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研究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1 17:16:2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心理研究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心理研究论文

篇1

一、压力的概念探讨

当stress被引入作为心理学术语时,我国心理学词典和教科书对其有多种解释,如压力、应激、紧张、挫折等,当前心理学研究并未给其一个统一的定义。从概念接受角度来说,用压力这个概念则相对来说通俗易懂,易于被大众接受。如果从心理学研究角度对其进行定义,那么就可能有多种概念的内涵:如压力反应、压力事件、压力感、压力应对等。如塞里(1936)从生物医学的研究角度出发将其定义为人或动物有机体对环境刺激的一种具有非特异性的生物学反应现象。我国有心理学家则认为压力包括压力事件和心理压力两个概念,压力事件(stress)是指一定令个体紧张,感受到威胁性的刺激情境或事件。心理压力是个体在生活实践中对压力事件反映而形成的一种特别紧张的综合性心理状态,即个体心理真正意识到了压力存在而无法摆脱时形成的带有紧张情绪的心理状态,而应激则是心理压力的特殊表现形态。从上述观点来看,不同的心理学家对压力的定义并不尽相同,可见,压力是个普遍概念而非单独概念。

二、压力研究的取向

纵观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各种压力研究,大致可以概括出三种类型:

1.将压力作为因变量进行研究,关注个体对有害刺激的反应

早期以塞里为代表的生物医学观认为应激是有害刺激作用于有机体的结果,注重研究应激状态下的生理反应过程,而不是引起这种反应的心理社会原因,并在其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般应激综合症(GAS模型),其观点和研究模式至今还在医学的病理生理学研究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2.将压力作为自变量进行研究,关注压力来源的性质与特征

这类研究把应激作为自变量,研究各种有害性刺激物的性质和特征。历史上,与塞里研究形成对照的是一段时期里心理学家们把应激与应激源作为同一概念来研究。而且心理学家所指的应激源的范围相当广泛,远不是塞里所强调的躯体性应激源,还包括心理的、社会的和文化性的应激源。

3.对压力过程中的中介变量进行研究,关注个体在应激源与应激身心反应中,中介变量如何其作用

例如,认知因素首先被认为是应激的决定因素,Lazarus提出,应激的发生并不伴随特定的刺激或特定的反应,而是发生于个体察觉或估价一种有威胁的情景之时。其它还发现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个人经历和个性特征等许多因素对应激反应起着中介作用。

三、压力研究的阶段

依照压力的研究取向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临床取向(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该阶段主要是从病理心理的角度出发,说明生活中的危机事件或身体疾病对个体身心的影响,对危机事件的研究是从压力源研究角度而言的。

主要研究:绑架、家庭成员杀害人(Mayers&Pitt;1976;Morawetz;1982;Petti&Wells;1980);父母离异(Steinberg,1974;Yours,1980)以及创伤性事件(Bulman&wortman,1977)等。身体疾病又是该阶段研究较多的另一个压力源。研究者主要考虑一些传染性小而残废率的重大疾病。包括心脏病(Mehler,1978),激素疾病(Drotar,ousens,1980),癌症(Earle,1979)等。该阶段研究明显不足之处在于被试年龄分布的不均衡,青少年研究只有7%,而成人研究则高达42%,另外过度重视危机和重大压力源而忽视了日常压力源的研究工具缺乏。

第二个发展取向研究阶段。自80年代开始,对压力的研究突破生理心理模式,转向发展心理模式。从压力源来说,日常压力源的研究是第二阶段的显著性标志。日常压力源主要来指家庭、学校、同伴等日常压力事件,例如学校环境与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者着重从发展任务的角度来研究个体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与应对的关系(oerter,1985)。研究考察了年龄、性别、种族和人格特征对压力的影响,研究了社会支持对象,如压力问题此外,研究者开始从自我概念这一新的角度来研究个体内部因素对压力的影响。

四、压力研究的主要理论背景

1.反应理论——生理医学的压力观

该理论认为压力是人或动物有机体对环境刺激的一种生物学反应现象,可由加在有机体的许多不同需求而引起,并且具有非特异性。该理论提出应激的“一般适应综合症”模型(thegeneraladaptationsyndrone,简称GAS)包括警戒反应阶段、抗拒阶段、衰竭三个阶段,提出用生理参数(肌肉紧张度,皮肤电等)作为应激反应的客观指标,比心理变量或其他的躯体状况在应激的评估和测量上更具有信度和效度,此外GAS理论的提出促进了从生理系统的变化来揭示应激与心理健康关系,这一新的突破口,也是阐明各种社会心理因素对人体作用机制的关键。

GAS模型的不足之处在于:没有包含理解人类应激的重要心理因素,把人看作是对不良环境做被动反映的生命体。在强调生理指标的同时,忽视了人心理和行为的反作用。另外对于压力的评价也有较偏向的一面。

2.压力刺激理论——生物物理学的压力观

该理论模型把压力定义为能够引起个体产生紧张反应的外部环境刺激,如失业,失恋,天灾,贫困等。其关注的核心在于何种环境能够使人产生紧张反应。

该模型的主要贡献在于:通过推动压力源(生活事件)的定量化研究,促进了人们对社会心理刺激和疾病关系的认识,从而加速了身心医学的发展。在该模型基础上开展的一系列研究对于揭示生活事件和躯体疾病及精神病症状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模型的不足也显而易见:将活生生的人物理化了,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心理行为的复杂性。

3.CPT模型——心理学的压力观

压力的CPT模型,即认知—现象学-交互作用(cognitive_phenomenological_transactional,CPT)模型,该模型的典型人物代表是拉扎罗斯(lazarus)和福克曼(Folkman)等人。该模型的核心点是,应激“既不是环境刺激,不是人的性格,也不是一个反应而是需求以及理性地应对这些需求之间的联系”。

该理论模型包含如下三个基本要点:

(1)认知的观点,即认为思维和认知是决定压力反应的主要中介和直接动用,换言之,压力感能否产生,以什么形式出现,均取决于个体对其与环境间关系的评估。

(2)现象学的观点,既强调与压力有关的时间、地点、事件、环境以及人物的具体性。

(3)相互作用的观点,包含两大要点:其一,在压力过程中,存在许多中介因素,压力源与中介因素的交互作用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个体最后的反应方式和结果。其二,压力产生与个体与环境间的特定关系,若个体认为自己无力对付环境需求则会产生压力体验。

该模型包含了压力研究的基本的四个要素:压力源、中介变量、生理或心理的反应结果。拉扎罗斯(lazarus和Launier,1978)认为:任何一个事件,只要是环境或内在要求超出了个体的适应性资源,压力就会产生。

与刺激模型理论和GAS模型相比,CPT是有下述特点:(1)不像前两种理论那样,只关注压力过程的两端,而是更注重中间过程的研究,尤其强调了个体心理和行为的作用,对于全面理解压力想象具有重要意义;(2)克服了前两种理论中对人的机械生物化的看法,不再将人看作是只受压力情景摆布的消极有机体,而是认可和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作用;(3)运用该模型可促进对压力的干预方式的研究,如改变中介机制可有效控制压力反应等。

五、压力研究的主要方法

纵观长达近一个世纪的压力研究,可以发现其中最常用的研究方法是问卷调查与心理测量法,采用最多的工具是量表或问卷。最主要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如下表1所示:

从以上研究工具分析看,由于依据压力研究理论观点各异,出现了不同压力调查问卷和测量量表,但总体来看他们大部分是考察个体所承受的压力源来评价压力,而对压力源研究主要是通过归纳个体日常事件中对个体日常事件中对个体影响较大且产生压力的事件。事件越多,影响程度越大则表明个体的压力越大。

六、压力研究的发展趋势

回顾过去的压力研究历史,可以发现压力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压力源、压力反应、压力中介变量三个领域,从上个世纪末80年代以来,国内外有关压力的研究又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

1.压力的跨方化研究

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环境和发展任务给不同发展阶段的个体提出了不同的挑战(Greenfield&Cocking,1994)。Markus,Kitayama(1991)和chan(1994)指出,文化的力量可能对压力的评估产生显著影响,压力与心理适应的研究结果是有明显的跨方化差异。对同样的压力事件,不同文化背景,包括不同国家、地区、种族和社会团体中的个体的事件的压力感受和态度不尽相同,这无疑是取决于该文化规则、习俗和观念等因素。

有的研究者对中美两国大学生“学生生活应激量表”的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我国大学生对量表部分因素的反应及其总分都与美国大学生有及其显著的差异,表明我国大学生对应激状态的认知和应对反应不同与美国学生。

Jose和Anna等人(1998)近期对俄罗斯和美国青少年的压力进行了跨文化研究,结果发现,俄美两国青少年在重大生活事件的压力水平上没有显著差异,但俄罗斯青少年的日常压力显著大于美国同龄人,这与俄罗斯社会动荡,经济衰退直接有关。

2.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在压力研究的早期,研究者常常是关注危机性或重大性生活事件与人的心理适应之间的关系,如失业、配偶或朋友死亡等危险性压力事件的影响(B.S,Dohrenwent,1981)。后来研究者发现,由日常生活及社会角色所带来的持续压力是影响人心理健康的重要原因,如由婚姻、育儿及家庭经济所带来的压力与人的抑郁有密切相关(Schnefer&Lazarus,1981)。同时发现,时间压力,缺乏自主决策,工作角色含糊不清,工作中的绩效评价等与人的抑郁也有相关很大(Billings&Moos,1982;Kasc,1978)。40多项横断研究均发现了压力与抑郁的显著相关(Compas,Orosan&Grant,1993)。然而,这种相关不局限于抑郁。Compas和Howell(1989)等人发现,压力与内在心理问题相关(可解释11%的变异)要大于外在心理问题的相关(可解释5%的变异)。这可能表明,压力事件与抑郁等与其它症状的关系更为密切,但压力与各种心理和症状之间均存在普遍的关系,进一步研究表明,两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关系。

七、压力研究的评析

1.研究对象的范围过于集中

被试的选择“重两端轻中间”,即重视18岁之前的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轻视18岁之后到成熟的中间阶段压力的特点考察,青年时期,尤其是青年中期和晚期日常压力特点的研究是一个相对薄弱的领域,青年中期的压力研究远落后于成人方面的研究,也落后于儿童期的研究。美国心理学家科雷汶(W.Kleiwer,1991)指出,有关成人的压力与应对研究已处于“成熟期”,而对于青年的这方面研究尚处于不成熟的“婴儿期”。这种现状与发展心理学的生命全程观不够协调。

2.重静态特点研究,轻动态发展考察。

已有研究对压力随个体成熟而发展变化的特点缺之考察,对18岁之后的大学生压力和应对的发展特点尤其缺之足够的探讨。

3.理论研究较多,干预研究较少。

从研究的取向来看,压力研究更多的集中在压力的来源、反应及中介变量等方面,而在压力的应对及干预方面研究较少,即便有,也是相关研究,如压力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等,实证研究则少见。

参考文献:

[1]PhillipL.Rice.胡佩诚译.健康心理学[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11-43.

