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德育教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1 17:15:3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大学生德育教育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大学生德育教育论文

篇1

2、功利化倾向日趋严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也变得丰富和饱满。与以往大学单纯的学习不同,当代的大学生生活也注入了功利的色彩。首先,大学生存在攀比心理。比如会比较那个同学的衣服更漂亮,包更名贵,更加热衷于参加同学聚会,给朋友送生日礼物,全然不顾自己的家庭条件。在这种攀比心理的作用下,一些同学开始更多的向家庭索取。其次,实用至上。受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影响,一些大学生通过贿赂等方式担任班干部、学生会职务,一方面为了将来找工作增加一些分量,另一方面,为了在班级和同学生活中增加话语权,为同学和班级服务讲究回报,甚至假借为集体服务,为自己谋利,集体责任感不强。再次,学习浅尝辄止,不求甚解。在课堂中不认真听讲,课后不认真复习。总是认为读书是一张文凭,大学毕业只要有文凭在手就行,毕业就希望找关系,靠门路谋求一份好的工作,而不是通过自身的努力扎扎实实去争取。

3、诚信意识淡薄。一些大学生在诚信观念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缺失问题。首先是学术作弊。一些学生平时不认真读书,但同样在考试中希望取得一个好的成绩。于是开始谋求走捷径,通过找人替考或者考试作弊等方式取得考试成就,骗得入学资格或学位学历成绩。在利益的驱动下,作弊者队伍越来越庞大,一些地方还专门出现了以赚钱、营利为目的的“职业”,至于在论文写作中的抄袭等现象更是比比皆是。其次是经历造假。在就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大学生们为了能在毕业后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就开始丰富自己的个人履历。经过包装,一个普通的学生就转变成了三好学生,具有丰富管理经验、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优秀学生干部。并且其个人履历可以根据用人单位的需要不断的变化。再次,骗贷逃贷的行为严重。由于教育体系的改革,高校收费相应的增加,虽然国家采取了奖学金制度,但是大学生在入学之初仍然需要一笔费用,在一些偏远山区和困难家庭依然无法承受学习的各种费用。于是国家为帮助大学生度过难关,设立了贷款、困难补助等相关的政策。但是一些学生在毕业后却不能主动偿还,甚至是故意逃避。还有一些家庭好的同学,出于个人的享受的目的,通过一些不正当途径出具虚假贫困证明骗取助学贷款或获取补助,这种不诚信的行为使真正困难的学生失去了救助的机会。

二、当代大学生道德缺失的原因分析

1、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失衡。在家庭中,家长过分的放纵孩子,长期生活在过分溺爱中的学生对整个道德体系缺少足够的感知。有的家长把教育责任更多的归咎于学校,认为学校就是教书育人的地方,自然也责任也有义务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全然看不到家庭的第一位教育作用,意识不到言传身教的重大意义。也有的家长把学生的学习成绩放在首位,只要成绩好,其他的方面马马虎虎就可以了,对孩子的教育存在严重误区,使学生缺少道德信念支撑。在学校中,受考试指挥棒以及就业等因素的影响,学校更倾向于把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投入到这些显性的因素上,对于学生的个性教育、心理教育较少涉及。对于学生中出现的问题缺少沟通和解释,对于错误倾向缺少纠正和疏导,于此,当学生遇到一些问题困惑不解时,遇到一些障碍需要破解时,往往手足无措,无以求援。当内心的纠结长期交织,苦闷无法排解,往往会形成自己的具有严重个人倾向的独立判断,而很多情况这个判断是负面的。

2、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一方面人们的生活更加富足,日常生活更加多彩。另一方面,各种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也直接导致了原有社会结构的变迁和思想意识的变化。一些腐朽的思想伴随着先进文化也一同涌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不断泛滥,人们的道德思想被“一切向钱看”的不良思想严重冲击着、不劳而获的价值心理以及社会上的贫富差别现象,都在悄无声息地冲击着大学校园,也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而学生的道德水平和价值观念尚不成熟,就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大学生的价值失衡。受这些思想的形象不少大学生在大学的大好年华不是用在读书学习上,而是把大量的时间用在了声色犬马、个人享乐上,思想道德滑坡,个人意识淡薄,理想信念迷失,严重的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3、学生自身的客观原因。受当代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大多数学生只是被动的机械的学习,对于自身的发展前途缺少清醒的认识,对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缺乏关注,对政治冷漠,共同理想和价值追求弱化,更多的把自我满足当作是人生的全部目标。生活缺少主动性、积极性,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精神生活空虚。思想上放松自己,在物质上耽于享乐,过分陶醉于自身的享乐中,贪图安逸,把享乐当做日常生活的全部,呼朋引伴,醉生梦死;热衷网络,逃避现实,在不切实际的虚幻世界中寻找精神慰藉。虚幻的世界中游离过久,就会出现与现实脱节现象,一些大学生变得冷漠和与他人生活的隔绝,生活在自我封闭的小圈子。一切以自我利益为中心,一切以自我的得失作为评价事情的标准,过度关注自我利益的得失和满足,他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则置若罔闻、全然不顾。

三、加强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几点意见

1、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大学德育教育中。“中国传统文化是生成高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丰厚土壤”①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哲学,蕴藏着大量健康的伦理道德观,用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滋养学生的心灵、丰富精神世界,对于培养健全的人格,矫正不正确的认知,为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注入新鲜的营养,为他们提供理论依据和思想源泉。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大多会以经典著作的方式留存后世,如《论语》等,认真学习和熟读这些国学经典,把这些著作同个人的知识结构、行为方式、社会习俗结合起来,广泛结合并加以恰当的衔接,不仅有助于文化素养的积累,也同样有利于道德修养的培育。同样,在大学教育中也可以利用现代媒体技术,将一些优秀的作品搬上荧屏,增加大学生教育的生动性,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向学生传递了正能量。

篇2

二、大学生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结合遵循的原则

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二者的结合教育应该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和原则。第一,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结合首先应该以教育性与管理性结合的原则为基础。教育性与管理性相结合是指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既要采用说教式的教育手段,又要在一定程度上采用强制性的措施,将二者有效并用,才能在大学生的法制与道德教育中取得较好的效果。大学生道德教育主要侧重于对大学生进行思想的引导,而法制教育则重在对大学生行为的规范上。坚持教育性与管理性相结合的原则就是要对大学生进行耐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又要合理科学地规范大学生的行为,使二者形成统一,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第二,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结合应该秉承自律与他律结合的原则。自律是道德的主要特征,它支配着人的心理活动,可以说是人灵魂的“指南针”,决定着我们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他律是法律的主要体现,它是由国家制定的,并且采用强制力保障实施来调整社会关系的规则与规范。自律和他律从表面来看是对立的,但二者在本质上是对立统一的,自律是他律所追求的结果,而他律是自律的必经过程,二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互相转化,因此,要实现大学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结合,需要坚持自律与他律的有效结合。第三,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结合要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结合的原则。大学生和教师之间不是主导与被主导的关系,而是处于平等的地位,他们二者都具有主导性和主体性,不是主客体的关系,法制与道德教育的过程是师生互相施加影响、相互发展的过程。在高校要坚持这一原则,就要辩证地看待和处理师生之间的关系。

