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1 17:17:2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小学优秀教师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关键词:数学教师;教研论文;分析
一、研究背景
教师是新课程改革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小学数学教师师资的需求要从数量的满足逐渐过渡到质量的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成为一种趋势。教研论文是评价一个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也说明其对数学新课程的参与、评价和反思过程。本研究之所以选择通过对“中国知网”小学教师公开发表的关于数学教育研究论文的内容作为研究对象,是基于以下方面的原因:教研论文的内容既可以反映出小学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关注的热点,又可以从一个新的视角反映出数学新课程实施近十年来小学数学教师参与教研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对象为小学教师在201x年公开发表的关于数学课程改革的教研论文。文献来源是“中国知网”,选择的文库为“中国知网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搜索主题为“数学”;作者单位:“小学”;搜索匹配度为模糊;时间为201x.1.1~201x.12.31。检索结果为201x年小学教师公开发表有1367篇论文。
三、研究结果
1、文章内容偏重课堂教学。表1数据表明文章的内容有93篇探讨在课堂教学中的相关问题。可见小学数学教师更多关注的是如何上好课。综合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主要探讨两大类问题:
(1)新课改理念下如何更好地进行数学课堂教学:如怎样进行师生互动、如何优化教学设计、在课堂上怎样对学生注重人文关怀等。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加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高质量,在样本所选取的100篇文章中有14篇文章论述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及优缺点的总结。
(2)对新课改理念下数学课堂教学的反思、体会、经验谈:如对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相关理念的理解及结合具体知识点在教学中的应用等。
2、关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所选样本的教研论文中有8篇文章探讨新课程实施中对学生数学兴趣、创新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培养的有效方式和经验之谈。这较之以前数学课堂教学只为培养学生考试能力相比是一种很大的进步。这也说明小学数学教师逐步认识到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更多的关注到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3、缺少多角度的论述数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文章结构基本以“理论+相关例题”为主。在所选样本的100篇文章中,所探讨的问题角度单一,没有多角度去论述小学数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几乎所有文章都是一些课堂实录,文章结构基本形式为“理论+例题”。其中理论探讨都为文章第一段或第一二段,理论探讨的内容基本上以文章所论述主题词的简单定义或某一个问题中的新课改理念为主;大多数文章都没有从理论上做深入研究,例题在整篇文章中占的篇幅过多。
4、小学数学教师对于数学教研能力认识不足。样本中有4篇文章论述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和能力。所有文章都认同数学教师整体素质关系到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的成败,认为小学数学教师主要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大体可总结为四个方面: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教学业务素质及身心健康素质。其中教学业务素质是指一个小学数学教师要具备坚实的数学专业基础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但这4篇文章对数学教育的研究能力并没有提及。可见小学数学教师对于数学科研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只重视上好课,完全忽视了在教学中对出现问题的解释、探讨和总结的科研能力。
四、思考
二、主办单位
全国教师教育学会幼儿教师教育委员会
三、协办单位
全国各高校学前(幼儿)教育学院(系)
四、活动时间
征稿截止时间:2016年6月10日
评选揭晓时间:2016年7月30日前
五、活动组织
1.评选范围:全国高校学前(幼儿)教育专业2016年应届毕业生独立或合作撰写的毕业论文。
2.论文分组:分设大专生、本科生、研究生(含硕士生、博士生)三个组。
3.论文推荐:大专、本科生参评毕业论文由所在院校(系)集体推荐。推荐数量:大专生控制在本院校(系)当年毕业生总数的15%以内,本科生控制在20%以内。每篇参评论文均应附上两位具有高级职称指导教师或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的评语。研究生推荐名额不限,由导师推荐并写出评语。所有参评论文均一式一份并附上作者本人学生证复印件,于2016年6月10日前(以当地邮戳为准)寄至杭州市文三路求智巷3号《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编辑室(邮编310012)。参评者同时将参评论文的Word文档以附件形式发送到电子邮箱 。
4.电子邮件格式要求:邮件主题请写:学校+姓名+论文题目。附件文档名请写:姓名+论文题目。附件文档全文宋体、小四号、两端对齐、1.5倍行距。在发送电子文档前,请删除论文中的学校名称和导师姓名,以及页眉、页脚及致谢页中有可能涉及学校、导师、作者本人的相关信息。
六、评选和奖励
1.特邀全国各高校学前(幼儿)教育专业学科带头人组成论文评选委员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分组评选,按一定比例评出各组优秀论文。
2.由主办单位颁发获奖证书。
3.获奖结果将在2016年9月《幼儿教育・教育科学》杂志及其官方网站“幼儿教育网http://”上公布,部分优秀论文将选登在《幼儿教育・教育科学》上。
4.获奖作者编入“中国幼教招聘网http://高级人才库”向全国各用人单位重点推荐。
二、主办单位
全国教师教育学会幼儿教师教育委员会
三、协办单位
全国各高校学前(幼儿)教育学院(系)
四、活动时间
征稿截止时间:2012年6月10日
评选揭晓时间:2012年6月30日前
五、活动组织
1.评选范围:全国高校学前(幼儿)教育专业2012年应届毕业生独立或合作撰写的毕业论文。
2.论文分组:分设大专生、本科生、研究生(含硕士生、博士生)三个组。
3.论文推荐:大专、本科生参评毕业论文由所在院校(系)集体推荐。推荐数量:大专生控制在本院校(系)当年毕业生总数的15%以内,本科生控制在20%以内。每篇参评论文均应附上两位具有高级职称指导教师或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的评语。研究生推荐名额不限,由导师推荐并写出评语。所有参评论文均一式两份并附上作者本人学生证复印件,于2012年6月10日前(以当地邮戳为准)寄至杭州市文三路求智巷3号《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编辑室(邮编310012)。参评论文同时以电子文档方式发送至,请在主题栏标明“优秀毕业论文评选”字样。
六、评选和奖励
1.将特邀全国各高校学前(幼儿)教育专业学科带头人组成论文评选委员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分组评选,按一定比例评出各组优秀论文。
2.由主办单位颁发获奖证书。
3.获奖结果将在2012年9月《幼儿教育·教育科学》杂志及其官方网站“幼儿教育网省略”上公布,部分优秀论文将选登在《幼儿教育·教育科学》上。
4.获奖作者编入“中国幼教招聘网省略高级人才库”向全国各用人单位重点推荐。
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教育委员会主任范杰教授代表与会的化学化工学会负责人和各校师生感谢东道主华东师大校系领导和老师们为会议提供的周到安排。同时介绍了上海市市长韩正同志今年1月下旬视察化工企业时对本市化学工业提出跨市发展,辐射全国;加大研发力度,实施创新技术;一伴化规划,整合资源,做大做强等要求。为广大化学工作者展示了上海市21世纪化学工业继续发展的宏伟蓝图,倍受鼓舞。我们要用化学在追求美好生活,促进高新技术发展中所作出的贡献,消除人们对化学的误解,吸引更多的年青人投身化学专业学习,应对未来能源、资源不足的挑战、环境污染加剧和温室效应增大带来负面影响作出努力和贡献。
交流会上20位同学的精彩报告和师生间热烈融洽的互动式讨论,为会议营造了极为和谐的氛围。
优秀论文涉及有关催化反应的机理探讨、多种纳米材料的合成、食品安全中监测方法研究、抗癌药物的活性研究、皮肤抗衰老的机理、环境水体中重金属的检测方法和仪器的开发等与高新技术和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多个领域。
经过评委讨论,有10位同学获得壹等奖。他们是:刘嘉、黎朝、陆颖音、李永玺、戴逸婧、丁支、王荔祖、马丽君、张若男和王欢。
有十位获得二等奖,他们是:徐阳、刘媛媛、徐慧婷、应佚伦、、张蕾、沈明月、虞珊、蒋迪发和徐浩。
“互动式”校本培训模式,是指为提高广大教师学习研究的积极性,提高培训效果而产生的培训模式。本文从“形成协作团队,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拓展协作领域,提高课堂教学能力;寻求专业引领,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三个角度探讨“协作――探究”校本培训模式对我校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两个中心”即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提高育人质量为中心.
