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结课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1 17:16:4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管理心理学结课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管理心理学结课论文

篇1

皮亚杰的知识建构理论指出,学生是在自己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在主动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也就是说,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而是在以往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而且,他们具有利用现有知识经验进行推论的智力潜能;相应地,学习不单纯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生活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

2运用建构主义理论解读文本

2009年12月10日,我县开展了中高级教师的课堂教学展示评比活动,课题为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第2章第1节《空气的存在》.课后发现,许多教师把该课的目标解读成:空气真实存在吗? 空气是否有质量、有大气压力、能发生对流?……因此,许多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基于实验演示的启发讲授,总希望把课设计成“完美式”的,设计的问题或教学路线犹如一个个单一固定的陷阱,只要学生跳入教师希望的陷阱中就感到是成功了.也有一些教师总是通过自己的思路,设法让学生用实验或活动来证明空气的存在,而没有让学生自主完成.例如,在“空气有质量”的实验证明方法中,有些教师采用了直接告知或指导的方法,有些虽然关注了学生自主思考回答的方法,但都在学生回答了“称量法”之后,直接通过启发引导而转换到采用平衡比较的方法,却忽视了学生对该问题的反思性思考(用新信息去检验自己的旧经验).出现以上问题的根本,是教师忽视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教学思想,这对课堂效率的提高和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无疑是不利的.

有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再来思考本节文本就会发现,初一学生已明确“空气是真实存在的”,但他们对如何证明空气的存在尚有难度.因此,对学生已有经验的挖掘、表达能力的训练、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应成为本节教学的重点.这样,通过过程目标的建构,就更易使学生达成相关的知识目标.以上例“空气有质量”的实验证明方法为例,当学生通过自主思考或合作讨论后回答了“称量法”之后,教师只要对学生回答的方案用弹簧秤进行操作演示,他们便会在观察过程中发现用弹簧秤称量难以实现的原因,并努力设法改进实验(如改用天平),教师用同样的方法即可让学生体会到天平也难以称量.这样,学生在不断修改旧经验的过程中,不但加深了空气密度大小的印象,更获得了良好的思维过程和探究的方法.这其中蕴含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科学道理.

3运用建构主义理论设计《空气的存在》教学流程

基于建构主义教学思想,本人对《空气的存在》一课的教学流程形成了如下思路:资源生成(空气真实存在的例子)引导推理(空气有质量、压力)探究与体验(在过程中获得方法)现象解释(尝试对原理的表达)知识应用(综合能力的提高).解释如下:

3.1资源生成

教师给学生布置合作学习任务:要求合上书本,4人一组,举出可以说明空气存在的事例,并说明理由.要求每组推选一位记录能力强的同学负责记录,一位表达能力强的同学负责汇报.此时教师进行巡视,及时发现问题,以便在适当时机组织教学.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汇报,要求其他同学倾听前面同学的汇报,然后进行补充(要求例子不重复).为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教师需要对未汇报的小组记录进行投影,以鼓励他们的讨论积极性.在学生汇报的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对相关实例及理由进行适时评价,并将合适的例子有意识地记录在黑板的相应位置上,以便组织下一步的教学.

学生可能的例子(理由略):用打气筒打气、有氧气、有水(气)、能放风筝、有风、有云、有气压、能听到声音……在讲述理由的过程中,教师的追问或质疑非常重要.例如,“打气”一例,可追问“为什么能说明?”,学生答出“有具体的物质”时,再追问“知道打气的原理吗?”,然后介绍打气筒进气、气体进入车胎内等气压差,为后面的实验打基础.

设计意图:充分挖掘学生经验,生成探究性学习资源,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情况.

3.2引导推理

教师根据以上例子,引导学生推理得出空气是以物质形式存在的,所以具有质量、存在压力等.同时板书(理由:空气以物质形式存在).

设计意图:让学生形成用事实来说明问题的科学意识,提高推理能力,初步构建能说明空气存在的方法体系.

3.3探究体验

组织半班学生分别组成四人小组,讨论设计证明空气存在质量的简单实验方案.

组织另半班学生分别组成四人小组,讨论设计证明空气存在压力的简单实验方案(本实验设计难度大,需要教师以一些日常实例进行启发:如皮管吸排水、人进入太空要穿太空服等).

探究方法汇报:方法参照第一环节.这里,教学的关键是需要教师将学生的设计进行演示,且进行适时追问.例如,在证明空气有质量的实验设计中,学生易疏忽空气密度小等特点而会用称量法、天平等仪器,此时教师不应启发引导,而需如前述的按学生设计进行操作,让他们从中自主发现问题并得到启发,师生如此不断地进行自然交流,直至他们获得最佳方案.

教师实验演示:根据学生设计的最佳方案进行演示(称量、大气压把易拉罐压扁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靠直觉、已有的经验、能够采取的各种方式去解决问题,并通过教师对其问题解决方式的展示,使他们获得新的信息,并检验和修改旧经验,从而强调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作用,养成了他们良好的合作意识.

3.4现象解释:“会哭泣的塑料瓶”

将一个大塑料瓶用热水冲洗后迅速倒掉并盖紧盖子,引导学生猜测将会发生的情况,并提示学生通过观察来证实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完成后引导学生做恢复,并让其关注恢复的条件.

现象解释:尝试让学生解释现象(教师只作适当的启发和补充,但必须注意解释的逻辑性和完整性:什么原因使瓶内压力减少而导致外界压力大于内部压力、压扁方向与压力差关系、塑料弹性条件等).

设计意图:通过对发生于身边的日常现象的观察和解释,提高学生的观察意识和能力,体会大气压力的存在及其作用,完整科学地表达现象发生的原因.

3.5知识应用

图解热气球,引导学生分析热气球上升的原理;

图解房间结构,引导学生将取暖器、制冷空调安装在合适的位置上,并解释如此安装的原因.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促进对相关知识的深层理解.

4文本研究的价值意义

“有效教学”是每一位教师的目标,也是教学之意义所在,文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更好地实现有效教学.合理和正确的文本研究为何有利于有效教学?我们可从上案例中总结出如下几方面的意义.

4.1有利于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由于目标定位是文本研究的起点和归宿,因此正确的文本处理更有利于优化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效率,减少无用功.如前述教学流程“资源生成―― 举出可以说明空气存在的事例,并说明理由”为下一步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它除了能有效提高学生科学素养,达成“对学生已有经验的挖掘”这一目标外,更有利于促进“表达能力的训练、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这一本节教学的重点的落实.又如:学生分组讨论设计证明空气存在质量和证明空气存在压力的两个简单实验方案,教师将学生的设计进行演示,且进行适时追问.让他们从中自主发现问题并得到启发,师生如此不断地进行自然交流,直至他们获得最佳方案.如此设计无疑更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索发现的过程,主动建构,真正落实过程、方法、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4.2有利于合理分配教学时间

对比许多老师的教学过程与笔者的以上教学流程,不难发现后者在教学时间安排或时间分配上的优势.例如,根据以上例子,引导学生推理得出空气是以物质形式存在的,所以具有质量、存在压力等.再逐步讨论、交流、演示这样安排不但有利于宽松课堂教学时间,更有利于学生的自由合作和大胆探究,弥补当今学生的感性认识之不足,有利于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4.3有利于采用多元教学方法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等,是新课程的基本要求.遵照这一理念,需要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和教学方式(讲授、列举、对话、材料分析等),并合理选择教学媒体,以发挥教学的最大功能.

4.4有利于清晰教学主线与环节

分析上述教学流程可见,多文本的整合研究,有利于对教材的深化认识,更加合理地处理教材内容,使教学环节与教学主线更加明晰,这不但有利于学生能更好地认识教材,且能有效地减少“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篇2

普通心理学是心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教育学科的理论基础。该学科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般规律的学科,是心理学最基本、最重要的基础研究。学好这门课有助于学习心理学的后续课程,有助于学习其他的教育理论和提高教师职业技能。

《普通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知识、抽象内容比较多,对于“教”和“学”来说,都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学”,相对说来难度更大。因此恰当的通过教学模式、方法、优化课程资源等,能促进学生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现象、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掌握心理学发展的一般趋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一、普通心理学课程教学过程坚持的原则

1、明确普通心理学的教学目标

普通心理学的教学目标是要向学生传授心理学的“一般”知识和“基础”知识,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的知识、掌握心理学发展的一般趋势。该学科的学习,应达到三方面目标:

(1)认知性方面。通过学习普通心理学课程,使学生能了解每一章的心理学知识脉络,认识掌握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等;识记理解普通心理学重点、难点内容;学会运用普通心理学的理论、方法解释现象;

(2)技能性学习方面。掌握普通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初步具备运用普通心理学的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将普通心理学理论运用到实际,提高学习管理心理学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责任,更重要的是乐观生活态度、求实科学态度、宽容人生态度。价值观强调科学的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和自然价值的统一。

2、坚持理论与实际的原则

对教学内容的教学,坚持理论与实际结合,以促进理解与应用。运用学生实际学习、生活中案例与理论知识的结合;理论与实际结合也包含讲练结合思想。理论与实际包括学生整理笔记、做习题、做小论文等。做好学生的体验活动。

3、教学注重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理论的传授的原则

普通心理学处在“入门”的地位。所以注重基本理论、基本实验、基本原理的传授的原则,有利于学习心理学其他分支课程,有利于学习的正迁移。

4、坚持教学过程的教学互动,发挥双主体的作用

发挥教师与学生的双主体作用,既不单纯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也不过分突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为此教师要系统、准确、有深度地掌握好教学内容,学生要在学习中以积极的态度投入才能做好学习过程的主体。

5、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运用心理规律进行教学的原则

知识是无限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掌握知识的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运用思维、记忆、强化规律、学习理论等促进教学。

6、重视学科发展前沿的介绍

心理学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各个学科都出现了一些重要的新成果,如情绪对认知与行为的影响、智力理论的新发展和社会心理学理论与技术的进展等。

二、普通心理学课程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为提高教学效果,增强教学质量,普通心理学课程,应根据课程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讲授内容的不同进行教学。

1、在讲授中“分析、案例、互动”相结合教学模式与方法

普通心理学课程的重点是每一章的基本概念及规律等。所以要细致讲解分析概念与规律、分析概念与规律的每一部分内容;使学生对心理学概念、规律、原理、理论有所理解。教学的基本原则是直观性,所以运用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心理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解释一定形象化、要联系生活实际。通过互动了解学生的理解。

2、体验、讨论、教师导向结合的教学模式

创设问题情境叫学生进行讨论,对某种理论或某些有普遍性的问题组织专题研讨、写课程小论文,既可以发挥学生主动性,也可以使学生加深了对心理学概念、原理、理论地理解,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良好的心理品质。教师的职能是针对学生的理解情况进行导向。

3、课堂学习与课后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扩大学生的视野,既补充了课堂教学的内容,也为学生学习知识奠定了必要的知识基础,加深了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同时也为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提供了的机会。另外,每章讲授结束之后,适当安排作业与练习,巩固学习效果。布置各种不同的作业,如案例分析报告,评价报告等。

