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1 17:15:3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文学名著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目前,高中语文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对于文学名著的阅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于学生的审美能力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以审美教育视觉下的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来激发学生对于文学名著的学习能力和审美兴趣,并且进一步令学生认识到文学名著语言文字的创作过程和情感的表达方式,促进学生情感思维的成长和发展。
一、创建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的问题性教学,激发学生的活跃性思维
对于高中语文文学名著的阅读教学,不能够只停留于传统的授课模式,在进行文学名著的教学中需要充分地激发学生的感情思维,从而令学生进入到文学名著所创造的情景当中,真正地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并且从中得到自己的感悟。因此,在审美教育视觉下的高中语文文学名著的阅读教学中,必须要创建问题型的教学模式,不断地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和理解文学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并且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鲁迅先生的文学名著时,可以引导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造成祥林嫂如此悲惨命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究竟是什么毁掉了祥林嫂的一生?这些问题都可以使得学生自然而然地开展对于文学名著的探讨和思考,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文学名著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意义。并且,通过这种问题性的教学,还可以有效地活跃学生的思维,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价值观。
二、语文课堂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想要在高中语文文学名著的阅读教学中,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就需要在课堂上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高中语文教师除了具有自身良好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能力之外,还需要尊重和理解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地位,不断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使得学生能够从根本上更加深刻地融入到高中语文文学名著的学习中。除此之外,高中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自身的审美观,他们更加需要的是教师对于自己审美能力的尊重和认可。因此,语文教师在文学名著阅读的教学中只需要起到一个辅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进行文学名著阅读的积累,并且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学素养,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发挥自己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另外,在学生进行文学名著的自主学习中,可以对文学名著中的人物、环境、语言等进行自我理解和总结,从而更加贴切地把握作品中表达的情感,而不会受到其他人或事物的影响来左右自己的想法。学生通过这种自主学习的方式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身对于文学名著的鉴赏能力,从而获得更加理想的课堂效果。
三、以培养学生的审美兴趣为目的,多种教学方式相融合
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不同的潜质来进行因材施教。首先,应当根据学生对于文学名著接受能力的差异来对学生进行不同的审美教育,选取不同的文学名著来分别对学生进行引导,逐渐提高学生对于文学名著的理解层次,进而达到激发学生审美兴趣的目的。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巧妙的课堂导语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对于文学名著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能够对文学名著赋予情感,这样才能够使整个课堂教学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还可以使用各种多媒体相互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多媒体教学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通过声音、画面的巧妙应用和结合,来实现学生对于文学名著情景的还原。例如在教学《雷雨》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教师则可以利用多媒体来营造开篇那种凄凉的大雨,沉闷的雷声,从而将学生引入到文学作品的情感当中,来体会作者在创作文学时的感情思想。
总而言之,对于高中语文文学名著的阅读教学是需要细细地品味文学作品中含蓄的语言美、独特的人物美以及丰富的文化美,语文教师自身应当具备良好的审美意识,这样才能够在阅读教学中将审美的观念传递给学生,从而培养学生对于文学名著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能力。除此之外,语文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各项文学名著的审美教育探究和讨论等方式,来有效地引导学生对我国文学名著的探究,并且通过这些文学名著的阅读和鉴赏,来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
作者:杨慧洁 单位:甘肃省定西市理工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二、多维导入,生动课堂。现在的教学手段和方式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方便,很多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能给教室的教学提供更为便捷、多元的教学条件。就语文课来讲,有很多文学名著,既有改编成影视作品的、也有朗诵、话剧等多种形式。所以,如果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将音乐、画面和故事情节等有机结合起来,也是一种重要的课堂导入方式。比如,苏轼的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作者曾被贬黄州之时,在三国古战场写的一首词。这首词借着对三国赤壁之战及其英雄人物的描写,来表达自己仕途的失意。但是,作者没有沉沦于悲观之中,而是表现了自己旷达与洒脱的精神气质。这首诗境界雄阔,视通万里,思接古今,把三国赤壁之战的激烈战争情形融于自己的笔端,巧妙而自然地将历史大事件和历史英雄人物进行了贴切而精到的描写,也表达了自己的豪放派词人的人生观和历史观。而《三国演义》的电视剧在中国很多电视台轮番播放过,其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在杨洪基那有独特声音和情感表达中,也成为大家熟悉的歌曲,且在风格上与苏轼的词又极为贴切。所以,就用多媒体播放这首曲子,让学生看《三国演义》的序幕,老师随即导入新课:这首激越雄浑的歌曲,让我们的脑海中又浮现了一个个三国英雄豪杰那个性鲜明的形象,随着大江东去、历史远遁,面对这千古江山和英雄人物,他们的功过是非不断被后人评述。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就是一次千古江山和历史英雄人物的心灵对话和交流,是一次关于人生的终极追问,那么他到底在追问什么呢?我们一起来通过《念奴娇・赤壁怀古》走进苏轼和他的心灵世界。多媒体的形象画面、熟悉而雄浑的音乐,教师的激情和演讲,激发起学生洞察词人内心丰富世界的欲望,能够更好地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有利于学生进入诗词独特的意境之中,让学生瞬g有了适合学习这首诗歌的心理状态。
被称为“第九艺术”的电子游戏艺术在民间迅速普及后开始雄踞大焱文化的宝座,这一在其新生阶段仅被视作“丧志”的娱乐事物,以其计算机仿真技术的生存驱动力和对大众娱乐消费心理的把握与塑造,逐渐成为一种塑造大众文化生活品格的重要文化载体。尤其当电子游戏越来越多地与文学名著开始联姻时,更是被赋予了文化与艺术的双重品格而逐渐引起了理论界的关注。我国“四大各著”衍生的电子游戏作品如《三国志》、《大话西游》等都在电子游戏圈内风行一时,这些几欲埋入故纸堆的经典文本在电子游戏的裹挟下横扫大江南北,带来的究竟是名著的再生抑或沉沦?我们究竟是应该喜耶?忧耶?
一、文学名著遭遇电子游戏
