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艺术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1 17:16:5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纤维艺术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纤维艺术论文

篇1

在现代纤维艺术的工艺制作中,我们可以注意到也存在多元化的工艺语言倾向,从各类展览以及公共空间陈列的纤维艺术作品来看,工艺类型和语言多种多样,从传统的编、结、,到捆扎、缠绕、包裹,甚至结合了金属焊接、连缀,不一而足。在具体的工艺面貌上,有的强调手工织作的痕迹,关注质地与个性,关注手工过程价值的体现,如现代纤维艺术的先行者、法国艺术家让•吕尔萨、曾执教于德国包豪斯学院的美国艺术家安妮•艾伯斯等、数十年醉心于“戈贝兰”编织技艺的格鲁吉亚艺术家基维•堪达雷里等,都是此类艺术风格的代表人物;有的有意追求偶然的随机装饰效果,取得自然天成的妙趣,如奥地利蜡染艺术家弗里茨•多纳特、挪威艺术家安娜•克娃姆等,都从蜡染、型染等艺术形式中追寻若隐若现的虚实效果;有的则借助现代电脑织造技术,以冷峻的技术风格来呈现,如美国艺术家菲利普斯•希的作品《缆索编织新闻——西海岸分社最后版》。在纤维艺术的空间造型方面,多维度空间的延伸,一直是现代纤维艺术在建筑空间中的追求方向,数十年发展历程中,现代纤维艺术的造型完成了从传统的依附墙面存在、到浮雕半浮雕效果、再到对空间的掌控与占领的过程。如今的现代纤维艺术家越发重视发掘各种纤维艺术作品的多元空间形态的潜能,以最佳的姿态完成对创作理念的外在表达。

二、现代纤维艺术的审美特质具有表现性的一面。

艺术作品创作的再现与表现都是艺术的属性,而在现代纤维艺术中,因其材质和技法所限,更大程度上倾向于表现性的一面。艺术作品向来都是艺术家对于世界、生命、社会现象等的观察和体悟的反应,纤维艺术家们将生活中的遇见、将与材料的对话、将心灵的絮语在作品中予以表现,以宏观或微观的视角、以具象或抽象的形式、以色彩与节奏、以构图与样式、将观念、认识、想象、隐喻等多种元素和思想融入创作,表达自己的主观精神体验。纤维艺术家们在创作的过程中始终注重探索现代纤维艺术艺在审美形式创造上的各种可能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其艺术形式和语言媒介的表现潜力,进而实现作品的内涵表现。艺术家对作品表现性的实现多种多样,有的通过主题来予以表现,有的通过造型与图形的符号象征来表现,有的通过对材料的解构与重组表现,如施慧的系列作品,由宣纸纸浆塑造的《凝风》《飘》《假的山》《本草纲目》《老墙》,以白色纸浆质料与色彩的素朴完成其作品优雅、疏离表象下的厚重文脉与独特的审美。

三、现代纤维艺术的审美特质存在实验性的特点。

英国当代艺术史家贡布里希(E.H.Gombrich)在《艺术的故事》中对于20世纪前卫艺术的评价认为其主要特征在于实验性。其实任何时代艺术的发展都离不开艺术家的大胆实验创新,作为当代艺术的一个门类,现代纤维艺术成长和发展的艺术环境是多元发展的艺术氛围与兼容并蓄的社会环境,经历了抽象表现主义,波普艺术,大地艺术,观念艺术,行为艺术,新表现主义,新达达主义,媒介艺术等等各种艺术流派与艺术思潮的洗礼冲击,艺术家的创作和探索的空间得以大大扩展,他们在材料、技法、空间造型上不断超越,呈现一种自由的实验性状态。艺术家们不再固守传统纤维艺术的表现形式与内容,而是解构现代纤维艺术的概念,对材料、技法、呈现状态等予以全方位的实验探索,以各种方式探索纤维艺术语言和空间表现的深度和广度,多方位多层次的挖掘表现的种种可能。如在空间造型上,有些艺术家如中国的梁绍基、拉托维亚的派特瑞斯•塞德斯等艺术家将纤维艺术与装置概念相结合,有些将纤维艺术与影像媒介结合,在声、光、电的综合演绎下呈现出多维的视觉效果。

四、现代纤维艺术还具有文化性的审美特质。

现代纤维艺术的文化性体现在对文化的记载与传承。文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纤维艺术形态从诞生之日起就承载着文化的内涵。以中国为例,在遥远的夏、商、周时代,麻、毛、丝等织物原料已经大量使用,技术方面,纺,织,绣,染,缫等技术有所发展,于是逐渐产生了早期以织绣为主的纤维艺术的发展。甲骨文中已经有桑、麻、丝、蚕、帛、衣、裘、巾等文字的出现,可见自古代开始,纤维艺术的发展和文化的渊源已然密不可分。追溯历史的脚步,从中世纪欧洲教堂壁挂作品浓郁的宗教氛围中,从古波斯地毯繁密装饰的纹样中,从巴黎高比林壁挂中心,法国奥比松壁挂中心精美挂毯油画般细腻的光影中……纤维艺术发展到今天,不可否认仍然是建立在对传统纤维艺术基础上的继承和发展,从中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认知:纤维艺术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中,不仅仅是技艺的沿迭与发展,更深层面是在于对人类文明的记录与传承。

篇2

(一)审美特点

现代纤维艺术通过其自身独有的材料质地以及富有个性的表现特征,形成了其他艺术所无法具有的审美特点。这样的审美特点也就是通过纤维艺术的材质、色泽、形态、机理等因素在空间构成的完善性,透过视觉表达,通过人的审美标准来完成。

1.材料美

物体外形是通过其基本特点结合而成,先要取决于运用材料的差别,其次为表现形式的差别。纤维艺术的材料大多是通过动植物纤维材料、人造纤维以及实物材料所构成。所有材料都具备了各自的物理属性,通过人的感觉器官变成各自的心理感应,材质之间的物理特性的差别通过艺术家的处理后可以发生不同的美感体现,金属材质形成的空间环境让人感受到纯净感;木石材质为人们提供质朴的亲近感;织物为人们打造温馨随和感;人造纤维由于具备了弹性光亮之美,不仅可以具有柔韧的共性美,还具有不同质感的个性美。材料自然属性的不同,令艺术家在创作中变为视觉方面美的心理感应,透过适当的艺术表现,为材料的审美价值赋予特殊的意义,进而引发了及其丰富的心理效应。

2.形态美

形态美是由于物体形态在外表上给人以和谐的视觉体会。形态包含了外部形态和内部形态,外部形态指的是空间特点,通常泛指形态的外表,也就是人们所观察到的外部状态。内部形态体现出形态里各部分相互间界限的形态,也就是结构形态。外部形态和内部形态属于局部和总体、背景和前景的关系,两者相互衬托,其之间的张力在相互作用里实现平衡。外部形态的轮廓能够体现出内部形态的结构轮廓。材料质地的不同,可以转变外部及内部结构轮廓线的质感,进而丰富形态在视觉方面的美,例如竹、藤等纤维类,其一同具备的弹性张力由于外形和馁形的结构结合,构成相对鲜明的结构轮廓,从而产生了挺拔利落的形态美。质地柔和的麻、棉、毛等纤维,每个人的柔软属性对于编织不同的交织里构成了任意张力结构轮廓,以此体现出柔美和谐的形态美。对于软硬兼施的材料来讲,它对比的张力对于其他部分形态之间的表现属于曲直刚柔的形态美。

3.肌理美

纤维材料由于质感的差别,才可以进行人为加工处理,引发了一些具有历史性的美的视觉体会———肌理。这也是此类肌理美缔造的纤维艺术碰触空间。其一,肌理美属于视觉形态。其具备的物质倾向性张力在各自组织结构里的穿行延展属于打造肌理美的表现方式,而且还会对人们在心理方面有所影响,视觉形态在肌理方面的体会以及材料构成的富有内涵的心里体会。其二,肌理美的不同质量感。其与颜色、光影、形式以及关联方面和人们的心理体会融为一体的美感,一类有别于屋里定义方面的质量。色泽暗淡、反光、表面皮肤粗糙,构成严重的心理障碍。

4.色彩美

色彩美的缔造应当是通过美感体会为根本,将创造总体空间色泽的审美内心需求以及和谐色调空间为己任。现代艺术在色彩美方面,是透过纤维艺术本身的色泽体现以及纤维艺术体现来完成不同层面的和谐。

5.空间美

纤维艺术作品不论是二维还是三维空间状态,其状态、色泽、肌理等都与周遭空间的因素产生联系,艺术家一定对此进行平衡,且令人们在视觉的心理方面引发审美联想,如此才可以最终完成总体空间美。