三、课程资源的建设

1、精选教学基本内容

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叶奕乾等主编《普通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张春兴主编《现代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孟昭兰主编《普通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黄希庭著《心理学导论》人民教育出版社、张述祖著《基础心理学》教育科学出版社、(美)格里格·津巴多著,王甦等译《心理学与生活》人民邮电出版社。这几本书比较经典。 教师在仔细阅读基础上,形成一个有层次、有系统、有深度、有逻辑性的,既有实用性又有学术性教学内容。

2、增加大量的研究资料与图画资料

为学生的学习增加有趣的与形象性材料。

3、关注新成果

增加反映学科新成果的内容。

四、课程考核体系构建

篇3

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现状我国的独立学院始于1999年,在国家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大背景应运而生。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由于独立学院都是依附于一所公立大学举办的,母体高校的专业优势往往就成了独立学院专业设置的基础。因此,除各独立学院之间专业设置雷同外,独立学院与母体高校专业同质化现象也很严重。专业设置同质化的不良后果很多,最重要的一点是办学特色无法凸显、办学优势不明显。现行的专才培养模式不利于就业和后续发展图4用人单位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基本工作能力要求调查图5用人单位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专业工作能力要求调查以我校工商管理专业2008级培养方案为例,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上,表述是:本专业培养具备经济、管理及其他多学科的知识和能力,掌握现代管理的方法和技术,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能在企业经营管理或生产管理岗位胜任工作的应用型人才。本专业特色是以工商企业管理方面的基础理论为主线,重点训练学生的管理实践技能。但专业课程设置过于大众化和普通化,如除去专业公共基础课不谈,专业技术基础课有9门:生产与运作管理,企业物流管理,运筹学,市场营销学,电子商务,企业战略管理,资本营运,国际企业管理,跨文化管理;专业课有12门:工业生产技术学(金属工艺学),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国际贸易,金融学,多媒体制作,管理心理学,项目管理学,财务管理,中国税制,货币银行学,专业英语;任选课有6门,部分课程的开出不尽合理,对必修课的重视大大超过选修课。选修课不仅课时少,课程类别也比较单一,培养出来的学生共性有余而个性不足。限制了学生的知识面和全面的就业能力。教学内容及课程设置与实际存在脱节比较突出的是所选用的教材与实际联系不够,理论性太强,应用性不足。课程设置有重复和低效情况存在,如专业技术基础课中,国际企业管理,跨文化管理;专业课中,组织行为学,管理心理学就属于此种情况。轻就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后,我国的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未来还会转向“普及教育”。工商管理专业教育要培养能在各种组织中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管理人才,必须体现与市场接轨,我们有些课程设置了实践环节,也仅仅留于形式。其结果是,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越来越差,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越来越弱。我校工商管理专业2008级培养方案实践教学环节安排只设置了入学教育与军训,公益劳动,认识实习(结合工业技术课程的学习进行企业考察),企业系统决策ERP课程设计,专业论文,ERP综合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这些内容,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相差甚远。

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模式的改进对策

社会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工商管理专业的就业渠道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领域:一是各级政府、国有企业的管理部门;二是管理咨询服务等中介企业;三是中小民营企业的管理部门;四是在国内院校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或到国外学校深造学习。但不论是何种就业渠道,用人单位都会给毕业生提出较高的要求,特别是对于独立学院层次的毕业生就业竞争压力更大。很多毕业生经过职场的碰撞后,觉得原来我们院校的工商管理培养广而不精,使其感到在工作岗位上什么都懂一点但什么也不会做,很是尴尬。那么用工方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工商管理人才呢?图1-5显示的调查数据就能说明问题。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模式的改进工商管理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在没有实际管理工作经验,想直接进入各级单位的管理部门是不太现实的,专业博而不精是主要原因,缺乏实践的历练是其最大的“短板”,如何才能克服“短板”,使毕业生在就业求职时更具有竞争力呢?对于我们独立学院来说,就要修正培养方案使之更为贴近市场才是关键。目前,开设工商管理专业的高校非常多,本科一批、二批、三批,专科院校中均有开设。从近几年的《招生专业目录》中可以看到,工商管理专业的招生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按一级学科工商管理专业招生,二是按“工商管理大类”招生。近些年,越来越多的院校开始以“工商管理大类”招生,入学后再根据自己的兴趣分流到具体的专业。如:北京大学按照工商管理类统一招生,分为金融学、会计学、市场营销三个专业方向。新生入学后,统一进行为期一年半的英语和数学强化训练,二年级第一学期末根据学生志愿和学习状况再分专业。笔者认为,独立学院的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应做重大改革,可分为两个阶段模块,四年本科的前一年为基础模块,后三年为专业模块。这样可起到前一年是厚基础,后三年是根据学生个人兴趣和市场需求由其自我选择以后作为职业方向的专业。以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为例,其经管学部目前有8大专业,分别是: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工商管理的学生在大二第一学期课根据意愿选择在其他专业学习。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的前一年的基础模块设置如表2。通过这样的修改,就能较好地改变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未来发展困境,也可使我们独立学院培养的工商管理人才更加具有实用性而受市场欢迎。

本文作者:廖宇工作单位: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部

篇4

 

教育部和江苏省教育厅的文件为今后规范教师资格考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依据。作为担任师范生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的心理学教师,我们认为这些文件也为师范生的公共心理学教学提出了新的思考。

 

师范生公共心理学课程的设置初衷在于培养师范生的职业技能。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仅仅有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掌握教学理论和技能。这其中就包括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教育教学心理理论、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等。教师的使命是“传道授业解惑”。专业知识让教师有“道”、有“业”可授,而心理学教育则是让教师用正确的方法去“传”、去“授”。

 

在传统的教师资格认证体系中,师范生在完成本科阶段的学习后自动获得教师资格证书,并且终身有效。公共心理学在其本科学习中只是一门普通课程,只要期末考试通过即可。但是在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和《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暂行办法》之后,师范生必须通过全国统一考试才能获得教师资格证。这对于高校师范生的公共心理学教学必然带来重大影响。在了解教育部及江苏省教育厅的相关文件后,作为一名高校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师,对公共心理学的教学提出了如下几个方面的思考,希望抛砖引玉请教于大方之家。《考试暂行办法》也涉及教育学内容,但是不在本文讨论范畴。

一、教学内容

 

传统公共心理学课程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教材内容大多基本沿用普通心理学结构体系。对于这样的教学内容,很多教育者都认为其存在很多弊端。首当其冲的是学习的难度,对于完全没有心理学基础的师范生来说,学习感知觉、记忆、注意、思维等内容不仅内容枯燥乏味,而且难学。其次基础理论过多,实用知识技能偏少。使得很多师范生在学习公共心理学时产生疑问,这样的知识到底有什么用?学习心理学真的能够帮助我当好一名中学教师吗?这样的知识体系颇受诟病。但是教育主管部门一直对此种情况没有给出官方的反馈。在高校公共心理学教学实践中,很多高校对这些内容虽然不满,但是也不敢将这些教学内容推倒重建。只能在保留主体知识结构的前提下,修修补补。比如增加一章中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或是增加一章中学生心理发展特征的内容。

 

在教育部颁布《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的同时,也了《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试行)》[3],对中学教师资格证的考试内容进行了明确界定。教育主管部门虽然没有明确说这些考试内容,必须反映在公共心理学教学内容中。但是目前师范生的心理学课程只有这一门公共心理学。公共心理学教学内容是否应该迎合《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考试标准》)所规定的考试内容呢?

 

首先,教育主管部门虽然没有明确说明对考试内容的界定是对师范生公共心理学课程的界定,但是从学习与考试的逻辑关系上看,《考试标准》界定的内容对公共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起到规范作用。师范生心理学课程只有公共心理学一门,而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对心理学内容进行了明确的要求。那么这个统一考试对心理学知识的要求当然就必须落实到师范生的公共心理学课程中。

 

其次,从内容的角度考察《考试标准》所规定的考试内容具体有哪些,其特点如何。在这份试行的《考试标准》中,分别对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的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进行了界定。但是这些考试内容是以考试内容的学科进行分类,而是分为“职业道德与素养”、“教育知识与应用”、“教学知识与能力”三个方面。心理学的内容就散见于“教育知识与应用”、“教学知识与能力”这两个方面的内容中。考察这些考试内容,呈现出“重视学生心理、重视教学心理,兼顾班级管理心理、教师心理和心理辅导”的特点。从这些特点可以看出,教育主管部门已经认识到原有师范教育中的公共心理学知识体系存在弊端。师范生要想顺利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就必须掌握一些对职业发展有用的心理学知识。传统的普通心理学知识体系是无法满足教师职业发展的知识需求。普通心理学的知识不仅缺乏实用性,对于师范生来说还存在没有心理学基础,学习难度大,学习起来枯燥乏味等问题。所以,从考试内容角度上看,《考试标准》中关于心理学部分的考试内容有助于矫正以往师范生心理学课程内容的弊端,有助于提高心理学课程的实用性、趣味性,最终为师范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形式

 

有了《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和《考试标准》对教师资格证考试进行规范,有助于提升师范生的培养质量。可以借此考试改革之机,推动师范生教育的改革。在传统师范生教育中,一直存在“重视学科专业知识学习与轻视教育基础理论知识”问题[4]。据调查,我国师范生学习学科专业知识占所有师范学习内容的90%~92%,而教育基础理论知识只占所有内容的5%~6%[5]。心理学是一门内容广泛的学科,其中很多内容都与教师职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考试标准》中的心理学知识就涉及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心理健康与咨询等心理学分支。师范生需要学习较多的心理学知识与师范生教育中只有公共心理学一门课,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能够借此次教师资格证考试改革来推动师范生教育课程改革呢?这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的通盘考虑。毕竟大学只有四年的时间,去除最后一学期毕业论文、找工作的时间。真正接受教育的只有三年半。

 

需要考虑几个问题:第一,是否有充分的理由增加心理学课程?第二,增加心理学课程的学习时间从哪里来?师范生的大学四年已经排满了内容。从哪里挤时间?

 

只要是对教师职业有过切身体验,且对心理学较多了解的人,都会赞同师范生学习内容中增加心理学的课程。其理由毋庸多提。关键是,大家都知道心理学课程不够,可是新增加的课时从哪里挤出时间来?学科知识时间不能减少,实践时间也不能减少,更何况学生还要花时间准备考各种证书、参加各种学校活动。最可能的改变是把现有的公共心理学教学内容与《考试标准》界定的考试内容接轨。虽然《考试标准》中的内容涉及多个心理学分支,一个学期的课程根本无法容纳。

 

如果这点能够做到的话,我们还应该思考第三个问题:心理学教师在公共心理学教学时,应该怎么上这门课?原有的公共心理学课程虽然知识枯燥,学习困难,但是没有全国统考的压力,学生只要通过期末考试就可以了。老师在教学时也尽量采用活泼生动的方式,如心理小游戏、视频、案例分析等体验式教学方式,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在把公共心理学课程内容和教师资格证全国统一考试接轨,学生在上课时会更加功利。甚至可以想象,如果有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稍微超出了考试范围,就可能引起学生不满,认为老师这是在浪费时间。老师在教学时也会有压力,毕竟学生在学习之后要参加全国统一考试。甚至可以想象有些学校会把学生的通过率作为任课教师的考核标准。这样下去,公共心理学课程岂不是就变成了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考前培训课?