篇3

生存教育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变化。大致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生存教育是教人懂得生存的规则,并且利用这些规则达到自己的目的;第二种观点认为生存教育即“做人教育”,即首先要满足做人的最基本需求,然后还要学会适应社会需要的其他技能;第三种观点认为生存教育就是要发掘人类的各种潜能,以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发展需要。总的来说,生存教育在社会主义国家制度下,就是对受教育者在生命意识、生存知识与能力、生活观念与生活价值意义等自然生存能力和社会生存能力方面进行的系统而全面的教育。对于大学生来说,生存教育不仅强调生存基本技能的训练,更要注重于社会生存能力的训练。即包括学习能力、适应能力、管理能力、沟通能力、情感控制能力等多方面的训练和提高,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二)生存教育的德育价值取向

首先,德育与生存教育都是以促进人的生存、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目标的。在以往对生存教育概念的理解中,侧重于对生命存活的理解,所倡导的价值取向就是对生存技能、生命存活技能的重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生存教育不能仅局限在对生命存活、生命价值的训练,而应是对生命、生存和生活教育三位一体的训练。以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三生教育”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它的价值本质就是要实现生命价值的本源性回归,建构生命价值理论的核心。实际上,现代教育的发展过程,其本质上就是一个培养个体从“现实生存”到“价值生存”的过程。马克思曾经指出,价值“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表示物的对人有用或使人愉快等等的属性”。可见价值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是客体的存在对主体需要的满足,也是主体追求的目的,由此看来,生存教育的价值有两个基本属性,对社会发展的满足和对人作为个体需要的满足。生存教育的德育价值取向关乎着社会发展的方向,注重国家与个体的命运统一。大学生生存教育的本质是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其指导下的社会生存技能。因此,德育价值取向是大学生生存教育的根本所在。

二、德育价值在生存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一)大学生生存教育是生存实践实然性与德育价值目标应然性的有机统一

人的个体生存是人在这个世界上的最基本存在,生存的本能使得人类会通过自身与外在环境(自然界)的不断斗争从而获得生存的知识和技能,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历史中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在西方哲学史上,存在主义哲学流派的克尔凯郭尔、萨特、尼采、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等都曾对“生存”进行过深刻的阐释。“马克思强调要从实践上去理解即人的对象性的生存实践活动是对象人化的活动,同时也是人对象化的活动”。马克思阐述了生存实践的实然性,即人的生存实践与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而且生存并非简单意义上的“生命的存活”,而是指“生存着的存在”。这种“生存着的存在”是人类生存的高级状态,也是生存实践实然性特征的体现,它是生存教育的重要标志,大学生生存教育作为生存教育的一部分,理所当然具有生存实践的实然性特征。同时,大学生生存教育又具有德育价值的应然性特征,他们的思想虽然还有着过渡性和不确定性,但基本已具备成熟的思维和理性的判断,因此更应注重其德育教育。

(二)大学生生存教育是个体存在性价值与群体社会性价值的有机统一

在人类发展历史中,无论作为群体物种,还是作为一个单个个体,都为了能够存在下来而顽强地生活着。然而,在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价值法则指引下,常常把人类个体的生存价值无限放大,从而忽略了群体的社会价值。大学生生存教育正是基于个体存在性价值和群体社会性价值的有机统一,在尊重个性特征的同时,更多的通过生存教育途径和社会实践活动,学会基本生存技能,将社会规范内化于个体技能中,做到个体存在性与群体社会性的有机统一。

(三)大学生生存教育是个体梦与中国梦的有机统一

生存教育的实质就是对受教育者的培养与训练,它通过一种实践性和生存性的教育方式使个体在客观世界中获得满足,即存在感和价值感,生存教育是一种帮助个体实现自己的愿望和梦想的途径。党的十提出了“中国梦”的伟大构想,2012年11月,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定义“中国梦”;2013年3月,再绘“中国梦”,并寄语全国广大青少年“要志存高远”;2013年五四青年节,参加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实现中国梦、青春勇担当”主题团日活动时指出,党始终重视青年、关怀青年、信任青年,让更多青少年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每个中国人的梦。“个体梦”是构成“中国梦”的一块块基石,是“中国梦”实现的前提;要想实现“个体梦”和“中国梦”的有机统一,就需要一个能够融通国家与个体之间通道的有效途径,那就是生存教育。因为生存教育是立足于个体的生存基础之上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德育价值取向,即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优秀群体,影响着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青年的梦想只有和国家民族的梦想交融在一起,触动并点燃这一群体内心深处的“中国梦”,并使其“认同中国梦、践行中国梦、实现中国梦”。

三、加强大学生生存教育中德育的具体途径

大学生生存教育的主体内容是思想政治道德教育,是对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而且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实到生存教育实践中,通过实践性和生存性的形式,使之内化为大学生的内心信念。具体来说有如下几个途径:

(一)给予“中国梦”背景下的生存理论与价值引导

自从提出“生存教育”这个概念,学校都在积极探索生存教育的模式和途径。有的认为生存教育就是安全教育;有的认为生存教育是素质教育;也有人认为生存教育就是对基本生存能力的培养。虽然这些提法都不无道理,但缺乏一种理论上的把握和分析。生存教育在中国制度文化背景下,应该以“中国梦”这一伟大构想作为生存教育的理论基础与价值引导。从生存教育的理论基础上来看,其基本理论应溯源到哲学上的“生存论”与马克思关于人的的全面发展理论。马克思认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这表明了马克思的观点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是社会存在的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目的。其关于“全面发展”的论述是人的体力和智力同时完善。强调生存知识和能力是人的综合素质的重要部分,这正是中国化理论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最新的中国化理论提出的“中国梦”伟大构想中,对青少年群体提出要“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更是对生存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与价值引导,从德育价值目标上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大学生生存教育更是要牢牢把握“中国梦”这一时代背景,将其作为生存教育的理论基础与指导思想,深入贯彻“生存教育”的理念,加大社会实践的力度,体现生存教育的特色,从生活实践中提高生存能力。

(二)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我国,人们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科学的认知,即使是在大学校园里,也是在马加爵等恶性事件发生之后才意识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严重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生存教育的视角就是从生存教育的角度,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

(三)加强校园实践教育

大学生生存教育的一个本质要义就是要“学会生存”,一方面是强调基本生存技能,如逃生技能、急救技能和危机处理能力等;另一方面强调的是对生活新环境的适应能力、管理能力、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而校园实践就是培养这些能力的重要场所。校园实践是知识学习与能力发展的和谐统一,对于生存教育来说是一项重要内容。2013年7月,四川大学举办了学生社团发展论坛,校长谢和平对学生社团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高校应重视学生社团工作,将其视为社会实践的平台;二是建立和完善大学生社团组织,鼓励支持学生积极参与到社团活动中来;三是对社团的发展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对学生社团管理抓落实、抓实效。

