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1 17:15:2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外来文化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外来文化论文

篇1

首先,“中国人”的身份是无法否定的。海贼王迷对于自身的“中国人”身份和政治立场甚至比诸多非动漫迷还要清晰和明确。广大海贼王迷虽然在观看海贼王的过程中,接触到日本诸多的创新思想和文化观念,对我国现存的部分社会制度、国民素质产生一定的不满,但海贼王迷群却是心怀“恨铁不成钢”的思想,抱着激励祖国的心态对其进行“批评”的。    

篇2

1日本文化的演变进程

日本初始文化发展经历了古坟文化、弥生文化、绳纹文化三个阶段,进入了5世纪后从政权上的改变而衍生出了日本独特的专制集权。日本国开始不断从大陆等国汲取物质和精神双重的文明。到达6世纪后中国文明已经在朝鲜半岛有了大范围的扩散,继而通过朝鲜国进入日本国,这次文明的冲击使得日本发生了文化阶层的巨大变化。以飞鸟、奈良为主的时代来临,日本开始关注隋唐时期各个方面的发展,对文化精髓的摄取帮助日本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佛教文化开始扎根日本本土,最终成为日本国的国教,但是此时的日本文化已经开始了自身独立的发展。进入12世纪后天皇地位和权利的改变使得幕藩制应运而生,武士文化开始进入日本本土的文化行列中。到了16世纪朱子学已经开始盛行,甚至达到“官学”的至尊阶段。江户时代长达几百年的统治时代让诸多思想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进入19世纪的日本受到西方各国的影响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明治维新活动,开始了工业化发展的重要阶段,文化导向也从亚洲开始转移到欧洲,帮助其步入世界经济和文化繁荣发展国家的前列。二战的发生使得美国文化开始进入日本,在和传统文化不断融合的过程中衍生出一种属于日本国的文明方式。

2日本的外来文化

(1)日本的佛教文化

进入6世纪中期的日本就开始大范围的接触从朝鲜传过来的佛教文化,虽然它在日本本土引起了巨大的争议,但是最终还是在平安时代开始确认为国教。日本佛教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巨大的发展,飞鸟、平安、江户等时代都成为其出现重大演变的阶段。二战的爆发使得日本佛教开始受到《神道指令》的限制,政权和宗教开始分离发展,这项措施促进了日本社会宗教的快速发展。现阶段日本本土还有20多所大学都是本文由收集整理佛教类的,校内存在研究佛教文化研究和传播的组织和部门,他们会定期或不定期到全国各地进行佛教文化的宣传,促进佛教在日本的发展和壮大。

(2)日本的中国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发生了诸多战乱,这个时期的齐国、越国人为了躲避战乱开始大批的从中国逃亡到日本,使得汉字开始在日本盛行。现阶段日本字的发音和形状都保留着汉字的诸多特征,甚至存在很多日语就是直接由汉语引用而来的,高达80%的口语也是汉音的变音。考古研究表明,发生这种现象都是因为吴越地区民众大量涌入日本,这是日本大范围的接收中国文化的有力例证之一。

(3)日本的基督文化

16世纪西方传教士在日本本土的活动开始增多,加特力修道会作为日本第一座基督教城市代表着日本基督文化的广阔发展。直至1587年丰臣秀吉没收了这座基督教城市。基督教在发展之初通过成立慈善机构和组织慈善活动来巩固根基,到了后期开始从医疗方面来为日本民众服务,由此开始深入日本社会和家庭。根据日本内阁文化厅的相关分析表明,日本本土信仰基督教的民众就高达174.4万,接近信教人数的1%比例。

(4)日本的茶道文化

日本茶道文化是从中国传入并快速发展的,至今已经成为日本独特且不可或缺的文化之一。茶道文化融入了文化艺术活动的诸多年精华,不仅涉及哲学、美学等高深的文化知识,还将宗教文化、生活行为等方面纳入其中,带给人们物质和精神上的极高享受。日本人通过学习茶道来陶冶情操,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观。日本茶文化从发展之初的模仿中国到后期的挖掘、衍生,现如今已经拥有了自身独树一帜的茶道文化。在奈良、江户等时代经历了较大的转折和发展,目前单是针对日本茶道文化的流派就高达39个。

3外来文化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1)经济方面

目前日本已经成为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美国文化的影响的结果。二战的发生使得日本本土开始受到美国文化的巨大冲击,日本人从价值观、文化观上就已经接受了美国人的特定思维,正是这一股创新、开拓的思想模式才使得日本人开始了工业化发展之路。他们在经济领域执行了自身独特的“日本模式”,美国文化对日本经济的影响成就了其巨大的经济财富。

(2)文化方面

日本在融合多国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了自身独特的文化,以武士、神道为主的文化成为世界各国对日本的主要印象。茶道、书道、花道是日本文化中的精髓,在各个方面均有深入发展。合气道是融合了日本武士和中国功夫的文化之一,因为其格斗风格成为各国争相学习和模式的体育文化。

(3)教育方面

篇3

1.1问题提出

中国在由二元经济社会跨入现代经济社会的过程中,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和城市化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必然的趋势。改革开放20多年来,已有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成为城市中“事实上的迁移人口”,在中国城市中已出现诸如“浙江村”之类的移民自发安置形式[1,2],无论是数量巨大的流动人口还是采取自发安置的“移民”,都已经给中国社会和城市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进入90年代,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已从“离土不离乡”[3]的就地转移进入全分离的异地转移阶段,并主要以流入城市地区和发达地区的城镇为主流[4-8]。目前和今后,在中国城市中将面临严重的移民安置问题。

数量巨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去何处?在城市中如何吸收安置移民并让他们能够融入城市社会?其次还有文化的适应和社会的稳定发展问题。但目前国内的研究集中于劳动力转移的原因机制和影响分析,对城市外来移民的吸收安置研究薄弱。

1.2城市外来低收入移民

本文界定研究对象为城市外来低收入移民,主要是指从农村来的、在城市中生活了较长时间、户籍没有迁移的、素质和收入水平较低但存在预期收益的、待迁移和有长期定居意向的“准移民”。“城市外来低收入移民安置”是从“人类安置”的主要含义出发,主要是期望从解决移民最基本的住房问题角度,来达到在城市安置移民的目的。

1.3城市外来低收入移民的调查特征

本文采取观察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对广州市和东莞市的一般抽样调查和50个镇村的重点调查,获得合格问卷459份,(占95.8%)。调查发现:近10~20年来,城市外来人口增长速度很快,已接近并超出当地常住人口。在被调查的外来人口当中,男性多于女性,71.1%的人在30岁以下、年龄结构(特别是女性)偏向年轻,70.4%的外来人口接受初中或高中教育,56.8%的外来人口来自农村地区,66.1%的外来人口在城市滞留超过1年以上并且有延长的趋势,主要就业于第三和第二产业的非正式部门,目前仍属城市中收入不稳定的中低收入阶层。

2城市外来人口现状居住特征分析

2.1外来人口现状居住类型

调查表明,目前外来人口在城市中居住类型主要有如下8种(表1),其中住出租屋、住单位集体宿舍、擅自占住和寄(借)住4种主要类型分别占49.45%、25.27%、15.60%和4.84%,合计占95.16%。

表1外来人口的现状居住类型

Table1Actualoccupancytypeofnon-nativebornlow-incomemigrants

居住类型人数(人)比例(%)

A寄(借)住224.84

B擅自占住7115.60

b1露宿34.23

b2废弃房屋57.04

Bb3水上船只11.41

b4建筑工棚4563.38

b5自建窝棚1115.49

b6其它68.45

C住旅馆招待所20.44

D住出租屋22549.45

d1租公房94.00

d2租私房15167.11

Dd3经营用房125.33

d4租临时房屋10.44

d5集体出租屋167.11

d6其它3616.00

E住单位集体宿舍11525.27

F住自己购买房屋91.98

G住自建房屋71.54

H其它40.88

*24人没有回答。

A、寄(借)住。外来人口寄(借)住在亲戚、朋友、熟人和主人家,其居住条件相对较好,但易激发寄住家庭的矛盾,居住既不长久也不安稳。

B、擅自占住。外来人口在城市中露宿、占住废弃的房屋、居住水上船只、在建筑工地搭建工棚、自建窝棚等。擅自占住实质是对土地的“非法入侵”,易受到政府的整治,是一种临时暂时的居住方式。

C住旅馆招待所。在被调查的人中所占比例最小。

D住出租屋。外来人口在城市中租住单位公房、城镇和农民私房、临时房屋以及集体出租屋,这已成为外来人口的主要居住方式。由于外来人口的急剧增加,在需求刺激下城市中非正式的租赁市场已经形成。住出租屋已经使外来人口的居住条件略有改善,但常常是尽可能多的人挤住在一间房子里,居住条件仍非常艰苦。

E住单位集体宿舍。比例上仅次于住出租屋的方式。一般工厂均为工人提供集体宿舍,特别是在珠江三角洲的三资企业,在一些私人企业则可能是在工场旁边随意搭建一些临时窝棚供工人居住。集体宿舍一般只允许个人居住,当家属随来时只好外出寻找出租屋居住。

F自己购买住房和G自建住房。这两种方式目前所占比例较小。

2.2外来人口现状居住特征

2.2.1居住行为特征

目前外来人口短期安置行为趋向明显。虽居住条件较差,但都表现出极强的忍耐性。实质上多数外来人口在对待住房上只是无可奈何的采取一种暂时的、对付式的办法来解决。

2.2.2居住状况

①74.4%的人采取同住方式以分担租金。②69.7%的外来人口人均实际居住面积低于8m[,2]/人。③多数缺乏基本的设施条件。79.5%的人住房缺乏成套设施,40.4%的人其住房有最基本的独立厨厕,其他为根本没有任何设施的工棚、窝棚和水上船只。

2.2.3居住空间分布与景观特征

外来人口在城市中可分为聚居式和散居式两种类型,具体又可分为“村庄”聚居型、单位聚居型和遍在散居型。在珠江三角洲的三资和外资企业,单位宿舍的提供只是保证再生产连续进行的一个中间管理环节,居住行为被作为生产行为的一个部分得到集中管理,就象一只只“口袋”将外来人口装了起来;而在外来人口聚居的“都市村庄”,建筑密度一般在70%以上,“接吻楼”、“握手楼”随处可见、布局杂乱;村庄基础设施不完善,通风不畅、采光不足,而由擅自占住和租住形成的窝棚区,垃圾遍地,污水横流。

