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1 17:15:3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课程教育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1.2存在的问题
1.2.1课程结构不合理基础实践课程模块中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和专业实践课程模块应该归属于教师教育类课程平台。而教师教育类课程平台三个模块的分类标准模糊。教师教育类课程所占比例过小,约占总学分的11%,占总学时的12.63%。“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仅仅占总学分数的1.8%,不占课时。有限的授课时间,难以解决好一个合格教师应具备的教育专业素养,势必影响师范生职业专门化程度的提高和职业竞争力,最终影响教师专业化水平的达标。
1.2.2课程资源不丰富教师教育类课程数量较少、且基本为必修课。教师选修课的4门英语学科课程,为外语系学生限选课,事实上,学生只能选修4学分的其它教师教育类课程。而且,部分教材的内容不能与时俱进地体现当今基础教育改革的新需求。陈旧的知识和理论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无益于学生的教育观的形成。无法获取必备的现代的知识和理论,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校外课程资源中,教育实习基地较少,致使不少同学不能进行英语教学实践,而担任其它课程的教学工作。
1.2.3课程实施不得力教育选修课程集中在第6学期(夏学期)集中授课,课时密度较大,任课教师需要备课、撰写教案和讲义、制作课件、批改作业等,教学进度紧,任务重。教师教育类课程多是“填鸭式”讲授、学生被动地“静听”,缺乏实践。另外,“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没有课时,要求结合校内试讲进行,但因为时间紧,内容多,无法兼顾。缺乏行之有效的课程实施保障导致“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课程成为一纸空谈。
1.2.4课程实践性不足实践课程在整个教师教育课程中所占比例较小,专业实践课程为11学分,仅占总学分数的5.05%。作为教育实环节的教育实习,安排在第8学期,教育实习的第一周是教育见习时间。在教育实习前,学生接受中小学英语教学实践的机会很少。这种教育实践模式容易导致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的脱节,师范生的学习从时间上分成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两个阶段,理论学习阶段缺乏实践体验与感悟的融通,而实践学习中又缺乏理论及时有效的指导。
2优化英语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的建议
2.1优化课程结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规定的必修学习领域为:儿童发展与学习、中学教育基础、中学学科教育与活动指导、心理健康与道德教育、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教育实践。建议外语系教师教育类课程平台分为四个模块:教育理论课程(中学生认知与学习、教育学原理、中学英语教学论、心理学概论、中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教育技能课程(英语教师职业技能、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及教材研究、优秀中小学英语教学案例、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教育拓展课程(选修课)、教育实践课程(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原专业实践课程中的“教育实习反思”建议整合入教育实习。“英语教师职业技能”包含普通话和中英文口语表达技能、书写规范字和中英文书面表达技能、英语教学技能、班级管理技能。
2.2丰富课程资源提供灵活多样、新颖实用、针对性强的课程满足未来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引导他们加深英语专业理解、解决英语教学的实际问题、提升自身经验,促进专业发展。在广泛征求师生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在原开设的教师教育类课程的基础上,建议开发以下教育拓展课程,供学生选修:儿童发展、教育哲学、课程设计与评价、有效教学、学校教育发展、基础教育改革专题、中学生心理发展、中学学科教学设计、中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心理辅导、教育研究方法、教育论文写作、教育政策与法规。利用我院本科评估质量工程建设的契机,鼓励广大教师建设“教师教育优秀课程和精品课程”,通过“精彩一课”网络平台建设,构建和共享优质课程资源。
2.3改进课程实施方式课程实施是课程设计者和课程执行者共同对课程调节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对课程的理解、运用合理的教学方式,通过创造性的课堂实践,对教材进行“再开发”。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和网络课程平台,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融入课程实施的过程之中。成为连接“职前教育”和“在职教育”的桥梁,提高未来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使之能较快地胜任入职后的英语教学工作。在课程实施中,应该体现任务式、参与式、体验式、探究式、合作式的课程理念,使学生加深对教育理论的理解和感悟,并利用情景教学,模拟课堂、案例分析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加快学生对教育理论的内化过程,引导他们建构教育知识、提高实践和创新能力。师资培养机构教师长期形成的教学传统及工作方式的转变,也许是今后教师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最难解决的问题。
2.4强化教育实践《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明确指出:强化教育实践环节,完善教育实践课程管理,确保教育实践课程的时间和质量。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创新教师培养模式,探索建立高校、地方政府、中小学合作培养师范生的新机制。
2.4.1教育见习教育见习可以在大二进行,通过观摩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体验真实的教学情景,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它可使学生了解中学日常的教学管理、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课外活动、听评课等教学相关活动,激发他们参与教学的动机和兴趣,加深对教育教学理论的理解。
2.4.2校内试讲校内试讲在第7学期进行,试讲指导内容包括:英语教案的撰写、英语教学法的基本理念、不同课型的教学方法、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听课记录的撰写、评课的基本要点、班主任工作等。按照“三步走”的试讲模式训练学生的教学技能:第一步、指导学生撰写并修改教案,教案合格后方可参加微格教学。第二步、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微格教学练习。第三步、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试讲、听课、评课。
2.4.3教育实习教育实习是教师教育类课程的核心部分,是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技能应用于中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实践活动,它的教学效果在教育实习中得到检验。教育实习采用“援教顶岗”等方式,在第8学期进行。学生完成教育实习任务,并提交相关的教育实习材料、反思和总结。教育实习可“实现师范教育与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之间的优势互补、合作共建,增强了地方师范院校与中小学基地学校之间的专业互动,促进了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的深度融合”。
二、师范生技术课程拓展训练的现状与问题
在借鉴国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以《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为主要结构,针对《标准》中对于中小学教师要求,使用与通用技术能力标准相对应的问题,设计了调研访问的题目。本研究选取某高校教科学院、数理学院、化学学院、计算机学院、环境学院、生科学院中三年级师范学生作为调研对象,进行了技术课程拓展训练有关问题的抽样调查。调研访问155人次。在对调研数据综合梳理的基础上,我们分析与归纳出技术课程拓展训练的三个特点:一是课时少。每周授课时间为3学时,总计18学时,课程是短时化、微型化的。二是学分低。在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技术能力拓展类课程都为1个学分的短时课,低学分要求课程的内容不能过于繁杂、精深、难懂,又不能没有技术含量。三是无教材。绝大部分课程是没有教材的情况下开设的,而适合师范生的通用技术的教材编写、出版到现在也难觅踪影。本研究的调研结果经过分析,调查数据经过统计整理,我们可以看到师范生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程度、掌握通用技术知识情况和掌握技术设计能力的现状:一是技术课程训练目标定位不明确。许多人认为技术课程的教师可以由计算机、物理教师担任,人们还没有真正认识到技术课程教师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二是师范生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现状的程度较低。师范生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调研结果表明,只有19.01%的学生“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37.04%的学生“不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情况。三是传统教学方法与内容不适应技术课程教师培养。目前,教师对师范生技术课程拓展训练课时比例分配是:理论讲授占35.28%,与实践联系占27.35%,案例教学占27.41%,交流互动讨论占9.61%。另外,有34.02%的学生认为技术课程拓展训练内容抽象枯燥、理论性太强;25.42%的学生认为信息滞后;21.27%的认为课程比较有趣;20.65%的学生认为有助于技术素质养成。四是师范生技术知识与技能掌握欠缺。四川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试行)要求,技术课程选修课包括电子控制技术、家政与生活技术、现代农业技术、简易机器人制作、服装及其设计、建筑及其设计、汽车驾驶与保养[4]。调研结果表明,有53.5%的被访问者对于“技术基础理论”的内容“不太了解”,有57.06%的被访问者对于“技术设计方法”选择的是“完全不了解”。五是学生技术设计能力整体偏低。学生掌握通用技术设计能力的调研情况是,有42.3%的学生对技术设计能力“不太掌握”,有22.9%的学生对技术设计能力“没有掌握”,学生技术设计能力整体偏低。
三、基于通用技术学科要求的师范生技术课程教学的实践与设计
面对师范生技术课程拓展训练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技术课程教师教育需要采取哪些应对策略以满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临的技术课程教师需求?