“三个结合”即校本培训与课程改革结合,校本培训与科研结合,校本培训与课堂教学结合。以科研为先导,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核心。
“四个特色”一是迁移教研活动特色;二是教师发展共同体特色;三是参与式培训特色;四是教师梯队成长特色。为此,我们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做好日常培训工作基础上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 以教研组建设为依托,构建迁移教研活动模式
逐步实现从家长制课堂向生态型课堂转变,从被动消极课堂向积极主动课堂转变,从批评式课
堂向鼓励性课堂转变,从狭隘课堂向广阔课堂转变,从“传道、授业”性课堂转变为师生生命成长课堂。
1.教研活动前全体教师参与设计教学活动,教师听评课,全体反思重建新的教学活动。吸引更多的教师参与到活动中来。
2.组织开展课堂教学交流,提高整体教学水平。每学年上期组织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开设示范课或研究课(通过录像资料以教研组为单位做好解剖分析)同时组织其他各种形式的公开课。下期组织年龄在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进行教学大赛。
3.重视资料收集、整理、实现资源共享。每个教研组至少安排1名教师负责收集、整理教研课改信息。
4.坚持“走出去,引进来”方针,加强对外交流。
二、以科研为先导,成立教师研究共同体促其快速发展
这三年来,我校先后承担了一系列课题研究工作,学校市、区名师较少。为了促进拔骨干教师的快速成长,我校依托课题成立教师发展研究共同体。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自愿参加报名,由课题组长担当研究社团团长,定好计划,自主发展。学校提供引领和后勤保障支持。每年外派学习和培训,采用多种措施吸引教师参与活动中来,收到良好效果。
三、参与式校本培训,教师成为“舞台”主角
聘请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及外出培训教师开设讲座交流经验。而后又延伸至间周一次的每个教研组活动内部,既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舞台,又发挥其幅射带动作用。我们还组织教师收集整理教育教学资料,先后出版了多本校本培训教材。
四、实施“12345”工程,加快梯队教师培养
“开放”:即实行月末教师课堂开放周活动。
“带动”:为促进梯队教师迅速成长,学校将从榜样示范,骨干示导两方面给予带动。
①学科权威带动: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带头作用,在人格、师德、教学各方面发挥示范作用,旗帜作用,带动教师发展。
②骨干教师带徒:实施层层“一帮一”互助结队拜师,手把手带动青年教师成长。
“鼓励”:即从三方面建立激励机制,促进梯队教师尽早成名。
①鼓励教师勇挑重担,在岗位津贴、评职、晋级、评优、年级管理考核奖等方面均向挑重担的教师倾斜。
②鼓励成名成家:构建青年骨干教师后备人选制度,每年召开一次青年教师座谈会,对优秀青年教师进行表彰;每年对青年教师论文进行一次评比奖励;每年对青年教师教育科研成果突出者予以奖励;每年评选一次学生、家长最满意的教师活动,并予以表彰。
③鼓励大胆创新:梯队教师要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勇于改革,勇于创新,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大胆尝试,大胆试验,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不断提高。
“搭台”为促进梯队教师成名,学校从以下四方面为教师成长搭台。
①搞好常规教研活动,上好各种示导课、研究课、汇报课。
②学校每年组织青年教师学科教学评优大奖赛。
③推举优秀选手外出参加各级各类竞赛。
④搞好读书交流,练就深厚理论基础。
“把关”:即从五个层面把好关口,尽可能形成对于梯队教师良好的评价机制。
①“教师入格关”;
②“拜师锤炼关”;
③“自修进进取关”;
④“考评出格观”;
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因为,如何进行科学的管理是学校高速有效运行的关键。为此,我提出了“团结协作,科学民主”的管理理念,实施“扁平式”管理,让每个教职员工真正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来,通过一系列改革创新,使学校的管理工作高效有序,在区内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
您认为如何践行“团结协作,科学民主”的管理理念?
践行“团结协作,科学民主”管理理念的关键是要有一个团结奋进的领导集体。为此,我校不断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政治理论学习,实行民主集中制。在领导班子建设上,作为校长首先对自身的要求非常严格,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作风民主。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事业心强,有改革创新精神。现在的第四十七中学领导班子空前的团结、和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了坚强有力的战斗集体。为了能让学校的管理实实在在地走上制度化轨道,我们首先将学校各种例会的召开制度化、常规化,包括校长办公会、行政会、教代会、年级班子例会等。校级领导班子例会制度,让班子成员能够畅所欲言,加强了工作的沟通、思想沟通,避免了工作上的扯皮、误解,也使各位副校长的分管工作之间相互配合更加默契;集体领导决策机制的实行,使每个校长都充分发表个人的意见,交流不同的看法,集思广益、统一思想,最后达成共识。其次充分发挥教代会的作用,征求教师代表的意见,教代会通过后方可执行。这种集体领导、团队决策、教代会监督的做法更加民主、更加科学,减少了在重大决策上的失误。
您刚才提到“实施‘扁平式’管理,让每个教职员工真正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来”,为什么提出“扁平式”管理?如何实现?
