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经济硕士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1 17:16:4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环境经济硕士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环境经济硕士论文

篇1

1.语言学习系统性单一网络学习系统自1998年来被应用到英语教学中,并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传统的英语教学,粉笔和黑板是老师的必备工具。借助多媒体网络技术进行英语教学,在施行初期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在信息科技发展迅猛的今天,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学生的学习需要。

2.学生约束力差,学习效率低进入大学后,很多学生都放松了对英语的学习,自我约束能力下降。课堂学习中,老师需要一直对学习系统进行操作,造成了大量的时间浪费。老师虽然会安排对话活动,但时间短、频率低,不能充分考虑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教程通常都是以课本为依托,内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学生视听说能力的培养,教学效果不好,学生学习效率低。

3.视听说训练途径单一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课上不懂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课下又不会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复习,无论是听力训练、口语训练还是写作训练,训练量都不大,无法巩固课堂上的新内容,视听说能力也很难得到提高。

4.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地位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针对性练习通常也是乏味的。学生经常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思维发散受到限制,学生不会进行主动思考,学习变成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时间较少,不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二、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视听说课堂教学的主要问题

在实际的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有的教师过分依赖计算机网络技术,有时不利于教学计划的顺利施行,无法区分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其次,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受到限制。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使用,要求学生对知识进行特定加工,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散。影像资料的大量使用,会使学生产生视觉疲劳,注意力难以集中。再次,教师对相关软件有一定的依赖心理,不会进行改革、创新。

三、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视听说课堂教学的改革措施

1.对教师进行网络应用的培训计算机网络的使用,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需要老师对多媒体、计算机等技术进行灵活运用。对高校英语教师而言,计算机的使用能力有限,这样对顺利展开教学活动产生了障碍。所以要对老师进行针对性培训工作,认真学习计算机的有关知识,保障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2.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视听说课堂是要发挥老师的引导者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应当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摆脱对老师的依赖。同时要将网络教学进行落实,做到老师与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交流,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学习和巩固。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力,保障计算机网络发挥其现代化的优势,确保网络环境教学的顺利进行。

3.充分利用好各种辅工具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网络视听说课堂教学活动,建立相应的网络教学系统。网络视听说课堂的内容包括资源下载、资源上传、教师答疑、学生互动、相应测试等。网络教学内容应当包括教材中的所有内容,要对每一个环节作出详细的注解,同时教师也应上传一些与课程相关的教材。资源上传的内容也要包含一些影像资料,对其中的听力材料也要及时更新,同时要创设一定的情景对话,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最终完成教学目标。

篇2

目前,我国企业的环境会计理论与实务已处于萌芽阶段。在我国,无论是13益突出的环境问题,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发挥会计职能,抑或繁荣我国的会计理论并使之同国际会计同步,都需要我们对环境会计进行研究。

1 环境会计的对象

环境会计的对象是全部自然资源环境。毕业论文企业不仅是环境资源的受托者,同时也是委托者。所以,无论谁的环境行为,只要对环境产生影响,企业的环境会计系统作为委托——受托关系的中介,就应对之记录并反映。所以,本文将环境会计的对象界定为:企业环境行为所涉及的自然环境空间、环境要素和环境因子,以及能够对企业自身生产经营产生影响的那部分环境空间、环境要素、环境因子及由此产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本文提及的环境行为是指:企业通过这种行为提高、降低或控制环境质量,或者通过该行为取得、扩大、缩小、变更企业使用的环境空间、环境要素、环境因子,或者取得扩大、缩小、变更对这些使用作出规定的权利。环境行为包括直接环境行为和间接环境行为。

2 环境会计的计量

2.1 环境会计价值计量的理论基础

环境会计是以环境资产、环境费用、环境效益等会计要素为核算内容的一门专门会计。在核算各会计要素时,一般都采用一定的方法将其折算为货币量来进行计量。但是,环境会计货币计量单位的货币含义不完全是建立在劳动价值理论基础上的。因为环境会计的对象大多是自然界千百万年长期演变的结晶,依劳动价值理论,环境资源只有使用价值,没有劳动创造的价值和交换中形成的、反映价值的价格,无法计量。从环境资源的效用性、稀缺性、替代性、非交易性等特点来看,效用性构成了环境资源的价值源泉,稀缺性决定了必须引进边际概念,替代性决定了环境资源的价格,非交易性决定了环境资源的价格必须借鉴数学方法。综上所述,环境会计的计量价值理论是劳动价值理论与边际效用理论的综合。对于包含劳动的环境诸要素按劳动价值理论建立的计量方法来计量;对于不是劳动结晶的环境诸要素按边际价值理论建立的计量方法来计量。

2.2 环境会计的计量方法

环境经济学的丰富理论与实践,为我们提供了环境会计的计量方法。常用的方法主要有直接市场法和替代性市场法,此外,还有假想市场法。

1)直接市场法。度量被评价的环境质量到环境标准之间的变动,硕士论文然后直接运用市场价格对这一变动的条件或结果进行测算,具体包括:

(1)生产率法。这种方法把环境质量看作一个生产要素,其变化导致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变化,从而导致产品价格和产量的变化,而价格和产量的变化是可以观察到并可以测量的。如减少水土流失可以保持甚至增加山地农作物的产量。

(2)人力资本法或收入损失法。这种方法用收入的损失去估价由于污染引起的过早死亡的成本。根据米山的论文(Mishan1972),一个在正常情况下可以活到t年,由于污染而于T年过早死亡的人所损失的劳动力的价值可描述为:

LT= ∞t= TLPtT(1+r)一(t—T)

式中:——为预期个人在第t年内扣除非人力资本收入的总收入;卜为个人在第71年活到第t年的概率;r——为预计到第t年有效的社会贴现率。

(3)机会成本法。在无市场价格的情况下,资源使用的成本可以用所牺牲的替代用途的收入来估算。例如,保护国家公园,禁止砍伐树木的价值,不是直接用保护资源的收益来测量,而是用为了保护资源而牺牲的最大的替代选择的价值去测量。该方法是指人们由于环境危害而用损坏的生产性物质资产的重新购置费用来估算消除这一环境危害所带来的效益。

(4)预防性支出法。该方法是指人们为了避免环境危害而作出的预防性支出作为环境危害的最小成本。如由于水环境被污染,医学论文人们不得已购买纯净水作为饮用水,那么购买纯净水的支出就可以用来估计人们对水源污染危害的主观评价。

(5)置换成本法。该方法是指人们由于环境危害而用损坏的生产性物质资产的重新购置费用来估算消除这一环境危害所带来的效益。

2)替代市场法。所谓替代市场法就是找到某种有市场价格的替代物来间接衡量没有市场价格的环境物品的价值,主要有后果阻止法和资产价值法。

(1)后果阻止法。在环境恶化程度较深且无法逆转时,可通过增加的投入或支出额来减轻或抵消因环境恶化而导致的后果。这种投入或支出的金额,是企业因环境污染所支付的社会成本。

(2)资产价值法。把环境质量看作是影响资产价值的一个因素,当影响资产价值的其他因素不变时,以环境质量恶化引起资产价值的变化额来估计环境污染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的方法,称为资产价值法。

3)假想市场法。在环境状况的变化甚至连通过问接地观察市场行为都不能估价时,只好靠建立假想市场的方法来解决。意愿调查法就是这样一种方法。

1)投标博弈法。该方法是通过模仿商品的拍卖过程,对被调查者的受偿意愿进行调查,最后所有的被调查者愿意接受的金额汇总或平均,求出环境质量的货币价值。 2)比较博弈法。该方法是通过被调查者在不同的方案组合之间进行选择,调查被调查者的受偿意愿,最后确定环境质量的货币价值。

3)无费用选择法。该方法是通过询问被调查者在不同无费用的方案之间选择;调查被调查者的方案选择意愿,每一个方案都不用付钱,最后通过比较得出环境质量的货币价值。

4)专家调查法又称特尔菲法,它是将各专家对环境质量发表的意见加以汇总整理,然后再发给各个专家作为参考资料,重新考虑,提出新的论证。经过以匿名方式多次反复,专家意见渐趋一致,得出环境质量的货币价值估量。

3 环境会计的报告

3.1 环境会计报告的内容

环境会计的具体目标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合乎质量要求的全方面信息,环境会计不仅要提供价值量基础的报告,同时也要提供自然量的报告。根据环境报告使用者对信息的要求来看,环境会计报告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3.1.1 环境资产

环境资产是指符合资产确认的标准而被资本化的环境成本。工作总结其中环境成本是指本着对环境负责的原则,为企业管理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采取或被要求采取的措施的成本,以及企业因执行环境目标或要求所付出的其他成本。比如,开发更有利于环境的产品,进行环境审计等都属于环境成本的范畴。

3.1.2 环境负债

环境负债是指企业发生的,符合负债确认标准,并与环境成本相关的义务。其含义为确认环境负债并不一定要有法律上的强制性义务,可由企业管理部门作出有关环境成本的承诺,否则不能确认为环境负债。

3.1.3 环境收益

环境收益是指会计主体保护环境资源所得到的收益。因为企业积极参与治理污染极有可能会直接或间接产生某种收益。如利用三废生产产品会享受税收上的优惠政策,从而增加税后净收益。

3.1.4 环境成本

根据我国现行有关法律的精神,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损害需要以污染后的某种支出作为赔付或补偿,势必会产生某种支出。支出的形态多样,如:环境管理费用、环境监测支出、排污收费等。这些支出会影响到企业当期或多期的损益。

3.1.5 环境绩效

环境绩效是塑造企业环境形象的关键,其应该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1)环境法规执行情况,包括执行的成绩和未能执行的原因。

2)环境质量情况。如污染排放情况、主要质量环境指标达标情况等。

3)环境治理和污染物利用情况。如污染治理情况、从事环境治理监测人员及开支情况等。

3.2 环境信息的披露

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有多种方式,通常看来主要是两种,在现有的报表内披露或对现有报表稍加调整进行披露。

1)在现有的报表内披露。英语论文环境会计信息的有关财务影响可以直接列入现有报表的有关项目之中,不进行单独揭示。例如,向政府交纳的排污费视同一般的共同性费用计人管理费用,用于环境保护的设备列为一般的固定资产等。也可在现有的财务报表内增加项目,以某种合适的项目对环境有关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指标单独揭示。例如,在损益表增设专门的项目,以反映全部或部分的环境支出,揭示控制环境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导致的收益。或在现有的财务报表正式项目之外设置补充资料,比如,在资产负债表中加注“环保资产”、“环境负债”等表外补充资料等。

