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相关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1 17:15:3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药学相关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药学相关论文

篇1

医院药学的发展在历史上经历了3个时期。①以调配为主的传统时期;②以药学服务为主的临床药学时期;③以改善病人生活质量为目标的药学监护时期。

药物治疗给许多病人解除病痛,带来幸福,但同样也会给许多人造成药害,引起后遗症,甚至死亡。药师从道德上讲有责任保护病人免于药害之忧。随着人们要求健康的水平提高,已不再满足有药可用,要求提高治疗质量甚至生存质量,提供优质、高效、低消耗的药学服务。PC应运而生则是一种必然趋势了。

一、PC的定义

药学监护(PharmaceuticalCare简称PC),也有称为药学保健或药疗保健。PC是一种过程,药师通过与病人和其他专业人员合作,设计治疗计划,其执行和监测将会对病人产生特殊的治疗效果。它包括3种功能:

①发现潜在的或实际存在的用药问题;②解决实际发生的用药问题;③防止潜在的用药问题发生。“药师的使命是提供PC,PC是提供直接的、负责的与药物有关的监护,目的是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二、药学监护的主要内容

(一)把医疗、药学、护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医生、药师、护士齐心协力,共同承担医疗责任。

(二)既为病人个人服务,又为整个社会国民健康教育服务。

(三)积极参与疾病的预防、检测、治疗和保健。

(四)指导、帮助病人和医护人员安全、有效、合理地使用药物。

(五)定期对药物的使用和管理进行科学评估。

三、药学监护中药师的职责

(一)与医生一起设计药物治疗方案(即个体化用药),监测病人用药全过程。对药物治疗做出综合评价,发现和报告药物过敏反应及副作用,最大限度地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及有害的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

(二)综合管理PC所必需的资源(包括人和药品)。药物使用管理包括采购、储存、供应及药物使用评价。对医生、护士进行药学指导,提供有关药物的信息咨询服务。对病人采取直接服务,包括用药教育、临床治疗会诊等。

(三)保证合理用药,即安全、有效、经济的用药,如①药物正确无误;②用药指征适宜;③疗效安全,使用价格适宜;④剂量、用法、疗程妥当(依据药动学和药效学知识决定剂量及疗程);⑤用药对象适宜(无禁忌症、不良反应小);⑥调配无误;⑦病人遵从性良好。

(四)建立病人用药档案,对病人生活质量的评价。

四、医院药师在PC中的地位

(一)药师的委托人是病人。作为病人的委托人,药师必须与病人建立“一对一”的业务关系。

(二)建立“处方者、药师、病人”新型伙伴关系。

PC要求全体药学工作人员都是病人保健的提供者。

其他医务人员及病人可与药师进行直接对话,起到医师延伸者功能,成为治疗队伍的一员。

五、开展药学监护的重要性

药学监护首先促进了药物的合理使用,提高了药物的治疗效果;其次减少了药物的不良反应,能够预防某些药源性疾病的发生;第三,病人的疾病得以治愈,病症得到消除或减轻,从而达到改善病人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的根本目的;第四,由于大幅度减少或杜绝了不合理用药,节约了药物资源,因而降低了医疗费用;第五,提高了药师在医院乃至全社会的地位和形象。

我国临床药学工作起步较晚,药学监护工作处于宣传时期。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事业改革的深入发展,人民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对药学监护的社会需求将日益增加。

六、我国实施PC的障碍

(一)观念上的障碍。

11超越药师的传统工作实现由“对保障药品质量和供应负责”向“对病人用药结果负责”的转变,药师本身也得到施展专业才能,树立崭新职业形象的机会。

21超越以治愈疾病为目标的观念PC提供的服务不光是要把病人现有的疾病治愈,而且要恢复病人的健康,使病人保持良好的身体机能和精神状态。

31超越生物学指标评价治疗结果的观念开展PC工作,就要综合评价药物对病人整体功能、生存质量的影响等指标。

41超越具体医疗机构狭小的地域观念实施PC,药师不光是对本单位住院病人进行药学服务,而是在整个疾病治疗过程中持续不断,甚至对已出院的病人也应负有关心的责任。

51超越现行的药学业务分工医院所有药学人员,虽分工不同,总体目标都是通过药品和药学手段向病人提供改善生存质量的服务。

(二)药学资源方面障碍:时间不足,人员编制限制,工作场所有限,技术条件有限,医疗体系方面的障碍,PC的连贯性要求医疗系统是个完整的体系。

(三)信息资源方面的障碍。

11医疗信息不足向病人提供PC的药师不仅要能及时获得药物的知识和最新信息,更重要的是要能够取得病人的医疗文件。

21药师应当为每位病人建立正规的药历,详细记录病人的药物治疗情况(用药时间等)和用药前后化验的结果(疗效与反应等),但药师一般缺乏编写常规医疗文件的训练和经验。

(四)法规方面障碍。

PC工作在我国还处于宣传阶段,没有制度,尤其缺少一套客观的、科学的、能为医生、病人接受的评价标准,用来衡量药物应当产生的结果,以及对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开展PC是药师与医生、护士以及其他健康保健提供者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整体配合,药师开展PC并不是重复医生、护士的临床业务,而是对其工作的补充。

七、未来医院药学的展望

21世纪药师的基本任务就是实施PC,未来的医院药师应该既懂药又了解临床,其基本工作内容有:血药浓度监测与解释、临床治疗咨询与会诊、病人出院后药物使用教育、门诊病员药物咨询、药物不良反应监察与鉴定、新型科研制剂开发、参与新药临床评价方案的制定等。通过发挥药师的专业特长,保证理想的用药结果,降低因药物有关的医疗费用。尽可能使每一位病人在接受药物治疗后能够保持正常的机体功能和精神状态,生活得健康幸福。

篇2

一、严格执法——检察执法的基本前提

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是推进依法治国进程的重要力量。这就要求检察机关在执法过程中,一是必须树立法治观。要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法律基本原则,切实转变“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的以人治国、以行政命令代替法律的错误观点和做法。要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社会主义法制原则,建立与现代法制文明相适应、符合现代法治基本要求的正确法治观。二是必须树立司法公正观。司法公正是社会正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司法活动的价值追求。检察机关必须以保障实现公平和正义为目标,突出“强化监督,公正执法”的主题,确保法律的严格统一实施,维护司法公正。三是必须树立平等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不存在任何僭越法律的特权,这是现代法治的基石,也是执法者应恪守的准则。检察机关要在执法中强化平等保护的意识,平等地保护每一个利益主体,使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宪法原则在检察执法中得到体现。

由于受陈旧执法思想的影响,当前检察机关在执法工作中仍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如重惩治犯罪,轻人权保护问题;重实体,轻程序问题;重打击,轻预防问题;重公正,轻效率问题;重数量,轻质量问题等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检察执法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因此,树立“严格执法”的现代执法理念,既是检察执法的基本前提,也是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的重要保证。

必须树立打击与保护并重的执法理念,切实转变“重惩治犯罪,轻人权保护”的思想。检察机关在履行惩治犯罪职责时,一方面要对犯罪分子坚决予以打击,另一方面也要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在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时,也要保证依法定程序进行,对犯罪分子的合法权益予以保护。要彻底纠正过去那种忽视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证人等诉讼参与人合法权益的陈旧观念,坚决摒弃漠视当事人诉讼权利等与现代民主法制要求相悖的错误做法,自觉地把人权保护贯穿于检察执法活动的全过程,通过文明执法保护公民的人权。

必须树立实体与程序并重的执法理念,切实转变“重实体,轻程序”的思想。在检察实务中,有的案件存在质量问题,有的证据不被采用,这些都是不严格执行程序法造成的结果。程序法是保障实体法实施的规程和规范,是制约司法人员的执法行为,防止司法腐败,保证案件质量的有效手段。因此,检察机关要严格遵守程序法,严格依法办案,保证实体法得到正确实施,使案件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必须树立惩治与预防并重的执法理念,切实转变“重办案,轻预防”的思想。要坚持“打防并举,标本兼治”的方针,积极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通过查办具体案件,深入分析研究犯罪的原因、特点和规律,针对发案单位在制度和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有情况、有分析、有措施的检察建议,帮助发案单位整章建制,堵塞漏洞,消除隐患。要结合典型案例,积极开展个案预防,达到“查办一个案,教育一条线,治理一大片”的效果。要不断探索预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实现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从分散状态到集中状态的转变,从初级形式的预防到系统全面预防的转变,从专门机关预防到全社会预防的转变。

必须树立公正与效率并重的执法理念,切实转变“重公正,轻效率”的思想。公正与效率是刑事诉讼追求的两大目标。但在检察执法中,有时会因片面追求公正而忽视效率,如不切实际地过分强调事实清楚而使案件久拖不决,案件层层把关拉长了办案周期等;有时也会为了提高效率而牺牲公正,如“严打”中过分强调快捕快诉而影响了案件质量等等。无论是偏重哪一方,都会产生弊端,都难以取得最佳的执法效果。因此,检察机关要确立“效率也是一种正义”的观点,迅速、及时、高效地履行检察职能,降低执法成本,提高司法效益。必须树立质量第一的执法理念,切实转变“重数量,轻质量”的思想。数量是质量的载体,质量是数量的灵魂。没有质量,数量只能为零。只追求办案数量,不讲案件质量,必将损害群众的利益,损害法律的尊严。检察机关必须处理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坚持以质量为本,把案件质量作为检察工作的生命线,在办案中严把质量关,把每一宗案件都办成铁案。

