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1 17:17:4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教育小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语文课堂与生活紧密结合,一体化教育
语文课堂与生活其实是相互实践相互印证的,什么是语文:是语言和文学及文化的简称,所谓文学也是作者基于生活基于文化所创作的一种载体,所以语文离不开生活,脱离生活便不是语文,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同时语文不是只与分数挂钩,而是与文化生活,交际生活相结合。因此,语文教学内容可以从自然社会生活中获取。
陶先生提出“教学做合一的中心就是要把理论与实习合为一炉而冶之。”教师的责任是教学而不是教,在于教学生学,不是将知识填鸭式塞给学生让其应付考试。教学是老师和学生双方的责任,老师负责的是教学生如何学,而学生负责的是学习如何学。面对问题,并不是让老师给出答案让学生推导过程也不是给出过程让学生推导答案,应该是学生去寻找过程寻找答案。老师需要做的是怎样组织学生,创造条件并将问题与生活结合与自然结合,使学生有更方便简洁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同时也可用同类办法解决相似问题。做到触类旁通,全过程由学生去做,老师只起到一个提点,引路的作用。这其中更多的是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和面对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勇气。这种勇气是可以面对生活中各种问题的勇气,也是以一个点突破一个面。不论是何问题解决办法都是面对,学生需要有问题,老师需要给与问题,而问题来源于自然社会生活。陶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教育”无非提醒教育者:教育是活的,不是死的。如果一味的传授理论那么教育就没有意义了,是假教育,伪教育。
二、以生活实践为主,自然教学资源为辅学习语文
陶先生提出“他头上顶着青天,脚上踏着大地,东南西北是他的围墙,大千世界是他的课室,万物变化是他的教科书。”语文课堂的特点近乎如此,让学生联系教材,生活并运用生活中的素材去学习。生活中充满了教学资源,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具有与时俱进,自然生成等特性开展有趣,有益的语文实践活动。让语文课堂融入生活。
1.通过书本等纸质载体学习语文。不论何时,书籍是人类通往进步的阶梯。教育和学习中最不可或缺的就是书籍。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不只是读课内的书籍,还要读课外的一些国内外经典名著。或者自己喜欢的一些书籍。要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各种读书方法都值得推广,只要有益于学生的知识增长和阅读能力。校内的图书馆图书角都需扩充书籍容量,增加阅读范围。
2.通过现今发达的网络等媒体学习语文。如今社会科技发展飞速,电脑手机等网络载体分布广泛。由于网络的原因,全球各地信息交流迅速,这也是语文学习的一个好机会,但前提是需要教会学生辨别网络的危害和好处。还有电视,不妨让学生对有关历史的电视剧或者有关典故的电影进行一番点评,让他们对故事中的某一段剧情或者某个人进行分析,这都是现代社会中可以利用的语文学习资源,切合实际联系社会,让学生的语文学习不再枯燥无味。让语文学习多样化不再仅限于书本。当学生利用网络了解世界的时候他们首先说的大概是自我介绍以及家乡的特色,这时候他们会通过各种方式来了解自己的家乡以及所在地区。我们不妨设立此类语文实践活动来增加同学们的知识量和拓展他们的视野
客观地说,师生从走进课堂到走出课堂,总要发生一些变化,收获一些东西,好像每节课都是有效的。但是课堂的有效程度是很不一样的,有的课堂能对师生产生终生的影响;有的课堂只给学生留下一些机械的记忆,日积月累的差异就导致人的素质的差异,人的生活状态的差异。因此,每一节课的效果都不可忽视。
任何一个负责任的教师都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关这方面的文章也有很多,从我的经历和体会来说,我认为最重要的有以下三点。
一、教师要有吸引学生的本事
首先要放正心态。当我们拿着教案走进课堂时,如果心里想着:我讲课来了,学生必须坐好认真听我讲课!那么这节课一定不会太精彩!如果你微笑着走进课堂时心里想:我和大家一起学习来了,我一定让我们每个人学得愉快。这节课就成功了一半。人坐在飞机上和坐在自行车上想问题角度是不一样的,老师站在讲台上和走进学生中间想问题也是不一样的。因此走进课堂时,就要把自己的角色摆正,当成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引导者,忘记师道尊严,全身心投入,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学习氛围。
其次,老师要学会美化目标。任何一节课都有预定的目标,但是如何让目标具有吸引力,就不是每个老师能做到的了。上课前,老师要善于用最美好的语言描述达到教学目标后的美景,吸引每个孩子向着目标前进。
第三,要关注学习过程中的身心体验。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师生是快乐还是痛苦,是主动还是被动,是评价一节课有效性的重要指标。比如去看大海,如果我们只管看到大海就行了,旅途中吃不好,睡不好,难受极了,等欣赏到大海的美景时,一定会大打折扣。对于师生,学习过程是生命的常态,是我们生活的重要内容,让学习过程充满快乐是提高我们生存质量的重要问题,不可忽视。
第四、精心准备每一节课。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备好课和没有备好课走进课堂时,心情是不一样的。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要用一生来准备一节课。真的是这样,课堂的高效率来自于精心的准备!课堂的魅力也来自于精心的准备!能够吸引学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保证。
二、努力拓展课堂的宽度
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要达到的目标是一定的,如果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多了解一些相关的知识,增加课堂的宽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会提高。
达到这样的境界,需要教师有深厚的知识储备,需要教师留心身边的一切事物,更需要不停的思考,精心的设计。课堂的宽度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决定因素。
三、挖掘课堂的深度
决定一个容器大小的是它的容积,容积的大小跟它的深度成正比。
一节课的有效性,也与知识的深度成正比。我们的课本知识都是很浅显的,一般智力的学生自己看几遍就能明白,如果老师像传声筒一样,只传授课本知识,很难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适当的挖掘知识的深度,是提高教学效率有效途径。
其实,每节课都应该在课本知识的基础上有所加深,增加课堂的容量,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德育课的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教师从头讲到尾,满堂灌输,教学效果较差。德育课的理论性比较强,所讲的概念、原理比较抽象,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应由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服从和服务于教学,有利于促进教学,以实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最优化。所以,教师在教案的设计、知识的传授、重点的讲解、难点的突破、能力的训练以及情境的创设等方面都要灵活多变,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来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要精心设计疑问,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在使用这种方法时,应注意设疑的问题难度适中,由浅入深,问题有新颖性、启发性和趣味性,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认知心理。
此外,德育课教学还可以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积极引进多媒体教学。德育教师还可以结合教学要求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比如组织辩论赛、分组讨论等等,让学生感到德育课不是假大空,的确对自己有帮助。三、重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
德育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的思想素质和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
