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1 17:17:0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先秦文化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主持人语:从春秋时期孔孟所形成的儒学,到汉代之后两千年间形成的儒教传统,其间经历了诸多变化,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原始儒家的积极进取面不断被削弱,而“尊尊亲亲”维护秩序的观念则大为弘扬。近代,儒学受到批判,孔家店更在中进一步成为被砸烂的对象,虽然其中掺杂着那一时代过激的社会情绪,但其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却是不争的事实。当然作为先秦诸子百家中的“显学”之一,儒学自然有其应有的价值和学术地位。在抖去两千多年间覆盖于其上厚厚的尘埃之后,儒学中的精华部分仍然可以成为今日重构中华文化的有益成分。因此,方勇先生在其《“新子学”构想》中提出恢复儒学在先秦时期的子学地位,然后取其民主性精华,弃其封建性糟粕的主张,无疑是有其合理性的。
许多人在讨论中华文化建构和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常常忘掉著名史学家司马谈所写的《论六家要旨》。《论六家要旨》一文不长,却对先秦时期的几个主要学术流派的“治世之学”作了一番简明而深刻的评述,文中分别概述各家学说要点,各自的长处与不足。他认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的六家学说,各有其“不可失”“不可易”“不可废”“不可改”“不可不察”的存在理由,因为诸家学说均是“务为治者也,直所言之异路”(即各家均是探求治世的学说,只是提出的主张途径不同)。应当说,司马谈的评价是比较客观的。虽然,他最为赞赏的是道家学说,但他也认为应当汲取先秦诸子众家之长。而汉武帝采用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使两汉经学成为这一时代的统治思想,也影响了之后两千年的中国历史。自改革开放以来,围绕中华传统文化的现状、传承与弘扬的问题,学术界一直在热烈讨论中。传承“经学”“新儒学”“新子学”“新仁学”等主张,也相继被提出。书院、国学院等教学机构或由民间创办,或由高校、研究机构设立,展现出一派生机。虽然在当前的讨论中,传承经学,复兴儒学的主张高于“新子学”,但我仍然认为,以“新子学”所提出的“子学精神”来传承与发展中华文化优秀传统,重构今日的中华文化意义更大,更具说服力。
本刊本期刊载了有关“新子学”研究的一组文章。“新子学”是2012年方勇先生在主持“子藏”工程的同时,提出的理论构想,并相继发表了系列文章,使这一构想更加系统和深化。近年碚庖焕砺鬯伎荚谘术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不仅在中国大陆,而且在台、港、澳、韩国等文化圈和学术界也受到重视,并相继召开有关的学术研讨会。但是和当前呼声甚高的儒学、经学、国学等比较起来,“新子学”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还需进一步扩大。
主持人:汤漳平
一、管理思维现代化
思维现代化是实现企业物资管理现代化的先导。
首先要有系统的观念。系统是由一些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一个有机整体(集合)。系统思维即把研究管理的对象作为系统,从整体的角度把系统中的各个要素加以处理与协调,使系统发挥出其最大效能的思维方法的总称。系统工程既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又是一门现代化的组织管理技术。
其次要有全面质量管理思想。全面质量管理(TQM):是指在全面社会的推动下,企业中所有部门、所有组织、所有人员都以产品质量为核心,把专业技术、管理技术、数理统计技术集合在一起,建立起一套科学严密高效的质量保证体系,控制生产过程中影响质量的因素,以优质的工作、最经济的办法提供满足用户需要的产品的全部活动。
企业物资全面质量管理主要有四个特点:①全面的管理,②全过程的管理,③全员参加的管理,④全部的方法。企业物资工作全面质量管理的对象是物资供应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满意程度,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①所供应的物资的技术特性满足企业的质量要求,通过正确的计划采购、运输、保管等工作为保证;②所供应的物资时效性强;③所供应的物资质量可靠,品种齐全、数量足够;④供应过程工作效率高、差错少、费用低、物资流转速度快。
二、管理组织现代化
管理组织现代化是指按合理组织生产的客观规律建立管理机构和规定管理职责。企业管理组织现代化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建立与现代化企业制度相匹配的企业治理结构和企业其他组织结构,严格企业的各级岗位责任制。现代化的管理机构在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时,能够作出及时积极的反应,迅速制定对策,保证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
根据物资部门的自身特点,它的组织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例如直线制、矩阵制等。其中以矩阵制应用较为广泛。矩阵制即目标管理制组织结构,它是一种多功能的、有效的组织机构。其优点为:①灵活机动性强,可应对多变环境中的多种情况;②便于协作,可调动多个管理职能部门;③有利于提高个人责任心及积极性;④发挥每个人的作用,提高了管理效率。
三、管理人才现代化
管理现代化的关键是人才现代化。在新的社会背景下,人才的竞争已成为世界著名企业之间的实际竞争。
1.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的人力资源即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需要的劳动力。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各种社会组织对员工的招募、录取、培训、使用、升迁、调动、评价及合理开发,并使人力和物力保持最佳比例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包括从数量上对企业人力资源的劳动管理和从质量上对企业人力资源的行为管理。现代企业应注重企业人力资源的质量管理,从过去粗放的经营管理模式转变为以提高综合效益的管理模式。
2.企业人力开发方法
①全员培训随着企业现代化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员工们现有知识既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也不利于个人素质提高。进行定期的全员培训,将企业的战略目标更有效地迅速传播到每一个员工,使他们掌握必要的生产经营业务知识和技能,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
②引进高素质人才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可以迅速改变企业,随着企业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人才部门所有制将不复存在,企业引进高素质人才会更强的生命力。
③调动现有员工积极性根据员工特长,给予员工合适的岗位,并通过员工的动态组合与职位相互交替轮换,提高企业整体功能,充分调动个人积极性。
3.人事激励方法
企业的管理者在日常的管理活动中,通过已树立的管理权威,干预并影响被管理者的行为,使每个人在达到个人目标的同时,实现企业的组织目标。这种行为从某种角度讲就是激励系统。
(1)人事激励机制结构
1)人事激励机制的组成
①激励对象。被激励的特定人群。
②激励因素。起到激励作用的因素,例如升迁、金钱、职称等。
③激励因素的媒介。各种管理制度、管理决策、管理措施,尤指各种人事管理制度和人事决策。
2)激励机制的运行方式
首先是将激励因素转化为人事管理制度、决定策略、采取措施的过程,即转化过程;然后是将含有激励因素的人事管理制度、决定策略、采取措施对员工施加影响的过程即刺激过程。
(2)人事激励因素分析
人事激励的重要一环即分析激励因素,明确激励的项目,运用合适的激励方法。
1)对员工进行分类。根据职务的高低、工作项目的不同分类。
2)运用合适的方法,按照人员分类进行激励因素调查。例如采用问卷调查法,将职员们所乐于接受的激励因素调查出来。
3)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采用图表法等方法直观表达。
4)绘制”激励因素一览表“,为制定人事制度时供决策者参考。
四、管理手段现代化
管理手段现代化是指企业管理中逐步采用电子计算器、现代通信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等先进的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方法的速度和水平,使管理工作真正做到准确、及时、经济、高效。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普及,各行各界管理领域普遍建立起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管理信息系统(MIS)。它不但能综合物资流通过程中的信息,控制管理业务;而且能够建立物资管理数据资源,有利于各种现代管理方法的实现。
以计算机为现代化管理手段,建立企业物资管理系统,保障供应,压缩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物资使用监督,提高物资管理水平,对企业很有必要。
五、总述
物资管理现代化的五个方面是有机结合的,管理思维现代化是先导,管理组织现代化是保证,管理人才现代化是关键,管理手段现代化是条件。物资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相关部门的工作质量与水平,物资管理作为后勤管理的重要部门,要率先实现现代化,实现降低成本、加速资金流转、增强企业盈利、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乐文化构成了中国文化的核心内容。唐代孔颖达指出:“中国有礼义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夏商周三代又是礼乐文化形成并且走向成熟的时期,礼乐文化于殷商特别是周代之盛行可谓广,影响可谓深。礼乐文化作为先秦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所遵循的一种文化,必影响其所处时代的审美风尚。
一、礼乐文化释义及礼乐文化的渊源
礼乐文化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括礼仪、礼乐和礼器。礼仪包括礼义和礼制,礼义即“礼”之本体,周代以“德”为礼之本体,后世有“变礼”之说,就是对礼的本体进行重新阐释;礼制就是“礼”的规范制度,这里的规范制度指的是“礼”的践行方面的内容。
礼乐文化深深根植于中国古代文明的文化土壤中,它形成于中国古代夏商周三代,主要分为礼和乐。礼乐的起源与人类文明的演进是同步的。《礼记·礼运篇》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杯饮,贵桴而上鼓,犹可以致其敬于鬼神。”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早在原始社会,初民生活中已有礼的萌芽;礼乐并不是三代才开始有的,而是人类文明长期演进的结果。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唐虞时代已初具礼乐,如尧命舜摄政,“修五礼”。舜命伯夷典三礼,为秩宗;夔典乐,教胄子,习诗歌。
二、夏商周礼乐文化的嬗变历程
礼乐文化形成于夏商周三代,礼乐文化分为礼和乐。礼作为古代政府统治的手段,主要通过音乐的节拍、韵律,舞蹈来约束人的行为规范,乐主要通过文化思想控制、引导人的内心,使政府的统治能够稳定。作为有文字可考的华夏文明的源头,史学家们深入研究夏、商、周三代,试图还原当时真实的历史场景和人们生活的基本方式。在孔子看来,夏、商、周三代之礼一脉相承,而《周礼》则是集其大成者。孔子认为“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通过周公的制礼作乐,中国古代的礼乐文化传统最终得以定型和成熟。
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是在周代形成和完备起来的,因为这时不仅形成了系统的礼乐制度,而且赋予礼乐以丰富的人文内涵。周代形成的冠、婚、丧、祭、朝、聘、乡、射以及职官制度等礼仪、礼制和礼义,主要保存于流传至今的儒家经典《仪礼》、《周礼》、《礼记》等三礼之中。周代盛行的“六代之乐”及乐德、乐语、乐舞等内容本记于《乐经》,然《乐经》“失于秦火”;好在“礼乐相须以为用”,不少乐制的内容可以在“三礼”中的礼仪制度中看到,而专述乐义的《乐记》也保存在《礼记》之中。
三、夏商周礼乐文化的特性和功能
三代礼乐文化中,一个重要的审美维度就是在礼节仪式中个体所表现出来的仪表和风范。儒家所仪表又可分为仪态和仪容,仪态包括人在推崇的坐仪、立仪、行仪、跪揖之仪以及授受之仪等;仪容中分为容貌、服饰和神态。这些外在的形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讲究符合“中”,《礼记》中定下了许多标准来规定如何持中,符合“中”的行为就是君子之行,被认为是好的、文雅的,更被推崇为美。这里的“中”的含义即是我们所讲“宜”的一种审美内涵。
“乐”是夏商周礼仪文化的两个核心之一,先秦社会在对音乐的选择上受到了礼乐文化的影响,形成了有节制、庄重典雅,追求中和的“乐”。由野蛮社会直接表露情感的“音”到礼乐制度下的“乐”,经过形式上的加工和圣贤先王的筛选,最终得到符合礼制的“乐”,使之成为“通伦理”之音。指出好的“乐”不是追求 “极音”,不是音乐性和旋律感,也不是传情达意的到位和张扬,而是达到一种精神上的净化和情感上的延续,从而使人心趋于平和宁静,社会趋于和谐友善,政治