(四)加强校外生存训练教育

对于在“应试教育”传统背景下的大学生,急需提高的就是基本生存技能,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会弹钢琴不会洗袜子”“门门成绩优秀,却不敢一个人出门旅行”等大学生新闻案例,更不用说那些泼熊、杀死室友等恶性事件了。因此,当代大学生生存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校外生存训练。一是校外社会实践。校外社会实践指的是大学生利用假期或者校外实习期间,进行有目的有任务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中国人民大学进行的“千人百村”全国社会大调研,其继承“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光荣传统,秉持“实践出真知”的坚定信念,深入田间地头、了解乡村风貌、调研基层民生、体悟农民生活,展开了一场与农村和农民零距离接触的社会实践活动。二是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指利用业余时间,利用自身技能和资源,积极热心地为社区、社会提供无偿的援助的行为。大学生生存教育通过志愿服务的形式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公益精神、公民意识,从为他人、为社会的无偿服务中获得生活经验和技能。三是职业实习活动。大学生生存教育最终的目的就是培养出一个合格的社会需要的人才,这样的人才不仅需要良好的智商和知识储备,更需要情绪管理和人际交往等能力。因此,大学生必须深入到社会生活中,才能培养出良好的社会生存能力,通过参与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使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得到巩固和发展。

篇4

(二)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引导和监督

为防止大学生受到极端错误言论的影响,必须健全网络社会管理机制。及时全面掌握网络舆论,正确疏导负面舆论。高校要积极进行自身的网站建设,学生在学校上的最集中的网站就是校园网,因此校园网要做到提高吸引力,努力摸索大学生所喜爱的方向。要及时关注像贴吧之类的公共平台,了解他们的舆论兴趣点和思想方向。建立学校自己的微信平台,吸引学生参与这些公共平台。

(三)结合专业课堂,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大学生课上课下手机不离身,24小时随时随地用手机上网。然而这种行为大多数无目的性,也就是说,学生不是有意识的寻找自己想要的信息,而是被随便什么信息牵着视线走。所以,高校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喜欢使用手机上网这一特征,引导学生关注网上的某些有益资源,经常给学生推荐网上的文字视频图像,或者布置作业让学生带着疑问去搜索网上关于某个话题的信息资源。这样把学生从混乱无意义的八卦焦点中抽出身来,养成主动寻找有意义的网络话题的习惯。

(四)结合思政理论,解读网络舆论事件

教师可通过结合思政理论,解读网络舆论事件,使枯燥的理论生动化、生活化,进而更好地帮助大学生提高实际处理问题的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实际效果。教师可以通过和学生一起分析一连串的网络相关事件,启发学生用客观的方法理性地观察社会,洞察事物发展的规律和本质,不被一些错误思潮所误导,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五)梳理各种信息,拓宽知识视野

每天海量的网络舆论充斥着人们的眼球。然而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他不为人知的历史渊源,教育工作者可以把网络舆论中一些横向的、孤立的事件拿来,告诉学生们这些事件共同的历史脉络,使学生的视野向纵深拓展最终于生活中、实践中和课堂中潜移默化的实现人生观与价值观的确立。

(六)引导学生自我教育,挖掘参与网络舆论时出现的问题

篇5

1.社会发展大环境的影响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社会转型是最大的时代特点,也是各种问题和矛盾的凸显期。这一时期人们的道德意识最容易产生负面变化,导致社会道德层面断裂。西方思想不断侵蚀和影响人们的思想,拜金主义、极端自由主义涌入社会主义阵营。大学生在价值观的形成阶段面临众多的价值选择。他们在缺乏正确引导的情况下极容易走上偏路,甚至是错误的道路。而此时学校教育恰巧没有及时跟进,由此导致了大学生德育建设的不足。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学生入学以来一直专注知识的学习,以提升成绩为己任,以能考上重点中学或者名牌大学为荣耀。而这些重点中学和名牌大学选择学生的标准只有成绩。这种教育上对思想道德的极端不重视导致当代大学生没有受到过正规的启发式道德教育,出现这些感恩缺失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2.学生压力过大,无暇顾及感恩教育

自1999年高校实施扩招以后,我国在校大学生人数屡创新高,说明高等教育已经由原来的精英教育变为现在的大众教育。人数的激增需要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但我国经济建设的步伐与高等教育发展并不同步。当我国的经济增长点还主要依靠简单的加工制造业拉动的时候,大批大学生已经接受完教育进入就业阶段。众所周知,在一个以简单的加工制造业为主的经济环境里,低素质、低学历的人才就可以胜任大部分工作。因此,很长一段时间形成“人才过剩”的奇怪现象。社会为大学生提供的就业岗位与庞大的就业大军之间极不平衡,这就导致大学生之间竞争激烈。同时,千军万马考公务员的社会现象,也导致家庭教育的投入无法收回。总而言之,生存压力、就业压力成为大学生最大的困扰,他们已经无暇再顾及德育和感恩了。

3.德育中对感恩教育的疏忽

德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感恩教育。然而,当前的德育主要体现为思想政治教育,而思想政治教育又过多地体现为形势政策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感恩教育在整个高校德育中被一笔带过,高校思想政治教师仅用一节课,甚至几分钟的时间就将这一内容介绍完毕,导致德育中感恩教育的缺失。

二、提升大学生德育建设水平的对策

1.培养知恩意识

德育中应将培养大学生的知恩意识列为教学目标。意识对行为的指导作用应当在感恩教育中有所体现。马克思认为,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对他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会产生重大影响。感恩首先得知恩,所以,通过德育应当让学生意识到别人对自己的付出并非理所当然,当接受别人的帮助时应当心存感恩。只有内心体会到感恩的温情,他们才会在别人需要帮助时伸出感恩之手,这样也才能在大学生中间和社会中形成良性循环。感恩意识的来源是多渠道的,大学生获得感恩意识的主要渠道便是课堂,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科学知识。但是在目前高校没有设置感恩教育课程对大学生进行专门的感恩教育。同时由于评估和测试上的不可操作性也使得众多高校不得不放弃这一内容的教育。针对这种不足,政府教育部门首先应制定大学生德育纲要,要突出感恩意识的重要性,明确要求各高校应当设置并具体实施专门的感恩教育。编制相关的教材或者添加思想政治教育教材中的章节对大学生进行专门的感恩教育,并探索相关的评估手段。评估应当延长时间范围,不限定在在校期间,即使大学生毕业之后出现违背诚信的行为也应当追究毕业院校的责任。在这种约束下高校感恩教育方可形成动力。

2.设置系列的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应设置感恩教育主题。活动开展中尤其要注重针对特殊人群,例如接受社会帮助的人,享受国家助学贷款和各类补贴、补助的学生群体等。我国高校中对贫困学生的感恩教育已有开展的先例,并且越来越普遍。但是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还没有走上规范化道路。据中国新闻网公布的数据,目前我国有高达527万的贫困学生,他们大多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对这一人群的感恩教育是需要格外加强的。但这并不是说针对其他学生的感恩教育就可以放松,每一名大学生都应当懂得感恩。为此在校园系列文化活动中可以举办演讲、讲座、文艺晚会等形式的活动,让曾经接受过帮助的学生讲述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以便在校园中形成良好的氛围,增强学校感恩教育的效果。