随着学校规模的迅速扩大,年级组的规模也不断增大,过去管理方式存在的很多弊病也逐渐显现出来。一是年级组组长的负担过重;二是领导的工作重心太高,对年级的具体情况了解不够深入全面,同时负责年级的领导干部的管理目标不明确,工作时常出现推诿现象,另外管理的中间环节太多,易产生误会,不利于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三是责、权、利不清,年级组组长对年级教师的约束力不够,不利于调动领导干部、年级组组长、年级教师的积极性。为了强化对年级的管理,2006年我们开始在年级大力推行“扁平式”管理,也就是分层管理的做法,基本做法就是分层聘任,校长聘年级负责人,年级负责人聘年级主任,由年级班子对年级各科教师进行聘任,赋予他们一定的职责和权力,并进行定期考核,这个管理模式的运行,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人翁意识,是学校教学工作进入良性发展的关键。2007年学校又在几个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一是强化了年级主管领导的责任。二是强化了年级班子的例会制度,要求年级班子一周有一次例会,研究年级的工作、沟通情况。三是强化年级班子对决策的“执行力”,要求年级班子对校行政的各项决策,必须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并在落实环节上狠下工夫。实现了三年一盘棋(高一是基础,要夯实基础,和谐发展;高二是关键,要凸显优势,自我发展;高三是决战,要超越目标,跨越发展)的新理念。目前三个年级纪律稳定,学习气氛浓厚,教育教学秩序井然,管理也各具特色,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出现了比学赶帮、相互促进的前所未有的良好气象。
近年来,学校取得很多的成绩,这一方面离不开学校科学的管理,另一方面也离不开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请您谈一谈学校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打造名师团队方面的做法。
我认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不是单纯靠培训就能解决的,而是要培训和行动相结合,为此,我们提出“行动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战略。通过行动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打造一个名师团队。
教师的专业品质高,师生关系才能和谐。抓教师队伍建设首先要抓师德建设。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更是精神的熏陶者、人格的影响者和道德的体现者。师德教育是我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近几年学校在广大教职员工中广泛开展创办人民满意教育师德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师德承诺活动、各类捐资助学活动,每学期都要组织学生进行评教活动,并把评教结果作为教师考评的一项重要依据。同时,我们还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策略,同时通过开展活动,进一步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品质的提升。
在教科研方面,学校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制定了学校教育科研三年规划,提出对积极参与教科研课题研究并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课题论文的教师给予物质奖励,制定了《天津市第四十七中学教科研成果奖励方案》。这一举措极大地提高了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撰写教育教学科研论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009年下半年至今,有3篇教师论文被评为国家级优秀论文,33篇教师论文被评为市级优秀论文,7位教师的文章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在“十二五”课题申报中,我校申报的两个课题,一项被批准为国家级课题,一项被批准为市级立项课题。通过科研引领,极大地促进了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
2.组织学校领导干部、党员认真学习《义务教育法》、《教师法》以及指导和推动教育的一系列政策法规文件,增强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的自觉性,不断提高理论和执政水平。增强领导干部的终身学习意识,自主读书和研究。
3.认真开展学习实践20*年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组织形式多样的学习交流活动。开展“立高尚师德,树教育新风”和“爱岗、爱生、爱自己”主题实践活动,把职业道德规范转化为广大教师的实际行动。
4.引导教师向科研型教师转型。开展切合学校实际的丰富多彩的教科研活动和教师基本功训练。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学习,不断提高教师整体的教科研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
5.积极探索创新有利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方式方法。通过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教师论文比赛等活动,提高教师研究德育工作的积极性。
二、加强行风建设和安全稳定工作,确保校园安定和谐
1.加强学校管理,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治校。实行民主管理,政务、事务、财务公开,积极推行校务公开。实行人本管理,在工作中理解教师、尊重教师、支持教师、激励教师,形成“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良好氛围。继续以学生问卷、征求家长意见、师德调查、评价教师、教师评聘为载体,自觉主动接受学生、家长、社会的监督,增强工作透明度,增强学校与家长、教师与学生的有效互动,创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学校。
2.不断强化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健全学校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积极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
3.深入推进警务进校园工作,逐步推行校园安全责任险制度。努力构建平安、文明、健康、和谐校园,确保教育稳定平安。
三、认真开展“人文校园、活力校园、和谐校园”教育活动,提升校园文明水平
1.结合学校实际,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或校外法制辅导员的作用。今年至少召开2次法制教育报告或讲座;
2.搞好6.26禁毒日宣传活动和世界艾滋病预防宣传日教育活动;
3.组织学生开展“拒绝诱惑、远离网吧”、“远离赌博、远离不良嗜好”等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崇高科学、反对迷信教育活动,积极参与反斗争。
4.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加强科技、环保、国防教育,增强学生科技、环保、国防意识;
6.参加第25个教师节文艺演出活动及全县中小学生体育运动大会;
7.认真开展争先创优活动,搞好优秀党员、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德育工作者、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评选表彰工作。
8.要认真做好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工作。学校要利用会议、校园网、校报校刊、墙报、橱窗等多种载体,广泛宣传开展语言文字示范校创建活动的意义,营造良好氛围,推动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同时,各学校要设置永久性的语言文字宣传标牌,在会议室、楼道、办公室悬挂。
9.学校必须按文件的要求,大力开展学校语言文字实践活动,如开展教师普通话比赛、学生规范汉字书写比赛、经典诵读展演、等活动,推动语言文字示范校创建工作深入开展,丰富学校文化,提升学校品位。
四、坚持德育为首,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1.继续深化以“知荣辱、讲诚信、树新风”道德实践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认知标准。
2.通过重大节日、纪念日,继续深化“民族精神代代传”教育活动,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并将其转化为广大少年儿童的精神力量和自觉行为。
3.通过家长学校建设、家长会、家访等形式,使德育工作形成合力,建立家长、社会、学校“三结合”的德育网络。积极协调有关部门,突出抓好校园周边环境整治,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4.加强学生基础道德修养和法制教育,强化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形成讲理想、讲奉献、讲责任、讲道德、讲文明、勤俭节约、艰苦奋斗、遵纪守法、勤奋学习、健康成才的良好风气。
5.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和学生年龄特点开展好各种文体活动,活跃校园课余生活,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施展才能,培养爱好,增强体质、建立信心,培养团队意识。
6.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组织的各级各类竞赛,锻炼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特长和竞争意识。
7.综合运用教育、管理、舆论等手段,把思想道德教育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把耐心细致的工作同纪律约束结合起来,严格校纪校规,依法治校,使不文明、不道德行为和现象在学校校园无立足之地。
五、加大学校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教育发展氛围
1.充分发挥校内外宣传媒体的导向作用,加大正面宣传力度。本年度,以迎接国庆六十周年和第二十五个教师节为契机,广泛开展各种主题宣传活动。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简朴而庄重的师徒结对仪式,有6名今年来到我校的青年教师向11位有经验的老教师拜师,让新教师能在走上教育岗位的起步阶段就得到有效的扶持和帮助。
学校实施师徒结对制度,目的在于通过师徒结对,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打造优良教师群体。目前我校教师队伍正处在新老交替时期,补充的年轻教师给学校带来蓬勃生机和无限活力,但是年轻教师经验的匮乏同时也会制约教师自身的成长和学校工作的开展,今天拜师的6名青年教师都从校园走出时间不长,你们学历高、知识新、上进心强,短短时间里,你们用自己的实际工作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和同行的认可,你们代表着学校的未来,你们发展了,学校的发展也就有了保障。因此,采用师徒结对这种形式,使年轻教师尽快成长起来,是我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是学校发展的需要,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新教师师徒结对会,也是落实县教育局教研室、人事科的工作布置,那么怎样把这项工作做好呢?我认为关键不在于形式,而在于行动、在于实际内容,真正做到求真务实。我们要创造性开展工作,“师徒”联手共同来充实它的内容。下面我代表学校就师徒结对工作向各位提几点要求:
1、作为指导教师,你们责任重大,一定要做好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工作。我想这是我们老教师(相对来说)的责任,也是我们应尽的义务。
这次我们选定的11名师傅都是学校教师中道德修养好、教育教学技能高并乐于承担扶持青年教师成长的,每个青年教师有两名师傅,一名侧重于师德的培养,一名侧重于教学能力的培养。作为指导教师,传什么、帮什么、带什么,这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根据青年教师成长的需要和教育教学实际需要,我想指导教师一要带德,二要带才,三要带教,四要带研。
--所谓带德,也就是使自己的“徒弟”具有良好的“师德”。德为师之本,师者须德高。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必须师德高尚,这是灵魂,也是前提。要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认真领会其中蕴含的精神实质(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我们还要温习《城关一小教师誓词》。
--所谓带才,就是要对“徒弟”进行业务指导,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有德尚需有才,德才兼备才是人才。德是人之根,才是人之果。
--所谓带教,就是指导“徒弟”的教学工作。教师首先应该是教书育人的行家。应该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它包括组织教学;确定和解决教学重点、难点和实现教学目标;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语言表达和板书设计;布置作业、练习及指导学习方法;组织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竞赛辅导、培优补差;以及与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密切配合,形成教育、教学合力。培养这些能力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但最为重要的是教育教学实践。指导教师要通过集体备课、相互听课、共同听课等一系列教学实践活动帮助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所谓带研。就是指教研和科研。如果说教学能力好比是教师的躯体,教研、科研能力就是教师的双翼。我们的教学工作只有插上翅膀,才能从地上飞到天上,在广阔的教育教学天地里自由翱翔!