二、文明执法——检察执法的必然要求

在执法过程中,由于受传统意识和官本位思想的影响,少数执法人员存在特权思想,不尊重当事人,作风粗暴、、刑讯逼供、违法办案等等,这些都严重侵犯了当事人的合法权利,影响了检察机关的形象。因此,树立“文明执法”的现代执法理念,既是检察执法的必然要求,也是弘扬先进文化的具体表现。

检察机关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执法理念,切实转变“只讲执法,不讲感情”的思想。要避免简单理解严格执法,把执法活动变成冷冰冰的机械式的例行公事。在办案中要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精神,如推行“告知犯罪嫌疑人制度”,搜查时避免未成年人、老人及患有严重疾病的人在场,搜查时对工资存折和维持家庭正常开销的费用一般不予扣押,采取强制措施时不侵犯犯罪嫌疑人的尊严和人格等。要通过关心犯罪嫌疑人及其家属的生活,保障他们的合法权利,达到以情感化。

检察机关要在执法过程中深层次地把握现代法制的精髓,坚持以人为本,作到法情相融,体现出对人的价值和存在的充分尊重,充分运用法律和政策,将法的严明公正与符合情理的人文关怀紧密结合起来,推动检察工作朝更加文明、公正的方向健康发展。打铁还须自身硬。要将严格执法、文明执法落到实处,首先得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检察队伍。

检察机关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从严治检,抓好队伍建设,优化队伍结构,并结合“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强化执法教育,实现执法为民”和纪律教育月等教育活动,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机关作风建设,培养“会办案、会电脑、会外语、会驾驶、会调研”的高素质检察人才,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司法队伍。

三、为民执法——检察执法的本质特征

检察机关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就是要解决好为民执法的问题,这是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执法行为中的具体体现。为民执法,决定了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检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要求检察机关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责过程中,必须切实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一是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牢记我们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检察干警是人民的公仆,是为民掌权,为民执法,为民服务的。二是要认真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在检察执法中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牢固树立为大局服务的思想,始终坚定不移地将维护社会稳定作为检察工作的首要任务。通过“严打”整治、“两打一扫”、“打黑除恶”等专项斗争,突出打击黑恶势力犯罪、严重暴力犯罪和严重影响群众安全的多发性犯罪,依法快捕快诉,严惩各类刑事犯罪,增强群众的安全感,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安全有序的工作生活环境。通过查办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案件,特别是社会影响恶劣、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大要案,严惩腐败分子,保护国家人民财产,鼓舞人民群众,增强人民群众对反腐败斗争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信心。通过强化民事行政诉讼监督,切实纠正民事和行政审判中的违法犯罪现象,增强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法制的信任。三是要认真处理好群体性上访和公民的控告申诉工作。要继续实行首办责任制的工作制度和程序,强调谁主管,谁负责,对群众反映的情况绝不推诿和敷衍,将问题解决在首办环节和基层。大力开展文明接待活动,继续保持全国检察机关文明接待示范窗口的形象,热情受理群众的来信来访。四是要广泛听取群众的批评、建议和意见,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要将“检察长接待日”制度、检务公开制度、执法监督员制度、定点挂钩联系等制度进一步完善并发挥其作用。此外,要加强与人大代表的联系,制定检察院与人大代表的联系工作制度,更好地接受人大和社会各界的监督。五是要加大服务力度,切实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开通“法律咨询服务站”,为人民群众提供法律服务。检察机关要在执法过程中落实总书记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提出的“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的指示,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人民满不满意、拥不拥护、赞不赞成作为检验检察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

篇3

以2013年全国中药临床药学学术研讨会论文为研究对象,共80篇。

1.2研究方法

从论文类型、研究内容、作者地区分布等方面对80篇会议论文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论文类型分布情况

本次会议80篇论文中,理论探讨性论文占43.75%,调查分析性论文占22.50%,其余为综述和实验性论文,未有应用中药临床药学干预疾病治疗的个案报道。可见,全国中药临床药学学术研讨会论文以理论探讨性论文为主,中药临床药学应用在中医临床的具体实践性论文较少,这与中药临床药学目前在全国医疗机构开展情况基本一致。

2.2论文研究内容分布情况

80篇会议论文中研究内容除中药临床药学浅论最多外,还有中药用药分析、中药不良反应、中药药动学、中药煎药及临方炮制、中药说明书及包装、中药处方点评、中药药源性疾病、中药循证药学等,研究内容较广泛,涉及研究领域也较多。但是,涉及中药药动学、中药处方点评、中药药源性疾病、中药循证药学的论文较少,且多以理论探讨性和综述性论文为主,缺少开展上述具体研究的成功案例和经验总结性论文。通过统计还发现,在中药用药咨询、中药药性理论研究、中药生物利用度监测等方面未有相关论文。

2.3论文作者单位所在地区分布

80篇论文的作者单位所在地区分布较广,但投稿数量最多的为会议主办地广东(31.25%),其次为天津(18.75%)、北京(16.25%)、河南(10.00%)、江苏(8.75%),其余11个省市只有1~2篇,投稿数量均很少,另外还有海南、广西、云南、贵州、江西、山西、辽宁、福建、浙江、、宁夏等10多个省市未有论文。

3讨论

3.1建立完整的科学的中药临床药学学科体系,促进中药临床药学由理论研究向具体实践转变近年来,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逐步开展起来,临床药学工作也成为医疗机构药学服务的核心内容。但是,目前的临床药学工作多以化学药临床药学为主,中药临床药学开展较少,多数中药临床药学研究仅停留在理论探讨层面。本次会议80篇论文中,理论探讨性论文较多,而实践性论文较少。究其原因有多方面,其一,目前还未建立有一套完整、科学的中药临床药学学科体系,也未有一套规范的、行之有效的中药临床药学开展模式,使中药临床药学人员无所适从,不知道如何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其二,中药临床药学人才的缺乏限制了中药临床药学的开展。目前在我国尚无一名正式的中药临床药师,也没有中医药高等院校设置过中药临床药学专业或开设中药临床药学课程。现在从事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人员多为受传统中药学教育的中药师经简单的临床药学知识培训而来。传统中药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中药饮片鉴定,中药制剂生产及质量控制各个环节的药学人才[2],他们往往缺乏中医基础理论和中药药理等知识,导致难以胜任中药临床药学工作;此外,还存在医疗机构主管部门及医疗机构本身对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重视不够等因素。鉴于上述原因,大多数中药临床药学理论研究成果均未能在实践中得到充分的应用,阻碍了中药临床药学的发展及水平的提高。随着中药临床药学相关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高水平的中药临床药学理论研究成果也不断涌现,本次会议论文中也有不少,如有2篇论文对中药临床药学概念、主要任务和最新研究进展作了详细论述;有的论文从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实践出发,从思想认识、机构建立、编写资料、信息服务、中药调研和处方分析与点评等方面探讨了医院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方法;有的论文就中药临床药师的定位、工作内容等作了深入探讨;有的论文探讨了医院中药房开展中药临床药学模式;有的论文还深入探讨了中药临床药学研究内容中的中药处方点评的科学化、系统化实施要点。此外,有的论文还从中医药院校的课程设置、实习安排及医疗机构的培养安排方面,对临床中药师的培养方法进行了分析,以探讨及完善具有中医药特点的临床中药师培养模式。上述会议论文中一些有关中药临床药学的理论研究成果和本次会议首发的《中药临床药学》专著,对指导建立一套中药临床药学开展模式甚至建立中药临床药学学科体系都具有重要的参考。因此,本次会议论文中占多数的理论性文章为中药临床药学学科理论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使人们对中药临床药学的开展内容、方法等有初步了解,为中药临床药学工作者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有助于中药临床药学由理论研究向具体实践转变,推动中药临床药学发展。

3.2拓宽中药临床药学研究范围,进一步深化研究内容,有利于完善中药临床药学研究中药临床药学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患者为对象,研究中药及其制剂与人体相互作用和合理、有效、安全用药及应用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学科[3]。狭义来讲,中药临床药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是指导临床医师合理应用中药治疗疾病。从广义上说,中药临床药学研究的内容非常广泛,除上述狭义研究内容外还包括中药不良反应的监测与上报、中药药动学研究与生物利用度监测、中药药性理论、中药之间及中药+化学药之间的配伍、中药处方点评、中药用药咨询、中药药源性疾病防治、中药药物经济学、中药循证药学、中药调剂与煎服、中药临方炮制、中药临床试验与评价等多方面研究内容[4]。从中药临床药学本身定义及其内涵外延的需要,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中药临床药学研究领域绝不能局限于狭义的指导临床医师合理应用中药治疗疾病,必然会是多元化的研究领域。从本次会议论文的内容分布情况看,虽然中药临床药学研究内容在多方面已取得一定成绩,但在某些方面的研究力度、深度仍然不够,且有些领域未有相关研究报道。因此,应积极拓宽中药临床药学研究范围,进一步细化、深化研究内容,丰富完善中药临床药学的内容。

