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内科护士长护理范文

时间:2023-03-21 17:15:4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肾内科护士长护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肾内科护士长护理

篇1

护理风险是指医院因病人在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1]神经内科监护室(NICU)收治的病人都是病情危重的神经系统病变的患者,多数病人有意识障碍、肢体功能障碍、小便功能障碍、语言沟通障碍等。而NICU护士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高强度工作状态,容易发生护理风险事件。NICU实行封闭式管理,护理人员如何在病人病情复杂、无患方监督的情况下做到慎独、避免护理风险的发生、保证护理质量护理安全,是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

1 NICU常见的护理风险事件

1.1 护士的专业能力不强 护士专业理论及基础知识欠缺,对危重病人病情的评估能力差,预见性护理能力不足,慎独精神不强,对抢救仪器、设备的使用不熟练等均可导致护士发现病人病情变化推迟,不能进行深入地观察及分析,不能及时报告医生,延误治疗抢救时机,造成不良后果。

1.2 护理文书记录缺陷

护理文书是证明医疗护理行为的重要法律依据,在NICU中,护士对病人的病情判断不准确,护理记录医护不一致,记录不及时,缺乏连续性,对病情的记录不准确等降低了护理文书的法律效力。

1.3 医嘱执行不规范

包括医生开具医嘱和护士执行医嘱不规范两方面。监护室医生常常出现未抢救病人而下达口头医嘱,而护士照样执行口头医嘱。在抢救病人时医生下达口头医嘱,护士执行时未严格按照医嘱执行制度要求做到“听、问、看、补”,导致医嘱执行错误。

1.4 缺乏有效的沟通

NICU实行的是封闭式无陪护管理,多数病人有意识语言障碍, 病人病情复杂危重,家属对病人病情担心,容易产生紧张、焦虑情绪,护士如不能与病人、家属耐心、细致的交流,容易引发纠纷。

1.5 非计划性拔管

ICU病人的监护仪多,身上的管道多,各种管道可能出现意脱管,在胃管、气管导管、静脉置管、导尿管、引流管中,以气管导管脱至体外或自动拔除的风险最大[2]。主要原因有病人意识不清、约束不到位、置管不适、固定方法欠妥、健康教育不到位、医护操作不当等。气管内插管在意外拔管后8h内重插管有88%,快速重建人工气道,再实施机械通气,可降低死亡的危险性,但仍可能发生重要器官的受损,以至功能衰竭[3] 。

1.6 误吸返流

NICU病人多数存在意识障碍、吞咽功能障碍,为保证营养供给,常需留置胃管予鼻饲饮食,但留置胃管护理不当易导致胃液返流误吸。大多数误吸发生在吞咽反射减弱的病人,特别是老年及昏迷病人。

2 护理风险管理

2.1 严格NICU护士准入制度,合理排班

新进NICU工作的护士应进行规范化培训后,掌握常见疾病的观察要点、危重病人抢救技术、各种仪器使用方法,进行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NICU病人病情重、病情变化快,护士工作量大,护士长排班时要根据工作量,实行弹性排班,注意护士新老搭配,合理安排护士休息。

2.2 加强护理文书书写的学习

根据护理文书统一书写要求,可制定适合本病区的标准化格式化护理记录单,拟定重点记录内容,防止漏记、少记并减少护士花在护理记录上的时间,把时间还给病人,以利于更好地观察病人病情。加强与医生的沟通,减少医护不一致的现象发生。护士长及责任组长每天检查危重病人的护理记录,确保护理记录及时、真实准确、完整,保证护理记录的质量。

2.3 严格执行医嘱制度

护士应严格执行医嘱制度,执行医嘱前认真查对,非抢救或手术进行中等特殊情况不得开具和执行口头医嘱,在可下达口头医嘱时,护士必须严格按照医嘱执行制度要求做到“听、问、看、补”,以防止医嘱执行中出现差错。

2.4 提高沟通技巧,加强环节质控

2.4.1 对沟通有困难的病人,如失语、气管插管、言语不清等病人要耐心细致、主动询问病人,可通过写字板、图画等方式进行交流。

2.4.2 加强与病人家属的沟通。病人入院时详细与家属交待入住监护室的各项规章制度,每天探视时间充分与家属沟通,向家属进行疾病健康教育,让家属了解病人的病情,减轻家属的不安情绪,使其配合医疗护理工作。

2.4.3 加强与医生的沟通,每天晨交班与医生一起床旁查看病人,评估病人病情,杜绝对病情描述医护不一致现象。

2.5 制定风险防范预案、减少非计划性拔管

对意识不清、留置管道的病人要有预见性护理,评估意外拔管等的危险因素,如病人的意识状态、管道固定情况、约束是否到位等,选择适当有效的管道固定和约束方法,定时检查,对意识清楚的病人做好心理护理,提高病人对疾病的认知能力,积极配合治疗护理。

2.6 避免误吸的发生

评估病人的意识状态、吞咽功能等,意识清楚的病人抬高床头呈坐位进食,有吞咽困难、意识不清的病人留置胃管鼻饲饮食,胃管注食前确定管道位置正确,抬高床头至少30°,鼻饲前后30分钟尽量不吸痰,以防止呕吐及返流发生。

神经内科监护室病人病情重,意识障碍病人多,病情变化快,只有加强护士本身的业务素质的提高,科学制度化管理,强调精细护理、预见性护理,护士有强烈的慎独精神,才能将NICU的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有效地规避护理风险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晓惠.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分析与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5.

篇2

常见护理安全因素分析

1 环境因素。

1.1.地面滑 病房地面湿滑,是引起患者摔伤的因素之一[2],由于神经内科患者存在肢体瘫痪、无力,在清扫地面后,如地面潮湿、过滑,病人行走时易发生摔伤意外。而患者大多年老体弱,生活自理能力及应急能力低下;加之神经疾病导致肢体瘫痪、步态不稳、体力不支,对疾病危险性不重视,麻痹大意或自尊心太强,或患者穿着过于宽大的衣裤,鞋底不防滑,入厕时坐凳不稳等因素均易导致跌倒。

1.2病床使用不当 病床床轮,如未锁紧固定,病人在床上翻身或起床用力后,会出现床的移动而引起患者坠床。神志不清、躁动不安,癫痫发作、不配合治疗的病人容易发生坠床。

1.3病房扶栏 神经内科患者大多存在肢体瘫痪、无力,恢复期需要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因此,为给患者创造舒适安全的治疗修养环境,找到支撑点,防止摔伤、跌倒,病房走廊、卫生间的扶栏安装很重要。

2病生理因素

2.1感觉障碍 神经内科患者由于疾病的影响,多存在感觉障碍,对痛觉、温觉不敏感,患者家属未掌握热水袋、局部热敷的温度及使用方法。加上护士健康教育落实不到位,不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护理操作,不及时观察患者的皮肤情况,如使用热水袋不当,病人在使用热水袋时极容易发生烫伤。

2.2精神异常 患者由于疾病影响,导致认知、记忆力障碍,反应迟钝,如护理防护措施不到位,没有家属看护患者容易走失。

2.3 窒息、吸入性肺炎 神经系统多种疾病均可引起吞咽困难,咳嗽反射减弱,进食时容易发生呛咳;有些患者留置胃管时间过长,由于鼻饲方法不当而造成误吸或吸入性肺炎。

2.4 静脉炎。神经内科患者住院时间长,所用药物大多数为高渗性药物,如甘露醇、托拉塞米等对血管刺激大,加上神经内科患者多为老年人和危重病人,由于年龄、血管因素以及护士巡视不到位等因素,导致药液外渗,引起血管及周围皮肤出现红、肿、热、痛等静脉炎反应。

