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1 17:15:2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服装设计与工程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居住地:上海
电 话:138********(手机)
E-mail:
最近工作 [1年9个月]
公 司:XX服装设计有限公司
行 业:服装/纺织/皮革
职 位:纸样师
最高学历
学 历:本科
专 业:服装设计与工程
学 校: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自我评价
能够根据服装设计师设计的款式和尺寸要求,通过专业的计算和个人经验,制作纸样。对人体知识、材料知识和服装工艺知识有全面的认识,在缝份结构、缝边构造、整形工艺方面积累了许多的经验,能独立完成起板,工艺,生产原料及成本核算等工作。具有的团队合作精神,谦虚的待人作风,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求职意向
到岗时间: 一周之内
工作性质: 全职
希望行业: 服装/纺织/皮革
目标地点: 上海
期望月薪: 面议/月
目标职能: 纸样师
工作经验
2010/8—至今:XX服装设计有限公司[ 1年9个月]
所属行业:服装/纺织/皮革
设计部 纸样师
1、掌握面辅料的性能,在制板时做出相应的适当调节,以确保成品规格的要求;
2、根据面料的纱支、密度、垂感、织纹组织和厚度、软硬度等在制板中区别对待;
3、根据服装设计师设计的款式和尺寸要求,通过计算,保证服装在生产过程中便于修改,与剪裁。
---------------------------------------------------------------------
2008/7--2010 /7:XX纺织厂 [ 2年]
所属行业:服装/纺织/皮革
纸样房 纸样师
1、配合设计师在不影响款式外观效果的情况下,寻找最简便的工艺完成样衣制作,降低成本;
2、把图纸变成裁片,指导车板师傅在结构和工艺上的细节处理;
3、通过试穿等环节,对纸样进行重复修改,以达到完美;
4、负责预算服装所以面料辅料,控制成本;
5、负责与设计部和生产部的沟通。
教育经历
2004/9--2008 /7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服装设计与工程 本科
证 书
2006/12 大学英语六级
外企人事经理是先以貌取人,即你简历写得如何;再看基本条件如学历、经历;最后是能力、潜能和性格。前两者是基本,最后是决定性的因素。脱颖而出的关键是展现你的丰采。
工作经历包括雇佣型的工作,也包括实习、义务性和社团、社区性的工作。
技术和技能电脑技能、语言技能、性格和能力、性格特点、勾通能力、人际能力、团队精神、兴趣爱好。
以下是由小编为您整理推荐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员个人简历模版范文,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
基本信息
姓 名:xxx 性 别:男
婚姻状况:未婚 民 族:汉
户 籍:汕头 年 龄:28
现所在地:揭阳 身 高:178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求职意向
希望岗位:服装打样/制版
工作年限:7年 职称:高级
求职类型:全职 可到职日期:随时
月薪要求:面议
工作经历
xx年3月至今 xx有限公司,担任纸样师。主要工作是:根据设计师意图或图纸完成纸样,制定尺寸表并引导车版师完成样衣的制作,并同时对产生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纠正或修改!待下单后完成大货放码,用料核算,并负责板房的日常管理等工作。
xx年3月xx年7月 xx有限公司,担任纸样师。主要工作是:负责纸样的头样开发,试身修改及大货放码。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xx大学
最高学历:中专
毕业日期:2006-07
专 业:服装设计与工程
专业描述:学习服装纸样制作的基础知识
语言能力
英语水平:较差
国语水平:优秀
一、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学生工程意识教育的重要性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服装设计基本技能、结构工艺设计与制作、经营管理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等综合技能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目前,我国高校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所采取的课程教学模式大多是“教师讲、学生听”,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偏重服装工程理论基础的学习,但在工艺技能及工程技术规范等方面的实践能力较为欠缺,从而对工程意识的建立、工程设计观念的培养、工程精确度的把握等缺乏正确的认知和完善的思考[1]。工程意识的形成与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积淀,它既包括学生在校内接受课程教学时的工程意识体验,也包括学生毕业后参加工作时的工程实践过程[2]。其中,本科学习阶段是学生吸取新知识、构建逻辑思维、培养创造能力的最佳时期。工科教育侧重于解决工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这就要求大学生必须具备丰富的实践能力[1]。因此,探究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教育新模式,不仅对于服装教育的发展、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毕业生适岗就业能力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3],而且对于如何强化工科生的工程意识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强化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学生工程意识教育的措施
笔者将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学生工程意识的培养和形成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专业课程学习阶段,教师通过创新教学思路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工程认知;二是专业知识深入阶段,通过建立小组机制,优化课程的考核体系,不断强化工程训练,逐渐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三是专业技能应用阶段,通过解决实际问题,逐步引导学生开展工程实践,强化实践教学对学生工程意识的培养。也就是说,教师将工程实践问题融入各教学环节,以激发学生对工程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操作能力,最终达到强化工程意识培养的目的。1.专业课程学习阶段,创新教学思路,激发工程意识服装设计与工程是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融合了纺织、染整、艺术、计算机等多个学科知识,并具有特有的工程实践性质。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教育中学生工程意识培养的第一阶段在专业课程学习阶段,教师通过创新教学思路,激发学生的工程认知。