篇2

3.猎奇心理。猎奇心理是青少年在成长成熟过程中心理发育与认知发展不同步的一种表现。表现在认知发育异化、好奇心理变态、思想认识迷茫,对心目中的偶像过分崇拜,尤其喜欢各种传媒中的明星;感望的过分追求,感情支配盲目冲动;理性分析判断的严重缺失,缺乏是非判断标准和主观能动性。对猎奇心理学生,不能过分刺激、嘲笑和强制灌输,不能歧视和打击,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帮助他们分析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所在。一是要循循善诱由由浅入深,帮助他们剖析青少年青春期心理发育规律,向他们灌输心理健康知识,使其正确认识青少年期心理异化是一种正常现象。二是要定期在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通过生动的现实案列来揭示事物的本质,让其认清自己所崇拜的偶像只不过是常人而已,消除其盲目崇拜的思想倾向。三是在这些学生中设置兴趣转移教育情境,有计划、有目标地组织开展情境体验活动,逐步分散和转移他们的兴趣,培养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通过这样一些针对性强、实效性好的教育和疏导活动,真正揭示和清楚阐明成因及本质,这样效果会更加显著。

篇3

心理健康状况作为影响个体学习、工作与生活的心理因素,必然会对创新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国内有关创新素质的理论探讨比较多[3-4],具体的实证性研究比较少,而有关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虽有报道,但缺乏深入系统的实证研究[5-6]。鉴于此,本研究拟对我国中学生的创新心理素质与其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为学校创新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2研究方法

2.1被试北京市、河北省两普通中学学生558人,其中男生278人,女生280人,初一生108人,初二生179人,高一生161人,高二生110人。

2.2测评工具

2.2.1创新心理素质量表该量表为王极盛编制,包括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竞争心三个子量表,每个子量表初步由20个项目组成,采用5级评分作答,从1~5分别表示从无、偶尔、时有、经常、总是。

2.2.2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该量表由60个项目组成,共有十个分量表,分别为强迫(MH1)、偏执(MH2)、敌对(MH3)、人际关系敏感(MH4)、抑郁(MH5)、焦虑(MH6)、学习压力(MH7)、适应不良(MH8)、情绪不稳定(MH9)、心理不平衡性(MH10)。该量表为王极盛(1997)专门针对我国中学生所编制,信度、效度较高[7]。

2.3施测与数据处理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被试,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采集的数据使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管理与统计处理。

3结果

3.1创新心理素质量表的信度、效度分析

3.1.1项目与总分的相关

分别计算三个子量表各项目得分与其相应的子量表总分的相关。创新意识各项目与其总分的相关在0.41~0.69之间,创新能力子量表中各项目与其总分的相关在0.45~0.76之间,竞争心子量表中,除第58项与其总分的相关为0.31,其余各项目与总分的相关在0.42~0.79之间。

3.1.2因素分析和结构效度

分别对这三个子量表进行初步的因素分析,将区分度及共通性偏低的8个项目剔除后再次进行主成分分析。根据卡特尔“陡阶检验”原理,结合碎石图可以看出,创新意识子量表中除因素1的特征值为7.45,其余特征值较小可以舍弃,因素1所能解释的变异数为41.4%,该子量表进行因素分析的18个项目在因素1上均有负荷且负荷量均高于0.54。对创新能力子量表进行同样的分析,发现其因素1的特征值为8.65,其余因素较小可以舍弃,因素1所能解释的变异数为48.1%,该子量表进行因素分析的18个项目在因素1上均有负荷且负荷量均高于0.51。对竞争心子量表的分析表明,其因素1的特征值为8.66,其余因素较小可以舍弃,因素1所能解释的变异数为54.1%,该子量表进行因素分析的16个项目在因素1上均有负荷且负荷量均高于0.59。

3.1.3信度分析

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心三个子量表的同质性信度(Cronbacha)分别为0.91、0.93、0.94,分半信度(Spearman-Brown)分别为0.87、0.88、0.91。

3.2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整体特点

将三个子量表所含项目的评分之和除以其项目数作为该子量表得分,中学生在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心上的得分分别为3.38±.76、3.32±.81、3.52±.83。

3.3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3.3.1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创新心理素质各子量表得分与其心理健康各因子及总均分的得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见表1。创新意识与抑郁、焦虑、学习压力呈显著负相关;创新能力与抑郁、学习压力呈显著负相关,与适应不良呈显著正相关;竞争心与抑郁、焦虑、学习压力、总均分呈显著负相关。

表1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系数

附图

注:*p<0.05,**p<0.01,***p<0.001,下同

3.3.2不同心理健康水平者创新心理素质的差异比较

选择在心理健康总均分上得分最低和最高的27%的被试各153人,分成心理健康水平高、低两组,对这两组学生在创新心理素质子量表上的得分进行t检验,结果见表2。由表2可见,两组在创新意识和竞争心上均有显著差异。

表2心理健康水平高低两组被试创新心理素质的比较

心理健康水平高组心理健康水平低组

MSDMSDtp

创新意识3.540.863.270.673.03**.003

创新能力3.420.923.280.761.41**.159

竞争心3.680.973.430.722.60**.010

3.3.3心理健康因子与创新心理素质的回归分析

分别以创新心理素质的三个子量表得分为因变量,与之显著相关的心理健康因子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学习压力分别进入了对创新意识和竞争心的回归方程,学习压力、适应不良和抑郁则依次进入对创新能力的回归方程。

表3心理健康水平与创新心理素质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因素BR[2]Betatp

创新意识学习压力-.183.032-.1804.315.000

创新能力学习压力-.210.014-.1953.436.001

适应不良.376.055.3065.534.000

抑郁-.185.066-.1562.612.009

竞争心学习压力-.242.047-.2185.255.000

4讨论

4.1创新心理素质量表的信度和效度

对创新心理素质三个子量表分别进行项目一总分相关分析,正式项目与其对应子量表总分的相关均在0.50以上,表明这些项目均有较好的鉴别力。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三个子量表均有一个特征值最大的因素可以说明该子量表的主要成分,且每个子量表的项目在该子量表的这一因素上均有较高的负荷,这一结果与我们编制量表时的理论构思基本吻合,从而表明创新心理素质各子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对创新心理素质各子量表的信度进行考察,发现其同质性信度均在0.90以上,分半信度均在0.85以上,表明三个子量表的信度较高。

4.2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一般特点

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各子量表得分均在3分以上,表明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心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创新心理素质整体状况不错。中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广泛、热情奔放、敢想敢做、不畏权威,具有很大的创新潜力。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处于一生创造力最佳发展年龄区的前端,可塑性较强,因此大力开发青少年的创新潜能,使其具备更为强烈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心,这应是我国创新教育的努力方向。

4.3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心强的个体,体验到的学习压力、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较少,心理健康水平高的个体在创新意识和竞争心上要显著优于心理健康水平低的学生。创新能力属于创新心理素质的认知结构,创新意识和竞争心则属于创新心理素质的动力结构,因此相对而言后两者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要比前者更为密切些。已有学者[5-6]对创新素质和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了理论探讨,本研究从实证的角度进一步证明两者关系紧密。创新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因子的回归分析表明,学习压力对创新意识和竞争心的影响作用较大,创新能力受学习压力、适应不良和抑郁的影响作用较大。现在中学生的主要压力来自学习方面,巨大的升学压力、繁重的学业任务使他们体验到较强的压力感,从而引发焦虑、抑郁等不良应激反应。健康的心理状态可以充分发挥智力效应,思维活跃,联想丰富,提高创新敏感性,对有关创新的事物保持浓厚的兴趣,从而极大的提高创新效应。时常处于抑郁、焦虑、紧张状态下的个体,其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心受到抑制,难于保持较高的水平。学习压力对创新心理素质的三个方面均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这就提示我们,如何将学习压力调控到一个较为合适的水平,以便促进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这是创新教育中值得特别关注的问题。另外,本研究还发现创新能力与适应不良因子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适应不良对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这一结果较为有趣和费解。我们推测这可能与创新能力愈高,个体行为方式独特性愈强,导致有时与外界的常规不太适应有关,具体的原因尚有待今后进一步的探索。总而言之,健康心理是创新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心理条件,健康心理的培养和维护有利于促进创新性人才的快速成长。

5结论

5.1自编创新心理素质量表包括三个子量表即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与竞争心,经检验这三个子量表均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

5.2中学生的创新心理素质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5.3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水平较为密切,创新意识与学习压力、抑郁、焦虑显著负相关,创新能力与学习压力、抑郁显著负相关,与适应不良显著正相关,竞争心与抑郁、焦虑、学习压力、总均分显著负相关;心理健康水平高者其创新意识和竞争心较心理健康水平低者高;学习压力对创新意识和竞争心的预测作用较大,学习压力、适应不良和抑郁对创新能力的预测作用较大。

【参考文献】

1戴春林.创新心理素质浅论.教育发展研究,2000:6:80-83

2崔景贵.论心理科学视野下的学校创新教育.教育探索,2001;126(12):17-19

3林崇德.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51(1):5-13

4顾明远.基础教育与创新精神.中国教育学刊,1999;94(2):23-25

篇4

一、学习心理学研究领域呈现的新特点

(一)学习已经成为一个跨学科研究的对象

从历史看,有关学习的研究主要局限在心理学的领域。但是,今天与学习科学有关的研究领域已变得十分宽泛,其中包括认知科学、神经科学、脑科学、人类学、教育学、社会学、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等跨学科研究,同时还涉及跨文化研究、各具体学科领域的研究。目前在学习领域已经取得的很多成果在很大程度上直接来自跨学科合作研究的重大进展,这种专业分布式的合作对于进一步发展学习科学是至关重要的。

(二)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开发研究相结合

学习研究的新进展已将科学与实践的关系带入一个新时代。研究人员正在走出实验室,去关注学习发生的真实情境。学校中教师、学生、家长、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各行各业中的从业者和专家都已成为研究中的互动对象。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学校中的学习与工作场所中的学习一起进入了研究者的视野。研究中对于新兴的信息通讯技术的关注更使得基础研究上的投资能通过开发研究在实际应用中得到回报。

(三)学习理论流派纷呈

由于学习研究的跨学科性,所以研究者既可以从某一专业角度解释人是学习本质,也可以通过跨学科的合作进行理论的互补与创新。因此,在今天的学习研究领域中,涌现出很多不同的学习理论流派,可以说是流派纷呈、视角多元。这在学习理论相对短暂的历史上是很少见的,但更引人注目的是如此众多的理论流派在有关知识和学习的理念和方法上竟是如此的一致,它们共享着如此理论假设和共同基础。总之,今天的研究者不仅对杜威、维果斯基、皮亚杰等的研究成国进行继承与发扬、批判与反思,而且还十分注意在历史传承的基础上依靠新的思想、新的方法、新的技术推陈出新并与时俱进地不断创新。

二、学习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

近三四十年发生的心理研究的革命对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新学习理论的产生为教学提供了新的见解、新的方法和新的手段。跨学科的研究和新的科研合作形式使人们更清楚的看到了把基础应用于教育实践的希望。

(一)发展心理学领域学习研究进展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向我们展示,虽然有众多的各个年龄层次的学习者,但儿童在很多方面区别于成人学习者。对幼儿的研究为我们打开了了解学习发展的一扇窗户,这些研究还显示学习随着时间的推移所呈现的动态图景。最新的对婴儿认知和幼儿怎样建立早期学习素质倾向的理解也提出一些让幼儿顺利过渡到正规学习情境的途径。研究发现:(1)人具有学习特定领域知识的先天素质,幼儿主动的探究他们的世界。在特殊领域,比如生物学和物理学的因果关系、数、语言等,婴儿和幼儿具有极强的好学易学的先天素质。这些对学习的偏爱有利于早期学习或使之成为可能,也为低龄学校教育铺平道路。(2)学习策略很重要。事实上,儿童能够通过纯粹的意愿和努力学会任何东西,但当儿童被要求学习他并不具优势的领域时则需要具备有目的的学习策略。儿童需要理解学习的含义、作为学习者他们本人的身份、怎样作计划、进行监控和复习,需要反思他们自己和别人的学习,学会自己理解问题。这些元认知技能为学习提供了策略性能力。(3)儿童既是问题解决者,又是问题制造者。他们试图解决出现的问题,他们寻求新的挑战。在遇到失败时他们提炼并改进自己的问题解决策略,而在成功的基础上建立新的策略,他们之所以能坚持下来是因为凭借自己的力量所获得的成功和理解在激励着他们。(4)成人在帮助儿童在新的情境与熟悉的情境之间建立联系。儿童的好奇心和坚持性得到成人的支持和帮助,他们引导儿童的注意力、组织儿童经验、支持儿童努力学习以及控制儿童所学信息的复杂程度和难度。所以儿童显示出的能力是在他们与环境的经验中和与照顾他们的成人的接触中形成的。

(二)教育心理学领域学习研究进展

(1)学习环境设计

学习理论并没有提供设计有效学习环境的简单处方,但学习理论却包含了设计原理。新的研究对学习环境设计提出了重要的问题--这些问题意味着人们需要重新考虑教什么、怎样教以及怎样评价学习。研究发现:第一,有效教学开始于学习者带入教学环境的已有知识,包括文化实践和信仰,还有学科内容知识。学习环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程度是与学习者用他们目前建构新知识的程度相一致的。第二,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区知识的提取和运用变得容易。强调知识中心的教学引起一些质疑,比如教学聚焦与帮助学生使用他们当前知识和技能的方法的程度。第三,评价问题也代表了看待学习环境设计的重要视角。反馈对学习来说是基本的,但是课堂上的反馈并不常见。学生的测验和论文可能得到分数评定,但这是发生在学习结束时的终结性评价。还需要形成性评价,为学生提供机会修改和改进思维和理解的质量。第四,有关学习环境的重要视野是学生促进理解共同体意义的程度。学生、教师和其他参与者分享同样的标准,使学习有价值、有高的标准。这样的标准提高人们互动、接受反馈、学习的机会和动机。

(2)有效教学

各类专业知识都不仅仅是一般的问题解决技能,还要求有组织有序的概念知识和探究过程。各种各样的学科以不同的形式和方法组织起来,都有其各自的探究方法。研究发现:有效教学的教师需要"教育教学知识"--即有关如何教好特定学科的知识,而这又区别于一般的教学方法和知识。专家型教师了解他们所教学结构,他们以这种结构作为认知路标来指导学生的作业,来评价学生的进步,在平等讨论的课堂教学中向学生提出问题。教师的学科知识和教育教学知识是相互作用的。学科知识结构本身并不能引导教师。以前错误的观念是教学仅仅包括一些一般性的方法,一个好的教师能够教好任何一门学科,学科知识本身就已经足够。(三)神经科学领域学习研究进展