从街机到电脑游戏到网络游戏,诞生于上个世纪50年代的电子游戏发展至今已如日中天,其中以文学经典为素材制作的游戏作品更是大行其道,特别是我国的四大名著更是成为中外游戏厂家争夺的重要资源。目前发行的由四大名著中《水浒传》、《西游记》所衍生的电子游戏作品就有《欢乐水浒传》、《水浒传:天命之誓》、《水浒传:天导108星》、《梦幻水浒传》、《大话西游》、《大话西游2》、《梦幻西游》,《快乐西游》等多款主流游戏;而脍炙人口的《三国演义》更是中外游戏厂商们追捧的对象,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外现共有170多款由《三国演义》衍生的电子游戏,特别是日本和韩国通过《三国演义》改编的《三国志》、《三国无双》和《星际三国》等电子游戏更是占据着游戏界的霸主地位,成为广大游戏玩家爱不释手的游戏精品。
文学名著在后现代消费语境下逐渐式微,却在电子游戏艺术旋风的裹挟下获取了新的扩展空间,重新焕发出新机,这与电子游戏艺术独具的虚拟现实艺术特征是分不开的。首先,电子游戏艺术的虚拟现实为人类真实体验不同角色提供了一个绝佳的途径。在人类文化的演进史中,实际上总是伴随着人们要求改变自己主体身份的需要和冲动,对身份创造的自由追求成为人类生命之必需。传统文学艺术以人的感觉器官无法直接把握的想象虚构实现对自我的创造和解放,文学名著作为经典的文学艺术作品也正是人们创造自己、解放自己的重要方式。自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问世以来,那些叱咤风云的战争以及浪花淘尽的英雄就成为无数后来者的梦想,甚至幻想着有一天能够时间倒流亲身在古战场中一洗胸怀。然而时间的无情让人们的“三国”梦想最多也只能在经典文本的阅读和改编的影视剧中获取稍许想象中的满足。电子游戏的虚拟现实却为人类真实体验不同角色提供了一个绝佳的途径,它把想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为人们可以直接感知的和客观生活中感知到的对象没有区别的感性事物,“从而把文字的想象性和电影或录像的想象性向前推进一步”。古斯皮・里瓦在《从技术到沟通:虚拟环境构建中的心理社会问题》一文中把虚拟环境的精髓归结为一种“精神上的体验”即让用户相信“他/她在那儿”,他/她不是旁观者而是参与者。电子游戏的虚拟世界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虚拟的、想象的自我构造的情境,为游戏者探索另一个新的“自我”身份的愿望提供了一种可能。在这个亦真亦幻的虚拟空间里,一切现实社会包在人身上的社会性的外衣都没有实际意义,地位、身份、职业、性别全部都可以重新安排。它使每一个游戏者都可在电子游戏中做自己平时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成为想当而当不了的人;并在“精神上的体验”中把自己与游戏影像合二为一,在想象中把自己当成处于支配地位的主体,从而实现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完成的有关真正主体的想象以及无法拥有的真正自由的意志。由此,游戏者完成了对现实环境和现实身份的超越,他们“沉浸”于游戏中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并且以该角色的身份去经历各种不同的人生旅程和奇幻境界。对于痴迷“三国”游戏的游戏者来说,他们似乎已经幻形为那些浪花淘尽的英雄豪杰,或如卧龙先生神机妙算、呼风唤雨;或如吕奉先赤兔马、方天戢英雄无敌;甚或如曹孟德挟天子以令诸侯。游戏者以自我想象的英雄形象逼真地再现于游戏影像,游戏者的意志成为其所控制的游戏影像的意志,由此在三国虚拟的古战场上自由驰骋,无比轻盈地奔跑跳跃,无所畏惧地赴汤蹈火、流血牺牲,获取了如同置身“三国”古战场的参与感,从而在游戏影像中完成主体身份的想象,实现自我想象的英雄梦想。
其次,电子游戏艺术虚拟现实为接受者自由参与叙事提供了一个互动性的空间。传统文学艺术中,接受者只能是被动地接受,追随文本原有线性叙事抵达故事的最终结局,即使有所创造也是在艺术家提供的基础上的“再创造”,其主观选择性非常狭窄。电子游戏艺术营造的虚拟现实却仅仅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大致剧情,甚至仅仅是一个大环境、大背景。在这个大环境中,游戏的情节、结局可以由游戏者来决定,甚至游戏本身也可以根据游戏者的意愿进行一定程度的拓展或改变。文学名著中故事沉默的听众在电子游戏作品中成为积极行动着的主角,甚至可以自行改变剧情,如在《三国演义》衍生的多款电子游戏作品中,玩家可以使长坂坡逃亡战成为曹操南下抵御战,使关云长能在走麦城的时候逃出生天,使诸葛亮一伐中原而定天下。使文学名著中追随文本原有线性叙事的被动接受者成为“创造者”,由于自由度的增加,文学名著在电子游戏中成功地激发了游戏者最大限度的共鸣和痴迷。
由此,电子游戏艺术以其虚拟现实的体验性和互动性使这些经典文本获取了新的扩展空间,把它们从高高在上的精英艺术殿堂推向了大众艺术的最前列,尤其我国四大名著衍生的电子游戏艺术作品风行大江南北,似乎预示着文学名著春天的再次到来。
二、电子游戏艺术叙事与文学名著的沉沦
文学名著在电子游戏艺术虚拟现实的庇护下开始广泛流传,沉寂多时的文学名著在这最前卫的艺术中重新焕发亮丽光彩。然而,电子游戏艺术影像链的叙事却把文学名著从表面的繁华拖入了沉沦的深渊。
伴随着电子游戏叙事能力的提高,文学名著与电子游戏艺术的联姻与电子游戏艺术叙事能力的提高是密不可分的。然而,与文学名著以语言文字进行叙事不同,电子游戏的叙事是借助于影像链来展开的,其首要的特点是图像成为其主要语言,读图取代了文字阅读。“我们进入了世界图像时代,世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已经变成了一系列图像。”海德格尔早在20世纪30年代预言的“图像时代”目前已经成为了我们时代的特征。从漫画到影视到电子游戏,读图的轻松助长了公众以图像来理解文学名著的偏好,尤其对于广大青少年来说,文字阅读的障碍曾经让他们感到那些被称为文学名著的经 典文本如此遥远,但图像化的呈现马上就引起了他们极大的兴趣。电子游戏的图像性内容抛弃了文字的中间媒介,直接诉诸人的视觉系统,从而使人的视觉渴求无所阻碍地得以进行,以更直观、更有效的表达恰好迎合了现代人的胃口。然而,电子游戏艺术的图像化语言不可避免地将具有深义的文字叙述平面化和具体化,文字独特的魅力及其所引发的丰富联想被刻板地僵固于特定的画面,使有深度的艺术韵味变成了平面化的肤浅,剩下的只是具有感官刺激与商业气息的空洞能指,由此消解了经典文本的深度意义与艺术灵韵,撤销了文学名著原有的神圣光环。对于游戏者来说,读图的轻松会让人不自觉地疏远了充满诗意的文字阅读,感性的、的、当下即时的、无距离的读图体验使得游戏者无法像文字阅读那样能够反复地吟咏和停下来沉思;片刻的、当下的使主体沉浸在以直观感受为特征的表象激动中,消解了深层指涉的可能,无法体验文学名著所蕴涵的博大精深的思想。其次,电子游戏借助影像链叙事,在时空处理上呈现出碎片化的特点,即其叙事的时间是破碎的,以瞬间的方式处理,完整的情节被割裂成无数的当前,播撒于游戏各个角落,由此带来的是叙事的虚化、碎片化。电子游戏艺术吸引接受者的最大特点在于其所具有的挑战性和趣味性,在借助影像链展开叙事过程中,用来加长时间、增加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战斗、RPG中支线任务往往将叙事过程打断,如在《三国演义》衍生的游戏中,我们可以发现武将总是其中的主角,练功和升级装备成为英雄必经的过程,而PK则是英雄得以完成的真正标志,这些并不服务于故事真正需要的场景游离于主线,使得文本本身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不断地被分割、切换、伸缩,以大话西游的方式幻形变化为无数的碎片,被游戏策划精英们审美化地拼贴为最为流行的电子游戏作品,文学名著文本就此彻底地被拆解了,最终成为碎片的拼贴。
兴趣是阅读的前提,学生没有兴趣的阅读只能是应付差事,收不到什么效果。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促使学生搞好课外阅读的关键。教师可利用课堂有意识地讲一讲名著的精彩之处,讲得越生动,越能把学生阅读原著的胃口吊起来,若是能和正在学的课文结合起来就更为有效。如讲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就可以向学生推荐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二、典故联系法;
语文课文教学中会牵涉到大量的背景知识,不讲透就会影响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这其中涉及到的一些典故正是调动学生阅读的好机会。我在讲《驿路梨花》一课的背景时,讲到了课文标题的出处——陆游的《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原诗有一句“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我不但把有关寒食节的来历和介子推的故事渲染一番,还趁机把历史内容丰富的《东周列国志》推荐给了学生。
三、巧设谜团法:
中学生正处在求知欲很强的年龄段,利用其喜欢探究问题的特点,在介绍课外书籍的时候可以故意不把精彩的内容讲透,留一些悬念让学生课下解决。在讲读《范进中举》一文时,我故作神秘地告诉学生:“范进中举以后还发生了一件好笑的事,你们可以下去找来读读……”结果很多学生不但很快找到了“范进不顾母丧去打秋风”的闹剧,还有兴趣地读起了全书。
四、设题助读法:
近来各地的中招考试,频频出现涉及指定课外阅读名著的填空题,在平时的练习中,我也经常设计一些类似的题型,来帮助学生进行更为有效的课外阅读。如为帮助学生熟悉《水浒传》的人物,我就设计了题,让学生找出水浒108将中的三位女将,找出原来是军官后被逼造反的将领;为帮助学生熟悉《西游记》的情节,就让学生画出唐僧取经的过程图等等。学生在查找答案的同时,基本上也把原著速读了一遍。
以“弘扬河姆渡文化、彰显新余姚魅力”为主题的首届国际河姆渡文化节,5月26至31日在姚江之滨隆重举行。在此之前获悉主办方将安排“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和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一起纵论河姆渡文化。我与秋雨马兰夫妇一起去其乡下老家的途中谈及“文化学者与水稻之父河姆渡论道”这个题目时,秋公则认为:“袁隆平先生来我们的家乡河姆渡论道还是论稻,是真正意义上的新闻事件,袁隆平到河姆渡来才是真正的大事。因为河姆渡是人类稻作栽培的一个重要起点,在这个层面上我只是配角而已!”