(一)研究和分析基础教育需求,正确设计技术课程教学目标
设计教学目标,必须以基础教育需要为目标,以技术能力培养为主线设计课程,从分析通用技术教学岗位所需能力入手反求相应的课程,从而符合基础教育的需要。学校事先制订技术课程教学目标,设定本科层次技术课程教学活动后师范生要达到的预期学习结果与标准。教学院系再制订宏观目标,各教研室根据宏观目标又制订微观目标,把总的教学目标分解到每一个单元,每一个课时上去。一个周期的技术课程教学结束后,检查学生学习产生的显性效果,测评学生如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隐性收获。
(二)构建多元化的育人模式
高师院校必须打破传统的培训、讲授模式,拓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多元途径。应该遵循《标准》,主动适应全面的技术素质教育要求,进一步理清学校的技术课程教育思路,明确课程改革目标,整合教师教育资源,办出特色,并不断探索适合基础教育需求的校本化课程模式。
1.“必修+选修+特长”培养模式。面向全体理、工科学生开设必修课程“技术与设计”,提供丰富的选修课程模块,同步开发与技术课程密切相关的校本教材,如《电子技师》、《学会发明》等等,为学生发展兴趣和形成特长提供指导和服务。
2.“集体讲授+团队活动+个别辅导”培养模式。对于“技术与设计”和选修课程中的理论知识部分,可采取集体讲授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牢固掌握课程中所涉及的基本知识、技术思想、技术过程和设计方法,引导学生使用技术语言表达设计方案;对于只满足完成必要的学习任务、获得必需的学分的技术课程,可采取团队活动的方式组织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提高学生的技术设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如组织电子兴趣小组、技术与设计兴趣小组、机器人制作小组等,对学生提供制作指导和物力支持,开展定期培训;对于接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差异明显的学生,采取个别辅导的方式分层次教学。
3.“全面+个性”培养模式。立足校内,联合校外,以学校课程建设为主,师生自主开发为辅,形成校内、校外和教师三位一体的技术课程资源库,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成长空间。
(三)实施跨学科教师教育的课程改革
创新符合时代要求的互动教学观、开放学习观和特色课程模块的育人理念,培养学生良好的技术设计素养,为将来适应通用技术教学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学生技术能力培养要想获得成功,需要理论、实践与管理等诸多领域人士共同汇聚激情与智慧。对于课程管理者来说,课程改革应该成为推进师范生技术素质教育的历史性选择;对于教师来说,要针对技术课程教学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新情况进行不断研究与探索,要充分突显教师角色的三个特征: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建设者;对于学生来说,课程改革应该成为促进师范教育技术化成长的一个平台。因此,课程改革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师范生技术素质的有效途径,课程改革关系到师范生技术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基础教育实力的增强,寄托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
(四)构建技术课程教学体系
一是重点高中参与课程设置、教材及教学计划的制定。高中学校根据自身发展需要提出意见和建议,学生职前教育中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中小学基础教育的现状,他们毕业后由相关学校择优录用,真正实现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需求的密切结合。二是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在现实条件下,积极选送专任教师到行业挂职锻炼,增加实践经验;也可招聘有丰富从业经验的人,经过教育心理学和教学方法的学习后,充实到专任教师队伍中来。三是构建技术课程教学实验实训基地,从实践层面推进技术课程。营造通用技术实践的教学环境,增强技术课程教学的直观性、动态性和信息量,带动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四是技术设计教学与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技术与设计”课是技术设计思想物化的过程,技术课程教学抓住这条主线,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教育技术能力。教师的教学形式多采用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等训练方法,减少或删除课本中过多抽象、理论性过强的“笨”知识,增添与技术气息相关的“巧”知识,让每个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设计、制作、试验等活动获得丰富的“操作”体验,进而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技术能力的发展。
(五)优化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规定了组成课程体系的学科门类,以及各学科内容的比例关系、必修课与选修课、学科课程与技术课程的配合等,体现出联系基础教育实际的课程理念和职后教学通用技术课程的价值取向。因此,师范生技术课程结构的优化是技术拓展训练中相当重要的部分,也是课程结构改革的核心。优化课程结构要坚持四点:一要在课程结构设计上突破狭窄的专才教育观念,转变为宽口径通才教育。二要在知识结构搭配上体现能力与技术素质协调发展,形成一个完整严谨的通用技术知识逻辑序列。三要在课程目标设计上突出“通识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应用与创新课程”模块呈现。四要在课程实践安排上开设与中小学课程改革密切关联的通用技术和研究性课程,增加实践教学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的课程。在课时短、学分低、规范化、微型化等情况下,优化课程结构。
二、分析开放教育中的微课应用及问题
1.学习终端的使用与普及问题分析
有学者指出,微课程开放教育的学习者多是在职从业人员,这些学习者的学习时间相对有限,存在明显的工学矛盾。而当下微课程的学习终端主要为体积和重量较大的电脑,形式单一。尽管电脑越来越普及,应用越来越广泛,但不便携带,不便手持,再加上微课程视频格式的适用性不高,手机等移动设备的兼容性不强,微课程视频在手机等更为便携的移动设备中往往无法观看,使得学习者的学习环境受限,无法随时随地随需学习,微课程的推广被限制。
2.分析资源建设及开发问题
微课程以微视频为载体,其课程资源包括课程PPT、练习测试资料、学习情况评价反馈、教学支持服务等,旨在满足学习者交流学习信息、评价和反馈学习成效的需求。微课程资源的建设和开发中存在许多问题,如课程视频制作技术难度大,非专业人员难以完成课程视频制作;目前部分微课程平台仅能支持授课者、更新、修改微课程视频,未允许学习者参与课程的编辑,且不具备学习记录功能,授课者和学习者、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互动交流不足,这些都影响了学习者的学习进度和积极性;另外,不同学科的微课程受欢迎程度不一,一般而言,人文社科性质的课程内容更生动,表现形式更丰富,较理工科性质的课程更受欢迎,但这种学科建设和开发不平衡的现象也影响了课程的推广。
3.系统化与碎片化的问题
在微课程学习中,学习者的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均是零碎的,而且学习行为断续,学习者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按需学习,自主学习,学习压力相对较低;但课程之间逻辑性不强,通过零碎的学习,学习者只能获得基础性知识,知识体系不完整,系统性的逻辑思维能力也会相应弱化,不利于深入思考,也不利于知识的迁移和应用,因此,该方法不适用于较为复杂的学习任务。
焊接专业所用教材多为20世纪90年代编写,如《焊接冶金学—基本原理》和《焊接冶金学—金属焊接性》两部主要教材为1993年编写。这两部教材在培养焊接专业人才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焊接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出现,教材内容已不能满足对焊接知识的需求,存在着理论与实际工程联系不够等问题。因此,急需在内容上既包含现代焊接冶金基础理论,又紧密联系企业工程应用的教材。在例题和习题安排设计方面,应该多反映实际工程问题。比如,讲解焊接热裂纹和冷裂纹形成机理方面,让学生理解裂纹产生的原因很重要,但教材习题过于理论化,与工程实例相关较少,没有起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焊接专业课学时逐渐减少,如焊接冶金学—基本原理和焊接冶金学—金属焊接性两门课程,2007年总学时为72,到2013年总学时降为64。上课时采用PPT课件,由于内容多、课时少,学生没有充分时间做笔记,更不用说参与课堂讨论;缺乏师生间交流,教师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不能很好地消化理解。