6.表层审美

其特点为对形式美伊苏的结合体会,包含了人们对纤维艺术作品的视觉形态在形、光、肌理、色泽等视觉因素方面的初步判断与基本体会。现代纤维艺术则通过自身的材质肌理以及特有的个性所体现的形式,结合成为艺术的审美特性。

7.深层审美

不论是现代室内设计还是纤维艺术,都对人们的心理造成影响,这样文化系统包含了人们对文脉的认同感,以及城市环境的连续性以及渗透性,或者将民族性、地域性、时代性的特征展现出来。

(二)空间媒介特点

相关人士层为现代室内设计给予了一个定义,建筑空间属于一个穿越了经济过程,也就是四处走动且改变位置,在相继的空间发展里的作用,透过感受运动的顺序逐步获得激烈的感受其通过纤维材料为媒介,构造的物质体现以及精神体现。

二、纤维艺术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现代纤维艺术身为室内设计的主要构成内容,在室内环境里具有非常关键的地位,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令空间更为丰富,还可以和建筑内部空间的照明、颜色、材质构成一个琐碎的,并且可以同建筑内部空间的材质、色彩以及照明相结合,让人们的艺术氛围与建筑设计里相结合,进而令建筑内部环境更为温暖,并缔造出较为丰富的人性空间。由于审美情趣的持续提高,纤维艺术逐渐被人们所关注,纤维艺术品多余空间环境的束缚有着较大的作用。纤维艺术品由于材质丰富、色泽鲜艳,且建筑用材大部分构成了明显的对比。不论是平面还是例题,都能够更加人性化,打造出丰富多彩的人生。纤维艺术品通过软性材料进行硬性控制,再次打造建筑空间里的人文形象,且不忘填补人们在精神方面的需求,形象且活泼的色泽,令温暖的人性化艺术氛围与室内空间有效结合。

篇3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化工工艺里有着较大的危险性,因此对化工工艺设计实施识别与控制是化工企业安全保障的基础。当前我国的项目识别和控制己经使用和完善了数年,达到了较为利学健全的体系与模式,然而在化工工艺设计的安全识别里,尚未出现一致的识别控制方法。

一、化工工艺设计简述

从理论上分析,化工工艺设计分为不同的类别,主要有概念设计、中试设计、基础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等。它们在化工工艺的实践中分别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理论上而言,工艺流程图是根据根据工艺计算绘制而成的,将其参数传给设备专业,将其有关控制方面的参数传给自控专业仪表进行选型,进而完成最初的设备布置图,交由管道部门进行管道配置,并制出管道布置图纸,这就是化工工艺设计的主要内容。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化工设计人员必须贯彻落实化工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精神,尤其是在细节方面。不仅要做到符合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精神,还要灵活运用到实际中,不对生产造成影响,最终达到安全、高效的生产运转。化工材料根据不同的危险程度,共分为五级,这是由化工产品自身的性质和数量所决定的,并以此危险程度来确定防火间距和防爆等级等内容。 因此,化工生产中,安全永远是第一位。

二、化工工艺设计的安全识别控制现状

1、化工设备的危险识别控制

因为化工设备里蕴含着一定的危险因素,各国的研究单位都对化工设备里的腐蚀、易燃、毒性等危险性的识别进行了许多研究,因为定量计算来鉴定危险程度的方法,能够对化工设备的危险性做出直观的分级,因此它受到了较大的普及与应用。

2、安全防护设施的安全性能

化工工艺实际在进行实际操作时,往往会有违背正常运转状态的问题,比如造成高温、气压过高的情况。在实施安全识别时,都着重注意安全防护措施,比如排泄阀、隔离带、通风口、防护服等设备的配置。这也是化工工艺的最后一道危险控制屏障。

3、逆向工程被广泛地应用到新产品的开发中

当前的化工工艺,如设计、仿制、质量分析检测等众多领域。逆向工程有着很多的优点。例如,它能够缩短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周期,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降低企业开发新产品的成木与风险;加快产品的造型和系列化的设计。在实际应用领域中,逆向工程在化工产品制造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因此,安全危险的识别与控制要关注逆向工程这一块。

三、加强化工工艺设计安全控制的措施

1、设计人员必须要充分了解各种原材料的性质

根据所使用的物料、中间产品、副产品及产成品的危险特性,设计安全措施。按照国家标准《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的分类和国家安监总局编制的《危险化学品名录》规定,把危险化学品分为类,包括:①爆炸品②易燃气体和有毒气体③易燃液体④易燃固体、自然物品和遇湿自燃物品⑤氧化剂及有机过氧化物⑥有⑦放射性物品⑧腐蚀品。每一种有其主要的危险特性,但也有一此同时具有两种危险特性,如:氨气,既是有毒气体,有时易燃易爆气体。浓硝酸,既是腐蚀品,又是强氧化剂,等等,设计人员必须全面掌握它们的危险性。在设计中,必须准确掌握每一种化学品的危险特性}技术参数,并用于设计,如易燃气体和易燃液体的挥发性气体,要掌握它的爆炸极限值,在工艺上,使得其生产在爆炸极限值范围外面来生产,如甲醇蒸汽的爆炸极限值为6%-44%,当我们使用甲醇为原料进行生产时,就必须在6%以下的浓度,或44%以上浓度进行生产,否则,很容易产生爆炸。而对易燃液体,就必须掌握它的闪点和自燃点(自燃温度);对有就必须掌握它的最低容许浓度和接触限值等。

2、根据不同化学反应类型,加强对化工工艺路线各个环节的安全设计

化工产品生产上具有连续性,整个工艺路线是一个系统,对这个复杂的系统来说,该工艺路线上的各个环节的安全控制都是非常必要的,任何一个环节发生了设备故障,都会影响整个生产路线,使其发生中断甚至破坏。因此,为了保证工艺路线的安全性。必须要做到以下两点:

2.1坚持本质安全的理念,在工艺选择中,尽量采用低危险性的物料和反应方一式,选择最为安全的工艺路线。化工工艺设计时往往有多条路线供选择,在路线选择时,(一)选择使用危险化学品最少的那条工艺路线,这样就可以提高其安全性和可靠性。比如,由FeCl2生成FeCI3,的工艺,可以有两条路线,一条是FeCl2+C12->FeCl2,另一个工艺是FeCl2+O2->FeCI3,,前一个工艺使用到剧毒的氯气,而后一个则用氧气,大大提高了安全性;(二)选择最安全的反应合成工艺,如在选择聚合工艺时,可以有溶液聚合,熔融聚合,悬浮聚合、水性乳液聚合等方一式。为了安全,就应该尽量选择悬浮聚合和乳液聚合的反应方一式。

2.2要加大对该工艺路线上各环节的安全设计。包括投料配比,投料速度,搅拌速度,加热温度、速度,引发剂加人,反应时间控制,冷却系统、泄压装置、紧急卸料、尾气排放处理、反应终止剂紧急加人系统等等,都要考虑周全。

3、对化工工艺反应装置的选择和安全设计

化工产品生产,有很多反应类型,如置换反应、取代反应、裂解、聚合、氧化、还原、缩合反应等等,每一种反应都有不同的特性,有此是放热反应、有此是吸热反应,有此需要引发剂,有此需要催化剂,有此反应较慢,有此反应非常激烈,每一种化学反应,要使其处于可控状态,防止出现因反应不可控而造成超温、超压、甚至化学爆炸的情况。因此反应装置的选择,应根据不同反应类型的特点,设计或选择不同的生产装置。同时,反应装置类型也很多,如:按物料的投料流程可以分为间歇式或连续式,按反应器自身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形式,如管式反应器、塔式反应器等。这此反应器可以满足不同的化学反应需求。在反应装置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整个生产工艺的适应性和安全性,要选择合适的反应器类型。其次,反应装置的设计,在化学反应器设计时必须要充分考虑不同化学物质的反应条件。特别是对一此反应速快、放热量大的反应器的设置,要在设计上充分考虑避免反应失控的问题,为此,需要有紧急冷却系统、反应终止系统,同时,还可以采取保护措施来控制反应,比如在聚合反应生产中,在物料内加人一此阻聚剂,这样就可以达到抑制反应速度的目的,此外,可以通过正压操作来达到阻止外部空气进人设备内部的目的,避免反应策内发生燃烧、爆炸。对于一此高温高压反应的装置,应做好高压容器结构的安全设计,化工工艺设计中,高压容器的安全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必须要保证高压容器的结构强度和结构的严密性,其次,要做好泄压安全措施,设置安全阀、爆破片、紧急排放系统、回收系统等。避免压力容器发生爆炸。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化工工艺设计来说,本质安全的理念是前提。对物料、产成品理化特性的掌握,对反应工艺特点、危险性的熟识是关键,同时,还要熟识化工工艺安全技术措施,了解及采用现代化的控制技术。此外,化工工艺设计,还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按照国家和行业相关的技术标准和企业的生产要求进行设计,并在设计方一案完成后对其进行反复的审查和实验验证,才能够及时发现设计中可能存在的缺陷,做到工艺设计安全。