教学过程应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传统的德育课教学模式是满堂灌输,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淡化甚至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过程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不是积极、主动地思考。所以,必须改变单向灌输、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独立思维能力,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从而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四、改进德育课考评方法
传统的德育课教学中,还存在着陈旧的“一张试卷定乾坤”的考评方法,这种方法使本来就对枯燥的德育课没有兴趣的学生更加产生厌烦情绪。因此,要想提高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必须改进德育课的考评方法。
1.创设合理的考试形式
改革考试观,摒弃教师课堂讲什么,学生笔记记什么,期末考试考什么的做法,应以能力考核为目的。考核形式要多样化,在传统的闭卷考试和笔试的基础上,大胆尝试开卷考试和口试,并配合写一些小论文,立足于通过学习知识,获得一种再学习的能力,即重在理解运用而非记忆,重在课堂参与而非结果。
2.构建科学的评价标准单一的以考试成绩为惟一标准的教学评价方式,忽视了学生在个性和潜能上的差异,容易伤害部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而构建科学的考评方式显得尤为重要。应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强弱和个性特点,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尽量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充分肯定其特长。比如可以使理论考核占30%,如小测验、小论文等,主要考核学生运用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参与活动占20%,主要考核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表现,努力使各层次学生在相应的评价体系中得到充分发展;卷面成绩占50%。
五、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好第二课堂
德育教育要与时俱进,增强时代特色,如就近期的一些国内大事开展“揭批”、“向地震灾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等活动,肯定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德育教师要充分利用好第二课堂,比如引导学生通过查报纸、翻杂志、上网搜寻、请教老师、关注广播电视,去学习、感知、领会国内外大事,提高学生素质和立志报国的使命感;倡导他们参与“校园垃圾分类回收”,“定期到校园捡垃圾”等活动让学生明白人们的环保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多重要,从而提高了从自己做起爱护环境的积极性。
总之,德育课教学可以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树立新的德育教学观念。这样,学生就不会感到德育课空洞、枯燥,而会在平等、轻松、和谐的氛围中自主学习,在知识、能力和觉悟方面都有所收获,切实提高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
[摘要]传统模式下的德育课教学是重知识轻能力、重认知轻情感、重结构轻创新,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必须对德育课教学进行改革,采用多种方法,提高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本文从五个方面论述了这一问题。
[关健词]德育课教学实效性教学方法学习主体
德育课教学是对学生系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培养学生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传统的德育课堂存在许多弊端,如:重知识轻能力、重认知轻情感、重结构轻创新,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就妨害和限制了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德育教师,应该充分地正视和严肃地对待这一问题,提高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
德育实效性包括德育教育效果和德育教育效率两方面,强调德育课教师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作用于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并取得一定的效果,真正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真正懂得如何正确做人,正确看待事物。结合教学实际,笔者认为,要提高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必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参考文献:
作者:熊梓余 单位: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学生身边的事例来进行教育或利用母亲节、父亲节、五一劳动节、教师节、重阳节等节日,开展感恩教育,结合学生自己的切身体会,以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当学生与教师的感情产生共鸣时,即是教育的最好契机。教师还应该与学生多沟通谈心、与学生交知心朋友,经常与学生交流感情,以掌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并寻找恰当时机,在师生情感交融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从实际出发,因势利导,有计划地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以形成和发展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那么我们便能够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在培养自身品德中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在道德实践中不断反思自己,自我监控、自我评价、自我鼓励,形成道德修养的连续动力,形成修养习惯。思想道德教育内容要“实”。
学校辅导员和班主任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不能凭借“金口玉言”去进行枯燥的说教,而应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出发,从学生喜闻乐见的事物事件入手,运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教育。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深入学生当中,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从学生的实际和社会实际出发,用与时俱进的德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不断地增强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利用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作榜样,如:、雷锋、文花枝等;更重要的是要注意以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现实的普通人的感人事迹为榜样进行教育。运用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物做榜样,特别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榜样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因为榜样就在身边,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在对比中找出自己同榜样人物的差距,更加全面地认识自己,明确努力的方向。思想道德教育形式要“活”。在重视课堂教学的同时,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人才的成长最终要在社会的伟大实践和自身的不断努力中来实现”。社会实践是主体参与、自我体验的活动,它可以让学生接触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的道德境界。它把学生与社会联系起来,让学生从封闭的课堂中走出去,投入社会大课堂,在实践中认识社会、适应社会,从而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发展。为此,学校应适时安排一些教育活动,不失时机地将德育渗透到方方面面,坚持开展由全体学生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得到锻炼;还应让学生走向社会,选择单位里典型的人或事作专题调查,撰写调查报告或小论文。