2.5 压疮。神经内科患者卧床时间长、病人营养、感觉功能都较差,皮肤软组织新陈代谢率低,发生压疮的几率高。压疮是神经内科患者最常见的临床并发症之一。发生压疮的老年人较无压疮的老年人病死率增加4倍,如压疮不愈合,其病死率增加6倍[3]。

2.6癫痫导致抽搐 神经科癫痫患者, 抽搐发作时常发生舌咬伤、骨折、坠床等以外,抽搐间歇期疏于带牙套、置牙垫防护,如突发抽搐易致舌咬伤。按压肢体导致骨折发生等。

2.7非计划性拔管。非计划性拔管是指尚未达到拔管指征而将人体的治疗性、诊断性导管拔除,包括气管导管、尿管、胃管、各种引流导管甚至监护仪导线等拔除[4] 。神经内科病人受疾病的影响,意识常常会发生改变。当患者清醒后经常会产生情绪激动、焦虑、恐惧等心理,如患者出现躁动时,没有使用约束带,极易发生非计划性拔管。

防护措施

1. 创造安全的病室环境。 病室光线充足,保洁员拖地时应设警示牌,地面保持干燥,病房、走廊安装横向扶手,卫生间安装竖向抓杆,便于患者站起时借力,增设防滑垫。

2. 床栏、约束带的使用。对神志不清,躁动不安、老年痴呆的患者,床边加床栏,必要时使用约束带,约束带松紧应适宜,每班进行交接班,注意观察患者约束处皮肤情况,保持肢体处于功能位置。告知患者家属使用床栏、约束带的重要性,指导家属正确使用床栏及约束带。

3. 严格遵守技术操作规程,为病人进行治疗,如热敷、理疗时,应注意温度,注意观察皮肤情况,以防发生烫伤。严格遵守技术操作规程,为病人进行鼻饲时,正确掌握鼻饲方法,每次鼻饲量,并抬高床头,避免窒息。

4. 正确及时评估危险因素。 明确高危病人,采取预见性防护措施,避免意外受伤[6]。患者进行静脉输液时严密观察输液情况,避免静脉炎的发生。

5. 认真评估病人。患者入院时,认真评估患者,做好健康教育,为压疮高危患者建立翻身卡,填写难免压疮申请备案报告表,根据病情定时更换并加强交接班,必要时给予垫海绵垫、水垫,定时翻身、叩背,防止院内压疮的发生;危重及老年患者以书面形式告知患者家属护理注意事项,确定患者为高危对象后,可以在患者的床头使用温馨安全警示卡,如“小心跌倒”,“小心烫伤”,“预防压疮”,“防止坠床”等,随时提醒患者及医护人员。患者家属及医护人员应随时作好防止意外发生的准备。

6. 患者发生意外事件的预防。癫痫患者突发抽搐时,应立即将压舌板或毛巾条放于患者口腔一侧上、下臼齿之间,以防舌咬伤,对60岁以上患者及认知、记忆力障碍患者实行腕带识别制度,在手腕带上注明患者姓名、性别、所住医院、科室;护士加强巡视,及时发现患者的去向,防止患者走失。

7.加强护士整体素质的培养,提高护理安全防范能力。加强“三基”及专科知识的学习和急救技能的培训,提高护士理论、技术水平;加强工作责任心,加强巡视,预防患者非计划性拔管,把护理安全纳入到护理交接班内容中,责任护士每天对所管高危病人进行评估,随时增减安全防护措施,并认真做好护理记录,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结论

护理安全和患者的生命息息相关。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质量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减少护理质量缺陷、提高护理水平的关键环节。只有在日常工作中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提高护士的安全意识,加强工作责任心,不断改进临床护理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护理质量,消除不安全护理隐患,避免护理不良事件及差错事故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杨莘.神经疾病特色护理技术.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20

[2]杨莘.神经疾病特色护理技术.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21

[3]杨桂华.压疮的研究及护理进展.现代护理,2007,13(25):2433-3435.

篇3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193-01

神经系统是人体最精细、结构和功能最复杂的系统,神经系统疾病具有起病广泛而复杂的特点,是导致人类死亡和残障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环境的改变,脑血管病的发病也有年轻化倾向;神经内科的护理由于护理对象的特殊性,增加了临床护理的难度,神经内科患者大多具有致死率高、病情重、病程长等特点,患者所承受的心里压力较大,易对护理人员发泻不满情绪,致使神经内科发生纠纷的次数较多[1]。本文对神经内科常见的护理问题进行分析与归纳:

1 神经内科常见的护理问题

(1)护理病历书写不规范:病历书定的不规范或书写错误是护理中较常见的问题,是引发护患纠纷重要的原因。常见病历书写的问题有:第一,因多种原因,导致医嘱单漏签或不及时签字。第二,患者体温单上内容填写不完整,如页眉、页码漏填;患者的姓名、住院号不填或填写错误等。第三,对患者健康教育填写内容过于简单。第四,危重患者的护理记录单部分数据不准确,医学概念比较含糊。

(2)管理不到位:第一,病区内的基础设施不全,如对某些意识障碍或烦燥的患者,没有设置床栏,致使出现患者摔伤现象。第二,与患者及其家属缺乏沟通,给予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欠缺,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的相关知识缺乏了解,不明白疾病的治疗方案及作用,不能给予较好的配合。

(3)服务质量差:第一,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不强:对患者进行基础护理时,简化护理操作,如对偏瘫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时,仅仅间隔二小时给予翻身一次,而没有仔细观察患者的皮肤变化情况,导致形成褥疮。第二,给予患者吸痰时,没有完全按照无菌操作规范要求进行技术操作,引发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症状。第三,由于护理不员不充足,在患者病情出现恶化时,不能给予及时有效地抢救,造成较严重的后果。第四,在给予颅内压高的患者输入甘露醇时,由于护理人员操作不慎,使药物渗出,而护理人员又没能及时发现,导致患者的局部组织出现坏死或肿胀。

3 相应的防范措施

(1)规范病例书写:第一,加强护理人员的业务培训,通过聘请人员讲座或举办培训班的方式,向护理人员讲解护理病例书写的要求与要点。第二,要求护理人员在书写病例时,要使用规范医学术语,及时改正存在问题的病历,保证病历客观、完整、及时、真实地反应护理情况,不得销毁、伪造、涂改病历[2],加强监督,提高护理人员病例书写的能力。

(2)加强管理:患者入院后,由责任护士对其身体状况进行评估,对高危患者在护士站与患者的床头挂上警示的标识[3],并加上床档,若患者有燥动症状时,根据具体情况可使用约束带,并告知家属应注意发生的意外情况及采取的相应措施。对高危压疮患者,给予做好皮肤护理,减少受压情况,指导患者增加营养,避免压疮的发生。

(3)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各种应急预案,让其熟悉各类的突发事件处理的流程。对危重症患者抢救的程序进行模拟训练,利用晨会提问、业务查房、业务讲座等方式[4],加强护理人员的理论学习,定期对其进行考核,逐步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4)加强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护理人员要以真诚的态度,和蔼的语言,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向其讲解疾病相关的知识,并耐心地回答患者与家属提出的问题,并将其形成制度,放置于质量考核当中。

(5)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安排:排班做到新老搭配,确保技术力量均衡。

2 结 果

相应的护理措施在神经内科实施后,神经内的护理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3 小结

护理安全是护理服务优质化的保证,也是护理质量与护理管理的组成部分,更是住院患者的心理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准提高与法律意识增强,给临床护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护理人员要在护理工作中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规范自己护理行为,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 ,自觉执行院内的规章制度,实施安全护理。

参考文献:

[1] 何丹. 神经内科患者住院期间安全问题分析及对策[J]. 中国保健营养. 2012(22):114―115.