课堂教学内容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时(如工程实例分析),遇到学时减少,学生记录、理解跟不上的问题。考核是教学活动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既是检查学生掌握课堂教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检验教师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2-5]。目前,本校焊接专业课程考核方式仍普遍采用静态、单一的试卷考试形式,主要弊端是轻过程、重结果。有的学生平时上课出勤较少,而仅通过考前突击复习就可以在考试中得到较高分数。单一的考核方式无法全面、准确评价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缺乏对专业知识纵深方向的检验,容易造成高分低能现象。这种单一、僵化的考核措施不能适应面向工程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
二、改革实践
(一)工程技术人员参与教学
鉴于新毕业硕士生、博士生教师在专业课讲授上的短板,且短期内无法有效提高其工程应用能力,从焊接生产企业高级工程师中引入兼职教师。理论方面可由具有一定理论研究深度的博士生讲授,面向工程教育方面可由引进企业高工讲授,实现了优势互补,发挥各自特长。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地处湖北十堰,是全国闻名的汽车城,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汽车工业基地之一,拥有中国第一,世界第三的卡车基地———东风商用车公司,拥有众多实力雄厚的焊接生产企业和焊接技术人员。因此,可聘请相关企业焊接高级工程师来校做工程应用实例方面的讲授。同时,促进新毕业教师与企业高工之间的交流,以达到对青年教师工程能力培养的目的。
(二)引入国际经典教材和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教材
针对焊接专业教材普遍更新较慢的问题,考虑理论教学过程中引入国际经典焊接冶金方面教材,如《WeldingMetallurgy》。该教材为美国焊接专业通用教材,内容较新。该教材中文版由哈尔滨工业大学闫久春教授翻译,并于2012年出版。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是国际焊接学会(简称IIW)针对焊接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与资格认证体系,目的是通过学习国际通用标准和规范促进国际间的交流合作[6]。该培训针对正规工科院校焊接专业本科生,培训内容涉及国际(ISO)、欧洲(EN)、美国(ASME)、德国(DIN)标准、规程及先进焊接技术。引入该培训资料教学既可使学生学习到国际焊接相关标准知识,又可帮助学生在参加该认证时获得通过,从学生本身就业能力与竞争能力方面考虑是非常有利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已率先对焊接专业教学进行改革,把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认证融入本科教学,培养具有国际焊接工程师资质的本科毕业生,受到了企业的广泛欢迎[7]。由此证明,把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融入到焊接专业本科教学是可行的。
(三)实施工程案例和CAE教学
改进焊接教学授课方式,使授课更贴近工程实践是较合理的教学方法。比如,在讲到焊接化学冶金和焊接裂纹等内容时,聘请东风汽车车轮有限公司焊接高工,针对型钢车轮焊接当中普遍存在的裂纹进行分析。由于分析中必然用到碳当量、裂纹起裂规则、拘束条件等焊接知识,而这些内容在课堂教学中也会涉及,从而做到学以致用。学生在各个焊接企业生产实习当中可再次对所学内容加以利用,从而更好地把所学知识与企业生产结合起来。这些学生毕业进入相关企业,能很快适应企业生产对焊接技术的需求,增强了毕业生的竞争力。由于工程实际中的焊接结构件大多结构复杂,工艺制定难度较大,单凭经验已不能完全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尤其是焊接残余应力引起的焊接变形等。焊接CAE仿真技术可实现对复杂结构件在焊接当中产生的残余应力、变形准确分析,从而预测变形,优化结构设计和工艺设计。大学生在计算机操作方面能力较强,可充分发挥学生在计算机方面的优势,采用CAE教学,弥补在工程经验方面的不足。
(四)采用多种考核方式
首先,试卷考核评价方式仍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应在继承的同时加以改进。比如,在命题上适当增加工程应用题,答题属于开放式,无统一标准答案,考核重点不仅仅放在考察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上,更应放在分析、解决问题上。
(二)钢琴教学缺乏针对性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今后是为幼儿教育服务和工作的,不是专业的钢琴表演者,所以对钢琴技术的要求也没有专业水平要求高,只是在掌握基本弹奏方法的基础上,具备一定的演唱、编曲等能力即可,要求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在目前的教学中,很大部分是把专业水准的钢琴教学方式拿来教学,学生学习时无法掌握多方面的知识,对于在今后幼儿教学中的应用钢琴技术也有一定的制约。
(三)钢琴教学时间短,实际操作时间少近年来,各高校不断扩大自己的招生人数和范围,录取人员的素质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钢琴基础来说,层次更是参差不齐,有些能生硬的弹奏一两曲,有些甚至连钢琴都没有接触过,学生基本都是零起点,这就需要教师从最基础的知识讲起,但是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比较多,而钢琴课并不是每天都有,课程时间也很短,实际操作的时间更是少之又少,对于零起点的学生来讲是面临着很大的难题。需要引起业内的广泛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
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程内容及方法的目标选项
要想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钢琴技艺取得突出的效果,最重要的是具备完善、科学的教学体系,通过对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学科特点等方面的分析,明确钢琴教学的目标,认清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今后面临的工作环境以人群,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演奏、编曲、演唱等技能为主,培养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
(一)教学内容设置符合专业特点钢琴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注重实用性。教学内容应包括基本的乐理知识,简单的钢琴演奏方法和技巧,熟知当前幼儿教学中使用的教材以及音乐曲目,并注重弹唱、即兴演奏、编曲等技能的提高。对于起点低的学生,以讲解基本的乐理知识为主。然后教会学生基本的钢琴演奏的指法、姿势等,学习连音、非连音、跳音等演奏方法,选用音乐节奏强的曲目进行练习,通过这些曲目的练习明确钢琴弹奏的相关知识和技巧。此外,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视谱演奏的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在乐曲选择上要少而精,由易到难,由浅到深,逐渐掌握和提高钢琴技巧。可以选用当前幼儿学习使用的教材,从中挑选音乐曲目进行练习,熟悉幼儿教材,掌握更多风格和特点的幼儿曲目。即兴演奏、弹唱也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备的技能,也是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目前,幼儿歌曲数量比较少,歌曲描写的内容与当今幼儿生活的环境也不相符,因此就需要幼师进行歌曲的编写和创作。