首届国际河姆渡文化节让余秋雨深深感动,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好几位代表以及不少国内外农业专家都参加了,最感动的是,我国当代最杰出的农业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也参加了,因为我从河姆渡和袁隆平之间,看到了一个环绕着稻作栽培的“生态链接圈”。七千年长江流域的农耕文明,在这里首尾相衔。正是在这种首尾相衔的大圆圈中间,站立着一个安详的中国。
26日下午2点半,我与秋雨教授同车赶到河姆渡酒店,他将与袁隆平院士一起参加以“名家纵论河姆渡文化”为主题的国际河姆渡文化节记者招待会。在与100多家媒体的记者见面前,余秋雨教授拜会了年届八十的袁隆平院士。他们是第一次见面,他们的交谈非常愉快。袁隆平先生很熟悉余秋雨教授以前在电视中的文化讲述,余秋雨认为他们可以谈得很深,他发现自然科学家对于人文科学的基本看法,在很多方面超过人文科学领域的专业人员。
在主办者介绍了两位重量级嘉宾以后,余秋雨首先声明,“今天的主角应该是我们的当代神农氏袁隆平院士,我这次从香港临时赶回老家就是为了来陪同我们的水稻之父,我只是作为余姚人来为袁先生引路的。”对于袁隆平的到来感到非常的荣幸。他认为余姚作为一个古典的稻作化基地迎来了“中国当代、世界当代稻作文化的大功臣”,并且愿意为袁隆平做一个“敲锣打鼓开道的人”
“如果炎帝在世,一定会给袁隆平颁奖”
余秋雨说:“我们都说自己是炎黄子孙,炎帝其实是个农耕专家。今天我们不妨猜想一下,如果炎帝要给中国几千年农耕文明中做出贡献的人颁奖,会有哪几个人呢?”余秋雨认为,符合炎帝心愿的可能有四个人:“第一个接受炎帝颁奖的应该是黄帝,黄帝发明了农具,促进了农业的发展;第二个则是李冰,他建设了都江堰这个伟大的水利工程,造福一方百姓;第三个应该被颁奖的是明朝的徐光启,他写出的农学巨著《农政全书》,他的农政思想和农业技术堪称精华;第四个就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的杂交稻和超级稻解决了咱们中国13亿人吃饭的问题。”“炎帝被认为是古文明的象征,农耕文明的始祖,他应该有资格给历史上最有作为农业专家颁奖。袁先生接受炎帝的奖当之无愧,他和历史上三个农业伟人相比毫不逊色。”
余秋雨话音刚落,台下掌声一片。袁隆平起身作揖,连声说:“过奖,过奖!”余秋雨亲切地称呼袁隆平是“地头当代神农”时,袁隆平听后笑得前仰后合。“袁隆平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农业文明对人类的伟大贡献,让人们免受饥饿的困扰,他的成就无可争议,他们四个人放在一起,我认为一点也不为过。”余秋雨补充说:“余姚先贤王阳明有‘知行合一’的理论,而袁隆平正是这种‘知行合一’的实践者。”
这次“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和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围绕河姆渡稻作文明,从科学、文化、历史等角度展开的一次穿越7000年的精彩对话,是首届国际河姆渡文化节的亮点之一。
河姆渡的稻作文明在中华文明中起到奠基作用
1946年出生于余姚的余秋雨教授非常自豪地说,一个古迹的发现,以最快速度进入我们中学教科书,就是河姆渡。过去要进入中学教科书或者是常识学的教科书里面,往往要经历很长的时间,只有河姆渡,发现以后没几年就进入了中国所有的最低年级教科书,也进入了全世界最低年级的教科书。这就是河姆渡在中华文明成熟之前,起到了稻作文明的奠基作用。
在人类文明史上,跨入文明的门槛到底在哪里?余秋雨说,世界一般公认的标准为文字、城邑、青铜器。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在史前就做好了准备,河姆渡的稻作哺育,在中国从史前文明进入城市文明准备过程当中,起到了极大的奠基作用。就是袁隆平先生所说的,从神农氏、炎帝、黄帝连在一起的一次宏大的奠基活动当中,有河姆渡的名字。余秋雨很赞成北京大学的一位严教授,他讲我们跨进文明门槛的时候要充分重视稻作文明,在普及这种文明的时候的重要作用。按照严教授的说法,两河文明提供了小麦文明,黄河文明提供了小米文明,长江文明提供了稻米文明。所以在跨越之前的一个及其重要的奠基,就是生态奠基,是河姆渡。为中华民族跨入文明史起到了宏大的奠基作用。
河姆渡文化的历史地位如何?余秋雨认为,河姆渡文化改变了人类的史观。过去国外有欧洲中心论,中国有黄河中心论,随着考古的不断发展,河姆渡等遗址的发现,这些论断慢慢地被了。河姆渡遗址告诉了世人,古老的文明在东方,中国长江流域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
随后发掘的田螺山遗址,也是这个新的历史观的延续,而这正是河姆渡文化的另一个历史意义,就是把在中国传统史学观念中的宫廷中心论,逐渐地转化成生态中心论。老百姓的生活、吃饭穿衣,这些民生的东西是历史学家最需要注意的事。随着历史观的变化,河姆渡文化就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余秋雨指出,人类正在面对一种新的史观――民生史观。民生史观关注普通人如何生活,如何建立各种文明,而河姆渡文化则带来一个重大的启发。余秋雨说,河姆渡文化发现于1973年,当时还没有结束,这正是我们的祖先在提醒我们什么是最重要的。余秋雨提醒媒体记者,到今天,考古学家认为河姆渡文化建立了一种新的历史观念,这需要传媒界和文化界引起重视,对稻谷进行挖掘的重要性远远高于对一件黄帝衣服的发现。
河姆渡的“生态文化”至关重要
余秋雨在谈到河姆渡文化时,强调了“生态文化”的重要性,他说,生态是最大的文化。余姚为什么会出现河姆渡文化,与生态环境有很大关系,这里的生态为人类提供各种生存的条件,并造就了这块平原一直能欣欣向荣。也许七千年前的河姆渡人就吃着我们今天喜欢吃的霉干菜蒸肉,还有余姚的杨梅,杨梅节做的就是生态旅游。通过生态文化,再联系到余姚有一个知行合一的哲学家王阳明,这样组合起来的旅游品牌,就很有吸引力。因此,在做旅游产品时,首先要把生态文化放在前面,其次跟上历史文化,而不是过度强调文本文化、历史文化在旅游中的重要性。
余姚除了河姆渡,还有一个宝贝,那就是杨梅,品尝杨梅最好的时间也不过在一周左右。同样,在日本,樱花的最佳观赏期也在一周左右,而全世界的很多游客,就是为了赶上樱花盛开的时候来到日本赏花,而提前半年预订机票和旅店。余姚的杨梅是否能受到这样的恩宠呢?余姚的杨梅节可以不可以像日本的樱花节一样红火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如同杨梅一样,河姆渡文化也要大家运筹帷幄、善于吆喝。中国有句俗话“酒香不怕巷子深”,而今的形势下,再好的东西,不会吆喝,没有系统的品牌化经营运作,未必能够妇孺皆知,享誉全球。事实上,很多文化现象的发掘和保护都需要时间,三星堆遗址、赤峰的红山文化都是很好的例子。“宁波要将河姆渡文化作为极其重要的一个项目进行保护,”余秋雨说,“河姆渡文化关系着整个民族的生存状态。”
河姆渡人来自何处,又迁移到何处,也是媒体关心的话题。余秋雨认为,各种可能都有。河姆渡文化是中国东南沿海一支重要的新石器文化,河姆渡先民在这里生活了2000年,奇怪的是这里没有发现他们延续下来的证据。他们为什么会突然消失了呢?好多考古专家认为,河姆渡人从浙西山区迁移而来,问题是浙江西部的人又从哪里来,所以,我们等待着考古发现。但河姆渡人后来去了哪里,有一点可以肯定,余姚这个地方很可能被海水淹没,那就是稻作文明受到挑战,河姆渡人只能迁往内地。
余秋雨猜想:“可能是遇到了自然灾害。沿海的陆地被海水淹没后,咸水使水稻无法存活,这对文明是毁灭性的。研究发现,河姆渡遗址地层的堆积表明,河姆渡文化时期至少发生过两次持久的特大洪水。第一次发生在距今6000年前后,第二次发生在距今5000年前后。第二次洪水不仅淹没了河姆渡人的家园,而且还在遗址和南部的四明山之间冲刷出一条100余米宽的河道,使原来向北流的姚江改成向东流了。河姆渡的先民赖以为生的水稻连遭淹没,甚至颗粒无收。他们不得不开始大规模的迁徙。河姆渡文明就这样被永远地埋在了深深的地层之下。
“还有一些浪漫的考古学家说河姆渡人远航去了,我看这也有可能。如果在太平洋某个岛屿上,对岛屿上的人进行DNA测试后,找到了河姆渡人的基因,我们也不要感到很奇怪。”余秋雨说,余姚有7000多年的河姆渡文化,又有王阳明、黄宗羲等众多古圣先贤,经济发展超过了文化软实力。如何打好文化与旅游牌?余秋雨认为,对文化的理解不能太片面,古迹文化和古圣先贤是一种很好的资源,但生态文化也不容忽视。余秋雨举例说,有一年他去地中海沿岸看了看,发现这里没有什么文化古迹,只有海水、沙滩、帆船,但游人如织,络绎不绝。“把过去纸面上的历史文化当作文化太片面了,生态文化才是最重要的。”
袁隆平姚江谈梦:稻穗下可乘凉 谷粒如花生米
“我有一个梦想:我种的杂交水稻,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几个朋友就在稻穗下乘凉。”年届八旬童心未泯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来到以稻作文化闻名于世的浙东名邑余姚,显得有点激动。在首届国际河姆渡文化节――名家纵论河姆渡文化论坛上,他信心满怀地说,“超级稻不仅可以让全国人民吃饱,而且还能让全国人民吃好。”