2)对现有的财务报告稍加调整进行披露。除上述的在财务报表内披露的方式外,也可以将范围略加扩大,但不调整现有的财务报表,凡与环境有关的财务问题在财务报表中依然采取传统的处理方式,

只是在财务报表之外的财务报告中的其它部分进行披露。如增加附表或补充报表单独反映环境问题的财务影响或在财务报表注释中说明。

需要指出的是,这几种披露方式并不是排它的,几种披露方式的共同使用将更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理解。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节能减排 技术创新 清洁生产

企业内部环境驱动力是指来自企业内部的促使其主动改善环境行为的各种因素。企业内部的环境驱动力主要包括环境护的经济利益驱动力和绿色价值驱动力。

企业的环境保护行为能不能为企业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或是增强其竞争能力,是产生企业内部驱动力的关键。企业的环境行为是通过投入一定的环境成本实现的。企业可能的环境成本一般包括环境管理成本、环境后处理成本、再生循环成本、技术与研发成本、环境认证成本、环境公关成本、排污费、罚款与赔偿等,其产生的相应经济收益包括原材料与能源的节约、排污费和诉讼费的减少、废物再生利用收益、差异化产品及市场占有率增加等。如果环境成本带来的效益大于环境成本,也就是说企业的环境行为带来了经济效益的增加和竞争能力的增强,那么企业就会更加积极地进一步投入环境成本,改善环境行为,企业内部的环境驱动机制相应形成。

一、甘肃省企业节能减排现状

1.企业节能减排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据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所主持的对我国1051家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我国节能减排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就企业方面而言,存在缺乏资金、缺乏人才、缺乏信息3个主要方面的障碍:

资金缺乏是企业进行节能减排技术创新的首要障碍性因素。实际上,不仅是企业创新运动,而且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资金缺乏也是一项重要阻碍。但从企业角度来深入分析的话,造成企业创新资金缺乏的局面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节能减排技术创新能力的缺乏,没有一定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能力,企业难以取得较好的技术创新收益,更别说节能减排技术创新收益,从而难以继续下一步的创新活动,无法步入“创新――积累――发展”的良性循环。

人才是节能减排技术创新活动的核心。人才的缺乏,特别是高水平人才的缺乏,是导致创新失败的重要原因。加之企业中技术人员普遍没有节能减排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难以发掘节能减排浪潮给技术领域带来的机会和威胁,研究开发活动只注重产品生命周期的某一特定阶段,而非全过程,难以通过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实现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总和最小化。

企业的信息能力,包括信息的收集能力和利用能力,对于企业技术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节能减排技术信息的缺乏,使我国企业难以把握相关技术领域的发展动态和发展趋势,进而会影响我国企业节能减排技术成果的先进性与创新性,也会影响创新和技术引进的质量和水平,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2.企业清洁生产推广不力

在甘肃省现阶段,企业和政府部门对清洁生产缺乏了解和认识。目前,环保部门、经济综合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各级领导,对清洁生产及其对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意义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导致对推行清洁生产缺乏紧迫感,对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没有应有的动力。企业领导还没有放弃长期依靠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经营方式,尚未树立生产全过程污染预防的意识,往往仅侧重于污染物的处理,没有把清洁生产作为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和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措施。清洁生产宣传力度也不大,企业不开展清洁生产;企业想实施清洁生产却缺乏必要的政府支持和保障,遇到大量自身难以克服的障碍现行的管理制度从总体上倾向于“末端治理”;许多企业想开展清洁生产,苦于没有这方面的技术,技术的缺乏已严重影响了清洁生产的推广和应用,也可以说阻碍了甘肃省工业水平的提高。

二、推进甘肃省节能减排的企业内在驱动机制构建

1.提高企业节能减排技术创新能力

所谓节能减排的技术创新就是企业不断推进自身节能型、环保型技术的提升和创新,为开发和生产清洁型、环保型、节能型的新产品提供源源不断的新技术和新工艺。如果单纯从企业自身的角度看,要推进节能减排,就必须推进企业节能减排创新。这是因为节能减排作为企业目前新的市场培育点和新的市场切入点,随着国家关于节能减排的一系列财政税收、信贷等优惠政策的相继出台和落实到位,最先实施节能减排的企业和最先介入节能环保型新产品市场的企业必然会形成先动优势。节能减排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它要求企业家要有长期的战略眼光,不要为了短期的利益而失去长期的战略地位。因此要想提高企业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能力,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企业必须加大对节能减排技术创新的投入,拓宽融资渠道。中国企业创新成长机制长期受科技投资瓶颈制约,如R&D投资仅为美国的五十二分之一,日本的三十九分之一,德国的十六分之一,我国的R&D占GNP的比重在0. 5%~0.7%左右,而发达国家为20%~30%。新兴国家和地区也相当高,韩国1990年为1.86%,我国台湾1990年为1.69%,连印度都超过我国。有限的R&D经费配置到企业的比重我国又过低,1993年为22.7%,而发达国家则在70%左右。节能减排技术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由于目前相当一部分企业的创新资金都比较缺乏,企业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是很难完成节能减排技术创新活动,因此除了企业自身加大节能减排技术创新投入以外,还必须引入其他投资主体(如风险投资机构、政府资金支持等)。

(2)企业应加强创新人员及管理人员的生态环境意识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节能减排技术创新是一项高知识密集型的活动,与传统技术创新相比,企业的创新人员不仅要具备很强的创新能力,还必须要有良好的生态意识。这样企业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就有一定的知识作保障。

(3)进行技术联盟。所谓技术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织(企业、科研机构或大学等)基于技术创新总体战略目标,互相联合共同致力于研究开发的行为。它是以股权或非股权形式为纽带,具有充分独立性的两个或多个组织,共同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共同提供开发所需资源,共同分享开发产生的利益,共担风险。从组织安排角度看,企业通过缔结技术联盟,可为技术创新效率提升和创新技术扩散提供组织保证,有利于克服企业在技术创新中面临的组织缺陷,突破企业规模现有技术基础、人才等因素对技术创新的限制,有助于利用聚合知识,激发创新灵感,分散研发成本,缩短研发时间,提高成功率,降低风险。同时,利用技术标准联盟,制定行业标准,可以构筑静态技术壁垒,争取战略主动权。

2.广泛推广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的概念最初是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1989年提出的。根据时代的发展和中国的实际情况,《中国21世纪议程》给出了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清洁生产技术的定义,即清洁生产是指既可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可合理使用自然能源并保护环境的实用生产方法和措施,其实质是一种物料和能源消费最少的人类活动的规划和管理,它可以使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或将其消灭在生产过程之中。同时对人体和环境无害的绿色产品的生产亦将随着可持续发展进程的深入而日益成为今后产品生产的主导方向。清洁生产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对生产过程而言,清洁生产包括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原材料并在全部排放物和废物离开生产过程以前减少它们的毒性。对产品而言,清洁生产策略旨在减少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实施清洁生产,可推动企业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企业清洁生产采用绿色技术和生态工艺,遵循生态规律、模拟生态化的生产方式,包括从原料的选择、开采、运输、加工到产品的生产、运输和使用消费,直至产品报废后的资源循环利用这一完整的全过程,从而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生态综合效益。大力推行企业清洁生产是变革以大量消耗资源和能源、严重污染破坏生态环境为特征的传统发展模式,推动企业节能减排技术创新的重要对策之一。

参考文献:

篇4

环境成本是指为消除或减少企业管理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采取的或被要求采取的措施的成本,以及企业为达到环境目标和要求所付出的其他成本。环境成本的归集分配是环境会计核算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而环境成本往往是间接成本,且与产品的生产工时等不相关。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使环境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大大降低,使企业未来所面临的环境风险加大。这就从主客观上要求一种先进的成本核算方法,而作业成本法恰恰就满足这一要求。

一、概述

(一)环境成本核算现状

我国环境会计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研究内容及范围比较全面,研究过程注重吸收相关已有的科学成果,基础理论的研究内容已基本成型。许多学者对环境会计的基础理论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较为一致的意见,譬如,对环境会计的目标、核算对象、基本假设、确认要求、计量原则、成本核算等问题的认识。

其中,对于成本核算的问题,理论界倾向于企业使用作业成本法(ABC法)进行成本核算,但在实务中,大部分企业仍然采取传统的核算方法,把环境成本作为制造费用平均在所有成本对象中分配,不能准确地反映产品的成本。

(二)作业成本法的基本理论

作业成本法又叫作业成本计算法或作业量基准成本计算方法(Activity-based costing,ABC),是以作业(activity)为核心,确认和计量耗用企业资源的所有作业,将耗用的资源成本准确地计入作业,然后选择成本动因,将所有作业成本分配给成本计算对象(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作业成本法属于管理会计范畴,其核心是作业,即“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

它不同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那样以唯一标准分配全部间接费用,而是以作业分析为基础确立作业和作业中心;将资源的耗费归集到引起资源耗费的原因,即作业中去;根据产品对作业量的消耗,并通过成本动因将归集到作业中的成本分配到产品中去。

作业成本法的理论基础是成本动因理论,这种理论认为费用的分配应着眼于费用的发生原因,把费用分配与导致这些费用产生的原因联系起来,按照费用发生的原因分配。

作业成本通常分为四个层次:产品单位成本、生产批次成本、产品维持成本以及工厂级成本。其中产品单位成本是与产品的产量成正比的,生产批次成本与产品的生产批数成正比,产品维持成本与生产产品的品种数量成正比,而工厂级成本与产品生产无直接关系。显然不同层次的作业具有不同的成本动因,将作业成本法运用于环境成本核算,通过在作业层次上对环境成本的动因深入分析,并按照不同动因分配标准把环境成本细化到各个产品,会使得环境成本对象化更为准确和有效。

二、作业成本法在环境成本核算中的优越性

(一)大大提高环境成本的归属性

(1)环境成本具有较复杂的起因,总结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类:环境治理费用、为预防环境破坏而投入的费用、给受害者的补偿费用、发展环境保护产业投入的费用、环境保护行政事业费。复杂的起因给环境成本的合理分配提出了难题,作业成本法可以是环境成本通过环境成本动因合理的分派到各个作业中去,使环境成本的归属性得到极大的提高。