 

根据这样的思路,我们就不得不思考第四个问题:公共心理学这门课能不能变为考前培训课?如果不能,应该如何上好这门课?

 

这个问题可以借鉴大学英语公共课。本科生都要参加四六级考试,虽然不属于资格准入考试,但是对于本科生来说还是比较重要的。但是大学英语公共课并没有因此变为英语四六级培训课。大学课程有其自身的教学任务和考核体系,因为这门课和一项考试密切相关,就把这门课上成考试培训课是没有道理的。前文强调公共心理学课程内容应该和《考试标准》接轨是基于《考试标准》的内容符合师范生培养的需求,比原有内容体系更合理的前提下提出的。但是不能因为《考试标准》的内容合理就把这门师范生课程上成考试培训课。师范生公共心理学课程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师范生素质,为其成为合格的教师打下良好的基础。而通过教师资格证考试则是学生自身的任务。

 

篇5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6)02-0046-03

心理学专业是我校2000年新开设的师范类本科专业,根据教育部对师范类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和省内外师范院校对心理学专业的办学历程与经验,结合我校自身具体情况和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的若干意见》的精神,确立我校心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坚实的心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治疗、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的专业素养,能在中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医疗、社区服务机构等部门从事心理学教学、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人才。”2012年1月,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实践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获取、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相对于心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来看,当前师范类心理学本科专业学生并没有达到预定的培养目标,总体素质不高,理论素质和应用能力都有所欠缺,尤其是实践能力不足,导致心理学本科专业学生就业率偏低。

一、师范类心理学本科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欠缺的原因

(一)师范类心理学本科专业的师范性窄化了心理学实践能力的范围

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的若干意见》曾明确指出:从2000年秋季开学起,大中城市里有条件的中小学要逐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此,教育部于1998年增设了心理学专业,许多高校纷纷设置了心理学专业,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心理学专业人才。截至2010年10月,全国已经有超过250所高等院校开设了心理学相关专业。但是,由于很多高校,尤其是师范类高校为了保证毕业生能够胜任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偏重学校心理健康辅导、教育心理学、学校管理学等;实习见习的场所多在中小学;平时的实践能力培养方式多延续了师范学校的讲课、说课方式。正是师范类心理学本科专业的这种师范性窄化了心理学实践能力的范围,在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趋于饱和的现实条件下,学生带有浓重师范性的实践能力很难适应广泛的心理学就业的市场需求。

(二)师范类心理学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对学生实践能力重视不够

由于就业难,当前师范类心理学本科专业学生的考研热情空前高涨,在课程设置别重视学科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验课等课程的比例,如考研中占分数比例较大的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等。华南师范大学的刘学兰等对该校心理学系1986年以来的历届本科生进行调查发现,被调查者普遍认为学校中最欠缺的技能是“心理治疗技能”和“心理咨询技能”,且学生期待加大实践课程学时的比重,认为心理学应用技能课程的学时数应占52.38%,基本理论课程的学时数应占47.62%。可见师范类心理学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对学生实践能力重视不够,应加大重视力度。

(三)实践能力培养课程以考试考查为手段,无法体现学生的真实能力

近年来,由于心理学专业就业需要拓宽了就业范围,突破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这种单一就业方向的局限,也开始不断地增加实践能力培养类的课程。我校心理学专业的培养方案中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向外,还有心理咨询方向、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方向及临床心理学方向。但由于受传统考核方法及学生学习方法的局限,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最终实现的是知识上的积累,而非能力上的转化,很难达到实践能力水平提升的目标。

(四)见习实习时间相对短暂

我校心理学专业学生在第四学期要进行为期一周的教育见习,在第七学期进行为期14周的教育实习,教育见习和实习的时间相对短暂。教育见习一般选在第四学期的第七周,中小学已经接近期中考试,学生在见习期间中小学生正在复习;教育实习虽然预计是14周,但实际在中小学的时间仅为四周,其余的时间需要进行大量的讲课练习并参与学校组织的统一考核。在各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时量都很少,学生很难得到足够的锻炼机会。

二、确立师范类心理学本科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2015年,我校在2012年培养方案的基础上进行新方案的修订工作。在这次修订过程中,心理学专业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为核心,进行了如下改动:

(一)学科基础理论课的重要地位不动摇

心理学的学科基础理论课主要有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学史、心理测量学、实验心理学等,这些课程对于心理学专业学生进行进一步的专业课程学习有重要作用,对于实践类课程的掌握有重要帮助,对于学生考研有重要作用,所以,要保证学科基础理论课的重要地位不动摇。具体体现在,在培养方案中合理规划各门学科基础理论课的开课学期,保证各门学科基础理论课的课时比重,用多样的考核方式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考核。

(二)突出实践类课程设置

心理学的实践类课程是依据可操作性目标设置的,如心理诊断技术、行为矫正技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临床心理学、心理治疗学等。我校心理学专业的实践类课程设置共分为三个方向:一是心理咨询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向课程,如心理诊断技术、行为矫正技术、团体心理辅导、认知矫正技术、学校心理辅导、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等。根据实际需要,本次修订培养方案又增开了沙盘游戏治疗、团体心理咨询与治疗等课程。二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方向课程,如管理心理学、人事与领导心理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公关心理学、营销心理学、培训与开发、人才测评、职业心理学、人际关系心理学、职业生涯规划等。三是临床心理学方向课程,如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医学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神经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心理治疗学、临床心理学、临床咨询方案与案例报告等,结合心理学最新热点,在这次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增开了积极心理学的课程。心理学专业学生可以就一个方向选课,也可以分别从不同方向选课。

(三)加大实践类课程的学分比重

在本次培养方案修订的过程中,心理学专业加大了实践类课程的学分比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授予条例》和《吉林师范大学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本科专业必须修满本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160学分方能毕业。心理学专业实践类课程要求学生修满38学分,其中实验课程12学分,教育实习、见习由原来8学分增至14学分,毕业论文(设计)由原来4学分增至6学分,专题实践课程由原来的3学分增至4学分,具体课程除原来的专业需求与就业、就业心理咨询与指导、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增开了一门青少年咨询方案与案例报告,军事理论及军事训练为2学分。

三、师范类心理学本科专业实践能力培养辅助策略

(一)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

传统心理学专业的授课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达到使学生了解心理学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的目的,但学生一是由于脱离具体情境,二是由于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考试,三是由于学习和实践之间间隔的时间过长,导致学未所用。可以依据心理学具体学科的实际特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为多种授课方式,如案例教学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通过案例中的真实情景,使学生产生联想,较快地将所学转化为能实际应用的能力。而在学生未来的从业生涯中,由于在学习心理学专业课程时曾对情境进行分析,通过小组讨论解决问题,这个过程也会在其遇到实际问题时重新启动,对实际问题进行科学解决,而非经验解决,对未来提升学生的素质也有益处。

(二)改革实践类课程的考核方式

推进实践类课程教学,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离不开考核制度的转变。考核制度实际上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的方向引导,如仍按照传统的考试方式进行考核,重视知识再现,忽视实践操作能力检验,学生仍无法走出应试思维带来的高分低能的怪圈。因此,制定严格而规范的专业技能考核标准和考核方法,是提高心理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保证。在专业技能培养方面可以实行教考分离,成立专业实践技能考核小组,改革考核评价方式,将口试、面试、笔试、心理测验、专业实验、角色表演、情境模拟等考核形式有机结合。在考核过程中不仅重视检验实践技能的真实水平,还要重视检验理论基础是否扎实,是否能用心理学的视野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合理增加见习实习时间

目前我校心理学专业学生在第四学期要进行为期一周的教育见习,在第七学期进行为期14周的教育实习,在这14周中,在学校实习期仅为四周,教育见习和实习的时间相对短暂,可以适当增加。尤其是实习时间,学生在三年的学习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理论知识,缺少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转化为实践的机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比例本来就小,并且学生在真实课堂中得到的锻炼远远超过在大学模拟课堂中得到的锻炼。因此,可高效利用这14周的时间,适当增加学生在中小学实习的时间。

篇6

[论文摘要] 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是高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进行探索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增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效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从教师教法、学生学法、教学效果评价三个方面论述了高校心理教育课程的教学,旨在通过该课程教学的探讨,进一步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进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随着高校心理事件的激增,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根据教育部于2001年颁发的《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很多高校纷纷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1],并以此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不能仅停留在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的理论,而是要落实到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上,所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一门体验性、实践性、互动性很强的课程,这也造成了该课程的教法、学法及教学组织存在诸多争议。故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进行探索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增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效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点

1.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综合性、应用性特点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社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变态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及思想道德修养、职业生涯规划等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同时,它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依据心理学、教育学和团体动力学的有关原理,把抽象的心理知识和生动活泼的操作实践结合起来,强调学生将课堂体验所得向生活情境迁移,进而提高心理素质、增进心理健康,具有应用性特点。

2.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实施活动化的特点。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活动课程的互动性与开放性,强调以活动课程的形式组织实施课程内容。通过各种各样亲身参与的活动,学生能够获得丰富而真实的感悟、体验和反思,进而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认知、情感与行动重新考察,并以更深刻的方式重建经验和重新解释,提升自我感和价值感,不断内化那些经过活动中的交互作用而培植的观点,最终达成人格和谐发展之目标[2]。

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教学组织预设生成化的特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学科领域,要服从学科课程的目标,具有学科课程的计划性、系统性。在具体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教学计划,依据教材内容进行备课,形成预设式的教学安排。与其他传统学科相比,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以传递心理健康的理论知识为宗旨,而是强调学生在活动情境中体验、分享,所以教学安排并不严格地按照预设的程序进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利用学生互动分享的生成性资源组织教学,丰富教学内容,实现学生自我觉察、自我教育,促进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增进心理健康、开发心理潜能。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是一个预设生成式的教学安排,是教师与学生在教学大纲的框架下借助于现实活动而协作的过程。

4.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师生关系平等协作化的特点

师生之间民主、平等、尊重的关系有助于课堂形成安全的气氛,促进学生产生新的体验和感受,实现不合理认知和行为的转化,进而提高心理素质。后现代课程理念也强调教师与学生是学习社区里平等的成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全部运作应贯穿一个基本原则:师生双方在民主平等上的协作。随着课程的进展,师生关系愈加融洽,双方的协作也不断地向纵深发展[2]。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法的探索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一般的学科教育,它关注的是学科知识的内化和各种心理调控技能的完善。教师教学的重点不是引导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和抽象的理论,而是把学生引导到心理健康知识的真正应用上[3]。具体的教学方法可归纳为:

1.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在课堂中的效果如何,关键在于教师对案例的选择。因此在选取案例时力求选用的案例具有现实性、代表性、生动性。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最关注、最渴望解决的问题,综合成典型案例呈现给学生。同时,教师可以根据所要讲授的内容设计出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最后教师做出小结,并将有关的心理学理论知识浓缩进去,传授给学生。概括起来,此方法的操作程序是:案例导入——思考讨论——总结提高。

