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1 17:17:1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中华护理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众多承载着中华数千年文化、传统、历史的古城镇,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散落在华夏大地。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国人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文化体验的追求日趋流行,“历史文化城镇”开始为人们所熟悉。
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的含义
所谓历史文化城镇,就是许许多多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群体构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城镇街道景观。例如,带门楼的宅第,树木繁茂的庙宇,高耸的城郭、宝塔,以及文明开化以后所产生的西洋建筑、桥梁、濠河……等的姿态。[1]每个建筑物和构筑物,都有其深远的由来和历史,如果能够为来访者提供详细了解的资料,则必然会给人们很大教育;如果能将它们组成一定形体,创造出我们四周的“环境景观”,那么就可以使平常完全生活在异地的人,扩大生活范围,弥补生活体验的不足。我们亲生感受到,在我们生活的国土上,可以创造出多么丰富多彩的生活空间来。
但是文化城镇并不只是给外来者赏心悦目。文化城镇犹如地方文化的面孔,在这里反映着人们的实际体验,这是无法代替和置换的,他们将视它为自己的故土故乡。
所以,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就是在保存历史文化城镇物质遗产的同时,如民居、街道、桥梁,保护城镇建筑群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历史性环境。
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的意义
早在1972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第17次全会制定的“文化遗产及自然遗产保护的国际建议”的前言中说:“在生活条件迅速变化的社会中,能保持自然和祖辈留下来的历史遗迹密切接触,才是适合于人类生活的环境,对这种环境的保护,是人类生活均衡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因此,在各个地区的社会中,充分发挥文化及自然遗产的积极作用,同时把具有历史价值和自然景观的现代东西都包括在统一的综合政策之中,才是最合适的。”
科教文组织的第19次全会,提出了“历史性地区的保全及其在现代的作用”的国际建议,其中有:“所谓历史性地区,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它反映了历史的客观存在。为适应多样性的社会生活必须有相应的多样性生活背景,据此,提高历史性地区的价值,将对人们的新生活产生重要意义”。[2]
可见,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对我们了解历史,传承传统文化,丰富现代生活,促进社会多样性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保护历史文化城镇是人类生活均衡发展的一种需要,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的现状
目前,我国对古城镇的保护处于一个越来越重视的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就有关于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的规定,历史文化城镇自然也在保护之列。而在2007年7月,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全文公布,征求社会各界意见。该条例于2008年7月1日起施行。通过单独制定法规对历史文化城镇保护进行规范,国家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各级地方政府也有相应历史文化城镇保护法规的出台。例如,2004年制定的《四川省阆中古城保护条例》、2006年开始施行的《云南省丽江古城保护条例》。中国社会正将更多关注的目光投放到这个我们过去不曾注意的焦点上。
但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现状令人堪忧。最主要是对历史文化城镇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没有处理好,对于文化保存造成很大阻碍。
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面临的问题
当前,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是追逐经济利益与保护当地传统文化之间的冲突。随着物质生活的逐渐丰富,现代人对传统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追捧,使得越来越多的地方认识到历史文化城镇镇潜在的巨大利益,利用古老的资源,发展旅游业,推动地方经济、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这本无可厚非,但是一味地旅游开发,使得历史文化城镇不断商业化。许多地方只是关注眼前的经济利益,忽视了古城镇本身深厚的文化、艺术底蕴,更忽略了对历史文化城镇的持久保护。历史文化城镇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已经日趋严重,并直接影响着古城镇的“生存”。因为,于历史文化城镇而言,其巨大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城镇建筑,布局结构的合理和艺术,更在于生活在那些土地上的人所形成的历史,文化氛围,民族风俗习惯,。商业化的开发使得历史文化城镇离它的价值越来越远。
以云南丽江为例:十多年前,1997年12月4日,丽江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与雅典、罗马、威尼斯等伟大城市比肩;十多年后,2008年1月中旬,古城被指责过度商业化、原住民流失,联合国派出检查组,丽江面临亮“黄牌”之忧。十年仅是历史的一瞬,然而这十年丽江的变化几乎超过了过去800年的总和。如今,涌入丽江的不是蒙古战车和铁骑,而是源源不断的游客和老板,他们带来丽江的不是马刀与盔甲,而是快速增长的旅游收入和巨额资本。
雕梁画栋、小桥流水的古城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摇摇欲坠,诗人、专家、学者们感叹:在酒吧街的灯红酒绿中,在小贩的叫卖声中,古朴一点点褪去,丽江古城正变成一具没有内容的空壳。
07年6月,在新西兰举行的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丽江古城、故宫、长城、圆明园、布达拉宫和云南三江并流6项中国世界遗产被要求在大会上就管理上出现的问题作解释。
丽江古城能申遗成功,既靠有形的建筑群落,更是靠存在于街头巷尾间的纳西市井生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是看中它是“保存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与自然美妙结合的典型”,才授予其桂冠。
但目前古城核心区域都商铺客栈林立,原住民纷纷将房院腾出给外来商人获取一年十几万的租金,并用这笔钱在新城购置洋房,他们搬走家当的同时还搬走了在城中存活了近千年的民俗文化。