3.3调动医院药学人员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积极性,加强地区间合作与交流,促进中药临床药学水平的提高中药临床药学作为一个新生事物,现正处在一个研究探索阶段,开展过程中肯定也会碰到不少困难和问题。为了使中药临床药学更好的发展,需要组织全国各地专家、学者对其存在或碰到的个性与共性问题进行研讨及学术交流,本次学术研讨会正是以此为目的而召开的。本次研讨会共有来自全国23个省市的专家、学者参加,有16个省市的专家、学者向大会提交了论文,论文作者单位所在地区主要集中在广东、天津、北京3个省市。虽然本次会议论文投稿数量较多,但仅分布在16个省市。由此可知,各地区开展中药临床药学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地区对开展中药临床药学意识薄弱,缺乏开展中药临床药学的积极性。因此,要加强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必要性、重要性的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中药临床药学的认知度,强化医务人员的中药临床药学意识,调动医院药学人员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积极性。同时,要注意加强地区间合作与交流,邀请开展中药临床药学水平较低或未有开展相关工作的地区医院代表参加有关中药临床药学的学术活动,促进上述地区与较发达地区中药临床药学工作人员的沟通和交流,以带动该地区中药临床药学的发展,促进各地区中药临床药学水平的协调发展,最终促进全国中药临床药学整体水平的不断提升。

篇4

2009年JCR药理学和药学类共收录了237种期刊。5年影响因子在5.0以上的期刊有15种[2](表1),其中11种属综述类期刊,只有4种期刊以研究论文为主;这些期刊的出版国分别为美国(8种)、英国(5种)和荷兰(2种);创刊最早的期刊是PharmacologicalReviews(1949年),20世纪90年代后创刊的期刊有6种,最新的期刊是MolecularPharmaceutics(2004年)。从发表周期来看,有半月刊(2种)、月刊(6种)、双月刊(4种)、季刊(2种)和年刊(1种)不等;从学科专业来看,8种期刊主要涉及药理学(包括临床药理学)、6种期刊涉及药物发现和药学,另一种期刊内容是药物化学。15种期刊目前的出版机构分布如下:5种期刊分别属于4种科技社团,即美国药理学和实验治疗学学会(表中第2和9位期刊)、美国化学会(表中第15位期刊)、AmericanCollegeofNeuropsychopharmacology(表中第11位期刊)和国际控释协会(表中第13位期刊);5种期刊属Elsevier出版集团(表中第4、5、8、10和12位期刊);其他是Nature出版集团(表中第1位期刊)、AnnualReviews出版社(表中第3位期刊)、CellPress出版社(表中第6位期刊)、Willy出版商(表中第7位期刊)和Taylor&Francis出版商(表中第14位期刊)。以上分析说明,高影响因子的药理学和药学类期刊以综述类期刊占多数,其影响因子与创刊年和出版周期的关系不大,它们均由知名的科技社团和学术出版商出版发行。这些特点与SCI收录的高影响因子期刊相似[3]。

2高影响因子的药理学和药学类期刊稿件的来源

经查阅各刊投稿须知发现,高影响因子的药理学和药学类期刊对其刊载的论文研究领域和研究范围的定位非常清晰,对稿件的学术质量也有严格的要求,如NatureReviewDrugDiscovery[4]刊载的综述性论文定位在药学领域中最高质量、具有权威性并通俗易懂的文章。这些期刊的稿件多数来源于编辑主动约请相关专家或知名学者撰写。

2.1综述类期刊

综合类期刊对稿件来源的要求可归纳为以下4种:(1)要求作者是相关研究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和资深学者,这些作者都是约请的。这些期刊有NatureReviewDrugDiscovery,AnnualReviewsPharmacologyandToxicology[5],DrugResistanceUpdates[6]和TrendsinPharmacologicalSciences[7]。(2)多数稿件来自约请的专家;对于自由来稿,要求作者预先与主编联系,提交论文提纲,得到认可方可开始准备稿件,如PharmacologicalReviews[8],Pharmacology&Therapeutics[9]和DrugDiscoveryToday[10]。(3)由执行编辑和主编策划每期主题,相关的特约知名学者供稿,如AdvancedDrugDeliveryReviews[11],CurrentOpinioninPharmacology[12]。(4)要求作者预先提交稿件写作提纲,需主编认可;少数自由来稿,如MedicinalResearchReviews[13],DrugMetabolismReviews[14]。正是对期刊稿源的高要求,使这些综述类期刊中的综述和述评能够反映各学科的最新研究前沿和研究热点,起到引领学科发展的作用。因此,这些期刊在学界的影响力较大,被引用频次也很高,对于研究人员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2.2以原创性研究论文为主的期刊

以原创性研究论文为主的4种期刊中,两种涉及临床药理学研究,两种涉及药剂学研究。期刊中的原创性研究论文多来源于自由投稿,但需经过严格的同行评议;少数综述性论文源于特约专家的稿件或要求作者预先联系编辑并提交论文提纲得到许可后再正式投稿。这些期刊近年来注重组织专刊或主题专栏;如ClinicalPharmacology&Therapeutics[15]自2008年每年在2月组织专刊,并在其学会网站上提前预告出版的主题栏目,吸引相关作者投稿;Neuropsychopharmacology[16]在2009年组织过4次主题专栏;JanuralofControlledRelease[17]每年组织会议专刊或专栏;MolecularPharmaceutics[18](2004年创刊,双月刊)自2006年开始每年都组织3~5次主题专栏,是4种以原创性研究论文为主的期刊中组织专栏最多的一种。从这里看出,新创办的学术期刊更注重主动组织相关学科研究热点和生长点的主题专栏,吸引读者阅读,提高期刊的影响力。

3稿件的约稿和组稿方式

高影响因子的药理学和药学类期刊的稿件多经过编辑约稿和组稿而来的,特别是综述类期刊。这些编辑本身就是本学科的知名学者教授,非常了解本学科研究领域的研究前沿,知晓相关权威专家和学科带头人。因此,利用自身的学术影响力容易约请到权威专家的稿件。同时,这些药学期刊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和声誉,特约专家也愿意在这样的期刊上发表文章。一般约稿的方式有:(1)编辑直接约请作者,如DrugResistanceUpdates,DrugDiscoveryToday。(2)先由副主编推荐作者,再由编辑约稿,如PharmacologicalReviews。(3)执行编辑或主编选题组织专刊并约稿,如NatureReviewDrugDiscovery。(4)由编辑邀请某专业权威专家作为主题栏目特约编辑,再由特约编辑约请该专业相关专家学者供稿,如CurrentOpinioninPharmacology。(5)通过分析作者最常引用的关键词寻找主题,约请相关学者的稿件,如MolecularPharmaceutics。

4讨论及思考

4.1高水平综述性论文对药学期刊的影响高影响因子的药理学和药学类期刊均出自于世界上医学科技期刊出版大国[19],这些期刊中多数为综述类期刊。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来自营利性的学术出版商还是非营利性的科技社团,综述类期刊的载文量都不高(表1),说明这些期刊更注重稿件的学术质量,而非数量。高水平的综述性论文一般被引用频次较高,对学术期刊影响力的贡献较大。因此,积极主动约请专家学者撰写高水平的综述性论文,有利于提高学术期刊的影响力。

4.2约稿和组稿对药学期刊的影响

篇5

药学期刊载文量与下载情况统计分析可为各药学期刊编辑部了解自身的社会影响力与学术影响力提供动态的观察数据;也为各学科期刊之间的比较与评价提供客观、公正的数据参考,有助于促进我国药学学术期刊整体的繁荣和发展。通过对个刊的统计分析,有利于期刊编辑部追踪学术研究热点,预测学术发展趋势,指导栏目策划选题;有利于发现高水平的作者、专家队伍,有针对性地选择约稿对象和审稿专家等,促进刊物不断提高办刊水平。基于此,本文对药学期刊近5年载文量与下载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

1.资料来源

基础数据来源于“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与“中国引文数据库”,以及CNKI中国期刊网中心网站的日志记录。数据统计利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的《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统计分析平台》。主要统计内容包括:①中国正式出版的58种药学学术期刊发表的文献量及其下载量;②CNKI中心网站访问量及分IP地址统计表。上述内容以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的统计数据为基数。

2.期刊统计分析

2.1载文量统计 载文量是指某一期刊在一定时期内所刊载的相关学科的论文数量[1]。载文量是反映一份期刊信息含量的重要指标,期刊载文量多,在一定程度上表示这种期刊信息丰富,因而也较为重要。相反,载文量少的期刊信息量较少,重要性稍次。根据中国知网的文献统计评价数据,我国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药学期刊载文量排名前十的杂志分别为:《中国医院药学杂志》、《中国药业》、《医药导报》、《海峡药学》、《中国药房》、《国际药学研究杂志》、《首都医药》、《中国现代药物应用》、《中国药学杂志》、《药学学报》。

