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1 17:17:2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儿童发展心理学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关键词:同伴关系;友谊质量;社交自我知觉;孤独感
Key words: peer relations;friendship quality;social self-perception;loneliness
中图分类号:B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0-0104-02
1研究目的
同伴关系在儿童青少年的发展和社会适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直以来,同伴关系都是儿童社会化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是每一位儿童青少年都无法回避的话题,对儿童青少年的社会化和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同伴关系的状况对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适应产生重要影响。孤独是一种消极的、弥漫性的心理状态,儿童长期处于此状态会导致适应不良。在孤独感领域的研究中研究对象年龄跨度不平衡,针对老年人的研究比较多,对青少年和儿童的研究比较少,本研究的目的就在于研究儿童同伴关系与孤独感间的相关关系,最终为缓解儿童的心理适应问题提供理论基础,增加在孤独感研究领域中对儿童的探索和研究。
2研究设计
同伴关系作为同龄人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可以分为四个水平:个体特征水平、人际交互水平、双向关系水平和群体水平。
本研究选择了同伴关系水平中的双向关系水平和个体特征水平作为考察同伴关系的指标。友谊质量处于双向关系水平,反映的是个体与个体间的情感联系;社交自我知觉处于个体水平,是对自己社交状况的主观评价。
3研究过程
3.1 被试在湖北省枣阳市第一实验小学的四、五、六年级的各平行班级中分别随机选取一个班级,在每个班级中按照同学成绩的上、中、下水平,在各水平中随机选取11人,即每个班级抽取33人,每个年级选取一个班级,共99人。发放问卷99份,施测后得到有效问卷97份。其中四年级33人,五年级33人,六年级31人;男生48人,女生49人(见表1)。
3.2 研究工具
3.2.1 儿童孤独量表
Asher等1984年编制的专用于3-6年级学生的儿童孤独量表(Children's Loneliness Scale)。
3.2.2 儿童自我知觉量表
PCSC量表(The Perceived Competence Scale for Children)是Harter 1982年编制的儿童自我知觉问卷。
3.2.3 友谊质量问卷
采用《友谊质量问卷》(Friendship Quality Questionnaire)的简表,共l8个项目,原量表有40个项目 。
3.3 施测程序由经过培训的班主任老师做主试,采用团体施测的方式进行。施测时以班级为单位,由主试讲明要求,解释指导语,必要时给予个人指导以确保被试正确理解问卷。
3.4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利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4研究结果
4.1 儿童孤独感的整体分布儿童孤独感问卷每个项目按照五级计分,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数从1-5分,这样16个题目最高分为80分,最低分为16分,分数越高表明儿童的孤独感越强烈。本次调查结果见表2和图1。
由图1可见,较多的儿童集中在分数低的一端,即体验到较低孤独感的儿童比较多。按照Asher的分类方法,现将所得孤独分数标准化,据Z分数将儿童分为三类:高孤独型(Z>1),一般孤独型(-1≤Z≤1),低孤独型(Z2,表明儿童具有严重的孤独感。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体验到低孤独感型儿童占13.4%;一般孤独型儿童占73.2%;高孤独型儿童占13.4%;3%的小学儿童体验到严重的孤独感。此结果与Asher和我国学者邹泓调查结果相近。
4.2 儿童孤独感的性别、年级差异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儿童孤独感在性别上是否存在差异,研究结果(见表3)表明:儿童孤独感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的差异(t=0.66,p=0.511>0.05),也就是说,男女生之间孤独感体验差异不大。
研究结果(表4)显示,儿童孤独感不存在年级差异(F=1.403,P=0.251>0.05)。
4.3 友谊质量的整体分布《友谊质量问卷》共18个项目,评价与最好朋友的友谊质量,包括肯定与关心、帮助与指导、陪伴与娱乐、亲密袒露与交流、冲突解决策略、冲突与背叛这6个友谊维度,该量表为5点量表从完全不符到完全符合,分别记为1-5分,将冲突与背叛的项目反向记分后,再将l8个项目相加得到友谊质量总分,分数越高则友谊质量越好。本次调查结果见表5:
4.4 儿童友谊质量的性别和年级差异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儿童友谊质量及其六个维度在不同性别之间是否存在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见表6):在友谊质量的亲密与袒露维度上存在极其显著的性别差异,表现为女生的亲密与袒露程度要高于男生。男女生的友谊质量总分也差异显著,表现为女生的友谊质量要显著高于男生。在其他维度上男女生差异不显著。
采取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见表7),儿童友谊质量及其六个维度在不同年级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4.5 儿童自我知觉的性别和年级差异社交自我知觉是选用《儿童自我知觉量表》中的一个维度,该量表为4点量表,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别记为1-4分,计算该维度所有项目的总分,得到儿童的社交自我知觉分。社交自我知觉分越高则社交自我知觉水平越高。
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见表8)男女生社交自我知觉差异不显著(T=1.580,p=0.117>0.05)。
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见表9)社交自我知觉的年级差异不显著(F=2.209,p=0.116>0.05)。
5结论
①儿童的社交自我知觉与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社交自我知觉较高的儿童体验到的孤独感较低。②积极友谊质量与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消极友谊质量与孤独感存在显著正相关。儿童的友谊质量越高则其体验到的孤独感越低。③儿童社交自我知觉这一主观指标与孤独感的相关比友谊质量这一客观指标与孤独感的相关更显著。④社交自我知觉除了与友谊质量的消极维度(冲突背叛)不存在显著相关外,与其他所有变量间均存在显著相关,其中,和友谊质量的积极维度为显著正相关,而与孤独感则为显著负相关。⑤友谊质量的亲密袒露维度得分以及友谊质量得分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的亲密袒露程度和友谊质量显著高于男生。⑥儿童同伴关系与孤独感水平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处于稳定状态。
参考文献:
[1]潘玉进,金笑笑,杨青影,等.父母教养方式与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孤独感的调查研究[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26(6):108-120.
关键词:特殊儿童;心理学
在人类社会飞速现代化的进程之中,“人”成为了时代的中心与永恒的主题。在这种语境之下,特殊儿童作为极为特别的一个群体越来越受到关注。关注特殊儿童,必然要回答如何对特殊儿童进行教育的问题,那么特殊儿童心理学这个涵盖心理学与教育学的特殊学科应运而生。事实上,相较于国外的累累硕果,特殊儿童心理学在国内才刚刚起步,并不成熟。那么什么是特殊儿童心理学、它的特点是什么、它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又是如何的,都是我们急需回答的问题。
一、 特殊儿童心理学的学科定位
特殊儿童心理学,是以特殊儿童的心理为研究对象的,它着重探讨特殊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归纳特殊儿童心理现象的规律,最终以完成对特殊儿童的必须教育为旨归。很显然,特殊儿童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一) 特殊儿童心理学与心理学
可以肯定的是,特殊儿童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从这一方面来说,特殊儿童心理学是一门应用学科。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对对象的心理现象,包括情感、认知、记忆、注意、思维等等进行研究,从而认清对象心理现象的普遍规律,掌握对象心理发展的总体趋势。只是研究的对象具有特殊性——他们是特殊儿童。以上的研究结果可以很好的指导对特殊儿童的照看、教育甚至康复。由此来看,作为心理学分支的特殊儿童心理学是一门实践意义很强的学科。
同时需要强调的是,特殊儿童心理学与心理学内部的其他分支也有极强的交叉性。比如:普通心理学作为基础学科为特殊儿童心理学提供了基本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发展心理学为特殊儿童心理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儿童心理学作为特殊儿童心理学补充,为特殊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可能。
可见,仅仅从心理学的方面来看,把特殊儿童心理学当做独立的学科都是不可能的。
(二) 特殊儿童心理学与教育学
说教育学可能范围太广,或许我们可以在特殊教育学中找到特殊儿童心理学的位置。从特殊教育学一方面来说,特殊儿童心理学不再是一门应用学科,它成为了一门基础理论学科。其目的在于为鉴别特殊儿童提供标准,为实施特殊教育提供依据与方法。
由此可见,特殊儿童心理学是一门丰富而复杂的交叉学科,它即有理论作用又有实践意义。特殊儿童心理学的学科界定为我们特殊儿童心理的研究提供了方向,拓宽了道路。
二、 我国特殊儿童心理学的研究现状
那么我国的特殊儿童心理学研究处于一个什么样的阶段呢?