我和袁隆平先生都下榻在龙泉山下姚江南岸的太平洋大酒店,他的行程特别紧,一大早我趁他参加会议之前在他的1706房间做了访谈,并为袁先生拍摄了一组肖像。平时在田间地头“不修边幅”的水稻之父今天特地作了打扮,拍肖像的时候腰杆笔挺,精神抖擞,根本不像八旬老人。
袁隆平院士告诉记者,上午他在河姆渡稻作文明与世界粮食安全国际论坛演讲后,要马上飞往长沙接见一位专程来拜会他的非洲总统,商量在那里的水稻杂交问题。在讲到河姆渡文化时,他认为河姆渡的先民是农业科技的先驱,他们的发现和尝试开拓了人类的稻作文明史,也证明了余姚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是世界人工栽培水稻的发源地。我们选择余姚来讨论水稻科技的发展和世界粮食安全问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他表示,目前全世界还有15%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他希望通过这次论坛能对实现联合国千年目标找到有效的途径,并祝愿中国农业科技工作者能为此作出更大贡献。
在头一天的专家纵论河姆渡文化的活动上,袁先生对于中国粮食安全、稻作栽培的考古发现、粮食转基因问题等方面的现场解答,都显出一种宏观而又真诚的科学态度。袁先生说:“前几天,我用超级稻接待了一位香港企业家,没想到平时米饭吃得很少的他,竟然连吃了两大碗,而且吃完后还要求打包。”袁隆平用这个例子,风趣地阐述他的“高产和优质是可以统一”的理论。
目前,袁隆平领导下的中国超级杂交稻亩产可达800公斤,他正在为到2010年中国超级杂交稻实现亩产900公斤的第三期目标奋斗。袁隆平对实现这一目标很有信心:“我们的超级稻计划比日本晚了16年,比国际水稻所晚了7年,但现在,我们跑到了世界的最前沿。”袁隆平说,第一期和第二期超级杂交稻都是采用常规手段,第三期则运用了分子技术。这好比跳高比赛,越往高处越难,必须在技术路径上有新的突破。
“我现在年纪大了,但我身体好,一点也不服老。如果身体允许,80岁以后我还会继续干下去。我的信念是通过科技进步,中国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中国还能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
“河姆渡稻谷有杂交水稻特性”
河姆渡遗址两次考古发掘的大多数探坑中都发现20-50厘米厚的稻谷、谷壳、稻叶、茎杆和木屑、苇编交互混杂的堆积层。甚至连稻谷壳上的隆脉、稃毛都清晰可见。经碳十四测定,河姆渡遗址第四文化层的年代为公元前4780年,距今7000年左右。此外,伴随稻谷一起出土的还有大量农具,说明河姆渡原始稻作农业已进入“耜耕阶段”。
农业起源表明人类社会从单一的攫取式经济开始向生产式经济发展,这一转变拓展了食物来源,为人类发展奠定物质基础,所以在人类发展史上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河姆渡原始稻作农业的发现纠正了中国栽培水稻的粳稻从印度传入、籼稻从日本传入的传统说法,在学术界树立了中国栽培水稻是从本土起源的观点。
有记者把河姆渡的稻谷与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联系在一起,向袁隆平提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大胆假设当年出土的稻谷还能存活,您认为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是否具备您当年发现的‘野稗’的某种特性,或者说是否有杂交的可能性?”
“我也听说河姆渡遗址的稻谷挖掘出来时还是黄色的,如果它们还有生命力的话,把它们的基因提取出来,完全可以为稻研究服务。”袁隆平笑了笑说,河姆渡遗址出土了大批骨耜等典型农具,显示出已有一定的农耕水平,说明种植水稻的历史还应往前推移。水稻是从普通野生稻驯化而成的,而野生稻只生长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目前考古发现的早期稻谷遗存大多数也是在这一地区。仅新石器时代的稻谷遗存,目前已发现130多处,其中属于长江流域的有110多处,可见稻作的起源地应是饭稻羹鱼的楚越之地。从理论上来说,河姆渡稻谷同样具备杂交水稻的特性。
河姆渡人的大突破:把野生稻培养成栽培稻
目前,在我国、印度等地,考古学家都发现了几千年前的水稻。1973年,在河姆渡发现了7000年前的水稻,这在当时是第一次发现;紧接着是在印度,印度人发现了6000多年前的水稻。现在又有新发现,把水稻种植往前推移了,在湖南澧县发现了8000多年前的水稻,而最近在湖南道县发现的水稻,说是有12000年,水稻种植的起源还真没办法确定。在河姆渡发现的稻谷层有一米多厚,说明7000年前人类种植水稻就有规模了,至于什么时候开始种植的,我们无从考证。但至少7000年前的河姆渡人已经大规模种植水稻了。河姆渡人的大突破就是把野生稻培养成栽培稻,这是无争的事实。
河姆渡人的稻作文化是否是稻业种植起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河姆渡的稻作文化证明了长江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发源地之一。我们的祖先在这里把野生稻培养成栽培稻,从新石器时代走进农耕时代,这是中华民族的一大进步。这不仅是河姆渡人的骄傲,更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惠农补贴政策还要改进,
应该以产量而不是田亩数来实施补贴”
关于“超级杂交水稻,在提高产量的同时,对老百姓的口味、营养,有没有什么大的改进和提高,对我们国家现在的粮食安全问题有没有什么新的看法和见解”问题时做出如上表述。
袁隆平说,过去有这么一个比较流行的观点:高产就是优质,优质就是高产。这种看法是比较片面的。高产与优质,是矛盾,但不是对立的矛盾。我们通过培育、通过研究,可以把它统一起来。在七八十年代的时候主要是解决温饱问题,我们把产量放在第一位。现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不满足于吃饱,还要吃好,所以我们也做了调整,要高产也要优质。但有一个原则,必须是在高产条件下的优质。当然,在高产条件下的优质,难度是很大的。
袁隆平举了一个香港吴先生的例子,他接待过的来自国内外的研究者不少,每次他都会请他们吃吃培育出来的稻谷。有四位来自香港的比较注重身材保养,平时就餐不吃米饭的女士,一餐饭平均每人就吃了四碗。而一位姓吴的男士,则强烈要求打包米饭。说完大家都乐了,从而也明白了亩产量大的稻谷也同样好吃、高产和优质并不矛盾的道理。
袁隆平指出,粮食安全问题是人人关心的大问题,总的来讲,第一要保证18亿亩的红线,这是很重要的一条。如果突破了这个红线,粮食安全就有问题。第二,要给农民更多的种粮优惠政策。现在国家已经给了一些惠农政策,力度还不够,在这方面补贴的方式还要改进。以田亩来补贴种粮的农民,这样来做就有一定的问题,你种好种坏,反正是按田亩数来补贴,种粮的积极性就不高。
袁隆平认为应该以产量来补贴农民。他说,政府以比较高的价格收购农民的粮食,然后以平价在市场上销售,这样就不会因为粮价引起物价上扬。政府用1000个亿来鼓励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如果以产量来补贴农民,农民的积极性就会提高,也将有利于种粮的发展。产量高,收入也高。他的积极性高了,这样也会有利于种粮的发展。所以"我认为补贴的方式要改进"。
“争取90岁时实现亩产1000公斤”
在当前的高考体制下,文学名著阅读的教学效率极低,自文学名著进入高考卷,教师们组织教学时,依然是考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2011年文学名著走进江西高考卷。江西考纲规定,文学名著,要求了解名著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考查的是识记能力,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目的是检测考生课外阅读的积累情况和对相关文本的理解情况。于是"文学名著"也进入了教师的视野,但教师教学时只是简单重复训练学生对名著中情节、细节、人物的形象和命运的准确了解和掌握,教学方法多为题海战术,内容由学生自读,基本不讲,更不用说引导学生进入鉴赏了。课堂很单调,名著有的韵味荡然无存。2015年起,江西回归全国卷,文学名著题退出高考卷,那些文学名著也如同退出考卷的选修教材一样,基本弃荒,无人问津了。过于功利化的文学名著阅读指导已经使"传承优秀文化"这一高考考查目的失去了正常的方向。名著成了考生们进入大学的敲门砖,他们为了考试而读名著,一旦考试结束则把名著弃之脑后。这样的名著阅读并没有使学生的文学修养得到真正的提高,反而增加了学生的负担。
"脸都肿了,怎么办?"