神经科学发展证实了很多理论假设,包括发展过程中的早期经验的重要作用。对于新的学习科学来说,它的新颖之处,就是它吸纳了很多科学领域的重要观点和例证。比如说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和神经科学,仅仅这三门科学,已经为学习科学提供了大量的例证。有关学习和发展的详细研究汇集在一起便形成了一个关于智力发展的较为完善的图式。神经科学对学习机智所作的贡献是加速了非侵入性成像技术的出现,比如正电子放射X线断层摄影术(PET)、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术(FMRI)等。这些技术使得研究者们能够直接观察人类学习的功能。关键性的发展是修正大脑结构建立心理结构的过程中经验起着重要的作用:发展不仅仅是以前的程序化的模式展现。有些支配学习的规则已被揭示。其中一个简单的规则是实践增强学习。在复杂环境中经验的多少与大脑结构改变的程度有很大的相关。研究发现:(1)学习改变大脑的生理结构;(2)结构的变化改变大脑的组织功能,换句话说,学习能够组织和重组大脑;(3)大脑的不同区域可能在不同的时间进行学习。

(四)学习心理学研究方法和技术新进展

与学习科学有关的研究领域很广,包括认知发展心理学、神经科学、人类学、社会心理学、跨文化研究等,学科学习领域研究有科学、数学、历史等,有效教学方面的研究有教育学、学习环境设计。评价学习、追踪学习的进展,需要新技术,而不仅仅是课程事实,开发有效的研究方法对这么广泛的学科研究尤为重要。现今,学习研究领域新技术的一些特点与新的学习科学的原理是一致的。

由于新技术是互动的,现在为学生创造一种能够在做中学,能够及时得到反馈、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解深度、建立新的知识的环境变得更为容易。技术现在可以帮助人们把那些难以理解的概念可视化。学生能够用类似于在学校之外环境中使用的工具的可视化建模软件提高他们对概念的理解以及从学校环境迁移到非学校情境的可能性。新技术为我们打通了通向巨大信息源的通道,包括数字图书馆、可分析的真实世界数据以及能够连接其他能够提供信息反馈的人。所有这些都能加强教师、管理人员还有学生的学习。

新技术可以以多种方式帮助我们创建这样的环境,既为教师,也为教师所教的学生。但是,在考虑如何使教师更有效地使用新技术方面又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有关小过程教师们需要了解什么?有关教师对于技术本身需要了解什么?什么样的培训在帮助教师使用高质量的教学程序方面最有效?已开发出来的基于对学习原理有充分理解的好的教育软件、教师支持工具还没有达到标准。

三、未来学习研究的走向

篇5

学生心理健康的确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迫切问题,然而,它不可能涵盖中小学整个心理服务的范围。如果我们仅仅把学校教育心理学的服务狭隘地理解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势必会导致以偏概全,妨碍学校心理学的深入发展。本文试图结合发达国家学校心理学的建立过程和我们的自身的实践经验,探索国内学校心理学的服务模式。

一、医学模式的先天不足

近些年,我国的学校心理学服务强调对个体心理障碍的咨询与矫正,试图通过诊断、干预和治疗等技术,解除学生的种种心理不适。教育部门在要求学校开展心理学工作时,强调要设咨询室,于是一些学校专门开辟了一间专门的心理咨询室。一张桌子,几个沙发和一台录音机,挂一个牌子,心理教师等着学生前来预约了。这间房间很容易使人想起医院中的心理门诊室,心理教师希望学生把心中的痛苦说出来。利用交谈的方式,排解学生的心灵痛苦。而在学校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中,许多内容都是与青春期身心健康有关。更多的内容涉及的是心理疾病,如强迫症、恐惧症等,教师所举的例子甚至是个别虐待父母的事例,这些事情毕竟是生活中偶然发生的,不具有代表性。

这是一种医学的模式,因此“有人批评前几年的学校心理辅导咨询化,咨询化模式就是没有考虑学校教育的特点,去开辟心理教育途径。”当我们从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的角度引入学校心理咨询服务时,必须有一些假定为前提:

第一,心理教师必须具备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专业技能,对什么是心理疾病及相关因素有深入了解。我们知道,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是十分复杂的,目前世界上存在着200种以上的心理治疗方法。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人一般必须受过医学训练。从这些条件看,学校中心理教师显然存在着先天不足。

第二,学生的心理障碍必须足够普遍。心理健康的对应物是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碍。如果我们开设心理咨询室,试图借助心理咨询技术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其主要应针对的是心理障碍,即心理不正常的个体。比如,一个学生拿了别人的书,班主任找他谈话,通过谈话,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向这位同学赔礼道歉,问题得到了解决。这种行为的偶然失误是是非观念不清的表现,并不属于心理障碍。只有自己有这样的书仍然拿人家的书的人,才是一个心理障碍者。再比如,学校中打架是经常发生的.但大多数打架行为并不是由于心理障碍,而是学生们不知道如何处理人际冲突,遇到了利益冲突不知解决的办法,这是一个情绪控制和决策不当造成的,其中虽包括心理因素,但并不是由于的人格障碍所导致的。而近年的心理智询工作所依据的是一些估计:如有的估计中小学生当中有心理障碍的人数为10%到16%,有的高达20%。其实这些估计一般缺少必要的信度和效度。

第三,在学校中开展心理咨询与治疗还必须假定,心理疾病是能加以解决的。可事实上,像强迫症、偷窃狂等心理障碍,即便是具有专业技能的心理医生,其治愈率也是很低的,较严重的心理疾病只能通过药物加以控制。反观学校中的心理教师,面对真正的心理障碍,既缺少经验,又缺少技术,恐怕难以胜任。尽管如此,学校中的心理教师仍然被期望成为心理医生、在这种期待中,他们也常出现“角色混乱”,他们对掌握解决心理障碍的技术,了解心理障碍的病因,往往具有超过一切的兴趣,对自己的工作常抱以这样的信念:解除学生的心理疾病,让学生发生奇迹般的改变.上述三个先天不足,已经妨碍了学校中的心理服务的开展,如有的学校心理咨询室建立多年,但门庭冷落,几乎没有什么“患者”前来咨询,心理咨询室形同虚设。其实,这种结果是上述三个错误假定必须导致的,我们不可能指望教师摇身一变,从一个品德课的施教人成为一个心理医生。

二、从医学的模式到教育的模式

当我们的学核心理咨询陷入困境时,我们其实正在重复着发达国家学校心理学刚刚起步时的同样错误。

现代学校心理学产生于美国,1896年,美国的特殊教育专家魏特默在费城建立第一个心理诊所,还创办了第一个医院模式的学校,即俄勒岗学校,专门诊断和矫正智力落后、心理上有障碍的特殊儿童。他利用种种干预手段解决儿童问题,在他的影响下,学校心理服务长期以来被理解为学校中临床心理学。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们终于认识到这一临床的模式不适合学校教育,它以牺牲大多数儿童的心理服务为代价。到了60年代,一学校心理学在美国正式建立时,人们已经摒弃了医学模式,接受教育的模式.如1954年美国学校心理学会成立大会上,对学校心理学的服务所作的规定为:“由有教育经验训练的心理学家,应用心理测评、学习理论、人际关系的专业知识,辅助学校工作人员,去促进所有儿童的成长,丰富他们的经验,并识别与帮助特殊儿童”。在这个模式中,没有提到心理咨询和治疗,也没有提到心理健康,而是首先以所有儿童为服务对象,然后才是特殊儿童.这是一个重要的转变,据估计,目前发达国家的学校心理学工作人员在心理咨询上的时间不到总工作时间的5%。

在学校心理咨询中,有四种运动起着主要的推动作用:一是心理测验运动,心理测验产生之后,许多测验被应用于学校,加智力测验、主题统觉投射测验等;第二是特殊教育运动,针对学习落后的儿童,学校要进行特殊教育,而这种特殊教育在诊断和干预上都离不开心理学的帮助。第三是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运动;第四是学习理论的发展,在行为主义的影响下,人们对学习过程和改变行为的过程都有进一步的了解,使心理学更加能够帮助学生改变自己。这四种运动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如心理测验为诊断智力落后儿童提供了工具,而特殊教育则提供了相应的干预手段和方法,此外,学习理论不断提出有效的行为改变技术,促进人们对有心理障碍儿童的干预与帮助。

由此可见,学技心理学服务是一种全方位、整体化,以评估和教育为主导的教育模式,而心理健康和治疗只能是其中的一个有机部分。在这种服务中,我们应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心理教育的途径,促进学生在学习、人际关系和对环境的适应,发挥内部潜能.走向成熟与成功。近一两年来,我们看到了某种转变,一些学校开始开设心理健康课,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角色扮演和训练,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三、学校心理学服务模式的建立

在目前学校心理学刚刚起步的情况下,我们认为,不宜以心理咨询和心理障碍矫正为主要任务。学校心理服务可以以心理评估和心理素质课程建设为两个基本任务,以辅导和咨询为辅助措施。我们在此提出一个学核心理服务的模式。

首先,在这个模式中,我们强调心理档案的建立。学校心理学应针对绝大多数学生的问题展开服务,通过一些团体方式的心理测试,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可以就学生智力的发展、人格发展和行为问题及教养方式和学习适应性进行测评。这种测评一方面可发现个别落后学生的心理问题,以分析其规律和原因,为特殊教育提供资料;另一方面还可以使班主任掌握学生的一些心理特征,为思想工作提供依据,以测评为重心,就必须考虑目前学校心理教师的水平与素质,他们大都是班主任和德育教师转过来的,没有受到心理学的正规训练、对心理学的知识和技术缺少掌握,而从测评开始,无疑有助于他们了解心理学不同于德育教育之处,强化心理学的科学概念。在这个模式中,我们另一个学校心理服务的基本任务是心理素质课的建设,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有效的教学不仅是普及心理知识的途径,更重要的是通过心理课的讲解,使学生们对自己身上存在的种种心理问题有一种明确的认识,提高自我意识和自我改进的能力。在课程中应重视心理训练的作用,让学生自己参与进来,主动思考。

这两个基本任务的实施,也是培养学校心理教师的重要手段。心理教师通过掌握心理测试,对心理学测量将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可以在实践中掌握心理学的技术。而通过上心理素质课,教师还会进一步地发现学生的反应,加深对心理学应用的理出和领悟,对于提高自身水平很有帮助。

最后,在这个模式中,我们并没有忽视心理咨询工作,而是把它放到了一个适当的位置。我们认为,只有在上述两个任务实施之后,才可以极大地促进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心理辅导与咨询。在测试之后,学生和家长激发了解决心理问题的愿望,想了解心理问题,主动到咨询室请教。在上心理课之后,学生们的问题也将暴露出来,他们会对解决自己的问题具有新的信心,所以,也会来到咨询室主动咨询。而只有到这时,心理教师的心理咨询工作才会变被动为主动,进行个别辅导和集体辅导的时机才真正成熟了。

篇6

1环境的确认

心理学对人的心理行为的研究显然要涉及到人的心理行为所处的环境。然而,不仅怎样对待环境的影响对心理学家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而且怎样理解环境的含义对心理学家来说也同样是十分重要的。如何理解环境,或者如何确定环境的含义,这对于不同的心理学家,可能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注:谷船华、张文新:《情境的心理学内涵探微》,《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第99-102页;王亚南:《情境心理学的若干问题》,《心理学动态》,1996年第4期,第34-38页;葛鲁嘉:《对心理环境的考察与探索》,《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5期,第51-54页。)。其实,在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中,不同的心理学家对环境就有着完全不同的理解(注:申荷永:《心理环境与环境心理分析》,《学术研究》,2005年第11期,第5-8页;刘建新、高岚:《简述环境心理学的形成与发展》,《学术研究》,2005年第11期,第9-12页。)。其实,环境心理学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学科分支,并且有着非常迅速的扩展(注:伍麟等:《国外环境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心理科学进展》,2002年第4期,第466-471页;伍麟:《时代精神与当代环境心理学的应对》,《南京师大学报》,2005年第5期,第96-100页。)。对于心理学的研究来说,环境可以具有不同的含义和类别。基本上,可以区分出五种不同种类的环境,即物理的环境、生物的环境、社会的环境、文化的环境、心理的环境。

物理的环境。环境在通常的意义上是被理解为物理的环境,或者说是物理意义上的环境。物理意义上的环境,是把环境看作是物理的存在,是物理的刺激。物理的环境是可见的,是直接的。所以,物理环境就成为心理学家所最为关注的,甚至物理环境成为了环境的唯一的含义。在许多心理学的研究中,所涉列的环境因素就是物理的环境。其实,不仅人所处的环境具有物理的性质,而且人也可以被当作是物理客体。例如,对人而言的物理的力。环境是受地球引力的制约,人也就会承受地球的引力。物理客体的打击会使人体受到直接的伤害,如骨骼的断裂等等。