在法制教育中,学校应坚持用法制教育图片展、现身说法、模拟法庭等多种形式,开展行之有效的法制教育。在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中,可请回从学校毕业老校友们,讲述他们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用事实启发教育学生,使学生懂得路在自己脚下,命运在自己手中的道理。学校德育工作主动直接的参与社会环境的建设---学校本身是文化尤其是先进道德文化的讲坛和舆论阵地,可以辐射其影响于社会;学校德育工作应作为个体道德成长社会网络环境中最能动的力量去主动连接其他社会环境系统,组合各种正面影响形成合力。社会精神实体重构对于学校德育外部环境有着重要意义---构建优化的学校德育的外环境,就必须由外向内,由显性向隐性的进入精神实体的重构。努力建设一个讲文明,树新风,学雷锋,做好事的良好精神实体形象。学校德育和教育应在体系内进行改造,努力形成适应和超越学校环境的中介机制,使学校德育在社会环境中的正面德育影响源最大限度的转化为现实的德育影响,同时促进社会环境中德育影响的有序化,开发学校德育社会环境的现实空间,才能使学校德育工作在学生思想教育中起到真正的指导作用。
教材是体现一定教学内容与思想的载体,是师生教学活动的主要工具和基本依据;是教学理论发挥功效与实践媒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的关键因素。教材建设是一项宏伟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涉及教育外部,又要涉及教育内部;既涉及各个学科问题,又涉及教学心理领域;既有科学求真问题,又有技术革新与美学意义;既有理论探索问题,又有实践问题;既有教与学的问题,又有管理的问题;既包括教材的自身建设问题,又包括教材的教学工作;既有教材的研制问题,又有教材的出版发行问题。那么,如何加强高师的教材建设,编写出适合学生身心发展,满足教学和社会需要,突出高等师范教育特点的教材,这是高师院校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高师院校声乐教材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学校的规模更大了,数量少了,专业设置多了,办学条件更好了和招生人数更多了。然而,作为高师院校基本建设之一的教材建设,却滞后于高等师范教育发展的步伐,以至于许多高师院校的学生缺乏适用的教材,这势必影响高师院校的教育质量,也不利于高师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些教材建设发展缓慢,教材的编写组织管理不力,以致高师教材不能自成体系;二是有些教材内容陈旧,缺乏科学性、先进性与针对性;三是由于一些教材的缺乏,有些院校不得不采用一般本科院校的教材,而这些教材往往与学生的能力、要求不相符合,与实际不相符;四是有少数教师不愿选用高师教材。许多高校教材的选择权在教师,教师使用老教材驾轻就熟,而使用新的高师教材往往要受到一些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有些院校选用的声乐教材是由教师根据个人的演唱特点及欣赏习惯自选出来的,以一对一的单兵训练方式教学;有的教材将声乐理论、声乐教育理论与歌曲集混合编排,有的教师对声乐教学中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有自己的取舍与偏爱,这些因素增加了教材内容选用的随意性。由于两种唱法教材的使用缺乏必要的系统性,造成有些学生只学技巧,不爱学文化的现象,这与高师音乐人才的培养规格、培养目标、知识能力的结构很不一致。这样,必然导致教材无法贴近高等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实际。
二、声乐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探索
(一)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探索出一条符合高师音乐专业特点的教学方法
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声乐教研室的老师经过长期的努力,探索出了一条符合高师音乐教学特点的声乐教学道路,摸索出符合高师音乐专业特点的教学方法。如针对学生的程度和嗓音特点的不同,课时分配和授课形式也有所不同,采用分级教学的手段来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从而达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通过声乐四级考试的要求)的量化标准的教学改革目的,促使每一位学生完成学分。教学当中采取集体课、小组课、个别课相结合的授课方式,把声乐技能训练、演唱、作品讲解、分析研究、理论知识、教学方法融为一体,达到了课程的整合。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突出表现在教材不够规范、进度不够明确、考核不够严格等方面。这些问题存在,涉及传统教学模式本身,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声乐教学质量的提高,对教学有着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随着教学规范化要求日益广泛地得到重视,教学的量化管理和教材的系统、规范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这要求每位教师在执行教学的过程中,既要把教学大纲、教材、教学进度表、教案、授课内容保持一致,又要求老师们在教学思想上、教学方法上、教材选用上、考试形式上施行行之有效的改革,从而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
声乐教学要遵循其教学规律、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年龄等因素,突破“声乐教学有法而无定法”的模式。声乐教师要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声乐教学大纲、声乐教学计划,教师要选择接近学生性格的曲目,能使其很快地进入“角色”,从发声练习中有意地从情绪上引导学生,从歌唱站姿、呼吸、打开喉咙、共鸣、咬字、吐字、声情并茂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意识、创造能力和舞台表现能力,创造性地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与歌唱技巧,增强对作品的想象、理解能力,使技巧与情感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表达真实自然的歌唱情感。这样,通过挖掘培养学生的歌唱情感,为学生提供富有创意的课堂设计和生动丰富的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推出如“启发式”“生成式”“互动式”等多种教学模式,遵循教学相长的原则,提高了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使每位学生都能有所获、有所得。
(二)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探索出一条符合高师音乐专业特点的考核方式
声乐分级教学不以年级划分教学进度,声乐考核不以年级区分专业水平,而以学习程度划分等级,体现循序渐进教学要求的规定曲目的程度分级教学、分级考核。该教学模式按学生的程度和声音条件,划分为女高音、男高音、女中音、男中(低)音,民族女高音及民族男高音六大声部八个级别,每个级别、各个声部均按4首中国作品、4首外国作品的标准来制定曲目,力求教学作品在声乐教学中具有代表性和典范性。这是制定分级教学规定曲目的基本原则。作品的遴选,着重注意选择高师音乐专业声乐教学经常采用的优秀中外传统民歌、艺术歌曲及歌剧选曲。这些作品经历长期教学实践的验证,表现了鲜明的专业特征和突出的教学价值,较充分地显示出艺术性与技术性的统一,是进行声乐技巧训练,提高歌唱能力的典型教材。考核方式可针对声乐理论、声乐训练和演唱等内容进行评价。要评价对声乐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可采用观察、谈话、讨论、问卷法、小论文习作展示等方法,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形成性评价为辅。对声乐训练和演唱的评价,可采取观察法、论文式测试、调查问卷法、等级量表法、会谈讨论法、声乐艺术成长档案袋的运用等。在考试中采取集体评分与主课老师评分相结合,独唱与重唱、小合唱相结合,他人伴奏和自弹自唱相结合,课外艺术表演和实习相结合等多元化考核方式。教学中结合典范作品的学习,融系统的声乐理论于严格的声乐技能训练之中,最终通过作品演唱,表现出学生对歌唱技能的娴熟运用程度。明确划分声乐作品的程度,实行科学合理的声乐分级教学。当然,按不同程度分级教学的办法,主要为了方便高师音乐专业声乐教学系统规范地选择教材,科学合理地把握进度。同时,通过学习情况和教学质量的分级考核检测,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教师的教学责任感,引导声乐教学的激励和制约机制,促进声乐教学质量的提高,因而能够作为声乐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三)反复实践和组织,精心编写高师声乐教材
