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安防控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1 17:16:1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治安防控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治安防控论文

篇1

建立专门机构,确保组织有力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不同于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因此,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不应当置于各级综治委的领导之下,而应当成立一个专门机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办公室,并此将办公室置于各级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之下,以及时解决在防控体系建设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同时,为了加强对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指导和协调,应当建立起相应的协作通报制度、联席会议制度。

明确责任,齐抓共管

各级综治部门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作用,积极投身到防控体系建设工作中来;公安机关要拿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配套措施,将工作目标分解到具体单位,抓好分步骤、分层次的实施工作;广播、电视、报刊等宣传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人人关心、人人参与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舆论氛围;财政部门要竭力做好防控体系建设的经费保障工作;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协助做好从下岗职工中招聘人员加强社区治安防范的工作;民政部门要做好人民群众因参与治安防控工作而受伤甚至牺牲人员的医疗、怃恤及其他善后工作;国土、建设、规划部门要做好防控体系重点工程(如卡点建设、巡防岗亭建设)的规划、用地的保障工作;组织、纪检、监察等部门要配合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办公室做好防控体系建设的考核、奖惩工作。要进一步健全奖励和责任追究制度,对于防控体系建设得好、防范工作扎实、长期没有发生治安问题或者治安形势得到明显好转的地区和单位,要进行表彰,并对治安责任人和主要负责人给予奖励;对防控工作不落实,导致本地区、本单位治安问题突出的,要严肃追究责任。对因管理不善造成严重后果的,要实行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一票否决”。

整合现有警力,加强复合型警务建设

目前,在街面上出现的一个乱象是:巡警只管治安秩序;交警只管交通秩序。导致警力的浪费,并容易引起人民群众的不满。改变这种做法,笔者认为,可以学习和参考广西柳州市公安局的做法,整合在街面上巡逻的巡警与值勤的交警的力量,加强复合型警务建设。实行“高峰站点,平峰巡线,有警即处,无警防控”的勤务方式,实现“一警多能,一警多责”。实行“点”与“线”的结合,交通繁忙时,主要维护“点”上的交通秩序,主职“交通”;其他时间,则主要是在主要的街道(“线”)上巡逻,主职“治安”。将交巡警整合后,要赋予巡警以交通先期管理权,赋予交警以先期治安处置权。同时,要有针对性地加强进行业务知识的培训。

整合社会力量,大力加强群防群治工作

所谓警力有限,民力无穷。除了公安机关要积极主导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之外,还应当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防控体系的建设工作。在此,可以学习和借鉴株洲市政府提出的“党政主导、公安主力、法人负责、社会参与”的做法,在地方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充分发挥公安机关的主力军作用的同时,积极动员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积极参与社会治安防控工作,将单位的保安、保卫力量置于当地公安机关的统一调度和管理。由市公安局牵头,与交通管理部门密切配合,使交通管理参与治安防范,实现交通秩序、治安防范双赢。把出租车、公交客车、公安客运车辆司售人员组织起来,成立联巡组织,充分发挥他们接触社会面的优势,使“三车”成为公安机关的义务巡逻车和流动观察哨,参与治安防范。还可以参考和借鉴福建警方的做法,将“摩的”司机发展成为治安信息员和机动车义务巡防员。同时要加强对巡防、保安保卫人员的防护装备的配置,尽最大可能确保他们在维护社会治安中的生命安全。[2]

加大投入,进一步加强技术防范工作

篇2

从西方国家内部控制发展的历史看,除了企业内部管理自身因素外,政府的推动作用是关键因素。我国政府从20世纪90年代起,开始加大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推动作用。1997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加强金融企业内部控制的指导原则》,是我国第一个关于内部控制制度的行政规定。目前,我国相关付率制度都对内部控制制度提出了相关的规定或要求。如,2001年实施的《会计法》、《公司法》、《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化制度和加强管理的基本规范》等等法律法规,都明确要求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为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建立健全打下了法制基础;为了规范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中国证监会于2000年11月份,了《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细则》,财政部于2001年6月份,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这些规范的和实施,对于强化企业内部监督,整顿和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我国走向规范内部控制的开端,必将有力的推动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

二、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内部环境的建设

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包含两层涵义:一方面是指企业根据生产经营的需要,应该设置的内部控制都已设置;另一方面是指对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进行自始自终的控制。完整性是内部控制评价一般标准中首要的一条,也是其他一般标准的基础。若内部控制的完整性都达不到,则内部控制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就无从谈起。

(一)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应规范各部门、各环节、各岗位的职责权限

明确规定处理各种经济业务的职责和程序方法,并对处理各项业务的全过程或重要环节都规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员分工负责;明确资产记录与保管的分工,内部规定管钱、管物、管帐人员的相互制约关系;明确规定保证会计凭证、会计记录完整性和正确性;明确规定建立财产清查盘点制度和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操作。