(二)教学方法要丰富多样首先可以进行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好帮差的方式,让接受能力强,音乐学习能力高,技巧掌握好的学生帮扶接受能力比较差的学生,通过组成帮扶小组的形式,让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取长补短,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对于提高学习质量也有很大的帮助。其次可以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强化学习效果。由于钢琴课时少,课上实际操作的机会也小,老师在课堂上示范的演奏方法和技巧,课下很容易忘记,这时就可以利用电话、电脑等现代化的技术设备,用电话把教师课堂上演奏的曲目、指法等进行录像,通过电脑下载需要练习的曲目,然后对录制的视频进行反复的观看和模仿,及时记录练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同学或老师进行交流沟通,逐渐提高自己的钢琴演奏能力。
(三)带领学生走出琴房,增强实践能力,消除紧张、焦虑的情绪。很多学生在演奏时会出现紧张、焦虑的情绪,而且闭门造车式练习也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这时,就需要学校和教师为学生建立实践基地,带领学生走进幼儿园,在幼儿园里直观感受和学习,还可以作为模拟教师进行实习,了解幼儿园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从而更好、更快的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成为一名称职的幼师做好准备。
培养目标的衔接是幼小美术课程衔接的前提,因此首先要制定教学目标,幼儿园的美术教育几乎可以等同于无,主要就是让幼儿涂鸦,识别颜色之间的不同,没有对于美术更进一步的讲解。而小学的美术教育可以说是美术的启蒙教育,教学目的是传授浅显的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造型技能,主要注重个性思维、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开发孩子的大脑。幼儿美术教育的涉及面十分广,可以是身边的任何事物。因此必须明确培养目标,才能具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培养。
2.美术课程衔接
在明确培养目标这一前提的基础上,核心工作就是美术课程的衔接。教育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基础上,提出了五大对接体系,这是幼小美术课程衔接的基点。从幼儿园到小学是一个过渡时期,在该过渡时期,许多原本对绘画较为喜欢的孩子都会表现出极为不耐烦的倾向,有的甚至选择了放弃绘画。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做好美术课程的衔接工作,调动孩子对美术的学习兴趣。
二、幼小美术课程衔接的不足
首先,幼小美术课程衔接的时间安排不合理。小学学习是打好基础的重要阶段,因此许多学校为了让孩子学好美术,通常会增加美术的课时或是延长每节课的学习时间。从学校的角度看是为了孩子着想,但忘记了玩耍才是孩子的天性,要孩子牺牲他们玩耍的时间学习美术,势必会造成他们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或是坐立不安。其次,美术老师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有些学校认为美术老师无非就是教孩子写写画画,对于美术老师的选拔并不严格,殊不知这是对于孩子极大的不负责。老师对于美术不太了解,教学时只会生搬硬套书上的内容,从而破坏孩子的兴趣。同时孩子的想象创造能力也极有可能在这些老师的带领下一次次被打击。
三、幼小美术课程衔接的策略
1.找准衔接点
对于幼小美术课程的衔接,首先,必须找好衔接点,只有找好了衔接点,才能让孩子更快地适应小学的美术教学。要找好衔接点并非易事,如果要想做好幼小美术课程衔接工作,美术教师必须研究教材,通过对幼儿教材与小学教材之间的对比找准幼小美术课程的衔接点。
2.了解幼儿心理
学龄初期的儿童,处于逐步克服以自我为中心,走出自己封闭的世界,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思维往往比较活跃,想象能力丰富,并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创造能力,做事比较灵活,能够较为客观地看待和分析事物,在绘画方面开始形成自己的想法,同时拥有了强烈的表达欲望。但他们的思维常局限在具体的事物上,缺乏经验以及逻辑思维能力。作为教育工作者,此时应该把握时机,因势利导,借助各种不同的手段与方法,激发儿童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让儿童在脑海中逐步形成一定的鉴赏能力,具备一定的想象、沟通、交流能力。这些能力会使儿童终身受益。
3.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作为教育工作者,首先我们必须考虑到儿童心理特征,顺应儿童的天性,发展儿童的兴趣爱好,适当地拓宽儿童的美术视野,并从他们最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带动他们对于美术的学习兴趣。通过美术教学让他们洞察能力以及审美能力得到提升,享受到学习美术的乐趣。在教学方法上要多变,不能太过单一,更不能生搬硬套,从而使儿童对美术感到厌烦。小学美术学习主要是为了培养儿童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并不是要他们真正掌握多少美术知识。适当运用新技法教学,对于维持儿童的兴趣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我们可以首先引导孩子学会观察,经过观察他们能对事物产生一定的理解,这就要求教师进行户外教学。其次通过多媒体等手段,播放一些事物,让孩子们观看后进行思考,再在纸上画出他们想表现的事物。
4.课程实施活动化
在皮亚杰的儿童思维发展阶段理论中指出,幼小衔接的儿童思维发展依旧带有极强的知觉集中倾向、具体形象性和不可逆性。因此在美术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要通过不断引导,让儿童学会将自己的情感通过想象表现在绘画上,也就是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化。同时通过对多种事物的观察,将其融合为一幅画,也就是将具体的事物抽象化。要实施这一过程并不容易,应该综合运用游戏、户外活动等教学方法,调动孩子的感官,引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产生主动学习的想法。只有通过多种实践,让孩子参与其中,才能让孩子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培养孩子的技能以及思维想象能力。
5.课程评价多元化
幼小美术课程衔接应以儿童的全面发展和持续发展为导向,对于课程评价必须做到以尊重儿童,不打击儿童自信心为前提,在幼小衔接阶段的儿童心理是十分敏感的,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其的影响十分大。因此评价的内容要以调动儿童的积极性为主,使评价成为儿童了解自我、认清自我、约束自我、鼓励自我的一种手段。同时评价的内容也应该是多方面的,不仅包括孩子的知识与技能,还应包括孩子的进步情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因此评价不仅要着眼于孩子现在,更要着眼于孩子的将来。
(一)对几何学习不重视
部分学生认为自己都已经识字和计算了,在生活中已经比较适用了,其他的知识学习了以后也不一定会用,因此对几何学习抱着可学可不学的态度。
(二)学习缺乏主动性和兴趣
数学学习由开始的数字计算结合到现在的图形计算,难度不断增加,不少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开始半途而废,不再主动、积极的学习了。
(三)几何知识学习难度大
据调查:几何知识对初中生而言是普遍认为难学,对教师而言是普遍认为难教的一门课程。几何概念对于初学的学生而言显得很抽象、乏味,他们学习起来难度很大,特别是几何入门的时候,很关键,因为这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一个转变和适应,如果学习好了,之后的学习相对就会轻松一点,如学习不好,之后的学习更是难上加难了。
(四)不能科学记忆知识
对几何知识吸收、消化不良,课堂学习的知识没有良好的巩固和总结,因此对学到的知识不容易记住和使用。
二、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几何知识
平面几何的入门教学,一般就是教育学生学习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这些概念涉及相关的图形,比如:三角形、平行线等等,下面我们就结合学生学习几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一)让学生认识学习几何的重要性