高师声乐课是音乐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通过声乐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声乐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具备一定的范唱能力,能够较准确地理解和演唱不同类型的声乐作品,胜任中小学音乐课的教学任务和声乐辅导工作。声乐教学是一门授课艺术很强的专业教学,既要求把学生训练成声音优美、可以灵活调节、自如控制的“乐器”,又要培养他们成为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修养、敏锐的音乐感受能力、准确的艺术处理表现的“演奏者”。声乐教学集理论性和实践性为一体,熔理性讲解、技能训练、情感表现和艺术创造于一炉,因而形成了独特的因材施教的授课方式。正是基于承认客观上个体嗓音条件、心智状况、音乐感受和接受能力上的差异,承认学生入学时专业程度的差异,承认同一年级存在着授课要求和教学进度的差异,所以因材施教成为声乐教学的突出特征。分级教学改革了传统的声乐曲目汇编的形式,制定了按程度明确分级的规定曲目,并以此作为声乐教学的选材依据。规定曲目的制定是对二十多年来学院音乐教育专业(广东省示范专业)教学的不断认识、不断提高的结果,体现了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的全新思维,有利于声乐教材的系统化和规范化建设,从而为形成规范化的声乐教材奠定了基础,这对于声乐教学的学科建设无疑具有长远的影响。在音乐艺术领域,声乐作品以其“短、平、快”的优势,紧扣时代的脉搏,迅速直接地反映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现实、精神风貌、大众心态和民俗伦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声乐创作的发展,声乐分级教学规定曲目也将不断更新,日臻完善。
三、加强声乐教学改革,促进声乐教材建设
一直以来,在高师院校中,培养人才是根本任务,教学工作是中心,教学改革是各项改革的核心,提高质量是教学管理工作永恒的主题。狠抓学生的专业基本功,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已成为高师院校的办学理念。声乐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两者应紧密结合起来,教学才能落实在教材上,教材才能有针对性。
(一)改革传统的声乐教学方法
声乐是一门复杂的艺术。在教学中应建立“教学——研究——演唱——进修”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避免教材功能与培养目标的脱节,打破教学观念与教材选择的局限性,协调好学生水平与教材内容,平衡教学时限与教材的使用,改变考核与教材使用的单一性。
(二)按照师范性的要求去培养
要培养高素质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必须加强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方面的教学,学会科学地“教”,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基础训练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声乐理念,形成正确的、良好的歌唱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感受力,始终把情感的表达放在首位。高师声乐教学首先要增强师范性,按“师范”的培养目标去培养。把握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循序渐进,注重教学技能、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努力贴近学校音乐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必须体现教学内容与师范音乐教育人才培养规格、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原则,提高中国传统声乐作品学习的质量,使之系统化。
(三)教材要选择合适的曲目
选择曲目要适合学生声种的声乐作品,也适合学生学习的程度,要符合大纲的要求,针对学生的条件和问题,不选择高难度的声乐作品;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手段,要基于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曲目,从着重于声乐技术的基础训练到考虑一些音域比较宽、曲式结构较复杂的歌曲来演唱;要在声乐技巧难度上有所区分,如对气息的控制、声音位置的把握、声音音色控制、作品力度、歌曲的音域等。因此,要选择得当合理的声乐曲目,首先切合高师学生的实际情况,还要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演唱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
(四)增强教材的传统文化意识
出版的声乐教材内容应做到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特色各具。但特色、优秀的音乐教材也应体现音乐艺术的审美功能、文化教育功能、声音训练功能,应包括必唱曲目、浏览曲目、欣赏曲目,同时注意中西教材的合理搭配,在传统文化中革故鼎新,把声乐教育看成是文化知识和艺术修养课程,并将民族文化与民族唱法的特点体现并运用在教学上。
总之,教材建设的规律是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在教材编写过程中的具体体现。声乐教学教材内容应按着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去选编,有一定的涵盖面,同时贯彻“少而精”的原则,认真精选内容。声乐教材要体现高师教育特色,不偏重理论知识,不使用质量不高的成人高教教材或一些教师自行编写的低劣教材。教材内容要新,要与实训内容相结合,教材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相衔接。编写教材时应重视启发性原则,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科学性研究方法的培养,教会学生科学的思维研究方法,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把教材内容体系建筑在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的主旨上来。
声乐教学改革最终应落实到教师的素质提高,声乐教材建设最终应落实到学生技能的发展。教师要转变观念,要转到高职教育的理念上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好、选好、用好高职教材,坚持以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实施教学,为培养新世纪创新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刘兰芝.高校教材管理理论与实践[M].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
[2]刘大巍.高师声乐教材编撰的设计思路[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129-133.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5-0137-02 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的本质和规律及其与外界环境关系的学科,是生命科学及农业院校农学、园艺、植保、林学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植物生理学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后续专业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植物生理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1]。随着教学体制的改革,植物生理学课程的学时数一再减少,而新的内容越来越多,使教学增加了难度[2]。目前,在植物生理教学中如何改变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中即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同时加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将学科最新的进展适度引入教学环节,是植物生理学教学改革一个重要的方面。