生物的环境。物理的环境仅仅是最基础意义上的环境。涉及到心理行为,就必然要涉及到有机体,也就是生物意义上的存在。那么,与生物有机体直接相联系的环境并不是物理意义上的环境,而是生物意义上的环境。生物意义上的环境是直接关系到有机体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或者说是对于生物有机体来说,具有最直接生物学意义的环境。例如,食物对于生物有机体来说,就不仅仅具有物理的意义,或者说是物理的存在,而是具有生物的意义,或者说是生物的存在。食物是生物有机体获取营养和能量的最基本的来源。在心理学的研究中,有许多的研究者就是把人理解成为生物学意义上的存在。进而涉及到与生物有机体有关的环境,就是生物的环境。

社会的环境。人不仅是生物意义上的,而且也是社会意义上的人。人是个体化的存在,每个个体都是相对的。但是,人又都是群体化的存在,个体又结合成社会群体。那么,每个个体都是在社会中生存和生活。所谓的社会至少包含如下的含义,即社会是物质的存在、社会是关系的存在、社会是心理的存在。人类的生活是由物质生活作为基础的。因此,人类社会从事的必然是对自然物的摄取和改造的活动。

人类的生活又是以社会生活为源流的文化的环境。人通过改变和改造自然而获得了属于自己的、或自己创造的、或具有意义的环境。这就是文化的环境。文化是人自己创造的。人正是通过创造文化,而创造了自己的历史。文化是具有意义的。文化的存在内含着人所创造出来的含义和意义。文化是传承延续的。文化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互动,而在不同代际之间传递生活的意义和价值。文化是决定生活的。文化通过特定的方式来定位生活和塑造心理。文化是心理学研究所必须面对的重大的和根本的问题(注:葛鲁嘉、陈若莉:《当代心理学发展的文化学转向》,《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第5期,第79-87页;Cole,M.Culturalpsychology[M].HarvardUniversityPress.1998;Nisbett,R.E.,Peng,K.,Choi,I.,&Norenzayan,A.CultureandSystemsofThought[J].PsychologicalReview,2001,108(2):291-310;Stigler,J.W.,Shweder,R.A.&Herdt,G.Culturalpsychology:Essaysoncomparativehumandevelopment,[M].Cambridge,England: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0.)。

心理的环境。生物的环境是对生物有机体来说的环境。那么,对于心理的存在,对于意识的存在,特别是对于自我意识的存在来说,环境还不仅仅是生物意义上的,而且还是心理意义上的。所谓心理环境,就是被觉知到的、被理解到的、被把握到的、被创造出的环境。心理环境是对人来说的最切近的环境。这种环境已经超出了物理、生物、社会、文化意义上的环境。就心理环境来说,它对人的影响是最切近的和最直接的。(注:葛鲁嘉:《心理学研究中环境的性质、类别和功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第17-21页;葛鲁嘉:《心理环境论说——关于心理学对象环境的重新理解》,《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第103-108页。)人可以在心理上分离出自己所处的环境,并针对这样的环境调整或调节自己的心理行为。所以说,意识觉知到的或自我意识到的环境是人构造出来的环境。当然,心理环境加入了人的创造性活动,这就使得心理环境的含义远远超出了物理环境和生物环境的界限。人的创造性活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意识的创造性构想,这可以突破环境的限制。二是意识支配下的创造,这可以实际改变物理环境或生物环境。环境对于人的生存、成长和发展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人不是孤立的存在,人不可能脱离环境。其实,对人而言,环境是人所依赖的。2环境的影响

环境对于人的生存、成长和发展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人不是孤立的存在,人不可能脱离环境。其实,对人而言,环境是人所依赖的。环境对人而言,可以把环境称之为情境,也可以把环境称之为境遇,也可以把环境称之为处境。但是,无论何种理解,环境都被看作是外在于人的存在,是外部的条件,是外部的影响。如果把环境看作是外部的,那环境对人的心理具有的意义就是特定。如果把环境看作是由人的心理所理解和把握的,那环境对人的心理具有的意义就是不同的。

心理的成长在某种意义上都是环境影响的结果。所以,心理行为不是真空中的存在,不是随心所欲的结果。那么,环境对于人来说,或者对于人的心理行为来说,就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所以,心理学研究中一直非常重视环境对人的心理的影响,但是其所理解的环境却只是外在于人的存在,是客观的存在,是外力的作用,是独立的作用。那么,重要的就是对环境的理解和把握。这就是心理环境,是人在心理上所理解和把握的环境。这种对环境的理解,就会导致重新确定环境对人的心理具有的意义。其实,对于环境来说,有物理的环境,有生物的环境,有社会的环境,有文化的环境,有心理的环境等等。例如,文化心理学对文化环境的探索,也提供了对人的心理行为的独特的理解(注:Ratner,C.Culturalpsychologyandqualitativemethodology[M].NewYork:PlenumPress.1997;Shweder,R.A.Thinkingthroughcultures:Expeditionsinculturalpsychology[M].HarvardUniversityPress.1991.)。在过去,有许多关于物理环境、生物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的探索,但却缺乏对心理环境的探讨。这导致的就是环境对人的心理所具有的意义在理解上的片面性。

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如何理解环境的含义,如何确定环境的作用,研究者存在着十分重要的差别。心理学发展史上有环境决定论的观点,认为环境对于人的心理行为来说是主导的、支配的、是不可抗拒的、是决定性质的,认为只有承认了环境的地位,只有理解了环境的作用,就可以理解心理的性质特征和发展变化。也就是说,有什么样的环境条件,就会有什么样的心理行为。在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后,西方心理学就分裂为大大小小的不同的学派。古典行为主义就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派别。古典行为主义就是环境决定论的提倡和主张者。心理学发展史上也有自主决定论的观点,认为人的心理是自主发展的,是自我决定的。那么,环境的作用实际上就被忽视了,环境就被看作是可有可无的。这导致的是在心理学的研究中,环境被看作是无所作为的,是固定不变的,是忽略不计的。

可以说,在心理学的研究中,长期以来并没有把环境本身看作是心理学所要研究的对象内容,而仅仅是将其理解为人的心理行为的附属的条件。那么,无论是物理环境、生物环境、文化环境、社会环境,都不过是作为揭示人的心理行为的附加的背景。对这些环境因素的涉及,不过是其他相关科学门类的任务,而与心理学的研究无关。或者说,心理学并没有义务去涉及心理行为之外的存在。这实际上是心理学科学观存在的问题,是心理学的小科学的限定。(注:葛鲁嘉:《大心理学观──心理学发展的新契机与新视野》,《自然辩证法研究》,1995年第9期,第18-23页。)所以,在心理学的研究中,环境都是外在的条件。无论是物理的环境、生物的环境、社会的环境、文化的环境,都是对人的心理行为的外在的影响。有了某种环境,没有某种环境,环境的某种变化,存在都是现实的,作用都是固定的,影响都是外在的。

3外在的干预

对于心理学的研究来说,它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行为。相对于人的心理行为,环境只是外在的影响,或者只是外在的干预。问题在于,无论是普通人还是研究者,人们都已经习惯了把环境看作是外在的干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力量。那么,环境就成了异己的力量,就成了强加于人的奴役,就成了无法摆脱的神喻。人的心理行为不过是环境任意所为的对象。因此,所谓的环境就是天意,所谓的环境就是强权。

其实,无论是把环境理解成为是物理的环境、是生物的环境、是社会的环境、还是文化的环境,普通人和研究者都常常是把环境看作对人来说是外在的存在,是自足的存在,是异己的存在,是现实的存在,是变化的存在。那么,人在环境面前,人只能是受到制约的。相对于无所不在和无所不能的外在环境来说,人不过是非常渺小的,是非常无助的,是非常软弱的,是被动接受的。

如果从环境对人的影响来说,人只是环境的产物,人只能顺应环境。环境的影响被看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就有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和主张。环境决定论是把环境的影响放在了重要的地位。人的心理行为都是环境塑造的,都是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变化的。早期的或古典的行为主义学派就是环境决定论的代表。在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华生看来,人的行为并不是本能决定的,或者说就不存在什么本能。所有的行为都是由环境刺激所引起的反应。没有什么中间的过程,没有意识的存在,没有内在的心理。那么,通过揭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系,就可以通过控制刺激,来控制人的行为。

尽管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心理学家非常重视环境的影响,非常重视环境的因素,但是对环境的理解却大多是把环境看作是外在的影响和外在的干预。这种对环境的理解支配了心理学的研究,并决定了对人的心理行为的理解和研究。但是,把环境看作仅仅是外在的干预,显然无法完整地理解环境的内涵和作用,或者说只能是片面地理解环境的作用。这也更进一步决定了和限定了对人的心理行为的理解。问题在于,人们已经习惯了把环境看作是外在的干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力量。那么,环境就成了异己的力量,就成了强加于人的奴役,是无法摆脱的神喻。人的心理行为就是环境任意所为的对象。环境就是天意,环境就是强权。但是,把环境看作仅仅是外在的干预,显然无法完整地理解环境的内涵和作用,或者说只能是片面地理解环境的作用。4心理的成长

人的心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是,心理的变化并不是零乱的和纷杂的,也不是片段的和无关的,而是有序的和丰富的,是系统的和关联的。所以,更能够说明这种有序的、丰富的、系统的、关联的和变化的术语,就是心理的成长、心理的扩展和心理的丰满。这都是关系到人的心理成长的非常重要的术语。人的心理的扩展或心理的丰满就是说人的心理成长是没有止境的。所谓不断地成长就是不断地扩展或不断地丰满。所以说,人的心理成长是伴随终身的。

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原有对心理成长的理解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或者是有很大的缺陷性的。例如,一个局限或缺陷是仅仅把发展理解为是在个体的早期就已经完成的,是伴随着个体的机体发育的过程而进行的。当个体完成了机体的发育,心理的发展也就停止了。现在的心理学研究则开始强调人的一生的发展或全程的发展,把人的心理看作是不断的成长的过程。再一个局限和缺陷是仅仅把发展理解成为是个体的发展,而将其与人类文化、人类社会、人类群体的发展分离开。这也就是说,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把自己限定在了个体心理的狭小范围之中,并没有将个体心理发展与社会文化变迁看作是一个共同的过程。现在的心理学研究则开始把个体的心理成长看作是与社会整体的发展一体的或共生的。个体的发展组成了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也同样包含了个体的成长。

心理的成长在某种意义上都是环境影响的结果。所以,心理行为不是真空中的存在,不是随心所欲的结果。那么,环境对于人来说,或者环境对于人的心理行为来说,就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但是,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如何理解环境的含义,如何确定环境的作用,研究者存在着十分重要的差别。心理学发展史上有环境决定论的观点,认为只有理解了环境的作用,就可以理解心理的发展变化。有什么样的环境,就会有什么样的心理行为。古典行为主义学派就是环境决定论的提倡和主张者。心理学发展史上也有自主决定论的观点,认为心理是自主发展的,自我决定的。环境决定论与自主决定论成为了理解心理成长的对立的两极。这实际上根本无法合理地理解人的心理成长。人的心理成长要么成为了环境的牺牲品,要么成为了自由的随意性。

其实,心理成长的概念表明了,人的心理是在个体化的过程中,容纳了自己,容纳了他人,容纳了社会,容纳了环境。这也是心理成长的概念与心理发展的概念的重要的区别。心理的成长就是心理疆域的扩展,就是心理境界的提升,就是心理意义的丰厚,就是心理弹性的增加,就是心理容纳的宽广。

5共生的历程

把个人的心理行为与环境的影响作用分离或分裂开来,显然不利于对个体心理和对生活环境的合理的理解。那么,在心理学的研究中,非常重要的是应该把环境与心理理解为交互作用的过程。这种交互作用就不仅仅是环境对人的心理的影响,而且人也会作用于环境的变化。如果进一步地去分析,就会发现,这种交互的作用实际上就是一体化的过程。这种一体化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共同生长的历程。任何一方的演变或发展,都会带来另一方的演变或发展。或者说,心理与环境就是共同的变化和成长的历程。那么,心理环境的概念就是有关共生历程的最好的描述。

在目前的社会和人类的发展进程中,人类已经开始意识到,现实世界中,没有单一方面的任意发展,没有你死我活的生存竞争,没有消灭对手的成长机会,没有互不往来的现实生活。正与之相反,有的是互惠互利的彼此支撑,有的是共同繁荣的生存发展,有的是恩施对手的成长资源,有的是互通有无的现实社会。其实,在科学的研究中,无论是研究自然的、是研究生物的、是研究植物的、是研究动物的、还是研究人类的,都要面对着各种不同对象之间的关联性。生态学的兴起就是反映了这样的趋势,生态学的方法论则成为了引导科学的研究能够在相互关联的方面去揭示对象的原则。