参考文献

篇4

古希腊人对美神、爱神的称呼是阿弗罗蒂忒,到了罗马就被改成了维纳斯,维纳斯是西方艺术家钟爱的表现对象,从古希腊到今天,艺术家们创造了不计其数的维纳斯形象,这些形象成为西方图像世界源远流长的经典之一。维纳斯在西方艺术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对维纳斯现象研究的必要性。

在艺术史中被冠以维纳斯名称的作品,实际上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专指维纳斯女神。在这一类作品中,艺术家常常会给出维纳斯的标志之物,以确定女神的身份。例如,维纳斯常常会与大海、海豚、贝壳、鸽子、麻雀、天鹅、镜子、苹果(要与夏娃区分)联系在一起。在大英博物馆所藏的陶器中,有一件公元前470年的作品,被命名为《骑鸟飞翔的维纳斯》。尽管该女性是着衣的,但因她所骑的鸟是天鹅,所以,她的身份就被确认是维纳斯了。除了这些标志之物,维纳斯的同伴也有助于确定维纳斯的身份。当与女性在一起的男性佩戴铠甲,则这件艺术品极有可能是描绘维纳斯与战神马尔斯的故事,如波提切利所绘《维纳斯与马尔斯》;如果该男性是猎人装扮,或伴随猎狗,作品则可能是在描述维纳斯与阿东尼斯的故事,如卢本斯所绘《维纳斯与阿东尼斯》;此外,手持金苹果的帕里斯王子、半人半羊的潘神、带金箭的丘比特,都有助于判断维纳斯的身份。

第二类以维纳斯命名的作品并不专指维纳斯女神,而指一切美丽的女性。因为维纳斯异常美貌,令奥林匹斯山上的众神为之赞叹,她就被奉为专司美与爱的女神。其后,在帕里斯王子的审判中,她获得了献给最美丽女神的金苹果。因此,在艺术史中,维纳斯可以指所有一切美丽的女性,尤其是指女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看到原始艺术中的女被称之以维纳斯,例如《维冷多夫的维纳斯》《洛塞尔维纳斯》,尽管以今人的眼光看她们并不美,但是因为这些雕刻与原始人的美和生殖的观念联系在一起,所以,它们被命名为维纳斯。同样古希腊的一些女性雕刻也被命名为维纳斯,例如著名的《米洛的维纳斯》,在其出土的时候,并没有任何线索表明她就是维纳斯女神,但人们最终将她命名为维纳斯,进而推测她的断臂可能手持金苹果(维纳斯女神的标志之一)。同样的情况数不胜数,尽管提香的名作《乌尔宾诺的维纳斯》在订购单上的名字是《的女人》,但最终她也被冠以维纳斯之名。因此,在西方艺术史中,如果一件作品所表现的女不能被证明身份,则她就可以被命名为维纳斯。这种广义指称情况使得维纳斯现象越来越复杂,以至于维纳斯在人们的研究中,可以泛指一切女性,而不管该女性是猎神狄安娜,还是普通女性,例如肯尼斯·克拉克在其著作《艺术》中的做法。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以维纳斯命名的作品,并不一定都在表现维纳斯,而且诸多表现维纳斯女神的作品同时还带来一个问题:在一些作品中,维纳斯端庄宁静,宛如温柔纯洁的处女,例如威尼斯画家乔尔乔纳创作的《入睡的维纳斯》等。而在另外一些作品中,维纳斯的形象与的放纵联系在一起,如1597年罗马法尔内赛宫壁画中有一幅作品,描绘了战神马尔斯替维纳斯脱鞋的情景;卢本斯在《维纳斯与阿东尼斯》中,描绘了维纳斯向阿东尼斯求爱的情景。这些作品中的维纳斯都远离了作为女神的端庄形象。在希腊的神话中,维纳斯也是极为美丽但却缺乏节制的形象,她有自己的丈夫火神赫费斯托斯,但却与其他的神韵事不断,甚至爱上凡间美少年。端庄的维纳斯与美联系更为紧密,可以说她是作为美神的维纳斯,努力不引起观者的欲望;放纵的维纳斯则更多地试图激起欲望,相应地可以称之为作为爱神的维纳斯。其实,维纳斯具有爱神与美神的双重身份源自古希腊人赋予她的诞生方式。也就是说,维纳斯的诞生就反映着古希腊人关于美与性的观念,最终这种观念也有力地影响了西方艺术家对美的表现方式。

在古希腊神话中,维纳斯的父亲是天神,其妻协同儿子割下其生殖器,抛入大海,在溅起的浪花中,升起了维纳斯。维纳斯的诞生说明,古代希腊人认为美感的出现与望的满足有极大的关系。这种观点并非只有古希腊人有,同样的观点还有来自20世纪的精神分析学。弗洛伊德指出:“唯一可以肯定的是美是性感情(sexualfeeling)领域的派生物,对美的热爱是目的受到控制的冲动的最好例子,‘美’和‘吸引’最初都是性对象的特性。”直到今天,在西方社会风俗中,称赞一个女人美的最好的词语还是“性感”。进一步,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同样作为美的事物,艺术家表现的美丽的花朵、自然界不会被冠以维纳斯的名称,而的女性形象却能够约定俗成地被称为维纳斯。

维纳斯的诞生方式展示了在美与望之间的紧密联系,这也使得维纳斯有作为美神的神圣高尚的一面,也有作为爱神的凡俗的一面。也正因为如此,早在古希腊,柏拉图就指出了这一点,他认为:“维纳斯的神性,上起苍天和宇宙之间的清澄世界,下至、邪恶等人类的本能所一起的各种激动,可谓兼容并蓄、无所不包。”同时,他又指出了,世界上存在两个维纳斯,神圣的维纳斯是天神的女儿,没有母亲,她是神圣的、理念的和精神的美的象征(指维纳斯是天神的部分身体器官化成);另一个维纳斯则是男女神结合的产物,是世间的、感性的和官能的美的象征(指天神的生殖器坠入水中,象征天神与大洋女神的结合)。两个维纳斯的观念、美与欲望交织的审美在事实上影响着西方艺术家的创作。如此,我们不难解释,为什么在艺术史中存在两个截然不同的维纳斯形象,原因就在于维纳斯的诞生就说明了美从来就不会单独存在,她紧密地联系于人类的欲望,艺术家可以选择作为美神的维纳斯,也可以选择作为爱神的维纳斯,但是,两者总在相互纠缠,就如肯尼斯·克拉克所言,波提切利的维纳斯“源于透明的、永恒的思想的海洋之中”,但仍有沁人心脾的性感气质;卢本斯丰腴的维纳斯仍然追求着思想。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企业劳动组织员工

一、企业劳动组织方式的变革,要求员工必须向知识型技能型转变

进入21世纪,人类正迈入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也呈现出一系列的特征。企业的生产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建立在泰罗科学治理原则基础之上的、以增加物质财富为最终目的的大批量生产方式,正在被以精益生产和灵敏制造为代表的灵活多变、适应性强、个性化的柔性生产方式所取代;相对于传统工业的金字塔型组织治理模式,精益生产方式条件下的企业是一种扁平化的组织,企业的每一个体都是创造性的个体。为此,企业要求每一个员工都必须由传统的简单操作的劳动密集型向现代企业所要求的知识型技能性转变。因为:1、劳动者操作的机床设备和生产的产品的科技含量,在不断提升,其变化提升之快在一些领域已达到日新月异的程度,这对劳动者的素质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劳动者必须与时俱进,迅速跟上形势,实现由一般的劳动操作向知识型技能型的操作转变。2、企业的组织形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由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过去粗放型的简单操作的企业组织形式,早已向着集约的技术密集型的企业组织形式过渡。企业集团化结成了紧密合作的伙伴关系和并行关系,其组织结构属于网络结构,企业不但是良好的经济组织,而且是一个良好的学习组织。这种学习型组织以建设学习型企业和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员工代替了传统的企业和员工。3、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每个人都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每个人都需要具备创业、解决问题和自我创新的技能。而这种人,实际上就是知识型技能型的人才。当前,为提高生产效率,加快企业发展,企业大量引进先进设备,如自动化生产线、数控机床等,使员工的工作性质从以体力操作劳动为主转向以知识、信息处理及脑力劳动为主;工作范围也在不断拓宽,专业间业务交叉,人员间的多方面的协作,也更需要员工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因此,企业劳动组织的变革,要求员工必须向知识型技能型转变。