3.感恩教育要从细节入手

加强感恩教育可依托制度载体。制度的能动性是规范和提升感恩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执行制度同时也是遵守道德准则的一个准绳。战略决策往往需要好的执行权支撑,若执行权滞后也容易导致战略决策的失效。以制度体系为支撑,营造一个充满感恩教育的环境,是大学生德育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具体而言,在大学校园内可以悬挂感恩标语、制作新颖的条幅、设计宣传栏、校园人文景观等,突出全方位的“感恩”主题,营造良好的校园感恩文化。这些细节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也可以很好地体现出高校对感恩教育的重视。

篇6

(二)完善和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需要。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等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密切的关系,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和要求。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与发展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更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方向指导和思想保证。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借鉴积极心理学的成果,将积极心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整合在一起,融会贯通,以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为切入点,丰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二、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与借鉴

将积极心理学整合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需要关注大学生身上的积极力量,可以从价值取向上、方法上和实践上三个方面达到两者的统一,从而为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借鉴。

(一)价值取向上,尊重个体,以人为本。在价值取向上,积极心理学注重培育人的积极力量,追求个体的自我塑造能力,充分尊重个体,并善于挖掘个体固有的积极潜能。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这种价值取向不仅符合当前大学生要求自主自立的心理,同时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遵循的一个价值取向。这种尊重个体发展的价值取向可以充分认识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和个性心理,更好的引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积极效果。

篇7

能够全面真实地反映调查对象和调查目的的具体情况,在实践中常常使用,对研究目的的达到有直接和积极的作用。笔者针对本文要解决的问题,利用自己优势,取张家口学院本科、专科学生各100人左右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具体涉及:学生年龄、性别、爱好、对体育课的认识、体育课是否能够对道德品质起到作用及体育授课教师是否进行过德育渗透教学等。通过调查问卷结果分析,我们得出了一些结论,并经过研究讨论,初步有了一些解决建议。

2访谈法对个别具有代表性学生进行访谈式调查

这些代表性的调查对象在选取时带有一定目的性,比如特别惧怕体育课程的学生、对体育课没有兴趣持无所谓态度的学生、对体育课特别喜欢而自己专业成绩较差的学生、体育课成绩和其他科成绩均十分优秀的学生等。在学生选取上也注意到了男生和女生选择,尽量能够使访谈对象能够代表一部分同类型学生。在访谈方式上,不能正襟危坐,容易给调查对象造成压力。所以在访谈时,一般在课间或其他休闲时间,一般不用笔本进行细致提问和记录,这样就给访谈结果记录带来一些困难,为了保证学生访谈内容能够尽快真实地记录下来,访谈问题一般简单和直接,并通过不同时间、不同问题进行多次访谈,结束后迅速整理记录,从而达到了访谈调查目的。

3教育实验法

在初步进行了本课题的一些调查后,笔者开展了一些教育实验活动。有了一定的调查结果并进行了研究和讨论后,有了一些初步的建议和想法,这些建议和想法能不能够在实践过程中起到预期作用,能不能够通过实践的体育教学渗透德育,同时又在德育的影响下带动和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这些都能够在教育实验过程中有所体现。笔者利用不同项目的体育课堂进行了一些实验,将一些有效和积极的结果进行了比较记录,对本课题的研究目的起到了直接的作用。

二.结果分析

1调查结果分析

1.1通过调查问卷

将问卷具体问题进行了整理整合,大项结果统计如下:无论是本科还是专科学生,样本选取的对象从年龄和性别比例上大致相似,爱好比例上也无大区别,对体育课的认识和体育和德育的关系中也得出了几乎一样的结论,那就是体育课是有用的,但是对学生个人的品德和性格的影响上看基本处于无伤大雅状态,没有发挥体育课德育作用,体育教师在授课中也基本上着手于实践动手方面,对德育并没有加以应有重视。

1.2对访谈结果的分析

访谈记录1:对象为特别不愿意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访谈对象是一位女生,每每到体育课参加运动的态度不甚积极,总以各种身体不适的理由缺席,身体瘦弱,眼神迷离。对问题往往回避,觉得体育课对她而言可有可无,没有什么作用,对品德更加没什么影响。访谈记录2:对象为对体育课无特别兴趣的学生。访谈对象为一位女生,体育课参加程度一般,偶尔以身体问题缺席上课。体育课对她而言是一门必须要拿到学分的课,但是课程分数高低无所谓,及格就行,不影响毕业拿学位就够了。体育课不会影响道德形成,只是身体健康的问题。访谈记录3:对象为对体育课特别感兴趣的学生。访谈对象为一位男生,体育课程参加积极,从未缺课,而且在课余和闲暇时间大多会进行多样的体育活动,体育成绩突出,专业课成绩一般。访谈过程中眉飞色舞,围绕体育内容的话题多样,能够看出对体育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认为体育课程不仅有利身体健康,而且能够让人培养进取、坚持的生活态度,更能注重团体协作。从选取访谈记录中可见,这些学生能够基本代表一部分学生态度,其中访谈记录1和3的特征学生数量都不多,说明在大部分学生心中,体育课和其他课程一样,都是为了拿到学历学位的必经途径而已,具体说到能不能够影响到性格形成,道德品质的影响,就更谈不上了。

1.3对教育实验结果的分析

笔者在拿到调查结果后,经过研究,选取了两个不同专项体育班级,进行了德育渗透的教育实验,在此以羽毛球专项课程为例。笔者在羽毛球专项体育课程中选取了两个班,实验班着重渗透了机智、灵活、拼搏、协作、团队、守法等意识。在授课过程中积极与学生交流,采用多媒体的授课手段,不仅介绍具体的羽毛球的运动知识,而且让大家观摩著名比赛、分析比赛背景和运动员的积极品质,讲解违规违纪行为,让学生们全面地了解运动的本质和目的。在实际动手过程中摒弃了单纯的模仿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单个辅导,尽量地深入他们的性格内心,找出需要改变或提高的弱点,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鼓励。课后还让学生们写一写、说一说上课的感受、克服的困难和取得的进步,这样可以直接地把握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在一段实验时间后,试验班级与对照班级进行比较后发现,试验班级的学生上课态度更加积极,能够按时上下课,请假人数大大减少,完成基本项目的各项技能更加熟练,分析态势和问题的果断性灵活性大大提高,并且乐于与人分享、乐于协助他人,试验可以说是成功的。

三.结论与建议

在高校的环境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人生观价值观,但是容易为客观不特定的因素所影响。相较于那些在课堂上主要依靠听、读、写的课程,在体育教育过程中,学生各种各样的观点、信念、情感、意志和态度容易表现出来,如果体育老师能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接近学生,就更容易了解学生思想状况,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内容,反而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让学生在体育拼搏竞争的过程中产生荣誉感、责任感;在体育锻炼提高过程中培养积极进取、轻易不言败的意志;在了解运动规则制度的过程中了解规范的公正、诚实的意义;在集体配合过程中体会团体的力量、协作的功效等等。做好高校体育教育德育渗透,对学生而言,无论是身体素质和道德品质都会得到巨大提高。所以在高校体育的教学过程当中,不能仅仅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提高、获得优良比赛成绩,还要将高尚的体育道德风尚品质融入其中,让学生各种素质得到全面升华。要做到这些,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制定全面而有重点的科学教学计划