于和平安定。“文”与“质”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中两个最基本的概念,它往往包含着一个时代的整体面貌和特征。古人喜欢用“文”、“质”来概括一个朝代的时代风尚,从“夏尚忠,殷尚鬼”到“周尚文”,“文”与“质”两个概念之包罗万象,所以三代礼乐文化又可以归结为“重文尚质”的审美取向。
四、三代礼乐文化对先秦、两汉美学思想的影响
夏商周三代礼乐文化的特色是突出的,这种特色既反映了三代社会刚从原始社会脱胎出来,身上还不可避免地带有原始文化和原始习俗的某些影响,又体现了华夏民族进入文明以后所具有的文化心理素质。这种素质表现在当时人们的价值观念、审美观点、理想追求和生活习俗等各个方面,也表现在各个具体的文化领域中。由于这些特色及表现这些特色的文化领域的建立,我们认为,作为一个民族的审美文化体系算是基本形成了。虽然它还有待于发展,但总算给以后整个中国古代美学史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也为其规定了基本的调门。
三代代礼乐文化所产生的“宜”“和”“重文尚质”的美学思想对先秦、两汉影响极深,从时间上讲,对春秋战国、秦汉等大一统的时代都具有深远的影响;从艺术上,对后世诗歌、绘画、书法、建筑、音乐都有影响;从道德上讲,对后世的君子品格、风骨、文人士大夫品格都具有一定的影响;从社会伦理上讲,对后世的中庸思想、“和”的思想、“仁”的思想影响深远。可以说中华文明的起于夏商周三代礼乐文化,中国古典美学也发源于三代礼乐文化的审美思想。研究中国礼乐文化的审美蕴涵,可以夏商周三代为基点,更好的理解儒家文化的渊源,将中国古代美学史向前推延,明确中国文化的聚变时期在于夏商周之际,中国审美的聚变时期也在于夏商周时期。可以说,中国美学史要以夏商周三代礼乐文化所派生出的审美思想为起点抒写,中国古代美学诞生的文化土壤肇始于夏商周三代礼乐文化并且得以滥觞。
【参考文献】
[1]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尚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李学勤.十三经注疏·礼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李学勤.十三经注疏·仪礼[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周礼[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李学勤.十三经注疏·论语[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由于他们的出身不同,立场不同,因而在解决或回答:现实问题时,提出的政治主张和要求也尽不同,他们著书立说,虽然各有优缺,但是为我们留下了宝贵且丰富的文化遗产。
他们面对社会的大变革,诸侯争霸,群雄割据,战争频仍,连年不绝。而社会变革的剧烈,也正因为各诸侯国力争霸主地位,以主宰中国,所以采取了种种政治和经济的改革措施,富国强兵,励精图治,推动了社会的快速向前发展。与此同时,诸子百家之说应运而生,“九流”、“十家”异说纷呈,学术思想空前活跃。因此,先秦这个大动荡的时期,成为中国古代社会大变革时期,同时成为雅斯贝斯称之为“轴心时代”的历史分界线。“轴心时代”不仅是一种有说服力的新的史学观念,而且这种理论为所有历史学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在中国,“轴心时代”大致相当于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空前繁荣,诸子峰起,百家争鸣,出现了儒、墨、道、法、名等许多学派,产生了孔子、老子、墨子、孟子、庄子、孙子、杨朱、惠 施、公孙龙、商鞍、申不害、荀子、邹衍、韩非子、李斯等一 大批思想家。
我国今日的思想,试默察之,无不有先秦学术之成分在其中者。不知本原者,必不能知其支流。欲知后世之学术思想者,先秦诸子之学则不可不知也。也就是说,先秦哲学是中国哲学的发端,是形成学派和建立哲学体系的重要历史时期,具有自己的历史特点。它广泛地探讨了宇宙本原和自然规律问题、天人关系问题、人性善恶问题、认识论和逻辑学问题等,把哲学研究伸展到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内容极为丰富,已包含着以后各个历史时期各种哲学观点的胚胎和萌芽,对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就其探讨问题的广度和深度而言,可以和古希腊哲学相媲美,是中国亦是世界哲学史上的灿烂篇章。
我国学术,大略可以分为七个时期:先秦之世,诸子百家之学,两汉之儒学,魏晋以后之玄学,南北朝、隋唐之佛学,宋明之理学,清代之汉学,现今所谓新学。七者之中,两汉、魏晋不过承袭古人,佛学受诸印度,理学家虽辟佛,实于佛学人之甚深,清代汉学,考证之法甚精,而于主义无所创辟,最近新说,则又受诸欧美者也。历代学术,纯为我所自创者,实止先秦之学耳。(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
沁水县位于山西东南部,县境四周环山,构成了与邻县的天然分界。东邻高平、晋城,西接翼城,南邻阳城,北接长子、安泽、浮山等县。沁水方言内部较为复杂,其中城关以东属晋语上党片,城关及城关以西属中原官话汾河片。由于城东与城西历史上分属两个县区,因此它们的饮食尤其是节日饮食存在着很大差异,这种差异在各自的方言语汇中也能够反映出来。本文仅讨论城东节日饮食的语汇文化信息。文中加下划线的字为同音字。
沁水是典型的山区县,当地主产谷物杂粮,但生存在此地的民众,世代相承,制作了丰富的地方特色食品。节日饮食尤为精致和讲究。
一、米食品
沁水常吃的米有三种。第一种是谷米,也就是小米,当地称为米。这种米的产量大,是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粮食。第二种是软米,极富戮性。第三种是黍米,米质发甜,用于替代白面来蒸摸摸。后两种米产量都比较小,一般在特殊的节日才能食用。下面我们根据这三种米在节日中的运用来进行分析。
1.小米是沁水县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食品之一,为此用小米制成的食品品种非常丰富,但在节日中食用的却很少。因为节日饮食一般不同于日常饮食,在节日里,总要吃一些稀罕的食物。
正月十六吃“炒米羹”,炒米羹是把小米炒成半熟,再放人杂面(豆面、玉米面两样和起来的面)做成的面条,当地称为“棋”,熬制而成。据当地人讲,这一天做出来的“炒米羹”是一年中最香的。从当地的熟语“老婆怕炒吃,汉们男对白买吃”中可见,“炒米羹”是一种奢侈品。
小米的另一种吃法是将小米磨成米面,发酵后在特制崖子上摊成米面煎饼,这种“煎饼”的造形特别,形圆、边厚、肚鼓,在三月三“蚕姑姑节”食用,因为煎饼采用的是发面,所以吃煎饼蕴含着“希望蚕姑姑蚕发的又肥又大”的美好寓意。在粮食丰收后的九月初九,人们也吃煎饼,同样取其“发面”之意。“九月九,家家有”表明了家家此时都有充足的粮食。把小米磨成米面的吃法是比较浪费粮食的,所以当地有句熟语“家有千万,小米不敢捣烂”。
2.软米在当地产量小,并且口味比小米好,因此日常生活中难得吃上软米饭,只有在节日里才能吃到。软米做成的食品也是丰富多样的。
“稀粥”是当地人的一种日常饮食,它比一般的稀饭要稠很多,可以用平面铁铲盛起来。但是平时用小米熬制而成的称为“稀粥”,在腊八节才用软米熬制,称为“软米饭”。在熬制软米饭时往往放入花生、南瓜、各种豆子等作为辅料,这种“软米饭”味道香甜可口,至今仍是当地人喜爱吃的一种食物。春节早晨也吃“软米饭”,但它在除夕午夜就开始熬制,直到凌晨五点左右,熬制的时间相当长,这样做成的“软米饭”勃性大,口感好,寓意着全家成员之间甜美、融合。
软米浸泡后包成的粽子,称为“粽”。沁水产柿子,所以在粽子中通常要加人柿子晒干后称为“柿屹挛”的作为辅料,有的加人蔓氰这是元宵节和端午节的一种食品。在近20年里出现了用江米包的粽子,才有了“软米粽”和“江米粽”的区别。据老辈人讲,在元宵节食用“粽”,是为了替代元宵,同时在正月十六为刚出嫁的姑娘“送十六”也要有“粽”,象征着姑娘在婆婆家的生活和睦美满。
软米还可以磨成软米面,做成各种各样的食品。腊月二十三是中国传统的祭灶日,民间有句俗话“二十三日走,初一五更来”,这说的是灶王爷在一年中离家上天和各路神仙聚会的时间。当地人用软米面在鹰上烙一个饼,称为“炉廖”,作为灶王爷上天的干粮,正月初一灶王爷回来后,全家人每人吃一块“炉鹰”,预示着团圆、吉利,所以“炉厦”又称为“全家饼。
腊月二十三,当地人还要用软米面做一种叫“软陀”的食物,先把软米面蒸熟,然后中间包上豆馅,在崖上焙成金黄色。“软花”用于灶王爷上天前在家里的供品,人们希望用软米花粘住灶王爷的嘴,在上天开会时不要把家里不愉快的事情张扬出去。显然这是一种迷信的说法,但其中也表达出人们希望自己的家庭能够一切平安的美好愿望。
3.黍米是一种口感发甜的米。由于黍在当地的产量很小,种植黍主要是用黍杆来做答帚。黍米只能磨成米面食用。由于当地的土地多为旱地,小麦产量很少,所以春节期间,通常用黍米面替代白面蒸摸摸,称为“黍米面摸摸”,作为走亲访友的礼品。在清明节也把“黍米面摸摸”作为上坟祭祖的供品。
二、玉米食品
玉米也称为“玉菱”,是沁水县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当地人可以用玉米做出多种美味食品。
1.“懒懒”和炒玉米。二月二是中国传统的“龙抬头’旧。这一天,当地人习惯吃“五豆”,这里的“五”表示数量多。前一天,把玉米、可豆、小豆、蔓豆、花生等放人锅内长时间熬制成糊状,称为“懒懒”。当天用“逾懒”去祭祀山神,同时将“懒地”挂在山神庙和路旁的屹针上,让过往的麻雀、老鼠食用。这个活动有两重寓意在其中:一是“送懒”,表示春耕即将开始,希望把冬天里的墉懒送走,开始新一年的劳作。二是“送食物”,希望山神保佑今年风调雨顺,也希望麻雀、老鼠能够饱餐,在春种后不要祸害地里的种子。当地儿歌“二月二,拍瓦喳,老鼠出来没爪爪,雀儿出来没尾巴”也可以作为佐证。
农历十一月最后一天是当地人庆祝丰收的日子。这天下午,当地人要“吃炒”,即炒玉米、炒花生、炒豆子等,以炒玉米为主。玉米在炒制过程中会开花,这象征着今年的生活富足,每个人都能喜笑颜开。同时当地人认为小孩子在这天“吃炒”可以长得很高,这里寄寓着对孩子茁壮成长的希望。
2.仓疙瘩、仓窝窝和窝窝。当地玉米的主要食用方法是将玉米磨成玉米面,这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之一,节日里,用玉米面做出的食品较平时要精致。
当地的正月十九是“小添仓”、正月二十五是“老添仓”,这两个节日表示春种开始了,希望这一年里有好的年景,能够把粮仓添满。这两个节日里都要吃玉米面做成的食物。“小添仓”吃玉米面做成的疙瘩,称为“仓疙瘩”,在玉米面里加人煮熟的南瓜和豆子,团成椭圆形,然后蒸熟。“老添仓”吃玉米面做成的窝窝,称为“仓窝窝”,原料与“仓疙瘩”相同,但形状不同,“仓窝窝”的形状类似锥形。制作时,在一个大窝窝上扎十二个坑,一个坑代表一年中的一个月。蒸熟后看哪个坑里有水,表示今年哪个月即将有雨。很显然这具有占卜色彩。因为当地的土地多为旱地,靠天吃饭,所以当地人希望通过这种形式来预测一年里是否能够风调雨顺。 二月二也要用玉米面蒸窝窝头,称为“窝窝”,这里的“窝窝”是单纯用玉米面做的。家中有男孩子的,要蒸一个砚台形状的面食,上面放有笔墨,希望男孩子能在学习上取得优异成绩。家中有女孩子的,要蒸一个针线篮形状的面食,里面还放有线蛋儿、剪刀等物品,希望女孩子在针线活上能心灵手巧。从这里可以看出当地人对男孩女孩寄予的不同的希望。
玉米面发酵后,做成饼形,放在廖上烤成金黄,称为“花”,是清明节上坟祭祖的供品。
三、白面食品
沁水县属于山区,气候不易于种植小麦。小麦的种植集中在能够灌溉的地区,同时产量也较少,因此日常生活中是很少见到白面食品的。当然,近些年来,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小麦的种植面积扩大,产量提高,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已经以白面食品为主,但是一些节日的饮食习惯仍然传承下来。
1.白面蒸食。当地的白面蒸食非常丰富,大多带有面塑性质,并且多用于节日的供品。在腊月里,要蒸许多面塑食品,用于春节的供品。这些食品放置的位置很有讲究。“鸡”放在窗台上,取鸡叫人起床中的“起”之意,希望家人早早发家致富;“鱼”放在水缸旁边和床上,表示年年有余;“狗”和“兔”要放在门上,谚语“狗撵兔,必定富”就表达了希望家庭富裕的美好愿望。“猪”和“羊”分别放置在庭院的东面和西面,预示全家人一年平平安安。“高”这与人们普遍认为的“糕”不同,是由两个摸摸叠加起来,上面加一个称为“石榴”的面食,作为灶王爷的供品,象征日子过得节节高。养蚕人家还要蒸“猫”,希望“蚕姑姑蚕”不被老鼠祸害。
春节里,家家要蒸“人口摸”“人口兔”,数量要比家庭实际人口多一个,象征着家庭人丁兴旺,并且要求每人必须吃掉属于自己的一个。在“人口摸”中还要加入一枚钱,谁吃到这枚钱就预示着谁在这一年有好的运气。“人口兔”一般在大年初一早上的明火里烧烤后才吃,表示消除一年里的灾难。同时,晚辈要给长辈蒸有枣装饰的摸摸,称为“大枣花”,一个一般重达一市斤。表达对长辈的祝福,希望长辈能够健康长寿。
六月六晚辈要给长辈“望夏”,蒸一种叫“福屹转”的食品,就是用一斤面做成长条形,然后在顶部扭一下。希望长辈能够身体健康,平安度过夏天。
七月十五蒸装饰有麦穗、谷穗形状的面食,有的还放几颗黄豆,称为“豆积亚、麦积积”。蒸人形面食,称为“打雀娃娃”。在七月十五这一天,将这些面食放置在庄稼地和菜地里,作为供品,表达了当地人守护即将成熟的庄稼和盼望丰收的愿望。
2.白面烤食。当地人认为六月二十四是河神爷展腰的日子,也就是要进人雨季了,人们担心雨水冲刷走山上的农作物,因此就烙“锅盔”来供奉河神爷,希望河神涨河时不要淹没庄稼。“锅盔”是用鸡蛋和面和起来,撰成饼形,放入锅内(锅里预先准备好大小均匀的石头,面放在锅内的石头上)进行烘烤而成。
3,白面煮食。除夕,当地人吃“扯面”,寓意着全家人团聚的美好愿望。特别之处是:吃“扯面”时要将做好的面条剩下一些,即使是吃完了,也要重新做一点,放到大年初一早晨吃汤面,象征年年有余。