(2)并不是所有的产品和工序所产生的环境成本都是相同的,不同的工序、不同的产品所产生的污染是不尽相同的,所消耗的环境成本也就不相等,如果都在期末作为制造费用按照工时或其他标准分配到各产品中,则环境成本的分配结果就缺乏真实性。作业成本法通过作业将环境成本与产品相联系,通过治理污染的作业消耗来分配环境成本,就使环境成本找到了“起因”。

(二)为管理层决策提供准确的成本信息

(1)环境成本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作业成本法可以合理的预测作业成本并将其分配到各个会计期间,从而正确的核算企业的收益,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依据。

(2)随着现代产品售后成本的日益增加,企业就要在设计环保产品付出环境成本与支付售后成本当中作出决策。作业成本法能够为这一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成本依据。

(3)目前企业的环境成本愈来愈多,这就客观上要求企业不能再将其作为制造费用一次性计入成本,而要用科学的成本核算方法将环境成本在各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从而为各产品的生产决策提供依据。

(三)科学计量环境成本

环境成本的一个计算难点在于,有些情况下环境成本产生于生产过程中,而且又表现为无形的、未来的、或有的,具有不可计量性、不可货币化和难以与相应的收入(环境收入)相配比等特性,这就使得现有的会计方法对其加以核算与报告十分困难,而作业成本法可以通过设置作业,建立作业成本库,并通过成本动因科学地、合理地确认计量环境成本。

三、作业成本法下环境成本的核算程序设计

作业成本法的核心为:“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因此,作业成本法的基本程序就是要把资源耗费价值予以分解并分配给作业,再将各作业汇集的价值分配给最终产品或服务。现将具体程序总结设计如下:

(一)环境成本的确认

环境成本的确认标准主要包括:

(1)该事项或活动是否与环境保护活动有关;

(2)该事项或活动是否导致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出;

(3)该环境保护成本是否能够可靠的计量(包括可靠计量和合理估计)。

(二)环境成本的分配

(1)确定环境作业

环境作业是环境资源消耗的主体,它能够反映资源的消耗状况,是把环境成本分解到各作业成本库的依据。理论上来说,确定环境作业时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①如果某种环境资源耗费能直接确定为由某一特定产品所消耗,则这种直接耗费可以直接计入该产品的成本。②如果对某种环境资源耗费可以确定是由哪些作业消耗,则这种耗费可以直接计入各作业成本库。③如果耗费的形式比较复杂,不满足以上两种情况,则需要选择合适的量化依据将环境资源分解到各作业。笔者认为,在确定环境作业时,应当以企业实际治理各种不同的污染所消耗的作业程序来划分环境作业,这是最自然也是最准确的划分方法。

(2)建立环境作业成本库

将上一步确定的环境作业按照相同的属性归类,如:生产过程中排放废水的治理和回收的废水治理就可以归为“废水治理”类,按照类别设立环境作业成本库,并将成本库中各作业消耗的成本相加计入成本库中。

(3)确定环境成本动因

分析各环境作业成本库的性质,确定环境成本动因。

环境成本动因通常可以分为四大类:产生的废弃物或排放物的实物量、产生的废弃物或排放物中所含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增量环境影响、处理不同类型的废弃物或排放物的相关成本。

成本动因的选择不必求全,但应该找到最重要的、与主要成本花费相关的关键因子。成本动因的选择应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并注意与传统成本核算系统相结合。

(4)计算环境成本动因分配率并分配至各产品

运用成本动因量将各个环境成本库的成本分配到各产品当中去。具体步骤如下:

A.环境成本动因分配率=该环境作业成本库成本总额/该环境成本动因量

B.某项产品应分摊的环境成本=成本动因分配率×该产品耗用的作业数量

C.某项产品的环境成本=∑该产品在各个作业中心应分摊的成本

四、实证分析――某造纸企业作业成本法下的环境成本核算

(一)该造纸企业概况及污染介绍

(1)企业背景

造纸业属于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工业行业之一,在其生产过程中会向外界排放大量的废水、废气和烟尘,并产生一定的噪声污染。此外,造纸厂每年定期对接触污染物的员工进行培训和体检的费用也应该涵盖在环境成本的范畴之内。

(2)相关资料

①表1是该企业生产环境成本数据表:

②该企业的纸制品主要有打印复印纸、绘图纸、平板牛皮纸、新闻纸。表2是该企业各产品环境成本的耗费明细:

(二)环境成本计算

(1)确定环境作业

根据该企业环境成本的内容,将作业确定为:废水治理、废气治理、废浆治理、职工健康体检、厂区环境美化、运输中的废气治理。

(2)建立环境作业成本库

根据以上的作业,建立作业成本库:废水治理成本库、废气治理成本库、废浆治理成本库、职工体检成本库、厂区环境美化成本库。作业成本分配如图1:

(3)确定环境成本动因

根据以上作业成本库,确定相应环境成本动因,具体见表3。

(4)计算环境成本动因分配率,并分配至各产品

根据前表可分别计算出各作业成本库的成本动因分配率,计算结果如表4。

产品环境成本结果分配见表5。

通过作业成本计算法,我们最终将环境成本按其成本动因分配到了打印复印纸、绘图纸、平板牛皮纸、新闻纸中去,合理的归集和分配了环境成本,从而为正确的环境管理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五、总结

作业成本法通过“作业”来连接环境成本与产品成本,以环境成本动因来分配环境成本,合理有效地解决了环境成本在产品成本中的分配问题,准确地反映了产品的成本,为环境管理决策提供了有效的依据。企业在实务工作中,要注重环境成本的收集以及相关人员的培训,这样才能使作业成本法在企业环境成本核算和控制中发挥更高效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姚玉英.钢铁企业环境成本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硕士论文,2006.

[2] 宋子义,邹玉娜.平衡计分卡在企业环境绩效评价中的应用[J].经济纵横,2010(11):102-105.

[3] 宋子义,跃,梁翠平.基于生命周期法下环境成本核算体系的研究[J].经济纵横,2009(4):77-79.

[4] 张天蔚,甄国红.运用作业成本法核算企业环境成本[J].财会月刊(理论),2008(3):39.

[5] 徐瑜青,王燕祥.环境成本计算的有效方法――作业成本法[J].环境经济,2003(6):35.

[6] 邵金鹏.小议作业成本法在环境成本管理中的应用[J].财会月刊,2003(7):55.

[7] 张健梅.环境会计中两种有效可行的方法[J].四川会计,1999(6):41-42.

[8] 李伟.环境保护成本的确认与计量[D].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9] 肖序.论生命周期的环境作业成本法[J].商业研究,2006(18):50-51.

[10] 肖序.环境成本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篇5

【关键词】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政府监管

2009年12月7日至1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参与该会的代表约有15000人,分别来自19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样大规模的气候变化大会在联合国历史上实属罕见,但是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环境问题已经迅速成为全球国家、地区和人民所关注的焦点问题。近年来,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也已经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必然要求,更是各界相关人士评价企业经营管理状况的关键因素。

1 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1.1对外提供环境会计信息的企业过少

在现行企业财务报告中,大部分的内容都是关于企业在某一会计年度中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财务信息,非财务信息提及甚少,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更是少之又少甚至未涉及。在我国目前的经济生活中,除一部分被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强制要求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上市公司和污染行业中的企业之外,几乎没有企业能够主动向社会公众报告有关自身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破坏的信息。

1.2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过于简单

目前,一些上市公司所公布的环境会计信息的内容过于简单,并且披露的信息大多是关于企业已经取得的积极的效果。在董淑兰、陈美茹2013年发表的文章中,选取了16家矿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在这些上市公司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中,货币性信息主要涉及了环保投资、节能减排、资源补偿等项目,且各个公司的披露项目都不尽相同,其他披露的内容也只是对公司环境政策的陈述及环保质量认证等资料的简单披露。

1.3环境会计信息的计量方法有待完善

环境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一定的会计程序和方法,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与环境污染、环境防治、环境开发有关的成本费用,对环境的维护和开发形成的效益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并报告有关信息。然而在目前我国的会计理论体系中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规范的计量方法对以上成本效益进行准确地描述,货币性和非货币性的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存在一定的难度。

1.4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模式缺乏统一的规范

通过观察以往环境信息披露的模式,可知各个企业选择的信息披露形式多种多样,分别通过财务会计报表附注、董事长报告、招股说明书等相关形式披露。在缺乏统一信息披露模式的情况之下,企业可以选择自身愿意披露的信息进行公开,因此,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缺乏一定的可靠性。

2 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问题的原因

2.1企业的环境责任观念不强

目前大多数企业的目标仍然只是单纯的“经济利益最大化”,在不受法律法规强制性要求的情况下,忽视了企业对环境责任的履行,大部分企业管理者认为履行环境责任只会给企业带来成本的增加,无利可图,最终导致了企业在环境建设方面的短期行为。“环境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这一观念并未被大多数企业所意识到。

2.2信息使用者对环境会计信息的需求不足

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兼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在一定意义上是企业对外披露信息的推动力,披露内容也取决于他们所需要信息的种类。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有助于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否友好,从而推断企业未来的发展潜力并由此作出正确的决策。目前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不足的现象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需求不足,对于企业未来发展与环境责任之间关系的认识不足的问题。

2.3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法律法规的缺乏

目前我国企业对外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大多为相关法律法规强制要求披露的内容,总体上遵循统一的披露模式。然而,由于现阶段我国针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法律法规仍不完善,所以即使已经出台了《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等规定,大多数企业对于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仍然相当缺乏,无法满足环境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的需求标准。

2.4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不足

与“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管理”责任有关的政府机构如证监会、环保局等,本应针对上市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定有效的管理办法,以维持市场秩序和保障环境质量。但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所有上市公司中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企业数量不过三分之一左右,甚至在污染性严重的行业中该比例也不超过80%,与发达国家此类数据相比低了许多,究其原因,不难发现相关部门对企业环境责任履行的监督、对企业不履行责任行为的惩处等方面有所懈怠,使得大多数企业选择在报告中尽量不披露、少披露环境会计信息,降低该类信息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的可能性。

3 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改进建议

3.1提高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主动性

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自然资源迅速耗损的背景之下,我国相关部门应该通过制定相关引导政策,增强企业管理者的社会环境责任感,使其认识到环境责任的履行及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不只使得企业成本增加,更重要的是能够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带来难以估量的隐形经济效益,由此促使国内各企业更加主动地对外披露与企业相关的环境会计信息。