1.改革评价制度,巧加引导
教师和学生对阅读名著热情不高,我认为根子要追溯到政府层面。对教师、学生唯分数论英雄, 对学校只把高考上本科以上人刀喙炎魑评价学校成败的主要甚至是唯一标准的评价方式是导致学校、教师、学生只重拿分,罔顾素质养成的最主要原因。如果不折断这根只顾眼前考试成绩,不顾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功利化指挥棒,素质教育的愿景可能永远只能是远景,更遑论文学名著阅读教学困境的突破。当然,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逐步引导。而让名著阅读重回高考卷,应是一个无奈而又有效的方法。考题形式可以借助这次高考改革的春风实行多样化。让名著进入大阅读我认为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当然范围可以突破那选定的八部。
2.转变观念,远离功利
从教师方面来说,要始终牢记教育的宗旨,远离语文教学的功利性. 北大教授钱理群也在一次语文教学社会大讨论中呼吁:要在中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给学生奠定一个'精神的底子',而这决不能仅仅依靠语文课本的学习。"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帮学生考个好分,更应是通过语文教学引导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增强民族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养成对语言、文学以及文化现象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发展思维品质,增强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互相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通过阅读和思考,吸收中外古今优秀文化的营养,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 过于功利化的文学名著阅读指导已经使"传承优秀文化"这一高考考查目的失去了正常的方向,更与课程目标背离甚远。我们必须树立大语文的教育观,明确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充分认识到文学名著阅读的积极作用,要通过文学名著的阅读开拓学生学习视野,使他们自觉地把学语文、用语文置于社会大课堂这个广阔背景中。要改变教学活动围绕高考知识点展开,重知识轻人文的现状,紧紧抓住文学名著阅读这块重要阵地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从学生方面来说,要着眼自己的成长发展,不能因考费读。高考固然很重要,重要到甚至决定着自己的人生路,但良好的人文素养对自己的更好地发展也十分重要。
3.改革教学方法,培养阅读兴趣
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一切有成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做先决条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课堂不仅是一个学生学习知识的场所,更是一个学生展示自我,发现自我,发展自我的平台。文学名著教学要很好的利用这个平台,通过举办各种阅读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去。可以让语文成绩一向较好的学生介绍自己的学习心得,从而增强其他学生的阅读动力。一般来说,语文成绩好的学生,他们的阅读量一定比较大。可以组织写读书笔记并且进行评比,可以组开展读书交流会,也可以先欣赏课文视频如《红楼梦》、《祝福》等,然后组织学生对某个名著章节进行改编,表演活动,还可以设立研究课题,引导学生从名著走进自己的现实生活,进行课题研究。
4.加强阅读指导
文学名著很多是大部头,而学生课业负担重,时间稀缺。鱼和熊掌要兼得,就有必要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
在阅读方式上,可以介绍速读、精读的方法,改掉小学时形成的指读法。评点,是我国传统的读书方法,对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鉴赏的能力大有好处。做读书笔记也是一种增强阅读积累,提升学生理解分析能力的好方法。这些都不妨也介绍给他们。
语文教学历来重视阅读,然而对于目前的中学生阅读现状,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学生不热爱阅读;学生不热爱经典阅读;学生特别不热爱主要以文言文为载体的传统经典阅读。这样的阅读状况,可能影响的不只是一代人的语言文化素养;从长远看可能将会影响到一代人的价值观、生活趣味、文化趣味和审美趣味。文学与生活是同构的,阅读文学作品,可以让一个人更好地理解生活与人生;也可以更好地整合其它的各种知识。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特别是古典名著阅读,如何把名著教学落到实处,却成了当今语文课堂一个难以突破的瓶颈。
基于以上背景,同时结合我所在外语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语文组开展了贯穿七年中学学习的“四大名著研读”教学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保留成为我校的传统项目。今天我想理论联系实际,结合语文名著教学和语文高效课堂,以高中《三国演义》、《红楼梦》研读为例,剖析原因,进行教学探讨。
一、走进“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顾名思义,“效”字是关键。这个“效”,一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高效率;二是指学生课堂学习的高效益;三是指高效课堂改革带动教育改革所发生的高效能。只有在教师指导下的高效率的学生学习取得了高效益的回报,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具有三大特性:主动性、生动性、生成性。主动是学习状态,“主动”了才能激发潜能、乐在其中、带来效益、生成能力。生动性,是指追求课堂的情感价值,突出“学乐”和“乐学”,学习如饮甘露琼浆,变“怕上学”为“怕下课”。生成性,课堂要敢于变各种“句号”、“叹号”为“问号”。追求“主体多元”,鼓励不同见解,让思维激荡,让思想冲撞,让方法启迪。课堂价值尽在“不可预设”的“现场生成”上,一切的预设应服务于现场,而不是服务于预设。
高效课堂有三大系统。首先是文化系统、其次是评价系统、然后才是课堂教学系统。课改改到深处是课堂,而课堂的深处是文化。传统课堂背后也有文化作支撑,但是两者文化的形态和性质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习惯于沿袭固定的模式,“传道授业解惑也”,在课堂中扮演着权威的角色,学生就像孙悟空一样再怎么灵活也逃不出如来佛的五指山。而高效课堂的灵魂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将传统教学关系中的“惟教”变为“惟学”,打造一个“阳光、开放、向上”的课堂文化。高效课堂的评价系统称之为“以学评教”系统。如果高效课堂是“汽车”,那么以学评教系统就相当于“高速公路”。没有高速公路,仍然显现不出“汽车”较之传统课堂那架“旧马车”的优势。它以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状态、学习情感、课堂幸福指数、学习收获等作为判断课堂价值的依据。从“高效课堂”角度评价一堂好课要三看:“自主程度、合作效果、探究深度”。
曾经,“高校课堂”在教育这个海洋里掀起了一股热浪,涉及了教育的每一个角落。总而言之,高效率的课堂,不仅是学生学有所获,更是投入和产出比较合理的课堂。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乐学:不仅掌握了知识,更增长了能力;老师乐教:不再声嘶力竭,而是师生互动,适时点拨,少讲精讲。
二、文学名著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和现状
古典文学名著无疑是我国艺术殿堂中的瑰宝,它们可以为学生一生的发展打下精神的底子,因此,名著教学应该成为整个中学阶段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1、文学名著的教学有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通常人们把人文素养教育看作是关于人生的教育,即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很好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培养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养是教育发展的趋势。阅读文学名著能丰富高中学生的情感,能使他们感受独特的思想魅力,能使他们形成批判性思考。美国学者莫蒂默?阿德勒博士说:“一个成熟的人,他的心灵已因历尽沧桑而变得深刻与广博,显然比羽毛未丰的儿童更能了解伟大书籍。但在少年时期,在心智、习惯尚未僵化,尚未习惯于接受真文学与真思想之前,让他们在学习教育的过程中接受一些伟大书籍中的优秀片段,将会产生很多益处。”通过把古典文学名著引进教学,能够展现前人留下的人文思想,弘扬传统文化,促使他们思考尊严、使命、责任、理想等人生问题,对丰富学生的情感底蕴、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健全学生的人格等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文学名著的教学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古语有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清代学者唐彪在其《父师善诱法》一书中也讲到“阅者必博,经史与古文、时文,不多阅,则学识狭窄,胸中不富,作文无所取材,文必不能过人。”这些都说明了文学名著的阅读与语文素养的提高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历年的高考统计得分情况时,我们发现语言文字运用题、古诗鉴赏题和文学类文本阅读题的得分率较低。从考试的角度来看,加强文学名著阅读对语文高考提高分数也有很重要的作用。而且文学名著是一个民族语言艺术的结晶,往往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学生通过细心品味、体验、感悟,能够感受作品语句所表达的不可言传的微妙情感,透过字里行间揣摩作者的言外之意。这无疑为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提供了最好的空间和材料,有利于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学生综合阅读能力的增强。从写作技巧上看,著名文学家都是语言大师,他们驾驭文字的方式、谋篇布局的手法、刻画人物的手段等无不为后人树立了写作的榜样,提供了极佳的范例。很多著名学者如朱自清、余秋雨能够挥洒自如,都源于对古典文学作品的钟爱。
但是目前我们的高中学生名著阅读的现状却令人担忧。究其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大众传媒越来越多地占据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我们喜欢网络小说不喜欢名著,为什么规定我们必须读《红楼梦》?”“我们喜欢看电视不喜欢看书,为什么要求我们必须读原著?”这些是当下学生对阅读名著发出的质疑声,抛开该生对选修课的理解偏差不谈,其对名著阅读的抵触心理,真实反映了目前许多学生的阅读困惑:在动漫铺天盖地,快餐、速溶大行其道的数字化时代,学做人有处世宝典,学写作有写作指南,要娱乐有各种明星、各类游戏,要休闲有各种文化快餐,那还需要读名著吗?大多数名著都有影视版,还要读原著吗?快餐时代的阅读困惑确实成了名著阅读的最大障碍。
2、课业负担重,学生的阅读时间被挤占。
在一项调查问卷中,针对没有读过课外书的14-17周岁人群中,有31.5%的人表示是因为“因功课而没时间读书”,选择比例占各种不读书的原因之首。江苏省从2008 年起高考语文试卷中文科生加试题部分设置了15分名著阅读题。这一举措,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提高。可惜即使是像江苏省如此明确的将名著阅读纳入高考考试范围,对于那些要考名著名篇阅读的文科生而言,却还是没有时间去读名著。学习时间长,作业多、教辅多、考试多,学习压力不断增大,如何安排好课业与课外阅读是学生们面临的一大问题。
