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地经济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1 17:17:4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腹地经济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腹地经济论文

篇1

1)在地下结构施工阶段,应根据施工期间的抗浮设计水位和抗力荷载进行抗浮验算[3],特别应考虑暴雨的影响,采取可靠的降、排水措施,满足抗浮稳定要求。

2)在地下结构使用阶段,应根据设计基准期抗浮设防水位进行抗浮验算。

3)抗浮验算的公式。抗浮验算除有关现行国家或行业规范规定外一般采用以下公式进行验算。G/S≥K(1)式中:G为结构自重及其上作用的永久荷载标准值的总和,不包括活荷载;S为地下水对地下结构的浮力标准值;K为地下结构抗浮安全系数,一般取1.05。

常用的地下结构抗浮措施

当地下结构抗浮验算不满足公式(1)要求时,必需采取适当的抗浮措施,保证地下结构的安全。常用的方法有:加大结构自重法、利用顶盖覆土、底板外挑、设置抗拔桩、布置抗浮锚杆、底板下释放水浮力的方法。常用的抗浮措施一般设计与施工结合不是很紧密,安全可靠,但未考虑施工阶段必要的一些措施,经济性较两者结合考虑要差,同时工期相对更长。

地下结构特殊方法抗浮工程案例

1)利用基础基坑支护进行抗浮设计。地下结构的施工通常需要开挖较深的基坑,在无法放坡开挖的情况下,往往需要进行基坑支护。基坑支护常常采用挡土挡水结构,有桩基础、有土钉墙;形成了很强的挡墙,通常作为施工阶段一次性使用,将基坑支护结构与地下结构结合考虑,用作抗浮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广东韶关某冶炼厂污水零排放工程关键项目,10m深的全厂雨水收集池,就是设计时考虑到施工过程必须采用嵌岩排桩基坑支护,利用在排桩中植入抗剪钢筋,并利用嵌岩排桩基坑支护作为污水池侧板外模,把抗剪钢筋与侧板浇为一体,通过抗浮验算,完全满足抗浮要求,节省了巨额的配重抗浮费用。工程已经投入使用6年,安全可靠。

2)利用施工过程形成的隔水层进行抗浮。在地下结构基坑回填方案和材料会直接影响地下结构的抗浮能力,尤其表现在以隔水层土质如粘性土和粉土为基础底板持力层的地下结构,而且地下潜水位低于基础底板。在地上室外墙与基坑侧壁间采用三、七灰土等不透水材料进行回填,地表排水良好,而且在一定范围内做好隔水层,地下室可不做抗浮设计。否则,同样要考虑上层滞水浮力作用。江西德兴某矿山的原料库为地下结构,地上有钢结构顶盖,建设在半山腰上,原料库的底板大大高于地下水位,并全部在挖方区。设计未考虑抗浮设计,施工过程中,在底板、侧板施工完成后,施工方未按设计回填不透水材料,恰逢大雨,山上的雨水涌入施工场地,造成地板和侧板开裂漏水。通过现场查勘分析,上层滞水浮力作用是破坏结构的主要原因,混凝土浇筑质量是次要原因。因此,采用在侧板四周进行注水泥浆形成不透水层施工,地表一定范围内进行硬化,并做截水沟进行处理,处理后效果良好。

篇2

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是低碳经济的核心问题,能源效率的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必然会引起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及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产业结构从第一产业依次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由劳动密集型占主导向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占主导转变。当前,我国是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走低碳化经济道路,产业结构的优化势必会推动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出现由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工业社会向服务型社会转型。低碳经济的发展也必然推动服务业现代化,对资源实现有效的整合,使其发展更加符合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二)服务业发展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对的严峻的挑战之一,为了迎接这一挑战,全球范围内开启了一场经济发展模式的改革,共同致力于创建一种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多年来,我国作为全球的主要生产制造中心,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高能耗、高污染的问题。面对我国工业化、城镇化高速发展的现状,用高新科学技术革新传统产业、优化结构、大力发展低碳化服务业,显得分外重要。现代服务业相对传统产业具备能耗低、污染小等特征,加速发展金融、旅游、教育、文化等产业可以减少我国的碳排放数量,是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的发展容易产生规模效应,减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耗费,使得资源、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成为可能,有利于低碳经济的发展。

二、低碳经济视角下我国服务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服务业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服务业的规模有所扩大

一方面,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有较大的提高。1990年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比重为31.60%,而2010年达到43.00%,上升11.40个百分点。另一方面,服务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急剧上升。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由1978年的4890万人增至2005年的23771万人,增长了4.86倍,是经济转型期间就业人数增加最多的部门。从三大产业吸纳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看,1978年至2005年,三大产业就业职员分别增长19.96%、160.39%和386.11%。此中第一产业就业份额连续降低且降幅较大,这表明第一产业就业已基本进入饱和状态,第二产业对劳动力需求量比重大约稳定在22%,但也有小幅度下滑趋向,近年来对劳动力需求较大的是第三产业部门,稳步提升到30%左右,成为真实的“三分天下”的局面。