外来人口不仅本身居住条件恶化,而且刺激城市非正式的住房租赁市场形成,促使“都市村庄”满目扩建;而暂时性短期安置则使城市出现二元结构、形成社区分割,已给社会和城市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外来人口在城市中的短期安置行为,应源于中国传统户籍管理制度所带来的移民在身份认同上的障碍;安置问题所以产生在于现有住房制度中,面向中低收入阶层的社会住房资源配置不足,或根本没有意识到外来人口巨大的住房需求。

3自下而上的外来移民自助安置

3.1自助安置的内涵与理论应用

自助(Self-help)安置起源于20世纪初,作为一种理论形式则起源于60年代,后由于世界银行的肯定和参与,使其成为一种解决低收入阶层住房问题的世界性计划[9,10]。

自助是一种与其它建设系统不同的建设方式。住在这种自助式住房中的个人和家庭必须通过自财政、自劳动和自管理等等参与住房建设过程,这可能是完全自发的、也可以由机构组织发起的。自助安置理论其核心是期望通过解决城市低收入移民阶层最基本住房问题来达到在城市安置他们的目的[11~19]。在发展中的拉丁美洲等地区城市化过程中,农村人口盲目流向城市,移民首先面对的是最基本的居住问题;其次由于受教育程度低、难于就业而普遍收入低,更进一步加重了移民安置问题。完全自发的城市“擅自占住”因而成为必然,并严重影响城市发展。有组织的自助安置期望通过移民和机构的努力,在解决最基本的住房问题同时,通过提高文化和社会意识,最终在城市安置[10]。

在中国,目前对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流动人口安置,理论上主要有两种解决问题的方式:一是“自上而下”的方式。通过建立国家和地方的宏观调控体系,使流动人口“合理有序”的流动[20,21]。这是一个调控过程没有到达安置的层次;一是“自下而上”的方式。80年代以后,中小城镇的发展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发挥了重要的“截流”作用[22],改革开放15年以来小城镇累计吸收了3000多万的劳动力就业[23]。这是宏观层面上自下而上的问题解决方式;McGee的Desakota模式描述了在较发达的核心区域以自下而上为主的城市化过程[24]。由于非农经济的迅速发展,这些区域不仅吸收了本地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而且吸引了数以百万计的内地民工[25~28]。这是中观层面上自下而上的问题解决方式;在这里,试图构建一种微观层面上自下而上的方式,主要以外来低收入移民自我依赖为主的安置方式。

3.2交叉分析

对城市外来人口基本特征与现状居住类型作交叉分析,结果表明:

(1)在现状三种主要的居住类型中,住出租屋的和住单位集体宿舍的文化程度略高、滞留时间略长,一般主要从事第三产业但住集体宿舍的有更多从事第二产业;擅自占住者以来自湖南和四川的为多,住出租屋的主要来自湖南、广东、江西和四川,其他来源分散;虽然多数来源于农村地区,但住出租屋和住集体宿舍的有更多来自城镇甚至城市地区。

(2)在外来人口中,文化程度越低的现状主要采取方式B和A,初高中及大专以上主要采取E、F和G;滞留时间越短的(1年以下)主要采取B和A,滞留时间较长的(1~3年)主要采取F,滞留时间更长的主要采取E和G;从事第一产业的主要采取G,从事第二产业的以E比例最高,而从事第三产业的则以F和G比例较高;目前储蓄水平越低的(1万元以下)主要只能A寄(借)住,储蓄水平相对较高的主要采取G、F和E;来自湖南、广西和贵州等省的以B和A比例最高,来自距离较远的四川、湖北、江西和河南等省的则以E、F和G比例最高,而来自距离更近的广东其他地区的主要是F和G、或者可能是依靠近亲采取A寄(借)住。

显然,A寄(借)住、B擅自占住和C住旅馆招待所更接近暂时性短期安置行为,而D住出租屋和E住单位集体宿舍属过渡性安置行为,F自己购买房屋和G自建房屋则表达较长期的迁移安置倾向。

3.3解决移民安置问题的一个基本框架

目前采取D住出租屋、E住单位集体宿舍、F住自己购买的房屋和G住自建房屋等居住类型的外来人口可能导向自助安置,以下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基本框架:

(1)首先要开展自助安置试验。有两种结果:其一是导向移民永久城市安置,其二可能因为移民收入积累、家庭牵制和城市适应等问题失败返回来源地城镇安置或农村;(2)自助试验主要有个人和机构两种启动方式。由于外来移民收入两极分化,一些可在一定政策条件下购房安置,一些开展个人自助建房安置;机构自助的发动者可以是企业、地方和社会组织,国内的或国外的;机构自助是解决问题的主体。(3)在空间层面上,合适的自助安置试验应从发达地区的城市(镇)和大城市的中间及圈层开始。在试验过程中,无论是储蓄收入、文化素质还是城市适应性,移民通过自身积累都会得到提高,其结果:一部分外来移民融入当地城市(镇),一部分可能由于收入提高以购房安置形式进入大城市,一部分可能由于适应问题回返来源地城镇安置,当然仍有部分返回农村。

适合自助安置的城市外来人口基本特征如下:年龄在19~29岁或以上,有一定的文化程度(至少具有初高中或大专以上),目前在该地区已滞留一个较长的时间如1~3年或以上,有一定的储蓄水平(或者接受家庭援助的可能性)如有1~3万元以上,来自距离最近的地区和反而来自距离相对较远的省份的外来人口。

3.4住房发展与自助教育

在中国社会经济条件下,如果政府给予政策上的支持,自助住房生产计划将是可行的。但同时要使自助超出单纯的自助住房生产,关键是在自助住房发展计划中开展自助教育。

通过教育和培训,不仅希望为成员提供住房和服务设施,而且在于促进一个民主的自管理的整合的城市社会的形成。一般自助教育和自助住房建设如影相随同时进行(表2):

表2一般的自助教育-住房发展时间表

附图

a-A介绍自助合作的规则、组织和功能,介绍机构和自助组织法,讨论成员地位和职责;b-B了解住房规划设计、财政和资助、建设和建筑、组织和管理,讨论并参与规划设计;c-C小规模住房建设的方法、设备和工具使用、建筑技术和合作技巧的理论与实践培训;d-D住房扩张、环境和住房维护、住房资源利用的技术培训,参与成员管理会议;e-贷款偿还、会计知识培训,沟通技巧和职业培训,社会责任教育等等。

通过自助和自助教育,首先可以解决最基本的住房问题,其次学习与建筑相关的技术知识,提高资金运用和相关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自己的动机期望,认识个人

权利和社会责任,形成一定的社会意识并激发个人潜能;增加与社会的联系,提高移民对城市生活的适应能力。自助住房建设的过程因此成为自下而上的开发性移民安置过程,自助住房生产模式是自下而上的外来移民安置模式。

4外来移民安置与自下而上的城市化发展

4.1自下而上的城市化内涵

自下而上的城市化,是指发生在农村地域,由基层社区政府发动和农民自主推动的、以农村人口在农村内就地转移,建立小城镇为中心的城市化过程[6]。

如果在自下而上的开发性移民安置模式作用下,另一种形式的自下而上的城市化将会出现,与以上对自下而上的城市化的理解不同的是:在地域上,城市化发生发展的地域在城市而非农村;城市化人口来源非来自农村的就地转移而是异地转移。但理解大致相同的是:城市化发动的主体来自“下”,即城市化发展投资主体主要来自地方社区和农民群体及个人,以自有和自筹资金为主。

4.2外来移民安置对农村和城市发展的影响

4.2.1外来移民安置与城乡经济发展

在开发性移民安置模式作用下,试图建立一种促进农村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机制:在国家鼓励自助安置的政策和减少农村土地对外来人口的牵制作用下,通过自助提高外来人口的城市适应能力,实现劳动力的空间异地转化,农村规模经营和规模经济发展。外来人口在城市就业将大大促进城市非正式经济发展。由于开发性移民安置中自助教育的作用,外来移民的文化和社会意识及移民素质等都会得到提高,移民在就业中逐步从就业于非正式经济部门转向就业于正式经济部门的可能性,显然要大于没有实施开发性移民安置模式以前,从这个角度看则长期有利于城市正式经济的发展。

4.2.2外来移民安置与城市空间的有序评价

在开发性移民自助安置中,人口集中和产业集聚是在同一地点同时发生的,这将意味着实质性的城市空间扩张。如果空间位置选择得当、组织合理、整个开发过程在非完全商业化的前提下来进行,将实现城市空间的有序发展。由于在自助过程中鼓励自助组内密切的家庭联系和住房合作建设的开展,通过自助教育提高移民的质素加强移民与社会的联系,等等,将使所形成的安置“空间连接度”[29]提高,如果通过诸如自助教育、自助规划和计划、政府和操作者的作用等组织过程,对内部连接度已较高的住房活动[D=D(资金、土地、设施等)]、产业活动[I=I(非正式的、正式的)]和衍生活动[S=S(教育文化、社会意识等)等按不同的功能属性和类型结构进行组织,将实现空间的有序发展,形成等级的移民安置空间(图1)。

附图

图1对自助安置模式空间有序发展的认识

Fig.1Knowledgefororderlyspacedevelopmentofself-helpsettlement

4.2.3移民安置与城市社会空间整合

由于在开发性移民自助安置中,鼓励团结的自助来进行住房建设和相应的活动,可以预见地缘、血缘、人缘和业缘关系将再次成为移民在自助中的联系纽带,移民文化将在异地得到发展。自助安置必须充分考虑与移民文化相关的问题,另一方面如果引导不当,在自助中发展的移民文化现象将对城市社会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在自助教育下发展的移民文化与在自发的地缘、血缘、人缘和业缘关系基础上发展的移民文化相比,将可能发生一些质的变化:自助教育使移民无论在与职业、收入相关的经济层面上,还是在观念、城市文化认同和心理的归属感等文化层面上,其城市适应性将得到大大增强。结果将首先使外来移民在“精神”上实现城市化,其次,移民在文化和社会意识上的质的变化,将最终促进移民与城市的整合,由社会隔膜和社会分割所引起的社会冲突和相应的社会问题将大大缓和。

4.3移民安置与城市化发展

在国家相关政策作用下,经过内外力的交互作用,城市外来移民为发动的主体。资金来源于国际援助、国家长期贷款,并以自助机构获得的信用贷款和自财政为主要的资金来源。在自助住房建设中同时必须开展自助教育和培训,从而使自助模式超出一般的住房建设成为一种自下而上的开发性移民安置。三种有利于城市化发展的结果出现(图2):

附图

图2自下而上的开发性移民安置与自下而上的城市化发展

Fig.2Below-updevelopingmigrantssettlementandbelow-upurbanization

其一,在相应的户籍制度和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配合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将通过自助住房建设脱离农村、居住城市,在发达地区的村镇、城镇和城市三个层面实现劳动力空间转化;其二,城乡社会经济发展互动反馈。城市非正式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在城市地域通过人口集中和产业集聚使城市空间扩张,另一方面城市正式和非正式经济的发展将改变城市的经济结构;其三,在自助教育过程中,移民城市适应性增强、观众转变、文化和社会意识提高,在“精神”上成为城市化的人。城市空间扩张、经济结构转化和移民精神城市化构成自下而上的城市化发展。

收稿日期:2001-04-28;修订日期:2001-05-31

【参考文献】

[1]王春光.社会流动和社会重构:京城“浙江村”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

[2]项飚.北京有个“浙江村”:社会转型中一个自发城市化群体的初步研究(上、中、下篇)[J].社会学与社会调查城市经济,1993.3~5.