2.团体心理辅导法

团体心理辅导的过程是一个借助于成员之间的互动而获得自我发展的学习过程。它非常重视学生的主动学习、自我评估、自我改善,有利于学生的自我教育。它可以通过团体成员的自我体验,成员间的相互分享,改变其行为模式,达到使团体成员成长和发展的目标。团体心理辅导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方式,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常用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运用这一教学方法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民主参与性原则。教师作为团体的领导者和团体成员之间是平等、尊重的关系,应使团体保持一种安全、信任的基调。(2)活动性原则。教师应根据团体目标,选择设计团体活动,诱发学生进行体验性学习。(3)潜力开发原则。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启发,激励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相信学生是有发展潜力的。(4)灵活性原则。教师课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理论、技术、团体程序等,取得辅导效果的最大化。

3.心理测试法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讲授内容插入心理自测量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教师应注意心理测试的指导语和对测试结果的解释。例如,在讲自我意识这一章时,教师可采用自尊量表评定学生对自我价值和自我接纳的总体感受。在施测前教师应给学生科学的指导语,说明测试的结果没有好坏对错之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作答。在对结果解释时,教师应向学生说明自尊在心理学上的界定,以免学生受日常生活观念的影响而误解了其科学含义,说明测试只是帮助自己进行自我认识和问题评估的工具,学生应结合自己平时的行为表现去思考,而不能根据结果随意给自己贴标签。 转贴于

4.行为训练法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应以行为训练为核心使学生有效地实现从知到行的转换。行为训练是以行为学习理论为指导,通过特定的程序,学习并强化适应的行为、纠正并消除不适应行为的一种心理辅导方法。[4]教师在运用这一教学方法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从易到难的原则。教师可将行为训练的总目标分解为多个简单的子目标行为,并且从较容易训练的子目标行为开始,遵循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吸纳复杂的目标行为的学习。(2)示范性原则。为了避免学生在行为训练时获得负性经验,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必要的行为示范,供学生模仿。(3)及时强化的原则。教师对学生表现出的适应性行为给予及时地肯定和认可,以增进行为在实际情景中呈现的可能性。

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生学法的探索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 因此,教学本身要让学生不但学会,而且会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学生本位的课程,学生如何将课堂习得经验转化为日常行为,进而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掌握本门课程正确的学法显得尤为重要。本门课程的具体学法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1. 体验

体验性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基本特征。学生只有在情感交流和思维碰撞中产生深刻情绪、情感体验,才能促进学生心理品质和心理能力的发展。故体验是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的重要学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营造安全、无条件接纳的心理环境,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达到教学心理相容。同时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运用语言艺术,促进学生产生内心体验。

2.团体讨论

团体讨论是团体心理辅导的一个技术,它是指团体成员围绕一个共同的话题,发表各自的意见,并听取他人的意见,及时修正自己原来的看法,互相进行合作、深入的探讨。团体讨论的目的不在于讨论之后的结论,而在于借助讨论过程促使成员充分地参与。它可以帮助学生清楚地认知自己的和他人立场的差异点和共同点,培养尊重他人的习惯,促进学生从多个角度理性的思考问题并做出有效选择,这对于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是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必不可少的学法。教师在团体讨论中应注意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对于学生意见不予批评,使学生自始自终保持轻松自由的心态。

3.课外阅读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要以教材为基础。通过课堂专题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但任何教材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对于课堂教学的不足,学生可以通过课外阅读进行弥补,这是大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的重要学法。教师可以根据课堂讲授内容,为学生提供心理学书籍杂志、心理电影、心理学网站。这些生动活泼的形式,更容易帮助学生体验、学习、接受课堂学习的知识和理论,进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评价的探索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养的最终目的,所以该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不仅仅是检查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更多的是关注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否促进其心理认知的发展、心理品质的提升和心理问题的矫治。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评价的目标体系和评价的方式方法都直接影响着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和课程功能的落实。鉴于此,依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目标及学习内容,我们建立了如下的评价目标:(1)学科基础知识: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2)能力方面:掌握人际交往、情绪管理、压力管理、自信心培养等方面的技能,能够对自身状况和问题有所了解,有效应对各种突发性事件及负性情绪,维持自身良好的心理状态。(3)心理素质方面: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观点,并能将其与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紧密联系,有效地进行自我调节。

该课程的评价方式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平时的练习作业进行评定,着重分析学生各章节知识的内化程度。终结性评价指期末测试,通常以案例分析、影评或开放式问卷的形式进行,旨在鼓励学生超越教材,强化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认真的总结、反思,并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要求及具体目标的达成情况,寻找差距,分析原因,真正有效地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郭名询.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全书[M].北京:银声音像出版社,2004.

篇7

研究对象为随机整群选取的温州市某大学2010级和2011级心理学专业的90名本科生(2010级48人,2011级42人).

1.2研究方法

1.2.1研究设计采用准实验设计,在不打乱原教学班级的基础上,以心理学专业2010级48名学生为对照组,以2011级42名学生为实验组,从2012年9月1日开始,由同一位心理学专业教师同时对两个不同的年级进行授课.授课教材使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心理学通史》,该书由叶浩生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出版.实验时间从2012年9月1日—2013年1月25日,共19周(实际教学时间为18周),实际课堂教学学时为54课时.1.2.2研究工具本研究采用自编的心理学史课程教学效果评估问卷作为研究工具.它主要参考著名的Kirkpatrick四层次评估模型[7]和Kauffman的五层次评估模型[8]而成,这两个评估模型在国内外广泛应用于企业培训效果以及课程教学效果评估.自编的研究工具由25道题目5个项目因子构成,分别为反应、学习、行为、结果和效益.其中,反应因子包含5道题目,主要评估学生对心理学史课程教学的满意程度;学习因子包含6道题目,主要评估学生在心理学史课程中学习的原理、方法和技能;行为因子包含4道题目,主要评估学生参与心理学史的行为;结果因子包含5道题目,主要评估学生学习心理学史后对自身学习能力的影响;效益因子包含5道题目,主要评估心理学专业学生通过心理学史学习对后继课程的影响.每题最低分数1分,最高分数5分,问卷总最低分25分,最高分125分,得分越高教学效果越好.

1.3研究实施

首先,进行研究前,对参与心理学史课程学习的2010级和2011级90名学生充分说明本研究的意义,并告知他们调查以匿名方式进行,调查结果也不会与其课程学习成绩挂钩,在打消学生的顾虑,获得他们最广泛的支持后,与其签署课程调查知情同意书.其次,同时在2010级和2011级开展19周(实际教学18周)54课时的心理学史课程教学.最后,在课程结束前,分别对2010级和2011级全体学生进行心理学史课程教学效果调查.

2研究结果

2.1不同开设时间学生的心理学史教学效果

对2010级(表1中简称为三年级)和2011级(表1中简称为二年级)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的心理学史课程教学效果调查结果进行描述统计并进行差异比较,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第一,开设时间不同,学生在心理学史教学效果中的反应、学习、结果和总分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行为和效益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三年级开设课程学生的行为因子(17.563)显著(t=-2.404,P<0.05)低于二年级学生的行为因子(18.357).效益因子则相反,三年级开设课程的学生效益因子(23.938)显著(t=7.483,P<0.001)高于二年级开设课程的学生效益因子(21.667).第二,心理学史课程教学效果平均分111分(2010级为111.292分,2011级为111.024分),达到满分125分的88.8%.

2.2不同开设时间的心理学史教学效果分数高低分布差异比较

2.2.1不同开设时间的心理学史教学效果高分分布差异比较以各年级心理学史教学效果评估总分上27%位对应的分数作为教学效果高分组依据.其中,三年级高分组对应的教学效果评估总分为113分,包含13人;二年级对应的教学效果评估总分为114分,高分组12人.对两组教学效果高分学生的分数进行差异比较,见表2.由表2可以看出,心理学史教学效果高分的两组学生在行为因子和效益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t=-3.601,P<0.01;t=-3.257,P<0.01),其中,三年级开设课程的学生行为因子(17.308)显著性低于二年级开设课程学生的行为因子(18.750);效益因子则相反,三年级开设课程的学生的效益因子(24.615)显著高于二年级开设学生的效益因子(23.083).其余因子及总分方面,两组学生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2.2不同开设时间的心理学史教学效果低分分布差异比较以各年级心理学史教学效果评估总分下27%位对应的分数作为教学效果低分组依据.其中,三年级低分组对应的教学效果评估总分为109分,包含13人;二年级对应的教学效果评估总分为108分,包含12人.对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评分低分情况进行差异比较,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心理学史教学效果低分的两组学生在效益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t=5.268,P<0.001),三年级开设课程的学生效益因子(23.200)显著性高于二年级开设课程的学生效益因子(20.917).其余因子及总分方面,两组学生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2.3开设时间对心理学史教学效果的影响

2.3.1开设时间与心理学史教学效果的相关分析对开设时间与心理学史教学效果各个因子间进行相关分析,见表4.从表4可以看出,开设时间与行为存在显著正相关(r=0.248,P<0.05),开设时间与效益存在显著负相关(r=-0.636,P<0.001).2.3.2开设时间对心理学史教学效果影响的回归分析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为了探索开设时间对教学效果的预测力,分别采用行为和效益因子作为自变量,以开设时间为因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见表5.由表5可以看出,开设时间可以较好地预测行为和效益,其可以预测行为因子6.2%的变化,效益因子40.4%的变化.