更令人担忧的是,有些官员认为古城本就是为商业而建,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甚至有人认为即使联合国真亮“黄牌”也无妨,因为丽江已经具备了足够的知名度。这样出自官方的想法给古镇的保护,尤其是非物质文化的保护造成了很大阻碍和不利影响。[3]
当地居民是保护事业的动力
由丽江古镇一例,我们不难看出,目前,我国历史文化城镇的物质遗产,基本得到了较好的保护。但是,非物质性的历史性环境,仍在遭受着肆意破坏。可以说,这是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的核心问题和难点。一旦人们意识到历史性环境保护的重要,并着手进行保护,实际上也就解决了古城镇物质遗产保护的问题。因为历史性环境保护较之物质遗产保护,程度更深,也是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的本质。
日本作为我们的邻国,地理位置和文化传统都与我们相似。早在上世纪60、70年代,日本就开始致力于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尤其是历史性环境的保护,并且获得了较好的成效,对我们极具借鉴价值。比照日本的做法和成功经验,我认为激发当地居民保护的意识和积极性,才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
在日本,历史环境的保护也如同公害处理,自然环境保护一样,首先是由当地居民中产生。各地方政府着手采取相应对策,公布具体条例,等到这种条例在全国许多地方都制定之后,国家才作为最高行政管理,着手进行法律制度的完善工作。文化城镇文物保护法的修订也经过了这样一个顺序而进行。以“日本全国历史文化风土保护联盟”为中心,由各地居民发动的保护运动,其伟大功绩就在于促进各自治体颁布有关条例,并将其吸收到文物保护法内作为修订的内容之一。
可见,民众的支持和拥护是历史环境保护的基础和动力。而日本民众对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的关注,归根结底源于他们“环境观”的变化。日本曾经爆发过严重的公害问题,世无旁例的水俣病和四日市气喘病,使得公害成为社会瞩目的焦点。深受公害之苦的居民们敏锐地感到了生活环境中的种种问题,发现了自然环境破坏剧烈。要求保护自然的群众运动在全国各地兴起,群众环境观不断发展扩大。
最终,人们把历史环境的破坏看作为现代环境问题的主要课题。认识到历史环境是当地居民精神团结的象征,其消灭将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严重的后果。换言之,公害是直接危及人们生命、健康的犯罪行为,而历史环境的破坏,恰是对居民精神生活的挑战。一旦失去历史环境给居民所造成的失落感,对于曾经以此为自豪的当地人来说,简直不可容忍。这样一来,人们在重视环境的物质方面的因素之外,也开始注意到了文化方面的精神价值。[4]
日本的这种“居民——地方政府——国家”的保护模式被事实证明是可行且有效的。那么如何调动我们国人的保护意识,树立“环境观”,这是紧接着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
参照日本的做法,朝日新闻社于1972年2月14日出版的早报上,动员了该社所有通讯员,以“必须保存,复原的历史性文化城镇”为题,列举了全日本169处城镇加以介绍。接着又以“充满历史气息的文化城镇”为题,公布了全日本200多处城镇的所在地图及概况一览表。而财团法人环境研究所在它编辑的杂志中,出版了“环境文化”特辑,将与历史文化城镇的有关资料全部收集在一起,以前两次的朝日新闻报载为基础,加上和全国各地方政府讨论的结果,收录和确认了400余处历史文化城镇。这些城镇都是当地居民认为应该保护,由他们进行申报,并最终由国家登记注册的。
日本的历史文化城镇保护始于上世纪60、70年代,主要的宣传工具就是报刊杂志。在大众传媒如此发达的今天,网络、书籍、电视等各种媒介都可以成为我们宣传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的手段。并且我们可以把主动权交给居民,以自下而上的方式发现、确定、保护历史文化城镇。这样更能调动居民的保护意识和积极性、主动性。
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与居住环境的改善
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固然非常重要,但决不能限制地方居民生活的发展和提高。居民生活环境的改善和文化城镇的保护,猛一看起来似乎是矛盾的,其实并非如此。新的东西,是真正新的东西,而不是为新而新、虚有其表的拙劣设计的冒牌货,就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而言,它必然是和旧有的优秀传统相调和的。文化城镇的保护,必须与热爱保护地区文物的人们生活和环境的改善、提高结合在一起,这是文化城镇保护的基本理论。
在西欧社会中,保存、创造“理所当然的东西,存在于理所当然的场所中”的思想,使得历史文化城镇保存的相当完美,当地居民以此为豪的现象,随处可见。这正是以居住环境的适宜性思想为指导,由当地人用双手亲自创造出来的。[5]
在我国,也有比较成功了例子。江南古镇绍兴,在旧城改造中将改建和保护相结合,让居民继续居住在历史建筑中,作为延伸历史文脉的手段,这就是绍兴保护古城的高明之处。
老城区以保护、旅游、居住为主,陆续迁出工厂、企业,保证原始街区的完整性;对生活在老街老巷的居民,在不改变外部立面的前提下,允许他们改造内部结构,以更适宜居住;新建房屋采用江南特色的外部装饰,与城市风貌相协调;新建居民楼多用灰墙黑瓦,体现江南民居风格。对这些历史街区,绍兴的做法是除了外观的修缮,直接目的就是改善居民的生活,包括电网整治、排污管道全面接通、管道煤气入户等。修缮后的街区,既让居民生活便利,也使游客接踵而至。
由于历史文化城镇的老建筑大多年代久远,房内的设施老旧,与现代化的城市生活相比,古城镇的居民生活条件差。居民为了改善条件,移居城市的情况也就不可避免。而如同古城丽江,没有了原住民的古城镇,不过是丧失了灵魂的空壳城镇。所以,只有切实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绍兴模式”[6]确实值得其他地区借鉴。
保护事业费用的负担和经费的筹措
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事业的特色在于其多样性。从地区的历史、现在的功能、经济的基础等不同角度来看,有各种各样的保护形态,在同一个历史文化城镇保护事业中,各种事业的保护也是不一样的。例如,居住房屋的保护、自然景观的保护、公共事业便民设施的整顿等。这种事业的多样性就决定了不应该采取统一的经费负担。经费负担、筹措的方式,应该根据各地区不同保护事业的实际情况,决定合理的方式。
例如,作为居民住房的老宅的保护与修缮,如果完全由政府支付费用,那么国家财政的负担就可能过重。因此,可以由居民承担自家的保护、修缮费用,地方政府给予一定的补助金。但在一些极度贫困的古城镇,就可以由国家承担民居保护的全部费用。
对于公共设施的保护,则可以政府出资为主,鼓励民间组织、企业、个人出资为辅。而地方博物馆、名人故居等管理整顿费用,可以通过征收入场费的方式负担一部分或全部,不足部分由政府补足。
重症监护室(intensivecareunit,ICU)属于呼吸内科,有呼吸机16台,护士26名,均为女性,医生6名,护士长1名。科室90%的住院病人平均年龄60岁以上,年龄偏高,病情严重,对护理技术水平及科室医疗设备要求高。
1.2对象与方法
1.2.1对象
一部分为病人,在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每月随机选取90名ICU的住院病人,共计720例。纳入标准:所选择病人均意识清楚,无精神系统疾病,能正确表达自己的需求及意愿。另一部分为ICU的全体护士,共计26人。纳入标准为:在本研究期间科室护士无任何变动,无休病假、产假、离职和新聘用人员。
1.2.2方法
1.2.2.1干预方法