“扁食饺子”是中国北方过春节传统的食物,当地除了春节吃饺子,在八月十五、十月初十都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在当地不仅有团圆之意,还象征着钱财。当地人认为“扁食”形似元宝,吃“扁食”就是挣元宝。十月初十还要做“实心扁食”,就是不包馅的饺子,用于供品。表达出人们祈求人无灾难、天无灾情的愿望。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6-0297-03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是高校中文系专业主干课程之一,其时间跨度大、内容涉及面广、容量多。许多高校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长期是以分段的形式进行的,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四段式的教学形式:先秦文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唐宋文学、元明清文学,其中以先秦文学最为艰深古奥,但地位也尤其重要。先秦是中国文化发生和开拓的时代,是中国文学上古期的第一段,这时期所确立的文化精神对后世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它是中国文学的源头,有后世各种文学体式的胚芽或雏形,且对于整个中华民族的审美、思维、传统及民族精神的形成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最先接触的古代文学史的先秦文学段,对于学生更好地贯通和理解后面阶段的文学形态和特征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这个角度上看,先秦文学教学的地位是特殊的。先秦文学教学的主体内容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神话、诗歌和散文,诗歌再进行细分为上古歌谣、《诗经》、《楚辞》,散文细分为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各部分由于作品的分布状况不均以及思想深度不一,因此在教学中往往有不同的侧重,由于先秦诗歌和散文有着开创性和奠基性的作用,因此教学中对这两部分的教学往往是浓墨重彩,对于“上古神话”部分因后世缺少与之联系紧密的文学样式,因此教学多采取的是课时少、讲解浅、蜻蜓点水式的教学,使得学生对“上古神话”的理解仍停留在中学的认识上,少有突破。
一、先秦“上古神话”教学的现状及误区
1.一带而过的教学思路
以贵州六盘水师范学院为例,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一般安排两个学年完成,现由于课程设置的变化,使得中国古代文学课时量从原来的每周四课时进行教学删减至现在每周三课时,先秦文学段只有54学时。而且既要宏观勾勒先秦文学发展的大致演进脉络及文学形态、特征,又要讲授先秦文学中的重要篇目,课时相对就比较紧缩。诗歌和散文部分的文学史状况复杂难懂,名篇佳作也比较多,因此在课时设置上能忍痛割爱的就似乎只有上古神话部分,一般上古神话安排的课时量总体来说在6节左右,其实这个课时量对于讲解上古神话的基本知识和重要篇目是充足的,但教学中有的因为把重心完全移位在后面两种文学形态上,从而对上古神话蜻蜓点水似的教学,甚而把属于上古神话的课时摊分在其他的文学形态教学中,上古神话部分或以自学阅读的方式一带而过,这实质上是对上古神话的文学地位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导致的。这种教学思路不仅将“上古神话”的内容“省”而且“略”,然而作为人类文学的发端,神话内容的教学不仅不能省和略,而且要讲解清楚神话理论和神话作品才能更好带动先秦文学其他版块的通识。
2.神话定义的单一化
在现通用的袁行霈的《中国文学史》及其他版本的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往往采用的都是马克思对神话的定义:“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加工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1]。从唯物主义的文学观来说这个定义无疑是比较合理的。但另一方面来说,仅仅只用这个神话的定义,学生往往很难理解神话是怎样产生的,及神话和其他我们常讲的民间传说、民间故事等有什么区别,亦很难理解神话本身的功能及其表现,许多学生受到唯物论的影响多对神话是持有偏见的,往往把神话等同于迷信,或不值一信的文学现象,因此讲解清楚神话与、文学艺术和科学之间的关系,并使学生对神话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在教学中无疑是重要的。
3.神话作品讲解的表浅化
对于大学中文系的学生来说,深化神话作品的讲解应与初中高中有所区别,但往往在讲解作品的过程中缺乏以神话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导,而是以文学的分析理论为指导的教学方式比较普遍,分析神话时又常用现代人对于古代神话的一种延伸性认识为主,现代诠释造成了对神话所反映的社会原型、思维模式的曲解。以《夸父逐日》神话为例,分析夸父的形象时往往常以袁珂的延伸性评价作为讲解的依据,如:“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和积极的幻想。”“神话中的巨人‘地之子’的夸父之所以失败,是由于当时客观上水不足,他不是懒死的,而是在追求水(知识和真理)的路途上渴死的。夸父英雄的悲剧结局,正是我们伟大的先人对自己的写照。”[2]总体来说这几种说法都有今人思想猜度古人的嫌疑,因此怎样结合上古文化向学生讲解“夸父逐日”这则神话的原始内涵无疑就很重要了,在神话理论的指导下使学生获得对夸父原型的突破性认识,教学中如果以神话原型批评理论为指导,以神话产生的文化背景为出发点,对于夸父逐日的原因、“逐”字的深层次理解、夸父的结局与原因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引导性的深入分析,那势必会让学生在这则神话中获得较多的神话文本以外的对于原始文化认识的升华,从而也对神话本身的文学功能有崭新的认识。
二、“上古神话”在古代文学教学中的地位
1.“上古神话”教学是源头中的源头
上古神话从产生的时间来讲,无疑是中国古代文学各文学形态中最早的,但它却一直持续影响了整个中国古代文学的许多方面。单在先秦文学中的《诗经》、《左传》、《庄子》、《楚辞》等先秦古籍中就记载了比较丰富的古代神话,以及神话内容的变形和发展。如《诗经》中周部族史诗的代表《大雅・生民》、商部族史诗《商颂・玄鸟》等篇目就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其中包含了部族起源神话中的母题类型,如果学生对感生型神话及历史神话化等神话基础问题不理解,就会在这些篇目的阅读中遇到困难。再如《庄子》一书中也有许多上古神内容的演变,像鲲鹏之变、黄帝遗玄珠等都是在上古神话的基础上的变形,《楚辞》更是将神话与文学经典结合的典范之作,可以说对神话的理解是深入理解先秦文学的其他文学样式的前提。
2.“上古神话”的思维方法和主题内容是后世文学的先驱
“上古神话”的思维方法对后世文学的创作方法影响巨大。其中必须要让学生有一定理解的便是神话最初产生的原动力――神话思维,神话思维也叫原始思维,源于法国社会学家列维・布留尔的《原始思维》一书,这种思维的特征是人类原始的非逻辑思维,它是神话产生的主要原因,神话就是基于这种思维方式的支配而对世界和人类自身进行的一种充满想象的描述和阐释,这种思维特征在神话之后的文学创作上仍体现地比较明显。比如六朝志怪小说中的异化主题就是这种思维特征的延续。六朝志怪小说中有许多关于“异化”的题材故事,如人与异类如动物、植物甚至无生命之物之间的互化,这些并非六朝小说家的原创,而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变形思维模式在六朝特有的社会环境下的继承和演变。明清小说中亦存在这种神话思维的因子,比如石头生人的神话思维方式在《西游记》与《红楼梦》中就有比较明显的体现,并且其作为整个叙事的开端与线索并不是无端肇始的,而是神话思维在后世文学中的延承。
并且上古神话的主题内容为后世文学提供了大量素材。我国古代优秀的诗歌中有一部分关于神话题材的佳作,像古诗十九首的《迢迢牵牛星》、曹植的《洛神赋》、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等,再如古典小说中的六朝志怪小说,唐传奇、清小说,及现代小说的神话题材等无一不受上古神话的影响,如鲁迅的神话题材的历史小说《补天》、《奔月》、《理水》等,几乎贯穿了鲁迅《故事新编》的整个创作过程中,并从观念和形式上建构了中国现代历史小说文体
3.上古神话蕴含的民族个性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特质的渊源
“神话是原始先民的文化结晶,任何一个民族的神话传说,都是这个民族在人类早期发展中关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的一种想象。原始民族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因素,都渗透于他们的神话作品之中。作为民族性格的某些具有代表性的方面,也必然在这一民族创造出来的神话中得到或鲜明或隐晦的表现。”[3]不仅如此,上古神话作为民族精神的源泉,其中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如女娲补天神话、鲧禹治水神话、后羿射日神话中反映出的忧患意识、厚生爱民意识,刑天舞干戚神话中透露的反抗精神等,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与我们今天提倡的民族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因此“探索上古神话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对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具有重要意义。”[4]可以说,神话作为最古老的文学形态是很能够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质的。
综上可见,上古神话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地位还是异常重要的,因此先秦文学中“上古神话”的教学并非可有可无的。
三、先秦“上古神话”教学的几点改革思考
1.利用好属于上古神话本身的课时
由于许多高校没有开设专门的神话学课程,神话学的知识只能在先秦文学和民间文学中才有所涉及,因此就更加要利用好有限的课时,不能因为这一段的文学史内容少就一带而过或者省略不讲。一般讲解上古神话应在6至8节课时为宜,涉及的内容应包括神话理论与神话作品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讲解。神话基础理论应涉及神话的起源、神话的特征、神话的类型、神话研究理论及方法等方面,对像神话定义讲解的重点应放在神话的产生上,对神话特征的描述上,并且再利用神话的基本知识对作品选中的神话作品进行分析讲解,可以重点讲解《山海经》与《淮南子》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神话作品,才能更好地有助于学生客观地认识神话和评价神话。
2.从神话欣赏过渡到神话研究
在初高中阶段涉及的神话文本阅读,主要是以阅读欣赏为主,先秦文学中“上古神话”的教学应充分联系神话的研究理论来阅读神话,而不能就神话而神话,脱离神话本身的功能及文化意蕴。
神话学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早在30年代,钟敬文先生就指出,神话中包含着社会学、民俗学、宗教学、民族学、人类学等文化科学,因此搜集、研究神话作品,有重大的文化史价值。神话被称为原始社会的百科全书,不仅仅因为它包含多学科的内容,而且还在于神话是文化精神的集合。”[5]因此通过教学对神话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的讲解,学生能在联系与神话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基础上,对神话文本阅读并解读,进一步研究神话之于人类生活习俗、思维方式、思想传统等方面的反映及影响。还可以利用纵向中国古代文学中神话脉络发展与演变以及横向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神话比较等研究方法对神话所反映的不同文化内涵做一些相关的论文练习,把神话研究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中国文学当中,使神话的研究更加灵活,从神话欣赏真正过渡到神话研究。
3.以神话理论研究方法为基础讲解神话作品
在上古神话作品的讲解中应注重神话思维的引入和神话原型分析在作品讲解中的运用。可以说上古神话的传承和记录还不是一种纯文学,它更多的是原始社会及文化经过想象和夸张后的反映,因此利用神话思维方式和神话原型批评理论及研究方法去研究神话作品,更能接近神话反映的历史社会的真实,是带领学生认识和探究原始文化必要的途径。
“神话思维最能体现神话的生命力,通过神话思维可以探究文化之根。原始――神话思维直接孕育了审美意识的发生。西方文明受神话影响很深,所以西方学者一直重视研究神话。中国神话研究起步很晚。百年来中国学者在神话的发掘、整理和阐释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对神话思维的深入研究还很欠缺。”[6]因此应该利用好中西方先进的神话理论来讲解中国古代上古神话作品是非常有必要的。
同时在上古神话的教学中,可以多联系中国文学中的神话题材和西方文学的神话题材,引起学生的兴趣点。如可扩展结合六朝志怪小说,唐传奇中的《柳毅传》、《李娃传》,古典长篇小说《聊斋志异》、《镜花缘》、《西游记》,以及古希腊神话、荷马史诗、圣经故事等进行讲解。但归根结底,先秦文学中的“上古神话”教学是不可忽视的部分,引起学生对上古神话学习的重视与古代诗词、散文、辞赋同样重要。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3.
