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才培养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1 17:16:1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创新人才培养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创新人才培养论文

篇1

20世纪的我国企业走的是一条以模仿为主的营销道路,多数企业基本上是“照葫芦画瓢”。进入21世纪后,在国际竞争内化、买方市场形成的知识经济时代,营销创新成为企业营销的主旋律。营销创新源于创新型营销人才。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成长是一个综合培养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从教育源头抓起。高校是培养专业创新人才的基地,而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又体现在专业课程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考核则是衡量课程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方式。

一、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市场营销学的教学任务

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建立在经济科学、行为科学和现代管理理论基础之上的应用科学。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认识到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加强企业营销管理的重要性,了解分析市场营销环境、研究市场购买行为、制定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组织和控制市场营销活动基本程序和基本方法、培养和提高正确分析和解决市场营销管理问题的能力,以使学生能够较好地适应市场营销管理工作实践的需要,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有效地迎接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中将要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由此可见,创新是营销人才培养的一个重点。而创新型营销人才的培养应贯穿于市场营销学教学的整个过程。如何通过有效而灵活的考核方式监督和促进营销教学对培养创新型营销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二、现有主要考核方式中存在的不足

市场营销学的学科特点及教学目的,要求在其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培养创新型营销人才,这对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考核是检验教学效果的主要方式。在很多高校,现有的考核方法中主要运用平时成绩(平时作业、出勤)、期末考试两种考核方法。这两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较好地衡量学生对营销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但无论是平时作业还是期末考试,都是采用“教师问学生答”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存在一定的缺陷:

1.考核知识的范围有限。

受平时作业量、考试题量的限制,教师在布置作业和设计试卷题目时,一般会侧重于基础知识、重点和难点知识的考核,因此很难全面地考查学生的基本理论、应用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等营销综合素质。

2.考核的被动性较强,难以激励学生主动学习。

出于应付作业和考试,学生一般是被动地接受考核,应付考试的突击学习行为越来越多,显然,“教师问学生答”的考核方式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在整个课程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继而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

3.考核的环境有限。

平时作业和期末考试这两种考核方式都受到考核时间、考核地点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不能随时随地地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

由此可见,“教师问学生答”的考核方式在考核知识的全面性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针对现有考核方式中存在的不足,笔者提出发问式考核方式,力求更好地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更加全面地检验教学的效果。

三、发问式考核方式的界定

发问式考核主要是通过评价学生提出的问题来考核学生学习水平的一种考核方式。发问式考核方式的基本特点是:学生只需要提出问题,不需要解答,但是这些问题必须是学生进行深入学习研究营销知识之后提出的。

教师对问题的评分需要遵循以下两个评分原则:第一,在教材中能够找到答案的问题不得分。这一评分原则促使学生在课下非常仔细地学习和复习,并且认真思考,既注重重点知识、难点知识的记忆,又注重知识的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并提出追问和质疑。第二,只要问题涉及课程知识结构、方法论或实践中的关键问题,而且该问题在教材上并不能找到现成的答案并且在学界(或实践中)也有所争议,教师可根据学生提出问题的科学性、难易性及重要性适当给出分数,最高分数可以是满分。

发问式考核方式的优点在于:学生为了能够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必然仔细认真地、系统地、广泛地学习市场营销有关的知识,这样既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四、发问式考核方式的实施

发问式考核方法虽然能很好地弥补“教师问学生答”考核方法的不足,但由于考核的主观性较强,考核过程较复杂,所以发问式考核方法的有效实施必须注意以下事项:

1.实施方式

发问式考核方式比较灵活,可以在两种环境下实施:一是口头发问。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包括课堂教学和课下师生沟通)提出问题。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对于正在学习的知识提出问题,在课下师生的沟通交流中学生提出置疑。二是书面发问。在平时作业或期末考试的试卷中,学生以书面的形式提出问题。

2.实施过程

发问式考核方式的实施一般遵循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学期初,任课教师做好发问式教学和发问式考核的启发工作。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大部分学生习惯了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而对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由任课教师回答的模式不是很适应,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在学期初启发、激励学生主动的提出问题,并明确告诉学生问题的考核标准。

第二,学期初,任课教师做好学生发问式考核登记表。发问式考核体现在课程学习的每时每刻(课堂教学中、课下交流中、平时作业中、期末考试中),因此,必须在学期初做好考核登记表。>第三,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做好考核记录。发问式考核体现在课程学习的每时每刻,这要求任课教师必须随时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做好考核记录,从而为学生最终的综合考核提供有力证据。

第四,在学期末,做好考核登记表的汇总工作。

3.注意的问题

发问式考核方式的有效实施需要师生共同的努力,其中任何一方的努力程度不够,都将阻碍该考核方式的顺利进行。

第一,教师方面。

由该考核方式的评分原则可以看出评分的主观性比较强,这要求任课教师在评分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相对较公正地给出评价。另一方面,该考核方式中要求学生提出的问题必须是教材中找不到现成答案又是学术中没有定论的问题,这对任课教师自身知识的宽度和深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任课教师即要非常熟悉教材的课程体系,又要对营销领域前沿的知识有一定的认识和研究,并对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篇2

艺术创作需要在社会中敏锐地观察和捕捉所需要的创作素材,并能对素材的主要特征运用艺术手段予以强化,从而给人以深刻的感受和认知。敏锐的观察力恰恰体育教学的重点。观察力是排球队员在赛场上运用基本技术,实施各种复杂战术的基础;篮球和足球比赛双方的争夺是在全场多个范围内展开的,攻、防的机会和配合,都在场上若干个“点”同时出现。因此,篮球和足球运动员必须具备大视野的观察能力、快速观察能力、运动观察能力。通过对学生观察力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的目光和独到的感受力,以在体育运动中获得新的感受和认识。

(二)艺术有助于提升体育大学生创新情感力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通过对情感的调动、渗透以及催化,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引发其创新灵感和高度的创造热情。体育院校的表演类项目需不断创新,以艺术美的形式得以呈现。诸多体育运动项目借助丰富的艺术形式和效果,经过汲取、创编,呈现出的是创作者主观情感的物化,引起欣赏者的强烈共鸣。

(三)艺术想象力有助于培育体育大学生创造力

通过艺术教育,可以有效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为他们的创新能力的提升积累更多的艺术素养,用艺术的思维和想象在体育领域进行更多的创新实践。诸多运动项目及其内容的产生和发展也都是在实践中探索和想象的结晶。在竞技场上,尤其典型的是自由体操、跳马、跳水等项目,其众多的动作组合创编,体现了竞技体育难、新、美的追求,其蕴涵更多的是不断超越和颠覆传统的想象;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中,各种战术策略的构想,战术行动的实施以及对技术、战术的学习和临场演绎,充分展现了想象的魅力。

二、体育院校体育与艺术深度融合的思路

(一)博采艺术之长,彰显体育特色

体育与艺术的交融,使得体育艺术成为一种新颖的表演艺术,发展为一个新兴的体育文化领域,为体育院校增强办学内涵、丰富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添了新的增长点。体育院校享有体育和艺术人才培养资源的优势平台,应抓住机遇,深度融合体育学科和艺术学科资源,紧密围绕“博采艺术之长,彰显体育特色”的办学理念,积极调整专业结构,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坚持以体为本,以不断探索体育在艺术领域的审美形态、发展途径为方向,合理整合现有体育表演、体育舞蹈、音乐教育等专业的教育教学资源,创新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鲜明的体育艺术教育特色。

(二)以艺术浸润技术,技能与素质并重,深化教学改革

体育院校强化以音乐、舞蹈、表演、播音等艺术学科平台与体育学科融合为依托,遵循艺术学和体育学的自身规律,从体育与艺术融合点入手,通过构建“体艺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更新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手段,创新多种体育和艺术结合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体育和艺术教育资源。尤其是要重视学习方法和技能方面的锻炼,启发和引导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从艺术的发散、逆向等多种角度分析理解体育运动中的问题,并尝试用多种办法解决问题。为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挥和表现提供各种机会和条件。

(三)科学设置课程,专业性与普及性兼顾

在教育实践中,艺术的想象是一种在建构学校教育的逻辑结构和实践体系中不可缺少的方法和原则。美国学者艾斯纳将课程价值推向了艺术的高度,认为艺术想象才是最重要的课程要素。课程设置要坚持专业与普及紧密结合,体育课程与多种艺术形态有机融合的原则。在体育与艺术联系紧密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中,结合专业教学和训练,增加艺术欣赏和鉴赏的比重;积极探索,创新教材,增设一批内容和比例适当的体育艺术交叉特色课程、欣赏课程和体验课程。