2.服务业的结构有所改善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服务业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传统型服务业,交通运输邮件通讯业、保险金融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卫生体育社会福利、教育文化广播电影电视行业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并且增长较快。

(二)我国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结构上不合理,产业层次相对较低

我国服业主要集中在传统的行业,如交通运输、仓储业、批发零售贸易业、饮食业,而新兴的和技术含量高的现代服务产业如信息业、咨询服务、各种技术服务等在服务业所占比重偏低。2008年服务业的增加值中,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等传统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的37.4%,接近占服务业比重的三分之一;而金融业、信息服务业、软件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为28.4%,而发达国家的现代服务业已占50%以上。目前我国这种依靠资源和环境的传统服务业发展,已经不适应时展的潮流,改善这种低端产业链,提升服务业层次势在必行。

2.总体规模偏小,增加值虽不断增大,但未达到低碳经济发展要求

我国服务业的发展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和吸纳的就业人数不断增加,2010年我国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3%,截止2005年服务业就业人数增至23771万人,较1978年增加了4.86倍,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为30%左右,而发达国家是70%-80%,由此看出我国服务业规模还是偏小。另外,我国服务业虽然有了显著增长,但在国民经济中,第二产业仍占主导地位,而且我国服务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水平远远不及。第二产业的主导地位使得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仍然是以高能耗、高污染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模式,在全球产业链中,我国的服务业还属于低端产业,未能适应低碳经济的要求。

3.低碳服务业人才匮乏

据某招聘网站数据,2010年3月份北京低碳行业的需求人数相对2009年同期增加了117.3%,伴随着企业对低碳人才渴求与人才现状的矛盾,高等教育低碳专业的设置却还是一片空白。高等院校低碳教育的培养跟不上产业发展的步调,已经严重阻挡了服务业的低碳化发展。

4.地区发展不平衡,市场化程度较低,不利于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

具体而言,城市发展快,农村发展慢;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快,内地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发展慢。东部地区2009年服务业增加值为86749.21亿元,占全国服务业增加值的59%,西部地区增加值为25992.29亿元,仅占全国服务业增加值的18%。除了服务业地区发展不平衡之外,我国服务业部分还处于垄断经营状态,市场准入问题严重,比如邮政通信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业等行业,市场化程度低,服务成本高,竞争力相对薄弱。

5.服务业领域企业低碳责任缺失,消费者低碳消费观念薄弱

如今一些现代服务企业运用低碳旅游、低碳物流等新型运营模式来自觉承担企业对社会发展应有的责任。但我们也应看到,在追逐利润最大化的诱导下,认真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仍不普遍,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破坏生态环境的事件时有发生。另外,服务业相对于其他行业有更高的消费关联度,所以消费者重视健康、生态的低碳消费需求是拉动现代服务业低碳发展的巨大引擎。但是民众的低碳消费增长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依然缓慢,主要体现在低碳消费意识不强,消费结构不合理,奢侈浪费之风严重等方面。

三、低碳经济视角下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对策

(一)依据低碳经济原则促进服务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型

1.向现代服务业转变,促使服务业向产业链高端晋升

我国的产业结构正处于转型时期,推进传统服务业向低消耗、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过渡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向。建立在专业化基础上的现代服务业处于“微笑曲线”的上下两头,属于产业链的高端。改造传统服务业就是对服务业的优化升级,使其不断向高端服务业延伸和渗透,充分利用现有服务资源,用现代科学技术、先进的经营管理方式包装传统产业,冲破行业垄断,改造传统服务业高消耗、技术落后的现状,提高服务水平,增加产品附加值,逐步形成新的服务业态。

2.运用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不断创新高端服务产品

目前我国服务业发展是非常基础性的,低附加值,如国内金融服务的中间业务有数百种,尽管发展很快,但过于集中在结算和代办等传统服务方面,高附加值的并不多。相比之下,外国银行在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高端市场有着相当大的优势,将来的高端市场会是中外资银行竞争的重心。为此,可考虑创新一些高端领域的金融服务产品,如产业风险投资基金、住房信托基金、汽车金融和证券融资等。

(二)在符合低碳经济要求下增强服务业竞争力

1.加快发展提高我国服务业比重,促进服务业的低碳化发展

当前,我国工业快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挤压着服务业比重空间,生产业发展不足制约着服务业向纵深推进,城镇化程度不高也影响其发展,我国居民收入水平偏低也对其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面对这些问题要促进服务业的长足发展,就要不断拓展服务业发展的空间,加大对服务业的政策支持,逐步增加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推进城镇化的发展,让更多的劳动者从事服务业,提高该行业的就业比重。加快经济的发展,增加国民的收入,促进消费业的发展,优化服务业结构,促进产业的低碳化发展。

2.大力推进服务业技术进步和人才培养,走现代服务业道路

现代服务业是以信息技术和知识为依托的,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的服务业,其关键在于人才。因此,大力推进服务业的技术进步,加快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培养大批服务业的专门人才和管理人才,就成为向现代化服务业转型的关键因素。深入实施人才投资战略,加大对服务人才的专项投资,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拓展教育培训领域,采取各种激励措施吸引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创造性和积极性,顺利实现向现代服务业的过渡。