篇4

护理安全是指病人在护理过程中未发生法律法规范围外的机体结构、心理或功能损害、缺陷、障碍或死亡[1]。神经内科患者多存在意识障碍、认知和运动障碍、日常生活能力差,一个微小的疏忽就可能会引发严重后果,因此,神经内科的护理风险相对较大,要保证神经内科的护理安全就必须对住院患者出现意外的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对应的方法措施进行预防。本院神经内科2008年11月开始采取针对性预防后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08年5月至10月和2009年5月至10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重症患者各45例,其中2008年45例患者中男性31例,女性14例,年龄46至77岁,平均(61.31+8.97)岁,采用机械通气10例;2009年45例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15例,年龄47至77岁,平均(62.01+9.11)岁,采用机械通气11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构成和住院时间方面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护理防范

2008年11月开始,针对神经内科护理安全隐患,采取了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加强护理效果。

1.2.1跌倒

神经内科病患多半是身体较弱的高龄患者,存在视听及运动平衡障碍,行走不便、步态不稳,并常会有抽搐或昏厥突发,再加患者对危险性过于低估或不愿意向他人寻求帮助[2];病房的地面或灯光、过道等措施不到位;患者衣物过大,鞋底防滑不足等原因都会造成患者跌倒。

针对以上安全隐患,本院神经内科加强了病房及走道、卫生间等环境安全检查及整改,要求地面保持干燥、灯光充足不晃眼、走道上不可有物品摆放,并在护理中对病患的衣物穿着进行指导,加强巡查;针对患者不愿麻烦别人的心理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从内心接受他人帮助;并提醒其家属在患者下床、坐立或如厕时必须有人在旁陪伴,高龄患者起立要缓慢,起居做到醒后30秒起床,稍停30秒后再站立,并再停留30秒后才行走,以免发生性低血压昏厥。

1.2.2坠床

患者存在意识障碍、躁动不安、癫痫等状况时容易发生坠床。护理人员未及时采用护栏防护或肢体约束、护栏防护方式不对,或病患陪护未充分认识到约束的必要性,将约束带或床栏取下等原因都会造成坠床。本科室在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的同时也对存在坠床危险的病患陪护进行反复强调并指导其正确掌握约束带和床栏的使用。

1.2.3压疮

病患长时间不改变、皮肤受刺激、潮湿等都会导致压疮出现,且病死率较未并发压疮老年患者高出4倍[4],护理安全隐患高。针对此种情况要求护士2至3小时将患者翻身一次并避免拖、拉、推、拽,保持床铺24小时干燥、平整,在患者便后对其腰臀部进行清洁。

1.2.4误吸

神经内科大多患者吞咽反射性差,鼻饲胃管不到位、速度过快或床头位置不够高等原因都会引发食物返流性误吸;开口器使用不当使高龄患者松动牙齿或假牙落入气管都会造成患者误吸、窒息。因此,应嘱咐患者取掉假牙,在使用开口器时动作要轻柔,若发生牙齿掉落应第一时间取出并作记录;喂食时注意调整患者床头高度及喂食速度;鼻饲前确认患者痰液清理干净、胃管到位,一旦出现患者误吸、呼吸困难则应立即将鼻饲停止,并将呼吸道内和胃内物吸出。

1.2.5拔管

当患者出现意识不清、情绪暴躁、焦虑时,常会自己将身体插管拔除。此时应加强巡查、对管道进行妥善固定并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安抚,视情况对精神异常或躁动不安的患者实施必要性约束并加强夜间看护。

1.3统计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12.0进行分析,采用x2检验。

2 结果

防范护理实施后的2009年5月至10月45例患者中好转或治愈38例(占84.44%),死亡7例(占15.56%),14例出现并发症(占31.11%);2008年5月至10月45例患者中好转或治愈34例(占75.56%),死亡11例(占24.44%),23例出现并发症(占51.11%),两组患者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详见表1。

3 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社会文明的提高以及知识的普及,人们的自我保护和维权意识以及对健康的期望也日益提高,病患护理要求也较以前明显提高,医患纠纷层出不穷。神经内科收治的患者以脑卒中居多,此类患者病情危重、变化快、合并症多、意识存在障碍且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医疗风险较大,易发生医疗纠纷,因此对其护理工作中的安全性要求也较高。

护理安全是护理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神经内科的日常护理中要认真识别和注意临床安全隐患并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提升其责任心,使其自身工作和应急能力得以提升并在平常做好对各类安全隐患的防范,从根本上消除护理中的安全隐患、提升护理质量,有效避免护理过程中的不良或差错事项发生,在保证患者的安全的同时有效提升患者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本组研究结果证明针对临床常见护理安全隐患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可以有效的提升临床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晓红.神经内科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及干预对策[J].中国中医药资讯,2010.2(36):8-9.

篇5

【摘要】 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长期鼻饲出现食物返流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神经内科2010年1月~2010年12月的150例脑卒中患者鼻饲过程中出现食物返流的15例患者的原因,并进行护理方面的分析。结果 脑卒中患者鼻饲出现食物返流发生的原因与患者的病情、年龄、不当、留置胃管技术和鼻饲量、鼻饲时间及鼻饲液的温度等有密切关系。结论 对不同患者进行原因分析,不断总结经验,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采取预见性护理,从而减少食物返流的发生,在临床工作中十分重要。

【关键词】 鼻饲; 食物返流; 原因; 护理对策

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常因严重的意识障碍或吞咽功能障碍而不能自行进食,需要长期留置胃管,来保证营养支持和药物治疗,但个别患者由于种种原因出现食物返流。据报道,大约有50%~70%的患者误吸多是在毫无知觉的情况下发生,误吸48 h后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10%~43%不等,并可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致死率高达40%~50%[1,2]。为降低误吸引起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首先应避免食物返流的发生。针对这一现象,现将2010年1月~2010年12月150例脑卒中患者行鼻饲过程中出现食物返流的15例患者进行原因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0年1月~2010年12月在本科住院昏迷行鼻饲的患者150例,其中男113例,女37例。年龄46~91岁,平均71.5岁。行鼻饲时间大于半年者8例,小于半年142例。最长达8个月,最短6 d。留置气管切开套管的1例,其中6例出现明显的食物返流,9例经拍胸片发现有肺炎表现,做痰液培养有大肠杆菌生长。经对症处理症状减轻好转13例,2例因病情过重抢救无效死亡。