(四)优化师资队伍,引导学生自主创新

体育活动中创造的主体是学生,而教师是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激发并协助他们发挥创造力的引路人。目前,体育院校艺术师资队伍建设较为滞后。需要尽快通过师资转型、加快引进团队建设和培训等方法来优化师资结构和层次。一是强化从事体育艺术教学的体育类教师艺术功底的进修和培训,使之成为双师型教师;二是在专业艺术师资上,要加快引进,尤其是重点引进具有丰富教学和艺术实践经验的高学历、高职称人才;三是提高教师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重要性的认识,探索有效结合的途径和方法。通过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和对外交流,促进其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强化专业技能,以适应艺术和体育融合发展的改革要求。

(五)营造浓郁的体育文化氛围,提升学生的创新素质

培养创新能力,良好的体育艺术生态环境不仅必须,而且至关重要。要以素质教育为主线,牢牢依靠以专业艺术院系为牵引的专业艺术教学平台、以教学管理部门为牵引的艺术普及平台、以校园文化建设部门为牵引的艺术熏陶平台,三大平台协同运行,形成校园文化氛围上的创造效应。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体育艺术教学活动中,通过汲取、整合、引进、外联、开发多种艺术资源,创新体育艺术活动形式与内容,为学生创新素质的不断提升奠定基础。

篇3

室内设计这一新的学科是时展的产物,室内设计是集人们的物质与精神需求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实践性强的新兴学科,它以建筑空间为基础,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建筑形态与室内设计紧密相连,所以建筑基础课程在室内设计教学的人才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室内设计的本质就是创新,在室内设计工作过程中要求设计人员为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而采取不同的设计创新思路②。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为了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室内环境要求,室内设计人员要不断更新思想学习新的设计技术。室内设计环境的优化依靠设计人才,因此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室内设计方面优质的创新型人才。

2.创新人才培养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培养创新人才是不断完善室内设计教学模式的最终目的,现代社会对室内设计创新人才有三个层次的要求,分别是:勇于创新的精神、知识与创新思维结合的能力以及创新思路转化为实践的能力。创新是室内设计中的第一要素,其创新的本质决定了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工程中要围绕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实践能力三个方面来选拔和培养人才。国外研究型大学都建构了以研究为本的本科教育,将室内设计专业设为人才培养重点专业,通过不同程度的教育资源整合,不断推动了课程体系的创新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改革,培养创新型全面发展的人才已逐步成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改革的趋势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和国际化水平的提高,国家越来越需要大量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为此,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已成为高等学校的一项重要使命。例如北京师范大学坚持把研究性教学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室内设计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建议

1.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是教育之本

教师是学生探索求知路上的指明灯,只有不断丰富并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才能更好地给予学生所需的指导和帮助。只有教师专业水平提高了,教学方法丰富了,才能更有力地促进教学发展。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不能仅仅停留在“备课、上课、讲课、听课”这几个层面,要在不断加强理论知识积累的过程中,注重实践经验的积累。如教师可积极参与一些科研项目的研究,加强与社会企业之间用人单位的沟通交流,明确社会和企业对室内设计创新型人才的具体要求,在与学生的日常学习交流中,注重对学生这些必须要素的培养,明确专业教学努力方向,教师通过自我知识的不断更新,将新的知识理念贯穿于教学大纲中,以更好的指导专业教学。

2.开展实践教学体系

室内设计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不断培养创新型人才来解决工程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室内设计专业与建筑专业密切相关,这两个专业都对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这也是新时期下室内设计产业能健康稳定发展的前提。面对培养创新型人才这样一个复杂的系统性的工程,必须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高校在为学生选择高素质老师的前提下,对学生实践能力方面的锻炼更不容忽视。高校可通过不断与企业沟通和不断总结往年教学经验,建立一个创新的实践教学体系,这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室内设计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要注重理论教学的同时,加强学生的实践活动锻炼。在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熟悉了工作流程后,教师可以通过模拟企业工作的实际情境,对学生进行真实项目的模拟训练,不但调动了学生积极性,还让学生在模拟项目中学到了平时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对学生采取以企业要求为导向的理论实践训练模式是学校与企业保持有效联系的重要桥梁③。

3.采取多学科体系相互渗透的先进教育模式

室内设计是一个时尚、新鲜的行业,它秉承最前沿的设计理念,以美化人们的生活为目标。一个国家或民族要形成不同时代新的艺术风格,既要引进西方先进的设计理念,又要加强各个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汲取各学科的文化营养。设计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文化与艺术结合的学科,高校在培养设计人才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我国高校现在存在教学内容陈旧的弊病,为了更好的培养室内设计专业的创新型人才,高校教学安排要在以室内设计的专业理论知识课程为中心的基础上,加强其他艺术学科及人文学科的教学。例如,可增设美术学科,对素描、彩绘等基础课程加以重视,为方便设计工作也可加强计算机课程的安排。通过多门学科的综合学习,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空间,为培养室内设计专业的人才创造了条件。

三、室内设计专业的创新型人才培养途径

1.做好专业知识的积累

室内设计专业的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高校在较长的学制时间内对学生的专业素质与设计能力进行培养,其核心就是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毕业生在刚刚接触专业工作时会有不适应的过程,但是从长远来看,学校教育期间进行的系统的学习基础还是为以后的设计创新打下了良好的根基,学生的创新能力会随着不断的实际锻炼慢慢提高。现代艺术设计教育具有科学完善的教育体系和资源强大的科研机构④。所谓创新,并不是毫无根据的异想天开,也不是单纯的鼓励学生追求新兴事物,而是培养学生通过正确的途径和合理的目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校可通过不断资源整合为学生设置合理的教学大纲,学生自身要重视系统学习期间所接触的各个学科的课程,只有牢固掌握专业知识,做好基础知识储备,才能从此基础上不断创新。古今中外,有不少优秀的设计典范,学生可以在积累专业知识的同时,做个有心人,把这些成功的素材和实例积累起来,必然会为以后的创新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2.注重学生对室内设计专业学习的兴趣

设计的灵感往往迸发于学习的热情,学生对自身专业的学习兴趣对于其专业成绩以及创新能力的发展都有着必然的联系。专业成绩体现在教师的教学质量上。随着时展,原来传统的室内设计教学过程中以教师的讲解为主的模式早应该被淘汰,这种传统授课模式效果一般与学生的预期相差较大,导致学生兴趣下降,长此以往学习兴趣丧失⑤。为了仅仅抓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优势,教师对自身教育方式多加反省,思考如何才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展示各种设计风格特点来激发学生对室内设计专业的兴趣,学校也可多组织设计竞赛,让学生在参与更多的室内设计竞赛的过程中,增加了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并增强学习热情和信心。这种方式可以在创造能力的培养中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也能够提高学生自身的创新实践能力。另外,学生自身也要不断加强课外学习,通过阅读相关专业知识及观看相关视频加强对本专业的兴趣。

篇4

1引言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3G、4G的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融合,移动和互联网的融合已成为当今信息化社会下的关键趋势。技术仍在进步,移动互联网创新方兴未艾,正颠覆人类日常生活方式。学校作为创新人才培养机构更应该把握时机。一方面,“创建创新型国家”的国家方针目标要求教育机构重视创新人才培养,另一方面国内教育体制专注死记硬背知识记忆等应试内容,导致教育机构普遍忽视创新资源,尽管学生个体愿意进行创新活动,但缺乏外部资源支持使创新实践往往难以实施。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技术和工具为学校培养创新人才提供新思路。

2创新人才的内涵

关于创新人才的内涵尚未有统一界定,多数研究依据各自的研究视角对创新人才的界定也不相同,如顾明远认为创新人才是运用已知求未知,去创新、开拓的人;纪宝成指出具有创新型思维的、能在任何岗位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和解决问题,能不断开拓工作的新局面的人才即为创新型人才。良好的思维能力和健全的创新人格是人才创新性的两个先决条件。二十一世纪教育委员会于1996年设定七项评价创新人才的标准,如对新的环境能够很快适应并利用与自我创造;扎实的理论知识并可应用于实践;善于时时学习,能适应科技的发展需求,人才个性的多样化。西方国家不仅注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同样强调个体的个性化和综合化能力发展。笔者认为创新人才不是指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而是指在某一领域能够运用理论去实践思想,既有创新精神也有创新能力的个体或群体。