篇3

对研究生教育来说,导师水平、科研能力、基地建设是制约研究生教育水平的3个重要因素。教学研究型高校,一般来说,它的导师虽然不乏佼佼者,但与综合性大学相比,整体素质稍逊;其科研整体实力也存在较大差距,在国家级、高层次项目的竞争上力量还有些欠缺;并且,由于研究生教育的规模普遍不大,对研究生的基地建设投入不够,使学生得不到更多动手能力的锻炼。笔者认为,只有根据学校自身的发展定位,结合学校科研师资和条件建设等诸多因素,将培养目标落在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具有一定知识创新能力和较强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上,才能发挥高校研究生教育的优势。进而扩大研究生实践平台,为研究生提供锻炼机会,为研究生就业打下坚实基础,最终实现自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特征

教学研究型大学以知识应用与社会服务为价值取向。教学研究型大学一般是从教学型大学发展而来的。在由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的过程中,突出和强调的是科学研究工作在学校上层次和水平过程中的地位。以争取科研项目为目标,通过科研任务来整合科研资源,集聚科研力量,从而带动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通过各种政策来引导学科建设,以增强学科建设的意识。从管理学的角度看,这类大学有点类似于“中等规模企业”——没有“行业领先企业”的垄断优势但要有与其类似的组织结构,高不成低不就,容易陷入低效率和低效益的困境。办学和服务面向主要为国家大经济区域、部分省市及特殊行业。

教学研究型高校并没有最高水平的教学和研究质量,只是在部分学科保持优势。从人才培养类型来看,培养的是技术应用型高级人才和创新型人才;从科学研究的贡献看,主要体现在技术的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研究上;从社会服务的功能看,主要面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有能力开展知识应用和科技服务工作。从社会经济需求角度看,知识应用和技术创新领域量大面广,发展潜力巨大。

从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特征可以看出,研究生教育应坚持实用性,以硕士层次的研究生培养为主要目标。对于致力于发展为教学研究型大学的高校而言,扩大研究生规模的同时,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研究生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结合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实用型人才。失去了正确的培养方向,培养对象就不会得到社会的认可,学生就业困难,大学也就失去了办学的基础。

二、研究生教育质量与研究生就业竞争力下滑及其原因

近年来,研究生就业不仅成为关注的焦点,而且还成为部分地区、高校以及社会的突出问题。以前被用人单位争抢的研究生,今日为何遭到如此冷遇?很多人简单地认为是扩招导致的结果,事实上,我国研究生毕业人数还不足高校毕业生总人数的5%,因而从人力资源角度考虑,研究生人才还属于稀缺产品,不应该存在如此大的就业难题。并且我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仅占全国总人口比例的5.57%,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研究发现,研究生培养过程缺乏有效的实践性教学,研究生培养质量下滑,是造成研究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近几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数量持续增长,但相比之下研究生导师数量的增长远跟不上招生人数的增长。许多高校都存在一位导师带十几名研究生的状况。要提升研究生的就业竞争力,最有效的是为研究生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和平台,部分高校有一些实习基地或教学基地,但随着研究生规模的扩大已经满足不了需求,因此,如何为研究生的就业竞争力拓宽载体,成为教学研究型大学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关键。

三、立足服务地方经济,重塑人才培养过程

立足服务地方经济,重塑人才培养过程,其实就是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满足社会对科学研究的需求,积极开展社会服务的同时提供研究生教育载体,让学生们参与更多的课题研究,多动手、多思考,能提高其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从而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由于学生有较多机会在企业实习、就业,因此在完成了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之后,学生又有机会到企业中实际工作,学习先进技术和经验,这样就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第二次结合。通过以上两次理论联系实际以及工与学的结合,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将得到加大提高。研究生教育服务地方经济,革新研究生培养模式,具体要做到以下方面:

1.理论课程教学时间设置要具有一定弹性。以往的研究生理论教学往往集中在研究生入学第一年或第一学期,填鸭式的灌输理论知识。考试成为检验理论知识掌握的唯一工具,这种体制下,研究生往往死记硬背应付考试,一知半解地完成了理论学习,然后投入到闭门造车的“科学研究”中,完成论文毕业。简单的课程教学时间的设置,使得理论得不到有效的消化,因此,要适当改变教学方式,将部分理论教学融入到实践中去,在具体实践活动中完成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考核方式也可以更加灵活有效。

2.采用双导师制。研究生培养基地采用双导师制培养模式,学校聘任企业中有着扎实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带头人作为学校的兼职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由学校和合作单位分别指定导师,按校方的要求,共同指导研究生。研究生在学校完成专业理论课程学习后,进入培养基地,由合作单位的兼职导师进行指导,形成了一种开放式的教育模式,使学生在深入一线参加研发的实践中提高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3.毕业论文应该联系实际。要使论文成为服务地方经济的理论成果,成为检验学生实际能力的重要考核标准,有2种方式能较好地达到预期目的,一是企业拟定课题,有相关专业研究生以标书形式进行投标,中标者去该企业服务实习,完成课题的同时即完成学位论文;一是由学生自己拟定研究方向或内容,由企业进行科学的评估后选择相应学生去企业完成课题。这两种方式均可实现双方的共赢,最大限度地避免教学资源的浪费。

教学研究型大学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发展目标、办学性质和服务方向,将研究生教育作为教学研究型高校的办学重点,努力探索面向基层的高质量的具有创新思维、复合型、开放型和应用型人才。在人才培养的模式构建中,必须适合社会对人才知识面宽、应变能力强、开拓能力强、具备多种素质特征的要求,立足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积极努力打造教育实践平台,实现高校培育人才、服务社会的办学功能。

参考文献:

[1]王建华.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提升高校服务社会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6,(17).