2、做为年轻教师:一要老老实实做“徒弟”。认认真真学习,扎扎实实工作。要多听课、多思考、多改进,要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对指导教师的工作不能照搬照抄,要学会扬弃,在继承老教师丰富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根据自己条件创造性实施教育教学,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努力追求自身教学的高品位。 二要确定发展目标--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尽管每一个教师的情况不尽相同,但优秀教师的成长道路有较相同的轨迹,从个人成长的角度来看,“为自己确定发展目标”作为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可以讨论和研究。
(1)为自己的定一个明确的职业目标。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它的时间长久性,为自己定一个职业目标,实际上是为自己制定了一个发展目标。比如“三年能成为校内优秀教师”,“学生和家长对自己工作的满意率(喜欢率)超过百分之九十”等等,这样的定位不管高不高,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给自己明确的目标,但有一点,学生喜欢、家长满意是一个好教师重要的标准。
(2)为自己的学科专业定一个发展目标。学科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最重要的部分,这也是当教师的“看家本领”。如:校内公开课、学期教师论文、各级优质课评比、校内外竞赛辅导,再到教坛新秀、学科骨干、名师等等。学科专业发展目标是给自己明确的教学水平目标,这需要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地形成并刻意地追求。
本学年,镇教育办公室通过对上争取资金和政策,对下统筹协调关系,协调资金继续加强学校基础建设。*和*小学投资33万元新建校舍600平方米,现已峻工并投入使用;*小学投资100多万元的教学辅助楼现正积极施工;投入近50万元的两中心学校的厕所改造工程已峻工并投入使用;东三里小学投资近10万元硬化校园路面;*小学投资近15万元整修教学楼地面、装修功能室;东三里幼儿园投资1.8万元为每个教室安装了空调;南门小学投资4万余元粉刷了校园墙壁、安装了50米高标准的不锈钢读书长廓和校园广播系统;城西小学投入近40万元的市规创建工作,使学校的办学条件发生了质的变化。镇教育办公室协调新装多媒体5个,完善了远程教育配套工作和电教设施;配置近30万元的新课改配套仪器,全镇新增图书8000余册,这些不断完善的教育设施为学生搭建了展现风采的舞台,使学校成为师生成长和发展的乐园,全镇镇域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新局面初步形成。
二、狠抓管理,促进提高,引领教育内涵发展
1、以活动为载体,全面落实学校常规管理。今年我们继续开展规范化学校创建活动,并把创建规范化学校作为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有效手段。镇教育办公室制定了争创规范化学校的日程表,由易到难,分头推进。一是组织开展“学习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各学校领导干部带头学习、研究和讨论,把握教育规律,明确发展方向,理清工作思路,确保工作目标的完成。二是启动“济南市规范化学校”的创建工作,城西小学作为全县唯一所申报学校现正积极做好迎验准备工作。三是继续搞好市、县教学示范校创建活动,南门小学顺利通过济南市教学示范校的验收,全镇现有6所学校通过县教学示范校的验收,有16个教研组被评为县优秀教研组。四是积极组织全镇中小学管理工作观摩活动,学习经验,取长补短,促进学校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五是组织校长论坛,相互交流经验、互相借鉴和学习,促使各校保持了良好的工作状态,创建了有效的工作机制。
2.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今年各校在抓好校园绿化、美化、净化的基础上,深化校园文化建设的层次,积极构建民主、和谐、平等的校园干群关系和师生关系,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学的科技教育、南门小学开展的“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的读书系列活动,在多家媒体做了报道。东三里小学的“十个一”活动、*小学的“五好工程”、土楼小学的系列礼仪教育活动、北山小学的孝心教育系列活动、城西小学的1+1>2学生成长策略、*小学的周周清活动、胡庄小学以小足球为中心的传统体育项目系统训练、*小学的依法治校、蛮子小学的“农村小班化教学研究”、洪口小学的人人清活动在原来的基础上不断深化,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生成智慧,健全人格,促使学校形成了浓厚的学风、校风,全镇学校管理正向内涵管理迈进。
三、以新课程改革为重点,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加强集体备课,以全新的理念引领教学。为打造我镇优势学科和学科优势,促进教学有效性和实效性,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镇教育办公室今年在去年实践的基础上,在全镇开展镇-学片-学校三级集体备课活动,有力地整合了教师个人与学科带头人以及骨干教师多方面的智慧与力量,集思广益、资源共享,有效地支持了校本研究,提升了教师业务水平,使全镇教学改革健康、持续、科学地发展。同时,积极组织以“发展教师,服务学生”为主题的新课程教师论坛,通过论坛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与水平,促进教师队伍建设的新发展。
2、加强常规管理,不断规范办学行为。一是认真落实《*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严格规范办学行为,抓实常规、减负提质,重点强调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控制作业量、统一作息时间等规定,促进了学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二是制定《*镇中小学督导评估标准》,加大对学校常规管理的指导、督查和考核力度,不断完善学校常规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努力实现学校常规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并逐步走向特色化。三是加强教学视导活动,由镇教育办公室组织全镇学科带头人组成督导小组集中对全镇各中小学的教学情况进行视导。重点是引导学校加强教学管理工作,重视教学过程管理,教师强化质量意识,以促进学校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3、强化学生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强化德育活动的引领。镇教育办公室以开展活动为载体,引领各校增强德育教育内容的系统化、主题化。今年在全镇组织了“庆六一、迎奥运”校园集体舞比赛,有近千名师生参与其中,此活动的开展不仅让学生感到团结合作的重要,而且还培养了学生主人翁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让学生的特长得到发挥和张扬。5.12汶川大地震以后,各校师生纷纷捐款,奉献爱心,仅三天时间全镇捐款近9万元,师生们的爱国情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激发,民族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培养。在各校广泛深入地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学生的体质、意志力和终生锻炼的自觉意识得到广泛增强。在全县运动会中,我镇代表队获得中学组第四名,小学组第三名,团体操表演一等奖的好成绩;南门小学代表镇参加市合唱比赛获二等奖。20*年,中考成绩再创新高;学生比赛捷报频传;先后有师生作品30件申报国家专利,有3件科技作品获市、县一等奖,有2件作品获县创新大赛一等奖,11人在县单项艺术比赛中获奖。
下面从五个方面向大家作汇报,如有不当请指正。
一、加大投入,积极完善学校办学条件
开发区中心小学择址兴建于上世纪90年代,但由于种种原因,基本设施并不是一次到位,近几年来,在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大力支持、开发区教办的多方努力下,我们先后投入资金近上百万元,用于完善学校的办学条件,添置了近百台电脑,建起了两个网络教室和一批电化教学设备,通过后勤社会化兴建了一幢330m2的多功能教室,此外借助“六有”工程新砌了较宽敞的水冲式厕所,浇筑了校外红领巾一条路,方便了师生上下班,并浇筑混凝土操场1300m2,新砌了东面围墙,为常规管理创造了条件。