3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人才特征

3.1问题滞后性: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人才的第一我国教育缺乏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是历史上一直存在的问题。而尤其严重的是,“这样造成的问题,在中国中小学教育完成后的一段时间内还不能显现出来,到研究生期间,创造性能力问题才明显暴露出来。也就是说,由中国中小学教育提倡、培养和选的好学生的心态、思维习惯和行为模式到进入科学研究前沿时,就暴露出很大问题”[1]。吴康宁认为,大学之所培养不出真正意义的创新人才或培养工作乏善可陈,重要原因在于大学自身尚不具备或十分欠缺创新人才培养所必须的一系列精神品质。正如吴康宁教授提出大学应有“引领社会进步的魂灵”、“关注所有大学生创新潜能的眼光”“鼓励多元多样的开放胸怀”以及“拒绝依附的脊梁”,[2]才能培养真正的创新人才。

3.2信息即时性:移动互联网时代是手机终端、各类技术迸发盛行的时代,创新人才除了基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对掌握即时信息的速度与质量的标准也有要求。移动互联网是指移动通信网络与互联网的相互结合,用于以移动终端接入无线移动通信网络(2G/3G/WLAN等)的方式访问互联网,[3]信息的获取便捷化,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得所需资源,打开网页输入关键词即可获得信息,过程一般不超过十秒。随着技术的发展进步,身处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人才在获取理论知识和创新技能的途径上更为简便,即信息能够以很快的速度传至手机或PC终端。

3.3学习移动化: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人们生活和学习方式均发生颠覆性变化。由于信息获取接口有多个终端,因此电视媒体等传统信息传播媒介逐渐被网络端口所取代,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3年国内PC段网站的日军覆盖人数基本保持在2.3亿仁慈上下并趋于停滞,而移动端APP的日军覆盖人数则呈现持续上涨接近2亿,移动互联网的日均覆盖超过互联网成为必然。[4]教育领域中像Coursera、Udacity、edX等一些知名的MOOC课程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学习者,改变了传统的课堂学习方式,随地随地能够学习。

4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人才培养策略

培养是一项系统完整的工程,包括理念、目标、内容、制度等内容。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人才培养应从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培养制度和培养评价四个方面左着手,以适应新时代背景下的社会需求。

4.1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理念:培养创新人才的宏观目的是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人才培养首先应关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社会需求。创新人才培养的前提与基础是人才培养。特里林和菲尔德认为人才应学会运用21世纪技能法去理解和解决真实世界的各种挑战,首先提及学习与创新技能,即批判性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沟通与协作能力、创新与革新能力[5]。采取行动前,首先在理念上有所转变。一线教育工作者和社会成员,应明确“创新”植根于自身,尽管因中国现行教育体制的限制而被压抑,但创新作为与生俱来的天性并未泯灭,只不过是处于“冬眠”状态而已。每个人生来就有创新性,都有机会成为创新人才,因此就某种程度而言,创新人才是不能培养的,而只能激发、发现潜藏的创新天性,予以更大的自由和发展空间以及相应资源去培养创新人才。

4.2目标时代化: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重要特征是变化速度快,教育领域中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应紧随时代变化,以变应变,以保证所培养出的人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互联网时代的独特之处在于各类IT技术的应用,这要求创新人才必须追踪新兴信息技术的发展。因此,移动互联网时代创新人才必然是掌握各类技术的创新型人才,而学校是人才培养的主体,为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教育机构应通力合作。在学前教育阶段,儿童的身心发展尚不完善,这一阶段谈论儿童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切实际,但保护和促进学前儿童创新精神应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如家长或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应鼓励儿童善于提出新问题,让儿童适度接触电脑、ipad等设备引发好奇心;在中小学阶段,各类课程学习占据学生绝大部分时间,利用课堂随机化教学以促进创新能力的形成是教育重点,如教师在计算机实践教学过程中告知学生计算机“0-1”算法;在高等教育阶段,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两者的实践结合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如鼓励大学生参与机械模型创新设计大赛。

4.3制度保障化:创新人才除了技术等物质资源支持,还有培养制度支持,确保人才培养过程的顺利进行。笔者认为在教育事业中,创新人才的培养不只针对学生群体,也包括教师以及创新实践中的相关人员,在进行创新实践活动时,他们均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对象。首先,建立教师创新理论水平提升制度,鼓励和完善教师参与创新活动的相关制度,并将其与教学考核相联系,调动教师参与创新活动的积极性,提升教师创新理论水平;其次,建立师生合作的创新活动制度,一方面高校教师理论知识扎实,另一方面在紧跟科技脚步上学生更胜一筹,理论与新型技术的结合必然促进创新实践活动的发展,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增加。就各教育阶段而言,学前阶段的创新活动是以教师促进儿童创造力发展为主,这一过程教师占据主导地位;中小学阶段试行科学或技术知识的讲授制;高校应实行导师负责制,让导师对学生专业课程的选择与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等进行指导。实行弹性学分制,学生完成公共基础课、通识教育课及相关专业课的学习、修满规定学分即可毕业;对在学科竞赛、科学研究、创新创业等方面取得重大成绩的学生,学校给予相应成绩加分[6]。

4.4评价多元化: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是培养过程中的重点。因此,保证培养评价的规范性也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点。由于中国教育体制的限定,创新人才多指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对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人才培养应进行多方面评价。培养是否是基于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细化的培养目标与宏观的总目标间有哪些不同等问题均是值得关注的问题。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人才培养的评价应从由多方进行。评价主体不仅限于学校教师,还包括家长以及社会人员,评价内容既有创新精神的培养,也要创新能力以及实践和理论知识的评价,在测量创新能力方面要书面汇报与活动实践相结合等等。总之,随着互联网与移动终端技术的飞速发展,科技技术的重大进展,信息化工具的大量普及,ipad的广泛使用,创新人才培养的发展机遇正在我们面前。在机遇面前,势必要做出选择而非逃避。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让我们看到它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也给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和融合以启迪。移动大数据的产生将构建全新的教育教学环境,教学与技术的深入融合将会成为未来教育的主流,创新人才的培养必然需要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相互协作,才能保证移动互联网时代培养的创新人才能迎合社会期望,最终立足于社会以建设创新型国家。

作者:包钰 单位:南通大学

参考文献:

[1]饶毅.健全人格和创新精神[N].人民日报,1999-04-17(06).

[2]吴康宁.创新人才培养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大学[J].高等教育研究,2013(01):11-15,50.

[3]吴吉义,等.移动互联网研究综述[J].中国科学,2015(01):47.

篇5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快速扩大,已经引发了师资队伍、教学设施、科研项目、R&D经费等教育资源的突发性短缺,在短期内对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方式和培养力度提出了巨大挑战。

一、通过强化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创新平台建设,高校正在成为我国培养创新人才的主阵地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学科交叉与交融日趋明显的情况下,高校培养的创新人才应具有知识结构全面,基本功扎实;能力结构合理;独立批判力;积极的人生态度等特点。下面以社会或相关政府、学术机构界定的杰出人才特指创新人才。

(一)高校正加快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创新平台建设并初见成效

1.实验室建设快速发展。高校的创新活动,大多数是在实验室里完成的,近年来我国高校实验室建设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通过装备先进的仪器设备,吸引高水平的科技人才,各高校都在强化实验室所具有的科学研究的综合优势。在过去5年中,依托高校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一直占新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总数的65%左右,数量从2000年的87个增加到2006年的120个(资料来源:国家重点实验室网:/labsite/Site/index.aspx)。截至2005年底,科技部共建设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8个,其中分布在高校的有34个,占23.0%(资料来源: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信息网:/bulletin_01.aspx)。据教育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国家依托地方高校建设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已达117个,占总数的33.2%,依托地方高校建立的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45个,占总数的26.3%(资料来源:/xin_wen_gong_gao_1114/20070328/t20070328_225246.shtml)。

通过承担高水平基础研究、竞争性战略高技术研究和公益性研究,实验室已成为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平台。以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例,2005年共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88人,分别占到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总人数的28.1%和12.5%,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12人,占全国总数(1500人)的34.1%,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381人,占全国总数(1248人)的30.5%,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97人,占全国总数(829人)的23.8%。2005年从国家重点实验室出站的博士后、毕业的博士和硕士人数分别是2002年的1.40倍、2.14倍和2.02倍(资料来源:/labsite/Site/index.aspx,国家重点实验室2002、2005年度报告。)。

2.高校创新团队建设方兴未艾。团队协作已成为科学研究获得成功的关键条件,也是创新人才成长发展的重要途径。总体看国内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不容乐观,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团队并不多见。推进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是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当务之急。

随着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基金”等政府创新支持项目的实施,近年来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基于团队的科技创新模式及人才培养模式。2004-2007年,教育部“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共对94所高校的244个科技团队实施了为期2年的资助计划。2000-2006年,国家自然基金委共对139个创新研究群体实施了资助计划,其中分布于高校的有73个,占52.5%。以北京大学为例,至2005年北京大学有10个科技团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基金”资助,至2007年有14个科技团队获得教育部“创新团队支持计划”资助。