[2]蔡克勇.论教学、科研和生产联合体[J].高等教育研究,1986,(4).

篇4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ilding heating system in our country has many new ideas and design of new technology, and building products multifunctional meets the development needs of the pleasant, also make the study 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nergy-saving building etc.. Low temperature radiant floor heating in the heating system gradually popular, it belongs to a kind of independent heating, to every household can form a self into a closed loop, not only to meet the measurement requirements, but also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indoor temperature, the calculation in this paper in terms of external network heat loss, a series of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heating system for heating system of low temperature floor radiation and heat, combined with test data and practical household heat metering, the heating system energy saving economy low temperature floor radiation.

Keywords: low temperature floor radiation heating system; energy saving; economy;

中图分类号:TU83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据调查统计,在我国2010年建筑的使用能耗大约是176Mt标准煤,这占用了全国商品能源在消费重数量的大约13%左右。建筑中的能耗一般主要包含热水供应、空调以及建筑采暖等等,这些建筑能耗中属采暖能耗占用的比例是最大的。然而我国能源结构之中还主要是以煤作为主体,尤其对于采暖过程中所耗用的煤量非常巨大。然而现代建筑节能技术已经逐渐从单纯抑制需求来降低热的舒适性,发展到提升能量的利用率,以最少能效消耗来满足人们的舒适与健康要求。而低温地板辐射的采暖系统因为它的热舒适性高这个有点,热媒参数的应用范围大以及卫生条件较好等一系列有点,致使其在最近几年中发展的势头尤为迅猛。

一、低温地板辐射采暖系统的优点

(一)保健、卫生、舒适

对于辐射散热来说,它是最为舒适的一种采暖形式,它能够使室内的地面温度更加均匀,并且室内的温度能够从上到下逐渐的减少,给使用者一种头凉脚暖的感觉,与中医理论中的“温足凉顶”相互吻合,从而改善人体的血液循环,并且有效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而且辐射散热方法不容易导致潮湿空气的对流情况,对家居环境有效的进行改善。

(二)美观,不会占用过多的使用面积

在室内中各种辐射采暖管线都可以铺设于地暖的结构层次中,在室内取消散热器的支管与立管。这样不仅能够使使用的面积增加,而且还能够使房间任意进行分割,有利于家具与装修的布置与分布情况。

(三)热稳定性能与保温隔音的性能较好

一方面,因为对于低温地板辐射采暖来说,会有较为特殊的一些地面上构造,所以在上下层采暖的过程中,中间一层的采暖效果不会受到太多的影响,并且能够有效降低上层对于下层的种种噪音上的干扰。另一方面因为混凝土层与地面层会存储较多的热量,所以在进行间歇供暖过程中,室内的环境变化较为缓慢,有着较好的热稳定性质。

(四)运行费用较低,高效节能

这种低温地板辐射系统能偶应用剩余的热水,并在建立相同舒适条件前提之下,对于室内的设计温度能耗能够比其他的一些取暖方式减低大约2%到3%,这样就有效的提升了热效率。并且这种系统能够让热量集中于人体受益高度之内,应用热媒进行低温传递,而且在传递中产生的热量损失会比较小。对于哥哥房间中的温度还能够独立进行调节,如果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选取水温与室温自动的调控设备。

(五)使用寿命相对较长

在塑料管道埋入到地面混凝土中之后,如果没有人为的损害情况,其使用寿命会达到50年之久,不会出现大量的污垢与腐蚀情况,有效降低散热器漏水的现象与维修为用户带来的一些麻烦,可以有效节约维修所花费的金钱。

(五)有着较好的经济性

因为塑料管材料的生产与市场竞争下降的趋势,地暖造价逐渐下降,已经从100元每平方米降低至60到70元,与普通钢制的散热器价格相比会节约很多花销。并且低温地板辐射采暖系统在散热过程中的热量损失较小,这有效体现出它的经济性。

二、外网的热损耗

(一)对于热损耗的计算

我们知道,无沟敷设的一些管道会埋在土壤之中,在对管道散热损失进行计算的过程中,还需要对土壤热阻力情况进行严格考虑。依照福尔赫盖伊默所推导出传热学的理论计算公式,可以将土壤热阻力应用下面的表现方式。

其中dz表示土壤接触观众的外表直径,单位是m;λt表示土壤导热的系数,如果突然的温度在10°到40°之间的时候,中等湿度上土壤导热的系数λt市1.2到2.5w/(m。°C)的范围之间;H表示管子折算的埋深,单位是m;