2 原因分析

2.1 与患者病情及年龄有关 脑卒中昏迷或吞咽障碍的患者及老年患者,由于胃肠功能低下,食管下括约肌松弛使食管体部收缩能力下降以及胃排空延迟等均会导致食管返流。昏迷患者一旦食物返流,造成误吸窒息的危险更大。同时,长时间留置胃管易引起食管炎症或逆蠕动,胃内食物易返流至食道内。本组有11例患者由于脑出血昏迷造成的延髓功能受损,咳嗽、吞咽反射减弱甚至消失。

2.2 置管不当 张庆玲等[3]研究表明,平卧位是胃内容物吸入的潜在危险因素。持续仰位或平卧位及床头角度过低都会增加返流物流入呼吸道的机会。患者取仰卧位时,不能吞咽唾液与分泌物,且不利于食道对返流的胃内容物进行清洁。本组有5例患者平卧喂流质,导致食物返流。

2.3 置管过浅,鼻饲管头端位于食管 常规插管长度是从发际到剑突(45~55 cm),但一次性硅胶胃管第一节侧孔距尖端约8 cm,若按常规置管深度,此孔可能会位于贲门以上的食管内,当注入流质时鼻饲液易返流于咽喉部发生误吸。

2.4 与喂鼻饲技术及护士经验不足有关 本组有3例由于个别护士经验不足,注食时忘记抽胃液,未判断有无胃液潴留,再注入流质或速度太快,引起胃潴留加重,出现返流。同时,注入渗透压过高且不易消化的流食及流食温度较低,引起患者不消化而出现返流。

3 护理

3.1 积极治疗原发病,合理安排各项治疗和护理时间 针对脑卒中昏迷或吞咽障碍的患者,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原发病,加强医患沟通与合作,合理安排各项操作时间,使雾化吸入、吸痰、翻身、扣背等各项操作尽量在鼻饲前进行,以免引起胃内容物返流。

3.2 使用鼻饲 每次注食前除常规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还应抬高床头30°~45°,患者保持右侧卧位,以利于胃排空。约1~2 h改为专科,可防止胃内容物返流。

3.3 适当加长胃管置入长度 有研究发现,胃管进入越短,越易发生误吸。莫海花等[4]建议应将胃管向胃内延伸8~10 cm,使胃管前端侧孔在胃体部或幽门部,则注入的食物不易返流。对鼻饲患者,妥善固定胃管。在胃管外露部分做好标记,每次鼻饲前检查胃管位置,并进行班班交接。防止患者因翻身、躁动等原因导致胃管脱出,尤其是昏迷患者反应不灵敏,胃管误入气道后果非常严重。

3.4 规范鼻饲操作,注意鼻饲液的量及温度,加强年轻护士培训 为减少胃潴留发生,鼻饲前要进行抽吸,尤其是年老体弱消化功能差的患者,先确定有无胃潴留,同时记录潴留量,分析原因,暂停进食或给予助消化药物,继续鼻饲者宜半量100 ml,鼻饲温度在40 ℃左右。喂流质时间由每2 h延长为3~4 h一次。每次注入时间为20~30 min,可有效减少食物返流。

4 小结

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病情重、年龄高、卧床时间长,不能经口进食,加之气管切开等因素导致患者体质差,留置胃管鼻饲成为这类患者摄取营养最有效的方法。但因神经内科的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变化使气管敏感部位的反应性降低,食物清除功能异常,胃排空延长。加之气管分泌物增多经常需要雾化或吸痰,刺激咽喉部而发生食物返流,针对以上情况,需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插胃管延长置管深度,鼻饲时抬高床头30°~45°,符合食物在消化道内运行的方向[5]。同时加强年轻护士的培训,做好家属的心理指导和健康教育。针对发生反流的原因进行分析和采取护理措施,降低食物返流率,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少华, 卢少萍, 林文英.高龄鼻饲患者误吸原因及护理进展.现代临床护理,2008,7(3): 60.

[2] 秦环龙. 管饲喂养误吸的危险因素及预防. 肠内与肠外营养, 2003, 10(4) : 244.

[3] 张庆玲,刘明华.机械通气患者与胃液反流和误吸关系实验.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4,26:1321-1322.

篇6

神经内科患者具有急,危重的特点,对护理人员要求比较高.神经内科收治的患者多为老年过年人,并伴有意识障碍,精神异常及感觉,运动,认知障碍.病情变化快,易发生意外,任何疏忽可导致严重后果,给患者及医院带来损失.现将神经内科常见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总结如下:

1 护理安全隐患及原因

1.1意外损伤

1.1.1跌到神经内科患者大多年老体弱,视力减退,运动碍发生率高,如瘫痪,步态不稳,起立与迈步艰难等,常突然发生抽搐与晕厥.如遇到地面滑,床脚移动,坐凳不稳,防护措施不到位更易发生跌倒。

1.1.2坠床烦躁不安患者可以用床档保护,肢体约束.如果肢体约束方法不正确或陪护人员对此重视不够擅自取下床档,约束带;高龄患者对病床不适应或夏天应用凉席,在凉席外移的情.况下翻身导致坠床。

1.2走失精神异常及老年痴呆患者,如防护措施不到位,未做到24h连续看护,特别是进行辅助检查时人员较杂,稍有疏忽容易走失。

1.3窒息神经内科各种疾病均可出现吞咽困难,咳嗽反射减弱,如进食呛咳,可引起食物误吸.鼻饲未严格遵操作规程,如未充分证实胃管在胃内,鼻饲速度过快,鼻饲时床头未抬高,引起食物返流而致误吸。

1.4非计划性拔管 非计划性拔管是指尚未达到拔管指征而将人体的治疗性、诊断性导管拔除,包括气管导管、中心静脉导管、尿管、胃管、各种术后引流导管甚至起搏导线等拔除[4]。神经内科患者受疾病的影响,意识常常会发生改变。当患者清醒后经常会产生情绪激动、焦虑、恐惧等心理,如患者出现躁动时,没有使用约束带,极易发生非计划性拔管。

1.4.1加强健康教育。患者入院时,教会患者及指导家属使用辅助设施,如护栏,扶手等;对于颈椎病患者,突然改变可能会诱发脑部供血不足,引起头晕等症状,应告知患者在改变时,动作要缓慢;提醒患者生活起居要注意做到3个30s,既醒后30s再起床,起床后30s再站立,站立后30s再行走。正确指导患者用药,对服用镇静、安眠药的患者,一定要看患者服药到口后才能离开;掌握专科知识,进行健康教育时有针对性,如脑出血患者,一定要告知患者及家属绝对卧床的重要性,以防患者自行起床活动,导致发生再次出血。

1.4.2创造安全的病室环境。病室光线充足;保洁员拖地时应设警示牌;病房、走廊安装横向扶手,卫生间安装竖向抓杆,便于患者站起时借力,增设防滑垫。床边监护仪、氧气筒、吸引器应摆放在指定位置,电线应卷放好,以免电线松散垂在地上将患者绊倒;患者的衣裤大小合适;用轮椅护送患者时扣上安全带;正确指导患者及家属使用呼叫器,呼叫器放置在患者易拿的地方。