在欧洲发达国家,特殊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从70年代就开始起步,出现了不少重要的论著。与国外相比,我国显然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但是不得不说,我国对特殊儿童心理的关注正在逐渐升温,研究内容与对象也在逐渐丰富。
从研究文献数量来看,自80年代至今,每年发表的特殊儿童心理学论文都在不断的增多。从开始的每年几篇到如今的几十几百,虽偶有回落,但总体上数量呈上升趋势。
研究的对象也在不断的丰富之中。狭义的特殊儿童,一般是指那些生理缺陷明显的儿童,也就是残疾儿童;广义的特殊儿童,除残疾儿童外还包括那些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比如:学习障碍儿童、孤独症儿童、弱智儿童、超常儿童等等。我国对特殊儿童的研究范围是在不断扩大的。但仍然集中在对学习障碍儿童、弱智儿童的研究。
从研究内容来看,近三十年更是从单一走向多元,涵盖面越来越广。包括对认知能力的研究、智力量表的制作、对特殊儿童的诊断与界定的研究以及对特殊儿童如何回归社会的研究等等方面都有涉及。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虽然我国特殊儿童心理学的发展总体上来看是乐观的,但不得不说我们仍缺少规范化系统化的研究。比如:大多数研究仍停留在经验描述层面,没有严谨科学的方法与完善的理论支撑。并且大多数学者都只针对一个比较熟悉的方面进行研究,使得特殊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专作较多而系统而全面的论述则少见。这都是我们下一步应当努力的方向。
三、 我国特殊儿童心理学的课程建设
我们前面已经论述过,特殊儿童心理学属于心理学与特殊教育学的交叉学科。因此在我国,特殊儿童心理学的课程主要针对高校的特殊教育专业以及心理学专业开设。在这两个专业之中其课程的设置主要有这样几种方式:
第一, 在特殊教育的框架之中开设特殊儿童心理学课程,以研究心理特点为主。
第二, 直接以特殊儿童心理学作为课程重点,涉及特殊儿童心理学的方方面面。
第三, 进一步细化学科,将特殊儿童心理学中的某一个方面作为专题开设课程。包括专门的认知发展研究课程、特殊儿童诊断界定课程等等。
这些课程都以是教育学以及心理学为依托,在大框架之中细化分流产生的。
与课程相适应的是专门教材的编写。比如在《特殊教育概论》、《特殊教育学》、《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等教材中都突出讲到了特殊儿童心理的问题。另外,值得一提的是,1999年至2000年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编了一套中等特殊教育师范学校专业教科书。这套教科书被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其中包括:《盲童心理学》、《智力落后儿童心理学》、《聋童心理学》三本。可见特殊儿童心理学在课程设置中逐渐被重视起来。
但是,我们仍能看到目前的课程建设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第一, 特殊儿童教育课程并没有受到重视。这一门特殊教育以及心理学必须应当囊括进的学科并不是在所有高校中都开设的。到目前为止,也只有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等少部分的高等学府在其特殊教育专业或心理学专业开设了这门课程,而大多数的师范院校则忽略了这门课程。并且,在这少数的几所院校之中,这门课程的开设学时也不够。
第二, 特殊儿童心理学的专业教师不足。由于这门学科是刚刚兴起的年轻学科,因此经过系统理论学习的专业人才并不多甚至没有,这使得高校中即使开设了相关课程也没有功底扎实或经验丰富的教师讲授。使得多数时候这门课程成为了纸上谈兵。
第三, 特殊儿童心理学的教材仍然匮乏且不系统。除我们上述提到的少数教材外,其他系统的论述特殊儿童心理学的专著少之又少。同时,与研究现状存在同样的问题,教材多集中于对某一方面的研究,但是全面而成体系的教材则没有。
现存的这些问题,使得我们的特殊儿童心理学教育处在施展不开的窘境。因此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特殊儿童心理学被重视起来,有更科学的课程设置,从而培养出更多、更专业的特教等方面的人才是我们必须面对的。
总而言之,我国的特殊儿童心理学仍处于方兴未艾之际。这一处于心理学与特殊教育学框架下的新兴学科需要更多的关注与研究。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应该关注特殊儿童群体,努力使得他们融入社会,学会生活。因此特殊儿童心理学应当在这一片充满爱的热土上发展起来。(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蒋科星.特殊儿童“缺陷人格”的教育关怀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2]杜晓新.试论特殊儿童心理学研究的特点与方法[J].心理科学,2002,05:552-554+575-639.
[3]韦小满,刘洪沛.我国特殊儿童心理学研究二十年发展的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02,04:3-8.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11-0013-03
在信息化程度日益提高的今天,许多儿童几乎是在动画片的陪伴下成长的。动画片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吸引着儿童的注意,但其内容却是良莠不齐。因此,儿童在观看动画片受到正面教育的同时,也会受到动画中暴力、不合理剧情的影响,而这些都会给儿童的早期认知和行为发展造成巨大的影响。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人类的大多数行为是通过观察而习得的,观察学习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一个基本概念,就是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的学习[1]。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可获得榜样行为的符号性表征,并可以此引导观察者在今后做出与之相似的行为。在班杜拉看来,儿童早期的认知发展,绝大多数来源于对外界他人的观察与模仿。因此,研究动画片中不良因素对儿童心理和行为发展的影响意义重大。
一、当前动画片存在的不良因素
动画可以定义为使用绘画的手法,创造生命运动的艺术,它是集合了绘画、漫画、电影、数字媒体、摄影、音乐、文学等众多艺术门类于一身的艺术表现形式。以《中国电影大辞典》的定义来说,动画片就是用图画去表现电影艺术形象的一种美术影片类型[2]。
中国动画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相对起步比较晚,正是由于起步较晚,因此导致国产动画片在制作上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而动画中的不良因素,指的是暴力、伪科学、不死论以及不符合儿童认知发展的其他因素。以《熊出没》为例,《熊出没》中曾出现角色光头强被炸弹炸过、从几十米高空摔下来、被铁球击中、被雷电劈中而不死的情节,还有随时使用枪支、炸药、电锯等一系列国家明文禁止的违禁物品的剧情。又如《喜羊羊与灰太狼》一剧,灰太狼在抓羊时使用的都是暴力手段,这有可能导致少年儿童误入暴力的歧途;而羊们总是捉弄村长老爷爷,这种不尊敬长辈的行为会影响少年儿童的礼仪教育。可见,这些剧情是不符合文明、科学、法制的,是不适合给儿童观看的。
班杜拉认为,人类的许多行为都是对他人行为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模仿,儿童的认知与行为发展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到了三岁左右,儿童模仿的兴趣更大,看到新奇的事物会观察如何去做,并进行模仿[3]。所以模仿是儿童认知水平能够迅猛发展的深层次原因,他们所习得的言谈举止、生活习惯等,都是通过模仿得来的。同时,幼儿的观察能力非常强,他们通过模仿获得大部分生活经验,并通过模仿省却了尝试过程,所以儿童才会在几年内学会那么多东西[4]。据张蕴[5]的调查显示,当儿童长时间地观看动画片时,很容易受到动画片中角色或者剧情的影响,对动画片中的角色产生认同,观看动画片的时间越长,对其中的角色的认同度就越高,儿童越会去模仿认同的角色的动作、台词以及说话的语气。
二、动画片中的不良因素对儿童发展影响的具体表现
唐代诗人李白曾作名诗《静夜思》,这首诗以动人而恬静的笔触道出了远客思乡的真挚感情。而在国产动画片《果宝特攻》中,这首诗却变成了:床前明月光,撒了一身汤。举头拿毛巾,低头擦裤裆。类似如此粗鄙不堪的改编,在这部动画片中还有很多。很多看^《果宝特攻》的小孩子,常常把这些被改编了的诗句挂在嘴边,这不仅误导了孩子的学习,还影响了孩子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度。具体来说,动画片不良因素对儿童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对儿童认知的影响
在传统教育中,父母及教师的言传身教是培养儿童正确三观的主要途径,儿童会把父母、老师教给自己的道理、价值观等,融进自己的认知结构中,从而形成自己独有的、符合社会道德价值体系的内在思想观念。而现在,随着大众媒介的不断丰富和多样化,儿童能够接触到且接触最多的就是来自动画片中的思想观念。动画片除了有为儿童提供娱乐的价值之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价值――教育价值。动画片可以通过娱乐的方式向儿童传播知识。如在国产动画片《蓝猫淘气三千问》中,每集中主角都会遇到困难,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动画片旁白则会以通俗易懂的解答方式讲出一个知识点,充分体现了这部动画片的教育价值。同样,儿童所观看的动画片有好有坏,他们能够从优秀的动画片中学到知识,也会从不好的动画片中习得错误的思想观念。例如动画片 《熊出没》,虽然这部动画是一部宣扬爱护环境、保护森林的主题动画片,但是其中的暴力因素、成人化倾向十分严重,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十分粗暴,常以等暴力手段来解决冲突。主角光头强半路抢劫他人的汽车,还把他人打晕,开着汽车扬长而去的剧情就会给儿童的认知造成误导。在该动画片中,对这些不合法的行为的惩罚被无限弱化,甚至犯了罪还一点事都没有。这样的剧情安排无疑会给观看动画片的儿童灌输“即使用这种方法抢夺他人的财物也是合情合理”的思想观念,这会对儿童的认知发展造成负面影响,使他们形成错误的社会道德价值体系。
(二)性格方面的影响
动漫形象(尤其是人物)的性格往往会给儿童留下深刻的印象,出于儿童的年龄特点和他们对这些动漫形象的偏爱,儿童往往会模仿这些动漫形象的角色行为,并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地表现和反复演练。儿童在不断模仿的过程中,逐渐将动漫形象中的行为特征内化成自己的一系列行为[6]。性格的外在表现体现在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以及对他人的行为举止中,内在则表现在对问题的思考和解决方式上。有的儿童在观看侦探类动画片之后,在现实生活中会模仿动画中的人物,遇到事情总是怀疑一番,不信任任何人,性格变得猜忌、多疑。
儿童的性格还处在塑造阶段,认知水平不高,会对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模仿,即使是一些不礼貌的行为,他们也会进行模仿。在《熊出没》这部动画片中,光头强的上司李老板常常以粗暴的口气与光头强打电话,很多小孩子在观看动画片之后,日常生活中也会学老板说话的语气与父母对话,语气粗暴,用词不文明。久而久之就会成为一种习惯,导致孩子的脾气越来越差,性格越来越暴躁。而且在观看动画时,理解的偏差容易导致儿童接受一些动画片中“强者为王”的观念,想要在日常生活中用武力争霸,在社会行为发展中想要处于其他小朋友之上[7]。这种思想观念容易使儿童养成争强好胜、强取豪夺的性格,而这种性格会让儿童与他人发生争执的几率大大增加。
(三)外显行为的影响
班杜拉曾做过一个关于观察学习的实验,通过实验发现,成人榜样的行为会对儿童造成明显的影响,儿童会通过观察成人榜样的行为而模仿学习。同样的,在儿童观看动画片的时候,也会模仿动画中角色的行为,这些角色的行为往往能够吸引儿童的注意。但动画中许多行为都是以暴力、肢体动作幅度大且怪异、特征明显为特点的。这是动画制作者刻意安排的,其目的就是为了吸引儿童的注意,提高收视率。
班杜拉认为,在认知过程中,注意过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儿童选择什么形象作为他们的榜样以及注意的方向,都决定着他们会从榜样身上习得怎样的行为和思想。在《熊出没》这部动画片中,光头强作为动画片中的反派角色,形象矮小,讲话粗鲁,动作夸张,时常携带枪支弹药,常常有暴力行为。一些看过这部动画片的孩子,常以他为榜样,模仿他的行为动作和语言表情,学习走八字步,弓腰跑步,拿玩具打人,说脏话甚至攻击他人等。这些都是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如果不能及时矫正,对孩子的行为养成极其不利。
三、避免动画片中不良因素对儿童影响的建议
很多国家都十分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不管是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的教育,还是儿童平时接收信息的渠道,都有很严格的措施来进行审查。对动画片的检查也不例外,甚至播放给儿童看的动画片还要经过更为严格的筛选,以确保不会给儿童的发展造成不良的影响。国外的一些方法和措施值得我们借鉴。
(一)从审查进行严格把关
在我国,动画片进入各大卫视播出前,都会经过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以下简称广电总局)的审查。广电总局在动画片审查的过程中,应该筛选动画片中的不良因素,如果暴力情节严重,不科学严谨,就不予审批。同时还应有完善的动画片分级制度,每个年龄段都有严格的区分,什么年龄就看适合该年龄的动画片。在审查播出前,应该挑选部分片段通过试播进行调查,通过多方面的控制和调查,来判断是否适合儿童观看。对因过度商业化而粗制滥造的动画片,应该处以相应的惩罚。
(二)家长对孩子观看的动画片进行筛选过滤
在很多因为儿童观看并模仿动画片中的剧情而发生事故的事件中,大都由于父母没有对儿童做到尽职尽责的看护,而导致儿童发生意外,家长应该负主要的责任。家长不光在现实生活中要对孩子负责,在孩子的精神层面,也要对其负责。在孩子观看动画片时,应该让孩子通过学习动画角色身上所散发出来的正能量和丰富的精神内涵,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对进行感知、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进而树立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8],而不是去学习一些错误的思想与行为。家长对孩子所观看的动画片,一定要有清晰的了解,这部动画片是否适合孩子观看,是否会有不良因素影响孩子,这些问题家长一定要重视。家长要对进入孩子视线的动画片进行过滤,有选择性地引导孩子观看。
(三)纠正孩子错误的模仿行为
很多父母看到孩子模仿动画片中的角色,没有及时制止,甚至孩子模仿动画中学来的脏话,也不加以纠正,这是不正确的。在长期的模仿中,孩子会将这些不好的行为、说话方式形成个人习惯,而习惯一旦形成是很难改正的。家长应该在孩子做出这些举动时,及时加以制止并纠正,帮助孩子习得正确的行为方式。
总之,当前许多动画片制作规模化、产业化,在教育细节上做得还不够,还有很多成人倾向的东西在里面,这是动画片商业化的弊病――太过追求利益,忘记了动画片是给儿童带来欢乐和充满教育意义的艺术载体,忽视了其对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这是需要动画制作人和整个社会都重视起来的。
基金项目: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留守儿童校园暴力行为的现状调查及干预研究”(2015C049)。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
[2]张骏祥,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5.