2.2 下载量统计分析 下载量就是下载的数量和次数,某个刊物在网络中下载量大,说明该刊被关注的程度较高,也说明刊物登载的论文比较被人关注,在本学科领域内也是有一定影响的,也说明其具有一定的理论专业性,能代表本学科领域的先进理念,具有较强的传递情报的能力[2]。“文献下载量分区段分布”提供文献按被下载次数归类后的文献分布情况,帮助了解刊物所发表文献中最受用户关注的文献情况,访问数量高则说明此类文献具有较强的出版价值,较高的被引用可能[3]。

2005年1月-2009年12月58种药学期刊中排名前十的下载量分区段分布下载量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中国药业》、《中国医院药学杂志》、《中国药学杂志》、《海峡药学》、《中国药房》、《药学学报》、《中国新药杂志》、《中国药理学通报》、《医药导报》、《首都医药》。

2.3 下载频次统计分析 下载频次能在第一时间对文献的使用情况做出反映。这一独特的揭示功能使其在网络时代可以作为审视学科发展以及科学评价的指标之一。期刊网络下载频次可测度上网期刊的扩散速率,是研究期刊在网络环境下传播效率的一个新指标[4]。文章的被引频次与下载频次存在正相关关系。普遍认为,文章被阅读的次数越多,被引用的可能性越大。

2005年1月-2009年12月58种药学期刊中下载频次排名前十的下载频次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中国药物经济学》、《中国药学杂志》、《中国抗生素杂志》、《中国药物化学杂志》、《中南药学》、《药品评价》、《药学学报》、《中国药理学通报》、《药学学报》、《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4 下载频次分区段统计分析 下载频次分区段统计分析提供文献按下载次数多少归类后的文献分布情况,可区分低下载频次和高下载频次文献[3]。利用文献计量学规律确定高下载量论文,了解高下载量论文的期刊分布、机构分布、主题分布等,正确评价期刊和论文的文献情报价值,从而为医学期刊编辑组稿、约稿、确定选题方向等提供重要的分析方法。

2005年1月-2009年12月58种药学期刊中排名前十的低下载频次(1-50次)排名情况见表1。

2005年1月-2009年12月58种药学期刊中排名前十的高下载频次(>50次)排名情况见表2。

3.讨论

北京大学图书馆编制的中文核心期刊评价指标体系中,已经把论文下载量作为评价核心期刊的重要指标。因此,对论文下载量的研究就显得非常必要。论文的下载频次是其被阅读频次的反映。有时候读者对于所下载的论文进行了使用,但在最终成果中并未引用,所以仅仅利用论文的被引频次来对论文的学术价值进行评价显得有些片面[5]。作者引用的文献往往仅占其在研究工作中所阅读过的文献的一部分,那么其中未被引用的文献的价值该如何去体现,或者说对其中未被引用文献的实质使用行为并未能反映在对该类文献的引用次数上,从而造成被引次数对未引用文献学术价值反映的缺失。再者,考虑到从读者对论文进行下载,然后阅读,并在长时间的理解消化掌握的基础上对论文进行引用,使得用论文被引频次作为评价指标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由于网络能开放式地获取文献信息资源,论文的下载频次成为了论文价值的快速反映[6]。拥有高下载频次的论文,一般情况下能够说明该论文受到的关注度相对较高,从而能够从侧面体现学科目前的热点甚至是发展方向。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期刊的载文量大,一般其下载量也相应较大,在低下载频次区段的下载量也较大,期刊的排名也靠前。但在高下载频次区段,其排名与载文量关系不大,而且总的来的高下载频次区段的下载频次是非常低的。这说明我国目前的药学期刊的质量整体被阅读或引起的次数不多,与我国当前药学发展相对迟滞有关,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药学期刊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项目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NO 11C1172)。

参考文献:

[1] 赵东方.2000-2008年《图书情报工作》学术影响力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0,(23):165-167.

[2] 王泽武,马淑坤,王志国.《现代情报》的学术影响力分析[J].图书馆学刊,2010 ,(5): 109-111.

[3] 张志转,朱永和.38个综合性农业科学类中文核心期刊的网络传播情况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34):16736,17297.

[4] 王佳佳.竞争情报论文下载频次与被引频次比较研究[J].情报探索, 2011,(9):16-18.

[5] 周燕子,平静波,胡德华.2005~2009年图书情报核心期刊文献下载频次与被引频次的计量分析.情报探索,2011(2):40-43.

[6] 霍丽,陈萍.《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006年引用及网络传播分析.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8(2):148-153.

篇6

1.当前的药学毕业生科研能力不足,与社会需求相脱节,必须加强实习生的科研能力的培养

1.1 目前的药学本科教育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

1.1.1 本科实习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欠缺中国教育的传统模式,基本上是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地接受,而未能接触到真实的科研环境,更未涉及到撰写论文的过程。因此药学学生的实习阶段,可以说是从被动学习的模式向主动学习模式的转变,如果这样的机会也没有能够得到充分地利用、用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这将不利于发挥学生自主创造的能力、激发学习的热情、锻炼科研实践的能力;对学生曰后的进一步学习和就业产生消极的影响。

1.1.2 不利于把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和融会贯通 实习过程本身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在理论指导下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进步的过程。如果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没有经过查阅文献、选题等步骤就直接参加实验研究,那么实习生在很大程度上只能单纯重复一些实验技术和技巧方面的工作,往往很少考虑到研究当中所用到各门课程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关性,更谈不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单纯做实验根本不能称为科研。

1.2 校外实习基地的文献资料有限,无法满足毕业论文写作的检索需要

毕业论文的设计是一项科学研究的前期工作,要确定学生毕业论文的方向,首先是要了解该学科发展现状、存在什么问题、关键问题在哪里,另外是别人已做了哪方面的研究。把握这些内容才能怡当地确定自己的研究题目、方法和途径。所有这些工作都需要学生经常查阅文献资料,并汲取新的成果,从中得到启发、形成新的思路,采用新的实验手段,使本身的研究工作逐步深入,不断向更高水平发展。在整个毕业论文设计与写作中,学生均需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然而,文献资料是需要大量的资金去购买和专业人员去管理的,一般的企事业单位是无法承担这些费用的,他们内部的文献资料很不齐全,根本不能满足科学研究的需要,而高校因为承担着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因而都有文献资料较齐全的图书馆,能够满足科研工作的要求。

1.3 校外实习基地带教老师教学科研水平参差不齐

指导老师博学的知识及丰富的实验室经验不但能够帮助学生选题,而且在实验进展中可以理性地预见实验的结果,以及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实验问题。但由于高校扩招,大量的药学毕业生需要到医药生产、营销、使用、服务和管理等环节的医院药剂科、药厂、医药公司、药检所(药监局)以及药物研究所等部门实习,这就要求高校加大力度扩展相应数量的校外实习基地。然而校外实习基地带教老师水平参差不齐,他们教学科研水平差距较大,有部分单位仅能接收学生实践但根本不具备本科生论文写作指导能力。而且实习单位的带教老师大多是单位里的骨干,肩负重任,工作很忙,很难集中精力对学生论文的选题和开题进行有效的指导,很少有充裕的时间来指导实习生开展科研工作和撰写毕业论文。

1.4 校外实习基地开展科研的条件与高校相比相差甚远

目前我校药学专业学生主要到医院药房、药厂及流通领域的药店等部门实习,这些地方的科研氛围、文献资料的查阅和检索、实验场地等都无法与高校相比。一方面是实习基地的科研氛围不足,良好的科研氛围才能促进学生踏实、勤恳地开展科学研究;另一方面是实验室的硬软件匮乏,缺乏实验必须的基本仪器设备,更谈不上大型或先进的仪器设备。

2.充分利用网络教育的优势加强校地合作,提高实习生的毕业论文写作能力

为了解决由于高校扩招而带来的生源素质下降、教学资源短缺等原因造成的高校教学质量严重下滑的矛盾,我校计算机与信息中心、药学系及附属医院药剂将信托校园网络建设药学信息应用与服务平台,实现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强化药学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按社会需求量身打造新时期药学人才,构建科学的药学实践教学体系。

实习论文质量如何是检验药学生实习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为确保学生实习论文质量,我们可以利用网络教育的优势,加强校地合作,推行毕业实习双导师指导制:在众多的实习单位里挑选质量较好的实习单位,根据药学类专业各方向的教学目标不同,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或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校内老师才有资格担任学生指导老师,充分发挥网络教育的优势,配合实习单位带教老师,根据学生专业特点,还从学生实习岗位出发,一同指导学生开展科研工作和实习论文的指导工作。