[2]沈怀灵.从上古文化看“夸父追日”神话的原始内涵[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3).
[3]张.中西神话对比研究:以中国上古神话和古希腊神话对比为例[D].长沙:中南大学,2012.
事实上,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与文化日益进步,青年们更应有激扬文字、指点江山的豪迈情怀与深刻思想性,可是基础应试教育的威压、落后的教育观念给我们培养出了无数唯唯诺诺的“考试机器”,有着独立见解、思想深刻的高中生实在为数不多。更为可叹的是,那为数不多的有思想、有才情的学生也不敢放弃高考的诱惑。他们在高考作文中根本不敢畅所欲言,也不敢表达一点点不同的见解,原因是一辈子只有一次,输不起。
新课程标准提出高中阶段的作文教学应指导学生“考虑不同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可见,作文教学不应仅仅停留在教会学生写框架式的议论文,更要加厚学生的知识积淀,教会学生如何独立思考、深入分析,引导他们走向更开阔、宽广的天地,让学生写出真实而富有灵性的好文章。基于这种认识,我们更应注重学生的思考性、思辨性的培养,如何能让学生带着应试教育的镣铐跳起洋溢思想性的舞蹈则更是我们一线教育者的必修课。为了上好这一课,笔者认为应从时评阅读中汲取思想的火花,从而使学生的作文灵动闪耀。
一、时评阅读之路归正
叶圣陶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韩愈的一句话则揭示得更为形象,他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也就是说,“耕”是“获”的前提,“学”(阅读)是“文”(写作)的基础。基于先贤的认知――阅读,是写作的根基。因此,许多学校还开设了阅读课,以扩充学生的阅读储备,更有教师印发大量时文,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但是时评阅读之路的尴尬无可避免:对时评阅读足够重视,却没有带来相应的回报。时事阅读之路,是否应坚持走下去?时事阅读之路,路在何方?
正如章熊所指出的:“研究剖析作者的思考,揣摩体味作者的语言运用,培养语感,这种‘揣摩谋篇’的教学能够有机地把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结合起来,成为我国语文教学的特色,独步于世界教坛。”潘新和先生也大力呼吁语文教学应由“阅读本位”过渡到“作文本位”。这都启示我们:时事阅读,应以作文为基点和归宿,揣摩时文作者的语言与思想,从而有效提升作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如何引导学生进入一种高效率、高素质的阅读状态,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冲击学生的思想,引发学生的思考,带来议论文写作的高效益,则是时评阅读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为一线教育教学的工作的笔者做了初步探索,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简易到复杂,由单一到多样,逐渐展开。
1.课堂内外,互为补充,使时评阅读有系统性
首先,以课文为基点,纵向挖深度。
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但舞台却很宽阔,时文阅读能为教材学习做好铺垫和延伸工作,如,配合《我与地坛》的教学,可以补充史铁生《合欢树》《秋天的怀念》,让学生更好地体味史铁生与母亲之间细腻、感人的亲情,同时课外补充史铁生《命若琴弦》《史铁生的坦荡辞世是一个示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对生命、对人生的态度。
其次,以时文为线,横向拓广度。
当学生通过课文基点积累了若干个作家点后,笔者认为还需要为他们架构起一张时文之网,在横面上进一步延伸,并形成系统。如,配合《将栏杆拍遍》这个知识点,可以补充《读柳永》《乱世中的美神――李清照》;看到梁衡对于宋词大家的评论,补充《跨越百年的美丽》,让学生领略梁衡对“美丽”的全新解读,体悟永恒的生命哲学;在功利化之风愈加浓厚的当代,补充龙应台《给河马刷牙》、鲁枢元《从陶渊明看当代人的生存困境》,帮助学生构建起个人的精神家园。
2.读写并举,互为促进,使时评阅读有内容性
首先,引导学生撰写摘要和读后感。
其次,借助时评阅读,提高学生议论文语言的驾驭能力。
最后,撰写时事评论文字,形成“百家争鸣”的氛围。
现阶段的时文已经发展得相对成熟,几乎各种媒体中都活跃着它的身影。为学生撰写时事评论文字提供了有效范本。笔者尝试:在每学期初布置任务,将全班45人划分为6个时事阅读小组。每周由时事阅读小组组长确定时事主题,并选派一位学生在周一课前五分钟讲述时事新闻或热点事件,并对此概括感悟或评论,这些感悟评论或是自己有感而发或摘录借鉴时文,再由该学习小组选派两名学生就该事件继续提出看法,也可由其他组成员来评议驳论、争议商榷,形成“百家争鸣”的研讨氛围,使得学生懂得许多社会知识,看清纷繁世相背后的实质,学会科学、理性的分析、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3.师生对话,互为提高,使时评阅读有愉悦性
巴赫金指出:“一切莫不都归结于对话,归结于对话式的对立,这是一切的中心。一切都是手段,对话才是目的。单一的声音,什么也结束不了,什么也解决不了,两个声音才是生命的最低条件,生存的最低条件。”(巴赫金《诗学与访谈》,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强调了阅读的根本在于多种声音对于文本的相互沟通、相互对话、相互交流与融合,如此才能形成一种建设性解读,同时也可以放大学生的阅读愉悦性与积极性。
二、时评阅读助写作走向深刻
拥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入木三分的分析力是议论文走向深刻的必要条件。而时文阅读将让学生从芜杂的信息中筛选有效信息,去伪存真,揭示问题产生原因的能力逐步提高,更在对话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高度立论、深刻透辟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领略了议论文语言的鲜活灵动、素材的时代气息。如此看来,时文阅读将学生的议论文写作能力大幅提高。而如何引导他们在具体写作时带着高考的镣铐展现精当独到的议论分析能力,则是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
笔者经过初步尝试,发现一条可操作之路。
第一步:引述时事材料。在议论文开头,抓住时事关键,简洁概括至80字以内。如《底气》开头:“天安门广场边,一个新造的孔子塑像被竖起。”同时在引的同时要扣住论题,提出论点。如,上文《底气》中有:“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打造中国的文化底气,提升文化软实力,成为当下的迫切的需求。”
第二步:分析材料,400字左右。如上文《底气》,首先分析先秦文化因为开化了世界文化而成为中国文化的底气,接着质疑当今中国文化向先秦文化寻求底气的原因,再次分析先秦文化成为当今中国文化底气带来的弊端。这样层层剥离分析、评论,纵向论证,深入挖掘,使议论文有了论述力度。
第三步:联系现实,200字左右。如,上文《底气》承上过渡,自然联系到西方文化底气是一个完整的文化体系而非单独的文化名人。搜集典型论据,扣题论证,并提出怎样真正铸就当今中国文化底气的措施。
第四步:总结全文,100字左右。回扣材料,升华总结,收尾要求形象有意蕴。如上文《底气》结尾:“回首悠悠五千年,孔子老先生孤独地站在历史的起点,他瘦弱的肩膀撑不起一个民族的脊梁。重塑中华文化底气,你我需共同努力。”
主管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河南省郑州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3-0751
国内刊号:41-1006/C
邮发代号:36-118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79
期刊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社科双效期刊
联系方式
在学术史上,先秦杂家到底存在与否?是一个到现在还未解决的问题。由于对“杂”及“杂家”认识上的偏见,秦汉以降的历代学者对先秦杂家鲜有研究且一味贬斥,发展到明清时期,甚至直接将杂家作为容纳儒家正统学术之外其他学派和异端学说的皮囊了。二十世纪初,在的推动下,诸子学再度兴起,一大批大师级的学者对先秦杂家均有论及,诸如章太炎、蒋伯潜、罗根泽、吕思勉、郭沫若、侯外庐、冯友兰、钱穆、任继愈等,在结论上分歧也很大,但这可能给我们继续的研究探索以新的启示和鼓舞。笔者通过读博期间以及近几年的研究探索,认为先秦时期从宏观意义上来看,杂家学派是存在的。而不是像某些学者那样,认为先秦除了“儒、墨显学”和道家之外再无学派。笔者认为,先秦杂家有自己的学术宗旨、理论方法、思想体系、代表作品及学术传承,因此,杂家在先秦是成其为一个学派的。
一先秦杂家的学术宗旨