对于中学生而言,他们对社会的了解还不是很多,本性单纯,对学习知识的用途方面也没有深刻体会,因此在教学前,教师就应该告诉他们学习几何知识乃至于其他知识对之后出生社会的用处有多大。有的学生认为自己只要认识字,能计算一些简单的计算就可以了,但是这样是错误的,在讲述的过程总,教师可以结合一些实际事例对学生进行讲解,例如中学毕业生在外面找工作因为很多知识不懂而只能下苦力等等,总之让学生明白知识的重要性,而几何正是生活的真实写照,学习几何知识对之后出生社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可以结合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让学生认识到几何知识的重要性。例如:建筑工人使用的线吊,对学生而言,他们可能见过这些东西,但是具体怎么用却不怎么清楚,教师可以结合课堂教学,让学生懂得建筑工人使用的线吊的使用方法,是结合几何知识的垂直还有重心等来帮助建筑工人建筑的,对于初学几何知识的学生,一方面可以认识到几何知识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能对学习开始产生一定的好奇心。
(二)多方面出发,激发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平面几何入门教学,是一门直观、生动、形象的课程,在课本中很多概念对学生而言都显得非常抽象,如果一味结合教材学习知识,就会感到枯燥无味。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平面几何直观、生动、形象的特点来教学,结合大量教具,特别是我们平日里可见的一些材料,例如:机械三角、锯齿、建筑工人使用的线吊、卷尺、圆形事物、方形事物等等,不然可以让学生对生活中经常看到的事物进行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同时也能给几何学习增添一些趣味。
1、教学铺垫,引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
教学中,教师先准备一些教学道具,同时引导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几何图形进行梳理归纳,吸引学生的主意力、好奇心;然后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一些多边形能否镶嵌成平面图案,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2、结合典型,树立学生的学习榜样
结合校史教育,讲本校的学习标兵事迹。以及学生身边一些积极学习,敢于拼搏的大哥、大姐的学习动人事迹,告诉他们通过艰苦的努力学习给自己的前途带来哪些好处,激励他们积极向上。
(三)灵活教学,让学生轻松学习几何知识
1、引导学生,熟悉基本图形
在入门教学阶段,结合教学内容要尽可能多的出现简单的平面几何图形,如平行线、垂线、角平分线、对顶角、三线八角、三角形等等,以及基本图形的结合。教学中要突出图形的“变”,即既要学生会看“标准”图形,又要会看“变式”图形;既要看正例图形,也要看反例图形。这样做有助于从本质上而不仅仅是从位置上看图形。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进行看图练习,还要突出对图形的“拆”,即让学生能在重叠交错的图形中寻找出基本图形来。教师还用彩色粉笔突出主要线段,以分解图形寻找熟悉的基本图形。比如找寻三线八角的图形,只要抓住起关键作用的“第三条直线”,最终必能觅得。
2、利用图形,搞好概念教学
概念是思维的重要形式,是推理论证的基础,所以加强概念的教学是学好平面几何的关键几何入门需要掌握很多概念的理解,在对几何概念的教学中教师应尽量从具体事物出发,引导学生观察,在感性认识基础上去理解,使学生对其有一个清晰的轮廓,如:在面、点、线的教学中,由于一开始接触到的都是不定义的概念,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借助直观的手段,把面、点、线描绘出来,比如直线:可把教室的高度和宽度作为直线模型,把它们看成是无限延伸的,往上穿过天花板,往下穿过地板,在学生脑子里能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也可带一根细绳用手拉紧,并逐渐往两边延伸让学生观察,理解直线的意义;此时在黑板上画一直线,再让大家比较一下与黑板边沿哪个长?通过积极思维,在理解概念的同时,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3、组织练习,提高动手能力
学生技能的发展源于教师布置给他们的练习,技能是在练习中逐步形成的。因而正确地组织练习,对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但练习不是盲目的,应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择习题来教学:首先从教学的内容上来考虑使用习题与课堂教学紧密组合;其次还要克服习题的单调性。反复地去做同类型的演算题,只能养成学生依葫芦画瓢的习惯,养成思维惰性,不易提高他们的技能。因而练习的多样化,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还有助于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四)升华思维,培养学生的知识转换能力。
1、从运动变换看问题,转换知识
几何离不开运动变换这一物理特征,因此,在教学中,针对几何语言、几何图形、几何附号表示间的相互转换,要鼓励学生多说、多写、多画,引导学生明白通过平移、翻折、旋转可实现图形的复杂与简单的相互转化的道理,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变换出多种多样的图案。比如:旋转的自行车轮辐说明线动成面、平角可看成是一条射线绕着断点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旋转形成的图形。这为培养学生的知识转换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提倡辨异对比总结,加深理解
(一)教学目的不明确新时期下
高校体育教学专业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优秀的体育教师,使体育教师具有良好的教学能力。而作为一名田径教师不仅要学习拥有学习和掌握田径运动的基本知识,还要能够在增强学生体能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另外,通过田径教学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团结合作精神,从而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现在大部分高等教学专业的目的仍然把教学课程的目的局限在技术知识的培养,而忽视了能力的培养。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目标仍然不明确,田径教学不是以健身内容为核心目标,而且并不能满足21世纪对新型高素质体育教师的需求,田径课程教学实质性内容十分匮乏。总而言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缺乏独立性,没有时代性,不能充分体现田径教学的实质性价值。这是导致人才培养规格不高的主要原因。
(二)教学内容的局限性与杂乱无序
随着体育教学目标逐渐向多元化与全面化的趋势发展,必然导致体育教学的内容的改革与发展,不然教学目标就等于空头支票,无发兑现。所以教学内容必须适应教学目标的需要,抓住学生的兴趣,将一些落后的,不符合教学目的的,缺乏实际的教学内容淘汰掉,使教学内容能够满足时展的需求。然而,现如今的体育教学仍然未能摆脱传统教学的约束,教学内容也仅仅涉及运动技巧运用与基本知识的传授,忽视了田径教学与健身和心理健康等的联系。过分强调理论教学的同时,而忽视综合素质的提高会使得教学重点不够突出,而且学生也难以接受。另外,体育专业田径课程的教学内容比较杂论无序,存在很多重复的教材。从中学到大学,在教学内容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异,知识之间缺乏连贯性。高校田径课程教学与中学相比,递进性较差,不符合课程的基本原理,这样就很难构建完整的体育教材体系。
(三)教学方式的枯燥性与单一性
一直以来,我们一直认为体育教学应以教师为中心,而忽视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体育教学方式也多是以教师为主导进行组织与授课。课堂教学枯燥无味,强制性的将知识传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进行教学,而学生也仅仅因为学而学,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被动状态。这种注重书本知识,缺乏生活实践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而且这种单一的、枯燥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限制了学生将来教学过程中主动创新能力的培养。那么,将来当这些学生成为田径体育教师的时候,那么他们也会成为教学的奴隶,在授课过程中,不会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模式,那么田径教学改革则寸步难行。
(四)田径课程的评价体系不健全
