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1 17:16:0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宣传文化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党的十六大以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尽管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特别是经济基础、体制环境、社会条件的深刻变化和互联网等新兴传媒的出现,使得我国文化领域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给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带来了新的严峻的挑战。
一是我国文化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文化在推动全民族文明素质提高中的作用还亟待加强,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在促进文化繁荣发展中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还认识不够。二是热点难点问题以及、突发性事件增多,对宣传舆论引导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三是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战斗力亟待加强,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更加明显,网络管理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四是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更为紧迫,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任务繁重。五是文化产业规模不大、结构不合理,束缚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尚未根本解决,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需要进一步增强。
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对策建议
新时期,要在总结继承十六大以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党的领导,转变工作思路。一是各级党委必须把宣传思想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坚持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坚持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整合和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关系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的重大工作紧紧抓好。二是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的工作体制。各地区各部门党委一定要从讲政治的高度,认清形势、负起责任,抓紧抓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确保意识形态领域不出问题。三是建立一支政治可靠、业务精良、熟悉宣传思想文化规律和特点的工作队伍,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供队伍和人才保障。
2.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基层群众。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践行“三贴近”原则,多办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做到最基层,做到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去。只有这样,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才能做到根深叶茂、活力四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强化阵地意识,拓宽宣传载体。要牢固树立阵地意识,不断拓展宣传思想文化阵地,不断尝试和运用新的载体,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的媒体宣传工作格局。一是巩固发展已有的思想文化阵地。做大做强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充分发挥舆论引导的主力军作用。加强引导,充分发挥都市类报刊发行量大、受众面广的优势,使之成为正确引导舆论的重要力量。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形成完整、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二是抢占新兴宣传阵地。主动运用和管理好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办好重点新闻网站,丰富宣传内容,拓展服务功能,形成网上正面舆论强势。尤其要支持重点新闻网站加快发展,打造一批在国内外有较强影响力的综合性网站和特色网站。加强对社交网络和即时通信工具等的引导和管理,规范网上信息传播秩序,培育文明理性的网络环境。密切关注互联网信息传播的新动向,尽快熟悉并运用信息传播的新技术、新业务,使之成为互联网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1-0051-02
现阶段,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为了在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前提下,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新,我党提出了“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大决策。