篇7

教师职业特点的要求是以认识教师的职业特点的三个方面。一是教师的职业劳动具有复杂性和艰巨性。复杂性主要反映在教育工作的全面性,教育工作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过程,教师还身担众多的角色,使教师处于内容广泛的角色期待之中,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又要在认识上、情感上、意志上以及个性品质上都达到较高水平。教师劳动还具艰巨性,教学工作的劳动时间和强度非常大,是“全方位”的,劳动空间有广延性,劳动报酬具反差性。二是教师劳动的长期和反复性,示范性是要求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三是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与情感性,教学中因材施教要有创造性,增强教育效果要建立真诚融洽的师生情感。

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是指生存和发展的问题,教师也是人,难免有某种程度

不适应症,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就会产生负面影响,对教育事业有害。

认识了教师心理健康的意义,还要了解教师的职业心理特点,有以下两点:

一、是爱护学生,期望学生成才。

社会期待教师的角色职责是传道、受业、解惑。教师的成就动机的满足,精神的充足,情绪的愉悦都系在学生成才身上,愿望与现实反差则焦虑不安,信心受挫。

二、是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教师的角色职责决定了他的社会形象:有知识,有道德的人。学生也往往视教师为知识的化身,行为典范。社会对教师的期望既多且高:多到没有哪个职业的人需要象教师要履行这么多的社会职责;高到少有哪个行当的人需要象教师要时刻身体力行作学生的表率、作社会的“模范公民”教师的心理压力十分大。

教师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首先是一个正常人,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更孰能无惑呢?美国心理学家威乐逊指出“所有对他人高度负责的角色,都要经受相当多的内在冲突各不安全感。”教师职业的特点和心理特点,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的内心冲突,主要有四方面:

一、社会期望角色与教师实际角色的矛盾。

社会期望角色具有良好的思想文化专修养,并不断学习以适应工作需要,而

教师总难跟上不断发展形势的要求,培养人才的工作难以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教师实际角色与社会期望角色间总会有差距。于是,教师在这方面始终在内心冲突,因为没有界限使角色扮演者知道他在什么时候才算“完成工作”。这种冲突就是自尊,自信引起的焦虑。

二、是角色劳动艰辛与待遇偏低的矛盾。

虽然现在教师的社会地位和收入已大大提高,教师和其它很行业横向比较还是有一定差距,付出与收入失调,难免导致一些心理不平衡。

三、主观高期望与工作实际的矛盾。

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学习时有好成绩,好能力,好品德;早成才,成好材。可是教育劳动效果总难尽人意,现实成绩与理想要求反差大教师忧虑产生了心理冲突。

四、教师劳动的个体性与协作的矛盾。

教师劳动方式以个体进行为主,又要共同协作才能出育人成果,而教育效果

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对教师个体的作用就难以作出精确的衡定和评量,往往会带走心理上的不平衡,不满足,并造成一定人际障碍,这可视为由于交往和成就需要方面失落而出现的心理冲突。

除了上述四方面的内心冲突的大量存在,还有一个往往被人忽视的问题,就

是健康。据国内外教师的心理研究,教师要比一般劳动者心理疾病的比例要要偏高,主要表现神经病,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躯体化症状等方面。教师常年辛劳,普遍缺乏健康的全魄,早生华发,英年早逝的现象常见报端,令人唏嘘。

人贵有自知之明,正视问题才能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善于调适,既不为冲突压倒产生心理疾病,又能保持朝气蓬勃地前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充实提高,自勉。

肯于学习的人内心比较充实。教师工作要求不断吸取新知。探索新境,在

网络信息快速发展的今天,教师应积极投身于对现代的信息的探求,吸取有益的知识和先进的观念来充实自己,自勉。忘怀得失,就会对烦忧人心的庸俗是非形成一种超脱的态度。

二、期望适度,不断成功。

当目标期望迫切而障碍严重时,当目标价值大而未能实现时,就会产生挫

折感,超过个体承受力的挫折,则会使人持续处于应激状态、高度紧张、不堪重压,生理心理阈限决口陷入危机之中。目标期望过大是造成挫折的重要原因。教师应从实际情况出发,把目标期望建立在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程度上。还要进行目标分解,设立有阶段,各方面的具体目标。经过刻苦努力,步步落实目标,不断体会到成功的欢乐,自信心增强,角色的适应能力就能相应提高。

三、情绪乐观,充满师爱。

学生始终是教师工作的对象和直接动力,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人类复杂情感

中高尚情感的结晶。教师最大的满足是学生的成长,主要的奖赏的慰藉是学生的好评和进步,师爱,既是教育的力量,也是维系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四、宽以待人,乐交善处。

心理学家丁瓒提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

人际关系良好,社会交往能力强是心理健康的显著标志。教师要搞好和同事、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减少人际冲突,首先要严律己,宽待人,开朗达,容人之短。其次要乐于合群,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当人际挫折出现时,要冷静分析,释怀处之。有道是: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

五、健身养生,怡悦身心。

体魄强健是保证精力充沛进行工作的前提,正当娱乐是高剂教师身心最有

效的途径,积极锻炼身体能使心境开朗,身心怡悦,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心理障碍也就能迎刃而解。教师要重视身体健康,善于调适心境,有病浅中医,减少令人扼腕叹息的遗憾。

全面认识教师心理是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是有效调适心理冲突的基础和前提,教师要自觉提高人格修养水平和挫折承受力,乐观进取,阔步前进。

主要参考文献

篇8

曾在美国哈佛大学专攻心理学的岳晓东博士提出心理健康与咨询中的“灰色区”概念,认为心理正常的“白色”和心理不正常的“黑色”之间存在一个“灰色区”,且世间很多人都散落在这一“灰色”区域内,表现为心理不平衡、情绪障碍、焦虑心理和变态人格等。成教大学生是一个构成复杂的群体,一些人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心理困惑和心理不适。

1.破茧成蝶的学习心理和得过且过的混文凭心理相互影响。成教大学生生源复杂,有的是为圆大学梦的成年人,有一些是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继续深造的“专升本”学生,还有一部分是追求“一专多能”的第二学历的学生。他们大多内心深处有一种不服输的劲头,渴望自己的价值能够得到社会的承认。当然,成教大学生中也有部分人存在得过且过的混文凭心理。这部分人学习无动力,有的是奉父母之命不得不学习;有的是为了寻找出路和谋求职业,才不得不选择成人教育这条出路。他们学习目的不明确,行为自由散漫,缺课逃课现象相当普遍,考试舞弊现象泛滥,对学校的认同感不强。总之,“学”与“混”的心理矛盾在成人大学生中体现得十分明显。

2.归属感差,自卑心理重。社会心理学家菲斯汀格指出,一个人对自己的价值,是通过与他人的能力和条件的比较而实现的。心理学家柯里也指出,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就是自我评价的一面镜子。与普通大学生相比,成人大学生总觉得低人一等,自我价值否定性倾向明显。首先,成人大学生或者是“老大不小”上大学缺乏年龄优势,或者是高考失利,失败的阴影总是笼罩心头,接受成人教育只不过是无缘普通教育之后的无奈选择。其次,“成教大学生不如正规大学生、成人教育文凭不如正规文凭含金量高”的社会舆论消极影响也容易使成教大学生产生自卑心理。学校对普通大学生和成人大学生实行两条线管理,用人单位对成人教育毕业生则另眼相看。一些学生在这种观念影响下长期压抑自己,“危机感”强烈,很难在家庭、学校、社会找到归属感,容易产生的偏激情绪,甚至产生心理障碍或心理问题。

3.学习、生活、工作压力大,焦虑、恐惧时有发生。成教大学生的文化基础普遍不扎实,入学门槛相对较低,在校学习时间短。2007年,教育部发文,要求各成人高校在分省计划编制过程中,要体现成人高等教育为在职从业人员服务、以业余学习为主的特点,尽可能减小全日制脱产学习的在校生规模。但是,成教大学生啃的却是普通本、专科生教材,学习任务重,学习难度大,心理压力可想而知。一些成人大学生肩负着更多的家庭、社会、工作的责任,工作、生活、学习的多个角色甚至是多种压力使他们更容易产生心理困惑和思想迷茫。此外,成教大学生同样面临着交友、恋爱、婚姻的选择,面临经济拮据的窘境,遭遇价值观念的冲突,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成教大学生比普通大学生要面对更多的学习、就业困难,遭遇更多的挫折与失败的考验,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着心理承受能力的考验,如果调整不当,极易产生心理障碍甚至心理疾病。然而,一些普通高校对成人教育认识不够,投入精力明显不足,对成人大学生心理健康关注程度普遍偏低。

1.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化。成教大学生学习任务重,学习时间短,学习机会来之不易,一些人认为专业教学是硬道理,至于心理健康教育则可有可无,于是,心理健康教育无法纳入课程体系,而是以一些板报、标语的宣传替代了事。个别高校在成教大学生中也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课时少得可怜,教师只能作一些基本的理论传授和简单的心理测试,根本无法进行系统的心理素质训练,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性与可操作性特点也无从体现,“通过师生共同参与,引起学生相应的心理体验,达到促进心理健康的目的”当然很难达到。

2.心理咨询边缘化。一般高校都设有心理咨询室,但成教大学生很难享受这些资源,因为成教大学生的面授时间一般安排在寒暑假或节假日,而学校的心理咨询机构在这些时间不开放,各高校函授站(点)则没有条件设立心理咨询机构。理论界对成教大学生心理咨询的研究边缘化。目前,研究高校心理咨询的理论成果不少,但这些研究主要是针对高校普通大学生而言的,专门关注成教大学生的心理咨询几乎没有。笔者通过中国知网检索文献标题为《成人教育心理咨询》学术论文,检索时间是1987~2008年,没有任何相关记录;再检索标题为《成人心理咨询》的内容,结果只查到2条相关记录。尽管很多成人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年龄相仿,但经历不同,学习环境不一样,甚至前途也会有很多差别,因此心理反映和心理咨询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如果套用普通大学生的心理咨询的方法恐怕收效不会明显。

3.日常管理程序化。当前,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大多实行二级管理模式,即成人教育学院或继续教育学院主要负责招生、学籍、教学计划制订、教学站(点)审核等工作,各院(系)主要负责教学过程的组织和安排、学员的日常管理,其他相关部门负责后勤、党团等工作,分工协作是这一管理模式的最大特点。然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我们经常碰到的是分工容易协作难的尴尬局面。一些高校的教务、党、团、学工部门很少参与成人教育管理,教师往往临时聘请,没有专职的学生工作队伍,学生中党团组织不健全,计财部门只管收费,后勤部门会因宿舍紧张而安排成教大学生临时租住在校外,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当然难觅成教大学生的踪影,成教大学生似乎总是高校的一个匆匆过客。这主要是因为一些人认为普通高等教育是主打产业,成人教育只是学校创收以改善教学条件的手段;或者认为成教大学生有工作单位的关心,学校不应过多操心。于是,报到缴费上课—考试毕业成了成人大学生活的全部流程,程序化的管理非但无法抚平成教大学生昔日的失落感,而且由于与普通大学生相比较而催生了新的落差感,甚至由于这种落差而逆反、怨恨、自暴自弃。

成人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健康的心理是合格人才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因此,高校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关注成教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要,帮助他们调整心理不适,化解心理矛盾,排解心理压力,预防心理疾病。

1.开展积极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构建心理健康的平台。“所谓‘教书育人’,‘育人’是目的,‘教书’只是手段,而要‘育人’,首先必须‘育心’。这样看来,教育教学过程应该是个‘育心’的过程,即一个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1]。对于成教大学生而言,“育心”的工作显得艰巨而迫切。第一,迫切需要专门的成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缺乏针对性强的教材,成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举步维艰。因此,根据成教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体系,编写出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是当务之急。第二,迫切期待心理健康教育能走入成教大学生的课堂,保证课时,注重实效。该课程一方面为成教学生提供关于心理卫生与保健方面的基本知识,另一方面结合成教大学生的具体情况,通过心理测量、角色扮演、行为矫正等方法,进行必要的心理素质训练,达到促进心理健康的目的。第三,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学科教学之中,各科教师应善于发现并利用学科知识中有关心理教育的具体内容,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在潜移默化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2.利用网络心理咨询,关注成教大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心理问题。网络心理咨询是在吸取传统心理咨询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借助现代网络技术,通过在线即时服务、BBS论坛、E-mail邮件等形式进行的心理咨询。网络心理咨询具有开放性,成教大学生不会因为时空的限制而吃“闭门羹”;网络具有隐蔽性,来询者可以逃脱熟人的眼光,倾诉平时难以启齿的问题,释放心中的压抑、苦闷,在咨询人员的帮助下走出心理困惑,克服心理障碍。随着现代远程教育的兴起,网络成了成教大学生接受教育的新渠道,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当然也应做到网上。值得一提的是,笔者曾在所教成教大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听说过网络心理咨询”的不到被调查者的15%,一些学生错误地将网络心理咨询等同于网络聊天。在了解了网络心理咨询的相关情况后,近40%的学生表示,“如果有心理帮助的需要会考虑网络心理咨询”,但他们对于咨询的效果表示“没有明确把握,试试看再说”。这说明相对于传统心理咨询而言,网络心理咨询的诸多优点使它更容易为成教大学生所接受,因此,对于这一全新的事物,我们一方面要适当宣传,避免误解;另一方面,高校要加强心理咨询网站的维护和管理,咨询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利用网络这一平台达到“助人自助,化痛为通”的目的。