当前高校创新团队建设项目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加大了对中青年科技人员的资助力度。例如,2004-2007年进入教育部“创新团队支持计划”的238名学术带头人中45岁以下的有117人,占49.2%,45-54岁的有112人,占47.1%;2000-2006年进入国家自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的138名学术带头人中,45岁以下的有72人,占52.2%,45-54岁的有54人,占39.1%(资料来源:根据2000-2006年国家自然基金委相关公示信息统计。)。总体看在高校创新团队建设中,中青年科技人员已经成为主导力量。

(二)高校正在成为我国培养创新人才的主阵地

全国高校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约30万人,占全国研发人数的1/3。“十五”期间高校作为第一单位并担任首席科学家承担“973”计划项目89项,占立项总数的57.05%;承担“863”各类项目占总项目数近40%。以2002年为例,高校承担各类课题12.1万项,发表的论文约占全国论文总数的70%,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占1/3以上。在2006年度的国家三大技术奖中,高校获奖比例均超过了50%。国家自然科学奖授奖项目29项中,高校获奖15项,占51.7%,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13项;国家技术发明奖授奖项目41项,高校获奖25项,占61%;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项目184项,高校获奖106项,占57.6%,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101项(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公报2006》统计整理。)。

高校教师是顶尖创新人才队伍的中坚力量。1952-2005年产生的“两院院士”中,有1033名院士曾就读于国内113所高校(中国科学院院士49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536人)。其中26所高校为国家培育10名以上两院院士,共计796人,占总数的77.1%。全国共有141所普通本科高校毕业生当选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学科带头人,总人数合计为872人。其中“985工程”高校有36所共646人,“211工程”高校有44所共142人,合计占总数的90.37%(资料来源:中国校友会·中国高校杰出人才培养状况调查报告(2005/12)。)。2003年,1332位“两院院士”中,在高校任教的共514人,约占院士总数的40%,其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80人(占总数712人的39.33%);中国工程院院士234人(占总数620人的37.74%)。先后有2002位高校教师获得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的资助,有711位教师进入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513位高校教师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占到总数855人的60%(资料来源:引自张亚群,“论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现代高教信息》,2006年第9期。。由此可见,高校是我国基础研究的主要承担者,同时依托众多科研项目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二、资源性投入不合理及教育理念滞后制约高校培养创新人才

(一)教育科研经费投入不合理

高校教育科研经费增长幅度大致与招生人数的增长幅度相当(见图1),但生均国家投入和社会投入已经连续几年悄然削减。此外,近年来大量的教育经费用于高校基础建设,实际用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投入比例不容乐观。

科研经费的投入也相对薄弱。据科技部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全国R&D经费支出2450亿元,其中高等学校支出242.3亿元,仅占总量的9.89%;政府投入高校133.1亿元,仅占政府科技总投入的20.65%,而投入科研机构的比重则达65.91%。相比之下,2003年美国高校R&D支出占政府R&D总投入的16.8%,英国则达21.4%。如果考虑R&D经费总量,则这一差距更加明显。国家统计局统计公报显示,2006年全国R&D经费总支出2943亿元,占GDP的比重达1.41%。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2003年美国这一比例为2.6%,韩国为2.64%,日本则达到3.15%。科研经费投入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高校总体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进而会影响到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

(二)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

一流的师资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在师资总量方面,2000-2006年,我国高校师资队伍从46.28万人增加到107.6万人,年均增长率达到15.3%。其中绝大部分为中青年教师,2001年我国高校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占78.89%,35岁以下青年教师比例达到46.44%,并逐年增加。按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05年2月中国高等学校教师当中有博士学位者,全国平均是7%,重点高校教师有博士学位者为20%左右。同一时期,美国本科以上大学教师拥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为62%,英国大学为70%,德国接近100%。

现阶段我国高校教师队伍素质在不断增强,但高学历者大多年轻缺乏教育经验,而教育经验丰富者普遍未经历博士教育训练,二者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集成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乃至在一些研究型大学,具有高学历、富有创新思维和能力的教授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反映出我国成熟的创新型教育文化尚未完全形成。

(三)高校教育理念滞后,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学习已有的工业文明成果,注重对知识的传授,把教学过程理解为知识的积累过程,对学生的评价立足于掌握知识的多少,而忽视了学生潜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亟待创新。如教学模式有待打破统一框架;教学方式有待改变灌输模式;人才评价有待创新导向的引入。

三、有针对性调整并强化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策略

在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时期,高校在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方面正经历前所未有的转型,目前还存在诸如资源、机制和文化等因素制约着创新人才的培养,尚不能完全满足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需求。培养创新人才却是潜移默化、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在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创新资源投入、创新平台建设和教育理念创新等四方面推动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进程。

(一)应确立创新教育思想。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是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三方面的统一

培养创新人才不仅仅需要传授前沿知识,更需要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传统的以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创新思维、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此,无论在高等教育阶段,还是在高中阶段和义务教育阶段,必须确立创新教育思想,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个性化,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应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上,要把关注点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移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等各方面能力上来,并以此推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管理体制的变革以适应这一目标的实现。创新教学方式和课程设置,如高校需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增加学时数,鼓励学生运用所学内容设计具有创新意识的方案。

(二)建设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拥有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并热心于献身人才培养工作的教师队伍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

创新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方式包括:(1)增加高校教师队伍中具有海外研究经历人员的比例。“引进来,派出去”,拓宽高校师资队伍的国际化视野和经验。(2)增加高校教师队伍中具有企业或科研院所研究经历的比例。有计划地引导高校教师深入到企业和科研院所进行科研实践活动,支持其参与国家及各部委的基金科研项目,以培养其创新实践能力;或者鼓励企业和科研院所中的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人员到高校从事教学活动。(3)改进高校教师评价体系。兼顾教学与科研两个方面,对教学成果与科研成果给以同等待遇。对那些承担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教师要区别对待,适当增加教学方面的考[JP+2]核比重,不刻意追求他们在课题经费、科研项目和数量等方面与其他教师同等的标准,以激励那些勇于开拓创新并获得一定成绩的教师以更大的热情和积极性继续开拓创新,培养出更多的创新人才。

(三)加大对高校的基础研究投入,完善科研管理

篇6

创新型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基本要求: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技能;强烈的探索兴趣和创新热情;持续的汲取知识和更新知识的能力;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

(二)数学实验教学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作用

数学实验是指利用数学软件对数学问题、数学模型进行设计、计算、演绎、绘图及优化等各项处理的实验。狭义上的数学实验仅指独立的数学实验课;广义的数学实验是指数学问题、数学理论方法,利用数学软件和电子计算机,在实验室里验证或解决问题的实践课程。例如数学建模,数值分析,几何画法等。数学实验的突出特点为:其教学内容与数学理论数学方法密切相关(否则就无法称作数学实验);学生自己动手(否则就无法称作实验);使用电子计算机(否则就无法完成实验)。数学实验既是对理论知识的深化、运用,又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最佳环节,是学生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的综合拓展。全国工科数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学校要开设以数学建模、算法设计、数据处理为主体的数学实验。数学实验是学习理解数学概念和数学理论方法的重要途径。例如,书本上的定积分概念抽象,繁琐,初学者理解起来普遍都会感到困难。但在数学实验中,通过形象、具体的把曲边梯形的面积转化为矩形面积的计算,不仅从概念上很好地理解了定积分,而且对定积分解决实际问题的计算方法有了真实的体验。数学实验给学生自己动脑动手提供了最好的时机和平台。实验就是在未知中探索,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去观察,思考,验证,探索,研究,发现。应用现代计算、分析、演绎工具,电子计算机辅助解决问题,学生的综合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大大提高。数学实验过程多人协作,相互沟通,因而成为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培养的最佳途径。长期的数学实验教学实践表明:数学实验是数学知识和应用能力提高的最佳结合点;是启迪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锻炼创新能力,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激发学习欲望,培养主动探索,努力进取和团结协作精神的有力措施。

二、数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数学实验课在数学专业教育中受重视的程度不够

具体表现为:其一,实验课总是不能成为学生的主课,成了理论课的附属品,重理论,轻实践,课时少,考试成绩所占比例较低;其二,实验室建设与学生数学实验课的必要要求相比相对落后,计算机以及相应的实验设施数目远远不足,实验室用于数学实验的时间较少,学生只能在有限的上课时间里匆忙、短暂地应用计算机,实验过程只局限于完成教学任务,应付了事,学生难于有充分的参与、施展过程,更谈不上创新思维培养和锻炼。