本研究从2011年9月开始至2012年9月结束,在1年的研究期间分为3个阶段进行,每个阶段进行4个月。第一阶段:学习和培训阶段,制定护理理念,讲究护理服务艺术,树立服务品牌,实行人性化服务。第二阶段:试运行阶段,首先在呼吸ICU试行,通过4个月的实施,归纳总结,吸取经验教训,修正和完善方案。狠抓护理服务质量,规范护士行为准则,修订护士专业知识和技能考核条例。第三阶段:进行全医院推广阶段,全院工作人员集思广益,提出创新性思想,进一步完善方案。在护理服务文化建设前后在每个病房每月随机抽取病人及家属满意度问卷调查,我科室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病区环境及氛围、护士职业素质、病区管理、医德医风等方面的内容,其中实施护理服务文化建设前抽取住院病人问卷调查360份(每月90份),实施护理服务文化建设后抽取住院病人问卷调查360份(每月90份),所有护士在护理服务建设前后每月均参加“三基”理论和操作考试,每季度参加护理质量考核,分别统计“三基”理论、操作以及护理质量考核成绩。
1.2.2.2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护理服务文化建设的内容
2.1更新护理服务意识和观念
护理服务文化是医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疾病复杂性与病人健康观念的转变,医学治疗和护理服务模式发生变化,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在护理服务文化建设活动中,需要更新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观念,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和激情,建立一种全新的、具有凝聚力的护理服务文化。更新护理服务意识和观念需要将过去病人求医院的思想转变为现在将病人当做亲人、朋友的思想。科室通过护士座谈会,护士交心会等活动形式,利用全新的服务理念引导护士思维方式的转变,建立“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将病人的舒适和满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要我做”的思想观念转变为“我要做”;确立“病人舒心、病人满意、病人健康是我们的共同心愿”的新型护理服务意识和观念。
2.2强化护士形象,树立服务品牌
护士形象是社会公众对护士的感知印象,是护士在护理服务文化的社会表现和社会评价。科室护士通过积极学习护士服务礼仪手册,在日常工作中规范行为礼仪,强化形象。科室对护士仪容仪表有严格的规定和要求,如在工作期间要求护士穿工作服;护士帽统一用发夹别住;严禁上班期间戴耳环、手镯和戒指;衣着整洁;举止稳重;仪表端庄强化护士形象;树立良好服务品牌。
2.3实行人性化护理服务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人文关怀成为医院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树立以“人文关怀”为理念的人性化护理服务具有重要的意义。人性化服务理念是实现病人从住院到出院的全过程得到护士的全方位护理服务。人性化服务的核心理念是“病人第一、服务第一、质量第一”,在护理服务过程中护士始终以病人健康为中心,对病人态度和蔼、耐心倾听、热情帮助,主动疏导病人心理、及时了解病人需求,让病人得到贴心的服务,让家属放心满意,实现真正的人性化服务。
2.4建立特色重症监护护理服务
ICU护士责任重大,承担着危重病人抢救及监护工作的重责,护士的护理技术水平和质量直接关系病人的生命安危,因此ICU做好重症病人的急救和监护护理工作尤为重要。科室通过建立特色急救和重症监护护理服务,为重症病人提供优质服务,比如护士应定期参加培训,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操作技术,解决重症病人病情严重、病症复杂等难题;重症病人容易被感染,因此做好ICU无菌管理尤为重要,如对医疗器械(手术刀、手术钳、雾化器、呼吸机等)要做好消毒灭菌工作,护士的双手需要在操作前后进行清洁,严格控制外来人员随意进出监护室。2.5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素质ICU接受治疗的病人病情复杂及难治疗,护士工作量繁重,因此需要护士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和操作技术水平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病人的需求。护理服务文化建设可以提高护士的专业知识素养和职业技能操作水平,使护理文化建设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去,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室通过以下方式加强护理服务建设从而提高护士专业素质:定期对护士专业理论和技能操作进行考核;鼓励护士积极参加继续教育,提高其专业知识储备量;评选“优秀护士”,进行荣誉激励和经济奖励,从而激发护士工作的热情度和主动性。
3讨论
3.1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质
实施护理服务文化的建设,一方面,从规章制度、纪律等方面规范了护理人员的言行举止,使其注重护理礼仪,讲究护理艺术,在护理过程中具有良好的仪表形象;另一方面,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职业素质,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有了明显的提高,“三基”理论考试成绩从建设前的88.45分提高至建设后的96.38分,操作考试成绩从建设前的865.9分提高至建设后的95.28分,由此可见,护理服务文化建设对护士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3.2提高了住院病人及家属满意度
在医院护理工作人员始终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第一、服务第一”的理念为准则,使病人在舒适、亲切的人性化护理服务环境中治疗、康复。通过护理服务文化的建设,这项工作得到了病人及家属的认可,科室病人及家属对护理满意度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从过去的88.12%提高至96.69%,这是对护士护理服务工作的进一步肯定。
3.3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
护理服务质量是护士为病人提供护理技术水平和生活服务效果的程度,护理技术水平决定护理质量水平,提高护士技术操作水平和技能熟练程度,对于提高护理质量,减轻病人疼痛,提高病人及家属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科室通过加强护理服务文化建设,护理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从建设前的89.38分提升至建设后的95.88分,病人及家属满意度从建设前的88.12%提高至建设后的96.69%,在今后的日常工作中不断加强专业技术操作训练,定期进行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考核,不断提高理论知识和技术水平,最大限度地满足病人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需求。
搜集2013年3月-2014年3月鞍山市公立医院手术室接收的98例患者,按照就诊日期单双号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患者49例,最大78岁,最小17岁,平均(39.65±11.24)岁,男患者和女患者分别是28例、21例;乙组患者49例,最大79岁,最小18岁,平均(39.75±11.29)岁,男患者和女患者分别是29例、20例。甲组和乙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相比,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甲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乙组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人性化护理具体如下:
1.2.1术前指导
