitional bilingual education)要求在学生刚进校时,部分科目或全部科目使用本族语/母语教学;但一段时间之后,则使用所学外语/第二语言进行教学。因此,过渡性双语教学即指开始前有―段非双语教学作为过渡期,以避免学生刚进校因不适应第二语言或外语教学而产生许多困难,其目的仍是逐渐向沉浸式教学过渡。3、保留性双语教学(Maintenance bilingual education)要求学生刚进校时用本族语教学,以后逐步部分科目使用外语/第二语言,部分科目仍用本族语教学。
独立学院的学生较普通高校的学生入学成绩较低教育教学论文,英语水平相对较差,在课堂教学中应对其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因而我们在教学的第一阶段可以主要采用“保留性双语教学”模式小论文。在双语教学实施的第一阶段,为了不使学生在双语教学模式下影响对经济学知识的理解侧重运用“保留性双语教学”模式,即在注重学习专业知识和运用英语的同时,以母语来维持理解与交流过程并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经济学专业英语词汇的渗透,专业概念和理论模型公式的表达,以及部分英语释义;双语教学实施的第二阶段,可启用“过渡性双语教学”模式,在第一阶段取得成果的基础上逐步在经济类课程中推行双语教学模式,不断扩大独立学院双语教学课程的范围,灵活地互用汉语和英语两种主体语言,努力促进学生逐渐通过专业英语理解关。
双语教学推行的第三阶段,在总结经济学双语教学前两阶段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逐渐探索出符合独立学院自身情况的双语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在学生能够基本通过英语关,掌握一定经济学专业英语词汇的基础上,逐步推行英语沉浸式教学法,采用全英语授课或逐渐增加英语在经济学课程中运用的比例。毕竟独立学院的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并不十分擅长因而具体模式还得视双语教学实施前两阶段的效果和学生的接受情况而定。当然在使用“沉浸式”教学模式过程中,经济学教师应注意运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教学教育教学论文,把复杂的经济学理论和案例等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来,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发音标准且语速较慢,使学生能顺利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和知识。
(二) 教材的选择
选用合适的原版教材是开展双语教学的基础。双语教学教材应当使用外文版的教材,在内容上直接与国外院校接轨,避免因间接引用而产生歧义。要选择既紧密结合实际又符合时代要求的原版教材,在原汁原味的语言中了解另一种文化,掌握专业知识。目前多数进行经济学双语教学的院校把曼昆教授编写的《经济学原理》(第三版)作为固定教材使用。该书被美国百余所大学用作经济学原理课程的教材,可见其全球影响力之大。此外,该教材的语言表达比较规范、简单、用词准确,内容更新颖,作者能站在经济学初学者的立场,激发学生对经济学的学习兴趣,这也比较符合独立学院学生的英语水平及学习知识的兴奋点。但原版教材的选编思路和编写形式与国内教材的风格完全不同。虽然国外教材知识较新,反映了学科前沿,但国外教材在一些内容上说明得过于详细,与国内同类教材相比,内容相对较多而且比较零散。因此,教学中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筛选,抓住学生必须掌握并与国内教材主要内容相契合的部分进行学习,这样有助于专业课程的学习。[4]而对于相关案例可以作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材料。
(三) 教学时间
根据教学计划和各专业的实际情况教育教学论文,一般在大一下学期开始学习微观经济学,但是独立学院大一学生的英语相对比较薄弱,开展双语教学有一定的难度。大学英语一般开设两年,
大二上学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英语已达到了大学英语四级水平,学生普遍有着较好的英语基础,这时在宏观经济学课程中采用双语教学对学生来说困难相对要小些,可避免学生一开始就产生畏难情绪。另外,从大学二年级上学期起开始连续、合理地部署和安排双语教学,可延续英语学习,使英语学习四年不间断,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可起到一定的促进和提高作用小论文。而且,可在基础英语学习之后,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转移到自己的专业上来。
此外,国外的经济学课程一般是从高中开始,到了大学每学期只学习教材内容的几个章节,将整个经济学课程分散到大学的各个学期,更有助于学生的消化理解。而我国经济学课程一般是针对经管类学生开设的,时间为一年左右,如果进行双语教学的话应该考虑适当延长学时,以便于教师更好的准备课堂内容教育教学论文,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知识。