3、缺乏读书的氛围和必要的指导。
“放羊式”的课外自主阅读没有具体要求,没有方法指导。高考的压力棒下,教师只得追求分数的最大效益,观念上对于学生课外阅读指导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缺少可操作的指导方法,难以进行有思考、有具体策略、有效果的阅读指导。
三、以名著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成功案例与作用
如何走出当下中学生名著阅读的困境,同时又能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以名著阅读打造高效课堂,下面我就介绍一下我校的一些成功做法。
下面我再来总结下名著教学对打造语文高效课堂的作用。
首先:名著教学培养了学生高层次的阅读能力。
这其中包括独立思考的阅读能力,有深度的阅读鉴赏力以及广博的阅读迁移力。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一言堂”的课堂局面,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民主的课堂氛围。特别是在古典文学名著的教学中,更要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主动查找相关的分析材料和评论性文章,提出自己的观点,敢于挑战权威,展丌争鸣,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同时,教师要虚心面对学生质疑,决不可强不知以为知,这样才能让学生提出创造性的问题。例如:《红楼梦》的“悲剧性”毋庸置疑,作为一出中国文学史中旷世独见的大悲剧,学生的理解各异:“金玉良缘”的爱情三角崩裂;女性遭受迫害;封建大家族的没落;传统文化下的人性挣扎……作为教师,指导学生在拥有材料同时深入阅读,运用对比方法多角度分析人物,提出一些具有深思独见的研究观点,并将其表述出来,形成论文、研究报告、调查报告等。这种研究成果可以表现出学生对课题认识的深度、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所使用方法的是否科学,为他们进入大学后进一步研究古典文学名著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次:名著教学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意识。
陶行知先生把世上的先生分为三种:第一种只会教书,结果把学生变成书架子、纸篓子;第二种,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但学生仍是被动状态;第三种是把教和学结合起来,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他认为,第一种最糟糕,第二种不好,第三种最正确。我们要相信学生,解放学生,能让学生学会并且会学、乐学、创学。在名著研读的过程中我们处处可见学生主体参与的意识:学生确立课题之后明确分工,收集、整理、筛选材料,对于课题内容、框架的互相交流、师生之间的沟通,PPT展示时演讲者与电脑操作者互相无间的配合,甚至还出现在班级中脱颖而出的小组得到班内其他同学的技术支持,以求能够在年级展示中获得佳绩。而这些在我们传统的课堂模式中是很难做到的。
第三:名著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有助于学生考试、竞赛。
阅读笔记、读后感、论文的集中写作夯实了学生的议论文的写作能力,对于如何谋篇布局、拟题能力、深化文章立意等都有了充分的训练,也为日后的写作积累了丰厚的的素材。
同时,名著阅读已正式纳入考试要求和高考试卷中。江苏省的2010年《考试说明》中,要求文科生在三年时间内读完十部文学名著,在语文附加题中有15 分的名著阅读题。例如:在2010年江苏省语文高考中,有一道6分题:《三国演义》“官渡之战”中“许攸投奔曹操”这一情节,表现了曹操什么样的性格特征?由此可见,文学名著阅读的现实意义――高考得分也不容忽视。
而“上海市古诗文阅读大赛”中每年对于名著尤其是四大名著都会有一定比例的分值,例如:在团体决赛中曾有这样一题:
“《水浒传》上宋江三打祝家庄,两次都因情况不明,方法不对,打了败仗,后来改变了方法,从调查情形入手,于是熟悉了盘陀路,拆散了李家庄、扈家庄与祝家庄的联盟,并且布置了藏在敌人营盘里的伏兵,用了和外国故事中所说木马计相似的方法,第三次就打了胜仗。”(《矛盾论》)这种“三叠”式结构方法是由我国古代的口头故事创作演变而来,具有民族传统的形式。在中国古典小说中,像这种强调以“三”为标志的情节安排还有不少,如――
《三国演义》中的“三顾茅庐”、“三气周瑜”;
《西游记》中的“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
《红楼梦》中的“刘姥姥三进荣国府”――
请你结合其中的一个实例,谈谈这种“三叠”式结构的艺术魅力。
可见学校的“四大名著”研读活动对于学生获得这项竞赛的胜利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结语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告诉我的我会忘记,让我看的我会记住,让我参与的我能理解。”这句话告诉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状况,如何让学生兴致勃勃地参加学习活动。语文学习是一个厚积薄发的习得过程,而文学名著是积累这一过程的载体。孔子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课文只不过是个例子,是将学生引入更辉煌文学世界的一盏明灯,如何在有效的课堂教学中开启学生更广阔的精神世界,名著教学应该是一个不错的尝试;但这条路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语文工作者共同努力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既然文学名著具有这么多的教育教学价值,那么在中学生中阅读名著开展的又如何呢?,中学生阅读名著的情况不容乐观。
一.学生缺少阅读名著的兴趣
应当承认,大多数中学生还是喜欢阅读文学名著的,但根据调查仍有20%的学生认为读名著没有必要也没有兴趣。他们中有的认为这些名著对于他们来说“太古老了”,他们更倾向于那些现时流行的、能够让他们放松一笑的书,例如郭敬名的《幻城》、萧鼎的《诛仙》等。有的同学认为这些名著太难读懂,一本书翻了几下就再也不去碰它了,一看就头晕。还有的学生认为读这些书既浪费时间,对他们成绩的提高也没有太大的帮助。老师对于学生读名著又持怎样的态度呢,据调查显示,有75%的老师认为阅读名著的确会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起重要作用。但还是有5%的老师认为阅读名著不重要,他们不注重对学生阅读名著的引导和指导,而是片面注重有关名著中的知识题的死记硬背,以此来应付考试中的附加题。根据调查,造成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现在的中学生学业负担很重,时间也很紧迫,各种补习班应接不暇,在依然如学压力下,学生很难会有“闲情逸致”去阅读这些“闲书”。即使考试中会出现的问题,但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捞这区区的几分,是否得不偿失呢?如果真的在乎这几分,教师可以将这几部名著的人物、重要情节、主题思要艺术特点罗列出来加以突击、强化即可。名著阅读变了味,这是不争的事实。
二.阅读名著急功近利
名著阅读急功近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学生角度看,应试教育的目标转移了学生的视线,排斥了人文教育和文学名著的位置。因为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要想走进理想的大学,首先就要保证进入重点高中,于是学生从小学、初中阶段起就为了入学权而激烈竞争。升学关系着学生未来的命运,考试分数成了关系学生未来的生命线。
从教师到家长,首先关注的是与分数有关的教学与学习。对学生全面发展有益但与分数无关的教学与学习,就不得不忍痛割爱了。从教育者看,在升学考试的指挥棒下,学生的课业负担相当繁重。为了满足学生升学的需求,中等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大都想方设法为考试得高分而努力。标准化的考试把综合性的复杂知识切割成相互不联系的碎片,把种种卓越的思想分解为二元分离的是否选择,把需要系统思想才能解决的课题转化成涂写方框的操作技术。于是在考试涉及的范围内,大量展开相应训练,可以说考试要求的技术性、简单性、工具性与文学名著的思想性、综合性、人文性是背道而驰的。再者复习资料、参考书、模拟试题、练习册,一股脑地塞给学生,沉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根本没有读名著的时间。
从社会角度看,现代社会节奏加快,急功近利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时代病”了。文本阅读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快节奏要求,快餐式阅读已经逐渐成为一种读书时尚。这种快餐式的阅读或以新颖荒诞的视角,或以大量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图片,诸如卡通、科学幻想、生活幽默等等,来博得人们的轻松一笑。这种快餐式阅读让人们渐渐疏远了注重阅读品味和质量、注重阅读带来的心灵感受和精神思索的正餐式的文学经典名著阅读。
三.阅读教学方法不科学
学生的阅读有其年龄的特点,同时过渡性、闭锁性、动荡性和社会性又是这个时期学生明显的心理特点。他们的认知、分析能力还不高,对作品的选择、阅读自然存在种种不足。因此教师应在大纲规定的书目之外,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书目。
现在大多数学生阅读名著还仅靠自己埋头苦读,缺少和老师、同学、家长的沟通。老师可以每隔半个月或一个月,抽出一节课进行“名著欣赏”训练,挑选某部名著的精彩片断和学生进行剖析。让学生能够认识到名著是最好的感情和思想的结晶,我们真的可以从其中汲取无穷的精神养料。
众所周知,中考语文更多体现了对学生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考查,准确地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现行的语文教材为基本范围。文言文阅读材料以《语文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篇目为主,现代文阅读材料以与课内材料水平相当的课外文字材料为主。这具体而明确地指出了初中语文课本在中考中的地位和作用。
识字与写字:认识3500个常用字,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写字能力的考查,强调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
知识积累与运用:强调了对古诗文和现代诗文的理解能力的考查。提出了“能根据要求仿写句子”的要求,去掉了“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增强语意的理解与表达”“能对语段及句子作适当的修改”“能对一组逻辑混乱的句子作恰当的排序”“能对广告语、宣传语等作简要的评价赏析”等内容。
文言文阅读:增加了“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的要求,原来的“概括文章中心”改为“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现代文阅读: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理解段落之间的关系,理清文章思路”“理解重要的词语和句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的具体要求。
写作:明确提出了对各类文体的要求,如: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清楚明白;写简单的议论文,做到有理有据。根据需要,能写常见的应用文。对于文章表达还提出了“力求有创意的表达”“根据表达的需要,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的要求。