本文根据我们教学中学生专题小论文撰写方法的实践和思考,分析了该方法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指出教师的重要引导作用,为提高植物生理学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一、在植物生理学中运用进行专题小论文撰写的意义
小论文撰写,通常在植物生理学教学过程以作业的方式出现,作为考核平时成绩的组成部分。它不同于综述性的文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将课堂内容的某个知识点或某一方面作为主题,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或者观察实验,撰写成一个小的论文。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过程中,达到深化教学内容的目的,在提高教学质量上具有积极的意义:(1)使学生在学习中处于主动地位,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学生拥有了可以自由思考、分析和讨论的权利。(2)通过撰写过程让学生不仅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同时极大地扩展了课外学习内容,使学生理解到科学研究的连续性和学科新的进展。(3)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客观存在的生命现象及规律的观察,深刻理解教学基础理论,激发对课程的学习兴趣。(4)增进了教师和学生的互动,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作必要的引导,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二、小论文撰写在植物生理学创新教育中的运用
1.加强教师的引导和点评。教师的引导和点评是通过撰写小论文提高教学质量获得成效的一个关键因素。植物生理学在本科教学中的开设学期一般在第三学期,对于此阶段的本科生而言,具有一定的文献阅读和梳理思路的能力,但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在我们的教学中,我们一般会在开课一个月后布置该作业,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开始选定主题。由于学生的层次差异,有些学生选定的主题过大,有些学生主题选定后思路不够明晰,也有极少数学生无从下手。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我们预先准备一些小主题,学生需要可以在这些主题中选择;学生自行拟定主题后,教师一般会与学生做一小的讨论,了解学生的思路,适当指导学生,帮助学生理顺思路,会提供一些参考资料。教师评阅结束后,根据主题内容,将其归类在课程内容体系的组成模块中,分析点评,并评选出较优秀的论文,供同学们集体讨论。
2.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植物生理学教学小论文撰写的实践中,学生大部分选择的形式是写综述性的论文,选择的主题因学生兴趣而异。例如,在第二章“植物矿质营养与氮素代谢”学习中,主要讲授的重点之一就是植物吸收矿质的机制,但教学过程一般不会全面讲解不同矿质的吸收机制,学生选择某种大量元素或微量元素或有益(有害)元素的吸收机制,作为主题。以铁为例,通过查阅文献,了解到高等植物体的铁的吸收,在双子叶植物和非禾本科植物与禾本科植物的吸收机制不同,在铁的吸收上细胞不仅可以主动运输,甚至现在还发现了吞噬机制,这种机制在基础理论讲解中不会涉及。继而诱发学生想探究:地壳中铁的高丰度为什么还会造成植物缺铁症、铁吸收中的关键因素是什么、目前还有哪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等问题。使学生主动地在掌握矿质吸收机制的基础上,学习新的知识,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
3.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植物生理学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它的每个理论的建立和每个成果的获得过程都蕴含着科学研究的必然规律和科学思维的哲理[3]。在教学过程,不拘泥于形式,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来讲,收到一定的成效。小论文撰写中,也有不少学生选择了实验性小论文。通过自己真实的实验和观察过程,加深了对基础理论的理解。例如,学生拍摄和记录了校园植物的开花时间,了解了这些植物的开花习性,通过查资料,写成实验性论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加深了植物成花生理的光周期现象。
三、常见问题及其对策
1.避免小论文内容大而空洞。学生选择论文主题,常会出现选择一些过大的内容,容易将主题分散,效果受到影响。建议教师在学生选定主题的过程中,尽量多与学生单独交流,掌握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指导。
2.选题应与教学的内容相联系。学生提出的现象或问题,需要与植物生理学内容相联系。撰写小论文,主要的教学目的就是加深对基础理论的理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创新的能力,内容超出植物生理学范畴,则难以达到效果。
3.提出撰写基本要求,避免不规范的论文。写作不规范,也是常常出现的问题之一,所以,应对学生明确写作基本要求,避免此类问题的出现而影响小论文的质量。要提高教学质量,只有不断改进,才能不断提高。随着形势的发展,教学内容也在不断的变化,教学方法也要相应地不断改进。在备课时阅读更多的参考资料,全面地、系统地、及时地掌握本学科发展的新动态和吸收新内容,从中选取更具科学性、适用性和先进性的内容,弄清问题的来龙去脉,把书本的知识变为自己的知识,用形象生动和精炼的语言去准确地表达。对于重点和难点部分,要考虑用什么样的方法突破重点,攻破难点,举什么例子使学生能深入浅出地理解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掌握和运用较好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单位时间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少而精的原则,使学生既能系统地学习本学科的理论知识,又抓住最本质、最核心的问题讲深讲透,使学生能跟上学科发展的前沿。在实验安排上,尽可能地反映当代先进技术的内容,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先进的技术,又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之,重视基础理论的教学、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和重视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这需要我们教师更深入更艰苦地探索,才能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阮燕晔,张立军,樊金娟,秦萍.提高农业院校植物生理学教学质量的实践途径[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9):400-402.
[2]郑炳松,金松恒,吴家森,严逸伦,黄有军.植物生理学教学改革初探[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100-102.
我国中小学网络教育的现状
笔者对部分作了份简单的问卷调查,①你喜欢信息技术课吗?回答是:喜欢;②你最想和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他们的回答就是游戏了。这儿也有确切的数据,据调查,学生占上网人数的21%,在《北京青年报》在《中学生网上生活有滋有味》一文中的调查表明,中学生上网60.7%的人玩游戏,34.1%的人找朋友聊天,29.1%的人关注影视文艺动态,27.9%的人关注体坛动态,27.5%的人看新闻,24.3%的人发E-mail,18.6%的人选择软件,5.7%的人关注卫生保健信息。可见,目前我国中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游戏、娱乐、找朋友聊天和发E-mail。网络的优势和功能在教学中得不到体现和延伸,使信息课成了名副其实的“网吧”、“游戏厅”。面对如此的问题,我们作为一线教师有何感慨?也许你看了之后也象我一样深有感触。我们从本来就紧张的教育经费中抽出几十万、几百万、甚至几千万元,辟建了校园网,难道只是让学生知道上网就是游戏、娱乐、找朋友聊天和收发E-mail吗?显然,目前我国中小学生上网的目的与网络教育的目的是相悖的。
而最近看到一则新闻:“寒假,同学们在干什么?”。常理推测无非是在家休息、出门旅游、参加培训班等。而让人吃惊的是:一群五年级的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利用Internet搞《揭开磁悬浮列车之谜》的研究,最终提出并解决了86个综合性问题。例如:1、什么是磁悬浮列车?2、什么是超导磁悬浮列车?3、什么是常导磁悬浮列车?4、磁悬浮列车的高度是多少?5、磁悬浮列车有多重?6、最大、最长的磁悬浮列车有多大、多长?7、人类是怎样想到要制造磁悬浮列车的?8、为什么说磁悬浮列车是绿色交通工具?