手术前1d,加强对患者的病房访视,了解患者情况等,向患者简单介绍与手术相关的问题,消除患者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以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配合手术。指导患者保证充足睡眠,以最佳心理、生理状态迎接手术。
1.2.2术中护理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以真诚、热情、亲切的态度迎接患者,平稳、缓慢的协助患者在手术床上摆放正确。麻醉起效后,给予需要导尿患者常规留置导尿管,手术期间确保导尿管顺畅,尽量减少因导尿造成的不适感。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出现异常后及时告知手术医生及主治医生。
1.2.3术后护理
手术后,彻底清洗患者术区皮肤,将残留消毒液及血迹擦拭干净。注意保暖,协助患者穿衣。待患者完全苏醒、生命体征基本平稳后,将患者送回病房。手术前、后,分别对甲组、乙组患者焦虑状态进行评分,并比较。采用问卷方式调查甲组和乙组患者护理舒适度及满意度,并对比。
1.3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焦虑改善
护理前,甲组患者焦虑评分是(63.97±5.02)分,乙组患者焦虑评分是(64.45±4.25)分,两组患者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甲组患者焦虑评分是(57.89±6.32)分,乙组患者焦虑评分是(46.71±3.23)分,乙组患者焦虑评分改善情况优于甲组,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护理效果
甲组患者护理舒适度是73.47%,13例不舒适,占26.53%,15例比较舒适,占30.61%,21例非常舒适,占42.86%;护理满意度是81.63%,9例不满意,占18.37%,20例基本满意,占40.82%,20例非常满意,占40.82%;乙组患者护理舒适度是93.88%,3例不舒适,占6.12%,17例比较舒适,占34.69%,29例非常舒适,占59.18%;护理满意度是95.92%,2例不满意,占4.08%,19例基本满意,占38.78%,28例非常满意,占57.14%。乙组患者护理舒适度和满意度均高于甲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了我院在2011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肿瘤患者40名,男患者24名,女患者16名,患者年龄在32-5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岁。患者来自不同城市和乡村,各个城市和城市周边的乡村均有,来自城市的患者职业主要以脑力劳动为主,来自乡村的患者主要以农务体力劳动为主。将这40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名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和病因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的患者进行跨文化护理:
1.2.1术前护理
(1)评估:对患者的社会结构、教育背景、信仰、世界观、经济情况和健康状况等因素进行评估。(2)方言沟通障碍护理:由于患者有来自城市的患者,和来自乡村的患者,有些患者会有方言,部分来自乡村的患者普通话相对较差,并且带有浓重的方言,所以在语言方面会出现沟通困难,要针对患者的方言,招募一些志愿者帮忙解读方言,消除患者由于语言不通带来的心理焦虑。(3)心理护理:患者处在陌生的环境中,尤其是来自乡村的患者,由于对医院的环境不熟悉,对手术治疗的恐惧等因素会造成患者心理方面的焦虑,在护理的过程中,要加强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并通过语言的媒介和相关的影像资料向患者进行介绍,让患者对疾病有充分的了解,并树立信心。同时采用一系列措施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可以在患者的病房播放一些影视和歌曲等。(4)生活护理:由于一部分患者有其自己的信仰,比如基督教的教徒都有着饮食方面的禁忌,所以要联系营养师对其饮食进行合理的搭配。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整洁的病室环境,不在患者病房内摆放其忌讳颜色的物体。(5)术前访视:在手术之前,医护人员要和患者进行相关的沟通,向患者讲述术前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将手术过程和方式及不良反应告知患者。
1.2.2术后护理
(1)形象受损心理护理:有些患者对于自身身体的完整程度非常注重,如果在术后患者发现自己身体方面的缺损,会在心理上接受不了。要引导患者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告知患者这样不会影响到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并用一系列方式鼓励患者,与患者的家属进行沟通,让家属多多体谅并陪伴患者。(2)肢体锻炼指导:在手术之后,患者基本状况比较良好,要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可以播放视频、图片或者由护士进行示范等。(3)出院后指导:制定一些康复指导手册,介绍患者在术后的一系列康复锻炼和心理方面的引导,并将饮食方面的禁忌等表明。告知患者要在术后的每段时间之内进行复查。
1.3观察指标
采用康复疗效判定量表对患者接受肿瘤治疗和护理之后的效果进行评价,对患者的生活能力、兴趣爱好、心理状态和病情恢复四个方面进行评分,分数和患者的康复程度成反比。
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患者接受护理之后的满意程度进行评价,采用三个标准: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满意:患者康复效果良好,各方面能力均恢复正常;基本满意:患者的康复效果较好,各方面的能力也基本恢复,但没有达到满意的标准;不满意:患者康复效果不好,甚至更加严重。
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治疗所需要的总费用。
1.4数据处理
使用SPSSl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在P<0.05的时候,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评分比较结果两组治疗之后的评分均有下降,但是观察组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接受肿瘤治疗和护理前后的评分比较
对患者的满意程度进行统计分析,对照组的20名患者中评价满意的有9名,基本满意的有3名,不满意的有8名,满意度为60%;观察组的20名患者中,评价满意的有17名,基本满意的有2名,不满意的有1名,满意度为9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例/%)
经过统计、观察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所需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表3.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总费用比较