目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的评价体系缺乏全面性、综合性与合理性,整个评价体系并不健全。考核内容与教学目的不相符,而且对课程评价的目的理解不正确,他们认为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筛选优与劣,并没有了解评价的真正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现状,让学生树立自我改进与竞争的意识,不断进行提高与创新,也为教师提供反馈信息,从而及进行教学的改进与创新。另外,田径课程评价仅仅是一种重结果而轻过程的评价,没有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客观考核与评价。将最后的一次性结果,忽视了学生的平时表现,这样很难体现学生的真实能力。而且在考试过程中,学生也仅仅死记硬背,考后对自己所学内容失去记忆,这样就容易造就高分低能的学生。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也会很难实现。
二、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随着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改革也应随着进行。本文通过前面分析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引用外国一些先进的经验,应用于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教学课程的改革中,并对我国高校体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的改革提出以下建议。
(一)对田径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重新定位
一方面,在高校体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的改革中,我们应紧随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步伐,明确自己的重任是为中小学体育教学提供优秀的教师队伍,而中小学的体育教师队伍直接影响着下一代的体育人才的培养。所以,随着课改的提出,对师资得得要求也逐渐从重数量上转移到重质量上。培养具有主动性与创新性的师资队伍,有利于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所以田径课程的教学目标应是促进生理与心理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中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已经把体育作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那么以教学为主要目的的田径教学课程目标也应做适当的调整。改变以往的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模式,把理论知识的传授与综合素质的提高与创新能力的提高结合起来,使学生明确在将来授课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身体练习,使田径能够起到健身的作用。这样能使学生真正理解田径这门课的真正价值所在,也会使教师及学生真正爱上这门课。另外,高校体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改革应密切联系社会现状,拓宽田径教学目标,挖掘田径教学的潜在价值,使田径教学不仅成为学生的学习课程,也能够成为学生的娱乐项目,使孩子真正热爱田径,那么,将来他作为教师使将这种对田径的热情传染给他的学生。
(二)对田径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
首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根据体育课程改革的要求,高校体育专业田径课程的教学内容要针对中小学田径教学的实际情况,从具体的实践出发,其内容应更加注重培养竞技能力、健身能力、创新能力与团结能力,在重视学校体育的基础上,要将学校体育逐步转变为终身体育。以此为高校体育专业田径课程的教学内容,培养出基础体育教育需要的体育教师队伍。其次,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在对高校体育专业田径课程进行内容优化时,可以增添一些户外活动,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生存的能力,而且更加有利于学生运动技能的提高。也可以将田径教学与其他教学结合起来,比如将田径与健康、养生、物理等学科联系起来,使教学内容更加灵活,也增加了学生对田径教学学习的兴趣。最后,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激发孩子对田径课程学习的兴趣。田径运动的活动形式是多种多样,要增加田径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对一些传统的田径方法进行比较改革与创新,使田径也能玩出新花样,充满娱乐性。
(三)对田径课程的教学方式进行改进
1.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高校体育专业田径课程的授课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挖掘学生的潜在优势,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对所学课程进行探讨,通过开展专题讨论,教师吸收学生的宝贵观点与想法,使学生能够将理论教学应用于实践中去,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2.选择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授课能力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抛弃传统的教学方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呈现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将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实践能力的提高放在首位。在手段上,可以利用多媒体、互联网等开放性的教学手段,并将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引入到田径教学上来,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开阔学生的眼界,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另外高校体育专业田径教学的重要目的是为中小学教育培养优秀的体育教师,田径教学能力是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作为未来体育教师必须要掌握的基本能力的教学能力。所以开放性的教学方式,对于未来学生的授课能力的提高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四)建立综合性的评价机制
田径课程的评价体系应的改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着手。在评价内容上,要对学生的能力进行综合性的评价,注重结果的同时更加注重过程。将评价内容分为基本理论知识考核与实践能力考核两大部分,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与个性发展、心理素质和创新能力进行结合,从而得出综合性的评价结果。在评价方式上,要打破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的传统评价模式,将学生的自我评价,专家评价及教师评价进行结合,从多个方面对孩子进行评价,使评价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另外,也可以采取灵活的评价方式,比如将开卷与闭卷相结合,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对学生进行考核,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加注重实践评价,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强化实践练习,不断进行总结