惊叹之余,也让我感受到网络应用于教学的无穷魅力。Internet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无限广阔的遐想空间、全时空多方位的交流空间、知识结构的纵横拓展空间。学生在学习中既有自主的探索思考,又有相互的交流反思;既有问题的提出,又有问题的解决;既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又获得了多领域的知识体系。所以即便是我们面临的是当前中小学生“上网就是游戏、娱乐、找朋友聊天”的现状,但仍能让我看到希望和教学努力的方向,我们就是学生的引路人,无疑网络对与学生就向吃糖,吃不好就会坏牙!吃的好,就受益无穷!这正需要我们正确的引导。以下是笔者就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谈一些粗浅的认识,敬请批评指正。
一、让网络走进学生的生活
学习Internet的第一步很重要,因为学生在有意无意中已经先入为主的知道了,网上无所不有,网络游戏更是精彩多多!所以在授教的第一堂我给学生列举了很多网络故事,比如说发生在Internet上的“救人”故事。
1995年4月,清华大学化工系92级学生朱令出现了奇怪的中毒症状:秀发脱落,面肌瘫痪,发音含混,四肢无力,被送往医院。但医院对此束手无策。此时,朱令高中时的同学、北京大学力学系92级学生贝志诚和几个同学将朱令的病症翻译为英文,通过Internet向全世界发信。同样,发信仅3个多小时,就收到回信。随后又陆续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回信1500多封,其中30%的回信认为是“铊”中毒。后经专家进一步诊断确认为铊中毒。经过两年多的治疗,朱令已渐渐地恢复了意识。另有1997年7月的,中国男子在巴西遭到匪徒的枪击受伤,而后获救的事件,等等。
以此让学生对Internet有更多的了解,有更新的认识。看到网络这个巨大的资源库在我们身边所起的作用。比如在讲到“Google”搜索引擎的时候,正是学校环境保护活动周,要求学生撰写有关环保的小论文。于是我就引导学生利用搜索引擎,在Internet上查找有关环保的知识材料。后来有学生告诉我她的论文获奖了,是因为网络上的一些资料给了她很多启示。于是有了初尝战果的滋味,学生对网络就会刮目相看。而我们只是为学生营造开放的科学教育环境,使学生摆脱时空的限制,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出书本来学习科学,引导学生课内和课外结合、校内和校外结合、学生和生活结合、现在和未来结合起来。
二、满足学生“好玩”的天性
我们很多时候都在为学生的好动好玩而烦恼,我们上课的老师一定都有经历,凡碰到上网络课,学生上课就特别积极,而在课堂和课间也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景:学生们蜂拥而至某台电脑,大概是发现了什么新大陆,其实不过是一张漂亮MM的图片,或者是安静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你以为他在学习,正想表扬和赞许时,却发现他原来在一心一意的专著于游戏。面对种种情况,早就已经不是学生怕老师的时代,而是老师怕学生了,有的老师甚至都不愿意上网络课。
其实,好玩好动是学生的天性。我们大可以满足学生这种好玩的心理,以此还可以激发学生创造的灵感。学生“好玩”是因为他们能从玩中找到快乐,那我们就根据孩子的这一特点让他们在老师“预设”的情景中尽情的“玩一把”。在开发学生智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挖掘学生创造力的游戏中有很多是优秀的游戏,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不要被网络游戏“下倒”。“老虎”也不都是“吃人”的,孩子本身好学好问的,特别是当孩子遇到他们所喜欢的东西时,兴趣更高,问题也更多。“创造就是从问题开始的。”所以我们电脑教师可以设计或提供一些符合儿童特点的游戏,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让孩子的灵感得以常生。比如说“雏鹰网”中的E学堂,就可以让学生边学边玩,还分不同的年级。我还鼓励学生比赛积分的高低呢!
三、网络情缘——师生之间、学生之间
网络——极大的增强了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互性、打破了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这种交互性是近乎实时的、而且可以利用多种渠道实现,比如:电子邮件,BBS,WWW,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系统,网上在线交谈等等。
在网络教学中的E-mail,也是我曾经在教师节那天,获得的意外的、也是最开心的礼物,那天在我的邮箱中突然多了好多新邮件。那是一张张带着真挚情意的贺卡!除了问候,还有他们的在校学习情况,也会问我有关计算机的问题。其实这份网络情缘,是源于一件细小的事情。也就是在电子邮件的授教过程中,我到班组任那里去了解了一些学生的生日情况,并找了些最近生日的一些学生并给他们刚申请的邮箱寄去了一张生日的贺卡。我也会鼓励学生,通过电子邮件,给老师提些教学建议,或者也会聊些琐事!于是在网络上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四、利用网络教育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所谓的终身学习能力,是指人类个体经过学习和训练而具备的、一直保持到老年都还在起作用的那种从客观环境中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如同人类其他许多能力一样,这种能力,特别是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而进行的终身学习能力应该在幼年时期就开始培养,而对中小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网络教育是培养他们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我们知道学校教育的目标不仅是传授人类已有的文化财富和人类历史所创造的科学技术,更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不断求知的意志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1.前言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有机组成部分,高职教育肩负着为地方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培养更多应用型和创新型高级技能人才的重大任务。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使得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当前的发展形势。为此,深入分析当前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并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依据,研究和探索相应的改革思路,对于建构基于职业标准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具有重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2.当前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模式滞后
与纯绘画专业不同,艺术设计专业主要倾向于“设计”。同时,创新既是艺术设计的灵魂,也是所有艺术设计的本质要求。因此,教师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中,应向学生强调“创意”和“创造性”等创新理念,而不是仅仅“模仿”甚至“照搬”。此外小论文,尽管一些高职院校已将“色彩”和“素描”课程名称改为“设计色彩”和“设计素描”。然而,教学模式依然沿用以写实为主的静物、石膏像和头像写生等,这样往往让学生感觉与考前班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2.2基础课程与后续设计课程严重脱节
当前许多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普遍存在所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设计课程相互孤立的现象。在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容易导致学生不知道如何将所学的基础知识去服务今后的专业课程。另外,诸如色彩、素描、图案和构成设计等课程的设置,常常使针对专业设计课程的基础教学思路不明确,不仅缺少理论知识的传授,同时更缺乏将设计与实践相结合。从而造成基础教学与专业设计教学严重脱节,失去联接。
2.3教师的实践经验不足,教学水平不够高
教师的实践经验不足已成为当前阻碍高职教育健康快速发展的瓶颈。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课教师自身的专业主要以油画、雕塑和中国画等纯艺术专业。尽管这些教师的造型能力、色彩感觉等基本功非常扎实,但是却对设计专业知识往往了解不多。这样便会造成教师对基础课的教学目的认识不足,最终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
3.探索如何改革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