3讨论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肿瘤患者,并且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这些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在对照组患者中,患者年龄在43~75岁,平均年龄为(68.5±2.3)岁;实验组患者年龄在44~76岁,平均年龄为(69.5±2.6)岁。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的差异均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能够进行比较。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方式基础之上使用跨文化护理措施。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和评价。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该组肿瘤患者使用常规的护理措施,由医护人员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密切观察,并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
实验组:该组患者在使用常规治疗措施的基础之上使用跨文化o理措施,其具体的操作理论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治疗前护理措施
在对肿瘤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措施之前,进行一系列的准备措施,首先对患者的家庭经济情况、自身的价值取向、社会结构等信息进行综合性评估;其次由于部分患者来自于不同的地方,在语言交流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可以根据这一情况,招募一些志愿者,负责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消除患者内心由于语言不通造成的紧张和尴尬。
(2)治疗后的护理
患者在接受治疗措施之后,可能治疗过程会对其身体产生一定的影响,加之部分患者对身体的完整高度重视,所以很多患者在心理上很难接受现状,这就需要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心理辅导,鼓励患者,对其进行适当的安抚;对于患者在接受治疗措施之后能够达到稳定的身体状态,这就需要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功能恢复锻炼,从而提升机体的免疫力;患者在出院之前,需要对其进行注意事项的讲解,并且制定专业的复查时间表,提醒患者在定期进行复查。
(3)根据患者价值观的不同进行护理
国内外在价值观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例如很多的中国家庭啊对肿瘤患者采取了隐瞒的方法,但是在国外,由于患者享有对自己身体状况知情的权利,尤其是肿瘤这一类重大疾病方面,所以对于不同的患者,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价值观的评估,从而对患者进行病情发展的讲解和护理计划的说明等等;
(4)根据患者文化差异进行护理措施的展开
在西方文化中,人们重视自由和个人的权利,任何治疗措施的开展都需要经过患者本人的知情和同意,仅仅由家属做决定是不合乎法律规定的。但是在国内,很多患者的治疗措施都是由其家属进行决定。所以根据这样的文化差异,就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并且在护理的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尽量不干涉患者的决定,让患者感受到自由和独立。
1.3 指标观察
(1)对患者在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程度进行比较;(2)护理满意度,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4.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P
2.实验结果
2.1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护理的过程中,对于护理满意程度的比较。
2.2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护理的过程中,对于护理效果的比较。
实验组和对照组肿瘤患者在接受一段时间的护理治疗之后,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70.0%,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
3.讨论
本院儿科包括儿科门诊、急诊、儿内科、儿外科以及住院部,护士人员一共有14名,其中40岁以上2名,30~40岁5名,30岁以下7名,平均年龄24.5岁。本科学历1名,大专学历9名,中专学历4名。
1.2方法
1.2.1情感方面实施人性化分工和管理
实施人性化管理:①在理念上做到以患者和护士为中心,要投入两份不同的管理情感,有了合格的护士才能有好的护理质量,有了满意的护士才能有满意的患者。护士长要根据护士的工龄结构、身体状况和患者的实际需求来安排人员,尽量保持人员数量、身体状态和技术水平的平衡。将身体状况好的高龄护士安排在工作强度相对较大、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的班次中,例如在门诊部门,上午输液的患儿较多,护士长要安排穿刺技术好的高龄护士和技术较差的低龄护士进行搭配,这样不但可以完成大量的门诊输液工作,也能够使低龄护士有较多的机会进行小儿静脉穿刺,更快的提高技术水平。②护士长要经常性的关心护士的生活,因为儿科护士经常处在哭闹的环境当中,而且疾患儿童家长又对子女非常关爱,对护士的技术要求很高,这很容易造成护士与家庭之间产生矛盾。要积极的了解护士家人对其工作的支持态度,对家庭有困难的护士要尽最大的努力给予帮助,护士生病的时候要组织人员前去探望,必要时要安排护理人员陪同诊断等。
1.2.2充分发挥护士的个人潜能
①要为每一位护士建立单独的个人档案,在平常的工作中护士长要根据护士的特长、爱好等信息安排其在病房中的相关工作内容。②如果在工作中出现了新的问题,护士长要征求儿科全体护士的意见进行综合的分析决策,遇到新的方法护士长要开会讨论,大家各抒己见,然后以投票的方式表决是否开展。这样不但可以调动护士的积极性,获得护士的拥护和认可,而且也在潜移默化中发挥了护士的个人潜能,每一位护士把儿科当做自己的家庭,对问题积极出谋划策,效果显著。
1.2.3增强护士的专业技能
因为儿童是一群特殊的群体,他们的静脉穿刺技术难度很高,并且一旦穿刺失败就会引起家长的反感情绪,这对儿科护士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护士长要加强对儿科护士的专业技术培训,并教会护士良好沟通技巧,为患儿家属和护士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2结果
在对本院儿科全体护士实施人性化管理之后,患者的满意度显著提高,由原来的80.05%提高到了96.50%,而且儿科还收到了25面锦旗,且投诉和护理过程中的矛盾事件大大减少,也没有出现护士因工作压力而辞职,实施人性化管理效果有显著提高。
1文明礼貌
中国自古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孔子要求学生掌握的“六艺”中礼就为其首。约翰逊(美)这样形容礼貌的作用:礼貌像只气垫,尽管里面什么都没有,但却能奇妙的减少颠簸。对他人的礼貌,是对对方的尊重,同时也留给对方以亲切、可信赖的感觉,能在有限时间内迅速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有利于进一步的沟通交流。对患者的礼貌,最基本的就是遵循优质护理服务礼仪中的“七有声”,即患者入院有迎声,治疗时有称呼声,与患者合作有谢声,操作失败有道歉声,患者咨询有解答声,接听电话有问候声,患者出院有送声;另外,牢记患者的名字,并根据年龄或职业使用尊称,也是礼仪的基本要求,切忌以床号或简单的代号称呼患者。
2真诚