2.1 学校老师远程指导学生在实践选题

选题是做好毕业论文的首要环节,它直接影响毕业论文的质量。毕业论文选题应该既要面向科研训练,又要突出实用性;要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又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此,选题应从两个方面着手,—方面是突出实用性:与临床一线用药情况密切相关;另一方面是突出科研性:让学生参与到科研课题中,了解所学专业发展的新水平、新动向。以往一般的做法是学生在实习前从学校老师拟定的诸多选题中选取论文题目,然后到实习单位联系指导教师,根据论文题目由指导老师指导实习生开展研究和撰写论文。因为高校与实践环境有着较大的脱节,在实践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一方面,有的选题过大,超出了一个本科生的能力和所学专业的知识范围;有的题目过窄,使学生难以发挥或施展其能力;有的题目几年甚至十几年一贯制,缺乏创新,有的题目则过于超前,与现实脱节。另一方面,有相当一部分指导教师由于没有科研课题或者出于以备后用的目的而让学生查阅资料,完成文献综述类的论文;还有的教师只让学生整理资料、分析数据,写出数据分析报告式论文,这或许对提高学生某一方面的能力有一定帮助,但显然有悖于毕业论文(设计)的初衷,尤其是无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可以充分发挥网络教育的优势,在实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选取课题,做到课题就是为了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问题,然后通过实习生成为沟通学校和实习单位的桥梁,发挥高校老师的理论优势和实习单位的实践优势,让我们的同学真正能够在实习中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高校老师对学生毕业论文进行有效的指导,以提高药学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质量。

2.2 远程查阅学校图书馆文献,获取参考资料

在选取参考资料上,由于毕业生没有丰富的资料作论据支持,使很多本科毕业论文缺乏时代性、实用性和参考性。对于本科毕业生,在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选取丰富的参考资料可以使论文增色不少,可是现实状况是实习单位的文献资源毕竟有限,图书的更新率较低,最新的医学、药学的研究进展很难在本科毕业论文一见。高校建设了网络教学中心,给学生们上网查询最新资料带来了便利,而且现在电脑已经普及到寻常百姓家,就是个人没有电脑到网吧使用也很方便,只要我们做到学生能在学校网站注册帐号,就可以浏览药学系的药学信息应用与服务网页,也可在学校图书馆查阅相关文献,就可解决学生在外实习不方便往返学校查阅文献资料的困难。

3.利用网络课程对药学生做论文写作的指导

毕业论文的写作是实习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科技论文不同于一般的文学作品,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尝试,我们的很多学生在校期间对科研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认真、主动地学习,因此对科研工作的开展程序及论文写作方法都不太清楚,有的甚至可以说是一窍不通。当他们进入实习环节,在撰写科研论文时,常常发生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格式不规范、表达不准确、层次不清、逻辑性不强等。但是他们远离学校没有老师在身边指导,实习单位的老师有的水平有限,有的虽然会写但是却没有教学办法和相应的教材,有的因工作忙无暇顾及,态度生硬不够耐心,学生不敢请教带教老师,使得学生在初次撰写论文时困难重重,在撰写论文时常犯低级错误。而且今后工作中很少会有人向他们悉心传授这方面的知识和技巧。

论文撰写,以总结研究成果与他人共享,是每一位毕业生必须做的工作。撰写论文对他们来说是第一次,所以往往不知道从何入手。我们可以把科研论文写作的基本要领和规范、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图表的正确表示方法以及如何根据实验结果进行讨论等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或视频放在网络课程上,让学生身在实习单位都能学到这些知识。

4.通过科研论坛远程指导论文设计和实施、数据处理及论文写作

随着本科招生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本科生入学人数的急剧上升,本科毕业生人数也在与曰倶增,给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由于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致使毕业生数量的急剧上升和高校教师数量缓慢增加之间的矛盾成为了影响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一个瓶颈,随着毕业生人数增多,导致教师工作负担的不断加大,使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本科毕业论文工作中,其次我校的药学专业课教师中仍有相当一部分没有达到硕士及以上学位,他们年纪轻、从教时间短、缺少教学实践经验,科研课题和教学改革项目少、成果贫乏、论文写作水平偏低无法起到“传帮带”作用,这些不利因素对专业课教师指导学生开展毕业论文写作影响极大,无力承担专业性很强的论文指导工作。而能参与本科毕业论文评定的教师人数与实习生相比欠缺很多,无法做到一对一或一对几的指导,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队伍的短缺使得毕业论文的指导和监控问题尤为突出。

篇7

目前国内外发表于各类不同期刊的藏、汉、英文藏医药学术期刊有26种,论文约有32000篇。由于大多均为纸质版,存在语言障碍、出版周期长、读者面狭窄、传播途径窄、信息传递速度慢、论文资源散乱等问题,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藏医药学术研究与交流需求。

藏医药学术的继承、创新,始终是藏医药事业发展的核心任务,是藏医继承工作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继承是为了更好地创新,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藏医药学术论文是藏医药学术价值、应用价值的重要凭借,是藏医药工作者在藏医药基础理论或原理应用实际上取得新的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的科学总结。也是真实、全面、系统反映最新研究成果和传播学术信息的主要载体。代表着藏医药学术和临床发展的最高水平。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在世界的普及,电子期刊越来越受到读者的欢迎。电子期刊具有体积小,存贮密度高,信息量大,传播范围广泛,利用率高,检索方便快捷等特点,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国内已建立的大型期刊数据库有维普、中国知网、万方等,由国家统筹建设的大型综合性中医药数据库有《中医药期刊数据库》、《中药数据库》等,在满足中医药信息需求方面起着主导作用。藏医药数据库建设相对滞后,为适应国际和国内活跃的藏医药研究在网络化时代的需求,我们拟借鉴成熟的学术期刊数据库开发与应用技术,引进先进的信息网络设备,结合藏医药的特点和优势,自主开发基于信息网络技术,藏汉英互相兼容的藏医药学术期刊数据库,深度整合国内外藏、汉、英文相关藏医药学术论文资源,对藏医药学术期刊进行数字化研究,建立方便、快捷、准确和具有检索功能的藏医药学术期刊数据库,形成面向国内外藏医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生产和销售企业及国内外医学界、文化界、学术界和广大患者的信息共享平台,通过网络实现藏医药学术论文资源的广泛覆盖与快捷检索,为藏医药的长远发展与重点突破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有效满足国内外对藏医药学术论文信息资源的迫切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藏医药事业取得快速发展。目前,我国现有藏医药医疗机构近4000家、科研院所120多家、大专院校50余家、藏药生产和销售企业80余家,藏医药产业已经成为、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藏区特色支柱或优势产业,为促进藏区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随着国际上绿色化学、环保产品、回归自然与可持续发展的提倡,国内外医学界、文化界、学术界和广大患者对藏医药深入了解和研究需求日益迫切,项目实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青海省藏医药研究院主办的《中国藏医药》杂志是2007年通过青海省藏医药研究院的不懈努力,在全国期刊审批基本冻结的情况下,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我国首部面向国内外藏医医疗、藏医药科研、藏医学院校、藏药企业广大藏医药工作者公开发行的藏医药学术专业期刊,由青海金诃藏医药集团主管,青海省藏医药研究院、青海省藏医院、青海大学藏医学院主办,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北京等省市19家藏医药骨干单位协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截止2016年,累计出版发行杂志40期,收稿1355篇,596篇,总发行量达46000册,办刊质量和水平逐步提高,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已经成为展示和传播藏医药最新研究成果,代表国内外一流藏医药学术水平、有丰富文化内涵、珍贵史料价值和鲜明使用价值的藏医药学重要学术期刊,为传承和弘扬优秀藏医药文化,促进藏医药学术繁荣与进步,推进国内外藏医药学术交流与合作发挥着积极作用。数据库开发与应用技术日趋成熟,在现代信息网络社会得到广泛应用。藏医药数据库开发与应用起步较晚,至今国内外尚无藏医药专业学术电子期刊数据库。项目拟借鉴成熟的学术期刊数据库开发与应用技术,深度整合国内外藏医药学术论文资源,结合藏医药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自主开发中国藏医药电子期刊数据库,通过网络为用户提供藏医药学术论文资源的广泛覆盖与快捷检索,实现藏医药学术资源的有效整合与高度共享。

以《中国藏医药》杂志已发表的论文为基础,搜集整理国内外相关的藏医药学术论文,深度整合藏医药学术论文资源,对藏医药学术论文进行原文扫描、内容分类,组织形成具有一定格式的期刊电子文档。《中国藏医药》电子期刊数据库标准体系:为进一步完善期刊数据库建设与数字化规范,在电子论文整理的基础上,解析完善藏医药电子期刊的内容和结构,建立制定论文筛选、论文分类、数据结构、数据库模型等内容的《中国藏医药》电子期刊数据库标准。基于藏医药电子期刊数据库的结构和内容,对藏医药学术论文按照篇名、作者(第一作者)、关键词、机构、摘要、全文、刊名、刊期、分类号、年代、主题词等进行元数据的深度加工,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入库。《中国藏医药》电子期刊数据库:根据《中国藏医药》电子期刊数据库标准和数据资源的结构,采用目前最先进成熟的数据库MicrosoftSQLSERVER2008数据库管理系统,建立藏汉英多语言互相兼容的藏医药电子期刊数据库。电子期刊数据库的应用:采用服务器/浏览器(B/S)开发模式和国际Unicode编码,建立藏汉双语的《中国藏医药》电子期刊数据库共享平台,通过Internet实现藏医药学术论文资源的检索服务功能。