一、我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容和重要地位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五十六个民族和睦相处,共同铸就了整个中华大地的兴旺与发达。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可谓巨细纷繁、源远流长。有静态的,如浩如烟海的儒、释、道、法、医等诸多古文经典;有动态的,如音乐、戏剧、武术、杂技等。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华茶文化扎根于丰腴富饶的华夏大地,吸取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习俗中无比丰富的养分,融宗教、哲学、医学、格律、乐理、绘画、美学、建筑学等各家之长,发展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弥足珍贵的财产,在人类历史的长廊中熠熠生辉。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几千年的传统中华文化中占有独特的地位,酒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节日是文化的一种表现,与文化密不可分,各个民族、各种文化、各种宗教都有自己不同的节日。中国虽不是政教合一的国家,但也有许多自己的节日,主要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节日也都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还有民族图腾――龙。中国龙作为一种全民族自古以来所尊崇的文化符号,其文化意蕴是丰富而深邃的。龙是中华民族审美情趣的一个典型代表。龙的宏伟雄浑、刚健有力、飞舞双动,是中华民族阳刚之美的代表性意象。在传统的中华文化中,无论哲学、医学、文学、武学、农学、商学、社会学、伦理学,还是各种艺术,都包含着对生生不息的渴望,对生存乐趣的演绎,对心灵的升华,对社会的责任,对自然的亲和,对友谊的追求,对亲情的眷恋,对道义的持守,对未知世界的求解。
传统文化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极其宝贵资源。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不仅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而且已经成为一种巨大的生产力。因此,深入挖掘和继承传统文化的精髓,创建更加优秀的现代文化,从而在激烈的文化市场竞争中彰显出本民族的独特性,对于我国在新世纪新时代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意义尤为巨大。
二、我国传统文化和文化产业化发展的现状
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迅速增长,对亲情、友情、爱情、和谐和美满幸福的渴求越来越强烈,渴求传统文化回归的呼声日益高涨,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重视。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在各地广泛展开,人们的文化生活正在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同时,随着我国社会的深刻变革,社会生活多样、多元、多变的特征日趋明显,人们的交往方式和情感表达方式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而传统文化无论是在文化内涵的挖掘上,还是在文化活动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上,都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要求显得越来越不适应。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深入研究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机制,显得尤为急迫。
党的十七大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艰巨任务和重大课题,指出,“要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尽管我国目前文化产业的发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但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文化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越来越大,社会影响也越来越强,被称为“二十一世纪的最后一桶金”的文化产业正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重要增长点。充分利用传统文化资源,继续大力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迫不及待。
三、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机制探讨
社会主义文化的产业化发展,必须坚持以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大力弘扬以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积极倡导文明、节俭、和谐的文化理念;要结合新的时代精神积极鼓励传统文化中优秀部分的产业化项目开发,同时努力防止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借发展文化产业之机死灰复燃;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创作更多反映人民的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的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当前推动文化产业化发展的具体途径包括:
第一,政府机关和社会团体等相关部门要加强管理和引导,积极倡导文化产业化的精品主题。各级党委和政府宣传部门要认真做好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工作,及时总结和推广各地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好经验、好做法,广泛开展文化创建等活动。各部门团体要经常鼓励和组织作家、艺术家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创作体现传统节日思想文化内涵、弘扬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文艺精品,并把它们推向基层群众。在各种文化创建活动中要紧紧围绕文化主题,充分地突出传统文化的内涵,展现和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历史传统。
第二,要积极努力寻求中国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的新的结合点,不断提升文化产业化的质量。在继承和光大传统文化方面,传统文化不能只是被动地等待市场机会,而是要积极影响市场,并引导市场建立起向传统文化靠拢的价值取向。要尽力提高传统文化本身的自然吸引力,即通过产业化手段以及通过合理的商业运作和包装,使传统文化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产品维权体系的建立,科学技术应该在整个文化产业化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26-0152-02
随着企业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国有企业必须加强对外宣传力度,提升国有企业的市场营销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建立健全和谐的企业运营机制,将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营造出来。
1 国有企业对外宣传工作问题研究
1.1 没有正确认识企业管理过程中对外宣传的重要作用
当前,在国有企业管理中,企业管理人员不重视对外宣传工作,缺乏合理利用传播媒介的基本技能与基本理论知识。对上级新闻媒体单位和上级宣传单位的采访报道不重视,在态度方面不积极配合相关的宣传工作,这种情况的出现致使企业很难形成对外宣传合力,无法将企业文化更好地传播出去。
某些国有企业的管理人员在对外宣传认识上太过片面性,平时一提到宣传企业文化,个别领导干部就认为与己无关,将宣传企业文化的重任推脱到党委部门,认为宣传企业文化是一项政治工作,应该由宣传部门完成。其实,该现象是企业文化宣传认识上的一种误区,从本质上来说,企业在开展宣传工作时,其与思想政治工作有着本质区别,对外宣传企业文化,主要是将企业的业务、诉求、发展目标、成就、能够为客户群体提供服务的标准与水平、对企业应履行的社会责任等内容进行宣传,告诉广大受众人群,取得社会各方和各级政府的支持,帮助企业更好地承揽货源、争取客户以及开拓市场,对企业的营销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帮助。现阶段国有企业文化对外宣传不解放思想、观念束缚等问题都是制约国有企业宣传企业文化的根本性问题。
1.2 没有制定长效的宣传机制
在对外宣传企业文化时,没有制定长效的宣传机制,由于信息渠道闭塞、工作机制陈旧,使得企业很难做好宣传工作。没有制定畅通的新闻资源报送渠道,没有建立完善的信息处理系统,企业宣传基础较为薄弱,资源获取渠道闭塞,没有制定对外宣传考核与管理机制。国有企业宣传工作者的工作热情不高,负责宣传企业文化的同志没有资格参加企业领导会议,很难全面了解与掌握企业发展规划目标,影响了宣传企业文化工作的统筹实施、预先知情和提早谋划。
1.3 国有企业宣传设备落后且专业人才不足
因各种原因致使企业宣传干部的职务晋升和人员编制存在乏力现象,企业机构在每次改革与重组时,企业通常最先压缩宣传部门,工作量大、编制少使得企业宣传人员出现浮躁心理,由于这种浮躁心理的制约导致宣传人员经常费时费力地开展工作,却无法将工作做好,很难扩展宣传渠道,严重影响了宣传工作的效果。
企业宣传人员素质过低,缺乏专业技术强的高精尖人才,因对外宣传部门的工作岗位大多由基层人员升迁任职,使得宣传人员的成分较为复杂,很多宣传人员都是先工作再进修,致使在工作过程中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高素质的宣传人才很难引进,再加上缺乏领军人物,使得宣传工作很难突破传统的媒介宣传框架。
对外宣传工作者的老龄化问题十分明显,人才结构与知识结构出现断层,这些问题的制约使得企业宣传工作难以创新。从用人制度来看,宣传人员缺少与企业领导相互交流的机会,没有形成科学的用人机制,重能力、重业绩的用人机制在企业宣传系统中尚未成型。
对外宣传的资金投入量不足,受企业财力限制,企业宣传部门的设备老化现象严重,甚至很多都为淘汰品,不能满足宣传工作的需求。
2 国有企业文化对外宣传策略研究
2.1 提高策划水平,开展针对性强的宣传工作
提高企业宣传工作的策划水平,应对重大课题、主要工作、阶段、年度作出科学的规划,做有计划的宣传工作,明确宣传目标,提前策划企业重要课题、主要工作和重点任务的宣传任务,及时深入地挖掘宣传时机,形成系统的宣传模式。搞好宣传策划工作的基本要求就是应明确了解企业想要说什么、媒体需要报道什么。因此,企业宣传人员应加强与媒体的沟通和联系,与媒体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将媒体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这样才可以确保宣传质量。要想做好企业文化宣传工作,宣传人员就必须时时刻刻站在企业高度分析宣传题材,这样才能将有力度、有深度的宣传报道写出来,才能将企业品牌打出去。
2.2 重点宣传企业文化,使宣传工作为企业发展提供服务
对外宣传企业文化是企业宣传工作的重要任务,必须将宣传企业文化当成主要的宣传任务。宣传企业文化的目的是充分利用广告或新闻等媒体传播形式,使国有企业文化能够被社会所认知,使国有企业产品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应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宣传工作就是企业的生产力,宣传企业文化是提升企业市场软性资产的一种重要手段,是企业不断壮大的途径,在宣传过程中应立足市场需求,使宣传工作与市场需求相吻合。在市场竞争环境愈加激烈的今天,宣传企业形象,推广企业文化是加快企业发展的动力,对产品、对企业的宣传不仅应适应市场需求,同时也应适应企业内在的需求。在新时期企业竞争关系中,单纯的产品价格与产品质量竞争已经不能满足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需求,企业必须明确地认识到,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服务,而一流企业卖的则是企业文化。
2.3 善于总结良好的宣传案例,树立起舆论导向
典型事件与先进人物是企业开展工作的方向与旗帜,是引领员工前进的指示灯,能够使企业工作者有赶超目标。所以,对外宣传工作者必须及时发现典型案例,应通过典型案例与先进人物宣传企业文化,推动企业内部的良性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形象。创新对外宣传机制,大力宣传企业创新精神,做好党政建设工作,努力营造稳定、和谐的对外宣传氛围。