一些学者否定先秦有杂家学派存在的一条主要理由就是,杂家没有学术宗旨。侯外庐先生说:“《吕氏春秋》因为它是‘调和折衷’的缘故,所以任何一说都没有彻底”,即不主任何一家,也暗指没有学术主旨。冯友兰先生认为:“《汉书·艺文志》他们所说的‘荡者为之’,其实就是杂家的本质。杂家要兼儒、墨,合名、法,而没有一个自己的中心思想,这就是‘无所归心’”而钱玄同在《中国学术论文集要》中更是说的很明白:“杂家之书,传于今者有《吕氏春秋》及《淮南子》,二书皆成于众人之手,盖集合百家之说,初无宗旨可言。”那么,先秦杂家真是没有自己的学术宗旨吗?笔者以为不然,此点值得商榷。自从《汉书·艺文志》在书中始列“杂家”于诸子百家之属,并著录杂家著作二十种四百零三篇于其中之后,《隋书·经籍志》也列“杂家”著作于其中,著录杂家著作九十七部二千七百二十卷之多。《汉书》和《隋书》如同司马炎在《论六家之要旨》中将先秦诸子分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一样,将先秦诸子分为“九流十家”,并且也将各家的学术从渊源、旨归等方面予以界定和评述。《汉书·艺文志》说:
杂家者流,盖出于议官。兼儒、墨,合名、法,知国体之有此,见王治之无不贯,此其所长也。及荡者为之,则漫羡而无所归心。
《隋书·经籍志》说:
杂者,兼儒、墨之道,通众家之意,以见王者之化,无所不冠者也。古者司史历记前言往行,祸福存亡之道。然则杂者,盖出史官之职也。放者为之,不求其本,材少而多学,言非而博,是以杂错漫羡,而无所指归。
其实,在《汉书》和《隋书》里面,他们都讲到了杂家的学术宗旨,《汉书》说杂家的宗旨是“知国体之有此,见王治之无不贯,此其所长也”,《隋书》说杂家之书均以“古者司史历记前言往行,祸福存亡之道”为主旨。对于《汉书》中有关杂家宗旨的解释,吕思勉认为:“诸子之学,除道家为君人南面之术,不名一长外,余皆各有所长;犹人身百骸,阙一不可;故曰知国体之有此。杂家兼容而并包之,可谓能揽治法之全。所以异于道家者,驱策众家,亦自成为一种学术。”,即探讨“治法”的“王治”之道才是杂家的宗旨。根据司马迁著作《史记》之目的“通古今之变”,是为了以史为鉴,吸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服务于现实政治。《隋书》说杂家之书的主旨是“古者司史历记前言往行,祸福存亡之道”,其实也就是以史资政的“王治”精神。近人张琦翔也说:“杂家者,杂取众说而能自立宗旨,杂而能成家也,此所谓杂即调和意义。调和并非凑合,亦非混合中和,兼揉众长,舍去其短,免去矛盾,融合为一,此之谓调和,杂家之意以大矣。”
先秦杂家之所以以“王治”作为融合百家思想的学术宗旨,主要原因在于现实的政治形势和政治需要。战国中期以后,天下一统的趋势越来越清晰,为了适应封建社会走向统一的形势及前所未有的政治需要,学术和文化上也形成了融合的潮流,黄老道家和杂家正是其显著的代表。因此,侯外庐先生说杂家“颇倾向于统一思想的路数”,笔者以为杂家以思想学术的“统一”应对政治的“统一”,这正是它们的“路数”;其次,从学术发展规律来看,诸子之学皆为“道之一端”各有短长,从争鸣中都发现了各自学术上的不足,学术从分到合、主动或被动地融合,也是学术发展的规律和方向;其三,各学派及其学者的历史使命感,让他们要设计出未来大一统社会和国家的思想与文化,以利于统治,同时他们也想让本学派或自己的思想在未来国家社会中占据有利地位。至于冯友兰先生认为的“放者为之”就是杂家的本质,并以此证明杂家“无所归心”就是没有主旨,笔者不敢苟同。其实,在《汉书》和《隋书》中所说的“荡者”和“放者”,是就那些浮学之辈,而不是真正的杂家,是班固、魏徵等对他们进行批判而言的。
当代一些学者,如任继愈、熊铁基、陈丽桂(台湾)等,将秦汉杂家著作《吕氏春秋》和《淮南子》称为“新道家”,他们认为以上两书不是没有思想主旨,而是认为它们的主旨是“道法”,并从汉代高诱的《吕》书注疏起。笔者以为,混淆杂家和道家为一的历史根源,在《汉书·艺文志》对道家的评述和《隋书,经籍志》对杂家的界定中,《汉书》说道家:
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合于尧之克攘,《易》之嗛嗛,一谦而四益,此其所长也。及放者为之,则欲绝去礼学,兼弃仁义,曰独任清虚可以为治。
《隋书》也说杂家:“古者司史历记前言往行,祸福存亡之道。然则杂者,盖出史官之职也”。从学术渊源和学术宗旨上,似乎《隋书》的杂家在向《汉书》的道家看齐,而《汉书》说杂家是“出于议宫”,《汉书》和《隋书》有关杂家的学术渊源上好像是矛盾了。笔者以为,从学术渊源上来说,诸子百家皆为周代“礼乐”文化的新芽和硕果,按班固的说法,诸子“九流十家”似乎都能对应周代的一种官职,实际上无论是“史官”也好,“议官”也好,他们都是周之文官,都传承“礼乐”文化并予以批判创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章太炎、刘师培宣扬“诸子出于王官论”和“九流学术皆源于史”,一时之间众多治诸子学的学者多从其说。则针锋相对地提出“诸子不出于王官论”,并以同名撰文论证“以为诸子之学起于救世之弊,应时而兴”。在学术渊源的论述上,班固可能失之于极端,章、刘、胡等人可能失之于偏颇。杂家和黄老道家既源于“礼乐”文化,在学术宗旨上也有着“救世之弊”的考量。杂家在学术宗旨上和黄老道家是有相似之处,但是无论在《史记·太史公自序》“论六家之要旨”中,还是《汉书·艺文志》的补述里,黄老道家和杂家还是有明显的不同的。
二先秦杂家的理论方法
战国中期以后,百家后学的发展有两个主题,一是由“争鸣”走向融合,一是从理论的阐述到与现实政治的结合。因此,各家在理论方法上亦表现出汲取他家思想和政治实用主义的色彩。李泽厚说:“自战国晚期起,它们在长久相互抵制、颉抗和论辩中,出现了相互吸收、融合的新趋势。从荀子到《吕氏春秋》,再到《淮南鸿烈》和《春秋繁露》,这种情况非常明显。旁及《文子》、《鹞冠子》、陆贾、贾谊以及地下发现的《经法》等等,无不在各种不同的程度或不同角度上表现出这一综合趋向。”这种思想学术的综合是学术思想本身发展规律的表现,存在着多种形态,“有同一学派内部不同分支思想的综合,有企图兼取百家构筑新思想体系的综合,有主于一家吸取它家思想成分的综合,有某专门领域学术思想的综合。”同一学派内部不同分支思想的综合,比如儒家的《礼记》与《易传》,弥合了儒家后学中“主内派”(注重“仁”的品德的修养)与“主外派”(注重“礼”的社会功用)之间的纷争;主于一家吸取它家思想成分的综合,有儒家的《荀子》和法家的《韩非子》;专门领域学术思想的综合,《鬼谷子》、《墨经》等可以归为这一类;企图兼取百家构筑新思想体系的综合,战国中后期的黄老道家是其代表,黄老道家的《文子》、《黄老帛书》等著作可资证明。而比黄老道家更为晚出并在其基础上有了进一步推进的则是先秦杂家。吕思勉先生将杂家称为“此后世所谓通学者之先驱也。”
百家后学在战国中期之后都有向关注现实政治方面转化的倾向,转变最大的可能要算先秦道家了,先秦道家从“绝圣弃智”、“无为”、“小国寡民”的政治思想,慢慢转化为“无为而无不为”、以“道法”为主“君人南面”的黄老之学。因此,高正说:“黄老之学是中国古代的法哲学,是先秦道家的殿军。它的产生标志着由老子开创的道家,已走向了为现实政治服务的道路。黄老帛书正是为曾经有资格与秦并称东西帝的田齐来制造统一天下理论的作品。或许它还是激发吕不韦编撰《吕氏春秋》的原因之一呢。”
有学者认为,黄老道家是先秦子学向汉代学术转换,知识与思想转换的主要载体,并且将杂家《吕氏春秋》和汉初《淮南子》均作为道家作品的经典。笔者认为,黄老道家和先秦杂家它们都汲取了百家的思想,在秦汉之际学术思想文化的转型过程中,它们都充当了知识与思想的主要载体。我们将《汉书》和《隋书》有关杂家理论方法的论述与《史记?太史公自序》之“论六家之要旨”中有关道家的比较,也许可以发现引起混淆的最初根源。“论六家之要旨”中说:“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学界公论《汉书》、《隋书》、《史记》中所言“道家”皆为黄老道家,并非先秦原始道家。三书中,《汉书》说杂家是“兼儒、墨,合名、法”,《隋书》在界定杂家之时说:“杂者,兼儒、墨之道,通众家之意”,而《史记》在阐述道家之语中则有“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言辞略有不同,但意思一致。这说明杂家和黄老道家在理论方法上都企图兼采诸子、融合百家。笔者认为,这种理论方法上的相似性,就是历代学者将杂家认作是“折衷”、“调和”、“综合”以及将杂家著作与黄老道家著作混淆的原因之一。笔者通过研究发现,杂家与黄老道家在理论方法上是有一定的学术渊源关系的,杂家不仅汲取了黄老的思想,而且在理论方法上受到了黄老的影响。目前学界多认为,黄老道家是以“道、法”为主的思想体系,关于杂家则争议很大,实际上在理论方法上杂家真的是“学无所主”,对百家思想只是按照政治实用主义的“王治”为主旨去汲取。但黄老道家的产生比杂家早,先秦杂家的作品和代表人物最早不会早于战国中期。金德建先生认为:“尸佼年代较早,开创杂家学派。《广泽篇》的说明宗旨,树义如此明确;足为后来的杂家视为准则。”战国齐之稷下学宫为黄老重镇,其对先秦杂家的产生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影响。
三先秦杂家的思想体系
先秦杂家思想是融合诸子百家的思想而成的,要容纳如此庞杂的思想内容,不建立庞大的思想框架是不可能的。杂家诸子中,从最早的《尸子》到最晚的《尉缭子》,都试图建立起兼容并包的思想体系,以期“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于一体,将诸子百家的思想尽数囊括。那么,杂家是怎么来构建其理论框架的呢?