3分析与讨论

3.1开设时间对心理学史教学效果影响的分析

研究发现,开设时间不同,其教学效果的行为因子和效益因子存在显著性差异.三年级开设心理学史课程的学生的行为因子显著低于二年级学生的行为因子;效益因子则相反,三年级学生的效益因子显著高于二年级学生的效益因子.出现上述结果的原因主要有下面三点:3.1.1人才培养方案的差异,导致两个年级学生对心理学史学习效果的行为出现差异本研究中,该校2010级心理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要求,三年级上半学期,心理学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程的周学习课时最多,心理学史、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异常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等专业课程均开设在此学期.在2011级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该校根据对2010级学生及以前专业学生的访谈意见,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改,将二年级上半学期心理学专业课程设置修订为心理学史、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与变态心理学,使学生在学习英语、政治类公共基础课程的基础上,较早接触专业课程,激发了他们的学习行为.从相关分析发现,与开设时间与教学效果的行为因子存在显著性正相关结果相一致.3.1.2不同专业课程储备,影响到心理学史课程教学效果的效益三年级开设心理学史课程时,学生在早期已经学习了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生理心理学、管理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等课程,但是,他们在没有学习心理学史之前,对这些课程知识的掌握是零散的,无法站在系统、整合的角度来进行学习.在学习心理学史课程后,通过对历史的研究,他们才能在动机、人格、期待和愿望等层面上去认识行为的一般规律[9],更好地促进了他们对以前学习过的课程内容的理解.对于二年级学生而言,他们在学习心理学史前,仅仅学习了普通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他们对心理学专业课程的接触还比较有限,因此,心理学史课程开设的效益还处于潜伏期,等他们到三年级学习更多的专业课程的时候,心理学史的展现心理学研究中的诸多核心问题,围绕这些问题的有益思考和探索[10]的价值性才得以显现.由回归分析发现,与开设时间可以预测教学效果中效益因子40.4%的变化结果相一致.正如有二年级学生升入三年级后接受访谈时所言,“心理学史课程的学习,让我对心理学专业后面开设的课程的学习内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认为心理学史课程越早开设越好,最好在一年级时候就开设”.3.1.3心理学史教学方式和内容较受学生的欢迎本课程教学的教师从本专业2002级开始就担任心理学史教学任务,其教学经验丰富,在课程教学中采用了课堂和网络课程平台学习相结合的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又积极倡导学生参与不同人物的自主学习中,首先,将“二十世纪一百位最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本课程中涉及的人物相结合,通过布置和分解任务,让每一个学生担任2位人物的资料查找员,并担任其中1位人物的主讲教师,将其生平、著作、观点和评价等整理成教案,制作课件,并撰写课程小论文.其次,以一个学派为一个小组,先进行小组内竞赛选拔出本组优胜者.再次,各个小组成员合作对本组优胜者资料进行完善,在班级课堂内进行展示.第四,评比出班级讲授前三名的小组,对小组成员进行团体奖励.第五,在课程结束前,各学生将完善好的个人课件和教案内容上传至教学平台,教师对个人进行评定.通过这样的教学组织模式,两个年级学生对本课程教师教学的整体评价较高,在学校的学评教系统中分数达到96分,在学院教师教学效果中评定等级为A,教学业绩为优秀.

3.2开设时间与心理学史教学效果分数高低关系分析

研究发现,相对于心理学史教学效果高分组的学生,他们因开设时间不同,在行为因子和效益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三年级学生对课程的行为因子得分显著性低于二年级学生的行为因子得分;效益因子得分则相反.而对于心理学史教学效果低分组的学生,他们仅在效益因子得分方面与高分组存在趋势一致的显著性差异,在其他因子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有:第一,课程教学效果高分组学生和低分组学生对课程学习的态度差异所导致.教学效果高分组学生相对于低分组学生而言,他们对心理学史课程学习投入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他们通过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和论坛参与了更多的课程讨论和课程课外资料的阅读.教学效果低分组的学生情况则正好相反,他们在开始这门课程的学习时,可能带有轻视甚至厌恶情绪[11],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仅仅局限于课堂听讲和被动学习.教学效果低分组学生在行为因子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第二,课程开设时间不同学生承担的学业负担不同.2010级学生在三年级上半学期开设心理学史课程时,同时还开设有多门专业课程,即使有教学效果能得高分的学生想投入更多的精力来进行本课程的学习,但是因为分身乏术,与专业课程相对轻松的2011级学生而言,他们还是显得投入不够.对两个年级学生参与课程网络学习和论坛讨论结果统计也验证了这点,2010级学生平均次数为3.8次,2011级学生平均次数为6.3次.第三,心理学史课程的性质使然.心理学史作为心理学专业必修课程,无论其教学效果得分高低,均可以使学生把整个心理学的研究连贯为一个整体,并进行系统的思考,同时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整体性、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的精神和能力[12].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第一,心理学史课程开设时间影响教学效能,课程开设时间越晚,课程教学效果的行为因子会显著降低,课程效益会显著提升.第二,心理学史课程开设时间对不同教学效果水平的学生的影响不同,相对于教学效果得分高的学生而言,心理学史课程开设时间越早,其行为提升越显著,潜在效益越明显;而对于教学效果得分低的学生而言,心理学史课程开设时间越晚,其效益提升越明显.第三,心理学史课程开设时间尤其对课程教学效果中的行为与效益有重要的影响和预测作用.

篇8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严峻日益突出,要解决这一社会问题无外乎三个层面:一是从宏观层面,国家出台相应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政策,从经济和社会制度环境来引导和分流就业人群;二是从中观层面,高校与政府机构、企业等就业单位加强相互合作,实现人才供需的互利互惠;三是从微观层面,即高校自身的教学体系入手,提高大学生的可雇佣性能力。目前,虽然全国各高校逐步开展了大学生就业教育、创业教育以及职业规划教育等教育形式,但其日常的学科教学作为最直接和最根本影响大学生可雇佣性的微观环境因素尚未得到深入研究。国内已有的一些研究就欧洲等一些国家如何将大学生可雇佣性的培养融入学科教学进行了经验总结,但这些结论较为笼统,缺乏本土化和学科针对性。因此,本文将以应用心理学学科的教学模式为例,探讨如何从教学微观环境的角度提高大学生的可雇佣性,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一、大学生的可雇佣性与高等教育的关系

可雇佣性(employability)作为一种劳动力市场政策分析的工具自20世纪90年代起已在欧美等国家广泛应用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关于这一概念的定义至今尚未统一,如哈维(Harvey,L.,2001)将学习能力视为可雇佣性的主要能力指标,而布朗(Brown,P.et al,2003)等人则认为可雇佣性不仅是一种个体的能力,而且是种种外界因素影响的结果。不论具体定义如何,可雇佣性的实质在于寻求职业、保持职业及胜任职业的一系列过程中个体所必须具备的各种能力及个人特质的综合,或者换个角度说,可雇佣性并非是一种雇佣与否的结果,而是一种涉及雇佣现象的学习能力。国外的研究表明,大学毕业生学会做事的速度依赖于他们在正规教育中所获得的能力水平和类型,这说明可雇用性是可以通过高等教育来获得的。

那么,高等教育如何才能提升个体的可雇佣性呢?这即是可雇佣性教育模式所要探索的内容。从我国学者对国外已有的可雇佣性教育模式理论的总结来看,他们的教学模式包括输入—输出模式、Harvey&Locke开发模式、体验学习模式、高等教育作用模式、全面开发模式在内的一系列理论,且从不同的学生类型和学校类型对如何开展可雇佣性教育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良好的借鉴和指导意义。但这些理论研究是从较为宏观的视角分析高等教育与大学生可雇佣性的关系、可雇佣性的实质及发展条件等内容,并没有从微观层面深入讨论具体的学科教学该如何渗透可雇佣性培养理念。因此,从教学方法论角度而言,这些理论尚缺乏一定的可操作性。

二、现有应用心理学学科教学模式的局限性

所谓学科教学模式,应该包含教学结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等基本要素。从这几个方面来探查国内应用心理学的教学,可以发现如下的局限性。

1.教学内容结构化,但缺乏对知识应用性的考量

心理学学科相较于其他学科而言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即其主体知识架构完全形成于西方,因而其专业教材的内容几乎全为国外成果的介绍。教材的编写是具有滞后性的,即国外较新的研究成果无法及时反映出来;同时它必须具有权威性,即公认的、经典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才能入选。因此,观照高校应用心理学的教学过程,不难发现其教学内容都是较为结构化的:一方面,教师的知识更新程度较低,只能按照经典教材的内容教授,尤其是在一些新建该专业和专业发展规模较小的高校,尚未购买相应的外文数据库,无法了解国外的研究进展;另一方面,由于教学时数的限制,教师为了使学生了解较为全面的基础知识、将来能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而不得不赶进度,也无法分心去教授更多的应用性成果。例如,心理统计学是应用心理学专业的一门基础必修课,其庞杂的内容体系使教师在教学时往往采用一些失真的案例以节省教学时间,而让学生单纯理解某种统计公式的计算过程。这种缺乏应用性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面对真正的科研情境和实际应用情境时,即便是有SPSS等统计软件的辅助也无从下手,更遑论各种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2.教学手段灵活化,但缺乏对学生主体性的理解

随着多媒体等媒介形式被引入大学课堂,高校应用心理学学科的教学手段日益灵活化。许多教师利用美轮美奂的多媒体课件、影像资料等对学生加强了感官刺激,又或者通过游戏等互动方式活跃了课堂气氛,但这些教学手段并未真正重视和理解学生的“主体性”即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只是用更加灵活的方式实现知识的灌输。学生在未来求职过程中所需要的独立、创新的思考能力、高效的自我管理能力、主动的自我意识、沟通协作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可雇佣性的核心技能和素养都无法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得以实现,究其根本在于它没有为学生提供“课后学习”的动力与迫力,而更重视教师个人知识量的展现。与此相反,国外的课堂“返璞归真”却受到很多人的欢迎,例如近年来,在搜狐、网易、新浪等国内著名网站上聆听世界顶级名校的各种公开课已成为最热的网络风潮之一,人文社科领域中包括哈佛大学教授Tal Ben-Shahar所讲的《幸福》、耶鲁大学Shelly Kagan 教授所讲的《死亡》都受到大学生群体的追捧。这些课程并非通过花里胡哨的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而是采用启发和引导的方式培养其学习主动性。学生在课前和课后都必须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通过查阅资料、与同学讨论、完成作业等方式才能完成学习。他们从中所获取的人文精神、科学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及积极主动的自我意识都是国内的教学远不能比的,却正是学生未来踏入社会所需要的。  3.教学考核多样化,但缺乏对就业竞争力的分析

教育部关于本科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备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教育、工程设计部门、工商企业、医疗、司法、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教学、管理、咨询与治疗、技术开发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由此可见,该专业学生的可雇佣性应着重体现在合作及沟通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一系列与“人”相关的领域,课程考核则应围绕这些培养目标来进行。目前许多高校的应用心理学学科已逐渐采用多样化的教学考核方式以图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例如增加实践课程、设置专业见习、进行多种课外活动等,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有教师由于自身能力的限制或为了减少时间、精力的投入,而倾向于采用静态的文字考试方式,或者将实践考核环节简单化、形式化。归根结底,其教学目标仅仅是完成对教材内容的考查,而非努力挖掘所教知识与未来就业途径的关联性,因此缺乏对学生所应从学习中锻炼的就业竞争力的分析。

三、以提高大学生可雇佣性为目的的应用心理学学科教学模式策略

从上述局限性来看,实现提高大学生可雇佣性的目的其实质就是通过教学过程培养可雇佣性的核心技能和素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教学目标结构化,而教学内容非结构化

教学是一种复杂的劳动过程,它无法全然量化分析,但也并非只能做笼统评估。从可操作性的角度而言,教学目标的结构化是指在综合考虑课程内各种基本要素和课程外应用情形的基础上,制订客观的、层次明晰递进的能力培养目标体系。这实际上要求教师既熟悉学科脉络又了解学科应用的新进展,从而将劳动力市场对大学生可雇佣性的要求内化到课程教学中。而教学内容的非结构化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所传授的是教师“融会贯通”的思想、理念以及对学生针对实际教学情形所提出问题的适应性解答,而非按照某一教学大纲“生搬硬套”式的灌输;学生要想深入掌握某一知识点必须通过自学来实现。这二者看似矛盾,却是对立统一的。因为高等教育不同于初等和中等教育,它不以让学生掌握全面的知识体系为根本目的,而是以学生学会思考、学会适应,从而最终立足于社会为终极目标,所以这两个方面的相反相成正好可以促使教师不断反思和总结自己的教学能力、使学生不断挖掘和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2.内涵大于形式,即教学思想重于教学手段