在校园布置方面,我们将环境布置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结合,利用楼梯、走廊墙壁,布置“知识墙”,展示师生的书画作品。目前学校图书2万多册,生均22册,增添了学校的文化气氛。学校非常重视加强校园绿化的补充与管理工作,每学期期初和期末,邀请校外绿化专业人士来校管理、指导,安排相关人员对绿化地带专业管理,使整个校园优雅美观,努力为孩子创造优美的学习环境,使他们接受校园文化的熏陶。
二、群策群力,积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依法治校,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学校切实实行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教职员工民主管理学校的职能,实行教务会制度,讨论并审议学校的各项工作。几年来,学校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包括教师、学生、卫生、安全、后勤、收费等多个方面,力求使各项制度成为一个系统、一个序列,较好的规范了教师的言行,使良好的教风得以不断彰显。近几年来,学校全面实施了全员聘用合同制,使教师有了紧迫感、时代感,进一步深化了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近年来,陆续出台并完善了各项工作的管理制度,制度中体现了科学化、规范化的基本原则,体现了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卑不尊的公平原则,体现了多劳多得、奖勤罚懒的分配原则。制度使学校各项的工作的开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极大地调动了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工作质量的提高。学校在少先队工作、综合实践课教育、美术课教育等方面形成明显的教学特色。
2、培训教师,促进整体实力提升
构建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首先,学校配备了一个年富力强、搭配合理、敬业爱岗的领导班子。制定了领导班子成员的学习制度、工作制度、会议制度,不断提高领导班子的决策能力、组织能力、指导能力。领导班子成员能够深入教学第一线,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发挥领头羊作用。
学校十分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成了固定的周一下午教师政治学习制度,广大教职工能时刻注重《衡水经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程与教学改革,让我们共同走进新课程》等深化理论学习,以“敬业、爱岗、奉献”的精神开展各项工作,铸就了“积极、向上、拼搏、进取”的师魂。*等同志先后分别被省、市、乡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辅导员。
学校始终把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一是加强学习,不断“充电”。积极鼓励支持教师参加社会自考及本科学历考试,努力提高教师的知识素养。二是走出去开眼界,请进来抓提高。学校想方设法为教师创设学习提高的机会,每学期选派教师外出参加各类培训、听讲座、听课活动。学校还先后邀请文游台小学优秀教师上课,请市、区教研室的教研员来校听课、评课,实行手把手、面对面的指导。三是扎实开展各类教研活动。教研活动由教研组长负责,开学初制定计划,每人一节,定期活动。内容有集体备课、说课、上课、评课、观看教学录象、教师基本功竞赛等,使教研活动成为教师获取理论知识、钻研教学业务、相互交流、提升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
几年来,通过努力,学校已拥有一支自己的骨干教师队伍,其中有区、市级骨干教师2人,教坛新秀3名,镇乡级学科带头人8名,市先进教育工作者和市先进班主任各多人。青年教师在市、区组织的各项比赛中获奖近20多人次。
三、德育为首,积极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德育机构健全,有分工德育工作的校长、主任、大队辅导员;学校对班主任工作有明确的职责要求,班主任有较高的素质,工作得力。学校对德育工作的相关人员有定期的培训、完善的考核方案和健全的德育工作常规制度;每学年、学期均制定出比较具体的可操作的,突出实效的德育工作计划,做到了学期有分析研究。定期召开德育工作会议。
五育并举,德育为首。学校重点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养成教育和阵地建设,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在工作中,我们不断完善德育管理机制,精心配备班主任,优化班主任队伍,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作用,学校建立“东小之声”广播台,由少先队员自征、自设、自编节目,反映身边新人新事,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我管理,几年来,先后开展“保护母亲河”、“洪水无情人有情”、“情系西部大开发”、“抗击非典,众志成城”等多个主题队会,确立了敬老院等多个少先队活动基地。加强各项常规评比制度,坚持规范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有计划、有内容,形成序列,利用橱窗、板报,定期展出国情图片资料,向学生介绍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充分挖掘地方传统文化、节庆文化对学生的教育功能,利用各种传统节日、法定节日、纪念日,在学生中大力弘扬爱国主义和传统美德。
学校德育工作坚持面向社会,建立了多个德育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每学期正常开展家长学校工作,通过定期上门家访、定期召开家长会等形式,密切与家庭、社会的联系,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更好地形成合力,促使学生健康成长,几年来,学校没有发生一起师生违法犯罪事件。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红旗大队”、“省红旗大队”光荣称号,两次被评为“*市红领巾示范学校”,多次被*市少工委评为“先进集体”,是*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合格学校,*市合格家长学校,*市优秀家长学校。
四、严格常规,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1、落实素质教育,规范教育行为
学校严格执行《*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籍管理规定》,按规定办理入学、转学等手续,学校按课程计划开齐上足课时,学生在校时间不超过6小时,回家作业符合规定时间,节假日不补课,每学期进行一次期末考试。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全面推行素质发展报告书,对学生的评价采用等级制。
2、学习新课程标准,转变教学观念
*年秋季,随着市全面实施新课程,新的课程标准和实验教材开始使用,引发了教学领域一场深刻的变化。为了切实加强对新课程改革的领导工作,学校成立了课改领导小组,有校长亲自挂帅,印发数学、语文等学科的课程标准材料,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组织各种培训、知识竞赛。中心小学成立了课改沙龙,在课堂教学、教学模式及评价制度等方面进行探讨研究,对全区进行了现场教学观摩,逐步使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渗透到教师的日常教学中去。
3、做好六认真”,提高课堂质量
学校制订并不断完善“‘六认真’工作要求”。在实施“六认真工作要求”中我们把工作重点放在“上课”上,课堂教学是“六认真”工作的根本,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为此,我们通过平时的骨干教师的公开课、青年教师的评优课等形式,有目的、有计划进行研讨指导工作,不断改革课堂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努力打造宽松情景式的、自主开放式的课堂教学,督促教师提高四十分钟的效率。