[3]何晓勤,董珊,王东颖,张琼.个体经验对3至5岁幼儿模仿行为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3,21(6):894-896.
[4]何国强.动画在幼儿攻击中的影响及其对策[J].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5,31(4):89-92.
[5]张蕴. 3-6岁幼儿对《喜洋洋与灰太狼》动画角色认同的调查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 2012.
[6]周嘉禾.动漫形象和文化特征对儿童性格发展的影响[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2,30(4):45-47.
时间是切实存在的,人类从诞生那一刻起就在计数着时间,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人类从婴儿到成年,逐渐发展、构建起完整的心理品质。时间又是抽象的,它不能触摸也无法控制,我们时而觉得时间过得很快,时而觉得很慢,但时间却是不为我们意志而改变的,它是历史的车轮,固执地向前,不快不慢也不曾停止片刻。我们可以通过间接的方式认识时间,形成自己独有的时间观,时间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那么,人类对的时间的认识是何时建立起来的,时间又是如何影响人类发展的,本文通过对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津巴多的时间心理学理论进行分析,结合儿童认知发展的特征和过程,来简要阐述这一问题。
1 津巴多的时间心理学理论
津巴多是国际著名心理学家,曾任美国心理协会主席,他的时间心理学理论在时间心理学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和重大贡献。在津巴多的《时间心理学》一书中,作者将时间分为过去、现在、未来三个维度,每个维度上又有着截然不同的两种时间观,积极的时间观和消极的时间观,依此作者创建了津巴多时间观念量表(ZTPI),运用此量表可以测出被试在六个维度的得分,以此判断被试的时间观念。
书中引用众所周知的童话故事,开启了人们对时间的思考,例如丑小鸭的故事,小时候丑陋的外表却经过时间不经意的操纵变成了美丽的天鹅;灰姑娘的故事里,她由魔法变来的漂亮礼服和马车却在午夜变回乌有。我们曾经只注意了故事的戏剧性,却忽略了时间的造化。
我们看似无限珍惜却又总是忽视的时间,在形成我们特有的时间观后,影响着我们的选择和行为。
1.1 过去时间观
在对过去的阐述中,津巴多指出,过去发生的事在我们的记忆中并不是被完整记录下来的,它会因为我们的思想、态度而在记忆中发生变形,因此他说“你对已发生的时间的态度比事件本身对你的影响大。”每个人在生活中都经历着积极和消极的事件,因此,大多数人对过去既有积极也有消极的态度。
具有消极的过去时间观的人会带着过往痛苦的眼光去看当下的生活、看未来的生命,于是天空都被抹上一片灰色。这类人的行为特征会更多焦虑、更易发脾气、抑郁,更少锻炼,缺乏自控力、自觉性、自信心、缺少幸福感。他们对过去的态度总是倾向于痛苦的重现,对过去失败的遗憾和抱怨。而具有积极的过去时间观的人在行为特征方面则表现出更健康、更成功的行为方式。他们对过去的态度是美好的,怀念的,觉得过去的经历大部分是快乐的,回忆过去总是让人心情愉悦,心怀感念。
因此津巴多指出,要培养积极的态度去对待过去发生的事,去过就像一盏引导我们前行的灯,为我们积累经验。用乐观的精神去重建对过去的认识,可以放飞自己去追逐现在与未来的美好。同时,不要沉溺于过去,要带着积极的态度去结交新朋友、尝试新事物。
1.2 现在时间观
现在时间观导向分三种,现在享乐主义者、现在宿命主义者和现在整体论者。
现在享乐主义者喜欢所有令其愉快的事,而逃避所有痛苦的事。而且他们是主动寻求享乐,追寻新鲜刺激的事物。这种人充满创造力但经常从事危险性的活动,如吸毒赌博等。他们的行为特征是较少考虑未来后果,较少自控,较多精力、创新、愉悦。
现在宿命主义者一般认为命不由己,个人的努力无法改变现实的命运。他们较少开放、较少考虑未来,较少愉悦。
整体论者完全地关注于现在,既不是过去的努力,也不是未来的手段,现在既是你的意义。
津巴多指出,现在时间导向也是好坏参半的,享受现在对于提高对生活的积极感受是有帮助的,但过分沉溺于现在也会让你迷失而错过生命中更多的美好。
1.3 未来时间观
在未来时间观测试量表得分高的人是未来时间导向者,这类人通常来自稳定的家庭和社会,受过教育,有工作。未来导向的人生活得更健康,他们会为了将来更好地工作和生活而努力健身,吃健康食品,定期体检,及时缓解压力。他们更倾向于制定计划,规划未来,有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认真工作,守时进取,认为成功是一步步努力实现的。善于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在挫折后重拾信心,不放弃希望。
但过分专注于未来可能会导致相反的结果。过于执着于追求未来的成功会给个体造成很大压力,比如对浪费时间产生罪恶感,每天总是行色匆匆,追求高效率,变得焦虑、易怒。同时,有些人会愿意放弃娱乐时间、和家人朋友欢聚的机会,有时甚至牺牲家庭、朋友、个人爱好而一味追求事业的成功。
1.4 超未来时间观
除了上述三种普遍的时间观外,还有一种超未来时间观。对于这类人,过去、现在和未来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脱离现世的后世。很多理论分析这与宗教有关,津巴多也认为这与世界各地不同的宗教有关,但更复杂。超未来时间观者大多具有淡薄的过去时间观,宿命主义现在时间观,和消极的未来时间观。
综上所述,津巴多的时间心理学理论为我们展开了不同时间观念对于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影响,以及各类时间导向者的行为特征。他以此帮助我们分析自己的时间观,并通过调整使之更利于我们的心理发展。
2 儿童认知发展特点和相关理论
很多心理学家都对人类认知发展提出了各自的理论观点,如皮亚杰对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对世界各国心理学发展研究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结构或图式是其理论的核心,他依据认知图式不断建构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将儿童心理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包括: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从前运算阶段,儿童就开始了用符号表征外部世界,从而开启了对自我之外的事物的观察和思考,记忆也就是从这个时候逐渐形成积累,有些记忆稍纵即逝,有些长时记忆也将伴随一生。
在具体运算阶段,儿童出现了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萌芽。他们越来越多的去思考,为建立自己的自我认知,道德准则,人际关系,解决问题的方式而打基础,积累经验阅历。
还有很多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如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理论,华生、班杜拉的行为主义理论,维果斯基的建构主义理论等等。随着研究的发展,我们已经可以确定儿童的发展是受先天因素和后天环境、教育所共同影响的。教育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心理的发展,儿童将外界事物逐渐内化成自身的思维,儿童不是简单的把事物原封不动地刻入自己的世界,而是通过构建的方式,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思考,从而形成独特的认知。外部世界影响着儿童,儿童也在用自己的方式构建着对世界的认识。
3 利用津巴多的时间心理学理论促进儿童心理发展
3.1 时间点
从儿童有简单的思维开始,儿童就已经在构建世界了,因此我认为对儿童进行时间观教育是要贯穿于儿童发展各个阶段的。
3.2 构建时间观的顺序
按照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人类自始至终都在平衡自我、本我、超我之间的矛盾。当遵循“快乐原则” 本我占据首要位置的时候,会趋于形成享乐主义,对于儿童而言,世界才刚刚开始展现它的广阔,过去是短暂的经历,很快会被眼前的事物代替,而未来是遥远的、模糊的,只有现在才是真实的。因此,我认为,先要给儿童树立正确的现在时间观,然后是过去时间观,最后是未来时间观。
3.3 如何建立正确的时间观以促进儿童心理发展
首先,建立正确的现在时间观。外部世界对于儿童来说是丰富多彩充满无限新奇的,也是危险的,儿童会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也会因为恐惧挫折而停止不前。帮助儿童建立良好的现在时间观,让他们充分享受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积极勇敢地探索世界,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并给与系统性的引导,使兴趣爱好得到积极的发展,成为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手段,但又避免了丧志,由于过分沉迷于某一事物中而失去自我控制能力。
要帮助儿童建立自信心,人际交往能力,是指对于世界是开放的,包容的,面对困难时有勇气采取积极的解决办法,而不是轻言放弃。
第二,建立积极的过去时间观。按照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童年时期的记忆会影响儿童的一生,成年后的很多心理问题追其原因都来自儿童期的心理创伤。因此帮助儿童建立积极的过去时间就至关重要。
要给儿童创造和谐的稳定的民主的环境,让儿童在愉悦的氛围内探索世界,当儿童遇到挫折时,要给与他们关怀和鼓励,帮助他们分析解决问题,从困难中找到方法走出来,总结经验教训,发现失败的意义。这样可以使儿童建立开阔的心怀,乐观的精神,更友好的人际姿态。
第三,建立良好的未来时间观。帮助儿童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制定目标,以及完成目标的计划,目标可以是由多个短期目标组成的长远目标,计划也可以是大框架不变小细节可调整。这样既可以帮助儿童建立完善的人生观,同时又不增加过大的压力。
总之,过去、现在、未来,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互相制约形成三角形,在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中,要帮助其平衡好三者之间的微妙关系,使其互相促进,成为和谐统一的整体,伴随儿童成长乃至影响一生。
2、无意注意高度发展,有意注意逐步形成。学前期儿童的无意注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高度发展,因此注意力易转移,有意注怠也逐步形成,开始独立组织、控制自己的注意力。
在教育的影响下,有意的识记和追忆能力逐步发展,能运用一些识记方法,记忆的持久性也进一步发展,但精确性不足。
3、有意想象开始发展,井需要培养。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建立新形象的过程。幼儿期是想象发展的初级阶段,它已经开始超脱现实,在记忆基础上进行了加工改造,但它还没有能够深入现实,不能真正反映事物的本质。幼儿的想象活动主要属于无意想象,即想象无预定目的,需要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想象的土题不稳定,内容比较零散:3-5岁的儿童只满足于想象的过程,而5-6岁的儿童就不一样了,例如:听故事,人班儿童对听过的故事不感兴趣,而小班则不然,他们对“小兔乖乖”、“拔萝卜”等故事百听不厌。到了人班,幼儿不仅仅满足想象的过程,开始追求想象的结果。
有意想象是在无意想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在幼儿期开始萌芽,幼儿晚期有了比较明显的表现。这种表现是:在活动中出现了有日的、有主题的想象;想象的土题逐渐稳定为了实现土题,能够克服一定的困难。但总的来说,幼儿有意想象的水平还是很低的。