[3]朱宝树.从离土到离乡[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

[4]蔡fǎng@①.中国的二元经济与劳动力转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5]韩俊.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阶段性及其特点[J].人口研究,1990.(5):26~34.

[6]黄晨熹.九十年代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作用与趋势[J].人口研究,1998.(2):8~22.

[7]魏津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的人口移动[A].翼党生,邵秦编.中国人口流动态势与管理[C].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1995.

[8]张善余.我国省际人口迁移模式的重大变化[J].人口研究,1990.(1):17~23.

[9]PughC.TheChangingrolesofself-helpinhousingusingandurbanpolicy,1950-1996:Experienceindevelopingcountries[J].ThirdWorldPlanningReview,1997,19(1).

[10]田剑平,许学强,赵晓斌.国外自助安置理论的发展[J].规划与观察,99.6.

[11]TurnerJFC.Minimalgovernmentaidedsettlement[J].ArchitecturalDesign,1963,379-80.

[12]TurnerJFC&FichterRFreedomtoBuild:DwellerControloftheHousingProcess[M].NewYork:Macmillan.1972.

[13]TurnerJFC.HousingbyPeople:TowardsAutonomyinBuildingEnvironments[M].London:MarionBoyars.1976.

[14]BurgessR.Self-helphousing:anewimperialiststrategy:acritiqueoftheTurnerSchool[J].Antipode,1977,9:50-59.

[15]BurgessR.Thelimitsofself-helphousingprograms[A].In:KorteBA&MatheyK:DevelopmentofLow-incomeNeighbourhoodsintheThirdWorld[C].Damstadt,Archimed-Verlag,1984.

[16]TurnerJFC.Issuesinself-helpandself-managedhousing[A].In:WardPM:SelfhelpHousing:ACritique[M].MansellPublishingLtd.,AlexandrinePress,Oxford.1982.

[17]WardPMSelf-helpHousing:aCritique[M].AlexandrinePress,Oxford.1982.

[18]MatheyK.BeyondSelf-helpHousing[M].Murchen:Profilverlag;London;NewYork:Mansell,1992.

[19]TaitJ.FromSelf-helpHousingtoSustainableSettlement:CapitalistDevelopmentandUrbanPlanning

inLusaka[M].Zambia.Brookfield,USA,1997.

[20]辜胜祖.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

[21]辜胜祖.当代中国人口流动与城镇化:跨世纪的社会经济工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

[22]许学强.中国小市镇的发展[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7.

[23]陈俊生.关于农村劳动力剩余和基本政策问题[N].《人民日报》1995-1-28.

[24]McGeeTG.UrbanisasiorKotadesasi?EvolvingPatternsofUrbanizationinAsia[A].In:Costaeral(eds).UrbanizationinAsia:SpatialDimensionsandPolicyIssues[C].Honolulu:UniversityofHawaiiPress.1989.

[25]许学强,黎雅.外来劳工与城市发展初探——以广州为例[J].城市问题.1988.6.

[26]柴彦威,周一星.大连市居住郊区化的现状机制及趋势[J].地理科学,2000,20(2):127~132.

篇4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都会在语言中最活跃的成份——词汇上体现出来。词汇是一个动态的开放性系统,它一方面通过内部创造,变得日益丰富起来,同时又不断地吸收他民族的语言词汇,即引进外来词来扩充自己。外来词也称借词,指本民族语言中从其它民族语言中吸收过来的词。它是丰富词汇的重要手段,也是一种普遍语言现象,汉语也不例外,因为“语言像文化一样,很少是自给自足的”。…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与西方各国文化交流的el益加深,语言的融合也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越来越多的外来词尤其是源自英语的大量外来词进入汉语,并不知不觉地进入我们的生活。本文从源自英语的外来词进入汉语的方式、领域及其所折射出的民族文化心理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对英语学习者有一定的帮助。

一、汉语吸收英语外来词的方法

(一)音译法。音译法就是按照英文词的读音直接译成汉语借词,如朋克(punk)、克隆(clone)、舍宾(shaping)、瓦斯(gas)、艾滋病(aids)、粉丝(fans)等。wWw.133229.cOm英语中许多人名、地名及商品名称通过音译被借人汉语,如克林顿(clinton)、华盛顿(washington)、p&g(宝洁)等。用音译法吸收外来词既可保留原词的音韵美,又保持了其异国情调。

(二)意译法。意译法是一种归化法,指用汉语里固有的词汇改变外来词汇,其目的是为了“解释原英文词语的功能与特点,也可以说是按原词的语义创造一个新词”。意译法主要用于汉语吸收关于科技、意识形态、思想观念和表示新事物、新现象等方面的英语词汇,如(dancingoutreach)、千年虫(millenniumbug)、知识产权(intellectualprop—erty)、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ionsuperhighway)、还巢儿(boomerangbaby)、牛市(bullmarket)、熊市(bearmraket)、软件(softwrae)、穿梭外交(shuttlediplomacy)等。意译法是汉语吸收英语外来词的一种主要方式。

(三)音意兼译法。音意兼译指兼顾外来词的读音和词义,使之既在语音上与原词贴近,又能体现原词特点但又非原词词义的词义,即做到音意合壁。如家居超市百安居(b&q)、玫琳凯(marykay)、奔腾(pentium)、欧元(euro)、奔驰(benz)、席梦思(simmons)等,采用音意兼译法比单纯的谐音或意译能更好地传情达意。

(四)半音半意译法。即把外来词的一部分取其音、另一部分取其义翻译成汉语,这样将原词一分为二,相得益彰。如网吧(internetbar)、剑桥(cam—bridge)、呼啦圈(hula—hoop)、唐宁街(downingstreet)、南斯拉夫(yugoslavia)等。

(五)音译加表意语素法。为了使外来词更清楚地表达其含义,通常把外来词音译后加上表示类名的词素来说明其类别。如泰晤士河(thames)、帝豪表(deidrodeluxe)、太妃糖(ta)、恰恰舞(cha—cha)、燕尾服(swallowtail)等。有些类似的英语外来词被人们所熟悉后,在使用的过程中常常省略了词尾的语素,如坦克(tank)、雪茄(cigar)等。

(六)原文移植法。在新闻和科技语体中运用大量缩略语和简称,是现代英语的特点之一。汉语在吸收这些外来词时采取了最直接的原文移植法,以避免音译或意译繁琐的不足。如xo(extraold)特陈酒、ip(intearctprotoco1)网际协议、vcd(videocompactdisk)、gdp(国民生产总值)、eq(情商)、ct(computeirzedtomography)意为“计算机x线体层照相术”、voa(美国之音)、oa(办公自动化)、yahoo(雅虎)等。近2o年来,许多新的科技术语纷纷进人汉语,作为新生事物,汉语中暂时无法找到与之相对应的概念,我们只有直接引入使用,如fox—pro,dos,autoware,windowsxp,windows98等。原文移植法还包括近年来汉语里吸收的一些以汉英混写方式构成的外来词,如k金、bb机、bp机、pc机、sos儿童村、ac米兰、atm机、txt文体、basic语言、aa制、t型台、ic卡、维生素a、v26减肥沙琪等。

由以上举例可以看出,当代汉语吸收外来词的方式更多、更灵活,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词汇,并使其跟上了时代的步伐,满足了表达和交际的需要。

二、汉语中英语外来词所涉及的范围

英语作为世界上使用国家最多的语言,它对各国语言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将新思想、新观念、新事物、新科技文化内容以词汇的形式通过大众媒体、商品、书籍等渠道融人到各国民众的社会生活中。新时期汉语中的英语外来词覆盖面极广,不再局限于以前的自然科学、政治制度等领域,而是已扩大到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一)网络通讯外来词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互联网在中国普及以来网络方面的外来词迅速增加,并向现实社会渗透,如聊天室(chatroom)、电子公告栏(bbs)、网络信息中心(nic)、综合数字服务网(isdn)、pc机、pop协议、usb接口、登录(1_~gin)、猫(modem)、下线(offline)、下载(down—load)、密码(password)、网虫(newoiti!)、宽带(broadband)等等。年轻人是网络语言的主要使用者,在他们的推动下,网络外来词不断推新除旧,发展迅猛。3此外,当今电讯技术得到长足发展,电子产品层出不穷,这方面的外来词已走进我们大众的生活,如cal机、移动电话(cellularphone或mobilephone)、波导(bidr)、爱立信(ericson)、摩托罗拉(motorola)、诺基亚(nokia)、cd、vcd、dvd(数字影音光碟)、vtr(磁带录像机)、vcr(盒式磁带录像机)、家庭影院(familyvideo)等。