每学期,我们都要在期中、期末组织两次“六认真”工作检查,学校行政人员通过听课、查备课、作业、测试、召开座谈会等形式,了解并指导教师的教学工作。
随着教育现代化工程的不断推进,学校要求教师充分利用电教手段、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青年教师大都能自制简单课件,借鉴信息技术手段,更好地发展了师生的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五、开展科研,努力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1.有较为健全的学科教研组织,根据本地教育现情,建立了乡、片、校三级教研组,有年度、学期教研活动计划和总结,坚持每周活动一次,有校领导深入活动,有明确的中心内容,有中心发言人,有记录;围绕教学理论、内容、方法进行课程改革,有明显的教学效果。加强和完善六年级集体备课制,组织二语、二数、四语、四数、三语、六语、六数等学科的同课异教,效果良好。
2.积极开展课题立项研究工作,目前已被省市教育学会立项课题达4个,其中“小学生生态文化教育的实践”课题的研究,被列为省重点课题,初步成果受到上级部门表彰。“小学生生态文化教育的实践”课题的研究被列为省重点课题,初步研究成果获省一等奖。
3.有教科研小组,个人教科研计划和课题,在全区开展了研究,狠抓写字教学,培养自主探究能力,安排了全区低中年级教师进行写字、数学自学教学同课异教研究。
4.积极开展“新课标下”的新课程教学研究,如综合实践课的研究,孙玉富老师“无公害蔬菜”教学案例获首届*市综合实践课教学设计一等奖,几年的努力编辑了全区综合实践课优秀教案集2本,实现了资源共享。
六、其他方面
几年来,由于狠抓校园常规管理工作,优化课堂教学,向课堂要质量,强化思想教育,强化纪律教育,强化良好校风、班风和学风的养成。近年来,六年级会考语、数总均分呈上升趋向。*年*同学获*市“三好小学生”称号,几年来,郭雯等4人获*市“十佳少先队员”以及“优秀少先队员”称号,在“双龙杯”全国少儿书画以及市“六?一”等书画现场比赛中有近50人获奖。
*年周静同学在*市青少年奥林匹克应用素质竞赛中获壹等奖,实现我区在市以上数学竞赛中获壹等奖的“零”的突破。陶莎、凌丽等3位同学在市“中保杯”读书征文活动中分获
二、三等奖,数十名学生在第十四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金钥匙科技竞赛中获奖。王咏等近25多名学生在市公民道德教育征文中获
一、
二、三等奖,3年来*、郭雯等8名同学获市集邮征文
一、
二、三等奖,魏巍获演讲一等奖,*年*同学还获全市计生征文一等奖,*年王瑾同学获全市小学生现场作文竞赛一等奖,全区6名学生参加区法律知识竞赛获二等奖。连续3年举办了“我是校园小歌手”卡拉OK比赛和“诗歌朗诵比赛”。
几年来*等有近20名教师参加市、临城区青年教师“新课标”的赛课,分获
一、
二、三等奖。
*才艺展示中获
二、三等奖,赵群等2位老师获市辅导员基本功大赛优秀奖,*等8名教师的教学案例获省、*市、*市
一、
二、三等奖。
*评为市中青年教学骨干,*等3名教师获市教坛新秀称号,赵忠、李万清近20名教师在市教育学会论文评选中获
一、
二、三等奖,孙玉富、赵从明老师的电化教学论文分获市
一、健全组织,强化管理,提高教研管理实效。
本学期开学伊始学校积极搞好教研组织的健全,学校设立语、数、外等12个教研组,每个教研组再分年级组建3个备课组,确保了教研工作正常有序开展。同时也让愿吃苦、肯干事、有能力、有进取心、有组织、领导能力的教师担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不断地充实到学校管理岗位上来锻炼。
二、重视研讨,改革方式,全面推进课程改革。
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它时刻提醒我们管理的目标就是发展,而发展就要有根基,根基来自于扎扎实实、点点滴滴的积淀。而课堂教学是实现师生共同发展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师生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治标要先治本,提高教学质量要从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出发。本学期在校领导的支持下我校开展“五步教学法”,教研室以“精彩四十五,展示在课堂”为行动,大力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
1.“五步教学法”显特色
利用开学初一个月的时间,随时跟踪教师课堂,教研室组织交流课大60多节次,完善了教师“五步教学法”的实施,并根据课堂出现的问题及时召开课堂实效分析会、讨论解决,保证了“五步教学法”课堂的顺利进行。
2.公开教学展风采
本学期各教研组的公开课教学紧紧围绕“精彩四十五,展示在课堂”这一主题积极展开,通过各教研组每周安排交流课推选优秀教师,全校开展公开课,例如政治教研组的***老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理解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基础上,运用新的课改理念来设计教案,并能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做到了理念新、方法活、效果好,课堂上,较好地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既注重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又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在整个活动中,全体教师全程参于了自己教研组的听课、评课活动,他们听得认真、投入;评得准确、恰当。一种良好的课堂教学研讨氛围正在悄然形成,教师的上课、说课、评课能力也在逐步提高。本学期组织了****老师参加了全县语文优质课竞赛,并分别获得二、三等奖。
3. 校际交流
为不断提高我校的课堂教学水平,本学期教研室在欧校长的率领下,组织全校教师到刘化中学听课观摩学习。在这次校际联研活动中,我校教师认真学习了兄弟学校同仁们优秀的教学技能并应用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取得了良好地效果。
4.教师论文获奖接二连三.
本学期教研室组织教师积极总结教学经验、踊跃撰写教学论文、课件并向县、州教育部门上报多篇,获得较好的名次,其中***老师撰写的《论***民俗变异中方言变化所起的作用》,在***所发起的***年学前教育及中小学教育教学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中荣获三等奖。
5.加强教研工作,提高业务水平
(1)、定期召开教研会,要求教研组长认真作好记录,同时要求各位教师根据教研会议拟定的主题,自行完成教研内容单页记录。教师是教育行为中的核心问题,也是基本的问题,所以每位教师都积极参加教研,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2)、集体备课。每周周二要求教师集体备课,做到教案统一,重难点统一,步骤统一。做好对上一周授课的反思,力争每一节课效果明显,学生学习效率高,并通过随机听课,对全体教师的上课情况进行检查,及时了解教学进度和教师课堂情况以及学生学习情况,同任课教师进行交流、沟通和科学指导,想方设法提高教学成绩。
三、加强研修,提升理念,优化教师队伍素质。
为迅速提高学校教研整体水平,力争使学校教研质量上个新台阶。本学期教研处以“着眼教师成长,促进全员发展”为目标,扎实开展校本培训工作,努力为优化教师队伍素质搭建平台,提供条件,创造机会。
1.以自主学习的形式提升教师理论素养。
“要做教书人先做读书人”,教研室积极组织全体教师参加甘肃省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和国培学习,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网络的资源优势、互动优势,进行针对性的理论学习和专题研讨,使远程学习、网络教研逐渐成为教师提高专业水平的桥梁。
2.以外出学习拓宽教师教学视野。
教研室配合学校继续努力创设机会,让更多的教师走出去,开扩眼界。派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外出培训,老师都积极认真地完成了规定的培训任务,不迟到,不旷课,认真听讲,记笔记、考核成绩优秀。受到培训教师和教研室的表扬和好评。其中有*********等老师参加了学习培训后把更多的先进理念、教学方法、研究成果带回来,加以融合、内化、吸收。从而使教师的教研水平得到了普遍提高,跟上了新课程标准的步伐。
四、开展听课评课、比赛活动