发达的现代科技成为“传道授业解惑”的得力助手,但不能因此而“舍本逐末”、“过度包装”。一些高校在教师的教学评估方面存在“间接性”误导的现象,即过分看重课堂气氛的活跃和学生对教师讲授技巧的评价,从而使部分教师忽略了教学思想的传达,而只重视如何通过增加教学的娱乐性来“取悦”学生。其实这种以华丽的教学手段取胜的方式是短视的,因为学生“浅尝辄止”,缺乏进一步学习的动力,而教师的教学素养也就“停滞不前”。当然,缺乏深度的教学过程与教育评估制度等宏观因素有关,但从学科教学的角度而言,则要求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哲学思想和系统论方法、对应用心理学学科的知识架构和体系深入掌握、了解相关职业领域的可雇佣性需求及其对课程的意义,从而能传递更多的启发性思想而非仅仅是现成的信息等。

3.过程重于结果,使开放性评价多于封闭性考核

篇9

数学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纯数学,另一类是应用数学,其专业包括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数理基础科学等。纯数学又称基础数学,偏重于理论,只研究单独的数的关系。而纯数学的孪生兄弟数学与应用数学可就“亲民”多了。所谓“应用”,当然是指与实际密切结合。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从天气预报到股票涨落,到处都有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用武之地。

榜单解读

数学不同于其他专业,学校的教育发展方向不同,教学的质量能力也不同,所以如果选择本科毕业后进一步深造,就必须考察高校在该专业上的科研实力、教学实力等。数学类专业是中国大学中比较大的专业,开设该专业的高校超过两百所,主要是综合性和理工类院校。北大在该学科上的雄厚实力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因数学大师陈省身定居南开大学,身边汇聚了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数学人才,南开也因此成为国际数学重镇之一。清华、复旦、浙大、川大等院校也具有很强的实力,各校均设有基础数学、应用数学的国家级重点学科点。中国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则拥有基础数学国家级重点学科,也拥有数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另外,前者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亦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其他如此师大、南京大学、中南大学、新疆大学等院校也有较强的实力。数学教育较好的学校有首都师范大学、厦门大学、西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清华大学等,可以选择的深造方向有计算数学、统计学、信息数学等。

报考须知

数学系是理论学科,学习难度相当大,如果没有对数学的热情或者没有努力的心情,最好还是不要选择本专业。

物理学类

作为最基本的理论学科,物理学能锻炼人严密的逻辑推导能力,使人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该学科的训练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物理研究的进展,直接改变人类发展的进程,就像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一样震撼人类的文明进程。物理学科水平往往能代表一个学校的理科水平,一个学校物理学科的实力,必须经过长期的积累。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学科实力的一种表现。

榜单解读

我国有近四百所高校开设物理类专业,该专业有比较多的研究方向,各招生院校的侧重点及优势也不同,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与特长选择报考。作为我国最年轻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的物理学具有国内领先的实力,复旦则设有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等学科的国家级重点学科点,清华的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凝聚态物理等学科也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吉大、上海交大、山东大学、兰大、山西大学等院校的物理学学科亦实力不俗,各校均具有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另外,吉大的原子与分子物理、凝聚态物理亦为国家级重点学科,而上海交大、山东大学则拥有凝聚态物理的国家级重点学科点,兰大设有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的国家级重点学科点,山西大学的光学亦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其他如北师大、川大、大连理工大学、中山大学、郑州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哈工大、华南师大等院校的物理学也各具优势。

报考须知

除了物理系之外,国内部分高校还开设了物理学专业。这为广大的学生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但一些院校的应用物理学系,有其名而无其实,对应用方面的重视远远不够。如果是一心想向应用方向发展的考生,最好还是仔细选择一个工科水平比较强的学校。

化学类

化学是最基础的学科,它提供了大量的理论和方法。除化工生产领域。凡是存在反应过程或传递过程并值得重视的场合,几乎都可以找到化学工程的用武之地。如服装行业、日化行业、医药行业的药剂分析和医药合成、环保行业的空气质量检验、材料检验以及制造等行业,都能找到化学学生的身影。

榜单解读

学好化学,一定要有一流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要有一流的导师。化学专业,北大的实力位居榜首,其拥有的国家级重点学科多达五个;南京大学、复旦的化学专业也属国内一流水平。吉大、中国科大、南开、厦大等院校也有雄厚的实力,各校均具有化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另外,吉大还设有无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等学科的国家级重点学科点,中国科技大学则拥有无机化学、物理化学等国家级重点学科,南开的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等学科亦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厦大设有分析化学、物理化学两个国家级重点学科点。兰大长于有机化学,而武大、湖南大学则在分析化学方面颇具实力,中山大学的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学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福州大学的物理化学学科优势突出,拥有该学科的博士点和国家级重点学科点。

报考须知

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化学类专业细分了很多专业,如材料化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应用化学、化学生物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等,报考时需要仔细区别。

生物科学类

生物科学类一般分为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两个专业。在许多学校,包括清华大学,这两个专业都是按“生物科学”一个专业招生。两者在课程安排和教学内容上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在写毕业论文时各有侧重。生物科学专业主要涉及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结构生物学和细胞发育生物学等学科领域。生物技术专业则主要包括生物芯片技术、微生物发酵工程、藻类技术、细胞工程及酶工程和生态环境工程。

榜单解读

国内各高校已完善至生物科学的所有分支,有的院校以生化、植物为主;有的以微生物学为主:有的是由制糖、发酵发展而来:有的则侧重于生理、人体学。虽然同在生物科学这一蓝天下,但具体的内容却有很大的差别,各有千秋。

报考须知

生物科学类专业,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色盲、色弱和嗅觉丧失的学生都是限制报考的。生物科学课业繁重,有大量的实验等着你去做。报考本专业的学生,既要有扎实的化学、数学基础。还要有很强的动手能力。

天文学类

天文学天文学及其分支天体物理学以整个宇宙为对象,研究天体(包括人类赖以生存的太阳系行星系统)乃至整个宇宙的起源、结构、运动和演化。今天,研究生命的起源与演化,探求星际航行的可能性,寻求地外类地行星系统,已成为21世纪自然科学和高科技的重大领域。近几年来,以国际合作形式建造并投入使用或正在研制中的一系列大型设备,如哈勃空间望远镜,红外、X-射线空间观测站,新一代空间望远镜以及地面巨型光学、红外望远镜和大毫米波阵等等,都反映了当今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的勃勃生机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榜单解读

天文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领域多是航天、测地、国防等部门,就业省份主要集中在江苏、上海、北京、山东和辽宁等五个地区。由于目前招收该专业本科生的只有4所名牌大学,所以不存在就业困难问题。该专业每年有一半以上的本科毕业生考取研究生。另外,由于天文学是一门国际性专业,许多发达国家都招收该专业的研究生,所以该专业学生留学机会也比较多。

报考须知

选读天文专业的学生应当对自然科学特别是物理和天文有强烈的兴趣,现代天文学是和现代物理学紧密相关的,当然,要学好物理必须要有良好的数学基础。特别喜爱数学的学生可以在天文学的某些领域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要想进入天文学的前沿领域,必须具备良好的数理基础。

地球物理类

全球变暖致海平面升高,汶川大地震成为许多人不堪回忆的噩梦……地球内部的运行规律研究已成为各国及科学研究机构密切关注的焦点。地球物理学是从物理学的角度研究人类生存的地球及其周围空间,认识地球内部的各种物理过程并揭示其规律,探讨与地球相关的各种自然现象及其变化规律,从而在此基础上优化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一门学科。该学科发展到现阶段已经是一门内容广泛的应用学科,包括预测地震、勘探地下资源、监测地下爆炸、研究地球内部地动力等。

榜单解读

目前,有不少学校有地球物理专业,像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长江大学等。不同的学校根据自身学科发展及市场的需要专业发展也有所侧重:北京大学侧重于固体地球物理及地球动力学,中国地质大学侧重于地球物理勘探,而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侧重于地球物理仪器方面。虽然侧重点不同,但在本科生培养阶段各校都是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的,报考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及实际情况量力而行。

报考须知

地球物理学专业对考生的数学、物理科目有较高的要求。因为这个专业一般都在野外作业,尽管生活条件不一定比城市差,但劳动强度要比一般专业大得多。

统计学类

统计学是研究客观事物数量方面的方法论,其方法广适用于所有科学技术领域、工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还适用于社会科学方面。如人口统计学、心理统计学等。

目前为止,统计学最为重要的还是在经济方面的应用,可以说是经济研究中最为客观、最为重要的工具。金融、证券、保险等会经常用到统计学的知识。例如在证券投资中对于一个股票的分析,就需要用统计学的方法处理股票的历史数据;又如在保险业中的精算师。就要具备非常深厚的统计学功底。它的应用几乎遍及所有生产生活领域,所以,统计学近年的发展越来越快,各个部门和企业对统计学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榜单解读

统计学是中国大学中比较大的专业,也是比较热门的专业,约有一百所高校开设该专业,主要是综合性和财经类院校。在统计学方面,人大、厦大、北大、复旦等院校都具有相当强的实力,均设有统计学博士点,其中,前两者还拥有统计学的国家级重点学科。上海财大、西南财大、辽宁大学、南开大学等院校也较有实力。也都有统计学博士学位授予权。其他如中央财经大学、云南大学等院校也不错,都设有统计学硕士点。

报考须知

本专业在多数一本院校只招理科生,二本院校文理科考生兼招。作为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统计学所学的很多课程是以数学为基础的,即使是“经济统计学”,相对于其他的经济管理类专业,纯理论学的内容也不少,难度也比较大。

大气科学类

天为什么会下雨,雪是怎样形成的,台风是如何移动的,人怎样能让天下雨,如何控制沙尘暴的发生,全球变暖、南极臭氧洞是怎么回事等等都是大气科学研究的对象。传统观念认为,大气科学是基础学科,社会需求量少,学生就业面窄,远不如计算机、经济学等学科热门。但是很多人忽视了开设大气科学类专业的高校都是国家综合性重点院校,毕业生少而精的事实。目前用人单位对该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相对较大,而且工作相对较稳定。各高校注重“宽基础、强能力、高素质、重实用”的人才培养模式,数据处理、计算机技术等都是大气科学专业毕业生的强项,因此他们的发展空间和潜力都很大。

榜单解读

开设大气科学的院校较少,比较优秀有名的院校包括: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中国海洋大学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原名南京气象学院)是该专业招生最多,培养气象人才最多的地方。

报考须知

大气科学的就业面很窄,大多数只能去气象局和机场,而且东部省份的市局省局几乎只要研究生,所以想留在大城市得做好考研的准备。

心理学类

心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从它诞生之日起,就不断地从生理学、数学、统计学、哲学、行为科学、管理学、教育学、医学等诸多学科中汲取营养,不断地完善自己。本科阶段的心理学学习还是以基础为主,会学习一些理论课,比如: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咨询、变态心理学、管理心理学、营销心理学等等。在这些课中,我们会学到心理学应用各个方面的理论和研究结果,这些课就有意思得多。