3.2增加信息使用者对环境会计信息的需求

我国相关部门应该采取有效的宣传教育措施,培养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在国内大力引导绿色消费和绿色投资的观念,使社会公众意识到环境责任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流问题之一,环境责任的履行对企业经营管理的顺利进行有着关键性的作用,从而增加信息使用者对环境会计信息的需求,实现增加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目标。

3.3完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法律法规

我国相关部门应尽快制定关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具体准则,明确信息披露的内容、形式、方式,例如规定相关信息应该在财务报表内作为单独项目列示或是在报表附注中用叙述性文字加以披露以及不确定性信息是否需要披露等。此外应该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适度制定有差别的披露制度,形成建立在统一基础之上且具有行业性差别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体系。

3.4加强相关部门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力度

完善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有关的法律法规只是履行了“有法可依”的原则,企业仍然有可能提供不充分不适当的环境会计信息,因此,相关监管部门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督促企业提供充分适当的环境会计信息给信息使用者,如定期检查企业关于环境会计信息的报告,通过会计师事务所等具有相关业务资格的机构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并获取相关报告。

3.5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目前我国环境会计理论水平有待完善,急需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环境会计核算程度,规范环境会计计量方法,使得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更加真实、准确。此外,企业应该通过专业培训教育,增强会计人员的环境意识,提高其业务水平,使其对企业的环境经济业务恰当处理。最后,还可考虑在各大高校的会计课程中将环境会计作为补充教育内容。

【参考文献】

篇6

中图分类号 X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7)03-0122-07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1994年3月25日,国务院第16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议程》从中国的人口 、环境与发展的总体情况出发,提出了促进中国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1994年7月4日,国务院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发出《国务院关于贯彻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的通知》。通知指出:《议程》是制定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计划的指导性文件,同时也是中国政府认真履行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文件的原则立场和实际行动。此后到目前为止的10多年的时间里,学术界围绕这一战略目标展开了一系列研究。由此本文总结和分析我国近10年来在可持续发展研究方面的进展,并做出分析。

1 资料来源和方法

本研究采用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中国知网网络平台和Google网络搜索引擎检索的资料,包括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硕士论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见表1)。资料年限从1987~2005年以公开发表为准。实际上知网平台提供的资料年限,除了期刊全文资料是该时段外,学位论文、会议论文是1999-2005年,报纸资料从2000-2005年。以上资料分别以年度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以数据库平台提供的关键词为关键字段,分别以“可持续发展”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统计和分析,得出相应结果。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和实践,最终必然落到具体的地理区域上,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是可持续发展研究中极其重要的内容,因此本文分别以“可持续发展”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作关键词进行搜索。首先利用Google网络搜索引擎工具的高级搜索功能(搜索时间为2006-01-11 10:33-50am),分别得到5 880 000项网页和30 200项网页;进行网页内文的搜索,则分别得到6 200 000项和29 300项。这反映了社会公众及各种媒体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程度。虽然其中多数不涉及可持续发展本身,而只是作为背景术语出现,但也反映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对公众的影响。而进行标题搜索,分别得到80 100项和186项;标题搜索的内容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众对可持续发展本身更为深刻理解。

在四个数据库中进行关键词的精确匹配,分别得到历年的相关文献数量(见表2)。从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的结果可以看出,1993年来文献的数量成逐年递增的趋势。尤以1995年、1996年、1997年增加最为快,分别达到186%、278%和132%。到2000年逐渐稳定,2002年文献增长率仅为0.3%。以可持续发展为关键词检索得到的文献资料数量虽然包括以可持续发展为背景术语的文献,但是总的趋势是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在学术界和部分媒体得到了很大的关注并进行了广泛和深入地研究。

以区域可持续发展为关键词检索得到的文献数量相比之下则少的多,比同期可持续发展为关键词的文献数量最高相差126倍(2005年)。2000-2002年基本上是可持续发展术语被得到广泛关注并进行研讨的高峰。由于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热潮之后,可持续发展逐渐呈现了分散和集中的研究趋势,分散主要是开始分散到全国各地的各研究机构中,而不仅仅集中在像北京等大城市的研究机构;而集中则是指集中在与之相关的几个专业方向上,以下将对此作进一步分析。

3 主要内容

3.1 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

可持续发展是一项涉及到自然、经济、社会三个子系统组成的动态、开放复杂系统,其研究内容涉及到地理学、资源管理、生态学、环境科学、人口学、系统工程、经济学、社会学等许多相关领域。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门年轻学科其理论方法还处于不断成长阶段。从多学科出发,我国研究者对此做出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和探讨:

(1)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从区域与区域之间不同时空尺度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制约关系出发,分析了人地系统的特点、结构和功能,申玉铭等[1,17]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人地关系的协调,人地关系系统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人地关系系统的优化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建立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模式,从理论上把人口增长、经济增长、资源消耗、技术进步、环境变化之间的综合作用过程简化为四个阶段,认为要使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演化,人类就必须自觉地调控自身及系统各要素的发展,使系统总体发展轨迹与资源环境容量的限制作用相适应,最终实现持续发展的目标。

(2) 区域PRED系统理论。该理论认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是由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组成的复合系统(Population Resource Environment Development,PRED)。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都不是完全独立的系统或变量,而是彼此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人口是可持续发展系统的主体和核心;资源是指一定技术条件下能为人类利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环境是指人类周围一切物质、能源和信息要素的总和,是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经济则是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动力。若四者之间相互促进、协调,其失调和障碍因素被控制在最小限度和范围内,系统将呈现良好的循环和可持续性发展,反之则导致恶性循环和不可持续发展。因此,使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四个子系统间协同合作,相互适应,以一种合理的比例关系发展,区域PRED系统才能够保持总体可持续性[4,6,11,19]。典型的工作如“人地关系调控机理与区域发展模式研究”、“地球表层动油机制与人地系统调控研究”等。

(3) 区域可持续发展三维系统理论。该理论认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特征是其三维性和系统性。所谓三维,指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构成要素、时间关系和空间关系;所谓系统,即区域是人地系统。区域可持续发展遵从系统增长、演化的规律。这些特征,全面反映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认为对区域可持续发展不能只研究其构成要素的协调发展,而且还必须研究其时空关系(主要包括区域关系和世代关系)的协调发展,同时还必须研究三者之间的耦合问题。因此,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可以称为三维系统理论[2,25,26]。

(4) 区域发展生态学理论。闵庆文[15]主张利用生态学思想和有关的生态学理论与方法, 研究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发展规律与趋势。认为生态危机是可持续发展产生的基本背景;生态学中许多基本理论, 如协调、适应、稳定、有序、循环再生及生态系统理论等, 是可持续发展不断完善的理论基础; 包括生态规划、生态技术与生态管理在内的广义生态工程, 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5) 环境管理理论―循环经济理论。

当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原因在于工业化运动以来以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所谓两高一低)为特征的线性经济模式,为此提出人类社会的未来应该建立一种以物质闭环流动为特征的经济,即循环经济,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环境与经济双赢,即在资源环境不退化甚至得到改善的情况下促进经济增长的战略目标实现。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是物质闭环流动型(Closing Materials Cycle)经济、资源循环(Recourses Circulate)经济的简称。廖红[12]提出了循环经济理论为可持续发展的区域环境管理理论,探索了循环经济的表现形式、技术支撑等,并提出了区域发展的环境管理方法体系。

(6) 协同学理论。 协同学中的支配原理认为,系统内部的各种子系统、参量或因素对系统的影响是有差异的,不平衡的。快变量不会左右系统演化的进程,慢变量则主宰着系统演化的命运,支配着快变量的行为。支配原理的贡献在于:系统走向有序,最终出现少数慢变量支配多数快变量的情形。人们用不着注意所有的变量,所有的因素,只要抓住寿命长的变量,逐渐忽略寿命短的变量,就能够一步一步地接近序参量。

对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测度而言,支配原理同样适用[23]。在可持续发展评价中,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某些措施、决策的改变和调整可能会使测度受到较大的影响,从而在表面上造成可持续发展度的下降。而实际上,这种改变和调整可能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因此,要在这种情况下做出理性的判断和决策,就必须从时间序列上对区域及其子系统可持续发展状态的演化规律和演化趋势进行深入的研究,才能逐渐接近系统的序参量,从而指导某一时段的区域发展战略。不从区域演化特征、规律来进行决策研究,必然会降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效果,甚至会有违背可持续发展初衷的危险。

3.2 可持续发展信息分类与指标体系

可持续发展信息的分类是从信息的本体和学科本身特点出发,对可持续发展有关信息进行认识和研究的基础内容,也是可持续发展研究和实际操作的有力手段,与指标体系的构建相辅相成。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设计与评价是当前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核心,是衡量可持续能力高低的基本手段,是对研究对象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依据[13]。从国际、国家、地区(区域)、专题指标等角度,目前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主要有[20,23]:

(1) 国际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是一项世界性的普遍课题。国内的许多研究也借鉴了国际上的研究,因此在这里也略作罗列。国际上相关指标体系有:联合国下属有关组织机构建立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包括有可持续发展委员会(UNCS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统计局(UNSD)、开发计划署人文发展指数(HDI)、统计局的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SEEA)、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SCOPE));世界银行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欧盟结构性指标,欧洲统计局可持续发展指标;波罗的海21世纪议程可持续发展指标;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IMD)国际竞争力评估指标;世界保护同盟(IUCN)可持续性晴雨表指标体系;英国环境部的英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美国总统可持续发展理事会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加拿大国家环境与经济圆桌会议(NRTEE)的可持续发展监测课题组建立的指标体系;以及芬兰、荷兰国家的指标体系等。

(2) 国内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在国家层次上建立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有2种:一是国家科技部组织国内有关单位在国家统计资料的基础上[27],根据《中国21世纪议程》构建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基准层1、基准层2和指标层。在指标层上分别设置了描述性指标体系和评价性指标体系。描述性指标共计196个,评价性指标100个。这一指标体系突出了可持续整体化的发展思想和指标之间存在着的相互影响、互为条件和互通因果的关系。二是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依据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论内涵、结构内涵和统计内涵,建立了由五大体系组成的指标体系,分为总体层、系统层、状态层、变量层和要素层5个等级,由208个指标组成[28]。该指标体系可以在统一的基础上进行国际对比;层次分明具有严密的等级系统,并在不同层次上进行时间和空间排序。