笔者以为,先秦杂家是通过阴阳五行和“天、地、人”一体的观念和思维模式来建立起庞大理论体系的。这从《管子》、《吕氏春秋》和汉代杂家著作《淮南子》中,可以发现这种思维方式的运用。这两种思想观念和思维模式本身是否具有系统性呢,如果有的话,其本身的系统又是如何形成的?其实,阴阳五行和“天、地、人一体”本来就是中国先秦时期两种系统论的观念和思维方式。葛瑞汉把这叫着关联思维。他说:“中国传统上从未发现关联体系建构的替代物,关联体系建构使中世纪与后伽利略科学(Post-Galileanscience)区别开来。因果思维替代关联思维的偶然的插曲后期墨家像西方前现代的插曲一样稍纵即逝”关联思维是一种联想性的不能以科学验证的思维方式,有时甚至是充满了荒谬的幻想,一般产生并盛行于科学和思维均不发达的古代,例如中国近代以前和西方的中世纪及其以前都是以关联思维为主,而因果思维是建立在科学实证基础之上的思维方式,它是现代科学的根基。先秦时期的阴阳五行和“天、地、人”一体思维模式就是典型的关联思维方式。“阴”、“阳”、“金”、“木”、“水”、“火”、“土”,彼此之间原来也许根本没有什么重要联系,但是古代的思想家们通过性质的对立、相生与相克等等关系的组合,人为地将它们组织成一个系统,来解释自然和社会,就形成了阴阳五行关联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天、地、人”一体也是一种系统的关联维方式,天、地、人在自然界中原本只有物质上的联系,在哲学上也只有自然规律上的联系,先秦思想家们用关联的思维方式将其联系起来构成一个整体体系。天、地、人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天和地相配“化生万物”(包括人),这是宇宙论方面的三位一体;天和人相配,人效法天道以从事(事就是人事政治,属于地道方面的),形成“天人感应”的思想,也是三位一体的。这在道家、杂家及诸子一些学派的思想中屡见不鲜。因此,“天、地、人”的观念与‘阴阳’、‘气’、‘道’等一样是中国民族普遍承认和应用的共同观念,……是整个中国民族共同具有的一种普遍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显示出浓厚的东方独具的系统精神。
那么,这两种思想观念和思维模式是如何被先秦杂家用来搭建他们的理论框架,构筑他们的思想体系的呢?在此,仅以先秦杂家的代表作《吕氏春秋》为例予以阐述。吕艺先生在其《论(吕氏春秋)的结构体系》一文指出,吕书是三个结构体系之结合。他说吕书的总体结构:“(根)据‘是法天地’以行人事的基本思想来设计,这与其思想体系的主导倾向正相表里。在这样的总体结构下,十二纪,六论和八览分别依照‘上揆之天,下验之地,中审之人’的方法论三要素,构建成三个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结构系统。三者联系的枢纽,在于天道、地理、人纪相通,揆天验地最终都落实于人事……十二纪按‘天日顺’的规律安排人事,六论则按‘地曰固’的特性广加推绎;至于八览,则按‘人曰信’的要求,参照《洪范》‘五事’分门别类地论述人事行为规范……”从而使吕书无论是在结构上还是在思想上都显得很有系统性。洪家义先生撰《论(吕氏春秋)的性质》一文,他说:“《吕氏春秋》是以天、地、人和阴阳、五行两种模式建构起来的。天、地、人好比一片大屋顶,阴阳、五行好比梁柱,二者结合,构建了一座理论大厦。前者体现了篇章的整齐部勒上,后者主要体现在《十二纪》和《应同》、《召类》等篇中。这座大厦既有天、地、人的和谐统一,又有阴阳、五行的互相联系和互相制约。”因此,牟钟鉴先生说:“《吕氏春秋》确实能够自立体系,自成一家”《吕》书在编排结构上有两大特色:一是靠集体力量按预定计划写成,事先定好门类、子目,这种有主编、统一计划、统一体例而集体完成的理论著作是中国思想史的首部;二是处处构成体系,具系统性完整性。
四先秦杂家的代表作及学术的传承
根据《汉书·艺文志》杂家之属所列著作,先秦时期的杂家著作共有七种,包括孔甲《盘盂》二十六篇、《大禹》三十七篇、《伍子胥》八篇、《子晚子》三十五篇、《由余》三篇、《尉缭》二十九篇、《尸子》二十篇、《吕氏春秋》二十六篇。其余十四种为汉代著作,最显名的就是《淮南子》。而在《隋书,经籍志》里,共录有先秦时期的杂家著作3部,即《尉缭子》五卷梁并录六卷,《尸子》二十卷、目一卷梁十九卷,《吕氏春秋》二十六卷。由于年代久远,先秦时期的许多典籍都已佚失,先秦杂家也不例外。目前所能见到比较完整的就是《吕氏春秋》了,杂家《尉缭子》、《尸子》只是后世学者辑佚的残篇断章,或者是发现的一些残简可资研究了。这几本著作的学派归属,目前在学术界虽然还有争议,但笔者认为将其归为杂家更符合历史实际,而且从上文所述杂家的宗旨、理论方法、思想体系的特征等去分析,它们是具有杂家的共性的。
除此之外,在近几年的研究中,笔者还经过考证认为,先秦的《尹文子》、《管子》、《鹞冠子》和汉代的《淮南子》按照笔者以上对杂家新的界定,都应该是属于先秦杂家的著作(考证略去)。而且笔者的考证和研究,在某种程度上与一些专家大学者的论断不谋而合。例如:吕思勉先生说:“管子,汉志隶之道家,隋志隶之法家,然实成于无意中之杂家。”牟钟鉴先生认为,先秦杂家的发展演变又一个历史的线索,而且,先秦杂家和汉代杂家从《管子》、《吕氏春秋》到《淮南子》有一个传承的线索,在这里笔者引述其原文,并深表赞同:
第一次在齐国的稷下学宫,那里既有齐国自身深厚的文化传统,又集合了各诸侯国众多人材,成为全国性学术中心。于是形成《管子》一书,其作者非一人,其内容极广博。有对老庄哲学的“道”与“无为”的发挥,有对儒家礼乐仁义的论述,有对法家重法任刑的说明,有阴阳家的四时与五行相配的思想。书的编纂者欲将儒、法、道、阴阳几家学说相结合的企图是明白无疑的。由于成书不在一时,又无权威学者主持,且是初次尝试,造成《管子》一书的驳杂。
第二次在战国末年的秦国,统一全国的前夕,吕不韦招揽各国学者,形成一个重要的学术活动中心,于是产生出《吕氏春秋》一书。该书博采诸子之长,兼有道、儒、阴阳、法、墨各家思想。作者的指导思想更加明确,就是要全面总结先秦百家之学,造就统一的理论体系。
第三次在西汉前期的淮南,刘安好文学之士,招收各地学者数千人,形成当时最大的学术中心,于是有《淮南子》出现。
在学术史上,先秦杂家到底存在与否?是一个到现在还未解决的问题。由于对“杂”及“杂家”认识上的偏见,秦汉以降的历代学者对先秦杂家鲜有研究且一味贬斥,发展到明清时期,甚至直接将杂家作为容纳儒家正统学术之外其他学派和异端学说的皮囊了。二十世纪初,在的推动下,诸子学再度兴起,一大批大师级的学者对先秦杂家均有论及,诸如章太炎、蒋伯潜、罗根泽、吕思勉、郭沫若、侯外庐、冯友兰、钱穆、任继愈等,在结论上分歧也很大,但这可能给我们继续的研究探索以新的启示和鼓舞。笔者通过读博期间以及近几年的研究探索,认为先秦时期从宏观意义上来看,杂家学派是存在的。而不是像某些学者那样,认为先秦除了“儒、墨显学”和道家之外再无学派。笔者认为,先秦杂家有自己的学术宗旨、理论方法、思想体系、代表作品及学术传承,因此,杂家在先秦是成其为一个学派的。
一先秦杂家的学术宗旨
一些学者否定先秦有杂家学派存在的一条主要理由就是,杂家没有学术宗旨。侯外庐先生说:“《吕氏春秋》因为它是‘调和折衷’的缘故,所以任何一说都没有彻底”,即不主任何一家,也暗指没有学术主旨。冯友兰先生认为:“《汉书·艺文志》他们所说的‘荡者为之’,其实就是杂家的本质。杂家要兼儒、墨,合名、法,而没有一个自己的中心思想,这就是‘无所归心’”而钱玄同在《中国学术论文集要》中更是说的很明白:“杂家之书,传于今者有《吕氏春秋》及《淮南子》,二书皆成于众人之手,盖集合百家之说,初无宗旨可言。”那么,先秦杂家真是没有自己的学术宗旨吗?笔者以为不然,此点值得商榷。自从《汉书·艺文志》在书中始列“杂家”于诸子百家之属,并著录杂家著作二十种四百零三篇于其中之后,《隋书·经籍志》也列“杂家”著作于其中,著录杂家著作九十七部二千七百二十卷之多。《汉书》和《隋书》如同司马炎在《论六家之要旨》中将先秦诸子分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一样,将先秦诸子分为“九流十家”,并且也将各家的学术从渊源、旨归等方面予以界定和评述。《汉书·艺文志》说:
杂家者流,盖出于议官。兼儒、墨,合名、法,知国体之有此,见王治之无不贯,此其所长也。及荡者为之,则漫羡而无所归心。
《隋书·经籍志》说:
杂者,兼儒、墨之道,通众家之意,以见王者之化,无所不冠者也。古者司史历记前言往行,祸福存亡之道。然则杂者,盖出史官之职也。放者为之,不求其本,材少而多学,言非而博,是以杂错漫羡,而无所指归。
其实,在《汉书》和《隋书》里面,他们都讲到了杂家的学术宗旨,《汉书》说杂家的宗旨是“知国体之有此,见王治之无不贯,此其所长也”,《隋书》说杂家之书均以“古者司史历记前言往行,祸福存亡之道”为主旨。对于《汉书》中有关杂家宗旨的解释,吕思勉认为:“诸子之学,除道家为君人南面之术,不名一长外,余皆各有所长;犹人身百骸,阙一不可;故曰知国体之有此。杂家兼容而并包之,可谓能揽治法之全。所以异于道家者,驱策众家,亦自成为一种学术。”,即探讨“治法”的“王治”之道才是杂家的宗旨。根据司马迁著作《史记》之目的“通古今之变”,是为了以史为鉴,吸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服务于现实政治。《隋书》说杂家之书的主旨是“古者司史历记前言往行,祸福存亡之道”,其实也就是以史资政的“王治”精神。近人张琦翔也说:“杂家者,杂取众说而能自立宗旨,杂而能成家也,此所谓杂即调和意义。调和并非凑合,亦非混合中和,兼揉众长,舍去其短,免去矛盾,融合为一,此之谓调和,杂家之意以大矣。”
先秦杂家之所以以“王治”作为融合百家思想的学术宗旨,主要原因在于现实的政治形势和政治需要。战国中期以后,天下一统的趋势越来越清晰,为了适应封建社会走向统一的形势及前所未有的政治需要,学术和文化上也形成了融合的潮流,黄老道家和杂家正是其显著的代表。因此,侯外庐先生说杂家“颇倾向于统一思想的路数”,笔者以为杂家以思想学术的“统一”应对政治的“统一”,这正是它们的“路数”;其次,从学术发展规律来看,诸子之学皆为“道之一端”各有短长,从争鸣中都发现了各自学术上的不足,学术从分到合、主动或被动地融合,也是学术发展的规律和方向;其三,各学派及其学者的历史使命感,让他们要设计出未来大一统社会和国家的思想与文化,以利于统治,同时他们也想让本学派或自己的思想在未来国家社会中占据有利地位。至于冯友兰先生认为的“放者为之”就是杂家的本质,并以此证明杂家“无所归心”就是没有主旨,笔者不敢苟同。其实,在《汉书》和《隋书》中所说的“荡者”和“放者”,是就那些浮学之辈,而不是真正的杂家,是班固、魏徵等对他们进行批判而言的。
当代一些学者,如任继愈、熊铁基、陈丽桂(台湾)等,将秦汉杂家著作《吕氏春秋》和《淮南子》称为“新道家”,他们认为以上两书不是没有思想主旨,而是认为它们的主旨是“道法”,并从汉代高诱的《吕》书注疏起。笔者以为,混淆杂家和道家为一的历史根源,在《汉书·艺文志》对道家的评述和《隋书,经籍志》对杂家的界定中,《汉书》说道家:
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合于尧之克攘,《易》之嗛嗛,一谦而四益,此其所长也。及放者为之,则欲绝去礼学,兼弃仁义,曰独任清虚可以为治。
《隋书》也说杂家:“古者司史历记前言往行,祸福存亡之道。然则杂者,盖出史官之职也”。从学术渊源和学术宗旨上,似乎《隋书》的杂家在向《汉书》的道家看齐,而《汉书》说杂家是“出于议宫”,《汉书》和《隋书》有关杂家的学术渊源上好像是矛盾了。笔者以为,从学术渊源上来说,诸子百家皆为周代“礼乐”文化的新芽和硕果,按班固的说法,诸子“九流十家”似乎都能对应周代的一种官职,实际上无论是“史官”也好,“议官”也好,他们都是周之文官,都传承“礼乐”文化并予以批判创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章太炎、刘师培宣扬“诸子出于王官论”和“九流学术皆源于史”,一时之间众多治诸子学的学者多从其说。则针锋相对地提出“诸子不出于王官论”,并以同名撰文论证“以为诸子之学起于救世之弊,应时而兴”。在学术渊源的论述上,班固可能失之于极端,章、刘、胡等人可能失之于偏颇。杂家和黄老道家既源于“礼乐”文化,在学术宗旨上也有着“救世之弊”的考量。杂家在学术宗旨上和黄老道家是有相似之处,但是无论在《史记·太史公自序》“论六家之要旨”中,还是《汉书·艺文志》的补述里,黄老道家和杂家还是有明显的不同的。
二先秦杂家的理论方法
战国中期以后,百家后学的发展有两个主题,一是由“争鸣”走向融合,一是从理论的阐述到与现实政治的结合。因此,各家在理论方法上亦表现出汲取他家思想和政治实用主义的色彩。李泽厚说:“自战国晚期起,它们在长久相互抵制、颉抗和论辩中,出现了相互吸收、融合的新趋势。从荀子到《吕氏春秋》,再到《淮南鸿烈》和《春秋繁露》,这种情况非常明显。旁及《文子》、《鹞冠子》、陆贾、贾谊以及地下发现的《经法》等等,无不在各种不同的程度或不同角度上表现出这一综合趋向。”这种思想学术的综合是学术思想本身发展规律的表现,存在着多种形态,“有同一学派内部不同分支思想的综合,有企图兼取百家构筑新思想体系的综合,有主于一家吸取它家思想成分的综合,有某专门领域学术思想的综合。”同一学派内部不同分支思想的综合,比如儒家的《礼记》与《易传》,弥合了儒家后学中“主内派”(注重“仁”的品德的修养)与“主外派”(注重“礼”的社会功用)之间的纷争;主于一家吸取它家思想成分的综合,有儒家的《荀子》和法家的《韩非子》;专门领域学术思想的综合,《鬼谷子》、《墨经》等可以归为这一类;企图兼取百家构筑新思想体系的综合,战国中后期的黄老道家是其代表,黄老道家的《文子》、《黄老帛书》等著作可资证明。而比黄老道家更为晚出并在其基础上有了进一步推进的则是先秦杂家。吕思勉先生将杂家称为“此后世所谓通学者之先驱也。”