这一阶段的影响因素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外部因素,指教师的专业引导和知识传授技能;二是内部因素,指学生自身的学习积累程度和工程意识感知能力。在这一阶段,教师需要考虑学生未来发展的各种可能性(如教学研究、科技发明、艺术设计、商业贸易等),有效处理教授课堂知识与引导课外实践等方面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4]。除此之外,学生在这个阶段的学习主动性也非常重要。教师通过进行各类教学活动,使得复杂难懂的工程知识变得生动易懂,这样具备主观能动意识的学生就能在此环节更有效地获取专业知识。学生通过对服装人体体型学、服装结构设计、服装面料的设计与生产、成衣制作工艺、服装立体构成、服装CAD/CAM原理基础、服装工业样版设计、服装市场与营销等一系列与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密切相关的课程知识学习与实验操作,会对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形成基本的整体认知,为后续的课程实践与操作奠定知识基础。在此知识性教学环节,教师需不断优化课程体系,设计引导性内容,培养学生的工程认知能力,激发学生对工程问题的兴趣。例如在“服装工业样版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时,教师可采用问题启发式教学,先抛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然后再进行讲解。为了使学生加深对样版绘制的理解,教师随机挑选一些学生绘制的样版,然后让其他学生进行点评。通过这种主动式学习,使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思考并加以巩固。在样版绘制时,教师要求学生有工程作图的意识,整个样版布局要美观,线条要有层次感,通过这些细节激发学生的工程意识。2.专业知识深入阶段,建立小组机制,强化工程训练学生在工程意识培养的第一阶段仅仅学习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理论基础,并未彻底掌握相关的工程知识,因此需要进一步加深对工程知识的理解,深入分析工程知识的形成。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以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有助于学生形成完善的工程意识[5]。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教育中工程意识培养的第二阶段在专业知识深入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建立小组机制,优化课程的考核体系,不断强化工程训练,从而逐渐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本文以“服装工业样版设计与制作”课程的考核为例加以说明。“服装工业样版设计与制作”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充分应用专业知识、着重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及实操技术的专业主干课程,它既是“服装工艺设计与制作”课程的知识准备和操作基础,又是“服装结构设计”课程的延续和理论补充[6]。对此课程的考核方式,我们打破了传统的笔试形式,采用全程考核方式,平时绘制的样版作业和期末的课程设计均作为学生考核成绩的一部分。这种全程考核的方式避免了学生投机取巧、在期末阶段临时抱佛脚的现象,能够对学生整个学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期末的课程设计是以冲锋衣为对象分组完成,课程设计的流程及内容如表1所示。在课程设计前期,通过教师的现场讲解与演示,引导学生进行各项独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课后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共同完成强化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专业素养,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此仿真实践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可以接触相关的工程事物及工程因素,不断加强自身的工程观念和工程意识,提高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对工程实践的完整性认识[7]。3.专业技能应用阶段,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工程实践以工程意识培养的第一和第二阶段为基础,学生只有完全把握好以上基本知识和技能,才能顺利进入第三阶段。笔者将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教育中工程意识培养的第三阶段称为专业技能应用阶段。通过解决实际问题,逐步引导工程实践,强化实践教学对学生工程意识的培养。只有具备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学生才能更好地解决现实工程问题。毋庸置疑,亲身参与实践,进行相关工程操作,对于工科专业学生的工程意识形成和培养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2]。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实验室、服装企业、社会实践活动等资源,使学生感知工程现场,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工程责任意识、系统创造能力、合作与竞争意识等,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工程结构、存在形式、技术应用等工程因素,从而获得真实的实践经验。例如通过学校或教师与相关服装企业进行协商沟通,由企业导师带领学生到服装生产流水线参观和学习,结合课堂理论知识,使学生对服装批量生产流程具有更加客观、形象的认知。再如建立人体测量团队,教师在暑期对测量团队成员进行严格的测量手法培训及实地演练,并于新生开学之际带领测量团队进行大规模的服用人体测量实践活动。此项团队实训环节可使学生认识到工程意识的本质,通过亲自实践体验工程性要求,逐步形成工程性思维。只有在这种团队体验和个人感悟的过程中,才能使学生形成工程性思考及工程意识,激发出创新的意识和能力,这也是工程意识培养的一项重要内容[7]。
三、结语
通过各个教学环节的相互融合及交叉引导,不断激发学生的知识探索兴趣和实践操作潜力,促进理论学习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有助于更加深入地感知工程内涵及工程实践,对于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及创新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针对现有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课程教学进行改革,调整课程内容,突破传统教学模式,融合多个教学环节,对于培养适应现代服装企业工业化大生产所需要的高级复合型人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尚笑梅 田亚楠 洪正琳 沈芬 单位:苏州大学 苏州天源服饰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刘洪霞.中外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D].天津:天津工业大学,2008.