(3) 地区性/区域性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主要针对区域性特点而设计的。而区域的划分多数依据行政单位进行,如毛汉英[29]针对山东省省情以及山东省实施跨世纪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思想,提出的山东省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框架;乔家君[30]根据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建立原则及河南省实况,从系统功能的角度出发,构建的河南省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杨多贵等人从可持续发展系统学研究方向出发,构建了云南省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等等。同时也有学者以自然区划单元为研究对象建立的指标体系,如黄土高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3]、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18]、淮河流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等等[2,9,22,24]。由于受到研究数据来源的限制,实际上这些以自然区划单元为研究对象构建的指标体系在本质上也是以行政区划为单元而组合成的。

(4) 部门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可持续发展不仅在空间上具有不同层次,在内容上也包括了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等不同的专业/部门领域,因此隶属于不同专业和部门的一些研究机构和学者从各自的角度出发,根据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构建了部门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如国家环保局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联合开展了中国环境指标体系研究。此外研究还有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32]、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16]、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31]、工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等等[1,8]。

目前,总体而言,由于可持续发展对象的复杂性,国内外学者对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问题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

3.3 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模型与方法

对可持续发展的度量至今仍没有公认的衡量方法和体系。换言之,目前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总体上仍处于起始阶段。构造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就是要为人们获取环境和资源变化状况,以及获取自然与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结果方面的信息提供一个有效的工具[5,21]。国内外相继提出的综合评价模型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两类:一类为概念模型,一类为线性组合模型[7]。概念模型主要基于从不同角度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如从资源存量、资本存量、可持续收入、国家财富水平、真实储蓄、资源对人口消费的承载力、环境承载力的变化等角度,构造评价指标进而综合判断区域发展的可持续性。线性组合模型是从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出发,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线性组合。目前多在压力―状态―响应体系基础上选择一些指标进行组合。由于目前对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因素还缺乏全面认识,有些因素虽已有所认识却还缺乏监测,而且由于在区域发展过程中还可能出现一些不可预料的新因素影响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至今仍没有一个模型得到公认并被推广。现有模型的应用大多限于具体地区的试验性研究。

从已有的可持续发展模型看,其目的不尽相同,罗守贵等[14]将现有的模型总结为三类。第一类是单纯确定可持续发展指标权重的模型,目前用得较多的是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将专家和决策者的分散意见整理成判断矩阵,再利用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确定下层指标对上层准指标的贡献程度,从而得到基层指标对总体目标或综合评价目标重要性的排列结果。这种指标权重确定的实践意义在于给决策者和一般民众一种新的发展衡量尺度;同时它也是第二类和第三类模型应用的基础。第二类是用于对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某一子系统状况或趋势的评估模型。如程道平构造的人口压力评估模型,朱庚申的环境资源的量化模型,舒基元的代际财富均衡模型,联合国的人文发展指数等都属于这一类。第三类是对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估模型。这类模型的评估结果一般以“可持续度”、“协调度”等百分值表达出来。我国的牛文元、美国的约纳森和阿伯杜拉共同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度”模型(DSD)。它扩展了重要的附加因素和计算程序,并特别考虑了发展中国家的特点,影响较大。世界银行提出的以“国家财富”或“国家人力资本”为依据度量各国发展可持续性的方法也属这一类。

4 展 望

尽管我们在区域可持续发展基础研究上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在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是相当明显的,主要是:针对重大资源、环境与灾害问题的跨学科研究较弱,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与工程技术的交叉研究不够,资料数据和仪器设备的共享缺乏保证等等。针对区域可持续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需要在以下方面开展进一步研究:

4.1 可持续发展机理与过程研究

可持续发展研究着力探究格局、过程及其驱动力,不仅要回答传统的What和Where的问题,更要回答Why和How的问题,搞清机理并提出解决的办法。目前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多数只是针对社会、经济等子系统与资源、生态环境等子系统相互作用的现状结果的评价和分析;而对于引发这种结果的作用机理及其过程则是当前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可持续发展机理与过程的研究内容,主要是研究社会、经济等子系统与资源和生态环境等自然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这对于更好的把握和预测可持续发展状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机理和过程的研究常针对某一自然要素展开,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对各种因素进行综合研究也将得到加强和深入。

4.2 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尺度问题

尺度是近年来在地理学研究中出现频率极高的一个术语。在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中,时空尺度问题也不容忽视,因为可持续发展总是针对一定时间和空间而言的,不同的时间和空间有不同的问题和状态。例如,对于不同的空间基本单元,即使采用同一测度指标衡量,得到的结果肯定不同。即使基于相同的空间单元,采用相同的测度指标,在不同的时间段内考察,得到的结果也肯定不同。

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尺度问题包括尺度效应和尺度转换两方面。前者主要是由于可持续发展研究对象时空尺度不同而引起的研究结论或成果的差异问题;而后者则是指在不同时空尺度上的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之间是否存在转换的可能及其转换的方法、模型和尺度阈值等问题。可持续发展的兴起源于全球变化研究,经过多年对不同国家以及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之后,在诸多研究的个案成果基础上,建立合理的理论模型和框架,推广应用于另外尺度的区域,是可持续发展研究走向广度和深度研究的必然要求。而这方面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进行尺度转换。另外基于不同时空尺度研究得出的各种结论的时空尺度效应问题也是今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应该关注的问题。

4.3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要素结构与地域结构的整合

目前国内外对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设计普遍存在把区域作为一个均质对象来处理的倾向,从而忽略区域内部的差异。然而地域是有等级划分的,地域结构包括背景地域、次级地域和相关地域三个层次。区域并不是均质体,其内部存在着一个个的“奇点”。针对这种状况,建议应从点位(site)角度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状况[10],借用GIS、RS、GPS等技术,来展示区域内部空间点位的具体差异程度。如果不针对不同区域的具体问题,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制定可持续发展对策,宏观政策或被误用,或落实不到实处,微观技术也难以发挥综合效益。

4.4 可持续发展综合集成研究

集成研究包括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综合集成理论与方法,区域可持续发展涉及区域的地理分布特征、自然系统的资源与环境、社会经济系统及其人类活动影响诸多方面。在单项机制的基础上如何综合集成将成为研究的关键。

4.5 区域资源环境要素变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

区域要素是指构成区域系统的各种要素,包括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等。以某一种和几种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入手,研究其变化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或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识别各种资源、环境与灾害问题中人与自然作用的份额以及人与自然共同作用的份额,为可持续性的资源开发、环境改善、减灾过程提供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曹凤中.可持续发展城市判定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软科学.1998,(3):69~73[Cao Fengzhong. Study on Index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ities[J]. Chinese Soft Science. 1998,(3):69~73.]

[2] 曹淑艳,宋豫秦等.淮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状态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12(4):81~84.[Cao Shuyan, Song Yuqin et al. Assessmen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evel in Huaihe River Basin[J]. 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02,12(4):81~84.]

[3] 崔灵周等.黄土高原地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设计[J].水土保持通报,2000, 20(3): 15~19.[Cui Lingzhou, et al. Design on Index System and Evaluation Method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Loess Plateau Region[J]. Bulletin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2000,20(3):15~19.]

[4] 冯玉广,王华东.区城PRED系统协调发展的定量描述[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6,6(2): 42~46.[Feng Yuguan, Wang Huadong. The Quantitative Description of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PopulationResourcesEnvironment Economy Systemf[J]. 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1996,6(2): 42~46.]

[5] 韩增林,刘桂春. 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定量分析[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3,22(3):1~4.[Han Zenglin, Liu Guichun.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arine Economy[J].Are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2003, 22(3):1~4.]

[6] 蒋德鹏.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评估理论和模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8,8(专刊):23~26.[Jiang Depeng. Assessment Theory and Models for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J]. 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1998, 8(Specials):23~26.]

[7] 匡耀求,乔玉楼.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方法与理论模型研究述评[J].热带地理,2000,20 (4): 326~330.[Kuang Yaoqiu, Qiao Yulou. Summaries of Evaluation methods and Models for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J]. Tropical Geography, 2000,20(4): 326~330.]

[8] 冷疏影,宋长青.地理学在科学基金支持下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J]. 中国科学基金, 2002: 158~160.[Leng Shuying, Song Changqing. Geography Researches of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unded by NSFC[J]. Bulletin of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2002:158~160.]

[9] 李立辉. 广东省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及评测方法[M]. 成都: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Li Lihui. the Index System and Assessment Methods for Guangdong Provinc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M]. Chengdu: SouthWestern Finance and Economics University Press, 2002.]

[10] 李小建. 区域可持续发展规划的三个新观点[J]. 河南大学学报,2001,31(4):56~58.[Li Xiaojian. Three Viewpoints of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lanning[J]. 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 2001,31(4):56~58.]

[11] 廖荣华. 区域可持续发展学与区域PRED系统论[J]. 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 23 (5): 75~77.[Liao Ronghua.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Discipline and Region PRED System[J]. Journal of Shaoyang College,2001,23(5):75~77.]

[12] 廖红.环境管理理论与方法体系探索及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运用的实例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2.[Liao Hong. Environment Management Theory and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 in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D]. Tianjin: Nankai University,2002.]

[13] 逯元堂,王金南,李云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在中国的研究与应用[J].环境保护,2003,(11):17~21.[Lu Yuantang, Wang Jinnan, Li Yunsheng. Study on Index System and Applica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China[J]. Environment Protection, 2003,(11):17~21.]

[14] 罗守贵, 曾尊固. 可持续发展研究述评[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2,39(2):141~148.[Luo Shougu, Zeng Zungu. Summarie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udies[J]. 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Philosoph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2002,39(2):141~148.]

[15] 闵庆文.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思考[J]. 农村生态环境,1998,14(2):40~44.[Min Qingwen. Ecology Ponder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J]. Country Ecology Environment, 1998,14(2):40~44.]

[16] 牛亚菲.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 12 (6):42~45.[Niu Yafei. Study on Index System of Touris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J]. 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2,12(6):42~45.]

[17] 申玉铭,毛汉英.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若干理论问题研究[J]. 地理科学进展,1998,14(4):287~295.[Shen Yuming, Mao Hanying. Some Theories of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J]. Progress of Geography Science, 1998,14(4):287~295.]

[18] 沈镭, 成升魁.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初探[J].资源科学,2000,22(4): 30~37.[Shen Lei, Cheng Shengkui. Study on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dex System for QinghaiTibet Platean[J]. Bulletin of Resource Science, 2000,22(4): 30~37.]