1.5管理因素

1.5.1优质护理体系不健全 质量管理体制是护理安全管理的核心.管理制度不完善,不健全,去执行力度不够,管理措施不到,质量监控不利都是造成护理不安全的重要因素[1-2],对潜在的不安全因素缺乏预见力,没有定期召开质量与安全分析会,对出现的问题没有进行分析和总结,没有制定常见急症抢救流程,工作环节流程,应急预案流程,工作环节流程,应预案流程,服务规范用语及出院护理质量控制标准等,使护士在日常工作中无章可循,随意性大,存在安全隐患[3]。

1.5.2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 护理人员缺编,不能保证满足工作基本要求而给患者造成安全影响或隐患.当护理人员紧缺,工作超负荷时,多数护理人员无法适应多重角色的转换,而出现角色冲突,长期以往将使护理人员身心疲惫,也是构成护理工作不安全的重要原因之一。

2 法律意识淡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护理人员只重视每日的功能护理,对患肢实施治疗和护理时,没有及时履行告知义务,忽视了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在患者住院过程中不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随意谈论患者的病情及转归,不坚持原则,盲目执行医生的口头医嘱等均可导致护患纠纷。

3 防范措施

3.1加强护理安全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死亡[4],科室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各种法律法规的学习,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安全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

3.2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严格履行岗位职责,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护,士长应随时检查各种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并将其纳入考核,年终总结,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以杜绝安全隐患的发生[5-6]。

4 缺乏有效的沟通

临床表明,多数的医疗纠,纷尤其是护患纠纷都与服务态度及沟通不到位有直接关系.充分利用晨晚间护理,工作座谈会入院介绍,健康教育,各种操作前,各种医疗检查前与患者及其亲属进行充分的沟通及告知,必要时给签字.同时充分了解患者及家属对我们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我们的工作。

参考文献:

[1]福少山,孙方敏.现代护理管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349.

[2]张密香.急诊科护士出诊工作中常见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措施[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95.

[3]Ou Shuangli neurological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analysis of common security risks and preventive care measures[J].World Health Digest,2012,9(29).

篇7

我院肾内科病房现有护士14人(含护士长),编制床位33张。在去年7月份医院和护理部提出关于在全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试点活动中,该病房护士长主动申请为试点病房,全体护理人员克服了人员少、任务重等现实困难,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辛勤工作,无私奉献,赢得了医生、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

1 提高思想认识,完善规章制度

在医院和护理部确定该病房作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试点病房后,病房全体护理人员思想高度重视,立即采取落实行动。一是迅速召开会议,认真学习卫生部三个文件及《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试行)》等内容,通过讨论与学习,做到人人知晓,护士长经相关内容复印成册,人手一份,方便学习。二是研究部署工作计划,详细制定实施方案,优化工作流程,重新修订各班职责,注重了服务细节,改善了服务品质,把护理时间还给了病人。

2 改变原有的护理工作模式

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创新八人翻班法三级分工法。原48张床病房两位责任护士,现八位责任护士;原责任护士升为责任组长;原翻班护士升为责任护士。每名患者均有相对固定的责任护士对其全面负责。责任护士为所负责患者提供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治疗、沟通和健康指导等护理服务。护士配置合理。每名责任护士平均负责6个患者。责任组长负责重危病人的抢救,对责任护士护理工作的指导和质量控制,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责任组长、责任护士、基护护士三级分工,以临床需要和护士能力意愿实施合理、弹性排班。对责任组长、责任护士、基护护士进行分层级使用,制订了岗位职责,各尽其责。该护理工作模式,使患者从入院就能得到责任护士或组长的热情接待,通过交流进行评估,主动了解患者的饮食、睡眠、大小便、心理状态、自理能力,积极有效的提供支持和帮助,增强了护士主动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3 护理内容多样化, 护士整体素质提高

为给患者提供全程优质护理服务,全科护理人员加强了自身的学习。科室对护士进行了基础护理、护理常规、健康教育等护理知识和技术的强化训练与考核。护士长加强现场管理,成员整体素质提高,主动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基础护理工作明显更到位、更精细、更贴切。

基础护理、生活护理打造科室的个性化护理该科患者大部分生活不能自理,护士的工作较繁重,护理的难度也很大,全科护士没有丝毫怨言。她们克服种种困难,热情服务于每一位患者。如:白天,你不仅可以看到责任护士为患者输液、打针,还会看到她们帮助患者修剪指甲、翻身、活动偏瘫侧肢体,协助他们入厕或床上排便、做好管道护理、护送检查;定期为他们洗头和擦身,嘘寒问暖;加强了与病人和家属的沟通,详细讲解疾病保健知识和注意事项;为病人热饭菜,协助进食、服药;关注细节,病人睡觉会悄悄为其拉好窗帘,口干时会送上一杯温度适宜的水;对病人的巡视加强了,主动液换液,红灯呼叫现象已明显减少,通过巡视,护士及时地了解病人的需求和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增加了病人的安全感,减少了陪护。每天早7点,你就可以看到护士们在病房忙碌着,为患者整理床铺,协助不能自理者打水、梳头、刷牙洗脸、喂饭、喂药。整理床下,床旁桌,窗台杂物,每天晚上7点,你同样也能看到护士们协助病人洗脸、洗脚、整理床铺,为病人提供舒适的入睡环境。

4 护患关系和谐,护理质量提高

开展试点工作9个月以来,肾内科的基础护理护理质量稳步提高了1.0%。住院患者的满意度也有所提升,1-6月医院满意度调查中平均每月表扬1-3人,7月开展优质护理示范病房后平均每月表扬5-10人。医患关系更加融洽。护士在病房时间增加,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医嘱执行及时,赢得医师认可。护士和病人接触时间增加,交流增多,关于疾病知识需求量增多,护士学习热情高涨,护士的工作的到病患的认可,她们的工作积极性也提高了。

5 绩效考核制度落实

在护理部绩效考核制度基础上,护士长以优质多劳为基础将考核中心延伸到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及护士的工作质量上。以此激励机制使各级护士的强能得到进一步的发挥,所产生的动力使护士更贴近患者。

篇8

肾内科危重患者较多,病情进展快、易反复、预后差,增加了护理的风险[1],因此有效地降低护理风险对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疗效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探讨风险管理在肾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收治120例肾内科患者,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2014年3月-2015年6月护理肾内科患者120例,男58例,女62例;年龄3~76岁,平均年龄(44.5±3.8)岁;疾病类型:肾病综合征30例,急性肾衰竭26例,慢性肾衰竭30例,肾小球肾炎34例。同时收集2014年3月前未实施风险管理的肾内科患者12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55例,女65例;年龄3~79岁,平均年龄(45.3±3.9)岁;疾病类型:肾病综合征30例,急性肾衰竭25例,慢性肾衰竭30例,肾小球肾炎35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风险护理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风险护理管理具体措施:①医护人员接受法律法规的培训[2]:护理人员要重视医疗安全,通过观察录像、举办讲座等形式引导护理人员增强护理安全意识,知晓医疗事故的严重性,重点学习举证倒置知识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②成立由护士长任组长、副护士长任副组长的护理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由一线护士和护理骨干组成其成员;③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警惕性,进行留置针穿刺和护理的培训,加强预防患者坠床或跌倒的护理管理,加强预防导管脱落或移位的护理管理,防止和减少堵管或气泡注入等;④狠抓基础护理工作:护理人员要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掌握对疾病的护理方法和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时疏导患者存在的不良心理反应,热情、耐心地解释患者的问题,让其感受到被尊重及被关怀;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消毒隔离流程,由专人检查,防止因消毒不合格导致的医院感染。