真诚是有效沟通的前提,态度决定结果,真诚的态度能美化语言效应。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落实“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要换位思考,学会用患者的眼光去看问题,用患者的心去感受问题,言语中体现对患者的理解和包容。真正履行“七不讲”,即不讲不耐烦的语言,不讲训斥对方的语言,不讲为难对方的语言,不讲挖苦对方的语言,不讲侮辱对方的语言,不讲庸俗的语言,不与患者发生争执。注重细节,无论事情大小,及时解决患者的难题,对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一定不能敷衍了事,应取得患者的谅解后请求相关人员协助解决。
3主动性
优质护理强调主动服务,但一定不能单纯机械地操作,要带着爱心和责任心主动与患者沟通。主动询问患者的需要、感受,做到“询问在需求之前,服务在患者开口之前”。让患者在每时、每刻、每个细微的环节上都能感受到护理人员的贴切服务,处处被尊重、被关心、被重视、被理解。当他们的正常需求得到满足时感到满意,潜在需求得到满足时就会感动,最终表现为对护理服务非常满意。否则,再专业、再高超的技能也不一定能得到患者的认可和称赞。
4科学性与准确性
护士与患者交谈,对于涉及患者的诊断、治疗、病情和预后,必须使用科学的语言,使用有理有据、真实可靠和有事实根据的语言,切不可随便乱说或不懂装懂。对于涉及数量的解释,尽量避免用“多”、“少”之类的形容词。例如新生儿脱水热的护理中,对于“多喂水”这一要求,成人和儿童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只有根据患儿的体重及体温,计算出所需的水分,并以毫升数告知,对于老年患者,还必须以所使用的奶瓶容量为单位具体告知,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5严谨性
保护患者的隐私及不在不适宜的场合讨论病情。特别是对手术中的患者,可能会把无意中听到的病情描述和自己联系到一起。曾有一位患者在剖腹产麻醉清醒后迫不及待的询问自己的子宫肌瘤和术中出血情况,原因就是在手术过程中模模糊糊的听到医护人员提到“子宫肌瘤、大出血”等字眼,虽然手术过程很顺利,手术医师讨论的是其他患者,且经过及时的解释也消除了患者的顾虑,但在医师进行解释前已经对患者的心理产生了伤害,由此也会降低患者对医疗行业的慎独精神的评价。
6适当的反馈技巧
交谈中,注意观察对象的表情、动作等非语言表现形式,以及时了解对方的理解程度。尤其是对老人和儿童,应适当重复,对于术前或特殊检查前的准备,要及时评估对方的接受程度,必要时可请对方复述一遍,并适时插入“是的、很好”等肯定性语言,提升患者的自信感。当发现对方不正确的言行或存在问题时,应首先肯定对方值得肯定的一面,然后以建议的方式指出问题所在,易于接受批评和建议。
重视语言交流时的细节处理
细节处理包括体态、仪表、环境、声调、语气等。细节决定成败,沟通交流要取得满意的效果,细节的处理很重要。交流过程中注意运用合适的表情、动作和语调,并与所要传达的信息内容相配合。如在倾听的过程中注视对方的眼睛、不做无关的事情、及时反馈表示自己的专心,又如不在表示同情的时候说笑。
特殊情境下的语言艺术
1临终患者及家属的语言技巧
死亡是人的自然归宿,每个人都无法超越自然规律,患者经过医护人员尽力抢救仍然无法避免死亡时,应帮助患者及家属坦然面对。切忌在死者及家属面前说笑、打闹、说不敬的话语,随便谈论死者病情及隐私。应避免使用人们忌讳的“死”“死亡”、“死了”等刺激性的词语,而使用“逝世”、“去世”、“走了”、“没了”等非刺激性语言。对家属过激言行要宽容、理解,对于明显干扰正常医疗秩序,影响其他患者的行为,护士则应指出、规劝这种行为可能造成的后果,就事论事,最好不要将其行为归为“德行”如何而加以指责。
1肝肾阴虚型
1.1症状表现为右胁下积块,胁间隐痛,腹胀不适,纳差消瘦,精疲乏力,头晕肢软,耳鸣目眩,五心烦热,低热,盗汗,恶心呕吐,甚则呕血,便血,皮下出血,小便短赤,舌红少苔,脉细数。
1.2护理本证以滋阴柔肝、凉血软坚为护理原则
1.2.1生活护理病房宜凉爽,安静,舒适。
1.2.2饮食护理以清淡为宜,可用生地汁梗米煮稀粥,以养阴生津,兼以清热。可服枸杞百合粥:以枸札子30g,百合30g,粳米200g水煮成粥。加入冰糖适量,1碗/次,1~2次/d。
1.2.3心理护理本型患者易心烦,应经常与患者交谈,了解其心理状态,及时做好思想工作。
2肝郁脾虚型
2.1症状表现为右胁胀痛或右胁下肿块,神疲乏力,形体消瘦,胸闷反酸,纳呆嗳气,舌淡胖大,苔薄白,脉濡或弦。
2.2护理本证以疏肝理气,益气健脾为护理原则。
2.2.1生活护理力求病房安静舒适,酌情参加散步、打太极拳等活动。
2.2.2饮食护理进食以高热量易消化的清淡食物为宜,忌食土豆、芋头等壅阻气机的食品,对纳呆呕逆严重者配合使用陈皮、砂仁、竹茹等开胃之品,煎水代茶饮,有助于增进食欲,培其后天之本。
2.2.3心理护理根据中医肝喜条达、恶抑郁的理论,劝导患者避免忧思恼怒,从多方面进行关心和宽慰,使肝气条达。
3脾肾阳虚型
3.1症状表现为神疲乏力,畏寒便溏,纳差,口不渴,右胁积块,胁间隐痛,腹胀如鼓,腹水足肿,目黄,身黄,黄色晦暗,舌淡有齿印,苔自腻,脉濡缓或沉迟。
3.2护理本证以健脾补肾、利水退黄为护理原则
3.2.1生活护理病房宜温暖向阳,多备衣被,防止受寒。
3.2.2饮食护理饮食要量少质高,少食多餐,忌食生冷,可适量食用胡桃、羊肉、山药等。可用山药15g,芡实10g,粳米适量,煮粥服食。
3.2.3心理护理本型患者精神疲乏,应调动患者积极性,使其配合治疗。
4气滞血淤型
4.1症状表现为胁下积块刺痛或胀痛,推之不移,拒按,或胁痛引痛,入夜更甚,倦怠乏力,脘腹胀满,嗳气呕逆,纳呆食少,大便不调,舌质紫暗或有淤斑,苔薄白或薄黄,脉弦,细或沉涩。
4.2护理本证以舒肝理气,活血消积为护理原则。
4.2.1生活护理疼痛甚者卧床休息。
4.2.2饮食护理饮食宜清淡,忌辣、坚硬、肥苷之品。宜食桃仁粥,即桃仁10g,去皮尖,水煎,取汁与粳米同煮,粥成后加入冰糖适量。
4.2.3心理护理患者因病程长,疼痛较重而悲观失望,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坚持治疗。
5湿热淤毒型
5.1症状表现为右胁下积块,胁间刺痛,心烦易怒,身目俱黄如橘皮,发热,口干口苦,食少厌油,恶心呕吐,腹部胀满,便结溲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弦数。
5.2护理本证以清热解毒、利湿退黄为护理原则。
5.2.1生活护理嘱患者卧床休息,保持病房清爽、干燥、通风,及时更换衣服,疼痛时禁用热敷。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肝恶性肿瘤介入化疗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循证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男28例,女20例,年龄48~72岁,平均年龄(58.51±7.47)岁;循证组男26例,女22例,年龄48~78岁,平均年龄(58.84±7.6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年龄和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介绍有关恶性肿瘤疾病的相关知识,按照医嘱给予用药指导,做好肝肾功能以及胃肠道的预防措施以及并发症的护理,按照常规的护理流程开展护理工作。循证组行循证护理。首先,成立循证小组。由工作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医生、影像技术人员以及临床药师等构成循证护理小组;②提出循证问题。小组成员需要根据临床的工作经验,准确评估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毒副作用以及不良的心理情绪,进行总结和分析,将可能产生的严重影响以及难以解决的护理问题筛选出来;③提出护理方法。通过网络技术和设备进行数据库的检索,并且由小组成员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和临床症状,对于所检索的护理方法进行详细的分析,选择适当的护理方法进行实施,具体的护理方法包括:①心理护理。利用语言以及肢体等方式,加强与患者之间的交流和沟通,鼓励患者积极参加到文艺活动当中,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②饮食护理。在此期间,护理人员需要确保饮食的清淡和营养,在常规饮食的基础上食用适当的蛋白粉、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进而确保维生素的充足。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对照组和循证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