[2]霍智伟.现代工程意识形成的研究[D].镇江:江苏大学,2013.
[3]吴文辉.论卓越工程师的工程精神和工程意识[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7):127-128.
[4]张学洪,王文,徐建平.新时期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对策[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3):53-56.
人体工程学使得服装设计过程更加趋于人性化,同时也使服装设计过程更加趋于合理。人体工程学是人体对外界事物进行作用力的系统分析过程,对于作用力的分布情况进行系统的研究,得出更加科学的理论,这对于服装设计过程而言正是前所未有的,同时也是新的知识领域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的主要体现形式。我们对于人体工程学更应该加以充分的研究,这是服装设计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所在。
1.2奠定相应的理论基础
对于服装的款式而言并不仅仅是外在的美观,还要体现“舒适”二字。对于服装设计过程中的人体工程学的开展与研究就是对于这一点加以充分的保证,使得服装款式的发展更加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为人体的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也是服装人体工程学对于服装设计的贡献所在。
1.3提供必要的科学基础
在服装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以往我们重视的主要是外在美观,对于其“舒适度”的重视很少,这样导致对服装设计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同时对于相应的科学指标我们也并不是十分在意。在当今科学不断进步的时代中,我们对于服装设计的过程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人体工程学促使服装设计过程能够更加具有“人性化”,同时为服装设计的过程奠定了相关的科学基础,这是我们在以往的服装设计过程中并不能够真正意识到的,同时也是今后服装设计发展趋势所在。
2在服装设计过程中对于人体工程学的主要应用
2.1利于现代服装设计的发展
在当代的服装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对于服装设计的定义并不仅仅是款式这一点,最重要的还是要根据服装设计过程中的面料做工等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这也正是我们在服装设计过程中人体工程学对于服装设计理念进行应用的主要体现形式,同时也是今后服装行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之一。在人体工程学中我们对于一切事物对人体产生的作用都应该进行充分的研究,找出服装设计过程中对人体不利的一切因素,这样我们在服装设计过程中就能够保证其充分的安全可靠,这是新时代下服装设计的主要观念之一,同时也是其主要的应用表现所在。
2.2利于服装材料与人体工程学的融合
在人体工程学对服装设计的应用过程中,服装材料的选用应该是至关重要的,也是能够影响人体工程学的关键因素。在服装材料的选择过程中,对于优质材料而言其服装设计过程的舒适度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对于服饰材料而言,是我们在对于服装设计与人体工程力学相结合进行运用的主要表现之一,在这里我们还应该加以充分的重视。
2.3肌肉运动状态下,不同的压力舒适性而设计
在不同的状态下,对于人体所受的环境不同,所采取的的舒适性的设计也会有所不同。比如说在奥运会的比赛过程中,菲尔普斯的鲨鱼泳装对于他的手臂运动会有一定的收缩效果,进而能够促进肌肉在比赛过程中的收缩过程,使得鲨鱼泳装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肌肉收缩的需要达到一种舒适感。而这样的设计手段,在很多特殊职业得到了充分的应用,比如说航天员的宇航服、防化队员的防化服等等,对于人体工程力学的应用都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我们从此之中也能够看出当今社会对于人体工程力学在服装设计与应用过程中的主要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