2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观察组静脉穿刺1次成功116例,静脉穿刺1次成功率96.7%,风险事件发生1例,风险事件发生率0.8%,病历书写评分99.3分,患者满意117例,患者满意度97.5%。对照组静脉穿刺1次成功100例,静脉穿刺1次成功率83.3%,风险事件发生5例,风险事件发生率4.2%,护患纠纷3例,护患纠纷发生率2.5%,病历书写评分88.2分,患者满意101例,患者满意度84.2%,两组静脉穿刺1次成功率、风险事件发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肾内科护患纠纷发生率较高,这与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较低有关。因此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应加强医疗风险意识,正确识别并有效控制存在或潜在的风险。笔者在肾内科开展的护理风险管理过程中发现,常见的护理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护理人员应进一步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其预知风险的能力降低甚至丧失,缺乏相应的法律意识,尤其是部分新进护士法律意识薄弱甚至欠缺,如护理记录内容不全面、漏记、涂改,护理记录不及时及未能与医师的记录统一,忽视患者的基本权力,如知情权、隐私权等,甚至出现非法执业等。②护理人员应提高工作主动性与积极性,护理服务质量有待提高,采用换位思考模式,加强对患者的关心,使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心,采用药物和语言结合的方式治疗急腹症等疼痛明显的患者。肾内科患者多,人员混杂,且患者具有病情不稳定、并发症较多、死亡率较高、临床表现不典型、发病原因复杂等特点[3],因此,医护人员必须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所以护理人员必须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严格执行护理核心管理制度,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并告知医师处理,防止护理差错事件甚至事故的发生。为避免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应加强各种导管的移位、脱出、堵塞及感染的处理预案。本组资料结果显示,观察组静脉穿刺1次成功116例,静脉穿刺1次成功率96.7%,风险事件发生1例,风险事件发生率0.8%,病历书写评分99.3分,患者满意117例,患者满意度97.5%。对照组静脉穿刺1次成功100例,静脉穿刺1次成功率83.3%,风险事件发生5例,风险事件发生率4.2%,护患纠纷3例,护患纠纷发生率2.5%,病历书写评分88.2分,患者满意101例,患者满意度84.2%。两组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风险事件发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加强肾内科风险管理可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姜静.浅谈护理干预对老年肾内科患者安全防护影响的分析[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1,22(10):123-124.

篇9

中图分类号:R19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6-0136-02

1 对象

研究对象19名,为2009年2月至2010年12月的刚毕业或刚从其他医院应聘到我院而分配到我科工作不满一年的护士,年龄21-25岁,均为女性,学历,本科13人,专科6人。通过对她们的合理带教使其近快担当起肾内科护士角色。随着医学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改革,传统的带教模式已不适应优秀护理人才的培养。因此,提高护理带教质量已成为当今医学护理院校及教学医院的当务之急。[1]

2 方法

2.1 带教老师的选择

肾内科的工作不同于普通内科,工作比较繁琐,专科特点突出,患者多较重,常合并有糖尿病、心、脑血管等疾病,作为一名合格的肾内科护士不仅要具备本科的专业知识外,还要具备内分泌科、循环科、神经科等的业务知识。对于带教老师的选择不仅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外,还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爱心和耐心,身心健康、思想进步、较强的沟通技巧、具备一定的管理经验、工作严谨、以身作则,要有创新意识、竞争意识,是科里的业务骨干。

2.2 制定带教计划

2.2.1 新职护士报道后第一天,简单介绍科室人员情况、环境、物品摆放情况,消除其对人员及环境陌生的心理。

2.2.2 第一周熟练掌握医院核心制度及护士职责,其中包括查对制度、级别护理制度、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交接班制度、抢救制度、药品管理制度等。

2.2.3 第二周由跑外护士带其做跑外工作,不仅能熟悉医院环境,还学会各种检查化验及留取标本情况,更能锻炼其对工作的统筹安排情况。

2.2.4 第三至第四周使其熟练掌握抢救药与科室常用药物的用药知识。

2.2.5 第五至第六周使其熟练掌握专科疾病及常见疾病知识的护理常规。

2.2.6 第七周至前半年由责任护士重点带其进行学习,学习晨晚间护理、重患护理、静脉输液、加药、肌肉注射、皮下皮内注射、留置导尿、灌肠、鼻饲、吸氧、雾化、动脉采血、口腔护理、会阴护理、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等各项操作技术,学习如何接待新入院患者、对患者的病情观察、健康指导以及出院指导等,学习如何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等。如接待新患者时,首先是监测生命体征,建病例,安排床位,录电脑,带患者进病房,介绍病区环境及人员,通知医师,为患者准备病号服,暖瓶,介绍医院规章制度,作息时间,输液、检查、服药时间,医嘱开好后,执行医嘱,收费,进行处置,处置前如何向患者及家属告知,告知书的签写,病房及卫生间呼叫器的使用,简单的健康宣教等。

2.2.7 带教老师要放手不放眼的原则,边学习边考核边指导,护士长不定期对新职护士及带教老师进行考核与指导。

2.3 加强与新职护士的沟通

工作之余要洞察其情绪变化,及时有效的沟通,并给予其生活上和学习上的关心与帮助,使自己真正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2.4 爱默生说

“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因此,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应是带教老师必备的品德。在带教过程中,带教劳师不要趾高气扬,不要把新职护士当成劳动力,不要随意辱骂学生,不指责,不挖苦,在批评和建议之前先肯定。[2]注意说话语气及方式,尽量避免在患者及家属面前进行批评与指导,减轻其心理压力及避免自尊心受到伤害,同样也会更快的被患者及家属所接纳,树立其自信心。

2.5 强化团队意识

在当前事业单位改革的过程中,更多的融入现代化企业的团队合作方式,通过良好的协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应该在新职护士的培养阶段有意识灌输这种团队意识,工作中注重联劳协作。

3 结论

带教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带教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新职护士的质量与水平。作为肾内科的一名带教者,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与研究,才能培养出更优秀的护理人才来。

篇10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271-02

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口平均年龄也逐渐提高,同时老年人的疾病多样化。近年来,肾内科老年患者人数呈上升趋势。肾内科疾病常见的有:慢性肾功能衰竭、肾病综合症、肾小球肾炎等[1]。包括脑血管病变、心血管病变等的并发症极易发生在老年患者身上。如果对老年患者的护理不当,会发生内瘘血肿、感染、跌倒、压疮等安全方面的问题和护理隐患[2]。所以护理干预对肾内科老年患者的探究很重要。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病人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3]。针对影响安全的各个方面,采取恰当的措施,从而促进患者的康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8年1月至2000年6月期间在某院就诊肾内科老年患者110例,女54例,男56例;年龄在60至80岁之间,平均年龄72.5岁;病程在1至31年之间,平均病程是7.9年。随机抽取55例为观察组,55例为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而对照组只是肾内科常规护理,从而观察患者接受干预护理前后在安全方面的效果。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影响可比性。

1.2 护理措施。对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之上,采取以下干预措施。

1.2.1 防止内瘘血肿。告知并多注意患者的造瘘肢体不可大幅度的活动和不可受压,要注意保护造瘘肢体。

1.2.2 预防感染。由于许多慢性病常常伴随老年患者,而且,病情易变。另外,对于免疫力低下、长期卧床的肾病患者很容易感染及坠积性肺炎。所以要加强对老年患者扣背、吸痰,保持口腔卫生;多观察患者血常规、体温的检验和变化,及时发现征兆并治疗;注意下身卫生,勤换内裤,勤擦洗。