学好田径课程并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记忆,而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不断进行锻炼的结果。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在生活中练习,将理论知识的学习运用到实践中来,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积累的同时,也会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另外,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要对自己的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及教学内容进行及时总结,同时要求学生进行自我总结,这样可以改正自己所犯的错误,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二、在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
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文教育方式,将学生自身的思想完善作为教育的首要目的。其次,对待学生应该更加人性化,根据不同学生采取差异化的教学方式。教学过程中应该从学生心理和生理上的特点出发,老师应该与学生进行彼此心灵上的对话,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比方说,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自己课余时间对周围的环境进行观察,利用网络和实地调查的方式发现环境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利用课堂的时间来对学生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到这些问题带来的巨大危害,从而使学生更好的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进而在自己的实际生活中身体力行,实现学生自身思想品德和人文素质的提高。最后,当前《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师应该不再是传统的教师角色,他们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促进学生各项能力的提高,而不是单纯的对学生进行说教,在学习过程中帮助、鼓励和引导学生。教师应该迅速适应自身的角色定位,在课堂教学中成为教学的引导人,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也是人文教育最重要的体现。
三、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教育的创造性思维
在人文教育中培养创造性思维最重要的就是要实现思想的开放,对现有的知识时刻保持怀疑的态度。人类科学的发展过程告诉我们,大胆的设想和怀疑是科学产生最先决的条件,同样,作为人文学科的《品德与社会》也需要学生大胆的进行怀疑和探索。要想实现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仅需要教师与学生情感的交流与融合,更重要的是学生自身独特的性格和精神。在开展《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时,老师不能成为传统教学观念中的塑造者,而是要成为学生思维发展的指引者,学生就像一个巨大的宝藏需要老师更好地发掘学生的潜力。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老师对于那些典型的间接型问题,不能简单的将学生的回答进行对错的分类,即使是那些需要划分对错的回答,老师也应该委婉的说明这只是自己的个人观点。在一些西方教育发达的国家中,这种教学方式普遍存在,这也是为什么教育发达国家中,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老师和学生之间总是处于一种平等交流的状态下。而在我国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教师经常是一种高高在上说教者的感觉,总是不断地将各种课本上的价值观强行传递给学生,而与之不同的则被认定为错误的观念。这样长久下去,学生的思维活跃性以及开放创新性就会被不断的削弱。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自由的思想和和独立的精神,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让学生保持轻松的态度去上课,而且当在课堂上学生产生不同的想法甚至是比较奇怪的结论时,教师不要轻易去判断,应该尊重学生的想法,让学生大胆地讲出来,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在挖掘课程资源中提升人文素养
二、《品德与社会》课程渗透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学生所接触的人、事、物都有局限,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互联网等高科技的发展,学生通过这些高科技来了解社会,但毕竟还有些差距。而《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培养学生的主要途径。人生一词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比较难理解,很多人会觉得对于学生来说“人生”还很长,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但是如果学生在学校不去了解这个社会,以后又如何来适应它呢。学生在学校不仅是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认识这个世界,认识这个社会。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刻体会人生的意义,更好地了解社会。而《品德与社会》课程主要是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优秀品质的养成,其核心就是让学生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这与人文教育非常符合,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渗透人文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刻不容缓的。
三、如何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渗透人文教育
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是现代教育的要求,而《品德与社会》主要内容就是培养学生优秀品质的养成,这非常符合人文教育的要求。因此,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渗透人文教育是非常可行与必须实行的。如何在教学中实现是教师工作的方向,笔者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以人文本的教学方式
以人为本是人文教育的根本,在课程教学当中渗透人文教育就应该做到以人为本的教学方式。以人为本的教学是以学生为教育的主体,进行人性化教学,尊重学生的个性。在教学当中,学生才是主体,而每个学生都为独特的个体,他们是具有差异性,应该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差异化教学,这就要求老师更加的了解、关心学生。而且老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让老师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双方进行交流,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传统的《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老师只是单纯进行说教,让学生认识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而以人为本的教学中,老师不仅是引导者,更多的是促进学生人文精神等的形成,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如自主学习、优秀品德养成等。当前推行的以人为本教学,首先,是老师应该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让学生成为主体,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当中;其次,将实际生活与课堂教学联系在一起,真正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与人文精神,从而使学生能够得到全方面的发展。