榜单解读

篇10

工业专业知识单元划分为[8]:(1)工业工程核心知识单元。主要介绍IE的专业知识与技术,包括基础工业工程、人因工程、生产计划与控制、物流设施与规划、质量管理与可靠性工程等。(2)机械制造类知识单元。主要介绍机械制造专业知识与技术,包括工程制图、工程材料与热加工、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技术等。(3)现代信息技术知识单元。主要介绍计算机网络和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的先进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网络基础、Web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等。(4)先进制造技术知识单元。主要介绍IE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在现代制造业中的运用,如CAD、企业资源计划(ERP)、精益生产(JIT)、现代制造工程等,包括项目管理、供应链管理、先进制造系统等。(5)经济管理和数理统计类知识单元。主要介绍数理统计和一般的经济管理知识,如运筹学、系统工程、应用统计学、管理学、管理心理学、经济法概论、工程经济学、企业战略与规划、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学、会计学原理等。以上IE知识单元划分,主要为面向作业层次的基础类知识,以介绍IE在生产服务业中的应用为核心,向相关知识扩展。为避免相关知识节点内容重复,需要严格审核教学大纲,规定哪些内容在哪个知识节点中介绍,介绍到何种程度,后面的知识节点在内容上如何覆盖和加深等。通过知识节点体系的更新和教学内容的优化,使得整个体系一体化。

二、企业实践阶段的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

(一)制定质量目标并定期检查

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总的质量目标和评价指标,并将其逐级分解。学校根据重实践,适应工程一线需求的要求,优化企业学习阶段的课程体系,并定期对各级质量目标进行评价,主要评价目标完成情况、完成目标的困难程度、实现目标的努力程度及采取的措施手段等。学校应在必要时进行修改,以保证教育质量目标适宜性;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奖励先进、督促后进,以达到目标管理对教育质量的促进作用。毕业设计(论文)要结合生产实际进行,实行由学校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指导的双导师制,内容可包括方法与效率工程和现场管理、质量控制与保证、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制造的规划、实施与评价、系统的规划与管理、生产计划与控制。为使学生具有工程管理能力、有效沟通与交流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高校应该与企业联合开设企业管理、领导艺术、企业经营、企业文化、国内外营销、工程管理、工程师职业道德、环保等课程,促使学生了解企业文化,培养学生社会责任、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二)制定完整课程与实习体系

根据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和定位,构建新型工程实践教学机制:企业参与学生培养过程、学生参加企业生产过程;校企联合制订实践教学计划、联合开展实践教学活动、联合考核实践教学质量[9-11]。学生在校学习课程包含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实践环节、设计和实习内容,必须取得规定要求的必修学分和选修学分,并完成规定内容的实习、课程设计、实验等内容;学生的学位论文在学校和企业的双导师指导下,由本人独立完成,且论文格式完整,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创新性,行文规范,并进行论文答辩。学生在规定的期限内修满规定学分,完成本工程领域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培养环节。经审查合格后,学校可根据有关申请学位的规定进行学位论文答辩和学位申请,经学位委员会批准后授予相应的工学学士学位[12]。

篇11

2015-10-17[下午(14:30-17:00)]

2015-10-18[上午(09:00-11:30)]

2015-10-18[下午(14:30-17:00)]

020201 工商企业管理(专科) 00058市场营销学

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 00148国际企业管理 00145生产与作业管理   020203 会计(专科) 00157管理会计(一)   00070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

00155中级财务会计

00156成本会计   020205 人力资源管理(专科) 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

00163管理心理学

00165劳动就业概论   00164劳动经济学

03954现代公文写作 00166企业劳动工资管理 020228 物流管理(专科)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020高等数学(一) 00041基础会计学 00012英语(一)

05372国际物流导论 020245 酒店管理(专科) 03961宾馆前厅与客房操作   03963酒店管理实务   020313 销售管理(专科) 10492销售管理学

10496零售管理 10498网络销售

10510连锁与特许经营管理 10494促销管理   030112 法律(基础科段)(专科) 00242民法学

00247国际法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5679宪法学 00223中国法制史

00245刑法学

00261行政法学 00243民事诉讼法学

00260刑事诉讼法学

04729大学语文 00244经济法概论

05677法理学 030116 民商法(本科段) 05559海商法 05558侵权行为法     030301 行政管理(专科) 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

00292市政学 00107现代管理学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 03350社会研究方法   040101 学前教育(专科) 00384学前心理学

00389学前教育科学研究   00387幼儿园组织与管理 00383学前教育学 050114 汉语言文学(基础科段)(专科)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0024普通逻辑

00031心理学

00529文学概论(一)

00535现代汉语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429教育学(一)

00530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

00536古代汉语 00506写作(一)

00531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

00534外国文学作品选 0053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

0053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 中学教育类(专科) 90024普通逻辑

90037美学

90087英语翻译

90441多媒体教学系统

90483科学思维方法论

90495体育保健学

90540外国文学史

90600高级英语

90735音乐教育学

90742美术技法理论

90768中国古代经济史

90774史学理论与方法

92010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一)

92054中级无机化学

92085细胞生物学

92102遥感概论

93709基本原理概论 90033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

90503体育教育学

90732简明配器法

90770中国近代史专题

90830现代语言学

90831英语语法

92053结构化学

92079生态学概论

92084组织胚胎学

92103计量地理与地理信息系统

92200现代设计方法

93204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二)

96414汉语言文学教育学

96421中学英语教学研究

96518微机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 90321中国文化概论

9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90502体育管理学

9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9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90745中国画论

90832英语词汇学

92009抽象代数

92055中级有机化学

92101区域科学原理

92339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9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95543中学化学专题选讲

96425中学英语课程教材教法

97976音乐欣赏(二) 90015英语(二)

90023高等数学(工本)

9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

90501体育史

9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

90541语言学概论

90603英语写作

90604英美文学选读

90733音乐分析与创作

90771中国现(当)代史专题

92018数学教育学

92051物理化学(二)

92105地理教育学

95630中学政治课专题选讲

96417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技能训练 050207 英语(基础科段)(专科) 00595英语阅读(一)

00596英语阅读(二)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795综合英语(二) 00522英语国家概况

00597英语写作基础

04729大学语文 00794综合英语(一) 050405 室内设计(专科)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688设计概论 03954现代公文写作   050454 动漫设计与制作(专科)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80306 机电一体化工程(专科)     02185机械设计基础

02236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应用 02232电工技术基础

02237自动控制系统及应用 080701 计算机及应用(专科) 02142数据结构导论

02316计算机应用技术

02318计算机组成原理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022高等数学(工专)

00342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

04730电子技术基础(三) 02141计算机网络技术

02198线性代数

03954现代公文写作

04732微型计算机及接口技术 00012英语(一)

02120数据库及其应用

02323操作系统概论 080759 计算机网络及应用(专科) 03950网络管理与维护 03952互联网软件应用与开发 03944网络技术基础

03948网络设计与组网 03946网络设计与制作 080763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科)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4747Java语言程序设计(一)   04737C++程序设计   080828 建筑工程(专科) 05394建筑物理 09062混凝土及砌体结构检测技术 09064建筑材料及检测技术   082236 工程造价(专科)(路桥方向)   03828建筑构造(一) 03940工程造价原理与编制 03941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090622 农村经济与管理(专科) 01442乡镇行政管理 02557乡镇规划与管理

03971经济学基础 05220市场营销学(乡镇) 02541农业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 100701 护理学(专科) 00488健康教育学

02997护理学基础 02903药理学(一) 02998内科护理学(一) 02899生理学

03001外科护理学(一) 100801 药学(专科) 03031药物分析 03029药剂学 02068人体解剖生理学   020106 金融(独立本科段) 00058市场营销学 00076国际金融 00077金融市场学

00078银行会计学 00079保险学原理 020114 农业经济管理(独立本科段) 00127农学概论

00128农业技术经济学(一) 00134农业统计学 00129农业政策学(一) 00130作物栽培学(一) 020157 财务会计与审计(独立本科段) 08119管理会计 06072企业财务审计

08130现代公司理财 00103证券投资学

08131财务分析与案例研究 06194内部审计 020202 工商企业管理(独立本科段) 00151企业经营战略 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0153质量管理(一)

00154企业管理咨询 00152组织行为学 020204 会计(独立本科段) 00058市场营销学

00162会计制度设计   00160审计学 00158资产评估

00161财务报表分析(一) 020208 市场营销(独立本科段) 00186国际商务谈判 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0184市场营销策划 00098国际市场营销学

00183消费经济学 020210 旅游管理(独立本科段) 00199中外民俗   00198旅游企业投资与管理   020218 人力资源管理(独立本科段) 06089劳动关系与劳动法 06090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 06088管理思想史

06093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06091薪酬管理

06092工作分析 020229 物流管理(独立本科段) 05375物流案例与实践(二)

05379仓储管理(二) 05376库存管理(二) 05377采购与供应管理(二)

05380供应链管理 05373物流企业管理

05378运输管理(二) 020230 公共事业管理(独立本科段) 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

00318公共政策 05723非政府组织管理   05722公共经济学 020261 工程财务管理(独立本科段) 00162会计制度设计

05293国际工程与建设项目管理 05294税务筹划理论与实务 05292基本建设财务管理 00161财务报表分析(一)

06214西方财务管理 020279 工程管理(独立本科段) 06289工程招标与合同管理 01850建筑施工技术

06087工程项目管理 08262房地产开发与经营

08263工程经济学与项目融资 06962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 020302 酒店管理(独立本科段) 04929旅游市场营销

04932酒店客房管理 06124旅游文化学 06126旅游人力资源管理

08424酒店管理 04934现代酒店礼貌礼仪 020314 销售管理(独立本科段) 10500市场调研与销售预测

10505销售风险管理 10501销售渠道管理 10507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10516销售客户管理 10503组织间销售 030106 法律(本科段) 00230合同法 00246国际经济法概论 00167劳动法 00226知识产权法

0022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030113 法律教育(独立本科段) 00230合同法 00227公司法

00246国际经济法概论 00167劳动法 0022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030302 行政管理学(独立本科段)   00261行政法学

00315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00319行政组织理论 00316西方政治制度

01848公务员制度   040102 学前教育(独立本科段) 00398学前教育原理

00403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00881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 00885学前教育诊断与咨询 00399学前游戏论

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 040108 教育学(独立本科段)   00465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

00469教育学原理 00449教育管理原理

00468德育原理

00472比较教育 00453教育法学 040120 基础教育(独立本科段) 05683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 06420中文工具书 04579中学语文教学法   040202 思想政治教育(独立本科段)       00312政治学概论 050105 汉语言文学(本科段) 00540外国文学史   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0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

00541语言学概论 050113 汉语言文学教育(独立本科段) 00540外国文学史   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0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

00541语言学概论 050134 英语翻译(独立本科段)   05349英汉语言文化比较     050201 英语(本科段) 00600高级英语   00832英语词汇学 00603英语写作