二、对技能型员工和培养技能型员工的正确认识

技能是指运用知识和经验去完成某一活动的行为能力,一般表现为实际的操作技术。技能是实践训练的结果。企业一般把熟练掌握一定操作技能的人员统称为技能型人才,把掌握一定技术能力或从事相关技术工作的熟练工人称为技术工人,而技术工人作为技能型人才的基础,在基层班组中占有很大比例,技能型人才与技术工人相比,除了具备更丰富的生产操作经验和事故处理能力,能独立解决有一定难度的生产技术问题,还要能够组织或作为骨干积极开展班组技术革新活动。技能型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人力资源之一,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般意识中,技术工人的身份仅仅是工人,其作业的技术含量普遍较低,故而其待遇较差,也很容易受企业改革改制的冲击。而知识型、技能型工人则不然,比如在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熟练的数控工和模具工,常常被企业重金招聘,而且不少企业重金也难以招聘到,由于技能型工人比较紧缺,所以才有了企业对技能型员工的呼唤。

三、培养技能型员工的措施

培养技能型员工要结合不同班组所担负的科研生产任务及自身特点,找准切入点,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杜绝形式主义,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长计划、短安排,有序推进,把着力点放在提升员工的理论水平、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上。

1、强化理论学习。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员工技能培训中最基础又是最重要的环节,只有理论上首先弄懂,才有实际操作技能提高的基础。因此,搞好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对技能型员工基本素质的提高,对员工在今后实际生产活动中运用理论,对实际技能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2、抓好岗位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是员工完成实际任务的能力,要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的原则,针对性地开展培训。这是一项既需要细心耐心,又必须严密组织的系统工程。为了做好这项工作,企业培训部门应对所有技能性岗位展开培训需求调查,认真分析分类,力争做到技能岗位员工的操作能力、技术水平以及存在的薄弱环节有较清楚全面的了解,有针对性地制定企业员工系统的培训计划。

3、充分发挥技术骨干的传帮带作用。班组里工作多年的老同志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要充分利用导师带徒这一机制,为进入班组的新员工选配技术过硬、素质优秀的技术骨干做师傅。通过一对一培训,使他们迅速成长起来。为了使新员工尽快掌握工作技术。

篇6

身体转向是西方哲学的一个特定时期的特征。科技伦理同样必须关注到这一转向,将身体作为伦理分析的焦点。我们知道,一直以来人类操劳于身体。理解身体与改变身体就成为主要的问题所在。特别是现代科学与技术的时期,生物学理论以及生物技术的发展更使得身体的问题被作为焦点呈现出来。

一、理论与技术的进展

以70年代为界限,20世纪经历了从科学理论革命向技术革命的转变。单以生物学领域来看,这种情况就很明显。众所周知,生物学理论中的标志性成果是dna的革命。历史上这项理论几乎已经被人所遗忘,“今天我们对dna太熟识了,往往忘记了直至1960年,这基因密码才被发现——这种发现不单单革命性地改变了应用生物学,也影响了理论生物学。它为如下问题提供了新的答案:什么是生命?什么使生物与非生物不同?生命是怎样来的?”在取得技术上的突破之前,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成为一个难题。但是,因为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染色体自我复制的成果,使得dna问题又重新被提了出来。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点,我们从dna理论革命本身开始分析。

遗传是生命个体的重要现象。dna理论之前,解释这一现象的理论是蛋白质(protein)决定了遗传。但是20世纪40年代的生物实验开始表明,遗传的物质基础是核酸(nucleic acids)而非蛋白质。20世纪40年代,oswald avery实验指出,遗传的化学根基并非蛋白质而是核酸——更精确地说是脱氧核酸——今天所谓的dna。但是当时人们并非完全相信这一点。“诺贝尔奖得主生理学家george bea—dle说,在那个时代‘人们认为dna是一种单调的聚合物,内含四种核苷酸,此四个排列不断地重复,另一位诺贝尔奖得主max delbruck更进一步说,‘当时人们以为dna为一种愚蠢的东西’,且太过愚蠢而无法成为活的细胞内复杂的蛋白质的指南。”不久这种观念被完全纠正过来。“这是一种革命性的发现,有人以此与物理学上的相对论和量子论相比。其实这两次革命是相连的,因为物理上有薛定谔首次提倡密码的观念。”

通过生物学史我们可以知道,1939年人类发现了端粒,1997年完全揭示了端粒的作用。1953人类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20世纪40年代,生物学家所面临的问题是解决dna自我复制的同一性。但是由于dna观念、dna与端粒酶之间的关系等问题没有被完全澄清,自我复制现象依然是使用“蛋白质”这一概念来表达。当时一个主要的表达是“如何确定复制传递过程中的蛋白质分子还是蛋白质分子”。这甚至演变成为一个有趣的哲学问题。michael a.simon认为,“一定要有些‘非,蛋白质的分子来确定‘是’的蛋白质的分子。”可以看出这个问题在当时没有办法解决。没有解决的原因首先是理论表述的错误,是“dna的自我复制”,而非“蛋白质的自我复制”,所以原有的表述首先是一个假问题;其次是技术手段的限制,使得自我复制问题无法解决。

有意思的是,经过60年,这一问题得到了解决。我们可以从2009年的诺贝尔生物学或医学奖成果看清这个问题。此次获得者是三位美国科学家伊丽莎白一布赖克本(elizabeth h.blackburn)、卡罗尔一格雷德(carol w.greider)和杰克一绍斯塔克(jackw.szostak)。他们的主要成就是“染色体如何受到端粒和端粒酶的保护”。f.莱克本和绍斯塔克发现,端粒中有一个特定的dna序列保护染色体不被降解,而布莱克本和格雷德则鉴别出了端粒酶。这一成果解决的是染色体自我复制的同一性问题。

事实上这一成就有效地回答了dna自我复制同一性的问题。随着认识的进步,dna与染色体之间的关系被进一步澄清,人们发现,dna的复制即为染色体的复制。dna像链条样螺旋组合后形成染色体,当复制时,染色体解螺旋形成dna链,进行半保留复制。于是问题就发生了转化,dna自我复制的同一性问题就可以看作染色体自我复制的同一性问题。但是,染色体自我复制的同一性问题却没有解决,恰恰是2009年诺贝尔奖成果表明:端粒酶与染色体自我复制同一性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这一理论认识的突破使得dna复制的同一性问题解决成为可能。我们都知道,染色体(chromosome)是dna的载体,每个染色体只有一个dna分子。亲代将遗传基因[dna]以染色体的形式传给子代。“载体”意味着属性与实体之间的关系。如石头是白色的,那么白色的属性依附于石头这一载体;另外对于有机体来说,功能也是依附于有机体这一载体的。

所以,我们可以推断,既然染色体这一载体在自我复制过程中的同一性得到了保证,那么其被承载的dna自我复制的同一性也就相应得到了保证。

我们知道,基因是“具有遗传讯息的dna片段”。这意味着发现dna就有了发现基因的可能性。当人们能够确定“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也就揭开了生命之谜。所以说,仅仅是dna概念的确立,把握生命只是一种理论上的可能性。基因概念的确立使得人们相信,生命自身的秘密已经敞开,理论上的可能性成为了现实性。随着生物技术的改进,人类改进生命成为了可能。“基因被改变的生物可以是任何生物:微生物、植物、动物或细胞。对于一个完整的生物,人们或者改变它的细胞结构,或者介入它的胚胎组织;简单地说,改变一小段基因序列就能得到一个基因被改变的生物。”

生物技术上的发展使得理论得以进一步拓展,使得人们对于身体的认识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克隆技术就是最成功的应用。但是,如果认为生物技术以单独的路径发展,那就会失去洞察问题的机会。20世纪后半叶的技术的各个分支领域不断地加以整合,这种整合极大地引起了不同领域的关注。2000年以后,一种极具革命性前景的由不同分支技术领域整合而来的技术集合体——会聚技术——出现了。

2001年会聚技术概念被提出,2004年与会聚技术相关的会聚技术律师协会(ctba)宣告成立。此外,这一技术领域的问题在国际国内哲学界也引起了关注。2009年7月在荷兰特温特大学(twenteuniversity)召开的国际技术哲学学会第16届年会 中,会聚技术(converging technologies)被作为会议的主题,受到了各个国家哲学家的关注,如德国的attain grunwald、荷兰的philip brey和peter—paulverbeek等。