(二)数学实验教学内容老化陈旧

模仿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多,开放性、综合性、探究性实验少;重知识验证,不能以问题为主线设计实验,与当今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相脱离,创新性思维能力开发不足。

(三)实验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切实发挥

由于高校的评估体系中评估的重点放在注重理论课教学的效果上,对实验课即使有评价内容和指标,往往也只把评价的重点放在学生实验课的出勤记录和实验报告上,因此实验教学中,学生是否真正参与试验,真正动手实验,学生在实验中的主体作用是否得到有效发挥都难以得到真正的体现和考量;此外,实验中仍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老师布置实验,学生按老师要求完成实验,学生鲜有自主设计,自主观察,自主分析,自主思考、自主探索、自主解决问题的机会;忽视学生的个性和特点,用同一规划的教学计划、单一模式培养学生,学生的潜力和创造性受到抑制。

(四)考核方式不科学

由于高校的数学实验是数学理论方法与数学应用的实践联系最为紧密,结合最好的一门课程,其内涵、性质、任务、目的、作用皆有其特殊性,所以数学实验的考试考核方式也应该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现存数学实验的考核方法无外乎有以下几种形式:①实验出勤记录分加实验报告分;②实验出勤记录分加期末开卷考试分;③期中加期末小论文分。以上的考核方式虽然有评分简单快捷的优势,但对于学生是否在实验中真正参与其中,动脑动手,并在实验中有所发现,有所锻炼,有所收获,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是否有所提高均无从检验。

三、数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认识

数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是:以数学方法为核心,实验室为基础,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问题为主线,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精心组织教学过程。

(一)建立一支“懂实验”“会实验”“能创新”的教师队伍

要培养创新人才,上好数学实验课,首先要有创新型的教师,建立起一支“懂实验”“会试验”“能创新”的教师队伍。由于数学实验课理论联系实际,特点鲜明,内容新颖,方法特别,所以能够上好数学实验课,教师就必须具备扎实的数学理论功底,计算机软件应用操作能力,良好的科研素质与科研能力。数学系从年轻的硕士研究生中选取三位教师,主攻数学建模、数学实验、数值分析课程。他们不仅有扎实的数学理论水平,而且数学软件、计算机程序功底深厚,外语好,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并且每人都有自己的科研项目和研究方向;数学系创造条件,优先选派数学实验教师定期出去进修深造提高,以便真正形成了一支“懂实验”“会实验”“能创新”的教师队伍。

(二)独立设置数学实验课程

以前的“数学实验”只是数学建模、数值分析课的附属品,在数学建模、数值分析课后增加相应的课时为学生上机实验。为了真正确立数学实验课的地位,实现数学实验课在创新人才培养上的作用,数学系自2007年起,将数学实验定为必修课,共48学时。有专门的教学纲要,教材。教学内容为:软件篇,Matlab软件和Mathematica用法;实验篇,特殊函数与图形,定积分近似计算,求代数方程近似解,古典密码与破译,微分方程近似解,迭代与混沌等,附加篇,MathCAD用法。此外,数学建模、数值分析课、几何画法的实验部分仍然保留,与独立的数学实验课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从课程体系上确保学生动手能力的实现,真正从实验、实践中实现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开发。

(三)开放实验室

实验课的地位得不到应有重视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实验设备不足,实验室开放时间不够。为了确保数学实验有物质条件上的保证,数学系克服重重困难和阻力,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室——数学实验与数学建模实验室。配备了60台计算机,并有专门的数学实验老师负责,全天候对学生开放。

(四)完善数学实验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1.精心设计实验内容,强化典型实验,培养宽厚扎实理论水平。

在实验教学时数有限的情况下,依据培养目标和教学纲要,对教材中的实验内容进行选择、设计。要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数学实验在项目设计过程中应当遵循适应性、趣味性、灵活性、科学性、渐进性和应用性的基本原则。选择基础性试验,重点培养宽厚扎实的理论水平,提高对数学理论与方法的深刻理解。熟练各种数学软件的应用与开发,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增强实践应用技能;增加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从实际问题出发,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创新思维的开发。

2.教学方法上实行启发参与式教学法:启发—参与—诱导—提高。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以学生亲自动脑动手为主。教师先提出问题,对实验内容,实验目标,进行必要的启发;然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学生动手操作,每个命令、语句学生都要在计算机上操作得到验证;根据学生出现的情况,老师总结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诱导;再让其理清思路,再次动手实践,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获得能力上提高。

3.精选实验内容,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培养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例如,在古典密码与破译实验中,三人分为一组,两人将明文编译成密文传递消息,第三人截获后破译密钥。相互配合,团结协作。

篇7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5-0238-02

毕业论文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在大学本科生的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毕业论文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些年来随着大学教育的迅猛扩张,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进入大众教育,各校普遍处于疲于应付的状态,教育质量不同程度有所下降,毕业论文作为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应对毕业论文教学模式进行探讨,建立一套完善的毕业论文教学体系,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多渠道多方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大学毕业论文培养要以创新人才为目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迅猛发展,成就斐然。但也应看到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即现在的大学热衷于招生规模的扩大但人才培养的质量重视不够。2005年钱学森先生在病榻上向同志进言:“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老科学家认为这是很大的问题。紧接着数学大师丘成桐教授对中国大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也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以目前中国的本科教育模式,不可能培养出一流人才”。两位科学家的话值得我们反思。近些年来我们为什么培养不出大师?我们的培养模式有没有问题,问题在哪里?我们现在的培养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一定程度上还可能扼杀大学生有待开发的创新潜质。毕业论文作为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普遍存在着重视不够、指导不力、抄袭严重、质量下降的问题,这不能不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培养创新人型人才,首先必须要有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在本科生培养目标的12项标准设计中就包含了创新型人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具有清楚地思维、表达和写作的能力;具有以批评的方式系统地推理的能力;具有形成概念和问题的能力;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具有敢于创新及独立工作的能力;具有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具有判断什么意味着彻底理解某种东西的能力;具有辨识重要的东西与琐碎的东西、持久的东西与短暂的东西的能力;熟悉不同的思维方式;具有某一领域知识的深度;具有观察不同学科、文化、理念相关之处的能力;具有一生求学不止的能力。毕业论文教学模式就是要围绕这个培养目标去设计、去开展。只有这样,毕业论文这一重要教学环节才不至流于形式,达到应该达到的目的,取得应有的成效。

二、精心设计毕业论文前的基础训练

培养创新人才,毕业论文教学要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应围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理安排毕业论文写作前的教学培训,确保毕业论文的质量。

一是合理安排毕业论文前的培训课程。如文献检索,前沿知识讨论等,使学生从一入校就学习有关论文写作与文献检索方面的有关课程,了解如何选题、搜集资料、引证论据等论文写作的各个环节。

二是增设选修课,如论文写作、专业软件使用、科研方法等,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基础知识,培养写作兴趣。

三是增加已有课程的研究性内涵,如专业外语、双语课程的资料翻译,专业课程的参考文献阅读等,使学生提高文献阅读、外文翻译能力,营造一个良好的研究氛围。

四是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引入研究性因素。介绍专业课程的前沿动态,拓展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分析经典结论的形成过程,有意识地向学生传授科学思想与方法。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可以安排学生写专题总结、文献阅读体会、课堂论文、调查报告等形式的作业,引导学生有目的的阅读专业书刊,激发学生通过阅读,增长知识,探究问题,逐渐完成由单纯学习知识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的转变。

五是改革命题和考试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课可以增加开放式题型比例,考查课可以撰写专题论文,使学生把主要精力从过去死记硬背教科书上的知识转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上来,真正做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三、严格毕业论文操作规程

制定毕业论文操作规程,从毕业论文动员开始到论文答辩全过程,规定每个阶段的大致进度、具体要求和指导老师、学生应该完成的工作任务。

(一)合理安排毕业论文时间

大学生毕业论文安排在第七学期为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学生写毕业论文和应聘工作的矛盾,便于大学生集中精力和时间投入毕业论文写作。召开毕业论文工作动员大会,学院院长或系主任做动员,强调毕业论文工作的重要意义,要求学生端正态度,提高认识,认真对待。请本院知名教授介绍毕业论文写作方法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提高学员的写作技巧,不走弯路或少走弯路。

篇8

(一)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相对于常规思维而言的一种思维方式。实际上,人们很难把思维活动分门别类,因为各种思维活动的形式常常是十分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的。在探讨创新思维时,为了目标的集中与简化,人们往往把创新时的思维方式称为创新思维,它是多种思维类型在活动过程中的一种有机结合③。总的来说,创新思维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活动,它是创新型人才在进行创新时的灵感来源,它具有新颖性、发散性、灵活性、非逻辑性等特征。通常,创新型人才的思维活动有异于常人,面对同一个问题,他们往往能够另辟蹊径。