00604英美文学选读 050206 英语教育(独立本科段) 00087英语翻译   00832英语词汇学 00604英美文学选读 050309 公共关系(独立本科段) 00318公共政策

00320领导科学

03291人际关系学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6089劳动关系与劳动法 03292公共关系口才

03297企业文化

03300现代媒体总论 03293现代谈判学

03295国际公共关系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6093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00015英语(二)

00152组织行为学

03294公共关系案例

06091薪酬管理 050410 美术教育(独立本科段)     02200现代设计方法   050412 环境艺术设计(独立本科段)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70302 化学教育(独立本科段)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15英语(二)

0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 080109 采矿工程(独立本科段) 08144计算机绘图(一) 11939采矿学(二) 08146矿井提升运输

08149矿山压力及其控制 08139采掘机械

08147矿井通风与安全(二) 080307 机电一体化工程(独立本科段) 02245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02240机械工程控制基础

02243计算机软件基础(一) 02200现代设计方法 02238模拟、数字及电力电子技术 080313 模具设计与制造(独立本科段) 0219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2243计算机软件基础(一)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15英语(二) 080702 计算机及应用(独立本科段) 02331数据结构 02326操作系统

04735数据库系统原理 02325计算机系统结构 02333软件工程 080705 电子工程(独立本科段) 08315控制工程基础 11165通信原理与系统 11162锁相与频率合成技术   080709 计算机网络(独立本科段) 02331数据结构

02335网络操作系统 04735数据库系统原理 04751计算机网络安全 03142互联网及其应用 080713 信息技术教育(独立本科段)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02141计算机网络技术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15英语(二) 080720 软件工程(独立本科段) 07165软件工程概论 07026网络应用程序设计 07167多媒体计算机技术   080745 计算机科学教育(独立本科段)   02326操作系统     080806 建筑工程(独立本科段) 02440混凝土结构设计 02446建筑设备 02404工程地质及土力学

02448建筑结构试验 02447建筑经济与企业管理 080807 道路与桥梁工程(独立本科段) 06078交通工程(二)

06081隧道工程 06082筑路机械及施工 06079城市道路 06080高速公路 081204 制药科学与工程(独立本科段) 03031药物分析 03029药剂学

07780化学制药工艺学     081209 应用化学(独立本科段) 02066有机化学(二) 02483工业分析     081724 铁路运输管理(独立本科段) 02375运筹学基础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4453铁路旅客运输

06268工程数学

07113国际货物运输 07106铁路运输经济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4454高速铁路概论 00015英语(二)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5204铁路财务管理 082213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独立本科段) 02115信息管理基础

02117信息组织 06385网络信息检索与利用 06627网页制作与网站建设 02124信息分析方法

02134信息系统设计与分析 082232 汽车服务工程(独立本科段) 06895汽车节能技术 06906汽车运行材料     090102 农学(独立本科段) 02676作物栽培生理

02679种子学 02678农业推广学 06172耕作学 05226植物营养与施肥(农业) 090403 畜牧兽医(独立本科段) 02795动物营养与代谢病防治 02678农业推广学

06773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学 02794动物遗传育种学 11431动物卫生检疫学 100702 护理学(独立本科段) 03006护理管理学

03202内科护理学(二)

03203外科护理学(二)   03005护理教育导论

04435老年护理学 03004社区护理学(一)

03007急救护理学

03010妇产科护理学(二)

03011儿科护理学(二)

04436康复护理学 100805 药学(独立本科段)   06831药理学(四) 01761药剂学(二)   030401 公安管理(本科段)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0369警察伦理学

00372公安信息学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235犯罪学(一)

00370刑事证据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篇12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 教育课程 教学效果 评价 

随着高校心理事件的激增,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根据教育部于2001年颁发的《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很多高校纷纷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1],并以此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不能仅停留在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的理论,而是要落实到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上,所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一门体验性、实践性、互动性很强的课程,这也造成了该课程的教法、学法及教学组织存在诸多争议。故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进行探索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增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效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点 

1.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综合性、应用性特点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社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变态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及思想道德修养、职业生涯规划等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同时,它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依据心理学、教育学和团体动力学的有关原理,把抽象的心理知识和生动活泼的操作实践结合起来,强调学生将课堂体验所得向生活情境迁移,进而提高心理素质、增进心理健康,具有应用性特点。 

2.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实施活动化的特点。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活动课程的互动性与开放性,强调以活动课程的形式组织实施课程内容。通过各种各样亲身参与的活动,学生能够获得丰富而真实的感悟、体验和反思,进而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认知、情感与行动重新考察,并以更深刻的方式重建经验和重新解释,提升自我感和价值感,不断内化那些经过活动中的交互作用而培植的观点,最终达成人格和谐发展之目标[2]。 

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教学组织预设生成化的特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学科领域,要服从学科课程的目标,具有学科课程的计划性、系统性。在具体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教学计划,依据教材内容进行备课,形成预设式的教学安排。与其他传统学科相比,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以传递心理健康的理论知识为宗旨,而是强调学生在活动情境中体验、分享,所以教学安排并不严格地按照预设的程序进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利用学生互动分享的生成性资源组织教学,丰富教学内容,实现学生自我觉察、自我教育,促进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增进心理健康、开发心理潜能。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是一个预设生成式的教学安排,是教师与学生在教学大纲的框架下借助于现实活动而协作的过程。 

4.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师生关系平等协作化的特点 

师生之间民主、平等、尊重的关系有助于课堂形成安全的气氛,促进学生产生新的体验和感受,实现不合理认知和行为的转化,进而提高心理素质。后现代课程理念也强调教师与学生是学习社区里平等的成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全部运作应贯穿一个基本原则:师生双方在民主平等上的协作。随着课程的进展,师生关系愈加融洽,双方的协作也不断地向纵深发展[2]。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法的探索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一般的学科教育,它关注的是学科知识的内化和各种心理调控技能的完善。教师教学的重点不是引导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和抽象的理论,而是把学生引导到心理健康知识的真正应用上[3]。具体的教学方法可归纳为: 

1.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在课堂中的效果如何,关键在于教师对案例的选择。因此在选取案例时力求选用的案例具有现实性、代表性、生动性。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最关注、最渴望解决的问题,综合成典型案例呈现给学生。同时,教师可以根据所要讲授的内容设计出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最后教师做出小结,并将有关的心理学理论知识浓缩进去,传授给学生。概括起来,此方法的操作程序是:案例导入——思考讨论——总结提高。 

2.团体心理辅导法 

团体心理辅导的过程是一个借助于成

员之间的互动而获得自我发展的学习过程。它非常重视学生的主动学习、自我评估、自我改善,有利于学生的自我教育。它可以通过团体成员的自我体验,成员间的相互分享,改变其行为模式,达到使团体成员成长和发展的目标。团体心理辅导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方式,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常用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运用这一教学方法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民主参与性原则。教师作为团体的领导者和团体成员之间是平等、尊重的关系,应使团体保持一种安全、信任的基调。(2)活动性原则。教师应根据团体目标,选择设计团体活动,诱发学生进行体验性学习。(3)潜力开发原则。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启发,激励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相信学生是有发展潜力的。(4)灵活性原则。教师课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理论、技术、团体程序等,取得辅导效果的最大化。 

3.心理测试法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讲授内容插入心理自测量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教师应注意心理测试的指导语和对测试结果的解释。例如,在讲自我意识这一章时,教师可采用自尊量表评定学生对自我价值和自我接纳的总体感受。在施测前教师应给学生科学的指导语,说明测试的结果没有好坏对错之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作答。在对结果解释时,教师应向学生说明自尊在心理学上的界定,以免学生受日常生活观念的影响而误解了其科学含义,说明测试只是帮助自己进行自我认识和问题评估的工具,学生应结合自己平时的行为表现去思考,而不能根据结果随意给自己贴标签。

4.行为训练法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应以行为训练为核心使学生有效地实现从知到行的转换。行为训练是以行为学习理论为指导,通过特定的程序,学习并强化适应的行为、纠正并消除不适应行为的一种心理辅导方法。[4]教师在运用这一教学方法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从易到难的原则。教师可将行为训练的总目标分解为多个简单的子目标行为,并且从较容易训练的子目标行为开始,遵循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吸纳复杂的目标行为的学习。(2)示范性原则。为了避免学生在行为训练时获得负性经验,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必要的行为示范,供学生模仿。(3)及时强化的原则。教师对学生表现出的适应性行为给予及时地肯定和认可,以增进行为在实际情景中呈现的可能性。 

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生学法的探索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 因此,教学本身要让学生不但学会,而且会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学生本位的课程,学生如何将课堂习得经验转化为日常行为,进而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掌握本门课程正确的学法显得尤为重要。本门课程的具体学法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1. 体验 

体验性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基本特征。学生只有在情感交流和思维碰撞中产生深刻情绪、情感体验,才能促进学生心理品质和心理能力的发展。故体验是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的重要学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营造安全、无条件接纳的心理环境,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达到教学心理相容。同时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运用语言艺术,促进学生产生内心体验。 

2.团体讨论 

团体讨论是团体心理辅导的一个技术,它是指团体成员围绕一个共同的话题,发表各自的意见,并听取他人的意见,及时修正自己原来的看法,互相进行合作、深入的探讨。团体讨论的目的不在于讨论之后的结论,而在于借助讨论过程促使成员充分地参与。它可以帮助学生清楚地认知自己的和他人立场的差异点和共同点,培养尊重他人的习惯,促进学生从多个角度理性的思考问题并做出有效选择,这对于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是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必不可少的学法。教师在团体讨论中应注意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对于学生意见不予批评,使学生自始自终保持轻松自由的心态。 

3.课外阅读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要以教材为基础。通过课堂专题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但任何教材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对于课堂教学的不足,学生可以通过课外阅读进行弥补,这是大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的重要学法。教师可以根据课堂讲授内容,为学生提供心理学书籍杂志、心理电影、心理学网站。这些生动活泼的形式,更容易帮助学生体验、学习、接受课堂学习的知识和理论,进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评价的探索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养的最终目的,所以该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不仅仅是检查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更多的是关注学生

所学的知识能否促进其心理认知的发展、心理品质的提升和心理问题的矫治。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评价的目标体系和评价的方式方法都直接影响着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和课程功能的落实。鉴于此,依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目标及学习内容,我们建立了如下的评价目标:(1)学科基础知识: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2)能力方面:掌握人际交往、情绪管理、压力管理、自信心培养等方面的技能,能够对自身状况和问题有所了解,有效应对各种突发性事件及负性情绪,维持自身良好的心理状态。(3)心理素质方面: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观点,并能将其与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紧密联系,有效地进行自我调节。 

该课程的评价方式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平时的练习作业进行评定,着重分析学生各章节知识的内化程度。终结性评价指期末测试,通常以案例分析、影评或开放式问卷的形式进行,旨在鼓励学生超越教材,强化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认真的总结、反思,并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要求及具体目标的达成情况,寻找差距,分析原因,真正有效地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郭名询.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全书[m].北京:银声音像出版社,2004. 

[2]程迪.后现代课程范式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构[j].2005,1:37-3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