为了获得最满意的体育教学效果,就需要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按照一定目标、原则、程序和方法对体育过程中的德育进行规划。首先,要明确德育目标,这种目标不是大而空的,而是具体可操作的。比如,将集体协作意识、竞争意识、拼搏进取精神、遵纪守法等等教育目标列出,一堂课的哪些方面可以涉及哪些品质的培养,要用一些特别方式让学生向着这些方向发展。其次,制定教学计划不能依照传统,只将时间和授课内容排列,还要讲训练、项目、时间和德育目标融为一体。在有这样科学全面的目标前提下,来设计和制定行动方案,保证在课堂教学顺利完成的同时,还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的道德教育,培养了积极正确的品格。第三,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采用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传统教学方式无法完成或者效果不佳的情况下,就应该积极寻求其他教学方式,用什么样的方法加强什么样的德育效果,在进行教学安排的时候都应该有所考虑。要采取那些针对性强、效果优良的方式,全面地完成体育教学。

2注重课堂的教学

首先要有良好的授课环境,寓情于教,形成良好的课风;其次要挖掘出每次课的德育侧重点,结合体育知识进行形象化、具体化的德育;再次,一定要组织好教学方式和手段,调动学生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注重以下几点:首先,注重仪表和言行。一名体育教师应该庄重严肃,同时也要体现出健康和朝气蓬勃。其次,在组织教学中应该充分做好课前的准备,这些准备出了认真备课外,还需要有序布置场地和器材,指导学生收拾和整理器材,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遵守纪律的集体观以及爱护公物的良好品质。

篇8

二、班主任是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咨询师

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德育的重要内容。当代大学生从总体来看是积极向上的,但在他们成长当中也会经常出现一些消极、退缩、不负责任等现象。在学习上,想不劳而获,遇到困难缺乏信心和勇气,心理脆弱易产生消极情绪;在生活中,自制能力差,缺乏团队合作精神,我行我素。有些学生只能被表扬,不能被批评;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这导致个别学生因参与活动失败或被拒绝或考试成绩不理想等而走绝路。班主任作为一个对学生全面发展负责的角色,作为一个与学生联系较多的师长,利用其工作优势,应肩负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甚至是心理咨询的责任,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导师。班主任工作的空间广延性和时间连续性,使得他们可以十分便利地、适时地把握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全面情况,进而能够为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班主任工作任务之一就是教导学生学会做人,这项德育工作主要是一种以心育人、以人育人,进而提高人基本素质的精神劳动。心理健康教育正是以心育心、培养优良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的教育;所以,班主任应有效地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发展是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基础。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该是一个有心人、细心人,在与大学生接触过程中,要不断细心地、敏感地把握学生内心深处的一些细微的变化,进而及时有效地运用心理疏导的方法对大学生的学习、消费、交际、择业、危机等方面进行指导,这样既能弥补大学生远离父母、缺乏家庭教育的不足,又能缓解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压力。大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离不开科学有效的心理疏导,离不开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的心理训练。虽然已经步入了大学阶段,但有的大学生对自己的心理发展状况、情绪体验状态、意志品质特点等有时认识得并不是很清楚,他们有时会感到困惑、迷茫,不知怎么面对现实或走不出困境。作为班主任,可以通过教学活动、班级活动、社团活动,以朋友的身份融入到大学生的生活中,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惑,与他们一起体会、共同感受,加深彼此间的沟通交流,进而相互了解,获得感情上的共鸣、心灵上的共振。在此基础上,学生才会敞开心扉,向班主任吐露他们的心声,在把内心的不安与焦灼向老师倾述的同时,也得到了心理宣泄。这不仅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营造一种和谐的人际交往氛围,而且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这种良好的人际交往氛围也来自于班集体,而良好班集体建设的主导者、领头羊是班主任。班集体是大学生入学以后第一个正规的群体,在这个集体中,大家一起活动、学习,互相感知彼此的情感、认知,相互之间影响很大。大学阶段,虽然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较强,但他们仍然需要被集体接纳、认可。良好的班集体能满足学生的这种归宿感和安全感的需要。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有利于促进同学间的相互了解,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氛围,进而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人际交往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同时,学生会从这种良好的人际关系中获得鼓励、信任、支持和安慰,从而产生愉快的心理体验,并在增强集体意识、集体责任感的情况下,产生热爱集体的积极情感体验。这样就避免了因人际关系紧张而导致的心理挫折,也避免了因为孤独与被排斥而产生的心理障碍。

三、班主任是大学生良好道德素养提升的督导者

一个人的基本道德素养的形成应从小抓起,到了大学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接受教育程度的提高,道德教育对于青年一代来说不是最主要的;但从目前大学生成长中表现出来的基本文明礼貌素养来看,其基本道德素养的提升仍值得关注。对此,班主任的作用不可忽视,班主任是大学生基本道德素养提升的督导着。班主任的工作角色特点决定了其应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接触学生、了解学生。在学校师生关系中,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最为密切,所以,更易于进行思想感情的交流、更易于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班主任对每个学生的个性、能力、同学关系、家庭状况及其他问题能很好地了解、掌握,在此基础上,班主任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利用各种机会,有计划地针对每个学生进行教育指导和帮助。

篇9

2心理教育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2.1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现在的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过程中,是树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在心理上产生剧烈的变化,目前在我国,这个问题还是比较严峻的,因为心理问题,阻碍了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有一小部分甚至不能够和人正常交往,对未来没有信心,更严重的甚至造成了严重的心理问题,危害到社会的安定。将心理教育应用在德育教育中,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地发展。

2.2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当代的大学生在高校中学习,不仅是在学习专业知识,更是在智力、体力双方面的发展,更加是健全人格的形成过程,这方面是现代大学生最应该具备,也是要适应社会的最基本的要求。但是当今的大学生心理方面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有道德沦陷的,有人格不协调的,有价值观不积极的,还有审美意识偏差的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应该经过思考进行解决的。在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中,将心理教育的原理融入进去,在进行正常德育教育的同时,也对学生人格进行积极的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3促进学生一系列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经过相关的研究,我们发现,相对于知识来说,一个良好的心理、道德品质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更加深远。事实上,人的身体的各项机能都是通过大脑和心理因素的配合作用形成的,学生有了坚定的意志和专注的态度,就一定能够将学到的知识进行强化,并且内化成为良好的道德品质,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高校的德育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进去,将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观念为主要任务,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德育教育的不足,将德育的风采充分展现出来。

篇10

二、认知理论视角下大学生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基于认知理论的视角,大学生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道德认知水平相对较低、道德认知过程缺乏主动性和道德评价标准缺乏合理性等。