(二)创新胆量

创新是一个不断尝试的过程,它需要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传统,摆脱思想束缚,寻求新路径。在这个寻求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一定的胆量和勇气,当然,这种创新胆量并不等于蛮干,它是在尊重科学的前提下,在运筹帷幄的基础上大胆干。创新胆量是创新型人才进行创新的力量保证,只有拥有创新胆量的人才能够创新。倘若没有力量作支撑,再聪明的人也只能墨守成规,走别人走过的路。

(三)创新意志

创新意味着开辟新路径,在这一过程中,难免会遭受挫折与失败。在挫折与失败面前,创新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创新意志。有时成功与否,往往在一念之间,坚持则意味着成功,放弃则意味着失败。历史上,很多发明创造往往就在于创造者的创新意志。人们常说,失败乃成功之母。对创新型人才来说,创新意志是失败后继续奋斗的动力源泉。任何一项创新之举,都是经过千锤百炼才出成果的,在这个极度痛苦的过程中,创新意志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四)创新激情

创新激情是一种强烈的情感表现,在激情的支配下,往往能够调动人身心的巨大潜力。一个拥有创新激情的人,敢于争先,敢于探索,敢于奋起,敢于创新。创新激情使创新型人才有想创新的冲动,只有获得了这种创新冲动,后续的创新工作才能继续下去,因此,我们认为创新激情是创新型人才进行创新的持久动力。这里的创新激情并不是一个稍纵即逝的状态,而是一种恒久的文化积淀的结果,更恰当地说是一种对创新的钟爱之情。只有酷爱创新的创新型人才,才能将创新之路一直走下去。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育评价弊端

创新型人才的人格培养亦即创新型人才的创新个性。对创新型人才创新个性的培养起决定作用的是教育。创新思维、创新胆量、创新意志、创新激情基本上都是通过学校教育培养出来的。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若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靠的是创新型人才的培育。就当前我国的情况而言,创新型人才仍然是非常缺乏的。近年来,我国对教育目标的评判标准一直深受传统教育评价体系的影响,虽然我们一直在强调教育改革,尽管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有所进步,但在实践中对教育的评价基本上还停留在传统教育评价层面上。笔者将在下文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育评价弊端作简要的剖析。

(一)重共性,轻个性

当前我国的教育评价基本上属于共性化评价,主要针对的是某一教育群体或其中的个人或个体,实现或达到统一的共同的教育目标、教育教学水平、人才规格、标准和素质等要求的状况、程度、结果等的评价。评价者一般是根据共同的教育方针、教育目标、人才培养规格,采用一套共同的普遍适用的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学习者为了在学校中获得较高的评价,通常会迎合学校的评价指标,也就是说,学校的评价指标怎么设计,学生就努力让自己符合评价指标的要求,甚至还会弄虚作假。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差异,学校就像一个大工厂,不断地进行着批量生产。没有个性的共性使得教育系统如同一潭死水,毫无生机。虽然说进行共性的量化评价易于操作,更有利于教育公平,但是这样的公平只会阻碍教育的发展。况且,把个性化评价纳入教育评价体系中,并不一定就会使得教育缺失公正。在现实教育中,由于个性化评价的缺失,学校很难把学生培育成创新型人才,我们知道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础是创新个性的发展。创新个性使得整个人充满生机与活力,更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发挥,能够更有效地提升个体的主体意识,而这一点恰好是造就创新型人才必不可少的。只有具有创新个性的人,其创新思维、创新激情才能得到更好的释放,才能更好地进行创新。

(二)重结果,轻过程

尽管新课程改革中不断地强调对学生使用发展性评价或形成性评价,因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使用形成性评价,评价者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动态发展,不仅如此,在使用形成性评价的过程中,评价者就会不自觉地将注意力放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上,而不只是关注结果。然而,在现实教学中,这种形成性评价只是徒有虚名,有多少评价者真的能够在教学中实施形成性评价呢?他们更多的只是在期末进行终结性评价罢了,评价学生的好与坏、优与劣完全根据学习成绩的高低。这也是为什么优秀学生步入社会以后,在社会上发展得平平淡淡,而那些学习中等具有个性的学生反而能够在社会上如鱼得水。笔者认为这种社会现象并不是偶然的,它与教育中的评价息息相关。教育过于看重终结性评价,使得学生过于在意学习结果,而忽视了学习的过程。笔者认为仅一两次终结性测评,很难评价学习者的学习能力。而且很多时候,学习者往往在考试前的最后几天临阵磨枪,死记硬背,同样可以获得高分。由于评价者没有真正对学生实施形成性评价,所以,学习者根本不在乎平时的课堂表现,他们很多时候在课堂中或者是保持沉默,不愿动脑筋思考,或是思想开小差,整个课堂死气沉沉,毫无生机与活力,只有教师一人在讲台上唱着独角戏,这样的课堂是无效的,这样的教育评价又怎能培育创新型人才呢?他们的创新思维、创新胆量、创新意志、创新激情又于何处得以培养呢?

(三)重学业,轻实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在现实教学中,教育评价还是过于注重教学。尽管近年来各高校的教育评价已经有所改进,评价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的学习成绩,已经把在学校中担任学生职务纳入到对学生的综合评价中,这应该说是高校在教育评价改革方面取得的进步。然而,在中小学,这种现象仍然比较普遍,评价者过于关对注学生在教学中的学习成绩,而轻视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动手能力的评价。中小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期,尽管在大学,我们有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却发现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很难,笔者认为用布迪厄的惯习来解释是最恰当不过了。因此,我们应该从小就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美国的中小学更倾向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知识教育反而要求不那么高,然而创新型人才却是人才辈出。这是因为创新个性需要从小养成,通过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动脑思考,使他们能够想方设法将已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同时有利于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并促使他们绞尽脑汁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实践能力,也锻炼了思维能力,培养了其解决问题的激情,同时还能锻炼他们的胆量与毅力,这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是更有利吗?

三、教育评价改革策略

针对以上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育评价弊端,笔者提出了一些改进策略:

(一)共性化评价与个性化评价整合

共性化的教育评价无论是内容、方法还是标准都具有统一性,在教学现实中,简单易行,但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所以,我们应该将个性化评价引用到教育评价之中,并将两者进行整合。个性化的教育评价主要针对的是具体的个人,它能够对学习者的个性化特征进行价值判断。尽管个性化教育评价可能会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操作起来比较复杂,但它能够使评价对象的个性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发展。因此,我们在教育评价中应该建立个性化的评价指标,对一些所谓的“偏才”“怪才”进行合理恰当的评价。个性化评价指标的建立,有利于因材施教,同时也有利于鼓励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这样他们就可以不再拘泥于共性,能够根据个人的爱好寻求自己的个性发展,无疑有利于学习者创新精神的形成与发展。当前,我们无法否认共性化评价在教育评价中的作用,通过共性化评价,我们能够判定学习者完成共同目标的程度,所以说,只有将两者整合才能使教育评价日趋完善。

(二)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双管齐下

在教学评价中,我们首先应该培训评价者,使其具有形成性评价的意识并能够在教学中真正地实施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对学生的发展非常重要,它使评价者能够更加主动地关注学生的动态发展。评价者对过程的关注,自然会引起学生对学习过程的重视,而不仅仅只关注学习结果。学习者对学习过程的重视,使其更加注重平日里的学习表现。一旦对平日里的学习表现在意,他们自然而然就会改善在课堂中的表现,会尽可能地让自己参与到课堂之中,那么,课堂中的学习气氛自然会活跃,学生的学习思维自然会得到发展,不仅如此,他们的表达能力、回答问题的胆量与勇气以及他们参与课堂的激情等各方面都会得到提升,这样更有利于创新思维、创新胆量、创新激情的培养,从而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当然,我们不能只重过程,不重结果,结果对我们来说也很重要,所以说我们不能否认终结性评价在教育评价中的作用,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能够检测学生学习水平的。要想更好地、更合理地评价学生,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必须双管齐下,各自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

篇9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24-0062-02

近年来,国家及社会均对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的设置、人才培养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适应技术不断革新的现状。目前,由国务院批准,并由教育部、财政部全面启动并实施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主要是对这一现状进行的积极革新。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对“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具体解释是:“质量工程”是以提高高校的本科教学质量为目标,提高优质资源共享为手段,按照“分类指导、鼓励特色、重在改革”的原则,在专业、课程教材、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等 6 个方面进行改革与建设,支持和鼓励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深入改革和大胆创新,引导高校的本科教学方向,带动教学的全方位改革和创新。所以,对于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配合我国高校教学改革以及适应土木专业发展的趋势而进行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一、国内外工程类人才培养的不同模式