[19] 王道平,梁爱华,李树丞. 区域PRED系统可持续发展状况的综合评价方法[J].管理工程学报, 2002,16(1):8~11.[Wang Daoping, Liang Aihua, Li Shucheng.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of Regioan PRED System[J]. Bulletin of Management Engineering,2002,16(1):8~11.]

[20] 王艳洁,郑小贤.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概述[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23(3):103~106.[Wang Yanjie, Zheng Xiaoxian. Summary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dex[J].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 University, 2001,23(3):103~106.]

篇7

一、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概述

(一)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现状

自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经济逐步建立了以出口和吸引外国直接投资为特征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并因此实现了举世瞩目的经济腾飞,贸易总额从1978年的206.4亿美元,跃升到2007年的21737.3亿美元,国际贸易地位(出口总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例)也从1978年的第26位上升到了2007年的世界第二。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对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2004―2007年出口贸易对GDP的贡献度分别高达30.7%,34.2%,36.8%,37.5%,与此同时,对外贸易占中国经济中的份额从1995年的40%上升到70%,中国经济发展对外部市场的依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超过了以贸易立国的日本和韩国,也超过了与中国经济规模相当的其他经济体。但在刚刚过去的起于美国、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的猛烈撞击下,2008年11月我国的出口开始首次出现负增长,11月份当月出口1149.9亿美元,下降2.2%,外贸单月进出口亦首次出现负增长,12月份进出口总值1833.3亿美元,下降11.1%;其中出口1111.6亿美元,下降218%;进口721.8亿美元,下降21.3%。可见,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使我国企业在面对外部不可抗力的干扰时表现出令人担忧的发展减缓、效益下滑,受此影响,政府财政收入减少,国家经济发展减速,2009年中国出口对GDP贡献率仅为负3.9%,出口负增长甚至是两位数的下滑,为近几十年来首次,且这一成绩是在近乎穷尽政策扶持手段的情况下取得的。在影响我国出口的诸因素中,外需的作用约占八成,2010年下半年出口新订单呈下降趋势,意味着下半年我国出口增长减速。已有研究表明在我国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规模越来越大的新形势下,以出口和吸引外国直接投资为特征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日益突出:产业结构和布局失衡、劳动力成本低廉,尤其是资源环境代价高昂等,如不及时加以改进和完善,将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国外外向型经济发展借鉴

尽管以出口导向为重要支撑点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给整个国民经济带来了举世瞩目的腾飞,但从现实情况看,在中国进入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之后,随着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的迅速提升,因为环境的复杂化和以出口导向为主的外向型经济存在的缺陷和自身发展中陆续出现的问题,其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国内外阻力,国民经济也正在为这种发展战略付出越来越高昂的代价。金融危机之后,更是表现出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从根本上迎来经济持久稳定的高速发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几个国家的发展历史值得借鉴。

1、巴西教训

上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拉美国家外向型经济发展风起云涌,巴西经济发展战略也由进口替代转为出口导向。转轨后,巴西国民经济各项指标开始大幅度增长,国民生产总值由原来居资本主义世界第15位上升到第8位;而且还部分实现了经济结构方面质的转化,工业、农业产值之比例关系由1960年的0.9∶1发展为1975年的2.69∶1,1974年重工业产值占制造业产值的比重比1960年提高了26%。但在经济一派向好之中,巴西的注意力过度被国际市场的需求所吸引,没有及时跟进本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平衡,导致在国际市场动荡中招架无力、手足无措。以巴西“中国谷”的鞋类制造产业集群为例,在过去的许多年中,巴西女鞋因其同等质量下的成本优势而在世界各地大行其道,于是,“中国谷”的鞋类生产商纷纷把自己的企业定位成女鞋生产商,出口量大约占到全球同类出口的12%。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期间,巴西“中国谷”的女鞋销售及出口增长非常迅速,但好景不长,随着中国加入全球市场,中国鞋因其更大的成本和价格优势,迅速吸引了国际市场,国际大买家随即把其供应链管理移向了中国大陆,甩开了巴西生产商。结果,在整个80年代期间,巴西“中国谷”的鞋类制造产业集群发生了巨大的衰退,企业的平均工资水平甚至下降了将近40%,严重影响了国民的正常生活和经济的正常发展。

2、英美启示

16世纪上半叶,英国制定有利于出口的税收政策,奖励和保护生产出口产品的手工业,实行单边外向型倾向的自由贸易政策,给英国经济带来短暂的繁荣,但随之而来的严重后果是:英国经济受制于荷兰、比利时等低地国家,以德国、意大利为首的外国商人分享了伦敦50%以上的出口额;从16世纪中期起,一系列频发的经济与社会危机也很难摆脱与当时经贸政策的干系。最终,英国以保护国内市场和发展高端产业为核心的重商主义经济政策代替了含义简单的外向型自由贸易政策,才迎来了以工业革命为开端的发展。

美国在独立后的最初几十年,经济严重依附于英国,是一种实质上的“纯”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1807年,英国炮轰美国战舰,激起了强烈的反英情绪,美国国会通过《禁运法案》,禁止一切船只离开美国前往外国港口,意图通过中断对英国的农产品供应来教训英国。然而,由于英国不仅本土产粮,世界其他产粮国家也乐于向英国出口粮食,此举不仅没能给英国造成伤害,反而使美国经济全面瘫痪。1807-1808年,美国出口从1.834亿美元下降到2243万美元,下降幅度达88%,进口从1.385亿美元降至5699万美元,下降59%。航海业濒临破产,大批海员失业,北部的大小商人损失惨重,农产品价格不断下跌,小农场主和小业主纷纷破产,工业消费品供应发生严重困难,关税收入急剧减少,财政出现巨额亏空。禁运充分暴露了美国经济的殖民性和依附性。四年后的美英战争所引发的严重经济危机,更使美国深切感受到争取外援、注重国外市场与独立自主、发展国内市场是国家发展不可偏废的两手,而争取外援必须立足于独立自主,国外市场必须以国内市场为靠山。从此美国走上了技术创新、资本生产率立国、工农业协同发展、内部改善和向外延伸的以内向型为核心、外向型为扩张的发展道路。

可见,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完善发展内部市场与高效利用外部市场,双管齐下才是成功的根本,否则只能是仰人鼻息、拾人牙慧,繁荣和发展都难以持续。要做到这一点,在世界日益注重环保和资源日益短缺的今天,中国必须尽早摆脱“世界制造工厂”的低效、高成本和高污染身份标签,借助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减少产业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负面影响,以环境优化辅助经济增长,实现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良性互动,达到人类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协同演进为目标的产业生态化形成自身核心竞争力。

二、实施产业生态化的现实需求

持续的经济低迷和生态恶化事件使人们意识到世界经济结构需要进行深入和全方位的调整,从而有利于世界经济、贸易长期均衡和可持续发展,这一切要得到根本解决,必须依赖于人类社会之间、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之间建立和谐互促的良性互动关系,而不是人类社会无止境地向自然进行毁灭性的攫取,自断未来发展之路。传统经济学都致力于研究人类社会的各种经济关系和分配后果,其客观结果是使利益各方为了获得尽可能多的己方利益,不断伤害现实索取成本最小的自然界。至于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以及工业生态学等学科,虽然不仅研究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也研究了自然对人类活动的支撑,但共同的缺陷是都没有进行人类与自然和谐互动的有机联系研究。在此情况下,产业生态化将人类经济活动、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作为学科发展使命,形成了对上述学科扬长避短的综合利用。

(一)产业生态化的核心内容和目标

产业生态化发展是现代产业面临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压力问题的组织新模式,是生态学中的共生理论在产业发展领域的重要应用。随着人类关爱生命和保护环境的意识越来越强,经济发展能否为公众接受和认可不再仅仅局限于是否给人们带来物质财富,而是涵盖了对一切生命体的关爱和尊重,工业经济时代以高昂的资源环境和有损人类身心健康为代价的发展方式已经逐渐被摒弃,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观正在成为普世的价值观。以综合运用生态、经济规律和系统工程的方法来经营和管理产业,使产业活动和谐地纳入自然生态大系统,并在其中实现产业系统改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赢”的产业生态化观念迅速得到各国政府与公众的推崇,并于上世纪90年代在发达国家渐成潮流。如今,产业生态化不仅贯穿于发达国家宏观层次的产业发展战略,而且正高速向发展中国家的政策和公众层面辐射,日益影响着产业与经济发展。

产业生态化的核心内容在于:建立一个结构合理、层次多样、功能完善的,能够促进物质和能量在自然――社会经济大系统内高效运用和循环的产业生态系统。这种高效基于人类经济活动对自然的高度尊重和对活动对象的高度了解,源自各项活动的“精密”、“精准”的分工与功能协同,从而使得物质和能量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得到高效利用和循环。

产业生态化的目标在于:在人类经济活动高速发展大量消耗自然资源、伤害人类未来,如果任由其无节制地发展下去,终会导致资源枯竭、人类发展面临绝境的严重后果的境况下,通过人类有意识的制约与引导,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减少产业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又以环境优化辅助经济增长,实现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达到人类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协同演进。

(二)产业生态化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

产业政策导向直接决定着国家或地区资源禀赋与现实经济实力,科学而有远见的产业政策不仅能够缓解经济发展中的资源压力,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的功效,而且因为顺应了自然和社会规律,能够使生产力得到高速发展,使经济具有较强的应变力。生态化是人类构筑经济社会与自然界和谐发展、实现良性循环的新型产业模式,是产业发展的高级形态。各大产业生态化通过对其多样性的不断提高来促进稳定发展,试图找到一条物质永续循环利用,无污染、低能耗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产业生态化要求在自然系统承载能力内,对特定地域空间内产业系统、自然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进行耦合优化,达到充分利用资源,消除环境破坏,协调自然、社会与经济的持续发展。产业生态思想不是考虑单一部门与一个过程的物质循环与资源利用效率,而是借鉴生态系统中的一体化模式,力求系统地解决产业活动与资源、环境关系,使经济立足于本国或本地区的具体情况,使产业结构与当地的资源环境、社会文化状态得到尽可能完美的衔接,基于地区经济长远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良性互动的二维目标,实现产业结构的动态优化调整,顺应经济发展规律,最终形成生态产业的一体化和复合化,在国际化日益盛行的今天,不仅能够动态强健经济体系和产业结构,最大限度地节约要素成本,消除环境破坏,通过促进持续的产业创新活动建立比较优势,而且能够使国民经济或地区经济凭借其完善的产业、经济结构有效抵御外来风险于不倒。