(二)商标外来词

中国改革开放的深人加剧了中国市场格局的变化,价格、质量已不再是人们消费心理的全部,而是越来越多地注重品牌。于是,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了一群特殊的外来词,即外来商业品牌名称词。商标外来词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饮食方面,如保维尔(bovril)、三明治(sandwich)、曲奇(cokie)、德芙(dove)(巧克力)、益达(extra)口香糖、和露雪(walls)(冰淇淋)、芬达(fanta)、乐口福(lactov)乐百氏(robust)、雀巢(nescafe)、力多精(lactogin)、百事可乐(pepsicola)、七喜(7一up)、奶昔(milkshake)、麦氏(咖啡)(maxwel1)、百威啤酒(budweiser)、蓝带(啤酒)(blue—ribbonbeer)、扎啤(ajarofbeer)、鸡尾酒(cocktail)、白兰地(brandy)、威士忌(whisky);(2)日用品方面,如奥妙(omo)、宝洁(p&g)、汰渍(tides)、金纺(comfort)等洗衣(粉)剂;佳洁士(crest)、洁诺(signa1)、高露洁(colgate)等牙膏品牌;纳爱斯(nice)、舒肤佳(safeguard)、嘉莲娜(carina)、力士(lux)等香皂品牌;夏士莲(hazeline)、柏丽丝(bolisi)、飘柔(rejoice)、潘婷(pantene)、海飞丝(heads&shoulders)mousse(摩丝)等洗发、护发产品;肤美灵(skinice)玉兰油(oilofulma)、梦思(香水)(mans)、雅倩(arche)、可伶可俐(clena&clera)、强生(johnsons)、露华浓(revlon)、雅芳(avon)、旁氏(ponds)雅诗兰黛(est6elauder)等化妆、护肤品;(3)服饰方面,如媚登峰(内衣)(maidenform)、戴安芬(内衣)(tirumph)、奥黛莉(内衣)(audrey)、耐克(nike)、锐步(reeobk)、茵宝(umbro)、雅戈尔(youngor)、匹克(peak)、金利来(goldlion)、宝狮龙(bossini)等品牌服饰。(4)药品类,如康泰克(contac)、可立治(coldrex)、克痛(corta1)、息斯敏(hismana1)利肝灵(legalon)、伟哥(viagra)等。(5)交通工具类,如奥迪(audi)、奔驰(benz)、皇冠(crown)、宝马(bmw)、别克(buick)、马自达(mazda)及美国著名轮胎商标固特异(goodyear)等。(6)建材家俱类,如马赛克(mosaic)、华帝(vantage)、美标(洁具)(americanstandard)等。由此可见,所有这些商品名称外来词都已走进人们的消费观念里,与现代生活密切相关。

(三)科教外来词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中国在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自然要引进代表新技术、新发现的外来词。尤其是近20年来,一大批新的科技术语纷至沓来,如硅谷(siliconvalley)、高科技园(hi—techpark),可视电话(videophone)、dna(脱氧核糖核酸)、试管婴儿(test—tubebaby)、克隆(clone)、b超、ct机等外来词,反映了新的科学理论及工艺技术的突飞猛进。同时,由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学子们的海外求学,使得mba(工商管理学硕士)、tofel(托福)、gre(美国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ielts(雅思或国际英语测试制度)、aptel(英语能力考试)等外来词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

(四)社会生活方面的外来词

中国在与西方各国的交流中,有关艺术、娱乐、文体等社会生活方面的外来词也在迅速增加,如影视圈中的好菜坞、大制作、肥皂剧(soapopera)、卡通片(cartoon)、mtv等;歌舞圈中的“猫王”音乐、迷幻摇滚乐(acidrock)、爵士摇滚乐(jazzrock)、乡村摇滚(rockabiuy)、霹雳舞(breakingdance)、桑巴舞(samba)、辣妹组合(thespicegids)等;休闲娱乐方面的桑拿浴(sauna)、迪斯尼乐园(disneyland)、蹦迪、吧、秀、蹦极(bungee)等外来词;体育方面的nba、pk(playerkiuer)一对一单挑、拉力赛(rally)、局点(gamepoint)、赛点(matchpoint)等。

(五)社会组织机构、意识形态等领域的外来词

各国自然环境的差异以及由此所引起的社会组织结构、生活方式的差异导致了中国与西方国家在文化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有关这方面的外来词也不断地涌入汉文化,如单亲家庭、丁克夫妇(dinks)、单身母亲(bachelormother)、嬉皮士(hippies)、雅皮士(yuppies)、垮掉的一代(beatgeneration)等。由于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细,在继白领阶层(whitecollar)、蓝领阶层(bluecollar)之后,又出现了灰领阶层(graycollar)、粉领阶层(pinkcollar)、铁领阶层(ironcollar)。

从以上举例可以看出,当代汉语中源自英语的外来词所涉及的内容已由专业领域向社会领域扩展,尤以日常生活中与人们衣食住行有关的最为活跃,商品名称和商标用语方面的外来词也占相当的比例,同时科技借词数量大。当然,汉语中源自英语的外来词绝不仅仅限于上述我们所提到的部分,还有许多外来词涉及到经济、军事、医学等领域。这些外来词不仅丰富了汉民族语言和文化生活,而且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对外交流合作的进程。

三、汉语借词蕴含的民族文化心理

汉语中源自英语的外来词在译介和使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特点,折射出汉民族的语言文化心理。

这些民族文化心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追新求异心理

大量新概念、新产品连同表述它们的外来词涌入汉语,表明了汉民族的文化心理在异文化移植的冲击下由封闭性、半封闭性转向开放性,从而强烈地刺激着人们的追新求异心理。在这种心理作用的支配下,人们对语言的使用总是不满足于旧的模式,而是追求语言表达的陌生化效应,即新词带来的新鲜感和吸引力。尤其是青年,他们善于追求新事物、接纳并积极使用带有异国风情的新潮词语,如泊车、小case、泡吧、蹦的、aa制、发烧友等。

近年来,音译词的增多、外来词的语素化无不与人们追求新潮、标新立异的心理有关。如“秀”源自英语show,汉语吸收后,更多地把它用作词素,从而产生了时装秀、舞蹈秀、内衣秀、婚纱秀、数码秀、生活秀、做秀、仿秀、秀服、秀场、秀的等时尚词汇。而盲目地模仿、机械地套用外来词是追新求异心理的极致表现,许多商家抓住了人们的这种心理,在品牌上有意引进外来词,如西门子、沙宣、飞利浦、沃尔玛、吉列、波斯登等。这些商标词创意新颖,融合了汉民族的价值取向。同时,由于港澳台强势经济对国内流行潮流的影响,当前流行的许多外来词都源自港澳台,再在内地流传开来。正是由于人们追新求异的社会文化心理,越来越多的英语外来新词得以进入汉语词汇系统。

(二)追求语言经济的心理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用简练的信息符号准确地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内容已成为信息时代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使得人们追求语言经济的文化心理表现得较为突出,有时甚至经济到了容忍其冲击汉字的程度。新时期许多外来词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汉语对一些事物、概念冗长的表达方式,显得更简洁、活泼。外来词对语言经济化心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大量字母外来词的直接借用,如ctgdp、apec(亚太经合会)、ibm(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等。直接借用英语外来词或缩略语,可以跨越疆界,在传达信息中具有高度简捷的特点。如dna一词,人们宁愿直接借用,而不愿使用将其意译成的专业术语译名“脱氧核糖核酸”。再如“t型人才”既指在横向上有广博的知识,又指在纵向上对某一领域有深入研究的专家,前者更经济,更便于记忆。

(三)求关心理

篇5

和谐文化建设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也是推进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谐文化建设的核心问题是培育人的和谐文化精神、营造社会的和谐文化氛围,使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现代教育应重视培育人的和谐思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教育理念上,要认真研究和谐文化的内涵和意义,重视人文教育、文化建设,切实提升办学品位。外语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是摆脱了各种功利性目的、以人为本的教育。外语教育应在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上突出体现和谐文化的要求,在和谐文化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一、外语教育应坚持“和而不同”的教育发展战略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而积淀的现代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共同理想、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是包含经过合理扬弃的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有别于西方腐朽没落文化的先进文化。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形式的一种文化。“和而不同”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我国传统文化一向重视差别,很早就认为“不同”是事物发展的根本。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作为一个思想体系,其根本特征就是“和而不同”,即承认不同国家或民族文化之间的矛盾与差异,在坚持文化建设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前提下,追求不同文化的相互吸收、相互交融,达到和谐的统一、全面发展、共同繁荣的目标。

我国高等外语教育要以传统文化为根本,汲取外来文化的精髓,进而促进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和谐发展。借鉴和学习外国语言与文化要遵循和谐文化的理念,运用“和而不同”的发展策略。将和谐理念运用于外语与外语文化的学习,就是既不丢弃民族文化,也不拒绝外来文化。学习借鉴不是盲目模仿和照搬,更不是以取代本民族文化为代价,而是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学习外国语言与文化,首先要对自己民族的语言与文化有深刻的了解,要自觉保持我国文化的独立性,同时,还要以开放的心态来学习外国文化,进而促进本民族的文化创新与和谐发展。外语教学要从我国的现实出发,对外来文化做具体分析,大胆学习和借鉴一切有利于加快我国和谐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和提高我国人民精神境界的文化成果,使中华文化不仅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沃土,而且能充分汲取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的精华,不断繁荣发展。

二、外语教育应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背景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外语教育需要培养与经济建设、和谐社会构建相适应的高素质人才。外语教育肩负着重要的文化使命,是沟通中外文化的重要桥梁。但是,我国高等外语教育中片面强调教育的工具性,从根本上削弱了人文主义教育的倾向,结果导致学生的外语语言技能得不到提高,文化素质的浅薄日益显现。在跨文化交际中,显示不出来自文化大国的学者所应具有的深厚文化素养和独立的文化人格。

教育首先应该是关注人的发展的教育,即使受教育者成为一个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外语教育应与人文教育相互结合,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2年提出,人的全面发展首先表现在“身体与灵魂、智力与情感、创造力与敏感性、自主与责任、社会良知与契约以及民族、文化、精神价值等各个方面”。学习者不仅要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同时,还要学会与人相处,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做人。因为一个只有专业知识和技能而无人文素质的人,就像一个工具,始终还是一个不完整的人。只有具备了必要人文素质的人,才能成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外语教育是一门人文学科,不是纯粹的工具课程。外语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传授上,而要把培养和树立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放在首要的位置,培养具有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远大的理想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人。正如许国璋先生所说:“我教学生从来不以教会学生几句英语或教会一种本事为目标,而是教会怎样做人。英语教育是用英语来学习文化,认识世界,培养心智,而不是英语教学。”因此,外语教育不但要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而且要培养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和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三、外语教育应树立文化自觉意识