针对当前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研究和探讨新的解决思路与改革方案,对于促进我国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1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作为教师,必须明确目前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指导思想,在设计和优化教学内容时,应更加注重外延式和内涵式的更新,灵活多变、不拘形式,从而形成具有高职艺术专业特色的教学内容体系。由于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为此,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设计时,应摒弃过去照本宣科地布置作业的形式,采用任务驱动的形式将课程内容合理地分解为一个或数个项目。除此之外,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教学中,教师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激发学生的创作动机作为出发点,因材施教,加强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性,深化师生间的学术交流和探讨,可以通过图片、视频和音频等多媒体教学形式强化教学效果。
3.2转变办学理念,改革课程设置
作为培养社会所需要的技术应用型设计人才的高职艺术教育,应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相结合的发展道路。以社会的实际需要作为根本出发点,并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按照“必需、实用、够用”的原则和专业技能培养的实际需要小论文,对课程设置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着重突出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强化学与用的内在联系,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实践性。
3.3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是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因此,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学习以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全面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4.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大对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力度以及相关政策的支持,高职艺术教育事业到了蓬勃发展,并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教学轨道。然而,在当前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普遍存在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设计课脱节,以及重技能轻创意等问题。因此,对其进行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当然,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还需要艺术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善于探索总结、开拓创新和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周至禹.设计基础教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谭俊铭.高职高专艺术专业教学改革构想[J].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
[3]王太利.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存在的弊端及改革思路.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
我国的历史文化渊源流长,在祖先留下的历史文化中充分的融入了作者的情感态度及艺术造诣,语文知识的学习,除了要对作者的艺术手法进行学习,更重要的是能够体会与学习古人的先进的情感认知能力,这也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目标,尤其是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学生各方面的认知能力还很欠缺,学生的性格特点还没有完全的定型,这时候加强学生的情感认知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够采用的情感认知培养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总体来说,可以根据课本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有效的情感扩展,下面举几个简单的例子予以说明。小学课本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反应爱国精神的课文,在此类课文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对课本内容予以适当的扩展、引导,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深切爱国情怀,从而引导学生树立起强烈的民族意识及爱国精神,这对于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的培养是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的。虽然小学阶段是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的打基础阶段,但是在这个阶段的学习中,对学生的文学修养进行适当的培养也是非常必要的,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到相关语言知识的学习中,积极创造意境,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加强学习过程中字、词、句的延伸意义的理解与掌握,为后续的复杂的语言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加强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创新
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创新包含着多方面的内容,教学内容的改革创新、教学方式的改革创新、培养目标的改革创新等,社会在不断的进步与发展,任何存在于社会大环境的事物,要想跟上社会的前进步伐,就需要不断的革新与进步,小学语文教学也一样。正因为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中存在种种的弊端,加强小学语文教学体系的改革是非常必要的,首先从教学内容上说,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很多事物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就需要在语文教材中的实例的选择时,应该选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接近的事例,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其次是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师所灌输的知识,对于基础的字、词、义、音的掌握,很多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是让学生进行相关内容的反复抄写,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增大了学生的学习压力,而且具有很低的教学效率,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所以,要加强小学语文教学教学方式的创新,变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对学生的学习予以正确的引导,采用各种高效的基础知识的教学、学习方法,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成基础知识的识、记,不仅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还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最后,小学语文教学的培养目标应该进行适当的改革,除了要让学生牢固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还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情感认知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3.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培养能容,这对学生后续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尤其要注重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例如,在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所学内容,积极组织一些有意义的课外教学,让学生在实际的环境中,自主的学习、探索所学知识,最终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其它学科的学习当中,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真正得到锻炼。另外,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也应该积极的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对于所学的新知识,在课堂上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与领悟,这对于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牢固掌握是非常必要的。