百家后学在战国中期之后都有向关注现实政治方面转化的倾向,转变最大的可能要算先秦道家了,先秦道家从“绝圣弃智”、“无为”、“小国寡民”的政治思想,慢慢转化为“无为而无不为”、以“道法”为主“君人南面”的黄老之学。因此,高正说:“黄老之学是中国古代的法哲学,是先秦道家的殿军。它的产生标志着由老子开创的道家,已走向了为现实政治服务的道路。黄老帛书正是为曾经有资格与秦并称东西帝的田齐来制造统一天下理论的作品。或许它还是激发吕不韦编撰《吕氏春秋》的原因之一呢。”
有学者认为,黄老道家是先秦子学向汉代学术转换,知识与思想转换的主要载体,并且将杂家《吕氏春秋》和汉初《淮南子》均作为道家作品的经典。笔者认为,黄老道家和先秦杂家它们都汲取了百家的思想,在秦汉之际学术思想文化的转型过程中,它们都充当了知识与思想的主要载体。我们将《汉书》和《隋书》有关杂家理论方法的论述与《史记?太史公自序》之“论六家之要旨”中有关道家的比较,也许可以发现引起混淆的最初根源。“论六家之要旨”中说:“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学界公论《汉书》、《隋书》、《史记》中所言“道家”皆为黄老道家,并非先秦原始道家。三书中,《汉书》说杂家是“兼儒、墨,合名、法”,《隋书》在界定杂家之时说:“杂者,兼儒、墨之道,通众家之意”,而《史记》在阐述道家之语中则有“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言辞略有不同,但意思一致。这说明杂家和黄老道家在理论方法上都企图兼采诸子、融合百家。笔者认为,这种理论方法上的相似性,就是历代学者将杂家认作是“折衷”、“调和”、“综合”以及将杂家著作与黄老道家著作混淆的原因之一。笔者通过研究发现,杂家与黄老道家在理论方法上是有一定的学术渊源关系的,杂家不仅汲取了黄老的思想,而且在理论方法上受到了黄老的影响。目前学界多认为,黄老道家是以“道、法”为主的思想体系,关于杂家则争议很大,实际上在理论方法上杂家真的是“学无所主”,对百家思想只是按照政治实用主义的“王治”为主旨去汲取。但黄老道家的产生比杂家早,先秦杂家的作品和代表人物最早不会早于战国中期。金德建先生认为:“尸佼年代较早,开创杂家学派。《广泽篇》的说明宗旨,树义如此明确;足为后来的杂家视为准则。”战国齐之稷下学宫为黄老重镇,其对先秦杂家的产生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影响。
三先秦杂家的思想体系
先秦杂家思想是融合诸子百家的思想而成的,要容纳如此庞杂的思想内容,不建立庞大的思想框架是不可能的。杂家诸子中,从最早的《尸子》到最晚的《尉缭子》,都试图建立起兼容并包的思想体系,以期“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于一体,将诸子百家的思想尽数囊括。那么,杂家是怎么来构建其理论框架的呢?
笔者以为,先秦杂家是通过阴阳五行和“天、地、人”一体的观念和思维模式来建立起庞大理论体系的。这从《管子》、《吕氏春秋》和汉代杂家著作《淮南子》中,可以发现这种思维方式的运用。这两种思想观念和思维模式本身是否具有系统性呢,如果有的话,其本身的系统又是如何形成的?其实,阴阳五行和“天、地、人一体”本来就是中国先秦时期两种系统论的观念和思维方式。葛瑞汉把这叫着关联思维。他说:“中国传统上从未发现关联体系建构的替代物,关联体系建构使中世纪与后伽利略科学(Post-Galileanscience)区别开来。因果思维替代关联思维的偶然的插曲后期墨家像西方前现代的插曲一样稍纵即逝”关联思维是一种联想性的不能以科学验证的思维方式,有时甚至是充满了荒谬的幻想,一般产生并盛行于科学和思维均不发达的古代,例如中国近代以前和西方的中世纪及其以前都是以关联思维为主,而因果思维是建立在科学实证基础之上的思维方式,它是现代科学的根基。先秦时期的阴阳五行和“天、地、人”一体思维模式就是典型的关联思维方式。“阴”、“阳”、“金”、“木”、“水”、“火”、“土”,彼此之间原来也许根本没有什么重要联系,但是古代的思想家们通过性质的对立、相生与相克等等关系的组合,人为地将它们组织成一个系统,来解释自然和社会,就形成了阴阳五行关联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天、地、人”一体也是一种系统的关联维方式,天、地、人在自然界中原本只有物质上的联系,在哲学上也只有自然规律上的联系,先秦思想家们用关联的思维方式将其联系起来构成一个整体体系。天、地、人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天和地相配“化生万物”(包括人),这是宇宙论方面的三位一体;天和人相配,人效法天道以从事(事就是人事政治,属于地道方面的),形成“天人感应”的思想,也是三位一体的。这在道家、杂家及诸子一些学派的思想中屡见不鲜。因此,“天、地、人”的观念与‘阴阳’、‘气’、‘道’等一样是中国民族普遍承认和应用的共同观念,……是整个中国民族共同具有的一种普遍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显示出浓厚的东方独具的系统精神。
那么,这两种思想观念和思维模式是如何被先秦杂家用来搭建他们的理论框架,构筑他们的思想体系的呢?在此,仅以先秦杂家的代表作《吕氏春秋》为例予以阐述。吕艺先生在其《论(吕氏春秋)的结构体系》一文指出,吕书是三个结构体系之结合。他说吕书的总体结构:“(根)据‘是法天地’以行人事的基本思想来设计,这与其思想体系的主导倾向正相表里。在这样的总体结构下,十二纪,六论和八览分别依照‘上揆之天,下验之地,中审之人’的方法论三要素,构建成三个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结构系统。三者联系的枢纽,在于天道、地理、人纪相通,揆天验地最终都落实于人事……十二纪按‘天日顺’的规律安排人事,六论则按‘地曰固’的特性广加推绎;至于八览,则按‘人曰信’的要求,参照《洪范》‘五事’分门别类地论述人事行为规范……”从而使吕书无论是在结构上还是在思想上都显得很有系统性。洪家义先生撰《论(吕氏春秋)的性质》一文,他说:“《吕氏春秋》是以天、地、人和阴阳、五行两种模式建构起来的。天、地、人好比一片大屋顶,阴阳、五行好比梁柱,二者结合,构建了一座理论大厦。前者体现了篇章的整齐部勒上,后者主要体现在《十二纪》和《应同》、《召类》等篇中。这座大厦既有天、地、人的和谐统一,又有阴阳、五行的互相联系和互相制约。”因此,牟钟鉴先生说:“《吕氏春秋》确实能够自立体系,自成一家”《吕》书在编排结构上有两大特色:一是靠集体力量按预定计划写成,事先定好门类、子目,这种有主编、统一计划、统一体例而集体完成的理论著作是中国思想史的首部;二是处处构成体系,具系统性完整性。
四先秦杂家的代表作及学术的传承
根据《汉书·艺文志》杂家之属所列著作,先秦时期的杂家著作共有七种,包括孔甲《盘盂》二十六篇、《大禹》三十七篇、《伍子胥》八篇、《子晚子》三十五篇、《由余》三篇、《尉缭》二十九篇、《尸子》二十篇、《吕氏春秋》二十六篇。其余十四种为汉代著作,最显名的就是《淮南子》。而在《隋书,经籍志》里,共录有先秦时期的杂家著作3部,即《尉缭子》五卷梁并录六卷,《尸子》二十卷、目一卷梁十九卷,《吕氏春秋》二十六卷。由于年代久远,先秦时期的许多典籍都已佚失,先秦杂家也不例外。目前所能见到比较完整的就是《吕氏春秋》了,杂家《尉缭子》、《尸子》只是后世学者辑佚的残篇断章,或者是发现的一些残简可资研究了。这几本著作的学派归属,目前在学术界虽然还有争议,但笔者认为将其归为杂家更符合历史实际,而且从上文所述杂家的宗旨、理论方法、思想体系的特征等去分析,它们是具有杂家的共性的。
除此之外,在近几年的研究中,笔者还经过考证认为,先秦的《尹文子》、《管子》、《鹞冠子》和汉代的《淮南子》按照笔者以上对杂家新的界定,都应该是属于先秦杂家的著作(考证略去)。而且笔者的考证和研究,在某种程度上与一些专家大学者的论断不谋而合。例如:吕思勉先生说:“管子,汉志隶之道家,隋志隶之法家,然实成于无意中之杂家。”牟钟鉴先生认为,先秦杂家的发展演变又一个历史的线索,而且,先秦杂家和汉代杂家从《管子》、《吕氏春秋》到《淮南子》有一个传承的线索,在这里笔者引述其原文,并深表赞同:
第一次在齐国的稷下学宫,那里既有齐国自身深厚的文化传统,又集合了各诸侯国众多人材,成为全国性学术中心。于是形成《管子》一书,其作者非一人,其内容极广博。有对老庄哲学的“道”与“无为”的发挥,有对儒家礼乐仁义的论述,有对法家重法任刑的说明,有阴阳家的四时与五行相配的思想。书的编纂者欲将儒、法、道、阴阳几家学说相结合的企图是明白无疑的。由于成书不在一时,又无权威学者主持,且是初次尝试,造成《管子》一书的驳杂。
第二次在战国末年的秦国,统一全国的前夕,吕不韦招揽各国学者,形成一个重要的学术活动中心,于是产生出《吕氏春秋》一书。该书博采诸子之长,兼有道、儒、阴阳、法、墨各家思想。作者的指导思想更加明确,就是要全面总结先秦百家之学,造就统一的理论体系。
第三次在西汉前期的淮南,刘安好文学之士,招收各地学者数千人,形成当时最大的学术中心,于是有《淮南子》出现。
【诗词之美】“”后期那个寂寞的时代里,我的父母都下放了,我作为独生女,是姥姥最早教我背诗,她去世了很多年;舅舅是大学老师,教我背《滕王阁序》,去世了;更多诗歌里的意境是我爸爸带我看的,也去世了。教我古诗的亲人都远离了,而诗意还活在我的生命里。
今天,人们对诗歌颇有偏见,觉得闲人才去写诗。在一个建功立业的时代里,风花雪月已然边缘化,但我认为,一个人越要发愤图强,就越要有一种悠扬的心灵力量。我们很多的功业是属于生活层面的,但并不属于生命层面。诗意流连则是一件生命层面的事情。什么是意象呢?就是“床前明月光”,就是“处处闻啼鸟”,就是“悠然见南山”……在这些我们父母背过、我们自己背过、我们孩子还在背的意象中,完成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成长。
【书比人更可靠】这是我的切身体会,但是现在的青少年不懂得,他们宁愿在网上的虚拟空间里向网友们倾诉。他们还不懂得,生活不是游戏,不是说按一下“game over”就能重来的。
【关于阅读】之所以阅读,是因为孤独,但在孤独中有书可读,书比人可靠。我其实是一个被阅读成全的人,我希望每个人都能做一个好读者。
我享受网络阅读带来的便捷,也迷恋纸质书的墨香。阅读时,首先要看你是否渴望阅读、渴望知识、渴望有限的人生有所收获、渴望从阅读中获取力量,只要你渴望,阅读的载体不重要。
阅读是为了让我们打破这个世界上所有的障碍,让我们的生命更自由、更坦率、更勇敢,能够让我们以各式各样的方式去充实自己,然后传递给别人。阅读最终成全的还是一颗心,而无关乎是哪一种阅读方式。
【写作心得】写文章就是写人心,先要写人话,只要写的话是真话,就有人爱看。
【曾被“古典大部头”吓倒】上研究生时,我还不满21周岁,在北师大的中文系读古典文学,而且是先秦文学。看到那么多大部头,吓到了,心想那么艰深,那么庄严,我唯有膜拜而已。我该怎样去读它,怎敢下笔写论文呢?当时,启功先生还在中文系任教,我就去问他。我说你看那些理科的同学,会做大量的实验报告,有数理的分析所以叫很学理化的论文,文科现在有没有标准也能学理化?启功先生乐呵呵地给我说:“你自己看,什么时候论文写得不像人话了,一般就叫学理化了。”这么多年过去,当我自己都成了老师,我还谨记启先生告诉我的基本道理——写文章要先说人话,就是说,跟自己不矫情,才能坦率真诚地对别人不矫情。我们“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这是真学问吗?古往今来,好文章,也就是“说人话”而已。
/链接/
于丹,生于1965年,文学硕士,影视学博士,当代著名文化学者。现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2007年,“2007第二届中国作家富豪榜”重磅,于丹以1060万元的版税收入,荣登作家富豪榜第2位,引发广泛关注。
从1988年开始活跃在影视传媒实践的第一线,先后担任《在共和国史册上》《太阳照常升起》《香港沧桑》等20余部大型电视专题片撰稿人。先后任《正大综艺》《环球》等电视栏目撰稿人,获1994年、1996年星光奖最佳撰稿奖。担任北京市迎战“非典”大型专题节目《非凡抗击》总撰稿,2003年任中国申奥片策划人,参与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
近年来,于丹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文化视点》栏目普及、传播传统文化,以生命感悟激活了经典中的属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在海内外文化界、教育界产生广泛影响。
语录一二
一个人的视力本有两种功能:一个是向外去,无限宽广地拓展世界;另一个是向内来,无限深刻地去发现内心。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心中有什么,他看到的就是什么。
迷惑多是因为眼界不够大,井底之蛙怎么能知道什么叫海阔天空呢?