这些理论和技术上的突破为人类自身带来了诸多问题,身体就是一个明显的领域。那么以身体为焦点,现代技术为人类自身带来了怎样的问题呢?在具体分析之前,首先需要对身体的相关形式给予分析。

二、焦点中身体的形式及问题

物质身体、文化身体和技术身体代表着人类身体的三种不同类型。“身体一,肉身意义上的身体,我们把自身经历为具有运动感、知觉性、情绪性的在世存在物。身体二,社会文化意义上的身体,我们把自身经历为在社会性、文化性的内部建构起来的。如文化、性别、政治等等身体。身体三,是由技术建构起来的身体。我们的身体体验是对于技术建构起来的身体的体验。技术与身体之间的关系从此透明了起来。从这里可以看出,伊德给予我们的是对于技术的一种理解,一种关于技术与身体的描述。”我们从这三种身体类型可以看到不同程度的问题。

物质身体,肉身意义上的身体。整个哲学史给予我们的观念是,相比精神而言,肉身所具有的缺陷性和有限性。

从身体结构来看,身体的结构使得身体与疾病相伴随。“在我们这个设计得十分精巧的身体上,为什么还留下这么多的弱点使得我们要遭受疾病的痛苦?自然选择的进化过程既然能够塑造出像眼球、心脏、大脑这样精致灵巧的器官,又为什么没有安排好预防近视、心肌梗塞和老年痴呆这类疾病的措施?……”各种医学理论都在解释着为什么身体会生病以及某种疾病的发生机理,这些都显示了身体的一个缺陷,精巧的设计与缺陷的设计。

从身体功能来看,人类身体很多方面无法与动物相比,我们的身体注定有着众多缺陷。如人类的视力比起鹰的眼睛来说,要差很多;人类的嗅觉,比起狗来,要逊色许多;人类奔跑的速度,远比猎豹差。这就是上天注定的人类肉体所具有的局限。技术哲学中一个古老的故事就指出了人类肉体的局限与技术起源的关系。肉体的时间性相比精神的无时间性是非常明显的。

从身体本身来看,身体会产生畸形、会衰老,这已经成为身体的必然规律。畸形是人类肉体的一大特征。在传统社会下,以宽容或者另样的态度来对待这种畸形,形貌与精神的反差经常成为文化所凸显的现象。在

1,不断弥补缺陷身体走向完好

我们所拥有的物质身体具有这样那样的缺陷,这成为我们的负担。相比之下,精神似乎更具有永恒性。但是人们并不满足于此,他们总是想方设法通过技术来改变这一切。我们可以看看人们如何通过弥补物质身体的缺陷从而使得自身走向完好的。

先天的缺陷表现为身体的畸形。现代社会把畸形看做是需要改变的事情,甚至当作娱乐的对象。“对于人类来说,这种情况从较温和的例子,如从一只手有六七个或甚至更多手指的畸形到严重缺陷如 独眼畸形(只有一只眼睛)都有发生,在过去的几百年里这些畸形往往作为主要的吸引形式被用于残忍的和剥削的奇异表演中。”于是改变畸形成为必然的选择。如六指就可以通过截除手术来截除,以符合正常的五指。

后天的缺陷有两种表现形式。第一种形式是身体残疾。因为某种原因结果身体上出现了残疾。如因为不注意卫生用眼,使得近视眼产生。如遭遇车祸,使得身体断腿、断胳膊等。面对物质身体所存在的缺陷与不足,通过技术手段来弥补和改善就成为一条选择了。借助生物医学技术,人类弥补着自身的缺陷,如近视眼的治疗与义肢的安装。佩戴眼镜应该是“矫正”人的视力,原则上属于治疗。这样做的目的使得人的视力达到一般正常人的水平1.0。老年人可以利用老花眼看清近距离的东西,等等。另外,假肢技术的发展使得更先进的假肢成为人们的更多选择,这些肢体可以随意地装卸,如同助听器一样。更有甚者,假肢技术会产生超乎一般人想象的影响。“刀锋战士”——南非残疾青年奥斯卡·皮斯特瑞斯——拥有的假肢更影响到了奥运会比赛章程的修改。

第二种形式是文化上导致的缺陷。每一个社会都有不同的审美观。单眼皮在流行的双眼皮社会时尚看来,就是不美;丰满在崇尚纤细的社会中也是不美。所以,这种文化使得原本完好的身体看起来是缺陷,需要通过技术手段来整形。

于是,我们看到,现代医学技术已经完全能够弥补身体的缺陷,如矫正畸形、治疗残疾、美化不足。尽管这种改变的初衷是很好的,但是,这种弥补所带来的伦理问题却是前所未有的,仅以法国换脸手术来说,术后病人面对新面孔开始询问“自己是否是谁?”这样的问题。当然,这还是符合我们日常的伦理观念,这种弥补身体缺陷的做法被看做是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表现,其相关的现代技术也得到了肯定。

2,不断提升有限身体走向无限

从身体结构来说,身体表现为有限的。身体的生老病死一直被看做是身体的有限性。我们在前面提到,身体本身存在着衰老问题。面对身体的衰老死亡,人类一直找寻着长生不老的方式。通过外在的药物——长生不老药、丹药——来保证身体的常青,成为古代社会的主要手段。现代社会则通过了解身体结构这一内在的方式找寻到有效的方案。如通过研究身体的构成,就有了改变身体的可能性。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成就是“他们的研究成果揭示,端粒变短,细胞就老化;如果端粒酶活性很高,端粒的长度就能得到保持,细胞的老化就被延缓。”如此,当身体衰老获得了理论上的解释,那么改变这种“趋势”就成为非常可能的事情了。

从身体功能上来说,人类身体的功能表现出极大的有限性。如力量不足、肉体脆弱。面对这种有限性,人类不断寻求一些方法提升这种功能,使得身体的有限功能获得了无限的提升。这一场景在很多美国科幻电影中不断展示出来。如《蜘蛛侠》(2002)、《绿巨人》(2003)等都是反映这样的内容。两部片子中的主人公——彼得一帕克、布鲁斯·班纳——因为某种外在原因——转基因蜘蛛咬伤、伽马射线辐射——使得身体发生了变异。身体的机能获得了无限提升。

在提升有限身体走向无限的过程中,我们会看到不同现代技术的影子。尽管我们上述所说的多是表现在科幻电影中,但是现实中却也有某种科学上的尝试。我们更加关注其中所导致的问题,人类身体的有限性是人作为人所特有的,哲学所揭示出的真理告诉我们,有限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规定性之一,而科学技术的这种改变身体的有限性做法所导致的一个伦理问题就是人是否会成为上帝(一旦人利用不同的技术手段来造就无限身体的时候)?相伴随的问题是这一伦理问题会导致科学家和工程师思想上的困惑。

3,不断修正多元文化身体走向稳定

前面所描述的主要是改变物质身体上所存在的各种问题。表现在文化身体上,问题则有所不同。当然二者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我们可以借助上述关于文化身体的例子来进行分析。

我们知道,女性与男性的区分如果借助物质身体来划分的话,更多是生物学意义上的划分,就是通过性别特征如生殖系统的不同来区分。但是文化意义上的女性、男性则是通过不同的文化观念来划分。如传统社会中女性应该拥有温柔、体贴、贤惠、美丽的特征;而男性则应该拥有果断、粗犷、刚强等特征;但是,现代社会则不同,传统女性男性所拥有的特征不再被保留,一种表达后现代的中性特征混淆着男女之间的界限。如此,物质身体无法成为决定文化身体的根本因素。所以才出现拥有女性身体的人却有着男性的文化特征,而拥有男性身体的人却有着女性的文化特征。同性恋即是一种明显的表现。无疑,这会导致社会的问题。

面对这种情况,人类借助两种方式调整着自身:观念上和身体上。前者是通过观念上的改变,使得观念更符合身体的自然属性,如通过心理咨询使得性别倒错得到纠正;后者则是通过身体的改变使得身体更符合观念的属性,如通过现代医学技术改变身体结构,使得这一倒错得以纠正。总之通过不同的方式,人类不断修正着多元的文化身体,从而保证了伦理观念的稳定、保证了社会的稳定。

4,不断摆脱虚幻技术身体走向自身

技术身体所存在的问题是新的。我们可以通过美国哲学家唐娜·哈拉维看出这一点,她曾经指出过,“通讯技术和生物技术是重新构建我们身体的关键方法。”于是我们都将拥有这样的技术身体。“到20世纪即我们的时代,一个神话时代的晚期,我们都成了怪物,即被理论化、装配化的机器与有机体的混合体。总而言之,我们都是生控体。生控体是我们的本体。”她的“生控体宣言”说出了一个事实,我们已经成为生控体式的存在。这意味着什么?