(一)本学期,教研室采取听评课方式,第一轮听评交流课,第二轮听推门课。教研室配合校级领导带领中层领导及一线教师,认真听课、检查教学内容、导学案准备、授课效果、有无候课等、及时评课,取长补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听评课是一种最直接、最具体、最经常也是最有效的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原方法和手段。听评课是教师互相学习、切磋教艺、研究教学的重要措施,也是教育业务部门特别是学校领导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的方法之一。为了查清教师教学质量一直很差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去听课,在评课时,对课做出综合分析。分析过程中,在肯定优点的基础上,重点分析问题。要对教师钻研教材、处理教材、了解学生、选择教法、教学程序的设计诸方面做一透视,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具体改进的意见。这是一个"诊──断──治"的过程。
(二)为了进一步提高全体教师岗位练兵的积极性、提高个人教学基本功,为优质高效课堂夯实坚定的基础,学校于11月在会议室更是经过层层选拔推选出9名教师举行了教师粉笔字书写比赛。要求全体教师在规定的时间里,书写自己抽到的一首古诗。真是"一分耕耘,一份收获"。 比赛中,老师们写得端正大方,舒展有力,形体美观。在随后的课堂基本功大赛中教师们展示出了扎实的基本功和良好地教师素养,更难得的是,每位老师的态度都极其认真,令人惊喜。
通过比赛,促进了各学科之间、教师之间的交流,从一定层面上切切实实促进了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对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苦练教学基本功,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规范板书设计等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本次活动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收到的一定的实效。
在12月15日在阶梯教师举办了“未来之星”历史组知识竞赛,通过10个代表队紧张激烈的角逐,最终有九年级8班取的冠军,同时观众同学们也踊跃参与,现场气氛非常热烈,通过比赛既加强了知识的巩固、又培养了同学们之间的团队合作,本次活动受到了校领导及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五、丰富活动,培养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的素养养成得益于课内,形成于课外,本学期我们继续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素养在丰富的活动中得到发展。
“让我们的孩子喜爱阅读,让我们的孩子有书可读,这将是我们能给予孩子最好的,也是最圣洁高尚的恩惠!”让学生在“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的读书活动中,学会读书、学会思考,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本学期,在语文教研组的的精心组织下,每天10分钟的 “诵读国学经典美文,传承华夏文明古风”为主题的诵读国学经典展示活动,各个年级别具一格的精彩诵读,从不同侧面全方位展示了我校学生的素养。这种诵读既弘扬了优秀的民族文化,又使全体师生在诵读中享受了中华经典诗文的优美,同时还起到了修养身心、净化心灵以及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培养集体荣誉感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增强了同学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六、加强教研管理,力争管理规范
学校领导经常通过一听(现场听课)、二查(查教学教研常规落实情况)、三谈(与授课老师和听课老师座谈交流)、四问(随机抽取学生问卷调查)的方式,就学校教学教研管理工作认真进行全面认真的检查,并与师生亲切互动。在检查中,充分肯定了教学教研工作好的做法,对授课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仔细点评。这种活动,对学校教学教研工作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让教师们受益非浅。使我校教研工作资料齐全,管理有序,教学教研成绩有了长足发展。
七、寻找差距,改进措施,让教研工作再上新台阶。
教研之路本来就是一条铺满荆棘的艰难之路,特别是在新课改浪潮的冲击之下,我们的教研理念有待更新,教研水平殛待提高。今后应在以下方面进一步强化与完善。
1、教研成果质量有待提高。在教师取得的各级教研成果中,在国家、省、级权威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有待突破。
一、教育期刊的应然效用:教师专业发展的垫脚石
教育期刊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垫脚石,其促进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1.教育期刊是教师自主学习内容最广、信息最新的信息源。教育期刊与教育书籍相比,有着显著的时效性、广泛性和前沿性等特点。因而,要想了解当前国内外教育方面最新的研究成果与进展,就可以从教育期刊中去获取。从这个角度讲,阅读教育期刊是教师与时俱进、扩大知识面、提高专业水平的一种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2.教育期刊是教师教育实践最直接、最具针对性的参考书。教师学习最新的教育理论、最新的教育方法并深刻理解之后,用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从而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而这些教育理论、教育方法,很多是通过论文的形式在教育期刊上刊发,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和参考价值。
3.教育期刊是教师教育研究、教学反思必需的重要资料库。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教师的主体意识和研究意识。提高教育研究能力、教学反思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教师的研究能力,首先表现为对自己的教育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的反思能力。教师教育教学活动中所进行的科学的自主反思,需要有一定的理论和同行的经验、教训作基础,这些都可通过学习教育期刊的文章获得。
4.教育期刊是教师专业对话、专业成长的重要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教师们可以展示教育教学经验,提出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在参与的过程中,一方面可学习他人的经验,另一方面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或正在探索的问题,共同探索解决的对策。在这个平台上,不仅教师相互之间可以交流,而且还可与教育专家进行对话。教师通过这种专业对话形式,取长补短,促进自己专业的不断发展。
二、教育期刊的尴尬处境:遭遇虚掷的边缘化命运
一个教师不读、不思、不用一种教育期刊,就肯定成不了优秀教师。如此说来,教育期刊理应成为教师的最爱。然而,实际的情况却令人大跌眼镜,教育期刊在使用中正遭遇种种尴尬。
1.自主订阅成“奢侈品”。教师理应成为读书一族。然而,当下我们的大部分教师已远离了阅读。随着教师待遇的提高,现在很多地方的教师已然可以跻身中产阶级,但很少有教师愿意自掏几十元订阅一份教育期刊,教育期刊在很多老师的眼中,成了一件“奢侈品”。
2.集体订刊成“废弃品”。目睹教师远离读书的现状,出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责任担当,许多校长作出了明智的选择:学校订阅。于是,不少学校从有限的公用经费中挤出了资金,为每位教师订阅一份或几份教育刊物,力图以此促进教师的专业阅读。殊不知,一份好心收获的未必是心中的期盼。这些期刊往往被教师们原封不动地“保管”在抽屉里,而到了期末,教师们在整理办公室的时候,这些期刊则变成了“废品”,实现了它的“资源再利用”。
3.束之高阁成“摆设品”。笔者跑过许多学校,目睹过许多教师阅览室崭新的教育期刊。尽管每所学校都订阅了不少种类的教育期刊,但这些期刊却往往被束之高阁,成为了“摆设品”,没有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以上种种尴尬的出现,究其原因,一是教师对自身专业成长的认识不足,动力不够;二是学校的措施不力,在学刊、用刊的管理上始终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因此,要想真正发挥教育期刊对教师专业成长的积极促进作用,其根本出路在于管理。