综合性学习:2011年学科说明要求更具体,如“根据提供的资料,设计活动的简单方案”“根据要求提取文字材料的重要信息”“说明、归纳图表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并形成自己的认识”等。
二、2012中考考点及应对策略
1、考点分析。
近两年的中考试题,在试题结构、命题内容和题型、题量上基本上没有变化。试卷分为“积累”、“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和“作文”四大板块。试题内容也保持相对的稳定,测试目的明确:从课内外名言名句的积累运用,到课内外文言文的阅读,再到课外现 代文的阅读,最后是话题作文的写作。重视考查学生的知识积累,尤其是注重考查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学生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正确的答题思路,以及较强的理解表达能力。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评价方法中,表现性评价是有机构成部分,即观察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相关表现,然后予以恰当的评价。具体而言,即进行模拟或者生活实践等评价性练习,然后根据有关标准来观察学生的反应,正确地评价学生。这一评价方法的主要形式有:收集资料、写作研究报告、进行实践操作、动手实验、展示成果或作品、课堂演讲等。表现性评价方式突破了传统纸笔测试的局限,既能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与技能的把握程度,也能观察与分析学生的表现,更对学生的实践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创造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进行了恰当评价,实现过程与结构评价的和谐统一。因此,在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教师应重视表现性评价,及时捕捉表现性评价信息,引导学生关注学习的过程,优化课堂表现。
如“我与文学名著”综合性学习活动,其目标是帮助学生认识文学名著的重要作用,使其树立高尚的审美情趣与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体会名著的艺术魅力,提高文学修养,拓宽阅读视野;可紧扣中心写出阅读文学名著的感受。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叙述各自的学习过程,交流阅读文学作品的感受,分享各自的阅读体会。亦或进行分组交流讨论,如外国文学作品组、当代文学作品组、古典文学作品组,然后共同欣赏与学习文学名著,品赏阅读的体会。其中,讨论的内容主要有:①你最喜欢哪一部文学名著?请说一说理由。②文学名著对你们的成长有何影响?③阅读名著对语文学习有何帮助?然后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参与性等展开评价。
二、运用纸笔测验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各地的试题出现了综合性学习题目,以引导教师重视综合性学习,考查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考试(纸笔测验)是基本的评价方法。尽管考试的方式不尽如人意,然而综合性学习考查题的出现,对引导师生关注综合性学习,稳固综合性学习地位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另一方面,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考试对教学与学习有着指挥棒的功效,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巧用这一指挥棒,思考怎样在试题上构建平台,紧扣主题展现综合性学习内容,通过多种形式来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真正落实综合性学习评价的要求。
如在单元测试或期末、期中考试中添加综合性学习题目,以引导学生重视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水平。如语文强化训练题:黄河是孕育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母亲河,有着浓厚的人文意蕴。请走近黄河,紧扣“黄河与中华民族”的主题感受母亲河跳动的脉搏吧!(1)走进动感地带:若你是策划人之一,会为此次活动设计哪些项目?请列举三项。(如“黄河颂・诗歌朗诵会”“黄河颂?好歌大家唱”等)(2)走近黄河文明:①请举出黄河流域三个早期人类文化遗址的名称。(如丁村古人文化遗址、半坡村遗址、蓝田猿人文化遗址等)②请举出两个关于“黄河”的历史人物故事、神话传说或民间故事。(如姜太公钓鱼的故事、大禹治水的传说等)(3)走近黄河文化:请分别举两个与“黄河”相关的诗歌与成语。(成语: 负石赴河、带砺山河等;诗歌: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4)关注黄河现状:水土流失、污染、断流是当前黄河的现状,请从保护黄河环境的角度出发,至少提两条建议。通过布置这些综合性学习任务,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将语文与历史等学科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学生完成上述任务后上交给老师,教师予以评定。
论文摘要:福斯特的生态学是当代生态学理论的重要分支。他在对资本主义生态危机进行生态学分析的过程中所阐明的发展观、生态价值观、生态伦理观,都包含极其丰富的内容,这些宝贵思想,对于当今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以多方面的启示。
约翰·贝拉米·福斯特是美国著名的生态学理论家,他在《马克思的生态学:唯物主义与自然》、《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和《脆弱的星球》等几部著作中,通过阐释马克思的生态学思想,分析了资本主义与生态相悖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了走出生态危机的制度替换之路,在此基础上建构起自己的生态学理论。福斯特的生态学不仅发展了马克思的生态思想,而且他对当代生态问题所做的多维度揭示,对于当今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一、发展观与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选择
福斯特认为,世界需要什么样的发展条件和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模式?怎样保持发展与环境的协调一致?不采取一种批判的态度对待我们目前的社会形态就不可能回答这些问题。资本主义本质上是一种积累制度,“过去,这种积累一直靠全球环境不断被系统地剥夺其自然财富得以维持,环境被蜕变成了索取资源的水龙头和倾倒废料的下水道。”所以,过去500年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是不可持续发展的历史。
福斯特强调,马克思认为未来社会不会自动解决人类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只有通过采取诸如消灭城乡之间敌对分工、注重人口的合理布局、实现工农业的有机结合、实现土地营养物质的恢复和改良,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革命性变革等具体措施,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和工业方法合理地调整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由此可见,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始终是和他对生态可持续的追求联系在一起的。
福斯特的发展观,给我们最深刻的启示就在于,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树立正确的发展观,确立科学的发展模式,制定可行的发展战略至关重要。
第一,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是从环境与自然资源角度提出的关于人类长期发展的战略与模式,它强调的是环境与经济的协调,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其核心思想就是经济的健康发展应该建立在生态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之上。可持续发展战略向人类提出了一条新的发展原则:经济的发展既要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又不能超出自然资源的再生能力和生态环境的自我修复能力,既要给现时的经济发展提供环境支撑,又要给后续发展留有空间,同时还要不损害后代人的发展条件。这就要协调好社会生产力和自然生产力的关系、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的关系、经济系统与生存系统的关系、人化自然与原生自然的关系。
第二,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考虑,应该着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人类重新审视自身发展过程后,按照生态规律把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物质、能量代谢过程有机融合的新的经济发展形态,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经济运行模式。首先,循环经济仿照自然界物质代谢、循环、共生等规律,在经济发展中也形成类似自然界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者之间的有机匹配,改变了“资源一产品一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传统经济运行模式,组织成了一个“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资源利用最大化、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从而根本上解决了长期以来发展与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的矛盾。其次,传统经济运行由基础设施、机器、工厂等加工资本,劳动、智力等人力资本和现金、投资和货币等金融资本三大部分构成。循环经济将资源和生态系统构成的自然作为第四种资本加人经济运行。这种生态资本内部化改变了传统经济生产的社会成本与私人获利的不对称,改变了企业节约资源与污染防治内部成本与外部获利的不对称性,最终实现经济增长、资源节约、生态保护的目的。
第三,对传统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目前,我国已进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社会需求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有的经济结构已很难适应新时期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为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国际经济结构大调整这一潮流,对我国传统经济结构实行战略性大调整,在坚持继续加强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和第四产业(信息产业)的同时,要着力调整和优化第二产业构成,切实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第二产业比重过高,内部结构不合理、行业间发展不平衡的结构矛盾,通过技术进步,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改变以前高投人、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益的状况,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