1.道德认知水平相对较低

从社会道德和个人道德的角度,可将道德认知的内容划分为两个类别:第一类是对社会公共道德的认知;第二类是对个人自身人格道德的认知。大学生只有形成了这两个方面的道德认知,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按照科尔伯格的观点,人的道德认知水平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他将道德认知水平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前习俗水平,此层次道德认知的主要特征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交流意识与权威意识;第二个层次是习俗水平,此层次道德认知所体现出来的特征是懂得换位思考问题,具备一定的交流意识,但社会价值观与道德观严重缺失;第三个层次是后习俗水平,其所体现出来的道德认知特点是道德主体开始坦率地考虑社会公共道德准则,并将个人道德准则很好地融入其中,具有良好的契约精神。一般而言,我国大学生已经步入了成人阶段,属于成人群体,相对开放的大学校园也使得大学生的生活处于半社会化状态,有些大学生甚至在大学期间就走入社会,比如工作、生孩子等等。基于此,从应然的角度来看,大学生道德认知水平应该已达到后习俗水平层次。但从实然的角度来看,当前我国大学生的总体认知水平仍处于习俗水平,他们懂得换位思考,具备了交流的意识和能力,但缺乏鲜明的社会公共道德感。在道德实践中,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期待奉献与收获能够兼顾,“利己但不损人”是很多大学生所奉行的道德准则。这反映出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观呈现出功利化的倾向,其所体现出来的道德认知水平偏低。

2.道德认知过程缺乏主动性

从前面的论述可知,道德认知本质上是一种自发的心理活动。因此,道德认知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必须由相关主体主动来完成。目前,我国大学生道德认知的过程,更多体现出被动性。在以90后为主的大学生群体中,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而相对于非独生子女而言,独生子女在家庭生活中往往会受到特殊的照顾,不仅仅有来自父母的关心,还有来自于双方四个老人的特殊“照顾”,相对优越的成长环境使得他们即便进入大学之后,与社会接触的机会也十分少,家长往往只关心子女的学业,而对于子女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往往缺乏有效的引导。不仅如此,即便是有些家长在家庭生活中对子女进行了相应的道德教育,但基于他们的成长经历,往往也会教导孩子以利己和保身为主。这使得大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后,在对道德问题的判断上,往往缺乏主动性,要么是遵从父辈的教导,要么是随大流,以至于有些大学生甚至将一些非道德的理念视为道德潮流,由此导致的后果可想而知。

3.道德评价标准缺乏合理性

道德认知的过程必然涉及道德评价。只有在合理的道德评价标准范围内,大学生才能对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进行一定的预判,才能对道德的本质有一个较为全面而准确的认识,进而使得其最终所选择的行为符合基本的道德规范。当前大学生道德评价中存在的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道德评价标准十分单一,无论是对他人进行道德评价还是对自身进行道德评价,大学生们习惯于简单地以好恶为评价标准,如此缺乏合理性的道德评价标准使得他们在道德认知过程中显得无所适从。从根源上看,大学生道德评价标准缺乏合理性的背后所反映的是西方社会价值理念对我国道德理念的冲击,我国原本有着优良的道德传统,经过数千年的沉淀,已经形成了固有的道德评价标准。然而,自改革开放以来,西方先进的生产力在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其价值理念也冲击着我国传统的道德伦理体系。笔者认为,重构大学生道德评价标准体系,是认知理论视角下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突破口。

三、认知理论视角下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路径

应针对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将德育过程与认知过程相结合,加强主体性教育,建立并完善大学生道德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认知理论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1.应将德育过程与认知过程相结合,提高大学生道德认知的水平。

具体来看,可以在高校道德教育的六大环节中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高校道德教育的六个环节如下:一是注意和预期;二是激活原有的道德知识;三是选择性知觉;四是工作记忆;五是新道德信息的巩固与转化;六是道德知识的转化。在第一环节和第二环节,高校道德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情感陶冶、师生谈话和理想激励等方式激发大学生对高尚道德境界的追求,以增强大学生学习道德知识的积极性。而道德教育的第三和第四环节,是大学生道德知识重新建构的过程,高校道德教育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逻辑分析法对道德认知的三个层次进行深刻剖析,以促进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向更高一级的水平发展。在道德教育的第五和第六环节,高校道德教育工作者要积极组织学生进行道德实践,让他们在实践中反思自己的行为,磨砺自身的道德意志,以此强化道德认知的过程。

2.加强主体性教育,发挥大学生在道德认知过程中的能动性。

所谓主体性教育,就是要充分尊重大学生在道德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打破过去大学生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总是处于被动地位的局面。在科学发展观提出之后,我国高等教育已开始转变过去的灌输式教育模式,落实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这在客观上为主体性教育的开展创造了条件。这就要求高校道德教育要转变过去“师道尊严”的理念,关注学生的道德知识学习需求,在课堂上营造平等、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与此同时,高校道德教育还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比如可以由教师引出相应的道德案例,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如此既能提高学生参与道德教育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也能够逐渐使学生将道德知识内化于心中。

篇11

引言

探索语文教育与真善美教育的融合途径能够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大学生内在品质的升华,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养成。我们需要积极地发现语文教学的本质,发掘语文教育背后的人文魅力,从语文教育的知识层面、理论层面、道德层面启发大学生对于人性中真善美的思考,促进大学生优良品质的养成,我们将从实际的教学工作经验出发,结合语文教育的理论知识,探索语文教育与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的结合途径。

一、语文教育与大学生真善美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语文教育和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的融合具有多方面的实际意义,有助于培养社会迫切需要的具备美感的全面人才、发掘语文教育中的真善美的本质,分别表现在:首先是为了捍卫语文学科的尊严,由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于科技型人才的需求,忽视了大学中语文学科的重要性,通过语文教育与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的融合发掘语文教育在学生精神层面的影响力, 是捍卫语文学科尊严的途径之一。但是当前缺乏对于语文教育的这一研究,没有系统的理论和科学的支撑,语文教育对学生真善美教育的影响还不够,为此我们必须探索相关的融合途径改善这一问题;其次为了加强自身的修养需求,充分地认识到语文教育的全面性,克服对语文教育的狭隘认识,无论是语言、文章、文学等语文方面的研究综合到“语文教育真善美探讨”的根本上来,这是一个关乎修养和心灵的改善过程,从语文教育的基础教育过程来提高受教育者的修养,无论是从加强“德”的修养,还是知识面“智”的加强,或者对技能的提高“才”的改善,都是语文教育对于受教育者修养的提高。