篇8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7-0030-02

近年来,我国的药学类专业学位设置实现了一系列的变革,尤其是2010年药学类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通过,可以说这是我国高等教育中在药学教育方面实现的一次前所未有的突破,同时也指引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逐步由对学术型人才的培养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转变。这对全日制高等教育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必须加强学位授予质量,提升全日制药学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质量。

一、全日制药学类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

(一)全日制药学类专业学位的性质

从药学类专业硕士学位的性质上来说,它与药学硕士科学学位属于同一级别,然而这两者却存在很大的不同。药学类硕士专业学位主要致力于对学生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培养,以便为社会的医药职业提供具有专业医学素养的综合素质人才。

(二)全日制药学类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

在对药学类硕士专业学位进行探讨时,首先必须将其与药学硕士科学学位进行区分,药学硕士科学学位主要是能够使学生掌握系统的药学学术能力,而药学类硕士专业学位则注重培养药物知识的转化、使用以及监管,侧重于技能性人才的培养。药学类专业涵盖的知识面比较广,且与其他医学专业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药学类硕士专业学生不仅要能够掌握全面的药学类知识,而且要了解交叉学科的相关知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医学问题,能够对药学领域存在的问题以及需要改进的方面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提出自己的见解,在实际工作中有效解决问题。

(三)全日制药学类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特点

我国的药学类硕士专业学位的学习年限为三年,在这三年时间内,要着重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对学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药学类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必须参加至少1年以上的相关社会实践。而且,各个学位的相关授予单位可采用“双导师制”,也就是在学校学习期间专有一名导师负责,而校外实践基地另聘研究生导师负责,在两位导师的共同指导下,使药学类硕士专业研究生能够达到高校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

二、全日制药学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生源质量难以保证

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学术学位研究生在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且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的研究生仍旧存在一些偏见,甚至认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比学术学位研究生低一个层次。从当前的高校研究生录取情况来看,大部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都是通过调剂实现的,而不是按照学生的第一志愿进行录取。

(二)缺乏科学的课程设置

近年来,我国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且进行了一些宏观调整,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原有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师资结构等受到了冲击,在短时间内,难以满足当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需求。大部分学校学术性师资力量雄厚,忽略了对应用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使医学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多接受一些理论性知识,缺乏案例分析与实践探索,不能够满足医学类学科特点的发展要求,课程设置缺乏一定的针对性与特色,导致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下降。

(三)毕业论文缺乏应用价值

尽管当前我国的高校已经普遍认识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性,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导师仍然以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式去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未能认识到两者存在的差异。当前,我国大部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倾向于对理论知识的研究,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论文选题来看,缺乏与实际应用的有效联系,这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

三、全日制药学类专业学位质量保障体系构建

(一)构建完善的药学类专业学位生源质量保障体系

针对当前我国高校药学类研究生专业学位存在的问题,必须从控制生源质量人手,加强学位授予质量,提升全日制药学类研究生教育质量。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多种途径将全日制专业学位招生的特点与药学类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进行宣传,使更多人能够认识到其与学术学位研究生的不同,在选择时有所侧重。高校要全面落实国家的相关政策,建立考生奖励机制,同时制定有效的实习保障政策等。另外,要对复试方案进行有效的改革,侧重于对实践能力的考核,针对药学类专业的特点,设置专门的复制方案,并由专业人士成立面试小组,对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进行评价。除此之外,还要建立起完善的评价与反馈机制,对学校的生源质量进行定期评估,并针对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调整,根据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反馈,对教学进行有效的改革。

(二)建立有效的专业学位课程保障体系

首先,要针对药学类专业的学科特点,对培养方案进行适当的调整。药学类专业硕士学位强调的是实用性,是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因此在课程的设置以及学位论文的设计上都要全面把握药学类专业的特点,突出实践性与应用性。一方面要注重对学生人文修养以及实践管理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要使学生能够掌握全面的药学知识,包含其他交叉学科等,使学生在掌握药物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具备强烈的责任心与科学的职业价值观,为学生走向社会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在课程设计方面,一定要具有创新性,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课程相结合。可以聘请一些专业的药物学专家对学生进行授课,讲解在药物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升学生对药物学专业的认识,树立自己的学习目标。也可以组织学生到学校的实验室进行实践锻炼,真正能够使药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达到培养目标。

(三)药学类专业学位导师队伍与培养体系的构建

首先是导师的选聘,要注重对导师应用型研究的考察,导师必须具备完备的药学知识,而且有着专业的研究方向,具有专业的理论研究能力与丰富的实践经验。校外实践导师的选聘,要坚持开放、竞争的原则,由相关的合作单位组织推荐或竞选,对药品的应用、管理分别给予不同的导师指导。导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一定要发挥引导作用,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给予具有针对性的引导。另外可建立导师考核制度,定期为学生发放调查问卷,促进导师作用的有效发挥。

(四)提升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实用性

篇9

1.1成立中药学专业硕士学位培养管理小组把专业学位培养工作纳入学校研究生教育体系,使之走上规范有序的管理轨道,是成功实施专业学位培养的重要保证。实践基地的运行工作由校企双方共同管理。双方协商成立联合培养基地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实践基地的运行,协调双方的合作。

1.2专业学位入学考试注重把握研究生的招生质量,和普通统一录取研究生一样,从报名、参加国家统考、面试等环节入手,严格把关,确保选拔出真正热爱中医药事业,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学生。

1.3导师培训与实践基地建设坚持高标准遴选企业导师,选聘对企业的重大技术需求有认识,有很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有较深理论学术功底的企业专家担任兼职研究生导师。建立企业导师培训制度,及时对新聘导师进行培训,使他们在上岗之前就明确研究生导师的职责,熟悉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各阶段的要求和标准,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研究生做出创新性成果。实践基地建设过程中,必须不断加强与具有杰出的科研队伍、先进的实验设备、较完善的科研场所和充足的科研经费等优质资源的企业联系,优选具有较高科研实力及创新能力的大型企业。

1.4经费保障体系建设制定专业学位研究生经费使用管理办法,鼓励并规定经费充足导师(在3万元/年以上)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学校在各级奖项评定方面给予倾斜。学费收入65%用于组织课程开设、导师培养经费、安排教师异地教学的交通及食宿、招生工作及论文评审、答辩等。35%用于安排学生实践基地学习、接洽合作单位、配合研究生处招生工作等。同时依托实践基地和重大合作项目也是保障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经费的重要途径。例如广州医药研究总院与学校建立了长期产学研合作与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关系,2006年以来,每年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1-2名。广州医药研究总院每年投入人员培养经费约2万元,由学生为主展开的相关专题研发费用目前为止已达30万元,包括委托给大学相关研究所和实验室的研发费用及在企业实验研究中直接的材料消耗费用。平均每年投合培养的经费约15万元左右,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了有力的经费支撑。

1.5专业学位论文标准与考核继续坚持对研究生公开发表科研论文的规定;学位论文的选题要紧密结合企业科技需求;严格进行学位论文资格审核和答辩程序,组织安排研究生管理人员旁听论文答辩。

2存在问题分析

2.1身份认同危机目前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学术学位相比,其知晓度和认可度相对都比较低,同时教育业对专业学位的宣传力度不够。社会各界对其认同度不高。因此,当学校2010年春季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出台时,没有引起考生的积极响应。招生过程中报考人员少,还有许多学生对学位证书存在疑问等。3.2中药行业缺乏资格准入制度和国际职业资格认证体系专业学位是一种职业学位,必须与职业资格认证体系紧密挂钩。中药专业由于其技术性、专业性强,我国实行的是执业药师资格证书制度。然而当前获得申请执业药师考试资格,需要取得硕士学位,从事药学或中药学专业工作满一年;另一方面,中药行业缺乏专业准入限制,许多从事药师工作人员没有执业药师资格证,很大一部分执业药师并不是药学专业毕业生。此外还缺乏相关专业的国际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如何实现两者有效衔接,仍有待有关管理机构的论证。

2.3办学宗旨偏差专业学位的课程应更注重课程内容的宽广性、应用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应用能力。实践中,许多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课教学是经常与学术学位研究生一起进行的。因此,教学中应更多地使用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导师也应根据专业学位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指导。课程设置上要充分体现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培养规格之间的差异,即使同一门课程也应名同而实异。

2.4实践探索,缺少相关可借鉴经验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是国务院2010年新设置的学位类型,其培养摸式和机制研究基本仍属于空白。以教材为例,拟开设的大部分课程缺少相关配套教材,且当前国内其他中医药院校尚未开始该课程,课程的建设需要进行实践探索;仅凭听课和老师的给的大纲样的文字材料,学生大多不习惯这样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只能使用学术性研究生使用的教材,而这部分教材理论知识强但实践性较差,势必造成了教材内容和专业实践偏离,缺乏来自一线的实例和对专业现实运行程序、状况的深入分析,不利于其学习。