三、教育期刊的复合化应用:一本期刊垫高一个团队的有效策略
我校以“学好、用好《江苏教育》,促进教师抱团发展”为课题,在校本管理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江苏教育》始终站在江苏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实践的最前沿,同时,它与江苏的课程、教材贴合得最紧密,因而与江苏的教师血脉相连。
2005年,我们亮出了我校教师的专业发展理念:培训是最好的福利,读书是教师的生命。为此,我们为教师每人征订了一份《江苏教育》小学教学版,行政组成员同时征订一份教育管理版。于是,从2006年开始,《江苏教育》就成了我校教师人手必备的一份教育期刊。这样就把最便捷、最经济、最自主的培训课堂搬到了教师的身边。同时,我们开始在“读、用、化”上做起了文章,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点燃读刊热情:主动吸纳,自觉对话,垫高团队的阅读文化基点
读刊是基础。为了点燃教师的读刊热情,将读刊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1.“三路并进”,引领教师读刊。
一是热读——读刊指南,推介阅读。学校由教科室牵头,每月召集9位青年教师,负责刊物的先行精读,将精品文章的主要观点进行归纳,用精练的语言简述自己读刊的心得,形成“读刊笔记”,刊发于学校自办的《读书》资料汇编上,向全校教师进行推介,这样便于教师进行“快餐式”阅读,同时,也引发了教师深入细读原文的内在冲动。对于那些与教学实践结合紧密、具有较大参考价值的论文,则向全校教师推荐阅读,这样,教师各取所需,直奔阅读的重点,从而提高了读刊的效率。
二是定读——指定必读内容,全校共读。《江苏教育》“呼唤名家”“成长故事”“我和‘教海探航’”等栏目中的一些文章,对于提振学校精神、激发成长热情、明晰成长路径有着示范引领作用,对这类文章,学校要求全体教师必须人人通读。比如2013年第五期《江苏教育》策划的《教师的幸福》,直面当下教师幸福指数低下的现实,从理论和实践层面,破解了成为“幸福教师”的密码。这组文章对引发教师自身对幸福感的追问、教师职业幸福的价值取向、幸福感的自我调节等具有很大的启迪作用。文章刊发于教育管理版,我们进行了全校教师共读。随后,学校又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了“做一名幸福的教师”沙龙活动。经过深入的学习、领会,大部分教师对自己的职业追求、专业发展规划进行了重新定位,职业幸福感得到了显著提升。
三是选读——根据学科类别,自选阅读。《江苏教育》的“学科前沿”“与新课标同行”“教海探航”“课例评析”等栏目,理念前卫,内容贴近教师实践,是教师教学研究的好向导、好参谋。学校要求教师根据自己任教学科和年段,对刊物中相关的文章,都要主动去学习吸纳,形成自主对话,并鼓励教师进行跨学科阅读,引导他们从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吸收营养,启发教育思维。
2.“三管齐下”,推动教师读刊。
人总是有惰性的,因此,必要的推动是不可少的。
一是撰写读刊随笔,纳入绩效考核。我校在绩效考核中,明确要求四十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每月至少撰写两篇教育随笔,并上传到学校网站的“教师博客”中。如果不能按时、足量、高质完成,则既要在当月的月考核中扣分,又要在年度教师专业成长奖中相应扣除。全年总计二十多篇的随笔中,学校规定至少有两篇是读刊心得。
二是举办读刊交流会,人员由电脑随机抽取。每学期中途和教师暑期培训期间,学校都要举行“我读《江苏教育》”交流会,四十岁以下的教师均需要准备。我们事先将符合条件的教师名单输入电脑,然后当场随机抽取,抽到谁,谁就要做5分钟左右的交流发言。交流的内容既有对喜爱文章观点的概括提炼,也有读刊的心得体会;既有自己读刊的故事,也有读刊后实践迁移运用的效果描述分析;既有对某篇论文的肯定与学习,也有对某篇论文的质疑与建议。
三是建立读刊语库,每年进行评比。读刊需要关注积累与思考,否则很容易变成假性阅读。为此,我们要求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在读刊过程中要逐步建立起自己的读刊语库,分门别类,将期刊中的理念理论、教育箴言、经典做法加以摘录,并做上批注。在建立语库的时候,我们要求教师用电子文档的形式呈现,因为这样可以方便今后的检索与运用。为了促使教师形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学校建立了评比奖励制度,每学年进行一次评比,对获奖者给予书籍奖励。
(二)激发用刊自觉:借鉴迁移在课堂,反思争鸣生智慧,垫高团队的教学文化基点
读得好不如用得好。读刊是基础,用刊才是关键。因此,我们“三用”《江苏教育》,全力提升期刊的复合效应,有效垫高教师团队的教学文化基点。
1.用好专题,展开专题研讨。
《江苏教育》小学教学版每期都有一个专题,这些专题的选题都是通过每年的“选题申报会”精心筛选出来的,并且直指教学实践中最重要也是教师倍感困惑之处。这个专题是学校开展专题研讨的好抓手。对于每期中的专题,学科分管领导首先就这个专题在我校的研究价值进行判断,如果适合,就利用业务培训时间,组织教师进行研讨。仅2013年上半年,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就分别围绕《给习作教学一个适合“教”的阶梯》《根植于儿童学习的数学基本思想》《转变教学观念,走进英语新教材》三个专题,结合我校的课堂教学实际,进行了深入的专题研讨。研讨一般分为三个过程:读刊思考,吸纳借鉴;回归实践,迁移尝试;反思总结,批判超越。这样的研讨,就超越了读刊的层面,专题的精华借此已内化为教师的教学素养。
2.用好案例,迁移课堂实践。
《江苏教育》每期都安排有教学案例,这些案例往往与教材匹配,并相对提前。这些案例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具有很强的引导价值。教师读刊首先关注的就是这些案例。在读完这些案例后,教师对其进行消化、吸收,然后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之中,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学校有位老师在执教《我不是最弱小的》一课时,找不到备课的路径,后来借鉴了袁炳飞、薄俊生等老师发表在《江苏教育》上关于本课的教学实录及分析文章,最后确定了“寻找美”的教学主线。
3.用好论文,获取写作借鉴。
《江苏教育》“教海探航”栏目的文章,很多都是选用的“教海探航”征文比赛中一二等奖的获奖文章,文章质量极高。这些论文,对教师论文写作具有很大的启发性。我们选取部分高质量的文章,和青年教师共同学习,分析这些文章的写法,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对疑点展开争鸣,进而产生新的选题视角。有一次,我们共同研究了管建刚老师的《打造一个永不消逝的童年》这篇“教海探航”第一名的文章,管老师散文化的论文写作风格,让我校的青年教师大受启发,在第二年的“教海探航”征文比赛中,成绩相当喜人,有11位老师最终获奖。在这些优秀论文的启迪下,我校教师的论文写作能力得到了迅速提升,教师在省级以上教育刊物的数量更是逐年上升。现在,我校每年都有200余篇教师。
(三)借力刊物平台:捕捉教师发展新机遇,寻求名校发展新推力,垫高团队的创新文化基点
《江苏教育》不仅是一本杂志,更是一个研究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江苏教育》每年都要举办多次丰富多彩的活动,每年的“教海探航”征文比赛成为了江苏小学教师的奥林匹克赛场,颁奖大会更是隆重精彩;“教海领航”活动,直接将名家的课堂带到基层学校;素质教育征文、班主任论坛、选题策划论坛等活动,都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而这些活动无不是提升教师素养、促进学校品牌发展的有效平台。
我们充分利用《江苏教育》这一平台,让学校走上内涵发展之路。
1.借“教海探航”颁奖平台,点燃教师的教育激情。
教师的职业倦怠是每个学校管理者不可回避的现实。为了点燃教师的教育激情,我们采取了许多措施,其中重要的一项措施就是不断给教师以新的刺激。“教海探航”颁奖盛会无疑能给教师带来震撼。为此,我们每年都要让所有的获奖者去参加颁奖活动。沉浸在颁奖盛会的氛围中,无论是第一次参加,还是多次参加,每位教师心中都澎湃起激情。领奖回来后,我们都会召开总结会,让亲历颁奖盛会的教师描绘盛典的情境,讲述难忘的瞬间,从而带动更多教师参与其中。
2.借系列赛事平台,培塑教师的专业自信。
教师的专业成长最重要的是要建立教师的专业自信。赛事获奖、活动展示等都是帮助教师建立专业自信的推手。为此,我校充分利用杂志编辑部组织的多个赛事、活动平台,让更多的教师在这一平台上精彩亮相,展示自我风采:“教海探航”征文,我校先后有五十多位教师获奖;“杏坛杯”优课评比,每届几乎都是一等奖;“教海领航”活动,多位老师一展风采……频频获奖、亮相,展示的是学校的风采,收获的是教师的专业自信。
3.借助媒体平台,提升学校的品牌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