二、语文教育与大学生真善美教育融合的具体思路

(一)知识层面与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相融合

语文教育与真善美教育的融合方式首先是通过知识层面展开的,毕竟知识是语文教育中非常关键的教学目标,通过语文知识、文学知识等的探索和发现来寻求和真善美教育的结合。所谓“真”,我们可以理解为真诚或者对真理的追求,就语文教育的过程本身而言也是对真理的求知过程,在语文教育的过程中获取知识以及相关的能力,这也是语文教育的基础工作,一方面提高了受教育者的文字理解能力,另一反面能够帮助被教育者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并且通过对语文知识的获取和理解提高自身的智力水平,表现出了语文教学的基础性和大学生真善美教育中“真”的结合,求真是语文德育教育、美育教育中极其重要的一点,对于被教育者的人格养成和创造型人才的发展有着非常重大的帮助。对此,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考虑,分别是受教育者的知识、能力、智力。文知识包含了很多,主要的内容是以语文为主体的相关知识和经验的总括,系统地来说有语音、文字、词汇、逻辑、文学等方面的知识,语文教育要想通过知识层面促进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的发展,就应该更加注重知识层面的传授,大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过程能够促进语文能力的发展,为此语文教育应该将知识的学习和教育贯穿到整个教育的阶段中,语文能力是一种利用语言来获得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阅读、写作、沟通等方面。文教育想要健全人格和塑造创造型的人才就必须注重语文能力的提高,通过语文知识教育促进受教育者语文智力的不断提高,从而全面地提高受教育者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沟通能力,通过知识的教育环节的设计和安排全面地促进大学生的人格塑造。

(二)理论层面与大学生真善美教育融合

从教育学理论层面探索与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的融合,即只要通过语文德育的角度来思考语文教育对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的影响。通过语文教育的过程,使得被教育者能够从语文教育中获取心灵的净化和灵魂的升华,从而提高被教育者的思想道德水平。而这种对于被教育者的人文关怀也是我国语文教育的核心所在,从教育学的理论层面证明了语文德育教育对被教育者思想层面的影响。文德育是语文教育的灵魂,通过语文学科的特点注重对被教育者的人文修养的提高,这也是语文教育与大学生真善美教育融合的理论支撑。

语文教育中很多课文和文学作品都是积极向上的,很多的课文和文学作品都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充满了爱国主义、革命理想、道德理想等元素。这些都是语文教育积极的引人向善的特点,承担着对于塑造创造型人才和“健全的人格”的使命,是与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相结合的完美做证。具体的融合过程需要教师能够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充分地考虑到语文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思想、节操、品德三个方面的考量。通过教学过程中重视这三者的培养过程改善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的效果。其中人的思想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知和看法,所谓大学生真善美的培育最为主要的就是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境界,即热爱生活、积极乐观、富有责任感等积极可贵的思想品质,语文教育要想通过教育学理论的观点塑造创造型人才和“健全的人格”,就必须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思想境界的提升,同时思想境界的提升也能反过来影响到其语文能力的发展,特别是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阶段,语文德育教育的理念能够透过教育学的手段提升受教育者的思想。通过语文教育的过程培养大学生情操的逐步养成,透过语文教育中文学作品的魅力,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达到对大学生情操陶冶的目的。所谓德行,指的是人在日常处事中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规范,是一种坚韧的性格特点。通过语文教育的过程追溯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的本质,语文教育能够促使大学生吃苦耐劳、敢于探索、谦逊谨慎等珍贵德行的养成。为此教师应该积极地研读理论,充分地认识到语文教育的教育学理论的相关特征和语文教育的德育效果,培养大学生在语文教育中发掘人性中真善美的能力。

(三)美育学的角度与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的融合

语文教育从美育学的角度而言指的是语文教育过程中对受教育者审美意识的提高,语文教育能够通过美育学的思想改善大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从而促进受教育者心灵的构建,即通过美育的过程促进语文教育对大学生的审美教育,即使得大学生通过语文教育认识到什么是美,如何在生活和学习中崇尚美。对于大学语文教师而言,这就需要从大学生本身的审美意识、审美因素、审美能力出发。其中审美意识是指人类思想活动中客观存在的审美观点、审美倾向、审美标准等;对于语文教育的过程而言,这种审美标准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是全面提升大学生审美理解和感知的重要手段,对于促进大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发展创新型的人才有着审美能力的支撑,具体到实际的语文教育过程中,就需要教师能够创造特殊的教学环境和氛围,将学生审美意识的提高纳入教学的重点考虑,通过语文教育激发学生的审美热情,从而达到提高审美意识的效果。

(四)语文教学体系的角度与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的融合

构建一个以美学为核心的语文教学体系至为重要,通过这个以美学宏观角度完善语文教学的系统构建,全面地促进语文教育中对人性中真善美的培育过程。这就需要大学语文教学工作者能够对以“美”为中心的语文教育有深入的理解,构建这种语文教学体系需要注意的是,语文教育不能单纯地理解为智力教育,更不能笼统地认为是道德教育、审美教育。而要将语文作为语文教育的立足点,充分地渗透语文教育中的语言、文章、文学三个教育重点,充分地挖掘语言美、文章美、文学美,通过语言、文章、文学三者的相互促进和补充,完成适应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的语文教学体系的构建过程。但是这个语文教学体系的构建过程是极其复杂和宏大的,它既要考虑到东西方美学的特征,又要考虑到马克思美学的逻辑和总结作用,通过美学的观点充分地发掘语文教育中语言、文章、文学的独特魅力,从而从智育、德育、美育的提高完成大学生真、善、美的品质塑造。进而实现语文教育与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的融合。那么这种美学为核心的语文教育过程怎样全面地促进大学生的真善美教育呢?首先是“求真”,求真是从认知的角度开发大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思维能力、智力、创新技能等能力的养成,这是一个对真理的求知过程;其次是“向善”,即通过美学的语文教育,积极地通过文章等文学作品引导学生向善,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最后是美学语文教学体系中的“崇美”,即从美学的角度思考,语文教育的目的是为了突出对语文中文章、作品、语句等的审美意识,这种审美意识能够促进学生们健全自己的心灵构建。

结语

语文教育与大学生真善美教育融合的全新思想和途径是当前大学语文教育的全新发展方向,也是较为理想的语文教育理念。为此我们要充分地认识到语文教育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理论、语文教育中美育学特征、语文教学体系的构建四个方面的具体特征,通过对这些角度的思考,发掘语文教育与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的融合的理论和实践的途径。

参考文献

[1]潘纪平,柯华桥.语文审美教育原理略论[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01).