真正的和谐决不仅仅是一个小区邻里之间的和谐,也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还包括大地上万物和谐而快乐地共同成长;人对自然万物,有一种敬畏,有一种顺应,有一种默契。
关爱别人就是仁慈;了解别人就是智慧。
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
要做到内心的强大,一个前提是要看轻身外之物的得与失。
其实就像我们面前有半瓶子酒,悲观主义者说:这么好的酒,怎么就剩半瓶了?乐观主义者说:这么好的酒还有半瓶呢!
多思、多想、多听、多看、谨言、慎行,这么做的好处就是让自己少一点后悔。
人年轻时都是在用加法生活,但是到一定层次时,要学会用减法生活。你的心灵如果被所得堆满,最后就会累于所得。
选择一个朋友,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
书稿把“先秦诸子德育方法思想”作为研究对象,这个任务是很艰巨的。先秦诸子是在春秋战国之际百家争鸣的熔炉中锻炼出来的。百家争鸣是我国学术史上的黄金时代。当时,代表不同阶级利益的各家学者,出于不同的政治需要,在学术上展开论辩,彼此交锋,是此而非彼,竞相提出不同的学术见解,表现出“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对立倾向。在德育理论和方法方面,各家各派也都有自己的理论创造。他们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补充,各种不同的德育学说交相辉映,构成了春秋战国时期德育学术盛况的壮丽图景。
面对这种纷繁复杂的学术背景,要对先秦诸子德育方法作开创性的、系统性的总结,其难度确实非同寻常。令人高兴的是,作者没有向困难低头。他自觉地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运用比较研究法和历史文献考察法等现代科研方法,在深入揭示先秦诸子德育方法思想形成的社会条件和理论基础之后,对先秦诸子的德育方法学说,从宏观到微观、从历史到现实,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理论探索。书稿所展示的先秦诸子德育方法思想体系,其概念之清晰,内容之宏富,脉络之分明,观点之新颖,都显示出自己的特有优势,给人以许多智慧的启迪,读后令人耳目一新。
一、概念清晰
例如,关于“德育方法”的概念,作者先把“德育”释为“思想道德教育”,然后进一步指出:“德育方法,就是关于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具体说来,就是指教育者在对受教育者实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道德观教育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手段或方式,是沟通德育主客体的中介或桥梁。”这个概括,内容完整而清晰,它不仅厘清了现代意义上的“德育”概念,而且把“德育方法”概括为“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并对其具体内涵作了完整归纳,给人以概念清晰之感。
长期以来,一些人从广义的角度,把“德育”解释为“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的合成体。这是值得推敲的。“德育”一语,确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从狭义上说,德育即指品德教育或道德教育;从广义上说,“德育”指的是关于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若从广义角度把“德育”概括为“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的合成体,则必然导致概念上的重叠或出现“屋上架屋”的弊病。我们知道,“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等,都各有特定内涵,简单地将之相加,必然造成不必要的混乱。我们所说的“思想教育”,指的是关于思想观念方面的教育。“思想观念”所涉内涵很宽,它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道德观等一系列关于思想方面的观念。因此,所谓“思想教育”,指的是以上述一系列观念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我们所常说的“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以及世界观教育、人生观教育、价值观教育等,都含纳于思想教育之中,或者说都是思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思想政治教育”,指的是以政治为核心内容的思想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则指的是以道德为核心内容的思想教育,等等。思想教育同“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等相比,属于高一层次的概念,绝不可与后二者平列看待。
若把“思想教育”看作与“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平列的东西,并简单将它们相加起来构成“德育”概念,其结果必然使人产生这样的误解:似乎“思想教育”中,没有“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而“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似乎又不属于思想教育。这显然不符合客观实际,其失误的根源,在于概念不清。本书将“德育”定位于“思想道德教育”,无疑是正确的作法,值得大加肯定。
二、内容宏富
本书旨在揭示我国先秦时期儒、墨、道、法四大学派中的著名思想家的德育方法思想,具体说来就是对儒家学派中的孔丘、孟轲、荀况,墨家学派中的墨翟及其后学,道家学派中的老聃、庄周及稷下道家学者,法家学派中的商鞅、韩非及齐法家学者等人的德育方法思想,进行系统论述。其所涉学者之众、内容层面之宽,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在思想提炼方面,书稿既有宏观的概括,更有微观的剖析。
例如,它在分析先秦诸子关于“身教示范方法”的思想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分别论析了孔子的“其身正,不令而行”的思想、孟子的“教者必以正”的思想、荀子的“师以身为正仪”的思想、墨子的“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的身体力行思想、老庄的“行不言之教思想”、商鞅的“官无邪则民不敖”的思想、韩非的“不以言谈教”思想,以及齐法家的“明正以治国”思想,等等。这些论析,既说明先秦诸子对“身教示范”德育方法的普遍关注,又说明他们从不同视角对“身教示范”德育方法,进行了各具特色的理论创造。一部专著,把问题的研究置于如此广博的层面,并将之引向微观作深入的探讨,这不仅反映了作者扎实的专业功底,更反映了作者不懈追求的理论勇气。
它使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生动而具体,细腻而周密,给读者以内容宏富的深切感受。
三、脉络分明
书稿所要集中阐释的,是先秦诸子关于德育方法的系统思想。这是一个涉及面宽、包容量大、需要回答很多问题的研究课题。如何才能抓住要领、突出重点呢?作者别出心裁,将先秦诸子的德育方法思想,分为三大类:一为关于教育者施教的方法思想,二为关于受教育者自我教育方法的思想,三为关于实施德育评估的方法思想,等等。全书关于先秦诸子德育方法的思想体系,正是由这三个方面扩展开去,并最终建构起来的。
例如,围绕“关于教育者施教的方法思想”,书稿揭示了“因材施教法”、“身教示范法”、“教学相长法”、“平等育人法”、“情感交流法”、“循序渐进法”、“启示引导法”、“环境陶冶法”等八种关于教育者施教的方法思想;围绕“受教育者自我教育方法的思想”,书稿又揭示了“知荣明耻法”、“自我反省法”、“克己慎独法”、“忠恕一贯法”、“改过迁善法”、“防微杜渐法”、“躬行践履法”、“益志养气法”等八种关于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方法思想。此外,围绕“关于实施德育评估方法的思想”,书稿也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方法论指导意义的基本方法、原则。这样,全书沿着以上三条粗线深入下去,层层剖析,步步发掘,揭示了先秦诸子关于德育方法的思想共达150余种之多。这么多方法,用三条线索将之串连起来,可谓脉络分明,条理谨严,既突出了重点,又照应了全面,确有裁剪得体之功效。
四、思想新颖
一部专著的成功,不仅取决于它有明晰的概念、丰富的内容、严谨的逻辑,更取决于它有创新的理论思维。创新是一切理论研究的灵魂,是一部专著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本书稿的可贵之处,就是作者在探讨先秦诸子德育方法思想的过程中,勇于阐发自己的独得之见。例如,书稿在探讨《先秦诸子德育方法的理论基础》这一节中,抓往三个基本理论问题(即天人观、人性论、发展观),进行自己的理论思考,认为先秦诸子关于德育方法的思想,都是与他们对这三个基本问题的看法相关联。这无疑是很有见地的认识。“天人观、人性论、发展观”(以下简称“三观”),均属于世界观范畴。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正是基于这一见解,书稿具体回答了先秦诸子所持的“三观”如何决定了他们相应的方法论。以“人性论”为例,书稿把先秦诸子的人性理论,分为“性习论”、“性善论”、“性恶论”、“性无善无恶论”、“性有善有恶论”、“性自然论”、“性利己论”等七种形态,在此基础上,再进而说明这些人性之论如何决定了相应的方法论,如:孔子的“性习论”,决定了他重视后天学习、提倡“择友择处”、突出养成教育的德育方法;孟子的“性善论”,决定了他在德育方法方面,重视“反省内求”、“存心养性”、“平等育人”等方法;荀子的“性恶论”,决定了他重视“积善成德”、“环境育人”以及“待师法而正”的德育方法等等。这就从本质上阐明了先秦诸子德育方法各具特色的思想的缘由。其所论,均持之有故,言之成理,既达到了相当的理论深度,又阐发了自己的独到认识,给人以勇于探索和观念新颖的深切感受。
本书的创新特色,不仅在于作者在书中阐发了自己的独得之见,更在于它从总体上对先秦诸子德育方法思想作了系统性总结,这是一项披荆斩棘、开拓荒野的具有探索意义的学术研究活动。长期以来,由于“左”的思维方式的束缚,人们害怕被载上“钻故纸堆”、“拾封建余唾”的帽子,以致不敢接触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德育遗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传统文化的价值特别是传统道德的价值,已逐渐为人们所认同。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伟大战略任务。正是在改革开放的适宜条件下,对于传统德育遗产的发掘与研究,日益引起学界重视。近年来,先后有一系列研究传统道德或传统德育的新著问世,如,罗国杰主编的《中国传统道德》(含多传本与单行本两种本子)、陈谷嘉主编的《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研究》、江万秀等著《中国德育思想史》、罗炽主编的《中国德育思想史纲》以及拙著《儒家德育学说论纲》等等,都是研究传统德育理论的新著。然而,这些著作多偏于德育理论方面的探讨,而对于传统德育方法则涉及较为有限。
摆在书案上的这部《先秦诸子德育方法思想研究》,可以说是当代中国第一部研究传统德育方法的新著,尽管它所涉及的历史仅限于先秦时期的春秋战国阶段,但它的问世,却打破了过去关于传统德育方法的专门研究长期处于“0”的状况。这无疑是一项具有填空补白意义的难能可贵的探索!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了“一”的起点,我相信随着传统德育研究的深入,我国学界以后将会有更新、更多、更高水平的传统德育方法研究新成果涌现出来!这正是“长江后浪推前浪”这一社会发展规律所使然,余将乐观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