一、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环节要师生形成互动的教学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能激发出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而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也认识到,真正的学习是自主学习。在课堂的阅读教学环节中,师生之间应相互沟通学习,是两者共同参与、协调完成交流学习信息传递的重要过程。教师积极发扬教学民主,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激发学生思考的能力和勇于质疑的胆量,使学生尝到“跳一跳就能够得到”的甜头,让学生不仅主动参与学,也参与教。如果教师只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或直接或抽象地告诉学生标准答案,那就难以把教学任务落到实处,也很难影响到学生的心理意识的接受,更何况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思想也会一如既往,因此,学生的主体意识就不会被激发出来,他们就永远是臣服于知识的“奴隶”,是知识的“记事本”。
例如八年级(3)班的潘宇,原本是个不愿发言的比较内向的孩子,在过去传统的课堂上,她只是“沉默的大多数”。后来我校实施课改以后,班级有小组奖励机制,她在小组长和课代表的带动与鼓励下,首先是在小组内参与讨论,渐渐地在组内为同学讲析课文,随着课堂展示机会的增多,她慢慢开始突破自己,勇敢地登上讲台面向全体同学讲析课文。现在她已经能够在大庭广众之下自信地讲解,成为课堂上争先展示的积极分子,展示得越来越精彩,成绩也在不知不觉中赶上来了。
二、语文阅读教学的设计要有梯度
高效课堂成就学生的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教师,课前不仅要精心准备知识,还要预测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严密设计课堂流程各个环节,照顾到全体学生的展示与训练,进而达到高效的目的。
阅读的对象是文章,阅读的主要目标是读懂,这里的读懂是层次分明的能力系统。它包括阅读主体对语言的认知,对文本负载的重要信息的提取与整合,对文章内容与表达方式准确地加以分析和概括;简单的说就是认读与解读这两个环节。作为文学作品,还要进行鉴赏和评价。
在教学设计的梯度化中.每个学生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积极性的发挥程度、专注投入程度、思考深化程度以及问题解决问题的满意度都趋于最佳状态,才能各有所得与提高。
三、培养语文阅读能力的具体措施
语文阅读能力的训练必须遵循其由低到高的发展顺序而进行,同时又必须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力和想象力为中心,中学语文阅读能力在各阶段培养目标是不同的,一般可分为下面几个发展阶段:
(一)积累阶段
这是一个动态而连续的过程,更是后面阶段能力具备和发展的基础。积累的内容包括:语言材料方面;字音、字形、字义的基础知识要打牢,能够准确地判断单复句并能分析其结构,要熟练地把握文体特征、语言表达的特点;思想感情方面:能够阅读范文和课外读物,学会理解或吸收比较丰富的思想感情,为理解和消化新材料中复杂思想感情和新观念奠定基础;同时,还要积累一定的文化知识、生活经验,以及写作技巧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对学生的阅读作用很大。教师应结合教材作必要的介绍,然后要求学生积累。
(二)理解阶段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只有发展了思维能力,理解力才能应“源”而生,所以这一阶段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判断、分析,综合的思维力和联想、想象力,它们在理解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1、判断力的培养。判断力是指读者理解事物的本质,明确概念。可以利用文本中的判断旬或“限制和修饰成分、来训练,如“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这句话,如果把“常常”一词去掉,这个判断就绝对化了。因为生活中错误之后并不一定就产生“正确”。加上“常常”,对“错误”现象的本质特点揭示就准确。
2、分析、综合能力的培养。分析、综合能力构成了人类基本的思维过程,也是阅读理解能力的核心。分析能力是将事物的个别特征或个别方面分解出来的能力。只有通过分析,对课文的整体认识才能深入。所以,分析能力的训练离不开综合的指导,综合能力的训练必须以分析为基础。如必须在熟悉全文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给文章分段,给段分层,给句子划分结构,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必须在分析文章的基础上让学生概括层义、段义、题旨,以训练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给文章列写内容提纲是训练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有效方法。
3、联想能力的培养。联想能力指曲一事物的印象、观念联想到另一事物的印象、观念的能力。有了联想,可以将有形文字的意义空间拓展到最大,从而使理解更准确、合理。在阅读活动中应鼓励学生主动去联想。教师还可根据联想的类型,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联想力的训练。
(三)评鉴阶段
即对文字材料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评价和鉴赏的阶段。只有掌握相当的科学文化知识、专业知识、语言知识,能进行抽象思维的阅读者才能评鉴作品。中学生应该而且能够具备评鉴能力。初中阶段可培养学生对具体的人物举动、故事情节、作品特点、某一观点作评价的能力,能写成一点一议的小论文。讨论之后,再进行欣赏,如朗诵、品味,在评鉴欣赏中越觉其妙,学生则愈益喜爱该读物,有的学生甚至能在笔记中主动写评论文,抒发己见。
实践证明,“儿童是未被承认的天才”,恰恰在学生自己阅读、参与的课堂中,天才得到了承认。学生在主动学习中得以生长。
二、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
1.研究目标
教师要使学生从小养成好习惯,培养高尚品德,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2.研究假设和研究内容
(1)为了把学生培养成有道德的人,应该怎样进行管理。
(2)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
(3)选拔积极向上的班级干部,协助教师管理班级,创造轻松愉快、内容充实的班级生活。
(4)创造“适合学生发展,激励学生学习”的条件。
(5)利用评价功能,激励学生改善小学生之间的关系。
(6)小组互动,互相激励。
(7)加强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联系。
二、开展灾难教育的必要性
1.灾难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人们每天都在面临突况,灾难发生时人们的逃生避难技能显得尤为重要。而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由于各方面发展尚未完善,在遇到灾难时出现的问题较多,因而更要加强灾难教育。当前素质教育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开展灾难教育,使学生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
2.灾难教育是学生危机意识培养的重要途径
当前的社会环境对学生来说过于安逸,造成学生群体危机意识匮乏,片面地认为灾难、危机等只发生在新闻报道或者电影小说里,从未想过灾难降临到自己身上时应该如何处理,因而缺乏对于灾难相应的准备。灾难教育有利于学生对生活产生危机意识,并在灾难来临时冷静面对、沉着处理,更好地保障生命安全。
3.灾难教育适合我国基本国情
我国从地理位置上说,灾难发生的几率较大。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都对我国有一定影响,地震灾害频发是我国的一大特点。如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和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都给我国造成了极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且我国幅员辽阔,涉及灾害种类多,发生次数非常频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学校开展灾难教育十分必要。
三、开展灾难教育的对策
1.加大宣传力度
学校要唤起学生对生命的热爱,让学生正视灾难,学校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多种方式使学生端正灾难教育的态度,强化灾难教育的意识。如,可以举办展览,将近几年的重大灾难进行公示,提醒学生加强戒备;也可以发放防灾知识手册,使灾难常识得以普及。
2.丰富教育形式
农村学校对灾难教育的形式往往比较单一,即通过课堂讲授使学生认识灾难。这样的教育形式容易引起学生反感,进而产生厌烦的心理,不利于长期教育工作的开展。因此,学校应丰富教育方式,提高学生兴趣,使学生切实学到知识。如,在课堂上讲授过灾难中逃生避难的技能之后,要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灾难演习,让学生在实际中掌握逃生避难的技能;通过一些活动的开展进行灾难教育,可以组织防灾减灾知识竞赛、观看灾难电影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使学生丰富关于灾难的知识,提高逃生避难技能。