幼儿的有意想象是需要培养的。成人可以提出一些简单的任务,让儿童为了完成这一任务而积极想象。例如对于人班儿童,老师可以发给他们一张画着很多圆圈的纸,请他们把这些圆圈改画成各种各样的物体图形。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培养幼儿有意想象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发展儿童的创造性想象。另外,按土题讲故事和编故事结尾,也是发展有意想象和创造性想象的好方法。
4、高级情感开始发展。学前儿童的高级情感土要有:道德感、美感及理智感。道德感是由白己或别人的举动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感。儿童形成道德感是比较复杂的过程。3岁前只有某些道德感的萌芽。3岁后,特别是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随着儿童掌握了各种行为规范,道德感逐渐发展起来。小班幼儿的道德感主要是指向个别行为,往往是由成人的评价而引起。中班幼儿比较明显地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他们不但关心白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而且开始关心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由此产生相应的情感。例如,他们看见小朋友违反规则会产生极大的不满。大班幼儿的道德感进一步发展和复杂化。他们对好与坏,好人与坏人,有鲜明的不同感情。在这个年龄,爱小朋友、爱集体等情感,已经有了一定的稳定性。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
续、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所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因此,幼教工作者要尊重每个幼儿的学习特点,因材施教,根据每个幼儿的个性进行基础知识教学,培养幼儿的实践创新能力。
一、幼儿学习的规律和特点
1.幼儿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有关
想要做好任何事情,首先就是要有兴趣。幼儿的学习不仅受环境的影响,更多的还是自己的兴趣占主导地位,这对于幼教工作者是一个重要的启示。那就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幼教工作者要尊重幼儿的兴趣爱好,培养幼儿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可以真正融入学习的氛围,为幼儿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情境。
2.幼儿的学习情况和外界环境的作用有关
对幼儿来说,这个世界是具体的、形象的。他们的认知大多是在周围的环境中形成的。幼儿只有真正接触到事物,并且对事物产生一定的认知,才会主动探索。在生活方面,幼教工作者可以让幼儿学习独立地做某些事情,鼓励他们尝试一些新鲜的事物;在语言方面,要让幼儿多和周围的人交流,培养幼儿的语感和交流能力;在学习方面,要以学生的兴趣为主,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学习知识,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学习上的帮助;在个人特长方面,幼教工作者可以让幼儿按照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去发展,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总而言之,幼儿的发展要建立在生活体验的基础之上。
3.幼儿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能力是有差异的
每个幼儿都是独立的个体,因此,他们的个性和能力也是有差异的,幼儿可能因为学习方式的不同或者学习天分上不一样导致每个幼儿的学习进展是不同的。如果对每个幼儿都采取同样的教育方法,那么学生就得不到全面的发展。所以,幼教工作者要意识到教学活动中的缺陷,以促进每个幼儿的发展为主要目的。
4.幼儿在学习时多方面相互结合
在某项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幼儿的学习是有连贯性和整体性的。他们在接触某一方面的事物之后,也会对其他方面的认知产生影响。幼儿学习的这种连贯性和整体性,要求幼教工作者在教学活动中也要注意整体性。通过某一方面的渗透学习,进而渗透到幼儿的其他方面。例如,在学习语言方面,幼教工作者可以给幼儿提供机会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积极表现,多与人交流。一方面提高了幼儿的与人交流能力,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幼儿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同时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培养幼儿实践创新能力的几点措施
1.为幼儿提供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
不同的心态会影响他们的心情。在某项调查中我们可以发现,幼儿对于大人的情绪很敏感。如果在交流中大人的态度很积极,心情很愉悦,那么幼儿也会表现出很兴奋积极的样子。在这种环境下,幼儿可以想说什么说什么,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幼教工作者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多鼓励幼儿的表现,让幼儿可以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例如,在美术活动中,如果幼儿表现出不自信、抵触的情绪,幼教工作者就可以鼓励幼儿说:“你可以的。慢慢来,现在画得就很好。老师相信你!”这样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只要鼓励幼儿走出第一步,那么接下来的情况就会好转。对于幼儿的消极情绪,幼教工作者可以在课堂或者是课下积极鼓励幼儿,发现他们的不同之处,从小的方面一步一步引导幼儿变得自信。
2.理解幼儿的行为,鼓励幼儿探索
3~6岁的儿童,大多数的幼儿都表现出淘气、不受约束的个性特点,很多幼教工作者可能忍受不了幼儿的淘气,因此常对幼儿发脾气,对他们的行为也多加限制。因为幼教工作者对孩子个性的约束,导致幼儿表现不积极,影响幼儿个性的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也受到限制。幼教工作者要认识到自身教育的不足,对于幼儿某些淘气的行为要多理解,因为这或许也是幼儿创新能力的体现。幼教工作者对待幼儿要有耐心,尊重他们的想法,不要总是约束幼儿的发展。这个阶段的幼儿探索意识比较强,好奇心很旺盛,对于他们提出的天马行空的问题,幼教工作者要耐心地回答。对于一些他们现在还理解不了的问题,也不要敷衍,而是简单回答幼儿,这样幼儿才会敢于提问,才能保持他们的创造力和活力。例如,幼儿在教室内扮演警察和坏人的角色,相互追赶奔跑,幼教工作者可以让他们小心点,注意安全,而不是阻止他们追赶,打击他们的积极性。
3.在课堂上提供智力玩具
幼儿大多很喜欢玩玩具,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幼儿的玩具都很单一,开发幼儿智力的玩具很少。而幼教工作者对于幼儿玩玩具也存在着一些误解,他们认为,幼儿玩玩具只会让他们不爱学习,并不利于教学活动。但其实玩具对于孩子的影响很长远。玩具不仅是幼儿的玩耍工具,同时也是幼儿童年最好的伙伴。幼教工作者要认识到玩具对幼儿的重要性,在教学活动中引入一些开发幼儿智力的玩具。可以是一些比较简单、色彩明亮的自己动手制作的玩具,例如,七巧板、拼图、一些棋类等,也可以是一些带有科学色彩的玩具,例如,吸铁石、弹簧测力计、橡皮泥等,还可以是一些动手实践的玩具,例如,剪纸、搭积木、折纸等。幼教工作者要尽可能为幼儿提供各式各样的玩具,让幼儿自己选择想玩的玩具,让幼儿自由发挥,既丰富了幼儿的课余生活,同时也可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幼教工作者也可以利用童话故事对幼儿的重要影响力,让幼儿在阅读童话故事之后,进行角色扮演,自己设计小故事自己表演,表现出幼儿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发展了孩子的想象力。
在对幼儿的教育工作中,幼教工作者要认识到幼儿学习的规
律和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尊重幼儿的想法和个性发
展,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幼儿在学习到知识的同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03-0164-02
在二语习得领域里对动机研究最具影响力的当数加拿大著名学者R.C.Gardner和他的同事们。以加拿大学习者法语学习动机研究为基础,Gardner和Smythe提出了一个二语学习社会教育模式,试图解释某些个体差异变量(智力、语言能力、焦虑和动机)在影响二语学能方面的作用。这一模式整合了Carroll模式的几个方面,使lambert提出的理论公式更正式,并得到扩展。自Gardner&Lambert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对二语学习者的动机进行研究后,学习动机研究已经成为二语教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英语的日渐国际化,Gardner理论中的“综合性动机”这一核心思想受到了挑战。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人们发现在多元文化逐渐盛行的今天,已经很难找到一个真正的目的语社团了。随着移民现象的增多,英语慢慢演变成为一门“世界语言”,说英语的人不再是单纯的“本族语”者了,学习者实际上已经很难找到真正以英语为母语的社团了。英语使用的日益全球化使得传统的融入性动机概念很难再有力地解释许多以英语为外语的学习者动机。研究者(Yashina,2002;Lamb,2004)认为此类学习者的动机已经不再只是对以英语为母语的目标语群体的兴趣,而是对以英语为共同体的全球性共同体的态度。Ushioda(2006)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这一全球性共同体并非特定的外部参照群体(externalreferencegroup),而是作为该共同体成员的学习者自身的部分内部表征(internalrepresentation),动机研究者因此有必要重视对学习者自我与认同的研究。这一观点与二语习得投资理论不谋而合,都将二语学习动机与学习者的自我和认同联系起来,为解释全球化背景下二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此同时,心理学研究中自我理论的发展也为重新解释Gardner(2005)修改的社会教育模式中的融入性和工具性动机提供了有效理论支持。Higgins(1987)和其他心理学研究者(Markus&Nurius,1987;Markus&Ruvolo,1989)强调了未来自我导向的作用,将自我理论同动机研究结合了起来。Higgins进一步将个体的自我分为现实自我、理想自我和应该自我。Dornyei指出融入性动机和内化的工具性动机都可以用理想自我来涵盖,未内化的工具性动机则可以用应该自我来解释。
一、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及其内涵