按照H = h + λt/α k=h j + h来进行计算。

其中h表示从地面一直到管道中心线埋设的深度,单位是m;hj表示假想土壤层的厚度,单位是m,这个厚度热阻力与土壤面热阻是相等的;α k表示土壤表明放热的系数。

按照α k =12-15 w/(m2·°C)来进行计算。

但是对于无沟敷设的保温管道散热的损失情况应该按照下面的式子进行计算:

在这个式子中tdb表示土壤表面的温度,单位是°C。

一般情况下采暖地沟最少会有回水域供水这两条管道,如果两条管道需要并列直埋进行敷设的时候,就要考虑它们相互之间传热的影响。依照前苏联学者舒宾所提出的方法上,他们相互之间传热的影响可以设置成一种假想辅加热阻RC。并且在双管道直埋的敷设现象中,附加热阻可以应用下面的式子进行表达:

此式子中b表示两个管道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单位用m来表示。

其中第一根管道散热的损失为:

第二根管道散热的损失为:

其中Rb1是第一根管道的保温层热阻;Rb2是第二根管道的保温层热阻。

(二)对于热损耗计算的实例研究

对于普通的采暖系统来说,假设整个供暖时间之中,供水管平均的温度依照t1为86摄氏度,回水管平均的水温t2为55摄氏度。其供暖的时间n为4296个小时。在供暖的时间中土壤表面的平均温度tdb为零下3摄氏度。如果管道的直径σ×dw = 7×325毫米,而两个管道中心距离b为0.76米。管子的预埋深度h为1.2米。应用聚氨酯来进行保温,其中供回水管应用同样保温层的厚度σ为45毫米,导热的系数是0.023 w/(m2·°C)。

依照上面的公式可以计算出,第一根管道的散热损失是46.4w/m;第二根管道的散热损失时28.9 w/m。

这种普通采暖系统的两个管道在整体的供暖时间内总的散热损失是:

Q = n∑q=1.165 GJ/(m.a)

对于低温地板辐射的采暖系统来说,如果在整体的供暖时间中,供水管平均的温度按照t1为50摄氏度,回水管平均的温度按照t2为35摄氏度。其供暖的时间n为4296个小时。在供暖的时间中土壤表面的平均温度tdb为零下3摄氏度。这个条件和普通的采暖系统一样,但是经过计算得出Q 为0.72 GJ/(m.a)。

上面的计算可以说明,在一样保温层的厚度条件之下,低温地板辐射的采暖系统因为热媒的参数比较低,致使外管网的热量损失相比于普通采暖系统要低。

结语:从本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低温地板辐射的采暖系统很多优点是普通采暖系统不能够比拟的,尤其是其节能经济性的优点有着重要的利用价值。要想发挥其节能经济性的优势,就需要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以及设计单位密切的配合,从而进行合理的设计、规划与建设,能够更加有利于计量功能与控制系统的实现,并按照热量收费的方法,更有效的刺激取暖用户对于节能上的积极性,减少能源浪费,更好的提升采暖系统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王立璞,太阳能与生物质互补的地板采暖系统中室内环境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流体力学,2007

篇5

1.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是指资源配置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达不到帕累托最优的各种情况。在市场失灵下,公共产品不能实现完全、公平的供给。因此,克服市场失灵通常要求政府的干预。但是,地方政府对市场活动的介入和干预,只能是辅的、补的,而不能过度的进行强权干预,违背市场经济规律。

2.政府利益地方化

在地区差距日渐扩大的背景下,受地方利益的驱使,各地方政府或以公开的形式,或以隐蔽的形式实行地方保护主义。产生了一系列阻碍区域经济发展的异化行为,各地区进一步扩张面临的共同障碍,是行政体制分割,各自为政,行政性区际关系替代了市场性区际关系,难以做到资源的优化配置。

3.公共服务缺乏

政府的公共服务是指以政府为主的公共部门生产的、供全社会共同消费、平等享受的公共产品和服务。长期以来,我国地方政府在公共产品的提供上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对经济建设和公共事业的投人不平衡,偏重生产性和盈利性的经济类基础设施(交通、水电、通讯等),而对社会保障、文化教育、环境保护等公共事业的投入不足,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二是在公共事业的投人上,又没有把经营性和非经营性的分开,导致公共产品领域不断扩大,给财政造成沉重的负担,使财政支出捉襟见肘,这既限制了基础设施的发展,又限制了公共事业的发展。三是长期以来,一些地方政府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片面追求的增长而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造成了人与自然环境的不协调。

二、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多方面的,主要有市场因素、自然地理条件、基础设施条件因素、产业结构布局因素和政策等。要克服这些因素,就需要地方政府发挥作用。

1.制定科学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引导区域经济发展

地方政府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引导本区域经济发展。首先要根据中央制定的经济发展战略,明确本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并确定发展规划的分步实施落实。其次要根据本区域经济发展实际,确定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政策。再次要确定发展本地经济,引进人才,技术,资金方面的重点方向和目标。最后制定良好的地方教育政策,人力资源开发政策,优化人才环境,实现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相一致、相互补充。