(一)国外人才培养的模式

国外工程教育领域,具有代表性的两种模式主要有美国模式和欧洲大陆模式。美国模式主要是由社会和学校两部分组成,高校学生在校期间先进行工科基础教育,学生毕业后则由社会提供具体化、职业化的专门教育,并且有各专业的工程师考试和职业资格认证的要求,在完成所有项目以后才能成为工程师;欧洲大陆教育主要以法国和德国为代表,其培养过程主要在学校完成,大学生在学校要先完成与工程师相关的基本教育和基础训练,获得职业资格认证,则在毕业时可以取得工程师学位。国外工程类的人才培养模式,均对学生的基础教育和实践有着同等重要的要求。

(二)中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中国工程教育则较为倾向于知识,其教育的主要目的和出发点在于传承和创新人类的知识和文化,这种观念也被称为学科本位论。因此,也造成了中国土木工程教育的主要模式为:高校学生在校期间接受的是土木工程专业基础知识的培养和学习,毕业进入专门企业以后,通过在企业具体工作的过程中来完成工程师的职业教育,自此才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土木工程师。

综上所述,中国的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与之相关的课程设置都是沿革了国外的相关模式,但因为中国教育界和高校对于大学生培养的认知是在于知识的引导与学习,因此也造成了大学生土木工程师职业化培养的滞后,不能与其毕业后的职业生涯进行有力的结合,土木工程企业在招聘人才时皆希望大学毕业生已具备与工程师相关的基本能力,土木工程企业无需再进行其基本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于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所以,土木工程企业的用人观念也要求我们高校在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方面进行变革。

二、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如上所述,中国工程教育人才较为偏向于知识的传承和创造,因此,我国土木工程教育的现状存在有多种矛盾体:第一,国家、社会、企业均需要工程师人才,而高等学校却不培养工程师。第二,学校教学主体缺乏工程实践经历,而学生却需要接受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第九届(2008 )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工作研讨会中,总结了国内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两个明显的特点:

第一,类型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定位。根据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专家最新的调研统计,我国目前共有362所高等院校开办了土木工程专业的本科教育,其中研究型大学(985、211学校)共有65所,主要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教学型学校297所,主要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 第二,不同类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在单位规模(大型、中型、小型)、单位性质(设计、施工、管理)、岗位层次( 总工程师、主任工程师、专业工程师) 等方面有所不同。

目前,较多高等学校对于实践性教学和创新型能力培养不够重视以及没有充分合理的认识,部分高校只是简单地复制研究型大学的办学模式,使得高校毕业生一方面在从事科学研究时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另一方面从事施工技术时又缺乏相关的工程职业素养,从而导致了社会对于高等学校工程教育教学质量认同程度的不断降低。

三、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意义

(一)从宏观角度讲,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科学发展的基础

党的十七大、十报告中均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精辟论述。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关键和基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是针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科学发展观所实施的具体做法。

(二)从中观角度讲,培养具有良好创新型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土木工程行业的发展的现实要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土木工程材料的更新,土木工程建设市场的开放,使得这一行业的垄断逐渐破冰,与土木工程施工和监理相关的企业也逐渐改变了过去的单一经营模式,并试图向横向全面发展。但是,现今的山区高速公路、大型桥梁隧道工程、超高层建筑工程、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和港口航道工程等各项技术的难度不断提高,项目的管理与国际接轨,使社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与此同时,高校中对土木工程师的培养模式日益陷于“学术化”和“通才化”,毕业生对于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缺失已然与社会对土木工程师的实际要求脱节,土木工程行业所需要的技术、管理、创新等全方位高素质人才,在高校中未能如愿以偿地培养出来,因此,要求开办有土木工程专业的各类高等院校,必须转换人才培养的思路,改革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探索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的途径和方法。

(三)从微观角度讲,探索和实践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保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的根本

目前,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都存在着找工作难的问题,这一方面与高校人数逐年增多有关,但也与高校工科教育严重的产学脱节有关,高校教育只重学术性和与当代最新技术的脱节,使得学生对于实践有着眼高手低之惑。要解决“就业难”这种现状,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树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观念,并逐步改革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模式,不断强化本科生工程技能方面的培养,加强工程类毕业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几点建议

综上几点,我们通过对国内外工程教育的比较以及对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意义的认知,可以发现工程教育必须紧紧跟随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同时必须以社会、企业的需求为导向,以工程实践操作能力为要求,更好地培养社会所需求的工程师人才。在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上,笔者主要有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在具体的教学中,第一,要加强实践教学的环节,逐步深化地为学生创造创新实践平台,改善实践环境,推动学生自主创新活动;第二,在设置培养方案的环节上,要不断地完善工程教育中的工程设计和实践类课程体系,使得这两方面的课程能够贯穿高校学生整个大学教育过程,争取使得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有较大的突破;第三,不断深入和摸索高校的产学研结合模式。高校应当努力争取校企共建、技术研发中心等实践基地的建设,在行业专家的指导之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在教育观念上,第一,做到大众化教育和技术教育的平衡发展,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并重。第二,建立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老师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校外企业技术老师则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样,学生才能在综合素质方面得到提高,将具有更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学生将更为主动地学习和具有更高的工程设计创新能力。第三,要有国际化教育的思路,高等学校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和双语教学,使学生能够接触到所学专业领域中最高精尖的技术和知识,也使学生能够有高度的国际视野和娴熟的技术沟通能力。

[ 参 考 文 献 ]

[1] 姜秀英,俞亚南,陈仁朋.土木工程创新设计实验班的架构与实施[J].高等建筑教育,2009,17(6):109-112.

[2] 朱炯.土木工程专业创新人才的能力培养途径探讨[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6,21(5):93-96.

篇10

关键词 人文教育 体育创新人才 培养

人文教育是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人文知识的学习,帮助体育学生形成全面的知识结构,促使体育学生在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人文教育在创新思维、想象力、文化底蕴等方面,为体育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一、人文教育对体育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

(一)人文教育可以提高体育学生的思想境界。人文教育能引导体育专业学生的思想进入一种超越、求实的精神境界,激发创新热情。一个具有创新思维的体育人,才有可能在体育领域提出问题,怀疑问题,解决问题,才有可能有所创新。

(二)人文教育可以丰富体育学生的知识体系。人文教育可以使体育专业学生学到专业以外的知识和产生丰富的联想,为扩大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激发科研兴趣打下基础。如果过分强调专业教育,忽视人文教育,就会使体育专业学生视野狭窄,知识迁移性差,创新能力难以得到发展。

(三)人文教育有利于营造体育专业学生的创新环境。创新是一种先进文化长期沉淀而形成的一种社会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创新环境密不可分,而创新环境的形成恰恰需要一种良好的人文教育。人文教育有利于体育学生优良个性的充分发挥和发展,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体育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为体育学生潜能的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创新环境。

(四)人文教育有利于体育学生的身心健康。一位合格的体育创新人才必定具备创新人格,而具备创新人格的人才要有健康的身心素质,极大的包容心理,富有严谨的学术态度,尊重科学,表现出高度的知识、能力、人格的完整统一。人文教育有利于培养体育学生健康的身心素质,将献身体育与实现自身价值统一起来,达到完美的创新人格境界。

二、加强人文教育的途径

(一)转变教育思想,把人文教育成为培养体育创新人才的基础。现代体育的发展需要人文精神和人文内容,人文和科学技术是现代体育的必不可少的基本组成部分。因此,必须在教育思想上尽快实现三个转变:1.教育质量观的转变,由传统的知识质量观转变为包含知识、能力在内的全面素质质量观。2.培养目标的转变,由培养合格体育人才转向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体育创新人才。3.专业设置观的转变,变过窄专业口径为宽专业口径,将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要完美地结合起来。

(二)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人文课程是实现体育专业学生教育的重要手段。因此,必须改革体育院校的课程设置,优化课程结构,重建人文课程体系,适当适量地压缩或减少基础体育教学的时间,相应增加人文课程比例。

1. 在教育过程中渗透人文教育。任何一个体育项目,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素材,老师要善于去挖掘。比如耐力素质的训练,技术与体能训练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去战胜疲劳,这样才能使其耐力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2. 在教材延伸中渗透人文教育。任何体育项目其起源、发展和现状都展示着人文主义的色彩,体现着人文素质发挥的作用。老师要充分利用好教材并加以引申,比如在排球课上,老师可借用李正常的七律诗《闻郎平毅然回国任职作》:“粪土他邦百万金,归情切切意沉沉。太平洋水深千尺,不及阿郎报国心”来渗透爱国教育。