新千年以来,在梳理本学派传统、借鉴社会文化学派成果的基础上,Dornyei进一步修正和发展心理学派的理论,提出:“我想为二语学习动机提出一个新的概念框架,将它与自我和认同的理论联系起来”。这种概念重述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外语不仅仅是交际工具或课程内容,也是个人的人格‘核心’的一部分,参与大多数心理活动,并且是个体之认同的重要部分。所以,笔者越来越倾向于从人的角度来研究动机。”Dornyei&Ushioda将自我理论引入外语学习动机研究中,认为外语学习者的未来自我导向是其动机产生、发展和变化的原因,因为学习者有消除其当前自我与未来自我导向间差距的需要。Dornyei借鉴人格心理学中Higgins的“自我不一致”或“自我导向”理论,来构筑自己的“二语动机自我系统”。该理论突出了未来自我导向(理想自我、应然性自我)对动机的促进作用,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Dornyei建立的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包括三个层面:一是理想二语自我(idealL2self),指与二语相关的理想自我部分。如果我们想成为的理想自我是说某种二语的,理想二语自我就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以缩小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的差距。二是应该二语自我(ought-toL2self),指人们相信自己为了避免负面结果的产生而应该具有的那些特征。这一层面较多地与工具型动机,外在动机相对应。三是二语学习经验(L2learningexperience),指与具体学习情境相联系的动机。三组内容共同形成了对二语学习动机进行解释的新的理论体系。该理论体系的基本假设是:“如果熟练使用目标语是学习者理想/应该自我组成部分的话,他就会具有学习目标语的强烈动机,因为学习者有消除现实自我与可能自我间差距的心理愿望”。Dornyei等人的理论认为当一个人说外语时他感觉自己就像一个不同的人,而事实上也经常表现的和平时不一样,在Dornyei(2005)的模式中,理想中的语言自我把自己看成是一个想象中的目的语社团的成员,其心理建构的一部分是建立在现实生活中说英语的社团,而另一部分则依靠我们的想象而建立。
根据心理学的自我理论,个体的可能自我并不稳定,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因此外语学习者的理想和应然性二语自我也是处于发展变化之中。而二语学习经历本身就是一个发展过程。二语学习动机自我系统的三组内容都体现出了共同的特性,即强调个体的主动性、个体与社会之间的互动性和心理结构的动态性。近年来的动机实证研究初步证明了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的有效性,开始用该理论对外语学习动机进行讨论。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的理论前提是动机过程观,该系统通过现实和可能自我之间的参照
点关系确定了动机行为的起点和终点,推进和完善了二语动机的过程研究模式。该系统理论的组成内容也具有动态性,因此在解释动机发展变化方面具有相对优势。同时,该理论能够将多种现有动机理论有机结合起来,因此具有较强的解释力。Dornyei指出融入性动机和内化的工具性动机都可以用理想二语自我来涵盖,未内化的工具性动机则可以用应然性二语自我来解释;应然性二语自我与外部动机对应,外语学习经历与内在动机存在对应关系。此外,虽然动机自我系统理论更倾向于从学习者的内心世界寻找动力的源泉,与学习情境相关的动机因素不是该理论关注的重点,但是Gardner社会教育模式中对学习环境的态度与学习者的自我系统也具有密切的联系。
以上的综述表明,Dornyei想要回答在新世纪里,综合型动机的概念由于缺乏目的语言社团而受到的挑战。他认为,学习者通过想象国际化的英语社团,并想要成为其中的一员。“二语动机自我系统”这个概念想要克服现实社会中缺乏明确的目的语言社团而产生的问题,给动机研究带来新的视野和见解。
二、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的缺陷
该理论通过现实和可能自我之间的参照点关系确定了动机状态的起点和终点,推进和完善了二语动机的过程研究模式。对学习者自我认知的关注使得该理论可以相对有效地解释外语学习者动机状态的变化。但是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理论本身存在不足。该理论源自心理学自我理论。Higgins的自我差异理论构成其基本假设中对动机产生的解释。但是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并没有吸收Higgins理论的主体部分,即对消极情感发展和动机消极变化的解释,因此影响了其对行动中阶段动机消极变化和相应消极情感发展的解释力。Gardner(2005)认为理想自我与融入性之间存在联系,但二者并不能完全对等,具有较高融入性倾向的学习者会拥有不同的理想自我,因此理想自我的概念实际上影响了对融入性动机的理解。许宏晨(2009)在对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的综述中指出该理论存在四项主要不足:与过程取向动机研究模式的结合存在偏差;内部关系不清;系统内部存在缺陷;实证研究匮乏。而且目前的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对现实自我的作用关注不够。虽然该理论的“外语学习经历”内容包括了与学习者当前的学习环境和以往学习经历有关的执行动机因素,可以被视为分别属于当前自我和过去自我的范畴,但是对这些内容在动机发展变化过程中的作用缺少深入细致的讨论。
三、结语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虽然还只是一个稍显粗略的理论框架,却能够解释多种现有动机理论模式,具有很强的解释力。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为动机教学策略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该理论更清晰地提出了外语学习动机的产生机制。尽管这一理论尚在不断完善之中,在动机研究者中对其也存在批评的声音,但它所具有的较强解释力也已经引起了外语学习动机研究者的注意。
参考文献:
[1]Dornyei,Z.The L2 motivational self system.In Z.Dornyei & E.Ushioda (Eds.),Motivation,Language Identity and the L2 Self[M]. Bristol: Multilingual Matters,2009.
[2]Dornyei and Ema Ushioda.Motivation,language identity and the L2 self[M].Bristol:Multilingual Matters,2009.
[3]Lamb,M.Integrative motivation in a globalizing world[J].System,2004,32(1).
[4]Ryan,S.The Ideal L2 Selves of Japanese Learners of English.(Unpublished Ph.D Dissertation)[D].University of Nottingham.2008.
[5]高一虹,周燕.二语习得社会心理研究:心理学派与社会文化学派[J].外语学刊,2009,(1).
[6]许宏晨.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研究述评[C]//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语言学研究:第7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59-169.
[7]杨涛,李力.动机过程观、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和动机策略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5).
Motivational Self System: the Latest L2 Motivation Theory
DUAN Xiao-lu
根据儿童小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这一心理发展特点,我认为小学音乐课宜采用愉快式、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它通过教学内容的游戏化和师生之间的互动来有效的达到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的让学生动起来,通过拍节奏、奏乐器、做游戏、律动、舞蹈、表演等多种形式和组织手段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共同营造出欢快、活泼、生动、有趣的教学氛围来。让学生们在快乐中学习音乐,在学习中得到快乐。例如在课堂教学开始时,以音乐或歌曲为背景,做律动初步体验音乐或歌曲的情绪和节奏,起到安定学生情绪,为教学进行有效的铺垫、吸引学生注意力等作用。在学习歌曲《雁群飞》时,让学生自由组合排成大雁的队形随着音乐时高时低的在课室里飞行歌舞,老师扮演雁妈妈,学生扮演小雁,老师动作飞得高,学生也飞得高,老师动作飞得低,学生也飞得低,通过师生的互动,体验歌曲的意境。让学生通过模仿大雁这种直观具体的事物,比较容易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又如在学习《哈里啰》歌曲时,通过音乐游戏活动,根据歌曲的旋律进行律动,让学生拉起手围成圆圈跳起来,或同时配合音乐的节奏和旋律以学生自己的方式如:拍手、跺脚、敲桌子、运用打击乐器等,来参与音乐的表现和学习歌曲等,使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容易为一些新奇有趣的事物所吸引、所激动而兴奋起来,在获得音乐的愉悦和快乐中,学习音乐,体验音乐,感受音乐,达到音乐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二、根据想象的特点开展综合课教学
儿童对任何新鲜事物都充满好奇心,而且对新事物的接受力、模仿力都很强。低年级的小学生想象具有模仿、简单再现和直观、具体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综合课型。如现行新的音乐教材,在内容上、音乐曲目的数量上都明显增多,这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拓宽了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有些教师可能觉得教材内容太多,完不成教学任务,并且认为这样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其实不然,相反这样既能给教师以更多的选择余地,又满足了学生们好奇、接受力快、模仿力强的心理需求。例如,在小学音乐教材第二册《巧巧手》这一课中,可以把聆听《我有一双万能的手》、演唱表演《粉刷匠》、《理发师》这些内容放在一节课中进行教学。这样教学内容既丰富多彩又通过让学生进行理发师、粉刷匠等角色模仿,使学生对歌词内容以及角色得以简单的再现,上课时自然精力集中、投入,始终保持一种新奇、兴奋的状态来接受知识。有人也许会问,这样多的内容学生一节课能学会吗。千万不要低估和漠视学生们的能力,他们接受和模仿新事物的能力非常强,当然这也要看教师运用的方法是否得当。其实只要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他们就会自觉的在课下对所学内容加以复习和巩固。并且教师在下一节课复习巩固的同时还可以再加入一些新的内容进去。如让学生聆听《劳动最光荣》、《洗手绢》等新内容,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巧巧手》这一课的理解,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三、根据意志的特点进行合理引导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6-0100-04
儿童是人类发展中处于基础性、未来性地位的人群,对儿童问题的研究一直是世界关注的焦点。对儿童相关问题予以科学的说明,不仅是现实社会的需要,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未来发展的需要。
社会工作是遵循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平等公正的专业价值观,在社会服务及社会管理等领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和社区,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社会问题,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专业和职业。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之后,民政部在2007年5月开展了首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试点单位及地区建设。