学生文化自觉意识的培养是外语教育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内容。先生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文化自觉”的概念。费先生认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也可以说,文化自觉就是在全球范围内提倡‘和而不同’的文化观的一种具体体现。”我们可以理解为,文化自觉就是深刻认识自己的文化传统,并发展自己的文化传统,在确认自己文化价值中与他文化共建人类文化。高永晨教授认为,具有文化自觉意识,在认识上主要表现为交际者在跨文化交际中能够正视和尊重文化的多元性和差异性,能自觉反思和调整民族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之间的差距。因此,外语教育要树立文化自觉意识,学习外国语言与文化要建立在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和继承的基础上,并且要把追求文化自觉意识,作为外语教育重要的重要价值目标,让多样文明达到“和而不同”的境界。如果没有这种文化自觉意识,我们就很难完成对外来文化的理解、消化和传播。

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外语教育尤其是外语类大学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和教学内容上一直未将本民族文化教育放在首要的位置,没有从文化自觉的角度来看待自己本民族的语言与文化。这使许多青年学生认为“西方文明优于中国文明,西方文化优于中国文化”,盲目地“与国际接轨”,导致一些青年学者在跨文化交际中屡屡出现“中国文化失语症”。实际上,国际化并不是完全西方化,并不是完全按照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来思考问题和看待事务,而是对自己本民族的文化要有更深刻的认识,然后才能更好地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否则就会食洋不化。外语课程作为文化传递的重要工具,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学习西方的优秀文化;另一方面要提升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知自觉性。正如中科院院士杨叔子先生所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而如果没有优秀的历史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不打自垮。”因此,在多元化环境中,要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保证文化的和谐发展,提高文化自觉意识显得十分重要。

全球化背景下的外语教育,还肩负有培养民族文化认同感和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责任。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各种文化价值观念不同程度地侵扰、解构我们的国家意识形态、民族认同和价值观念。外语教育处在文化交流的前沿,要自觉抵制腐朽文化,为我国建设和谐文化把好关。教学中在学习与借鉴外国语言文化的同时,还要引导人们摒弃一切外来的腐朽文化和一切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发展的思想。以文化安全的警觉对待世界文化。长期以来,一些西方大国奉行文化霸权主义,加紧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文化渗透。尤其是美国运用经济、文化教育等手段向我国渗透其文化、价值观念、政治模式和制度理念等,千方百计地推行西方的文化和价值观念以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我们在学习外语和外来文化的同时,要把确保民族传统文化摆到重要的位置。在文化交流中始终保持自己的理想、信念和原则,抵制西方腐朽没落文化的侵蚀,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四、外语教育应树立平等的语言文化观

篇6

一、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传统文化的现状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我们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然而在全球化的今天,我国的传统文化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逐渐地被边缘化。

我们有许多节日,这些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我们民族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可是,有着丰富内涵的传统节日却在全球化的今天被边缘化。我们的传统节日正在被简化,传统节日的气氛正在被淡化。

我们的青少年正在被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感恩节吸引着,似乎对于他们来说,传统节日远远比不上洋节来的时髦,远远比不上洋节来的有意义。过西方的节日在我们青少年眼里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用进口的东西似乎也已经成为了大多数人的一种追求。我们吃的是麦当劳、肯德基,穿的、用的是迪奥,开的是奥迪,看的也是《世界末日》、《变形金刚》。甚至我们的婴儿奶粉都崇尚进口的。生长在有着几千年文明的古国的人们,还有多少东西是属于我们自己的。从我们出生,接触到的很多时候都是外来的东西,我们知道上帝,知道耶稣,却不知道,不知道女娲。

二、外来文化冲击对我国青少年核心价值观的影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整个社会的价值观体系中居于主导、统领和核心地位的主流价值观,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和践行,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力量。然而,由于诸多原因,当代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况不容乐观。其中,文化冲突对我国青少年树立正确核心价值观就有很大影响。

外来文化,对于我国青少年建立大局观,世界观起了一定作用,他让我们能更好地认知世界,认识我们所处的环境,也可以让青少年接受更加先进的思想和事物。我们在接受这些外来文化的同时,却忽略了最根本的东西——我们的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的被忽略导致了我国的青少年没有了民族信仰,一味地崇洋,对自己的祖先,对自己的国家不了解,少了一份对民族文化热爱,反而热烈追捧外来文化,使我们的民族传统、民族文化处于被边缘化的尴尬地位,这对于建立我国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操是非常不利的。

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一个国家的希望,需要建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当人们的眼球都被西方的油炸食品、时尚衣服、豪华跑车以及好莱坞大片吸引时,我们的社会呈现出来的就失去了他最本质的东西,所有的一切都是别人的,吃的穿的用的,甚至受的教育,都是西方式的教育,在被这些外来文化冲击的时候,我们的传统文化将走向何方,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该在哪?我们有儒家文化、道家文化,我们也有自己的中庸思想等,这些都是我们的先人智慧的结晶,我们要引以为傲,要努力学习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只有这样才能够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我们的人民,才能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培养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们必须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并强调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灵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是青少年阶段。青少年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希望。青少年能否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关键,也是我国未来社会主义能否顺利发展的关键。面对全球化和社会转型引起的文化冲突对当代青少年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影响,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坚持在文化发展中的领导权,加强文化意识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认同,培育良好的文化心态,充分发挥文化传媒的作用,实现文化化人的目标。培养青少年的核心价值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育青少年的核心价值观要坚持在文化发展中的领导权。

(二)培育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尊重包容中提高文化认同。

(三)培育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高扬主旋律中引导文化心态。

(四)培育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有效发挥文化传播的育人功能。

文化冲突对青少年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它的出现,既为我国的教育改革和文化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们应该认清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以积极的心态来迎接这些挑战,坚持在文化发展中的领导权,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马明.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的理论思考和探索[J].科学教育研究,2006.2

[2]潘知常,林玮.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篇7

一、培养外语专业学生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的重要性

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面临着许多现实的挑战和威胁。长期以来,我国的外语教育撇开母语和母语文化独行,外语教学某种程度上沦为培养复制外国语言和文化的忠实受众的教学。高校外语专业学生作为外国文化最直接和最有活力的接受者,在吸收外来文化上具有先进性和引领性,他们的文化自觉与自信,有着其他范畴内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不可替代的价值及作用。

(一)全球化时代的必然选择和增强文化软实力的客观要求。

“软实力”理论由美国前国防部长JosephNye提出,他指出,“软实力”来源于一个国家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社会制度对人们的吸引力,并强调,“在信息时代,软实力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外语专业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跨文化交际中最活跃的群体之一,最先接受外来文化,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影响着社会民众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在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要求当代大学生要具有先进的思想理念和较高的道德素质,还要不断地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二)外语专业发展和外语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

外语教学长期偏重单向介绍外国文化,忽视介绍本土文化。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本,扩大知识面,很少进一步探究产生文化差异的社会历史根源及其对政治、经济、社会的影响。外语专业学生一直以来致力于积极学习外语语言技能和外国文化,以力求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融入世界。人们为能说一口流利的外语而自鸣得意,却不在意母语表达上的词不达意、语无伦次,导致学生存在严重的中国文化“失语”问题。

今天,外语专业需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本土情怀的高素质人才,以服务于国家的文化发展战略,这是目前高校外语专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国家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给外语专业发展带来全新的机遇,有利于专业方向和科学研究的进一步拓展。

二、外语专业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问题。

目前外语专业学生存在明显的文化自觉意识不够、文化自信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欠缺。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目前,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涉及的文化教学往往被曲解为外语文化教学,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外语国家的文化,帮助学习和掌握外语,课程内容几乎不涉及民族文化内容,这是导致外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知识欠缺的一个因素。传统文化在普及人文知识、提升文化素养、塑造健康人格方面应发挥的作用没有得以发挥。不会外语的“现代文盲”越来越少,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史知识不甚了解、缺乏人文素养的“传统文盲”却越来越多,这种结果和外语人才培养的目标背道而驰。

2.中国文化的外语表达能力不足,不能有效地为我所用。

在调查中发现,外语专业学生的外语素质普遍较高,能够流利表达出外语背景文化的相关内容;而对于中国本土文化的特色内容,表达能力有所欠缺,如“麻花”、“油条”、“癞蛤蟆”等很难表述清楚,陷入了为学外语而学外语的桎梏之中。

利用外语介绍中国特色的文化、政治、经济,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一个最基本前提。我们所需要的外语人才绝不是一个中国的“洋人”,而是一个既具有本土情怀,又有国际视野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3.民族文化价值认识上的迷惘。

外语专业学生因接受着西方文化的洗礼,他们中的一部分人盲目崇拜西方,往往会用西方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来评价中国的现实。在市场经济的社会条件下,比较关注个人的物质利益和享受,缺乏艰苦奋斗和集体主义思想,我行我素成为当代青少年的心态之一,淡忘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4.对民族文化兴趣不足。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重视社会价值和道德,重视“做人”的准则,和商业时代的消费文化相比,传统文化的娱乐性不足。在全球化语境下,接受外来文化较多的外语专业学生,在外来文化的熏陶下,耳濡目染,逐渐产生认同倾向和浓厚的兴趣。此外,在信息时代,外来消费文化如电影、音乐等充斥着年轻人的生活(陈岸涛,2008)。优秀的民族文化如阳春白雪一般被束之高阁,和外语专业学生渐行渐远,外语专业学生处在中外文化碰撞的漩涡之中,找不到方向,难以自拔。

(二)原因。

1.中国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缺失。

(1)课程开设方面,外语专业很少开设中国文化课程,有的院校的外语专业甚至连大学语文课程也没有开设,有的院校的外语专业即使开设了大学语文也形同虚设。教材建设方面一味追求国际化,追求原版教材和全面介绍外语国家文化的教材,这些教材鲜有涉及本土化的内容(王德如,2007)。

(2)教师方面,在外语课堂上,教师不主动介绍中国文化相关内容,特别是年轻教师,他们一般都是在外语教育的环境中成长的,从小接受外语熏陶,本身的中国文化素养欠缺,课堂上很少涉猎中国文化内容。

(3)学生方面,外语专业学生在大学四年里要接受无数考试,无暇顾及中国文化常识的内容,他们希望把有限的时间花在专业课上,一味追求地道的美式表达、英式表达、日式表达等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对外国文化一见钟情,对土生土长的本土文化却置若罔闻。他们甚至认为,本土文化的学习会消解外语和外国文化的学习。