(四)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双语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和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教与学互动,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而高素质的师资是实施高质量双语教学的保证。从近期实践看,全国绝大多数的独立学院是在母体普通本科高校的直接支持下,以母体高校的品牌、师资、管理和其他资源为依托而发展起来的,借助“母体”师资、外聘名校教师是独立学院最常用的做法。但随着独立学院社会化的趋势不断发展,建设自己的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已迫在眉睫。除了外聘归国经济学研究生外,独立学院也应重视本院经济学双语教师的培养,一方面大力引进英语水平高、学科知识强的复合型教师,另一方面加大教师培训力度,特别注重青年教师的双语教学能力的培训和提高。如可采取教师自费及学院委培相结合的形式选派英语基础良好、经济学专业知识扎实的青年教师赴国内外相关院校培训。
参考文献:
[1]白世贞,沈欣.素质教育背景下物流管理专业双语教学模式研究.物流技术.2010
[2]梁燕红.微观经济学双语教学实践探索.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
[3]李榕.我国高校双语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8
对学生进行惯例教导和训练,严格请求,一抓到底。长期以来,我针对班上学生实际,利用一切有利时间加强了学习习惯的造就。首先训练学生正确读书和写字的姿势,每天提示他们注意习惯的造就。读书时请求全班同学都拿起书做到手到、眼到、口到、心到。只要做作业,就不停地提示纠正不良姿势。当学生起来发言时,则请求他们站端正,两眼平视前方,态度自然慷慨,并且说话时声音要响亮,吐词要明确。在听的能力方面,则请求他们注意听别人说话,听明确说话的内容,记在心中,要说得出来。这些措施对学生听的习惯养成起到了必定的增进作用。现在学生在课堂上读写、坐站听说的正确姿势逐步养成,加强了自控能力,课堂秩序有明显好转。
二、对学生进行耐心教导,多表扬少批评
表扬运用得适当,学生的积极因素就会像原子裂变一样产生连锁反响。例如:上课了,大部分同学在吵嚷,没有做好上课筹备,如果泛泛批评,收效甚微,如果点名批评,别人往往幸灾乐祸;倘若从乱哄哄中找个坐得好,不说话,书本都筹备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其他学生便会仿效,秩序井然。人都有自尊心,表扬有批评的作用,是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批评。我常用表扬某个学生道德品德、思想行动上的积极因素去影响和克服落后学生中存在的消极因素,寓批评于表扬之中。这样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达到取长补短的目标。
三、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班主任工作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作,班主任对创设良好的班集体,全面进步学生素质,陶冶学生情操,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在学校里,班主任接触学生的时间最长,开展的教导活动最多,对学生的影响最大,在学生面前自己就是一面镜子、一本书。因此,规范学生的行动,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行动;进步学生的素质,首先要进步自身的素质。在教导工作中,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我作为一名班主任,在工作实践中,请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带头做到;请求学生讲文明礼貌,我首先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人格,从不讽刺讽刺他们;教导他们热爱劳动,我每天早上和学生一块打扫环境卫生和教室干净卫生;教导学生搞好团结,我首先做到和各位教师搞好团结;和学生交知心朋友;在学习上,请求学生书写认真工整,我在板书时首先做到书写规范认真。这样自己的一言一行已经成了一种无声的教导。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在全面推动素质教导的今天,作为教师更应进步自身素质,建立职业道德,以崇高的道德风范去影响学生,当好学生健康的领导者和引路人。
四、造就正确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正确的舆论是一种宏大的教导力量,对班级每个成员都有束缚、沾染、熏陶、勉励的作用。在扶正压邪,奖善恶的过程中,舆论具有行政命令和规章制度所不可代替的特别作用。因此,班内要注意造就正确的集体舆论,擅长领导学生对班级生活中一些现象进行议论、评价,形成“好人好事有人夸,不良现象有人抓”的风气。有的学生不重视自己身边产生的小事,不屑于做小事.如:放学后窗户没关就走了,大白天六个管灯全开着却不认为然等等。针对这种情况,我组织开展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班会,会上对小事该不该管进行了争辩,还列举同学身边产生的小事造成的迫害,最后得出结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实践证明:有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就会无形的安排集体成员的行动和集体生活,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导力量.
五、做好落后生的转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