循证组的并发症发生率8例(16.67%),显著高于对照组17例(35.4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对
随着现代护理学科的发展,护理工作不再是单纯的简单的技术操作,更应注意“以人为本”的护理过程。因此,我们提倡“舒适护理”。化疗患者舒适护理是贯穿整个护理过程的整体化行为,强调护士以患者的舒适为重点。舒适护理模式与整体护理模式的一致性在于其目的都是使患者达到最佳身心、社会、灵性的健康状态,使舒适护理顺应整体护理的发展,补充完善了整体护理的内涵。
一、临床资料
随机抽取我科2008年8月~2009年4月化疗患者60例,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35~75岁。直肠癌20例,胃癌30例,乳腺癌10例,均应用舒适护理进行化疗期间护理,效果良好。
二、护理
2.1化疗前的舒适护理: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过程中由护士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包括主动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等)积极地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以达到较理想的护理目的。
化疗患者因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病情及化疗反应不同,心理反应也各异,开朗稳定型只占2%,多数表现为忧郁、焦虑、烦躁、悲观、消极、恐惧、精神过敏等。因此在护理过程中,我们应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为他们选择满意的床位,如情绪抑郁者,可安排在阳光充足的病房,这样可以给人一种心胸开阔的感觉;怕风的患者可以安排在远离窗户及背门的病房等。我们要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病房环境上要营造温馨舒适的感觉,病室内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入院时要及时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病区环境,各种设施的使用方法,主管医生和床位护士以及科主任、护士长,以消除患者陌生感和恐惧感。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同种病种疗效满意的患者,彼此交流心理感受以及如何摆脱心理压力的体会。心理舒适需求中服务态度始终是患者的首选,在患者接受化疗期间,关心、体贴患者并及时为其解除痛苦,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证其严格服从并坚持全程治疗。
2.2化疗中的舒适护理
2.2.1胃肠道反应的护理:胃肠道黏膜上皮细胞增殖旺盛,故对化疗药物敏感,如阿霉素、顺铂氮烯脒胺、丝裂霉素等,常引起严重的胃肠道症状,如厌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因此,我们应密切观察并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针对患者不同需求,合理使用止吐剂,在饮食方面应根据患者口味予清淡易消化饮食,少量多餐,鼓励进食,忌进食过热、粗糙、辛辣食物,多吃薄荷类食物,多饮水,避免吃气味太重、油腻食物,并在睡前、饭前后刷牙以去除口味及气味。限制含5-羟色胺丰富的水果、蔬菜,如核桃、茄子等。病室、病房环境应保持整洁,空气新鲜无异味,呕吐物置于不透明密闭容器中及时清理,减少不良刺激,如呕吐后立即漱口,擦洗面部,更换洁净衣服,帮助患者取舒适。
2.2.2静脉保护的护理:化疗前应为患者长期治疗考虑,使用血管一般由远端向近端,由背侧向内侧,左右臂交替使用,让患者在穿刺前用温水浸泡四肢末端,扩张血管以便穿刺。
特别使用微泵患者,由于用泵时间长,患者易感疲劳,应根据病情,结合患者睡眠休息习惯,取适宜并选择走向较直、易于固定,便于观察又不影响活动的血管。使用套管针,三通管下垫纱布固定,以防脱落,加强巡视,除做到“四轻”外应及时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及时观察注射部位有无渗漏、肿胀、血管走向有无条索状红线,并观察微量泵的工作状态。在输注化疗药物过程中如发现药物外渗应及时更换注射部位,采用菱形封闭方法,漏液部位冷敷或用硫酸镁湿敷等。在化疗结束前,滴入一些液体,以降低穿刺部位拔针后残留浓度,保护血管。
2.3化疗后的舒适护理
2.3.1骨髓抑制的护理:化疗药物杀伤肿瘤细胞的剂量与损害骨髓的剂量差异很小。因此,对接受化疗的患者应密切观察骨髓抑制征象,如使用阿霉素、丝裂霉素、氮芥、卡铂时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定期查血以了解血像变化。白细胞低特别是粒细胞下降时,感染概率增加,当PRC<1×109/L应予以保护性隔离,减少探视,病房消毒,严格监测体温,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及湿度,为患者创造一个空气清新、整洁的环境,严格各项无菌操作,预防呼吸道感染,避免受凉感冒。
2.3.2脱发的护理:脱发是化疗最常见的,也是患者最不愿接受的反应,在使用博莱霉素、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柔红霉素等药物时,应在化疗前告知患者可能出现脱发,但化疗间歇期头发会重新生长,使患者心理有所准备,消除顾虑。
也可帮助患者挑选合适的假发套,尽可能纠正形象所导致的负性情绪。脱发后尽量不让患者照镜子,每天晨晚间护理应注意将床上脱发扫净,减少对患者的不良刺激。因此在脱发阶段需特别重视对患者的身心舒适护理。
2.3.3黏膜炎的护理:某些化疗药物如5-Fu、博莱霉素、丝裂霉素、羟基脲等药物的毒性表现在黏膜上,尤其是大剂量使用常引起严重的口腔炎、口腔糜烂、坏死。因此要以预防为主。化疗前即开始注意口腔卫生,劝阻患者忌烟酒,每天饭前后用洗必泰漱口液漱口,预防霉菌、病毒感染。睡前及晨起用软毛牙刷仔细清洁口腔,用力要轻避免损伤。若口腔炎发生后,可用紫药水、锡类散、养阴生肌散涂于患处;若有真菌感染,则应予抗生素药物治疗同时给予5%碳酸氢钠或制霉菌素漱口;若疱疹性感染(口唇、鼻腔)可用干扰素局部外用。饮食上嘱其进温流质或无刺激性软食,少量多餐,注意进新鲜水果、蔬菜及增加蛋白质摄入。
三、结果
通过应用舒适护理,95%的肿瘤患者能够坚持完成4~6个疗程的化疗,并在饮食、睡眠上有所改善。我科全力运用舒适护理,60例患者中无一例发生口腔溃疡及Ⅲ度以上的静脉炎。
四、体会
舒适护理模式又称“萧氏双C护理模式”,是使人在生理、心理、灵性、社会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我科通过对肿瘤患者实施舒适护理,使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对化疗的焦虑和恐惧感减轻或消失,使化疗过程顺利,身心达到最佳状态。而且在实施其过程中对护士提出了更高要求,使其不仅要掌握基础临床护理知识,还要有丰富的相关学科知识,护理人员将实践经验有效地实施于患者,提高了患者的综合满意度,使舒适护理的含义更广泛、更完善。
参考文献
[1]张惠兰,陈荣秀.肿瘤护理学[M].天津:天津出版社,1999:79.
[2]李亚静,王素婷,李慧芳.舒适护理理论的临床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6):498.
[3]刘晓红.护理心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50:288.