2.西方文化和商业、媒体等的诱导。

文化产品是承载着人文精神和价值的特殊商品,其种类、用途和样式,无不体现着产品生产国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意识。如果没有大批谙熟中外文化和具有中外文化敏感性的外语人才,我们就会对所进口的国外文化产品附带的精神要素缺乏鉴别力,意识不到这些产品所带来的隐性危害。长期以来,日本和美国利用其文化的独特性和影响力,大肆销售其动漫产品和电影大片,输出产品的同时输出了文化,这些产品里渗透着日本式的时尚、美国式的风格,包含着其特有的意识形态和文化理念,这些产品在中国的热卖,迎合着世界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中的年轻人,外语专业学生往往是直接的接受者,久而久之,会逐渐对外来文化产生认同,民族文化会因此备受冷落。

三、培养外语专业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途径

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本、扩大知识面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但很少会进一步深入探究产生文化差异的社会历史根源,及其对政治、经济、社会的深远影响。宏观环境的变化赋予外语专业和外语专业学生新的文化使命,外语专业学生必须承担起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新使命。

(一)营造本土文化教育氛围,积极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外语专业在专业建设方面要充分发掘本土文化的教育功能,使本土文化融入外语教学,开展探索与实践,丰富外语教育的内涵,不断推进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有机整合。首先确立民族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实现中外文化平等交流和对话。在外语专业培养计划和培养目标中,明确民族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引导外语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坚持接受外来文化与弘扬民族文化并重,立足中华,放眼全球,博采各国文化的精华,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把中外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自身独特的价值,对于提高本民族的开放性、包容性,树立强烈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大有裨益(高文兵,2013)。

(二)积极进行相关改革。

在教材建设方面,我国现行外语教材几乎全部选自外国原版出版物,主要介绍外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内容,反映我国本土风土人情的内容却很罕见。外语专业要编写或引进反映介绍中国文化的英文书籍,同时规范具有中国特色的汉语词汇的英文表达。

外语考试方面,多年来,我国一直难以改变应试教育的模式,学生过多地关注分数,外语专业教师和学生都把主要精力用在了语言技能培养上,忽视了文化的教学和学习,尤其不重视民族文化的教学与学习。外语专业考试形式和内容紧紧围绕西方文化、文学、社会、政治、经济,几乎不涉及中国文化的内容。必须改变这种僵化的体制,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制订科学的考试改革方案,在考试的内容和形式上贴近中国的实际。

课程设置方面,要增加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国学课程、中西文化对比课程等。同时要充分发掘现有资源,在现有课程中添加增加中国文化内容。比如在阅读课中适当引入中国文化的英语材料、英语译本和关于中国的作品,在翻译课程和听力课程中加入反映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民生等内容的元素(赖招仁,2012),通过这些办法,能够实现外语教学与本土文化学习的有机结合。

四、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各国、各民族文化和谐共生。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立身之本,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外语专业学生必须在接受外来文化时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罗选民,2012),增强对外来文化的鉴别能力,在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积极因素的基础上,自觉维护、传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创新民族文化,构建和谐的、多元共生的世界文化。

参考文献:

[1]陈岸涛.当代大学生文化意识的缺失与培养[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7):218-220.

[2]高文兵.文化自觉自信的当代价值与大学的新担当[J].理性思考,2013(9):6-9.

[3]赖招仁.国家文化战略与高校外语专业发展的新机遇[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12(12):75-79.

篇8

    文化变迁,是西方人类学理论学派提出的理论,起源于人类学家对欠发达国家或地区与外界文化接触的研究,是人类学家研究的最重要的主题之一。

    20世纪70年代以后,对于文化变迁的研究视野不断扩大,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并应用到了旅游业上。随着旅游的发展,大量的游客涌入一些交通闭塞的旅游地,给当地的文化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在旅游者所带来的异文化冲击下,旅游地文化变迁从物质层面开始,逐渐渗透到精神和制度文化层面,最后促使整个旅游地民族文化趋同于现代化城市文化,导致许多传统文化遗失。而真正吸引游客眼球的往往就是这些即将消逝的民族文化,一旦完全被外来文化所同化,可能导致当地旅游业的萧条甚至停滞。因此,从文化变迁理论出发,研究旅游地文化变迁的动因和策略选择,不仅是出于民族文化保护的需要,也是当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一、文化变迁与旅游地文化变迁

    人类学家认为“文化变迁”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内外部因素的作用下,通过文化内部的整合而出现的有别于过去的文化形态,表现在技术、工艺、食物、服装等方面,包括价值观、习惯和社会关系。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则常用“社会变迁”来指代非物质文化的变化,其中包括价值观、习俗、制度和社会行为。本文所指的文化变迁侧重于指较为明显的变迁——受到外界压力的影响下产生的文化变迁。

    基于以上观点,本文认为,旅游地文化变迁是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旅游者涌入一个文化背景不同的旅游地,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文化形态,在多种文化相遇、碰撞、交融和整合的过程中,由于文化势差的客观存在,使得客源地文化较多地“流向”目的地,长此以往潜移默化地影响旅游地文化,使得旅游地发展成为新的不同于以往的社会文化形态。文化变迁的核心是价值观的变迁,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不随人的意志而改变。文化变迁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同于暂时的文化变化,当暂时的文化变化逐步改变原有的文化形态,就产生了变迁。

    二、旅游地文化变迁动因分析

    在现代社会,旅游业发展所产生的不同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是导致旅游地文化变迁的最主要动因:

    1.文化传播、交流中主客双方接触的不对等性

    一般情况下,旅游者与接待地居民的接触是短暂且有限的。旅游者在一个接待地的逗留时间是短暂的,与当地居民实际接触的时间有可能更少。而且在十分有限的时间里,他们所接触到的多为旅游接待人员,双方分别扮演的是服务与被服务的角色,旅游者难以通过旅游企业工作人员受到当地文化的影响。但是对于旅游地居民来说,他们接触的不是某个具体的游客而是旅游者群体,是长年累月地同文化反差很大的旅游者群体的直接或间接接触。所以说,尽管旅游文化传播和交流是双向的,但却是不平等的。旅游者给接待地带来的影响远比他们接受接待地的影响大的多。

    2.文化传播、交流中主客双方经济地位的不平等性

    客观地说,区域间的文化传播无沦采取哪种传播形式,都是以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向较后进的地区传播为主导的。经济欠发达国家或地区,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更容易受到来自发达国家或地区游客所携带的强势文化的冲击,在文化交流融汇中更多地居于一种被动性的地位。比如,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与当地居民之间,一个在休闲,另一个则为这个有钱的休闲人忙碌;一个在台上表演,另一个则在台下欣赏、拍照、录像,双方形成一种明显的非对称性关系。由于经济上的不对称,使旅游活动变得不单单是旅游经历的买卖,还会给当地人带来金钱等观念的改变,从而使当地人改变自己去迎合游客,沦为“被旅游者”,影响到当地人的文化表述及文化认同,然后在不知不觉当中慢慢地发生文化变迁。

    3.文化传播、交流中旅游地文化相融区间的扩展

    任何本土文化在与外来文化接触时,通常会有选择地接受和吸收与本身文化价值观相契合的内容,而排斥与本身文化价值观不相容的东西。但是,在经济利益的刺激下,旅游地对外来文化的接受范围会较一般情况有很大的扩展。旅游地为了招徕游客,必须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于是违心地接受外来文化中某些与本土文化价值取向相悖的东西。有的学者将其称为“虚意接受”,即当地并不打算或不愿意接受外来文化的某些因素,特别是与本身文化价值观相抵触的部分,但出于经济利益方面的考虑,就会有意识地作出让步,甚至主动迎合旅游者的需要。接待地的“虚意接受”,最初往往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虚意接受”的东西便会逐渐扩散,潜移默化地使本土文化发生变迁。

    三、旅游地文化变迁的具体表现

    文化的变迁是永恒的现象,有些在表面上,直接看得见,摸得着,而有些文化现象,是在深层发生变化的。一般说来,物质文化的变迁速度快于非物质文化,而从非物质文化的变迁看,一般说来总是制度首先变迁,其次是风俗、民德,最后才是价值观。

    1.物质文化变迁。指那些外在化、具有明显的数量结构或物质形态的变化。直接由于旅游业发展而引起的生计方式、居住习俗、生活方式等的改变,都属于这一类变迁。例如,九寨沟以“翠海、叠瀑、彩林、雪峰、藏情”五绝闻名于世,其内原有居民以前主要以耕作、畜牧和传统的手工艺为生;1984年九寨沟对外开放,部分居民开始经营旅游业。至2002年,景区内居民都彻底停止了耕作和畜牧,基本都从事旅游经营或与旅游相关的工作。

    2.非物质文化变迁。指因旅游活动产生但无法观察到其直观的物质形态的变化。由于旅游的发展而潜移默化地改变了旅游地居民价值观念、思想意识和文化意识和生活方式,都属于非物质文化变迁的表现。例如,四川与云南交界的沪沽湖地区是摩梭人聚居地之一,其文化是植根在自然经济基础上的母系文化。改革开放后,摩梭人积极采取措施吸引游客,沪沽湖很快成为旅游胜地。外来不同文化形态人群与当地人的相互交流与融合对摩梭母系文化产生了冲击,使其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母系家庭小型化,妇女在家庭中的传统地位开始下降,出现固定专偶走婚,家庭管理实权开始由男性掌握等。

    四、旅游地文化良性变迁的策略选择

    众所周知,旅游业发展对旅游地文化变迁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能使文化良性变迁,从而在保持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不变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其外在表现形式,扩充文化传承媒介的种类和数量,使传统文化得以永久延续。也可能使文化负态变迁,使其严重商品化、扭曲化,民族个性、民族精神被淡化,直到消失。但不管旅游地文化是向积极方向还是向消极方向变迁,文化变迁都是客观存在的,而唯有文化的合理变迁才能持续吸引旅游者的到访。综上分析,为了实现旅游地文化的合理变迁,促进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努力:

    首先,加强旅游业的宏观管理。加强政府相关部门在旅游业发展初期的规划、引导以及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监管工作,规范文化旅游产品市场的生产和消费行为。针对目前旅游市场上少数为谋求短期利益的生产者生产劣质文化产品、破坏传统文化、损害旅游者利益的行为,要积极进行监管查处工作,在旅游文化社区内部建立起传统文化自我建设长效机制,增强旅游地合理开发、生产及创新的自觉性。只有强化政府的宏观引导和管理职能,制定必要的政策和法规,加大对发生消极文化变迁现象的旅游社区的引导监管力度,才能保证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强化本土文化,提高文化自觉性。一个民族没有“自我”的概念,就会在失去“自我”中被他文化同化,文化自觉缺失的民族会在不知不觉中失去本民族的文化,这样,本民族文化的良性发展就无从谈起。当然,强化文化自觉,并不是主张文化中心主义,而排斥其他文化,关键在于与它文化接触、交流的时候,本民族成员如何实现文化自觉,取其精华,排其糟粕,真正做到丰富民族文化的内涵。