2.完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主要包括政府承担的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实施公共政策,扩大社会就业,提供社会保障,建设公共基础设施,健全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的职能。地方政府对区域经济发展起重要的推动作用。

3.转变政府职能,进行政府管理创新

首先,将公共管理作为地方政府管理的基本职能,凸显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

其次,强化地方政府妥善协调利益关系的能力,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第三,将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地方政府管理的着力点。

第四,尊重市场规律,发挥政府特有作用,淡化行政区划,强化经济区划,破除行政壁垒,优化区域经济布局。

4.培养人们的市场意识,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

市场意识不是从书本上学来的,而是在实践中产生的。有了市场人们自然会有市场意识,但是市场又是依靠有市场意识的人建立起来的。解决这个问题,政府首先要转变自己的价值取向,从自我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变,下放权力,市场的事情依靠市场机制本身去调节。地方政府政府要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法律环境,确保区域政策的严肃性、有效性、连续性以及稳定性,保障地方政府之间,政府和企业之间能够依法处理相互之间的利益关系,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创造一个稳定预期收益的投资环境,给各类投资者以信心和激励,从长远的角度促使资源在区域间合理流动。

5.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主导产业

区域产业结构是区域内产业空间组合的状态,合理地利用区域资源,大力发展主导产业,求得更大的区域效益,是地方政府的最终目标。从产业布局来看,由于长期受条块分割的影响,目前区域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同化现象较为突出。根据区域产业集聚理论,由于区域的主导产业,在生产上或者在产品分配上有着密切联系,或者在布局上有相同的指向性,这些产业按一定比例布局在区域的某个优越的地区内,就可以形成一个高效率的生产系统,改善企业生产的外部环境,从而使区域整个生产系统的总体功能大于各个企业功能之和。从企业发展方面来看,为私人部门创造就业机会,提供资金支持和财政承诺;以区域内主导产业为主建立竞争优势;设立可量化的目标以监测其进展;促进区域市场而非地方市场的发育等。

6.培育和发展民间组织,完善经济发展的服务体系

鼓励建立各类民间组织。各级地方政府应积极推进体制改革,打破阻碍民间组织发展的制度障碍,为民间组织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组建跨地区的民间组织,以民间的力量自下而上地推进地方政府合作,进而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具体来说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智囊机构,主要由各地的经济专家学者组成,为区域间地方政府决策提高咨询。二是培育“中间体组织”的成长。这里的“中间体组织”主要是指由市场原则与组织原则的相互渗透、盈利性组织原则与非盈利性组织原则的相互渗透、政府组织原则与民间组织原则的相互渗透所衍生出来的具有新特征的组织体。

民间组织可以对市场经济制度产生深刻的影响,它一方面会弥补市场组织功能作用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抑制企业组织的非市场化行为和不良的市场行为;另一方面可以分解部分政府的经济职能,抑制政府权力无限扩张的趋势。保证市场机制作用的正常发挥。地方政府应鼓励这些民间组织发挥效用。通过这些自发的或官方促成的民间组织逐步提升企业战略、拓展市场深度和扩张市场容量,并对政府形成软约束。

参考文献:

[1]张雷宝.地方政府公共投资效率研究[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2005.

[2]魏后凯.中国地区发展[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

[3]胡兆量.中国区域发展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陈栋生.区域经济学[M].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

[5]马雄光.经济体制过渡期:政府必须主导区域经济的发展[E/DL].北大天网,2003,(7).

[6]龙永图.地方政府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应做四件事[E/DL].中国新闻网.2003,(6).

篇6

中图分类号:F8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5-0-01

广东民族地区一直以来受历史、自然等因素的制约,经济发展与全国相比,特别是与广东发达地区相比,差距很大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对于广东民族地区尤其是贫困民族自治县来说,经济基础薄弱、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等原因,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资金支持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民族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财政转移支付的理论依据

转移支付一种再分配制度,作为财政学范畴的专有名词,简单来说转移支付指的是政府间财力的上下移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是指以国内各级政府间按照财权与事权相统一的原则,合理划分财政收入级次和规模的一种分配形式,既包括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财政收入的补助,也包括下级政府对上级政府财政收入的上解。即凡是政府间财力的转移与划拨关系都可被视为转移支付。狭义上的转移支付一般指相邻的两级政府,上级对下级的财力补助。在实际工作和理论研究中一般都是按狭义的来理解。①

二、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财政转移支付的现状问题分析

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地处广东西北部,是广东省十六个重点扶贫开发县之一。民族地区有其民族地方特点,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风情等有着民族特点。近两三年,连南县社会、经济发展及财政收入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与进步,财政转移支付工作的进展也取得不错的成果,但也存在不少不能忽视的问题。

(一)总体经济发展迟缓,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差距大

连南瑶族自治县作为一个广东扶贫开发重点县,地处偏远山区,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交通不便,生活、工作环境艰苦,相对贫穷落后。经济、社会基础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各级财政比较困难,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大,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近年三次产业比为19.9:41.2:38.9,与全省5.5:51.6:42.9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广东最发达地区是珠江三角洲,珠三角人均GDP 2006年达到5300美元,山区包括少数民族地区在内只有970美元,珠三角是山区的5倍多。②2009年,连南县GDP总量仅为14.63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5亿元,经济总量不大,而且2009年连南县财政支出4亿多,收支矛盾十分突出。