3.实施人本化的管理。俗话说,“手心手背都是肉”。学校的各相关部门应充分发挥协作精神,像对待普通大学生一样关心和爱护成教学生。如财务部门体谅部分学生的经济困难,在当前成教大学生无法享受国家助学贷款的情况下缓收或减免特困学生的学费;任课教师注重与学生的课后交流,学生辅导员经常深入学生当中;就业部门尝试为成教大学生构筑就业的平台,用真挚的爱心和无私奉献精神为学生排忧解难,抚平他们的自卑感,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学工部和团委既要健全成教大学生的班级管理制度,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又要吸引和组织成教大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同时可将校园文化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使他们在积极向上、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中陶冶情操,发挥特长,展现自我,树立自信,克服自卑,优化心境,让成教大学生学会“用勇气去改变一切可以改变的,用平静去接受一切不可以改变的,用理智去区分可以改变与不可以改变的”[2],成为身心健康的合格人才。

篇9

一、引言

心理学自诞生以来,各种理论和流派百花齐放,相互影响和渗透。道德心理研究作为发展心理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也是如此,它受到不同时期相关心理学理论的影响。皮亚杰对道德发展做了开创性的研究。柯尔伯格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道德发展进行了大量系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并以此构造了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理论。

“道德发展”这一术语逐渐被人们所熟悉。柯尔伯格所开创的公正主题和后来其他道德心理学家们提出的关爱和宽恕主题,成为道德心理研究的三大主题。从皮亚杰到柯尔伯格及其追随者们,都明显受到认知学派的影响。而同时行为主义心理学对道德心理研究也曾起过重要的作用。其中加裔美籍心理学家班杜拉最为突出。他认为德性的形成是通过直接强化和榜样示范的间接强化而实现的,所以他对道德发展这样的术语持有不同观点,这直接影响了道德教育实践领域出现的重奖励和惩罚的德育方式。

儿童心理理论是近20年来发展心理学领域中一个比较活跃的研究课题,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它对道德心理研究也产生一些重要的影响,本文拟对此进行探讨,希望加深和扩展对儿童心理理论和道德心理的研究。

二、对“儿童心理理论”的剖析

在学术界关于“到底什么是儿童心理理论”众说纷纭,一个基本的看法是,儿童心理理论是儿童对他人心理以及心理与行为关系的认知发展理解错误信念为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标志。从其发展过程看有两个阶段,即心理理论的获得和心理理论的发展。经典研究主要是关于错误信念的研究,在此基础上研究者们逐渐提出了儿童心理理论获得和发展的模型。

(一)经典错误信念研究

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标志是理解了“错误信念”。目前以韦尔曼(Wellman)和普那(Pemer)的“错误信念任务”为这方面的经典实验。如研究之一,两个女孩,一个叫安娜,一个叫萨丽。

萨丽把一个小球放到一个筐里,盖上盖子,就离开了。可是当萨丽不在的时候,安娜把小球拿出来放到自己的盒子里。问儿童:“萨丽回来会到哪里找小球?”研究者发现,3岁的儿童多认为萨丽会到盒子里找,正确判断率只有10%,而4岁的儿童多认为萨丽会到筐里找。这是因为三岁的儿童把人的心理认识(即Wellman和Pemer的信念)等同于客观世界的事实,也就是不能认识到客观世界是一样的,但人的主观反映却可以不同,而四岁的儿童就可以突破这种限制。目前一般认为能正确解决“错误信念任务”,即能正确判断他人的心理状态。一般以此作为获得心理理论的标志。

(二)儿童心理理论获得的模型

有研究者在把“错误信念任务”作为儿童心理理论形成的标志以后,开始从整体上思考儿童心理理论获得的模型。主要有下面三种观点:建构理论认为,儿童对心理状态的理解如同科学理论形成一样是个理论建构的过程,并且随着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而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模仿理论认为,儿童把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通过内省自己的心理,从而间接体验他人的心理活动。如果按照这一理论观点,儿童心理理论是在自我意识形成的基础上通过移情能力而获得的。

匹配理论强调,儿童必须认识到自己与他人在各自心理活动上都属于等价的主体,儿童不断面对自己与他人在心理活动上的相似性,从而促使儿童不断深入这种对等价关系的理解,逐渐形成系统的对心理活动的认识。

以上三者都有各自的实验研究或演绎推理的支持,但它们不是互相排斥的。以上三者都认为儿童预先并没有关于心理活动或状态的知识,是后天形成的,这是共同的。现在不排除这种可能,那就是儿童在认识了自己与他人的心理活动等价的主体地位后,才有可能把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通过内省自己的心理活动间接体验他人的心理活动,在这种复杂渐进的过程中逐渐获得心理理论,也就是说三种模式都能说明问题的某一方面,但综合起来可能更全面。

(三)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模式

正确解决“错误信念”问题,标志着儿童获得了心理理论。关于在此以后儿童心理理论是如何发展的,研究者们又出现了一些不同的观点。

韦尔曼认为,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日益复杂化和精确化的过程。儿童最初的理论是建立在“欲望心理学”上的,即他认为他人的行为是受欲望制约的。随着年龄发展,儿童会发现,仅靠欲望来解释人的行为是不够的,渐渐出现了“欲望一心理理论”,即儿童通过对信念和欲望及其与行为关系的认知来解释和预测行为。但是到了七八岁之后儿童又逐渐开始发展起对他人人格特质的理解,即不仅从信念和欲望这些方面来解释行为,而且还会从不同时空中抽象出稳定的人格特质来作为解释行为的又一依据。

普那认为,儿童在4岁左右拥有元认知能力后,标志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一个质变,以后心理理论的发展只有量的积累,而没有质的变化,其中量变主要体现在能够理解的心理状态的嵌入量在不断增加,如:从对一级信念的理解发展到对二级信念的理解。前面的经典“错误信念任务”实验是对一级信念的理解。对二级信念的理解就是认识到一个人关于另一个人信念的信念,如果把类似与前面的实验情景改变一下就是考察儿童对二级信念的理解。故事如下,约翰和玛丽在公园玩,有人在卖冰棍,玛丽想吃冰棍,但没带钱就回去拿钱。过一会儿,约翰饿了也回家吃饭去了。约翰走后,卖冰棍的人到学校去卖了。

玛丽拿钱以后半路上遇到卖冰棍的人,就跟他一起到学校去买冰棍。约翰后来到玛丽家,玛丽的妈妈说玛丽去买冰棍了,约翰就去找她,问儿童:“约翰会NiU1.,找玛丽?”研究发现儿童只有6岁以后,才会认为约翰会到公园找玛丽,即儿童能正确认识到“玛丽认为卖冰棍的人在公园里”。这虽是个错误信念,但它却是约翰实际的二级信念,约翰会按照自己的信念行事,所以到公园找玛丽。

儿童心理理论虽然是个新名词,但它实际上与我们发展和教育心理学中的许多已有研究是一脉相承的,是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中一个新的视角。而品德心理是发展心理学中重要的经典研究领域,两者在内容和方法上是可以相互促进的。

三、从儿童心理理论看个体道德发展

自从20世纪初皮亚杰对道德心理学进行了开创性的实证研究以后,心理学家对个体道德发展展开了大规模的研究,其中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影响最大。许多个体道德发展的研究成果如果从儿童心理理论角度来看,其实质内容与儿童心理理论是一致的。如:自我中心主义、他律和自律道德、观点采择和移情、道德情绪判断研究等。

(一)自我中心主义

儿童获得心理理论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必须认识到他人与自己一样是有一套对外在事物的观点,即拥有关于世界的信念,而每个人是按照自己的信念行事的,尽管这个信念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也就是认识到别人可能具有与自己不同的信念,而不同的信念会引起不同的行为。皮亚杰的“自我中心主义”是特指儿童以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去认识事物,而不能以客观的他人的观点去看待世界,这种混淆使个体不能认识到他人观点与自己观点的不同。皮亚杰认为,自我中心主义是儿童思维处于前概念时期的标志之一。这个时期在4岁左右结束。很显然。自我中心主义使儿童不能区分他人观点与自我观点的不同,而儿童心理理论的获得要求儿童能认识到别人可能会有与自己不一样的信念和行为,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心理理论的获得是以摆脱皮亚杰所说的自我中心主义为前提的。从实际的研究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韦尔曼和普那的“错误信念任务”研究发现4岁是儿童心理理论发展分界的年龄,而这也正是自我中心主义存在的前概念时期结束的年龄。

(二)自律道德

前面说过,儿童心理理论的获得是以摆脱自我中心主义为前提。而皮亚杰认为自我中心主义和道德实在论是导致他律道德的关键的原因,自我中心的儿童分不清自我和外界,他们把环境看作是他自身的延伸,从而会自发的尊重准则和服从成人的权威,因此没有获得儿童发展理论的儿童是不会出现自律道德的。从他律到自律的原因就是他们在认识上逐渐成熟,削弱了自我中心主义倾向,能从不同角度去看待道德问题,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他人的心理具有认知能力。也就是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过程。

(三)观点采择与移情

观点采择,是区分自己与他人的观点,并进而根据当前或先前的有关信息对他人的观点作出准确推断的能力,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认知能力。皮亚杰认为从他律道德到自律道德的原因之一就是角色承担和角色扮演能力的发展,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观点采择能力。米勒等人认为,观点采择需要很多心理成分联系在一起,具有递推的性质。最初级的观点采择是直接对他人观点进行推断和认知,随着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儿童逐渐可以推断他人如何对另一个人的观点进行认知的,再后来,能对他人如何对另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观点的推断进行认知……,这种观点采择的间接性逐渐增强,说明了儿童在头脑中能同时处理的心理成分在逐渐增多。.

移情,是一种特殊的观点采择,它是根据有关线索推断他人内部情感状态,并且自己也能体验到相应的情绪反应。如觉察到他人伤心,自己也能体验到一种难过情绪。许多心理学家认为移情是儿童利他行为和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霍夫曼指出:移情会成为儿童利他行为的主要动机。艾森伯格也发现自愿助人与移情分数呈正相关。艾森伯格将良好的亲社会行为产生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对他人需要注意阶段、确定助人意图阶段、出现助人行为阶段。其中,亲社会行为形成的初始阶段,即对他人需要的注意,他人的需要是属于他人的个性倾向性,是他人的心理状态,儿童能对其注意显然本身就是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水平的一个侧面。

在整个儿童期;无论是观点采择还是移情都是品德与社会化发展中经常涉及的领域,观点采择与个人的移情相互作用进而促使了利他行为的产生,而观点采择和移情都需要正确地认知他人的观点和情绪,这实际就是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阶段之一。特别是米勒关于递推的观点采择理论与普那的儿童心理理论发展中“心理嵌入量”增加的观点是异曲同工的。

(四)道德情绪归国判断

以往的研究者多把注意力集中在道德推理和道德判断,即道德认知上。而在本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一种新的研究动向,即研究道德情绪及其归因判断。研究者们试图探索个人在某种道德情境中对他人的情绪及其原因作出推论判断。情绪对行为具有激发、维持和调节的功能,一个人具有了某种道德情绪,会成为个人产生某种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可以引发并维持个体的道德行为。如有人看到一个奄奄一息的老人受伤躺在路边,心里觉得很同情,并且忿忿不平,想到底是谁把老人撞伤的,这种同情和忿忿不平的情绪促使他可能先把老人送到医院再去公安局报案。

研究儿童的道德情绪判断及其归因能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对“快乐的损人者”现象的研究发现,儿童对犯过者的情绪判断及归因有三种模式,即高兴——难过;难过——高兴,难过——高兴——难过。三种模式由于实验设计的一些因素处理和研究重点不同,导致出现结果的差异,但是它们都是先提供一个犯过情境。然后让儿童站在犯过者的角度推测犯对者的情绪反应。我们可以看出儿童作出正确判断的前提是能从他人的角度考虑,意识到别人与自己一样也有心理反映,也就是对他人心理状况的认知。所以我们说情绪判断及其归因的研究与儿童心理理论在内容上是有一定重合的,前者是后者的一个子方面,即对他人情绪的认知。