2.社会要求与个人道德相符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培养学生符合社会要求,而人文教育更注重的是学生个体,培养学生的个人道德等,在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就应该将两者相统一。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老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社会责任感、公平等社会要求品质的培养,还应该将个人道德融入其中,使学生从小就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使其能够终身受益。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老师应该注重学生法制观念的培养,促进学生守法懂法的同时提高道德,在平时的生活中做到尊老爱幼等中国传统礼仪道德。在《品德与社会》渗透人文教育,老师在课程教学中将社会要求与个人道德相统一,培养新时代人才。
3.创新思维的培养
人文教育注重学生个体,培养其创新思维,而传统教学是被动式灌输,往往将学生的思维困在条条框框中,在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应该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实现开放性思维,对已知的认知具有怀疑态度。在社会发展中,人类科学的进步设想与怀疑是最重要的两个条件。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渗透人文教育,培养创新思维,需要老师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情感沟通,促进学生独特性格等的培养。在当前的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老师应该帮助学生认识社会,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发现,如在案例教学中,老师对于相关案例中的问题不能直接说出对与错,应该让学生自己来分析,有些观点也要学生自己来总结,然后老师对于学生的观点进行相应的点评。在人文教育中,老师与学生处于平等位置,培养创新思维,老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与观念,促进他们形成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4.充分发挥课程资源
《品德与社会》课程具有引导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但在教学中,老师往往只是将课程资源传授于学生,对于加强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需要更大程度的发挥课程资源。课程资源包括课内外资源,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对知识、理论等讲授,将学生结合课外生活,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社会。如在课堂中,老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课外自己去调查探究,并进行整理,在下堂课中,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也许有些学生的观点不一定正确,老师在引导他们树立正确观念的同时,不能去扼杀他们的想象空间。
2.理念因素
在不同的学校对于教育技术学的理解也是不同的,为了适应各自地区对于人才的需求以及追求自己固守的观念,不同地区的高校在培养人才的侧重点不尽相同,自此课程的设置和建设程度也有差别,有些高校更注重于专业理论的渗透于培养,认为理论认识到一定程度,实践上的阻碍就会被理论的完善所客服,因而可能忽略网络技术类和专业实习类的课程,使得理论类的课程较多,一部分的学生遭遇到过分迷困于理论的尴尬,而有些地区的高校则偏重于实践,认为理论可以不必深入苛求,通过大量的实践,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具体理解,可以弥补理论上的不足,开设一些例如“教育技术项目实践”的课程,这些课程以实践为主,它会通过实习的方法,让学生去进行一系列具体的教育技术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来让他们感受教育的方法,培养他们的教育理念与素养。而对于那些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学校,实习教学会消耗他们的人力物力,网络实践教学则需要大量的器材以及例如电力等的额外损耗,这对于他们无疑增加了巨大的负担。对此,国家应该给学校以一定的经济支持,对于教育技术学这种亚待发展的新兴学科,其精品教学的建设与实现必定是在消耗一定资金的基础上的,另外,不能让高校们以闭门造车的姿态来各自发展,而更应该加强沟通,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两者相辅相成,并且可以借鉴一下国外教育技术学的课程,根据中国学生的特点,加以改造。
二、化学潜在课程的性质
实际上化学潜在课程最大的特点在于人们的无意识作用,它是隐藏在正式课程内外的课程,未必通过教师。但化学教师可以自觉的设计实施化学潜在课程,通过自身的言行来感染学生,鼓励学生多观察,提出为什么,并能定期举办各种化学活动,学校实验室应开放,学生多动手实践,搞好学习化学的气氛,并能形成一种学校风气,一定会达到潜移默化的化学潜在课程的作用。潜在课程是一种客观存在,它的应用改变了原来大家对潜在课程性质的认识,同时人们认识的转变又进一步促进了潜在课程本身的发展,使其向合理、深化的过程渐进。潜在课程的特性表现为特色性和本然性,特色性是因为作为显性课程的计划性、政策性,所以比较容易统一,而潜在课程因为很少受外在因素的强制和约束。而潜在课程的本然性是因为潜在课程并不是通过计划和政策的硬性制定与选择,一般都实在学校生活中发生,所以认为的因素影响非常少,反而更多了一些原本的特色,这也就更加能够自然的发挥教育的作用。
三、化学潜在课程的主要功能
化学潜在课程作为潜在课程的一种,已具有潜在课程的四种功能。但由于化学学科的特点,其功能突出在德育功能和美育功能两方面。化学潜在课程的德育功能,体现可以营造出浓厚的德育气氛,同时创出优美的德育情境,给予学生潜移默化河耳濡目染的获得教育的环境。例如:在物质-空间层,现代化的实验设施、设备,美化的教学环境,在教室张贴化学家的画像、名言等,激发学生刻苦学习、报效祖国的热情;在班级的组织-制度层,多样化和富有个性的创设的教学组织形式;在文化-心理层,良好的班风,优良的教风、学风,教师的理想、人格影响等等。化学潜在课程的美育功能,可以从物质的空间层面、班级的组织的制度层面还有文化的心理层面这三个方面入手,为学生营造最浓厚的美育气氛,创设出最优美的教学教育情境,使学生在获得学习的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最大限度的获得美的熏陶。激发学生学习科学家追求真理、不怕困难、报效祖国科学精神和学习激情;营造良好的班风,优良的教风、学风,以塑造教师的理想、人格等等去激发学生的美感。
四、关于化学潜在课程的形式
化学的潜在课程从教学形式上,基本上可以分为静态的教学方式和动态教学方式两种。首先,静态教学形式,我们可以将校内或室内的化学教育称其为“静态”。通常教师在传授化学知识的时候,一般都会将化学按照发生核发展的历史演变过程,还有曾经的化学家们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所做的贡献和发挥的作用等方面都要进行比较全面的介绍与评价,或者可以结合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采用适当的、灵活的穿插方法引进化学历史等教学模式。在学校建筑物、生态环境、班级教室、学生宿舍设置等学校物质文化中,无不包含化学教育的成分。调查表明,教师中的化学板报,校园内张贴的关于化学学术报告的广告等常变的“会讲化学的墙壁”是最佳的化学教育情境。它们能使学生置身于期间,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获得教益。再比如精神形态在化学潜在课程中的应用,主要重要包括学校(或班级)的优良校风(班风)和人际关系以及化学教师的举止言行等,这些精神环境的因素集中体现了学校的历史传统,精神风貌和化学科目的特色及学校成员(教师、学生及其他相关管理人员)的目标追求、价值体系、道德情操和行为模式等,它所传载的校园精神将使每一个学生受到滴水穿石的影响。其次,动态教学形式,何谓“动态”的教学方式?其实,非计划性的化学课外活动的形式就是我们所说动态教学。采用各种课外活动是开展化学教育的方便易行而且极其容易见效的一种重要教学形式。化学课的课外活动的形式与化学课堂教学的内容是紧密联系的。我们通过采用课外活动,可以使化学学习的内容较丰富、完整并且具有系统性,利用潜在课程教学形式的活泼多样性,有助于巩固并加深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独立活动能力以及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利于学生端正学习的态度,通过课外的思考改进有效的学习方法等方面都起着非常积极的重要作用。经常采用的化学课外活动形式,主要包括比如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化学专题报告会、化学晚会与竞赛、化学课外参观以及化学展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