(二)财政转移支付规模呈现递增趋势,对国家财政转移支付依赖性大

广东省欠发达地区尤其是偏远少数民族地区需省财政给予转移支付补助,财政收支缺口逐年扩大,主要依靠财政转移支付来解决县级财政资金周转包括工资发放等问题。享受转移支付补助,其中省财政转移支付补助超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个别县的补助额达到其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4倍以上。连南县近两年财政转移支付规模呈现递增趋势,却由于是财政穷县,财政困难而对国家转移支付依赖大。连南县在工资发放、机构运转、“三农”、民生、教育、综合维稳、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等工作的开展,任务繁重,所需经费多。2009年连南县财政支出项目大类14项,支出总计达30116万元;2010年财政支出项目大类增至17项,支出总计达35077万元。连南县财政转移支付规模逐年递增,紧张的财政难以支撑、支持全县的正常运转与发展。可见,如果没有国家财政的持续强有力支持,连南县在社会、经济发展之路上将举步维艰。

(三)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的深度与广度不足

当前,我国政治体制、经济制度等方面依然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财政改革的深入开展。现有相关法规制度体系相对滞后,对财政改革的保障和支撑力度不够,特别是财权与事权不够统一、基层政府的财权与支出责任划分不对称、税收增长分成比例不尽合理等问题一直没有彻底解决,影响了改革的纵深推进。虽然广东省整体经济实力较强,但省内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和财政实力差异较大,改革推进程度不一,改革的广度和深度有待进一步扩大。而连南县财力薄弱、人力资源不足、管理水平低等条件的限制;推进预算约束力不强,定员定额标准较粗,在资金安排上还没有彻底改变“基数加增长”的做法;国库集中支付试点单位和资金比例偏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执行不够彻底;政府采购、绩效评价等工作进展比较滞后等,造成一些财政改革措施难以真正落到实处。③

三、结论

连南瑶族自治县社会经济等领域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研究其财政转移支付问题,必须把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性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当地民族实际情况的特殊经济因素、文化背景、少数民族的特殊利益、特殊爱好、特殊的、特殊的风俗习惯等区别对待,科学合理开展财政转移支付工作以更好地促进连南县的经济发展。

注释:

①李茜.省以下转移支付制度问题研究—以广东省为例分析,暨南大学硕士论文,2006。

②广东瑶族县十三届人大四次、五次会议文件。

③刘华伟.广东公共支出管理制度改革研究,暨南大学博士论文,2008。

参考文献:

[1]李茜.省以下转移支付制度问题研究—以广东省为例分析[D].暨南大学,2006.

篇7

关键词:金融生态;政府干预;中小企业;风险投资

一、引言

金融风险是转轨时期中国经济的一个突出问题,也是理论界与金融实业界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鉴于国内地区间经济与金融状况存在的巨大差异,近年来,国内研究人员提出了研究地区金融风险的新范式,即金融生态系统的研究方法。

金融生态系统指的是:由金融主体及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金融生态环境共同形成的动态平衡系统。金融主体包括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生产者,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消费者,以及保证金融交易得以顺利进行的第三方,如会计及律师事务所、监管机构。金融生态环境指金融主体在其中生成、运行和发展的经济、社会、法治、文化习俗等体制、制度和传统环境(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2005)。在我国,由于自然禀赋和文化、历史的差别,地区间经济发展和金融生态环境有着巨大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地方政府对当地经济和金融的干预。

二、政府干预的经济学解释

政府干预经济的理论基础是凯恩斯的就业理论。凯恩斯经济学是当代西方经济学得以建立的重要标志,它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其学术渊源是重商主义的国家干预主义、马尔萨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孟德维尔的高消费促进繁荣的预言和霍布森的过度储蓄导致失业和经济萧条的学说。因此,凯恩斯经济政策观点的核心是反对自由放任,主张国家干预。简单来讲,政府干预经济的必要性,源于“市场失灵”,而“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一是市场能实现效率问题,而不能实现公平问题;二是市场不能满足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公共品”的需要;三是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地解决经济活动的负外部性问题。通常认为,当“市场失灵”时,就需要政府干预。政府干预有直接的途径和间接的途径。直接的途径有:将“私人部门”国有化,由政府直接经营管理;制定实施特殊方案,维护弱势群体利益(如居民住房);收购“私人部门”提供的物品,以特定的方式转让给社会公众等;间接的途径有:采取特殊的税收政策,建立激励约束机制;进行财政补贴,为“私人部门”提供动力等。

三、地方政府干预金融活动出现的主要问题

政府(政治组织)与市场(经济组织)是人类社会的两种最基本的组织形式,也是推动、控制和影响社会发展的两股强大力量。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政府调控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这正是金融生态所体现的内涵。从金融这个角度来考察,地方政府对当地金融活动的能动作用,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参与金融活动、实施公共政策和行使行政手段影响甚至控制地方金融活动。但是,由于存在信息失真,决策失误,政策偏颇等因素,政府干预有时会“失灵”。