四、从儿童心理理论看道德心理研究方法的深化和内容的扩展

(一)传统的道德研究方法实际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无论是皮亚杰的对偶故事法,柯尔伯格的两难故事法,还是艾森伯格的亲社会两难情境法,实验所用的材料多来自于儿童的实际生活,通过投射来进行研究。首先向儿童呈现一个道德故事,其后跟随一个问题,如“你认为主人公会怎么做?”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必须建立在儿童能在道德故事提供的线索基础上对他人的道德抉择过程有一个较清晰的认知,并能对其行为作出预测。因此支撑了道德心理发展了几十年的传统研究方法是以一定的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水平为前提的。很小的儿童如果还没有获得心理理论,那就无法使用对偶故事或两难故事来测查道德心理发展水平。虽然现在有些研究者打破了单一的情景故事方法,开始使用其他的道德研究方法,如有人通过对品德词语的内隐记忆研究来间接反映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但是使用最多的还是投射故事法,所以说道德研究方法实际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二)儿童心理理论促进道德心理研究内容的扩展。

篇10

【正文】

在社会急剧变革、媒介载体越来越多且交互联动、竞争激烈的今天,编辑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学报编辑作为编辑队伍的一部分,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呢?下面是我们运用SCL—90心理卫生自评量表(简称SCL—90)[1],对学报编辑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的调查与研究。

一、对象和方法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河南省高校学报编辑。共54名,其中,男编辑23名,女编辑31名。

工具是SCL—90心理卫生自评量表。该量表是由我国一些心理学工作者在国外有关量表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心理健康测量问卷,它共有90个题目,包含躯体化(身体不适感)、强迫症状(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的思想或行为)、人际关系敏感(与人交往时的不自在感和自卑感)、抑郁、焦虑、敌对(包括厌烦、争论、摔物、争斗和不可抑制的冲动)、恐怖(对周围环境、人群等的恐惧)、偏执(猜疑、妄想、被动体验等)、精神病性(思维扩散、被控制感等)9个因子和1个附加因子。

方法是被试者根据自己最近的实际感觉,独自完成问卷问答(每题均为0—4级评分,评分越高表明症状的频度越高、程度越重),当场交卷,问卷不记名。数据输入微机,由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常模依据中国量表协作组对全国13个地区的1388名正常人的SCL—90得出的结果。

二、结果

1.学报编辑SCL—90各因子分与常模比较

一般来说,SCL—90得分越高表明心理健康状况越不好。我们把54名学报编辑SCL—90各因子分及总分和全国常模进行比较(见表1)。

(注:*表示P<0.05,**表示P<0.01,下同。)

结果发现:编辑躯体化得分明显高于常模(P<0.01),强迫症状、恐怖、精神病性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常模(P<0.05)。表明学报编辑心理健康状况整体上低于常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躯体化、强迫症状、恐怖、精神病性。

性别比较应该说是比较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把男女学报编辑SCL—90各因子分及总分相互进行比较(见表2)。

结果发现:男女编辑在躯体化、恐怖及总分方面差异显著(P<0.01),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方面有差异(P<0.05),且女编辑得分普遍高于男编辑。表明女编辑比男编辑存在更多的心理健康问题,尤其是躯体化、恐怖及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方面表现得更明显。

一般认为,在SCL—90中,如果被试在某一项目上得2分,表示被试在该项目上有症状;如果在某一项目上的得分达到3分及其以上,表示被试在该项目上心理痛苦已达中等以上程度。[2]我们把学报编辑SCL—90各因子≥2分、≥3分的人数及百分比列表如下(见表3)。

结果发现:如果我们以2分(有症状)作为临界值,学报编辑最常见的心理问题依次为强迫症状(31.5%)、人际敏感(20.4%)、躯体化和敌意(16.7%);如果我们以3分(心理痛苦已达中等以上程度)作为临界值,学报编辑最常见的心理问题依次为敌意(5.6%)和人际关系、强迫症状、抑郁(3.7%)。

三、讨论与分析

1.从学报编辑SCL—90各因子与常模比较结果看,学报编辑心理健康水平整体上较低。其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学报编辑编辑的是高水平的学术理论期刊,学术论文对创新度、科学性、学术含量的要求使他们比较刻板、认真、一丝不苟;转载率、工作量的压力,使他们紧张、兴奋,身心常常处于应激状态;身在高校却不直接从事教学工作,属于教辅人员的尴尬地位,使他们委屈、困惑、办事困难。在传媒业跨越式变革的时代和高校改革此起彼伏的今天,刻板、认真,专注、敬业,使他们辛苦、劳累、身心透支;不谙人情世故,办事难,使他们心理紧张、焦虑。身心长期处于疲惫、矛盾、透支状态,必然导致躯体化及强迫症状、恐怖、精神病性。如编辑长期地用脑、用眼,伏案工作量大,时间长,颈椎、腰、肩、背以及脑子、眼睛过度疲劳,造成躯体化症状明显(我们编辑部就有为数不少的编辑患有不同程度的颈椎疼、腰椎间盘突出症)。理智上认同竞争,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行动上又出现某些偏执和叛逆;想与他人或领导关系融洽,又过分敏感,想有所变通,又清高、自恃,恐惧、胆怯等,如此矛盾、烦躁、焦虑,自然引发某些强迫症状、恐怖和短暂的精神病性等。

2.从男女学报编辑SCL—90各因子分与总分比较结果看,女编辑心理健康状况不如男编辑,主要是躯体化、恐怖差异显著,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等有差异。这一方面可能与性别特征有关。有研究显示,女性心理大多较脆弱,遇事相对敏感,对躯体不适如头昏、疲乏、疼痛、胃肠道症状等常过分关注,易产生焦虑、紧张、失眠、食欲下降,甚至出现恐惧心理。学报女编辑虽然受过高等教育,可谓“白领丽人”,但面对竞争和压力,斤斤计较、爱钻“牛角尖”,出现抑郁、焦躁、身体不适,造成恐怖、偏执和短暂的精神病性也很正常。目前,有关女性更易出现抑郁的生物学基础假说,已被系统地论证。[3]另一方面也不排除女编辑在工作、生活中的担子过重。在当今的高校学报界,男女编辑基本上是同工同酬,编稿数量、转载篇数没有性别上的差异,外出约稿、组稿以及值班等,女编辑在工作上得不到任何的关照。而在生活上,由于“男主外、女主内”传统观念的影响,她们还要“相夫教子”、照顾老人和孩子。一方面她们要充当“铁女人”,在工作中和男性一样拼命,另一方面又要在家庭中当好贤妻良母,事业和家庭、工作和生活,哪头都要顾、哪头都要好。柔弱的体质,超负荷的运转,她们比男编辑自然更易身心疲惫,出现躯体化、恐怖、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等症状。

3.从学报编辑SCL—90各因子≥2分、≥3分的人数及百分比看,学报编辑有心理问题的项目依次为强迫症状、人际敏感、躯体化和敌意。心理痛苦已达中等以上程度的项目依次为敌意和人际敏感、强迫症状、抑郁。虽然我们的标准不一样,检出率也不同,但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敌意等应该是学报编辑最常见的心理问题。

有专家指出,编辑心理素质的科学“修炼”是适应编辑活动在市场经济和电子技术条件下,媒介传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需求而提出来的。编辑的心理健康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必将影响人与人的深度融合与全面发展。[4]学报编辑虽然编辑的是学术研究期刊,但学报编辑的心理健康状况会直接影响学报编辑队伍素质的提高和学报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因此,根据本次调查的结果,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提高学报编辑的心理健康水平。

第一,工作中注意劳逸结合,学会自我调节,自娱自乐,尽可能减少躯体化症状。从本次调查的结果看,躯体化症状是影响学报编辑心理健康的最大敌人。对此,学报编辑一定要引起重视,对已有的颈椎疼、腰背疼、眼疾等症状要加紧治疗;对编辑常见的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敌意以及抑郁、焦虑、偏执等心理问题必须正视;需要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的,也要尽快尽早地进行针对性的解决,不讳疾忌医。第二,加强心理防御方式及个性心理教育、挫折教育等,克服竞争中的恐惧心理,消除交际中的紧张和烦恼,学会自我减压,自我了解,自我完善。比如,知道什么叫心理健康、心理疾病,知道如何防御、如何治疗;能在紧张、繁忙的编辑学术文稿之余,利用高校比较好的人文、自然条件,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学会缓解自己的情绪,有效驾驭压力、化解压力;学会爱别人,爱自己,正确对待竞争等。尤其是女编辑,凡事不要太要强,也不要太在乎自己,男编辑和社会各界,特别是编辑部门的领导和她们的家人也要尽力关心她们,照顾她们,争取使她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早日提高。当然,男编辑的心理健康状况比女编辑好一些,并不是说他们就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只不过女编辑比男编辑提高的任务更重而已。

【参考文献】

[1]宋专茂,陈伟编著.心理健康测量[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

篇11

一、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师范院校研究生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其中女学生人数占了较大比例。在当前新的社会形势下,加上女生自身的一些特点,使得不少研一女师范生往往会遇到一些心理上的困惑。

心理困惑,是指个体在工作、学习、交际以及自我等方面遇到的不解、迷惑,在一定程度上会引发心理的矛盾和冲突,产生了一些非理性的思维方式和焦虑、压抑等消极情绪,从而影响个体的正常生活,但还未到心理障碍的程度。笔者有机会与不少的研一女师范生进行过深入的交流和一些面谈咨询,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对这些心理困惑进行了分类,并提出相应的心理咨询策略。

二、主要心理困惑及其成因

1.路在何方——研一女师范生的专业方向的选择

研究生阶段的培养方向及培养目标不同于本科,对师范类的研究生而言,研究生教育主要培养学生教育研究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培养模式也从通识教育转向注重专业研究的导师制。同时,这也要求研究生对自身特点、能力意愿、兴趣爱好以及所处的环境条件做出适当的评估,以便于确定合适的学习目标和研究方向。这种转变对不少新生来说是一个困难的过程,即便对曾经工作过又重返校园的老生来说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研究生们来说,往往会经历“激动—迷茫—了解—评估—定位”的过程,甚至是往复的过程。由于女师范生自身的一些特点,譬如,入校的年龄一般为22岁以上,毕业时基本到了晚婚晚育的年龄;毕业后是继续读博还是就业,亦或是结婚生子,这些情况也是女研究生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2.情归何处——研一女师范生的情感世界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女研究生是受教育较高的一个群体,对爱情的理解和追求上也会有其独特的一面。女研究生的爱情状况可以大致分为两种类型:正在寻觅型和正在维持型。前者主要指那些“懵懵懂懂”读完本科又继续读研的女生,有一天猛然发现“岁月不饶人”,加上周围“出双入对”的触动,才意识到该抓紧找自己的“另一半”了。然而,她们所处的是师范院校,显然这些院校的男女生的比例是严重不平衡的,女生占了大多数。这无疑给意欲寻觅意中人的女生设置了很大的障碍。维持原来爱情的女生同样也面临着不少问题,校园里的“执子之手”是让人羡慕的,可惜大部分女生的爱并不在身边,另一半可能在别的城市甚至国外。女生相对男生而言,依恋性较强,不见面的日子里,盼望重逢那一天;好不容易见了面又却常因现实中不顺心的琐事引发矛盾。

3.沧海一粟——研一女师范生的人生定位

女研究生在当今社会中也算高素质的知识群体,在社会的关注下,女研究生们是带着某种荣耀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走进学校大门的。一般说来,人在得意时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从而对自己产生较高的期望值。经过一段时间的学校生活以后,发现现实情况并不像她们想象的那样美好,学业压力、就业压力无处不在,城市消费又是如此高,原先的理想就象空中月,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之大让她们不免产生心理落差,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忍不住追问自己的出路在哪里,人生价值又在哪里。

三、心理咨询策略初探

心理咨询(psychologicalcounseling)是心理咨询者通过和来访者的商谈、讨论、劝告、启发和教育等方式,帮助他们解决存在的心理困惑和心理障碍,以便他们更好地生活和发展。心理咨询的形式多样,笔者常用的咨询方式主要是个别面谈咨询的形式,个别面谈咨询是一个发展的过程,遵循一定的步骤或维度,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1)开始会谈,建立和谐关系。(2)收集信息,引出故事、忧虑、问题、话题等。(3)制定共同目标。(4)工作。探讨不同的方法,找出来访者的矛盾及冲突。(5)结束面谈,并把所获付诸于实践。在这五个阶段中,各种咨询策略和技巧要灵活运用,才有利于推进咨询的进展,达到一定的效果。针对文中女师范生遇到的一些具有共性的心理困惑,笔者根据所学的心理知识及经验积累,相应地提出了如下心理咨询策略。