(二)突出企业内部控制人的因素在内部控制中的重要地位

根据国际惯例和我国审计准则的规定,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三个构成要素。控制环境是指一个单位对内部控制的一种氛围,即管理当局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控制环境作为内部控制的组成部分,扩大了控制范围,尤其是把管理当局对控制的态度和认识作为内部控制环境的首要内容,更加突出了人的因素在内部控制中的重要地位。

作为活因素,一方面,内部控制成败的关键取决于员工素质的高低。企业必须重视对管理人员的选用,制定良好的用人政策,严格招聘程序,吸收有较高能力的人员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确保内部控制制度发挥作用。另一方面,企业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的自觉控制意识和行为是内部控制实施与否的更为关键的因素。还有,确定企业管理者与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的制约关系,也是保证企业内部控制的关键因素。只有这样,才可能建立企业内部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内部控制机制。

(三)企业必须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内部审计是企业强化内部控制制度的一项基本措施,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责不仅包括审核会计账目,还包括稽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及审核企业内部组织机构执行职能的效率,由企业最高管理部门提出报告,从而保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更加完善、严密。

三、建立对内部控制的外部监督约束机制

内部会计控制因制度本身及人为因素的制约,存在固有的局限,企业能否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并切实予以实施,还必须依赖于外部的监督。单位内部的会计监督、政府部门监督、社会监督构成了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其中社会审计监督和政府部门监督就属对内部控制的外部监督约束机制。

(一)加大社会监督的鉴证、服务功能

注册会计师审计是社会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是评价企业信誉高低的标志,这就督促会计主体从自身利益和社会形象出发,自觉实施内部控制。会计事务所也要积极开展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咨询工作,为企业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提供人力、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和服务,从而促进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

篇3

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有待提高。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是与各种恶劣的疾病、传染病打交道,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档案管理工作专业性非常强。作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适应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如果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不达标,会直接影响档案的管理和使用,直接影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开展,对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发展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目前,我国对口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管理工作者数量稀缺,一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难以找到合适的人才,只能“将就”或是由其他职位兼职。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不达标,水平良莠不齐,档案管理工作的经验不足,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影响了整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的开展。同时,这也是我国目前医疗卫生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重大问题,是导致行业混乱的关键因素。(二)档案管理的规范性不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档案管理工作没有做出规范化的要求,没能建立起完备的档案管理制度,致使档案管理工作混乱,档案资料梳理不清晰,归档不仔细。在需要调取使用档案的时候,往往要浪费很长的时间用于寻找档案,效率低下。另外,档案的制作规程不够规范统一,很容易出现前几年和近几年的制作标准不一,装订规则不一,给档案的装订保存造成困难,降低了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三)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程度低。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科技给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应当将信息技术引入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管理的工作中来,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存档,梳理档案条例,方便进行永久保存和随时调取,这样不仅减小了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还能够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尝试建立起自己的档案管理系统,但是系统适应性差,功能不健全,使用起来束手束脚,一直难以发挥预期作用。所以,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程度,也是迫在眉睫的。(四)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方面资金投入不足。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国也越来越重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大力建设和发展医疗卫生行业。但是,作为医疗卫生行业重要组成部分的疾病防治工作,却没有得到多少资金支持。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发展和建设一直十分缓慢,而且,在一些小型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十分简陋,各种基础设施不达标,开展工作变得十分困难。

二、提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管理水平的对策

(一)优先聘用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才。首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提高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设立专门的部门,招聘专业人才进行管理。同时要注重档案管理人员职业素养的提升,定期开展技能培训,在业务技能提升的同时,让档案管理人员意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全面提升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档案管理工作具有专业性、复杂性、保密性等多重特点,所以在招聘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时,一定要严格把关,重视人员的职业道德的培养,一旦发现合适的人才,不要吝惜,给出较好的待遇,让档案管理人员能够无后顾之忧,将精力集中在档案管理工作上,减少档案管理人员的离职几率,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连续性。(二)建立严格的档案管理工作制度。要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就必须建立起严格的档案管理工作制度。以我国的《档案法》为核心,根据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性质和工作特点,制定完备的档案管理制度,规范档案的制作和归档工作,制定统一的检索条例,方便档案的检索和调取使用。保障档案的完整性和保密性,定期对档案书里情况进行检查,用严格的档案管理制度,来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三)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有意识地提升自己的计算机水平,适应当今信息化发展的潮流。档案管理部门要定期开展信息技术培训,提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整体的信息化水平,培养专门的电子档案信息管理人员,建设完整的电子档案信息库。档案管理部门还要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管理工作的过程进行梳理,积极与档案管理系统的编制人员进行沟通,使得系统功能更加完备,更加切合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根据各种查询需要,完善档案管理系统的查询功能,提高查询效率,从而提高档案的利用效率。(四)加大对疾病防控工作的支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是医疗事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国家相关部门应当加大对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支持力度,增加在此方面的资金投入,进一步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基础设施,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项工作的开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三、结语

档案管理工作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整体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良好的档案管理可以为疾病、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提供充足的依据,为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不断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提高档案使用的效率,对于保障老百姓的健康,对于提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整体水平,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余惠红 单位: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参考文献】