篇7

埃米尔·诺尔德1867年出身于德国北部的一个农民家庭,17岁进人费伦斯堡的一家雕刻学校学习木雕,后来又在一家工艺美术学院短暂学习。32岁才有机会进人巴黎朱利安美术学院深造,从此走上艺术创作的道路。1906年,诺尔德参加德国表现主义社团“桥社”,成为“桥社”最重要的成员之一。但诺尔德性格孤僻,行事独立,与桥社其他成员的激进表现格格不人,一年多以后又退出了该社团。1913年,诺尔德参加了南太平洋的一支科学考察队,到俄国、中国、朝鲜、日本旅行,并留在南太平洋作画数月。1956年卒。

诺尔德是20世纪初德国表现主义绘画的代表人物,是“桥社”最有才华的成员之一。他的作品构图饱满,画面简洁,造型夸张,色彩强烈,笔触狂放,作品中流露出强烈的宗教意味,或悲悯,或迷狂,或低沉,或激昂,将当时北欧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和普遍蔓延的世纪末情绪渲染得淋漓尽致。

一、何谓绘画中的宗教意味

人类最早的艺术基本都与宗教有关。欧洲艺术在文艺复兴之前,几乎都是以宗教人物或宗教故事为绘画和雕刻艺术创作的题材,艺术家通过艺术手段传播宗教教义,为当时的教会服务。WwW.133229.cOm站在任何一件中世纪绘画或雕刻的面前,立刻能够感受到那种强烈的宗教神秘气氛和宗教情感。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以宗教故事或人物为题材的艺术作品依然占有很大部分。直到17世纪以后,宗教题材的绘画才渐渐被现实题材所代替。但是,后来的一些艺术家,尤其是那些性格内向的,喜欢沉思冥想的艺术家,依旧自觉或不自觉地从作品中表达出宗教式的情感和意味。这种情感以动、静两种形式表现出来,一种是教徒式的宗教迷狂,表现为对某些事物的极端热情或痴迷;另一种则为沉思冥想,悲天悯人的悲枪感受或超自然的心理体验,这种情绪来自于艺术家内心的压抑、痛苦,想寻找一种心理平静或精神寄托。这两种情感反映在绘画当中,我们称之为宗教情感或意味。

北欧的传统绘画中,自中世纪起就开始有了一种表达悲剧感和神秘体验的倾向。从文艺复兴的丢勒、格吕内瓦尔德,到19世纪的佛里德里希、布莱克,及后来的凡高、蒙克、恩索尔、霍德勒,直到诺尔德,他们的作品当中始终贯穿着悲剧色彩。不同的只是有些画家采用内敛的、细腻的、沉稳的艺术表现手法,如弗里德里希的风景画,多数则采用激昂外露,狂放不羁的表现手法,如凡高、蒙克、诺尔德等人的作品。20世纪初的表现主义画家们,继续开掘德国艺术中的悲剧意识,这种悲剧意识一度被称为德意志民族的特征。艺术家们在对当时现状不满或不解的背后,试图去寻找一种能表达现代人内心世界的艺术手法,那就是肆意的表现主义手法,诺尔德就是其中的一位不懈探索者。

二、诺尔德绘画中宗教意味的体现

1.选择宗教题材表达宗教情感

诺尔德于1909年创作的作品《最后的晚餐》是其早期的代表作。这幅画直接选材宗教故事,这是一个曾为众多古典艺术家描绘过的不朽经典题材,最著名的是达芬奇的同名作。而诺尔德的这幅作品与古典大师常用的细腻写实的手法含蓄地描绘这一宗教故事不同,他用极为夸张的表现主义手法来表现。诺尔德将基督与其门徒的形象无限放大,直到挤满整个画面,基督和众门徒的脸上满是忧郁与绝望,用红、黄两种明亮的纯色和暗黑绿色铺满画面,强烈的色彩对比,加上以基督为中心的戏剧性聚光效果,渲染出浓郁的悲剧气氛。

19世纪以后,直接选择宗教题材的画家不多见,而诺尔德却将一个经典的宗教题材作为表现对象,这与画家想要表达的情绪有关。联系当时的社会现状,战争的阴云笼罩下的德国,无望的悲观和狂躁不安是人们的普遍情绪,遁人宗教的世界里,寻求精神的自我解救或许是最好的出路,诺尔德就这样将宗教故事与现实生活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除此之外,诺尔德通过描绘与宗教相关的事物,如基督、传教士、古老的哥特式教堂,及自然景物,如风车、大海、荒野、夜晚的月光等,将人们带人无垠的神秘时空中,引起种种神秘的宗教体验。这些宗教事物和自然景物从德国19世纪浪漫主义风景画中常常可以看到,这种以描绘宗教事物和自然景物传达宗教意味的传统表现手法在诺尔德的作品中得到了继承。

2.通过绘画语言体现宗教精神

在《最后的晚餐》一画的构图中(图1),诺尔德没有采用达芬奇式的将众多人物一字排开的构图方式,置于一个有着强烈透视感的和空间感的画面当中,而是将所有的人物无限放大,挤满整个画面,消除了深度空间和精确透视,巨大的张力似乎要冲破画面,悲愤的情绪因此得到有效释放。

同样的构图手法还反映在另一幅作品《传教士》中。这幅画除了中上悬挂的一幅原始面具外,三个人物几乎占满了画面,一位传教士正对着双膝跪地背着婴儿的部落女人宣讲圣经,或是这位传教士在倾听女人的忏悔。原始面具、传教士、部落女人的画面内容,再加上顶天立地的构图方式,原始和宗教的精神意味在这幅作品中得到了有效的体现。

夸张的造型是诺尔德绘画宗教意味得以体现的另一途径。《传教士》一画,象征宗教的传教士双手紧抱圣经于胸前,几何方形的脸上张大的嘴巴露出满嘴的牙齿,说明他正在滔滔不绝地宣讲教义,虔诚的女教徒双膝跪地呈“之”字形。人物造型采用极其夸张的手法,传教士好似方几何石块的堆砌,或是随手撕纸粘贴而成的,双目、嘴巴、牙齿和胡须随意地勾画而来,墙上的原始面具也是极尽夸张之意,惟有妇女和婴孩的造型稍微严谨一些。夸张的造型手法将教士传教这一宗教事件凸现在观者眼前,观者感受到了画面当中传达出的浓郁的宗教气氛。

作为早期表现主义团体成员之一,诺尔德也擅长于运用色彩和笔触表达情感。《最后的晚餐》、《围着金牛犊的舞蹈》、《狂热舞蹈的孩子们》等作品都是用色彩和笔触表达强烈情感的典范。

《最后的晚餐》里,诺尔德使用了炙热的色彩与狂乱的笔触渲染出画面的宗教气氛。《围着金牛犊的舞蹈》中强烈的黄色与紫色,加上笔触的任意挥洒,表现出舞蹈者动感十足的疯狂跳跃,反复旋转,如醉如痴的癫狂状态,将激越的情绪尽情流淌在画布上。诺尔德曾从凡高、蒙克和恩索尔等表现主义先驱那里继承了用色彩和笔触表达情感的手法。与“桥社”其他成员不同的是,诺尔德更多地表现悲悯、伤感的情绪,这种悲悯的情感或情绪来自于画家对自然世界及现实人生的深人感受,经过了长时间的沉思默想,是画家独特的心理体验,具有超自然的精神所指。而“桥社”其他画家,更多地描绘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城市人声色犬马、纸醉金迷的生活场景,喧闹的背后是一颗颗无所寄托的游魂,而诺尔德却自甘咀嚼苦果,心向上帝,灵魂有了依托,痛苦的心灵得到解救。所以,看诺尔德的画,必然要经历一次次心灵跌宕起伏,之后沉寂下来,去自我追问或思考,这就是诺尔德绘画的精神力量。

篇8

来自联合国贸发委(unctad)的资料显示,为了增强对外国直接投资(fdi)的吸引力,各国不断采取税收激励政策以改善其投资环境。那么,税收政策对fdi区位决策的影响到底如何呢?围绕这一问题,国外学者做了大量有益探索。

一、税收政策在fdi区位决策中的重要性

在其他区位因素相同的情况下,税收政策会影响投资净收益,进而影响fdi的区位决策。然而,现实中各国的区位因素往往不同。鉴于此,早期的文献借助调查和计量分析手段,试图确定税收在fdi区位决策中的重要性。