1.2.3 防止跌倒、压疮和坠床。对家属和患者进行不要压疮、坠床和跌倒的宣教;改善病室环境,降低坠床和跌倒率,比如:患者大频率活动范围内的地面要防滑,安装横向扶手,以便患者行走和起立时有借力等,醒目处放置警示标志(“防止坠床和跌倒”),以便提醒患者、家属和护士,共同监督,降低潜在的可避免的安全隐患等;多帮患者翻身,多活动髋关节并按摩肩胛骨、骶尾骨等受压部位,若情况允许,适当锻炼身体,尽量多穿宽松、柔软的棉质衣服。

1.2.4 饮食指导。患者的饮食因肾内科疾病的性质要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医师应对其饮食有一定的指导。食物应多取高碳水化合物、低磷、低蛋白、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医师对患者的饮食指导应因人而异,因情况而异。例如,对有尿毒症倾向的患者,要控制好钠和蛋白质的摄入量;对于有水肿症状的患者,要控制钠的摄入量等。少食多餐,多食用水果、蔬菜,严禁暴饮暴食,忌烟忌酒。

1.2.5 心理指导。由于患者对疾病不了解,所以患者常常发生恐惧、焦虑、悲观、失望等心理。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并与患者亲属配合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多观察患者的情绪波动,善于稳定患者的情绪,保证患者有高质量的睡眠,尊重患者,耐心、亲切的对待患者。

1.3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计量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行X2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如表1所示:

3 结论

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上升,研究表明,肾内科疾病在老年患者中是具有高死亡率的潜在隐患。除此之外,老年群体患肾脏并发症的概率也很高。肾脏是人体很重要的器官,其有代谢废物清理的能力,但这项功能会随着人年龄的增长而出现退化的趋势,主要是因为肾小球血管的减少、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管细胞萎缩、具有功能的肾单位数目减少,阻碍了肾脏过滤废物的能力,所以会出现老年肾病患者的高死亡率和多并发症[4,5]。除此之外,一个显著的特点是病情变化快。现在临床治疗复杂,长治愈时间,高风险,是不争的事实。考虑到影响患者病情的产生和病情的变化的因素很多,且复杂,所以说这对治愈患者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本研究表明,加强护理干预,包括饮食指导、心理指导和高护理质量,会明显降低老年肾内科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叶锦荷,巫思红,卢妙娟.护理干预对老年肾内科患者安全护理方面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6):6~7

[2]冯锐.78例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2010,12(1):153-154

篇11

通讯作者:黄秋鹏,女,本科,主任护师,护士长

庞晴 黄秋鹏 何霁

摘要目的:探讨实施临床护理分组质控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1~6月在我院住院的60例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质量管理,2012年7~12月在我院住院的60例患者实施分组质控后的护理质量管理措施,对比两组实施临床护理分组质控前后的患者各项护理质量指标及护士工作满意度。结果:实施护理分组质控后患者各项护理质量指标及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实施临床护理分组质控,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满意度,提升护理质量,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

关键词 护理分组质控;护理质量;满意度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3.053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grouping clinical nursing quality control

PANG Qing,HUANG Qiu peng,HE Ji(Nanchong Central Hospital of Sichuan province, Nanchong637000)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grouping clinical nursing quality control. Methods:Previous routine care quality management that implemented from January to June in 2012 were included as the control group,nursing quality management that carried out by the quality control grouping nursing quality management from July to December in 2012 were included 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Every care quality indicator and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GCNQC was compared. Results:The responsibility of nurses and the nurse care quality were enhance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grouping care quality control(P<0.05). Th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was also significantly improved. Conclusion:Th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was improved, the care quality was enhanced, the harmony of the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was also promote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clinical nursing quality control.

Key wordsNursing quality control group;Quality of nursing;Degree of satisfaction

护理质量控制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同时也是护理管理工作的核心和重点内容,其内容涉及到护理工作的各个方面[1]。而护理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护理质量管理方法的有效性,也依赖于护士的质量意识和质量监控组织的参与[2]。为了更好地推进临床护理工作,进一步落实优质护理服务,充分发挥各级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作用,切实提升护理质量,推动护理管理,稳定和激励护理队伍[3],我科开展了护理小组质控考核,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方法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科编制床位60张,开放床位80张。护士27名,年龄20~45岁。职称: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4名,护师7名,护士9名,助理护士5名,规培护士1名。学历:本科5名,大专22名。设护士长、主班及总务护士各1名,其余24名护士均安排在护理责任小组。实施临床护理分组质控前后护士人员无变动。

本研究所收集的病例来自于2012年1~12月在我院肾内科住院的患者120例,按实施护理分组质控的时间为临界点,2012年1~6月实施前组60例,男28例,女32例;平均年龄(56±11)岁。2012年7~12月实施后组60例,其中男31例,女29例;平均年龄(55±12)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实施前采用常规的护理质量管理措施,即全科统一实施护理质量管理:以科室为单位进行绩效考核,个人绩效按岗位系数领取,考核结果无档次无差别。

1.2.2实施后实施护理分组质控措施,其具体内容如下:

1.2.2.1成立护理分组质控小组根据本科实际情况成立2个护理质控小组,各设护理组长1名,组长由临床经验丰富,专科技术水平过硬,具有一定管理能力与沟通能力的护师或以上职称的护士担任,全面负责小组护理工作质量控制。护理人员按年龄、职称、工作年限、学历、工作能力进行均衡分组,实行APN排班模式动态排班,中午和夜间保证2人或2人以上护理人员值班,同时兼顾护士意愿。每日质控组长根据病房患者总人数、各组病员人数和病情、当班护士人数灵活调整,确保为患者提供无缝隙的优质护理服务。

1.2.2.2分组质量控制标准根据医院护理质量控制标准及考核细则制定本科护理小组主要质控指标,实行加减分管理。质量考核标准主要由临床护理质量和个人素质考核两部分组成,临床护理质量内容有病区管理、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危重患者护理、护理病历书写、健康教育等,个人素质考核内容有工作量、业务能力、劳动纪律、仪表仪态、工作态度、满意度调查、等。

1.3评价方法(1)护理质量。采用医院护理质量控制考核管理方法及本科护理小组主要质控指标建立积分考核表,比较分组质控前后考核得分情况。每项分值100分,每条按评分标准加分、扣分,每周2次由护士长或护士长指定专人对各组进行检查、计分,每月末进行两组的质控指标评比,在绩效管理中奖励得分高的护理责任小组和责任护士,使护士清楚地认识到绩效考核的差别,起到激励的作用。同时,护士长将存在的共性问题、重点问题提出来进行分析、讲评,并在下一次质控中重点检查整改完成情况,以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2)满意度。根据我院护理工作管理规范标准结合我科实际情况,制定患者满意度和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调查表,每月不定期调查,总结质控前后满意度差异。调查表由10项内容组成,满分100分。每月不定时对患者及护士进行不记名调查,按满意(≥90分)、较满意(80~90分)、不满意(≤80分)进行评价。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实施护理分组质控前后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或t′检验,护士对工作满意度比较采用自身配对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实施临床护理分组质控前后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比较(表1)