在中国经济发展和金融改革的过程中,金融部门表现出严重的风险,包括违纪、腐败、大量不良资产累积、银行资本金严重缺失等问题。中国人民银行2003年完成的一项对2001~2002年我国不良资产形成的历史原因的调查分析表明,在不良资产形成的原因中,由于计划与行政干预而造成的约占30%,政策上要求国有银行支持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违约的约占30%,国家安排的关、停、并、转等结构性调整约占10%,地方干预,包括司法、执法方面对债权人保护不利的约占10%,而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管理原因形成的不良贷款占全部不良贷款的20%。在国内统一的经济体中,上述问题表现出很强的地域特征。有关数据显示,如果按照信贷资产质量来衡量,最差地区和最好地区的不良资产率相差10倍以上。这深刻地说明,不良资产等金融风险的原因之一,是地方政府干预不当,即出现政府干预失灵。

目前,对地方政府晋升考核的主要指标是经济增长指标,通过财政包干制、分税制和投融资体制的逐步改革,地方政府具有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和一定的经济活动自。地方政府出于本地区经济利益的考虑,把追逐金融资源的占有规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视为其首选的政策取向。但是,如果相关措施实施不当,就会带来两个问题:一是通过税收减免和土地政策等一系列优惠措施吸引民间和外国资本,引发企业投资冲动,导致投资过热;二是干预银行系统信贷活动,地方政府的投资要求,通过挤压各类商业银行贷款来实现,造成了当地银行系统的隐形风险。

研究表明,地方投资过热,最终会对宏观经济稳定产生极大冲击,并且蕴藏巨大金融风险。据统计,2005年,西部某市学校、医院、公路等政府部门欠银行贷款12亿元,占当地金融机构贷款总数的10%,目前超过20%逾期不能收回,其中公路等部分行业不良贷款率累计超过35%。从银行发放学校、医院、公路、城建等政府机构有关贷款的实际运行情况看,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贷款发放“暗干预”大,大部分贷款为政府协调贷款,对贷款项目缺乏科学评估。转贴于中国

四、地方政府促进金融生态建设的有效途径

地方政府是金融生态的重要主体,是构筑地方和谐金融生态的培育者、建设者,应处理好市场配置资源与政府行为的关系。现阶段,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加速时期。客观上,在工业化加速的过程中,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相对较高,政府可以通过引导投资方向,促进本地区金融经济发展。笔者认为,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及高新技术企业应是地方政府关注的重点。。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促进经济发展和就业都有巨大贡献,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当前,中小民营企业数已占到全部企业的99%。中小企业工业总产值和实现利税分别占全国的60%和40%左右;在流通领域中,中小企业占全国零售网点的90%以上。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经济快速增长中,工业新增产值中76.7%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目前,食品、造纸和印刷行业产值的70%以上,服装、皮革、文体用品、塑料制品和金属制品行业产值的80%以上,木材和家具行业产值的90%以上,都是中小企业创造的。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地区经济的支柱,加快中小企业的发展,可以为地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然而,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在于资金和规模问题。因此,建立中小企业融资机制是地方政府当务之急。

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象征,是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源泉,地方政府应重视对高科技产业的支持。由于现代高科技产业具有技术密集性高,投资大、风险高、回报高的特点,传统的金融体系很难直接支持高科技产业的发展。风险投资已经证明是西方发展高科技产业的成功经验。

笔者认为,建立健全中小企业及风险投资机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政府不直接参与中小民营企业及风险投资企业投融资的具体运作,只是对合格并有一定的资本金的企业提供间接支持,避免经营中的道德风险,并使政府有更多的精力进行宏观调控。

第二,重视技术支持。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面临市场竞争压力大,许多创立企业的人员是专业科技人员,对企业管理、财务和发展没有经验,而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管理和财务。因此地方政府应强调通过各种咨询公司对中小企业进行技术支持,并投入一定的资金。

第三,通过资本市场调动私人资本投入。通过金融资本市场调动银行、保险公司、社会发展部门、私人资本的投资于中小企业及风险投资产业。这种方式不但使有限的政府资金能够通过政府的信用和高效率的操作,充分调动社会各种资本投入,起到了风险投资的放大效用,而且将风险投资的风险充分分散,也摆脱了具体的操作过程,使政府支持中小企业及风险投资事业的效率大大提高。

第四,充分发展典当行的融资功能。从其他融资方式相比,典当通过实物质押或抵押,具有资金周转快捷,无明显信用风险的特点,但如何解决其较高的融资成本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

第五,建立中小民营企业及风险投资企业信用担保机制。政府应该加快法律制度建设,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各个环节的运作有法可依。另外,引进和培训专门人才,使担保机构的人员具备较高的风险管理经验以及对风险和经营环境的认知和判断能力和职业道德。

第六,探讨民间金融问题,拓宽中小民营企业及风险投资企业融资渠道。

参考文献:

[1]冯涛,乔笙.通货膨胀中的地方政府金融行为分析[J].财贸经济,2006(2).

[2]郭庆旺,贾俊雪.地方政府行为、投资冲动与宏观经济稳定[J].管理世界,2006(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