    因此,要强化本土文化中重要的价值观,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防止出现“客尊主卑”的思想和行为;并且要鼓励接待地居民加强自身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文化鉴别能力,以自觉吸收外来文化中先进的东西,抵制腐朽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

    再次,加强文化交流,实现文化补偿。人类文化多样性和区域性决定了文化交流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人类历史的前进,离不开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对于任何一种传统文化而言,拥有文化输出和文化接受的健全机制,方能获得文化补偿,赢得空间上的拓展和时间上的延展”。历史上中华各民族文化交融互动,如中原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交融,中原农耕文化与南方山地游耕文化交融。中国各民族文化内部交流、互动的同时,还广泛汲取世界文明成果,如印度佛教文化、基督教文化等外域文化。正是由于中华内部各族文化和域外文化相互借取,不同文化相互激荡,实现文化整合和创新,才缔造了有容乃大的中华文化,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因此,要充分发挥文化交流的平台作用,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拓宽范围,疏通渠道,提高交流水平。加强民族文化发展的宣传工作,利用各种条件和机会来扩大民族文化精品的展现并吸收外来文化精华,促进民族文化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篇9

一、国学的定义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生活质量,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动态,最能敏感地反映时代和社会的变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向前推进,都影响和塑造着新一代大学生的时代品格。社会的发展变化与市场竞争的压力,也会引起大学生思想、观念、心理、行为和生活状态的变化,他们在与社会的互动中走向成熟。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人生价值观”大讨论,到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上山与下海之争”,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心理的每一次大的波动无不深深地打上社会变化的深刻烙印。大学的变迁浓缩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成长关涉着社会的未来,关注大学与社会的互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大学生的教育、培养和发展,始终是我们高度重视、高等院校教育工作者悉心倾注、社会各界密切关注的问题。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随着高等院校的大规模扩招、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等社会因素的变化,大学生问题表现得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突出。加强大学生问题的研究已经成为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国学,兴起于20世纪初,而大盛于19世纪20年代,19世纪80年代又有“寻根”热,19世纪90年代“国学”热再次兴起遂至今,无不是今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正视。于今而言,则正是对传统文化在今日中国乃至世界多元文化中的重新定位。“国学”一说,肇始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而对国学的定义,我们在以前的讲座中曾经大板块予以过解析。

二、大学生国学教育的意义

在全球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外来文化不断侵蚀着我们的文明,应该“和而不同”,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我们首先要保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本。在我们现在的大学生中,民族文化的根底太浅太贫乏,而且整个社会普遍趋于浮躁。倡兴国学,资人励己以传民族大义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国学中有着取之不尽的思想教育资源。高校应该有针对性地改革思想道德教育的僵硬模式,在充实“两课”内容、及时反映当代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的同时,将国学的精华融入其中,并不断丰富教学形式,以增强思想道德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这正是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

第一,学习国学可以培养大学生节俭朴素的品德。中国人民一向以节俭为荣,以奢靡为耻。墨子就提出过“节用”命题,并极力提倡节俭朴素,反对浪费。当代大学生大多生活条件优越,有很多人没有养成节俭的生活习惯。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让大学生再次感到这种美德的存在并受到感染,可以使中华民族的俭朴美德得以继承。

第二,学习国学可以培养大学生勤勉好学的学习态度。古代的启蒙教育里,就告诫儿童“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三字经》)。还有许多治学格言,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学而》)、“业精于勤荒于嬉”(唐韩愈《进学解》)等等,都表露了勤学苦读是中华民族的美好品德。针对一些大学生上了大学以后以为只要能应付考试就行了的学习态度,强调勤奋好学的传统美德是十分紧迫和必要的。

第三,学习国学培养大学生诚实守信的崇高品性。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观念中,重诺守信是人与人之间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句名言更是千百年来为人们广泛使用。在大学生中大力倡导“诚信”思想,能够在大学生的交往中创造一种互相信任的人际关系,无疑对大学生的成长是十分有益的。

第四,学习国学可以培养大学生求新求变的创新精神。改革变通是中华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周易?杂卦传》明确提出了“革故鼎新”的变革思想;康有为、梁启超的“能变则存,不变则亡”则反映了中华民族一直强调改革变通。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有没有创新精神已成为一个民族有没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标志。因此,在思想道德教育中注重学生创新观念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当代大学生的国学教育模式

在国学的教学内容上,要打破传统的程式化条块分析模式,注重挖掘人文精神,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优秀古典人文精神的熏染,将传统文化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结合起来。从“实施素质教育、教会学生做人”的教育目标出发,立足于培养高素质人才,充分发挥人文教育的功能,用传统文化的麟髓凤乳滋养学生的精神生命,使其内化为学生的精神品格、气质修养。

在教育手段上,要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普及传统文化。一些国学经典由于文字艰深,口头介绍学生很难听懂,而板书又受时间限制,这样的难题会在事先准备好的多媒体课件面前迎刃而解。以图像、声音、动画配合文字,更有助于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以图而言,中国古代丰富的文化遗迹;以声而论,如诗词诵读、古曲演奏、古典戏曲片段等,都会得到生动直观的展示,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要充分利用各种校园媒体,将国学普及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高校应充分利用广播、学报、校刊、网站等传媒,广泛宣传和开展国学普及教育活动。从学生日常生活出发,举行各种相关的艺术活动,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篇10

一、经济全球化及文化概念

(一)经济全球化

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家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已过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①作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以其势不可挡的独特力量冲进各个国家的视线之中。经济全球化具有明显的特征,主要表现为:第一,科技全球化为先导;第二,金融国际化为核心;第三,跨国公司为载体;第四,自由主义理论为指导;第五,为发展中国家所参与而又为发展中国家所抗拒。这五方面特征共同构成经济全球化的独特力量,向世界蔓延开来。

(二)文化

文化(culture),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从来都是一个众说纷纭的多义性概念。就文化观的本质而言,文化是“人化的自然界”,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文化作为人的实践活动及其对象化结果,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影响并反作用于经济和政治。②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正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文化多元化作为文化发展的新趋势,需要从多方面认真探析和思考。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象征,所以自从人类文化产生的那一天起,其呈现出的一直是以地域特点或民族特色为代表的多元化发展局面,如华夏文化、希腊文化等。所有的这些文化,对各自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发展或多或少地发生影响。

二、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融合

文化多元化的表现之一就是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融合。随着我国与世界其它国家之间经济交往日益密切,外来文化与我国本土文化的融合现象应运而生。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西方文化与我国文化的融合表现极为明显,文化融合通过不同类型的本土文化繁衍和发展。例如:一些洋快餐来到中国,为了迎合中国消费者的口味,将原本西方的饮食文化与中国饮食文化相融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洋快餐,以满足消费者的餐饮需求。然而,这样的文化融合一方面能够促进一国本土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带来的是严重的文化冲击。例如,动漫业是我国的新兴文化产业,其发展存在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这样一来,其它国家的动漫进入我国,极大地冲击我国本土动漫文化发展,另外,一些不利于青少年成长的动漫导致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出现畸形和扭曲。我国虽然是一个文化大国,但不是文化强国,正面临着西方强势文化的压力和冲击,特别是以美国为代表的文化霸权,再加上国内文化的庸俗化倾向导致文化安全面临种种挑战,文化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我们不能把文化的不安全归结为一种原因,要全面的辩证的看待引起文化不安全的因素③。所以,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保护我国本土文化不遭受破坏和负面冲击变得十分重要。

三、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碰撞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碰撞,是文化多元化的另一个侧面反映。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势必导致文化发展的现代化。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大国,传统文化更具有悠久的历史,当传统文化遇到现代文化之时,二者产生的是火花还是摩擦,需要辩证地分析。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碰撞的结果对我国文化发展或多或少会产生不利影响,这其中最严重的当属价值观的冲突。例如,我国传统价值观提倡节俭、厌恶骄奢,而现代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却出现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正确的价值观。这些非科学的价值观传入我国,对青年人的毒害甚深。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在当代中国,面对价值观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坚定理想信念,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作用。

如何处理好经济全球化视野下文化多元化发展的问题,是我国文化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和不能回避的挑战。坚决抵制文化霸权主义,尽可能的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化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张力和冲突。同时应充分利用文化全球化的契机,在维护文化安全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不断壮大我国的文化实力,弘扬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使中国文化深入人心,使文化在安全的氛围中不断的发展壮大④。只有充分发挥我国本土文化及传统文化的优势,发挥其精华作用,才能将文化多元化背景下的文化冲击和价值观冲突降低到最小范围。(作者单位:大连海事大学)

注释:

①本书编写组《基本原理概论》[M]2010年6月 第194页

②崔越《文化多元化视阈下大众化及其路径选择》[D]河南大学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 2010年5月

③④顾良艳《文化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文化安全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参考文献

[1]孟娜《多元文化影响与心理和谐构建》[D]西安石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1年5月

[2]刘济良《价值观教育教育》[M]科学出版社 2007年8月

篇11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1.佛教与植物象征文化

1.1佛教的“中国化”概述

作为外来文化的印度佛教,它在中国的传播先后经历了两汉时期的初步接触、魏晋南北朝的激扬交融,最终于隋唐时期创建宗派,才真正成为“中国佛教”(用中国语言和中国概念解释佛经,称为中国佛教)。不过,直至宋明理学大盛时期,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才完全融为一炉(外来文化传播的真正完成)。这个过程昭示了文化的输入冲突、选择发展及创新的内在规律,因为一种文化要入主(或入流)于另一个文化圈之中,首先得依附于当时当地的传统文化,寻找一个立足点,与其发生契合,之后才有可能进一步谋求自身的独立发展,这是传播的先决条件;一旦特定的历史条件来临,随即随机而动,跻身于本土文化之林,或弥补其不足,或参与其文化(心理结构)的建构。