1.决策咨询

决策咨询(decisionalcounseling)(也称问题解决方法)。其理论源于本杰明•弗兰克林的系统决策模型和弗兰克•帕森斯的特质因素理论,前提是来访者需要做一些决定,譬如决定选择一种职业,决定选择一个伴侣或关于选择如何生活等。决策咨询通过了解来访者的相关信息,找出其问题所在,同时综合考虑来访者自身的特质、能力、技能、兴趣以及相关的环境条件,与来访者一起商讨可行的解决方法,促进来访者的决策过程。

[案例]雯是研一女学生,本科所学专业是汉语言文学,抱着对教育的热情考进某师范院校教育系。入学半年了,她阅读了不少教育名著,也听了一些有关教育的讲座,却仍找不到学习的兴趣点,也无从确定以后的研究方向,她至今仍很迷茫,“我感到很困惑,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有时觉得我喜欢某个研究领域,可是学一段时间还是找不到感觉,又担心自己没有能力在这个领域发展,不久就被我否定了”。

随着面谈的深入,在了解了雯现在的心理烦恼之后,在笔者的引导下,她讲述了她的兴趣及学习倾向性方面的具体例子,她说“开始我以为我喜欢教育哲学,可半年下来还是找不到感觉,发现哲学理论‘晦涩难懂’。后来,我阅读了有关文化方面的书籍,并参加有关这方面的讲座,才找到了一点舒畅的感觉。但我现在学的是教育专业,真拿不定主意该如何选择以后的研究方向。”

雯存在选择困惑,她原本学的是文学,结果却选择了教育专业,教育门类繁多,雯陷入了无从选择的矛盾之中。针对雯面临的问题,笔者在咨询过程中主要运用“决策咨询”的策略:一方面倾听她现在的故事——忧虑及内心的矛盾,另一方面详细听取她对自身特点的描述,并让其做了关于职业兴趣、能力倾向方面的心理测试。另外,还询问了雯现在的学习条件,譬如她所在院系的师资、课程设置等情况。综合以上因素,与雯共同探讨、分析,最终达成共识,即:雯尝试从文化的角度研究教育的某一方面,如课程文化、教学文化以及教师文化等。

2.共情

共情(empathy),是指一个人能够象另外一个人那样看待和经历这个世界。共情是人本主义者卡尔•罗杰斯的“以人为中心咨询”(person-centercounseling)中所体现的一种理念。罗杰斯认为人的生命是一种主动的过程——自我实现的过程。这一过程可能会受到一些内、外因素的干扰,但人自身的生命成长的进程不会因此而停止或毁灭。因此,当来访在成长过程中受困或受挫时,咨询师只要在咨询过程中以来访者为中心,聚焦于他或她的意义和情感,像来访者那样看待事物,尊重和理解来访者的感受,与其一起寻找潜在的意义和力量,让来访者更好的认识自己,重获生命的力量。

[案例]梅是一个聪慧的女生,在班里表现突出,常受到周围人们的羡慕。然而,有段时间她情绪低落,来找笔者咨询。在学校咖啡屋安静一隅,她对笔者诉说了自己的苦恼——爱情和友情都不顺。爱情方面,她和她男朋友是本科同学,现在身处两地,几个月见不到一面,常因一些误会而引发不快,委屈和怨恨越积越多,这种状况让梅感到痛苦。“我们两个都是很要强的人,总是不能容忍一些事情,有时也想过分手,可再去哪里找合适的男友呢,师范院校的情况是女生多男生少,这让我很矛盾。这阶段跟室友关系相处也不好,我习惯晚睡,晚上可以静下心来写点东西;而室友喜欢早睡,并且不能有声响。我也尽量注意,可是,难免会有不小心的时候,她一睡不好,就埋怨个没完没了。现在的日子真是糟透了。”梅一脸的苦闷。

在与梅会谈的过程中,发现她具有较强的独立能力,只是由于与男朋友的关系紧张,再加上与室友之间的摩擦,造成了梅心理上的失落和委屈,这些消极因素滞留在心中,无法排解和宣泄。在这种情况下,笔者觉得梅现在最需要的是倾诉——一种能够被倾听者接纳的倾诉。因此,在会谈中,笔者主要侧重运用“以人为中心”的共情策略,大多时间里认真倾听,尊重梅的看法和情感,以非判断的态度与她一起感受。同时,并非一味的“共情”,还需要适时地从共情中发现梅的“正面优点”,帮她恢复自信。在咨询过程中,笔者发现梅是一位具有“自我”倾向的女生,看待问题、处理事情倾向于从自己的立场和情感出发,而较少去关注他人的感受,因此笔者试着从“共情”的另一角度,鼓励她与他人“共情”,即“换位思考”。笔者提了两点:(1)在和男友相处中,遇到问题时是否会积极沟通并一起解决。(2)如果你喜欢早睡,而你的舍友习惯晚睡,你希望你的舍友如何做呢。……过了一周后,笔者在校园里又见到了重新充满活力的梅。

3.意义反映

意义反映(reflectionofmeaning),其理论源于维克多•弗兰克尔的意义疗法。对于个体而言,人都生活在行为、情感、思想和意义的四个维度之中,并且它们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系统。一旦某一维度有了困惑,其他三个也受到影响,进而又影响到有困惑的维度,因而影响到人的整体生活。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些实体当中,譬如家庭、文化、个人经历等,我们同时给予这些实体赋予意义。同时,这些意义又会体现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人是为着某种意义而思考着,体验着,行动着,一旦意义出了问题,这些人往往会产生心理上以及行为上的改变。在面对这些人的咨询时,笔者常使用“意义反映”作为主要的咨询策略。在来访者的故事中帮助其寻找到一个“为什么”,也就是来访者的生活驱动力,帮助他们从“意义过轻或过重”或“意义丧失”的困挠中解脱,重拾生活的意义或重构新的价值体系。

[案例]娟子是一个勤奋的学生,考进某重点师范大学时,娟子曾暗暗立志,在教育领域要有所作,要成为教育家。可入学一段时间后,她的心灵就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同学们大多都出类拔萃,就业状况不容乐观,而教育现状又犹如滚动着的巨大车轮在负重前行。自己站在这巨轮旁边,却有一种“无能为力”的感觉。她开始怀疑起自己的理想,“我感到自己是如此的渺小,真的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吗?即使我通过努力实现了理想,又能为教育做出什么来呢。”娟子突然觉得奋斗失去意义,学习一下子变得无所谓起来。可是,勤奋进取的个性却又不允许她这样“无所谓”,因此她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和内心的挣扎之中。

在对娟子进行咨询中,笔者侧重使用了“意义反映”策略。娟子之所以陷入困境,主要原因在于她生活意义的丧失,从而导致情绪波动。因此,需要帮娟子重新搭建起她的人生价值的架构。在咨询过程中,笔者建议娟子用历史的眼光来辨证看待目前的教育现状,经过短短的几十年的发展,中国的教育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而这些成绩的背后是无数人努力的结果。一个人的力量看似是微乎其微,但凝聚起来力量是巨大的,犹如水滴汇集成小溪,无数小溪汇集成江河,最终形成浩瀚的海洋一样。然后又与娟子一起分析了她平时生活、学习中的一些例子,并指出蕴涵其中的意义。通过谈话,娟子的脸色渐渐明朗开来。

以上的这些心理咨询策略分开来叙述,并不意味着它们是孤立的,在心理咨询实践中,各种策略、技巧常常会融合使用。当然,不同案例侧重点会有所不同。本文之所以分开论述,一方面是文章写作的需要,另方面也是想强调在实践中,要根据不同来访者的情况灵活选用咨询策略。

四、结语

笔者希望通过本文能对女研究生们,尤其研一的女师范生们提供一点有益的启示,借以提高她们自身的心理健康意识,进一步增强心理适应能力,从而更好地发展。同时,也希望家庭、学校、社会多关注女研究生的种种心理困惑,共同寻找有效的解决途径和方式,促进她们更好生活和学习,以期在教育等领域作出应有的贡献。

【注释】1.文中提到的虽是研一女师范生,但由于女研究生群体的生活和学习具有许多共同点,即正处于恋爱、结婚的阶段,所以本文提到的案例对其他专业和年级的女研究生们也有借鉴意义。2.来访者,指前来咨询的人,不同的理论流派对这称呼不一,如“以人为中心疗法”称“当事人”,本文统一称“来访者”。3.本文案例已经得到以上来访者的同意,为尊重来访者,文中案例做了适当调整,人名皆用化名。4.纳粹期间,维克多•弗兰克尔在德集中营中,通过寻找个人意义而存活下来,并且创造了意义疗法。

参考文献:

篇12

1.培养心理素质是学生主动发展的需要

要学生在德、智、体等诸方面主动发展,就要提高其在行动上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而信念和激励基因及认识能力正是这种主动发展的内在条件。例如,丰富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钻研精神,使学生在追求中求进步、在探索中求发展。这种心理上的自主意识是学生主动发展的前提条件。

2.培养心理素质是教育改革的需要

现代教学要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变学生的客体地位为主体地位,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学习;变三脱离教学为三结合教学。教师也要转变观念,视学生为学习主人,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要做到这种转变,首先就必须以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为保证。

比如,没有良好的想象、思维、注意能力,教师的启发和引导就很难奏效;没有一定的认识、理解、分析能力,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就很难发挥。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就是要打破过去那种教学目标单一、教学形式僵化、教学方法陈旧呆板的状况,这就要求现代教学要把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启动学生的内部诱因,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

3.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需要

目前,不少中小学生时常出现心理障碍,如厌学、焦虑、青春烦恼、孤僻、自卑、早恋等心理异常表现。很多少年儿童意志脆弱,抗挫折能力差,缺少用正确的心态看待社会现象的能力,有些学生则做出莽撞的事情或走入岐途等等。这些都是由于学生心理素质差、缺少健康心理所造成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难度,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并采取积极措施有效预防和矫治儿童的心理问题。但这不是单纯靠思想教育而能奏效的,因此,仅从这种意义上讲,也要把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做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课题来抓。

4.培养心理素质是塑造跨世纪合格人才的需要

今天的中学生是21世纪的主人。21世纪的中国,将是高科技、高效率、高竞争的时代。高科技要求人们要有高智力的头脑;高效率要求人们办事、工作要高速度、快节奏;高竞争要求人们要经得住失败和挫折的考验,具有较强的抗挫折能力。这种由于现代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时代特征就要求现在的中小学生——21世纪的接班人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状态。

二、心理素质的培养途径

1.结合学科课程进行有机渗透

课堂教学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心理素质的培养也离不开各学科的教学活动。应立足学科教学,进行有机渗透,尤其是智力因素,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注意力等几种认识能力主要是通过学科教育形成的。有些非智力因素,包括情感、意志、个性的培养也离不开学科教学,如政治课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体育课培养学生坚强意志,锻炼耐力、毅力;地理课对学生进行环境意识的教育等等,这种渗透是潜移默化的,是经常的,也是有效的。

2.结合课外阵地进行环境育人

这里主要指的是课外环境。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除了课内环境——课堂教学外,很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课外环境,包括校园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人际环境、文化氛围等等。人的发展,除了遗传因素外,主要是受环境影响,因此创建一种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格外重要。校园环境十分重要,学生天天接触、日日熏陶。优美的校园环境,比如一进校门有别具一格的文化长廊,立雕、浮雕栩栩如生,绿树、鲜花竞相辉映,使学生心情格外舒畅,一入校就有一个良好的心境和兴趣。这种美化、绿化、净化,清新和谐的校园环境对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家庭环境也不可忽视。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重要作用,尤其在孩子的个性培养方面更有显著地位,正确的家庭教育能使孩子从小形成勤俭朴素、吃苦耐劳、宽容豁达、明辨是非等良好的心理品质。社会环境也是影响学生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当今被经济大潮冲击的五彩缤纷的社会里,学生要接受什么,摒弃什么,是不大容易分辨的,需要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除了有社会舆论的导向还要有学校教育的正面引导,使学生排除社会文化环境的心理干扰和不健康社会行为的干扰。要组织学生有目的开展丰富多彩、富有教育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工厂、深入农村、深入部队、用正面的典型英模事迹等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唯物辩证的观点和信念,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这是社会环境的特殊作用。3.结合心理保健课和心理素质讲座进行专题教育有条件的学校都应开设心理保健课,这是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专门课堂。要有固定的教材和教师,通过心理保健教给学生一些必备的心理常识和心理自我保护方法。

在这里可以系统、规范地学习心理健康知识,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多种心理咨询,及时消除学生心理障碍,这也是作为教师在开展心理素质教育中不可推卸的责任。心理素质教育专题讲座是一种灵活、实用的教育形式,可使学生获得更广泛、更有深度的心理健康知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