本文对社会工作介入儿童心理发展进行了探索,讨论的服务对象主要是福利机构内上小学的儿童。生活在福利中心的孩子大多是从小被父母遗弃的孤儿,他们是社会上的一个特殊群体,政府和社会虽然给了他们很多关爱与支持,但是却无法弥补早期家庭环境缺失、亲情缺失带来的影响,为了给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好的发展环境,帮助这些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本文针对儿童心理发展情况进行研究,并对社会工作介入前后儿童心理发展情况进行深入分析,为孤残儿童的心理发展提供方法上的支持,并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一、概念界定
(一)儿童社会工作
1.儿童社会工作的基本涵义
所谓儿童社会工作就是根据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成长、发展的需要,以专业的价值为指导和科学的理论为基础,充分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和技巧对儿童开展的助人服务活动。
这个定义包括了三个涵义:第一,儿童社会工作的开展建立在对象的需要和特点的基础之上。第二、儿童社会工作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充分运用专业的价值、理论和方法。第三、儿童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的服务活动。
2.广义与狭义儿童社会工作的概念
广义的儿童社会工作是指面向所有儿童的社会工作,其服务对象是处于各种不同境遇的儿童,涵盖儿童的所有成长阶段,面对儿童成长发展中的所有问题,考虑影响儿童发展的自我的及社会的所有因素。广义的儿童社会工作是为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所采取的一切措施。
狭义的儿童社会工作是一种事后补救性工作,它以处于特殊困难境地的儿童为对象,多采取机构服务的方式,救助和保护那些家庭或父母无力抚养的儿童或者有各种问题的儿童。
(二)儿童社会工作的发展
儿童社会工作的发展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601年伊丽莎白济贫法颁布前后至19世纪,可以称之为以救济为主的儿童社会工作时期。其特点是:服务的手段主要是领养、寄养等被动、消极的救济方法,工作对象集中于孤儿、弃儿和部分贫困儿童。
第二阶段:《儿童权利宣言》于1959年11月20日获得联合国大会通过。《宣言》明确了各国儿童应当享有的各项基本权利。自发表了《儿童权利宣言》起至以后,可以称之为以积极的儿童福利为目标的儿童社会工作时期。这份宣言强调:“儿童应该受到关怀、爱护和了解;儿童应该有足够的营养和医疗照顾;儿童应该有法定的免费教育;儿童应该有全面的康乐和游戏的权利;儿童应该有自己的姓名和国籍;如果遇到伤残和灾难,儿童应该受到妥善的照顾和获得优先救济;儿童应该有发展潜能,成为社会有用之材的权利;儿童应该有建立友爱与和平精神的权利;无论种族、肤色、性别、国家和地区,儿童都应该同等享有上述的权利,”(王思斌教授著名的社会工作学家,社会学家,1999出版《社会工作概论》)《儿童权利宣言》成为现代儿童社会工作极其重要的思想基础。
(三)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1.推动有关儿童的立法
儿童社会工作的重要任务是推动政府在儿童福利,权益保护方面的立法,敦促政府在儿童营养、卫生方面的投入,并积极为政府出谋划策,提出更多关于儿童福利方面的建议和意见。
2.促进对儿童的养育
儿童社会工作就是要通过多方面的努力,促进对儿童的良好的养育。首先是保证儿童的营养,其次是保证儿童有良好的居住环境,加强保健,机构卫生工作,通过传染病的预防、健康教育等方法促进儿童健康发育成长,减少疾病的发生,全面提高儿童的身体素质。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是具有可塑性的,其发展倾向与结果与后天的教育、培养、环境因素影响和自我锻炼等关系密切,在儿童养育过程的各个阶段应给予充分的重视。
3.推动儿童教育事业
具体的工作内容包括:推动义务教育法的落实;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宣传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提高全社会的教育意识和教育思想水平;帮助儿童养成健康心理;指导儿童与其他儿童友好相处,学会在集体中生活;教会他们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等。
4.创造儿童快乐成长的环境
游戏和娱乐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儿童社会工作者需要通过多方面的工作,为儿童开展好游戏和娱乐活动提供条件。
5.开展儿童家庭服务
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对家庭中儿童权益的保护;二是针对亲子关系和儿童教育方法的服务,使父母与儿童之间、儿童与其他家庭成员或邻里之间愉快、友好的相处;三是在社会上建立对个别“问题”儿童的服务机制等。
6.增强儿童权益的保护
通过流浪儿童救助、辍学失学儿童助学、发展偏差儿童矫治、残疾儿童康复等手段,保护儿童的合法权益;保护儿童的健康成长,对危害儿童健康的行为予以打击;通过教会孩子自我保护方法、提高儿童自我保护能力等方法实施对儿童的保护。
7.提供儿童的信息与资讯
儿童社会工作者需要随时了解儿童的发展需求,评估国家、社会采取的儿童福利措施,认识儿童问题,为政府决策提供建议和意见。此外,儿童社会工作还存在于公共关系层面上,即宣传儿童权利、解释儿童福利与服务的需求。
二、儿童教育的特别需求
某儿童福利院是一家集孤儿收养、教育、医疗、康复于一体的福利机构。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为孤残儿童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较好得满足儿童的生活、康复、医疗、教育等方面的需求。但是,在福利院的生活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他们在情感上容易感到孤独、自卑、敏感;性格上孤僻内向、固执少语,生活自理能力和语言认知能力都落后于同龄儿童。本文分析以某儿童福利院内儿童为研究对象。
(一)院内儿童心理现状分析
由于特殊的成长经历,院内儿童的心理与普通家庭的儿童存在不同,具有一些特别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情绪方面
院内80%的入学儿童不易控制自己的情绪,在福利院这个特殊环境下,儿童群体内部分个体的情绪会传染给周围的人,从而对同辈群体造成影响。入学儿童中很多人无法驾驭自己的情绪,由情绪控制自己。例如,儿童未能在公立幼儿园接受相应的教育,所以在入学后不习惯长时间坐在教室里,上课时很容易走神儿,回到福利院完成作业的态度很不认真,回到学校会受到老师的惩罚,这之后儿童变得不喜欢学校,部分学生甚至出现厌学现象,如此形成恶性循环。此种情况对儿童的身心健康极为不利。
2.学习动力方面
我们关注儿童健康发展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儿童的需求,尤其是孤残儿童的需求。正常生活在家庭的儿童有着家庭的关爱,生活、学习心理等需求能够得到满足,而大多数孤残儿童生活在福利机构里,缺少了家庭的关爱,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的一些需求得不到满足,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就会出现一些问题。通过四年时间对福利机构儿童观察发现,大多数学生学习动机弱,没有学习的兴趣和获取知识的渴望,即使有些学习态度认真、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在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上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扰。儿童时期是学习知识,为未来发展打基础的黄金时期,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学习的困扰让很多孩子有厌学的心理,因此学历普遍比较低,也成为儿童福利机构内孩子们的共性问题。
3.人际交往方面
福利院的儿童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不善于与人交谈或不受欢迎的占总数的40%。院内儿童在集体环境下成长,这种集体生活环境和学校环境、社会环境是截然不同的,他们在集体环境下养成的行为方式不适应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往往会发生人际交往障碍,给自身带来诸多困扰和烦恼。
4.承受挫折能力
耐压能力和承受挫折能力往往能代表一个人的心理成熟度,福利院儿童的承受挫折能力不强,基本上所有儿童都存在抗逆力差的情况。福利机构儿童的这一特征体现在多个方面,例如:目的没有达到后情绪低落,垂头丧气;听到不顺耳的话会自怨、自叹、自责、冷漠退让;身体残疾,在行动上遇到不便时,特别在身边环境出现正常健康儿童对比后,产生的自卑心理。
(二)影响机构内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
入学儿童的心理测试清晰地反映了他们的心理发展情况,他们人际交往能力、心理承受能力都不强,大多数存在自卑心理,对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分析这些行为表现,同时结合他们的生活环境和自身的状况,笔者认为,以下几个因素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发展。
1.早期经验的影响
依恋是幼儿出生后最早形成的人际关系,是成人后形成的人际关系的缩影。心理学家曾提出,儿童会建立起与抚养者的持久的情感联结,这种情感联结能使他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将依恋的对象作为一个安全基地。某福利院的儿童从小在集体环境下长大,没有固定的照顾者,没有形成良好的依恋模式,无法产生安全的心理依恋,形成了一个心理发展的断层期,这严重影响了他们对他人的信赖感和自我信任,造成了性格或人格的扭曲。
2.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在给予这些孩子关心、爱护的同时,往往会带有同情和施舍的元素,社会对“孤儿”的刻板印象,让他们更愿意树立一道屏障,拒绝和外界的交流,这些对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极为不利。福利院并不是一个正常的儿童社会化的场所,所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儿童社会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些孩子的过度自我保护,让他们容易形成自卑、敏感及愤世的消极情绪。
3.自身因素的影响
福利院的孩子大多是身体带有残疾,身体的残疾甚至影响到他们的智力发展,他们会觉得处处不如别人,容易形成自卑、猜忌、多疑的性格,阻碍了他们与别人的正常交往,恶性循环,甚至出现行为偏差。
三、某福利院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面对这样一群特殊的儿童,需要福利院提供多元化和专业化的服务,解决面临的问题,激发潜能,促进儿童们的健康成长。但福利院由于特殊的历史与现实原因,存在很多问题与不足。
一是工作人员中教师、康复和心理辅导的人员比较少。不能很好的对机构内的儿童进行科学的教育和照料。
二是封闭化管理,导致与外界联系较少。大多数儿童福利机构并不注重对外的宣传工作,除了偶尔到外面进行演出与筹款,与外界接触很少,且不随意接待一些社会人士的探访。这样的封闭式管理一方面不利于孤残儿童的社会化,另一方面也不利于社会对于孤残儿童的了解。
三是还存在一些教育和康复的问题,不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首先,很多儿童的疾病得不到及时医治,一些智力正常的儿童因早期教育跟不上,延误了教育和康复的最佳时机。此外社会寄养制度的缺失和滞后,也给福利院的发展和政府造成沉重的负担。
机构集中养育的模式,不可避免儿童心理问题的存在,加之上述这些问题的存在,特别是特殊儿童教育的缺失导致大多数儿童出现心理问题,不能尽早的进行康复训练,与社会的脱节,不能适应学校生活等等一第列的问题的出现。