三、实施产业生态化的路径构想

(一)以“阿尔法狗群”奠定产业生态化现实基础

长期以来,因为种种原因,占据我国企业总数1%的大企业一直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绝对主角,吸引着公众的眼球,而占据企业总数99%的中小企业虽然拥有数量上的绝对优势,与个体生存和公众接触密切相反,个体发展却往往游走于公众视线之外,特别是难以得到宏观政策的持续关注和青睐。实际上,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2008年为例,中小企业在全国工业产值和利税中分别占到60%和40%左右,提供的就业岗位占全国城镇就业总数的75%。因此,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指出:“中小企业发展状况既直接决定我们今后是不是能好过一点,也是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能否保持稳定增长态势的关键所在,中小企业将是决定中国未来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小企业生存、发展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其高成本、低利润的经营特点,其中高能耗是造成中小企业成本高的重要因素。而高能耗、低产出与产业生态化寻求物质永续循环利用,无污染、低能耗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思想背道而驰。常州中小企业众多,如果其高能耗、高污染的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常州推行产业生态化就只能是一纸空谈。

阿尔法狗是狗群中资格最老、最具眼光的狗,阿尔法狗公司不一定是大企业,但却嗅觉灵敏,具有在别人眼光局限之处发现机会的能力,最终能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中小企业必须在政府必须引导和自身努力双管齐下之中形成自身独特的竞争力,及时在市场上寻找服务尚未成熟、有“获取利益的基础”基地,即“利基”,找准自身定位,在夹缝中生存并壮大,提高经济效益,彻底改变高能耗、高污染和低效率的局面。另一方面,阿尔法狗公司在面临外部因素的变化时,由于盘子较小、体型轻捷、自身素质较高、眼光独到,可以较快做出准确判断,采取措施,适应新形势,这也是阿尔法狗公司明显优于航空母舰型大公司的一个长处,而对于对区域经济来说,这个优点不仅能有效降低经济动荡程度,而且还能起到稳定市场和民心的重要作用。所以,在广大的中小企业群里重点扶持成长性好的企业,使之成为阿尔法狗公司,不仅对产业生态化至关重要,对区域经济增长与社会和谐稳定同样重要。而一只、两只阿尔法狗显然成不了气候,因此,培育区域“阿尔法狗群”,与新兴产业集群相互呼应、配合,是实行产业生态化、壮大区域经济优势的现实需求。

(二)以配套产业链促进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

由于传统产业在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等方面的负面效应越来越大,现代产业集群由于大幅度降低物流成本和能耗不仅有效弥补了这一缺陷,更使集群内的企业之间交流机会大大增加,有利于先进经验和技术的传播,特别是有利于意会的、隐含经验类的知识快速传播,从而促进创新。而产业之间的创新会牵一发带动全身,不断向利益相关者辐射,最终形成区域经济共同增长的向好局面。基于配套协作目标的产业集群,往往能以产品科技含量高、关联度强,物流成本低,材料来源与产品去向有底等优势赢得市场青睐,容易形成“家族兴旺”的共荣局面。

以“集聚产业、专业分工、区域配套、循环利用、留有余地”为指导原则,在目前产业集群基础上,构建集群生态化产业链,不仅沿袭产业集群的优势,更着力全面统筹、科学地构建和完善配套产业链,目光从采购、生产、销售环节向前延伸到个体企业功能设计对区域产业链的影响及共享,把投资和启动成本控制到最低;向后延伸到生产对环境和生活的影响,关注生产废弃物排放及产品弃置去向和成本,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手段有意识的引导和促进生产要素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循环利用,将废弃物减少到最低,最终形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生态化产业集群。

(三)以绿色服务业带动传统产业转型

产业转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会碰到方方面面的周折和难题,特别是一些专业性强、技术难度大、缺少可替代选择的产业,显得更加困难,而自主创新和模仿创新既需要技术又需要人力、财力和机遇的支撑。相比之下,技术含量低、劳动密度大的传统服务业一方面转型比较容易,另一方面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有目共睹,一次性用具的广泛使用、废弃物、下脚料毫无规划的排放都曾经并正在引起严重的环境问题。

以服务业为生态化的突破口,广泛在区域内中心商业区、宾馆、饭店甚至早、夜市摊点和娱乐场所推行节能、节水和节材的一系列措施,进行烟污染、声污染、光污染和废弃物污染的综合治理,强化责任区内环境管理的责任,有效降低服务业的地域污染度、能源和水资源消耗、逐步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量,达到节约资源、改良和完善产业、城市环境的目的。因此,以绿色服务业带动传统产业生态化转型,既起到了转型成功的示范作用,又因点多面广、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容易引起公众的关注,增加其他产业生态化的紧迫感。

(四)以基础设施共享促进产业生态化实施

产业的生态化建设,要求建立资源节约型的产业结构体系,减少对环境资源的破坏,倡导绿色环保消费,协调自然、社会与经济的持续发展,实际上给经济发展战略提出了综合性、前瞻性的要求。如果企业依然各自为政展开一系列生产经营和生活活动,是无法实现资源与技术的循环利用的,如果把一定地理范围内的企业联合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网,在这张网上有计划、有组织地设置一些基础设施共享的关键节点,无疑既可以大幅度降低单个企业运作的人力、财力成本,又可以大大降低资源消耗总量,并减少污染排放,极大地提高资源利用率。另一方面,基础设施的集约化运行,还起到提高区域管理水平和区域内相关企业的效率,优化城市宜居环境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宋涛.城市产业生态化的经济研究.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

[2]郎咸平.谁在拯救中国经济.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

篇8

古旧建筑是指那些年代比较久远(50年以上),具有一定文化保存价值,至今保留下来的全部或部分建筑物。一般包括两种,一种是具有时代意义的普通建筑,如住宅、工业厂房;另一种则是文物建筑及具有保存价值的特殊建筑。在西欧,建造年代大于40年的建筑在法规上都需要得到保护,中国历史悠久,各个年代的建筑物数不胜数。随着城市扩张,大面积拆除旧城建新城,舍旧建筑保建设的现象屡禁不止。本文将从古旧建筑保护欲在利用角度,借鉴国外的一些好的做法,提出了我国在这方面遵循的原则和采取的措施,以供参考。

1 研究现状

目前对旧城古旧建筑改造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已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围绕着城市古建筑的历史价值、再利用等方面的研究有不少相关的论著资料。

已有很多学者从政治、经济、城市发展等方面对古旧建筑保护欲在利用进行研究,代表学者有朱祖希的《北京城-营国之最》、史明正的《走向近代的北京城:城市建设与社会变革》、辛慧琴的《意大利古旧建筑保护及改造再利用浅析》等,从历史文化角度对古建筑改造与保护进行剖析。基于古旧建筑的再利用角度有不少研究,在保留其重要历史、建筑和文化价值特征的同时实现有效地利用,这一转化的行为或过程称为“改造再利用”。清华大学的吴良镛在《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提出,城市内在的发展规律,顺应城市之肌理,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探求城市的更新与发展。姜华、张京祥在“从回忆到回归一一城市更新中的文化解读与传承”一文中对城隍庙建筑的形态尺度、外形风格、装饰材料类型、色彩等改造再利用进行了肯定。清华大学学者在《世界建筑》期刊上发表“建筑的再利用”,认为工业文明后大量建筑遭废弃或推到重建,这不是战争的原因也不是自然的原因,而是经济的原因。东南大学学者王建国早在2001年就在《时代建筑》上以“关于产业类历史建筑和地段的保护性利用”为题指出“拆毁废弃和改造再利用是两种不同的命运”,呼吁对有价值的产业类历史建筑开展抢救式专题研究,首次对国内产业类历史建筑策略和方式进行了研究。

西方国家在古旧建筑改造时,不仅注重旧建筑的保护利用,也对大型的旧住宅、旧工业厂房重建保护利用有了很深入的研究。肯尼斯.鲍威尔在《旧建筑改建和重建》一书中详细地研究了古旧建筑的更新和再利用问题,充分肯定了古旧建筑再利用的必要性及价值,并预言这必将成为建筑业开拓的新领域。[1]美国景观大师劳伦斯 哈普林提出“建筑再循环理论”,不同于简单的修复,再循环是功能上的变动,重新调整建筑内部空间被人们接受。

2 古旧建筑保护再利用实践

在国外,探索古旧建筑的保护及利用改造这一领域在理论与实践上都已有百年的积淀,有一套从法规到技术、从理论到施工的完整体系。

在欧洲,古旧建筑保护与改造方面,从15世纪的文艺复兴,文物建筑的修复和保护就成为一门专业科学,至今已有六百年历史。意大利文物古迹丰富而其保护方式和技术又处于西方的领先地位,一些有影响的保护组织和宣言也多出自于这里,1919年保护历史文物古迹国际联合组织、《威尼斯》、古城和古建筑保护的机构有70%设在意大利。经历了一个由单体古迹保护到保护古迹所处环境、历史街区,进而扩大到保护历史古城的发展过程。[2]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在雅典宣言中提出了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和地区的保护问题,这是城市规划方面第一个国际公认的纲领性文件。1964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在威尼斯通过了《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 这是第一个国际性的由建筑师和文物保护专家提出的以建筑遗产保护为题的条例,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处理国际文化遗产事务的准则。从此世界各国都陆续开始关注建筑遗产的保护问题。上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唤起了人们的环保意识,保护人士认为摧毁无异于浪费,而到80至90年代,古旧建筑保护已成为西方建筑界的主要问题。[3]

在我国对于古旧建筑的保护改造,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解放初期,为了发展大力修建新城,同时也大面积的拆除古旧建筑,满足城市的发展速度。在这期间,有许多遗迹惨遭拆迁,例如北京的和故居,还有差一点遭拆迁的梁思成林徽因故居。在其他城市也有相似的例子,如河北承德蟠桃宫的拆迁。全国范围内因为个中原因被拆迁的古旧建筑不计其数,由于古旧建筑的不可逆性,损失不可估量。但是,随着国家对古旧建筑价值的重新认识,慢慢开始有了保护意识,开始重视对遗产、故居、古旧建筑的保护改造利用,陆续颁布了许多保护条例。1998年至2003年,北京市政府先后制定并公布了《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北京皇城保护规划》等。2005年1月,国务院通过《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规定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原则、旧城整体保护、旧城的保护与复兴、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优秀近代建筑的保护、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市域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机制保障等具体内容。[11]其他城市政府也在力求保护和充分利用古旧建筑的历史价值。[4]