上肢血管内瘘患者,每次穿刺前,应仔细观察瘘管有无红肿、感染及动脉瘤等并发症,并触摸吻合口有无震颤。内瘘穿刺时,首先选择好穿刺点,以上下穿刺点为中心,常规消毒,穿刺前摸清楚内瘘血管走向,然后左拇指绷紧患者皮肤,用左食指及中指固定好血管,明确感觉到内瘘搏动的同时,右手握穿刺针,与内瘘成30~40°方向进针。穿刺时应注意,选择的动脉穿刺点应距造瘘口2cm以上(最好5cm),静脉应向心方向穿刺,静脉穿刺点离开动脉穿刺点8~10cm以上,最好不在同一条血管,以减少再循环,达到提高透析效果的目的。另外,老年患者皮下脂肪薄,注意进针斜面不可过大,回血后固定穿刺针柄,防止穿刺针滑脱。
1.2腹膜透析护理操作要点
1.2.1腹膜透析置管术前准备及护理
术前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识,认真详细的向患者介绍腹膜透析的原理及手术过程,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帮助患者正确认识腹膜透析。
1.2.2腹膜透析管的护理
腹膜透析置管术后,防止腹膜透析管阻塞、扭曲和受压,下床活动时应注意防止腹膜透析管垂悬于身体一侧,以免造成腹膜透析管脱出。术后常规进行无菌包扎,3d给予第1次换药,每周换药2~3次。伤口如有渗血、渗液应及时更换敷料,切口处碘伏消毒,敷料覆盖,隧道出口处管路应用生理盐水擦洗,出口周围皮肤碘伏消毒敷料覆盖。切口保持清洁干燥,防止感染。严格交接班,记录手术切口、腹膜透析管及引流的情况。
2透析患者的心理指导
2.1情绪管理
因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脑出血、肺部感染、脱水不充分等各种原因导致钠水潴留、血液透析不充分,使患者产生恐惧、焦虑、愤怒等情绪。为了帮助患者克服或减轻恐惧,医护人员首先应当准确分析出患者恐惧的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心理干预。让患者由恐惧转为接受适应,给予教育引导安慰和鼓励,从而达到信托关系。在预见到患者产生恐惧之前,医护人员就应主动把可能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和威胁,通过合适的方式作适当说明,并给予安全暗示和保证。
2.2安抚引导教育
对透析患者的教育管理应符合慢性疾病患者的护理要求,由传统意义上的宣教模式向鼓励患者自我评估、身心全面康复模式转变,并影响自我效能形成与改变的因素。
3饮食指导
饮食蛋白的选择和控制对终末期肾病患者残存肾功能的保护有很重要的作用,而且无论血液透析还是腹膜透析,特别是腹膜透析从腹膜透析液中丢失大量蛋白质和氨基酸,导致患者极易出现低蛋白血症及营养不良,指南建议透析患者的饮食蛋白摄入应在1.0~1.2g/(kg•d),能量摄入达到146.44kJ/(kg•d),以维持患者良好的营养状态。宜补充充足优质蛋白和热量,热量摄入量为147~167kJ/(kg•d),比例:脂肪占35%,糖占60%,活动量大的可以适当酌情增加。
将学院中2013级外科护理专业的两个班级作为研究的对象,在此说明,两个班级的学生都为统招生,其年龄、高考成绩以及已学过的课程基本相同。在此将一个班作为理论班,一个班作为实践班。
1.2方法
(1)教学方法:本实验是以外科护理专业中的创伤外科护理课程作为授课的内容。两个班的上课课时均为五十四课时。在理论班中,仍旧按照以往的教学方式,以教材为主,以理论讲授为主要方式来进行授课。在实践班中,则采用项目化教学的方式来进行授课。其项目化教学的具体思路如下。
1)教学过程与临床护理过程接轨—实践班的创伤外科护理授课要将其授课的过程与实际的创伤外科护理实践相联系。要根据创伤外科护理人才的实际需要,以及工作的整个过程、内容以及工作的主要任务进行科学的、合理的进行分析,进而按照其具体的过程进行教学。
2)将护理工作融入课程目标—①能力目标:较好的完成创伤外科护理的所有任务,达到合格的创伤外科护理护士的水平。②知识目标:掌握创伤外科护理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职业所需要的相关知识。③素质目标:具备职业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具有高度的责任心、爱心;善于不断的学习;以及强烈的团队精神。
3)实施项目化教学—项目化教学主要根据实际的工作需要来进行教学的安排。在实践班中划分小组,并且分配好角色,再应用情境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多种方法,将学生置于几乎真实的创伤外科护理任务当中去。如在具体的一课中,教师可以先介绍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以及学习的目标,接下来引入病者的视频,观看完后让学生之间互相讨论护理的方法和措施,写出具体的护理措施,再由小组代表发表讨论结果。最后再由教师进行讲评并且全面归纳相关知识。
(2)评价方法——①理论考核:实践班与理论班在同一时间,答一套完全相同的创伤外科护理的理论试卷。②实践班学生评价:在实践班两个班级授课完毕后,由教师编写一套调查问卷,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来回答问卷问题。
1.3结果
通过对两个班级理论考试结果的对比,很明显的发现实践班的理论考试成绩要高于理论班的实践考试成绩。同时,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98%的学生认为项目化实践教学的方式要比以往的教学方式更容易接受,更能激起对外科护理专业的热情。
2对项目实践化教学的几点思考
实验证明,基于工作过程的外科护理项目化实践教学更适应当代社会对于护理专业人才的需要,更能满足学生对于专业学习的需求。因此,外科护理领域的教育人士应该加强对项目实践教学的研究和思考。
2.1项目化课程设计的优势及意义
(1)弥补传统教材的缺陷:项目实践化教学是以外科护理的实际工作过程为教学的主线,包括了一个专业的外科护理人士走向工作岗位后应该了解以及熟悉的所有工作内容。这些工作内容中的一些细节,甚至是一些主要的知识,是传统教材中所没有的。
(2)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项目化实践教学最大的优势就是打破了以往传统教学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以往以理论教学模式,不能很好的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课堂教学比较枯燥。而项目化的教学方式则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
(3)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实践班学生评价结果中显示,96%的学生认为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方式更能够激发自身对外科护理知识的学习,为了更好的完成工作任务,学生愿意付出更多的时间去探讨、学习,因而,能够更好的提高学生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
2.2项目化教学的不足
项目实践化的教学方式虽然有以上多方面的优势,更有着很大的教育意义。但是项目实践化教学方式应用的还不广泛,研究的还不够深入,所以在项目化实践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项目实践化教学是以工作过程为主线的,改变了以往按照课本顺序上课的模式,再如,该教学方式需要的医疗物品很多,而实际提供的不能很好的满足量的需求。因而,在外科护理项目实践化教学的过程中,还要加强对这些不足的研究,从而使得项目实践化教学方式更具科学性和实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