(一)对利益相关者的调查结果

barlow和wendert通过对美国247家海外投资公司的调查发现,仅有10%的公司把东道国税收优惠政策作为其对外投资的条件之一,另有11%的公司提到东道国的税收激励政策对fdi有一定影响,但其重要性在货币的可兑换性、保证免于国有化征收、政治稳定性之后。robinson对205家跨国公司的调查结果进一步证实了该结论。同时还发现,针对fdi区位决策的主要影响因素,企业界和政府部门的看法有很大差别。政府部门认为,税收减让是fdi区位决策的首要影响因素。但私人投资者却认为税收减让并不重要,甚至可以忽略。aharoni的调查结果显示,东道国的税收减让对公司的投资区位决策没有影响,收入税减免的投资激励作用十分微弱。不过,受访的东道国政府官员却认为,税收减免是吸引fdi的一个强有力的激励措施。此后,对外国投资者的调查研究仍在继续。simmons对600家世界最大跨国公司经理的调查发现,在众多fdi区位决策的影响因素中,公司税的重要性位于政治稳定性和市场规模等之后居第八位。这些研究进一步说明,尽管税收可能是fdi区位决策的影响因素之一,但并不是最重要的因素。调查研究方法的缺点在于,被调查的投资者可能为了得到减税的好处,或担心政府取消税收优惠而夸大税收激励的作用。

(二)计量经济分析结果

为了更为精确地揭示fdi对税率变化的敏感程度,早期的一些学者还尝试借助计量分析手段展开研究。其中,root和ahmed利用41个发展

(三)跨国公司投资方式差异

hartman估计了跨国公司不同投资方式对税收激励政策的反应后发现,利润再投资更容易受到东道国税率变化的影响,母子公司内部借贷融资方式对税率的反应则不敏感。由于股权加债务的外部融资方式同时受到母国税收体制影响,东道国税收激励效果将被削弱。也就是说,fdi的构成不同,其对税率的反应也会不同。rolfe等的研究发现,新建企业更偏好于减少初始投资费用的税收激励政策,比如购 置设备和原料的税收减免政策,扩建企业则更偏好于提高目标利润的税收激励政策。swenson把fdi分为6个组成部分,即新建投资、扩建投资、并购、合资、增加股权和其他fdi,数据涉及46个国家的跨国公司在美国50个州的不同投资项目。研究结果表明,对大多数fdi而言,税收对新建投资和扩建投资的影响显著为负。即美国公司税率越高,实际投资将下降。然而,并购投资在所有案例中都具有显著的积极效应。因此,使用加总fdi数据很难解释其影响。

目前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低税率可能是实施多元化市场战略而非特定市场战略类跨国公司投资区位决策的一个关键因素,比如一些因特网业务相关的公司、保险公司和银行等。在低税率国家设立子公司可为其母公司实施税收规避战略提供机会。因为,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要对这类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的母公司征税都是非常困难的。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当高税率国家进行征税时,跨国公司就会通过内部转移定价的方式,把利润转移到低税率国家,以达到国际避税目的。另外,跨国公司还可以根据东道国税收激励政策的变化调整其海外子公司利润汇回母国的时机。实际上,这一结论可以部分地解释税收天堂国家和地区成功吸引fdi的原因。

三、东道国不同税收政策工具的激励效果

实践中,各国用于影响fdi的税收政策工具五花八门,常用工具包括减少公司税、免税期、加速折旧、投资补贴、进口税减免、免税等。传统研究主要考察与公司收入税相关的政策工具,比如税收优惠期、税收补贴等,但这类政策工具对非赢利企业来说没有任何帮助。关税和本地间接税减免(主要针对特定产业部门)在许多国家一直存在,但使用时会受到国际或双边贸易协议约束。因此,已有研究多数是对公司税及税收体制效应的分析。

(一)普遍性地降低公司税率

高税率国家和地区降低公司税率的余地较大,比如香港、黎巴嫩和毛里求斯等。降低所有企业的公司税率可使投资者保持更大利润,其本身就是一种激励。由于税率较低,投资者没有必要逃税,政府也就能保持一定的税收收入。同时也大大简化了税收体制,减少征税成本。这对投资者来说无疑是一个信号,即该国政府倾向于通过市场机制来调控最优投资水平,从而避免了政府非正当行为的干扰。因此,外国投资者会偏好于公司税较低的国家,尤其是那些公司税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国家。然而,普遍性的低税率政策也有一定局限性,可能削弱该国的税收中性体制。尽管普遍性地降低税率简化了税收体制,有利于进一步吸引fdi,从长远来看还可以提高税基以补偿初始的税收损失,但在经济转型期,突然普遍性地降低公司税率可能减少东道国的税收收入。

(二)选择性的税收激励政策

选择性的税收激励政策可以降低减税初期导致的东道国财政收入损失,并有助于激励特定产业的投资,政府也可以有更多自由决定权。选择性的税收激励政策一般通过免税期、临时性的税收折扣、投资津贴等形式间接地降低公司税率,往往被新兴市场国家采用。免税期的最大好处在于,一旦公司开始盈利就可以获得免税带来的更大利益,其对于自然资源部门或者其他会产生租金的部门、市场导向型企业、短期投资者(如贸易部门),尤其是流动性较大的投资有一定刺激作用,但对已有企业追加投资,以及需要长期资本投入的投资者不利,同时还可能产生一些虚假投资现象。此外,上述税收激励政策还可能随着纳税人逃避税技术的不断成熟而严重侵蚀税基。比如,投资者通过各种逃税手段把大量利润转移到符合税收免税期的企业,就可能导致东道国税收收入的损失。一些企业也可能在免税期结束时迅速撤离或注销,或者重新组建新企业以继续享受免税期待遇。许多工业化国家允许外资企业通过加速折旧、税收津贴或课税扣除等方式抵销其投资支出,以尽快收回投资。投资税收津贴具有明显的优点,可以鼓励跨国公司进行长远投资规划。由于能准确地对目标投资活动实施鼓励,投资税收津贴不仅能减少东道国的税收损失,而且能够鼓励企业再投资。如果投资税收津贴是可补偿的,东道国政府和外国企业将共同承担投资的成本和风险。同样,投资税收津贴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或缺点。如果投资税收津贴是不可返还的,已有企业可以获得所有的津贴,而新建企业只有达到一定的收入门槛才能享受税收津贴,那些投资周期较长项目可能比那些获利较快项目享受的税收津贴要少。当通货膨胀严重的时候,税收津贴会加剧税收体制对fdi企业行为的非均衡影响。高通货膨胀率国家的外国企业通过借贷融资将会受益更多,因为投资支出的税收扣除会更加实惠,这一点与免税期和低公司税率政策恰好相反。

(三)公司税收体制的综合效应

通常而言,东道国的公司税收体制包括多方面的内容,不仅涉及各种具体的税收政策工具,而且还包括征税体制等方面的内容。最近,simmons把东道国税收体制分解为13类变量,其中直接与税收负担水平相关的有6个,包括税率、税基、预提税率、双重税减免及其水平、特殊税收激励等,另有4个与税收管理相关的变量(包括税收征缴、反避税法律、争端解决和遵守成本)和3个与税收制度优劣相关的变量(包括税收体制的透明度、稳定性、可预见性),各变量被赋予不同的权重,然后根据调查结果加权计算出税收激励指数,以此反应东道国的税收总体水平。研究结果发现,税收激励指数与fdi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四、国际税收竞争和协调

东道国的税收激励政策会影响跨国公司在区域性市场(比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东盟等)中的投资区位决策。devereux和griffith的研究发现,平均有效税率对美国企业在欧盟具体国家的投资区位决策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并不影响美国企业选择是否到欧盟投资。该发现验证了forsyth的观点,即一旦区位决策被局限于少数某个地区或国家时,税收激励政策就可能扮演决定性的作用。因为,除税收激励政策之外,这些地区或国家的其他区位因素大致是相似的。由此,税收竞争就成为可能。

(一)国际税收竞争

篇9

一、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重视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的激励作用,通过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逐步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教师应操纵或控制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学习的各有关变量.在许许多多的变量中,学习动机是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关键作用的一个,它是有意义学习活动的催化剂,是具有情感性的因素.只有具备良好的学习动机,学生才能对学习积极准备,集中精力,认真思考,主动地探索未知的领域.在实际教学中,向学生介绍富有教育意义的数学发展史、数学家故事、趣味数学等,通过兴趣的诱导、激发、升华使学生形成学好数学的动机.例如,在讲解等差数列前几项和公式时,介绍历史上关于高斯解答l+2+3+…+100=?的故事,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在讲解极限概念时,通过介绍数学家刘徽的“割圆术”,使学生了解我国数学的发展历史.引导学生向数学知识领域近进;在讲解分段函数时,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个人所得税缴纳办法,这样通过问题的引导启发,唤起学生心理上的学习动机,形成学习数学的心理指向.