3 我国古旧建筑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古旧建筑的保护虽然已经上升到日程上,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3.1 重改造,轻保护

作为历史文化遗存,文物的特殊性就在于它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载体,要把它保存下来就得占据一定的空间,同时需要花费不少的财力,所以在许多地方当城市改造与文物保护发生矛盾时,采取的做法往往是重改造轻保护。[4]例如1993年,青海省机械厅将西宁市大通街北端明代古城墙撤除。在杭州市的旧城改造中,由于采取的是“以路带房,以房补路,路房结合,综合开发”的旧城改造方针,以赢利为目的的商业运作方式,最终也只能以牺牲旧建筑为代价来换取城市建设的发展。在桂林的大规模城市改造中,同样出现了大量撤除唐宋古城墙,毁坏文物遗存事件。这些类似的问题在全国各地不胜枚举。

3.2 重保护,轻协调

在城市改造过程中,有些文物遗存是被保护下来了,但周围环境却遭到完全破坏。特别是历史街区和革命遗址,它需要一定的历史环境和历史背景物作参照才能反映出历史风貌,烘托特定的历史气氛。但是,城市改造留给我们太多遗憾,诸如北京、杭州等历史文化名城的改造中,许多老街区和文物遗址周围的拆除,使遗留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文化环境毁于一旦,留下孤零零的文物遗址与现代建筑格格不入,遗存文物建筑倒显得多余。如桂林的解放西路和太平路在抗战时期曾是享誉桂林抗战文化城和国统区的“书店街”、“文化街”,表现出较浓厚的文化气息,这一带一直是桂林的文化中心,但随着城市建设和改造,往日的书店门面早已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现代高楼大厦,已完全没有了昔日的文化气氛。剩下的《救亡日报》旧址也已是孤盏难明。[5]另外,有些地方政府为了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充分利用文物遗址所在的黄金地带,修建些与文物旧址极不相称的现代娱乐性设施,结果使文物旧址的环境破坏性更大。

4 古旧建筑改造再利用的措施、原则

4.1 措施

4.1.1 保护再利用是古旧建筑改造的出发点

在解决古旧建筑保护利用问题上,做到尊重历史是第一位的,同时还要深刻认识古旧建筑是城市的真正财富,哪怕只是一段墙体都弥足珍贵。古旧建筑的再利用并非是对其简单修缮,应该在体现原建筑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基础上,表现其所根植的文化土壤,对一座建筑的新功能、新用途的开发涉及到已有象征体系存在与否。除此之外,还需开发古旧建筑的新功能、新资源,为今所用。如北京元大都城墙遗址公园可以说是一个成功的范例,在修旧如旧的基础上展示给人们的是昔日文化与文明。它成功之处在于保留旧有遗迹,实行重点整修,解决了新功能对古遗址的要求。

4.1.2 有效的组织是古旧建筑改造成功的关键

一座古旧建筑的改造与再利用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有机配合,政府相关部门、设计部门、施工方、监督方,甚至城市规划部门和周边群众构建一个有效的组织,才能保证古旧建筑的改造质量。修复包括许多方面,需要实施很多技术、修复所需材料的生产、建筑工地的行政、财务、执行管理方法、结果的质量控制等等。既要有足够的建筑领域上的知识积淀,又要有深厚的保存修复领域的理论和实践准备。

4.1.3 准确的建筑价值定位是选择改造方法的起点

不同性质的古旧建筑存在的价值不同,改造方法有所差别。一是以研究价值为主的建筑遗产,其保存价值在于建筑物本身,而与其地址无关。这些建筑或者本身在历史上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历经岁月沧桑幸存而“物以稀为贵”,或者为某时代的典型做法代表而受到重视,或有违时代通例值得探讨其中因缘。此类建筑原则上应当停止使用而“收藏”起来以免损伤。其留存价值在“物”而不在“址”,因此可以搬迁。二是对于那些主要是历史人物或事件的纪念性建筑遗产,它们大多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这一类建筑多需就地保存才有意义,保持原来的大致风貌,甚至只保存其中一部分都不影响其纪念功能。三是那些年代久远的具有一定使用功能的,长期处在城市中心位置代表着城市变迁符号的普通老旧住宅,他们已经成为城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6]如北京旧城区的古老住宅,如胡同、四合院等,这些有一定使用价值的建筑或者地标,在进行内部功能改进的同时,对外观加以修缮以与周围环境相匹配,使之完成所在城市和区域的历史功能。

4.2 古旧建筑改造与再利用的原则

4.2.1 零星修缮与整体环境保护相结合

相对于最初对被保护建筑物本身进行修修补补的状况,逐渐认识到须将文物建筑周围的建筑环境及自然环境,包括花草树木甚至是民俗等相协调,尽可能地不失原有特色。同时,对一些城市不仅要保护局部,有必要考虑其原有总体布局,尽可能保存原有城市设计的整体格局。

4.2.2 新旧地区,区别对待

在城市总体规划上,划分新旧地区,各以不同方式进行规划,这是较为普遍的做法。如西德如慕尼黑,新区设法躲开老城向东南方向发展;汉诺威城原准备将高层办公楼兴建在市中心仅存的历史建筑附近,最后也将他改在旧城边缘,以免妨碍旧城。在旧城中,也要以文物建筑的价值与完整的程度,分区区别对待。[7]对旧城的保护不能单纯消极地维护旧城的建筑艺术环境,而应当积极地就旧城的多种功能要求进行综合全面规划。

4.2.3 建筑规划设计遵循因地制宜与发挥创造

不同城市及其古旧建筑历史地理条件千差万别,规划设计并无成规,贵在因地制宜和发挥创造。建筑师的作品表现在能否做到与环境相匹配,巧于构思与经营,使改造后的古旧建筑既有新意活力,又不失传统特色。如法国大革命冲毁的巴斯底狱早已荡然无存,城市建设者别有用心地用不同色彩的石块在道路上标出巴斯底狱建筑基线。对照存在“巴黎城市历史博物馆”的巴斯底狱模型,仿佛有意让人重温伟大的法国革命史。[8]根据不同建筑形态采用不同的改建方式以达到理想效果,如美国哥伦比亚市科学与工业中心的“并置式”改建、西班牙酒文化博物馆的“嵌入式”改建、德国圣.玛利亚教堂的“内隐式”改建以及德国的圣.伊利亚斯教堂的“共生式”改建、匈牙利布达佩斯多层住宅的“整合式”改建。这些旧建筑不同形式的改建扩建及再利用都达到了城市空间要求与建筑形态保有的结合。[9]

4.2.4 修旧如旧与以新补旧

对于某些古旧建筑,原则上是不能完全按原样重建的,即使外表相同也失去了它的情感价值、历史价值。但对那些在城市的历史上有一定承载作用的古旧建筑最好采用“修旧如旧”的模式,这些建筑在战争中或者其他的灾难中被部分破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利用现代技术对外表或者内里进行修补,尽力保持旧有的风貌,这种模式,对施工用材及工艺上很有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历史街区的文脉延续起到积极作用。

而对于有些古旧建筑主要是想让它生命周期延续,或者发挥它的新作用,一般采取“以新补旧”模式。这种手法是以旧的体量为基础,增加新元素,同时与旧元素形成一种既协调又对比的关系。[10]一是为了补齐原有古旧建筑已经缺失或者无法修复的部分,比如屋面门窗;另是为了满足新的功能而加入的部分,比如阳台等。新的元素插入到旧的形体当中时,往往以新材料、新技术,以及简洁轻巧的体例,来反衬旧元素的历史感、沧桑感,以及厚重粗糙的质感。在插入新元素时,同样需要遵循“可逆性”、“可识别性”和“可读性”的原则。

5 古旧建筑改造的建议

5.1 加强古旧建筑改造的教学与研究

古旧建筑长期遭受摧残与破坏,主要是我们对这类建筑的价值认识相对薄弱,因此,把对古旧建筑的历史、现状、再改造等,形成一门科学加以研究是很有必要的。[1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59年在罗马设有“国际文物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除此之外有“国际建筑文物及环境议会”等其他一些国际组织,从事古文物建筑保护的技术研究,对古旧建筑的保护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为此,应该在大学里设置一门相关学科,教授其理论与技术两方面的知识。培养既要有足够的建筑领域上的知识,又要有深度的保存修复领域上的理论和实践储备方面的人才。

5.2 健全法律法规,政府大力支持

古旧建筑保护需要各级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一是政府对城市建设作总体长远规划;二是政府通过大规模宣传文物保护工作的成就,宣传相关法律法规,举办各种活动,使全社会保护文物的意识明显提高;三是建立政府主导投资、管理使用单位出资、社会捐助有机结合的机制。

6 结论

旧建筑不再被看作一个静止的物体,而是一个能够进行新陈代谢的生命体。在其发展过程中只要进行改造并加以利用,同样可以使它恢复活力。当然,古旧建筑在保护和再利用过程中“改什么”,从建筑形态、建筑类别、文化表征及产权归属等方面都给改造带来了巨大挑战;“怎么改”改到什么程度,用什么模式去改,改完后是什么效果,需要评价、方案选择;“谁来改”古旧建筑大部分属于公有建筑,部分产权归属复杂,谁投资、谁受益、谁来改、谁管理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明确。因此,本文只是研究的一个起点,更为复杂的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肯尼斯.鲍威尔.旧建筑改建和重建(中译版),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辛慧琴.意大利古旧建筑保护及改造再利用浅析.省略/lunwen_ 589161252/ ,2005,2

[3]戴志中.周初传统建筑保护的误区:从以色列传统建筑保护引发的思考.华中建筑,1997

[4]方可,《当代北京旧城更新》,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

[5]杨立彬.旧建筑改造利用案例的分析.山西建筑,2009,(9)

[6]张振.旧建筑改造更新与利用的理性探索.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10

[6]扬州市规划局.古旧建筑的保护性再利用.扬州建筑,2008,12

[7]丁力扬.从丹麦皇家图书馆看旧建筑改造的新思路.境外建筑,1000-3959(2006)

[8]杨翔宇.欧洲旧住宅改造实例分析.山西建筑,2005,2

[9]周卫.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第一版

[10]彭征.“拆”与“建”之间――古旧建筑保护性再利用,2003,9

[11]张国锋.高校旧建筑的更新改造设计与再利用研究.硕士论文,中央美术学院,2010。

项目编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