当然,以上是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探讨佛教的“中国化”,实际上,佛教在其观念上依托了黄老道术和魏晋玄学以宣明其旨;在宗教教义上为适应中国的儒学而屡次改变其形式;在思想理论上,经过与儒、道两家的依附、对抗和吸收,在隋唐达鼎盛时期,提出了一系列不同于印度佛教的理论。尤其是在中唐以后,“禅宗”将烦琐的佛教教义归于简易,从内容到形式都更加符合中国文化的特点。此外,唐朝统治阶级倡行的儒、道、释三教并行的政策也从客观上促进了三家的融合。于是,唐宋之际,三教之间的相互影响进一步加深,逐渐形成“三教合一”的思潮,佛教终于与中国本土文化融合为一,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2佛教的传入对传统园林的影响

佛教传入中国后,受到中国传统儒家、道家思想的影响,逐渐孕育出“禅宗”这一强调“我佛一体”、自称“教外别传”的高度思辨化的佛教派别,成为中国佛教的代表。而佛教的传入对中国传统园林的影响与其说是“释迦牟尼舍园为精舍”的传说(《上品大戒经》说“施佛塔庙,得以千倍报”)导致当时“以园为寺、舍宅为寺”风起云涌,不如说是其教义中的某些思想对于人们的鼓动和麻痹所产生的作用。此外,在其兴建初始,“由于衙署园林和达官贵人的宅园的舍作寺院,加深了寺庙与园林的特殊关系,也奠定了寺园一体这个中国寺庙的基本特色。”[1]。这往往与宗教所追求的“净化心灵”和“荡涤尘俗”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联。

其建园一般都追求着和私家园林相似的“淡泊”、“宁静”的意境。即使建于“闹市”,也会通过植物和建筑等来营造出名山秀水的感觉。而向着“文人园”发展的寺观园林,其“园主”往往都是学者型的得道高僧。他们“既没有汉魏时的方士气,也没有后世佛教徒的虔诚,而是与魏晋名士毫无二致的倜傥名流。”[1]此时的他们,与“士”经常近距离接触,探讨哲理,体味“风流”,与中国传统的儒、道思想合而为一,为中国的寺观园林频添“禅”的意境。如苏州的四大名园之一的“狮子林”原名为“菩提正宗寺”,后由天如禅师改为今名。“狮子林”既无佛殿,亦无造像,反映的正是“心外无佛”;再如“沧浪亭” 曾为大云庵,住持是个诗僧,他追慕第一代“园主”苏舜钦,自称沧浪翁,著名文学家归有光还曾为他写过《沧浪亭记》。不仅寺观园林如此,江南私家园林中一些景点也多取意于佛经,如“无隐山房”、“闻木樨香”,……,不一而举。

1.3佛教的“中国化”对植物构成的影响

佛教典籍浩若烟海,理论博大精深,说教、寓言、戒律、故事等等无不和世间的飞禽走兽、花草树木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一些植物往往被寓以灵性,散发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和神秘的禅宗神韵:

一、莲花

莲花之于佛教,一如十字架之于基督教,新月之于伊斯兰教,已成为佛教的标志和代名词,佛家也常取莲花自喻,如《维摩诘所说经•佛道品第八》:“譬如高原陆地,不生莲花;卑湿淤泥,乃生此花”,取莲花之“出淤泥而不染”以象征佛性的清净高洁;相传摩耶夫人坐于莲花座上生下佛祖释迦牟尼,释迦牟尼降生的时候,池中生出千叶莲花;《观音菩萨授记经》中也提到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都生于莲花且都住在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妙法莲花经》、《杂宝藏经》、《无量清净尘经》等也多有莲花的记载......

二、菩提树

“菩提”一词为梵文的译音,意为“觉”、“智”、“道”。相传释迦牟尼尝于菩提树下证得菩提(觉悟),菩提树遂成为佛教圣树。对于其典故也较多:“传说悉达多太子出家后,潜心修了六年苦行,衣衫褴褛,瘦骨嶙峋,但仍未得道。后悟出明智之法,独自去菩提迦耶,在一颗菩提树下打坐,豁然开悟,证得菩提果而成佛。”[46]随着佛教的传入,菩提树也广布我国南朝的寺院中,深得人们的尊敬与崇拜,僧侣们常常焚香散花,绕菩提树作礼。

三、银杏

由于我国北方地区无法栽种菩提树,僧人们为了表达对佛祖的虔诚和敬仰,于是选择了我国古老而珍贵的银杏来代替。

四、娑罗树

娑罗树又名“无忧树”、“摩诃娑罗树”,与释迦牟尼的诞辰与入寂相关。传说“王后摩耶夫人产期将近,净饭王派宫女和卫队送护她归宁,当王后行至娑罗树下,想去攀扶树枝,忽见一枝自动下垂至手边,王后伸手握住,端然而立,悉达多太子就从她右肋出生了。佛陀在娑罗树下出生,也在娑罗树下圆寂,相传释迦牟尼传道40多年,届时80高龄,自感时日不多,想去看看众寺院。在路途中疲病交加,力不可支,最终在一片娑罗树下圆寂。”[2]。所以娑罗树堪称佛家圣树之一。

五、阎浮树

阎浮树也是佛教圣树之一。相传悉达多太子最初就是在此树下开始思索世间及人生真谛的。马鸣的《佛所行赞》中就有关于阎浮树的叙述:“净饭王带悉达多太子去举行下种仪式,安排太子在场边一株阎浮树下,铺设坐具,上覆镂金天幕罩,四周围上帷幕,嘱咐侍从小心看护,净饭王率众臣举行下种仪式,引得侍女们走出帷幕去观望,只留下太子一人。当悉达多太子掀开帷幕,看到青草被犁翻起。散布着许多虫卵和被杀死的幼虫,他不胜悲哀,仿佛目睹他的百姓遭受屠戮,又见农夫受风尘日晒,面容憔悴,便起了深深的怜悯之心,他坐在阎浮树下,默想到世间的苦难和烦恼,萌生了出家的念头。……后来太子出家成道,创立佛教。”[2]

六、其他

除上述外,佛教还涉及如茉莉、金银花、石榴、无患子、棕榈、牡丹、等。如茉莉在印度因其纯洁、芬芳而作为佛教的吉祥物,在菩萨的宝冠上常装饰有镂金的茉莉花;金银花被寓以“灵魂不灭,轮回永生”的佛理,在我国魏晋南北朝佛教的装饰图案中常有“忍冬纹”;石榴则常与棕榈叶和莲花结合在一起,象征吉祥如意。

参考文献:

[1]曹林娣等著. 中日传统园林文化比较[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84~8587~88 85~86 19~20 121~124 91~94

篇12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Key words: the globalization of economy;cultural value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6-0214-01

作者简介:张立保(1978-),男,陕西乾县人,硕士,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辅导员,助教,研究方向为文化哲学和发展哲学。

0 引言

全球化肇始于经济领域,资本家为了开拓国际市场,奔走于世界各地,将自己的产品和资本散播于不同的时空场中。这种出于经济利益的交往,促使世界各国之间的影响、合作、互动日益加强。众所周知,经济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经济全球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也具有两面性。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自身或他人施加的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活动,使社会主体形成符合特定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和社会实践。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类的一种自发、自省的实践活动,要合乎社会主体的进步和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经济全球化浪潮赋予了思想政治教育鲜明的时代特色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新矛盾、新挑战。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以网络为媒介的经济全球化打破了各国间的文化壁垒,使各具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教育范式可以在高效快捷的国际化信息舞台上进行对话。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强大的技术支持,它们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的现代化。互联网技术应用和普及开创了一个崭新的信息化时代,以网络为媒介的外来文化快速渗透进来,同时民族文化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也随之传播出去[1]。高效快捷的网络媒介为大学生提供了了解、审视外来文化的机会,外来文化开拓了他们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头脑,使他们在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更具自我意识、理性思维和国际观念。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将思想政治教育置于一个多元价值相互碰撞、异质文化相互交融的复杂的文化景观之中。中国文化自古就是多元存在的共同体,实现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健康、和谐发展一直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多元文化并存的文化景观中如何能够有效地调适文化的冲突,实现文化的融合与共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急需解决的问题。

由于历史原因,经济全球化的主导权掌握在西方少数发达国家手中,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西方发达国家占据中心位置,而欠发达国家逐渐被边缘化。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面临着同样的挑战和考验。高校学生虽然思想活跃,接受能力强,可塑性高,但是,他们社会经验少,价值判断能力弱。当他们面对蜂拥而来的外来文化时,他们极易被表象迷惑,被假象欺骗,因此树立错误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从而偏离正确的人生航道,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随着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程度地不断加深,外国企业、外国商品大批进入,同时众多民族产品也纷纷走向世界舞台。中国要想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站稳脚跟,就必须培养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具有国际观念的高素质人才。这种素质不仅仅指学生要具备世界一流的专业技能,更要具备全球化的理念和思想道德素质。在全球化语境中培养具有国际化竞争力的人才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首要目标。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路径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构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就是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发挥其主导性和凝聚力的作用。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是对社主义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最根本观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那些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居主导地位、起指导作用、从本质上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在理论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的价值理念。在全球化时代,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每一个细节中去,大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指导思想是强大的精神支柱,认识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我们继往开来、强国富民的强大精神支柱,认识到社会主义荣辱观应当成为13亿人民普遍奉行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2]。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中流砥柱,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以这些活动为载体引导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帮助高校学生树立世界公民人格。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文化群落主体在文化共在、共生的文化实践活动中已经逐渐养成了一种具有世界视角、全球行动逻辑、人类类意识和共同体责任伦理的人格品质,这种品质在实践主体身上的出现,更多地体现了马克思所预期的“地域性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普遍的个人所代替”的发展趋向[3]。即,人类在应对全球化的文化事件和发展风险中蕴生了一种世界公民人格。“人类社会要前进,世界文明要进步,从根本上说,这一切都表现为人类的普遍人格层次的提高……人类的幸福将越来越多地取决于人类自身人格的进化。”[4]这种具有普世性发展趋向和共同性理念合成的人格品质是人类在解决全球问题的文化实践过程中必然产生的新型人格品质,这种人格也必然在未来人类应对全球问题中发挥重要作用。具备世界公民人格的人,他们具有全球意识和国际人道主义精神,他们不受狭隘的民族主义或地区主义的局限,在处理问题时会更多地从全人类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的角度思考。高校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中国的希望和未来,只有培育出一批具有国际社会责任感的建设者才能早日实现祖国的伟大复兴,赢得世界各国的赞赏与尊重。

参考文献:

[1]张立保.全球化视域中文化的冲突与融合[J].延安大学,2009年硕士毕业论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