(三)强化实践环节。体育学生创新能力的获得与提高,要通过勤奋、刻苦和严格的训练,创新能力一般是实践能力的升华。因此,必须强化实践环节,并在实践环节当中不断地渗透人文教育。

(四)营造浓郁的人文环境。人文素质不同于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努力和环境的熏陶。校园人文环境对体育学生人文素质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应当突出“体育文化”的特色,营造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氛围。

1.体育院校要营造良好的教学科研氛围。在传统体育学科主动深入社会,开展群众性健身活动,大胆引进实用的健身体育、娱乐体育等内容,抓住契机,鼓励师生把握体育学科的最新学术动态和科研成果并深入钻研。

2.体育院校要构建健康向上的活动氛围。定期组织各种各样的文化讲座,如:传统体育项目的文化讲座,交响乐普及讲座等等。同时可以以体育项目为依托发展学生社团,甚至可以考虑社团活动与学分挂钩,让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团队合作过程中发挥“共振效应”,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

3.体育院校要努力创造怡人的校园环境。第一,体育建筑、运动设施、等硬件建设要经过精心规划和设计,不仅要考虑与原有的学校环境相匹配,也要与学校整体风格相吻合。第二,校园环境建设要充满人文气息。增加体育名人塑像、纪念碑,整理校史、总结校训,逐渐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文景点,让学生在优美的人文环境中接受熏陶。

三、总结

体育院校进行人文教育,涉及诸多教育教学环节,这些环节相互影响、制约,并构成一个系统。将人文教育与体育创新人才的培养紧密结合起来,为体育创新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开拓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 方卫清.论人文教育与医学创新人才的培养[J].西北医学教育.2002(4):54-55.

[2] 季晓艳.高等体育院校人文素质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8(122):201-202.

篇11

二、中国高校石油工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师资队伍不够强大我国目前很多石油高校的教师都是非师范类的教师,他们很多是硕士或者博士毕业生,由于他们长时间接触理论知识而缺少实践,所以多数教师会缺乏实践经验。对于石油高校培养石油工程的人才,应该更加注重实践的作用,然而教师大都是因为没有过多的实践经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实践的作用,培养学生时更加注重对其理论知识的教育。教学模式不够多样目前为止,我国石油高校的教师习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授课,其采用传统模式教学在新时代出现了许多新问题:课堂上注重传授知识点而忽视了实训的重要性;实验课程内容过于简化,没有系统性;授课时不注重对教学课程的精选,严重缺乏逻辑性和结构性等教学弊端逐渐显现,给教师的传统模式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传统教学模式过于单一,而学生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因此,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往往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学生实践不够完善石油高校学生的实践往往是局限于在校园的实验室完成,而实践也是单纯的对知识理论的验证,这就忽视了学生实践的真正含义。而如果将学生带到石油企业中去亲身体验石油的生产过程,有许多企业不愿意提供见习或实习的场所,因此也不能使学生获得更好实践的机会。

三、培养石油工程创新型人才的途径

完善和优化对学生的培养方案首先,将企业员工的部分岗前培训内容引入课堂。我国许多石油高校的课堂里,都是教师在传授学生理论知识和重要的知识点等内容,而只是凭借课本对学生进行授课,这远远不能满足学生步入社会的实际应用需求。高校毕业生步入企业中时,需要进行岗前培训,这方面的内容与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会相差甚远,因此,学校在开设课程时将岗前培训的部分知识引入课堂,使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对职业岗位有初步的认识。其次,制定宽专业、多方向的教学方案。每一个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是不同的,因此,给学生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可以使学生学习专业方向的知识更具系统化和完整性。完善教学保障体系第一,建设创新型的教师队伍。师资力量强大可以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教师有创新的思想和新型的教学方法,可以更多的感染学生进行创新。第二,完善学生实践环节。学生只是学习理论知识是不够的,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还需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学生过于注重书本知识,不能很好的做到学以致用,导致在石油企业中不能更好的实现自身的价值。第三,教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每一个学生的兴趣和潜力都不同,很多学生在学校期间不能清楚地认识自我和充分发挥自己潜在的能力,因此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以及对学生潜力的开发。

篇12

论文摘要:针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发电厂电气主系统>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与创新,提出了“以创新教育与科学研究贯穿干教学全过程”为主线,创建了以“教学、科研、实践”三结合的课程教学创新模式,构建了“同类合并、相对脚、教学内容与当前专业最新技术相结合”的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理念与思路,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目的。

教育教学改革涵盖了学科专业建设、专业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等各个方面,只有通过这一系列的改革才能不断完善高等教育的目的,从而达到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而作为工作在第一线的工科教师,尤其对刚提升为本科院校的中青年教师,如何把自己所教的课程不断地改革完善,怎样“以教学促科研、搞好科研为教学”则是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

本文针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发电厂电气主系统》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与实践,提出了“以创新教育与科学研究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为主线,创建了“教学、科研、实践”三结合的课程教学创新模式,构建了“同类合并、相对集中、教学内容与当前专业最新技术相结合”的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理念与思路,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合理地解决了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繁、多、杂与教学时数偏少以及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交叉与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之间的矛盾。

一坚持“教学、科研、实践三结合”的思路来构建创新教学模式

教学要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科研水平的提高是关键。没有科研的支撑,就没有创新型教学,科研可以保证创新型教师的培养,只有创新之师才能造就创新之生。作为刚提升为本科的地方性院校来说,科研水平相对滞后,相当一部分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由于教学任务重,难以找到自己的研究课题和研究方向。作者通过几年的努力实践和探索,总结出以下三条经验,以供商榷。

一是要坚持创新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实现教学科研互动。在教学中搞科研,深入钻研每一个知识点的内涵,面向生产实际和专业前沿发现问题,寻找课题,以挖掘创新潜能和发现所要解决的问题;搞好科研促教学,将在科研工作中所取得的一些成果及科研论文中的主要论点引入课堂教学和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中,以此启发学生独立思维与专业思维,努力形成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

二是坚持科学研究与创新实践教学相结合。结合电力行业特征,采用技能训练资格认定和校企互动方式,使学生学习知识与社会需求直接挂钩,大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了就业机会;同时,教师、学生深入企业,发现问题,找到研究问题的切入点,师生共同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企业,帮助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和关键技术问题,产生经济效益,形成教学、科研、实践良性循环。

三是坚持创新实践教学与专业技术发展相结合。根据专业建设的需要,结合学科发展前沿,将实验室建设成集实验、实习、新产品开发与设计及科学研究于一体的多功能实践教学平台,实现了工程素质训练、科学研究试验与专业技术进步的有机结合。

二以“同类合并、相对集中、教学内容与当前专业最新技术相结合”原则来优化教学内容,创新课程教学体系

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存在教学内容多、繁、杂与教学时数偏少以及学科专业技术发展快与教材更新慢的矛盾,要达到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必须首先要对所授课程的教学目的和知识点的内涵十分明确,根据专业特征,结合学科专业发展方向和行业发展最新技术,优化整合教学内容。

“同类合并、相对集中、教学内容与当前专业最新技术相结合”的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理念就是指将原分散在各个章节属同一类或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重组,删除过时的旧内容,增加学科专业当前的最新技术、发展动态、研究热点等内容,在内容编排上按照“基本原理与方法——应用技能——当前研究动态”的层层诱导递进式顺序来编写,使重组后的课程教学内容与知识结构更加科学合理、先进实用。

《发电厂电气主系统》是一门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实践性、综合性强,面向工程,与其它专业技术基础课、专业课联系非常紧密相互交叉的主干专业课。根据上述特点和要求,对<发电厂电气主系统》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和重组,构建了创新课程教学体系。将原分散在各个章节属同一类或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删除过时的旧内容,增加电力工业当前的最新技术、发展动态、研究热点等内容。如增加未来电力系统、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新型电气设备的发展趋势等,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和创新灵感。

三实施“三个模块”,采用“全程案例贯穿式”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个模块”是指将课程的整个教学内容划分为重要内容、一般内容和自学内容三个模块。重要内容(主要是指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应用技能)在课堂上精心讲解,并通过课外作业、专题研究、实验等其他环节的训练得到巩固和提高;一般内容(主要是指新技术、新产品应用介绍等)则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进行展示、介绍;自学内容(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进行个性化教育)则通过设问、质疑、写读书笔记、小论文的形式得到训练。

“全程案例贯穿式”教学法是指根据课程特点与专业特征精心选择或设计一个规模大、有代表性、有实用价值,并且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典型案例,通过案例引导学生进入课程,随着课程教学的展开,让学生一步步深入到案例中,学到案例中相关的知识,随着课程教学的结束,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已把案例中的相关问题一一得到解决。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