四、儿童社会工作的介入空间
为了有效的解决目前某儿童福利院工作中的问题,有必要研究社会工作的介入空间,了解社会工作在某儿童福利院中发挥作用的空间,通过发展儿童社会工作,解决问题,改善不足,提升某儿童福利院的工作成效。
(一)儿童福利院中社会工作介入的原则与方法
家长和老师对儿童的教育和引导更多的是高高在上的、家长权威的,没有给孩子充分的话语权。社会工作者介入到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中来,不是采用传统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模式,而是遵循“助人自助”的专业价值观,尊重儿童的自主和自决权,充分发掘儿童的潜能和发挥儿童的主观能动性,以平等的身份给他们提供支持。在儿童福利机构中也同样应遵循这一原则。
根据目前某儿童福利机构儿童心理状况的研究及分析,社会工作者主要运用社会工作的三大方法即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来介入儿童心理调整,通过整合资源,改善环境来帮助他们重新认识自我、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提高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等。针对某儿童福利机构入学儿童开展的工作,主要是帮助儿童加强与社会的沟通,避免在封闭的环境下生活,使孩子在有交流的空间中成长,培养他们的亲社会行为,克服早期抚养模式造成的不信任感。
(二)案例分析
通过对特别案例的分析,以此探视儿童社会工作在某儿童福利院内可使用的工作技巧及发挥作用的空间。
1.案主情况
案主小明(化名)为12岁男孩,从小被遗弃,身体健康无残疾,目前读小学四年级。10岁从农村寄养家庭回到福利院生活,思想、语言比同龄孩子成熟。品行顽劣,经常做出一些危险性动作,情绪波动大,常以暴力解决问题,学习成绩属中等,学校老师认为小明很顽皮,非常聪明,平时不爱学习,但考试成绩挺好,数学、手工、英语、语文课学的很好。
负责照顾他的福利机构工作人员普遍反映小明非常聪明,但不爱学习,抵触学习,抵触写作业;平时从学校回来后就看电视,让他写作业也不会去写,一直看到吃晚饭,若不看电视就自己玩,很少写作业。但如果劝说其写作业成功,他完成作业的速度非常的快。临近考试阿姨叮嘱要考试了,要抓紧复习,小明才会看看书,但考试成绩挺好。有暴力倾向,与其他小朋友打架,扰乱纪律,严重影响其所在区的工作的正常进行。在小明生活的区里,所有人都必须顺着他,否则就会发脾气,因为太顽皮,很多阿姨都不愿带他。有阿姨很担心,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小明将来会出现心理及行为偏差等问题。
2.案例分析
综合分析小明周围人对他的反应与工作人员的观察,工作人员作出以下分析:
(1)抚养方式的改变。由于案主童年时期没有在集体环境下成长,而是以寄养的形式生活在农村,生活方式比较自由,学龄期被接回某儿童福利院,无法适应集体生活的一些规矩,这对小明造成很大程度的影响,使小明幼小心灵承受了很大压力。
(2)不良教育方式的影响。当福利院的一些工作人员同情小明时,不是以正确的方法加以引导,而是以物质上的满足对待小明,使其生活在纵容、顺从、娇惯的环境中,这种做法是一种不正确的引导,这种一味顺从做法使小明养成了任性、耍赖的性格,最终形成了他周围的人都要顺着他否则就发脾气的情况。他的这种做法到了学校行不通,老师和其他同学是不会像福利院的工作人员一样顺着他,小明会感到外界对他不公平,在他的概念中“公平”就是他提出的要求,其他人都要像福利机构的工作人员一样什么都满足他,因此小明在学校或者社会中成了行为有偏差的学生。
3.介入方案
系统理论认为整个社会系统是由各个子系统组成的,子系统不同程度的变化会对整个系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本个案中,小明生活在由福利院、学校、寄养家庭这些子系统组成的社会系统中,各个子系统对小明的态度会影响其成长,只有加强各个子系统的配合与合作,改变子系统对小明的不良影响,才能够形成有利于小明健康成长的环境。因此,作为社会工作者,应加强与不同子系统的联系与沟通,期望通过各个子系统的积极配合,创造一个有利的成长环境,从而促进小明的改变。同时,在分析小明的问题的成因时,应把其置于整个系统中去考虑,注重分析整个系统环境对案主问题的影响。
社会化理论认为幼儿时期的他人导向在一个人的社会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儿童的自我意识和认知能力的缺乏和对家长权威性的依赖,福利机构工作人员的行为方式、价值取向、兴趣爱好对儿童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此个案中福利机构工作人员言行影响、寄养家庭父母的教育,未能发挥正向、积极的促进作用,反而成为案主社会化进程中的羁绊。针对小明的具体情况,制定以下介入方案:
(1)日常生活氛围的改善。建议福利机构工作人员改善对小明的态度,使他感受到他生活在公平、爱的环境中。观察每日的行为,并做记录。工作人员应该掌握一些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增加与小明的沟通,使其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2)学校环境改善。鼓励小明参加班级管理工作,使其容入集体,与老师保持联系,多关注、鼓励他,使其感受到被重视。同时,积极促进小明与同辈群体的交往,使他获得学习人际交往技巧及规则的机会,建立自信心,改善人际交往的状况。
(3)个案辅导。每天中午利用午休时间为小明提供辅导,利用游戏、书画等案主喜欢的方式接近并与其建立关系,利用游戏对案主进行辅导。同时,加强小明的个人管理训练,教导他有效地管理实践和个人生活,约束自己不良的行为。在辅导过程中注意小明的变化,及时鼓励,促进其个人品行的改善。
4.案例评估与检讨
在介入方案进行了一年左右的时间之后,用了介入评估的方法对小明进行了评估,发现小明有了明显的进步和改变。经过辅导,小明在班级的表现明显改善,懂得一些基本的文明礼貌用语,能在生活中加以应用,暴力倾向明显降低,能主动找小朋友游戏,并学会了关爱他人。
在整个服务的过程中,小明周围人的态度必须要一致,教师、社会工作者以及其他的工作人员,不能把社会工作服务看作是社会工作人员个人的事,每个人都应有辅导意识,不能应付了事,否则小明可能又会回到以前顺从纵容的环境。同时,工作人员要避免把个人情绪问题带进工作中,不能对其期望太高,小明的进步不是立竿见影的,要有耐心与爱心,不能急于求成。在辅导过程中需要加强辅导的力度,不断巩固成效,建立的规则要严格遵守,这样才能使案主养成一种合理有序的生活方式。
当然在社会工作人员介入的过程中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善,例如对小明经常接触的工作人员社会工作人员给予的指导比较少,不能够及时的沟通,造成小明的反复情绪;保持工作的延续性,直到小自己学会约束自己,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和具有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
五、结论
社会工作者介入服务后,服务成效评估表明儿童以自我为中心的迹象有了明显的改善,从以前强硬的“我要……”到现在的“我能不能……”,学会了以商量的口气和人交流;他们开始愿意相信周围的人,愿意敞开心扉和社会工作者进行交流,不再是充满敌意,在情绪、行为、认知等方面有了明显的改进,这些改进对他们心理健康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对福利机构儿童的观察和研究,我更深刻的体会到社会工作对这些特殊群体的重要性,我们应遵循社会工作的理念: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平等公正的专业价值观,来帮助孤残儿童这个弱势群体,让孩子们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目前想要达到这个目标,改善福利机构现有的状况,建议如下:
1.福利机构应加大引进专业人员力度。
2.对在岗工作人员的培训应经常化,更新完善专业知识和技能。
3.从政策层面对机构内专业人员的职务、职称给予关注和落实。
4.在机构适合的岗位运用社工的理念及方法。
5.行业及机构管理者应在儿童福利事业发展的新形式下,创新孤残学龄儿童工作的理念和方法,关注这一特殊弱势群体的心理发展,全面保障孤残儿童的权益。
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社会工作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社会工作人才数量十分庞大,社会工作者被誉为“社会工程师”,在社会管理、社会建设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还在起步阶段,福利机构把社会工作引入到儿童的心理教育领域,是对孤残儿童养育工作的一大创新。但是作为一个新的事物,社会工作还没有被广泛认可。福利机构内的儿童在学校开放式的环境内可能无所适从,更需要社会工作者以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带领他们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但是目前学校还没有专业的人员给予他们这方面的引导,老师更多关注于孩子的知识教育。因此,关注孤残儿童的心理健康,应积极引入社会工作者,进行多系统、多方位的协作。
参考文献
[1]陆士桢.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18-126.
[2]刘梦.小组工作[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56-90.
[3]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0-104.
[4]罗雪辉,王小英.孤儿寄养在中国[J].中国新闻周刊,2008,(5).
音乐欣赏一种倾听音乐的高雅的活动,人们在欣赏音乐时总是怀着愉悦和欣喜的心情,在反复倾听中激发对音乐的兴趣,陶冶自身的情操。对处在学前的儿童教育作用更是很大的,音乐教育可以有效促进学前儿童的思维的活跃和发展,使儿童的运动舞蹈的能力大有增强,另外对儿童形成节奏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更能发展学前儿童的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儿童的欣赏能力越强,欣赏的兴趣和愿望越高。能力发展的越快所以教师要不失时机的创造条件进行音乐教育,使学生的欣赏能力快速进步。下面笔者结合教学经验从四方面谈音乐教育与学前儿童音乐欣赏能力的发展。
1 倾听感受音乐
倾听不同于普通的简单的听听,它是一种有主动意识的,注意力较为集中的留神地听,倾听不仅是注意力的集中,还要有情感的投入,倾听的认真态度和良好的习惯和感受和吸收的能力,是音乐欣赏的关键基础,也是促进个性化欣赏的关键环节。幼儿教师要在学前儿童三岁左右通过音乐教育让孩子们感受倾听。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较为简单的音乐,让学生通过倾听辨别各种声音,比如流水声、雨声、鸟鸣声等等。在音乐活动中让孩子们感受音响,及时的提问是什么乐器发出的音响,让孩子们做简单的描述。如在“什么乐器在唱歌”的游戏中,正确指出在遮挡物后面发出声响的熟悉乐器;在“谁来了”的韵律活动中,正确地分辨“沉重的”、“轻柔的”和“跳跃的”音乐,并用性质相似的动物走路的动作来描述所听到的音乐。他们还能逐步养成注意倾听教师、同伴的歌声和琴声伴奏的习惯,并以此为基础努力使自己的歌声能够与他人相一致。
2 理解感觉音乐
音乐欣赏的至关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理解,只有理解音乐的感情,才会使儿童初步联系生活展开想象的翅膀,逐渐在感觉音乐带给自己的喜怒哀乐;只有理解音乐传达的信息,才会使儿童对所表现的内容自由的联想,才能使儿童初步理解不同的音乐形式。以致提高孩子们的较为初级的音乐表达能力和情感的把握能力。如在幼儿园小班,幼儿教师在几周之内反复给孩子们欣赏马革顺创作的《拍球》和《宝宝睡觉吧》,在此基础上,教师向他们提供两幅有关图片,并要求他们将之与那两首音乐一一相配,大部分儿童都能够顺利地完成任务。在3岁末期,小朋友们就会理解平时常常倾听的歌曲的歌词和内容,感觉音乐的情绪就会随着提高,幼儿教师可以组织音乐活动,边播放音乐,便让孩子们联想一些动物,能根据音乐优美、轻柔的性质联想起小鱼、小鸟、蝴蝶等美丽温柔的动物等。真是感觉音乐其乐无穷呀!