2.4 探索宣传企业文化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传播途径变得更加丰富,这就给企业文化宣传工作带来了更好的发展契机,就传统的宣传媒介而言,互联网传播媒体有着传播速度快和受众人群广等优势。在宣传企业文化时,必须占领互联网舆论高地,利用好各种传播工具,开拓全新的宣传平台,建设有特色的企业网站,利用微博等先进的宣传形式推广企业文化,依托网络信息传递快和受众人群广等特点,使更多的人能够及时了解企业的最新动态。与此同时,应建立完善的审查监督体系,强化宣传管理力度,防止因传播不良信息而影响企业社会形象的情况发生。应高度重视并用好网络传播媒介,做好互联网宣传工作,除此之外,还应与受众人群广的网站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加强企业文化宣传力度。
3 结语
总而言之,应建立健全正确的企业文化宣传模式,将良好的企业文化宣传理念树立起来,建立健全以广告、公关、新闻宣传为一体的宣传格局,坚决破除低调宣传、高调干活的传统观念,树立起既要高调工作,又要高调宣传企业文化的新理念。将企业的特色文化传递出去,使企业文化能够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让社会公众推动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只有如此,企业文化对外宣传工作才能实现规划目标,才能发挥出真正的宣传与推广作用。
参考文献
[1](美)哈罗德・D.拉斯韦尔(Harold・D.Lasswell),张洁,田青.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2](美)戴维・阿克(David・Aaker),吕一林.创建强势品牌[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
旅游产品宣传是旅游业为了树立良好的形象,开拓市场,吸引旅游者而进行的一系列有关旅游产品的信息传递和沟通的各种活动。旅游产品宣传促销的重要性超过了其它商品市场。它不但可以树立起旅游产品的具体形象,提高市场知名度并将信息传递给消费者,从而缩小经营者与顾客,生产与消费之间的距离,激起消费和购买的欲望,还能加深消费者对旅游地的了解,增加旅游消费,提高旅游者对旅游的情趣。旅游宣传具有特殊的促销作用,能否把旅游市场做大,不仅取决于旅游产品能否适销对路,而且取决于宣传促销是否到位。对于旅游产品销售,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国内外市场占有率,促进旅游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来说,都有着重要意义。因此,许多国家和地区将旅游宣传活动称为旅游业的“开路先锋”。
河北旅游资源和旅游发展现状
有“燕赵”之称的河北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文化历史悠久。早在五千多年前,中华民族的三大始祖就在河北由征战到融合,开创了中华文明史。春秋战国时期河北地属燕国和赵国。元、明、清三朝定都北京,其历史影响了河北深厚的文化积淀。河北也是全国惟一兼有海滨、平原、湖泊、丘陵、山地、高原的省份,种类齐全的地形地貌和温和宜人的气候,造就了河北独特秀美的自然风光。它现有世界文化遗产3处,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680处,居全国第一;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88处,居全国第三。此外,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5座,
加强整体宣传意识、促进旅游企业参与合作、共同促销。旅游是需要联合发展的,单靠某一方面的力量和旅游产品难以有所作为,只有以政府为主导,景区、景点、饭店、旅行社、交通运输、社会共同参与,各方加强联合促销,依靠整体力量,形成一种“同呼吸共命运”的思想,共同开展联合促销,这才是“旅游形象宣传”与“旅游产品促销”实现结合、产生最大效益的必有之路,同时也可以避免重复浪费。
注重外宣与内宣相结合。宣传推广不能只是“眼睛向外”,外面的声势很大,而家里的雨点不多。要注重旅游宣传的全社会参与,发挥社会成员在宣传旅游形象中的积极作用。在对内宣传上要形成配套的城市旅游宣传服务体系,除了注重利用传统型的节庆节日、学生假日、双休日等机遇做宣传②,还要在个市区内树立大型的旅游形象广告和标牌,在大型商店、超市里摆放独特新颖、上档次的旅游宣传品③,增加市民对自己居住的省市了解度,同时加强同社区的合作,提高市民对旅游城市的重视率、对游客殷勤度、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增强市民的自豪感。
加强对公众的宜传,注重宣传内容,创新宣传形式。旅游市场扩大的根本在于对公众的宜传。实际上,只要公众有需求,旅行商就会顺应市场并且开发产品扩大市场。在利用媒体进行旅游宣传促销时,要注意宣传的内容。首先,要打好季节时间差,以人无我有的独特资源吸引游客。可以组织名作家、记者或专人,深入景点景区对整个景区的历史文化背景进行挖掘,然后通过归纳、整理,形成有创意的专题性或通俗易懂的小说、历史故事等文体,并在一切可以利用的报刊、电视等媒体上刊播,进行长期地广泛宣传。同时,要不断创新宣传促销的方式:在某些重点景区(点)开展一些文化艺术活动、召开学术研讨会、摄影等类型的比赛等;从城市形象塑造的角度宣传与推介。
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培训,营造良好氛围构建全民参与。做好旅游宣传促销工作,离不开高素质、会经营、懂管理、善导游的人才去挖掘推介。要把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作为旅游战略的首要工作来抓,按照旅游业发展的需要,编制人才培训规划,加强对各类从业人员的教育、再教育,建立中高级旅游人才引进机制。另一方面,要加强公众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旅游立市、旅游立县”认识,营造“旅游为人人,人人为旅游”的良好氛围,让旅游业的发展与市民利益联系在一起的宣传深入人心,激发公众参与构建河北特色旅游文化的热情,提升公众的文化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促进对特殊环境和文化的认同和善待,自觉认识到地方文化和文脉保护的重要性,增强当地居民的文化自豪感,同时教育市民纠正不良习性,陶冶高雅情操④。(编辑
注释
①李顺芳:“加强旅游宣传促销,促进龙岩旅游经济发展”,《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