篇12

20世纪中叶以来,科学技术和经济有了巨大的发展,但同时也造成了人类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生态与环境危机。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要真正解决生态环境问题,除了通过技术、管理等途径和手段作出努力外,作为现代人还必须具有必要的生态环境文明意识和生态文明责任感。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说:“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大学生是社会的一分子,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是国家未来建设的生力军。因此在他们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时,还必须使他们具备较强的生态文明意识,具有良好的生态文明素养,这关系到国家安全、关系到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优秀人才的重要阵地,也理应抓好在校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

一、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

生态文明教育是一种新型的素质教育活动,它是指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文明观出发,引导受教育者为了人类长远利益和更好地享用自然、享用生活,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生态文明习惯。其实质是要求人们以生态文明理念去维系生态平衡、环境保护和不可再生资源持续利用。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要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着眼,从人与人的关系入手,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新的自然观和科学价值观,主要内容应包括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科技价值观念的教育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而传统素质教育是以人为中心的。其在发展目标上,突出完人教育;在内容上,强调人文素质。就大学生的基础素质而言,包括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从开设课程及学生的取向来看,侧重于文、史、哲、艺等基础课程;在价值导向上,彰显人文精神,实现人文关怀。由于传统素质教育的偏颇,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存在一定的缺陷,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

1.教学指导思想缺乏全局性。近年来,学校教育注重现代科技发展中知识信息的增多,忽视生态文明知识的传授。这种指导思想缺乏教育的全局性,只是当人们在应用领域出现了某种新技术,并意识到它可能产生的社会伦理或生态文明等方面的问题而对人类构成威胁时,才迫不及待地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补课。“克隆人”现象是最典型的实例。

2.教学思路缺乏前瞻性。我国目前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目光大多停留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层面和外部层面,即只是关照人类与其环境之间在物质能量方面的交流和转换。因而,总是把生态问题的解决寄托在与此相关的技术手段上,忽视在各学科的教学中灌输生态文明观。这种缺乏人文价值取向和人文关怀,将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和天人合一、物我交融的人文精神简单地转换成毫无生命质感的经济数据,将人变成机器,将幸福、道德等同于经济指标,是目光短浅的表现。

3.在生态问题的价值取向的认同上缺乏一致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也面临着变革与发展的挑战,这主要是反映在学校的一元价值倡导与现实社会多元价值取向的冲突上;反映在学校生态文明教育与社会环境相脱离、与受体心理需求相脱节、与道德构件相失衡诸多现象上。当学校教育与社会现实利益生发碰撞时,学生在生态问题的价值取向上便发生转变,以至于许多学生在毕业后,为获取更多更好的经济利益或个人名利而忽视人类未来的利益和对未来的义务。这种学校教育与社会现实不和谐的“两张皮”现象,给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面对生态文明教育理论存在的这些问题,如果不积极采取措施来加以改进,“面向未来”的教育就难以实现。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

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十分重视生态文明教育工作,通过开展的环境保护教育、人文素质教育、政治生态化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哲理教育以及科技生态化教育来努力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要真正使生态文明教育取得成效,还必须发挥高校的自身优势,在教育实践中改进工作方法。

生态文明要求尊重与爱护自然,要有自觉、自律意识与平等观念,要顺应生态规律,倡导健康的生活消费方式。这与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是一致的,但是生态文明把文明适应范畴扩大了,把文明诉求扩展至人类与自然生物和自然环境的方方面面,强调了生态伦理原则。在强调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对于高校素质教育来说,这个内容是必不可少的。不但如此,生态文明中所蕴含的辩证的哲学观和价值观,同样也是高校素质教育应该需要的内容。生态文明教育成为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是时展的要求。所以,应当建立和健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和教育体系,明确生态文明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1.要加快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着力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观。生态文明建立在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的认同的基础上,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和必然选择。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首要的工作是加快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着力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

所谓生态文明观,即在谋求人类发展的同时,要保持社会生态和自然生态的协调发展,要保持人与自然的平衡、协调和统一的观念,包括生态文明的哲学观、价值观、伦理观、社会生态发展观及绿色科技观等。其中生态文明的哲学观、价值观和伦理观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也会对现在进行的大学生素质教育起着促进作用。着力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就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这三个方面的教育,教育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类文明的进程,以远大的目光和全球意识辩证地看待人与自然的对立和统一;教育学生充分认识人类在地球这个自然体系的定位;教育学生要以公平公正的态度对待自然的万事万物;教育学生树立起协调发展、平衡发展的思想观念。只有在理论上充分对生态文明进行理解,才能树立良好的生态文明观。

2.要加大学生生态法规的教育力度。法制法规教育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增加生态法规的教育内容,对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有着积极的意义。教育工作者必须认识到,确实有一部分人在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欲望急速膨胀,丧失了道德操守,出现了道德迷乱,这些都影响着在校的学生。我们在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的同时,更迫切地需要一种强制性的约束力来规范学生的生态文明行为,加大学校生态法规的教育力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3.要加强校园生态环境建设,在学生心理构成一种无形的生态教育氛围。学校的校园建筑、环境设施似乎是毫无生命和情感色彩的客观存在物,但是,如果其间熔铸进教育工作者的心血,并按照美育规律加以精心设计和构造,这些物质环境就会成为影响学生思想情感、道德行为的重要外部力量,进而从一般的校园环境优化为育人功能的生态文明环境。

4.要大力开展生态文化建设活动。生态文化建设不仅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先进文化的体现之一。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要大力开展生态文化建设活动。

一是要抓好学生生态知识的普及工作,利用校园宣传、网络服务、课堂教育、党团活动、社会实践等形式,开展各种生态知识普及活动,使他们在学习科学和人文知识中充分认识生态发展的规律,提高对生态发展的认知。

二是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建立和完善生态道德规范并在德育活动中加以灌输,并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良好的环保意识,把生态道德教育与社会主义公民道德教育结合起来,与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

三是充分利用高校科研优势,创造先进的生态文化。高校在理论的探索方面有着很好的优势,组织相关人员加强对生态文明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或以生态发展的角度考虑科技的创新,并把理论研究成果或科技成果反馈与社会,直接或间接推进生态文明的进程。这对于学生来说,不仅是能直接分享教师的研究成果,而且能切身感受社会对生态文化的认同程度,有利于生态文明观的形成。

四是建设学校良好的生态文明环境。从生态系统观的角度来看,一个学校就是一个生态子系统。在学校中建立起相互尊重的人伦关系,爱树惜草的良好传统,形成良好的氛围和德育养成环境。对学生来说,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育。

五是要教育学生以生态文明观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加紧对学生生态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每一个人都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接口,保护环境,拯救地球的事业就在我们的生活细节中,在人类的环境意识已经觉醒之时,学校迫切需要做的工作是使每一个觉醒的学生将生态意识付诸行动,改变既成的生活方式,追随绿色时尚,建设绿色文明,使学生为了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从一点一滴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

六是要大力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生态文明教育重在实践,更多的还要下大力气组织大学生的生态文明实践活动。当代大学生成长于改革开放的年代,他们务实、求新、求变、求异,但由于缺乏生活的磨炼,比较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功利意识。因此,在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中,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进行,诸如生态调查、野外生存体验、公益劳动、参观和旅游、环保签名、志愿者宣传等活动,让青年大学生感受自然、热爱自然,进而增强生态伦理意识,使他们能够肩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要引导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从自己开始、从身边做起,进行实实在在的“绿色消费”。所谓“绿色消费”,是一种对环境不构成破坏或威胁的持续消费方式,是人类21世纪全新的生活理念和消费模式,它标志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人类文明的象征。它追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效应”,符合人类建设可持续发展社会的要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哲学精神,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大学生群体是既成消费者又是潜在消费者,他们易于接受新观念、新事物、新价值观,是未来社会的主体和希望,因此通过宣传、教育,对他们进行“绿色指导”,使他们树立新型文明的消费观念和价值观,既成为新观念的载体、传播者,又是理性的绿色消费者和实践者。

参考文献:

[1] 刘湘溶.生态文明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2] 杜时忠.人文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