教学中,激发学生参与热情的方法很多.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引入新知,既能化难为易,又使学生倍感亲切;提出问题,设置悬念,能激励学生积极投入探求新知识的活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肯定;组织竞赛;设置愉快情景等,使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不断体验解决问题的愉悦.坚持这佯做,可以逐步强化学生的参与热情.

二、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

重视实践活动在教学过程中的启智功能,教学过程中,促使学生眼、耳、脑、手并用,让学生积累丰富的、典型的感性材料,建立清晰的表象,认真进行比较、分析、概括等,进而真正参与到知识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中来.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练习、提问、板演等形式诱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发展的全过程,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

1.让学生多观察.

数学虽不同于一些实验性较强的学科,能让学生直接观察实验情况,得出结论,但数学概念的概括抽象,数学公式的发现推导,数学题目的解答论证,都可以让学生多观察.

2.让学生多思考.

课堂教学中概念的提出与抽象,公式的提出与概括,题目解答的思路与方法的寻找,问题的辨析,知识的联系与结构,都需要学生多思考.

3.让学生多讨论.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质疑、讨论、设问可讨论,问题怎样解决可讨论.通过讨论,学生间可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达到交流进而共同提高的效果.

4.让学生多练习.

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设置各种知识点的习题,使学生通过实际应用具体超作,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

此外,多提问、多板演都能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

三、提高学生的参与质量

重视学习环境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创设良好的人场关系和学习氛围激励学生学习潜能的释放,努力提高学生的参与质量,和谐的师生关系便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现代教育家认为,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求知,必须在民主、平等、友好合作师生关系基础上,创设愉悦和谐的学习气氛.因此,教师只有以自身的积极进取朴实大度、学识渊博、讲课生动有趣、教态自然大方、态度认真,治学严谨、和蔼可亲、不偏不倚等一系列行为在学生中树立起较高威信,才能有较大的感召力,才会唤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以真诚友爱和关怀的态度与学生平等交往,对他们尊重、理解和信任,才能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即使有时学生说得不准确、不完整,也要让他们把话说完,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交往沟通、求知进取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发展个性的机会,教师只有善于协调好师生的双边活动,才能让大多数学生都有发表见解的机会.例如,在讨论课上教师精心设计好讨论题,进行有理有据的指导,学生之间进行讨论研究.这样学生在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群体学习环境中既独立思考又相互启发,在共同完成认知的过程中加强思维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逐步提高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质量.

篇10

二、文献综述

2.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研究

2.1.1非物质文化遗产界定和保护研究

国内外学者多从实际运用的角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进行界定,如Munjeri D(2004)探讨了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及形式特征。张春丽、李星明(2007)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缘起、界定、内涵、外延等方面。刘壮、牟延林(2008)在对比分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国务院颁行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的基础上,提出了汉语语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有学者关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通过对特定案例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来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如Susan(2006)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周晓涛(2012)探讨了西北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中建立地方立法保护的必要性。Georgiev(2013)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指出文化旅游的发展是以维护世界文化遗产和与之相关的自然遗产为基础的。Claesson(2011)探讨了保护沿海或淹没的史前土著考古遗址和历史景观、滨水建筑、海船的残余和海事传统的海洋文化遗产的价值。Chatty(2016)在总结阿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基础上,提出从旅游开发的角度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真性。

2.1.2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影响研究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影响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多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对社会、社区居民和旅游者影响角度出发进行研究。Costa(2008)指出旅游的开发,促进了巴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及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George(2010)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开发加剧了当地居民的贫富差距,造成旅游开展的过度商业化。潘长宏等(2013)探讨了了南京云锦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造成的多样性影响、形象与文化认同影响、经济影响和环境影响。Giudici等(2013)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对海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Pratim(2015)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对游客的行为和忠诚度的影响。秦美玉(2014)对“双轨制”办节模式下形成的西昌市区、普格县、布拖县三处遗产地居民的旅游影响进行比较研究。Smuka(2016)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作用以及对当地社区的影响。

2.1.3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评价研究

国内外学者就自己的研究视角分别从不同的侧重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评价进行研究,多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方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价值和开发潜力进行评价。陈炜、文冬妮(2011)从开发潜力、开发条件、利益相关者因素、开发效益等方面,构建西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Barrio(2012)在整合三个分析公司调查数据的基础上,运用三重分析方法评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节的价值。巴桑吉巴(2014)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提出了拉萨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朱叶等(2015)以环塔里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利用ASEB栅格分析构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评价指标体系。Falguni(2016)探讨了印度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价值,指出文化遗产旅游已经成为旅游业寻求竞争优势的重要经济工具和营销工具。张希月(2016)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旅游开发研究进行梳理的基?A上,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旅游开发价值评价指标体系。

2.1.4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和对策研究

国内外学者针对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基本特征,提出了各具特色的非遗旅游开发的模式和对策。朱晗、赵荣(2013)对山东省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价值和开发模式进行探讨。周灿(2014)探讨了用保护性旅游开发的理念和方法,构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互动发展的模式。Vica等(2014)通过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满意度调查分析,探讨了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开发模式。杨阳、黄远珍(2016)提出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的协作机制。Nicole(2013)研究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商品开发问题。马振(2014)提出手工艺类非物质遗产改变经营理念、根据市场要求设计产品、开展手工艺品乡村旅游、组织手工艺品设计比赛、建立产品质量标准、培训社区居民等发展对策。王春燕、喻晓玲(2015)提出针对环塔里木盆地非遗旅游吸引力的提高策略。刘社军、吴必虎(2015)探讨了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双赢策略。

2.2计划行为理论研究

2.2.1计划行为理论在旅游研究方面应用

计划行为理论是对Ajzen和Fishbine共同提出的理性行为理论的继承,是由多属性态度理论与理性行为理论相结合而发展出来的。近些年来,国内外学者开始将计划行为理论引入旅游方面的研究,如姚艳虹、罗焱(2006)本文借鉴消费者计划行为理论,构建了一个旅游目的地选择的TPB模型,并对各层次构成要素的作用进行分析。曾武灵等(2011)在前人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和顾客满意理论的滨海生态旅游区游客重游意愿的理论模型。沈苏彦,郭剑英(2011)在计划行为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游客对世界文化遗产地旅游意向的预测模型,揭示影响人们对世界文化遗产地旅游意向的主要因素。Quintal等(2011)基于用计划行为理论,探讨了感知风险和不确定性对澳大利亚旅游意向的影响。Jalilvand等(2012)从计划行为理论的角度,探讨电子口碑的影响(网络口碑)对游客旅游目的地选择的影响。Guo等(2013)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通过构建乡村旅游意向模型,检验旅游者乡村旅游意向的影响因素和机制。李卫飞(2014)以国外志愿者旅游研究成果和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在校大学生参与志愿者旅游认知心理的研究,探讨了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对志愿者旅游的认知、态度和意向等心理状况。马奔等(2015)采用计划行为理论构建理论模型,利用Probit回归模型对农户参与生态旅游的经营行为进行研究。卢冲等(2017)构建了贫困农牧民参与旅游扶贫的理论模型,运用双槛模型对四川藏区贫困农牧民参与旅游扶贫意愿及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2.2.2计划行为理论在旅游者行为研究方面修正

计划行为理论在引入旅游研究领域后,虽然得到诸多研究学者的肯定,但不少学者质疑计划行为理论的变量是否足以充分解释个体的行为和意向,并试着在理论模型中增加一些新的变量或与其他的理论模型嫁接,以期提高理论的解释力,如Kuo等(2012)运用修正的计划行为理论模型,对影响旅游者低碳旅游行为的因素进行了研究。Hsu等(2013)构建一个扩展的旅游者计划行为理论模型,研究游客旅游动机和实际行为之间的关系。周玲强等(2014)通过将“感知行为效能”和“地方依恋”两个因素纳入计划行为理论模型,构建一个解释和预测旅游者自发的环境负责行为意愿的整体模型。邱宏亮(2016)引入道德规范,构建了旅游者文明旅游行为意愿影响机理模型。以来杭州国内游客为研究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探讨了主观规范、行为态度、感知行为控制及道德规范对旅游者文明旅游行为意愿的具体影响。邱宏亮(2017)文章基于TPB视角,引入道德规范与地方依恋,构建了出境游客文明旅游行为意向影响机制模型。宋慧林等(2016)以西方经典的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创新性地将人口特征变量引入TPB模型,采用全国性大规模调查数据,对TPB模型在中国情境下居民出境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研究的适用性进行检验的基础上,重点对人口特征在行为意向与行为关系中所起的调节作用进行实证检验。朱长宁(2016)将顾客价值理论引入计划行为理论,构建休闲农业旅游行为意向形成机制分析框架,利用江苏省4市584份消费者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其进行实证检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