篇4

因为系统中的每一个仓室运行中所承受的负荷都时不同的,所以在系统出现故障的时候,现场控制的时候就需要除尘设备的每一个舱室都能够独立的运行,这样就可以保证一个仓室出现故障的时候,系统还可以维持正常运转,在对设备进行设置的过程中还要能够根据运行的需要去更改设备的某些控制参数,同时每一个仓室都应该有一个可以对仓室运行情况进行反馈的装置,这样就可以让每一个仓室都可以独立完成喷吹操作,这是因为,每个仓室所承受的负荷不同也会使得相应的喷吹参数也产生非常大的变化。每个仓室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也应该设置不同的控制模式。为了让现场的工作人员进行手动除尘的时候可以更加的方便,手动控制器上要设置一个可以控制开关的磁阀,这样就可以在出现紧急状况的情况下及时的通过这个阀门对仓室进行控制。当然也可以按照所有仓室之间具体的压差情况进行仓室的排序,对靠前的仓室要首先除尘,同时也可以按照压差的具体情况对开阀的时间和喷吹的时间间隔进行更加有效的控制,也可以对仓室的喷吹方式和喷吹的周期进行有效的调整。

1.2上位主控机

上位主控制系统包括工厂中心控制室和值班室控制等。主控机作为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的上位机管理层接入CAN网络中.其主控机的设计功能包括:①远程监控和设定功能。在使用的过程中,用户可以凭借这一功能在主控机的工作室完成所有的控制工作,而且,上机位还可以借助网络的力量对设备运行的情况进行异地监控,在监控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看到现场发生的一切,同时这一系统中还设置了不同的用户口令,这样就很好的划定了管理的范围,更加有效的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安全。②趋势变化分析功能。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这一功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上机位的管理功能就主要体现在了它可以经过一定的程序你会指出除尘过程中设备运行的趋势曲线和报警记录等非常重要的内容,同时它还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展现给相关的人员。③监控功能,在除尘设备的阻力正常变化的情况下。人们通过肉眼也是可以看到烟雾的排放量不断增加的,无论阻力是上升和还是下降,都证明局部的布袋出现了破损,而想要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测量仓室内外口的压力差,这种压差式的方式可以很好的减少喷吹的频率,同时也对过滤袋产生了非常有效的保护作用,进而也降低了设备运行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延长了设备运行的时间和寿命。

2各模块功能简介

2.1主控制器监控部分

主控制器是系统的主要控制部分,本系统采用ARM芯片做主控芯片。晶振电路,电源电路,复位电路等构成了ARM微处理器的最小系统运行所需要的基本电路。ARM微处理器参与系统工作的全过程,它控制系统各个部分的启动、停止、控制等工作以及各部分运行的协调。主机模块是整个控制系统的大脑,它负责向触摸屏输入各种数据,还有读取输入状态,并对输入的数据进行处理,将处理好的数据发给从控机进行操作,它还接收从控机的数据,实现除尘设备状态的监视,接收下位机采集的数据,数据经处理后通过控制程序,发送有效的控制信号,为适合不同工作环境,调节现场工作参数,并且显示现场运行状态。系统功能包括报错、显示以及控制等,负责系统运行状态显示、设置以及故障提示,初始化完成后系统运行过程的故障提醒,和对数据的查询等。其中报错通过蜂鸣声、LED光和屏幕闪烁报错,并提供故障信息。假如某一分系统运行故障或程序出错将在显示屏上显示出错信息,同时通过蜂鸣声报警和LED光闪烁提示。在数据采集完成后可以通过触摸屏来查询处理过的参数数值,并可修改设置。

2.2从控机数据采集与动作执行部分

压差传感器用来比较从进风口和出风口两个地方传输过来的气压值,进风口的气压值一般来说不变,随着滤袋灰尘加厚出风口的气压值会减小,可以设定一个压差值即在出风口气压值和进风口气压值相差为多少时,控制系统会发出信号,要求开通电磁阀进行喷吹除尘。可以说压差采集电路相当于整个系统的触手,触手的感觉是否准确,灵敏,决定了控制系统处理信号的准确度和反应速度,因此这部分在系统中极为重要。

2.3CAN总线实现从机与主机的连接

CAN总线是一种串行通信网络,它能实现分布式与实时控制,可以点对点、一点对多点或者全局广播的方式通信;CAN总线通信距离非常远,最远可达到10km,并且保证速率为5Kb/s以上,在距离为40m时最高速率可以达到1Mb/s,由于目前CAN收发器的驱动能力有限,最多只能挂接110个CAN节点,但已经够用了。CAN通信方式中,我们主要考虑实时性和抗干扰性。CAN节点的抗干扰设计中需要收发器与控制器之间的光耦隔离、连接线间电容、信号滤波等,对传输介质也有一些考虑因素如:线长、波特率、抗外界干扰、有效电阻等。按照CAN总线的长度计算传输速率,确定通讯周期,看是否符合性能要求来调整线的长度、连接方式和总线上的节点个数。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友情链接
发表咨询 加急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