篇10

2实习管理规章制度的建设

要保证学生毕业实习的顺利开展,需要不断建设和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根据近几年学生毕业实习的实践,药学系相继制定和完善了《药学专业本科生毕业实习管理细则》、《药学专业实习手册》、《药学专业本科生毕业实习协议书》。在《药学专业本科生毕业实习管理细则》中,对毕业实习时间、毕业论文、毕业实习考核等有关问题做了相关规定。在《药学专业本科生毕业实习协议书》中明确学校、实习单位和学生本人的责任和义务,保证毕业实习的顺利进行。在《药学专业实习手册》中对实习时间安排、实习内容和要求、请假制度等问题做了相关规定。

3实习基地建设

学生实习质量的好坏,与所在的实习基地密切相关。我院从2006年开始,经过不断努力,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在刚开始的几年内,实习基地以省内外的药检所为主,实习内容主要为药品检验技术的学习和应用,在实习检查过程中发现,省内的地市级药检所,在实习期间,检验任务少,学生实际参与动手的机会少,影响了实习的效果。近几年来,通过不断拓展实习基地,目前,已经形成以北京、上海、成都、南京等高等院校和研发机构为主的实习基地,并与20余家实习基地签订了实习协议。这些实习基地包括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军事医学科学院等国内一流的医药研发机构,也包括国内知名的药品研发公司,这些基地科研水平高、设备先进、专业门类齐全;同时拥有一批学历较高,科研经验丰富,热心教学工作的带教教师,具有较好的基本生活条件,基本上满足了学生实习的专业需求,使学生在实习期间可以更早地进入职业生涯,缩短了学生步入社会的适应期。

4抓好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

为保证学生实习质量,必须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带教老师队伍。根据学生实习的实际情况,我们与实习基地建立了学生实习的兼职带教老师制度。要求学生在实习期间必须有实习老师带教,而且要求每位老师的带教学生不能超过5人,以保证带教效果;带教老师至少要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或者5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应具有较丰富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经验,业务水平高、治学严谨、责任心强,能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要善于教书育人、因材施教、启发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指导教师要掌握自己所指导的课题内容,了解、熟悉有关资料,并作好指导毕业论文(设计)相关准备工作。应安排充足的时间与学生交流,对每位学生的指导和答疑时间每周不少于2次。学院根据实际情况,与实习基地建立了兼职老师聘任制度,兼职老师根据其相应职称,由学院聘任为兼职教师并发给聘书,聘期为3年,学院现在共聘任兼职教师26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占50%。根据兼职老师带教情况,按照25%的比例每年评选先进带教老师,对先进带教老师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这些措施的实施,为提高实习质量和积累带教经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加强学生实习工作的过程管理

5.1学生在进入实习基地之前,首先要做好学生在各实习基地的分配,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习基地科研内容,保证学生能够通过实习过程的学习,掌握相关领域的专业技能。由于学校实习基地均在北京、上海、成都、南京等大城市,实习成本较高,不同的实习单位提供的生活条件不同,因此,还需要综合考虑学生个人学习兴趣、家庭经济状况、实习基地生活条件等因素,开展细致的工作,做到学生的合理分配。在学生分配完成后,要在系领导的主持下,召开一次学生实习的动员会议,对学生实习进行引导和教育,说明实习的重要性,以及在实习过程中需要遵守的规章制度,重点强调实习过程中的安全教育,以减少失误,避免教学事故的发生。

5.2学生进入实习基地一段时间后,学校要定期组织有关管理人员(院、系领导和学生处工作人员)和专业教师到各个实习基地检查实习生的实习内容和进度。专业教师要了解这个实习基地的实习安排、内容、进度以及所撰写的毕业论文,征求实习基地及带教老师对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并召开带教教师座谈会了解学生的表现。学生实习结束后召开实习汇报会,要求各实习小组写出总结,和带教老师共同探讨如何更好改进学生实习期间的管理。

篇11

当前,多数研究生的科学论文学习很被动,鲜见研究生能将科学论文学习转化为学习的一个重要部分,从而主动、广泛、定期和深入学习科学论文。其表现在于:研究生的科学论文学习必须是由导师督促才能部分完成,比如大部分研究生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导师推荐的全部科学论文。而针对学院而言,尚有许多跨专业、跨学科的研究生,在研究生学习的初级阶段对自己专业不够熟悉,缺乏有效规范的阅读指导。这种情况导致其在研究方向和目标的选择上把握不够准确,科学论文学习存在盲目性。很少有研究生会随着课程的不断深入而广泛、自主地涉猎相关知识。同时科学论文的系统学习缺乏清晰的计划性和目的性。由于多数中药学研究生自身英语水平的限制,阅读外文科学论文的能力相对较差,导致很多研究生对于资料中所涉及的内容难以把握,无法抓住论文的核心和重点,致使看不懂,同时也造成厌学和消极的外文阅读心理。

1.2欠缺系统筛查从而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首先,缺乏系统而全面的论文检索水平。科学论文的检索和查阅是研究生应具备的基本技能,直接决定了研究生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掌握资料的丰富性和可靠性,从而影响研究生的学习和研究的效率和效果。在以往研究生的教育过程中,通常缺乏对论文检索和查阅方面知识的系统培养。即便在检索手段和资源比较丰富的条件下,也很少有研究生对科学论文检索方法和知识作深入的了解。研究生最常见的通病就是直接通过网络,比如百度或谷歌等,随意而凌乱地查阅支离破碎的信息。其次,缺乏系统整理论文的能力。科学论文的梳理和综述是研究生培养学术能力的基石,能否从众多的科学论文中遴选和精炼出有效的信息,对研究过程来说至关重要。而实际上,相当多的研究生在浩渺的科学论文面前显得束手无策,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无关的,哪些应该精读,哪些应该略读,他们并不了解;囫囵吞枣一通阅读后,他们分辨不清哪些是可以舍弃的,哪些则是需要细致整理加以分析的;分析后对科学论文也很难做到层次分明、精准有效的提炼。再次,对科学论文的理解缺乏准确性,尤其体现在非母语论文中。准确无误地理解论文,一方面是治学态度严谨的表现,另一方面也是研究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标志。论文内涵理解的准确可以避免断章取义,使研究生的学术论文理据分明,言之凿凿。而事实上,在研究生的论文使用过程中断章取义的现象并不少见。

2科学论文学习与科研能力提升的途径

研究生阶段的一个很重要的学习手段是参加各类学术会议,聆听各类学术报告,以及大量地阅读科学论文。科学论文研讨课有助于提高研究生查阅科学论文、汲取学科领域前沿知识的能力;研究生通过真正的研讨,既可以锻炼自己的立论与逻辑思维能力,亦可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科学论文研讨课还可以充分调动研究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创造研究性学习的氛围,提高研究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2.1培养研究生科学论文学习的自觉意识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阅读产生兴趣是提高研究生科学论文学习自觉意识的重要途径。阅读兴趣,一方面来自于导师的引导,在研究生初涉学科领域时,由于涉猎不深,有相当一部分研究生对自己的学科显得兴趣不足,这时需要导师将研究生引入学术殿堂,带入科研实践,向研究生昭示学术的魅力。笔者在研究生科学论文研讨课的实践中,在科学论文的选取上给予研究生一定的指导:①选取中药学领域近5年来在国内外学术界有重要学术影响的中英文科学论文,供研究生查阅,这些科学论文应能反映国内外本学科或领域的最重要学术观点和最新成果,使得研究生接触到最权威、最重要的学术思想;②有意识地帮助研究生选取与当前时事热点相关的科学研究内容,比如每年度的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的科学家的相关论文,提升研究生对热点科学问题的理解和兴趣,帮助研究生建立科学的思维方式;③引导研究生学习导师的科学论文和与导师研究方向相关的研究论文,帮助一年级的研究生尽快熟悉导师的研究领域,尽早进入科研氛围。

2.2授课方式灵活、开放,与研究生积极互动

论文研讨课的科学论文学习是课程的内容,研讨则是课程的授课形式。就课程的授课方式而言,强调“研讨”,即以研究生讲解自己阅读的科学论文为主、教师引导点评为辅、研究生集体讨论的形式开展。其教学目的在于通过组织和引导研究生对专业科学论文的阅读和讨论,充分调动研究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创造研究型学习的氛围,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的综合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论文研讨课不仅要求研究生要阅读大量的科学论文,学会查找科学论文,而且还要积极参与课堂讲解和讨论。研究生除了阅读教师指定的科学论文外,还需通过网络或学校图书馆的国内外专业数据库来查阅与课程主题报告相关的科学论文资料。每一位学生在阅读、分析科学论文的基础上,写出科学论文学习报告,并制作出一份PPT用于课堂讲解。每名研究生都需积极踊跃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是课程教学的最大特色。论文研讨课要求研究生自己去阅读、探究、讨论科研科学论文,并予以综合提炼,从中发现问题,甚至提出研究课题,这样就把学习、研究的主动权完全交给了研究生,使研究生成为真正的“研究生”,教师则从中进行点评指导。