3 创造性表现音乐
学前儿童的音乐欣赏能力发展较为缓慢,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有时欣赏音乐和小朋友们的创造性表现还不够明显,所以常常是儿童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伴随一些有意思的、可爱的动作等一些创造性的表现,随时表达儿童对所欣赏的音乐的理解创造。所以幼儿教师要会有意识地利用创造性表现活动来促进学前儿童音乐欣赏能力的发展。如,在一次大班的音乐欣赏活动中,教师要求儿童画两幅图画分别用来表达听了《摇篮曲》和《伏尔加船夫曲》之后的感受,―位男孩为《伏尔加船夫曲》画了一个送葬的场面,并解释说“这是一个伟大的人死了”,而为《摇篮曲》画了一个妇女在家里对着一幅遗像哭泣的场面,解释说“这是一个不伟大的人死了”。小朋友们还能有不同的语调为所听的音乐配上一句话,还可以表演较为恰当的舞蹈动作等。
4 兴趣欣赏音乐
小朋友们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就自然表现出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幼儿教师在播放现在流行的成人喜欢的歌曲时,绝大部分孩子们表现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有的就开始自己玩,同样放外国歌曲更是表现强烈,如果换成是儿童歌曲就会马上表现为积极的情绪等。通过对比试验可以看出小朋友们对音乐欣赏有自己的兴趣,教师要依据儿童的兴趣和爱好营造环境,激发儿童对音乐的欣赏热情,尽可能多地向儿童提供由优秀的作家和优秀的表演艺术家创作、制作的音乐作品,让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能有更多的机会自然、愉快地接触到丰富多样的美好的音乐,还要激发儿童主动投入音乐学习的指导方法,有利于学前儿童音乐素质的发展。
总之,幼儿教师应该努力探究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规律,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以使自己的教育工作能够更好地促进学前儿童的发展。 与此同时,未来的幼儿教师们是一个具体的、活生生的、具有丰富个性的、不断发展着的群体,在这一群体中,因家庭、社会环境影响的不同,有着很大的差异性,有待于我们从事学前教育的教师们去探索、研究。因此,幼儿教师音乐能力的培养与研究,还有许多课题等待我们去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与探讨。
一、音乐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现代人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音乐,音乐似乎已经成为人们必不可少文化生活中的一部分。根据有关的专家研究表明,经常聆听音乐可以促进儿童心智的发展,提高儿童的智力水平,促进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一些音乐还能调动儿童认知新事物的热情,提高他们对探知未知世界的能力。因此,音乐教育在儿童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家长及教育工作者尤其要注重儿童音乐情操的培养。
音乐艺术本身就具有娱乐性,这可以引起儿童的兴趣,促使其积极的参与到音乐教育的学习中来。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音乐的娱乐性来教导儿童在娱乐的过程中边学边玩,既可以增进他们学习音乐的热情,还可以提高他们对音乐的理解与认识。这种快乐的音乐教学方式可以促进儿童的性格变得活泼开朗,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的发展,并满足其精神成长的需求,促进他们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儿童的教育关系着民族的未来发展,以音乐教学为起点,可以提高儿童对各种未知知识的好奇心,促进其不断地追求新的发展。在不断学习过程中,可以促进他们心智的成熟,练就坚强的心理素质,为成为国家栋梁奠定过硬的心理素质。
二、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和音乐教育的关系
由于儿童的心智发展并不成熟,需要漫长的时间才能变得稳定。因此,教师在进行音乐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好儿童心理的特点,使其充分融入到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因为教师在儿童音乐教学中,不仅需要传授儿童必要的音乐理论知识、技能,而且还要激发出儿童内心对音乐的热情及丰富的想象力,以此培养儿童优良的心理素养和高尚的音乐情操。
1.儿童的想象力思维与音乐题材的关系
想象力就是指人的大脑对现有现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建一种新的形象的能力。这虽然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智力活动,但由于儿童对世界万事万物的认识不多,对于新鲜的事物,他们总会用想象在脑海中去描述这些事物。这就要求教师要注意选取能够易于被学生理解的音乐题材,使他们能够尽快理解音乐所表达出的意境和情感。因此,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儿童聆听的儿歌以及欢快的民族歌曲等,使得儿童的想象力实现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经过这一过程后,对于其他的音乐作品就能要很快了领悟到音乐的精髓所在。
2.儿童的情感和意志与音乐情景的关系
儿童的情感和意志是儿童心理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好儿童音乐素养的重要因素。儿童时期是培养音乐素养的重要时期,这时期儿童较容易接受单纯的音乐学习。因此,教师在教授儿童音乐的过程中,要注重音乐的情景能够被儿童接受,选择一些适和儿童欣赏的音乐,逐渐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好感。例如,一些会令人的情绪起伏较大或者比较激昂、消沉的音乐都是不适合儿童。教师还应该创造一种适合儿童理解的音乐氛围和教学环境,这样能够使得儿童较为耐心的接受音乐的学习,增进学习音乐的热情。
三、儿童音乐教育中如何把握儿童的心理发展
音乐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好儿童的心理特点,为了实现这种教学目的,就需要教育工作者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以适合儿童音乐心理的发展要求。
1.音乐教学过程中应当因材施教
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他们接受事物的能力也不一样,因此也具有不同的心理特点。教师在教授儿童音乐的过程中,应该根据不同儿童的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使得儿童都能获得良好的音乐教育。首先,应对所有的儿童进行快乐的教学,使他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接受音乐的学习;其次,针对每一个都具有独一无二个性的学生,老师要懂得体贴关注他们的心理感受,给予他们充分的鼓励;最后,要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按时完成音乐教学的学习。
2.创造良好的音乐教学环境
良好的音乐教学环境是学生学好音乐的基础。创设一个宽松、愉悦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增进他们对音乐的热情,激励学生对音乐的美好情感。教师在步入教堂时可以带着微笑,把愉悦的心情传递给每一个学生,使学生尽快进入良好的音乐教学状态。因为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所表达出来的情感信息,都会被儿童敏锐地感觉到,使他们能够从老师愉悦的外表中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怀、信任和理解。这种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可以使得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缩短,是孩子们喜欢老师,也喜欢音乐。这有助于儿童学习音乐的心理日渐成熟,使他们感受到音乐带给人的愉悦感,进一步增进他们对音乐的喜爱,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无限动力。
四、结语
总而言之,音乐教育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儿童培养良好道德情操。在这一阶段,教育工作者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儿童的心理特点,制定适合他们心理特点和审美特点的音乐教学方案。这样才既能把握好儿童的心理特点,又能提供他们的音乐素养,对于儿童其他情操的培养及未来的发展都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徐亚楠.浅析音乐教育中如何培育儿童良好的心理素养\[J\].中国社会科学,2010,(2).
人的一生中有很多阶段,婴儿时期、青少年时期、老年时期等等,不同的时期人的心理状态展现出不同的状态和特点,而发展心理学就是研究各个时期心里特征的一门科学。讲发展心理学应用在教育中,能够让教师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根据学生不同时期的心理状态调整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从而实现更好地教学效果。
一、发展心理学在儿童早期和小学教育中的意义
学生在不同时期的心理状态有着不同的特点,教师需要根据学生不同发展时期的特点调整教学方法。以儿童早期和小学阶段为例,这一阶段是儿童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小学生的求知欲旺盛,注意力在稳定的增长,记忆力也在不断的发展。这一阶段教师要注意让学生更好的适应学校的集体生活,将学龄前教育和小学教育更好的衔接起来,注意培养学生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以及好的学习方法。此外近年来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年龄有提前的趋势,这就要求教师在这一阶段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这一时期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心理问题可能有,多动症、学校恐惧症、以及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症等等。教师掌握了学生在儿童早期和小学教育中的特点和问题才能对学生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
二、发展心理学在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中的应用
1.发展心理学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
学龄前教育是孩子培养学习兴趣,开始接触学习的重要阶段,而且也与儿童心理健康的发育密切相关。[1]但是在现阶段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很多幼儿教师不注重对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只是向儿童灌输了大量的知识,让学生不仅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导致在上小学的时候无法快速的适应小学的学习。但是将发展心理学应用在学前教育中,对学生的智力进行更好的培养和发掘,规范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鼓励学生多动脑思考,同时在教学中渗透一些和小学一年级相关联的知识,例如简单的拼音字母和日常常用的生字,让学生认识数字,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知识,锻炼学生注意里的集中等等。让学生在学龄前就能够尽可能形成规范的学习行为和学习习惯,以便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小学的生活。
2.发展心理学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
小学阶段学生的自主意识和独立人格开始逐渐形成,但是这一阶段对于是非的判断能力还很薄弱,一旦没有接受好的教育和引导很容易误入歧途。[2]而且很多学生在刚刚开始上小学的时候会觉得小学和幼儿园的差距非常大,对于环境的忽然改变很容易感觉到不适应,很多教师在这一阶段没有重视学生的这种心理变化,导致学生出现上学恐惧,害怕老师,对学习产生厌倦等不良现象,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在小学阶段教师如果能根据发展心理学,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制造宽松的课堂环境,用学生更容易接受的课堂形式,例如应用多媒体在教学中为学生多展示一些动画和图片,在教学中采用游戏的形式,对接受能力比较差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帮助和包容,让学生逐渐适应小学的课堂教学形式,尽早的将小学与幼儿园衔接起来
3.发展心理学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教育体制的改革对教师学生和家长都提出了很大的挑战,这也使得他们经常会觉得有一些不适,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应用发展心理学就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帮助学生和家长更好的理解教育改革的意义,减少对教育改革的误解和抵触,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发展心理W能够促进学生德育的发展,现阶段的学习中很少有学校开设专门的德育科目,但是德育对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又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利用发展心理学,教师可以将德育渗透到很多学科中去,根据学生学龄前和小学阶段的心里特点,采取他们能够接受的方式,然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良好的德育熏陶,形成良好的品格。此外发展心理学还有助于素质教育更好的推动,让教师在教学中了解和发掘学生的特长,促进学生更全面的发展。
将发展心理学应用在教育中,有助于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状态采取更适宜的教育方法,从而更好地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更好的全面发展。发展心理学解释了人在各个时期发展规律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不同时期的特点,及时的调整相关的教学手段,尤其是学龄前和小学的学生很多方面发展都尚未成熟,需要教师给予足够的关心,无论是学习上的还是心理上的,他们需要教师的正确启发和引导。总之,发展心理学都够帮助教师更好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顺应教育改革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