第四,建立科学的GDP核算体系。过去多年我国通行的做法,是把GDP和人均GDP及其增长速度,作为衡量发展的最重要指标甚至唯一指标。尽管这些指标不可或缺,但GDP总量或人均GDP并不能准确反映发展的社会成本,不能准确衡量经济增长的代价和方式,不能准确衡量效益、效率和实际的国民财富,尤其不能对是否实现了社会公正和人民幸福作出准确判断。不仅如此,它还助长了一些地区和部门为追求过高的GDP增长而破坏环境、耗竭式地使用自然资源的行为,陷人了“拼资源求发展”、“有增长无发展”、“有发展无幸福”的困境。因此,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势在必行。
二、生态价值观与中国现代价值观的探寻
福斯特生态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在于,他强调,必须认识到自然界的内在价值,并且努力保护它。当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我们不能避免改造自然,因为我们就工作并生活其中。我们的目标应该是以可持续的方法改造自然,制定我们与自然的关系的理性规则。”
然而,在福斯特看来,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自然本身、自然和社会关系却出现异化,其集中表现在人与自然间的剧烈的不和谐以及当代的生态环境问题。福斯特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造成自然本身异化、自然和社会关系异化的原因可归结为两个方面,第一,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城市和乡村的分离及产品远距离贸易是其直接原因;第二,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大土地私有制是其根本原因。因此,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自然本身异化、自然和社会关系异化是必然的。
福斯特积极倡导自然的社会化,极力反对自然的私有化。在他看来,目前最应该受到批评的就是所谓自然的私有化。“今天全球经济正逐渐将自然界中的每一种东西—水、森林、植物种,甚至大气本身—变成可以在市场上买卖的私人商品。这种自然的私有化趋势具有巨大的破坏性,并且激化了对资本主义来说是特有的那种环境问题。”自然的社会化则完全是另一种情况。他认为,“自然越是被置于人民的保护之下—一般来说,这种保护是通过决定可持续规则的民主过程进行的—情况就会越好。如果我们把自然交给了资本,那么我们就为在很大程度上忽视可持续性这个集体目标的各种形式的私人控制和掠夺提供了可能性。”如果我们把一切都交给私人利益集团,人口中的大多数在反对拥有和控制大量社会资源的强大的少数人意愿的时候,就会丧失保护自然和自己的能力。相反,如果我们把一些事物置于公众领域,我们就会把这些事情置于一种可以运用民主原则的政治控制之下。在这个意义上,自然的社会化代表一种民主的和反资本主义的策略,一种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的策略。
福斯特强调,在生态问题上必须走出二元对立的思维。在他看来,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这种二元对立的思想,对于我们理解人类在生物圈中的存在的、真实的、不断变化的物质条件并无裨益。这种观点中所体现出来的二分法往往使“人类与自然”相对立的观念长期存在,而这种观念正是造成生态问题的根源。
透过福斯特的生态价值观,给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最深刻的启示就是,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在中国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要实现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有机结合,必须确立起一种全新的生态价值观,以此指导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
第一,建立全民生态文明观。生态价值观的确立,离不开正确生态文明观的引领。生态文明观最核心的观点,就是人和自然不是对立的双方,而是和谐相处的统一体。为此,应该在全社会倡导生态文明观,进而使人们达成以下共识:一是,人是自然的产物,是自然之子。自然孕育、哺育了人类,使人类得以产生和发展。二是,发展使人类变得不断强大,强大又使人类自我意识膨胀,使自然之子自以为是自然的主人,没有限制地向自然索取,致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进而引发生态恶化。三是,人类需要重新审视自己,人类不仅要利用自然、开发自然,更要爱护自然、尊重自然,既要考虑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其它物种生存、发展的需要,人类和自然要协调发展。四是,建立全新的生态文明观念,不仅科学家要高度重视,而且政治家、企业家及全体公民都要高度重视,站在自然之子的角度,人类应当约束自己,摆正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关注自然的存在价值。在改造自然的同时要把自身的活动限制在保证自然界生态系统稳定平衡的限度之内,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协调发展。
第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衣食住行及精神需求,即为了消费。然而资源的有限性与消费需求无限扩大,构成了一对矛盾。因此,在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倡导正确的消费观,以引导人们合理消费,任重道远。具体来说,可从两个方面人手。一是倡导适度消费,崇尚节俭生活。适度消费就是对环境友好的合理消费,它要求我们以获得基本需要的满足为标准,而不是鼓励对物质资源的无止境占有。无节制的高消费是一种脱离现实生存环境与合理需求的消费方式,它以享乐、挥霍为特征,使人们对物质与能量的消耗最终增加到自然界无法承受的程度,既有害于自然生态,也有损于健康。因此,我们必须在全社会大力倡导适度消费,反对一切挥霍性、奢华性、铺张性的消费观念和行为。二是,积极参与“绿色消费”,这应该成为实践消费道德的一种新境界。在消费过程中,我们应当自觉抵制对生态环境有消极影响的物质产品和消费行为,主动购买对环境友好、对健康无害的绿色产品,用正确的消费导向引导生产经营者向着保护生态环境的方向转变。
第三,健全生态法律制度。健全的生态法律制度,不仅是生态文明的标志,而且是生态价值观确立的刚性制度约束,其作用在于用刚性制度约束人类的生态不文明行为,惩罚破坏生态文明的行为。从我国生态法制建设的现况来看,当务之急是要完善如下制度:一是建立清晰的生态产权制度。在自然特征上,生态的天然属性决定了生态资产的公有性,任何个人和企业都无法有效行使生态产权,只有国家政府有权代表社会来行使。但在现实中,国家产权得不到很好地实施和贯彻。在生态产权不清的情况下,生态资源的社会再生产与一般商品的生产过程是割裂的,生态价值没有通过一般的商品价值的实现而得到足量的实现,结果导致少部分人对生态资源开发的获益是建立在多数人环境损失的基础之上的,这种损失就是资源的枯竭、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因此,国家对生态资产行使公共管理职能,就必须建立一整套包括生态产权界定、配置、流转、保护的现代产权制度。二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生态价值的实现,仅靠明晰产权、生态定价是不够的,必须借助一些财政制度的安排,达到功能维护的目的。生态补偿制就是实现生态资源生态价值有偿制度的财政手段之一,是生态受益者在合法利用生态资源的过程中,对生态资源所有人或为生态保护付出代价者支付的相应费用。生态补偿须遵循“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谁污染、谁付费”原则,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者应承担环境外部成本,履行生态环境恢复责任,赔偿相关损失,支付占用环境容量的费用;生态保护的受益者有责任向生态保护者支付适当的补偿费用。三是严格落实环境责任追究制度,尤其是刑事责任的追究制度,加大对违法超标排污企业的处罚力度,严惩环境违法行为。
三、生态伦理观与中国伦理道德体系的重构
福斯特认为,当今资本主义社会,在生态问题上还存在不道德行为。任何一种破坏环境并使未来几代人在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上更为贫困的制度,就是一种高级不道德。“人类不拥有地球,我们只是使用地球。必须为未来几代人保护好地球,维护它的完整。我认为,这是关系到所有可持续性问题的基本道德原则。”
在福斯特看来,要解决这种在生态问题上的不道德行为,第一,需要进行一次“道德革命”,即一次不仅针对个体消费者、政治家以及首席执行官们的不负责任的行动和决定,而且针对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高级不道德”的革命。通过这样一次革命,以取代我们目前对待环境的不道德或至少是非道德的做法。第二,建立一种新的生态道德。福斯特指出,自15世纪资本主义制度兴起以来,以“支配自然”为核心的价值观成为社会发展的基本原则,提倡保护环境被看作是对人们自由权利的限制。这种道德价值观在当代科学技术和工业文明的支持下,形成了人类对自然的掠夺式的关系模式,并最终一导致全球性的生态问题。福斯特强调,通过建立这样一种新的生态道德,可以引导我们重新学习在地球上如何居住,最终把自然看作是人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实现人类和自然的和谐发展。至于这种新的道德是一种什么样的道德价值观,在福斯特看来就是“绿色思维”。由此可见,在福斯特看来,社会变革和建立新的生态道德价值观对于解决环境问题是缺一不可的。当然,在福斯特看来,我们社会中的个人道德并非社会道德的关键,关键在于我们这个社会的核心体制。
福斯特的生态伦理观,给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最现实的借鉴意义就在于,我们要搞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进行伦理道德体系的重构,重视生态伦理的培育和倡导。要实现这一目标,可抓住以下主要环节。
(二)教学内容枯燥单一当前高职英语教学中主要采用的是高职类英语专用教材,教材内容多以书面文字为主,学生在学习中常以跟读、听写的方式完成学习过程。教学内容相对枯燥单一,偏离当前社会的生活现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
(三)学习和考核制度不完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仍以笔记、练习等书面学习方法为主,这种学习模式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无法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当前英语考试的模式仍旧主要以笔试为主,在学业成绩的评定中,仍以书面考试成绩为主,忽略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和听说读写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核,学习评价体系单一、不全面。
二、英美文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丰富充实教学内容从学情分析入手,选择与学生情况相符的书籍进行教学,使学生走进文学作品,并进一步开始与作品文字、作者进行“对话”、“交流”,尝试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向、艺术语言、社会特点,领略作品的文字美、意境美、艺术美。教师在授课中,应对学生的阅读方法、形式进行有效的指导,让学生能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继而能阅读、分析、理解原著和作者的意图,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赏析作品,开拓专业视野,拓展专业思维,完善学习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