2.2实施护理分组质控前后护士工作满意度比较(表2)

3讨论

实施护理分组质控,增强了护士工作责任心,使护理工作更主动、更有预见性,克服了以前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能够及时地发现问题以及护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有助于实现护理安全,减少工作遗漏和失误。有效保障患者就医安全,杜绝护理差错及护理纠纷的发生[4]。同时,鼓励每一位护士拓展思路,勇于引进并吸收国内外先进护理理念的护理方法[5],为患者提供真心、真诚、真实的护理服务,使护理工作赢得了患者及家属的信任,激发了护士的工作热情,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为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提供了保证。

激发了护士自我价值的实现。通过分组质控,使护士主动参与护理质量管理,充分调动了各级护士的工作热情和主观能动性,提高了自身的整体素质和团队精神。同时,充分挖掘护士潜能,使护士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最大程度的利用,满足了其自我实现的需要[6],从而提高了护士和患者的满意度,提高了护理质量。

提高了护士长的管理效率,护理质量不断加强提升。质量管理体系的目标是为了实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7]。质量管理的任务不仅是发现问题、消除员工差错,更重要的是通过持续质量改进建立更为安全的管理体系[8]。护理分组质控的实施,改变了护士长以往一人管到底的工作模式,细化了分工,充分发挥了护理质控组长的骨干作用,加强了环节质量控制,有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梁艳萍.实施分组护理的效果及评价[J].中国保健营养,2012,8:2704-2705.

[2]陈红,李继平,尹曦.护理岗位评价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7):603-605.

[3]罗章梅.优质护理服务在骨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与研究[J].心理医生,2012,10:248.

[4]吴谦瑜,李华.护理安全管理的实践与体会[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8):79.

[5]关晋英,艾艳,朱世琼,等.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评价[J].西部医学,2012,24(11):2219-2220.

[6]邢映影,卢玉贞.谈“人本”管理中的激励艺术[J].现代护理2006,12(22):2078-2079.

[7]何瑞琼,易继贞,田潇飞,等.急诊危重患者的交接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6):529-530.

篇12

一 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

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护理服务理念,适应卫生改革,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以病人满意为标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二 全面加强安全管理,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1、为新大楼各护理单元治疗室内张贴“三查十对,做到了吗?”和“呼叫患者姓名了吗?”等提示语,时时提醒护士,加强患者安全。

2、在住院大楼地下室统一清洗拖布,做到一用一消毒,既符合了院感标准,又为医院节约了大量水资源,节省了人力。

3、护理部与物业管理部门协调,规范了工友用房的管理,尽可能消除大楼隐患。并开设医务人员专用电梯,方便医护人员取血、会诊等工作。

4、合理有效利用医院的现有资源,患者外出检查用平车,住院大楼的病床无特殊情况一般不允许推出大楼外,这样可以延长病床的使用寿命,使每位护士都能做到爱院如家,爱护医院的一草一木。

5、护理部与物业协调,在住院部入口处增设保安,规范了探视制度,为住院患者提供了良好的休养环境。

6、继续加强无烟医院和落实无地铺管理,已取得很大的成效,为医院营造文明、健康、舒适的环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 细化护理工作,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1、重新规范了护理教学查房、业务查房、行政查房,订购护理查房光盘,并组织各护理单元进行学习。每月一次的护理业务查房,现已形成常态化管理。

2、依据卫生部新的《护理文件书写规范》、从3月1日起,护理部取消了部分护理书写记录,推行表格化书写。

3、重新修订《护理规章制度、护理质量考核标准》《护理人员岗位职责》。

4、新编《健康教育手册》护理人员人手一册,各护理单元制定了《住院患者健康服务指南》。

5、细化分级护理标准,并向社会公示,接受患者及社会的监督。重新制定《护理服务规范》并下发各科室。

6、护理部鼓励护士主动报告不良事件和异常信息上报。

7、根据《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等六项标准,护理部组织供应室进行多次评估、整改,规范了物品清洗流程,于5月份开始,将部分科室换药包送到供应室统一清洗、消毒,年底供应室全部达到下收下送。

8、要求各护理单元将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完全分开,而且还要进一步细分医疗垃圾并给予醒目的标识。

9、抓好危重病人管理和基础护理的落实。

10、护理部与财务科协调,简化出院流程,方便患者,减少护士跑外勤,节省护士人力资源。

四 强化护士长管理意识,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1、护理部本着持续质量改进的原则,重新修订了《护士长手册》和《病区护理质量考核手册》下发各护理单元,明确了护士长的工作思路。

2、每月召开护理质量分析会,分析总结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评价、分析、整改,不断达到持续改进。

3、通过不同形式,转变护士长理念,悉心指导新上任护士长工作,对新护士长采取培训与指导等形式,帮助新上任护士长尽快适应角色,承担起科室的护理管理工作。

4、于7月份护理部举办了护理管理培训班,培训内容主要是护士长管理理念的更新、管理技巧、护理管理者素质与领导艺术。以达到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的目的。

五 持续开展各级各类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护理队伍综合素质

1、对全院护士每月进行三基理论考试,选拔出20名优秀的护士作为“三甲评审”三基考试的选手,已组织学习了三基的内科、外科、儿科、妇科部分,并进行了考试。

2、护理部对全院40岁以下的护士进行了50项护理操作的培训,每月对所培训的内容进行考核。

3、护理部对专科护士进行了专科培训。

4、护理部对104名合同护士进行提高待遇考试。

5、护理部对全院护士进行了相关知识的培训,充分调动护士学习的积极性。

6、护理部参加卫生厅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考察学习班,开阔了眼界,学到了先进的理念。

7、医院为了不断优化护理队伍,秉着公开、公平、择优的原则,在全院护士中公开招考护士长后备人选。

8、进一步规范实习生的管理。

9、为了进一步落实“等级医院“评审标准,健全护理管理体系,形成三级质控。

六 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

1、根据“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

选择确定心外科、肾内科为无陪护病房;骨科、泌尿外科、肿瘤科、心内科为温馨病房;普外科为爱心病房。护理部为“无陪护、温馨、爱心病房”挂牌,护理部主任为家属召开公休座谈会,为家属和患者讲解“无陪护病房”的好处,并下病房指导工作,设计宣传栏等。通过这批病房的开展,要带动全院护士主动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

2、成立基础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

依据《卫生部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和基础护理三个文件,重新修订了基础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及质控计划。成立基础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使基础护理质量始终处于监控状态,实行分工负责,进一步落实基础护理。通过定期与不定期的检查、督导,确保基础护理工作落到实处。

3、加强与患者沟通,提高服务满意度

护理部每季度进行全院范围内满意度调查1次,要求病区每月进行满意度调查1次,满意度>98%,无陪护试点病房满意度达到100%。护理部并对满意度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通过获取病人的需求及反馈信息把“优质护理服务”的理念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不断提高护理人员服务水平。

七 加强护理文化建设,营造护理团队氛围

结合护士节活动,举办了《争创优质服务示范工程》大会。会上表彰了2个进步最快的护理单元,6名星级护士,10名护理服务明星,20名微笑天使,还表彰了20名护龄在25年以上,仍在临床一线轮岗夜班的护理人员,并组织丰富多彩的文艺汇演。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