2.3研究生“值周组长”制度的建立

授课方式的灵活并不代表课堂松散无组织,有效的教学制度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必要前提。建立研究生“值周组长”制度,搭建共同学习的平台,积极引导研究生的学习主动性。科学论文研讨课程包括“讲解环节”、“讨论环节”及“点评和总结环节”。“讲解环节”由研究生“值周组长”在上课开始前对阅读过的科学论文进行15~20分钟的讲解,内容包括科学论文的主要观点、所应用的方法、结论、对该领域的贡献以及科学论文当中存在的问题等。“讨论环节”是针对上述讲解的科学论文,同学和教师提出疑问,共同讨论解决问题,这个环节时间为15~20分钟。最后的5~10分钟是教师讲解的过程,做出总结和评定,包括指出科学论文讲解不足之处,补充涉及到该领域的相关知识及相类似的应用方法等。总之,每一次授课前负责的教师都要做好细致的规划,课堂上也要随时掌控课堂节奏,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科学论文研讨课的作用。

3完善的监督及评价机制

论文研讨课的实施,需要结合中药学研究生的特点,专门建立以科学论文学习为基础的学期考评制度。考评工作首先应建立研究生导师组,由导师组负责,主要起到监督和引导的作用。导师组的主要任务在于:一方面要为研究生设置严格而适合自己学术发展的科学论文学习方案;一方面还要对研究生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进行及时而有效的解答,指导和引导研究生阅读向着纵深的方向发展,辅助研究生开拓出自己的研究领域和兴趣点。导师组还要阶段性地对研究生的阅读状况进行调查、考核并做出科学的评价,以便及时地调整研究生的科学论文学习方案。经考核后,对效果不佳、未能达到预期的研究生提出批评和改善意见;对研究方案不适合的研究生,导师组要及时做出合理的调整,做到因材施教。最后,制定详细的考评标准,通过多环节多步骤的考核评价体系,避免可能出现的个人主观评价差异。成绩评价从选题、PPT制作、课堂报告、课堂讨论、出勤、课堂后问题总结回复等多方面多环节给出,并且增加研究生打分环节,加强研究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和责任感。

篇12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3-0221-02

一、引言

硕士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是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是提高我国创新能力,进而提升综合国力及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支撑。人才培养作为高校的核心任务,精准的人才培养定位,与之相配套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人才质量的保证,也将展现于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和未来发展动力等方面。但是,目前硕士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之间脱节,毕业生就业难、工作与所学专业不对口等问题已凸显,说明高校人才培养的定位与人才市场需求之间的相关性差,如何培养具有广博基础知识和技能、思维活跃、适应能力强、有创新意识的复合型人才,已成当务之急。因此,探索适应新形势的药学硕士培养模式意义重大。

药学是应用科学。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生命科学及药学相关研究领域的新成果和新技术的大量涌现,多学科相互交叉融合,多元化、综合化趋势日益增强,产业结构发生着巨大变化,医药行业作为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和未来重点支持领域。由于药学硕士专业面广,工作领域覆盖新药研发、医院药品调剂与开发、药企工程师、药品营销和管理、医院药学服务等方方面面,时代要求高等药学教育对人才培养模式做出适应性的重大调整。实践是药学学科进步的源泉,是掌握药学知识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创新思维培养的土壤,是提升综合能力的手段,是顺利进入社会的重要基础。因此,实践决定着药学硕士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成效,加之药学教育类似于医学教育,兼具高等教育和执业培训的特点,尽管多见于大专、本科药学教育的实训基地的建设研究,但目前研究生教育也已经显示出建立与药学硕士就业岗位相适应的实训基地,开展专业实习实践训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由于药学领域覆盖广,应该充分利用高校自身和社会力量等资源,探索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的多主体、多因素共同协作、配合,相互补充的培养方式,包括:内部协同培养,为高校内部的资源、专业技能、技术的分享机制;外部协同培养,为本行业企事业单位协同培养,一定程度上实现高校与其深度融合,构建协同培养平台与模式。

然而,目前高校协同培养机制的缺失,从高校内部、外部分析,均存在制约和阻碍创新人才培养的因素。从高校内部讲,组织机构之间界限分明,学科与学科之间、专业与专业之间、科研与教学之间、学科与专业之间,彼此的资源共享不理想;从高校外部讲,专业教育与科研、社会实践脱节严重。目前我国高校实践教育的师资条件和基础设施欠缺,能够提供社会实践的机构与大学之间的合作交流不够,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严重脱节,更缺乏系统的社会实践训练。

我们针对医药行业的实际情况,通过对国家药学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江苏省教育厅分别立项资助的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课题的研究,针对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和学术型研究生,建立了实训基地群,以参观实习结合系列讲座促进直接知识和间接知识的掌握,对药学硕士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的探索和总结如下:

二、建立实训基地群,“实习实践”与“学位论文”并重

随着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经济转型升级战略的深入推进,各地经济和药学行业的不断发展,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大增,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和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战略,均应该从单一注重学位论文,转向“实习实践”与“学位论文”并重。“学位论文”是培养硕士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技术方法和实验手段探究和解决某一具体科学技术问题的能力。而“实习实践”能够引领硕士生熟悉药学领域产品研发、生产、应用、监管等全过程,涉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性研发的关键技术,了解掌握生产和管理模式及设备配置、工艺流程、医院药房运行与管理、临床药师工作和市场监管工作等纵多环节,更是培养在实践中发现、提炼和总结学术问题能力,进而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可见“实习实践”与“学位论文”并重,具有协同培养复合型药学人才基本素质的必备条件。

并且,学习阶段的硕士生,除了完成原有学位论文,深入到行业相关重要对口单位进行实习实践的协同人才培养新模式,将突破传统的注重论文的学术型、基础型的单一培养模式,改变“三重三轻”:改变重理论轻实践、改变重知识轻能力、改变重专业轻人文的现状。做到“四个更加注重”:更加注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更加注重科学知识、思想品德、人文素养和实践能力的融合,更加注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社会合作上更加注重发展全面的高素质人才培养。

因此,为了长期稳定地开展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和学术型研究生的实习实践工作,依托于苏州大学药学院的江苏省药学学科综合训练中心与本地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代表性企事业单位共同协商,完成了以下药学硕士实训基地群的建设:苏大附一院、苏大附二院、苏大儿童医院;苏州立新制药、苏州特瑞药业、苏州纳米科技园、信达生物、天演药业、康宁杰瑞、百拓平台;苏州市药检所。

利用实训基地群的资源优势,硕士生深入实地的参观实习可促进一系列直接知识的掌握;聘请基地专家开展系列讲座可弥补参观实习的时间及实习位点的局限,了解整个行业全貌,实现间接知识的掌握,协同培养,推动药学硕士复合型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

三、运行实训基地,初步建立训练机制

我们组织苏大药学院的毕业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和学术型研究生,在两周时间内分批到各主要就业方向的校内、校外实训基地:苏州市药检所、苏州立新制药、苏州特瑞药业、苏大附一院等单位,轮流进行参观实习,顺利完成基地运行和教学实践任务。

经过接待8批,348人次药学硕士参观实习的全面运行,各实训基地初步形成了以下训练机制:以综合性医院药剂科的发药处、配药室及库房等部门、临床药学部门、药物临床研究中心,以及在原料药和制剂生产企业、药品监管部门为窗口,进行的参观实习,使硕士生较为全面地亲身接触医院药学、临床药学和新药临床研究、药品研发与生产、市场监管等本行业核心领域及岗位,从而实际了解并亲历在医院工作的药剂师、临床药师、新药的临床研究人员、药企工程师以及药品检验人员的行业要求、工作规范及运行、职业状态,形成了为开启药学硕士研究生未来良好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的培养模式。

由于这种协同培养模式是在用人单位的参与下进行的,是面向地方、面向行业企事业单位的针对性人才,具有较强岗位适应能力,培养目标明确而高效。

四、行业专家系列专题介绍,提升岗位适应能力

为了使药学硕士全面了解行业现状与未来发展,在明确未来岗位需求的基础上系统地规划人生,补充参观实习的不足,我们邀请了实训基地的市药检所所长、药企管理者、大型综合性三甲医院分管药事的副院长和熟悉国家药审中心运行机制和工作状态的教授,连续作了四场系列讲座,题目分别为“药品检验与研究”、“原料药的GMP生产与管理”、“医院药学发展概况”和“新药研发的意义及要素”。研究生们通过大量详实的数据展示和系统介绍,进一步全面深入地了解本行业的具体情况及各岗位对于人才的具体需求,实现了拓展专业认知,了解行业发展,明确奋斗方向,提升前进动力和岗位适应能力的培养目标。

在全球化的竞争愈演愈烈的今天,人才就是核心竞争力。我们深知,依托于综合性大学药学院的省级药学综合训练中心,肩负着人才培养、科研支撑和社会服务等重要职能,药学硕士教育培养复合型高级药学专门人才任重道远。我们通过与本行业代表性企事业单位共同找出符合研究生教育规律的结合点,建立各具特色的实训基地群,开展药学硕士的“实习实践”与“学位论文”并重的协同培养探索,以提高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从知识的直接来源和间接来源入手,系统的参观实习提升直接经验,辅以专家系列讲座拓展间接知识,着力培养学生专业应用能力,进而激发创新能力,对于我校药学硕士复合型人才协同培养发挥了积极作用,也将有利于促进我国高等药学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